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创新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科技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腾讯在这份报告的前言部分写道:
从经济社会跨入技术社会,这是摆在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一个全新的AI世界即将到来;一场大融合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
技术社会发展的引擎正由互联网逐步转换为AI。
从技术创新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的智能IOT时代,所有的智能终端都将植入智能芯片,未来的不再有云计算一统天下,而智能计算、认知计算、网络计算、边缘计算将大行其道。
从技术文化来看,AI技术也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力量,按照自己的逻辑前进,支配并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技术商业来看,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等要素的力量,培养我们商业运作乃至产业化落地的意识对于技术商业化至关重要。中国正在进入技术商业化的加速推进时代。
篇2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科技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13-02
在中国“互联网+”的实践风起云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在线教育、网络媒体等极大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的面貌。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1],总理所提的“互联网+”在较早的关于“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 的讨论聚焦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2]。“互联网+”的特征,是通过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紧密结合来提高产业生产效率。
一、“互联网+”环境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条件和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昭显出“互联网+”背景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变革的必要性。
1.以创新为发展原动力。“互联网+”环境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企业如果不积极地开展创新,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那么总有一天会被市场淘汰。创新则兴,不思进取则亡。把握机遇有效创新则兴,愚昧保守则亡。这是“互联网+”环境下市场残酷的竞争法则,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创新不停,进步不止。企业要把一切可利用资源都充分地进行创新,注重员工的创新意识培养,发展并完善企业的创新制度,把创新提高到攸关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看待,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使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屹立在经济大潮的潮头。
2.发挥灵活性和个性化特点。科技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强,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科技企业与“互联网+”进行结合发挥其个性化和灵活性特征,打造蓝海领域,实现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与标准化服务相比,个性化服务则有更高要求的服务流程。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科技企业利用技术支持使得自身发展更具灵活性。2013年7月,爱奇艺PC客户端进行改版,新版客户端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数据分析,在首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视频内容推荐,也就是说不同用户的PC客户端所显示的内容是不同的。“互联网+”环境下技术创新的支撑保证了爱奇艺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和人性化的服务。
3.实现组织结构虚拟化、网络化。在“互联网+”时代,电脑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劳动力游离于企业系统之外,导致了家庭作业、分散劳动等新的劳动方式的出现,虚拟组织也将会大量出现。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简单高效,呈现扁平化。它与“互联网+”进行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势和特点,提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型人才,保留企业的核心团队。在“互联网+”的环境中,海量数据进入云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科技企业可以利用公共信息平台,使用最少的人力资源来实现组织结构的虚拟化和网络化。
4.借助“互联网+”实现协同创新。所谓协同创新,就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与高度融合,通过突破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从而实现“三度”(高度、深度、广度)合作[3]。“互联网+”为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及成果转型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互联网+”时代下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信息分析技术及资源共享技术为科技企业提供物业场所、办公设施、政府政策信息等方面服务,以提高科技企业的创业成功率。科技企业在创造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同时,建立协同创新网络,及时地和共享商业信息资源,让“协同创新”集群与“创新链”企业实现共享与分享。
二、技术创新过程中“互联网+”利用面临的问题
当前“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但从目前来看,在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如何利用“互联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认识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一些传统的企业受到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思维惯性等方面的影响,它们对于“互联网+”的出现仍持有怀疑和抵触的情绪。主观上,还没有做到去积极地接受“互联网+”。另一方面,“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和深刻。
2.行业壁垒的问题。在市场中存在一些企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而准入程度较高的问题。在监管方面也存在着效率低下、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3.技术支持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宽带网络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网速慢、收费高。并且,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Web2.0技术等仍处在发展阶段,由于这些技术仍不成熟,使得科技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会遇到障碍。
三、基于“互联网+”的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篇3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手段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应用工具是互联网,核心是强调大数据征信和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是逐步发展的,从最初的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到移动支付、网上理财、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逐步深入到传统金融的核心业务。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及衍生出的p2b模式、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众筹模式、网络保险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等,其中主要是P2P网络小额信贷模式和众筹模式可以与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接。
二、科技创业企业融资困境产生原因
由于科技创业公司本身轻资产、高风险的特征,无法提供担保,且无法通过银行严格的内控制度,也很难通过一般企业较常用的银行信贷筹得资金。科技创业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高风险、低管理水平的特征,加上征信成本过高,申贷手续繁琐,很难满足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条件。并且对于刚起步的科技创业公司当然也能难达到通过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的要求。另外,而在我国,专门为科技创业公司公司服务的科技银行还很少,基本上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且缺乏协同推动机制,尚不能对科技创业企业形成有效的融资支持。
三、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接的内在机理
首先,可以弥补创业初期资金漏洞。科技创业公司在初创期是其最需要扶持的时候,也是最难融得资金的时候。互联网金融比传统融资方式的门栏低,且可以为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弥补科技创业公司的融资漏洞。其次,互联网金融程序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合适初创的科技创业公司。由于网络的便捷高效灵活特性均优于传统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相比较传统金融来说,不但在成本上大幅降低,而且简化了繁琐的融资程序,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还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性。传统金融行业下一对一的信息交换转变为了互联网金融下多对多的信息交换,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中介职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四、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接的实现途径和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作为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会有风险的存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对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进行完善,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征信系统、接入央行征信平台、增强监管以及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来对双方形成制约,保证互联网金融服务科技创业企业的良好环境。
