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道德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5-04 13:0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道德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目的:护理道德建设以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护理技能,优质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护理,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它直接反应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护士的文化素养,是衡量护士护理道德的标准。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护理道德的要求更为严格。下面谈几点护理道德在精神康复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护理道德;精神康复
1 职业道德对精神病人康复的影响
1.1 为病人安全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护士是病人住院期间安全的保卫战,执行每一项医嘱操作,都应体现出对病人高度的责任心。住院期间,病人及家属把生命的安危托付于我们,我们不仅负有法律的责任,而且还负有道一声的责任。特别是对于散失理智的精神病人来说,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负有对特殊事业的献身精神。因此护士在精神康复及护理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做到有人或无人检测一个样,清醒糊涂病人,贫、富悬殊病人,城乡病人都要按操作规程一步一步去做,自觉一丝不苟地做到:给药,治疗操作前后认真查对,如操作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开放病人时认真清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按道德规范为病人服务,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只有长期坚持落实,才有利于病人康复,若稍有放松,就有发生差错事故的可能;轻者对病人产生不良的心理刺激;重者可能引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1.2 护士责任心对精神康复的影响。护士的责任心是护理道德内容的体现,它表现在对各种护理操作常规与制度的严格遵循与坚持,它要求护士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对病人极端热诚,不歧视病人,尊重患者的人格,视病人为亲人,病人安全高于一切,做到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减轻病痛。对于危重病人勤巡视,细观察,准确掌握病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挽救生命为己任。但病人最怕的是反映情况时个别护士说:“医生在时为什么不讲,医生走了才来说,明天医生来再说。”这样让病情的治疗拖延了时间,使护理工作造成极大的被动,也给医院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1.3 护士同情心对精神康复的影响。精神病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病情症状不同,丧失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社会交往及社会地位下降,他们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别人的关心、同情和帮助,做事是被动服从,期望值较低,特别容易满足,所以作为精神科护士应视他们为亲人,具有同情心,主动做好护理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上的合理要求,尽量给予生活能力指导训练和心理安慰,为患者创造优良的环境,有利于精神病人康复。
2 语言道德对精神病人康复的影响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通信息,相互沟通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高尚美好的语言,可反映出护士的思想情操,文化道德修养。特别是对精神康复患者来说,护士对病人的语言情感性要强,要耐心细心循循善诱,并体现出高尚及严肃性。如:在与病人交谈或做治疗时,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或职务来称呼,尽管住院病人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淡漠精神衰退类型的,但多数人同样需要被人尊重,对待康复期精神病人称呼同样是一种语言上和心理上的沟通,称呼体现了对康复病人人格的尊重,他体现了护士的修养。面对淡漠懒散的精神康复病人护士给予他们的言行影响尤为重要,作为精神康复护士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要训练好病人,让病人信任你,服从你,护士先应做到言谈举止端庄,仪容、仪表整洁大方,说话和蔼可亲,观察病人注意了,讲述心理健康教育有反馈,让病人充分理解其含意。在进行康复技能训练中,要耐心指导,切忌语言粗暴,随便训斥埋怨病人,损伤病人的自尊心。在日常工作中当病人对药物,病情及其它问题不理解而提出疑问时,护士应耐心解释,若此时很忙也应对病人说一声:“你提的问题等我忙完之后再给你解答。”护士决不能因忙脱口而说:“你没见我这么忙,哪有时间解释。”或者说:“不知道,去找医生。”。这样会使病人觉得护士态度冷漠,生硬,只知道打针发药,带病人晒太阳,护士称了真正的打发护士,太阳(医生)护士。这些若处理不当,往往失去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使矛盾激化,发生争执,甚至延误病情。
3 行为对精神病人康复的影响
行为是塑造心灵的途径,也是显示心灵的表现。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病人的情绪心理状态起着重要作用。如镇定的表情,轻盈快捷的步态,饱满的精神,给病人带来信心,产生良好的现象和安全感、信任感。工作中护士与病人接触机会最多,应该时刻为病人着想,工作无论在哪一个护理岗位都应该为病人创造一个优良舒适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病人精神康复的要求。
精神科康复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更体现了护士高尚的道德行为,是美好心灵的写照。“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思是指个人独处的时候亦能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护士在许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单独为病人进行治疗及护理,特别对一些淡漠的精神病人来说,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人或事被动服从,在执行医嘱中该处理的工作没有按规程做病人也不知道,往往无人察觉,但有时观察到的病情遵医嘱执行,喜欢多服药的病人则说我的药为什么少了,要求多服药,让病情早点好,有的则认为服多了药影响身体,责问护士为什么要加药等,这些全凭护士的良好心理素质,道德观和责任心行事。护士无论在做任何操作中都应该按操作规程来做,以为护士是病人康复的保卫者,是生命的守护神,护士的行为应做到有人检查与无人检查一个样,白人晚上一个样,竭尽全力,尽职尽责,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为己任。
