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实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学专业实习

篇1

一、树立为“三农”服务意识,增强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农村教育问题。站在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和为城镇化进程输出经过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高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培养,强化养殖业(包括特种养殖)培训和畜牧业、大豆产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项目的技术推广,加大推进“绿色证书”教育,不断增强我省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明确涉农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更与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等级上的差别。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办出自身特色。以培养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国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保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能将客观规律和原理转化为物化形态的、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

三、坚持“三个结合”原则

1、坚持“教学与生产指导相结合”原则

结合当地季节,气候等因素,教师指导学员进行农业生产。指导内容予以农业生产实例为主,如春季备耕、备种、备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2、坚持“教学与调查回访相结合”原则

在实践指导教师结束田间指导之后,通过电话、网络等媒介进行回访,询问农业生产情况,并及时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难问题,必要时派专业教师到实地进行解决。

3、坚持“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原则

应结合农业实践,适时地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案。不仅仅是学员关注的课堂技术传授与实践中的“奇法妙招”,而且要把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涉农专业学员的实习基地,为学员介绍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发抱团闯市场的激情和想高效益就必须有组织上规模的经营意识,有力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优化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结构。

涉农专业本身就具有特殊性,“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村一品”的农业生产特点,决定着涉农教学必须突破常规,结合科教支农、科技兴农、科学富农,推动乡镇地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应学员之所需,教学员之所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五、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实习难是困扰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各职业院校要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作法,积极寻找出路,我部结合村屯区域特点以及自身师资情况,采取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教师实地指导,开展专业实习

根据村屯区域种养殖特点,选择学员共性问题,实践指导教师在实地进行分析讲解,巩固理论知识,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建立家庭式实习实训基地,稳固实践教学效果

涉农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较强的生产实践、推广、实验和管理生产的技能,还应具有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这除了加强和改革理论教学各环节外,还要十分注意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这除了在实验场(站)进行外,更有必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学员自家地作为家庭式实习实训基地,选派老师定期轮流到实习实训基地去从事于教学、生产、实验和推广等活动。学员也定期去进行生产实践和教学实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从设计方案、实际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和生产、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直接的全面的实际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验能力、生产计划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3、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践教学环节是涉农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而实习基地的建设。又成为限制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已经成功建立了高规格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涉农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稳定和完善地保障。

六、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1、实践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担任各实践教学管理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加大力度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主要是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和指导生产教学的“生产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

篇2

本科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指导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禤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4]胡根海,岳庆玲,周岩.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29-229.

篇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更加切实地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新情况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和基地建设也不例外,结合我校农林经济管理是国家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必须要有新思路。

目前,由于学校在教学实践环节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即便有一些关系松散的实习地点,也只能是临时应付一下实习的任务。不稳定的实习地点,加大了每次实习的准备成本,而且使教学实习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加之实习经费短缺等诸多因素,使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相当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如何在现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实习模式创新,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走出目前的困境,实现学校与实习地联手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一、面临问题

1.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还没有稳定的校外教学基地,每次实习都可能另选地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过去5年的教学实习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的实习地点。实习单位大多把接待学生实习认为是一种负担,有时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接受我们的实习要求。学生实习往往是“走马观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靠“打游击”来维持,每次实习前教师总是为联系实习地点奔波犯愁,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也不利于实习内容指导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这种情况与重点院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教学实习标准和要求极不相称。

2.教学单位的一厢情愿,根本没有考虑实习基地的的需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像其他的工科专业能解决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教学单位仅仅只是从“我要实习” 的需求出发,而从来不顾及实习单位的实际生产需求,所以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也就自然在情理之中。

3.校内外教学、科研、生产各个模块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系统的、一体化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校内外这些教学实践资源本来是非常有限的,它们之间本来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可以共同建设和利用的关系,而现在的教学管理体系既没有对校内应有的教学实践资源进行有效优化和整合,也缺少对校外教学实践资源进行更多的投入和建设,现在一些我校自己建的试验站就借口学校没有给他们专项实习经费而拒绝前来实习的学生,使各环节脱节,不能相互融合,严重影响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生产实习这一环节的教学质量。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模式创新的目标

彻底解决教学实习难的问题。使教学实习由现在一般性的、松散的、低标准的实习向将来学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参与生产实践、生产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的相互渗透、高标准、紧密型实习转变,形成特色。经过几年的实践,一方面会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教学、科研、生产相互联络的一体化实习模式;另一方面,教学科研部门会形成对实习基地基本农业信息、资料的数据积累,反过来对教师科研提供样本点的基本信息和资料,以便他们进行跟踪研究。最后,长期的实习积累和规范研究对当地解决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问题将产生积极影响,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当地形成我校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实习的特色、品牌和声誉。

三、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模式创新的内容

1、将校内外的科研资源尤其是校内外科研平台纳入实习体系

例如,把我院现有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等研究平台和研究中心和学生的教学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参加部分研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通过教师指导,研究课题,使学生能接受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实践锻炼,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生产”。教师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基地这一特殊的区域和条件,结合实习,选择多项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带领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吸收实践成果,充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

2、构建整体化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实习一体化的组织机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联系、交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和教学实习工作质量的,以保证完成教学部门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随时的而不是临时的实习任务。以保证双方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积极参与教学实习的激励机制(如聘请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发放聘书,给与一定报酬,给与实习基地接待学生实习一定的专项费用等)

3、选择能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综合考虑地缘、距离、经济、社会生产条件、规模、类型、性质等多种因素,力争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要充分考虑实习单位的实际利益和需求,找到双方的共同所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联合建设实习基地。变临时性实习地点为长期性学生实习、教师科研的实践基地,变单纯要他人尽义务为互利互惠,变

转贴于

学校独立负担为场校共建基地。选择能满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要求的合作单位,进行合理布局,精心选点。

