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

时间:2023-05-04 13:0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

篇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70-01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1]随着农村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远离家乡进入城市,留守儿童不断增加,根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已经占据50%――60%,如此数量的成长群落成为了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据此,留守儿童中萌发的心理问题也成为农村中小学老师面临的一大工作难题。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双重“留守”

当前,农村青壮年农民普遍对于农业耕作以及各类经营活动不报信心,同时因为农副产品价格走低和其他就业机会的缺失,纷纷背井离乡,远走沿海城市打工赚钱,这之中又尤其以年轻夫妇居多,有的甚至刚刚生下小孩就背负行囊离家外出,形成了“留守婴儿”。就在学校就读的留守儿童而言,通常都遭受着身心两个层面的“留守生活”。

首先是身体的“留守”,父母到外面挣钱打工,通常都会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的亲朋,有的家庭则是将几个孩子放置在家里,由大一点的照看更小的,孩子一年甚至几年见不着父母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由于缺乏父母至亲的亲情和哺育,孩子们在饮食、生活习惯、疾病治疗、身体的成长发育等方面均问题凸显,同时也引发了留守儿童的“心”的问题。

其次是心理的“留守”。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农村的监护人也仅仅是起到了基本生活提供这一简单责任,其良好的人格养成以及心理素质均不及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这也引发了他们孤僻、内向、自卑、偏执、抑郁等心理品质,有的甚至引发未成年犯罪等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呈现

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厌学逃学、成绩滑坡。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由于监护不力,导致学习观念淡薄,自制力差,学习积极性严重削弱,成绩得不到保障。

2、性格方面:严重自卑、自暴自弃。因为身边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伴,家庭温馨,而自己却没有有人关心和疼爱,留守儿童必然会心里失落,严重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自暴自弃、丧失信心的现象便出现了,学习上也开始降低要求,失去学习的动机和上进心。最为严重的是出现逆反心理和强烈的对抗情绪,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是充满不信任,并直接导致了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3、道德方面:出现真空、不服管教。身心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关心,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缺乏关注,造成留守儿童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由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甚至放任自流、不服管教。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

留守儿童的教育实践属于儿童范围,应该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和成长特征,“不能简单地把儿童看成 是‘小大人’,不能把他们的治疗看成是按比例减少的成人治疗。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阶段、环境、接受治疗的原因和其他相关因素,对治疗的方法提出了即使不是创造的也是非常不同的独特要求。”[2] 根据这样的理念,我们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用爱心浇灌留守儿童的心灵家园

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他人监护现象严重,由此带来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一方面孩子缺乏父母的亲情抚慰,另一方面父母行为的潜移默化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监护人对于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大多停留在保证衣食的层面,爱心的投射仅仅限于物质的满足和简单的敷陈。

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不管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学习动力是否充足,均应该把爱心放在首位,多问一问,多聊一聊,不做冷漠的老师,热爱每一个学生,把对于孩子们的满怀爱心播散在每一个角落,让留守儿童在爱的困境中得到抚慰,其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

2、用耐心唤醒留守儿童的学习信心

儿童阶段的心理品质特征与“留守”的生活特征相互叠加,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对于学习没有动力,缺乏应有的兴趣。导致在平常的学习中,留守儿童常常是“坐不住”“静不下”,又“学不好”。成为老师眼中的“差生”或者“问题学生”。其实这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富有耐心的引导有很大关系。

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课堂的讲授阶段还是课后的辅导时间,教师均应该对留守儿童厚爱三分,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感化他们,一名教师只要对班上的一两名这样的孩子施以成功的引导,其榜样和示范作用就会波及其他同学,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和信心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

当一个孩子把心扉向教师敞开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时候,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进一步把孩子拉回生活和学习的正轨,从而发现、培养我们手下的又一个阳光少年。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主体培训;心理干预

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近1000万(15.1%)常年与父母分离,导致70%存在心理疾病,其中34%有自杀倾向。由于家庭教育缺失、隔代监护不力、教师管理乏力和社区治理有限,留守儿童存在意外伤害、吸毒、犯罪和自杀等社会风险。目前,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观念理念、技术手段、治理能力等相对薄弱。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提出:若要发挥出整体性治理的力量,应进行多元治理主体治理功能的整合和公私部门的整合。要治理留守儿童问题,应创建多元主体培训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共治”效应。

