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

篇1

关键词:专项资金;管理;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是财政预算内基建资金,是用于扶持在该行政区域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了一大批符合产业导向、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是一项新的探索性工作,在实践中,专项资金的申请、安排、拨付和使用等环节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环节存在的问题

1、项目申报门槛较低。一是项目的科技成果要求比较低,5年内取得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意见、获得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保护期内的专利权,都可以作为项目的科技成果。有的科技成果取得时间与申报时间间隔较长,比如发明专利权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为10年,随着技术的进步,有的科技成果可能不再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但是也符合申报条件。二是申报项目没有要求实质性开始动工建设,只要是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并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就可以提出申请科技成果专项资金。三是一些已建成投产或基本建成的项目,本来不属于扶持范围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通过简单的包装,也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每年申报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都很多,有的项目当年安排不过来,只能延后到第二年安排。从调研的37个项目来看,扶持资金总额为900万元,平均每个项目扶持资金为24万元,每个项目得到的扶持资金较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

2、项目申报材料不规范。一是项目申报材料要求比较简单。在项目申报材料中只有申请表是原件,其它附件材料都可以是复印件,也没有规定受理申报部门要对材料的复印件与原件进行核实。二是项目投资估算不合理。一些项目高估总投资,最明显的是高估项目的流动资金,有的工业项目流动资金占项目总投资一半以上。一般来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本是基建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要占比较大的比重才比较合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有的项目实际建设规模比申报材料的建设规模要小,实际总投资比计划总投资也缩小了。三是没有提供审计的会计报表。如果项目使用企业自有资金建设的,要提供企业上两个年度和最近一期的会计报表,但是没有明确规定会计报表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从申报的项目来看,一般项目没有提供审计过的会计报表。

3、缺乏对从事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中介机构的管理。申请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由项目业主提出申请,填写资金申请表并附上有关附件。但在实际项目申报中,有的项目申报材料是由中介机构组织编写,项目申报成功,取得专项资金后,项目单位再支付给中介机构咨询费。从事申报工作的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并且没有统一明确的收费标准,一些中介机构存在乱收费现象。

(二)项目评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专家评审意见是项目是否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参与评审的专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独立、客观、公正对项目进行审查,但是,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任务都很重,有的专家半天时间要评审二十多个项目。有的项目所处技术领域的专家专家库里还比较少,只能由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评审。由于参评的项目多,涉及的行业范围广,专业性强,而参加评审的专家人数少,专家掌握的行业、专业有限,不可能对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建设方案的可行性、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等项目情况都很熟悉,进而影响到项目评审意见的权威性。

(三)在专项资金计划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之前缺少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从项目单位开始组织申报材料,中间还要经过转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才到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环节,项目实施情况可能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未经过查看项目单位的现场情况,不了解项目实施进展的具体情况,不了解项目单位是否具备项目实施的能力。这样,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专项资金拨付环节存在的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存在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问题。目前大多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专项资金拨款流程为:省财政市财政县财政项目单位,专项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多,有的县财政比较困难,存在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问题。通过对37个项目的调研发现,专项资金到达项目单位账户平均天数是166天,其中半年以上的项目有13个,最慢的达到了527天。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全额拨付到项目单位,影响了项目建设的实施,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可能会导致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在专项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前要对项目进行检查,可能会产生有的项目已撤销或停止建设,还向该项目单位拨付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问题。

(五)专项资金的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项目情况看,多数项目的专项资金用在项目建设方面,或用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贷款贴息。部分项目的支出不符合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用于支付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等。多数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做到专账管理。

(六)项目验收环节存在的问题

项目验收是检查项目是否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内容,是否交付符合预期的工作成果。通过调研发现,项目验收工作不够重视,有的项目已建成投产多年,但是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组织验收,或因有关部门工作繁忙,未能及时组织验收,影响了项目正常的结题,也影响了项目的后续跟踪管理。在建成投产的35个项目中,经过验收的项目只有13个,验收率只有37%。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要充分认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管理、择优扶持、公平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项目申报环节的管理

1、提高申报门槛。技术成果应当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预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先进成熟,能显著提升本省产业技术水平。一些技术含量一般的项目不列入扶持范围,鼓励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尽早进行产业化,缩短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的有效期,对于较长时间前取得的科技成果可能不具有经济价值,不能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逐步减少对一般项目的扶持,改变目前专项资金“撒胡椒面”的现象,真正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2、规范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申报工作中介的管理工作。培训一批从业人员,认定一批专业中介机构,明确规定项目申报工作由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负责,并与物价部门商定收费标准。在项目申报材料中应提供项目申报机构的营业执照、资格证书和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由中介机构,管理部门可不定期对申报项目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虚假情况,要对从事该项目申报工作的中介机构进行处罚,取消该机构和有关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在项目申报源头上保证申报项目的真实性。

(二)进一步完善专家评审制度

1、扩充完善专家库。吸收更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项目评审,也可以吸收省外知名专家进入专家库。参与评审的专家要对所审查项目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所涉及经济领域、市场状况有较深的了解,具有权威性。专家库要能够实现对入库评审专家的动态管理、随机抽取、自动语音通知、自动回避、抽取过程严格保密和严格时间控制等功能。

2、改进评审方式。专家评审可以采用集中评审与实地评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项目可以在集中评审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对于外地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可以采用网上评审、函审等评审方式。对于重大项目,可委托工程咨询机构进行评估。

(三)完善专项资金计划审批管理

在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之前,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特别是重点项目,要了解查看拟扶持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项目的工程建设情况、技术开发能力、资金筹措情况、项目实施配套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等。把调研拟扶持项目工作做为项目专项资金审批安排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扶持工作的主动性,使专项资金真正能够用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完善专项资金拨付管理

通过调研发现,相当数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到位时间滞后,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要研究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使专项资金安全、快速运行。加强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减少资金流通环节,规定每个环节专项资金拨付时限,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如何直接补助到项目单位,避免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情况的发生。在专项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前,应当加强对项目检查,对因故撤消或中止的项目,应当取消项目年度投资计划,收回支出预算并停止拨付专项资金。

(五)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项目单位对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项目单位专项资金的支出要符合下达的计划通知要求。专项资金支出范围有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投资补助要用于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主要内容相关的支出,不得用于购置小汽车、招待费等消费性质的支出;贷款贴息要用于支付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向商业银行的贷款所负担的利息支出。对于专项资金已拨付到项目单位,而项目因故撤销或中止,项目业主应当进行项目清算并报财政部门核定,已按规定用途使用的专项资金作核销处理,未使用的专项资金应当缴回财政部门。

