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议意见范文

时间:2023-05-04 13:0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馆建议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图书馆建议意见

篇1

关键词:图书馆; 素质建设; 医疗改革

1 医院图书馆建设必须着眼于医改的大背景

医院图书馆属于医院重要的信息集散地和通道,它所收藏的医学科技专业书刊和文献资料是医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的结晶,是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汲取医学知识信息的源泉。医学图书资料的最佳利用,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和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有相应的促进作用。新医改彻底扭转市场化导向,保障医疗公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在医改背景条件下,遇到的不仅是来自于自身建设的挑战,更多地来自于医疗制度改革背景下自身发展方向的困惑。医院图书馆要跟上医院发展的步伐,必须逐步改变服务质量和重视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时代主题,建设好医院图书馆,更好地为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服务,迅速提供信息资源,促进医院的发展,在医院的管理和建设方面显得尤其重要。

2 医院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必须从医改方向入手

医院图书馆往往是根据医院工作任务和特点,围绕如何适应医院的管理体制,更好地使医学图书情报工作为临床和科研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容易忽视自身的资源整合。因此,应加强复合型医学图书馆建设,全面提升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

2.1加强新学科、新枝术的学习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概念和服务内涵也发生质的变化,学习和掌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理论和技术,成为图书馆员当务之急的任务。首先要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熟练使用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工具",其次要培养信息组织、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提高深层次服务技能。如今可运用计算机进行采编,特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进行"网上订购"、"网上借阅"等,同时开展馆际协作和联网工作。

2.2挖掘网上资源,开展特色化服务 充分利用有限的工作人员开展多项网上咨询服务,引进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用户只需根据需要输入关键词、著者、篇名、刊名等其中的一项都能检索到所需的医学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有利于课题申报、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和医疗技能的提高,使每一个医院图书馆不再仅仅只是为本馆服务的一个孤岛式的集成化管理系统,而将成为网际图书馆中的一个站点,其功能也不再仅仅只是试图拥有全部已知文献信息,而将是以各种可能采取的最快方式,并以最快的速度搜集,传输,开发利用各种相关的文献信息。

2.3加强信息共享,加强学科渗透 医学科学系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化医学模式,医学社会化已成为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专业图书馆的医院图书馆必须顺应时展趋势,满足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逐步将传统方式的文献信息服务,如阅览,复制,外借等通过网络来实现共享。

3 医院图书馆人员专业发展必须适应医改要求

3.1改变管理意识,建立现代化管理理念 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图书馆发展的唯一途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多途径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去赢得读者。另外,要改变重书轻人的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重视读者咨询,以读者为中心,始终把握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倾听读者的意见及建议,使读者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辅助为综合研究,更深入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选题,收集信息,定题服务,为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保障。

3.2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献的标准化,则很难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卫生行政部门应参照有关文件,尽快制定出有关医院图书馆业务工作条例,统一医院图书馆业务工作内容,使医院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3.3加大投入,争取政策,盘活资源,理顺机制 把图书馆建设纳于医技人员专业发展中的轨道,纳入医院职工"软福利"建设盘子。坚决克服有些医院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无计划的现象,克服"医院效益好时就多买些书,院经费紧张时就少买或不买",从而造成图书馆的藏书无计划性和连贯性,影响了藏书质量和利用率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加强馆际间文献协作协调,克服文献资源浪费现象。

3.4提高现有书刊使用率 要针对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到图书馆的状况,我们适当延长开馆时间,在晚上及节假日安排值班,还主动与重点科研单位联系,了解各临床科室的科研项目,根据用户的需求,多方面搜集信息资源,根据需求以自主创新的方法提供互动服务,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改变服务方式,充分体现以读者需求为中心,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为服务出发点的宗旨,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赢得读者的认可。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和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医院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人员自身的知识结构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注重培养和任用有专业技能的图书馆管理人才,是新时期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篇2

一个图书馆究竟是不是学习型图书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有6大要素可资评判:(1)是否拥有不断学习的理念和机制;(2)是否建起了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3)是否形成了共享与互动的图书馆学习氛围;(4)是否具有实现共同愿望且不断增强的学习力;(5)工作学习化是否使图书馆员活出了生命的意义;(6)学习工作化是否使图书馆组织得到了创新发展。因此,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应包括基础和高级两个层面、个体与整体两个方面。基础层面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馆员队伍建设,包括馆员的学历结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职业道德;高级层面则是指一种学习能力与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个人发展和组织目标的有机结合;图书馆个体,要求馆员都必须有学习的愿望、目标、计划和能力,并付诸行动;图书馆整体,则要求全馆必须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全的组织和制度,有整体的学习规划和明确的学习目的[2]。可见,在某种意义上,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是一种系统的理论、学说;对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发展,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只是很多时候、很多的个人和组织并非这样做。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就是坚持图书馆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具有重要意义

1.1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客观需要截止2010年3月,全国已陆续新建了261所地方本科院校,占全国同期792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2.95%[3]。这批新建的本科院校,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区中心城市,升本后学校规模扩张迅速,全日制在校学生基本上都超过了10000人,15000万人的办学规模已十分寻常,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作为一类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并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过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现已成为中国本科大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进程方面的作用正日益显现,以后还将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这些院校总体上仍处在“先做大再做强”、“先外延再内涵”发展模式的初期阶段,图书馆在高校里普遍是个较为“弱势”、“滞后”的机构,但如前所述,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又是如此强大、重要。事实上,图书馆内部的“软件”状况而非“硬件”设施,正在成为衡量、评价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状况的“窗口”、指针和标志。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客观需要。

1.2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有助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培养进入21世纪,图书馆过去所承担的信息传递和服务中介作用明显弱化,图书馆正受到其它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挑战,不再是信息资源的惟一提供者。网络已成为信息存贮和传递的重要媒介,人们可以利用网络直接存取信息或进行信息交流,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降低。保持图书馆在高度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优势,惟有革新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方可保持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图书馆,确实有必要思考其组织是否经得起时代竞争的考验,是否能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就图书馆组织的发展而言,惟有成为强有力的学习型组织,才有可能经受环境变迁与科技进步的考验。图书馆是大学的必要条件,但同教学院(部)相比,新建本科院校的图书馆主要工作是常规服务,开展信息再加工、知识再生产等较高层次专业服务的能力普遍有待提高。因此,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尤为重要。很多图书馆管理者认为,如此,可使图书馆更具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并求得图书馆可持续及长远发展[4]。目前,相当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负责人,普遍年龄大、知识老化、缺少研究能力、创新力很低、上进心很弱,而馆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则是根本无法与教师队伍相比。因此,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尤为现实和重要,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是否能够保持必要的活力和竞争力。

1.3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有助于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由“管理知识”向“知识管理”的升级转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既是一种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又是一种强调学习的经济模式,所有经济部门的发展都依赖于知识的增长,学习、创新和灵活性越来越重要。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以读者和工作人员为主体,以知识信息为对象,以实现知识的价值和创新知识为目标,以知识增值和读者需要为中心的管理。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又一种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是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方法,是图书馆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在本质上,“知识管理”包含寻求信息技术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类发明创造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要求有新的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学习型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新型组织模式,为图书馆实行“知识管理”提供了体制与机制上的保障。因此,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有助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保障图书馆今后在信息市场上获得显著竞争优势和经受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策略。

2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策略

2.1把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内化为图书馆和全体馆员学习和行动的准则办学定位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清晰、恰当的办学定位是高校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大量事实表明,高校定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心路”明灯和行为指南,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在过去的10年间,新建本科高校基本上都在这方面下了很大气力积极探索、实践,在教学单位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目前,对于这些院校的图书馆而言,如何把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同图书馆工作有机的、富于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普遍没有受到重视,应加强研究、实践,努力使之内化为图书馆和馆员队伍学习与行动的准则。

