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研究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研究与实践

篇1

注重品德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学习主体的兴趣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学习

浅淡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情境的创设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土家文化走进语文学习

浅谈思想品德课渗透研究性学习探索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要有趣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上网

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困境及成因、对策探讨

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教学策略探究

『正常?『早恋?——读懂高中男女生的交往

用"心"教好初中语文

走进"生活",实现德育目标

试论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及其基本途径

兴趣是乐学英语的关键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浅谈合唱的教育功能

一样的活动,不一样的精彩——小学英语口语训练活动方式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

怎样教小学生学古诗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

思说同步现真意话图会意速解题——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说图能力的培养

浅谈注重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走进后进生的心理

浅议数学生活化教学

谈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原则和方法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论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找寻快乐因子收获灵性文字——小学生快乐习作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初探

幼儿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恰当把握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契机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走进维吾尔族音乐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注重语文情境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领会新课程标准激活美术课堂

让拼音教学"活动"起来

学生阅读一幅"活动"地图时的疑惑

语文课结尾艺术形式的探索

初探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让写字课插上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

信息动态

困境即是赐予

浅谈英语的教与学

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探讨

初中英语阅读课程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教育来源于外来名词“合作教育”,即Cooperative Education的中文译名。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中将合作教育的概念定义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将合作教育解释为:“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引入我国的时间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或更早,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将它称为“产学合作教育”,可以解释为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产学合作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原因是: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性质,即职业教育具有的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同时,也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提出的“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思想,“手脑并用”的涵义是服务社会、服务平民,做人第一、敬业乐群,注重实用、注重技能,手脑联动、做学合一。

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应该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我国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状况

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在产学合作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一,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的“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模式。该模式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即两个在校学习的理论学期与一个学生以“职业人”身份在校外参加工作的工作学期,理论学期与工作学期按照“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工作”的规律交替进行。第二,复旦大学坚持“互利互助”的原则,通过三种形式对文科学生进行产学合作教育。即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组织学生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课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等。第三,北京工业大学选择了实践教学体系化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基本特点是:改变了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地位不高的状况;形成了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的一体化实践教学计划;构建了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体系;成立了“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加强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注重在实践教学五一节中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第四,武汉理工大学的“工读交替,预就业”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7+1”和“611”两种运作方式。“7+1”模式中,前面七个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教师指导各类实习、社会调研、实验、大型作业、课程设计等进行教学实践及一定的读、工结合,第八学期,以综合工作实践为主,在企业顶岗实践。“611”模式中,前面六个学期以在校理论教学为主,第七学期为工作实践期进岗实践,在企业、科研单位以生产、科技工作实践为主,第八学期回校进行一定的理论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与考核等。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也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几种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模式。第二,“厚三明治”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其安排一次较长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为一学期至一年不等,如有些学校进行的“2+1”形式。第三,结合实际任务的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用人单位提交的实际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形式由于任务量和时间长短不固定,需要一个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体制。

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以服务于沈阳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在产学合作上从合作模式、基地建设、教学计划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第一,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要适应不同专业的特点。

各专业培养目标对应不同的社会岗位群,即对应社会上不同的行业。由于各行业有着不同的工作特点,因此,在实行产学合作教育时,也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模式,以达到产学结合的教育目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现有47个专业,25个专业方向,涵盖了沈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三大行业专业类群。我院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根据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状况,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比如机械装备系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凭借与沈阳重型集团等企业多年的紧密合作关系,2006年争取到了为沈阳重型集团培养160名学生的订单,沈阳重型集团向学院支付80万元培养费。电气工程系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供用电专业也与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等企业合作,实行工学交替的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现代服务业类专业则采用并行式的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如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通过与标榜等著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店),学生可以每天定时、或每周定时到实训基地完成工作,既保证了理论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又保证了实习教学的实用性。

第二,产学合作教育要形成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社会性、职业性和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不论采用哪种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都必须有牢固的合作伙伴,也就是要与雇主或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相互信任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因此,学院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学院位于东北三省的中心城市——沈阳,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用工取向开始转向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了使毕业生缩短胜任岗位的时间,企业逐渐开始重视在校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这就为学院和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教育模式提供了契机。学院应下大力气利用好这个难得的契机,与更多的企业建设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产学合作教育铺平道路。比如我院与沈阳东基集团公司、机床集团公司、沈阳商业城集团、沈阳重型集团等95个企业建设了校企合作关系。

学生在入学时虽然选择了专业,但毕业后的工作不可能完全做到专业对口。鉴于此,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避免工作务必专业对口的思维,强调只要符合一定的专业背景,就可以作为学生实践工作的岗位,通过实习实训,为学生就业拓展空间。

第三,产学合作教育要保证实训基地的多样化。

学生个体就业取向千差万别,因此,在参加产学合作教育时,往往都要实行“自主申请、双向选择”的过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采取学校自己投入的方式建设,也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建设的方式。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社会诚信体制尚不成熟,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可能会给学校带来经济纠纷,这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障碍,但只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到位,责任到位,这一问题便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学院一方面加大了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新建了一批与社会企业工作环境和流程相同的实训基地。2006年学院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投入2000余万元购入全真工业生产设备,实训中心的运营也采用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改造了原有的供学生生产实习的实训基地,引入现代企业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使校内实训基地具备培养社会“职业人”的功能。

教育源于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虽然具有同样的内涵和性质,都要走产学合作教育的道路,但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会采用不同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发展时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固然重要,但不能盲目生搬硬套,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脱离了自身的文化背景,都不会结出丰硕果实。相信在职业教育人的共同研究和努力下,一定能够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全生.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C].世行贷款合作教育项目总结报告,2005(7):19,21.