篇2

1980年美国政府通过了拜杜法案,明确政府经费补助的研发成果所有权归属于政府签署协议的大学,而不是发明者自身或政府本身。我国2007年修订的《科技进步法》明确规定,高校作为财政资金资助项目的承担单位,享有财政资助科技项目中知识产权的所有权,高校科技成果在取得产权后其本身以及转化生产力后的经济效益依然属于国有资产范畴。因此将科技成果以及转化工作纳入国有资产的管理范畴,符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有益于建成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对于科技成果及转化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以科研项目来源为依据的分类管理体系导致管理关系多头,存在管理盲区。

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分类,主管部门将科技成果视为一般性国有资产,相关工作应归属于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但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科研经费来源和项目分类体系来设置相应管理机构,绝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而是将其纳入科研管理的大范畴,附属于科研院或科技处,具体的工作则交由技术转移中心或应用技术研究院之类的机构。由于各管理部门相互之间关系是并行、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竖向垂直为主,缺少横向的协调和合作,从而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管理多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存在机构设置重叠和管理盲区,整体工作效率偏低。

(2)对科技成果的国有资产属性认识不足,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淡薄,造成科技成果的低效利用或流失。

由于对高校科技成果的属性认识模糊,相应的资产及产权的概念也属于混沌不明的状态,高校的科技成果从创造、认知和保护的体制尚需完善。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核心是要将科技成果资源化、商品化,在资源的产权不清、属性不明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隐患:转化工作没有法律保障,科技成果面临着被侵权、占用、流失的风险;缺乏系统客观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使得科技成果的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优质的科技成果往往被低估价值;缺乏完善的产权保护策略而不能很好地在后续的开发实现研发成本的增值,科技成果收益低或无收益甚至亏损;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多、方式多样,在老师与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各地研究院承担的与政府、企业之间等的合作中,科研人员或技术持有者自办科技企业,利用国家或政府扶持政策取得科技成果等等都会涉及到科技成果转化,由于过程中信息的非对称性、创新成果交易合约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科技成果的资产属性及价值得不到明确,从而造成资产的大量流失。

(3)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平衡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的关系,成果转化的主体积极性不高。

由于科研项目投资的多元化等因素,关于科技成果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始终未形成统一意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参照现行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执行。关于无形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过长;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未能体现,各参与者享有的权、利不统一;学校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相对有限;学校科研人员、教师的绩效激励机制主要以科研提成为主与成果转化的关联性不大;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享有的收益比例偏低,且无统一规定、操作性不强、执行难;成果转化的主体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也给隐形转化提供了空间。

(4)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

科技成果是国有资产,具有高收益性、高风险性等特点,把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变为有竞争的商品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从创新研究到产业化需要完整的资金链,科技成果的熟化、中试、孵化以及商业的策划也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科技成果还具有时效性,资金介入不及时,也会影响转化实现。从资产和资本的融合角度,按照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办法和规律有效的利用金融手段,激活资源价值,将资金与技术成果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1985年我国出台第一个风险投资国家政策,到1991年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始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后,相关制度滞后,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科技金融融合度远远不够,手段相对简单。

2基于国有资产管理角度的解决路径

2.1明确高校科技成果产权性质,依法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科技成果多表现为无形资产,一些科技成果虽然也有实物形态但实物价值与其作为科技成果的价值没有关联,因此必须树立科技成果是国有资产,转化过程即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过程的概念。广泛宣传,改变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而轻视无形资产管理现象,强化科技成果属于“无形资产”的概念,纳入国有资产清查和财务账目。

2.2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纳入资产管理体系

建立以资产管理为主线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作体系,全过程地统筹考虑,将科技成果的评价、申请、保护等贯穿于授权许可、作价入股、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各种方式的转化过程中。建立专门的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交易、孵化、产业化的完整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避免目前管理机构设置的叠加和盲区现象。

2.3减政放权,提高效率,确定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利益和地位

除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科技成果,应进一步赋予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赋予高校科技成果自主经营权,允许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合理处置科技成果权益。简化申报、审批流程,提高转化效率。应给予发明主体人更大的收益权,激励对科技成果创造做出重要贡献的机构和人员,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深度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2.4针对高校科技成果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由于科技成果具备价值实现不确定性、高收益性、时效性等,其保值、增值的形式表现为产权保护、持续研发、产业化等等,因此不能照搬照套有形资产管理办法。要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工作流程,制定产权确权、价值评估、作价入股、企业创办等系列制度、建立独立的管理办法绩效考核体系,包括工作人员聘用、激励、转化收益分配等制度促使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

2.5推行资产标准化管理,建立科技成果优质资产筛选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科技成果的质量息息相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就是一种优质资产。通过专业的、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优质资产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升值。从科研立项开始,将先进性、成熟度、产业化前景、市场需求等纳入资产管理标准体系,以高收益、产业化可行性等指标作为优质资产的最终评定目标。对于科技成果则从市场需求出发、技术成熟度、产业可行性等方面制定标准进行筛选,建立优质资产资源库,引导资金投入优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开发。对于成熟度不高、市场需求不旺盛、产业前景不明但有较大发展空间或潜在贡献的成果以及阶段性成果,通过储备进行保护,进一步的包装和熟化等。

2.6树立资产经营管理的观念,完善科技金融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是资产的使用、处置过程,要以资产经营管理的理念,按照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激发资产原值采取商业手段取得收益的最大化,而在转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也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科技成果要有效地转化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有效地实现产业化,需要大力推动风险投资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

(1)高校很多科技成果因为缺少资金无法转化,成了闲置资产,围绕科研成果的转化链完善资金链。设立成果转化基金,利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理调配,盘活这些长期闲置的无形资产,发挥其最大效益。

(2)通过设立技术期权或股权,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3)针对科技成果时效性、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借鉴资产报废理念,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通道,健全宽容成果转移转化失败的国资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允许技术股权因技术、市场、团队等原因导致资产的价值损失。

篇3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TU-4

一、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良好、职业道德高尚、酒店管理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较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学过程中以酒店服务与管理所涵盖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以前厅、餐饮、客房的优质服务能力和一线管理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酒店管理职业素质为核心,成为酒店与餐饮企业高素质高技能型酒店管理职业人才。

二、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校企共育”为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重点,搭建基础教育、职业发展、道德养成三个平台。基础教育平台目的是打牢在校生理论知识基础。职业发展平台以校企合作为运行原则,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夯实学生的职业发展根基。道德养成平台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总体提升,为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牢思想道德基础。