4 人道主义精神在康复护理道德中的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在对慢性精神康复病人护理治疗中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竭尽全力地忘我工作的护士,在抢救病人时能毫不犹豫地做自我牺牲。如:当病人呼吸骤停时,护士当机立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日常生活训练中,护士教会他们日常生活技能;为年老体弱患者增强营养,护士为他们亲手制作可口的饭菜;为长期无人探访的患者送温暖,护士送毛衣,捐鞋袜,为他们防寒;护士为患者在孤儿院的子女寄去春节的慰问,捐款、捐物;为解除患者并发症的痛苦,护士配合医生转诊,守候病人手术完毕转危为安;在帮困扶贫活动中,护士多少次捐款捐物为希望工程、灾区人民送去关怀等等所有这些行为,如果没有对病人的同情和关怀,没有自求恩精神,没有高尚的护理道德及人道主义精神,是难以做出自我牺牲决定的。我们精神康复护士的一切行为,应让全社会看到精神科护士特殊护理工作者的崇高形象,让大家体会到精神康复护士为患者奉献的一份爱。因此,作为精神康复护士应树立正确的护理道德观,热爱本质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开拓前进为振兴护理事业,开拓护理工作新局面而努力。
篇2
【关键词】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护理
笔者所在科自2008年来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住院病例中,男62例,女22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7±5.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个月,平均(5.4±2.5)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5例,初中以上15例,小学及以下4例。均有食欲不振、乏力等临床症状,排除其他胃肠道疾病。
1.2 诊断标准 符合2000年西安肝病会议所定的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病程1~10年。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组成 按常规保肝药物治疗,另加中药离子导入,1~2个月为一个疗程。采用的中药以茵陈、丹参、鳖甲、当归、茯苓、白术等药物组成。有健脾除湿,理气活血的功效。
1.3.2 操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使用仪器型号为NP6NPD-4AD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首先选择期门、肝俞等穴位为治疗部位,然后将中药溶液浸湿药垫,挤去多余的水分,将药垫紧贴于治疗部位的皮肤,其上放置电极板置于仪器的正负极板上,然后用固定带固定。电流量缓慢调至患者耐受程度,通电治疗30 min,每天治疗1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有电疗敏感、高热、肝区肿瘤、严重心脏病、活动性结核、出血疾患、中药过敏者禁用。
2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本组84例临床显效75例,总有效率为89.3%,随访3个月,显效72例,总有效率为85.7%。2例发生皮肤瘙痒,停止中药离子导入后症状消失。
3 护理
3.1 情志护理 慢性肝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病程长,反复,因此,部分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产生悲观忧郁的心理,对接受新的治疗手段顾虑因素多。此时护士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发展、治疗、转归以及情绪和疾病的关系,耐心解答各种提问,与其一起回顾已取得的进步,克服不良情绪,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传工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3.2 中药离子导入的护理 中药离子导入是一种无痛苦的治疗方法[1],当药物通过汗腺管导入皮肤时能温热皮肤,使患者有一种微麻舒适感,因而乐于接受。由于输出电流调节是以患者所需值或能接受的适当值为准,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仪器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作用及仪器工作原理,帮助取舒适卧位。中药液温度适宜,以36 ℃~38 ℃为宜,温度太低易使患者感冒,受凉,太高易引起烫伤[2,3]。治疗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仪器的工作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及时调节和控制电流量,仔细观察患者治疗部位的情况,如有无皮疹、疼痛及痒感等,如患者感觉电极下有局限性疼痛或烧灼感时,应立即治疗,并检查原因,经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因此,告之患者及陪护不能自行调节,以免引起烫伤。告诉患者治疗完毕,电极放置处的皮肤发红属正常,若皮肤出现红疹,及时报告医生。若皮肤破损或出现水疱则可能是烫伤引起,要及时处理,暂停治疗。
3.3 健康教育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因卧位时流经肝脏的血流是站立时的一倍。适度活动,以不觉疲劳为度。保证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好转。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忌肥、厚、甘、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机体所需维生素。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的发生。忌烟忌酒,做好自我保健。
4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表现上以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厌油、食欲不振等,同时伴有乏力,故在治疗上以健脾除湿,理气活血为主。笔者所在科通过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挥了中药、针灸、直流电疗三方面作用,使药物直接导入病灶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加治疗效果,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值得注意的是,直流电和药物对人体软组织的电解过程产生的酸碱度,会使少数人放置电极板的局部皮肤有瘙痒或起皮疹,应嘱患者勿用手抓挠,可用酒精棉球涂擦或涂抗过敏药膏,另防止药垫与电极板的震动,避免电流击伤肌肤[4,5]。
慢性肝炎临床治疗时间长,效果缓慢。在疾病早期采用综合治疗,辅以相应的情志护理,指导患者日常保健及健康教育,对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德勤.直流电中草药离子导入疗法.中医杂志,1994,36(3):176.
[2] 郝劲松,郑俊明.药物经皮离子导入的转运机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2):151-166.
[3] 刘靖宇,李楠,史海立.肝复康离子导入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54-55.
[4] 张凤瑞.中药离子导入法临床应用概况.中医药信息,1994,11(3):9-11.