一、留守儿童治理主体功能发挥障碍

1.留守儿童家长监护监管缺位

据权威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在3个月内都没有与孩子见面,孩子的“烦乱情绪”会迅速升温。儿童与父母长期隔离,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缺少父母的情感陪伴,缺少父母的贴身监护,儿童易出现行为失范、心理失衡、安全意识差等问题。

2.祖辈隔代监护相关常识缺乏

相关资料显示,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占53%。本课题组在重庆市石柱县某小学调研发现,隔代监护1457人(50~70 岁),其中1089人(75%)受教育程度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他们仅仅只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低层次――饥饿需求。我国每年有近5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多数为留守儿童。在缓解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一些做法中,往往关注留守儿童本身,而缺乏对祖辈隔代教育的培训。

3.学校教师专项管理培训缺乏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出:若家庭功能缺失,学校教师和社会应进行有机地整合和补偿,使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娜妮・J・西格尔指出: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60%)在学校度过,青少年犯罪和学校存在某种关联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课程,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且具有专业素养的师资力量,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教育培训体系。

4.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缺乏

非洲有一句关于描述社区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格言:“抚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孟子指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现代社会的儿童照顾与支持应强调社区这一主体的重要作用。留守儿童活动的三大区域为家庭、学校和社区,社区是儿童最初接触社会的区域。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而基层社区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爱,尤其是农村社区,受经费和传统落后思想意识的限制,社区及其相关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治理能力受限,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5.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相对缺乏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普遍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敏感,极易产生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偏差。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专家或经过专门心理训练的专业队伍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辅导,尤其是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一旦风险突破儿童承受能力,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意外伤害、犯罪、吸毒和自杀等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问题多元主体培训体系的创建

留守儿童问题多元培训体系的创建,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一方面涉及三个层面的培训――政府主办培训、政府购买培训和社会志愿培训;另一方面涉及相关主体――家长、祖辈、学校、社区和社会,从而创建一种多元主体共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机制。

1.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基层相关职能部门聘请教育心理专家,或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方式,定期地开展亲子教育、儿童教育方法等讲座,提升家长的教育监管能力,增强家长监护责任意识。二是依托留守儿童家长务工相对集中的企业,邀请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每半年开展一次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和情感关爱技巧等培训。三是依托相关社会志愿者,开展针对系列早期教育培训、公益性培训班与家庭教育巡讲队等。

2.促进长辈隔代监护培训

首先,整合基层政府资源,政府购买“隔代教育”培训服务。对隔代监护人开展专业性、多样化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关爱儿童的正确方式方法,了解不同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等。其次,采用政府购买方式,聘请知名教育专家撰写、出版发行通俗易懂且图文并茂的“隔代教育”手册。最后,采取政府购买或社会捐赠形式,在社区学校开设“祖辈学堂”“亲子学堂”等专项培训服务。项目师资来源于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捐赠。

3.健全学校教师专项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由各级教委及民政部门主导,针对中小学教师,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师资培训。二是建议由公益组织牵头,聘请知名教育专家与专业心理学家,开展学习交流讲座,交流留守儿童治理问题与教育辅导技能、心理发展特征与特殊群体教育策略等,提高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能力。

4.改进基层社区教育培训方法

首先,扩大基层社区参与留守儿童问题治理的志愿者队伍。社区志愿者一般文化水平较高,可依据志愿者具体情况进行基本的培训,使其胜任基本职责。其次,建议由基层教委牵头,联合妇联、共青团、工会、民政部门等组织,协同调配物力资源,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增强他们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及监管留守儿童的能力,形成留守儿童照料长效机制。整合社区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资源,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家”。

5.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首先,建立地区留守儿童信息网。建立区域性“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库”,把握留守儿童整体心理趋势,测试心理数据预警,优化疏导资源配置,有序开展心理疏导干预。鼓励各高校志愿者组织及社会志愿者介入学校留守儿童心理监测辅导培训。其次,由政府购买,聘请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项教育培训,调适留守儿童心理情绪,引导留守儿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最后,鼓励心理管理培训机构面向偏远农村留守儿童举办公益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生命教育等培训。

参考文献:

[1]叶 璇.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2,(6): 110-112.

[2]刘 平,杨通华,魏 杰,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7):46-50.