三、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设置以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能力来定,课程内容由行业专家来定,授课团队由教师与技师共同组成。培养形式注重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能够从事酒店接待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适应酒店国际化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四、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餐饮企业,星级饭店及涉外酒店等。主要从事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服务与管理方面工作。面临的工作岗位主要有:服务员、领班、收银员、点菜师、企业营销人员、业务主管、职业经理人。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具备语言表达、应用文写作和人际交往的沟通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知识;具备外语应用知识;具备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管理与服务和调酒及茶艺、食品营养卫生等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酒店管理基础知识、酒店礼仪知识,具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有能力控制和解决酒店服务质量问题。

五、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并对核心课程进行了描述,具体课程情况见下表:

参考文献:

吴琦.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

[1]陈健.高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5)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

[3]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2008(12)

篇4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知识密集性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明晰了各阶段的知识管理重点,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为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和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知识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内外众多专家都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出了大胆的预测。科技成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介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保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遵循知识运动的客观规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研究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力保证。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学者和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傅家骥J、武春友J、GiorgioPetronii等根据研究的背景不同分别给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如下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管理。近年来,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郁义鸿、金吾伦、IkujiroNona.ka等分别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综合以上学者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如下定义: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具体来说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四种功能。外部化是指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将它组织起来,目的是让想拥有知识的人拥有通过内部化和中介化而获得的知识;内部化和中介化所关注的分别主要是可表述知识和隐含类知识(或称为意会知识)的转移;而认知化则是将通过上述三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

3.1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划分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定义和过程研究,可以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小试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即为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进行试验,是成果转化方把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生产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市场开发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科技成果本身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在其三阶段转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科技成果进行试验、开发、生产及推向市场,知识在成果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投入者以及实现其配套组合的组织者之间流动着,创新的思维范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经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外化和内化后,经过实践操作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连续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

3.2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建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既是一个产生有价值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产生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它是对所积累知识的延续与创新。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小试和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着手,阐述每一阶段由于知识流运动所产生的知识创新,是推动科技成果与知识管理耦合的基点和关键耦合域。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域的确立,本文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成果小试和中试阶段的各种检测、工艺设计、信息化设计的知识管理;成果生产阶段中的先进制造技术、标准工艺、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管理;成果市场开发阶段中的市场定位、营销规划、客户与市场、团队协作的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中,科技成果转化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各种知识的互动、转化、整合、创新,涉及大量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理;在成果转化三阶段之间,通过成果转化过程各部门的衔接,使研发知识、生产知识和市场知识形成成果知识的转化流和创新流,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3.2.1科技成果转化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是学习、掌握、吸纳已有的科技成果知识,并初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及生产设备适应性改造建设的综合过程。

从时间维度上来分析,小试和中试阶段是成果转化的一段过程,知识在不断地转变、融合、合并。从这个意义出发,待转化的成果知识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是“实体”和“过程”的统一体。当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测度时,较为注重的是知识的实体性,即成果样品;当关注知识的创造、传播、学习和应用时,所涉及的是知识的过程,可以引入知识的存量和知识的流量(知识流)。当知识流产生时,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都必然会改变,通过以下两种知识流通的渠道:一是成果转化试验方与其外部成果转化方之间的知识流动;二是成果转化各方内部的知识流动。

在这一反复试验过程中,知识流的表现形式既是外生的(专业化),又是内生的(干中生)。所谓知识流的“外生”,是成果试验方(主要是需方)通过接受其他转化方知识的传播与外溢效应,来获取知识和积累知识,如通过技术交易等获得新的知识;所谓知识流的“内生”,是成果试验方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等活动,在自己的实验活动中积累经验,进而将感性的经验积累上升为理性化的知识,并通过这类过程不断进行知识积累。

3.2.2科技成果转化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经过小试和中试阶段,己经趋于完善和成熟,这样就可以进人成果需求方企业生产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婀生产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经过小试和中试的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是运用新知识进行生产的阶段。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通过检测、调试设备、实施经营性批量化生产来寻求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的生产规模。由于这一过程将改善的知识成果与调整后的生产设备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个设备与软件知识结合的过程经常出现预料外的问题,所以,此过程也是完善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的重要一环。科技成果被需求方引进以后,通常要引起需求方企业技术条件、装备水平、人员乃至组织方面的变动,以创造科技成果生长的条件,这就将引起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在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活动。

科技成果生产过程的本质是知识管理和创新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各项活动都包含着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技术知识创新,工艺知识创新,组织知识管理;当然,也有包含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管理内容。科技成果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的关键就是要有创新的组织管理理念,这是生产阶段的指导思想之所在,因此,其作用是中坚性的,领导和引导性的,它往往决定着整个生产项目小组的领导特点、组织文化、激励机制等管理理念,组织知识创新对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创新具有协调和引导作用。生产技术知识创新和工艺知识创新两者的作用不可小觑,两者从基本技术细节上起到支持性、促进性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3.2.3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开发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是进行市场开发、信息反馈与改进的阶段,也是对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测的一个检验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阶段。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调查市场、分析客户需求、不断调整研究开发方向、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挖掘和创新活动这些知识管理活动来源于市场或者客户的信息,通过分析研究,进而形成有关市场或者客户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形成科学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市场,以此来保证规模化生产的实施。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阶段的知识管理,是为达到开辟新市场目的而进行的知识管理。具体来说包括寻找新用户、发现产品新用途、重新细分市场等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个阶段中,往往需要与客户、供应商不断进行交流,以获取他们在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后对成果的意见反馈。这是市场开发阶段对外部隐性知识的吸收,也是对成果进行再次创新的知识储备。

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

4.1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为了分析知识管理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全面、客观的数据指标。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本文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目标下构造3个子指标系统,它们分别是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

(1)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小试中试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双方把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并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的过程。下列指标用来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知识流动水平、成果知识积累水平、成果结构性创新水平、内外部信息沟通能力。

(2)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生产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工艺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性创造性开发和应用新制造工艺技术的能力)、成果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成果产品生产安装等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和控制的水平)、R&D员工和生产员工的知识管理水平。

(3)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市场开发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客户与市场知识吸收能力、营销人员知识管理水平、售后服务知识管理水平、营销体系的适应度(针对新成果产品投入市场的营销组织体系对产品销售的适应程度)、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营销创新策略的响应速度。

4.2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对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是对知识管理状况的模糊描述,其优劣程度没有明确的界线,如果人为地用特定的分级标准去评价会很不确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价。

(1)建立评价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一般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五个层次,则评价集可以记为如果将绩效等级用1_5的尺度来表示,则评价等级

(2)建立评价隶属度矩阵R,表示对于第i个指标,专家认为其属于第j个等级的可能程度;Sij表示认为指标i属于等级j的人数;N为参加评估的专家总数。

(3)计算综合模糊评价矩阵B,B表示被评价指标从整体上看对V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最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优劣。

