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实践范文
时间:2023-05-04 13:0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教育的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前教育学博士,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学前教师教育方面的教学、研究、培训与咨询工作。
“我们需要实践技能强的学生,幼儿园教师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培养方案里的理论课太多了,应该砍掉一些,要多增加一些技能课程。”“我觉得我们学的理论课没有用,技能课更实用。”“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来看,需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这是学前教育领域经常会听到的来自用人单位、培养单位和在读学生的意见与呼声。它强烈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争。这些纷争如果得到不到及时澄清,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来讲,必将有损无益。
理论与实践之争,从浅显的理解上来讲,它是一个操作问题;从深层的学理上来讲,它是一个哲学命题。纵观上述意见和呼声,学前教育领域目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之争,应该还未上升到一个哲学命题的辨析高度,依然是一个浅层的操作问题,因为这些论争绝大多数也都是限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评价问题。按理说,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任何一个稍微具备一些普通哲学和逻辑思维的人来讲,它都不应该是一个为之争吵得面红耳赤的问题,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劳而无功”的虚假性命题(高伟,2005)。但是,学前教育领域对于该问题的争论似乎一直都很强烈,貌似从未停歇过。难道我们都没有学过辩证哲学吗?显然不是。难道我们也都不具备逻辑推导能力D-S?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但,这又恰恰是一个难成共识的问题。带着这一困惑,笔者尝试去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但限于学识浅薄,未敢从哲学思辨上去探析,仅结合前述争论焦点,把这些现实的原因进行了归结整理,并分三方面呈现,以供读者争鸣。
第一,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争源于概念混淆的误论。在这些关于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的争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技能”。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在参与纷争的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学前教育领域的“技能”往往是一个狭义化了的概念,即特指涉及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的“唱”“弹”“跳”“画”“演”“说”等这些方面的学习。毋庸置疑,这些“技能”的掌握,的确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完成。据此,实践就被部分老师和同学片面地作为这些狭义的“技能”的代名词了;进而,误认为重视实践,就是要偏重这些“技能”的学习。事实上,技能是一个独立概念,既具有实践层面(强调其操作应用),也具有理论层面(强调其分析思辨)。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强调技能,既要重视实践操作也要重视理论学习。它不应该成为理论与实践之争的藉由。
第二,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争源于学以致用的分歧。学以致用,这是每位学习者和教育者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成效。但是,由于每个人对“用”的理解存在不同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落点,也导致了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争。对于那些秉持“实用”观念的人来讲,最值得学和教的东西是那些看得见的、来得快的、出得彩的、用得上的知识和技能。恰好,具备这些功用化特征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更能在实践操作中去彰显,却难以在理论学习中去实现。于是乎,那些被视为无用或无聊的理论往往被弱化甚至抛弃,而实用且有特色的“实践”则被强化。理论真的没有用吗?其用处又何在?“我特别重视学前专业的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就是为了普及科学精神,提高理性能力和批判精神。”(王振宇,2016)我想,这也是一种学以致用,甚至是更深远性的。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钢琴教学 实践探究
钢琴课一直以来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技巧课中总是被学生列为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因为大约95℅的学生在进校之前从未接触过钢琴,更有少数的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了放弃了对钢琴学习的念头。因此我们的钢琴教学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究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方法:
一、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
我们曾做过一项调查,95℅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校之前从未接触过钢琴,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钢琴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生的艺术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必须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如果一个学期后学生们使用的还是一样的教材、学的是一样的内容,接下来明显存在的现象是:有的吃不饱、有的刚刚好、有的吃不了,这种现象给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多烦恼。从学生的这一实际出发,结合我们的教育规律之一“因材施教”,可以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能合乎全体学生提出的总要求,同时也并不是对学生有“统一规格”的“平均对待”,这一做法符合了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新的教育原则。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在现有学习水平、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具体来说,可以分为A、B、C三层。A层是基础较好,有一定演奏能力的学生;B层是水平一般的学生;而C层则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通过这种有机的分层,能够为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三个层次的划分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的。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比较刻苦和努力,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就可以进入高一层次的级别中。有的学生虽然基础较好,但是在后来的学习中却有所松懈,因此就要降低一个层次,通过这种有机的调整,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力。