篇3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有些孩子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脾气变得暴躁、任性,打架斗殴、侮骂老师和同学,甚至长辈。

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够健全。据统计,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他们非常希望或比较希望能和父母住在一起,渴望感受父母的,大多数孩子存在心理不安全感。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觉,但影响深远。

1.自卑心理和人格障碍;2.孤僻心理与交往障碍;3.逆反心理和行为偏差;4.厌学心理和怨恨父母。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对策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校层面,加强管理和培训

1.学校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2.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

学校要邀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才能使各科教师正确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才能够正确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日常化。

3.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二)班主任层面,点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

1.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各方面情况。如: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其父母的有关信息等。在班级内开展各种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帮助他们与家长沟通交流,让他们接受父母的祝福和向父母倾诉心中的委屈。

2.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做他们心灵的引路人。

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内多开展一些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从情感上打动他们。如: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献爱心”活动,借助于文学、美学、音乐等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的心胸开阔起来,从而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解开心灵的“疙瘩”。

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中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帮助留守孩子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里的疙瘩。

4.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

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内合理利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教师层面,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关心留守儿童

1.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做他们生活的贴心人。

父母长期在外,给留守儿童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有其他亲友照顾,但也有不周到之处。所以,作为任课教师要在生活中帮助他们,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2.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优化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篇4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校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34-01

迫于生活和其他种种原因,大量的农民涌进城里打工,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父母,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他们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他们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问题

因为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对孩子溺爱和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怕羞,拒绝交朋友等。

2.心理上的障碍

父母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完整的亲情,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该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表面上看似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渴望得到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缺少关爱和交流的他们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使得他们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或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

4.学习热情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这些中、高年级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热情明显不如其他学生。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指导,加之作业本上不断出现的红色“X”,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照样天南海北的做生意、挣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5.学校对他们的有效管理相对薄弱

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教师对这些中、高年级学习较差“留守儿童”的了解不可能只凭几节课,还需要向家长和社会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表现。但是,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无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的境地。

二、如何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家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和家长沟通让他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多的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心、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关注;(2)家长要和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校的状况,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

2.班主任的辅导

(1)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班主任和其他老师要负起责任,平时多注意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有不正常表现时要提前进行心理辅导防患于未然。

(2)同时班主任要及时家访,详细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与指导和教育。在班级里,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建立这些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自信而快乐的学习生活。对学习和学校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篇6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多样,一共有九个专题。

专题一讲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与途径。这个专题主要讲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途径,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专题二讲的是发展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幼儿期的心理发展,透过游戏来看儿童的心理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给儿童玩耍的时间,提供好的活动场地和合适的玩具以及科学的指导。

专题三讲的是心理健康辅导理论与原则。通过什么是心理健康过渡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含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同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我们片面认识的学生心理,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需要加强的一种教育。

接下来专题四讲的是中小学心理辅导良好关系的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是开展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也是达到理想辅导效果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要尊重求助者,热情真诚对待、积极关注求助者,与求助者达到共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

专题五讲的是教师心理关爱。现在新时代的教师,随着人们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加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而且整天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未成年人,这些孩子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无尽的创造力,也经常会出一些“小状况”;另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情绪不高的低潮期。所以,关爱老师的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专题六讲的是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通过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让我们知道留守儿童是特有环境下造就的特殊群体,关爱他们,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以及教育、帮助这一群体。

专题七讲的是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网络是把双刃剑,在这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对中小学生是何其重要,但若使用不当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为避免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我们应该学会爱孩子,家长也应努力修复好亲子关系;我们也应该正确面对孩子上网这一问题,要对他们积极引导。

专题八讲的是教授帮您助子成才。通过案列和理论相结合,让我们意识到每个问题孩子后面至少有一个问题家长,有的甚至是一群;每个孩子的问题后面至少有一个家长的问题,有的甚至是一堆;天下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当孩子改变的时候会反复无常,越反复越正常,越缓慢越巩固,家长要互相鼓励。

篇7

关键词:社区儿童 社区干预 心理健康

一、 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区中儿童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心理复杂、厌学、脾气暴躁、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性早熟等方面,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阻碍和制约孩子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为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学校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水平发展迅速,但无论从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来看,传统的心理辅导及治疗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和解决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二、研究的依据及必要性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为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情绪、身体、智力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个性初步形成期(7~10岁),利用此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针对儿童成长时期遇到的心理障碍采取及时的综合干预及个别辅导,能够有效消除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程度。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宣传,学校以学生团辅、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但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之一的社区的机构资源较为匮乏,也影响了其社会化程度。受传统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很多国人对于儿童早期心理亚健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性干预和治疗,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存在这种认知偏差,其集中表现为部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师人员配备存在较大问题,加上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生长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儿童社会工作创新理念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工机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主并结合社区工作、家庭治疗等相关专业方法,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工作,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干预、再造和调试并提供各项支持性、保护性、补偿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调节服务,将潜在性的问题加以遏制,逐步纠正认知及心理偏差,解决和恢复儿童功能性失调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

