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安全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条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市五金科技工业园国土规划局负责本园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公司所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负责。
第三条本办法运用于本园区范围内各类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行等新建、扩建、改建及技改的建设工程。
第四条建设工程开工前,施工企业应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设计特点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工程安全的技术措施,并办理职工意外伤害保险,方可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五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它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对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以造成损害的,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六条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有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资料基本齐全、规范。
2、施工现场场地整洁、排水通畅,做到文明施工。
3、脚手架必须使用钢管架,脚手架片铺设规范,有安全网封闭。
4、施工用电应使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采用电缆线的,必须使用五芯制(三相五线制)。
5、井架必须有牢靠的断绳装置,上、下限位及停靠装置。
6、“三宝”使用情况正常,“四口”等监边际防护规范。
7、塔吊必须有安全的限位装置,操作工人持证上岗。
8、起重吊装有专项施工方案,起重司机持证上岗,各项设施齐全、牢靠。
9、施工机具需经验收合格后使用,并有保护接地及漏电保护器。
10、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有操作证,按章操作。
11、爆破作业必须由当事人负责,爆破器材的管理、加工、运输检验和销毁等工作均应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执行。
篇2
[关键词]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18-01
0 引言
采煤和掘进是煤炭生产关系系统工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煤矿的开采也越来越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采掘工作的质量管理是煤矿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采掘工作的质量有助于安全状况的好转,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如何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确保采掘工作的安全生产,在当前显得尤其重要。
1 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管理的原则
1.1 事先预防的原则
事先预防的原则就是先认真地检查采掘作业场所,发现其中面临的一些安全问题,且实施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坚持这个原则不但能够有效地避免采掘安全事故的出现,而且还可以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1.2 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核心原则的根源,以人为核心的原则体现了煤矿企业的人性化需求。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指的是以员工的生命安全为先,禁止以牺牲员工生命来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为此,基于这种原则的影响之下,会大大地减少煤矿采掘作业过程中的违规施工情况,进而确保员工生命的安全性。
1.3 重点管理的原则
采掘作业当中会时常地发生一些类型的安全问题,要么是出现的可能性十分大。为此,应当有重点地控制这种类型的安全问题,认真地确认和严格地检查存在安全问题的作业范围,进而在有效的作业空间与时间当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1.4 激励的原则
激励原则不但能够推动执行采掘作业规章制度,而且还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体现员工的主体地位,进而能够实时地发现采掘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安全问题,实时地提出处理策略。统一奖惩是实施这个原则的具体策略,奖赏指的是适当地奖赏业绩突出的单位或者是个人,而惩罚指的是依法依章处罚违规操作或者是导致出现事故的行为。
2 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进一步开展煤矿生产的影响下,逐步地创建与完善了采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然而依旧面临缺少安全管理制度的现象。这重点体现在一些采掘单位缺少安全管理制度,像是未曾创建安全考核制度。另外,亟需健全一些安全管理制度,也就是一些方面的制度体系的要求难以跟采掘煤矿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2.1 煤矿工作者缺少较强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观念
因为煤矿采掘工作者大都是合同工,所以他们的素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缺少安全生产与管理观念。并且,对于采掘工作者的培训而言,煤矿企业未曾创建一套健全的机制,这一是未曾安排采掘工作者定期地参与安全管理培训,要么是尽管安排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培训,可是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二是采掘工作者接受的安全培训知识缺少系统性,这导致采掘工作者的安全观念差,进而导致采掘过程面临严重的安全隐患。
2.3 煤矿采掘作业面临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因为缺少监督机制,煤矿采掘作业面临一些不文明的现象,采掘作业太过注重进度,这会导致一些施工过程面临明显的质量问题,这都是因为不文明作业的缘故。这具体体现在:随意地堆放采掘作业过程中应用的设备、材料,以及放置不分类,这都会导致一些安全问题。另外,不能够定期地清理作业场地会造成不干净和混乱的情况,这都会对煤矿采掘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3 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管理策略
3.1 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观念
增强员工的安全观念涵盖一些岗前培训以及后期经验等。其中,岗前培训是防止人为误操作而出现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据安全管理的要求,需要涵盖严格的安全值班制度、每一天的岗前工作会议、平时学习安全操作准则等。另外,一层一层地划分和明确安全管理的权利、职责等也是确保员工积极参与的关键所在。只有在员工平时的的基本的内容当中涵盖安全管理,才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观念。并且,还能够借助实时的奖励策略来增强实时制止安全隐患和提出安全建议的人员的维持性、参与性。
3.2 创建以及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创建以及健全采掘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明确采掘团队的责任,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制度,实时地进行安全考核与下达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划分责任能够解决无人承担责任与因为忽视管理而导致的调查事故原因模糊的情况,层层清晰的安全管理职责目标能够使贯彻实施的难度降低,从而能够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完善一系列的操作流程能够具体地管理支护、顶板、爆破安全、维修等。
