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可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5-04 13:0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外投资可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外投资可研报告

篇1

对中国矿业企业来说,出海淘金,目前似乎不是一个好时机。

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全球矿业发展势头放缓。自2011年以来,大宗矿产品价格不断探低。日前,普华永道报告指出,仅过去一年,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矿业板块排名前100位的公司市值已累计下跌44%。

来自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小幅下滑。于11月3日在天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5000名代表参会,很多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苏丹和格陵兰等国家和地区的矿业界人士表示,期待与中国进一步加强矿业领域合作,走出低迷。

“虽然当前全球矿业还处在深度调整期,但从长期来看,新一轮矿业发展的‘超级周期’仍在持续。”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当前全球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正持续推进,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矿产资源将保持强劲的需求动力。

海外投资下滑 矿企进入持续期

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矿业联合会(下称中矿联)了受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委托撰写的《中国企业2013年前三季度境外矿业投资情况分析》报告。中矿联国际与地矿金融项目部负责人常兴国分析报告时指出,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在金额和数量上均小幅下滑:中矿联共受理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项目103例,同比减少8%;项目协议投资总额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10.9%。

中矿联认为,中国矿企海外投资已经由探索期、巩固期、快速发展期而进入持续期,也是矛盾比较多的时期。“未来,(矿产品)价格下调震荡,市场趋势向下是比较普遍的共识,这个时期持续多久并不一定。”常兴国说。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处长陈丽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全球有180多个国家拥有矿业,其中100余国矿业对外开放,其中又有60余国的矿业占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到哪些国家去投资,投资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投资,遇到风险怎么办,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复杂的决策。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海外开发部总经理童军虎表示,矿产资源有着“工业的粮食”之称,为保工业“粮食安全”,矿企“走出去”十分重要。目前中国企业“刚开始走出去”,成绩并不太令人满意,但是作为中国企业,必须要过“走出去”这一关。

失败率高达八成,不能“摸着石头过河”

中矿联常务副会长王家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前一阶段“矿业热”时期,大批非矿企业及地勘单位纷纷“走出去”投资海外,然而教训惨痛。

仅2013年前三季度,就有大量大型矿企并购案以失败告终。

1月,全球最大的金矿商巴里克终止了中国黄金集团对其旗下非洲公司部分股权的收购交易,商务部网站显示,双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收购价和税收分担等问题上。4月,汉龙集团与澳洲铁矿企业Sundance高达14亿澳元的收购案终止,Sundance公告称,由于交易的融资条件没有达到,因此终止了此项全资收购计划。

有媒体报道称,“十一五”期间中国企业出海的成功率不足20%,其中很多大的项目都来自矿业。

“中国在海外的矿业投资,大概有80%的失败率。”王家华在今年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直言,许多企业仍在 “摸着石头过河”。

常兴国认为,专业化程度不足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重要掣肘。他介绍说,非专业性主要表现在企业跨行业、跨矿种、跨国家投资的过程中。此外,金融机构投资矿业,虽然财务很擅长,但却缺乏矿产行业常识。

中国罕王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潘国成也表示,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是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团队和本土化的运营团队。潘国成提醒其他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切忌赌博式的冒险,尤其是初次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必须聘请并购顾问,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要以非常成熟的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进行海外并购。”

蓝海矿业基金执行合伙人张焱认为,由于矿业市场泡沫不再,“卖故事”向投资者销售未来增长预期的方式已经行不通,更重要的是专业水平。他表示,目前自己的基金只投资上市公司,并要求具备项目预可研报告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程雁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资本市场较热时,以收购目标资产价值为杠杆的“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是可行的,而在市场下行的过程中,投资者将更注重企业获得资产后的持续经营能力。

矿源地的激烈竞争也是影响矿企海外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非发展基金副总裁鲁庆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非洲绝大部分盈利性强、品位较好的矿产资源掌握在西方国家三大矿企(力拓集团、必和必拓公司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手中,但是注重抢占优质资源而不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西方模式”已经不可持续。目前非洲国家更希望中国企业投资与当地企业合作,加快开发当地矿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这就导致了国内企业的相互竞争。

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主任栾政明则表示,国内矿企之间的竞争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许多国际矿业并购案中都发现了来自中国本土企业抬价争项目的情况。