三、干预对象概况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对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内出现心理偏差的部分儿童。

(二)研究的方法

1.问卷分析法:通过问卷,归纳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环境资源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与策略;

2.学习观察法:在问卷分析法的基础上,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出现心理偏差倾向的儿童进行重点观察,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

3.小组工作法:与社区社工站合作,根据年龄分层及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组,通过“心理障碍自诊”“人际交往指导”“沟通与情绪管理”“理解与包容”“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组活动,客观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个案分析法:对于特殊儿童个案,全方位多视角诊断其产生心理障碍倾向的成因,对症下药,制定干预与矫正方案。

(三) 综合干预与辅导措施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运用各自的资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视角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

1.学校。学校提高教师及家长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水平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引导和团辅工作,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如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课下的行为、情绪等表现,班主任及时进行跟踪观察、干预并谈话;

(2)以课堂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势利导,通过课堂上给予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正面鼓励;

(3) 心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通过情景互换、角色互换、策略训练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切体验,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判断和整合客观的社会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内外刺激源选择性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4) 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 成立儿童心理健康防治组,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热心家长及儿童问题专家组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社区

(1)社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宣传,邀请华西附二院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儿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2) 成立社区儿童互助组织、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群体式参与增强互助能力,如小小业主委员会,围绕儿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3.家庭

(1)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处,增加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通过学习儿童心理保健知识和接受相关培训,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调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问题并与学校、社工一道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困扰;

(3)家庭中互换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对方。

4.社会工作机构

(1)社工工作机构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成长关爱小组、亲子活动等心理保健活动;

(2)以积极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对儿童进行团辅治疗,对于特殊儿童则建立案主档案,进行个案辅导;

(3)承认儿童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价值,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严等基本价值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孤僻、自卑、胆怯、逆反等“问题心理行为”,我们通过多种情景互动模拟、小组工作方法等形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四、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儿童(5-15岁)24名“问题儿童”,针对其心理偏差及行为特点进行重点观察对比以及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后,79.1%的儿童心理健康值达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摆脱了心理困扰,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21.9%的儿童部分存在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碍、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将长期跟踪观察,逐步解决控制。经过我们项目的开展和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的认真的总结,总结出综合干预对于社区儿童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一)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自身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学习生活态度,对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收到了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亲子关系。对于家长来说通过一系列培训和系统知识的讲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帮助儿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长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改进了教育方法,增进了亲子能力,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逐步探索平等与孩子“交往”,以更加灵活、变通且具有弹性的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走出权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观念误区,同时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教育促进。将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付诸于实际、结合社区和家庭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社区家庭,有效推动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将专业特长带进社区,将所拥有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并获得实践的经验,其价值得到了体现;从实践中提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工作方法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拓宽和加深服务领域;为其他社区相关机构组织提供现实可操作性经验和借鉴;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组织,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现有组织和机构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要求,促进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创新型建设。

五、儿童心理问题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我国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与辅导的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水平较高的专业化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我国心理学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离老百姓很远,不够平民化,尤其与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需要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儿童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待发展和支持。

(二)专业机构资源及人才紧缺。目前我国针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的专业性机构较少,主要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老师来完成,但由于总体研究水平有限,个别机构技术力量仍无法满足求助者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及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学校及家庭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父母有时迫于生计从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凸显。学校虽然都有开设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家庭和学校的忽视将不利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现,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针对儿童发展时期的需求,我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区积极开展各种亲子活动,以改善亲子关系,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宽容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创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促进和谐家庭与社区的建设。

(二)加强和提高学校及家庭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长期心理素质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提高儿童处理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纳外界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独立意识。

总之,我国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与辅导及相关的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相关组织机构及整个社会的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对与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因素进行整合,强化社区、学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模式、辅导模式,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一系列工作,将是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

本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资助 项目编号:201213672005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虹等编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2]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29卷 第1期

