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5-04 13:0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创新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目前科研项目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外部性等问题,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创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要构建以立项前明确“定价”、立项时明晰产权、立项后问责问效、结项时科学评估、结项后信息公开为核心的科研项目全程监管制度。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项目;管理制度
一、引言
当前,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1]如科研项目的管理效率不高,透明度较低,过程管理模式比较落后,项目的监督和监理机制缺乏,对重大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束手无策;项目评估管理体制不健全,已有的评价机制执行力度较差,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以及公开公平的评估体系,导致学术界不可避免地滋生了各种失信行为,助长了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学术氛围,乃至学术腐败,给国内学术界造成了令人难堪的负面影响。因此,现有的项目管理体制对我国科学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不利。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科研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这一系列契约用以描述未来各种情况下契约各方的权力和责任。但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导致一个完善的契约是不可能的,即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表现出一定的不完善性。因此,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关注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当已有的制度不能满足制度需求,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时,就必须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寻求“帕累托改进”,使得制度改革的收益大于其可能产生的成本,实现“更优”的新制度。本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激励、督促机制,以减少或消除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上述不合理现象,显得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二、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科研项目管理是指课题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威廉姆森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工具是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代表人物是科斯和诺斯。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产权具有可分离性、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2]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鲁宾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总之,诺斯认为,[3]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制度的关键作用在于为相关人和组织提供激励或建立成本与收益关系,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支配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因此,寻求“帕累托改进”是制度变迁过程中一个持续的常态。
三、科研项目管理制度面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
本文研究的科研项目是指涉及财政资金,由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导并出资资助的“纵向”项目,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与结项一般采取由相关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与评审的方式。政府及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公开招标相关科研项目,科研人员通过所在单位自主提交申报书,招标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从而确定立项项目及资助对象。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提供科研资本,科研人员提供智力劳动;政府需要科研人员作为“智库”以促进发展,科研人员需要借助政府科研项目体现自身价值。但在科研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中,作为出资主体的政府部门不可能完全掌握项目承担单位以及项目负责人的信息,往往只能通过项目申请书及其以往科研成果来判断承担人的科研能力与实力。另外,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也不一定能很准确的理解项目立项的意图以及项目完成必须达到的标准和难度;同时,也可能存在申请时对项目未来的研究或技术路线规划的很完美,但真正开展研究后,很多方面不一定能按原计划很好的实现,因此,对于项目承担者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相互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亦是相互博弈的过程。即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相互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无论何种制度安排,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因此,为了降低效率损失,政府部门必须设计一套更完善地约束机制,以促使科研人员更努力地工作,从而取得“帕累托改进”,实现科研人员与政府的利益双赢。
(二)逆向选择
政府相关项目管理机构或部门一般情况下通过组建专家组对人的申报书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资助以及资助力度。若相关专家评委相互间、,甚至,有些评委相互串通,轮流坐庄,互相推荐项目,排挤不属于他们学术圈子的人,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是低能力、“有关系”者能够获得较多的经费资助,而高能力者却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从而降低了科研经费的配置效率甚至浪费。[4]又或者某些专家对评审工作敷衍了事,如现实中有不少专家教授的评审工作下放给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来完成,从而可能导致评价结果有欠专业、客观,原本十分优秀的申报书由于未被充分的解读、理解而被排除在相关受资助范围之外。此外,还有一些专家只看重申请人的“出生”,非名校、海归、教授不可,使得一些资历较浅、出生“寒微”的优秀新生力量无缘取得项目资助。上述便是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是制度安排不合理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扭曲的现象,而不是任何一个市场参与方的事前选择。[5]
(三)道德风险
从科研项目管理者角度看,当前无论是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管理人员,他们对项目的监督仅视为日常工作,而项目完成与否,完成的质量如何与他们的工作绩效和收益并无直接联系,即执行监督以及监督的力度并未纳入科研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因此,大多科研管理人员对于监督工作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为降低监督成本而努力想方设法,更多的是听之任之,或者希望下级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希望由项目承担单位监督,承担单位又寄希望于项目负责人所在团队)来监督,自己便可“搭便车”,坐享其成。从项目承担人角度分析,由于绩效考核等原因,科研人员一味追求项目数量和经费,有可能利用自有的信息优势,在提交申报书时弄虚作假,有意夸大自己的研究实力和研究成果:例如将自己曾经所参与的一些项目都写成负责人,将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个人的成果都写成自己的成果;更有甚者违背科学精神,采取不正当手段抄袭和重复申报科研项目。而在取得立项受资助后,并未按申报书的计划进度展开研究,由于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项目延期现象严重,最终以低水平的成果草草结题。[6]上述两种情况都导致道德风险,而造成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诚信的缺失。
(四)外部性
一般情况下,政府的财政资金往往被看作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最大的问题在于存在外部性,“搭便车”现象往往难以避免。因此,对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科研管理人员来说,实施监督的机会成本比较大。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行为的外部性亦是极大的。由于知识资本不受资源稀缺和边际报酬递减的约束,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再生性、共享性和可复制性,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导致“搭便车”的现象突出,科研项目表现出很强的收益外部性。[2]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社会脱离最有效的生产状态,使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很好的实现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如上述两种情况使得交易费用上升。[7]从产权理论的角度,交易费用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经济活动的低效率,而产权界定不清是导致资源配置外部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政府项目管理部门而言,设计一套完整制度的首要任务是明晰科研项目产权,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
(五)制度缺失
无论是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还是外部性,都将导致低效率甚至市场失灵。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政府部门主导的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为一个组合的契约系列,用以描述项目管理者、承担单位以及项目负责人三方在未来各种情况下的权力与责任。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由于科研项目不可避免的技术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承担者所签订和执行的合同也往往只是一种关系契约。一般情况下,[8]此类契约仅仅是对项目未来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可能出现的偶然事件的决策程序与解决争议的机制达成协议,而并非明确对签约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做详细的规划。同时,由于当前国内政府职能机构的特殊性,相关部门的科研项目管理者(这里指最高管理者)对项目经费以及资助形式拥有较为充分的处置权,导致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在相关财政资金使用中所采用的长期契约具有很大的不完备性。[6]从这个角度分析,制度缺失从而导致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上述诸多市场失灵现象,诚如美国宏观经济学大师曼昆(N•Gregory•Mankiw)所言:“如果委托人不能完全监督人的行为,人就倾向于不会像委托人期望的那样努力。”[9]