4.3应用分析

在模型应用过程中,首先,根据所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获取相关评价值;最后根据评价值确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知识管理状态优劣。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评价,可以反映出该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管理水平。

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工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已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摇篮。然而,2010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化率为50%~70%,美国和日本甚至达到了80%。[1]可以说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的高校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科技与经济存在严重脱节,相关机制体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转化环境还待优化等问题。截至2012年4月,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138所[2],其中高职院校1297所,占61%,占据了整个高校的半壁江山,它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如何?还鲜有文献报道。本文就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吕海萍[3]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分别是科技成果不成熟68.5%,决策管理协调不够占16.9%,权益分配不当占15.4%;高校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分别是权益分配不当占73.7%、科技成果不成熟占36.8%、决策管理不协调占31.2%。目前,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成果与市场严重脱节

从吕海萍的研究结果看,企业认为科技成果不成熟占到了68.5%,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也看出了为什么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缘由,首先是因为高职院校市场意识淡薄,没有找准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切入点,从而与市场严重脱节,导致很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是高职院校科技项目选题与企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很难掌握企业需求的第一手信息,这就导致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另外,即使科技项目选题紧跟企业需求,但在研究前没有和企业合作,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查,导致科技成果无法及时产业化,许多大量的、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2.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职权不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以其管理二级学院、系部的模式管理科技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由高职院校任命,进行行政化管理,这就出现产权、经营权、日常管理运行的多方矛盾,使科技企业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科技成果管理体制长期形成的注重科技成果奖励和论文,轻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倾向,使得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保护不力,张惠玲[4]的研究表明,近30%的高校存在科技成果流失现象,其中外单位窃取流失占40%,化公为私占10%左右,随人员调配占20%。最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人才流失,由于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是教师,如果高职院校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他们很容易流向企业。

3.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大规模产业需求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一项成熟的技术成果成功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其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三者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远低于这个比例,[4]政府经费投入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支出大,具有高投入、高收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国家在资金方面无法向科技成果转化大规模倾斜,高职院校在融资方面又存在诸如政策支持力度小、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过高等诸多困难,导致科研的成果局限在理论研究,产业化程度不高。

4.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意识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方,企业投资理应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然而孙建成[5]认为:在校企合作中,多数企业处于从属地位,86%的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大多数企业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资金、人力投入在现有生产基础上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还没有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长周期和先期投入的高风险企业难以承受,缺乏科技创新主体意识,使得一些企业宁愿投资“短、平、快”项目,也不愿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慢,收益差。

二、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1.确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的导向

科技人员在进行科技项目选题时,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要和提升企业效益为原则,选择那些适应性强、创新性突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项目,并与相关企业紧密结合,让企业专家参与到项目研究全过程中;高职院校在进行项目评审时,就可以以该项目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否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为观测点,同时彻底排除在评审过程中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科技项目立项这个源头环节就打好基础,为以后的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最后要严把科技成果鉴定关,严格按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技成果鉴定规程》,确保成果鉴定的严肃性、科学性、公正性,从而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

2.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

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保障,要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必须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若高职院校是通过自我兴办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这就必须清晰产权、明确权责,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生产型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若高职院校是以科技成果作为资本与企业共同进行成果转化,校企双方都会承担较高的风险,双方必须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用合理完善的管制体系来规范双方行为,避免内耗,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健全的激励制度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按照政府的相关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推行新型分配制度,形成人才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如将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或横向项目多、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科技人员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设立成果转化奖、成果效益奖等等,充分调动他们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是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障碍之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体系。首先是联合企业申报政府的产业化项目,如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等等,争取获得政府拨款;其次是自有资金,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研项目和教改项目上的投资较多,反而对科技项目的投入少,存在“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现象,高职院校应改变观念,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投入;第三是在确保科技成果能有市场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房产做抵押,以争取银行贷款;第四是若资金缺口较少时,可向教师融资;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将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这些获得资金的方式,既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结合几种方式作为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

4.调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吸纳科技成果能力和经营能力,因此,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联合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认识,使企业寓科技成果于产品开发和发展生产之中,真正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如加强对专利的保护,加大对仿冒侵权打击力度,并修改专利法有关规定;制定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等。其次是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转化为生产力,完善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最后高职院校与企业必须建立互信互赢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纽带,双方应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开展深入合作,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做出双主体应有的贡献。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加以引导,搭建平台,为成果转化做好保障,而企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紧密合作,全程参与科技项目选题、研发、鉴定、转化,如果缺乏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的许多科技成果就会被束之高阁,无法转化为商品、生产力,但若缺乏高职院校的参与,企业就有可能丧失获得适应性强、创新性突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机会,从而丧失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机遇,可以说双方合作从长远的发展来讲都是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 张晓龙.论我国高校如何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3):220-221.

[2]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2年4月24日)[EB/OL].2012-05-09).http://221.12.38.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509093812114&cata_id =N003

[3] 吕海萍,龚建立,王飞绒,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动力-障碍机制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研究,2004,16(2):58-62.

篇6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产业;融资机制;融资模式

一、前言

在经济活动中,融资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经济行为,将会为经济活动提供极大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极具复杂性的技术经济行为,在其开展环节将会受到诸多因素干扰,而融资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将会深刻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因此,在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机制以及相应模式加以研究,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价值。

二、科技成果转化概述

1.科技成果转化内涵

科技研发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科技成果将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从实质上来看,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一种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为目标的技术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可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就是将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后续开发、优化、应用和推广,形成新工艺、新产品或新产业的过程。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可从概念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是指科技成果应用、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提升,以及生产效率增加;而后者则意味着创新性技术成果从科研到生产的转移过程。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更会为经济增长提供助力。在实践中,科技成果转化包含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两个方面。直接转化是由科研人员和单位直接推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比如,科研人员创业、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研究或人才交流、校企合作网络平台等。间接转化,则是基于中介机构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这些中介机构有官办也有民办,更有官民合办;机构功能主要与机构规模相关,规模越大功能越全面。

2.科技成果转化特点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涉及到的主体较为多样,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都被涵盖其中[2]。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将受到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而且还表现出了如下特点。第一,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性表现在价值方面,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进一步推进教学与科研融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辅助。同时,科技成果转化还能为企业经营提供更为多样的方法,增强企业生产力,并为助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复杂性。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涉及多个主体和领域,所以在其管理环节表现出了复杂性特点。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可以生产出科技产品,而这些产品大多为国家级或省部级纵向科研任务;或者来自于企业委托或校企联合的技术攻关任务。前一种科技成果多为理论创新,成果转化的专业性要求高、难度大且规范性强,拥有多层次管理体系和制度,还极为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而后一种则以提高生产力为科研目的,转化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成,大多由企业聘请的专业人才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同研究。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机制