(二)引导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社会上有大量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比如各类的孵化器,利用各种资源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必要的孵化服务,但是传统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并不能完全解决科技创业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和创新创业平台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优势,可以引入众筹等新融资模式,也可以实现科技创业企业和风险资本信息的高效匹配,从而为科技创业企业带来融资新思路。
可以借鉴国内36氪与蚂蚁金服合作股权众筹平台。36氪作为全国最大的创业生态服务平?_,吸引和培育着大量优质的创业项目。并且36氪可以在前期对项目进行筛选,降低一般用户投资的风险,保证众筹行业的平稳发展。股权众筹平台是一个连接优质科创公司和普通投资者的桥梁,36氪是前者丰富的资源库,蚂蚁金服就是后者庞大的资源库,将平台接入支付宝后,支付宝数以亿计的用户都会成为平台的潜在客户,影响可谓巨大。
“协同工场”是以“互联网+金融+高校科研”这样一种模式成立的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协同工场”采用“领投+跟投”的模式,由专业的投资者作为领头人,对项目进行初步的尽职调查和风险的评估,选出值得投资的项目并进行投资,再带动一般投资者作为跟投人进入。“协同工场”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连接科创企业和投资方的桥梁而已,更是一个能为科创企业带来全方位服务的创业服务生态系统。
(三)创新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跳脱出传统对资产质押的重视,与互联网的结合,能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能够对企业供应链信息更好的整合,同时更为准确的评估风险的存在,从而降低了对科技创业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资产要求,开始打开中小企业这片供应链金融的蓝海。
1号链互联网供应链和风控平台创始人表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这样一个融合的模式,能够更好的在大众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扶持科创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四)创新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平台
篇4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新常态 新表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的新表现
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中高速稳定增长,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消费与投资等组织业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消费形态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新技术、新产品转变。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新常态化主要有三大新表现,分别是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互动”发展、与传统金融的“竞合”发展、与科技创新和监管强化的“同步”发展。
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互动”发展。互联网金融新常态化发展加快了商业模式创新,滋生了新的投资机会,我国产业经济组织随之也出现了智能化、专业化、小型生产化等特征。互联网金融发展遵循的平等、开放、自由的特性,使得我国个性化互联网金融定制成为可能,加速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个性化、多样化与小型化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了我国要素市场的改革,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调整,而且要从中低端供给向高端供给调整,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互联网金融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也充当着拉动经济增长的角色,即经济发展中的催化剂。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强的社交粘性,广泛地涉及各种各样的客户,有利于将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与智能化、专业化、小型化的生产相结合,推动小微型企业发展,为客户提供跨地域、跨规模的融资平台,使得富余资金流向小微企业,为经济增长开辟全新的增长点。互联网金融通过拉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
与传统金融的“竞合”发展。在利率双轨制的模式下,我国的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加快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以支付宝中的“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基金迅速兴起,掀起我国现代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浪潮,分流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致使我国传统金融的存款利润、客户资源等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调,“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基金的利率也大幅下降,“荷包”等高利率金融产品的风险性较强,促使客户又倾向于投资正规的金融机构。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宝也将对提现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每个支付宝账户累计仅有2万人民币免费额度,超过部分将收取1‰的手续费。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由竞争向“竞合”转变,既解决了互联网金融的恶性竞争现象,也避免了传统金融客户粘性的下降。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使得商业银行放弃大额的存贷差,进而加大各类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逐步推进“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例如,多家商业银行正利用金融数据优势全面部署金融平台,不断向互联网金融进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服务。同时,部分商业银行还与电商合作,在“互联网+金融”的电商金融中作出新的尝试。总之,在新常态互联网金融中,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两者存在“竞合”发展的新特征。
与科技创新和监管强化的“同步”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化模式下,我国的人口、土地、资源等红利与传统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未来经济的发展必将依靠创新。科技创新和监管强化是盘活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金融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金融市场本身,更会影响到与金融息息相关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科技创新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助力。在新常态背景下,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发展,中央与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模式,中小微企业成为创新的重要经济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恰好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动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也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健全互联网金融体系。但是,与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仍存在高风险、弱管理问题。因此,互联网金融发展应与监管强化“同步”,加快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建设,降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风险,不断优化互联网金融的供求结构,利用科技创新与监管强化来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制度,降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风险,利用法律法规约束与政府监管等手段,有效杜绝互联网金融诈骗。在我国互联网金融新常态化背景下,我国政府应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观察,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应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尽快出台并落实互联网金融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互联网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互联网金融已成为现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化发展模式也在科技创新和监管强化中不断完善。可见,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引发了互联网经济的新常态,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也从迅速发展阶段转向中高速稳定发展阶段,与科技创新和监管强化“同步”发展。
适应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的政策建议
稳妥处理互联网金融个性化与综合化、专业化与多样化的矛盾。互联网金融由迅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步入了发展新常态。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依托个性化服务发展,为客户提供定制式个性化服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个性化服务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综合化服务不断融合,互联网金融平台从客户个性化需求节点入手,通过大数据来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搜集用户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留下的各类交易信息,挖掘用户的潜在消费需求,通过用户的消费需求来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组织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块,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与综合化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逐步趋于稳定,其对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服务领域、服务产品、技术支持、平台主体及要素风险也越来越多,使得互联网金融新常态面临着较多的考验与挑战。