四、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创新思路
(一)立项前明确“定价”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合理定价能解决市场中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公开招标的项目往往有两种类型:指南项目和自主申报项目,即命题作文与自选作文。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逆向选择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笔者认为凡是指南项目,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在公布公开招标书时予以“定价”,同时公布其详细“价格”。这个“价格”不仅包括项目结项时必须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还要根据项目研究期限明确规定每个阶段必须达到和完成的标准和进度,例如,项目研究期限为两年,则可规定每半年项目负责人必须完成的进度,若项目研究期限为一年,则可规定每一季度的研究进度。项目资助经费也不是现下常见的一次性划拨或者分两次(立项和中期)划拨,而是根据上述阶段分批划拨,根据上一期完成的情况拨下一期的经费,若上一期不能按要求完成进度,则停止下一期经费划拨,直到项目负责人完成要求的进度为止。对于自主申报项目,则要求申报人在申报书中给出详细“报价”,同等条件下“价高者得”,立项后如同指南项目,按照“报价”严格执行每一阶段必须完成的进度,拖延者不予下一阶段的经费资助。同时,无论是指南项目还是自主申报项目,若有项目负责人未能按要求完成进度并且迟迟不能顺利完成者,则取消其未来对于同类项目的申报资格。这样,项目申请人在申请项目前就必须对自身的科研实力、能力以及未来为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可能被占据的时间做合理的自我评估,确实有能力“购买”此类项目的科研人员才会提出申请,否则即将承担不能取得全部研究经费的同时未来可能遭取消资格的风险。以此,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减少逆向选择。
(二)立项时明晰产权
从产权理论角度,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10]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产权规定越清楚,节省的交易成本可能会越多。同时,按照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不但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且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所以,笔者认为如果能在确定立项项目以及资助额度时,明确归属政府相关部门即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以及项目负责人即科研人员三方各自对于立项项目的产权,那么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资源浪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因此,立项合同中必须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即出资单位对项目最终成果的拥有权,未经出资单位允许,该成果不得挪作他用。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文中提到的在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下,科研人员重复申报,用同一成果结好几个项目从而获取多项资助的道德风险问题。项目承担单位对本单位科研人员所承担的项目具有支配权(主要是终止权以及转移权)。若发现某科研人员对项目研究懈怠懒散,或者将科研经费挪用于不正当支出,即有权终止其对该项目的负责人身份,并停止其对项目经费的使用,甚至可利用扣发工资等追回部分经费。在经得出资单位允许的情况下,项目承担单位亦可以将该项目交给其他优秀科研人员来完成。这样,便进一步对科研人员取得项目后的行为进行约束,更加有利于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负责人的研究进展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并如实的向出资人汇报,从而使得出资人更好的掌握项目研究进展的相关信息,出现问题或风险时,及时做出反应。同时,在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中,项目承担单位往往提取项目经费总额的3%-10%作为管理费,这部分费用应该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由支配,如可用以对相关管理人员工作的激励等。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他是整个项目开展研究的主导者,应该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投入精力最多,耗费时间最长的人,因此,笔者认为,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科研经费中不仅应当包含人员费用,还应明确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劳务费占比,“既要马儿跑”,不能“又要马儿不吃草”。其余的费用采用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只要经得起严格的期中检查与结项后的事后审计,没有用于不正当的方面,就应该由负责人单位的财务统一管理,由项目负责人自由支配,同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的科研管理制度,凭负责人签字即可支出。[11]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项目经费中不包括负责人劳务费一项,全部经费需按预算凭正规商业发票报销,最终的结果是,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经费的科研人员(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一般不需要购买大型设备)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收集发票、整理发票、报销发票(这也是当下地下发票市场如此繁盛的主要原因),甚至成为某些高校教授所指导的研究生的主要日常工作。从经济学角度,这是一种非常“不经济”的行为。在明确项目出资(管理)部门对项目成果的拥有权、项目承担单位对本单位承担项目支配权以及项目负责人对于项目研究经费的自主使用权之后,相信科研人员重复申报、滥用科研经费的道德风险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
(三)立项后问责问效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道德风险问题,笔者认为,在项目立项后,必须建立一套针对政府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以及项目负责人三方的严格完善的问责问效制度。首先,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科研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监督管理项目承担单位,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定期上报其所承担的本部门所有立项项目的开展情况以及研究进度,并进行不定时抽查。责任到具体工作人员,实行一对一监督管理,即指定某个片区或某一类型或具体某几个科研单位由某一具体科研管理人员(如张三)作为联络以及监督管理人,将其负责管辖范围内项目承担单位的年度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标准之一,除了直接与绩效津贴和个人收益挂钩,赏罚分明外,还可将此纳入其管理能力考核指标作为晋升参考标准之一。其次,对于项目承担单位,除实时监督外,定期对本单位所有在研项目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及时予以督促,对有困难的尽量予以帮助,对进度良好的仍要继续做好跟踪,并将所有情况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即出资部门进行汇报。仍然可采取责任到人制度,由某一管理人员具体负责监督管理某类型或者某部分项目,同样可将其作为其绩效考核以及晋升参考指标。同时,对于某些单位在本年度完成较差的,可缩减其下一年度申请的项目及经费指标,作为惩罚。最后,对于项目负责人即科研人员,其实在立项“定价”部分已经有提到过,必须严格按照公开招标书以及项目申报书中进度完成相关研究内容,否则在不予下一阶段经费支持的同时,还将影响其未来其他项目的申报。笔者认为,对于有逾期未完成项目者,说明当前其无暇投入到该项目研究中,无论该项目为何种级别、何种类型,其所在单位都应禁止其对其他任何项目的申报。
(四)结项时科学评估
如上文所述,在专家进行学术评估过程中各种违规行为会导致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逆向选择,因而,科学的评估体系与机制亦显得十分重要及十分必要。首先,可参照当前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项目管理部分应针对本单位所出资研究项目的具体实际,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评价标准,并且制出标准化表格,要求评估专家按照此标准在表格内进行分项打分。为避免相关专家之间相互串通、互相包庇等行为,对于同一项目,可以邀请多位专家(5位以上)予以打分,为保障公平性,可采用时下较为常用的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计算出最后得分的做法,以最终得分作为最后的衡量标准。达到一定分值后便可结项,最终的得分说明该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完成的质量,得分越高完成质量越高,这将作为下一年度同类别申请项目的参考依据之一。同时,建立信息系统,对每一专家的每次打分情况进行记录、归纳并定时统计,若某位专家打分的无效(作为最高分或者最低分在最后计算时被去除了)概率很高,达到一定标准后便可取消该专家评审资格,并予以通报其本人及所在单位。这样做也可以防止某些专家对评审工作敷衍了事,不认真的现象。此外,对于一些可转化成实际生产的应用型项目,评估主体除了业内专家外,笔者认为管理部门可邀请利益相关者甚至平民共同参与评估,因为他们才是项目成果最直接的体会者和受益人。最后,无论是专家评估还是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估,所有的评估结果都必须予以公开,以接受大众的监督,更加有利于评审的公正、公平。实际上,上述评价机制不光可以在项目结项时使用,在立项评估中同样适用。
(五)结项后信息公开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①笔者认为,减小道德风险发生可能性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建立公开的信用体系。因此,各科研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项目承担者的个人信息资料库,及时有关项目承担者的业务水平、创新能力、信用情况、在研项目以及所完成项目的结项得分情况等信息。同时,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也要及时公布相关评审专家每次评审情况及评审结果。以上所有信息均能为大众所共享,以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及制度约束机制。诺斯认为,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新的制度的创造和运行需要逐渐的规范化甚至法律的支持。在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今天,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科学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对于加快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并且任务已十分紧迫。注释:①引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的第三十八回:周襄王避乱居郑晋文公守信降原。
作者:张云华 单位:宁波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云华.基于博弈模型分析的科研项目管理创新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3):95-97.
[2]陈志敏.中国高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理论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3]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4]林培锦,李泽彧.论大学学术同行评议中的利益冲突——以委托理论为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3-140.