1.资本形成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融资环节的资本形成机制,同时受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作用。在这一层面,以金融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本形成机制,将基于政策性金融引导和商业性金融竞争,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融资机制,其应用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极为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实践中,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融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在融资中金融支持的方向往往是由政策性转向商业性。当科技成果转化正处于初创期以及成长期时,该项工作的不确定影响因素众多,所以风险控制严谨性高、回报率高且以提高资本流动速率为目标的商业性金融并不适用。因此,这一阶段往往难以通过商业金融支持填补资金缺口,只能让政策性金融拔得头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大多来自于科技担保机构、政策性银行或科技保险机构,它们依靠信息优势,能不断基于政策性和商业性运营原则开创新的融资项目,依托于少部分政策性资金,完成倡导性投资,从而鼓励商业性金融资本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介入以及相应的资金支持,都为商业性金融机构传递了信号,让他们能主动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并通过拓展相应业务和提供科技贷款,来保障科技成果转化有效[3]。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商业性金融的介入和支持力度将不断扩大,而当它们的占比超过政策性金融时,前者将居于主导地位,后者也需要及时退出。

2.风险分散机制

在融资环节,如何规避流动性风险是所有投资人都应该关心的重点。在这一问题上,银行以及股票市场都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它们都能为分散流动性风险提供助力。而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而言,普通居民的投资意向,以及他们对流动性风险的厌恶程度,将成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关键。在实践中,若投资者极为厌恶风险,则大多选择通过银行来规避流动性风险;反之,当他们不太厌恶风险时,会选择金融市场来规避流动性风险。投资者明确的投资倾向,十分有利于形成资本,能实现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但是,在实际作业环节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以及投资方式并不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他们的选择有着极高的随意性和跟风性。因此,为了能让科技成果转化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实现风险分散,相关工作人员应协调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状态,让二者齐头并进。

3.激励约束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融资工作的开展,大多基于融资中介而完成。大多数科研机构或科技企业在接受融资中介的资金支持时,都会与之签订合同,从而保障双方利益。而为了能让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更为有效地开展,融资中介机构应该积极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为规避投资风险做好充分准备。为了避免融资中介因贷款科技企业故意延误时机或放缓进度而出现利益受损,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建立明确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双方权责加以设定。比如,签订信贷契约,对科技企业需要贷款的金额、利率、抵押担保物进行明确,并写明还款方式、限制条款和违约责任,基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保障双方利益不受损。科技企业与融资中介所签订的合同,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行为,让他们能积极努力地完成科研和成果转化任务。当然,为了保证激励约束机制的应用有效性,融资中介还应该开展全过程监督和管理[4]。比如,开展全过程追踪调查工作,基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度和工作成效,管理持续贷款、提前收款等业务,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还款空间。

4.信息揭示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揭示机制同时受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互相配合,完善信息揭示机制,降低融资风险。内外部影响因素众多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性较高,也使得该项工作面临较高的专业要求。对于单一的投资者而言,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需求;而在信息采集处理不完全的情况下,投资者将无法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成本进行正确评估,十分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并导致资金配置不当,加剧项目的融资风险。为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加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融资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建设信息揭示机制,让融资机构能够充分展现信息优势,发挥有效配置资金的职能。相比于非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金融中介机构有着明显的信息获取优势,它们能更快速、准确且全面地获得可作用于项目的有用信息,可为规避信息风险奠定基础。

四、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模式

1.风险投资

(1)风险投资特点风险投资也被称之为创业投资,属于私人股权投资,在该模式运行环节投资者将会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获得该企业的股份。风险投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若投资成功则会为投资者带来巨大收益,但若投资失败也将会导致投资者承担巨大经济损失。通常,接受风险投资的行业多为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领域的初创企业富有技术专长,可以将新技术转化为实用产品的,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引领市场风向。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都曾经接受过风险投资,并让投资人获得了极高回报。风险投资家大多拥有强大的技术背景和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所以他们能理解高新技术行业初创企业的发展困境,可以理解他们的商业模式,更能从新技术和新产品中找到商机。正是因为风险投资的这种特点,才使得这种投资模式被广泛应用在科技成果转化之中。(2)风险投资方式科技成果转化,是新技术向新产品投放的过程,也是基于新技术革新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过程。项目开展环节涉及多方利益,受到过多因素干扰,所以在融资方面进展艰难。大多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都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投资理念较为保守的投资者与他们无法达成共识。不过,风险投资却可以满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融资需求,风投企业可以通过分期注资的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阶段提供资金支持,并以此为依据分得被投资企业的股份、认股期权,还能获得该企业的经营或管理权。虽然,风险投资机构在提供了资金以后,将会获得被投资企业的部分管理权限,但他们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控制该企业,而是通过自身的专业管理知识和经验,弥补被投资企业在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不足,让企业能得到更加健康且长远的规划,实现规范经营。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大多以管理者和风险投资者共同持股,而且为了保证项目进行顺利且高效,必然会建立非常具有激励性质的薪酬体系,从而在创业者、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生关系。这种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创业者。创业者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负责人,该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创业者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能力,为企业贡献发展力量。在实践中,风险投资模式的应用,将会为创业者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更具约束力的管理规范。在此情况之下,创业者可获得更为稳定舒适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展现自身的天赋和技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融资中的逆向选择行为。而且,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也是对创业者行为的有效监督,可以约束创业者思想和行为,规避因创业者不思进取而导致企业或投资机构利益受损的风险。②风险投资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资金并不是一次打完,而是分批注入。基于经济视角,这些分批注入的风险投资资金将会随时间而出现规模效应递减趋势,而风投机构的投资风险也将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换言之,风险投资资金注入时间越靠后,需要付出的溢价越高,回报率越低。虽然,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启动前期,风险投资机构承担的风险很大,但回报率同样非常高;而到了中后期,项目已然走入正轨,风险投资的风险以及回报率都会随之下降[5]。对于风险投资机构而言,要保证投资成功就必须确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且被投资企业所研发的科技成果具备市场应用和普及价值。那么,在投资前就需要风险投资机构妥善开展项目调研工作,为保证投资准确性和投资适配性奠定基础。当风险投资机构与面临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达成共识以后,双方将会建立利益共生关系,风险投资机构将会深入了解企业项目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并且可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进度加以追踪,从而及时了解企业动向,调整投资计划。在这一环节,风险投资的行业特征,就意味着他们并不会执着于某一特定企业或行业,而是会审时度势,为自己预留合理退出的空间。比如,建立风险资本退出渠道,构建风险投资机构准出机制等。