既然做出了层次划分,那么也要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这种层次的差异性。对于A层学生来说,应该注重对其在现有基础上的的提高,避免简单的重复,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而是要给他们以充分的个人发挥空间。既不能盲目自大, 也不能妄自菲薄。对于B层学生来说,该部分学生占绝大多数,在教学内容上则应该以大纲要求为主,并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对于C层学生来说,则应该以鼓励为主,从最简单的内容着手,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信心。分层次教学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以便达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知识、技术和能力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最大的学习收获。可以调动学生对钢琴学习和练习钢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加强对学生差异的分层次指导,对共性的问题作集体或小组指导,对于个别性问题则注意抓两头,通过学生间的互助、互补、互动,使其各尽所长,各显其能。使各类学生都能按各自的实际,按不同的教学要求达到目标,获得高峰的体验。如果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就会极大地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二、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
练琴和学习文化课一样,需要有好的学习方法。钢琴演奏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将这些练琴方法教给学生,帮助他们进步。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读谱,先慢后快。正确读谱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慢练,只有慢练才能看清音高、时值、节奏、力度、速度、表情、弹奏方法等这些谱面所表达的基本内容,正确表达作曲家的思想感情,不能只弹音符不做音乐。若一开始就匆忙地双手快练,势必造成读谱方面的不细心,技术方法的不讲究,学生必定会将音乐弹得乱作一团。只有将慢练做好了,才可以逐步加快,但是快要得当,即:快而不乱;手指独立性好、清楚又有弹性;节奏均衡,左、右手配合整齐;音乐表现准确、深刻。教育学生加快的过程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要培养学生处理好练琴过程中的分合关系、看背关系。分合关系是指开始练琴的时候左、右手要分开单练,这样便于学生清楚地了解高、低声部的音乐形象,有利于对作品的分析。等到了双手合练时,由于脑子里对左、右手的音乐形象鲜明、具体,能更好地安排各声部之间的配合呼应,对于乐曲的处理很有好处。分与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做到单手过硬、双后合成、分合交替,才会发现每一次交替都是新的、更高一级质量的循环反复。看背关系是指看谱和背谱,看谱和背谱没有绝对的分界线,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求他们一开始看谱就要有意识地记忆,及早进入背谱状态,而到了背谱弹奏时仍然要随时重新看谱,以便加深记忆和理解。多年的实践证明:到了能够熟练地背谱弹奏的阶段,想要再进一步地提高弹奏水平和更深的表达音乐内涵,很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不断地再次看谱。看谱与背谱的交替进行,除了使记忆得到更准确、牢固之外,还可以使音乐融化为自己的感情,更好地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第三要培养学生合理分配练琴时间、提高练琴效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钢琴是必修课,但相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讲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练琴时间较少,因此学生合理安排好练琴时间,提高练琴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练琴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关键是要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技术是弹琴的重要基础,没有技术就无法表现音乐,因此要教育学生每天必须要练的就是手指基本练习,这对训练学生手指的独立性和均匀性都大有裨益。另外要教育学生处理好分段练习与全曲练习的关系。练习一首新曲目,若总是从头到尾—遍一遍地练,其结果必然是既浪费时间又印象不深。因此教育学生对新曲目—定要进行分段练习,这样才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等分段练习好了,在进行乐曲的完整练习,完整练习并不是简单地将各段落拼凑在—起,而应是使乐曲有完美音乐形象,完整练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表现力和综合的演奏能力。
三、强化儿歌弹唱教学
儿歌弹唱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中、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音乐教学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它不仅需要幼儿自己用嗓音歌唱,而且要通过积极思维后,用自己的歌声去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在音乐教学中,幼儿教师充满情趣的自弹自唱是组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学唱歌曲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儿歌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技术、能力与素质的综合体现。但是,现实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不重视儿歌弹唱的学习,许多毕业生技能水平比较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拿到儿歌曲谱不能马上配出合适的伴奏,即使配出了伴奏也不能正确使用和弦、伴奏音型;许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弹唱儿歌时往往不会使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不能做到声情并茂。这种在音乐实践教学活动中,偏技巧训练、轻实用教学现象相当普遍,不符合学生的工作发展需求。因此应当引导学生把钢琴课、声乐课教育教学活动作为切入点,通过钢琴基本技能技巧训练、声乐在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后进行有表情的演唱,使学生不仅具备较好的声乐演唱技巧、钢琴弹奏的技巧,而且具备较强的实际歌乐曲的弹唱能力,使她们真正能学以致用,为他们成为今后工作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另外还应该针对学前教育的特点,依据教学实践和探索,充分挖掘教育因素,尽可能选取体现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心理教育、审美教育、智力教育等的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有情节性的儿歌作品,使儿歌弹唱教学与幼儿园音乐教学相衔接,让学生以儿歌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与儿歌音乐表演为主要途径,发挥音乐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发展幼儿教师的艺术潜能。 通过强化儿歌弹唱训练,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和弦、伴奏音型编配儿歌、节奏乐,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钢琴本无情,人弹自有之。
钢琴教学以其以声传情、激情;以情感人、育人的特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达到人格的完美境界,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那样:“音乐教育”—— 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完善和谐个性的人。
篇3
关键词:教育实习;幼稚园;幼师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16-02
张雪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学前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幼稚园和幼稚师范最基层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他非常重视幼儿师资的培养,开办幼稚师范教育,在任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校长期间,不仅编撰幼稚师范丛书,还十分重视幼稚师范教育实习,进行了教育见习、实习的改革试验。他以“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的思想为出发点,从见习实习的场所、时间以及组织方面论述了他的教育实习思想。
一、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实习思想