[5]李栋亮.委托视角下的科研项目管理问题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5):915-918.
[6]穆红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J].求实,2005(2):272-273.
[7]米晓,李瑞瑞,杨芳.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8):213-215.
[8]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M].刘珺珺,译.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120.
[9]廖政权.科技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5):115-118.
篇2
一、项目管理相关内容概述
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企业人事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管理相关人员,涉及岗位规划,员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而是对各种事务的内部管理,涉及到各个岗位和环节应遵循指导方针,具体过程,具体内容,达到程度等。虽然管理的对象是人,但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由人构成的,在管理者管理项目的实际过程中,管理制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项目管理制度的主要原则是:第一,规范化原则。对于一个大的系统来说,其最大的作用是对各种职位的企业员工的业务活动建立标准化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的动态稳定发展。在具体的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活动方面,项目管理标准的变化和科技创新制度的自身改变不能解释规范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必须要调整项目发展和变化的稳定性标准。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标准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阶段评估调整,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效能化原则。由于各个业务正在不断发展,但取得的成果不尽相同,项目管理体系也必须不断创新,确保工作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是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合理化和科学依据的重要实践。随着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和各种创新活动的实施,项目管理体系本身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的发展需要以一定的标准为基础,将管理体系和主体的使用范围必须加强作用标准化不断创新的标准。
二、科研项目中科技微创新制度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讲的科技微创新制度指的是涉及到科研课题、生产技术以及微型创新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有相关报道指出,当前因缺乏制度导致技术活动无法落实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对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做成极大的消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企业要结合各自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监管,从而形成长效、合理的微创新制度、新规范,并在动态中不断修正、完善;同时,不断调整经费使用和硬件设施的配备结构,从而推动科技微创各项新活动的发展与进步,为活动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为了更好的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运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制定合理的支出制度。科研项目的项目立项和成果均有资金的支持,为企业消除资金方面的担忧。但是在没有立项和取得结果之前,技术研究是没有经济支持的,这对企业员工来说不利于动员他们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应以科技型微创新项目为目标,制定适当的资金体系和使用计划,给予科技创新体系相应的财政支持,这不仅有利于科技项目的发展,更有利于动员工作人员的热情,从而从人员上保障制度的运行。
篇3
摘要:本文研究了新形势、新时期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分析学科管理、科研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以及创新团队等方面管理制度建设,探索了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科研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具体明确的农业科研和学科方向,有现代化高端农业科技装备、实验、试验以及示范设施,拥有一批高、中、低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和较强创新力的专家团队,有科学规范的管理保障体系,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创新引领和农业技术支撑作用的组织。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大部分省份的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些省份将部分研究所设为公益二类,均为国家科研机构组成的一部分[1]。当前,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建设是推动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关键。自科技部启动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以来,要求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在运行机制等方面必须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中国农业科学院率先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宏伟规划,全国各省农业科学院以及各农业科研院所一起响应,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改革。
1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
建设现代科研院所首先必须要有优质的管理,缺乏管理将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要遵循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资源效用最大化,提高科研院所整体运行效率。本文就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作逐一介绍。
1.1学科管理制度
学科管理是创新发展的方向和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设立三级学科,一级为优先发展的学科,二级为发展前景良好的学科,三级为国家加大扶持的新兴学科。以重大项目立项、实施和学科队伍建设为中心,开展全面、系统的学科建设和管理[2]。
1.2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是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一是严把项目立项关。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院最高学术委员会针对重大科研项目要充分论证后再予以批准。二是实行项目分类管理。针对科研院所野重项目申报,轻管理实施冶现象进行改革,分类管理不同性质和来源项目。三是加强项目经费管理。项目经费要单独立账,专款专用,严禁经费挪作他用,重大科研项目经费要实行严格监督和审计。四是做好项目结题和验收。严格按照结题验收流程有序开展项目结题验收准备、报告、档案材料和答辩等。组织专家组客观评价和验收项目的完成、创新、先进性以及应用前景等情况,并要求及时完成科技成果申报。
1.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的基础,通过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效益。一是做好科研平台的整体规划。包括实验室、科研试验基地以及信息平台等建设的内容。二是注重科研平台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加大平台维护的资金投入,科研经费用作添置科研仪器设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规范管理。要规范仪器操作和相关维护制度,保障仪器、设备科学使用、管理和维护。四是建立平台设备资源的共享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重复购置大型仪器设备。
1.4人才队伍以及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目前,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最核心的任务是打造一支勇于创新、工作敬业的人才队伍。一是重视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尖子人才。重视引进学术水平先进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重点扶持具有敬业创新精神、高道德水平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尤其是要为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平台和施展空间。二是完善岗位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双向选择,岗位设置向科研一线倾斜,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同时,设立固定岗位、流动岗位等多种岗位形式,促进科研、管理、开发等人员良性流动与交流沟通。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收入分配按照技术、知识、管理和技能等贡献大小,实现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在住房、医疗、荣誉等方面为优秀人才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为优秀人才提供一个科技创新和攻关的创业平台,以达到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引领突出、解决发展急需的目的,提高科研院所的竞争优势[3-4]。
2结语
篇4
1 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运行体系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行的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本科生自主创新与专利培育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运行体系(如图1所示)。
在该体系下,项目管理包括实施目标设计、过程管理(包括立项、过程控制、结题)和实效评估等环节,项目实施评估情况反馈到项目实施目标的设计工作中。
2 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制度建设路径研究
项目管理制度化即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将项目管理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项目管理制度化必然伴随着项目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建立规范化的项目管理秩序。制度化是工作长期、持续开展的保障,而规范化是确保制度顺利落实的有效途径[3]。项目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都需与项目管理运行的具体环节相结合,有必要对本科生项目管理运行体系进行细致的内部分析(如图2所示)。
项目实施目标的设计需依托学校培养目标和学院工作实际来展开,例如我校本科生自主创新与专利培育项目,在学校层面上,项目实施目标是通过项目化管理提升本科生课外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对于教学院部而言,要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工作,也要根据学院的学科、学生等实际将项目实施目标进行细化[4]。例如,信控学院本科生专业以电学为主,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之前,难以独立从本专业的角度提出创新点。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创新性课题研究中不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因此,信控学院实施本科生自主创新与专利培育项目的目标为: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的团队进行创新课题研究,以三、四年级为主的团队进行专利培育作品的研究,根据学生群体成长情况,适时调整项目实施目标。
图2 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运行体系内部分析
项目立项管理是项目实施过程关键,直接影响后续管理工作。参与学生需要方向性、系统性的指导才能成为有效的项目参与对象,项目立项前的培育(包括课题培育、团队培育)和选题方向的约束、规范工作成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需要关注的重点。
项目立项后,加强过程管理是实现项目实施目标的必要条件。其中,团队成员的执行力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也是制度化管理的主要对象。单纯依靠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主管能动性,难以挖掘项目研究的最大潜力,规范化的阶段检查和研究进度交流管理成为必然选择。
在项目结题管理中,一方面要参照立项时的成果预测来考察,另一方面要紧扣项目实施目标内涵的外在延伸,使成果转化不局限于某一课题成果的转化,同时将学生能力的转化作为成果转化的一种必要形式。