积极强化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合作,提升两者的合作融合力。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常态模式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必将保持金融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由线下服务,转向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发展模式。传统商业银行积极引入互联网手段,创新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技术,主动尝试发展电商金融、移动金融等新业务、新产品。有些商业银行主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线上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也从线上服务转向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发展模式。第三方支付的初级阶段是替代传统金融机构的支付功能,此时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在互联网金融新常态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与传统金融机构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合作。例如,苏宁云商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已获得传统民营银行的牌照,可谓是一项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合作,提升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合作融合力。
优化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措施,寻求动态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制化监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责无旁贷。由央行牵头,出台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适度监管、创新监管、协调监管、分类监管互联网金融平台。梳理、细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范围与业务模式,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建立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合作机制,既不能对互联网金融的动态创新监管“太过”,也不能放任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即监管“太少”。相关金融部门的监管应坚持科学、理性、适度的原则,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落实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更新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同时,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的作用,建立多方联动监管模式,寻求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动态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点。
(作者单位分别为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互联网+”;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022-04
研究民族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更有利于各个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与发展。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使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的创新融合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格局的调整等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借助“互联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也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互联网+”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各行业的跨界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且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建立起链接一切的新生态(见图1)[1]。根据麦肯锡对未来的预测,到2025年的时候,互联网会助力中国GDP年增长率提升0.3%~1%,相当于GDP增长总量的7%~22%;互联网各个行业的运用将会拉动10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增长。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的经济活动都越来越开始依赖信息网络。如今的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即使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在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并且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杜向荣、胡明、张寰,2015)。互联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且不断推动着我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现如今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对于农业来说,“互联网+”对农业方面的普及运用提升了农业生产中传统生产要素比如资金、土地等的利用效率;对于工业来说,互联网的深入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形成“智慧工业”;对于服务业来说,互联网的发展,使物流、旅游、金融等行业转变成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优化了我国市场资源配置,同时也带动了我国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未来,GDP的增L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靠互联网和其相关产业发挥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2]。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使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的创新融合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产业格局的调整等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在过去的十年之中,这个过程一直表现出逆向互联网化的特征。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个产业的互联网化,从广告业开始到零售业,到批发市场,再到生产制造和原材料。在“互联网+”逆向发展的过程中来看,各个环节互联网化的比例也是逐渐减少的(见图2)。
随着互联网的大开放、大融合时代潮流的不断推进,产业环境也产生了变化,而“互联网+”新经济的高效率发展,也一定会带来产业转型变革的新时代。发展“互联网+”新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新机遇。互联网正在重塑传统产业,从广度的角度来说,“互联网+”以信息通信业为基础进而应用到第三产业,从而产生了许多新业态,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等。同时,也在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拓展,比如农业上,农民把农产品等通过从电子商务等网络消费的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由于“互联网+农业”,为第一产业带来了新机遇。从工业上,“互联网+工业”正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等工业领域渗透,由于“互联网+工业”,为第二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从深度的角度来说,“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了销售、生产、制造等许多的产业环节。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发挥“互联网+”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引擎作用,不但可以有效地达到“互联网+”和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更进一步地达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更能实现从世界互联网大国跨越到世界互联网强国的转变。
(一)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民族地区在历史上来说原本就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刘秀兰、王珏、付强)。一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原始的农耕细作方式,当地的经济发展相比中东部地区很落后,所以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就导致了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现今产业结构比重严重的不平衡[3]。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制约了其产业经济的发展。从第一产业来说,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建设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产业工业产业结构的层次较低,且内部发展不平衡。而第三产业比如旅游、教育、交通等现代化的建设落后,这些都是阻碍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因素。以粤北的连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2013年连南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6.5%,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8.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5.2%(如表1所示),产业结构比重不协调[4]。
(二)新兴产业优势不突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许多的新兴产业,比如新闻传媒产业、数码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但是,如何通过互联网手段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还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不高,信息化时代下催生的新兴产业缺乏竞争优势。以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医药产业为例,少数民族有其特色的民族医药资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医疗产业不仅能够弘扬民族文化,而且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民族地区医疗产业化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资金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研发能力不足等等[5]。以粤北地区为例,认为现在我国各地都在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技术的新型产业,而粤北地区的新兴产业优势不突出,应该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发展新兴产业,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6]。
(三)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不足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近几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地区对比,差距依旧是突出的。