4、创新师资队伍的培养模式

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光是学生而且是我们人文社科类的许多教师的“软肋”。比如,经济管理类的许多老师讲授企业管理课程,却从来没在其企业中工作过一天,人文类讲授经济法的教师可能没有完整参与过一起企业因经济纠纷涉及法律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这样,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创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来新的挑战,教师应在思想、观念、行为方进行的革新,学校要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5、创新教学实习模式

改变以往教学实习学生的选题模式、考核模式和组织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实习环节,集调研、参观、讲座、研讨等多环节为一体。激励使学生、教师、校外实习单位都积极参与其中,使者三方充分结合成为教学实习的主体。

由校外实习基地提前提出拟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许多乡镇、县市都需要对当地某一农业经济问题的进行调研),以此为依据,结合学院相关课题的研究需要,指导学生的选题,以项目的形式,完成实施。将来实习的结果不仅由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评定,也要交由实习单位进行评价(以前只是出具一个实习证明),实习结果要一定程度满足实习基地研究、生产、实践中解决农业经济实际问题的要求,

篇4

关键词:农林类;顶岗实习;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138-03

Abstract:To carry out th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rofessional post practice smoothly or not is an issue plaguing the reform of many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teaching. In combination with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practice,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elucid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rofessional post practice standards,making a useful exploration to enhance the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Key words:Agriculture and forestry;Professional post practice;Standard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类型已经进入了紧密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阶段,以基于职业岗位的、参与真实工作过程实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这种模式下,近一年时间的顶岗实习过程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载体,将学校所学和企业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但是,就高职院校而言,虽然近年来在顶岗实习方面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所处地域、所属专业等特殊性及其他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顶岗实习工作的实际开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在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过程中,鉴于许多现实问题的出现导致学生的顶岗实习无实质内容,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农林类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的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高素质的农林技术人员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如何提高农林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培养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农林类技能型人才,是涉农高校的基本任务。因此,如何建立高职涉农专业顶岗实习的标准,构建有效机制,强化顶岗实习的功能,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从而促进农林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培养高水平技能型农林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涉农高职院校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1 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

1.1 受制于农林类行业企业现代化、规模化程度 众所周知,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所拥有的战略地位,现代农业产业势头强劲,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行业企业的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许多涉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相对艰难,更多是依靠政策的扶持。而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着学生技能的培养,企业是顶岗实习的大舞台,企业比学校更能掌握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所以涉农企业的发展、态度和观念决定着农林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1.2 缺乏个性化的教学大纲 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学校都会印制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其内容大致相似,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各种要求,以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但农林类专业因其专业特色和实习企业和岗位的特殊性,需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制订完善相对特殊的实习教学大纲并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指导,促使学生了解、熟悉顶岗实习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而往往缺乏这样的个性化教学大纲。

1.3 管理不到位 农林类行业企业一般地处城郊或远离城市的所谓边穷地区,学生被送到实习企业之后,学校难于管理到位,甚至是有学生是自己找联系的实习单位,学校基本无法跟进管理。

1.4 教师指导不到位 经调研,现在的学生顶岗实习一般有两位指导教师,一位是企业教师,另一位是校内专任教师。校内教师只是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统计学生的顶岗单位;企业指导教师基本就是形同虚设,就是挂名而已,没有起到际指导作用。校内外指导教师缺乏良好的交流沟通,导致对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不到位,甚至缺乏指导。另外农林类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也是目前涉农高职院校急需加强的地方。

1.5 “三有三无”成为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常态 农林类企业数量规模、管理者水平、创新意识、技术能力和安全生产防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直接导致农林类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三有三无”的顶岗实习常态:即有顶岗,无轮岗;有粗暴管理感受,无职业素养培养;有安全生产风险,无实习权益保障。这样,在较低管理水平下的长期单一重复劳动,驱使实习学生的情绪化现象严重,技能水平呈现扁平化。

1.6 规范化考核评价体系欠缺 目前,顶岗实习学生的评价主要由实习企业给出评定结果,其评价差异性基本无法体现,而指导教师的评价主要则是基于学生是否存在重大违纪现象,如无,就依靠主观印象给予评价,学生一般都可以通过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这种现象在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中体现较多。

2 加强高职农林类顶岗实习的对策建议

2.1 完善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大纲 顶岗实习教学大纲是指导农林类专业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标准要求,结合农林类专业特点、岗位需求、职业定位等方面内容,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顶岗实习全过程,从实习的性质、进度安排、岗位要求、时间安排等方面系统规划完善教学大纲,学生在它的指导下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研究,顶岗实习教学大纲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专业大纲,一类是综合大纲,内容可包括:实习目的及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任务、顶岗实习环节和要领、顶岗实习的形式、顶岗实习的指导要求、成绩评定等。完善农林类专业顶岗实纲是建立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的核心之一。

2.2 以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涉农企业资源整合,开创校企合作新机制 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越来越需要各类职业教育集团的推动,因此,今后要优化集团内部涉农企业资源,制订集团准入方案,集团内部实现师资、技术等资源共享,并积极拓展新的农业行业企业加入集团。借助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结合区域特色产业,涉农专业与行业企业、农业产业园区及示范基地、农村合作社等共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融知识、技能和素质于一体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涉农行企资源整合,开创高水平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建立涉农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责任分担机制,明确实习企业、学生、学校在顶岗实习中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实习的进行和中止制订准确的评判依据。

2.3 顶岗、轮岗、职岗贯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的“三有三无”常态和扁平化的技能水平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因此,需摒弃原有顶岗实习的计划的岗位安排,与涉农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反馈。在顶岗实习标准中鲜明指出顶岗实习、轮岗实习和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在涉农的企业全部实习期间,在企业的关注下,以培训教育为突破口,从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提升职业素养,从首次实习岗位的学习、熟练,拓展到不同岗位的实践训练,以达到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来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扎实提升实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此环节,校企双方须深度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顶岗实习动态,及时协调解决实习学生工作、生活及思想上出现的问题。