项目实效评估是对上一周期工作的总结,也是对项目实施对象发展现状的评估,评估结果对于下一阶段项目实施目标的优化乃至整个制度体系和规范化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最直接的指导意义。
综上,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可以围绕项目管理体系的内部环节及驱动机制展开,使其不断自我优化,并确定与管理制度想配合的工作规范,确保制度落实实效。
篇5
关键词:科技管理 工作流程 规范化
“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不相互隔离也无法彼此取代。一方面,工作流程是管理制度的灵魂。如果管理制度不能反映流程,就像失去了灵魂,它的执行一定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管理制度是工作流程得以执行的保证,通过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加强对工作流程执行的约束[1]。虽然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其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同等重要,是单位管理的核心。本文总结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多年的工作经验,梳理出较为规范的一套工作流程,供同仁参考。
1.科技管理部门职责分工
一般科技管理涉及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科技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和质量监控、实验室和野外基地的管理、国际合作与外事活动、重要学术活动、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与运行、资质管理、成果资料的统计、各类科技奖项的申报等等。科技管理部门岗位职责如图1所示。
此分工明确了科技部门的职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协同合作、互相补台,为做好科技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2.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流程
科技管理的重点是科技项目管理。科技项目从立项――实施――结题评审――汇交资料――成果转化(或再立项深入研究)的过程,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在每个环节需要做工作流程。让科研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明确每个环节的管理流程。
2.1 科技项目立项阶段管理
在科技项目立项阶段,必须做好科技项目的筛选和顶层设计,坚持科技项目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单位学科发展战略;确保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发挥科研人员的作用,积极参与立项活动,并做好科技项目储备。科技项目立项申请工作流程见图2所示。
图2 科技项目立项申请工作流程
随着社会、市场的需求,科研院所研究的内容和类型越来越复杂。主要分为科技研究,应用研究两个部分;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技术攻关、技术现场试验、高技术科业化以及科技平台建设等,有区分、有交叉。
项目申请材料完成后,按照工作流程,单位组织申报材料的初审活动,技术专家必须认真、公正,确保申报材料符合本单位的研究方向和定位、符合项目上级主管部门的成果要求和科研技术的先进性。审查的重点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创新性,对学科的发展、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探讨,研究的方向、内容、技术路线和经费预算、预期成果等。进行全面审查后并提出修改建议。
科技管理人员对编写的申请材料按照申请指南等进行形式审查。做到详细了解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的立项政策导向及相关信息,仔细阅读、理解申报通知,如《项目申报指南》和《项目申请书填写说明》等技术文件,同时查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结合科研院所自身需求,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科技项目立项的成功率。
2.2坚持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
当申报的科技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后,各项目组按照任务书、设计的要求,开展项目实施活动。为确保项目研究工作的质量,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必须实行三级质量检查,即:自查、互查、单位组织抽查。建立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定期报告、质量检查、年度的技术总结评估制度,年度部门成果交流、原始资料检查制度。科技管理部位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矛盾,为项目正常运作创造良好环境,为按时完成项目结题起到保证作用。科技项目野外、原始资料质量抽查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2.3 加强科技项目结题阶段的管理
根据项目进展实施时间的安排,科研项目进入结题阶段。项目结题质量,能反映科研项目水平、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本单位科研水平。能为以后项目的延续研究和申报奠定基础。因此,研究管理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的成果审查工作。
根据工作流程,科研管理部门要组织项目成果初审,邀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专家对照项目任务书或设计书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原始资料进行认真检查。包括:技术路线、任务目标、实验数据等,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需要更为深层次研究的项目,提出继续申报下次课题建议。推动科研项目的延伸和管理水平。科技项目结题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科研管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和项目评审的基本过程,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评审工作。
图4 科技项目结题工作流程
3.其它工作管理流程
3.1科研协作合同管理流程
在科技项目整个过程中,外协是一个重要过程。外协包括:科研、实验测试、工程、施工、购买软件、设备加工等。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合同管理流程分为合同书的签订和外拨经费用的过程。科技管理部门不仅要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了解科技研究的工作过程,有为单位、科研人员负责的工作态度,按要求组织好合同的签订活动。合同管理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科研协作项目合同管理流程
3.2科技奖项申报工作流程
科技奖项的申报是科技项目成果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另一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和集成重要科技成果,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前景。每年国家、省、部、局、院和专业协会开展各类的科技奖申报工作,科研院所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申报质量。研奖项申报的科技奖项申报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3.4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流程
为达到科技项目承担单位资质的要求,应开展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认证审核,以促进单位质量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整体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流程见图7。
图7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流程
4.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思路
科研院所做好科技管理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管理理念、管理结构、工作流程、管理的手段和人。管理理念是单位追求的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决定了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效果,采取相适应的管理结构和架构;工作流程和制度好比法律,可以起到强制性的作用;科研管理部门制订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指导员工的行为,制订工作流程是明确自己行为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我们科研院所与时俱进,不断改进管理思路。
作为科研管理人员,是科技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专业知识、国家法律法规等等。为了与时俱进、管理创新,管理规范化,搞好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工作。第一,要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学习新科技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增加遵守法律法规意识。第二,在科研工作过程中,做合作单位、研究处室、项目组、各部门之间的“调合剂”、“剂”。第三,必须要加强服务意识、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针对单位的实际问题,实现科技管理的制度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对科研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焱. 流程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J). 进出口经理人, 2011, (6):26
[2] 王卫国,姚士洪.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10, 4:37-40
[3] 陈丽贞.高校科研机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 科技管理研究, 2004, 24(1): 83-84
[4] 杨文艳,李博欣,孙洪范. 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年,6(19),339-342
[5] 张喜爱, 张书晔, 曾庆平等. 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7): 252-254
[6] 廖政权. 科技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 科研管理研究, 2005, 25(5): 115-118
[7] 曾东红, 马跃. 试析科研管理的本质属性[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5, 26(2): 22-26
[8] 董成立, 姜梅芳. 构建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创新体系的几点思考[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1, 32(2): 124-126
篇6
关键词:科研管理;制度伦理;科学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13-02
就当下而言,无论高校、科研机构,还是相关职能单位,科研管理都是一项涉及面广、涉及程度深、涉及时间跨度较大、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基础工作。科研工作层次、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显示相关机构的研究水平,而且直接影响该机构的综合实力。以高校为例,无论是研究型院校还是教学研究型院校,科研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学生质量,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效益。因此,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以及规范科学研究管理相关制度,使得科研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势在必行。
一、科研管理中科学制度设置的必要性
