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考核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践考核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编程类;考核;实践教学;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99-02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rogramming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exist the shortcomings of randomness, one-sidedness and not-truth etc. In this paper, a new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which emphasizes the procedural examination instead of the ending examination. This scheme includes a complete index system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a supporting software management platform etc.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programming; evaluation; practice teaching; index system
1 目前高校计算机编程类课程实践环节考核的现状
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尤其是课程中的编程类课程,学生的编程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实践环节加以训练。目前,计算机编程类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法,大多学校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构成绩,理论考核往往采用笔试方式在期末进行,较为客观,占整个课程成绩的50%以上,但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存在评价的随意性、不全面性和不客观性等因素,从而导致学生只重视期末一次终结性的考核评价,而忽视课程的实践教学的考核,这种评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4]。
(1)评价的片面性
目前学生实践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所编写的代码能否运行、结果是否正确,这种方法只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这种单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评价,必然导致学生发展片面、畸形,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生对实践考核重视度不够
实践考核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要目的,由于实践教学缺乏明确的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一方面,程序设计中的实验、课程设计,没有制定明确的考核评分标准,课程的实验环节的最终考核成绩大多是根据提交的实验报告和上课时学生给教师的印象给定实践考核成绩,导致学生认为只要按时交实验报告就很容易得分,自然而然认为实验课在整个课程中并不重要。另一方面与实验课成绩只是作为整个课程平时成绩(作业、出勤、实验)的一部分对待,而只有整个课程的期末笔试成绩达到50分才能与平时成绩结合算最终成绩,否则不管平时成绩如何最终成绩视为不及格 (我校的规定) 。而一般笔试能达到50分老师尽量使结构后的成绩能达到60分,这致使实验课的考核成了老师平衡考试成绩的一种手段,从而反过来影响到学生对实验重视程度降低。
(3)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完成后往往通过实验报告或软件系统考核评价学生,这样致使部分学生课下将别人做好的程序稍加修改或从网上找现成的交给老师,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另外,课程设计往往分组进行,一个组的成绩有评价标准,但组中成员之间的差异就很难界定出来,因为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使考核评价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能力相差很多的学生有可能实验成绩相同。
2 实践环节考核方式改革的方法
(1)以过程考核为重点[1]
1967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Michael Scriven提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机会和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以获得有益的教学信息指导教学,促进教学健康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借鉴形成性评价、过程化考核方法,实践教学的评价应贯穿整个课程中,包括学生的在实验课上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编程思路的考核,编程时间的考核、代码编写规范的规范程度,课程设计包括选题、设计、实现和答辩,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对项目的组织、计划、管理、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这些能力的高低正是决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
(2)设置全面的、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2]
评价不能只看学生最后的代码的正确性,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一个实验任务应从以下三个一级指标来评价:学习态度:是否按时出勤、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等;代码质量:结果是否正确、编码的用时时间、代码的可读性和执行效率如何;团队合作:答辩和表达清楚、文档编写规范等,如图1 所示:
一级指标的权重包括学习态度权重系数15%;代码质量权重系数 60%;团队合作权重系数 20%。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的技术方法划分二级指标,其所占的权重及评分标准如表1 所示:
(3)建设一套辅助考核评价的软件系统[3]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教学、实验、批阅实验报告都是人工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老师的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信息反馈时间太长。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利用信息化的相关手段与方法十分必要。编程类课程作为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一类课程,课程教学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利用编程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通过实验报告、笔试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对学生所写的代码进行手工批改,既费时又费力。随着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实现对学生编程能力的自动化评价方法,搭建一个基于网络的计算机编程类课程实践教学自动化教学评价平台,该平台以自动化评价为主、人工评价为辅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程序,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平台提交自己的程序,平台会自动运行学生的程序,平台还能随时记录学生的上机过程(上机时间、编写程序耗时、错误程序提交次数、程序错误原因、互动情况、代码量等),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完成情况,动态地对学生的每一次实验给出各个指标不同的分值。
3 应用及效果分析
编程类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编程、调试代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标准不是看他“懂没懂”,而是看他“会不会写代码”。本考核方案通过在C语言课程中的应用,考核方式采用上机、软件展示、项目答辩等形式进行,采用新的实践考核方案对学生上实验课的热情、实验课堂的学习气氛和项目参与的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到学期末,每个学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收获。大多数学生不仅能把书本上学到的编程语法、编程思想和真正代码实现结合起来,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具备了编程和调试C语言程序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工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报告书写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IT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实践考核方式的应用不但提高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激发了学生的编程积极性,为后续编程课程的学习积累了很好的学习方法。
4 结语
计算机专业中编程类课程较多且非常重要,一个合理的、客观的、公正的考核办法是提高该类课程至关重要的环节,该环节不仅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使学生能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从考核制度上给学生一个发挥自身才能、展示自我的机会,变被动的做实验为主动的挑战,让考核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编程水平的过程。同时在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学习,一起讨论,共渡难关,取得最后的成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一臻,李敬波,马彩霞.以过程考核为主导的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1):66-67+71.
[2]周屹, 邢传军.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12):59-62.