2.4 建立动态监控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的关键环节为有效评价实习效果。因此,需建立动态监控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的量化标准。主要包括:企业选择、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工艺流程、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等考核评价;顶岗实习考核鉴定表、顶岗实习动态考核记录(可借助学校高水平数字平台建设实现全程跟踪);以及引入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考核测试成绩作为评定依据。例如:某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学生在养殖场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岗位实习,则在完成基本的考核要要求后,须从农业行特有工种职业技能考核题库中抽取一套动物防疫检疫员高级工的试卷进行测试,并将成绩计入顶岗实成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技能考核鉴定放在顶岗实习的最后一个月进行,将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与技能考核鉴定有效衔接。

2.5 以高水平农林师资团队,推行校企双导师或驻点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标准的践行,最终落实到位的是校内外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的共同管理,即校企双导师管理,或者校内教师的驻点管理。以实施农林类顶岗实习标准为根本目的,打造一支高水平,符合农林类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和传帮带”的方式,积极拓宽教师能力提升渠道,优化专职兼师资队伍建设,健全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制度。落实涉农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 “双师指导”,解决校内教师赴企业驻点管理顶岗实习学生的后顾之忧,促进校内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校内外教师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根据农林类顶岗实纲的具体要求,推进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引导学生在实习岗位的成长,成材,对双导师或驻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校企双师将企业参与校内实践教学前移,将学校参与顶岗实习延伸,形成学校教育与企业师傅带徒教育的有机结合。

3 结语

探索建立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是依据农林类专业特点,农林类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基本要素,将创新创业教育全程贯穿实纲,科学有效的将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时间、目标、岗位要求、技术技能、岗位轮换等方面与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相关的要素细化、量化,并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顶岗实习全程(农林类专业创业位点较多),对于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关键节点重点指导和掌控,形成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执行的标准体系,从而指导省内农林专业顶岗实习工作高水平的开展,对于提升农林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舵.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教育探索,2007(9):134-135.

[2]刘荣红,崔海军.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模式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108-110.

[3]童卫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系统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2(05):102-104.

[4]吴红,冷士良,徐冬梅,等.高职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的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06):110-111.

篇5

( 一)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城乡差距大,轻视农业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大多数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根本不愿意让孩子学习和农业有关的专业。子女也深受其影响,对涉农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选择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哪些专业学了以后,能够去大城市从事经济收入好的非农行业就业。国家为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涉农专业,对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了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的政策,这对涉农专业招生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职涉农教育还是没有受到涉农专业潜在生源的农村学生及家长的充分认可,他们大多数心理上还在排斥涉农专业,从近几年中职学校招生情况看,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呈下降的趋势。可见,传统观念导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难,严重束缚了涉农专业的发展。

( 二)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建设缺乏活力。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一直困扰着设有涉农专业的中职学校。由于多年来涉农专业人数少,开办的班级十分有限,导致学校对涉农类专业重视不够,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实验基地等方面投入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专业建设缺乏活力,成为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些关键要素的缺失都严重制约了中职涉农专业的发展。受其影响,教师教改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改革意识不强,重理论、轻实践,加上教师本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造成涉农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十分严重,社会对中职涉农专业办学情况认可度不高。

( 三)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许多学生认为涉农事业属艰苦行业,就业单位一般位于偏远的农村,工作环境差,薪酬不高,地位低,所以对所学涉农专业兴趣淡漠,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学农而不爱农,属于被动式学习。基于这种学习态度,从学生本身来讲,专业基础薄弱,加之实习期间,企业从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对实习学生缺乏热情,不能提供完整的实习流程,所以学生得不到全面的专业训练,应用技能水平不高,经验极少,综合素质与社会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同时,因为就业观念的影响,有的毕业生为了能留在城市工作,宁愿到电子企业上流水线、在服务行业从事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也不愿去专业对口的涉农企业工作,造成中职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农村急需农业专业人才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加强中职涉农教育的对策

( 一) 改变轻农思想,提升涉农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农业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中职涉农教育的发展,为农业的现代化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改变社会上的轻农思想,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转变传统观念对涉农专业的认识偏差,使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涉农专业的发展,提升涉农专业的社会地位,增强涉农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鼓励更多有志青年选择涉农专业,确保涉农专业有稳定的生源,解决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即成为现代农业的能手,使我国农业后继有人。

( 二) 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办学主题是服务三农,这也是涉农专业赖以生存之源。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广,传统生产方式已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对涉农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中职学校应切实转变观念,紧紧围绕地方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对涉农人才的需求,加强涉农专业建设。

1. 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由于涉农专业开设的科目多,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影响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讲求实用性,打破原来单一的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线来设置课程,开发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适应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知识、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2. 增加教学设备、实验基地等方面投入,为学生实践活动、技能训练提供实践平台,实现学习和生产无缝对接。一是增加校内实习基地教学设备,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践场所; 二是实行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支农活动和社会服务等,组织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3. 强化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首选的重要条件,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要有先进的埋念、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不仅是教学的能手,还要成为精通生产,熟悉销售的行家里手,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又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 三)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1. 政府应对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出台更加优惠的就业政策。要加大对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帮助涉农专业毕业生回到农村就业、创业。如把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回乡创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给予农业企业的优惠政策结合起来,鼓励涉农专业毕业生回乡创业。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土地经营方式,实行一体化规模生产,为涉农专业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2. 中职学校应加强学生就业工作,提高涉农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篇6

关键词:农广校;涉农中职;教学管理;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173-03

自2010年以来,根据省农广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洪泽区农广校就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涉农专业中专班招生工作,到2016年共招收学员1 703人,开设了淡水养殖、设施园艺、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现代农艺技术五个专业,合计23个教学班,校本部开设了3个教学班,镇级开设了7个教学班,村级开设了13个教学班,生源覆盖了全县各镇。已毕业1 105人,目前还有8个班598人在读。