2.2与时俱进,革新、提升图书馆管理理念和水平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是一个团队目标,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实践。当今图文信息新技术与管理新理念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大量事实表明,理念的革新,就是提高图书馆的生产力,且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惊人进步。服务性与学术味同等浓厚的图书馆,只有在学习、探索中升华,而绝不会在常规运转和维持度日中飞跃。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必须正视学习的重要性,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馆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不断学习,增强馆员素质、创新服务手段、满足读者的多元需要。诚然,在此进程中,民主管理对图书馆非常重要。图书馆应全力让馆员队伍参与决策和管理,赋予馆员更多地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全体队伍真正感到信赖和尊重才有可能发挥其能力极限,并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奋斗。值得指出的是,馆员提供给领导者更多具有建设性的优质建议,必定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并充实自我,而这必定有助于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2.3有一个明确而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努力培育图书馆的专业和特色明确地制定图书馆的共同愿景与发展目标是建立学型图书馆的要务之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图书馆,不必要也不可能与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图书馆攀比、模仿,但所在学校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一定得有一个自己的发展目标与规划,以及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内涵建设措施,以期和学校的发展进度与层次提高相适应,并努力在学校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而这也是增强馆员队伍荣誉感、凝聚力和创造力所必需的。根据文献报道,这是一些办得好、很有社会影响力的同类图书馆的一条宝贵经验[5]。一所本科大学的图书馆,升本10年后,还没有自己主要建设的学科或学科方向,所暴露出的问题其实相当严峻。据调查,这种情况在新建本科高校相当普遍。有一个明确而切实可行的图书馆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努力培育图书馆的专业和学科特色,在新建本科院校已是一个比较急迫的问题。诚然,图书馆的每一位馆员也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全方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建本科院校相当数量的馆员必须由“杂家”转型为专家、由“管家”转型为学者。为此,图书馆应尽可能多地为馆员提供学习资源,以利稳步渐进,具体实践其职业生涯规划。图书馆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必要的竞赛和激励活动,对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无疑是有助益的。

2.4培育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习型团队,建立起结构合理的咨询馆员、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图书馆的所有成员均需努力,需要共同培养一种主动学习、努力创新的精神与习惯,努力使图书馆在整体上成为一个学习型团队。只有注重学习的图书馆团队,才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与内容,进而影响读者,使读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也只有如此,读者才会支持、重视图书馆的各项活动与服务。目前,对于为数不少的新建本科高校的图书馆,应从建立起结构合理的咨询馆员、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队伍这一目标出发,设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习团队。馆员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适合的团队,参与团队的各项学习和研讨。初级的咨询馆员,所提供的服务是普通读者的需要;中级的参考馆员,所提供的服务是高层次读者的需要;高级的学科馆员,所提供的服务则是对口专业用户的需要。在e-net、e-book、e-learning环境下,馆员角色转变是参考咨询工作发展的必然,必须及时学习和适应。需要强调的是,在这样一支学习型图书馆团队中,负责人的学习态度、精神与效果具有突出的示范带头作用。图书馆的各级领导者,应成为领导学习型图书馆建设的各级灵魂人物,是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5]。事实上,和任何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一样,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就是培育图书馆的一种组织文化。图书馆组织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综合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是能够长期维系或推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及其他管理特征的集合。怎样的图书馆组织,一定有与其相适应的图书馆文化;有怎样的图书馆文化,也一定会形成与其相和谐的图书馆组织。优秀的图书馆文化,是优秀图书馆形成的高效“催化剂”。因此,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就是开展以“真正的学习”为核心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应以建立讲真理、讲真诚、讲合作,以贡献和业绩为主导,以愿景与开放相结合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和保障图书馆组织目标的达成。学习型组织与优秀文化的结合,必将使图书馆成为一种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的组织。

篇3

关键词:职业道德 法制建设 人本管理 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图书馆职业的人们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体现了个馆员的责任和义务。图书馆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图书馆员馆员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日益紧迫及非常重要。作为现代图书馆馆员应自觉遵守以下道德规范;1、爱馆爱国,关心集体的爱国精神:2、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主人翁精神:3、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4、精益求精,服务第一的实干精神;5、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6、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何上精神。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是时代对图书馆的要求,同时又反过来促进图书馆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图书馆馆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表现出新的特点,部分馆员职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其原因一是社会大环境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潮、各种意识形态多元化、复杂化,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再加上市场经济价值导向作用对部分馆员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动摇。另方面图书馆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也对部分馆员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因素导致部分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这些馆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往往与馆员职业道德格格不入。。其表现如下;

一、图书馆的工作不安心,少数图书馆馆员不安心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上班仅是混一份工资,没有长期工作的打算,到图书馆来实际上是借庙躲雨,尤其部分高学历、高技能人才认为图书馆没有发展前途,不安心在本岗位工作,一有机会就跳槽。

二、服务意识不强烈,少数馆员服务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把图书馆的工作当包袱,分配给自己的工作能拖就拖,完成任务也是敷衍了事,对读者的服务不耐心、不细致、不周到、不热情,工作中怕吃苦,遇事斤斤计较,只求索取,不讲奉献。

三、外表形象不佳,极个别馆员不是积极持处世态度,乐观进取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平时不注重个人修养,生活散漫,行为放荡,同事间挑拨是非,为人处世不友善,工作中极难相处。没有组织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四、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现代图书馆由于计机、网络信息技术采用,图书馆也由传统的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图书馆馆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知识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工作需要。然而有部分馆员安于现状,对图书馆的工作仅仅处于应付状态,不求进取,不愿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的特殊爱好上,这些不良现象虽在少数馆员身上存在,但长期下去对图书馆的工作危害极大,必须彻底根除

针对上述种种不良的职业道德现象,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出如下几点:

一、思想政冶工作要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对馆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1.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当前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元化、复杂化,各种群体的心理呈现丰富多彩活跃的特点,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基层接触每位馆员,与馆员谈心,了解每位馆员所思所想和心理状态,倾听每位馆员的诉求,只有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了每位馆员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才能有针对性实效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馆员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化解心理障碍,要避免那种脱离工作实际、脱离馆员心理感受而只是进行单纯的理论说教。2.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要倾听群众的诉求,真实反应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体现人性化关系,实现人性化管理,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事业激励人,以环境培养人,以榜样教育人,使广大馆员在情的激励下爱岗敬业。当前图书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广泛听取馆员的意见和建议,倾听馆员的诉求。2.加强对馆员的理解,应做到换位思考,切实为对方着想,解决馆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要适当运用激励机制,激发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4.真正加强对馆员的关怀,给予馆员更多的关心和鼓励。通过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广大馆员爱岗敬业的热情,激发广大馆员主人翁的责任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每位馆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十精神上来,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长治久安结合起来,甘做人梯,乐于奉献。

二、制定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与图书馆人本管理和谐统一。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意识,完善制约管理机制,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完善的可操作性的考评制度;其次要加大管理力度,将图书馆馆员的一切职业操守用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做到管理有章可行有法可依,奖惩分明,不徇私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馆员们自我修养。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根本,把关心人、遵重人、爱护人、发展人、培养人、教育人的管理方法与管理艺术惯通于图书馆的管理实践,通过对人的智力与潜力的挖掘,发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

三、加强图书馆文化健设,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服务实践中所形成的服务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图书馆文化对馆员职业道建设有巨大作用。1、图书文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统一,图书馆文化建设,培养馆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增强了馆员的凝聚力。2、提升馆员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责任心。3、提高馆员服务能力,增强馆员的素质和修养。通过图书馆文化活动建设,使广大馆员在实践中汲取丰富的知识、道德营养、陶冶情操、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四、加强法制、法律教育,现代图书馆馆员要具有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现代图书馆在提供信息资源服务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图书馆员要遵守国家法律,在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及网上信息等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五、领导的模范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做道德的楷模,领导干部的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以身作则能对馆员起到标杆作用,取得广大馆员的信任,赢得民心。领导干部还应转变工作作风,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激发馆员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

篇4

我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刚起步,拥有的图书种类虽然齐全,但是数量并不多。因此,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相对有限。此外,电子图书格式不统一、视频光盘播放软件不统一等现象,都制约了学生高效地检索和使用信息。因此,我校在构建数据库伊始,就考虑到这些问题,对数据资源进行了人工整合,分为以下几类(见表1),并且将这些资料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建立数据库检索系统。

书馆资源分类 在建设数据库的同时,我们还根据师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年龄特点,将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做得更为人性化、个性化,以适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

第一,购买了正版的全功能Adobe Reader软件,便于阅读扫描版PDF图书的同时,也利于自己制作PDF格式的文件。同时,教师将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图书通过“备课王”扫描成PDF格式。这样也为微机室对阅读器进行安装与管理提供了便利。在购买电子数据库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对自身电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一些优秀的师生作品制成数字格式,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沙粒中的小世界”栏目,进行分类展出,并统计访问量,为将来更好地利用数字图书馆提供第一手资料。

第二,通过编程、推广布尔逻辑语言和中国图书分类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目录和切实可行的检索信息,也就是学校里的全部开放性图书和师生的个人访问信息都在数据库中一一对应。一方面,学校数字图书馆中的每条信息都在检索系统中有对应,另一方面,师生的使用权限得到了合理的保障,为开展信息检索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三,做好信息检索培训。为避免学生不假思索地滥用搜索引擎,学校针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学年期中都会分班举办讲座,教学生使用具有ISBN和ISSN号的“有依据信息”,并初步在校本课上教学生将所学的检索知识进行运用。同时,学校还将上午和下午的大课间加以利用,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逐班阅读”,由教师介绍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原则和简单的高级检索筛选办法。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进行自由阅览了。此时,我们通过检索记录观察学生所阅读电子书的种类和次数,以便今后对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及图书采购进行完善,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注重教学授递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音乐、美术以及科学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一些Flash实验和欣赏一些视频音频作品,使他们在形成直观认识的同时,也体会到数字图书馆的优越性。尤其在中高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查阅电子书的同时,还为学生讲述甄别信息的方法,为信息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提供了保障。