篇2
一、任用条件
担任镇人民政府(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在职在编公务人员;
(二)身体健康,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食品药品相关专业技术职称;
(三)熟悉食品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食品药品基础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四)勤政廉政,作风正派,遵纪守法,无不良品行记录。
二、任用程序
每个镇(办事处)任用一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并按照以下程序确定:
(一)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依照上述条件提出拟任人员名单,报送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拟任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从经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中确定拟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并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经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同意,并报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担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
(四)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名单报区政府法制部门备案,并予以公布。
三、工作职责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在镇政府(办事处)领导和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一)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二)做好辖区内行政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并组织和指导其开展工作;
(三)收集了解食品药品广告情况,掌握通过义诊、义卖、馈赠等形式违法销售食品药品的信秘,配合相关部门及时查处;
(四)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辖区内食品药品相关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食品药品安全信息;
(五)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餐饮服务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情况;
(六)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食品药品监督检查和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七)向当地政府(办事处)和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映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诉求和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八)参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和其他活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从事与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
(二)发现违法违规行为隐瞒不报;
(三)私自收缴罚没款或扣押物品;
(四)在监督管理活动中谋取私利;
(五)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打击报复;
(六)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四、考核办法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的考核工作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采取日常督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以年终考核为主的方式进行。
(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年终考核采取百分制(评分标准附后),主要考核内容为:
1.日常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2.农村食品药品“三网”建设工作;
3.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4.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档次,其中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60分至89分的为称职,60分以下的为不称职。
(三)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连续两年(次)考核不称职或有其他违规违纪行为的,按程序由所在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予以调整。
五、附则
篇3
关键词:航天器控制;数理力学;工程实验;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143-04
一、绪论
“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是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本科专业的一个重要培养方向。该专业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校大批毕业生进入航天科研院所工作,不少人已成为业务骨干,为我国航天事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前,我国航天科技重大工程诸如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均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正在酝酿和制定下一阶段主要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我国航天事业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科教体制方面,国家正在酝酿新一轮改革,以期进一步祛除发展中的体制性弊病和痼疾,促进科教兴国大业顺利发展。在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开放度的提高,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过去那种靠掌握单一专业技能、在一个工作单位或岗位干一辈子的现象很难再出现了。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在社会化生产中的重新配置和流动将愈益频繁,也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备更厚的基础、更广的知识和技能、更强的适应性和开创性。
为了主动适应我国航天科技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未来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作为重点大学航天主干专业的教师,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航天主干专业师资队伍,如何进一步改革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如何更好地培养出我国未来航天科技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为早日圆中华名族强国梦做出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贡献。
本文将从“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笔者近年来的实践与思考,以期引起国内同仁的关注和讨论,促进共同提高和进步。
二、“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探讨
顾名思义,“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学科特质是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理论的交叉融合。即以各类航天器为对象,运用控制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设计控制律,并分析其闭环或开环(取决于控制律)动态特性,用以指导工程设计和应用。具体到我们这样一所在业内享有盛誉的重点大学,该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该如何定位,才能既符合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体现我们的特色和优势,这是我们院系领导和一线教师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将从该专业方向在我校的发展历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等方面阐述。
(一)原来的定位――发展历史
我校是一所老牌航空航天高等院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在我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尽管早先的专业名称未必这样),但传统优势方向是航空器和航空武器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在航天器控制方向,尽管也积累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教学和科研力量比较分散,没有以院系建制形式集中统一在一起。2006年航天控制系成立,同年“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开始招生,标志着“航天器控制”作为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以院系建制的形式被正式确立,也为我校“三航”(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办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培养目标的定位过程中,我们曾充分调研了国内兄弟院校,特别是传统航空航天类重点院校的培养方案,初步确定将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作为我们的重点培育和发展方向,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①深空探测是我国乃至世界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轨道动力学的分析和计算起着关键作用;②国内传统航空航天类重点院校在轨道动力学方向比起我校没有明显优势,我们选择此方向作为重点建设方向完全可能迎头赶上;③南京大学的天体力学(含天体轨道力学)在国内首屈一指,我校与南大毗邻,因此在人才培养和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具备独特的地域优势,可以藉此推动我校在航天器轨道力学方面的快速发展;④我校在飞行器控制理论与技术方面具备传统优势,将这方面的积累(成果和师资)转移应用到航天器控制领域,有望实现航天器控制专业方向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合理明确,师资培养和引进工作顺利,一线教师甘于奉献、勤奋工作,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之“航天器控制”方向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们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本科生,而且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继续在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已有不少毕业生成为我国航天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骨干。这表明我们“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办学实践是成功的。
(二)显露出来的问题
尽管我校在“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上的办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在国家科技、教育、经济、就业等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这些不足和缺陷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积极思考,认真应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下面逐一剖析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之“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方向在培养目标定位中显露出的问题。
1.培养目标单一化,缺乏细化分类。我们在确立“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这一培养方向之初,就将“熟练掌握近地航天器轨道计算、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航天器轨道和姿态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作为我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在肯定其科学合理性的同时,应该看到其局限性所在。航天器控制无论是作为专业方向,还是科技产业门类,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近地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只是其中之一(尽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要求该专业方向学生熟练掌握近地航天器轨道计算和控制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同时,还应掌握航天器控制其他重要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再入大气航天器的轨道(弹道)力学和控制方法、航天器交会对接的相对动力学与控制等。过于单一和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欠缺,影响到其发展后劲,另一方面直接导致学生择业时选择余地不足,影响其就业。
2.理工融合不够,培养目标在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诚如上述,我们的“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建设重点是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而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是典型的同时具有理学和工学特色的专业方向。它的理学特色体现于“轨道力学”,最早可以上溯到18世纪以来拉普拉斯、庞加莱这些数学、力学家在天体轨道计算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因此,要想真正掌握航天器轨道力学,哪怕只是近地椭圆轨道力学,也须具备非常扎实的数理力学功底。它的工学特色又体现在“控制理论和方法”方面。航天器的控制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工程实际限制因素的工程技术问题。通过该专业方向的培养,我们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牢固树立工程的思想和观念,有能力设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控制规律和技术方案。但是反观我们现有的培养目标,在“理”和“工”两方面都欠火候,在“理工融合”方面就更是有问题了,具体表现在:①在“理”方面,我们没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近代分析力学、近现代应用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生的理论力学课程也是按照非力学专业的规格和学时去教学的,直接导致数理力学功底偏薄弱,发展后劲受限。②在“工”方面,航天器控制领域的必要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技能方面没有纳入培养目标。一方面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更重要的是难以树立工程的思想和观点,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套路训练。③至于“理工融合”,就更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粗浅地讲,“理工融合”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工程师中的科学家”和“科学家中的工程师”,这实际上也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大师,如钱学森、钱伟长等哥廷根学派传承人极力倡导的高等工科教育的理念,可惜直到现在,我国的重点工科大学还没能普遍地实现这样的目标。