从地理环境上来看,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处于西部或者边疆地带,接受科技创新能力的经济辐射较弱,且在历史上其经济的基础相比中东部地区稍薄弱,使它们降低了对科技产业资源的凝聚力。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科技创新滞后,农产品创新技术成果得不到有效推广,导致农业效益低下;第二产业中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占比例较低;第三产业比较大,但依然是保持传统的服务业,互联网科技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突出。民族地区虽然有许多的要素禀赋资源,比如说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资源、特色农业产业资源等等。但是由于产业科技含量低,科学技术缺乏,这些资源无法很好地通过技术转换成市场要素,无法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因此,科技就成了阻碍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广东粤北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没有电子商务产业园,从总体上来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很薄弱。
产业的转型、企业的转型、社会的转型,最根本的都是人的转型。只有当人力资本有了提高之后,企业、产业、社会才能发挥自下而上推动的转型,人才才是产业得到转型升级创新最重要的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中东部地区较为落后,且经济总量不足,人才资源匮乏。比如广东粤北少数民族地区,根据第五次的人口普查,广东省有少数民族干部11 300多人,其中3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干部4 030多人。广东省有少数民族各级人大代表282人,政协委员272人。虽然粤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定的人口数量,但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粤北民族地区的高新技术人才,特别是互联网这块的技术创新人才非常缺乏。
二、“互联网+”下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途径
利用“互联网+”,必须在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各个领域,全方位引进和采用高精尖技术,跨过传统工业化和传统技术的阶段,以实现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传统的梯度转移理论和雁型发展学说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在传统的转型升级理论中,较落后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只依靠已发达的地区带动其发展,而如今互联网的时代,不同地区的产业经济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同步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是推动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驱动力之一。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地区要主动发挥自身独特的经济优势,紧紧抓住互联网的风口,利用互联网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利用“互联网+”改造民族地区传统产业
我国的传统产业如今存在着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需要通过互联网加快形成以消费者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使互联网产业和传统产业达到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的效果。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但出现了许多新产业,同时对传统产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产业比起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一系列高端的现代化产业来说,科学技术方面相对落后、且附加值低。不管是第一、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应该打破原来的层级制,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提高竞争力。当今全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产业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风口下,我国民族地区一定要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借助互联网推进其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使其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比如西部民族地区,可以实施“互联网+畜牧业”,就内蒙古的乳品行业,可以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传统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程度不断降低(王兆峰、谢娟,2013)。因此,我国民族地区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设旅游产业、优化旅游产业的结构,从而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旅游业转型与升级[7]。
(二)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的可以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少数民族地区要通过互联网振兴新能源技术和新能源产业。根据统计,民族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 60%以上,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 80%以上。因此,民族地区应该通过科技来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比如物流、中介、劳务等。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打造新兴产业经济,先以先进的数字制造业为基础,再建立与金融业、贸易、航空运输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连接融合的体系。新兴产业将会成为新的主导部门,比如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3D 打印机、纳米技术、生物电子技术等等。西部民族地区急需通过科技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苏多杰,201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4%,同时,民族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材料、生物、医药等等。民族地区还拥有全国 75% 的草原面积,44%的森林面积和66% 的水资源,更有着超大比重的矿产资源和新能源。因此在信息时代下,我国民族地区应该建立以科技研发和信息网络创新的基础设施平台,突破少数民族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围绕当地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技术等产业技术创新链,打造产业基地,构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发展[8]。以广东的粤北地区为例,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基础很薄弱,因此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要关注当地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比如电力、石材、医药等。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大研发的投入,从而发展民族地区新兴产业,促进其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三)建立民族地区的互联网电商村
在“互联网+”全面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的背景下,农村网民正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增长动力。根据CNNIC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由于交易环节比较多,导致交易效率低下。但是在现今的网络信息时代,大规模的信息平台(比如淘宝网)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电商村比过去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有巨大的优势,所以还能节约巨大的社会资源。互联网电商村是一个以低门槛、低成本和个人创业为主的网络创业平台,对于经济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少数民族地区,电商村可以形成财富效应,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很好的平台。根据阿里研究院2014年数据显示,阿里零售平台农产品卖家数量达75万家,同比增长达98%。全国共发现212个电商村,其中广东省占了26个(如下页表2所示)。更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我国的中西部首次出现了淘宝村的身影,中西部淘宝村的出现,说明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具备发展电商村的条件。
清远需要打造电商村,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梁尚龙,2013)[9]。尤其是在清远的连南和连山,以及粤北乳源三个民族地区目前并没有电子商务产业园。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还需政府的大力扶持,通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比如物流、交通、互联网、电力、水力等工程的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电商村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这不但有益于调整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同时也将为少数民族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篇6
这个场景,出现在11月16日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活动现场的宣传片里,显示人类文明进程的短片播放之后,便是15家集尖端科技与人类智慧于一身的科技成果。
这场活动为步入第三年的世界互联网盛会树立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在大会现场首次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全面展现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彰显互联网领域从业者的创造性贡献。
为了评选出15项领先科技成果,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成立了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推荐委员会,由33名海内外互联网专家组成。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推荐委员会秘书处向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个人发出邀请函,征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领域产生的领先科技成果,包括经相关权威机构认定的理论研究成果、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最具影响力的产品和最具创新性的商业模式。
篇7
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这一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体现了央行正积极应对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科技发展。
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革新,全面运用于包括且不限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理财、零售、银行业务、保险等领域的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于是监管科技(RegTech)应运而生,从全球范围内看金融科技最新发展与监管科技的走向趋势,为新情况下我国金融监管提出新思路。 监管科技兴起与演进