3.3 注重安全文明生产
确保生产环境健康与员工生命安全的根本所在是安全文明生产,为此在掘进的时候,不但应当使掘进的质量与速度符合标准,而且还需要以综放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作为视角开展安全文明生产管理。针对掘进工作面来讲,其涵盖整齐地摆放支护材料、配件,需要确保工作区域的巷道当中没有淤泥、给水、杂物,各种风筒与管线不漏风、不漏水,整体的环境卫生比较整洁。另外,除确保综防工作面没有浮矸和浮煤外,还需要确保应用与摆放机电设备符合指标,以及材料码放符合指标以及整体地悬挂管线与标识牌。
3.4 贯彻实施煤矿采掘的安全预警评价
创建安全预警评价能够引导煤矿企业实时地选用防护方式与排除安全隐患,在评价掘进单元的时候能够立足于采掘技术和掘进环境,且评估预警掘进技术支持的有效性、掘进整体的安全性、掘进顺序的科学性,倘若发生不完善或者是难以符合需要的情况,能够实时地加以优化。另外,实时性的安全评估预警能够引导煤矿企业实时地选用科学的巷道形状、构造、位置,以及调整掘进工艺,防止了由于错误的判断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煤矿的采掘工作中,采掘工作人员、采掘方法以及采掘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煤矿生产的安全和质量两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进采掘工作方法,以及培养采掘人员的技术,保证在煤矿的采掘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邓运启,王宜振,李振军,班质量评估在采掘施工现场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2(1):482-483.
[2] 薛洪伍.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科技风,2011(12):56-57.
[3] 刘映歧.刍论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10):289-290
[4] 舒永生,煤炭生产中采掘工作的安全管理探讨[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2(7):381-382.
[5] 张鹏.煤矿采掘工作安全质量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6):316-317.
[6] 李宏艳,陈小玲.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动态管理实践与思考[J].中州煤炭,2012(10):142-143.
篇3
关键词:化工安全工程;问题;采取措施
1化工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1.1人为因素与公共安全事故
构建化工工程当中,其主要指导工作的是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各种态度和各个行为直接决定了化工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化工工程中,最怕的就是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是目前化工厂最难进行处理的,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人为的操作不当,人为的操作不当直接影响了化工工程的成败。一般化工工程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基本上都是由于人工的操作不当,人工的操作不当具体表现在鲁莽上面,办事的时候擅自进行处理,比如说化工厂的工人为了要保障化工实验的完成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细节问题都不去注重,只追求产量的增加,而这当中尚未解决的细节问题就是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还有很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原因是员工在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这些人工作中的疏忽就直接造成了安全事故,进而直接造成了厂内的损失。这些源头都是化工工程对于人工没有要求,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也是化工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1.2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不到位
毕竟化工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用到的东西十分多的工程,同时化工工程还容易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爆炸,化工工程中一旦有一个小细节没有注意到,就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可目前化工安全工程却没有着重关心这些细节问题,因为化工安全工程根本就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没有提出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更别谈可以很好地执行了;化工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无论是未来化工工程要朝哪一个方面进军,最不能放的,就是安全问题,只有先保证了化工工程的安全问题,才能让化工工程有效地进行,因此现目前我国存在的化工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得不到位的问题一定是要得到解决的。
1.3生产设施设备落后
化工工程最主要的就是不断实验,发现或生产出我国需要的东西,而生产设施和设备是主要保持产量的东西,对于化工工厂来说,要完成化工工程,没有好的设备和设施又怎么可以呢?这也是防止安全事故的措施之一,因为有了好的设施和设备,在进行生产工作时,就不容易产生较大的问题,也就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但是有的工厂就是不能够保证有与时俱进的设施和设备,因此,这也是当前我国很多化工工程进行不下去的原因。
2针对化工安全工程存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2.1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因为直接进行化工工程的,是工作人员,所以如果能够想办法让这些人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那么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直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能让他们从入厂开始循规蹈矩,直接就对自己进行的工作进行遵从,对于工程中的细节问题,就会因为对安全的注重而顺带去关注了,这样就能从本质上减小由于人工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几率了,同时,这样也能够促进我国化工安全工程的发展,让我国化工工程发展得更加迅猛并且结构更加稳定。
2.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不仅要想办法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要想办法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参照国外一些知名的化工工厂的安全管理制度,因为国外的化工业发展得还是很成熟,可是去借鉴,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让化工工程发展得更加方便,在平常工程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依托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解决,还不容易因为提出了管理意见造成内部人员不和的情况,同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也是可以维持一个国内的化工工程的发展现状的。
2.3引进新的化工生产设施
生产设施设备的落后直接就限制了化工工程的发展,生产设施和设备如果没有想办法引进,那么不仅工程有局限性,生产的途中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客观原因,如果需要引进化工生产设施,一定要找信得过的设备生产商进行设备的订购,不然引进来的化工生产设施得不到质量的保障,就更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化工安全工程想要进行安全管理,肯定是要由内而外一起进行安全的改造和管理,设施的进步也只是一个前提而已,重点也是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规则,这也是相当重要的安全建设环节。
3结语