第五,在校园网主页上开辟了区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的固定链接,并在学校数字图书馆的主页上开辟了“小巧手”专栏,专门介绍一些信息检索小技巧。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的笔记和书画作品也都收录到数字图书馆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动手参与信息检索的热情。

第六,邀请具有相关知识的专家和学生家长对数字图书馆进行试用与体验,恳请他们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

通过数据库的完善和信息检索方法的普及,我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逐步走向正规,师生们对于这种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都有所了解,利用率也在提高,为学生更好地步入数字时代,学会在茫茫书海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打造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收稿日期:2012-06-18

作者简介:李栋,硕士,小教高级。

篇5

[关键词]古籍保护 古籍管理 古籍普查

[分类号]G256

古籍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由于诸多原因,古籍保护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等…,全国几千万册古籍,生存状况实在堪忧。调查显示,国家图书馆古籍的PH值已降至6―6.5,一旦降到5以下,就无法使用,古籍保护刻不容缓。为此,《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加强古籍保护和抢救工作。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古籍保护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同年5月,“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国家图书馆正式挂牌成立。

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对全国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准备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对古籍分级保护,并公布了一、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6868部;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制定《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命名了112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启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推进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一系列举措,为古籍保护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是,中华古籍浩如烟海,数量至少在3500―4000万册以上。除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收藏,还有很多散落在民间和个人手中。且不说民间和个人的收藏条件,单是县以下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基本处于无专人、无专门书库、无专门经费的“三无”状态。由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的循序渐进,覆盖到基层图书馆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保护重点首选善本特藏。如“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的宗旨是确保珍稀古籍的传承安全,所以第一是“传本”再造。古籍保护是和时间赛跑的事业,笔者认为,市级以下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不能“等”和“靠”,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古籍保护办法,多渠道改善条件,改变现状。

1 引入“寄存制度”

“寄存制度”人们日常社会活动中常见,如宾馆个人物品寄存、银行贵重珠宝寄存等。“图书寄存”在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业务中已经出现,即外界(机构或个人)将收藏的图书免费寄存在图书馆,通过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提供阅读服务。图书馆负责保管,“如有损坏,罚赔。”1910年清学部在其拟定的《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中,以法规的形式要求各图书馆开展图书寄存,并鼓励民间藏书家将自家藏书寄存到图书馆来“扩人问见”。一些图书馆还为此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寄存规则,如国立北平图书馆的《收受寄存图书暂行规则》和湖南省图书馆的《寄存图书规则》等。早期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寄存”的出发点,是将这些寄存图书用来为读者服务,以弥补馆藏图书的不足。后来随着出版物的爆炸性增长,图书馆购书经费也相对稳定,各级图书馆藏书有了大幅度提高,不必依赖寄存图书补充馆藏,图书馆“寄存制度”也渐渐淡化,悄然退出。

1.1基层图书馆亟待改善古籍保护条件

由于现存绝大多数古籍都以纸和丝织品为载体,容易受水火、虫霉等各种污染的损害。因此,古籍保护要求较高,需要良好的保存条件和严格的保护措施。根据文化部2006年颁布实施的《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书库应单独设置,并自成一区;有独立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以保证书库温度控制在16至22度,湿度控制在45%至60%范围内;设置防火、防水、防盗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等。显然,这些条件和标准在一些市以下基层图书馆很难达到。以南通市为例,六个县(市)馆中没有一家古籍书库达到上述要求的,大部分馆从普通书库中隔出一间房作为古籍书库。如皋市图书馆有古籍3万多册,古籍书库与普通书库唯一不同的是放置了多只脸盆,所谓“恒温恒湿”设备。

南通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经费相对充裕,县(市)馆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县(市)馆状况就更不容乐观。据了解,粤东山区十多个县级图书馆,馆藏古籍少则几百本,多则数千册,至今沉睡在仓库,有些已开始发霉变质。刘家真教授最近对全国126家古籍收藏单位提交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书》进行统计,发现只有5.56%的单位采取了防紫外线措施,只有16.67%的单位配置了空气净化装置,只有61.11%的古籍书库具有湿度、温度记录。至于因保管条件差而导致古籍损毁的更是不乏其例。由此可见,基层图书馆亟待改善古籍保护条件。

1.2基层图书馆可通过“寄存”改善珍贵古籍的保护条件

随着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各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公布,一些基层图书馆的古籍榜上有名,数量为数部或数十部不等。如何保管好这些珍贵古籍?笔者认为采用“寄存”的办法比较好,将这些珍贵古籍寄存于收藏条件好的省辖市馆;如果经济不发达地区,省辖市馆条件也比较差,可以直接寄存于省级图书馆。由于省、市级图书馆也面临着古籍保护工作的较大压力,只能接受基层图书馆列入《全国善本总书目》、《全国珍贵古籍名录》及各省珍贵古籍名录中的馆藏古籍,这也符合古籍“分级保护”的原则。江苏省古籍藏书量占全国的13%,为省级之最,其南通地区六个县(市)图书馆的古籍,列入《全国善本总书目》22部,入选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部,人选第一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20部,数量并不多,“寄存”不会给南通市图书馆带来太大负担。南通市图书馆作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有专门的古籍书库、专门的古籍管理和修复人员,古籍保护条件基本符合专业标准。如果说早期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寄存”是为了弥补馆藏不足,那么,现今开展“古籍寄存”则是为了能使这些珍贵古籍尽快得到妥善保护。

1.3“古籍寄存”以双方志愿为前提,规范操作

馆藏古籍,尤其馆藏珍贵古籍,往往反映一个图书馆藏书的厚重。因此,“寄存”必须充分尊重产权所有的图书馆,要在志愿的基础上“寄存”。同时,接受“寄存”的单位也必须是志愿的,因为接受“寄存”就意味着承担责任。建议“全国古籍保护中心”或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制定“寄存细则”,明确寄存范围,不能对所有想来寄存的古籍都“照单接受”,应有选择;规定寄存手续,“将卷册数日、钞刻款式、收藏印记,一一备载,领回之日,凭照发书”;尤其要申明,寄存古籍的产权仍归寄存单位所有,有随时取用或索还的权利。同时,为便于古籍保护和利用,接受寄存的省辖市馆或省馆,

可以对寄存古籍有破损且利用率高的,进行修复并提供复制本(用数码相机拍摄后打印装订成册)给寄存单位,这样两方面都有积极性。寄存单位产权不变,存取自由,有复制本不影响使用,还少了经费、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接受寄存的省辖市馆或省馆既补充了馆藏,又加强了整个地区的古籍保护工作。双方通过协商,签订“寄存”协议。总之,以志愿为前提,具体操作要审慎、规范。

2 突出地方珍贵史料的保护

我国图书馆事业肇始于清末民初,地方图书馆早期收藏的文献中,地方贤达的著述是其中主要的部分。这些文献记载了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及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民问习俗等方面的内容,经过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沉淀、积累,往往构成基层图书馆的“地方性”特色馆藏,被视为镇馆之宝。

2.1地方珍贵史料破损严重

相当部分的地方珍贵史料用普通纸铅印,经历了近百年,大多已发黄、变脆,甚至断裂,有的稍一翻动就会有纸屑掉落。而用宣纸印刷的古籍,虽历经数百年,只要保管得宜,仍纸质温润、墨色如新。许多地方珍贵史料与古籍相比损害更为严重,如不及时抢救,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如南通市图书馆收藏的“金泽荣资料”,金为朝鲜李氏王朝正三品通政大夫、历史学家,1905年流亡中国,在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帮助下定居南通,任翰墨林印书局编校。他编辑出版了30多种诗文及历史著作,这批书籍运到朝鲜出售遭到查禁,散佚较多,却在南通图书馆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是研究金泽荣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但现已严重脆化、断裂。南通市图书馆收藏的《通海新报》,是1913―1927年出版的南通地方报纸,保存完整,十分难得,是研究张謇和南通及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也已脆弱得不能再翻阅。