所谓金融科技,是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落脚点在于金融,英文表述为FinTech,是Financial Technology的缩写。其概念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是来自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的定义: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传统金融模式下无法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高风险、高成本等问题。通过创造可以为社会广大群体适用的金融产品,使得广泛的社会阶层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构建在新技术上的金融模式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金融运行方式,传统监管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由此有人提出了以技术对抗技术,用监管科技(RegTech)应对金融科技的想法。
监管科技是与金融科技相对应的概念,意在指技术与监管相结合以应对新的金融科技,英文表述为RegTech,是Regul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监管科技被定义为一种应对科技创新带来金融行为合规问题的新技术,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有一个经典描述:“运用新技术,促成达成监管要求。”
监管科技作为从金融科技概念引申出的概念,严格意义上是金融科技的分支,其具有实时性、高创新、专业性强等特征。相比传统监管,监管科技具有三方面优势:第一,促进企业去合规,提升配合监管的能力;第二,改变监管者和被监管者进行监管的方式,使监管实时动态,强化对市场的检测能力,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第三,改进监管者监管方式,降低监管难度、成本,比如美国存在大量监管科技服务公司,专门为客户公司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以降低合规成本。 发展趋势与问题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主要围绕着三个主题,减少合规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普惠金融。金融科技有效弥补了我国金融发展中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体现出“金融脱媒”(dis-intermediation)、“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用户指向性”(customization)等特征,依托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其业态呈现出互相重合又高度细分并存的特点。在一系列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规模大、创新原动力强、风险防控需求紧迫这三大特征,因此有必要加速结合最新科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科技(FinTech)监管体系。
具体而言,我国金融科技有三大突出优势:
优势一:移动支付世界领先,推陈出新
以蚂蚁金服、微信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移动支付领域不断创新,移动支付所占比例不断扩大,2017年5月,浙江省提出了打造“无现金社会”的口号。其科技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识别领域,比如现在已经相当普及的指纹验证支付、人脸识别支付,以及未来可能应用的虹膜支付、声纹支付。除了生物识别,未来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也将会对移动支付、跨境支付等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优势二:征信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助力普惠金融
2015年1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目前看,以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公司突破最大,其构筑在其本身评分体系中的用户,已经可以用信用分数直接进行共享单车的押金抵扣、借还雨伞充电宝,甚至与卢森堡开展了基于信用分档牡缱忧し务,已经超出了原有征信应用领域的范畴。个人征信根本上就是为普惠金融服务的,个人征信服务最大的价值与盈利点就在于作为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数据,普惠金融的开展需要征信数据以减少贷款风险,从而降低成本,实现普惠本质。
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填补了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对中小微企业与个人金融服务的欠缺,互联网金融公司比如蚂蚁金服以及其芝麻信用体系等做得很好,但建立“互联网+”、大数据金融资产、征信体系等不光是金融领域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的新趋势。
未来农村金融的开展还得靠依据大数据所形成的个人征信以及信用体系,只有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全覆盖的个人征信体系,农村的金融服务才能解决,所以个人征信与普惠金融的结合对于解决农村金融问题非常重要。
优势三:整合互联网与电信运营商大数据,人工智能赶超美国
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行商大数据的整合将会实现1+1>2的效应。个人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参与并推动了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中国联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共建的中国第一家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目标是将来会引入更多数据,在多方数据基础上研究对于大数据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
由于电信运营商有互联网企业一些不具备的优点,比如运营商数据在处理风控、精准营销、小额信贷、贷后预警、盗刷、电信诈骗等问题上相对成熟而且有历史积累,数据更加精准、更加动态,两家的结合,对于大数据的价值有着巨大的提升,实现了对个人准确的信用画像,去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就帮助中国联通与京东金融成功地进行了数据整合。
京东金融与中国联通合作只是第一步,未来将会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进行全面合作,将三大运营商各自的优点整合起来,甚至和中国银行业、广电集团的数据进行整合。此外,深度学习作为最近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高度依赖大数据,通过模拟人脑的训练方式,让机器可以进行自动学习,而该技术的应用也让蚂蚁金服、腾讯、谷歌、百度、Facebook等公司的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因此中国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大数据井喷阶段,短期美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依然保持领先,但长期来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反超美国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
目前来看中国金融科技亦面临三大主要问题:
问题一:区块链市场应用潜力巨大,但目前监管态度审慎,发展相对滞后
区块链技术在中国金融领域的潜在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点对点支付;第二,多方交易,即通过技术构建交易过程中的信任基础;第三,智能市场,包括任何形式点对点交易实时划转的清算交易,以及金融衍生品“智能合约”实现头寸自动调节的开发等。具体来说涉及交易所、保险、众筹、基金、股权交易等细分领域,潜力巨大。
区块链最直接的应用还是数字货币,人民银行已经明确否定了非官方数字货币的合法地位,并宣布将推出人民银行版“数字货币”,由于区块链数字货币无法得到合规身份,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转入暗网(dark web)被用以洗钱,这值得引起警觉。
对此,学界呼吁“网开一面”,保留一个想法或者说窗口――小额公开发行的数字货币,具体额度由证监会来定,这对股权众筹、中小企业融资、债券融资的相关业态可能有重大突破。
问题二:股权众筹相对停滞,急需政策松绑与支持
由于受到P2P专项整治的影响,我国众筹方面的政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投资者也是谨慎支持,投资相对保守,这就导致了目前几乎整个众筹行业处于一个濒临死亡的状态,而在国外特别是英国,最有活力的还是股权众筹。但是通过对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进行结合,股权投资领域依然有作为的空间,德国已经有依托以太坊平台的the DAO项目,这对于我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目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在FinTech和RegTech上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新技术如何与人民银行监管体系相结合,如何将RegTech体系化有了一些成果,将在之后陆续推出。
问题三:金融科技过度依赖互联网金融,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
近年金融科技概念虽然非常火爆,但包括大数据、征信、支付等优势项目都集中于互联网公司与互联网金融,阿里巴巴集团、腾讯集团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直接参与了大多数金融科技创新,而中小微科技企业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这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身的发展潜力巨大,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金融科技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完成转型,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与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自身发展面临融资困境,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也同样困扰着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使得中小型科技企业无法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展受到限制。相信随着政策与市场态度的调整,将会迎来金融科技企业与金融科技在中国大爆发的新时代。 技术驱动转变监管思维
面对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不断累积的风险与技术漏洞,如果固守传统监管理念,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此我们有必要“以毒攻毒”,以技术驱动型监管思路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RegTech应对Fintech。
当前金融科技监管的根本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监管层可以通过监管科技的技术手段,去主动解决数据获取、收集、分析、储档问题,并能够实时、有效地发送指令,监管由被动变主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处在一个平等获取信息的地位,通^数据共享形成一个有机交互系统,降低监管成本,真正实现实时、可预测、自上而下的,以技术支撑为核心的监管体系。
具体而言,就是建立金融统合监管体系与主动、精确的监管数据收集体系,加强国际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创新交流合作。
第一,金融统合监管体系需要构筑金融统一监管委员会,对银行、保险、债券等金融领域实施统一监管,构筑大监管格局。在这一委员会基础上,实施金融统合立法,形成金融商品、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三位一体,互相呼应的统合立法格局。