1 主要做法

1.1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顺利开展招生 历年来,学校都高度重视涉农中专的招生工作。招生过程中广开门路,多种途径招生,除了下沉办学重心,主动在乡镇、村开设中专班的同时,还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合进行招生,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每一位想学、愿学的人员有机会参加学习。

1.1.1 紧紧围绕产业,科学确定专业 在涉农专业开设上,坚持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跟紧产业,做到因地、因需制宜,与现代农业和农民的现实需求实行“无缝对接”。并且围绕当地农业资源特色开设专业,在洪泽区水产养殖重点镇老子山镇开设水产养殖专业,在洪泽区设施蔬菜基地镇高良涧镇、东双沟镇和仁和镇开设现代园艺专业。洪泽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拥有高标准农田2.33万hm2,为此在相关镇村重点开设了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同时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开设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以及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

1.1.2 深入实地考察,科学选点建班 根据江苏省农广校下发的招生工作意见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招生简章,同时深入调研,广泛宣传,认真组织,通过现场查看各教学班教学场地和教学条件,科学选点建班。通过村干部和学员座谈会,了解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村两委班子意见等情况,设立教学点并科学确定相应专业。

1.1.3 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招生,确保学员的素质 2010年与组织部在全区村干部中招了一个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班,与老子山镇水产站在老子山镇养殖户中招了一个淡水养殖班;12a与区委农工部在全区村会计中招了一个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班;13a与区妇联在村(居)妇联主席中招了一个农产品保鲜专业班。这些学员从业类型一致,整体素质较高,从而提高了参学率,降低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1.1.4 把好学员入学关,科学遴选学员 把好学员入学关,是提高涉农专业中专班办学质量的基础。学校对学员的遴选坚持“三有”原则:首先,有文化水平。要求学员有初中或初中以上的文化、年g在50周岁以下。其次,有产业基础。学员要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较强的学习欲望。再次,有较好素质和认知能力。学员能够服从学校安排,协调好学习与生产关系。

1.2 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加强组织保障 为规范涉农专业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总负责,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为成员的涉农专业校级教学管理、督查领导小组。各教学点配备教学班负责人、班主任2名(农广校专职教师和教学点各1人担任)、辅导教师(教学点担任)4人组成,分工协作,职责明晰;每班根据班级管理规定成立了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组成的班委会。组建教育教研组,负责涉农专业中职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涉农专业中专班学生绝大多数是从业人员,有过行业经历,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拿文凭,更多的是希望学到与从事的行业、产业有关联,对自己增收有帮助的知识、技能,解决短期培训中不能解决的“所以然”的问题。因此要提高涉农专业中专班办学实效,关键要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想听什么、想解决什么,因此学校每年都针对不同专业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并组织相关专业教师下基层、进村,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其需求,了解行业、产业生产实际,了解学生最关心、最想知道、最想掌握的知识、技能,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课程教学方向,确保教学的针对性。

1.3 加强教学教务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1.3.1 规范师资队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结合产业与成人教育特点,依托本系统技术力量,选聘高学历、高职称,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30余名担当兼职教师,负责涉农专业中专班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同时建立师资库,实行聘用制管理,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5人,其他全为中级职称,同时在教学中还经常聘请一些农牧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来我校为学员讲学,提升教学水平。

1.3.2 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形成良好校风 为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学之初,学校先后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和职责,其中有教学管理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学员学习考试管理制度、学员守则、学生干部管理实施方案和学籍管理细则等等,并将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张贴上墙。

1.3.3 改进教学内容方法,提升学习兴趣 提高涉农中专办学实效的关键是教学内容实用。增加办学的吸引力,让办学有生命力,讲解系统、抽象的理论同时,也要想法设法让这些理论变成学生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傻瓜技术,从而让学员感兴趣,提高学员的参学率,多年来学校一直努力尝试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一是聘请在生产一线的、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当专业课老师;二是优化教材内容,授课上要求教师不必照本宣科,更不必讲解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讲解一些贴近现实、生活和生产一线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一改上课只有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古板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将生产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带到课堂,向授课教师提问,直到弄懂为止。同时也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大大得到了激发,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并经常组织老师上门、到田头指导服务。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移动电脑房补助教学,为教学计划的实施提供相应保障。

1.3.4 加强实习实训环节指导,提高专业技能 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相应实习基地,确保学员实习开出率,按质按量顺利开展了实践课教学任务。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相应实习基地,按质按量顺利开展了实践课教学任务。设立了水产品批发大市场、花卉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实习基地,提供学生了解种养行情、农产品的收获储存保管、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产品的推销、农产品的分类、农产品的包装、农产品的储运保管、产品的加工、物流核算产品收购、产品储存保管、农产品包装运输、农产品销售等实习内容。

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学生勤奋好学,学生中反响也较好,开出率几近达到90%以上。通过以上实习,锻炼了学员实践技能,提高组织、指导生产的能力及岗位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知识,培养独立工作和处理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学员正确的专业思想,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基本达到了教学计划的要求。

3 主要成效

通过3a的系统教学,提高了学员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有学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各级涉农专业学员中,都出现了一批“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创业能手。

3.1 提高了学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 学员通过系统地中专职业教育,能从实践去感悟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如原来知道用什么药防治病虫害,现在知道了用药原理和为什么用此类药防治,并能举一反三,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能力呈螺旋上升,真正掌握了一技之长。学以致用的水平提高促进了产业上规模、上效益。

3.2 提升了学员适应和闯荡市场抱团致富本领 通过系统学习,学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加强,就业技能、创业能力和抱团闯市场的本领得到提升。据统计,各级中专班刚入学时绝大多数学员只是单纯种养等人上门收购或上街零售,现在有约40%学员扩大了种植和养殖规模成为种植大户,20%学员成为专业农产品经纪人,利用营销手段把收购的农产品集中运输卖到大城市大超市;50%学员既种植又销售,提高了经济效益。80%学生参加了各类专业合作社,其中45%学生创办和领办了合作组织或家庭农场。