1.幼稚师范生见习实习场所。张雪门认为幼师生实习的场所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幼稚师范设立的中心幼稚园、贫民幼稚园、婴儿保教园和小学四种。中心幼稚园能为幼师生提供幼儿教育实际经验。幼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幼稚园的一日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贫民幼稚园和乡村幼稚园是幼师生第二学年的主要实践场所,幼师生在幼稚园内主要从事园长、教师、会计、采购等工作,通过实习使幼师生具有独立从事幼稚园各项工作的能力。婴儿保教园可以为幼师生提供婴幼儿卫生保健、营养、膳食烹饪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幼师生了解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和保教知识。小学也是必要的实习场所,通过在小学的学习,可以使幼师生了解幼儿入小学前在知识、行为、态度等方面应该如何做准备,如何有效的进行幼小衔接,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
2.幼稚师范生见习实习时间。张雪门认为幼师生的见习时间应该是贯穿于幼师生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的。第一学年分三次进行,每周时。先是参观中心幼稚园的园址、园舍、设备和教具,了解幼儿教师处理幼稚园各种问题的技巧,使幼师生了解幼稚园的工作。进而参观各种类型的幼稚园,了解不同地区幼稚园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到中心幼稚园实习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第二学年主要是让幼师生到贫民幼稚园和乡村幼稚园实习从建园到管理的全部工作。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一半的时间在婴儿园实习,一半时间在小学实习。通过三年的分散实习,幼师生不仅能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幼稚园的各项工作,还能了解幼儿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便幼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胜任各方面的工作。
3.幼稚师范生实习的过程与形式。张雪门认为有组织有系统的实习有四个步骤:参观、见习、试教、辅导。参观阶段,时间一学期,为实习生主要是了解幼稚园的基本工作。见习阶段,实习生主要是从提供材料到整个教育活动的参与,由幼稚园教师给予指导。试教阶段时间为一学年,所在幼稚园从招生、编班、选材、组织活动、编制预算决算,一切教学上、教师业务上以及幼稚园行政中的处理,都由二年级的师范生来担任。最后一个阶段是辅导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不仅要通过实习了解儿童全面的发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幼儿教育工作,辅助培养地方师资,努力普及幼儿教育。
二、张雪门幼师生实习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启示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师范学生入职前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实习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感受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做好教育实习对我国教师入职前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实习还存在着实践时间短且安排不合理、实习机构建设滞后、实习内容单一、实践组织和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张雪门幼师生实习思想对现今我国高校幼师生实习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基地。张靖在《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习研究》中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师范院校为学前教育学生选择实习基地时99.95%选择城市幼儿园,只有少部分选择在乡镇幼儿园,没有选择到农村幼儿园实习的。城市幼儿园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资源,还有大批优秀的幼儿教师,能够为幼师生提供较好的实习机会。但是城市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与农村有很大区别,许多同学在城市幼儿园实习期间,能够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资源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一旦去到乡镇甚至是农村幼儿园,面对贫乏的教育资源、缺少生活经验的孩子,许多新教师就不知道该如何组织教育活动。张雪门先生提出的四种幼师生实习基地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如果幼师生事先接触过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实习,了解不同地区幼儿园的教育实际,在现实工作中就能够得心应手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应该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基地,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实习机构,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幼儿园进行学习。自从“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已有部分幼师生进入到农村地区进行顶岗实习。师范学校今后应加大多样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地方各教育机构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2.适当分散并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我国师范教育实习时间偏少,以云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前教育本科生在第三学年两个学期分别有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然后就是第四学年上学期有为期9周的教育实习,期间有少数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天或半天的见习。这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锻炼是不够的。师范院校应当合理分散并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从学生入学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就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学习,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情况和保教工作,并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结合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教法,使幼师生了解幼儿教师是如何组织各领域的教育活动的。在最后一学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到城市进行学习或是到农村实习。这种全程式的实习能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丰富教育实习内容。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现状来看,大部分高师院校仅重视课堂教学实习,或以见习、模拟实习代替教育实习,忽视班主任工作、学校行政管理和课外、校外的教育实习等。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主要是在城市幼儿园,而城市幼儿园教师通常是“两教一保”,负责教学和负责幼儿生活的教师是分开的。学生到幼儿园实习通常就只是实习如何做好教学老师,如何组织各领域的教育活动。而对幼儿保育及幼儿园管理工作等方面则不涉及,这不利于锻炼学生全面应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不仅要学习如何组织各领域教育活动,还应该重视幼儿园带班教师组织管理工作、保育工作以及教科研工作等各方面的幼儿园工作,通过教育实践提高学生处理各项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莉娅,麦少美.中外学前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9.
[2]邢莉娅,麦少美.中外学前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0.