第二,建立主动、精确监管数据收集体系,明确相关规则,建立数据申报、分享、辩伪规章制度,打通地方与中央、中央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在这一体系中积极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数据的精确性与主动性。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与英美德日澳等国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的交流,我们会在今年7月前往英国考察英国金融科技企业现状,了解英国的政策动态与监管科技发展情况。
篇8
关键词:共享经济;科研资产;资产生态圈;“互联网+”;共享体系
1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是将某一资源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和分享,共享作为一种经济范式基础催生了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指市场主体以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依托、以社会信任为核心、以商业机制为纽带,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利益共有,促进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和参与主体协同共赢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是一种合作消费方式,将闲置资源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对其使用权进行分享的消费方式;共享经济超越消费方式、分配方式的创新,更共建了一种协同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其本质是把过剩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等合作平台形式把闲置资源进行抽离、整合、转化和互补利用,实现规模化的经济形态。当前以网络租车、共享单车等代表的共享经济形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等平台,让资源供给方和消费方直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共享经济具有规模扩张快、灵活性大、资本效率高和进入门槛低四大优势,较为有效的化解了资源稀缺性、社会可持续性、结构性失衡等矛盾,创造了开放共享的新范式,共享的理念和范式逐步渗透到包括大型科研项目等各个领域、产生来巨大的资源管理变革。在科技创新领域,共享经济的理念对科研创新平台、资产配置路径带来新的路径,对科研基础资产管理带来深刻变革,需要科研事业单位、科研创新载体主动转型升级,并在配置管理中创新模式、开放共享,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落地的全新路径。
2共享经济对传统科研设备资产管理的解构
2.1解构资产的管理对象
传统的科研设备资产管理,主要指固定资产的管理,特别是资产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科研设备。在共享经济中,围绕特定目的、可以组合创造价值的全部资源组成了共享生态系统,都可以纳入共享范畴、成为共享资产,包括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金、设备等各类社会资源。这就必然要求未来科研资产管理范畴逐步拓展,将专利、商标、著作权、技术秘密等为代表的无形资产作为未来资产管理的重点;同时,作为企业核心资产的人才共享共用也是必然趋势、成为一个全新命题,人才特别是核心技术人才将成为一种高价值的共享资产;信息资产、平台资产、关键技术等也将进入共享平台,纳入共享经济的生态圈,催生共享经济的创新动力。可以预想的未来,万物互联、万物共享,以人才、技术、平台、信息等充分共享和高效配置,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机制所在。
2.2解构资产的配置方式
共享经济调动存量资源参与社会创造价值,未来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科研主体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资产配置选择,全球各领域的科研设备资产将进入全新配置循环,空前提高资产利用率、扩大资产配置基数;资产的配置方式将从源头进行变革。在开放共享的前提下,依靠单位自身购置科研设备满足科研任务的传统方式将被打破,更多的依靠社会资产、利用市场机制共享使用;低门槛准入促使供需双方对社会的贡献都能够得到实现,从而突破科研实体机构的壁垒,跨单位、跨领域、跨地域的资产可以融入共享平台、集约配置。当共享主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际,专业化、衍生化的共享主体即可形成,为不同需求提供服务。基于如上变革,科研资产的配置将趋向专业化、平台化,未来将出现更多高水平的研发设备共享中心或市场化公司,高精尖设备的配置将成为一项专业化的领域,且使用和利用将是全方位开放的,传统“大而全”的科研单位将面临资产瘦身的选择、众多“小而专”的科研平台将全面出现并且走向成熟服务业的一种范式。
2.3解构资产的绩效水平
共享经济模式让供需双方和第三方达到共赢效果,精准匹配服务的同时实现使用价值,带动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释放服务潜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得到放大,可大幅度提高资产绩效水平。一方面,供需双方信息互通,供方闲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摊薄固定成本,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需方则无需耗费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寻求资源,也同样可以低成本地使用到适合的大型仪器设备完成科学实验。开放共享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无形之手,逐步建立起庞大的社会资源链接关系,加速社会资源的流动和利用。科研资产、人才资产、信息资产、知识资产、技术资产……全面开放共享和共用,科研资产将呈现前所未有的绩效水平。
3基于共享经济的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启示
3.1资产生态圈:一种全新的资产管理视角
一个企业要持续创新发展,离不开核心资产、互补资产、外围资产,三类资产没有明确的分界线、都不可或缺,但对企业的影响因子差异巨大,因此必须进行分类管理。企业应依据自身战略目标,明确本企业所需核心资产和互补资产,确定重点配置的资产类型,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资产生态圈。对于企业发展来看,核心人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设备等核心资产构成了企业生态资源群,能够给企业创造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形成稳定的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和盈利能力以及先进有效的运行机制。核心资产的独特性让外来企业具有一定的资产壁垒,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互补资产是企业成长所需的创新能力相关、生产能力相关的互为补充的资产,可以划分为上游互补资产和下游互补资产,上游互补资产就是能够提升企业上游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突破性创新的相关资产,包括知识资产、金融资产和研发资产等;下游互补资产就是能够提升企业下游市场化创新能力进行突破性创新的相关资产,包括产品试验、测试与检验、营销与分销、客户及供应商关系以及售后服务支持等。外围资产是非核心、非互补的非关键资产。未来企业必然聚焦核心资产,多渠道配置互补资产,共享使用外围资产,这种基于资产生态圈的资产差异化配置能力成为企业重要的战力能力。
3.2资产共享:一种基于保护、培养和瘦身的战略选择
共享经济促使科研资产开放共享不可回避,那么如何共享、如何经营,如何在共享中获取最大的红利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总体看,严格保护核心资产、培养拓展互补性资产、瘦身共享外围资产是一个基本原则。严格保护核心资产:核心资产的关键问题在于稀缺性。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资产共享不断扩大,但核心资产的共享将是严格限制和受到保护的,建设核心能力、留住核心人才、研发核心技术、打造核心产品、配置核心设备等都将上升为企业战略。作为科研事业单位,必须严格进行核心资产保护,从资产安全的角度对核心资产进行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建立核心资产的保护机制。比如,将人才进行盘点和动态分类,进行核心人才开发和战略管理,对核心知识产权进行版权保护,对核心产品和技术进行产权管理,将核心人才、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设备等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保护制度和激励管理制度,在企业资产生态圈中设置进入、流出和共享的壁垒,进行战略性保护。培养拓展互补性资产:互补性资产的关键问题在于支撑性。在共享经济范式中,互补性资产作为一种支撑性能力,实现共享共用具有选择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进行战略培养但不是战略配置。科研试验中,测试技术、计算技术、市场能力、金融产品、辅人员、配套性产品与核心人才、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密切相关,但从资产管理角度更多应该通过市场化培养,借助市场能力适度共享、采购专业成熟产品或服务,在企业资产生态圈中进行战略培养,依托市场进行共享和提升,确保产业链的成熟和完整,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瘦身共享外围资产:外围资产的关键问题在经济共享。共享经济是市场化和互联网的高度融合,那么共享的最大优势也在于市场化程度高、需求广、利用率高的资产和资源。从科研事业单位来看,当前大多的设备资产、能力技术、平台载体都面临利用率低、共享不足的问题。这些资产大多属于外围资产、可以依托市场进行配置和持续利用,都可以进行开放共享。比如,通用性的实验室、公共专业科研平台、软硬件载体都应本着协作互助、开放共享的精神,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积极对外提供有偿服务。
3.3“互联网+”:资产共享的变革动力与载体
互联网对资产共享的变革只是时间、机制和平台载体的问题,如何建立共享平台,关键在于发挥好“互联网+”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对传统资产配置方式进行改造和升级,产生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让共享经济进一步跨越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充分利用了闲置资产,促进法律上的所有权裂变为支配权和使用权,从而创新资源配置、扩充共享主题、降低投入成本、增强资产绩效……在“互联网+”改造的资产生态圈中,科研资产可以实现最广度、最深度的共享、共用和共赢,但共享也必然遵守分级分层的秩序,也就是“互联网+”资产共享生态圈应该是分级分层的共享平台。当下全国科研资产已经正在形成共享分级,第一级资产共享直接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立国家级的共享服务平台,以服务这些基地所在单位为主、兼具对外服务功能;第二级共享服务平台选择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其优势学科为基础,建立专业性较强、功能比较完善的综合服务中心,如地区分析测试中心、检测中心等;第三级则是在前两级中心的基础上,选择“少而精”的中心强化建设,形成优势明显、填补国内空白的国家级服务中心。参照共享经济的优势和模式,当前科研资产分级共享还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共享的内生动力也不足,还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互联网+”让原本分散的科研资产实现了共享,科研能力得到了初步整合,但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还未完全形成,“互联网+”的内生动力尚在培育之中。未来,“互联网+”必然对科研资产进行深度整合,催生共享机制创新,形成科研产业对接服务平台,从而有效促进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以技术、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科研资产与产业发展、创业孵化、技术研究充分对接,信息共享、技术咨询服务、成果转化与推广、新技术研发等多种形式促使科研资产真正创新利用,实现创新要素、资源平台与技术供需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催生科研创新成果、最大范围促进科研产业发展……未来共享发展成熟,在市场机制牵引下,一种基于资产生态圈的“互联网+科研资产”将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舞台。
参考文献
[1]吴家喜.共享经济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及政策取向[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48(03):1-5.