3.3 促进了学员主动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 3a的学习增强了学员学用科技能力,主动接受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来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效益增加自身收益。

3.4 增了学员承担建设新农村的社会责任感 学员在村部场部的教室上课,经常接触,对村里场里的事务关心自然增多,村干部带头为村民做事赢得学员尊重,逐步转化为对村集体的关心和支持,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农村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加强,和谐稳定有助于新农村建设,从而也彰显了农广校联合办学的社会效益。

4 面临问题

(1)办学吸引力不足。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从事非农生产,农村家庭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非农收入,农民增收对农业的依赖程度降低,加上现有刺激政策吸引力不够,参加不参加学习、拿不拿证书并不会影响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农民对涉农专业中职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内在或外在的动力,导致办学难、难招生。

(2)农广校专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办学能力和条件建设较差亟待提升。

(3)因助学金政策的变化和免学费补贴的调整以及学历文凭内在驱动力不强,参加学习获证的农民与未参学未获证的农民在政策扶持上没有差别,少数学员失去学习兴趣,到课率受到影响,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

5 对策措施

(1)切实解决学员生产需求,做到学以致用。学员的学习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想解决眼前的农业问题,有的是瞄准一些新型农业。通过广泛调研搜集信息,引进新品种、新项目,为有志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打造展示的平台。同时要在学员与学校,学员与专家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群、QQ群、博客等现代信息手段,达到有问题及时反映,并及时解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涉农人才的培养质量。

(3)跟踪指导,做好对毕业学生的后续服务工作。中等教育应以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长期师生联系制度,确保每个毕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产实践中随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关怀。同时加大典型培植力度,宣传和扶持优秀毕业学生,彰显农广校涉农中专教育的办学成果。

(4)加大对涉农中专办学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涉农中专生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提高办学能力。同时对涉农中专生在农村干部任用、土地流转、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士海,田玉斌.涉农专业中专班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1,11.

篇7

关键词:农学专业;综合改革;改革背景;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72-04

农学专业是我国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自1951年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万名。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跨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各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均在进行积极的人才培养改革,我校农学专业也在进行积极探索。

一、国内农业院校农学专业改革情况简介

农学专业作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其教学改革一直不断。通过文献查阅,结合调查走访,了解了国内几所农业院校近几年来所开展的农学专业教学改革情况(表1)。

整体来看,国内各农业院校在近几年均采取了与时俱进的态度,针对农学专业教学开展了大量改革研究与实践,但整体来看,多数是针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验课设置、基地建设等单方面进行的改革,且多集中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整体来看,以往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仍显不够。2012年,教育部下文要求各专业开展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各省教育厅也积极响应,各高校反应迅速,积极组织各专业开展省级、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全校众多专业中脱颖而出,现已被列为湖南省与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二、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介绍。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最老的专业之一,设置于1951年。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名。200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教学名师官春云院士、国家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作物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等作为支撑。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8人,博士在读3人,硕士学位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现有在校学生近400人(含农学教育专业)。农学专业拥有良好的实验实习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农学实验教学中心、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8个开放实验室和水稻、油菜、棉花、苎麻等专业研究所,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800m2,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实习教学方面,建立了“耘园”校内实习基地和常德、长安、浏阳综合实习基地,隆平种业、金健米业等合作示范基地,衡阳油菜、岳阳水稻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其中,常德基地、长安基地、隆平种业等实习基地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2.教学改革成就。本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成效显著。1996―2000年主持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重新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体系。该成果于2000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0―2002年又承担了“大农学专业教学综合改革”的重大教改项目,2002年获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随后,“植物生产类宽口径人才培养研究”于2004年获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又承担了“农学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及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农学类专业研究学习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农业高科技股份制企业新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探讨”等省级教改项目和“农学院综合实验室改革”、“农学类专业创新实验班的试点”和“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等校级教改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1996年以来,本专业逐步拓宽专业内涵,专业知识传授由农作物生产扩大到植物生产,使“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拓展了学生的就业空间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近几年来,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删掉了一些比较老化的课程,增设了一些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如《WTO与中国农业》、《世界农业》、《设施农业》、《农业标准化》、《农业生物技术》、《作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等。同时,强化了实践性教学,创立了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课程《农学实践》和“六边综合实习”,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本专业着重加强《作物栽培学》和《植物育种学》的建设。《作物栽培学》先后列入学校、湖南省和国家精品课程,《植物育种学》被列为湖南省精品课程。随着教改的深入和培养目标的修订,本专业主编了《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农业概论》、《现代作物栽培学》、《现代植物育种学》、《植物栽培学》、《植物育种学》、《农学实践》、《农业系统工程》等教材。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创立了“六边综合实习”模式,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1994级起,对农学专业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改革,在学生完成了专业基础课进入专业课学习时,于第六个学期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实行专业课教学与全方位全程综合实习,在一季作物完整的生长周期进行“六边综合实习”,即边实习、边上课、边科研、边推广、边调查、边学习做群众工作。目前这种模式至今已经坚持了16年之久。学习效果评价改革――本专业历来重视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学习效果:成立学校教学督导团和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加强教学督导、检查与评价工作;建立听课制度,校院两级领导、督导团、专业与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听课;建立评课制度,建立听课人、学生及自评相结合的课堂评价体系;建立试卷抽查制度,随机抽查考试与考查执行情况;学校及学院每年举办赛课、教案等各种比赛,提高教师水平;每年进行各专业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的调查,收集用人单位意见;从毕业班论文质量、考试考查成绩、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整体来看,我校农学专业一直坚持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专业仍需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改革。