2.债权融资

(1)债权融资特点债权融资是企业基于举债形式开展的融资方式,企业在通过债权融资形式获得资金后,需要先承担资金利息并在达到借款期限以后向债权人返还本金。所以,基于债权融资企业需要还本付息。虽然,企业需要承担利息,但却不必因融资而让渡股权,所以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并不会发生变化。通常来说,债权融资可基于信用、租赁、贷款、市场融资以及外资等方式开展[6]。企业可利用企业主的私人信用或企业的商业信用获得融资;也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还能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或选择外资渠道获取资金。(2)债权融资形式对于面临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而言,债权融资是一种极为适用的融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会通过发行债券或打包贷款的形式开展债权融资,融资成功率相对较高,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进入到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企业,往往拥有了较大发展规模、资产,企业的业务记录也相对完善,而且经过有效运营企业的信息公示能力和透明度也将大幅提升。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良好的信誉、优越的发展前景都将吸引众多投资者,企业获得来自于资本市场或银行的贷款几率会大大提升。当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也有许多企业试图以股权融资的形式获取资金支持。但是,股权融资意味着被投资企业需要为了获取资金而引进新的股东,新旧股东将成为利益共同体共担企业的盈利和损失。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过多,投资的市场和管理风险都相对较高,并不利于获得商业贷款,赢得股权融资。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方式仍然以债权融资为主。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债权融资模式的应用成效,为更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职能,整合市场资源,构建具有优越性能的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平台。比如,基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征信机构等多方利益主体,共同打造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更为全面地服务和保障。利用信息化金融服务平台,深度分析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的融资需要,并基于其融资需求匹配投资机构,实现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有效连接。同时,还可以酌情放宽有科技成果转化需求企业的贷款审核要求,为它们提供更为有利地债权融资机会,让企业能获得资金支持,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工作顺利开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融资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会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和生产力水平。因此,在实践中科研人员应该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问题,明确各阶段的融资需要和风险,建立并选用科学的融资机制和模式,从而为科研成果转化全过程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周阳,丁奕文,陈雪琳,等.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网信军民融合,2020,(03):56~60.

[2]寇亚迪,陈雨生.海洋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融资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5):55~61.

[3]贺海波,邹坤,杨昌英,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0,11(05):159~161.

[4]高志勇.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21):65~66+74.

篇7

[关键词]政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069-02

1 合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概述

合肥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汇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48万人。不论是在科技人才、科研机构,还是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方面,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利用科教资源雄厚,科技创新实力显著的优势,近几年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强调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性,从体制、投资、税收、奖励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创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搭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举办各类促转化专项活动,加大了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环境支持力度。可以说,地方政府在合肥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看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本项目在调研的进程中明显感觉到,与英美等国家和国内江浙等城市相比,合肥的高校科技成果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仍存在许多制约政府作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成为提升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障碍。

2 制约政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2.1 政策环境

合肥市缺乏对相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尚无专门针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管理办法,无法明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权利,在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使一些高校与企业由于顾忌转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复杂的纠纷问题而对实施转化望而却步。此外,对科技工作的管理政策依然落后,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引导作用发挥不足,对与之相关的政策环境方面的支撑力度也不足。

2.2 管理体制

合肥高校本身缺少相应的有关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引导与激励机制,现有管理体制中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市场的“激活”政策,市场难以持续。高校现有的科技人员考核评价和评聘体系更注重纵向课题,仅以论文、专利等作为主要标准,导致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动力不足。同时成果转化的收益也很难向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3 科技成果

从科技成果本身来说,高校科技成果成熟度不高,缺乏转化的必要条件。合肥市地处中部,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正在完善中,部分高校科研人员选题立项时,缺乏广泛而又深入的市场调研,没有做到研发项目跟着市场需求走,造成研究课题与生产需要、市场需求相脱节或者不紧密,以致许多诞生在高校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缺少必要的中试环节,技术成熟度不高,尚需要较长的后熟化时间。这些直接导致了高校一些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工程化,距离产业化还有较大距离。

2.4 资金投入

资金短缺、经费难筹一直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拦路虎。一般研究、开发、试验性生产的经费投入比为1∶10∶100,转化各环节的投入更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目前,合肥市科技投入占GDP总额的2.13%,与江浙等城市R&D经费投入超过3%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由于合肥高校普遍缺乏中试基地,缺少科技成果在产业化前期的种子资金,缺乏规避风险的有效机制,相当一部分具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及时转化,也就更谈不上产业化。

2.5 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转化又是一个多因素复杂多变的过程,需要大量中介服务。而合肥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开放力度不够,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存在机构数量不足、条块分割、服务功能不完善或无法提供专业服务等问题。由于缺乏权威的评估、信息咨询、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价值风险很难作出判断,而在合肥高校自身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部门,也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人才短缺,专业化程度低,增值服务能力不强。

2.6 产学研

合肥市绝大多数产学研联盟的紧密度不够,政府的主导意识不明显,大多数中小企业需求者和成果技术持有者难以实现信息与获取的双向对接,部分高校的成果偏离市场需求,甚至落后于市场变化。同时,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包括政府组织的招商项目在内,过时、变更、表达不清的情况时有存在,甚至还有非真实性信息,也严重影响了供需双方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不能深度融合。另外,政府主导建立的网络信息平台存在信息滞后及形象工程等问题,对区域间科技信息的交流也较缺乏,跨区合作还有一定困难。

3 地方政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 加快专项立法步伐

合肥市应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制体系,通过法律形式来规范各参与方的行为,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明确利益分配机制,为确定产学研联盟的知识产权归属权、使用权的划分提供法律依据,使科技成果的归属问题、产权界定问题、利益分配问题、风险承担问题、合作纠纷问题等能有规可循。同时进一步建立激励性的财税政策,在合肥市现有基础上,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给予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方面的优惠,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切实的政策环境支持。

篇8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状及制约高校成果转化的因素,从认识观念、体制机制、科技管理、资金投入等几方面入手来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高校是我国科技人才聚集的场所,是科研成果研发的主体,是科研成果创新和转化的基地。虽然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丰厚,科研实力雄厚,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发达国家相比却比较低。因此,如何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刻不容缓的工作。

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高校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科研实力强,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成果丰硕。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承担了国家、地方和企业大量的研究和开发任务。高校科技产业更被视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富矿带”。但高校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的现象仍然存在。有关资料显示,每年经过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大约10000项,估计30%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产业化,但实际转化率只有10%到8%,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1]。我国的高科院校,其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中有一种难以理解的现象就是,高校拥有的较强科研实力与其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现状之间形成的巨大差距。