矿业金融已经存在

王家华介绍说,目前我国对海外投资矿业的企业大致分四类:其一是民营矿业企业,很有(经济)实力,但规模较小;其二是地质勘查类企业,专长是技术支撑,但经济总量较低;第三类就是大型矿企,具有技术管理优势,势力较强;第四类就是金融企业,其资本量最大,但对与技术、整个开采与开发的管理处于劣势。然而,即便如此,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推动矿企“持续出海”的重要力量。

常兴国表示,目前金融资本正在通过A股和H股两个平台深度介入矿业领域。

根据矿业联合会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来自A股市场的10家上市公司以投资协议额11.53亿美元占到矿企海外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其投资项目多选择并购和矿山建设,勘察项目较少。此外,由于许多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资本市场也通过港股流入矿业领域。特别是许多私募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对矿业的参与度持续加大。

“矿业金融已经存在,而非一个号召。”常兴国表示。

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折戟”案例

2009年6月 本可能成为中国海外最大并购案的中铝集团与力拓的收购交易终止。中铝集团拟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以增持其19%股份。然而,计划几经周折,但最终由于力拓毁约而宣告失败。依据协议,力拓向中铝支付了1.95亿美元“分手费”。

2010年6月 紫金矿业终止了对澳大利亚Indophil Resources NL的股权收购。公司公告称,终止原因在于“若干项收购先决条件难以达成”。

篇2

关键词:海外油气;并购;项目后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海外油气并购项目后评价特点分析和建议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9日

我国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引进项目后评价工作以来,后评价已经成为企业改进决策和管理水平,科学确立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管理环节。目前,国内开展的后评价主要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理论方法比较成熟。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投资的重要手段,它的后评价在我国刚刚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有较大的意义。

一、海外油气投资项目发展现状

中国能源企业 “走出去”的最初目的是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为中国经济增长获得稳定的能源支持。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海外油气并购已经由小规模的资产收购发展到大规模的资产与公司收购,油气资产已遍及世界各地,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还包括发达国家。除三大石油公司外,国内的中化、振华、中信等企业也在并购市场有所作为。中国企业油气上游海外并购金额和数量不断创造历史新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2009年中国企业的海外油气并购交易额为140亿美元;2010年增长85%,至260亿美元;2011年交易金额接近200亿美元。海外油气并购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已突破8,500万吨油当量/年。

中国企业在国际石油上游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不断提升,正在由单纯的“资源”导向型投资,向“效益”导向型投资转变,开始注重提高有效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海外油气并购项目的特殊性

(一)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项目投资回收期长,从勘探区块对外招标到项目投产,再到完全收回投资,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期间还存在勘探投资沉没的风险。对海外油气项目来讲,在世界政治形势千变万化、经济形势动荡、油价波动的情况下,项目收回投资的风险更大。受资源国石油合同和财税条款影响,即使总储量、总产量等其他要素都相同,不同的年度投资曲线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也会造成储量价值的不同。海外油气并购项目的运营是储量、产量、工作量、投资、生产成本等生产要素、技术和管理的最终体现,核心是经济效益。所以,海外油气项目在产量安排上多以“有油快流”为原则;在投资安排上,则以“滚动发展”为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二)油气合同模式多样。海外项目的效益与资源国的财税制度和油气合同模式密切相关。与国内的单一合同模式和财税制度有所不同,海外项目的合同模式主要有矿费税收制合同、产品分成合同、服务合同、回购合同、特殊合同和合资公司合同等几大类,并且模式继续趋于多样化。在不同合同模式下,项目投资、成本回收及收益分配的计算需运用不同方法,具有很大的差异。合同中主要经济条款的稳定性和确定性需要企业总体评价,其中可以调整的部分,对指导项目的生产和操作,实现该油气项目的利润最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外部风险更为突出。海外油气并购项目是一种极具风险的资本运营活动。中国企业进入较早的海外项目,集中在局势不太稳定的非洲地区、同西方关系比较复杂的中东(包括伊拉克、伊朗)地区、西方尚未完全占有的前苏联地区和开采难度较高的拉美地区,或者国际大石油公司几乎要放弃的边际油田,所处国家大多政局动荡、民族矛盾突出、财税政策多变,集中体现了海外勘探开发业务的不可控。即使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来讲,也存在很大的政治风险,2005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未果可以说是跨国石油资源并购存在政治风险的典型案例。