[3]张靖.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习研究[D].吉林:辽宁师范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29-04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应,是一个完整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定义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选修课的技能操作,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贯穿整个学程的见习实习与毕业论文等所有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为目的的全部教学环节。这一定义建立在“全实践”理念之上。所谓全实践,是指将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它突破了以往仅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补充的理念。在课程设计上,实践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以理论课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双轨课程体系,强调要关注从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专业能力实训再到顶岗实习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内容紧扣幼教专业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并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以培养现代复合型幼教人才、满足幼教发展需要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提出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首先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从活动特征来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只由单一的认知活动构成,而应该涉及人的生活实践,以期帮助个体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作好准备。因此,教育需要把受教育者置于其生存的环境之中,为他提供体验、实践、反省、批判、创造的机会。〔1〕
其次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心的下移。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日渐受到广泛重视,〔2〕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加上三级师范教育逐渐向二级或一级师范教育过渡,许多高校都下移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心,即由过去侧重培养理论研究者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师下移为培养一线幼教工作者。这里所指的幼教工作者是指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学前教育综合能力,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幼教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应是高师院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尤其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依据。有关研究表明,幼教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至少有:全面、正确地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支持性环境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不断地进行专业化学习的能力等等。〔3〕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认同和接纳情感、具有从事教育实践的智能和技能等方面,有其他教育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突出和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幼教人才、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等问题的全面改革要求。以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体系不健全、内容有缺陷,时间安排上过于集中,成效不显著;实践教学组织不完善,指导力度不够,指导效果不理想,等等。因此,有许多学者呼吁,要重视和加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在此,笔者就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评价体系及实施保障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1.整合性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统整,使之成为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全实践理念整合、设计课程,并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习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从而养成优良品行,掌握相应理论,获得教育智慧,提高教育技能,形成职业能力。
2.目标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紧紧围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来进行,准确定位实践教学目标,合理构建宏观与微观、总体性和阶段性的目标体系。
3.系统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根据高师教育内在规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着眼于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要求,理清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各子系统相互配套。
4.层次性
一是按照高师学前教育不同学历层次的要求来构建,二是根据教学计划实际进程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构建。
5.规范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不能主观随意,必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内在运行机制,以明确目标、规定内容、确定形式、提高要求、规范评价标准。
6.操作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符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实际,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可行性强,便于操作。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遵循上述原则,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考虑,努力做到时间纵向维度上全程贯通不断线,空间横向维度上立体设置不缺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
1.确立与幼儿园教师吻合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合格幼教工作者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等专业素质要求,确立涵盖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教育技能等三方面的实践教学总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情感;增强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
(2)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开阔学生眼界,帮助其获取幼儿教育改革的新信息、新知识。
(3)培养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观察研究幼儿发展规律的能力,设计及组织指导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创设环境和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教育反思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等。
在建立总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各类具体的实践教学分目标。分目标也包含情感态度、认知能力、职业技能三个方面,但各有侧重。〔4〕比如,入学教育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以树立职业理想,明确学习方向;教育观摩见习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其思想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技能训练与比赛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其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幼儿园保教实践重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坚定职业信念、明确职业规范,掌握从事卫生保健工作、观察研究幼儿发展规律、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设计并组织教育活动、注重师幼互动并能进行个别化教育的能力等;科研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为成长为反思型、研究型的幼教工作者奠定基础。
2.确定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应围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并且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新生入学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树立专业思想,明确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召开座谈会,请院系领导介绍情况提要求,请高年级同学交流经验谈体会。二是举办专题报告会,请专家学者和一线园长、教师介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要求。三是到幼儿园观摩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内容及要求,获得初步的感性经验。
(2)教育观摩见习。结合课程教学尤其是专业理论基础课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具体的安排是,针对教学内容确定观摩见习专题,制订见习计划,联系对口幼儿园,定期持续观摩见习。
(3)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且贯穿整个学程;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技能训练与比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内与课外、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技能训练与技能比赛结合起来。为此,我们创设各种竞技平台,定期组织说、写、画、弹、唱、舞等技能比赛,让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
(5)幼儿园保教实践。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情感和提高其从教能力,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操作性教育实习。它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保育工作为目的,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一项特殊而必不可少的工作。具体要求是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常规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组织形式及方法。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制订相关实习计划,进行不少于两周的专题实习。
二是体验性教育实习。这一实习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各教育活动和各类型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过程中,每周或每两周到幼儿园一次,以全面了解各领域教育活动、各类型游戏活动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指导方法,并在幼儿园教师指导下设计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和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同时尝试独立组织其他活动。
三是提高性教育实习。这一实习的内容是组织学生在毕业前到幼儿园进行顶岗工作实习,以帮助他们全面熟悉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较熟练掌握幼儿教育的技能方法。
(6)科研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幼教科研的基本能力。基本的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将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一是要求学生进行课程学结。二是要求学生反思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3.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为考核重点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旨在避免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随意性和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我们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要求,以学生实践能力为考核重点构建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加强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做到每次实训和比赛都有成果展示,每次见习实习都有书面报告,并由专业教师评定成绩做好记录,学期末按比例计入总分。例如,在保教实践中,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考评方案,由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学校带队教师联合考评,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工作态度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一是实施制度化管理。将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制定实践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管理文件,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组织管理。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组织管理办法,编制实践教学计划,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做到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监管到位,反馈及时,考核全面。
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和基地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和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除了常规的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教学设施以外,我们花大力气建设了模拟幼儿园活动室、游戏和玩具教学专用教室、心理观察实验室、婴幼儿早期教育实训室、微格教室等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加强了与幼教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一批稳定的幼儿园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我们还组织专家编写了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要求、评价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我们还抓好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对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加以研究和指导。
总之,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期待相关的研究能不断深入,以使实践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各方面更加科学完善,为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30.
〔2〕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70.
〔3〕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03-210.