[2]方晓东.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J].大教育时代,2000,(8).

[3]朱振国.发展高等职教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10,11.

篇3

关键词:傣族舞蹈教育 风格和韵律 舞蹈组合重点和难点 艺术实践

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不断丰富民族舞蹈知识,积累舞蹈素材,提高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提升民族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傣族舞蹈教育的质量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四点具体的教学建议。

一、高度重视风格和韵律在傣族舞蹈教学中的地位

风格和韵律是傣族舞蹈中最难掌握的两个基本要素。风格是神,韵律是形。神贯于形,形现于神,两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只有神形兼备,傣族舞蹈的表现才会有血有肉。

掌握了傣族舞蹈的风格和韵律,才不会偏离原汁原味的舞蹈本质。

傣族主要聚居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区,那里气候炎热多雨,河流纵横,傣族人民多依山逐水而居,种植水稻,傣族深受东南亚和南亚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安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柔和的,使傣族人民形成了平和而安详、崇尚自然的品格,舞蹈总是含蓄而内秀,动作平稳,仪态安详,舞步多规律性的重复,舞蹈节奏多是2/4拍的连绵不断的节奏型,动作很少有逐猎狂奔的激烈的活动,舞蹈中跳跃性动作很少见。他们的形体动态多模仿其喜爱和崇尚的动物形象,如孔雀、鱼、鹿等,并以此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情感。

在传统的傣族民间舞蹈中,艺人都是男性,而且舞蹈种类以表现男性的舞蹈居多。例如,孔雀舞、嘎巴鱼舞、马鹿舞、大鹏鸟舞、象脚鼓舞、刀舞、拳舞和文身舞、棍舞、斗鸡舞等。在这个男性舞蹈的力的世界中,舞蹈动态始终贯穿着动作弯曲而内聚,身体和手臂构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躯体造型,膝部起伏柔美,小腿敏捷弹性,柔中带刚的动作韧性韵律,以及头、眼与身形的巧妙配合等的特质动态意象。

此外,傣族舞蹈重描摹,以摹仿得相似为美,《孔雀舞》模仿孔雀展翅、抖翅、洗浴、喝水、登枝、开屏等动作,《象脚鼓舞》中“鹭鸳攒脚”、“孔雀扒灰”、“猴子倒退”等舞姿,都代表着傣民族舞蹈的审美取向。

在傣族舞蹈的教学中,首先必须把风格和韵律这两个要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对学生灌输风格和韵律在学习傣族舞蹈中的重要性,然后逐步地进行动作的讲解和示范,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时走弯路,熟练掌握三道弯和勾踢步的技巧。只要理解和掌握了傣族舞蹈的风格和韵律,最终所呈现出来的舞蹈就一定是有血有肉、神形兼备的。

二、灵活运用编舞技法。合理编排舞蹈组合

舞蹈组合,是民族舞蹈课堂教学最主要的部分,是由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元素相连接组合在一起的称谓。民族舞蹈组合不同于民族舞蹈剧目,一个成熟的剧目从选材、构思到编舞都需要赋予其相对完整的主题、结构及情感。舞蹈组合作为民族舞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对学生肢体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各民族舞蹈的基本风格,为学生以后在舞台上的表演作好铺垫。

在进行傣族舞蹈教学时,舞蹈组合的编排侧重相对单一的动作元素对学生肢体某一部位的着重训练,或者主要让学生对傣族舞蹈的风格和韵律进行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结构上,基本不需要情感线索,也无需“承上启下”。在动作编排上,不能过多地强调编导的个性,应在坚持训练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力求使动作衔接流畅,风格统一。

傣族舞蹈的基本舞姿非常丰富,手上的舞姿有展翅舞姿、抖翅舞姿、收翅舞姿、望月舞姿、“艾奔”(害羞)舞姿、嘎巴舞姿、供佛行礼舞姿等,脚上的舞姿有跨腿舞姿、掖腿舞姿、侧腿舞姿等。每一种舞姿中又有不同的造型,例如,展翅舞姿中又分斜展翅、顺展翅、平展翅、合抱翅、蹬枝展翅、展翅点水、迎风朝阳等,掖腿舞姿中又分掖腿舞姿和掖腿蹲舞姿等。因此,在进行组合编排时,可以运用编舞技法中的重复、对比、变换、延伸、复合、连接等手法。使组合形成后,不但具有高度的训练价值,而且不至于太枯燥。让学生在身心愉悦地接受训练的同时,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突出重点和难点。循循善诱