2.2归入古籍四级以便管理与保护

地方珍贵史料一般为民国早期文献。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的《古籍普查培训讲义》指出:“刻印于1912年以后的书,照理不应再以古籍看待,但从实际出发,亦不妨将它们视若古籍,归人四级。这样各藏书单位处理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古籍定级标准》也将”民国初年著名学者以传统著述方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稿本、初刻本”定为古籍四级。看来民国初年按传统方式著作、刻印、装帧的文献定为古籍四级没有疑义。那么,没有按“传统著作方式”、“传统形式刻印”、“古典装帧形式”的民国早期文献是不是也考虑归入古籍四级,便于管理与保护呢?民国早期文献如能纳入古籍普查范围,归人四级古籍,有利于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包括地方珍贵史料。因此,建议在《古籍定级标准》“四级古籍定级标准”中加入“民国早期文献”,时间下延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

2.3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或整理出版地方珍贵史料

古籍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生性保护;二是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是指对原本古籍进行保护,包括修复残破古籍、改善保护环境,对现存原本古籍进行定级、分级保护等。再生性保护是指对古籍进行影印或整理出版,对古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转移保存和再揭示,如启动的“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据了解,国家每年拨付古籍整理出版的专项经费,从2000年的不到200万元,剧增至2008年的1200余万元。

作为一个基层图书馆,馆藏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应首选地方珍贵史料。第一,拾遗补缺。一个地方的珍贵史料主要收藏于当地图书馆,一般不被其他地区图书馆收藏。如南通市图书馆收藏的范当世《三百止遗》手稿本。范当世是清末杰出的文学家,同光体诗人,诗文及书法都很有特色,在南通范氏十三代诗文中影响较大。“范氏诗文世家”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遗产。又如丁有煜《个道人诗稿》手稿本。丁有煜为清朝著名诗画家,晚年在南通避世隐居,因其诗稿列为禁毁书,传世甚少,其手稿尤其珍贵。第二,这些珍贵史料因其“地方”特色,查阅利用率高,易破损。

另外,地方珍贵史料的再生性保护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中华再造善本》选目以“宋元从宽,明清从严”为遴选原则。一期选目750种,其中唐、宋版本424种,金、元版本326种,这些珍贵古籍主要集中在省以上图书馆。南通市图书馆入选第一、二批《全国珍贵古籍名录》27部,其中24部为明刻版本。显然,地方史料文献虽然在地方上弥足珍贵,但就全国古籍而言其级别还不够高,难以入选国家及省的古籍再生性保护项目。如《三百止遗》手稿本及《个道人诗稿》手稿本仅列入《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因此,基层图书馆应积极向当地政府申请专项经费,组织人员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或整理出版地方珍贵史料。如济南市图书馆现有古籍16万册,计划将历代史书、志书,尤其是地方志中的有关济南的山、水资料进行汇总整合,分批整理、编辑出版《济南山志辑略》。南通市图书馆于2007年拟定了地方珍贵史料影印、出版计划,向市政府申请专项经费并得以批准,市财政已连续三年列入单位预算拨款。相信若干年以后,南通市地方珍贵史料就能“化身千百”,实现“继绝存真,传本扬学”的目的。

3 采用“缩微技术”复制、抢救古籍

基层图书馆除了通过“寄存”改善部分珍贵古籍的保护环境以及通过整理出版解决部分珍贵地方史料的再生性保护外,还可以通过“缩微技术”复制、抢救濒危古籍。

缩微技术是使用照相技术,将纸质文献转换到缩微胶片上,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自动化处理、保存、检索、再现和复制还原。其优点如下:

・成本费用低。我国于1985年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按地区划块设置了20多个拍摄点。南京图书馆作为江苏省文献缩微复制点,配有专门设施和人员,为本省基层图书馆开展文献缩微复制服务,基本不收费,基层图书馆只要在缩微保管、缩微阅读等方面投入一定经费即可。

・存储密度大。缩微品的存储密度同目前光盘的信息存储密度相近似。一个书库的几万册纸质文献,缩微后只要一至两节档案柜就可以存放。

・保存时间长。根据IS018911标准,在适宜条件下,TAC基底缩微胶片的保存时间为100年,PET基底缩微胶片可达500年。

・精密度高。缩微摄影可以对文字、照片、图纸等各种形式进行记录。由于采用直接拍摄的记录方式,所以不会漏掉原件内容。最近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保存的、宋子文缩微胶片档案,以A4大小的纸张复制并影印出来,与原件别无二致。正因此,缩微胶片可以代替原件使用,也可以作为法律凭证。美国政府允许政府文件转换到缩微胶片后,原本可以废弃。

・技术成熟。近年来,缩微技术与新技术结合,先后推出了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系统、缩微品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缩微品自动检索传真系统等,极大地丰富了缩微技术的内涵,与计算机技术,影像传输技术和光盘技术相融合,形成一个具有多种功能,能适应不同需求的系统工程。

由此,各国图书馆在研究对策中,都十分重视缩微技术的使用。美国政府1943通过缩微胶片使用法,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提出:“积极采用缩微技术复制、抢救珍贵古籍”。

篇6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图书馆 现代化建设

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与综合性高等院校图书馆都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它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同步,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加快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心。

1.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新世纪,全面推进高等艺术院校的素质教育恐怕是最大的课题,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面对这一课题,高教战线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重大调整。近期召开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协作会上指出,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某些方面还赶不上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图书馆,特别是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上。

1.1各馆要自觉定位。近几年艺术院校不断扩大招生,但从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的规律讲,各类高等艺术院校的在校生规模同其他各类高校图书馆相比仍很小,这就决定了艺术馆首先是小型馆,不应追求大而全。其次,艺术馆是专业馆,不应追求综合性。艺术院校在加快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特色馆藏。有了自觉的定位,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可防止短期行为,又可避免盲目地追求规模,一味向综合馆看齐。

1.2各馆建设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时,要把它看做一个系统工程。建立计算机系统要全面考虑哪些方面的业务需要迅速投入网络,一般是协作面越广,效率就越高的方面,如联合编目等。而那些方面必须保持各馆的独立性,即使进入网络,收效也不大,如联采或支付等。在将大量投资投入设备(硬件)采购时,不能忽略会同相关企业或研究部门共同研究开发适宜小型专业馆的软件配置,各艺术馆尽可能趋于意见接近,避免走一条重复和曲折的路。

1.3建设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局域网和广域网。若干个馆的馆际合作仍不能称作网络和真正的资源共享,网络的本质就是尽可能共享分散存在的信息情报资料,它的实用性十分明显。各馆应建设局域网,毫不犹豫地由校园网并入CERNET网以至INTERNET网,才能真正成为广域网。条条和块块的联系都很重要,为此,应加强相关馆的交流,包括国际间图书馆界同行的交流,使各馆的网络服务更便捷,更有实用性。

1.4加紧研讨资源共享的缺席化建设和法制建设。这方面,我们应参照国际间的普遍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推出。权威部门和资深的高校馆应负起责任。在全国艺术院校图书馆协作会上,专门研讨艺术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包括联采联编、资源共享和新世纪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问题,馆长们认识一致,加快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十足。相信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会奋起直追,跟上全国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艺术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

实现高校图书馆间的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目标,是各馆努力的方向。许多馆都进行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但重点都在于购买数字化产品,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数据库,等等。有的图书馆进行了实质性的大规模馆藏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尤其是混合型的全文数据库建设。

艺术院校图书馆作为涵盖艺术几大门类的专业性较强的图书馆,其馆藏文献资源在高校图书馆藏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专业独特性和社会影响广泛性的双重意义,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其精华部分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已超出高校的范围,达到国家文物的保护标准。将这些珍贵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让它们不但服务于高校,而且服务于社会,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1艺术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现状及数字化的必要性。艺术院校一般都开设有美术、设计、音乐、表演等几大艺术门类,往下又细分为绘画、雕塑、陶艺、声乐、作曲、器乐、舞蹈等多个专业。由于专业繁多,以及艺术文献资料类型多样化、艺术教育的模仿性、特殊性等缘故,图书馆的收藏不但有印刷型的纸质文献,还有非印刷品的实物资料,如轴画、扇画、剪纸、照片、书法条幅、雕塑品、陶艺品,以及非纸质非实物的磁、光、电介质的资料,如磁带、唱片、CD、VCD、DVD和磁盘、光盘等。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构成了艺术院校全面系统的专业文献馆藏。这些馆藏资源是经过几代艺术人和图书馆工作者长年辛劳、日积月累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在过去艺术教育相对狭窄、相对封闭的年代里,这些文献和实物资料,除了本校师生外,外人难以一睹,无形中又给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改革开放的春风虽然吹开了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大门,部分珍贵馆藏得以向公众开放,但由于许多规章制度的限制,主要是技术手段落后这一条件的限制,要使全部馆藏实现资源服务社会化、公众化还有着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仅以古画和外国乐谱来说,古画由于其珍贵的身价,一般不轻易向公众开放,普通人难得一睹风采;外国乐谱属于珍贵教学资料,许多音乐人一旦拥有,就不轻易外传,图书馆藏中有的这类乐谱,由于多是年代久远的独本,一般也不外借。