〔4〕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20.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Jianhua, Tangmin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Kunming College, Kunming, 650031)
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育;实践与思考
一、美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材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
在学前教育中,美术教育占非常大的比重。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材内容不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幼儿园安排给幼儿的美术课时间也比较少;幼涸懊挥凶愎坏挠锥教师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幼儿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否顺利地将教学活动进行下去,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笔者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大都出自美术专业,没有系统学习过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幼儿园后,所学的美术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无法顺利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3.美术教学的方法太过单调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学结果。但目前许多幼儿教师喜欢用让幼儿模仿自己画画的方法,这种方法枯燥无趣,很难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美术知识正多元化发展,教师却仍然依据陈旧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导致幼儿的思维被束缚。
4.“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在开展和落实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工作时,美术课程的设置也很重要。美术教师应以培育学生的幼儿美术教学能力为基础,对美术课程进行精心而科学的设计。但不少院校和教师在设计美术教学课程和绘画训练实践方面存在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对该专业的学生来说,美术教学的实践训练远比接受理论教育重要得多。
二、针对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对策
1.美术教育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教给幼儿简单的美术知识,让幼儿理解各种绘画技巧和方法,还要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2.对学前美术教育的课程进行改革
学校在给学前教育的学生安排美术课程时,应考虑到所学课程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幼儿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其教学方案要适合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绘画技巧不能要求太高,要先教给幼儿美术知识,再让幼儿用绘画等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美术的乐趣。教师要对美术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让幼儿学习系统化的美术知识,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3.不断创新,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幼儿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还要挖掘幼儿的个性特点,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幼儿都能成为独特的个体。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提高幼儿兴趣,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吸收其他方面的知识,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幼儿天性好奇,会提出许多奇怪的问题,并希望得到教师的解答,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不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就无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评价一节课的时候,应更看中幼儿的表现能力,要想提高美术课的质量,就要为幼儿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因此,美术教学时,应将幼儿看作课堂的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提高兴趣,充分挖掘幼儿的潜力。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教学,是以培养优秀幼儿教师为目标,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教育的实际要求,成为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课程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曹斌.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2]杨旭.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
篇6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
要想推动学生的发展,良好的学前教育作用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了对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的改革力度,针对音乐教学来讲,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还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相关专业人才的成长以及我国未来的人才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现状
同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拥有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偏低等特点,学生特点不同,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提升针对性。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展开对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包含了多门课程,如音乐教学法、声乐、舞蹈和钢琴等。各个分支n程存在于每一门课程中,例如,幼儿歌曲伴奏和钢琴基础等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分支;舞蹈创编、幼儿舞等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生必须对以上所有独立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明确各种技巧和技能。
现阶段,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对以上分科、分类教学模式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各项技能单一性较强,在实际幼儿教学中,综合应用跳、弹、唱等技能的能力较弱,因此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根据幼儿园实际需求设置音乐课程体系
在改革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有助于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基础上,根据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知识的需求,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开音乐教育,促使其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应当成为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课程设置的基础,相关教师应加大对这些材料的挖掘力度,并从整体上掌握我国的学前教育状况,适当的对教材内容作出调整,努力实现教与时俱进的目标,并对学前音乐教育的环境进行更新和完善。在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变的过程中,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由音乐、舞蹈、理论知识教学教师共同合作,提升培养和考核方案的科学性,这样一来,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目标以及任务进行更加明确的掌握,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合作,为加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结合
作为幼儿音乐教师,其日常工作中,必须能够综合应用自身的钢琴技能、声乐技能以及舞蹈技能等展开工作。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在积极改革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例如,在教儿童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教师应能够通过弹钢琴和跳舞等技能,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将《粉刷匠》《小鼓响叮咚》以及《打电话》等幼儿歌曲引入课堂,吸引幼儿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基础上,促使幼师岗位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再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还应当对《小脚哪去了》《稻草人》《小朋友想一想》等曲目进行充分的了解,对钢琴弹奏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同时,根据自身对曲目、音乐的了解,自主的进行舞蹈动作的编辑,切实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够同实际岗位需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努力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现阶段,在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例如,应用小组教学法,促使学生对课堂授课进行模仿,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教师的角色,并在授课中将自身的钢琴技能、声乐技能以及舞蹈技能充分的展示出来,最重要的是,将这些技能同授课技能进行结合,对教学能力进行锻炼。组内成员通过互相评价、学习和借鉴,提升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经验。在小组成员的配合下,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都能够得到锻炼,学生将对上课流程产生深刻的了解。