篇8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6-0004-06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有关我国流动儿童受教育这一问题的讨论不断见诸报端,现有研究从流动儿童与家长的关系、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学业成绩、城市融入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当然,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目前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从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出发,从不同角度探讨和分析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周浩通过比较公办学校和打工者子弟学校城市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差异,建议了更适合流动儿童的就学途径[1];梁晓燕、章竞思从人格健康发展的角度,探讨影响城市流动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再如,其他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社交焦虑”;“有两成学生存在与孤独有关的事实,有一成多的学生有孤独的体验”;学生在“幸福与满足感”与“躯体外貌与属性”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消极的自我评价[3]。如果从孤独感来看,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得分远高于本地儿童;而且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所体会到的孤独感更为强烈[4]。虽然已有学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过研究,但是由于流动儿童群体与其他流动群体一样,群体成员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迁入地居住时间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内部替换性。因此,我们还需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给予持续的关注。

因此,本文将利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数据,描述性分析本次调查中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分析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本次调查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比较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之间的差异,并对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建议。

(二)研究意义

通过该研究,掌握了解流动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为进一步解决流动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同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无论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还是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调查中用到的与本研究相关的量表包括两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5]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6]。这两个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5,分半信度为0.88,CFI=0.97;《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007,分半信度为0.91,CFI=0.928。

(二)数据采集

自2011年7月以来,作者在甘肃省开展了甘肃省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调查涉及流动儿童集中的初中、小学;城乡接合部初中、小学;城区初中、小学;民办中小学等四类学校。

1. 抽样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流动儿童就学的整体状况,在甘肃省14个市州的87个市县区根据流动儿童的分布,确定了抽样学校和抽样数量。

2. 调查过程

与本研究相关的调查主要是中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量表的填答。考虑到儿童的理解水平,学生问卷的小学部分年龄范围为四至六年级,研究人员在问卷发完后,给小学生们念题,但不作任何解释和暗示,以避免学生被诱导而无法表达他们的真实意愿;初中问卷由班主任在班会时间统一发放,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导语并按要求填答问卷。

3. 问卷发放和回收统计

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850份,回收有效量表817份,有效率为96.12%;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量表681份,有效率为97.29%。为了比较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在向流动儿童发放评定量表的同时,又在同一城区向数量基本相等的非流动人口小学生,发放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7份,有效率为89.57%;向非流动人口初中生发放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8份,有效率为89.71%,作为对照组。

三、调查结果

由于省内义务教育学校大多是初中和小W分开的,因此为方便起见,调查结果将按小学和初中两个方面分别呈现,最后对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

(一)小学流动儿童调查结果

1. 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被试在自信水平上的得分最高,依次是情感状态、人格特质、认知水平、社交方式、外在表现、习惯表现和应付方式。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越不好,在这几个维度中,被试的自信水平最低。

2. 小学流动人口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性别、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性别差异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5.30,p

(2)年级差异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6.31,p

3. 小学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和非流动儿童小学生有显著差异,从均值和标准差比较看,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的均值高于非流动儿童小学生,说明流动儿童小学生的情感状态问题比非流动儿童较为严重。

从流动儿童小学生在情感状态维度中的10个题项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他们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一人独处时恐慌害怕”,占47.0%;其次是“不敢独自出家门 ”,占27.4%;第三是“遇到一点小事也担忧”,占24.1%;第四是“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占22.03%。而“害怕上学,多方逃避”的流动儿童小学生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从这点看,流动儿童小学生从其内心讲还是想上学的并非从小就厌学。

(二)初中流动儿童调查结果统计

1.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表4可以看出,被试在10个维度上得分的高低依次为:强迫因子、情绪不稳定因子、学习压力感因子、焦虑因子、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因子、适应不良因子、偏执因子、敌对因子、抑郁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从每个因子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被试的心理比较健康,但存在着一定的强迫倾向和情绪不稳定倾向。

2.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同样,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学校类型、性别以及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不同类型学校在整个量表以及每个因子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8.12,p

首先,在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学习适应不良、抑郁、焦虑、学习压力等因子上,民办中小学(既有小学部分又有中学部分)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高的得分,且有显著差异(p

其次,从强迫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强迫因子上的差异显著,F=2.66,p

再次,从情绪不稳定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情绪不稳定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p

最后,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适应不良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2,p