(四)管理水平要求更高。相对于国内项目,海外油气项目的管理模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中方下属子公司、联合作业公司、独立作业公司和合资公司等几种管理模式,中方企业参与项目管理运作的深度、管控力度、管控模式各不相同,大多数项目决策都需要与合作伙伴协商解决。当今国际油气勘探开发市场是一个全球性开放的市场,中国企业需要清楚并购活动在其全球化战略中的角色,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选择和评估,在并购后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培养在国内国外两种不同市场的管理能力。

(五)对文化整合要求高。中国企业的海外油气并购项目,有很多是对石油公司的并购,如2005年中国石油斥资41亿美元并购PK公司,2006年中国石化斥资35亿美元并购OAO Udmurtneft,2009年中国石化斥资72亿美元并购Addax公司。对跨国并购的企业而言,面对企业文化和国家文化的双层差异,并购双方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成为文化整合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跨国并购后的企业往往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而出现激烈的文化冲突。因此,并购交易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并购的真正成功,需要进行艰巨的文化整合。只有真正做好了文化整合,才能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海外油气并购项目后评价的侧重点

鉴于海外油气并购项目的特殊性,其后评价的侧重点与国内油气投资项目有较大区别。国内油气投资项目的后评价一般是从油田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艺、地面建设、经济评价几个方面来对已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后评价的基础是开发方案,后评价的重点是储量评价以及开发效果评价。海外油气并购项目获取时具有市场竞争激烈、资料有限、评价时间短、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通常在获取前完成可行性研究的论证,获取后完成开发方案的编制,故后评价的基础大多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注重对并购战略的后评价。中国企业对海外油气项目的并购基本上定位于战略型并购,这些企业在国内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的现金流本身能够保证现有产业的正常发展,但基于规模效应的考虑或者产业协同的考虑而产生扩张的需求。全球油气上游并购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据IHS统计,每年全球成交的初具规模的油气上游并购项目仅为300个左右。在项目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国际油气合同类型、资源所在国、资源类型、项目经营情况等因素筛选项目,制定企业并购战略。企业并购战略将统领并购方在并购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从目标公司标准的确定到搜寻、确定最终的目标,从交易条件的提出到目标公司后期的整合,再到清晰到位的并购战略,将成为贯穿并购整合过程的脉络。

(二)注重对尽职调查情况的后评价。在海外油气项目并购活动中,目标公司尽职调查是一个重要和基础性的工作。在并购活动中,买方和卖方对目标公司的信息掌握程度是不对等的。从买方的角度来讲,尽职调查即为风险管理。如果尽职调查没有发现项目存在的风险点和问题,并购后自然会把风险和问题带入项目中,并成为日后运营中的重大隐患。海外油气项目尽职调查不仅涉及项目自身的资源量、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财务和法律等情况,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合同等宏观环境。如果一些瑕疵在收购之前没有充分考虑,直接结果是资产价值的降低,收购成本相对过高。在后评价中对尽职调查的评价,要考虑资源国的宏观环境与进入时相比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了解和判断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对项目本身产生了什么影响,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企业在尽职调查过程中由于哪个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并购方的判断。

(三)注重对可采储量和产量认识的后评价。海外油气资产的核心是储量和产量。储量是产量的物质基础,因为可采储量突出了经济效益的概念,对于储量的后评价应该更突出可采储量而不是地质储量。对于储量的认识,从项目获取前到项目运营过程中,是在不断深入的,对储量的后评价应着重于地质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应梳理地质认识深化的脉络,应清楚论述储量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参数是否发生了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做到对剩余可采储量认识上的一致。产量是技术方案和项目操作的直接体现,是衡量项目开发水平的最直观指标。后评价中要分析产量实际完成与可研的差异,并找出原因,找出是储量还是地质、油藏认识的问题,是钻采及地面建设滞后还是工艺未达到设计的问题,是技术还是商务问题等。做好对储量和产量的后评价,对中方企业直接管理的“作业者项目”,可以提出相关对策来指导项目的生产运行;对参与管理的“非作业者项目”,可以提高对合作者操作水平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合作效率奠定基础。