3.存在问题分析。(1)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需求。首先,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农业发展国际化与农学人才需求国际化,以及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迅猛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灾害性天气频发,而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农产品供给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两型社会”建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学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最后,农学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强是农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必须增大实验、实践课程比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教学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一,团队结构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其二,团队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部分教师科研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其三,团队功能有待细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明确分工与协作。(3)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现有的“集体授课制”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解决“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教书和育人工作脱节”的问题。现有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现有的考核方式难以评价学生能力的强弱。(4)实践教学有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表现在4个方面:实践教学比例须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内容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有待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与考核方式须进行改革。(5)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激励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有效监管措施、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需要完善“弹性学分制”与“第二学位制”的相关配套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需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与专业综合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措施。

三、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目标与思路

1.改革目标。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对农学本科人才需求的变化,实行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使农学专业在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与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优化和提升,将农学专业建设成为师资结构合理、学科力量强大、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和实践条件优越、教学方式先进、教学科研相长、管理理念先进、管理制度健全的国家级示范专业,为社会输送更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

2.改革思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特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在巩固已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拓进取,务实创新;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服务现代农业;夯实专业基础,丰富和提升专业内涵,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着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研产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改革。(1)专业办学定位研究:传统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而当今社会形势、农业发展形势以及就业途径与形势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需求对农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也必须进行调整与更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2)专业发展规划研究:我校农学专业是国家二类特色专业,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同类专业以及国内重点农业院校的农学专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仍需从专业发展总体目标以及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条件建设与预期目标上开展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同时,还应通过广泛调研,对专业依托学科――作物学科的发展规划开展研究与论证。(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生主要去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构建应用型、学术型分类培养模式;学术型采取“3+3”或“3+2+3”的本、硕或本、硕、博联通培养机制,应用型采取“3+1”校企合作培养机制。(4)课程体系改革: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应用型、学术型、复合型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和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重新确立专业主干课,构建核心课程群,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并增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加强实验实践课程,增设素质教育课。根据分类培养的需要,构建应用型与学术型选修课程模块。(5)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主要是实施专业主干课“开放式”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注重因材施教,改革考核方式,调动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6)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实习实践基地、教材体系、教学管理等。本专业将针对体系各项内容开展研究与实践,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走“传帮带”、“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道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打造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团结协作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适应于开放式课堂教学的高标准的综合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扩大现有农学综合实践基地规模,完善其设施与功能,并加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新建教学科研基地1~2个;同时,结合农学专业综合性强的特点和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合理设置实习模块,加强实践过程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材体系建设:组织编写新教材4~5部,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教学管理改革:主要包括:建立师生诚信档案;实行目标管理,完善考评机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教师集体指导制、班主任制和导师制“三位一体”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培养管理新模式,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的有机结合。

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本专业也历来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的“六边综合实习”模式曾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制约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同时,自2012年开始,我国教育部已在全国提倡开展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因此,本专业必须以此为契机,从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保障条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海江波,冯炜,廖允成.农学专业多元互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50-52.

[2]曹凑贵,张献龙,傅廷栋.改造传统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农业教育,2004,(1):21-23.

[3]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6):97-98,101.

[4]李晶,邹德堂,宁海龙.高等院校农学专业教学实习改革研究与实践――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9):72-73.

[5]李晶,宁海龙,王敬国,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农业教育研究,2011,(1):17-18.

[6]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7]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保障[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56-58.

[8]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85-86.

[9]王守义,王建华,郭风法.农学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4):86-87

[10]郭风法,宁堂原,王守义,王建华,李向东.农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88-91.

[11]任万军,杨文钰.新世纪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S1):27-28.

[12]任万军,杨文钰.农学专业开设半开放式科研参与型实验的尝试[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S1):90-91,100.

[13]秦亚平,张文英,许佳秋.优化实验设置提高实验效果――农学专业核心课实验优化与整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125-127.

篇8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实习基地;浙江农林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45-02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针对农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而设的专业,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对其它几个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进行合并而成的,隶属于农林本科专业中的环境生态类。我校于2007年新设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首届毕业生已于2011年6月顺利毕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农业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必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探讨通过生物、工程、农艺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通过预防、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着力建设具有良性物质和能量循环体系的生态系统,寻求农业资源最佳利用、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方法、对策。近几年我们资源与环境类课程的实习主要是以校外实习为主,经费开支大,另外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我们“两园合一”(校园和植物园合一)的校园,本身具有的丰富资源,包括植物、水、土壤等,我们还未充分利用。如果能结合我们的课程特点,建设相应的集系统化、专业化、多功能化为一体的校内综合实习基地,一方面可减少不必要的野外实习开支,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发掘和拓展校园作为综合实习基地的功能,使我们的课程实践教学真正融会贯通到“生态大学,天人合一”的办学理念中。

一、校内实习基地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相关课程:课程教学实习实践:地质学基础、气象学、土壤学、土宜学、水土保持、土壤污染与修复、植物营养学、作物栽培学、生态学、环境与资源信息技术、试验设计与统计、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Ⅰ.土壤和水质分析、Ⅱ.农化分析)以及涉及废弃物资源化与肥料开发、土地管理学、微生物学等课程的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2.全校性课程资源与环境类课程:面向环境科学、林学、园艺、植保、农学、园林、风景园林等专业开设的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的实习、实践教学。

二、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目标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相关课程的综合实习平台。通过调研和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将本基地建设成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资源与环境类系列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可有机地结合和利用校内的气象、地质、土壤、水等资源,开设相关课程的实践实习教学;同时,通过与农学实习基地的整合,新建温室大棚等,可为学生提供植物营养、试验设计与统计、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专业综合实习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及科研创新课题提供平台。

2.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实践实习教学平台。兼顾其他专业气象学、土壤学课程的实习、实践教学,完善土壤学实践教学体系,力争通过几年的实践,将本基地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可以长期使用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毕业生实习基地;通过努力,使基地成为未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基地,建成合作关系紧密,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基地,为更好地服务浙江经济作贡献。

三、基地建设思路和方案

通过网络搜索、通讯交流等方式开展调研,对国内外院校特别是高校中具相同或类似专业的单位进行了咨询,对相同或类似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前期了解和分析。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跟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农科院等知名院所和高校开展了交流活动。根据整理的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总结他们的经验,完善我校资源与环境类课程的校内实习基地模式。