篇3
目的:探索以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为主的导引方法加中药热熨患膝治疗中年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年龄在45~55岁的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采取指导作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和中药热熨患膝的综合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共治疗62例,治愈36例,好转26例。治愈率58.06%,有效率100%。结论:以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为主的导引方法加中药热熨患膝是治疗中年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退行性膝关节病 股四头肌 锻炼 热熨
退行性膝关节病(简称:DOA)系由膝关节软骨随年龄增长磨损而引起的膝关节软骨非炎症性退行性改变。年龄在45~55岁的中年是DOA高发期。目前,治疗DOA的临床方法很多,各种疗法都能取得一定的近期疗效,但是远期疗效不理想。作者于2005年~2007年根据运动医学和中医药学理论,采取以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为主,中药热慰患膝为辅的方法治疗中年DOA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62例DOA中年患者,全部来自我院2005~2007年的门诊病人,年龄分布在45岁~55岁之间,病程6天~1年。其中男20例,女42例。左膝病25例、右膝病31例、双膝痛6例。全部病例是因患者自觉膝关节酸痛、胀痛、晨起疼痛或僵直,或站久后或蹲起时疼痛,或下楼时双膝发软,或膝关节活动受限后的首次诊治患者。x光检查未发现异常、或呈退行性改变。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临床经验制定DOA诊断标准:无外伤状态下,出现膝关节酸痛、胀痛、晨起疼痛或僵直明显,稍活动后好转,站久后或蹲起时疼痛明显。下楼时双膝发软,可伴有关节肿胀、积液,膝关节活动受限。x光检查膝关节无异常或呈退行性改变。
1.3 排除标准 符合DOA的诊断标准,但年龄55岁的人群,以及曾经有髌骨骨折、交叉韧带断裂、胫骨平台骨折等愈合后出现的膝关节酸痛、胀痛、晨起疼痛和膝关节畸形改变的为排除对象,不列入观察。
2 治疗与护理方法
2.1 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 方法一:背靠墙站立,保持头、背、臀部和脚后跟紧靠墙,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身体缓慢下沉至大腿与小腿前屈成度角在120~90之间。维持姿势1分钟左右,然后伸直身躯休息1分钟后重复。1次连续做4遍。于晚上床前和早晨起床后各做一次为佳。该方法适合于站立无困难的病人。
方法二:坐在椅子边,将腿向前伸直,脚后跟着地,然后腿伸直向上抬,使脚跟离地10~15CM,让股四头肌持续收缩,保持时间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程度为佳。然后缓慢把腿放下。每天做2次,每次重复10~15遍,左右腿可交替进行。该方法适合于站立有困难的病人。
以上两法因人而异,选择其中
锻炼,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再坚持锻炼10天即可。
2.2 中药热熨 取独活、淮牛膝、伸筋草、五加皮、续断、川芎、当归、赤芍各15g,制川乌6g。将药物碾成粗末并装入棉布贷内,制成专用药包备用。使用时,药包要事先浸饱水分,然后用蒸或煮的方法加热,致患者能耐受的温度为度熨患膝,每次热熨30分钟,每日2次。1个药包可以反复使用2次。连续使用7个天即停用。
2.3 护理指导 DOA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平时要注意患膝保暖,避免受寒冷的刺激;肥胖者要控制体重、减少负荷。膝关节疼痛期间不适宜做散步、慢跑、爬山等运动和反复蹲起的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膝关节新的磨损而加剧病情的进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膝关节酸痛、胀痛、晨起疼痛和膝关节僵直症状消失,行走、站立、下蹲以及上下阶梯活动自如。膝关节检查,无阳性体征。好转:症状明显减轻,一般步行活动膝关节无明显不适,但在长时期行走、站久、下蹲活动时膝关节仍有轻微的酸胀痛、乏力或上下阶梯时双膝发软。膝关节检查,有膝关节在过屈过伸时疼痛等阳性体征。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
3.2 治疗结果 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每天2次,连续锻炼30天;中药热熨患膝每天2次,连续使用7天。30天后观察疗效,治愈37例,好转26例。治愈率58.06%,有效率100%。1年后随访,有58例处于正常生活工作状态,关节几乎无自我感觉不适症状,另4例能正常生活,但在长时间行走后和上下台阶时偶有患膝关节疼痛或有运动不自然的感觉。
4 体会
因为中年人是社会财富创造的生力军,又是DOA高发群体,他们的膝关节健康引起了作者的特别关注,所以,将这一年龄段作为重点研究观察。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出现DOA应尽早治疗。因为越早干预治疗,临床效果越好;如果不及时治疗,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目前,DOA的治疗方法很多,不外乎中西药物内服、外治、理疗、针灸、按摩等。多数治疗忽略了股四头肌在DOA发病过程的作用与巩固疗效的意义,所以仅能取得短期疗效,而远期疗效不理想,复发率极高。
股四头股肌的作用主要是保护膝关节和维护膝关节的正常功能。股四头肌的萎缩与变薄会引起膝关节松弛、功能减退,形成DOA,导致膝关节疼痛、萎软无力和屈伸不利。人到中年,肌肉的功能已处于快速退化期,加上劳损、创伤、缺乏锻炼等因素,出现股四头肌肉萎缩是必然的现象。所以,患者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不但能有效预防DOA的发生与发展,还能促进康复,对巩固疗效,尤其是巩固远期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4