对化工安全工程直接进行管理的好处就是可以从第一源头就保证化工产业的发展,控制化工安全工程的发展方向,也控制化工安全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这些都是促进我国化工产业进行发展的途径,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我国的化工产业进行管理,最终让我国的化工产业在发展的途中,具备更多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劳宗文.化工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2017,(02):130-131.
[2]张春来.试论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J].化工管理,2016,(11):270-271.
[3]孙存山,田颖.针对化工工程设计中安全问题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1):43.
篇4
一、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缺乏规范
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顺利应用的基础,但是在现阶段,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利用还处在基础开发阶段,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仍在摸索。在各项技术不成熟的基础上,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方面还未提上整体规划的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运用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层面,并没有建立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教学目标。学生面对安全管理教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体效率极为低下,同时没有建立安全管理从业规划,严重制约着安全管理教学的开展,影响着学生的综合发展。
2.技术设计不科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企业的运用中还处在较为基础的摸索阶段,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不够完善。技术院校无法根据完善的技术设计进行相关安全管理的教学,导致学生所学的安全管理知识严重与实际的自动化技术运行模式不相符,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给其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3.相关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时间较短,使得安全管理教学人员的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同时安全管理教学的缺失,使得学生以及教职工忽视安全管理教学的重要性,阻碍着电力企业向现代化高科技发展。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教学的有效措施
1.制定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是促进电力资源稳定输送的重要措施。鉴于此,电力企业要在立足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安全管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为电力事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职业规划,增加安全管理从业率。通过规范、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行业标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教学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从而培养出具有专业性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人才。
2.提高技术设计的合理科学性
技术设计是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教学的基础,因此,技术院校要提高技术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通过严密的技术设计,结合实际的电力系统供电负荷标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使得技术院校在教授学生相关安全知识时,可以依据真实合理的技术设计,通过实践上机操作,帮助学生完全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职能。
3.提高教学人员的专业水平
为培养具备高精尖技术的专业人才,技术院校要加大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先进化的聘请制度,选聘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教师,同时要对现有教师加大专业知识再培训的力度。要在顺应时展的基础上,提高教学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并依据考评结果,制定出相关的奖罚制度,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促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小结
篇5
关键词:QHSE管理体系 科技兴安 安全监管 隐患排查
在持续低油价期,井筒工程服务价量齐跌,为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统筹协调资源,提高油服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区域整合外部市场业务,成立轻资产驻外分公司已成为油服企业改革的风向标。胜利延安分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主要负责统筹管理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各单位所属西北项目部及施工队伍。按照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统一部署,明确各主营单位对所属项目部负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胜利延安分公司负安全管理监管责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简称安全生产监管,是指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依法对区域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1]。《中石化安全管理手册》要求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推进实施负责;对安全制度的有效性负责;对安全综合监管的有效性负责。区域化市场业务整合后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直接关系到胜利延安分公司未来能否持续和谐发展,关系到整个区域项目能否顺利进行。
一、建立健全QHSE管理体系
QHSE管理体系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将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纳入了一个管理体系之中,并将四种密切相关的管理体系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按计划、任务(实施)、检查、反馈的循环链运行。QHSE管理体系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运行机制,并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不断改进QHSE表现和实现即定目标的内部管理工具,从而减少管理流程的重复性,提高管理的效率。胜利延安分公司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以体系标准为框架,以满足QHSE目标为要求,同时还考虑其有效性和经济性。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整合各方面资源及内外部条件,设计和建立具有胜利延安分公司特点的QHSE管理体系。