2 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高校科技成果脱离市场的需求。长期以来,有些教师、科研人员单纯注重追求学术水平,却忽视了成果的实用意义。存在着较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轻视市场需求、忽视经济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高校科技人员看来,项目完成的标志就是通过成果的鉴定,这就意味着成果已经取得。至于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问题很少有教师会去考虑。他们的成果更多地被应用于申报课题、、申报奖励、评定职称等事情。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科技成果产业重要价值。另外,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并没有列入有效的科研考核管理体系,因此,就不能形成有效的针对教师和科研人员激励机制。轻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重论文、专著、鉴定成果和评奖的现象在我国高校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这就造成一方面高校的科技成果“养在闺中”,另一方面各个市场却为找不到合适的科技成果而发愁。长期以来,高校的科技项目重理论却忽视市场导向,大量科技成果在研发之前就没有相应的适用推广对象,更不会谈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首先,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仍然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先计划立项再到政府财政拨款最后高校申请研究的基本模式。其次,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通常比较缺乏和科技信息咨询机构的交流,没有了沟通、分析、加工和修改的过程就会导致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与企业的科技成果供求信息之间的交流不畅,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不了解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企业急需的科技成果又无人研制开发。再次,我国并没有真正地建立起创新的管理体系。由于我国高校和企业缺少一种共同的利益机制,这种机制源于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一方面,缺少这种上共同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又使得我国高校的的整体科技实力难以提高,因此,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科研成果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四是轻视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阶段工作,只专注于成果的学术水平,这是传统的科研体制存在的弊端。致使大量科技成果游离于企业外,力量分散。

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高校科研项目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说,大量的纵向课题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更多的偏重于高技术研究,强调的是方案的理论分析与评价。项目自身主要考察的是技术的可行性而不是技术的论证。许多课题在立项之初,结题的要求就只是出成果和论文而不是出技术产品。在广大教师看来,研究成果能否符合市场需求,能否被市场认可,企业是否会开发利用,这些并不重要。另外,高校的横向课题虽然具市场应用前景,与生产结合最为紧密,但横向课题的针对性太强,成果应用面过窄,只是应用于委托单位,因此,除委托单位使用外,就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而自选课题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有些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有些因为缺乏资金,有些因为研究方案不够完善,致使他们也很难进行中试应用研究和转化。  高校忽视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仅需要创新型的研究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懂专业、善经营,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对科研成果进行推广,也就是要懂得市场的需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他们所看重的则是市场的前景以及科研成果本身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所以,怎样深入浅出地阐明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对于高校的成果的成果转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成果转化工作的现实是,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致使多数的研究成果在验收鉴定后被束之高阁,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再好,如果没有好的宣传和对企业深入浅出的沟通,那么就不能适应市场,无法让企业接受,也就实现不了自身的价值。要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需要进行前期的市场预测、技术评估、投资分析等工作,这些工作对于经济性和服务性要求很高。由于高校缺乏又懂专业又擅长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而这一环节又造成了成果转化工作的链条缺失。

3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措施

在认知观念方面,高校要树立教育、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观念,走出“象牙塔”。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因素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占3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因此,我们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提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科技应有的贡献。

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政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指政(政府)、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机构)以市场为依托,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以共赢为目的的科技创新机制,其实质是通过合理配置政产学研各方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2]。实践证明,高校的成果转化工作一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科技项目,有效地开展科技攻关。因此,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发挥校企资源共享的特点,强化高校产学研的优势,是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为有效的途径。

在科技管理层面上,要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一方面,确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兼顾成果创造者的收益,以及更加注重为后续研究提供保障[3]。另一方面,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建立起科研成果转化的互动平台。在高校校园网的基础上,以专家为中心的科技成果互动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化建设,是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4]。同时,也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在资金投入方面,风险投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是发达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有9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过风险投资的帮助。目前,在国家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想要拓宽高校经费来源、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就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然选择。基金筹集可以先期以政府投资为主,再逐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者。通过在高校建立内部科技产业化基金和科技成果风险投资基金,用以支持优秀的科研成果中适合小批量生产,使这些成果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商业前景。

参考文献

[1]苑新,冯元璋,吴建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科技与管理,2007,(1):19-20.

[2]周志文.以校企双赢为目标,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9-20.

篇9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对科技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科技发展脚步也越来愈紧凑,但是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严重阻碍了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也使得劳动效率降低,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转化率低

根据我国在科研成果方面的统计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同比低于30%,向生产力转化后获得的经济效益占被转化成果的30%,低于欧洲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后对经济的贡献度。我国在科技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不少,但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却低于30%,而国外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般在50%以上。

我国现阶段的科研实验主要是在研究院和各大高校中进行,对科技仍处于不断创新和试验的过程,大多是对科技成果的构想,对于实际生产和操作还有很大的问题。在一些高校和科研所中还存在着对科技成果没有完全测试、研究中存在的小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就把这些科技成果进行转化,造成了转化失败的现象。并且对于一些投资较大的科研项目实验在进行到一半时,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途放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资金、资源以及人才上的浪费。

(二)人力资源和经费不足

现阶段的中小企业在科技成果上的转化率相对较低,人力资源和转化经费上的缺失,对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了阻碍。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较小,生产规模和市场也相对狭窄。企业内部对文化和专业性要求不严格,企业员工又大多来自偏远乡村或外来人口,本身对于科研的概念和专业性不强,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企业本身的发展水平有限,设备的更新度和成果转化效率低,生产力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不高,资金上的不足,使企业无法获得更多的专业性强的高技术人才,企业对成果转化产生的风险承担能力有限。加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中小企在进行成果转化上的难度。

(三)知识产权和权益保护上没有树立完整的法律体系

知识产权是对人类发明成果的保护,对于鼓励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随着我国科研成果的增加,知识产权和权益保护上的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由于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没有明确而健全的法律体系做支撑,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这大大的阻碍了科技人员对实验发明创造的动力,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也对生产力和劳动力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