(2)不同年级学生在整个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7.46,p

3. 初中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初中生和非流动儿童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量表的学习压力维度有显著性差异,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均值和标准差都低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说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大。那么,具体是哪几个方面造成了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呢?为了进一步寻找差异,对学习压力维度的各题项再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流动儿童在“我讨厌做作业”“我讨厌上学”和“我讨厌考试”三个方面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为突出,流动儿童在学习方面没有非流动儿童压力大。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非流动儿童更加期望在学业成绩上有很大进步,以便将来上好大学,而流动儿童的这种愿望则弱一些,换句话说,“只想学点知识,有一口饭吃”的学生多一些。

四、结论及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对于小学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状态维度,同时小学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情感状态和人格特质这三个维度得分要比其他维度更高。这说明,小学流动儿童表现出自信不足、情绪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较多。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男生;六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年级。

对于初中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同样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强迫因子和情绪不稳定因子。这说明,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强迫倾向以及情绪不稳定问题。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办学校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问题;初中一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二、三年级。

(二)分析与讨论

对于上述结果,由于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与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身心状况以及学业压力有关,此处不再赘述。笔者主要就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与情绪不稳定、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民办学校的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流动儿童自信与情绪不稳定

流动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自己不如城市的孩子聪明、有钱、好看;也不如城里的孩子学习好;他们低人一等,这些负面评价同时也会引发更多的情绪问题。尽管这一问题也与亲子互动、教养方式等也有很重要的关系[7],但对于流动儿童来讲,其根源更多地要归结为社会不公的影响。流动儿童能够感受得到他们父母在城里所受的不公待遇,能够感受到部分同学、教师对他们的歧视,甚至于同为流动儿童的孩子的歧视[8]。因此,父母的关怀在此不足以改善孩子们的自卑与消极情绪,更需要的是全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尤其是作为直接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教师,如何公平对待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如何引导其他儿童平等对待流动儿童,如何针对流动儿童进行引导,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问题。

2. 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差异

在此次调查中,很不幸但也可以预料地还是看到了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近年来为了促进流动儿童的受教育公平,国家做了很多努力:从户籍制度的改革到入学和升学制度方面各种身份限制[9]以及不合理收费[10]的取消,实现了儿童受教育权的平等;再进一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机制上,从流动儿童和城市学生的混合编班[11]到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的制定、从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到各种帮扶救助的开展,增强了流动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城市融合[12]。然而,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孩子们身在城市,心却很难融入。“三位一体”[13]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操作、城市教师观念如何转变、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如何开展[14-15]、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如何改善?这些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 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外,还发现了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很值得重视,本次调查的学校类型包括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城区学校、民办学校,差异却显示在民办学校上。假如差异显示在城区学校或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我们很容易理解为流动儿童感受到更多或较少的不平等对待,但民办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一个方面体现出许多民办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薄弱和忽视,没有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多数民办学校也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整体上低于公办学校的问题,特别是对流动儿童的辅导和管理显得不够深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低于公办类型的学校。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投入、营造环境,科学建立流动儿童就学和生活的救助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流动儿童就学的政策,不再收取借读费,学校的教育成本费用大幅度增加,城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经费支出压力增大,特别是城市学校外来流动儿童逐年增加,筹措办学经费的困难越来越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研究人员在走访每所学校时都有似的反映,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和省级政府应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专项资金,对接受流动儿童就学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其结构应考虑征地费、建设费、教材费、课桌费、电教费、教师人员经费等总和所需;

(2)地(市)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改善接收流动儿童入学数较多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3)在确保办学经费落实的前提下,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扶持贫困流动儿童就学的“绿色通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从机制保障上切实减轻流动儿童就学负担。

2. 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流动儿童的经济条件、住房条件较差,因此他们的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特别是流动儿童在语言、生活习惯、日常消费、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与城区学生有较大的差别,有的甚至被城里学生讥笑和孤立。为了使流动儿童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学习,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全体学科教师要更加认真负责地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活动,帮助流动儿童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并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城市新环境,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

3. 强化培训、整合资源,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目前,在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专业化程度比较低,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背景千差万别,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对这些学校的校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心理辅导(咨询)人员、班主任(共青团和少先队辅导员)、骨干教师和全体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各种心理辅导和咨询技巧的专门培训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当务之急。从长远来说,这些培训必须纳入当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专门化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并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将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流动儿童常规管理和教学当中。

4. 积极动员、形成合力,协调统筹家校两大衔接互通资源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美国学者詹母斯・科尔曼研究发现,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比学校环境更为重要。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与流动儿童家长的沟通,各学校应把开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作为一项长远计划,形成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和家校联系制度,切实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家庭辅导和教育能力,做到家校互通信息、无缝对接,切实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和指导,让广大家长和监护人切实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流动儿童身心发展建立坚实的教育资源保障。

[基金项目]甘肃省2011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1);48-54.