二、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拥有一套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是通过无数次的经验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对安全生产起着指导作用,对员工起着约束作用,是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1、用安全管理制度来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预防事故主要两个方面,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导地位,它往往会影响到物的安全与否,因此通过安全制度的建设来控制和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
据统计,近年来所发生的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三违”所造成的。因此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以人为本,用制度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切实预防安全的发生[2]。胜利延安分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套针对生产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切实可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营造出人人抓安全,人人懂安全的氛围。只有全员严格遵守安全制度,才能真正避免事故的发生。
2、用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
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员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员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员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通过安全制度建设,可以理顺各部门之间的管理责,明确各单位之间的工作接口,规避相互之间的矛盾以及职责不明造成的管理盲区,可以有条不紊地组织生产;同时可以从制度上促进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真正做到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服从安全。
三、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增强事故防范能力
隐患是潜在的危险,具有相对性、反复性和长期性。胜利延安分公司基于隐患“可查、可管、可防、可治”的特点,结合生产经营节点到现场监督检查,合理制定检查计划,本着“查隐患、查违章、查整改、查落实”的监管原则,坚持定期检查、动态检查、日常检查、全面检查、专项检查、安全督查和各单位自查相结合,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特别是对重点部位,安全设施以及特殊作业等关键作业环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隐患,不断优化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坚持闭环管理,实现全覆盖无漏洞、环节衔接无缝隙、安全管理无盲区。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举一反三,确保整改到位,促进公司QHSE管理提升。
四、大力推进科技兴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已广泛应用。充分利用现代化安全科技手段,在生产一线大力推广智能监控系统,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安装视频监控装置,特别是关键环节和高风险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从过程控制环节做好事故防范。采取固定式视频监控设施和移动式单体录像设施相结合,合理设置摄像头,连续实时监控,存储录像,确保监控全覆盖、无盲区。施工现场合理制定视频监控系统拆搬安计划,做到提前安装,最后拆除,确保全过程视频监控。充分利用监控视频录像资料查找“三违”行为,及时纠正违章,开展岗位安全培训,提升员工遵章守纪和安全意识。
五、结论与建议
1、实行综合监管,行业多,跨度大,专业性强,对安全监管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推广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仅能满足资料存储、实时传输等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离智能化还有一定从差距,应逐渐向智能视频识别系统转变。充分利用视频处理和行为识别等技术,对视频信号进行自动分析和监测。
3、进一步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增强考核执行力,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篇6
一、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是前提条件
对于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首要条件就是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这与消防管理工作中“消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要求相符合。通过消防知识尤其是消防基本技能的普及,不仅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还满足了强化生存教育上的需要。在高校消防安全宣教中,主题就是宣传消防文化,主要目的则是促进高校师生安全意识的提高,帮助其增加有关消防安全知识,特别是掌握逃生技能,并推动宣传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对此,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构建高效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组织机制。近年来,我国高校在行政管理上主要采用学院、系、专业的逐层管理形式,这造成各个院系之间比较独立。因此,对于高校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借助于这种主机管理模式来有效开展。2、对高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予以明确,并在教学中具体呈现。高校消防安全宣教工作可以分成若干部分内容,一般包括消防法律法规、预防火灾以及灭火教育、安全逃生以及自救技能等。经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但是缺少比较专业的培训与知识。因此,高校应当将消防专家请到校园中,并对广大师生进行消防安全讲座。同时,将消防知识课程安排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必修加选修课的形式来推动消防知识深入到课堂中。此外,在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师生进行消防应急疏散演习,培训提升师生的自救技能等。
二、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制度保障
在建设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消防安全责任制逐级落实是制度保障。对此,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设高校校园消防安全组织。在对高校消防安全组织网络予以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各个部门应当互相协作,共同设立从学院到系再到专业的三级消防安全网络。首先,学校应当组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总体上的消防安全工作;第二,各个学院应当成立二级消防单位,并负责学院消防组织管理上的工作;第三,在各个系,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机室设立三级消防管理部门,以上组织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法律以及相关规章,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的基础上,高校消防工作也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并有助于消防责任的明确。3、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依据高校行政管理上的逐级管理模式,需要将消防工作责任逐级落实,尤其是落实到个人。对于高校消防管理部门,应当逐级进行消防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并定期检查消防安全工作。此外,对消防先进部门给予奖励,并追究发生火灾以及存在火灾隐患的责任人员。
三、组建校园消防队伍是队伍保障