(三)解决的思路――培养目标重定位和优化
1.培养目标细化分类,实现个性化培养。诚如前述,“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我们在强调重点方向(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的同时,决不能忽略其他方向,以适应我国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对人才的广泛需求。为此,我们考虑在新一轮培养方案的改革和调整中,将培养目标细化分类。除了“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共同专业课程在一起教学外,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就要根据不同的亚类分班教学。对于个别学术科研苗子,要早发现、早培育,“单独开小灶”,加大课程深度,及早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如果符合推免研究生条件,则要吸收进相关老师的科研团队。
2.在培养目标中凸显对数理力学基本功底的要求。无论是近地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还是再入航天器弹道学,要想真正学懂学透,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非具备扎实的数理力学功底不可。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学近地轨道的设计不了深空探测轨道,学卫星控制的搞不了飞船再入控制,学再入弹道的不会计算绕地椭圆轨道。这样的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工作适应性差,更不能期待做出创新性的成果来。因此,我们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之“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的培养方案中,必须强调“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力学功底”。
3.培养目标中应强调对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我校是一所工科院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器控制方向)是工科专业,这样的本质属性要求我们须臾不能忘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必须包含对实验技能的要求。而且这种实验技能不仅仅是普通的实验技能,比如《大学物理》、《模拟电路》、《数子电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等课程中所要求的基本技能,而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验技能,即是为解决一个比较综合的工程问题,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事后的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实验能力,才算达到了我校“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本科毕业生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实行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围绕以上培养目标的调整,本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也宜作以下调整或改革。
(一)大幅度增加近现代应用数学和近代分析力学的课程
现在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专业教学计划中所涉及的数学课程,除了包括全校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外,仅有《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值计算方法》两门课,而且课时都较小。《理论力学》是按非力学类专业的培养规格教学的,内容只涉及古老的牛顿矢量力学部分,缺乏作为近代力学基础的拉格朗日分析力学。而且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所谓教学改革,为学生“减负”,以上课程的课时被一缩再缩,学生的数理力学基本功训练得不到必要保证,一线教师普遍感觉到学生的基础越来越薄弱,前景堪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基本功底扎实的航天控制类精英人才,我们拟在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大幅度增加近现代应用数学和近代分析力学的课程,初步计划增加如下课程:《数学物理方法》、《张量初步》、《摄动方法》、《量纲分析》、《分析力学》。这些课程所能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和解决广泛的数学、物理和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作为“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学生,当然应该熟练掌握之。下面仅就《张量初步》、《摄动方法》、《量纲分析》等课程的必要性做简要说明。张量理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概念源自力学,最早用来表示弹性介质中各点的应力状态,后来人们发现许多物理量均具有张量的属性――对坐标变换的不变性。现在工科学生熟知的矢量和标量都是张量的特例,分别是一阶张量和零阶张量,它们均具有对坐标变换的不变性。但是世界上的物理量仅用标量和矢量来描述是不够的,比如航天器的转动惯量,既非矢量也非标量,而是一个二阶张量。如果我们用张量的概念来描述航天器的转动惯量,就比通常大部分教科书所用的转动惯量矩阵更能反映其本质。因为惯量矩阵对坐标变换是变化的,而张量是不变的,不变的量恰恰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下面再说《摄动方法》。摄动方法是近似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的强有力工具。该方法诞生于数子电子计算机还没有问世的近代,最早被科学家用来计算天体轨道。1946年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后,数值求解成为人们最热衷的方法,但是数值解很难给出带有规律性的结果。摄动法可以通过引入小参数摄动,给出复杂问题的近似解析解,不仅求解方便,而且能够发现解的结构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更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摄动方法》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重要课程。最后讲《量纲分析》。量纲分析是一门十分重要但几乎被我国高等工科学校严重忽视的课程。上世纪我国一大批数理力学家均能十分熟练地运用量纲分析的方法来对系统建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但是不知何故,现在这门课在高等工科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几乎绝迹。据传,牛顿最早就是用量纲分析的方法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导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我们呼吁高等工科学校尽快给《量纲分析》以应有地位。
(二)加大综合实验课的比重,提高学生工程实验技能
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实验的课时不少,但是综合实验课的课时严重不足,而综合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工程实验技能,使其确立工程观念和思想,培养其用实验或试验的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最重要的机会。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涉及到师资队伍本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也涉及到当前高校内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广大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等。因此,要根本解决此问题,必须从学校内部管理和评价机制等深层次入手,大刀阔斧改革,进一步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鼓励一部分优秀教师能专心从事综合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三)对学生实行“精英化”和“大众化”分离的分类教学模式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专业的毕业生未必全部到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就业,更未必全部从事该领域的学术科研工作。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会进入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各业,比如工业自动化、机电设计、企业管理等。对于那部分有志于从事航天科技,尤其是在学术科研方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应加大必修课的比重,降低选修课的比重,因为必修课是为今后从事学术科研打基础的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其他学生,则可适度减小必修课的比重,根据其个人兴趣和未来择业方向,给其以自由选课的机会,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就是合格的毕业生。当然可以预见,这种改革方案在操作层面上将会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怎么分类、何时分类、分类后能否再调整等问题。改革得好,大家满意;改革得不好,影响稳定。因此,需要我们上下一心,积极探索,谨慎实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关键。上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无一不牵扯到师资队伍本身的建设。因为教学内容要靠教师传授给学生,教学活动要靠教师来实施,教学改革也要靠教师来贯彻落实,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最大理论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欲实施前述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感觉到当前在师资队伍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如下。
(一)任课教师学科专业结构过于单一
我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控制方向)的一线任课教师基本均毕业于“导航、制导与控制”或“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结构过于单一,难以完全适应“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需要。前文提到,要在教学内容中大幅度增加近现代应用数学和近代分析力学的课程,比如《数学物理方法》、《张量初步》、《摄动方法》、《量纲分析》、《分析力学》等,对于这些课程我们就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虽然部分课程比如《数学物理方法》在我校其他专业(比如流体力学或电磁场专业)有授,可以让我专业学生全部去他院修课,但是毕竟不同专业对该课的要求和课时均不同,在课程教学管理和课程考试协调上会遇到很大障碍。还有一些课程,即便在其他专业也未必有授,比如《摄动方法》和《量纲分析》等。
(二)一线任课教师中具备较强工程实验技能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匮乏
近十年来,我们专业新引进的教师全部是国内重点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整体上理论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创新能力也较强,但是工程实验技能相对薄弱。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各学校对博士生学术考核的要求偏重于理论水平,而工程实践能力受到一定淡化。这就造成了我们的一线教师中具备较强工程实验技能的比较匮乏。
解决以上问题的初步考虑如下。
1.在现有师资中发掘并动员一些数理力学功底厚实的教师,鼓励其早日为本科生开出上述近现代应用数学和分析力学的课程来,并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或适当照顾,以激励其为打牢学生基本功多多出力。
2.在新引进师资中,我们不必局限于接收“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等学科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对于“应用数学”、“力学”等学科专业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只要热爱航天及国防教育事业、有志于转型从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应用数学问题或力学问题研究,我们应该张开双臂欢迎。引进这些师资后就不愁我们专业的本科生数理力学功底打不扎实了。
3.尽快引进高水平的实验技师,为我专业的学生开设高水平的综合实验课。在引进师资的学历中,也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能一刀切地“非博士不要”。古人早就说过“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现在难道不应该比古人更开明、更有胸怀和眼界吗?
五、结论与展望
世界新一波科技革命浪潮已经掀起,祖国航天事业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已经向我们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国家和社会对新一代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人才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迫切。作为重点工科大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责任重大,必须深刻认识到:越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越是在知识翻新快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师资队伍自身的建设。只要我们着眼于夯实学生数理力学基本功和工程实践能力基本功,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条主线,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相信我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工作会更上一层楼,为祖国航天事业、科教兴国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更好、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韩艳铧,徐波.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关系,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49-50.
[2]韩艳铧,徐波,陆宇平.重视和改善基础教学工作,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83-87.