1传统河道护坡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不和谐的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护坡工程上也是屡见不鲜的。目前的护坡工程大部分只注重其防洪功效,这种片面的认识对河道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这在影响河道生态平衡的同时,也对城市的环境或者景观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现在护坡的结构形式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直立式挡土墙,有时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洪效果,墙体会被建得相对较高,影响人们欣赏景色。由此可见,护坡工程不仅仅是一项防洪工程,还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河道的生态平衡,还要考虑市民的一些想法,而这是现在的工程形式所不能满足的。因此,生态护坡是明智之选。
2国内外河道生态护坡的现状
为了解如何建成有更好的防洪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护坡,总结了现在国内外的生态护坡技术的发展情况,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深入地了解,认清现有技术的弊端与长处,扬长避短,才能指导人们寻求更好的生态护坡方法。
2.1国外生态护坡技术
经济相对发达的发达国家在护坡工程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要比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深刻,他们不会为了经济上的利益而选择相对廉价的护坡工程。他们更倾向于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选择在保证维护环境平衡前提下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发达国家的一些生态护坡技术很值得借鉴学习。德国的自然型护坡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满足人们欣赏水上景观方面,德国采用了活动式堤防技术。这不仅能实现防洪的功效,还可以使得市民能够欣赏到水上的景色,使市民的亲水性得到满足甚至增加,这样的工程更深得民心,这必然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亲水观念是日本首先提出的,日本还将生态护坡技术与公路建设同步进行,这也是值得借鉴的。
2.2国内生态护坡技术
相对发达国家,我国的生态护坡技术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生态护坡技术的发展。国内的一些研究人员根据我国的护坡工程现状,提出了许多生态护坡方案。鄢俊讨论了各种植草护坡方式的特点以及边坡种草的一些关键技术;卢志灵则就生态护坡的结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季永兴综合国内外现有的生态护坡技术[1],探讨了不同材料的生态护坡的特点及其构型。冯婷就天津的河道护坡情况,提出了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总体而言,国内现存的生态护坡技术可以分为2类:单纯利用植被护坡和植物工程措施复合护坡技术。后者是要求相对较高的一种护坡技术[2],其不仅具有很好的防洪效能,而且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根据坡面的情况来调节自己的状况,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情况;同时其具有与环境景观的协调性,使人们的亲水性得到更好的满足。而这些优点是以高技术水平为要求的,这项技术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有相对较高的要求,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施工技术得到保障。
3生态护坡的质量控制
生态护坡的施工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堤岸坡度、土质情况、水流情况以及绿化情况。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制定相应施工方案。生态护坡的质量监控就是针对施工材料和技术的监督以及对材料和技术与环境的适应性上的监督。在材料上的监督,一方面要充分保证其防洪功效,另一方面要考虑特殊环境对特殊材料属性的要求,像环境相对寒冷时就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耐寒性。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材料的选择不当,不管施工技术多么精湛,都不能弥补材料上的不足,这样的工程注定被淘汰。因此,在施工前要对材料的选择进行严格的监督。另一方面,材料再好而施工技术跟不上,只能造成材料的浪费及工程的失败,所以施工过程的监督同样重要。生态施工过程中的清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清除杂物,平基达到施工要求,它还要实现植被生长的营养供给,为植被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鉴于生态护坡材料空隙大的特点,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工程中要在生态材料下面铺设1层土工织物,而为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要求织物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施工过程中对植被的选择也需要严格的监督,所选的植被要能适应施工环境,还要能起到良好的锚固作用,即与边坡有很好的相互作用。此外,为了实现更好的景观价值,更具观赏性也是植被选择的要求之一。总之,只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施工的质量监督。
4结语
生态护坡既实现了防洪、控涝、护坡的河道治理要求,也能很好地恢复或维持河道[3]生态的平衡,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亲水性要求。生态护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此外,生态护坡是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护坡方案,这种针对性的施工使得工程更具适应性,还有在施工时植被的选择也是有环境适应的要求的,这也使得工程的景观价值得到一定的提升。一个更具美观,更适应环境的工程定会得到附近市民的认同,更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一定促进作用[4]。总之,生态护坡是城市河道治理的明智之选。
5参考文献
[1] 陈建峰.浅谈上海市郊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J].今日科苑,2007(20):64-65.
[2] 徐海波,宗瑞英.谈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1):57-59.