(四)注重并购整合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总结。项目后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对海外资产的并购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整合是否成功,管理上是否产生了协同效应。中国企业对海外油气项目的并购活动,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一部分,受历史条件限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背景很弱。从实践操作看,中国企业“走出去”比在国内经营发展更具有风险性和复杂性,企业在海外的核心竞争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不强,企业内部与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资源要素等还存在很多问题。海外油气项目后评价应重视并购整合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包括在海外投资项目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类型项目,总结出项目管理的一般规律,为后续新项目决策提供支持。

四、海外油气并购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海外油气并购项目的后评价在内容框架和方法上,与国内通行的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主要内容包括并购过程评价(项目前期准备、项目论证与决策、并购实施、整合与运营)、并购后运营效果和效益评价、影响和可持续性评价等几部分。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是采用项目对比法、因果分析法,还有调查法、成功度法等。

(一)内容的特点。海外油气并购项目的后评价主要是针对“并购活动”的后评价,“项目论证与决策”和“整合与运营”两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勘探开发方案、工程设施建设、生产管理举措等技术内容的评价相对简化。在评价工作中,注重对项目风险管理及不确定性分析的评价,对比在可研报告中预测的风险和假设是否发生,验证敏感性分析结果,分析企业运营尚存的风险因素,说明有何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对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详细地情景分析,说明在不同情况下,该海外油气项目的投资效益情况和抗风险能力情况。在对项目“影响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时,需要评价项目对资源国环境和社会等影响,评价当地技术装备、服务队伍和生产水平等方面对中国企业在地区业务开展的影响。

(二)方法的特点。海外油气并购项目的后评价在使用对比法时,更注重综合参数对比和横向对比。在使用项目自身前后对比来评价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时,既要看现金流和收益率等经济评价指标,也要把政治、经济、法律、合同、安全、环保等因素纳入评价条件,综合考虑,说明项目的范围、评价期及评价条件的变化和影响。为了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可以进一步将综合影响因素按层次划分;用数学的方法确定各层次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组合权重;通过组合权重的排序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海外油气并购项目发生在国际油气市场,类似企业、地区和项目信息更多,后评价工作可以通过收集同类项目的数据资料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投资水平、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项目绩效和实际竞争能力。前后对比主要用于发现问题,横向对比不仅可以比较出项目的相对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可以看到问题所在,找出或总结出项目的规律性,使评价结论更具有指导性。

五、企业建设海外油气并购项目后评价机制的建议

(一)积极拓展后评价方法。后评价常用的方法,如对比法、因果分析法、调查法和成功度法等方法已经在我国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国际上主要采用的逻辑框架法和层次分析法还有待进一步推广。逻辑框架法能够清晰地反映框架设计者的意图,便于分析评价层次间的关系,明确描述后评价阶段与其他阶段的联系;层次分析法可以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层次分明、使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清晰明了,对于海外油气并购项目这种影响因素多,关系比较复杂的问题定量化处理非常有效。虽然我国海外油气并购项目后评价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所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尽快适应国际规则,对逻辑框架法和层次分析法,有必要展开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中提高资料收集的质量、营造开展相应的决策环境,提高这两种后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二)建立后评价数据库,进行项目后评价基准研究。建立后评价数据库是后评价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美国知名项目评估机构如Independent Project Analysis公司(IPA)非常重视项目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它拥有全球不同地区、不同业务类型近万个投资项目的数据与资料,包括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医药和采矿等不同产业,涉及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的200个企业。IPA公司每年完成的近800个分析项目都将成为其数据库的样本,每个评估项目资料均采用标准化的收集方法,一方面有利于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及与数据库对比项目组数据资料的可比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将评估项目资料转化为数据库的资料样本。在项目分析完成之前,还要再收集一次资料,以使资料更加完整。IPA公司所拥有的庞大的项目数据库,使其区别于其他咨询公司,能够对项目实践与项目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成为在美国具有专长的、项目管理研究和咨询的领导者。