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当代和未来的舞蹈教学中,在出现其它科学方法(如电化教学、电脑教学,甚至是网络教育)的时候,“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法”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或重要的教学方法,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主要的舞蹈教学方法。同时,傣族舞蹈课堂教学结构具有层次性强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前一环节的教学都将是下一环节的基础。因此,在设计具体教学结构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各个环节的特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教师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内容涉及的舞蹈风格、动作配合过程、情景再现于课堂,把抽象变得具体,复杂变为简单,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充分感知,并加深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学习傣族舞蹈,手位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傣族舞蹈由手掌、小臂、大臂组合成不同的手的位置,手位的教学技巧是“由大到小”。大是指的是手的位置的方向,小是指的是具体在每一个位置时手掌的形状。位置分为一位、二位、三位、四位,而在一位中又分为前、旁、后三种位置,在每一个位置中,手掌又可做出不同的形状,如前一位按掌、曲掌,旁一位提腕掌、靠掌。后一位提腕掌等。手上的动作也很多,分别是翻腕、内曲、外掏、推拉手、云手、幌手、平摆、后抡等。这些动作的教学技巧是,以手腕关节为轴,手掌上下翻转、运动、伸展,有停顿,有连动。做动作时,手上要带有一定的韧劲,不能太松弛。比如做推拉手,推出时就像在推车,拉回时就像拉橡皮筋。手臂与肩的动作有拧臂、压肩、甩肩、抖肩等。动作要领是:女性要做得小巧、温柔,男性要做得强劲、大方。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自己没信心,或者把握不好三道弯的姿态、身体的颤动等。这时候,教师应该多鼓励他们,多给他们一些信心,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认真揣摸并掌握动作。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对他们在自身基础上所取得的每个微小进步都要给予肯定、鼓励,让他们直接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强化学习动力,增强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学习傣族舞蹈时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学习兴趣由间接兴趣向直接兴趣转变,鼓励他们向新的成功迈进。

教师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教学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彩的语言,把富有激励、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例如,笔者经常对学生说“加把劲”“努力”等,效果就比较理想。

四、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篇4

“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很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一旦我们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旧的问题就会连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这表示,在研究问题时,一方面应具有一种“刨根问底”的探究理念;另一方面应进行一种研究理念的置换,即确立新的思维方式----从旧的语言圈套中解脱出来,进行话语的解放。而这种“话语”解放与其说是外来“压力”的结果,毋宁说是研究对象本身“自然选择”的结果。

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既然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新问题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才能实现研究的超越与发展。在当前,既然对知识的理解已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并且这一理解成为很多学科进行时展的破解元素,因此,从知识的现时性角度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就是自然的、合理的。

一、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知识理路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学术语境与教育场域来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破解理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向度进行。

(一)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知识的分享是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它是指知识的双向传递,有别于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是指知识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使用者运动到另一个使用者,两者侧重的都是知识的单向流动。而知识分享强调的是知识在合作者中的双向流动。知识韵分享包括知识的传递、吸收和应用,如果知识未被吸收和应用,就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仅仅是获得知识,不能成为分享。成功的知识分享应该是通过改变知识获得者的行为方式和心智模式。”也有学者在同一意义上更为清晰地指出,知识分享指知识由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受者的跨时空扩散的过程。在这里,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分享的知识不仅包括可编码的、容易和正式地通过单个个体传输的明晰知识,也包括与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密不可分的、不便交流和传播的隐性知识。

可见,知识分享是知识发展的基础。当我们将知识分享看做一个过程时,就意味着知识会持续不断地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在知识的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知识的巨大力量才得以体现。知识交流是整个社会进行知识分享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新知识得以产生的基础。正是在知识的分享和交流过程中,知识得以传递并在传递中不断得到创新。组织中的知识创新有四种基本模式: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和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四种模式也分别与知识的群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相对应。群化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从而创造出隐性知识,如共有的思维模式和技术能力。外化是一个把隐性知识有机地结合到明晰知识的概念的过程,是典型的知识创造过程。融合是将概念系统化到一个知识体系的过程。内化是一个将明晰知识纳入隐含知识的过程。在一个组织中,知识转化的顺序是群化----融合----外化一一内化。在知识创新中,重要的是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明晰知识的转换,这其实也是隐性知识分享的结果,其实质是传播者的隐性知识与接受者的知识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过,当知识的外化发生时,分享的范围就扩大了。可清楚地加以表达的知识可以被更多人分享,与分享者的明晰知识融合而成新的知识,并重构其隐性知识系统。

如果知识是静态的、无法传达的,自然就谈不上分享,知识主体间的对话也就无以发生。基于对教育研究的反思,笔者认为,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

(二)普遍主义与地方性知识

一种知识陈述,如果它是客观的,那么它同时就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简而言之,普遍性是指“普遍的可证实性”(universal verifiability)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普遍的可接纳性”(universal acceptability)。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这种“现代知识”的境况之中。受其影响,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知识形态,以对以下问题的“求解”为旨向:对任何一个教育现象(事实)试图作出一种因果解释;在基本理念上认定教育理论研究对象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定教育现象与事实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可循的,即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客观的教育规律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寻求。在这种设定下,教育理论研究者把追求规律、建构法则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目标,可称其为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

毋庸讳言,普遍主义的知识观必将导致一种决定论意义上的理论范式及知识形态的出现。现代知识普遍性的提出有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共同体,其成员之问分享着同样的知识标准和信念,采用着同样的认识方法和必然形式,并根据同样的证据对知识进行着同样的合理化辩护。