篇5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各类职业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实质就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职业要求。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于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只能在被职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护士职业道德是在一般职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岗位对人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病人与护士、集体与护士,以及社会与护士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是目前学生必备的素质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护理专业学生从在学校学习到医院实习这个整体阶段,是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将经历由理性到感性,有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全方面成长,从多个角度在心理素质和行为操守方面顺利完成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从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进而指导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大多数在县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护士职业,在医务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有很大的工作量,涉及面广,较强的专业性。病人从进入医院到治疗好后出院所需的各种治疗大约90%都是由护士配合医生执行完成。护士道德修养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所在医院的医疗作风。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护理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提升护理技能,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到医疗质量。
1.2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现阶段,医患关系尤为紧张。特别是在县市级医院,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级别高一些的医院,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且要求护士的亲和力。患者在患病就医住院期间,感情比较敏感脆弱,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且想得到服务优良的诊治服务。这期间,护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着想,充当其家人,态度亲切和蔼、语言充满关爱,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自觉行动,营造和谐的、融洽的医患关系。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医学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一旦选择从事医疗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根据某医院对日常投诉的问题统计后发现:医院的服务问题占80%以上;而对医疗费用、医疗技术等问题,不足总投诉的20%。由此可见,产生医患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态度、沟通等方面。为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胜任工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校期间,就必须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我院,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五年高职的学生,此课程教学多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授课方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五年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的甚至还不真正了解其专业特点,以后从事的工作性质等。德育教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但对护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在认识上尚有欠缺,不如医学专业教师理解医疗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因此,德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令学生反感、厌恶甚至排斥,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现阶段,职业道德教育多为课堂教学的模式,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本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大部分学生,很少亲身实践。而对三年制的大专生,年龄均已18岁,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在其他护理人文教育中涉及而已。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一张普通的试卷、一个分数就考核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果。学生以为只要是考试及格了,就说明其已具有职业道德,就符合作为护士的要求了,却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的意义。
3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加强职业道德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归在思政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适应现在的职业道德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不够专业,任课教师中大多由政治课教师兼任;相比专业基础和技术课程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参加实践机会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缺乏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学时较多的五年高职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职业道德课程的单独开设,就是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此课程归到思政部,客观上看,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职责,其他基础课、专业课教师、行政教辅和管理人员似乎都不在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之内。事实上,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思政老师的职责,更需要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紧密配合,更受环境的影响。教师也有职业道德,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观,在给学生讲授职业道德理论的时候,更应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教师是怎样教书育人,从而让学生也明白自己将来的职业道德,让受教育者从心底接受道德教育。
3.2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专业课教师在其学习期间,到医院实习过,对医务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更应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在平时的授课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涉入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在专业技能培训时,严格要求学生在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科学作风要严谨,爱岗敬业。例如:在训练学生无菌操作时,先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有无菌操作,操作不当会带来哪些严重的结果,再细致地讲解、示范无菌操作过程,对学生操作严格要求,同时强调在操作中的严谨态度和关爱保护患者的观念,这样在学生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操作,具有责任心。每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不相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授课内容巧妙安排,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使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从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堂到临床实习的整个过程都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3.3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最后一年基本都去医院实习。部分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进入实习期的时候再与实训结合起来也不迟,笔者认为不然。护理专业的学生一旦进入医院实习,就意味着已经开始护理工作,接触病人,在这之前他们就应该具有护士的职业道德意识。因此,在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同时,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努力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其次,通过医院见习这种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能够更好、更快地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医院也可以利用见习,主动向学校提出对未来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再次,学校还可以邀请护理界的劳动模范走进学校,通过座谈会或开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医院实际工作中,护士所要具备的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社区,为居民免费进行简单体检、普及护理知识、为中老年人做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其社会阅历,真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提前对护理职业职责有所体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是护理专业学生,对所有其他服务行业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教育都是一个长时间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活动来实施的教育过程。只有不断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才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松,邵路才,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路径[J].高校论坛,2014.9:125.
[2]邓奕,李小英.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J].医学信息,2011.10(24):442-443.
[3]罗小华,刘益.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性[J].学术研究,2014.10:47.