[2]赵玉茹.共享经济模式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3):343-347.
篇9
一、科技创新丰富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促进文化消费数字化
一个社会的主体文化的形成、发展、创新都有自身规律,其每一个环节往往需要成百上千年的历史激荡。但是在主体文化下,文化却可以有不同的内容题材,也可以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人类文明的生产、传播、消费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数字化产品已经成为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于其传播、消费对资源的耗费低,随着传输技术和消费终端的完善,数字化产品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都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同时,越来越多的文化信息还不能不用数字化产品作为载体。比如,数字化的虚拟圆明园”项目,由于使用的是计算机重构技术,其就只能采用数字产品的形式存在。
科技创新给文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在于呈现形式上。由电脑广泛使用所带来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舞台技术等等,使得文化呈现形式曰新月异。科技的发展,让文化信息从原来最普通原始的文字或画像呈现形式,一跃扩展到了图像、视频、声音等形式。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必然带来视觉、声觉,甚至是感觉上的改观。而相应地,呈现这些文化形式的设备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很多的设备与文化产品必须配套才能使用。比如,3D电视必须收看3D频道才有效果,立体音响必须收听高品质的音乐才有效果。所以,科技创新不仅创新了数字设备,而且还带来了文化产品消费市场的繁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表现效果的需求也日益提高。90年代流行的黑白电视机、手提录音机早已被淘汰。现在人们追求的是,文化产品具有高清晰、立体声、3D效果等数字化的、缤纷多彩的呈现形式。根据有关部门的信息显示,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051.79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31.97%。这就是科技带来的数字化表现效果,刺激了人们消费热情的结果。舞台技术所引起的呈现形式变化,最集中地体现了人们追求数字化表现效果的消费心理。如果从最早的宫廷表演算起,几千年来的舞台形式几乎从没改变过。但是,至新世纪以来,现代化的舞台无不配备旋转灯、烟幕机、大屏幕等先进设备,而后台的控制系统更是融入了高科技的元素。由于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舞台中,透过大屏幕所展现出来的虚拟与现实、视觉与听觉让人们得到了全新的体验。
科技创新也可能给文化同时带来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用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的文化,迟早会被历史所遗忘;而没有文化内容的形式,纯属哗众取宠。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是同时出现,同时变化的。科技创新在改变文化呈现形式的同时,也给文化带来了更新颖的内容。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通过影像合成、计算机图形等数字技术,就能够制作出虚拟化的特效场景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技术,电影业才可以制作很多的特技效果。最近几年出现的玄幻小说,正是在这种技术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而这种题材内容的小说流行起来之后,又推动了电脑特技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创新。玄幻小说的出现,正是数字技术在文化呈现形式上的创新,带动了文化题材内容的创新。不仅仅是电影行业,网络的兴起也带来了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依靠互联网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完全摆脱了过去传统文学作品一贯使用的文字表现形式,而是综合了声音、图像,甚至是视频等表现手段。
数字化与网络化互相借力,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复杂和全方位的。它迅速地、悄悄地改变着我们原来的感知方式、情感方式、表达方式和审美方式。文化产品只有迎合了人们感知、情感、表达和审美的变化,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激起人们的消费热情。
二、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模式,促进文化消费日常化
文化是一种主动性消费,但并非刚性需求。只有依靠增加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中国文化产业新一轮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与科技相结合,数字化文化产品将成为主流。所以,为数字化产品提供全新的传播模式,将成为增加文化消费的关键环节。
(一)科技创新加快网络传输速度
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程度越高、技术手段综合性越强,其所占的体积往往也越大。比如,一部采用高清晰制作技术制成的数字电影,可以达到好几千兆的体积;而-份高分辨率的PSD设计文件也有上百兆。数字化的文化产品,必须通过网络传播到消费终端。如果网络传输的速度不够快,那么观看电影、在线设计、在线游戏、软件下载等文化消费肯定无人问津。因为,在低网速的情况下,一些必须实时连接的消费将会出现卡机或假死的现象。人们不仅不会在消费中获取乐趣,而且还会产生厌烦心理。文化消费并非刚性需求,如果消费的时间成本、用电成本、电信成本远远大于消费带来的收获,人们往往会寻找另外的替代品。
我国网速太慢已经成为制约文化消费市场的主要原因。根賦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为100.9KB/s,也就是0.81Mbps,还不及世界平均网速的一半。然而,我国的网民数量却居世界第一,每个网民所占用的带宽十分有限。提升网络速度已经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网络速度的提高,是一个接入技术创新的问题。纵观互联网的成长历史,每一次网络传输速度的提高,无不与传输控制技术、传输介质、传输控制标准息息相关。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上海、北京、广东等地陆续传来了免费升级带宽的消息。主要方法就是将传输介质从原来的铜绞线换成了容量更大的光纤。传输介质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接入技术的升级。另外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加,主干网的容量也在急剧增长。突破网络吞吐量的瓶颈,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就成为了网络技术的创新方向。当然,网络速度的提高不仅仅是接入的问题,而且是一系列的硬件、软件和技术问题。相信,随着我国240Gbit/s光纤传输技术的实现,互联网将带来文化消费市场的春天。
(二)科技创新融合信息传播渠道
由于过去信号传输技术相对独立,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各自采用不同的传输介质和传输方式。
三网融合”指的就是,将这三种信息网融合为一个可以互通信息的整体。其关键的技术问题就是,要解决不同传输介质下的接入问题。