在教育学探究中,持普遍主义思维方式与方法的研究者常常迫不急待地、挖空心思地寻找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然而,它“不仅不能赋予教育学真正的科学化内涵与意义,而且也难以揭示出教育活动内在的目的、价值及依据所在。”

对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主义”的消解是被一种叫做“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来完成的。“地方性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观念变革的产物。“地方性知识”,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地方性知识”的意思是,正是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因此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在此,“知识”是随着我们的创造性参与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而不再是什么既成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一系列既成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的集合,而是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活动不只是在思维中进行,更主要的是在语言交往、实验,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着的。知识是一项公共的事业,而不只是存在于少数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头脑中的东西。由此可见,“参与”是表达“地方性知识”的一个关键词,知识的主体必定是共同主体(共同体)。

转贴于 对知识的辩护只能伴随着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进行,任何独立于生成过程的辩护都是无效的。如果说知识必须根植于科学的研究实践中,而不是被完全抽象化于表象理论中,并且理论只能在其使用中得以理解,而不是在它们与世界的静态相符(或不相符)中得以理解,那么,对这样一种知识的辩护就既不可能用形式的论辩来证明,也不可能用先验的方式来一劳永逸地建立起合法性的基础。“地方性知识”并未给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框定界限;相反,它为知识的流通、运用和交叉开启了广阔的空间。在地方性意义上,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它始终是未完成的、有待于完成的或者正在完成中的工作。

既然“知识”具有“地方性”的基质,既然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受到消解,那么,就有理由追问,教育理论知识于此的“合法性”路向在哪里?在当前的情形下,对教育理论“普遍主义”的“合法化”消解就是教育理论流派的创生。这也正是教育理论通向实践、获得“解放”之路。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主体知识身份的确立及意义

多年来,教育研究者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关系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两张皮”与“断裂”的指称。而不管是“两张皮”也好,“断裂”也好,都表明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独白”状况的存在。这种“独白”,构成了教育理论知识状况的“平面景观”。究其根源,“独白”的教育理论是传统认识论的产物,传统认识论遵循主客体二分法,把被研究者对象化、物化。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把“我一你”关系凸现为“人一物”的关系。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而如果把人对象(物)化,势必人为地造成教育领域的两个世界----教育理论者的“世界”与教育生活世界。在此,“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用对理性思想的研究代替了对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研究,注重理论的结构与形式,忽略了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实际生活内容。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生活世界变成了一种符号和一种普遍规律的个别表征。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的研究没有考虑到教育实践者的感受、知识背景、需要与动机,没有考虑到教育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一切都服从于研究者的意志。在“独白”的教育研究中,教育理论研究者是“我思故我在”,自以为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理论知识的僵化、凝固,而同时出现的景况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我行故我在”。而知识的意义是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来确证和实现的,知识作为所知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观念存在方式,只有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人的对象化活动对知识意义的确证和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把观念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物化的知识力量,这是实现和确证知识意义的一个必要环节。知识具有一种基本的在体性,它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作为“在者”的人与另一更为整全的“在者”建立起一种生存关系。因此,知识的本质是个体或群体参与或分有(Teihaben)整体,无论分有的方式是沉冥式的还是理析式的。对于这一问题的机理,还可以从知识的生产观中找到理据,如有学者认为“知识生产过程的本质,取决于知识生产主体对客体作用的特性,体现了知识生产中主客体关系的性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换句话说,在教育世界中至少存在着两大知识群体----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知识身份是二者发生关系的纽带。而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育知识才能不断地产生并流动着。

三、当前教育研究的知识图景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与教育家提出并使用过各种各样知识和认识的概念,这些概念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育重点和教育实践----显然,我们如何思考知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知识的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者如何思维和行动。事实的确如此。如何确定知识的性质,如何对知识做出分类,这些知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探索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教育理论基本命题的思考,教育理论也正是遵循知识本质观的演变轨迹而不断发展,而由此也带动了不同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变革。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知识论的这一关系历史地、逻辑地发生在我们今天的教育研究中。自2004年以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围绕《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发生了一场比较大的教育论争。论争的核心在于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知识”问题的理解上。在笔者看来,无论论争的双方如何持之有据,有两点是必须要清楚或有清醒的认识的。一是认识论(知识论)的适用度问题。从知识分类来看,的知识分类是在科学地解决了知识的起源与本性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两大类,这种分类比较准确地提出了知识的类型和特点,而问题在于,主体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物理、生理、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如何,认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建立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自然存在阙如之处。二是教育学者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与知识社会学方面的深思。近年来,以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融合教育理论的研究论著比较多见。在认知心理学知识观的观照下,教育理论研究者形成了以下认识:教育理论应尝试建立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新体系;教育理论应研究不同知识的教育设计与教育策略;应以信息加工理论关于知识的分类为基石,探讨不同类型知识掌握的心理机制与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应该基于知识类型的不同进行转向。以此构建的教育理论无疑可使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悬置”状况得到有效的缓解。而对知识社会学的省察表明,知识社会学必须以大量的精力处理由对知识性质的看法所引起的认识论问题。