这些情况说明,艺术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它不但可以供本校教学创作用作教品和教材,还可以作为文物收藏或作为艺术品欣赏。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将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进行综合性数字化处理,不但能使本校师生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文献,还能面向社会、面向广大的读者提供服务,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是,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将彻底解决特殊文献的保存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按需浏览和随机存取,同时提供多用户使用,不再受馆藏数量、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艺术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料数字化,进一步拓展了艺术教育的发展空间,展现了图书馆新的活力。

2.2艺术院校图书馆数字化项目的方案设计。艺术院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中是一个特色,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要确定哪一种文献为“特色文献”,而且是具备数字化开发条件的,还需对馆藏进行具体分析。我认为,起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才能称得上是具备数字化开发前景的特色文献:(1)在一定的区域内仅为本馆收藏,如广西区域或广东区域独具,区域覆盖的面积越广,越具特色权威性;(2)具备一定的馆藏规模,基本覆盖本学科或本专业,或全面反映某一专题;(3)具备一定的学科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有普遍的参考意义;(4)本系统有无相同的数据库资源,市场上无现成的数字化产品。

那么,具体到某一艺术院校图书馆,如何操作呢?以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为例,该学院为江苏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是面向全国招生的美术、音乐、舞蹈、影视表演等专业人才和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其馆藏专业文献资源也为江苏地区各高校馆独具。馆藏资源经过多年的建设,在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门类体系,目前馆藏文献资源80万册(件),电子光盘约23000余张。艺术文献资源尤为本馆特色,古今中外的音乐、美术、设计、影视等专业文献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成为馆藏文献中的精华,是江苏地区馆藏艺术资料最丰富的图书馆。这些文献资料并非都适合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制作,如美术类文献,由于受色彩、印刷、纸张、实体的影响,仅凭图书馆在自身条件下进行数字化加工,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仍然不能满足教学参考的需求,而且美术类的数字化资源市场上有相当多的现成品,不必自己再费大力气进行数字化制作。但是,馆藏美术类文献可以进行二、三次文献查检数据库的开发,发挥计算机检索的优势,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音乐文献有三种形态,一为印刷型普通图书、期刊,二为录音带,三为唱片。音乐图书中大部分是音乐作品,即通称的乐谱、曲谱。乐谱是音乐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是一种媒介,它通过记录在纸上的音乐符号传递着某种音律和曲调,有中国乐谱和外国乐谱之分,现仅以外国乐谱文献来分析。这部分馆藏文献有以下特点:(1)复本少、种本多,多为进口原版图书;(2)大部分乐谱因年代久远而变得纸张发黄变脆,装订散开,已到了不修补不能使用的地步;(3)文种繁多,翻译不易,使用查询都有相当的困难。这三个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部分文献的充分使用,藏与用的矛盾比较尖锐。

建成的乐谱数据库,与普通文献的乐谱在教学参考作用方面不但毫不逊色,而且提供了更多途径、更为便捷的查检方式,适应教学需求方面没有问题。经过数字化转换加工的乐谱文献,不但原貌保存于硬盘内,存取便利,不受时间、地点馆藏数量等原因制约,为今后对社会公众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随着各种文件数据的增加,如音响数据、图像数据和期刊、论文等专题数据库的整合互通,其学科价值、学术价值的重要性将不断加深,变成本区域内的唯一专业信息量最丰富的“资料库”。

国外,美国纽约州茱莉亚音乐学院制作有一个钢琴乐谱数据库(有四万多页谱子)。国内,中央音乐学院已经制作了几个专题数据库。

凭借本馆的外国乐谱文献资源制作成一个专题或全文数据库,成为江苏地区音乐专业信息资源的资料库,同时有效缓解这部分文献的藏用矛盾、存取矛盾,解决本地区音乐专业人员的教学、创作、演出等活动查阅外国乐谱方面的困难,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通过建设外国乐谱全文数据库和相关的专题数据库这一项目,构筑数字图书馆必不可少的硬件平台,逐步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

参考文献:

[1]何江涛.馆藏资源数字化决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

[2]盛小平,卢井平.我国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初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

[3]程琳,谢士光.图书馆小型局域网络的实现.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

篇7

[论文摘要]重点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改进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且具有专长的群体。同时,与高校专业课设置相适应其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针对这些特点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加强自身建设,改进管理与服务入手,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建立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和谐图书馆,使高校图书馆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激发人的热情、尊重人的个性、满足人的合理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支柱之一,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读者服务上来,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的读者服务,把图书馆建设成一个开放型、多样型、数字型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一)提高服务水平,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应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把“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变藏为用”作为一种工作准则,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要求和需要。基于此高校图书馆要深入细致调查研究,调整服务方式和内容,提供针对性强的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读者,可提供特色服务、专题服务;由过去的“为人找书”转变为“为书找人”,由一次向跟踪式动态服务转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读者了解馆藏资源,利用馆藏资源提供便利[1]。

(二)改善环境设施,营造舒适学习环境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以学生为主,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给读者营造一个轻松舒心的阅读环境是重要工作之一。这就对图书馆馆舍的建设和布局以及信息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从传统手工工作模式向电子网络化管理模式的转化,提供阅览、检索、网上查询、资料复印等全方位服务,实现“读者满意”的服务目标。利用现有资源,营造人性化环境。图书馆应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体现文化理念。

(三)细分读者群体,开展专题跟踪服务

根据高校图书馆要尽自己最大能力来满足教师、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以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为前提,加快新书刊分编时效,使之尽快与读者见面, 加强参考咨询工作, 提供二、三次文献服务;定期举办情报知识讲座和编制活页情报、专题文献题录、新书通报等,根据读者需要,开展专题跟踪服务,对重大科研课题进行定题跟踪,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参与到课题研究过程之中,使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得以充分体现。

(四)在规章制度管理中应注重人文关怀,推行“换位思考”管理法

高校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硬性管理手段,追求一种柔性化管理风格,使读者在服务中感受到人格的被尊重与人文关怀。图书馆员应做到 “换位思考”,从“假如我是读者”的角度出发,树立无条件服务理念。“换位思考”是“读者第一”原则的重要体现,是建设和谐图书馆的必备条件,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2]。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

高校图书馆自身管理,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谋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思想。未来高校图书馆的竞争是管理与服务的竞争,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图书馆馆员总体素质的竞争,图书馆员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员, 不能仅仅从事借借还还、看摊守业、形式单一、被动的服务工作,而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信息管理技能和丰富的网络知识,要有对事业的执着精神,要担当信息管理者、信息专家、信息导航员等角色。

高校图书馆领导不仅要善于选拔和使用人才, 更要坚持用养并重, 重视培养和造就人才, 开发馆员适应本职岗位的能力, 使每一个馆员能自觉地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高校图书馆要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和个人素质、兴趣, 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为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一)要加强馆员继续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图书馆将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迈进,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内容、手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懂管理、有较高外语水平和专业特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针对现状要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是培养馆员自学能力。为在职馆员安排结合工作需要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二是重视在职学历教育。选择适当的专业和恰当的时机进行系统正规的攻读学位,以培养较高层次人才。三是以老带新。让有经验的馆员对新录用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四是学习或撰写专业论文,提高科研能力。

(二)创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馆员的积极性

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关键环节。所以通过完善的绩效考评,建立个人收益与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

(三)统一人的思想,健全管理新体制

健全人事管理新体制, 提出“柔性管理”的理念, 就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非强制方式, 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 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笔者认为, 统一成员的思想,调整包括正职与副职领导者之间,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 员工与员工之间, 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与共识, 大家必须共同遵守各自工作岗位中的职责, 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思想,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1) 正职与副职之间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各负其责,重大的事项要集体讨论决定,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2)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领教者要经常与下属沟通, 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让下属有主人翁感。 (3) 员工与员工之间。工作中要多些理解少些埋怨, 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践证明, 一个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团结是关键,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 诚挚相处是基础; 员工与员工之间, 相互体谅是保证。这三者之间协调好的集体就是一个团结向上,和睦相处的集体, 必然能留住人才和吸引优秀人才。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

作为图书馆领导, 不仅要善于选拔和使用人才, 更要坚持用养并重, 重视培养和造就人才, 开发馆员适应本职岗位的能力, 使每一个馆员能自觉地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为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一)要加强馆员继续教育。为在职馆员安排相关的业务培训, 要求馆员结合实际专业工作的需要, 学习相关的技术, 更新知识, 转变观念, 使之适应时展的要求。

(二)为馆员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选拔和输送骨干去学习深造, 以培养较高层次人。要以实际需要设置部门岗位, 竞争上岗,全面科学地衡量业绩和成果, 对创新、获奖、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任务者予以适当奖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功地营造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

(三)学习或撰写专业论文, 提高科研能力。鼓励馆员多读多看专业刊物, 了解前沿学术信息,充实提高自己。要积极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提高馆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要定期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并要求提交科研成果。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工作不仅体现在能够提供多少文献,而且体现在能够解决多少问题。不仅要做到设施一流,而且要水平管理服务上乘。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中,坚持“以认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落实人性化管理措施, 构建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的机会,赢得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邹荫生,对图书馆界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1 , (6) .