对此,高校可以设立校园义务消防队。高校一旦发生火灾,校园义务消防队可以迅速到达现场,并对火灾险情予以控制。相关研究表明,校园义务消防队扑灭了高校大约98%的火灾。对此,在公安消防部门指导下,校园保卫处以及教职工可以组建校园义务消防队,以此来减少火灾的危险。另一方面,应当对校园义务消防队进行定期培训,尤其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火灾隐患的排除,从而促进其自救能力的提高。
四、保证消防设备完好是物质保障
为了保证消防设备完好有效,高校应当确保消防经费的投入,及时更新消防设施。对于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消防设备是基本的物质保障。消防设备的水平高低情况,往往对消防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影响。目前,高校内应用着广泛的高科技教学手段,电脑室等电气设备的使用量不断增多,而高校内由于人口比较集中,这对消防设施的配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单靠灭火器和消防栓并不能满足高校消防需求,必须采购具有技术含量的消防设备,促使消防工作的现代化。对此,高校应当加大消防经费的投入,将其列入到学校预算中,并设立专门的基金,对消防设施及设备不断更新改善。此外,高校应当落实消防器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从纵向上来说,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中期施工和后期竣工审核;从横向上来说,环境、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都涉及到安全管理。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于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的提升无一不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安全制度形同虚设
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措施最直接的表现在于每个建筑施工工地都会设立安全标语。如“进入工地请戴安全帽”、“安全是生产的百年大计”等。尽管如此,建筑工人仍会忘记或是不重视不戴安全帽的制度,而制度要求升降机是不允许不搭载工人的,但一些建筑工人为了节约时间直接搭乘升降机。当前一些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建筑施工中忽视制度,置制度于不管所导致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当前建筑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所致,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人员依靠经验展开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容易疏忽大意。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人员安全观念的管理。
1.2对小型安全事故管理控制能力不足
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对于重大安全事故的把关和管理控制较为严格。但是忽视小型的安全事故监控管理,未能防微杜渐,全面贯彻安全管理。分析当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致因机制可知,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都是可避免的,但由于建筑施工队伍中缺少必要的应急管理领导队伍和人员结构不足,导致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并提出解决措施。如南方某建筑施工队伍,工人在垒砖的时候未能考虑到砖头的重心倾斜问题,导致砖头频繁出现掉落现象,但是该建筑队伍从未重视此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当砖头垒到一人高时倒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3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不够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要求包含质量控制管理、工程进度管理还有安全生产管理。还要求各个管理制度能够相互衔接,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但事实上,当前不论是安全管理还是其他形式内容的管理的力度和强度都未能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例如,某建筑施工工程中对于前期投招标的工作未能展开安全管理,对于工程进度不能进行有效的规划,导致在工程后期为了赶进度,安全事故频出,使该工程队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2.1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要求对现有的建筑工人展开安全培训,提高其对安全管理的认知;②要求能够制定同安全管理制度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如激励制度、招聘制度等。通过招收具有较高安全意识的施工人员并且利用激励的制度,让所有的建筑施工人员能够自觉加入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如某建筑施工队伍,在极端天气时,对施工人员展开为期三天的安全培训,并在课程结束后展开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获得奖金;另外该建筑队伍还通过奖惩制度,让施工人员之间能够互相监督管理,提高人员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践行程度。
2.2加大对施工安全事故的监督管理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呈现出的“小型事故不管,大型事故管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专业的安全管理队伍和领导班子,提高对各种安全事故的管理。一方面建筑施工队伍要寻找一批熟悉安全生产和建筑施工的人员组建监督队伍,定时定期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巡检;另一方面要求建筑施工队伍能够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如沿海地区在夏季多台风、暴雨天气,施工队伍及时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并制定安全管理机制,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加强对材料、机械等的巡查,并加强安全防护工作等。
2.3增加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
增加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要求能够调动整个建筑施工队伍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同时要求能够从横向和纵向施工建筑中都将安全管理置于首位。一方面是工程施工前期要求能够重视安全管理,不论是前期的勘察还是设计、投招标工作都要涉及到工程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要求能够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强资金支持,让安全管理能够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所以说,增加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主要是从统筹全局的角度上来说的,把握住生产管理的全局性至关重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整体上是从制度上规范它、观念意识上加强它。但是事实上,由于建筑施工具有突发性,也会受到环境天气的影响,同时一些安全标语形同虚设,未能真正提升施工人员对于安全施工的重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因而加强对突发安全事故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从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加强领导落实监督,将各个制度、观念思想落实到实处是优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涛 单位:新疆铁龙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潘炎棠.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J].建筑安全,2011,(2):25-26.