然而,该教学法同实际授课存在本质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努力同当地幼儿园加强沟通,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为其争取上台讲课的机会,促使其充分展现自身的教育能力,并明确自身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同相关拥有丰富经验的幼师展开有效交流和学习,对于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对幼师职业道德、幼师素质需求等进行充分的掌握。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而只有综合素质较强的幼儿教师才能够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出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积极展开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应用了实践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提升了我国幼师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了思考,希望对我国幼师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米高慧,耿毅乾.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三三三”培养模式研究――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2]谢云秀.高职院校音乐综合课程现状调研分析――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3]张园园,阳学文,陈策.全实践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
[4]吴伟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篇7
关键词:园校 接轨学教结合 学前专业
一、背景与现状
当前,学前教育正在进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中央和省、市相继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对加强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思路,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突出政府责任,明确普及学前教育是今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题。
从我校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情况来看,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学与专业技能不够,教学设计(备课)、组织教学(上课)、说课等方面的能力欠缺,教学法、教学大纲及幼儿园纲领性文件等的学习与掌握有待加强,幼儿教育这一行业需更深刻地理解。专业技能方面不够扎实,“专业不专,特长不长”。譬如水粉、蜡笔、水彩等简笔画以及手工制作等需要有一定的强项,幼儿舞蹈基本功、创编能力及舞蹈模仿教学等要有“拿得出手”的本领,音乐弹唱、歌曲教唱、音乐游戏的创编和欣赏等也能够自如地面对幼儿学生。
检视目前实行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比较传统僵化,理论学习多,专业实践少,不能体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实践技能对接岗位需求方面仍有差距。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园校接轨,学教结合”培养模式就成为专业改革的必然途径。
二、实践目标
一是通过在校的知识学习(认知)与到幼儿园的实训实习(运用)相接轨,建立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定期开展模拟教学、见习及顶岗实习活动,提高幼教专业学生所学与所用知识的迁移能力,达到培养素质全面的幼儿教师。
二是“工学结合,德能并举”,将师德培养与技能训练并重兼行,培养学生的“四心一爱”(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爱岗敬业)品质,开展以提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为主题的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是培养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能独立从事幼儿园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实践过程
1.构建基于“一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1)制定核心课程标准。与幼教机构合作,加强对各级各类幼儿园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明确紧紧围绕“五项技能”(弹、唱、说、画、跳)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五项技能达标标准,按照幼儿园“一日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幼儿五项基本技能和幼儿保教的能力。按幼儿教育岗位技能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完善“学用结合、模拟环境、强化技能”的教学模式,建立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
(2)编写校本特色教材。笔者所在学校与幼教机构合作,编写切合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校本教材――《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根据专业的特点调整课程内容,使课程与专业更加紧密结合,专业定位更加准确。例如将“音乐”改作“音乐与幼儿歌曲”,“键盘”改作“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改作“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美术”改作“美术与幼儿绘画”,“说”改作“说与幼儿口语”。又根据教师的师德要求,在《职业道德》教学中充实师德、教师礼仪以及师表观等方面的内容。其次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把以知识灌输为主改为知识应用,强化五项技能的训练,把在学校的“学”与进幼儿园的“教”紧密联系起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聘请专业教育名家。学校于2011年聘请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指导本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项目,开发出了校本特色教材两本,提高了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邀请幼教专家来校开设前沿讲座,浙江省特级教师刘小倩、教育专家黄玺翰博士、柯城区教工幼儿园副园长王慧芯等先后到学校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2.建设满足常规教学体系的实习基地
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行政资源和地域优势,通过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合作,开展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互惠互利,解决顶岗实习困难问题,建立起稳定的教学基地。
(1)结合学科内容安排见习。在校内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见习后,学生要进行讨论,任课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定期开展“见习一日,实习一周、试教一月、顶岗一学期”的培养模式。在教学见习中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实习有相对确定的时间长度、相对明确的见习主题、相对合适的见习时机。第一学期主要的见习内容确定为观察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与管理,见习时长为1―3天。第二学期的主要内容定为观察保育工作特点,参与幼儿午餐午睡的管理,注意意外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的程序和方法选择,学会和家长沟通;见习时长为一周,不间断地全程参与。第三学期主要内容为课堂教学,见习时长两周;见习期间要学习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过程、课堂的组织与形式等。第四学期常规内容为学习带班,重点学习教室环境的布置、自制教具,同时参与一些大型话动的组织准备工作,从而为日后工作积累一些经验;见习时长为一个月。第五学期结合见习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行业规章,以更好地自觉地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见习时长为两个月。第六学期是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评价机制方面,主要做法是聘请幼儿园骨干教师为见习、顶岗实习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校内专任教师对学生实习全程跟踪指导。实习结束后,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校内专任教师根据跟踪指导的情况与学生的实习日记、周记、实习作业、实结等,结合用人单位填写的“实习考核表”,初评学生实习成绩。由学部和专业教研组成立考评委员会,下设考评小组,每组由3位以上老师组成,对学生工学结合实习进行成绩审定。工学结合实习成绩评定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级。
(3)建设校外优质实习基地。选定市区10所公办幼儿园和乡镇8所民办幼儿园为见习实习基地,定期开展模拟教学活动、见习、顶岗实习及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目前,我校已与衢州市新华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手牵手幼儿园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34家省一级、二级幼儿园挂牌成为学校实训实习基地,聘请业务好、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学生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定期到专业指导教师所在班级见习。专业指导教师负责解答学生见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可根据学生见习的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不断投入资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创设优质教学和实训环境。学校现有13个钢琴房、2个电钢教室、2个电子琴教室、3个舞蹈房,4间专用画室,专用多媒体教室4间,再增添舞蹈实训室2间、演出小剧场一间及2个幼教模拟教室、钢琴房14间、电钢教室2间、画室2间。
3.造就适应专业教改需要的师资队伍
定期选派各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参加技能培训或下幼儿园实践,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以及参加国内外各种培训,使其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较高的业务素养和精湛的职业技能;在提高本校教师素质的同时,每年聘请幼教专家来校开设前沿讲座,聘请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来校兼课,并聘衢州学院教授许玲俊、浙江省幼儿教育学科特级教师刘小倩、浙江省一级幼儿园衢州市新华幼儿园园长徐有香等七位专家为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定期教学实习,使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职业态度做到“四倾”:倾情、倾学、倾言、倾行;二是职业能力做好“九修”:职业教育道德能力、行业联系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学生鉴定能力、学生管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职场健康与安全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九个方面的修养;三是职业愿景“四成为”:成为绝大多数学生欢迎的老师,成为同事悦纳的老师,成为受领导器重的老师,成为自己喜欢自己的老师。