中国企业在数据收集方面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许多项目的历史资料及有关数据不完整,有些资料甚至失真,这对后评价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对已有的后评价资料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能很好地相互交流和使用。因此,通过重视项目资料的整理和存储,建立和使用标准化的项目资料收集表,逐步建立后评价信息系统,企业再进行项目管理和后评价的基准研究,研究项目输入与项目结果的因果关系,从而总结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三)保证后评价结果的使用。后评价结果的使用是后评价体系中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它是一个表达和扩散评价结果信息的动态过程。后评价结果的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信息的报告和扩散,其中包含了评价者的工作责任。后评价的结果和问题应该反馈到决策、计划规划、立项管理、评估、监督和项目实施等机构和部门;二是后评价结果及经验教训的应用,以改进和调整政策的分析和制定,这是重要的后评价功能。为了保证后评价结果更好地使用,必须在评价者及其评价成果与应用者之间建立明确的机制。项目后评价的发展趋势是将资金预算、监测、审计和后评价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和完整的管理循环和评价体系。

(四)加强项目后评价的资源投入。我国的项目后评价和项目前评估工作几乎是同时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由于后评价工作没有像项目前评估那样得到足够重视,所以发展相对缓慢。开展海外油气并购项目后评价更需要投入一定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经费以及时间。项目后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对评价人员素质要求很高,要求后评价人员既懂投资、又懂得经营,既懂技术、又懂经济,所以有必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参加高水平的交流和研讨,不断提高和巩固参与后评价人员的工作水平。进行项目后评价还要视项目规模大小投入一定的经费。必要时,要引入外部专业投资咨询机构。要全面评价项目投资的业绩,系统地总结项目管理经验,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复杂程度、投入人力多少、组织机构对后评价内容的具体要求而给予后评价工作一定时间保证。这要求企业充分重视后评价工作计划的制定、资料收集和调研工作过程,形成规范的后评价工作计划程序和后评价工作流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礼安,李华启,李刚,洪保民.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和程序.国际石油经济,2005.13.1.

[2]宋妍桦.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风险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1.

[3]童晓光.21世纪初中国跨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栾海亮,郭鹏,李志勇.国际合作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0.10.

[5]姚光业.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机制的构想.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

[6]方兴君,李华启,张礼安.美国独立项目分析公司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及特点分析.国际石油经济,2006.7.

篇3

透过金融危机看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结构的差异

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运行特别是外经贸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内在经济结构的异同。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近十年来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慢于长三角地区

从静态比较看,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差异不大:20a7年,广东第二产业比重为51.3‰低于江苏(55.9%)和浙江(54%),但高于上海(47.3%);广东第三产业比重为43.3%,高于江苏(37.4%)和浙江(40.4%),但低于上海(51.9%)。目前,两个地区都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重化工业转型的阶段,重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广东重化工业产值比重(77.5%)低于上海(86.1%)和江苏(77.6%),但高于浙江(48.5%)。

但从动态比较来看,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内部变化不大,而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效明显。近十年来,广东产值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制造业行业没有发生变化,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两大行业总资产收益率较低,分别仅有5.9%和5.1%相比之下,上海2007年产值排名前三位的制造业与十年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6%、12.5%和10.8%,普遍高于广东。2007年江苏产值排名前三位的行业也发生了改变,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2%、6.9%和11.1%,总体也高于广东。即使在制造业结构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浙江,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其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6%、9.6%和11.6%,总体也超过广东。

从服务业占比看,2008年虽然长三角地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但江浙沪三地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珠三角地区却与此不同,据测算2008年广东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7年的5.4:51.3:43.3调整为5.5:51.2:43.3,第三产业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化。

(二)对外开放模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

在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以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土地率先承接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工制造业获得大发展,与之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垂直分工模式,逐步走向了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早期珠三角地区吸收外资以“三来一补”方式为主,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轻型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采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方式。随着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外商在珠三角地区的投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兴起,培育了IT和家电两大产业集群,目前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制造和出口基地。虽然珠三角地区也提出了适度重型化的工业发展战略,但是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发展与轻工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这种以加工贸易为主、市场相对集中、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开放模式,暴露出了率先遭受危机冲击、中小企业倒闭多、出口下滑速度快等问题。