[3]刘燕斌.航天控制专业精英化教育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03-204.
篇4
近日,河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教民2月29日就《实施方案》有关情况作了简要说明。
据刘教民介绍,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普通高校招生选拔体系,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同时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此外,学业水平考试实行随学随考、一考两用,既用于评价高中学业水平,又用于高校选拔录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考生的统一高考压力。河北省将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关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定于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在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试行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为2021年推广至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使用奠定基础。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将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高职单招)作为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的主渠道,根据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不同情况,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即中职院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部分的考查可以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同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社会考生则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方式。考生如果参加了高职单招,并且已经被确定录取后,将不再参加普通高考。
此外,《实施方案》决定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完全遵循国务院《实施意见》确定的改革方向,即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采取按等级赋分的办法。
拓展
河北省《实施方案》中有哪些执行的是国家政策?有哪些是对国家政策的细化和拓展?
篇5
摘要:企业“用工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已成为影响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本文以课程考核评价为视角,阐述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创新方法,即“驾证式考核”方法。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驾证式考核”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企业“用工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已成为影响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究其主要原因之一,企业招工重技能而非学历,因为企业为节约培养成本,尽快实现经济效益。这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短板,即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用工荒” 与“就业难” 并存的尴尬局面,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促使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衔接起来。而作为教学质量检测器的考试,其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获取毕业证书的社会认同度,进而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课程的考核评价必须以市场对学生能力需求为标准,与岗位能力需求对接起来。为此,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对课程的考核推行了 “驾证式考核”方式,目的是大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有效地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用工荒” 与“就业难”的矛盾。本文对“驾证式考核” 的内涵、实施方法、实施效果做简要介绍。
1.“驾证式考核”的内涵
所谓“驾证式考核”,就是像机动车驾驶证考核一样,对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进行“应知”的理论考核与“应会”的技能考核,即对每门课程进行“应知”、“应会”两个考试,分别计算成绩,两个成绩都合格本门课程成绩为合格,应知、应会任何一个成绩不合格都要进行补考。“驾证式考核”充分体现以下三方面理念:
1.1“驾证式考核”体现了高职教育既重视实践,又要重视理论,重点是实践的理念
“驾证式考核”,将技能考核作为一个成绩单独计算,目的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引起学生足够重视,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而高职教育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任务,因此,高职教育也要重视基础理论,但两者相比较而言,重点是实践,只有这样才能顺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1.2“驾证式考核”相当于过关考试
依据岗位工作任务,任课教师要理清哪些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反复演练,在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考试,考试不及格,及时组织补考,直到合格为止,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真正掌握课程中必会的专业技能及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
1.3“驾证式考核”重视过程考核
“驾证式考核”不但注重期末的终结性评价,更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即以单元或模块考核贯穿教学过程,分阶段组织考试,阶段性不及格要及时组织阶段性补考,直到合格。这样既可以反馈学生对单项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学双方持续改进,又使形成性评价有据可依,避免平时成绩给分随意现象。
2.“驾证式考核”实施的方法
包括“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方案的组织实施等环节。
2.1“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
“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是“驾证式考核”实施的首要环节,方案设计重中之重的原则是考核内容必须与岗位工作任务接轨,考核评价标准必须与行业企业评价标准相吻合,依此原则确定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及方案设计的方法。
2.1.1“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依据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课程需要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依此制定技能考核方案,再根据这些技能确定支撑的理论知识,依此制定理论考核方案,体现理论为技能服务的思想,将课程培养的必备职业素质贯穿到理论及技能考核的全过程。
2.1.2“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的方法
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是进行岗位对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水平调研。我院通过三种途径展开调研,即教师对校企合作的企业人员进行访谈;利用教师到企业走访实习生的机会,与企业人员及实习生进行沟通交流;利用毕业生回校参加毕业设计答辩的机会召开毕业生座谈会。通过这三种途径,任课教师充分了解到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二是制定初步 “驾证式考核”方案。依据调研结果由课程负责人设计考核项目和评价标准,制定出初步 “驾证式考核”方案。
三是对初步 “驾证式考核”方案进行讨论。我院以专业为单位,邀请企业一线骨干人员,对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程的初步考核方案进行讨论,主要讨论考核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情况、考核评价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的结合情况、方案的可实施性、预期的实施效果等内容,为形成最终的“驾证式考核”方案奠定基础。
四是制定最终的“驾证式考核”方案。根据讨论的结果,对初步的“驾证式考核”方案进行整改,制定出最终的“驾证式考核”方案。
2.1.3“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的内容
“驾证式考核” 方案包括考核目的、考核目标(即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目标)、考核成绩的比例分配、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等基本项,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允许在基本项的基础上增加及创新。其中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是方案的核心。
1、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内容(素质考核内容包含在理论、技能考核内容中)。理论考核内容要细化,列出每个单元(或模块)要考核的知识点,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实用,考核常用于指导实践的内容,突出核心知识;技能考核的内容主要是设计若干个考核项目,要求考核项目与课程培养的能力点相吻合,即要面向工作岗位,以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结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设计课程的能力考核项目,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评价标准:理论考核评价标准依具体试题进行评价。技能考核评价标准要具有科学性、适用性,与行业企业评价标准对接,并做到细化、量化、给分可依,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可包括确定评价方式、拟定评分要素、制定考核项目成绩评定表三个环节。评价方式可采用多元化方式,如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分要素可以包括工作态度、操作的规范性、考核成果的质量等,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及行业企业评价标准设定评分要素。考核项目成绩评定表的制定,要针对每个(或每类)项目按评价方式及评价要素进行设计。
2.2“驾证式考核”的组织实施
各门课程的考核按既定的 “驾证式考核”方案组织实施。
2.2.1理论考核的组织实施,注重三方面:
篇6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及实施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现代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旅游专业技能,具备旅行社及酒店管理工作能力,适应旅游企业和酒店管理、经营和服务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学习本专业能掌握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应用文写作等工具性基本知识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等经营管理知识和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
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教学,能培养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基本能力和导游讲解、带队领队、接待服务等工作能力、旅游酒店相关工作中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的文化艺术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评价分为毕业论文评价、毕业综合实践岗位考核评价、项目化考核评价三个部分。项目评价分文档评价和现场评价两个阶段进行。
(一)毕业论文评价体系
结合本专业所学的各课程理论知识,结合毕业实践单位或具体岗位在旅游管理领域选定某一题目,写一份毕业论文。字数3000~4000字。根据毕业论文评价标准由指导老师进行评价和评分。
(二)岗位考核评价体系
毕业实践岗位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在具体实践岗位上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主要由实践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实践岗位的部门领导或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并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核实和审核,校外指导教师的考核结果寄到校内指导教师手里或实践单位密封盖章后由学生带回学校。