此外,知识社会学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当知识成为研究的主题,研究者自身的认识过程也处于审查之列。对教育理论研究的“知识的社会学”之省察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种社会性研究,它拒斥一种“自私”的教育理论研究与“为我”的研究路向,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路径指向“在”与“他”;教育理论(教育知识)的生成是一种社会性建构活动,它标志着知识生成的地方化与个人化,它本质上拒斥一种普遍主义的、“唯我”的教育知识形态,而这也正是教育理论“知识学”转向的时代要求;教育理论研究应随着其生存的社会基础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在如此普遍发生嬗变的环境下,知识的本质不改变,就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将知识转化成批量的资讯信息,才能通过各种新的媒体,使知识成为可操作和运用的资料。甚至可以预言:在知识构成体系内部,任何不能转化输送的事物,都将被淘汰。”

篇5

1.模块教学模式的由来和发展

模块教学模式是从国际劳工组织(ILO)引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英文缩写为MES。20世纪70年代初期,ILO经过调查发现: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的不断问世已经变得陈旧了。ILO归纳了传统职业教育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大纲内容多年不变,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上合适的位置。

(2)用普通教学模式办职业教育,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职业教育系统。

(3)没有考虑按照现代教育思想办职业教育,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

(4)教师没有合适的教学参考材料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模块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

模块教学模式简称MES,意译为:模块式技能培训。它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在综合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理论知识轻操作技能,重课堂教学轻现场实训,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员的主体作用。而MES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1)MES的基本概念

①职业领域:按性质和任务将人类所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划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即为一个职业领域,如铁道工程、道桥工程、造价工程、城市轻轨和地下铁道工程、机械工程等。

②工作范围:按工作的环境、条件及相互关系,将其职业领域内的工作划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即为一个工作范围,如铁道工程的路基施工、基础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材料实验与检测等。

③工作:在某一工作范围内,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划分出来的一个部分。如桥梁施工范围内的测量工、钢筋工、混凝土工、实验员、质检员、安检员等。

④工作规范:通过对某一工作任务和技能进行分析而制定出的工作标准。如《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隧道施工规范》等。

⑤职业技能模式:指用模块的形式所表示的对应一个工种或岗位的工作规范,如铁道工程的测量技能模式、识图与CAD技能模式、钢筋混凝土技能模式等。

⑥模块:是指在某一职业领域或工作范围内,将一项工作(对应工种或岗位)按照实际的程序和规范分成若干部分,这样划分出来的每一部分即为一个模块。模块内的活动以技能为主线,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模块必须有一项输出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决定。如高级测量工可以划分9个模块:水准测量、经纬测量、导线测设、平面图测设、曲线测设、纵横断面测设、中线测设、桥墩放样等。

⑦学习单元:其一是指组成模块的基本要素,其二是指各自独立而又内容相关的教材。

(2)模块教学模式(MES)的主要特点

MES具有系统性、完善性、针对性、适用性、严密性等特点,具体归纳以下几点:

①将每一职业(工种或岗位)所要求的职业 能力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又由若干学习单元组成,学习单元是组成模块的基本要素。

②作为教材的学习单元仅包含一项特定的技能或知识,操作技能型单元要有详细的工作步骤。

③每个模块、每个学习单元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可测量的学习目标,学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完成每个学习环节将要达到的目的。

④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旨、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学生自学为主。

⑤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⑥要求教师既能教授理论,又能指导实践操作,是“双师型”的教师。

⑦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

二、模块式课程研究与实践

1.模块式课程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教学的差异见下表: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模块式课程它确实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的培养,一旦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课程随之进行更新或改进。

2.模块式课程案例

铁道工程专业模块式课程设置(以工程测量为例)

3.模块学习单元的开发

学习单元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组成模块的基本要素,其二是指各自独立而又内容相关的教学小册子(教材)。这种教材特别适应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学习单元的特点

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适于学生自学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②每个学习单元都有一个可测量的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

③每个学习单元仅包括一项特定的技能或知识,并有详细工作步骤;

④学习单元强调“做”而不强调“知”;

⑤学习单元的规范化,每个学习单元都用标准格式编写;

⑥利用反馈信息,不断修订、更新学习单元,以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发展的需要。

(2)开发人员的条件要求

开发学习单元的各种专业人员要符合下列条件:

①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

②具有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③熟知模块式教学理论。

(3)开发学习单元教材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在开发前必须向企业进行技术咨询;

②要广泛地收集资料信息;

③参与开发工作的成员要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各展优势;

④学习目标和成绩考核题目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⑤学习单元的内容必须包含详细的操作步骤;

⑥学习单元的内容文字要言简意赅,插图要适当、适量;

篇6

游戏理论大致分为传统游戏理论和近现代游戏理论。传统游戏理论主要包括剩余精力理论、松弛理论、生活预备理论、生长理论、成熟理论;近现论主要有精神分析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学习理论、原苏联游戏理论。这些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的游戏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国的幼儿游戏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游戏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提高,我国对于幼儿游戏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新时期我国的幼儿教育游戏理论,已经发展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游戏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育实践现状

1.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认为游戏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一系列认可游戏的积极作用的主张。但是在实践中,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学本位主义教学观,长期以来占据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教学观念指导下,幼儿仅仅是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的客体。教学方法是幼儿教师向幼儿的单向灌输。长此以往,幼儿园就演变为应试教育的“预演”。游戏的设计与内容不仅是完全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且游戏的实施与情节往往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与安排发展,这样的僵硬化、机械化的游戏设计难以发挥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违背了将游戏理论引应用到幼儿教育领域的初衷。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达到使幼儿提前接受小学所学知识的效果,但是以扼杀和牺牲儿童的天性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必须改变这种不足。