篇8

关键词:馆藏评估 学科服务 多样化交流模式 共享知识库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96-02

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解决日益增长、内容爆炸的社会信息与读者无法及时有效获取所需信息之间的矛盾。这项原则渗透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图书馆具有巨大的资源价值和教育功能,这已经是被广大读者所赞同的常识。图书馆是属于每一位读者的文化空间,读者可以在这里接触到最前沿的思想,最新的科技,寻找创意灵感,实现交流与合作。图书馆应该成为读者除了家和工作学习单位之外,流连忘返的“第三空间”。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某些观念及条件的局限性,图书馆的价值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图书馆的建设是由物(馆舍)、人(图书馆管理员和读者)、神(馆藏文献所传播的智慧与精神)三者融合、辉映,相辅相成。[1]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既不是馆舍,也不是所藏图书数量之多少和质量的好坏,更不是服务对象,读者只是阅读的参与者。笔者觉得关键应该是图书馆的“馆员”。事在人为,图书馆馆员是整个图书馆活动的主导者。每一位图书馆馆员的素养深浅与眼界高低可以决定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走向,与图书馆的自身定位。下面,就着重从“人”的方面来浅谈未来图书馆馆员的能力定位。

1 图书馆馆员自身能力素养建设

首先,图书馆馆员应当是热爱图书馆事业的人,应当是能够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的人,其次,更应当是知识渊博、对当今最新科技有敏锐嗅觉的人,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建设的知识输送中转枢纽,应当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并肩走在发展前沿,但是很多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乏善可陈,无法满足师生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馆员配置依然处于教育水平匮乏,难以达到建设高质量图书馆的需求,无法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援助力。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战略,推动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于2015年由原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新校是一所新建的市属本科医学院校,而图书馆水平依然停留在专科学校办学水平的要求上,全馆27名员工,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含函授)共21人,其中拥有研究生以上水平员工只有8人。并且馆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图书馆更加给人一种“养老院”的印象,缺乏生机活力。馆内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许多人是半路出家,很少有机会参加有关图书馆业务正式专业的培训,甚至对中图法分类尚不明确,不能很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基本需求。

面对学校从专科高职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的转型时期,图书馆馆员应当重新定位,提高自身素质要求,从学历水平、工作能力上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当代社会,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频繁,未来图书馆的馆员首先需具备图书馆专业学科的知识,其次更要在整体素质的提高中注重个性素质的培养。未来图书馆的馆员应该是一本百科全书,或是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可以与读者进行思想碰撞与探讨,可以帮助读者答疑解惑,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D书馆的未来发展,一定是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图书馆不仅在实体设计上,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觉感受,而且还将通过各种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未来图书馆的阅读、学习和交流,多是通过高科技实现的,针对的人群也比现在更广泛,图书馆馆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来面对未来图书馆的变革。

2 新时期图书馆馆员工作业务的拓展

由于原先学校的定位,师生对于数字资源的需求率、利用率不高,图书馆都还只是保持着传统的“书架+阅览室”的模式,文献数据资源的配套建设不完善。馆内所藏图书因为出版、采购时间差距,采购人员对学校所设置专业领域用书不能及时更新等原因,脱离读者获取最新、有效信息资源的需求,不能给读者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环境与服务。馆员都十分擅长于对馆内传统文献资料的处理与加工等工作,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显得知识陈旧老化,思想认识落后,应变能力不强,充其量担当着读者与出版厂商、书商之间“中介”的角色。[2]从汇文系统所统计上海健康医学院2016年借阅率(表1)我们可以看出,来馆借阅人数不足一成,馆内上座率及使用借阅率很低,最终花了大部分的经费,图书馆的资源只能满足小部分读者的需求,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面对学校的转型,图书馆馆员也要与时俱进,从机械化、被动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到师生读者中,通过分析统计数据了解师生读者的关注热点、需求焦点,追踪当下最新文化资讯,不断推陈出新,保证纸质资源的新颖性、精华性。图书馆内各部门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加强馆藏评估的能力,对图书以及数字资源利用率全面分析,合理配比,使财力、物力、人力得到合理最大化利用。

2.1 提升专业水平,走出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

自从有了互联网,很多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Google it”,而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有一群“人力Google”,想要知道问题答案,你只需要电话拨打图书馆的“答疑热线”,你的任何问题就都可以找电话那头的人帮你解答。纽约公共图书馆这种打电话问问题的方式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甚至在谷歌都还没出现时就有。他们专门成立一个名叫“ASK NYPL”部门来负责接听,有10余位图书管理员,每天都在等候着提问者们的来电。每被问到一个问题他们就会立马在图书馆一百多年历史的资料库中搜寻可能能给出答案的书籍或档案。一本本的翻阅,直到找出答案。平均每一年他们会接到超过3万通电话。他们从不限定问题的范围,任何疑问他们都很乐意帮忙解答。能够做到对于读者的需求与疑问时刻在线,及时解决,及时反馈,这是图书馆馆员的基本职业准则。

图书馆馆员最大的价值是基于各类文献、数字资源上提供的收集以及整理的服务。只是坐在图书馆里等待读者前来咨询与建议,是远远不能达到满足读者服务需求这个目标的。未来图书馆馆员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图书馆,走向教育前线,融入老师与学生的课堂,积极互动,为学校各系部教育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式文献检索、信息采集的专业化“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是以读者用户为核心,图书馆学科馆员为载体,依托图书馆提供的公共信息资源,面向特定机构和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是教学科研的信息保障与支持。[3]图书馆馆员应积极主动深入各学科内部,根据用户所反映的问题、关注的焦点等搜集、预定、检索所需相关学科资料,并对手头现有资源及时进行评估、整合、取舍、反馈,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率。

2.2 未来的图书馆,不为藏书为交流。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曾在2015年4月对两千多位读者发起调查,在被问及“图书馆撤出部分纸质书及书架,改建技术中心、会议室及文化活动室”的意见时,30%的受访者表示赞同,反对者占25%,而2012年的同题调查中,反对者多达36%,远超20%的赞同者。此外,有64%的受访者反对缩小图书馆的面积,认为应该把过去用于藏书的面积,更多的用于讨论交流、体验学习。[4]未来图书馆应加强对各种形式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提供更加便于读者的新界面,通过订购、开放获取等方式提高电子资源的可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订购价值。[5]在搜索引擎时代,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移动设备用户群体,可以推行“电子书包”计划,引进新的阅读方式,使用新技术,追求个性化定制的信息获取方式。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图书馆将更加开放,其管理与服务也将更加多样化。当然,无论图书馆的形态和内容发生何种变化,其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的基本职能即不会改变,纸质的图书占有比重应该逐年降低,但要做到“少而精”,可以为实体图书建立远程密集书库,方便有需求的读者借阅,将空间留给开放式交流。

未来图书馆就是充满创意的共享知识库。图书馆要成为社会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的公共平台,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围墙。林肯大学图书馆馆长Penny Carnaby 女士提出LTL( Library,Teaching and Learning)的创新转型计划 ,它将图书馆原有的资源储备与学校提供的教育培训以及先进学习技巧等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更加开放的、功能更强大的知识共享空间。[6]开放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基调。城市图书馆将成为知识、学习和交流中心,它不局限于传统的书籍,也不仅仅是阅读,它培养着市民的多元化的素养,形成各类社群互动和对话的空间。已经有不少新形式图书馆出现,如英国伦敦的“概念店”、美国田纳西州的图书馆“创客空间”、芬兰赫尔辛基市图书馆的“城市办公室”等,如今人们流行“联合办公”,让分散的知识资源,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和切磋,而当图书馆加合办公之后,这种思想分享将上升到新的高度。传统的图书馆进行的是“信息――读者”交流模式,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要出现多样化的交流模式,比如“x者――读者”模式、“馆员――读者”模式。在这种新型的图书馆模式下,馆员不能以管控的方式来管理图书馆,而是要创造一种人际交流和信息交流的良好环境,让人与人、人与信息的交流始终处于活跃和畅通的状态。图书馆馆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思想交流的组织者、传业授道解惑者。

3 结语

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说:“今天的图书馆正在发生一场革命。”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主,第二代图书馆以外借为主,今天的图书馆正在向第三代迈进,将以人与人的交流为主。[7]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优越的知识和人文环境、以及可接纳所有有需求读者的定位,为图书馆成为文化交流中心提供了可行性。图书馆是最理想的社会交流的执行机构。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进步,作为未来的社会交流中心,图书馆的社会交流形式将日益衍生出很多与时俱进的、符合广大读者需求的形式。未来图书馆具有社流的“新身份”,未来图书馆的作用,是文化传承、学习共享和创新发展。也许未来的图书馆,已经不再局限于某处场所的实体概念,更是应用于虚拟空间中学习、交流、体验的技能与活动。

未来图书馆的馆员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的重要,分工更加细致,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也非常的专业性,需加强用户导向服务,拓展了各种新功能。 “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不应成为纸上谈兵,应当是未来图书馆馆员自我发展定位的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1] 渠春阳.也谈绿色图书馆――兼与武春福先生商榷[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49-50,63.