4.培养学生的班主任工作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为人师表,敬业爱岗,具有一颗真爱、宽容、无私的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培养学生家园合作能力,家园合作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有效的途径之一;最后培养学生主题活动设计和环境创设能力。
5.重构保育与教育能力并举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保育与教育能力并举的教育理念,注重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幼儿园的“一日常规”,简而言之,就是“保育”和“教育”。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步彻底革除“重教轻育”的教学弊端,树立“育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的教学,无论是模拟还是入园实习,都加强职业性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教育,使幼儿专业的学生具有“重保育”的意识,具有“善保育”的技能,以实现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的教育目标。
四、实践成效
通过学教结合,学生能直接参与到幼儿园日常工作,能直观地面对幼儿,理论与实践都得到充实,素质与能力有明显提高。
1.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大大提高
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和幼儿园见习、实习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的知识理论、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幼儿园的教学环节有了充分的了解。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将学校所学习的各项专业技能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摸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基本素养和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2.热爱幼儿热爱幼教情感增强。
在见习、实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培养了幼师的“四心一爱”(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爱岗敬业)品质,在实践中还学习做好家园合作工作,结合当前幼教改革的最新要求,明确幼教工作的新趋势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3.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近三年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成长平台。学生通过在校的知识学习与到幼儿园的实训实习相接轨,提高了所学知识与所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实际教学能力和适应能力明显提高。“工学结合,德能并举”,把师德培养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形成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定期开展模拟教学活动、见习及顶岗实习,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4.就业素质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学校顶岗实习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稳定率达94%,毕业生在工作岗位表现良好,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有些毕业生已经成为副园长或园长,部分毕业生自己创办幼儿园,成绩斐然。2009幼教4班学生廖露露,现为衢州市手牵手幼儿园骨干教师;2006幼2的学生吴艳萍自己创办衢江区浮石路满天星幼儿园。
五、反思
1.不足之处
园校合作深度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加深拓展合作领域,如日常教学合作可以增强;教材开发力度不够,缺少实用性强的优质校本教材;毕业生跟踪不够全面,有待机制创新。专业课教师下企业落实不够;见习安排不尽合理。
2.改进措施
继续加强园校合作。合作领域要向纵深发展,加强日常教学合作,积极参与本地幼儿园教学设计比赛活动等教研活动;结合幼儿园活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性,更应注重现实性;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开发适用和实用的教材,加快课程改革步伐,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密切和毕业生联系,及时反馈信息,如建立校友信息库等。
深入落实教师下幼儿园。安排专业课老师和学生一起深入幼儿园全程感知幼儿园一日常规,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专业课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认真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相关的法律法规编进书本,在日常教学中予以渗透。
篇8
关键词:分层教学;钢琴集体课;实践;学前教育专业
最近几年,很多学校都进行了生源的扩招,大量的生源导致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给传统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而言,学生的知识水平落差比较大,存在有些学生只进行过专业考试前的突击训练、有些学生则根本没有接触过钢琴,基础为零。因此,在这样的落差下,对一个班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能够解决这种差异性,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导致一些同学教学进度跟不上,而另一些同学则会觉得教学内容^于简单,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一、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谈话、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尊重学生的自身水平进而能力,根据的学习水平分为不同的层次。考试的评分标准一定要客观、合理,对学生的钢琴水平能够全面的了解,并在考前将具体考试标准向学生一一说明,用百分制的方式给出具体分值,再按照人数将学生根据成绩进行分层。
(二)自愿性原则
分层教学并不是强制性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尊重学生的想法,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成绩高的学生并不都是喜爱学习、成绩低的学生也并不都是讨厌学习。并且,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临时怯场、发挥失常都是可能存在的一种情况。因此,不能够只评成绩将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志愿的方式,结合成绩,综合性的考虑学生的分层问题。
(三)优胜劣汰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层次并不是一直不变的,根据学生的能力、进步情况的作出相应的调整。其中,对于学习认真、进步较快、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可以分入更好的层次中;而对于学习效果不理想、成绩不合格、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应进行降级处理。
(四)激励性原则
每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教育者正是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需求。教育者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教学主体的分层
学生是分层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现有钢琴水品分为不同层次就是教学主体的分层。首先,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要进行摸底考试,掌握学生的钢琴水平,询问学生的个人意愿,再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以适度性、层次性、阶段性为基础。具体实施可以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强化班。基础班是指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能够达到初级钢琴水平;提高班是指学生可以较好的掌握钢琴方面的相关技巧,钢琴演奏水平在中等程度;强化班是指学生可以全面的掌握钢琴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比较高。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使教学的内容也不相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教学效果。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大纲规定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四大模块:钢琴基本功训练、练习曲、乐曲、幼儿歌曲弹唱。
三、分层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分析
(一)分层标准科学化、合理化
目前,分层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学生进行分层,学生时教学实施的主要对象,是分层教学的主体,分层教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的效果。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个人兴趣等方面,更要对学生内在的创造力、潜能、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解和掌握,只把学习成绩当作分层划分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因此,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层。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平等对待
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表现了我国古代教育中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探索教育的公平性是我国亘古不变的理想。教育的公平性在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入学机会均等、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这几个方面。因此,将教学方式进行分层,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思想,做好正确的引导,处理好分层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采用流动走班制的教学方式
随着教学任务和教学总量的不断增加,当进行分层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成本的预算及核算,如何更好的处理分层教学中不断提高的教学投入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采用流动走班制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分层教学时不用增加课时总量,有效解决教学成本和分层教学的冲突。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对不再同一水平线上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性人才的有效渠道。这种教学方式以尊重学生为基础,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够良好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改革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倩.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5:87-88,137.