长三角地区虽然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但是江浙沪的对外开放路径与珠三角地区截然不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更侧重于改革、走内源性增长道路。该地区以乡镇企业发展为特征的苏南模式和以民营企业发展为特征的浙江温州模式,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化和工业化。随着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进程大大加快,通过大量承接国际机电产业转移,积极发展以微电子、光纤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电子通信、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苏州为例,目前电子产品、光学、检验、医疗设备、化工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类,在苏州的外贸结构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相比之下,纺织服装这样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5%左右。目前,江苏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增值率已经由2004年的23.2%提升至2007年的70.7%,该指标显示近年来江苏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明显上升。这也是此次危机中江苏反映出来的对外依存度高、受影响程度大但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强的内因所在。

(三)市场主体构成:苏南外资为主、浙江民企为主、广东内外资混合的不同模式,展现出不同的市场反应

浙江以民曹经济占主导的市场主体构成,使得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独特的“三面性”:一方面由于渐江民营经济的活力、先进制造业的活力,块状经济的活力以及制度的优势,使得2008年浙江的进出口下降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民营企业在浙江出口中的比重已经提高至51.5%,比2007年度提高了3 3个百分点。而在2001年“入世”前后,浙江出口中民企所占比重还只有百分之十几。2009年1月,全国外贸出现历史罕见的大滑坡,全国进出口下降29%,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下降31.1%、32.2%和29.5%,而浙江仅下滑17.4%,其进出口额下降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浙江民营企业整体仍具有小而散的特点,不仅抗风险能力有限,通常也更易受到宏观调控特别是信贷紧缩的打击。由此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浙江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企业倒闭潮现象。根据浙江省工商局的最新民企生存状况报告,2008年浙江共有2.2万家民企注销,创下六年来的最高。最后,从下一步发展趋势看,浙江冲出危机困境的潜力和空间较大。2008年,浙江对拉美、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保持在40%以上,对俄罗斯、伊朗和印度等国家的出口增速则超过了50‰活跃在拉美、非洲、中东、东欧各地的浙商,在开拓新兴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此外,浙江企业的海外投资与并购也增长较快,增速占全国第一,将在整合外部资源、寻求商机中发挥积极作用。

江苏以外资为主的主体结构,一方面导致其对外部市场依赖较重,另一方面却也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台商聚集的昆山为例,由于台商的资金自有率很高、财务杠杆运用不多,加上台商已经经历过多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应对危机经验相对成熟。相比浙江的民营企业和广东的加工企业,以代工为主的昆山台商企业坏账很少,资金周转率较高。虽然裁员减产的现象比较普遍,但企业大面积倒闭的现象并未出现。与此同时,由于苏南工业制品的销

售渠道处处受制于外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导致进出口贸易额下降较快。

广东内外资企业并存的主体结构,显露出未来结构调整的方向。近年来,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在新兴市场的崛起和迅速扩张,为广东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以华为为例,目前其在全球设有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14个研发中心以及29个培训中心。2008年,华为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市场的销售额实现了60%的增长;在拉美地区,华为实现了70%的增长,并成为UNTs 3G三家主要供应商之一;在亚太地区,华为销售额实现增长近90%,成为亚太地区前三位的设备供应商;在中东及北部非洲地区,华为2008年新增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在南部非洲,华为销售额实现增长23%。2008年,华为全球合同销售额233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46%,连续五年保持40%以上的年增长率,其中海外销售占75%,预计2009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再次说明,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为驱动的本土民企的成长,对于提升整体经济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广东在此次危机中的“南海现象”也引起了很多关注。近年来,南海通过引进多个优质、大型、产业链条长的高端外资制造业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民营企业发展,也在这次危机中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其经济表现超过了素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东莞等地。这表明,外资与民企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也不存在孰优孰劣的争议,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和促进这种互补性的发挥,将对产业链条延伸、经济结构优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区域经济整合:适度竞争又互补发展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

近年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推动区域经济―体化方面都迈出了重要步伐,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区域经济首位度不同。长三角地区经济首位度高于珠三角。在长三角,上海一直是该地区的经济龙头,优势明显。2008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13698.15亿元,经济总量远远高于长三角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城市杭州及宁波。正是由于上海具有绝对的经济优势,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都在争相与上海接轨,区域经济―体化迅速推进。而珠三角经济龙头之争尚未解决,改革开放之前,广州是全省的“大哥”。1979年广州经济总量是深圳的20多倍。但30年的对外开放加速了深圳的崛起,2007年深圳经济总量跃升至6801亿,而广州是7109亿,两地已经相差无几。