[2]萧子越.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与发达国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差异分析[A].
篇8
关键词:石油钻井;生产;安全管理
0 引言
石油钻井工程大部分在地下进行作业,隐蔽性很强,也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石油钻井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不仅责任大,而且难度也很大。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对于石油钻井生产的进度以及保障人员的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确保生产的安全、人员的安全是保证石油钻井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石油钻井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给整个钻井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1 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现状
1.1 施工环境中存在安全隐患 石油钻井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些岗位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不安全因素较多,一旦某个环节出错,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这是由于石油行业的施工作业大部分都是在野外进行,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施工环境和条件也比较恶劣,气候因素也是影响石油钻井施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石油钻井施工现场较为杂乱,而且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因此给施工工作带来诸多限制,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另外,在石油钻井施工现场设备众多,且分布比较散乱,设备的使用操作流程毫无规则,一旦施工设备管理不善就很可能造成触电等严重的安全事故。
1.2 石油钻井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只有确保各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才能确保石油钻井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尤其重要。但是,目前从事一线石油钻井工作的人员普遍综合素质较差,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主要表现为,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待安全管理工作不认真,缺乏对安全管理常识的深刻认识,平常没有对石油钻井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目前,很多石油钻井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石油钻井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专业素质偏低,而且也没有确立深刻的安全意识,因此容易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安全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另外,管理人员没有对石油钻井施工人员进行深刻的安全教育培训,不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对于自身的工作往往敷衍了事,心存怠慢,并没有将安全意识灌输到每一名工作人员心中。
1.3 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石油生产企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还远不能跟上石油行业发展的速度。石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涉及石油生产的各个领域,但是,目前我国虽然意识到了安全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建设实施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不足,石油钻井施工过程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支撑,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导致安全管理人员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解决问题。
2 加强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2.1 提高石油钻井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导致错误操作而引发的,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给石油钻井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加强对石油钻井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引导石油钻井工人深入地学习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深化安全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石油钻井的人员安全和施工安全。另外,还要不断提高石油钻井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他们树立强烈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深入了解现代化的安全管理观念和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单位具体的生产需求,对石油钻井工作人员开展专题教育、技术培训等教育形式,从而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2.2 加强钻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针对石油钻井的安全生产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导致石油钻井生产过程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否关系着石油钻井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石油钻井单位必须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于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一定要结合石油钻井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加大力度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完善,并且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3 创新石油生产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理念 为了保证石油钻井生产工作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应该根据石油钻井生产的特点,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和思想信念,创新石油钻井生产安全监管工作理念。首先,油田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专业的高技能石油钻井安全生产监管人才,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要求的技术和人员及时淘汰。其次,完善各项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并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传播途径,加强对石油钻井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理念的宣传,使其得到有效的落实。然后,油田企业还可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相关的活动,将安全监管理念、安全生产知识传递到每一名职工身上。
2.4 定期分析钻井安全的现状 针对目前石油钻井生产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钻井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减少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分析钻井生产工作环境及设备的安全现状,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安全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还要根据安全管理需要,对石油钻井安全生产的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安全管理计划,从而保证石油钻井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
3 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我国石油钻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对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视,通过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石油钻井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要不断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定期分析钻井安全的现状,并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计划,从而提高石油钻井过程的安全系数,保证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梁丰.浅议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9):212.