[4]朱徐慧,丁振,等.居民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及医患关系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2014.2(25):91-92.
[5]赵润平.论运用活动教学法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J].科教文汇,2013.11:88-89.
[6]谈玲华.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篇6
摘要:为将中护生培育成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护士,必须加强爱岗敬业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
关键词 :中护生:爱岗敬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64-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却未能相应地提高,近年来道德伦丧、品德缺失的事情屡见不鲜。如2012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实习护生肖诗雨虐婴事件的发生,让人们震惊、愤怒、呼唤和呐喊,尤其是呼唤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既离不开工作后在实际岗位上的强化训练,也离不开在校时的专业训练。将中护生培育成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护士,学校必须对他们全面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育,将其作为中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必修课,让中护生自觉养成认真负责、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观。
一、中护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与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而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在于救死扶伤、珍视生命、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力,为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中护生只有了解和掌握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同时运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尽职尽责,恪守奉公,为社会、为患者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所以中护生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有着积极的作用。
1.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让中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可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大量的医疗纠纷。现代的医患关系本应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它强调的是医患双方互相尊重与平等。而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经常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态度,习惯于“以我为主”的家长式作风。
正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的产生,如果医护人员不懂得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造成患者的紧张、恐惧、愤怒,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医患双方互相不理解,严重的医患矛盾乃至医疗纠纷就会产生,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其实对于患者而言,不仅需要的是医生精湛的医术,更想得到护理人员细心的照顾、言语的抚慰和人文的关怀,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护士能让患者倍感温暖和安全,为患者创建轻松的治疗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的对立,减少摩擦和纠纷,同时也给医院带来好口碑、好效益。
2.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让中护生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在将来的工作中发挥紧密团结的合作精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良好的团队需要大家密切的配合,才能在工作中发挥最高水平,医生和护士的关系正是如此。只有医生正确的诊断和护士高质量的护理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好的医疗效果。因此,作为一个团队,护士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护士配合医生的默契程度和协调能力,直接反映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良好信誉。
3.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能让中护生懂得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能净化社会风气,还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强烈的感染力,增加正能量的传递,对本行业甚至整个社会都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都集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纠正行业的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中护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净化了社会风气,和谐了社会,也推动医院和其他行业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二、中护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重点主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明确的德育功能。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有责任、有道德的好公民。为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需要重点开展以下主题教育:
1.爱岗敬业教育。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敬业就是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爱岗敬业是每行每业对每个员工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现代社会流行一句话: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所以爱岗敬业精神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竞争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己生存的需要。课本中运用全国劳动模范刘怀玉的典型事例诠释了爱岗敬业的涵义和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是:乐业、勤业、精业。课本中用小陈的案例来启发学生: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义务,人生就是地狱。工作中不缺少乐趣,缺少的是我们感知乐趣的心态。《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不仅培养了中护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爱岗敬业意识与思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理念,培养了中护生忠于职守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勤劳刻苦的工作精神。
2.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课本中桥吊工人许振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在大凉山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与乐,医学专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敢医敢言。同样,在我们的身边也时刻能看到众志成城抗地震、挥汗如雨战雪灾、连夜抢修防洪水、扶贫捐款献爱心……从中,无不感受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精神,这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作为一名护士,高度的责任心需要我们将病人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地为患者服务。
3.法律意识教育。中护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了解与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中懂得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将各种制度和职责当作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去履行,懂得护理管理中各种规定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渎职、疏忽大意等护理纠纷的发生。即使发生了医疗纠纷,在处理时也能做到胸中有数、有理有据,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甚至医院的合法权益。
三、中职护理学校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育的措施
1.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德育教学队伍建设。由于中护生对职业观和道德观的概念并未成熟,德育教师是中护生职业思想的引导者。护士职业道德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教师的引导,让中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人民利益为坐标,自觉地进行心理、行为调适,坚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人生原则。同时,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鼓励德育教师走进医院,走进医疗单位,了解医院和医疗单位对护士的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才能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才能培养出品德优秀、认真负责的护士。
2.增强德育教学的实践性。让中护生走进医院,走进病房,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掌握作为一名护士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掌握工作中的良好礼仪和品德修养:把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做到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做到学做合一,勇敢践行,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优质效果。
篇7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患者、患者家庭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满足患者身心健康及社会的需要,成为当今医疗系统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护理人员来说就是要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所有这些都与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离不开。