1.专业认知(科普性)型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是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土壤学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课程,如气象学、地质学、基础土壤学、岩石与土壤学等。利用校内现成的资源,进行“点”的选取和布控。通过对整个校园的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土壤地块和剖面观察点,同时在这些点布置气象学实习的观测点,设立气象工作站。

2.专业知识(以理论、技能水平提高为主)提高型校内实习基地:主要是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如土壤学、植物营养与诊断、肥料加工与制造等。“面”基地,以全校区土地包括官塘农学实验基地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点”基地,在校区内安排2000m2左右的现有空白地,(其中含温室大棚),用于长期定点观察、分析,安排主要内容有植物营养研究方法、主要植物营养元素缺素症、植物对施肥的反应、不同经营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等。

3.专业知识应用型校内实习基地:主要针对试验设计与统计、专业综合实习等课程。利用建成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小区规划,布置试验,进行专业综合实习的实践活动。

4.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质量与质量监控评估: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资源与环境类课程的实践为主线,基地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优质培养、保障实习实践的完成,还要有利于实习实践质量的不断改进与管理等。实习基地要定期检查,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功能。根据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编制实验实习教材,形成完整的实验实习课程评价体系,实现我校资源与环境类课程实践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

四、下一步建设思路

一个学校的办学需要有特色,专业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应对浙江省实际及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建设我校有特色的实习基地。浙江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其基地建设为针对农业种植业,培养一流人才。我们学校朝着农林大学和生态大学的办学方针发展,培养生态性创业型人才,所以,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巩固和提高,更应强调实际实用,农业、林业兼顾。考虑到目前我校实验用地紧张,部分实习内容可与农学、林学等专业实习基地相结合来进行。考虑到基地建设的长期性和目前经费(可能)的有限性,实习基地建设需要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同时进行。我们邀请了浙江大学相关资深教授进行指导,开展野外实习实践基地选址和基地踏勘与分析、走访他们已有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基地等;同时,我们自己还利用多种机会对实习基地进行了考察。校内实习基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校从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持续的支持,这样才能逐渐将我们的实习基地不断完善,使之为我校农资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发挥更大、更持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纪发.种植类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3).

[2]赵希荣,朱中华.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10,(7).

[3]邵晓忠,杜新民.农学类专业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发展初探[J].农业与技术,2008,28(4).

篇9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韦晓菡,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经济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149―03

广西是一个农业省,农业人口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广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而从农村调查情况来看,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虽然具备了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适应能力,但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创业的成功率,扩大就业面。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并以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目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一)创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指的是学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态度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两个转变:一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侧重理论研究向侧重实际应用转变,毕业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二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毕业生既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和制定农林业发展政策等工作,也可以在各类涉农(林)企业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统计、咨询等工作。通过两个转变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他们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具有动态的思维方式,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不断变化的农村和农村经济,从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创建“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部分既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形式的课程,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以文化、音乐、艺术等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在专业课方面,突出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并重的原则,推行“基础+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通过专业主干课程使学生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通过专业任选课程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划分为若干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为一个“模块”。学生在低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与基础课,打下宽厚的基础,在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志向和个人兴趣特长选择专业方向,然后根据模块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为未来的就业提前作好准备。同时还要通过定期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使用意见,根据反馈意见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从而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学院需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首先,通过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得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转变教职工职能,从以管理为主转为以服务为主,一方面辅导员与专业老师通过提供专业意见,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活动,使得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并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探索自我、了解自我,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四)创建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不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倡案例教学,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自主分析和处理问题;二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调研和科学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增强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在理论课程中安排外出参观和将课堂知识与自身科研课题相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教学中成绩的评定要采用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学生只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集教师、学生、校内外实习基地和相关部门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要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请进来讲座、走出去实习与兴趣小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聘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带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见习和参观,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有针对陛的社会调查与研究。二是创新实践教学课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形势,对实践教学课程的数量和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实践教学课程能体现学科特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制定从职称评定、评优、培训方面的支持制度,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加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广西财经学院目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专业课程模块中设置了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对涉及农业经营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系统,可能导致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时遇到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农业经济的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在专业任修课模块中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这些课程中能体现专业特色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不足,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现有课程中在内容上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复现象,这一方面导致学生重复接受不同课程里的相同内容,感觉学习较为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教师在讲授重复内容时都认为其他老师会作详细解释,结果导致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

(二)学生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11年新设立的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部分学生对就业情况存在疑虑,同时作为新专业许多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足,而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在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够自信,学习动力不足,在学院有涉农专业的年级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整体成绩相对于其他专业较低,因此学生自治组织在未来工作中如何激发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仍是一个难题。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辅导员和专业老师提供了指导,但是课外专业活动得到学生呼应的不多,师生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交流不足,这使得学生难以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虽然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比如以小组形式轮流上台讲述本小组对案例的理解,但是以小组形式完成案例准备工作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搭便车思想,没有认真完成案例分析,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其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就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科研导师,但是学生在低年级时对自己未来专业方向的理解还不清晰,变动可能性大,这就导致了科研导师在学生科研活动中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过程中多以最后考试成绩或论文成绩为主,这使得学生对日常的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和课外实践重视不足,学生无法扎实掌握课程知识,难以在课堂知识基础上培养创新性思维。

(四)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不足,在将实习、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和融合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包括:一是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时间被理论教学占用,实际操作无法到位的问题;二是经贸学院初步与一些涉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目前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还较少,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毕业实习虽然安排的时间较长,但是缺乏相应的跟踪管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专业实用技能难以判断。

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是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备选比例,扩大学生选择范围,增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课程和体现专业发展前沿的课程;二是在课程体系中要处理好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解决好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课程结构更科学,课程体系所体现的知识结构更完整。