篇9
关键词:班组安全;安全文化;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班组是企业生产的最基本单元,是企业最前沿的工作团体。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关键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保证。据统汁,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的事故直接原因都与班组有关[1]。在煤炭、石油、电力等重工业部门,由于其安全风险非常高,其班组管理制度较为完善。轻工业部门发生的安全事故,虽然没有重工业企业直接,但危害同样巨大,如近几年频发的食品、药品化学安全事故,给轻工业部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敲响警钟。本文针对轻工业部门中小企业的特点,就轻工业部门怎样进行班组建设,搞好班组安全管理作探讨。
一、轻工业部门生产的特点对班组安全管理提出挑战
轻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大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但往往存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能及时追溯到事故源,导致事态扩大的问题,其原因就是其轻工企业生产的特点,多数事故发生地与事故源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分离的,如在食品企业中,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潜在危险因素[2],且还不可忽视前期初级农产品中农药、兽药的影响[3]。如此复杂的环节,对企业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班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通过有效的班组安全管理机制快速查找源头控制其蔓延提出了挑战。另外,轻工业中小企业多数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比较低,在工作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参与企业安全活动的积极性[4],这是轻工业部门中小企业的班组安全管理面临的又一难题。因此,轻工部门中小企业应当依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建立与本企业生产流程相适应的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二、如何进行班组安全管理
1.将生产技术指导与班组安全文化教育结合贯穿于企业生产过程
由于各个企业的技术条件、生产流程、操作要求、运行方式、员工构成等差异巨大,因此,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大的框架下,各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条例。例如针对某一台设备或某一个流水线,怎样操作是安全的,几个人操作,如何分工,谁负总责,新的员工如何培训。应当鼓励员工熟悉与之有关的原理、过程、目的,并且加强上游程序班组员工和下游程序班组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班组员工越熟悉生产流程,安全管理就越有保障。在班组成员的不断交流学习中形成该企业特有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的凝聚作用、规范作用、辐射作用[5],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前面提到由于轻工中小企业生产的特点,多数事故发生地与事故源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分离的且产品大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的外延应当扩大,即从原料地到消费者都应当被覆盖到。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施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6],与班组安全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增强每个班组团队的责任心、凝聚力,塑造企业自己独特的安全文化。
2.创新模式,不断探索新的班组安全管理方式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企业中创新一般涉及两方面,一是通过工艺改进或技术进步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安全系数;二是探索更先进的运行方式或管理理念,这里主要讨论后者。要使企业处于最佳的安全生产状态,应当对班组员工参与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已有研究通过构建员工与中小企业交往支付矩阵,对交往过程演化模型的分析来揭示个体不同策略选择对群体行为的影响[4]。这些研究方式可以融合于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的形成中,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不科学、不合理。
对现场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提高班组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著名的5S管理理念,它包括整理(SH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其后日本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使得产品品质得以迅速提升。这充分说明了管理模式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性,但班组安全管理并不终结于此,班组员工处于一个团队中,班组团队建设的怎样,直接影响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为此,有企业提出了建立“五型”班组[7],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经验。
3.营造氛围,培养人才
企业班组安全管理不能脱离社会的大环境,轻工业行业中小企业生产特点与重工业有区别,因此,这些企业最需要的是懂本行业生产全过程又熟悉相关安全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如何让人才脱颖而出,首先,社会上要有重视班组安全管理的氛围;其次,要发挥企业联合会和高校的作用,专门针对本行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再次,要鼓励班组员工积极学习与本行业相关的知识。
综上所述,轻工部门中小企业的班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创新与时俱进。安全生产伴随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总之,轻工业部门中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具体情况不同,各企业应针对各生产流程及流程中发生的变化,不断调整班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姚晶晶.班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6: 200-201.
[2]陈锦屏,张志国.关于影响食品安全因素的探讨[J].食品科学,2008,26(08): 490-493.
[3]MCEVOY J D G. Contamination of animal feedstuffs as a cause of residues in food: A review of regulatory aspects, incidence and control[J].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2, 473(1/2): 3-26.
[4]刘素霞, 梅强.中小企业员工安全参与行为演化路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 164-169.
[5]黄爱娟.浅谈企业安全文化与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12.
[6]钱杨,周建忠.基于产品召回的质量追溯[J].企业研究:理论版,2011,3: 6-7.