2.幼儿教育实践的有益探索

篇7

一、礼仪教育

礼仪包含“礼”和“仪”两种形式,礼者敬人也,要知礼、懂礼、讲理,要示人以尊重。“仪”即仪式,就是表现形式。要将你所掌握的礼仪知识准确、恰当地表现出来。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工作、学习、交际、娱乐,我们都在提倡讲文明,讲礼仪。我们学习礼仪知识要从理论上系统学习,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实践、恰当运用,可见礼仪教育是融入生活的。而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节日等五个礼仪教育主题的内容也正是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师们把对孩子的礼仪行为要求系统地归纳在礼仪儿歌之中,更利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礼仪教育。

二、礼仪教育的途径

幼儿阶段是礼仪培养的起始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礼仪行为的学习与实践是我们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怎样的教育能让孩子既掌握规范的礼仪知识又能自觉地形成良好礼仪习惯呢?我们采取了以下教育途径:

1.礼仪教育的课堂化。让“礼仪学习”课堂化,有利于孩子掌握系统规范的礼仪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各班每周都有专门的礼仪儿歌诵读教学活动,让孩子熟读、熟记礼仪三字经儿歌。我园还专门组织班主任开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记住儿歌”的教材教法研究,比比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谁的教育更具实效。

2.礼仪教育的游戏化。为了把礼仪儿歌内容体现在孩子的行为中,在诵读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以礼仪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孩子进行角色的模仿与表演,通过表演游戏让孩子实践礼仪行为。游戏化的教学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体验中接受礼仪行为的训练。如:《敲门》《洗手》《作客》等。我们设计小熊过生日请客的情景,让孩子扮演小动物去小熊家做客。进门前有礼貌地敲门,进门后主动和小熊打招呼,坐下后彬彬有礼地交谈或倾听别人谈话,大家一起游戏时互相谦让,当小熊招待大家吃东西时,洗干净小手……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开心地扮演角色进行规范的行为练习。

3.礼仪教育的生活化。礼仪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德育课堂,在生活各环节、学习各领域中都有礼仪教育的影子。这有利于孩子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自觉的礼仪行为习惯。幼儿园每天早上都由教师、幼儿组成一个礼仪迎宾队,“礼仪天使”身披彩带,以规范的站姿、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地在门口迎接每一个入园的小朋友、家长和老师们等,都是礼仪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三、礼仪儿歌的教法——诵、研、辨、练

礼仪儿歌的学习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学”与“练”的结合。背诵一首礼仪儿歌不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如何将儿歌内容转化成孩子的自觉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我们所重视的。因此,“诵、研、辨、练”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从认知到行为养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1.诵。“诵”顾名思议是让孩子学会诵读儿歌。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在每天的早操中都接触到礼仪儿歌,再经过与领域课堂教学的结合,在生活环节,如:早谈活动、餐前、活动等待等时机让孩子的反复诵读,我们的孩子很快能熟练背诵。

2.研。会背诵不等于能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问孩子:“儿歌里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反复和孩子研学儿歌,让孩子通过与同伴、老师分享生活经验,真正理解了礼仪儿歌的含义,学会了规范的礼仪行为要求。

3.辨。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关键。当今社会上仍存在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孩子只有学会自己判断,才能避免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会让孩子发现、判断、纠正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教学活动中我们会设计一些让孩子判断的游戏,例如:“文明之花送给谁?”“哭脸和笑脸”等,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规范或不规范行为的图片都展示出来,让孩子自由发表意见。

4.练。叶圣陶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一辈子也用不尽。”只有反复的行为练习才能让孩子真正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自觉行为。这就是“练”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孝道教育;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26-02

我国道德文化体系是在继承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忠、孝”即对国家忠诚、对父母孝顺为根本,并以此来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孝”在我国伦理思想观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孝道教育为突破口,从培养学生的孝道素质着手,强化他们的道德修养,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实施孝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儒家把子女对父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提升到“道”的高度,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汉代以后把“孝”捧到了天上,荒谬地提出愚忠、愚孝的所谓“三纲五常”,“”中又践踏孝道,大批传统道德,这些都是强加在纯真的孝之上的历史尘 埃。现代社会,研究孝道文化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国人的处世哲学、道德修养、人格塑造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应该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和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和谐社会的建设凸显对孝道的需要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可以囊括从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甚至包括宇宙层面中一切理想的状态和正面的价值,包含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公平正义,人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敬,以及个人的良善仁爱、道德礼义等诸多价值。孝道文化的内涵与和谐社会的内涵有诸多相通相近之处,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效忠国家的人。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国之忠臣大都是孝子,可以说孝道是和谐的起点与基础,建设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浓厚的孝道氛围。