(二)转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管理机制。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深入学生宿舍等多种形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制订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通过完善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的管理制度,使学生自治组织在推动学生自我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设置鼓励学生创新的激励措施,结合学校创新学分申请和二级学院创新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等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科研导师的确定可以在学生进人大学二年级课程学习时再进行选择,因为学生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和本专业有了初步了解,此时确定科研导师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科研竞赛、撰写毕业论文时由同一位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并且科研导师也可以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中,增加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其次,建立侧重于日常工作的成绩评价体系,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以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在总体成绩评定中占主要地位,并要求小组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明确人员分工,在进行小组整体成绩评价时也对个人进行考核,增强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加强与涉农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深度,通过联合举办一些专业比赛、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等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同时还要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使学生在寒暑假能到基地长期实习。其次,加强对毕业实习的追踪和考核,尽可能引导学生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定期与学生就毕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单位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提高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辉,黎东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2]吉洁,高志杰,刘书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机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篇10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学生需求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发布了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计划。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及优势专业。长期以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处于如何体现优势、特色与兼顾就业的两难境地,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离农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相比,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农村就业环境及政策的改善,目前该专业大学生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愿望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试图根据学生需求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同农林高等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侧重,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但都有涉及农林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实践教学环节基础会计学实习、统计学原理实习、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农林业概论实习、技术经济学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暑期社会实践、中期论文、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查——基于学生的调查

本研究对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发放问卷16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率达91.52%。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认知

调查问卷中询问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情况、对专业优势及就业方向的认知、对专业喜爱程度的变化情况、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等。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只有75人,占调查总数的49.7%。认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其次认为专业知识面涉及农业、林业、经济、管理四大学科范畴,师资队伍强、拥有课题多,提供的综合实习等机会多也是该专业的主要优势。对未来就业方向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2人,占调查总数的1.3%;基本了解的学生有115人,占调查总数的76.2%;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19.9%和2.6%。与刚入学相比,17.9%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该专业,17.2%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该专业,而64.9%的学生认为和之前差不多。在“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一问题上,选择在一般企业就业的最多,其次分别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和考研,而选择大学生村官、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自己创业的较少,另外也有少数在校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方向。说明目前学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长期以来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投身于“三农”的愿望往往较弱,其就业去向选择绝大多数与“三农”无关。

2.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要求

(1)对课程体系总体上的看法与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基本了解的学生是110人,占调查总数的72.8%;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23.3%和1.3%。从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来看,仅有1.3%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41.7%的学生感到较满意,49%的学生感到满意,仅有8.0%的学生表明不满意。当问及该专业最需要加强的是哪方面的课程时,有40.4%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实践类课程,30.5%的学生认为是农林类课程,15.9%的学生认为是管理类课程。当问及目前急需补充的知识是什么时,53.6%的学生表示急需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39.7%的学生急需补充通用知识,剩下6.7%急需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

(2)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其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需要加强教学力度,尤其是计算机类和英语类课程。在计算机类课程方面,学生希望可以开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等课程。关于英语课,仅有6%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效果,38.4%和32.5%的学生分别认为有些效果和效果一般,认为不太有效果和没有效果的学生占23.1%。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当问及英语课开设几个学期比较合理时,有56个学生选择“6个学期”,53个学生选择“4个学期”,35个学生选择“2个学期”,其余7人选了“其它”选项。当问及数学课难度如何时,认为很难的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3.3%;认为较难和一般的分别有48人和83人,分别占31.8%和55%;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占9.8%。可见,有相当部分同学对目前英语课安排4个学期不太满意,有37.33%的学生希望延长英语学习时间;有45.1%的学生认为数学课程偏难,应适当降低难度。(3)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本次调查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关内容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可见,总体上,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满意度较高,但相比之下,对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满意度相对较低,有12.6%的学生对课程的授课方式不满意,11.9%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18.6%的学生对考核方式不满意。当进一步问及“如果对授课方式不满意时,应增加哪些授课方式”时,有68人作了回答。选择“增加案例教学”的有46人,选择“实习、实验室模拟”的有45人,选择“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有30人,选择“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的分别有27人和21人。在回答“若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时,有64人做了回答。选择“知识面很宽,但缺乏深度”的有45人,选择“内容枯燥、过时,缺乏热点问题”的有41人,选择“不同课程之间,部分内容经常重复”的有27人,选择“教材不统一,不够系统”和“重经济学,轻管理学”的分别有23人和19人,而选择“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的仅有8人。在回答“若不满意,应增加哪些考核方式”时,有46人作了回答。选择“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9人,选择“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1人,而选择“开卷测试”和“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的分别有6人和2人。可见,学生对改革目前传统的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的呼声较强,希望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看法与要求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实践环节,42人认为最有效果的是“农林业概论等课程实习”,35人认为是“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实习”,也有35人认为是“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32人认为是“毕业实习”,而选择“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和“暑期社会实践”最有效果的分别仅有4人和1人,余下2人觉得以上实践活动均没有效果。由于综合实习是农林经管专业的一大特色,且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历练作用,因而对综合实习作进一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60人认为综合实习的时间“两周”最宜,52人认为是“一周”,21人认为是“四周”,18人认为是“三周”。当然,学生也反映目前综合实习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综合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经费不足,补助标准过低;难寻合适的实习单位;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依据;实习地点偏远;人数安排不合理等。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调查发现,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的就业方向等均不是很了解,而且“轻农”思想较为普遍。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和师生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尤其是就业指导,改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三农”情结,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工作,尤其是到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选择大学生村官作为将来的就业方向。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

各类公共基础课中,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计算机课程。除《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外,建议增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较为实用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约37%的学生希望英语课能开设6个学期,因而可以适当增加英语学时,或者延长英语课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的机会。此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数学课的难度。

3.改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寄予了厚望。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改革力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授课方式,增加案例教学,实习、实验室模拟,综合性课程设计,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等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其次,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师应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讨论,注意避免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适时加入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改变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有选择地采用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开卷考试、口试等考核方式,以测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