制度是一个群体或者组织所共同遵守的相关规程与行动准则。制度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定群体或者组织的群体诉求、社会生活从单一的、偶然性的、不固定的生活方式向普适性、稳定性转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制度化是组织或者群体发展和成熟的重要过程,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整个社会的规范化、有序化使得组织或者群体中的成员有了规约,共同遵守相关的行动准则,从而最大化体现组织或者群体的运行效率。近代社会以来,以“科层制”为代表的组织制度形式充分体现了这种规范性、高效性与约束性。正如“制度是众所周知的、由人创立的规则,其目的在于抑制人们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1]。组织运行的高效性与规约性要求科研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完善合理的制度可以精简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可以约束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规范科研活动中的行为,让人们在制度的约束下依法办事;此外,完善的制度还可以激励成员,促进创新[2]。因此,科研管理中设置科学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在科研管理中,科学的制度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首先是系统制度,系统论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就科研管理维度而言,必须是一个围绕科研工作长远规划的系统性工程,各个制度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次是信息制度,信息制度是科研管理科学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当下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信息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网络构架是否合理,管理制度内部信息是否透明高效运作,都影响着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和制度构建的合理性。科研管理的工作者与参与者只有加强管理者自身的学习,提高对自身工作目的和职责的认识,同时又需要具备全局意识,创造性地运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各种先进工具,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科技政策和法规,掌握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特点和要求,才有可能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能。再次是激励制度,激励制度是科研管理中重要的制度手段,体现了科研管理中科学性与人性化的统一。科学的科研管理中的激励制度应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有机结合,从形式和内容上基本可以分为事业激励机制、目标激励机制、需求激励机制、竞争激励机制、职称晋升激励机制和反向激励机制。从而将激励机制纳入科研管理的全范围、全过程之中,最大限度提升科研工作的效率与影响。
二、制度的科学性与人本伦理向度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科研管理中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制度,用科学的制度来规约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然而,现代性的科研管理制度一方面强调科学性,另一方面这种科学性又使得管理模式与方法相对失去了应有的弹性与人性。制度化一方面能够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科研管理模式本身缺乏弹性。以高校为例,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多沿用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其问题集中表现在科研管理权力过度集中和分散的现象同时并存、科研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职责难以理顺。一方面采用垂直的组织体制,科研管理权力过度集中,缺少适当分权,因而下级相关部门缺乏对项目的申报、立项、中期考核、成果的产出与转化等科研管理的必要权限,也缺乏承担科研管理相应的责任,难以发挥自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科研工作完全下放,权力过于分散,科研活动多以学科专业甚至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开展,院(系)、学科之间界线分明,院系之间、重点实验室之间以及课题之间的成果交流和科技资源有效协作少,缺乏学校层面的统一规划和资源共享,高等院校多学科协同创新的优势难以发挥,难以在校内外瞄准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学需求进行较大规模的跨学科研究活动,不利于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服务产业能力的提高。制度的弹性遮蔽需要引入伦理向度来解蔽,用制度伦理来解决制度科学性背后暗含的机械性。所谓制度伦理,就是指伦理化了的制度,亦指制度的合伦理性、合道德性,它是人们从既定制度的本质规定和运作框架中引出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或者把伦理道德作为一个尺度和标准,对一定制度做道德评判。制度伦理立足于伦理,旨归于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性规范来维系伦理性准则,通过伦理准则的道德约束来促进制度的效能化。制度内涵的伦理价值与道德准则通过制度的制定、实施与遵守形成一种普适性的道德理性与实践理性,对制度的规约与伦理的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科研管理中制度伦理首先强调人本主义维度。伦理的基点、论域、旨归都是人,任何的伦理道德规约都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并且指向现实的人。同样的,科学制度的制定者、实施者、受用者与监督者也都是现实的人,这使得制度与伦理具有了共通之处。制度伦理中的人本主义维度,就是要关注科研工作者的同时也注重科研管理者个体价值的实现,对其个人素质、工作能力、管理方法等提出了要求。在科研成果的考核评价上,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先”,把科研成果与科研主体“人”结合起来评价,兼顾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单一的量化标准所引发的投机心理和虚浮之风。其次,科研管理中制度伦理强调制度的“法”、“情”、“理”相结合。“法”、“理”、“情”三者的结合体现在制度伦理语境之中,就是既要注重科研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强调在制度制定、实施、监督和运行阶段都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又要注重科研管理制度的伦理性,使得科研管理制度不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而是带有人情味的现实可操作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人性化的制度。从制度伦理角度而言,做到三者的结合,就是要理顺科研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目标考评和偏差纠正,注重科研成果创新和权益保障。能够做到从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管各个层面的“法”、“情”、“理”相结合,就能够实现伦理对制度的解蔽。再次,科研管理中的制度伦理强调科学维度与伦理维度结合的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产生于现代工业时代,是企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的一种先进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文化的象征。它主要是体现现代管理适应社会分工的需求,建立在基本管理基础上,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以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和合理配置资源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制度与伦理精细化的结合,就是用伦理的德性维度解蔽制度的工具理性维度,具体表现在经费管理精细化、制度管理精细化、项目管理精细化、保障与激励措施精细化等。伦理与制度结合的精细化结合一方面有助于伦理规约的展开,另一方面有利于科研管理科学的效率。
三、科研管理制度伦理的启示
科研管理以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管理对象,因而在其过程中更加突显制度与伦理的结合,讲求制度中的人性维度与伦理中的科学层面,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发展。在科研管理中引入制度伦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树立制度理念,强化科学意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科研管理体制必然向科学性发展。现代的管理制度意味着制度制定、实施、保障、监督等层面都需要科学性与高效性,这就需要在科研管理中改变以往的陈旧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现代科研管理体制,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确定科技人员的主导地位,把过去那种以行政管理为主线的管理模式,转变到为科研人员服务的轨道上,引导和激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科发展、实验室建设、绩效考核、经费管理办法等重要问题的决策和指导上,要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的作用,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作用。其次,构建“以人为本”与“科学严格”相结合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要求科研管理者根据时展和实际情况,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采用协调、服务的新型管理模式,在科研工作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中注意贯穿“以人为本”与“科学严格”精密化结合的核心理念,将制度化与人本化有机地融合。具体来看,构建“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就是要兼顾人本主义的“里子”和制度化的“面子”,通过制度化、信息化手段整合高校之间、院系之间、学科之间的各类人才和科技基础设施资源,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开展协同创新,共同申报和承担综合性的大型科研任务和联合科技攻关项目,提高科研成效和水平。同时也要关注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科技型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快政产、学、研、用的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研经费;全周期管理
当前,我国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审计,就是为了保证能够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实际作用。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必须要注重全过程性和全周期性,只有实现各个阶段的经费管理,才能保证经费的效用。所以,现在对科研经费的全周期管理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案例概述
本项目为A重大专项,对该项目的经费管理包括整个项目的全过程,从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直至项目结束,经费管理和项目的科研进程保持同步。主要对本项目的经费申报、分解下达、经费核算以及预算变更和项目验收分别进行了经费管理,由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出台了很多规定,并对科研经费管理要求严格,所以,在A项目科研经费管理中严格遵守国家规定,保证科研经费的高效使用。
二、开展项目经费管理的难点分析
(一)区域分散作者:单位:参与A项目研究的单位涵盖了多所高效、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等,共计30家,并且,这些单位的分布区域较广,比如北京、天津、吉林、兰州等共计15个省市。本项目参与单位的所在区域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在项目沟通交流中存在很大的难度,从而项目经费的管理难度也有所增加。(二)协调统一难度大作者:单位:参与本项目的多个单位性质有所不同,所以在管理模式和文化理念等方面也并不趋同,在实际参研过程中,对项目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同时在项目经费管理方面也存在差异,如此一来,项目牵头单位在进行科研经费管理中难以协调。另外,正是由于各单位的性质不同,对经费的预算控制管理方法也不同,所以,科研经费的整体管理难度较大。(三)接口多、难度大作者:单位:该项目的主要科研内容就是产业化,由于参与项目研究的单位在产业属性方面不同,所以,在科研中的接口较多。比如,本项目所涉及的课题研究、计划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市场部门等等。在科研经费管理中需要各个接口部门都能熟练掌握经费核算的程序和内容,无疑难度较大。
三、科研项目经费全周期管理