“三网融合”将会降低文化消费的成本。传统的文化产业中,将会产生出一些新的文化业态。而这些新的文化传媒公司将相继成立,电视用户、网络用户、手机用户也会更直接地与有线、无线服务平台互动。视频点播、在线支付、互动游戏、网络教育等全新文化消费将成为主流。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随着基子三网融合”IPTV技术的应用,电视将变成一个互动平台。今后,电视用户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也能够对电视节目进行自主消费。传统的电视台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文化节目服务。比如,上海IPTV现在已经能够提供视频点播、时移、回看、轮播等多种互动功能,在内容上也集聚电影大片、热门电视剧、游戏娱乐、时尚生活、财经体育、人文地理等海量精彩视频节目。在实现三网融合”之后,电话线、电视线以及网线将能具备同样的功能,只需要一条线路就可以把所有的服务囊括其中。电视用户可以使用互联网资源,手机用户可以观看电视。网络信息服务成本、获取成本都将会降低,从而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三网融合”还将会带来文化消费群体扩容的机遇。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字、数字、语言、图片、影视等信息的保存和交换都将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数字技术的全面采用将使电话、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以数字方式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输、交换和分配。有线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为用户通过一个网络获取多种服务提供了可能。在未来的网络传送平台上,三网的业务边界日渐模糊。而原来三网的消费人群将被内容样式丰富多彩、便捷的文化产品所吸引,进而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消费。
三、科技创新提供文化产品的消费终端,促进文化消费分众化
由于地域、兴趣、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人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青年人更注重娱乐性的文化消费,老年人更喜欢传统性的文化消费。面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如何实现分众化的服务,就是一个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借助科技创新带来的消费终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分众化服务能力。
(一)科技创新提供便捷式的数字消费终端
科技的发展,让电子元件越来越轻巧便携。80年代,一部使用干电池的电子管录音机是时髦的东西。现在的Mp3、Mp4无论是在首质,还是在能耗上都要先进很多。科技所带来的高新数字化消费终端,由于其整合度高,娱乐性强,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消费热情,尤其满足青年人对电子产品要求时尚化的消费心理。
数字化的文化产品必须有合适的传播渠道,很难说消费终端功能的提高与网络通信传播能力的提升无关。现代化的消费终端往往需要通过通信网络获取数字文化产品。信息传播技术与消费终端往往是同时得到升级,电信服务与电子产品间的界限早已被打破。数字式的消费终端加上大量数字化的文化产品,让人们可以自主地进行选择和消费。
通过手机登陆拇指图书馆”,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阅读电子书,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但是据报道,2011年中国移动单月手机阅读访问用户数已逾5000万户,中国移动单月收入屡超1亿元,出版机构和作者至少切走4000万元[3]。不仅仅是智能手机,PSP、CMMB、iTV等等数字终端也成为了文化消费的生力军。其所消费的也不仅仅是电子图书,而是包括电视、电影、音乐、图像等等在内的所有数字化产品。正是因为提供的文化消费种类增加了,文化消费的分众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正是因为先进的消费终端带来了分众化的服务,才带来了数字文化产品的流行,也带来了如此广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二)科技创新提供交互式的网络消费终端
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交互技术的发展为现代人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点播节目、远程学习、休闲小游戏等等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出来,并快速地应用到文化产品之中。很多产品甚至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通过互动式的消费终端,用户在其中也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娱乐休闲的互动场景,所以,很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比如,前两年在互联网上十分流行的农场游戏,很多人为升级、购买道具等支付了费用。据报道,2009年某农场游戏每月的道具收入就高达5000万[4]。这些收益,是游戏软件带来的结果,自然属于文化消费的范畴。从用户和收入的角度来说,这款软件无疑是成功的。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游戏中的用户不仅能够与服务器进行交互,还能够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交互式的消费终端不仅仅应用在娱乐休闲游戏中,也能够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之中。比如,远程教学、电视点播等就是通过用户的自主选择来进行消费的。集成了多个电视频道的播放软件,可以满足不同职业、兴趣用户的需要。但是,这种服务的背后,必须利用科学技术。从将电视节目进行数字化处理,再经由网络快速传播,最后再到消费终端进行接受处理。在这个交互过程中,需要涉及请求、应答、连接、收费等等网络技术,也需要涉及大容量、高速度的硬件设备。没有科技的创新再创新,肯定是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
篇10
在今年的全篇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一词出现了6次,“网”字出现了14次。国家对于互联网发展的重视,可见一斑。撸起袖子加油干。在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报告多次涉及了互联网相关的主要工作。
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我们一定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
在电信等领域迈出国企改革的实质性步伐
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度警惕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
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我国经济基本面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比较高,可动用的工具和手段多。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有信心和底气、有能力和办法。
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继续加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亿元。落实和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完善相关价格、税费等优惠政策,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新兴产业统计。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