由于护理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又严谨、集科学技术与服务对象为一体的工作,同时,护理工作经常需要护士独自一人进行,而且服务的对象是身患疾病的有思维、有七情六欲的人,因而其职业道德要求就较其他行业更高更严。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也就更加显得重要。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一代护理工作者,应着力加强其“慎独”精神的培养,而这种精神的培养应当从护生时开始抓起。
1 “慎独”的重要性
“慎独”一词出自儒家《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对于“慎独”的涵义,人们一般将其理解为“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这是始自东汉郑玄的解释。他认为:“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独”应作“独居”“独处”解,因而“慎独”即谨慎自己在独居、独处时的言论和行为,始终保持道德的操守,独善其身[1]。当前通行的解释是指在工作中,在自我状态下,在无他人监督和相伴的情况下,独自、认真、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特殊品格和能力。在护理工作中,“慎独”是指护士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时,仍能非常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对各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尽职尽责,不做任何有损患者利益的事。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护士独自一人完成工作的机会比较多,护士在独处时,所进行的药品处置、消毒隔离、治疗照护及夜班工作等,往往都是在无人监督下独自完成的,能否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任务,以协助医生的诊疗,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道德修养和自律的信念,靠自己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这更体现了护士工作中“慎独”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护士良好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理想疗效的有力保证。因此,“慎独”的精神的培养,对处于塑造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阶段的实习护生来说就至关重要。
2 “慎独”精神的培养
2.1 加强岗前教育 加强实习护生上岗前的教育让护生认识到“慎独”的重要性。实习护生入院后,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护生开展岗前教育,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责任心培养,让护生明白护理职业的重要性和崇高性,增强护生的职业情感,使护生清楚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一丝不苟的按照护理操作规范行事。让护生明白自己的任何操作都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此外要加强道德和伦理学方面的教育,让护生懂得如何应对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教育护生要关爱患者,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患者。2.2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及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非准绳不能定曲直”,要在日常工作中用“慎独”的标准来要求护生,就必须完善医院各相关科室的护理操作规范及规章制度,能让其“有规程可依”。相关操作规范、规章制度制定后,严格要求护生在工作中贯彻、执行,如“三查七对”、“无菌操作”、“关爱患者”、“尊重患者隐私”等,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潜移默化地在护生身上形成一种习惯,从而使其在日后的正式工作中其也能做到有无监督都能按照规程办事。
2.3 带教老师示范教育 “慎独”精神的培养,临床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也十分的重要。带教老师是护生实习时所有行为的参照对象,带教老师工作中的任何相关的处置方式都影响着护生职业习惯的形成。因此,带教老师要能够树立良好的示范榜样作用,工作中事无大小、简易繁琐都按照程序操作,不简化推诿。通过这样的长期熏陶有助于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有无人员监督都能做到按程序办事,一丝不苟。
2.4 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对护生实习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护生的“慎独”精神的养成也是十分必要的。护生在学校主要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与临床联系不够紧密,缺乏足够动手能力的锻炼,对一些临床要求也缺乏理解,许多事情都是想当然,到了临床也是如此,许多操作过程往往简化、淡化。因此,医院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与带教老师沟通,进行处理,指导改正。此外,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护生的一举一动,坚持做到“放手不放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教育督促其改正。带教老师也可以组织同组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这样有非常有利于护生“慎独”精神的培养。
3 结论
“慎独”精神对护理行业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的培养就非常的重要,坚持从护生抓起,使其在正式成为护理工作者前,就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走上岗位后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护生“慎独”精神的培养除了以上的岗前培训、严格要求、老师示范、密切监督等方面外,还应当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以培养一代适应时代需要的先进的护理工作者。
参 考 文 献
篇8
“护士”慎独就是指护士在独立值班时,既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同样按伦理道德规范行事,积极主动地救治患者。这就是护士的慎独修养[1]。 护士在工作中的“慎独修养”对保障护理质量及病人安危有着极大重要性。由于个人对“慎独”意义认识有着不同的偏差,护理过程中仍存在“慎独性”缺乏现象,分析如下:
1. 护理安全-不履行岗位职责:交接班不认真检查病人状况,管道未保持通畅,引流情况与病情不符合,填写虚假护理数据;巡视不够,病情观察不及时,缺乏体检征及对病人主诉未结合检验报告做认真分析,一味依赖医生的处理。执行医嘱不细致、错误;危重病人转科、检查未按要求交接和备急救药品。
2. 服务态度-未做到“以人为本”:机械完成治疗工作,缺乏细致耐心的解释、告知,尤其对病人及家属的多次询问语气生硬、冷漠,健康宣教未针对个体不同的心理、社会、身体需求进行。
3.技术操作-未认真执行操作原则:进行药物治疗时,不严格三查七对,药液抽吸不完全,不按医嘱时间给药;插管过程不按流程,动作粗暴、影响操作质量。
4. 医院感染-消毒措施执行不严:手卫生落实不到位,未做到一次操作一次洗手,针头污染不更换,留置管封存达不到无菌要求,更换液体时瓶口不处于无菌状态,医疗垃圾处理违规。
5. 基础护理-未按标准及要求执行:未按护理级别进行,生活护理完全依赖家属和护工,翻身、卧位更换不及时,漏做口腔、尿道口护理;
对策:
1. 认识慎独修养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医护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护士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产生倦怠、“懒惰”情绪,容易发生服务态度生硬,违反操作规程或护理措施不到位,给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护士比其他人员更直接面对病人,而很多护理工作常常是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完成。而道德观念则支配护士对护理操作的实施,价值判断取舍。因此,护士作为护理操作过程的道德行为主体,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升华思想境界使“慎独”成为自身的一种道德力量[2],在任何情况下,永远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持稳定的情绪、高昂的工作热情,使护理质量得以保证。
2. 加强责任心、爱心的培养:责任心其实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主动地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爱心就是对病人以亲人、朋友的关爱,促使我们换位思考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对病人的影响。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病人接待、基础、生活、专科的各种护理,都需要通过护士去完成。没有爱心的护士是不会从病人角度去理解病人的感受和痛苦的;而护士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更是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危。因此,对护理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责任心、爱心的培养,使之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只有对病人有了关爱之心,才会体谅病人的一切需求;只有增强了责任心才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按标准及要求执行操作,就会自觉认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使病人安全得到保障。
3. 护德良心是慎独的根本保证:慎独修养提高内心信念,就是通常所说的良心所发挥的作用,这里所指的良心即科学的良心,道德的良心[3]。它起着调整人们行为的作用:人们行动之前起自行指导;行动之中,自行控制和校正自己的行动;行动之后,自行评价、反省或改正自己的行为或过失,是一种自省、自控力量。有了良好护德修养,就能做到不管人前人后,不管对象情况怎样,不管是否有人检查或督促,都应一如既往地按照操作程序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就是慎独精神的体现。所以让每一位护士必须理解“慎独” 修养的含义,并用崇高的品德和诚实信念来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不违背良心为准绳,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善待病人,对生命负责。
参考文献
[1]马红霞. 浅谈护理工作中慎独的重要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62
篇9
【关键词】医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途径
一、前言
职业道德与职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有着职业特征中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其不仅对从业者的职业活动有一定的规定,对于具体职业在社会中应该负起的道德责任也有一定的规定。从古至今,国内外对于医务工作者的道德规范大致可以分成七个主要方面,即救死扶伤,明确落实好社会主义中的人道主义;尊重患者的权利与人格,对患者做到一视同仁;为患者保守隐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严谨务实、专心钻研、奋发进取、精益求精;廉洁奉公,不因公谋私;态度温和、关心患者、体贴患者。因此,要求医学院必须重视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从而为我国医学未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医学院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而怎样培养出具有高尚医德的人才是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国外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开设与施行人文课程,设立专门的辅导机构,开展课外课程活动及发挥专业课教育的德育功能。我国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力度开始逐渐加大,各个高等医学院积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与医疗事业的发展实际与发展需求,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将对医学生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当作是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的关键内容,并通过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端正教师的德行及社会实践等,积极探究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当前对医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并不乐观,在学生进入学校直至毕业离校期间,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缺乏上进心;纪律涣散,生活懒散,追求安逸;考试作弊或抄袭,违反学校纪律;毕业后不愿进入基层单位或者到农村中工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医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医学院必须重新改革职业道德的教育模式,不断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实效性,让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品质。