(三)项目考核评价体系
本考核以个人为单位,每个人从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或旅游企业、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中,任选一项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方案撰写阶段,每个人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在对旅游企业或旅游市场进行调查或实际工作、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管理策划方案或旅游企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撰写与幻灯片制作,每人的成果经评阅教师评阅计为单项得分。第二:现场考核阶段:以每个人为单位汇报和展示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或旅游企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现场评委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给出相应的现场得分,单项得分加上现场考核得分,即构成了本项目化考核的分数。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1.文档考核评价
(1)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
项目及标准来源: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和具体岗位;成果形式: 策划方案;应用技能: 文字录入、排版、应用文写作、策划能力;相关知识: 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训。
项目实施:对某一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及对某一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写出管理策划方案字数1500~2500字。管理策划方案包括管理策划书、项目策划书、战略策划书、旅游产品和市场营销策划书、某一旅游企业或产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2)旅游企业或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项目及标准来源: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和具体岗位;成果形式:调查分析报告;应用技能:文字录入、排版、应用文写作、估价能力;相关知识: 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训。
项目实施:对某一旅游酒店管理企业及对某一旅游产品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字数1500~2500字。
2.现场考核评价
项目及标准来源: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和具体岗位;成果形式:PPT讲解;应用技能: 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个人基本素养及专业技能的整体表现;相关知识: 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训。
项目实施: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时间为20分钟,每位学生利用幻灯片汇报和展示管理策划方案或项目调查分析报告。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一)毕业论文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要素及评价要素的内涵、分值如下:
1.平时表现:严格遵守指导老师的写作要求,工作努力,态度积极主动,4分;
2.选题:选题符合本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能达到训练的目的;能较好地联系社会经济实际和毕业实践单位具体情况,4分;
3.文献综述:掌握本领域相关文献资料,并有自己的见解。能正确引用相关文献,2分;
4.论文内容:第一,思路清晰,概念清楚,文笔流畅,撰写规范,字数达到要求,6分;第二,善于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全面、正确且有一定深度,6分;第三,论文有创见,且有一定的理论和推广应用价值,4分;
5.论文格式:格式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2分;
总计得:30分。
(二)毕业综合实践岗位考核评价标准
指标项目及分值、评定等级标准、评定成绩得分如下:
1.工作作风 5分: 服从领导,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踏实,责任心强。(5分)服从领导,工作认真踏实,责任心较强。(4分)尚能服从领导,工作表现一般,有一定的责任心。(3分)不服从领导,工作马虎,责任心差。(2分)
2.岗位业绩 10分 :在具体实践岗位上迅速适应,有很好的业绩,能够发现岗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在具体实践岗位较快适应,有较好的业绩,能够发现岗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8分)在具体实践岗位适应,有一定的业绩。(6分)不能很好适应岗位、没有工作业绩。(4分)
3.岗位能力 10分 :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独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全面掌握各项技能。(10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一般能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很好掌握各项技能。(8分)尚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基本能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掌握一定的技能。(6分)操作能力较差,基本不能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没有掌握一定的技能。(4分)
4.组织纪律 5分:能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按时上下班,出勤率在90%以上。(5分)能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按时上下班,出勤率在75%以上。(4分)一般能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有时迟到早退,出勤率在75%以下。(3分)组织纪律性差,上班经常迟到早退,出勤率在75%以下。(2分)
综合得分30分。
(三)项目化考核评价标准
1.文档考核评价标准
(1)“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选题、问题把握、知识运用、撰写内容、规范要求,合计(20分)。
选题:具有现实意义,符合实践单位的具体情况,符合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范围。(4分)问题把握:能把握问题的关键和要点,方案具有建设性、实用性。分析过程正确、合理。(4分)知识运用:社会调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和整理等技能的应用,其他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充分应用。(4分)撰写内容:结构完整,内容充分、具体,说明详略得当、思路清晰,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专业术语准确、规范;用词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6分)规范要求:封面、字体、字号、段落、图表等符合规范要求。(2分)
(2)“旅游企业、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调查分析内容、知识运用、撰写内容、调查分析材料、规范要求,五项内容各占4分,合计(20分)。
调查分析内容:调查项目内容具有现实意义,调查过程全面、方法得当,分析过程科学有理、正确;
知识运用:社会调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和整理等技能的应用,其他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充分应用;
撰写内容:结构完整,内容充分、具体,说明详略得当、思路清晰,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专业术语准确、规范;用词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
调查分析材料:材料真实可靠、全面,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施性。
规范要求:方案过程有严密性和逻辑性、层次性,封面、字体、字号、段落符合规范要求。
2.现场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管理策划方案或项目调查分析报告的展示汇报和个人表现,合计(20分)
知识运用:对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的熟练运用。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内容的充实。各占2分共4分;
PPT制作:格式:文字、图片风格统一,格式规范,版式合理。视觉效果:色彩效果、图文比例、动画美观、合理,符合汇报主题。内容:内容精练、主题突出、层次鲜明、符合汇报时间要求。设计思路:符合陈述思维,导航、超链接清晰合理,过渡恰当。各占1分共4分;
表述:语音:普通话规范,口齿清晰,语音纯正。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语言:语言流畅、准确,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影响力:表达自然,情感得当,富有感染力,具有气氛调动能力。各占1分共4分;
礼仪:形体语言:坐、立、行的姿势优雅得体。服饰:大方、得体、统一。举止:从容、端庄、适度。态度:精神饱满、态度亲切。礼貌:主动、规范、得体、尊重评委。各占1分共5分;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沉着冷静,抓住重点,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准确无误。共3分 。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一)考核工作流程
1.毕业训练动员(第五学期,最后一周); 公布毕业训练考核评价体系(第五学期,最后一周)
2.分散训练的方式,确定毕业综合实践单位(第六学期,第一周);集中训练的方式,确定毕业综合实践单位(第六学期,第四周);校外指导教师评定岗位考核成绩,校内指导教师审核(第六学期,第十周)
3.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第六学期,第一周);第一次毕业论文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四周);第二次毕业论文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十周);指导教师评阅毕业论文,评定成绩(第六学期,第十一周)。
4.选择项目化考核内容(第六学期,第一周);项目实施及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四周);完成所选项目规定内容(第六学期,第十周);指导教师进行文档考核,答辩小组进行现场考核,评定成绩(第六学期,第十一周)
(二)考核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篇7
关键词:应用化工;项目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2.235
随着我校正在大力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院校建设的同时教学改革也正走入到课堂。目前,项目化教学已成为我国高职类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1-2]。具体实施就是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转变成多个项目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每个小项目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的一种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企业对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责任分工以及安全合作意识等。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1构建项目化课程
在运用项目化教学之初,首先构建项目化课程。首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再以边学边做的方式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进行构建。项目设计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项目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所以项目化课程的构建应满足以下原则[3]:(1)项目内容必须涵盖相关的专业知识点;(2)项目要紧密衔接职业标准,并适应对应等级职业技术资格的鉴定要求;(3)项目具有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4)项目最终成果具要具有展示性。
2教学实践
本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是以企业实际化工生产的真实情景为依托,将企业生产的实际流程进行分解,分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工作任务、制定流程方案、论证任务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和结果鉴定等。学生再按要求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工配合,模拟化工成产条件对工艺流程进行收集资料、讨论、设计、修改、总结,最终确定解决方案。再经教师审阅同意后,按方案进行生产实践,实践结束后提交整个项目报告。