在本次项目科研经费管理中,首先牵头单位学习了相关经费管理的管理办法和规定,并保证充分掌握,组建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项目经费管理流程,加强对整个项目各阶段的经费管理,充分体现经费管理的全周期性。(一)项目立项阶段的预算管理作者:单位:项目立项是一个科研项目周期的起始阶段,在该阶段中一定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各个单位建立了统一的预算标准,同时各单元的经费标准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从而保证预算经费与项目研究单元的相关性,能够保证工作性质能与经费标准想你匹配,从而保证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在本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中,将各单位的科研人员都纳入到整个预算的编制中,从而更好地保证了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二)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全员内控意识作者:单位:在本次项目科研中为了有效保证科研项目的实施,在项目经费管理中牵头单位制定并完善了相关的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同时各参研单位又在总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细则,从而保证了经费管理制度的实用型。在经费管理制度中对经费的使用流程进行规范,并且加强了对经费的内部控制,从而为整个经费管理提供标准依据。另外,牵头单位有针对经费管理制度对参研单位进行了宣传和培训,保证参研人员都能清楚经费管理制度,并提升所有参研人员对经费的内控意识,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三)对课题核算严加管理作者:单位:在本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每一项经费的使用和支出都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保证开支与预算的统一性,具体实施中保证对预算的总量进行控制,并加强对各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另外,在经费管理中加强审批管理,严格按照经费审批制度,加强权限管理,严格杜绝越级审批,需要调整预算时,也要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备案,只有在批准后才能进行预算调整。同时,在每一个课题中都专门安排了一名专项监察员,对本课题中的经费支出进行把关,从而对经费的开支进行科学控制。(四)对各参研单位的财务进行检查,有效降低经费的管理风险作者:单位:在本次项目经费管理中,各个单位的所有经费的使用和支出都严格按照经费管理制度执行,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财务检查机制,通过不定期的财务检查来高效监督各单位的经费使用。同时,对各单位经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各单位进行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后再进行复审,从而保证各单位经费使用的科学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必须要不断优化项目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科研项目各个环节的经费管理,通过全周期性的经费管理来进一步保证经费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从而保证科研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高效的资金保障,为整个科研项目的顺利奠定坚实基础,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科技创新是高校的功能之一,高校技术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和自组织性特征。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从系统论视角把握科技创新的要素、结构、功能、整体、环境等影响因素,加强信息、技术、人员、资金、政策等要素的互动,构建官、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网络结构平台。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系统论;要素与结构平台
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它的核心是系统的观念”。他认为,过去的认识论把人作为一个机械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摄影机。[1]而实际上,人不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且也是宇宙的主动创造者,在科技创新领域就表现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和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系统论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2]系统论视角下的“整体”是指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一个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至少包括要素、结构、功能、整体以及环境这几个核心概念,也包括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结构、结构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其中,结构平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素只有通过搭建的结构平台才能发挥作用,正是依托这种结构平台系统各要素才能实现其功能,才能与环境中的其他系统相砌合。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性、目的性、时序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从系统论的视角,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应包括“高校知识创新系统”、“高校技术创新系统”、“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和“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四部分构成。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子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
1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子系统诠译
1.1高校知识创新系统。高校知识创新系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扩散与传播,其作用是把高校对自然和社会进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所获得的新现象、新规律、新原理扩散与传递到需要它的技术创新系统中去,从而启发并产生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领域。高校的知识创新系统由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家、教授及其相关的学术研究机构所组成,其执行主体是高校的重点学科、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等。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学研究以及基础性自由探索研究,是以国家发展目标为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子系统。
1.2高校技术创新系统。高校技术创新系统在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是一个最需要提高的子系统。高校技术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创造、革新、学习和传播新技术,其作用是充分依靠和利用高校的知识创新优势,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学校的技术创新系统由参与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的专家、教授和科技开发机构、科技产业及咨询服务机构所组成。其执行主体是高校的技术开发类研究所、应用研究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与成果推广中心、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及各类产学研联合体等。其主要任务是使各类攻关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产业开发项目、成果推广计划尽快得到推广和应用。
1.3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是高校的一项主要功能,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培育创新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可以确保持续性的创新活动得以世代延续,它也是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点,保障创新系统动态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1.4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是确保高校技术创新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高校科技创新进行制度安排,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不因校领导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校领导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同时,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又是高校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制定新的科技政策,使知识创新及技术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的重要保证。其作用是合理、优化配置高校各类创新资源,在推动社会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同时使高校得到发展和壮大。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的执行主体是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其职能是通过高校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机制和制度创新,成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纽带和指挥系统。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的建设责任重大,它关系到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成败,是党和国家各类方针、政策在高校中的具体体现,是高校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保障,是高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支持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动力源泉。
以上四个创新系统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框架下,四个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2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以各要素的创新活动为基础,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贯穿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全过程,集中体现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设计等阶段。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并不在于某个科研人员的个人能力,而是取决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各子系统要素、结构、功能、整体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竞争力和相互的砌合。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是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至少包括学科、基地、团队和制度。各要素都担负着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转化的功能,直接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又共同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决定着高校的科技创新能
力。如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影响因素)作用模型图(图1)。
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环境;高校科研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了高校科研创新发展的方向,决定了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等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也决定了
科研团队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成果管理的知识产权战略。同时,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源和知识库。上述这些科技创新子系统和科技创新要素平台共同作用于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不断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上水平、上台阶。学科、基地、团队等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间接的决定着高校的学术影响、科研实力、人才培养、经济效益和知识创新。可以看出,加强和丰富高校科技创新源和知识库建设,改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环境,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化,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2.1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制度环境。
高校科研组织和管理制度构成了高校科研活动的制度环境。学术氛围和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环境要素往往制约着科研活动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组织和配置。科研管理和科研制度也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各个方面,更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网络结构平台的构建。
2.2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学科建设。
高校是集教学、科研、拔尖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系统。纵观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社会各方面的每一进步以及任何一项新兴产业的诞生,都和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所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学科建设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缺乏一流的学科,缺少学科的重组、综合、交叉、渗透、融合,既不利于对学科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流的学科及学科群,更不利于高校的科技创新,尤其是影响高校的原始创新。