2.实施孝道教育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维系社会安定

从古至今,家庭都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关系的和睦温馨与否,关系到国家、社会的整体和谐与稳定。特别是我国即将成为人口老龄化大国,社会的养老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如果没有解决好社会养老的问题,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子女怎样赡养老人、如何尽孝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果子女晚辈都能孝顺父母、长辈,形成良好的孝道氛围,会使社会环境更趋安定和团结。因此,推崇家庭伦理道德,发扬孝道文化,加强以“养老”、“尊老”、“敬老”为重要内容的孝道文化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3.开展孝道教育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加强孝道教育对于健全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孝道教育是要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关心、理解、体贴和敬重父母和长辈,以报答父母的养教之恩;增强大学生的孝道意识,可以促使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增强,从而能自觉自愿地对父母尽孝,履行自己作为晚辈的责任与义务;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爱心、感恩心和责任心。这些都是构成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有利于自身成长成才、实现自我理想、体现自身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现状研究

我们对海南大学三个校区1000名学生进行了“当代大学生孝道实践及高校孝道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海南大学学生的孝道观念、行孝现状以及学校孝道教育现状差强人意,有进一步推广和加强的必要。

1.大学生孝道实践的基本现状

从统计结果看,大学生践行孝道的主流表现是积极、健康的。在孝道意识方面,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孝道知识,有了较强的孝道意识,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孝道文化,并有意识地自我培养孝道精神,进行积极的行孝准备;在照顾父母、情感慰藉、给父母优先享用权等方面,学生正面肯定的回答比例比较高。但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孝道缺失的现象。比如在处理与父母矛盾时,有5.6%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会对父母出言不逊,有4.1%的学生选择了会指责与横加干涉父母的生活习惯;在成就父母期望方面,有三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少或从来没有以父母的满意度作为自己上进的动力,有一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少或从来没有努力取得成绩让父母自豪(见表1)。着表明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很少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也没有主动了解父母和长辈的内心需要和压力,忽视了对父母和长辈精神上的关爱,而这种精神上的交流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表1 大学生孝道实践的基本现状

2.当前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基本现状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孝道教育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过分专注于道德的理想性与先进性和用崇高而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学生,而事实证明,这种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尽快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的思想过于急功近利,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此次调查表明,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方面效果较差,甚至几乎没有开展(见表2)。从调查结果以及对其他一些高校思想教育战线工作人员的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孝道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缺乏开展孝道活动和宣传的平台,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学校领导和老师也都没有意识到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没有形成可持续的教育机制,直接的结果是孝道教育的缺失。

表2 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基本现状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途径与实践

1.以理论教育为导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孝道理论教育,通过底蕴深厚的孝道理论以及形式多样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孝道教育,让大学生全面理解我国的孝道文化,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孝道,摒弃孝道中不合理的内容,发扬孝道中科学、合理的精神。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要充分把握好孝道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各课程特点,把孝道知识渗透进课程教学中,既能充分体现课程优势,又能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孝道教育的效果。

2.发挥“体验式教育”在孝道教育中的作用

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体验与实践是紧紧相连的,通过体验教育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了解孝道,从而加深对孝道文化的体会与感知,促使大学生把孝道理论认识转化为现实行孝行为。要做好体验教育,第一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生活体验、社会感知,了解我国的践行孝道的现状,理解孝道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第二要让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行孝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行孝的重要性,让他们正确认识孝道,建立行孝意识,做好行孝准备;第三要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父母和长辈的艰辛,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孝顺长辈。

3.构建高校领导重视、教师导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孝道教育机制

加强高校孝道教育,领导重视是根本,教师导引是前提,学生参与是关键,建章立制是保障。造成当前高校德育中孝道教育相对缺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没有真正认清孝道教育对学生德育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真研究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难以把孝道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建立由学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的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任课老师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孝道教育,让高校孝道教育充分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使孝道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领导体制,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并充分利用和发挥共青团、学生会以及社团组织在孝道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孝道教育的目标。

4.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中孝道教育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综合地、全面地作用于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和人格培养。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起到丰富学生生活、调节和激励学生行为、培养和激发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及自我完善的作用,因此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孝道的宣传和教育。比较好的做法是在校园内树立孝道宣传纪念碑、出版与孝有关的学生读物、开展校园孝道知识竞赛及征文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孝道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与孝道知识的紧密接触中,受到孝道文化的影响,更好地理解孝道精神,增强孝道意识,掌握科学合理的行孝方法。

5.树立楷模,为学生行孝提供方向指引

在孝道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一系列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外,树立榜样、表彰先进、掌握行孝的途径和方法也不可忽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孝道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正面榜样,如湘潭大学学生杨怀保为了就近照顾病痛中的父母,带着父母上学的故事,就具有很强的教育和示范意义,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的 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和灵魂[5]。在新的时期,高校应将传统孝道思想进行积极的现代转化,探索新型孝道文化在学生德育中的应用,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改进学生德育的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各方面综合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宝库.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N]. 人民日报, 2012-02-21.

[2]王芝兰. 当前我国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师,2007(7).