篇10
1煤矿安全管理中常见的组织错误及其危害
1.1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组织体系缺失
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导煤矿各项工作正常实施的理论依据,细小的关键上存在问题,就会造成整个煤矿生产工作出现危险。当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组织体系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煤矿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操作,导致人员出现安全问题[1]。组织存在错误和缺失,就不能发现细微问题,也不能积极的展开对问题的防范和预测,导致细小环节出现大问题而面临全面的危机。组织的体系缺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操作性不一致,随之出现不容易管理和预测危险的状况出现,进而导致更大的安全问题发生。
1.2煤矿安全监管制度不健全
因为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人员对于监管工作的认识不够专业,会导致整体上对于煤矿安全预警工作的缺失,预防能力不足,是产生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2]。传统的监管模式主要是依靠人工主观观察,没有实现电子科技的检验和监督标准,导致在许多环节出现隐患,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实现现代监管职能,要求针对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准确的仪器排查,能够准确到细微之处,才能保证防患于未然,不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1.3对于安全管理组织人员的业务培训不足以及工作范畴不明确
没有实现对安全管理组织人员的业务培训,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又不知道如何解决,影响后续的生产进行,还可能在出现危险的紧要关头,失去逃生的意识和知识方法,最终令工作人员失去生命。再者就是煤矿企业的工作范畴分工不够明确,导致许多环节缺失人员管理,最后造成煤矿的事故,也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1.4制定的奖惩制度不合理
奖惩制度是维系一个组织运转的重要手段,奖惩制度一旦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性,就会造成员工的不满心理,使得员工失去了工作积极性[3]。除了奖惩制度评判指标不公平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情况,比如应该进行奖励的员工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即便是得到了奖励,奖励的力度也远远低于其应得的奖励。而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人,却没有对其进行应有的处罚,仅仅是遵照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进行处理。此种行为,对于工作成绩优异的员工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打击,不仅仅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减弱,还使得组织的核心凝聚力被削弱了。而那些没有按规定处罚的员工则会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安全管理并不需要太过重视,很容易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危害员工的人身安全。
1.5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恰当
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行为会起到表率作用,员工会下意识的按照管理者行为的引导进行工作。而现阶段我国煤矿相关负责人的管理行为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有些管理者对于经营出现问题的设备毫不关心,容易造成因设备损坏或不工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4]。还有的管理者对组织内不同部门的员工采取同一种管理模式,没有遵照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管理者的不恰当行为,会影响组织内部其他员工的工作,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动力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2煤矿安全管理的防控途径
2.1构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在构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科学化的考量,实现可靠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首先,应该有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能够专门进行煤矿安全防范工作,检查可能出现的煤矿安全危机,防患于未然。其次,还要实现制度的明确文献,要求领导和工人都能够严格遵守规定。还有就是需要对煤矿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在计划的过程中添加对于未来的安全防范意识体系建立[5]。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在制度拟定的前期,要综合所有专业人士的意见,还要切身实地的考察工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安全工作的管理手段要实施在危险之前。防控管理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在工程构建初期就实现完善的制度管理,进行预防比补救要实际得多,而且对于工人的人身安危更具有实际意义。
2.3对安全管理组织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且严格划分工作职能
对于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对于人员自主防范意识的培养[6]。定期的进行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培训,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和自我营救意识。在问题没有发生的前提下,工人能够认识到危险性,防范补救可能发生的危险。清晰的划分人员职责,保证每个工作环节都能有人监管,就能将危险制止于最小的程度上。
2.4重新确立奖惩标准以保障奖惩制度的科学性
为了解决现阶段煤矿管理中存在的管理者制定的奖惩制度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做到重新确立奖惩标准,确保奖惩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7]。对于工作能力突出且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员工应该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促进员工积极性。而对于那些在工作中不遵守管理规定、投机取巧的工作人员,则应该按照《煤矿安全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惩罚,根据情节的严重情况进行相应的警告或辞退处理。奖惩制度的科学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是管理者维持一个组织有效运转的重要手段。奖惩制度的科学性使得员工认识到认真工作的重要性,为实现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2.5规范管理者的行为
管理者的行为在组织内部是其他员工的风向标,要想做好安全管理,就要实现对管理者行为的规范。比如在工作过程中,管理者看到工作人员或工作设备的操作或运行存在着问题,就应该及时地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带来的损失。不仅如此,管理者还应该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特色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做好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