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不同。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始于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苏锡常”地区利用自己和上海紧邻的地理位置,将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平台,设立与上海“接轨”的出口加工区、技术开发区,引进海外资本,加快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随着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江苏、浙江民营企业进入上海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和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成功,促使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另外,随着长三角各省、市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大通关”协作机制建成,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长三角旅游圈的初步形成以及人才合作的日益活跃,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但与之相比,珠三角经济―体化在实质领域的推进步伐却相对缓慢,特别是产业同质化程度达到80%以上,区域内竞争多于合作。这些问题也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显露出来。

(五)人才和创新机制:直接关系到走出危机阴影的速度和潜力

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人力资源基础和吸引力方面有差异。目前,长三角拥有1000多个科研机构,150余所高等院校和3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科研基础雄厚,科技人才密度高,高级人才比重大。加之长三角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大批熟练的高素质技术工人。相比之下,珠三角地区著名高校研究院所较少,改革开放前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高级技术工人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远低于长三角地区。

从经济发展模式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来看,由于珠三角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基础上,使得珠三角的低技能劳动力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有数据表明,广东省的高、中级技术人才占专业人才的比重仅为4.5%和31.7%,在全国分别排在第十位和第九位。相比之下,长三角以承接国际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大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于此,吸引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流向长三角,不断提高当地人力资本水平。此外,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区内规范的用人制度、较高的薪酬福利和对各类人才的重视,增强了对高层次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吸引力,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流入地区。

反过来,人力资源的素质差异也直接影响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并对区域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产生连带影响。总体上,长三角外资主体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占据相当比例,它们拥有大量的研发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对长三角地区的技术溢出作用较大,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强的带动力。相对而言,珠三角在吸纳外来优质研发资源方面的能力相对弱一些,但近年来许多内外资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努力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广东一批玩具企业依靠引进智力资源和大量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了自主品牌和技术,某些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遥控及智能玩具研发及生产企业之一。

促进广东外经贸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完善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国务院前年初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三角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和目标。但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如何公平分配区内资源、如何在协调中冲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如何实现区内各城市合理分工、实现适度竞争又互补发展、如何加深与港澳地区的互动合作等等,依然是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推动由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向按经济区域配置资源转变,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下探索珠三角城市联盟;要通过加快泛珠三角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共建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及周边地区便捷通道、探索泛珠三角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等途径,共同打造合作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平台,努力推动珠三角地区保持稳定较快发展。

(二)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要利用经济周期下行机会,化危机为机遇,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要处理好引进外资与扶植本土

企业的关系,创造公平的、良性互动的竞争环境。吸引外资从“招商引资”转到“招商选资”、“招商引智”上来,突出引进外资的重点行业与重点领域,进一步把有限资源集中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来。通过引进一些优质、有技术含量的大型外资项目,带动产业链条的延伸。要大力发展民族品牌,帮助有实力的大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三)在进一步深化开放中增强经济内在的竞争力

30年来,广东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未来的发展依然需要对外开放。下一步扩大开放的着力点要放在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生产业和进一步深化粤港澳经济合作三个方面。要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长国内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强化生产业专业分工,推进生产业集聚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要加大对港资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加强深港两地服务业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提升粤港之间经济合作水平。

(四)利用和发挥好粤港澳合作这―特殊平台

毗邻港澳是广东的独特优势。在当前形势下,港澳经济虽然也遭受较大>中击,但其在金融、资讯、物流、会展、中介等服务业领域的优势依然存在,粤港澳三地要在整体协调、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在协同应对挑战中寻求新机遇。要进一步加强粤港澳服务业投资合作,将推动CEPA等服务业政策在广东先行先试作为突破口,也可鼓励广东本土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到港澳,或通过港澳这个桥梁开展国际经贸投资合作。共同推进粤港澳金融合作与创新,加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金融人才的合作,推动三地金融业在更高层次上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五)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要进一步加大财税、信贷的支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风险补偿;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境外展览、境外商标注册、出口产品研发、产品境外认证等,并对中小企业应对“两反两保”及贸易壁垒培训给予支持;可研究设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扶持资金,重点为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开展研发、品牌建设等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