[2]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58-59.

[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 52-53.

[4]肖娟.武汉市洪山区民工子女自卑心理调查报告[R].中国乡村研究,2006.

[5]张雅明,王永丽,曾盼盼等.《小学心理健康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78-280

[6]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15-20.

[7]李晓巍,邹泓,金灿灿,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

[8]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34(2):66-75.

[9]孙红玲.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 ,17(1):4-6.

[10]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 ,44(3):2-11.

[11]贺慧.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受损问题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11):1-4.

[12]沈百福.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2 (9):14-16.

[13]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 ,6:27-31.

[14]周皓,荣珊.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11(3):94-103.

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由于城乡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造成农村青壮年大批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距离让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这些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情况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从学习动机说,很多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要么是为父母学,要么是为了走出家乡,这影响到学习的后劲和成绩。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弱,在学习困难时,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失去,有的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

从情绪方面说,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从社会适应方面看,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自由放飞。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灵得到寄托和安抚,才能有美好的内心世界。我们相信留守儿童内心充满了美好,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篇10

听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听觉功能的损伤或缺陷,不仅使儿童不能正常的感受声音,还严重的妨碍了他们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而有声语言又是人类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重要工具。尽管听力障碍学生的智商发展规律与普通儿童大致相同,但由于早期听觉功能的缺失,造成听力障碍学生的有声语言发展滞后,与外界交流的途径受到阻碍,造成了智力发展与语言发展的脱节,满足不了交际的需要,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聋生与健全人的交往和关系上常常表现出不和谐,也由于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消极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相比普通儿童表现出过分的焦虑,急躁、畏缩、多疑、说谎、厌学、过于自信、有反抗精神、好奇心强等,他们的生活圈子狭窄、性格孤僻、偏执、自高自大或自卑,认识事物主观片面、常表现出盲从以及说谎、厌学等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虽然普通儿童也存在,但关键在于聋生由于沟通的困难,所以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易受误导。因此,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其最终能否自立于社会,融入社会的关键。所以,了解听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寻求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长期作用和影响造成的。特别是家庭和社会的排斥、不接纳、不理解、不包容等负面作用,使得听力障碍儿童“自卫性”的形成了多疑、说谎、易冲动等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对聋生的长期教育教学和生活辅导中的实践经验,将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总结为以下类型。

(一)固执与敏感

这类问题在听力障碍儿童中较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固执、脾气倔强、自我为中心,焦虑、急躁、多疑、好奇、好动、易产生自卑感等。

(二)自卑与自大

听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比普通儿童遇到更多的困难,却因为缺乏解决的途径,而长期积累导致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持有较多否定消极的评价,表现出不自信。

(三)冲动与盲从

听力障碍儿童的思维活动长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阶段,具有非常明显的形象性特点,分析问题时容易注意外在现象,而忽略本质特征。因此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听力障碍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流于直观,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缺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变得盲从,他们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好的因素的感染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也容易受到似是而非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情感体验。因此常表现出说谎、厌学、缺乏自控力、易冲动、易受暗示、盲从等心理问题。

三、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自身的生理缺陷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基础,而外界的多方面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便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催化剂。

(一)社会因素

人们往往把这些生理上具有特殊性的人看成是异类、残废,一提到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什么都干不了,没有什么工作能力。不自觉的用异样的眼光观察他们。

(二)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还包括教师的因素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等方面。教师因素包括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态度、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教师的心理健康又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

(三)家庭因素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听力障碍儿童与外界接触的态度。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他的心理发展状况和行为活动特点。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听觉障碍儿童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如果听觉障碍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也会对他们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如在自责倾向、恐怖倾向等方面会产生较显著的不良影响。

(四)自身因素

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因素(听力的损失或障碍),导致听觉障碍儿童对自我意识较为敏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观念和健康、健全的身心生活,使得他们在学习、交往等方面遇到更多的困难,经受更多的挫折,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四、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是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环境则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潜移默化的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根据聋生的心理特点,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