三、健全与完善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途径
(一)施行人文课程的医德教育
和国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比较,我国类似课程比较少,对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力度不足,使得我国的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文化底蕴相对薄弱。因此,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将人文课程纳入到医疗实践当中,实现医学和人文课程的一体化发展,避免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等问题的存在,改变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与学生的死记硬背式学习,通过讨论、角色扮演、模拟练习及临床实践等方式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建立医德与医风教育网站
我国各大医学院应该积极建立起医德与医风的教育网站,通过文字与图像及多媒体等形式将医德医风的现状、医患之间的关系、医疗体制的改革现状、医疗卫生的现状及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等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查阅与了解,再通过这些途径将职业道德的教育观念渗透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三)开展医疗扶贫的工作实践
根据国外已有经验,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可开展医疗扶贫工作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我国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大部分都是一些贫困人群,为了缓解人们看病难的现状,应该鼓励医学生积极到贫困地区给人们提供服务和义诊,增强医学生的责任意识。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设身处地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职业道德得到质的提高。
(四)强化临床实习生的医德教育
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不仅是将理论知识转变成为专业技能的关键途径,还是其接触社会、服务患者、加强医德建设、明确医德意识的关键阶段。在临床实习中,医学生在医学上已有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会和现实产生一定的冲突,其职业道德并未真正形成,功利道德观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受到金钱的冲击,还有可能出现道德败坏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对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的力度,引导其正确地面对道德缺失情况,督促医学生在新平衡当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坐标,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五)树立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自我培养意识
医学院长期将德育教育的价值趋向和德育过程混淆,认为教师只要将道德观念与价值概念灌输给学生,就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而事实上,医学生从接受道德教育到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长期形成过程,其必定会伴随道德能力与道德思维的养成与提高,从而确保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形成,反之学生会出现道德缺失的情况。因此,医学院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能力的自我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树立职业道德的自我培养意识,从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
四、结语
总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院中开展学生工作的一项艰巨又持久的任务,并贯穿于整个学生教育的过程。要想提高医学生们的职业道德,必须正确认识医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与人们需求的新型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水英,李海海.急救护理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21-22.
篇10
首先,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史韦泽强调人应该敬畏生命,护理是维系人类生命健康的神圣职业,由于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就要求我们的护理从业者应该树立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守护生命的理念,这是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理念,也是始终贯彻我们教学的一条主线,这是前提和基础。通过护理伦理学的理论教学要让学生明白选择护理专业,就是选择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其次,增强护理专业医学生的道德素养。从事护理专业的主体应该是一个道德素养较高的人,古人讲“医乃仁术”,学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技,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护理伦理学教学就是要培养道德素养较高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伦理学教学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握处理各种医疗人际关系的准则,增强医德情感,进而转化为医德信念和医德意志。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医学生道德素养的又一个着力点。最后,提升护理专业医学生职业良心。妇产科专家林巧稚说:没有同情心的医务人员是不合格的。护理学生职业良心的形成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病人的爱和同情心。2011年刚走上护理岗位不到半年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网络爆料“希望患者在自己下班之后再死,免得自己麻烦”等一系列紧张的护患纠纷事件,引起社会一片唏嘘之声,究其原因不是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而是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的同情、怜悯之心。护理伦理学教学塑造护理医学生道德人格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良心。
二医学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改善的途径
(1)更新护理伦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
护理新技术、仪器设备的应用和新理念的出现,都对临床护理实践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我们的教科书对临床的护理实践活动的伦理指导还仅仅停留在基本的护理活动中,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再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不信任危机的出现,都使得护理实践活动中出现很多之前从未出现过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患者知情权的实现与护理人员保密义务之间的矛盾,护理人员在遵守医院制度与维护患者利益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现在的教科书也仅限于告知我们在护患关系,护际关系中应该怎么做,并没有针对特殊的实际问题给出伦理学的解决方案。尤其在很多护患矛盾问题的解决中当法律没有涉足的时候,伦理上最多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法。中南大学护理学院的杨丽教师在其护理伦理学教学调查结果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伦理学讲授涉及面太广,但是具体内容不叫局限,欠缺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未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突出反映了护理伦理教学内容构成上的问题。所以,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护理伦理学,在知识体系的设置上,要着眼于护理的实践活动本身,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案,让学生能够了解面对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2)提高护理伦理学课程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
从2009年、2013年全国两次医务人员从业调查结果来看,从业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医疗矛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合格医护人员的核心场所,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正如吴阶平先生所说,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护人员高尚医德的培养,首先就要来自医护学生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学习,从而把一种外在的他律性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医学生一种内在的自律性的道德良心。因此在医学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护理伦理学课程应该具有和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实实在在地赋予护理伦理学一定的地位,从根本的教育制度上改善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条件。
(3)增强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伦理学学科重要性的认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护理教学研究的热点。而仅有的护理学专业知识不足以满足这一实际的社会需求,简单的护理伦理学理论也无法胜任,只有通过强化考试或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这一手段作为提升学生对护理伦理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4)改善护理伦理学课程的的教学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