3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典型化学品“对二甲苯的工业制备流程”为例,来说明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1)人员分配。遵从学生自愿组合为原则,将教学班级的学生五人分成一组,每组内自己选出组长来负责组内成员的任务分配和人员协调工作。(2)布置任务。结合学校教学条件,按照不同年级所接触的专业课程给各组学生下达任务。下达后,要求学生先进性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查阅,了解目前化工厂中生产对二甲苯的原理、使用设备、工艺流程和发展方向,从而有根据的制定生产方案。(3)制定生产方案。学生从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入手挑选出符合自己生产要求的方案,并将信息进行融合。从原材料的筛选、方案的合理性、投入的风险性、生产的安全性、产品的稳定性和工厂的收益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并在组内讨论和整改,最终确定本组的生产方案。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主动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理论教学。在学生初步确定生产方案后。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详细讲解生产原理、分类、工艺条件、配方筛选原则、产物杂质分析等。并加入科研成果、化工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新技术有机的穿插到教学中,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又解决了学生在设计生产方案时的困惑,实践联系理论,带着问题将基础知识进行升华,最后结合理论知识将自己设计的生产方案进行修改,教师确定最后设计方案以保证能够符合实施条件。(5)实施方案。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进入实验室,按最终确定的生产方案进行对二甲苯的制备。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技术和安全指导,在教师的监管下完成各自的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采取开放式作业,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和独立的环境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每个同学都能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使学生真正从理论落实到实践,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6)任务总结。各小组在本组的实验方案实施后写出详细的任务总结,从组内人员的任务安排、参考文献的筛选、方案设计的依据、实验可行性、技术安全性、技术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和结论分析做出总结,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先在组内进行自评,组间再进行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在将各组进行集中评价让每位同学都能发现自己组内出现的问题,能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达到知识的累,并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项目教学考核
良好的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项目化教学考核和传统的教育考核不同,不能单一的用理论成绩来来作为衡量标准。项目化教学更多的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其教学考核内容应更多地落实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方面。所以考核主要以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作为考核重点,理论知识考核为辅。在整个项目教学中每个组的工作总结是整个考核的核心,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操作技能、相互配合能力、职业素养和组织表达能力等综合进行评价。学生期末总成绩由每一个项目的评估结果汇总而成并占最终成绩的60%,传统的理论考试的成绩占40%。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项目的可行性、项目PPT总结汇报发言都是教师给出实践成绩的依据。通过这种考核和评价,真正实现学生的“工学结合”。
5结语
项目化教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例如学生对教学方式的不适应、项目研究与实践教学知识内容不能完全对应、学校的实验条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教师实际生产经验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急待于在项目教学中不断解决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高进军.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5):53-54.
[2]于正勇,孙秀英,杜文龙.浅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J].大众科技,2009(03):152-153.
篇8
[关键词]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模式职业能力分析改革思路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吴婷(1979-),女,广西北海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和税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张秀兰(1972-),女,湖南益阳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与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广西桂林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高专会计(税筹方向)专业《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1JB06)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34-02
纳税筹划是企业应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大多数财务人员只懂照章纳税而不及其余,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财务人员时要重视纳税筹划技能的培养。因此“纳税筹划”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一、社会对纳税筹划的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1.设计筹划方案的能力。设计筹划方案的能力即对涉税业务进行策划,制作一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达到筹划目的,这是纳税筹划岗位职责最核心的职业能力要求。
第一,熟知税收法规。“面对国家税收,愚者逃税,蠢者偷税,智者避税,高者筹划。”要做到“高”,就必须熟知相关的税收法规,只有谙熟本行业税法,才可能在纳税筹划时做到得心应手,设计出合法的纳税筹划方案,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同时实现零涉税风险,其中要特别熟悉和企业经营紧密相关的流转税、财产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法律规定。这是纳税筹划的前提条件。
第二,熟悉一般企业的业务流程。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纳税最大的误区是只注重税款的缴纳过程,而忽视其产生过程,认为纳税的多寡取决于账目,其实,税负产生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非其经营结果。因此纳税筹划应是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活动,要设计出合理实用的筹划方案,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一个基础条件。
2.会计核算的能力。再好的筹划方案,最终都要通过核算,并反映在财务资料中。因此,学生必须要掌握会计核算的技能,核算纳税筹划的方案应用的结果,一来可为纳税申报和税务检查提供准确、完整的资料,降低企业涉税风险;二来可为纳税筹划方案的应用、信息反馈和总结提供依据,使纳税筹划效果越来越好。这是纳税筹划职业能力很重要的要求,应先修有关会计核算的课程,这也是“纳税筹划”课程通常在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原因。
3.自我学习的能力。一方面,筹划方案设计与企业实际紧密相关,每个企业应缴税种不同,不同经济业务适用的具体条款不同,这要求纳税筹划人员须研究众多条款的适用范围,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条款并据此来安排企业的各项活动,实现纳税筹划目的,所以自我学习能力是纳税筹划职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要求,也是学生在“纳税筹划”课程有限的课时里获得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政策在不断更新,这要求学生不能局限在学校学习到的税法知识,还要不间断地学习,研究各种税收的征收政策以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及时调整现有的纳税筹划方案。
二、高职高专“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1.建立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打破传统的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的教学思路,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纳税筹划职业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构筑情景仿真的案例,设计典型纳税筹划工作任务,这样其教学目标必然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开发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教学模式是改革的最关键环节,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来开发“纳税筹划”课程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设计出情景仿真的案例和具体的工作任务,这要求深入企业、国税局和地税局的工作实际,搜集第一手的真实材料,通过整理,设计出纳税筹划操作案例,并根据案例设计与组织教学流程。
3.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成绩考核是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多元化课程考核的思路是多方面、多角度地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考核目标来看,既考核知识水平又考核职业能力;从考核内容来看,不仅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管理、沟通和合作等能力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引导学生重视职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
三、高职高专“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
1.教学内容按工作任务设计。原有的教学模式下,“纳税筹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是按章节设置的,是一种简单的或带有一定逻辑性的知识排列,常见的是按照税种来进行,分别介绍各税种的筹划,各部分内容自成体系。但实务中,企业经营业务导致了纳税义务的产生,而一笔业务涉及的税种往往不是单一的,不同税种的纳税义务相互之间可能有联系,因此这样的内容设置不利于学生掌握一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完整的知识和技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尝试按照纳税筹划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并按照其工作流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1)企业基本情况分析;(2)企业该笔业务的涉税情况分析;(3)纳税筹划方案设计;(4)纳税筹划方案的比较分析;(5)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五项工作任务。这样,学生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就可以强化该任务涉及的理论知识,掌握纳税筹划的实践技能,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独立的操作。