2.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研团队。
从高校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观点来看,科研团队包括科研人员的能力、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和结构、合作科技创新网络中虚拟的科技创新群体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和资源又是相互影响和融合的,共同形成了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研团队的知识能力结构、科研分工和组织能力决定了高校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效率。
2.4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研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研机构包括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活动场所,为科技创新提供着物质支持。同时高校科研基地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网络系统的节点,为知识和信息的交流,知识和科技的创新提供了平台。
2.5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知识库和创新源。
高校科研团队和科研基地建设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源。高校科技创新过程包括知识和信息、科技创新的成果的集聚以及科研团队的建立,它们共同构成了高校的知识库。
2.6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根据学科的科技创新战略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战略系统将有效地形成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技术的产业化。而科研基地、创新源和知识库为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研管理制度和环境要素为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形成提供了制度的保障。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各系统的一体化和高校科技创新的产业化,从而建立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平台构建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包含着许多科技创新要素和子系统的大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是将高校科技创新各子系统有机的组合起来,建成一个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动态均衡平台,吸引和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高校创新体系中的资源汇聚,形成创新知识、技术和产品的发源地。
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是高校科研创新体系进行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分为紧密和松散两个层次,在紧密层次中,其核心部分包括各种研究中心与科研团队、研究院所、政府科技规划部门与基金项目和企业。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紧密层次的科研主体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形成了高校创新的资源聚集效应,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因而成为企业孵化、研发机构的知识技术创新强势集群。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的聚集效应将会进一步吸引层次的中介服务、风险投资和政府各相关部门,最终形成了以知识挖掘、科技攻关、技术转化、咨询服务为一体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3.1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科研组织系统。
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科研组织系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产业和学界的合作,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知识挖掘、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有五个基本要素,即科技成果、资金投入、利益分配、商业规范、市场效益。科技成果决定合作能否成功,资金投入决定合作能否成立,利益分配决定运行发展,商业规范确定合作规则,市场效益是合作的最终目标。
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科研组织系统的运行需要社会知识科技创新环境的支撑。社会对高校知识科技创新的需求度,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对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组织系统产生影响。如影响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组织系统模型图(图3)。
在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组织系统中,对知识的挖掘和对知识的创造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核心,他决定着高校技术创造和生产创新;对技术的创造是高校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途径;对生产工艺的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最要目标,是高校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体现高校功能的有效途径。而高校对知识、技术、生产的创造又受社会对知识技术生产需求度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组织系统的合作范围可以涵盖知识技术生产创新的全过程,并形成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的复合模式。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复合模式由知识、信息、技术、生产、销售组成,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独立的创新。也即创新过程可以出现多层次持续反馈,使得创新过程得以在各个层次不断继续。我们用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特征模型图(图4)来简单描述现代高校复杂的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
从模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存在三个阶段,一是基础研究阶段;二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阶段,即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阶段;三是从应用和开发研究到技术推广的产业化阶段。现代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是产生于组织内外的基础知识、创新技术的融合过程,能否及时得到并且充分有效地利用知识技术,如何使组织内部成为知识的发源地和外部知识技术的集聚地,并将内外知识技术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速度的关键因素。复杂的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中各环节单独创新的产生,势必使得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的速度加快。
根据现有国际产学研合作理论和实践,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组织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各种形式:
“综合性的科技园”:其特点是以高校为中心、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办高技术密集区,以开发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中心,同时培养新技术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推动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力量。
“官产学”三位一体:是以政府科研机构为主导,以企业科研力量为主体,吸收高校参加的三结合体制,把基础、应用、开发紧密结合,形成从研究到开发生产一条龙,使三方面各扬所长,分而不离。企业在高校投资办研究机构,如德国汉诺威工科大学研究所等,高校接受企业委托的科研任务,与企业签订研究合同。建立学术交流中心,高校与企业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研究确定科研任务和计划,向企业和经济界推广科研成果,转让技术等;也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交流科研人员、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或者高校教师到企业担任顾问,给企业研究人员授课等,企业研究人员也可到高校兼课,使学生获得生产实践知识。
3.2高校大型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建设。
现代化的高校研究所和实验室是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的物质平台,它具备跨学科整合资源、进行大型项目和重大基础项目研究的能力。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建设应打破院系的壁垒,以项目和重大课题为导向,制定研究计划,组建科研团队。现代研究院所制度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科研院所制度,建立与我国国情和现代科技创新进程相适应的研究院所制度。
3.3高校知识技术转移过程的组织管理。
知识技术创新平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实现知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移和转化。知识技术转化是知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知识技术转化过程中伴随着知识技术创新的专利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孵化机制、技术转化中介服务等关键要素。如高校知识技术创新转化过程模型图(图5)所示,一个完整的知识技术转化是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提出、研发、评估等过程紧密关联的。
为了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顺利转化,在科研组织方面首先
要从专利战略实施、成果评估等方面切入,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
篇9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 问题 分析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83-02
近年来,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高校已经成为了一支主要的科研力量,而随着科研事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国家给予支撑科研项目的经费越来越多,呈大幅度增长的状态,高校之间在比较科研竞争力的时候,科研经费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考核指标,高校科研处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策划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必须要求高校出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针对科研经费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其得到有效运用。
现今有些高校看重更多的是科研成果,而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上不够重视,导致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这一环节出现了诸多严重问题,科研经费严重流失,甚至影响到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针对当前不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等问题,本文针对进一步为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合理化管理,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科研经费流失严重
目前高校不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将导致对科研经费管理产生多种弊端。首先是财务对科研活动过程中所购买的器械不知是否合理,这很容易造成科研器械的浪费,导致重复购买器械,浪费资源。其次是对于大部分的科研固定资产科研处没有起到应尽的管理责任,而是把其归为课题组的旗下,另外还有些科研人员为了逃避国有资产的监管,在购置科研器械时候开具虚假发票,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另外,国家规定高校要按比例收取科研经费的管理费用,并且要向国家上交税金,但是有些高校内部的科研人员因此将科研经费挂在校外的其他机构,躲避上交税金,科研活动却在校内进行,这使学校资源外流。再或者是将上交到学校的科研经费通过各种途径转出,或者运用假的发票或与科研无关的发票套取现金。