[2] 王著.生态图书馆定位的思考[J].现代情报,2014(4):29-32.

[3] 吴建中.开放交流合作――国际图书馆发展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5):4-8.

[4] 周九常,付永华.现代公共图书馆社会整体形象定位[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 4):3-8.

[5] 李明华.论作为交流场的图书馆――兼谈基础理论研究问题[J].新世纪图书馆,2012(12):7-11.

[6] 梁灿兴.新知识交流论_下_图书馆是私域交流与公共交流连接的枢纽[J].图书馆,2014(2):1-3.

篇9

关键词:医学类高校; 高校图书馆;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50-0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疗水准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大幅度提升。但与之不对应的是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医德和精神文明程度相对低下,从而一度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这一情势给培养医用人才的医学类高校敲响了一记警钟,让医学类高校意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医师医德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医学类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和担负校园文化建设主阵地的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更为重大和严峻的任务。然而遗憾的是虽然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早在2004年教育部和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曾就高校如何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以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过详细的阐述和指导[1],但针对医学类高校如何更为有效快捷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至今很少涉及。使得众多医学类高校没有行之有效的模式可遵循,仍沿袭着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无形中削弱了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本文基于这一缺失,在总结现有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加以综合和延伸,着重探讨医学类高校在促进自身文化建设殊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的同时,期望可以有效地促进医学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

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下的,由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可以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四个部分[2]。其中与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紧密相关的是前三个部分。医学类高校图书馆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部分中具有自身特色的方面,既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更应该把如何建立学生的医德和提高精神文明水平通过适合的活动和实践寓教于乐地灌输给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进行[3]。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物质文化方面,图书馆应尽力为师生提供一个技术先进、使用方便和层次性高的借阅环境。在这方面,除了更新馆内硬件设施,美化室内环境,增大医学类图书购进数量和范围等基础工作外,分馆还要注重细节管理,如定期购进有关提升学生素养、减轻心理压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或是针对医护人员素养和建立与患者信任关系等方面的图书,放置于显眼的位置,并通过展板、微信平台等媒介进行大力宣传,提升这类图书在学生中的借阅率[4],也可以在分馆独立出一片空间,放置舒服美观的座椅和绿色植物,并为之取名研讨休息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以书会友,方便师生进行交流,进行互相了解或就某个议题进行探讨,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5]。同时,可以制作精美的借阅提示语展牌,在常规的说明前面加入一些激励警醒的名言,如“视自己为患者的家人,爱戴、尊重每一位患者”、“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而努力学习”、“今天你在这里挥汗如雨,明天你将收获患者的信任”等。这些提示语的目的是在鼓励学生不要荒废时光、要勤奋学习的同时,提醒他们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人员应早早树立以患者为亲人的责任意识[6]。

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教育是分馆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重头戏。但是精神文化教育的开展说起来简单,真正执行起来却有难度。如果仅仅进行宣传,难免会变成形式主义,学生也会感觉枯燥,达不到应有的目的。为此分馆将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相结合,主打通过宣传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深刻地对学生进行教育[7]。分馆首先举办了吉祥物海选,组织全体学生为分馆设计一个吉祥物作为“形象代言人”,这个吉祥物需要具备的特质是可爱、博学和亲和力,易于为学生们接受,通过评选最终确定吉祥物的样子,这样做既方便分馆开展活动,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

同时,为了更进一步加深图书馆与各院系及学生间的沟通合作,分馆还进行了两项前期准备工作:

一方面加强与各院系间的联系,即除了进行正常的工作沟通外,分馆还每年邀请各院系有关领导进行联谊活动,如文艺表演、图书馆知识PK、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目的是让各院系更加了解图书馆工作,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另一方面加强与各院系学生会的联系,建立读者协会,由学生和分馆共同主持活动,目的是让活动更亲民、更具时代特点,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8]。在分馆举办的各项活动中,分馆采取边进行、边探索和边改进的策略,即如果活动比较成功,就作为经典活动保留下来;如果有缺陷,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同时,根据学校每年教学目标的不同添加或删除相应的活动。下面就推荐几个分馆近几年举办并成效不错的活动。第一个推荐活动是以宣传为主的“今日报告厅”活动,即聘请专家或资深人士来馆作报告。 报告会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前辈医务工作者在专业和医德方面的言传身教,邀请医学界技术精湛并且医德高尚的专家作报告;另一类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邀请有关社交、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作报告。2014年分馆曾请到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首席医师、82岁高龄的陈教授来馆报告。这位“德艺双馨”的老教授技术精湛、责任心强并富有同情心,经常替困难的患者垫付药费;退休后仍坚持学习,在图书馆经常可以见到他头发花白的身影。很多学生反应在听完报告会后对这位老前辈的敬意油然而生,相信这会对他们励志成为合格和优秀的医药工作者产生深远和积极的影响[9]。第二个推荐活动是以分馆与学生互动为主的“齐欢乐”活动。如评选分馆“年度十佳读者”,在肯定爱读书学生的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还有我们举办的“读者见面会”,定期邀请各院系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听取学生对分馆建设和图书购进方面的好的建议;在每年年底我们都会举办“师生文艺汇演”,邀请优秀教师、学生和馆员共同表演节目,通力完成游戏项目[10]。

这项活动虽然传统,但却有效地消除了图书馆与师生间的隔膜,鼓励了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畅游书海。推荐的最后一个也是分馆的主推活动是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宗旨是促进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并通过历届学长与学弟学妹间的传承,激发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11]。

首先,分馆每年会在年底举办“搜书比赛”,即分别在不同的书库内指定三本书,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这三本书找出,用时最短和准确率最高的学生获胜[12]。这项活动的初衷是加深学生对图书及书库的了解。而事实证明,学生在熟悉书库各类图书位置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图书,从而间接地扩充了知识面。

其次,图书馆会定期举办“我的大学生活征文比赛”,征文主题既有与时下热点话题有关的内容,也有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实习工作有关的内容。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学生对莫言作品的阅读兴趣大增,为此,分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举办了“走进大师,诵读经典”的征文活动。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图书的借出率由于过高,学生不得不提前预定。学生们通过比赛,在了解大师作品的同时,也对大师的写作历程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激励了他们为了理想而努力的斗志[13]。在每年毕业季前后,分馆还会举办针对实习期学生的“我的实习生活”征文活动。鉴于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进入各类医院进行实地实习,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即将走进社会的学生静下心来总结大学经验、了解工作性质、做好应对心理的同时,与仍在校学习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求学和工作经验,让这些还处于懵懂期的学弟学妹们得到专业和思想上的传承[14]。同时为了更进一步教育学生,分馆还会联络各院系团委组织“医者仁心”的活动,即组织各院系老师和学生走进周边养老院和福利院,为老年人及孤儿举行义诊和义工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医德和责任心。这项活动最为深入人心,其实际感召力最大,深受学生的喜爱。

通过医学部分馆这几年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边探索边实践,校园的学习和精神文明风气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更勤奋地入馆学习借阅,阅览室常常座无虚席,图书借阅量每年以每生4%的比例逐年上升。读者协会的入会率以每年20%以上速度递增,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增加了和患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患者的切实需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树立了医德意识,提升了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实践证明,只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学类高校图书馆必然可以在边探索边改进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主阵地的作用,更高效更有力地推进医学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输送更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双过硬的复合型高尖端医用人才。

本文为2015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504012

参考文献:

[1]余秋冉.新形势下高职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初探――以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展开(J)科技资讯,2013(6):249-251