2.教学过程凸显“教、学、做”融为一体的特点。该课程的传统教学,往往是先进行纳税筹划的理论知识的介绍,从中穿插一些根据理论知识设计的案例,然后安排一定学时的配套实训,执行的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思想,学生平时没有或很少有实践的机会,等到真正要实践的时候,往往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严重脱节。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将改革这种理实脱节的教学过程,融合实践技能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在工作中实现学习”。教学的安排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情景仿真的案例为手段,以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为引导,通过让学生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保证“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为体现这样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1)企业基本情况分析。引导学生要判断该企业应缴纳哪些税种,属于哪种纳税人,如何判断;(2)企业该笔业务的涉税情况分析。引导学生弄清该笔业务涉及的每个税种的税率、计税办法、纳税期限、申报要求等;(3)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业务来设计出若干个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方案,如减少总税款的方案、推迟纳税的方案、享受减免税优惠的方案等;(4)纳税筹划方案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计算每个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案中企业应纳税款以及税后利润或现金流量,并比较该方案实施的要求,该企业能否做到,从而选择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企业最有利的纳税筹划方案;(5)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引导学生判断所用的核算方法,涉及的会计科目,金额如何确定,如何影响会计利润。
3.教学仿真案例开发。传统的“纳税筹划”课程案例教学中采用的案例往往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因此大多是虚拟的,知识感官性差,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影响,为了使学生能在“做中学”,培养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恰当的案例开发就成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必须要以企业的实际业务为依据,通过提炼与加工整理,将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程序加工成适合教学和操作的具体工作任务,这种高仿真的案例教学资料贴近企业的真实情景,学生有在真实职场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动手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以下举例来说明。华天时装经销公司是一家专业服装零售企业,公司以几个世界名牌服装的零售为主,2010年度实现销售收入42680万元,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11年国庆节很快就要到了,公司准备在节日期间开展一次促销活动,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经测算,如果将商品打八折让利销售,达到一定的销售量,企业可以维持在计划利润的水平(毛利率为40%)上。企业的有关部门设计出来几个方案:一是现金返还,二是赠送优惠券,但财务部主管认为,现金返还的方式,企业不仅没有利润,还会出现较大的亏损,赠送优惠券的方式不仅会增加资金运用量,而且会增加税收负担。如何进行决策呢?根据该案例的具体资料,要求学生以10000元的销售额作为一个基数,来为企业设计纳税筹划方案。在这个案例中,学生要根据之前学习的税法知识,分析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判断出促销活动主要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个税种,并测算在不同的方案中,各个税种的税负和能实现的税后利润,并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方案,并能够进行会计核算。
4.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应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建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反过来引导学生重视职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在实践中主要采取这几方面的做法:
第一,抽题考核。结合不同企业的具体业务,将纳税筹划涉及的各项工作任务,编制成若干段的实际操作考题,并进行编号,由学生随机抽取,抽到什么企业就考什么企业,抽到什么业务就考什么业务,但尽可能保证涵盖全部的工作任务。这种方法加大了考核的随机性,也有助于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因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所以,纳税筹划方案是千差万别的。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不能考核学生对所有企业的所有业务是否都能进行纳税筹划,但能鞭策学生全面掌握纳税筹划的各项核心职业技能,考试结果也能反映学生的水平。
第二,重视平时考核。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纳税筹划各项职业技能的要求,将仿真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分析,撰写纳税筹划方案并演示,并根据学生的课业档案和在小组中的表现来评定平时成绩,而且平时考核成绩不仅仅由老师来评定,还可以包括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评价的一定比例,例如,平时成绩=教师评价(70%)+小组评价(30%)。这样做可以改变原有的短期记忆的行为,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纳税筹划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四、结语
高职高专“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点,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怎样建立适合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不断实践、优化和完善,使课程教学与工作任务真正联系起来,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彰显高职高专教育特色,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克桥,王岩.关于高职院校《纳税筹划》教程的设想[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2]王成方.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篇9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67-02
一、课程考试改革立项的前期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是以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问题为目的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我校小学教育从2005级本科生开始就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立项前已开课4届。
2005年在教改课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新模式研究》,研究了教师教育专业中课程考试如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如何培养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能力。构建适应学习型社会、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多形式的考试模式。研究在课程成绩评定过程中,如何发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评价(自评与互评),研究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方法及原则等。
2008年在论文《在高师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中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探索》,阐述了多元主体参与学生学业评定,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2009年7月发表的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构想》,提出了“建立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多维课堂为阵地的教学模式”和通过“综合考核评价学生活动方案设计的水平、实施活动的能力、活动实施的效果及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来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初步设想。
二、考试改革立项后的课程教学模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程序,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具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立了理论精讲―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此我把课程内容分解为三部分,即教师精讲部分,主线任务完成的实践中体验学习部分和研究性学习部分。
1.精练的理论讲授。讲授的内容有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特征、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等,目的在于把握课程的理念和特征,理解课程开设的意义和目标,明确课程的内容特点。
2.主线任务的实践体验。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活动的设计、实施活动及评价活动,学生对课程的总体及具体实施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确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中教师的具体工作,具备实施课程的基本策略。所以在讲授10课时的基本理论之后,将学生分成3~5人/组,围绕主线任务,合作设计1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的、具体方案,并在事前联系好的学校、指定的班级组织实施。课程学习期间,至少在小学课堂中完成三次实践性学习。分别完成主题活动选题指导、活动方案制定指导、活动汇报交流指导。学生在这一真实的任务驱动下,亲身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经历从“选题指导―活动方案制订指导―活动实施指导―组织活动总结与评价”四个基本环节的全过程。
3.自主研究与交流讨论。在实践任务完成后,自主学习和研究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的评价等问题。因为实践过程中学生实际遇到过一些问题并基本解决了相应的问题,再来学习,理解更深刻,效果更好。如讲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素质需要,学生们感受颇深。讲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们思路较为清晰。
三、课程考试改革的措施
课程总成绩=综合评价成绩×80%+平时成绩×20%。但综合评价是一种改变“一卷定乾坤”的考试传统,把考试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建立从学习过程、知识掌握及综合应用的全程多元考核评价模式。多元评价具体体现在包括了多项考核评价内容,多次考核评价过程,多人参与考核评价三个方面。
1.综合评价的三项考核内容。综合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三大板块内容。一是小组合作完成的一份完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依据课堂交流分享的情况及最后定稿的情况评价选题的价值,方案的可行性、规范性等。二是在小学真实组织和实施所制订方案的过程情况,在日常交流、分享中了解活动实施的过程和效果并进行成绩评定。三是期末结束时学生个人撰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学结》,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本课程中的态度、方法及收获所做的全面总结,包括课堂理论讲授的学习、三次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自学内容完成的情况、课堂讨论参与的情况、对课程教学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要对自己学习本课程的态度、收获做出自我评定。
2.突出过程考核。针对考核的内容,突出过程性考核,以考核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以上三项内容的考核是随进程进行的,分散在一个学期的不同阶段。同时小组合作完成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至少有三次成绩评定,即初稿、二稿和定稿。初稿是学生还没正式进入小学前,根据所学理论及对小学、小学生的主观印象制定的,二稿是进入小学后,结合了学生和学校的实际修改过的,三稿是整个实践过程完成后,经过反思后再修改的。