(二)高校的科研处和财务处对经费报账的手续不够完善
目前有些高校针科研经费的认识还不够准确,认为科研经费为某些人所有,属于个人的项目中的一部分,因此对经费报账的手续不够认真重视;而且报账的手续十分简单,只要是拥有合法的票据就能顺利地报销科研经费,某些高校进行单一的审定,只经过科研处的某些部门,无需其他相关领导的签字,就能顺利地进行经费的报销,还有些高校的科研经费到账之后,所有的费用均用于个人的支出。我们所说的报账不是一种形式,因为相关的高校职称的申请需要靠科研项目以及相关的科研经费所决定,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代表着学校的学术水平,因此很多高校会鼓励学校的科研人员和教授老师进行课题和项目的申请,这同时也可以争取到科研经费,这将导致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的松懈,报账时候的放宽政策可想而知。
(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流失
目前对高校固定资产的设备的购置和管理方面的监督力度还远远不够,一经科研经费所购置的相关试验仪器,均属于高校的固定资产,同时也属于国有资产,必须上报、登记,由高校统一管理。而现在这些管理过程还比较薄弱,高校的固定资产并没有彻底查清楚,各高校没有定期对经费购置的资产进行清查,也没有及时报失,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丢失。在科研项目结题的时候,清查工作做得不彻底,相关的变更手续更是十分简单,有些科研人员私自留下设备为己所用,某些固定资产成为了灰色的固定资产。另外,高校仪器重新购置这一现象也是十分泛滥,高校并没有执行相应调剂关系进行解决,也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有偿调控,进而被某个科研人员独自占有,造成了国家经费的浪费,降低了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各高校颁布的相关政策颁布过于简单和实施不到位,高校对国有资产的掌控力度还不够,另外对高校的无形资产进行过程的评估时不够严谨和规范,造成无形资产的大量流失,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高校监管的力度各有不同,并不能及时地对国家资产进行清查,造成现科研经费滥用的现象。
(四)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制度的执行有问题
尽管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明确,但是很多工作的标准模糊不清。工作没有高标准,就没有不断革新改进的方向,更多的是安于现状。执行速度上,会使工作进展缓慢,有些时候工作缺乏主动性,意识松散,责任心不强,严重影响科技管理工作的实施进度,导致学院的领导层在决策的时候进展缓慢,经常被延误时间。在很多高校,科研处人员只对执行科研活动很在行,但在科研经费的审核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对财务知识了解甚少,对于高校规定的财政制度不是很了解,报账的时候缺少很多程序和必要的文件,降低了科研工作效率。
二、促进高校科研经费合理利用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科学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高效、科学、标准的财政管理制度是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要在传统的经费管理制度上不断与时俱进,针对科研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解决,并不断改善经费管理制度。高校要严抓科研经费,严格把关每一个过程,无论申请的项目渠道在哪里,最终的科研经费都要统一归学校管理,单独进行核算,保证科研经费都用在应该用的位置上,让科研经费的使用流程更加明细化,让科研经费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化,将财力集中在科研的重点上,进行优化安排,将科研经费合理化配置。高校的科研计划分为纵向和横向的两个部分,这两种不同的科研经费的来源不同,因此使用的时候更加要严格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所谓的纵向科研经费指的是国家对科研进行的专项财政拨款,来源于国家有关部门的关于科技的项目经费,这些经费要细化科研的每一步来分配;而横向经费指的是高校与相关的企业达成科技项目,在此期间获得的经费,应该将经费分配的重点集中在市场的竞争中,发挥高校在创造社会价值方面的作用。
(二)完善高校的科研处和财务处对经费报账的手续
高校的科研课题的申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并且项目众多、种类繁杂,伴随而来的必然是科研经费的报销问题。如何完善经费报销手续,是每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将经费报账手续重视起来,杜绝单一审定、走人情、缺少手续,无负责人签字不得顺利进行报销。科研经费的日常支出报账在很多高校会出现混乱的局面,而项目的日常支出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高校有必要在这一细节上严格控制,加强高校对科研经费日常支出的审核制度,要制定一定的标准来控制支出,这其中包括人员费用、劳务费用等。科研经费的支出部分一定要仔细核查是否与项目有关,避免有些科研人员将自身的家庭开支混在项目经费里面进行报销,严格杜绝这种现象。
(三)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浪费
避免科研经费由于不合理的使用而造成浪费,对于重复购置设备要严格控制,要让固定资产的申报过程更加简单合理化,防止瞒报、不报固定资产的这种行为的发生。科研经费当中的固定和无形资产都需要进行严格登记,固定资产在购置的时候要严格依据学校经费管理制度执行。在科研进行的过程中,项目人调动或者项目结题的时候,高校的财务处需要对账目进行清查,依据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进行收尾的工作,保证在以后科研项目中减少不必要的器械的购置,共享现有资源,还能增进项目组之间的协调能力,在合理化利用资源的同时提升科研水平,避免不必要的Y金的浪费,这是科研处目前存在的重要意义。
(四)提升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
提高执行力仅仅依靠科技管理人员的自觉行为是远远不够的,管理制度的缺陷是导致执行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执行制度、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有效的奖励制度,并且针对高校的科研处人员开展相关的工作领域的培训工作。高校科研处人员日常工作涉及高校的各个学院及社会上的机关部门,首先需要进行培训的就是财政制度,使其熟练掌握科研经费的每个程序的相关文件,提升工作的效率,严禁通过个人关系给予他人方便,导致科研经费的流失,同时要精细化科研管理工作,要在完善和细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细化科研活动的流程,提高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在科研活动各环节的执行力。
三、总结
高校的科研活动的顺利健康的进行,这需要科研经费科学合理地运转,负责科研经费支出、管理的责任责落在了高校的科研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而目前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某些弊端和陋习,并有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这需要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进一步革新和完善,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解决,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时的高效性、合理性,完善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推动高校科研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升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志远.加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5(02):269.
[2]吕少钦.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181-182.
[3]张莉.浅析高职院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5):44.
[4]李文鹏.独立学院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13):90-91.
篇10
纵观本地学校的制度建设情况大致是,学校要么照搬别的学校的相关制度,要么硬套上级文件,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制度的刚性与学校的人文管理难以把握,结果造成重建的制度不是针对本校在实施新课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制度的内容空泛不具体,制度的条文模棱两可。我校的制度也是如此。制度的程序繁杂不清,制度不配套,不能互相衔接,制度过多过细,极不便于实际工作的操作,也无法形成整体,发挥综合效应。时间久了,这样的教学管理制度慢慢地被师生们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或者学校的管理人员疲于奔命,整天忙于日常的统计和检查之中而无暇思考学校的长远发展,失去了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应有的意义。
以上学校制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确实是急需专家或教育主管部门帮助和解决的问题。
学校在教学管理制度重建过程中应该努力遵守以下原则:
一、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要做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校长对新课程理念、教学管理制度与新课程实施的关系、教学管理制度与学校发展的意义以及教学管理制度重建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的认识。例如:大家都知道,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一个“蓝图”,并不是最终的方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生成的问题进行调整。但有些学校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时把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赋予了相应的分值。在课后评课时,有些教师会因为在课堂上及时解决新生成的问题,减少了教学的某个环节而受到领导的批评或得到较低的评价。理念与实践相结合需要校长在重建教学管理制度这个问题上有民主的意识、反思的勇气和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第一线实施新课程情况的作风。
二、统筹和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要发挥整体功能,需要统筹和协调。首先,教学制度的重建不仅要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同人事制度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学制改革、考试升学制度改革等相关联,与学校办学传统、所面临的社区政治经济背景相适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众多的制度因之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要使它们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就必须整体设计,进行系统性的变革。仅做微观教学层面的变革,有效果,但不会那么显著。其次,教学管理制度重建因为其制度内容和管理重点发生了变化,需要改变原来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大家已经熟悉的教学管理体制(形式)进行改革,这需要学校领导具有相当的大局观,系统考虑行政管理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考虑新的行政管理形式是否与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相适应。
教学管理制度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整体发展服务的。从横向来说,它是教学思想、课程计划、教学常规、教学行政、质量监控和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内容的有机结合;从纵向来说,它关系到上级教育主管、教科研指导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衔接、执行和配合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重建时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预测新课程实施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以及新问题带来的对管理的需求,根据课改的理念或者上级的指导,针对本校的实际做好重建的计划,从整体出发,抓住重点,先急后缓,分步骤实施重建工作。
三、执行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新课程的实施,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些情况和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具有发展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制度的内容以及制度的落实模式需要创新,教学管理制度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发展。
同时,为了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保障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将新课程的理念与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相结合,促进学校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重建教学管理制度要避免近视行为,要关注学校的长远利益,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新课程的“新”,促进个性化发展。
四、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