篇9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无缝衔接 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高职学生入学的途径有几种方式,其中有一种方式就是中职学生通过中高职学校的联合办学,在完成中职教育后,升入高职学校进一步深造。这种方式为初中毕业生能就读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利于充分利用中高职的教育资源,改变了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更多的高质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方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出了积极努力的探索。

一、与产业对接,统筹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的“生命工程”,是强化办学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手段。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前提条件,高职的专业设置是中职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依托区域经济及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融入行业,引领行业”的办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着力打造职教品牌,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围绕产业发展对仪器仪表生产、检验鉴定与应用等岗位的需求,统筹了仪器仪表类专业设置,形成了十大专业群。指导合作办学的中职学校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保证了其专业设置与学院的统一性。中高职专业的规范化,促进了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并建立了中高职专业的衔接机制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衔接

中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反映其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的特点,都主要依据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及相应规范确定。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中高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成员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组成,定期开展专业研究活动,研究企业需求与专业的衔接,详细剖析仪器仪表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规范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对专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滚动修订调整,确保教学培养目标能始终符合国家职业标准,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变化。

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都具有共性特点,任何一个阶段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出现衔接故障。

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

根据中高职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仪器仪表行业职业岗位标准,聘请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分别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按照岗位统一、能力过渡、课程衔接的原则,建立中高职仪器仪表类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使中职教学链和高职教学链有效对接。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推行“212”(两年中职,一年集团企业顶岗,两年高职)等中高职办学衔接模式。紧紧围绕“中职重技能,高职重技术”、“中职重职业,高职重专业”、“中职做中学,高职学中做”三大原则,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就业岗位分别对中、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达到初级专业技能的水平,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技能培训。合作的中职学校可利用学院实训条件的优势,增加实训内容,做到教学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许卫红.校企合作背景下我国中高职衔接问题、成因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0,(7).

篇10

关键词: 郑州市;学前体育;社会需求;课程设置

当前,大多数幼儿教师在学前体育专业技能、学前体育对儿童心理、情感、生长发育等影响、学前体育教学理论等方面认识有限,对幼儿游戏的设计,体育舞蹈以及武术方面等知识缺乏较多,这种情况对于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一、学前体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

(一)提高儿童学前教育中的价值

关于学前体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体育锻炼提高了儿童的心血管机能和呼吸机能, 使儿童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因为户外活动为儿童创造了较多的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的时间和机会, 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对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都有良好作用。由于肌肉工作量的增加, 会引起肌纤维增粗, 肌肉弹性及伸展性增强, 肌力增大, 有助于儿童力量素质的发展。肌肉运动增加还会增加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反射性地加速组织的代谢过程, 在加强异化作用的同时, 也大大地促进了机体的同化作用, 有利于儿童体能上得到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前儿童身体灵活性, 促进智力发展

儿童时期是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的关键时刻, 特别是大脑的开发。有关调查@示,4岁儿童的脑力相当于成年人的80%,6一7岁时已经有成年人大脑的90%。科学界早已证明: 人的钾力发展是建立在大脑这个物质基础仁的。运动医学中的研究成果还证明, 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之一的方式就是参加体育活动。4-7岁的孩子们是大脑发育的最佳阶段, 以适量的体育活动, 通过神经传导刺激大脑发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郑州市二七区幼儿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的课堂活动组织形式和内容

通过对河南省二七区佛冈、起点、小哈佛等幼儿园课堂的内容及其活动方式进行观察组织,很多的幼儿园课堂活动是由生动的游戏和简单的幼儿舞蹈给孩子们上课的进,对于很小的孩子们来说比较复杂的身体活动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但是把这种练习灵活的分解拆分开来再加入音乐以及合适的引导,孩子们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种授课方式是现在幼儿园采用较多的教学方法。

(二)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时间分析

在对河南省二七区幼儿园学生们活动的方式及时间的长短进行观察,每个学校的孩子们活动的量还是很大的,几乎全部的幼儿园都能保证孩子们的活动量及其活动的时间,每天能够活动1小时的学校占有率为100%,活动2小时的学校很占很大的比例,包括一些户外活动。

三、学前体育人才一般需求情况

在跟幼儿园园长的访谈中发现,大多数的园长认为专业的学前体育教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极少的园长认为不需要。A园长认为:现阶段的学前教师都是毕业于普通的高等师范学校,这些教师的理论部分非常的棒,而对于怎么带孩子们玩,怎么玩得好却是一个短板,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体育对于孩子的发展的重要性,那么专业的学前教师必然是以后幼儿园所急需的人才。B园长认为:现阶段人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不仅仅是让幼儿园去哄孩子,而是要求在孩子不受伤的前提下有更多的体育锻炼,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质,而怎样使孩子能够达到发展身体各项技能的目标,而进行比较合适的锻炼,及选择适当的游戏项目是现阶段的学前教师所不具备的。从跟园长的访谈中发现,幼儿园现阶段是需要引进专业的学前体育专业的教师。

四、学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定位

(一)学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基础,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着教育的全过程。根据以上学前体育专业的人才社会需求特点,制定了学前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学前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学前体育专业教学的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学前体育人才。

(二)学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学前体育人才是指具有幼儿教学能力、幼儿常规管理能力、幼儿体育活动指导能力等的人员。其人才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人员保障,是终身体育观念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当前从事学前体育业的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如何,社会又需要什么样的学前体育人才,通过对调查所获取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确定了目前急需的学前体育教师并对所需人才的规格提出了要求。

五、结论

通过对郑州市二七区的幼儿园的现状调查发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时间和场地还是比较合理,但是师资的比例不是十分合理和课堂组织形式还不够科学、严谨。

培养学前体育专业人才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并且要求学前体育人才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相关知识,同时对于学前体育专业技能能够全面掌握,可以胜任一个幼儿园教师,又要有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良好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