(四)风险控制上的不足

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的风险和投入较高,虽然其转化成功后会带来高经济收益,但其周期过长的特点,使得企业用常规渠道获得经费支持难度增加。很多的科研机构具备专业的技术人才,但资金上的不足,导致其对成果转化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一些资金充足的金融机构出于对风险上的谨慎心理,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实力强大、知名度高的企业。这种社会形式不断循环,使得很多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望而却步,造成国家整体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因此,加强对风险控制上的管理,树立健全的风投体系,有利于提高企业对成果转化的兴趣,使更多的企业愿意投入其中,增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五)中介机构不完善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为科技成果供求双方提供沟通渠道的一个组织机构,即中介机构。这与房屋、工作、资金等方面的中介机构性质基本相同,只是咨询与介绍对象上的差异。虽然中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为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提供了便利,但其功能、结构上仍不够健全,提供的科技信息不完整、时效性不高且在法律关于中介服务的保护力度不足,造成一定时间内供求双方都得不到满足,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发展。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提高宣传力度

目前利用科技成果进行生产力的转化主要被运用于大型企业的建设中,而中小企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对成果转化望而却步。至于一些基层企业或者个体经营商对于成果转化的了解和重视就更加的缺乏。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报道和成果转化成功实例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宣传,加深企业和国民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了解,意识到科技转化对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提高的积极作用。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进程的加快,不仅大型企业对成果转化重视度提高,中小型企业也对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跃跃欲试。但是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在成果转化上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加之中小企业本身规模、人才配备和研究经费上的缺陷,使得中小企业这股中流砥柱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无法大展身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对已经成功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的吸收和利用。企业应不断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影响的认知与衡量,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运用到产品市场开发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中去,真正实现企业对加强国家经济建设上的重要作用。

(三)建立健全中介机构服务体系

中介机构作为科研成果供求双方进行咨询、沟通、交易的枢纽,对促成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扩大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规模,对技术中介服务的重视度的提高以及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中介机构服务体系,鼓励更多的专业型人才从事技术类中介工作,从而增加技术中介机构的科技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中介服务机构内部的规范科学型管理,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科研及市场信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技术中介机构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运行通道。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对科技成果转化和这类技术中介机构进行宣传,促成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交易,使科技成果能够在社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

(四)政府扶持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具有很高的风险。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和个体户很难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政府要做好扶持工作,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扶持政策。由于我国科技与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大多科学实验在高校以及科研所进行,而企业内部对技术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内部科研机构的建立,使科技与经济相融合,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科学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进十年来 ,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奖励暂行规定》等相关政策。以此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发展。使大量的企业和科技人员投入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上来,也为中小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尝试提供了政策和法规的保障。不断完善对科技成果的法律体系,有利于企业对科技的投资更为放心,带动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企业带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占有率,也提高了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科技利用率。

(六)加强高校的实验水平

高校是知识技术的汇集地,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模式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深刻了解,为科学研究实验注入新的活力。很多在科研上取得成功的名人,如钱学森、华罗庚、杨振宁等都出自高校,同时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也产生于高校。因此,加强高校专业性科研人才培养,壮大高校科研队伍,提高高校内部科学实验水平。根据新形势的发展状况,对高校研究对象进行合理定位,注意科研与经济的联系,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构,对实现科技成果的增加与生产力转化上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语

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企业内部科研机构的设立,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相融合,在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带动了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建设,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令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析[J].农业科技通讯专题论述,2009(04).

[2]周东峰,马政.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初探[J].青海科技发展论坛,2009(02).

[3]王忠儒.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其对策[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02).

[4]季华员,刘林秀,李海琴,宋琼莉.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3(04).

[5]李明珍.浙江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

[6]牛芳,来洪渝.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02).

篇10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成果;科研管理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一)地域性明显。我国地理面积位居世界前列,跨越三个温度带,所以各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季风气候等自然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农业的耕种模式及种植物业各不相同,农业生产规律更是各有千秋,所以使得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及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就孕育出了富有地域性差异的农业科技成果,每个农业科技成果的适用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比对工业或者是第三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低以及市场交易活跃性高,需要因地制宜。(二)基础性与公益服务特征。我国既是工业发展大国也是农业生产大国,“三农”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基本保障,从21世纪发展以来我国不断强调“三农”问题以提高农业生产在我国的基础性地位,国家也是接连出台各项农业政策扶持农业生产。不过农业始终不同于工业发展,由于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等原因,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是以工业反哺农业,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所以近年来农业的支持是具有基础性及公益,也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具有基础性和公益的特点。相对的农业生产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如今大力推广机械化水平,农业耕种以及耕种制度的优化、生产方式以及自然条件、政策因素以及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简介。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为农业科技成果提供资金和政策优势;二是企业主导型模式,是以市场化导向以利润作为目标,科技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供求关系不均匀问题;三是农业科研院及农业高校主导型模式,借助农业科研院及农业高校在研发中的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四是协同转化模式,将政府引导作为基础,借助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大学的研发优势,以企业市场化作为生产开发,以农业高科技园为推广中心,实现四位一体的转化模式。

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紧缺,加之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不完善,导致农业新技术的科普、推广以及技术指导严重受到限制,一方面影响了科技成果在市场中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现阶段的农业科技人员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仅要承担一般的农业科研工作,还要负责相应的数据普查以及项目管理,仅仅依靠现有的基层技术力量难以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致使目前很多农业新科技的科普与推广仅仅流于表象,无法形成科学、完整、规范的服务体系,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度愈来愈大。(二)农业科技成果质量不高。虽然我国农民数量较多,但是受教育程度差异明显,对农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及普及影响很大,但更受影响的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于从业人员创新能力以及成果转化能力无法有效发挥,导致现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30%,科研投入总量难以和基础性地位相符,很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环节是分来的,所以无法满足需求方的了解,加之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复杂,难以统一协调,导致现阶段项目的研究效率低,连续性差。

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农业成果转化模式,确保农业科研的投入稳定增加。要促进农业科研发展提高科技产值,就需要提高农业科研的投入量,提高农业科研的发展朔评,以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基础性以及社会性作为发展地位,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进而解决目前农业基层技术人员的缺失,构建农业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科技研发的激励机制,提高我国农业科研发展的政策条例的规范性及完善内容,确保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的科研项目的正常运转,完善经费预算以及使用制度。确保科研稳定性之后,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农业成果转化模式,选择适宜的模式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稳定性及转化效率,以政府引导为主的科研项目、企业为主的科研项目、农业机构或是大学为主的科研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都要以市场发展及科技推广为着眼点,才能够提高成果的转化及市场交易的活跃性,所以协同转化模式应该得到重视,采用四位一体的转化模式,以提高转化质量及效率。(二)构建农民农业激励制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激发农民、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意愿,才能够提高市场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关注,提高市场交易以及转化成果,针对这一点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一是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农民培训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覆盖面以及市场资源挖掘,提高农民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效果;二是完善农业基层成果推广机构,通过农业信息化平台的构建,鼓励农民和私营企业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咨询服务;三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农业中介队伍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基层农业科技的资格认证制度以及信誉评价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