[2]李旭东.高校图书馆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122-125

[3]刘建平,毛兰香.哲学视角下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湘南学院学报,2012.33(4):82-84

[4]唐艳霞.浅析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2.27(8):85-87

[5]孟繁中,唐淑娟,郭江山.也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6(2):55-56

[6]赵夏丽.试论当代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5):45-46

[7]孙秀娟,柳延东.图书馆主动参与良好校园文化构建的途径(J)贺州学院学报,2009(3):112-114

[8]刘金,何飞,张燕,李凌,张峰.对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34-35

[9]何飞,张燕,李凌,刘金,高峰.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以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08(3):65-70

[10]兰雁.做好图书馆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J)经济师,2010(11):142-143

[11]王晶晶.图书馆介入医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4):72-74

[12]袁明伦.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8):140

篇10

和它的名字一样,这家健身房里的一切都会让你感到惊讶,它看起来更像一个精品酒店的房间:门牌上的字是那种老式的手写体,走进之后第一眼就会看到发黄的木制鞍马上放着成堆的书,墙上随意挂着一副旧皮革拳击手套,还有增加气氛的贴画。你可以坐在休息区的粉红色沙发上听着音乐阅读或者和朋友聊天。没有一排排跑步机,没有潮湿黏腻的空气,唯一和人们印象中的健身房相关联的就是那套力量训练器材—但它也变得有点不一样,比如那些棕色的皮质座垫以及悬挂于上方的古董般的拳击沙袋。

Library的创始人、健身及营养专家Zana Morris想要的就是这种颠覆效果。“我在欧洲和美国的健身房工作了20年,始终没办法理解为什么健身房都看起来像一座座毫无生气的器械仓库。当人们在其中挥汗如雨的时候,简直像个潮湿的大闷罐,毫无愉悦感可言。”Zana Morris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她一直想要一间精心设计的健身房,既富有成效,同时又不会产生距离感,令人愉悦、放松。

总部位于伦敦的英国设计公司Pearlfisher用4个月的时间为她实现了一切,其中包括从 Library这个品牌名称到宣传册等衍生品。“Pearlfisher引领了整个设计过程,它们甚至是灵感的来源。”Morris说。

Pearlfisher是一家以设计食品和日用品的外包装为主业的公司,现在的业务已经延伸到建筑、品牌标识、体验等其他领域。一般而言,甲方通常都被认为是更了解自己公司业务的人,这样的合作并不常见。

“我们没有针对这个项目做调研,所有洞察都来自我们的‘未来计划’(Futures Programme) 中有关‘身体’(Body)的研究。Library的全部设计依据也来自于那里。”Pearlfisher的首席创意官Karen Welman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未来计划”是Pearlfisher的核心研发计划,它服务于公司现有的业务并希望带来新客户。该计划负责人Sophie Maxwell表示,未来计划的目的是“理解变化,激发创造力,从而面向未来进行设计”。

除了身体,未来计划的研究领域还包括连接(Connection)、味道(Taste)和奢侈(Luxury),都和Pearlfisher的主要业务版块相关,比如味道就是基于Pearlfisher多年来在食品行业的设计经验。而在身体领域,Pearlfisher也曾经设计过不少护肤品,客户包括LVMH旗下的高端有机护肤品牌Nude和水芝澳。

每年Pearlfisher都会挑选其中的两个进行研究并分别举办会。2013年是身体和连接,那么2014年将会是味道和奢侈。这样的轮流交替自未来计划设立起已经进行了15年。

Morris也出席了刚刚在Pearlfisher伦敦总部工作室举行的身体项目的会,她是这一计划的专家顾问之一。包括Morris在内,2013年的专家名单共有10人,其中包括基因学家、色彩专家、环境保护运动者、整形医生,甚至还有一个名叫Poppy Madrall的现代丧葬师(Modern Funeral Director)—这听上去也挺合理,“Body”这个单词本身就包含了各种情况。

Sophie Maxwell带领整个未来计划小组对这10位专家展开一对一的访问,再结合Pearlfisher自身的调研以及实践,总结出了有关身体领域的主要变化。会当天的显示屏上投影着几行醒目的大字:人人生而拥有独一无二的身躯。过去,我们习惯于将自己变得和别人一样;未来,我们将努力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4个关键点被总结出来。首先人们不再迷信标准,这将引领他们不断探索自我,不被现有的框架所局限;其次人们对于年龄不再感到抵触,开始享受时间沉淀带来的超越物理身躯之外的智慧的增加;第三,尽管每个人的身体基础不同,但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未来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人人都可以从各个方面优化自己的身体机能,即使达不到完美;最后,未来我们将寻求头脑和身体更高层次的互动,只有真正全方位了解我们自己才能更好实现自身的完整性。

Pearlfisher针对每一个关键转变都给出了对应的概念产品设计方案。比如一个名叫Frame的产品,能扫描个人的面部特征同互联网上丰富的造型数据进行比对,像私人造型师那样为用户设计专属妆容,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所有人都化妆成一个样子;一台可以扫描你每天的身体状况进行营养计划定制的仪器Primate,帮助全面优化营养平衡;还有为了在一个年龄界限逐渐模糊的年代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Pearlfisher还为宜家设计了Kith协会,只对那些资深的设计师开放。它有点类似一个创新工作室,每一季设计师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进行创作,尤其针对那些有时间和空间去随意布置的家庭。

以上这些解决方案几乎都是小范围的概念性试验。就像许多汽车品牌推概念车那样,很多设计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内都无法投入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最终只是个充满未来主义的漂亮摆设而已。所有这些洞察都会分享给Pearlfisher内部的策略部门(Strategy),成为他们为客户做具体设计项目时的灵感,再交由实践部门(Realisation)将它变为现实的产品。这样一套流程据说可以让Pearlfisher“面向未来做出富有颠覆性和标志性的设计,而不是盲目跟随当下的潮流”。

未来项目能让Pearlfisher树立某个领域的风向标,并因此吸引新业务。Morris正是在担任未来计划的顾问过程中萌发了同Pearlfisher合作的想法。她本人经过多年的经验和运动神经学方面的研究,发现传统的健身房项目大都是一些长达数小时的课程,这往往会带来对身体的损害,包括器官和肌肉组织。她根据最新的科研成果策划了一套15分钟高强度训练课程,每天只需通过15分钟的体能训练,再加上瑜伽、普拉提和搏击的辅助,就能有效减脂并锻炼肌肉,同时避免损伤。但她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去推广自己的这套理念。

Pearlfisher在调研过程中发现Morris的15分钟训练法很有吸引力,并且正好同未来计划的发现呼应:健身房也不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机械式训练场所—它也可以变得很内敛,让人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寻求身体和心灵的平衡。“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时间就是一切。”Welman说。而且Morris的课程也不需要借助太多传统的健身房器材。

一个类似“图书馆”那样的创意被提了出来。“Library这个名字本身就让人觉得这里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聚在一起的公共空间,能刺激并释放身体和头脑的潜能。”Morris说。在Pearlfisher为Library设计的品牌标识下方,有一个类似字典词条解释的部分,有关 Library的定义有如下几个关键词:“15分钟、思考的公共空间、智慧地运动、身心健康”。

Welman表示,从未来项目到策略再到实践部门的一体化的设计策略可以保证客户业务里的每一个消费者接触点都在传递统一的信息。

由于了解到未来消费者健身的驱动力不再是某个完美的偶像,而是寻求自身能力的最大化,因此Library的整体空间被设计成非常友好的气氛,同时带点专属和私密的感觉。

Welman说他们几乎用了设计精品酒店的思路来设计这个“精品健身房”,尤其是被他称为“皮质衍生品”的运用,这些装饰过去的确只能在一些精品酒店里看到。皮质的鞍马、拳击手套和沙袋都是Pearlfisher的设计师从跳蚤市场淘来的,不过考虑到Library的地理位置,这也不算太难—它所在的伦敦Portobello Road跳蚤市场是英国最时髦的古董集中地,拥有超过1000个商铺。

此外,他们还给所有器材都包上了Vintage风格的皮座垫。连健身房的会员卡套、名册和宣传册封皮等也都是皮质的。“皮质可以呼应图书馆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高品质和持久的关系。”Welman说。

另外在Library,除了硬件风格上的颠覆,整个健身的服务架构也被重新调整。如今有很多健身房都模仿Morris推出了短时间训练法,但Welman强调,和大多数健身房只要会员付了会费就很少过问他们的锻炼频率不同,Library的教练会和会员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帮助并且更重要的是鼓励客户取得最好的效果。

自2013年5月9日至今,Library有了60名会员,最高限额是300人。使用全部设施的价格是每月345欧元—非常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