3.学生参与成绩评定。学生参与成绩评定,改变“教师说了算”的评价方式,建立多视角、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体现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参与成绩评定的方式有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三种方式,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活动方案设计和活动组织实施两部分。(1)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撰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学结》中给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效果等做出成绩评定,评定的成绩占综合考核评价的10%。(2)小组内互评:小组成员依据活动参与程度、贡献大小等小组实践活动情况对小组逐一进行评价。组内评价成绩占综合考核评价的20%。(3)小组间互评:组与组之间依据日常教学中选题分享、活动设计分享、活动组织实施分享等就活动设计与实施进行互相评定。各小组评定后的平均成绩占综合考核评价的20%。
4.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是日常学习笔记、自主研修学习和讨论情况、作业、考勤等。占总成绩的20%。
四、课程考试改革取得的成效
1.在教育理念上给了学生正面示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形式,尤其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非常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促进课程的民主化等。本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无疑是为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示范。
2.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改变。与传统的笔试、闭卷的形式相比,重视知识的记忆,忽视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状态得到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再是“上课抄笔记,下课补笔记,考前背笔记”了。考试也不再只是充当甄别的工具,让学生谈而紧张。而是发挥了其导向的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的有效手段。
3.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学习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能力。考试改革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但并没有忽视基本理论的学习,相反地在实践应用与讨论交流中更加深了对课程理论的理解。
4.学生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得到提高。课程综合考核评价学生活动方案设计的水平、实施活动的能力、活动实施的效果及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使得学生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问题的兴趣得到提高,提出相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从2009级学生论文选题来看,很多学生选择了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问题开展研究,体现了选题的实用性、地域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收集了一套有价值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每一学期,我都组织学生将他们自行学生自行设计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进行汇编,按实施学校编印成册,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组编文本材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宝贵的资料保存下来,对实施学校来说,有了课程实施的有效支撑材料;对学生们来说,为以后实施该课程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五、考试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大班化教学实施难度大,效果不理想。无论是小组合作完成主线任务,还是开展自主研究、讨论交流,都需要任课教师进行细致指导,但该课程上课的班级人数达80~100人,指导难度大,结果集体指导多,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少,效果不理想。同时一个班级同时去一所小学组织实施小学生的活动,对学校规模要求高,组织工作困难,学校及任课教师难以全面把握各小组实际情况。
2.实施改革增加了师生负担。如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交通费、文印费等均自行承担,增加了学生经济负担;同时改革工作也大大增加了教师教学工作量,联系并多次带领学生去小学组织活动,耗费的时间比较多,修改学生撰写的活动指导方案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3.学生评价的运用中有功利思想存在。学生参与评价,在行使其评价权的时候不排除学生有功利思想存在,不得已采取了必须体现层次、规定指标等方式加以控制,但仍不能保证学生评价的完全客观性,还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引导与教育。
参考文献:
[1]蒋爱英.在高师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中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探索[J].科学时代,2008.
篇10
1.1对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目前,我国会计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三个途径:高校教育、企业培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这三个途径中,高校教育是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但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众所周知,会计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重理论轻实践,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性、系统性研究还不够,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这不仅影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还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使毕业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现有的实践教学缺乏一套统一、完整的教材,教学内容过于分散,落后于会计实践.同时,实验方案陈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不能满足当前会计制度发展的要求;第三,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师多以年轻老师为主,且大部分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所以实践经验不足,很难准确地引导学生掌握专业实践知识.而且,高校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程度不够,他们大多都只注重专业理论的教学研究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不重视实践教学.第四,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高校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忽视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考核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而实践成绩也只是作为一项参考,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较低.
1.2设定新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定既要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又要包括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高校应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各自的会计教学目标,培养出能应对各行业所面临的各种会计问题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同时,我们还要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构建全方位、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会计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想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小组讨论法或案例分析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们探索性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要认真研究会计的实际工作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的改进上,要将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有机的结合起来,并纳入教学大纲,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我们要丰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把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
1.3改善会计专业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设定新的教学方案后,我们也要相应的改善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校内的实验基地.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具体包括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计算机模拟手工实验室等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对这些实验室进行大量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重软件的开发和建设.对会计工作场景和流程进行高度的模拟,扩大经济业务范围,规范业务流程和程序,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其次,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一方面可以组织安排老师到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去兼职,积累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人来学校为学生授课,或者专门为教师进行实践指导,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最后,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对学生的考核不仅要重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还要注重对他们的实践能力的考察,要把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同等对待.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应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注重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应结合他们的实习表现,注重对他们的业务操作能力的考察.
1.4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再好的实践教学方案也都是纸上谈兵.设定出新的教学方案后,我们还要对其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应从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结果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队伍既包括院系领导,也包括老师和同学,他们将分别根据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监督工作条例、学生评价制度开展质量监控和反馈工作.同时,我们要把老师与学生的评价作为重要的指标进行严谨的设计和认真落实.老师是实践教学方案的执行者,对于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最具有发言权,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老师所反馈的信息.而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他们能最直接的反馈教学方案的信息,通过分析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方案中的不足,并对方案进行及时的改进.在实践监控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探讨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宝贵经验,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对方案进行改进.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