[2]张利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初探[J].音乐时空,2014,13:152-153.
[3]陈懿.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探索[J].戏剧之家,2016,05:220.
篇9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基本上沿袭中师或高师的课程体系:
一类是公共基础课,如语文、英语、政治等;一类是专业基础课,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课服务的课程;再一类就是专业实践课,课时安排较少。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课程设置重复交叉,主要验证理论知识点,学生对实践环节普遍不重视,理论知识程度偏深、新知识缺乏,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特长不过硬。比如很多幼儿园开设英语口语、电脑绘画、艺术特长班等,但一些幼教毕业生只会电脑打字、上网聊天,对绘画、动画和课件制作知之甚少。
很多人虽然学过英语,却无法胜任幼儿英语口语教学,幼儿体操、舞蹈、音乐、书法等艺术特长师资也十分匮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城市中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专业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他们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能力外,还要求毕业生具备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儿童玩具的设计与研发等技能。可见,构建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也是当前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应力求通过重新配置课程和界定内容,突出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思想,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培养目标是制定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它对课程的具体目标具有规范的限制作用。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就业岗位主要是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全国各地幼儿园、家庭成长教育工作与学前教育领域。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要求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幼儿教育技术能力强,专业新知识吸收快,熟悉幼教方法,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及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能在幼儿教育管理与教学业务中发挥骨干作用。我们根据高职的职业化要求重新确定了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从原来对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了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一个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幼儿园实际需要,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突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对学生将来就业的定向性,即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能够满足幼儿园需求的毕业生。同时,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课程为主要基础,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幼儿园工作的需要,努力做到毕业后就能独立开展工作。(2)解决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前教育工作相对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工作来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创造机会使学生接受基本能力训练,让基本职业能力训练不走过场,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3)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就业方向针对性,满足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计划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关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持,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尚处于探索之中。一个优秀的课程体系的产生,首先要通过对职业领域现状与发展的深入调研,切实把社会对人才培养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实际要求,特别是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创新组织方式,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我们的思路是:
以培养能力为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即直接对应社会生产相关的某类岗位,是培养学生特定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适应一定职业领域要求的课程。由此可见,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以“全实践”为理念所谓“全实践”是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
以前,我们往往存在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只有到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才有实践教学,因而强调集中实践环节,忽视全过程实践。
事实上,实习只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真正的实践教学应当是一个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完整过程,它的理想追求在于使学生步入教学一线之前就获得教育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
具有针对性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每门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要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需要进行“订单式”教育和培训的机制,使所学知识学了有用,学了会用,学了实用。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是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要完成弹、唱、跳、做等内容的考核,严把出口关。
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围绕目前幼儿园的主要课程及私立幼儿园开设的新课程设置了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体系图职业技能课程强化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通过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促进学生专业方向的形成和巩固。此类课程包括:语言、艺术、健康、自然、科学五个模块,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围绕幼儿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在设置这一模块时注重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综合化就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经过一定的调整、删改、补充,有机重组为一门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综合化的成果是综合课程的系统讲义或完整教材。比如,把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物理等多领域的知识综合为《科学》,《美术》是素描、简笔画、手工三方面内容的综合,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真正“能用”、“会用”、“活用”。
教学见习、实习教育实践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安排,我们的特色是提出“学前见习”的概念,在新生入校后不久,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去感受教学环境,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的身心与行业进行“零距离”接触,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到一个职业角色中或准职业角色中。以后随着教学深入,逐步增大课时量,形成以后期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实践形式。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依据学科的序列和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机结合安排并贯穿始终。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渠道。此类课程包括幼儿故事创编、儿童玩具设计与制作、创新成果展示、儿童心理咨询、学生创意竞赛、幼儿园环境设计、幼儿故事创编、幼儿珠心算等等。选修课的设立要着眼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全面素质;着眼于学生自我设计知识结构,体现个性化教育。
通过对课程设置的改革,使得学校对教学内容的调整更加灵活,教学针对性加强,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学生学有所用,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张忠福.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8).
[3]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4,(7).
篇10
一、优化音乐课程内容
音乐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与幼儿园同步,对学生的培养从音乐基本素质的培养、音乐技能的培养和综合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这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为培养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本素质方面包括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这两门都属于基础课,在内容的设置上有重复的内容,为压缩重复内容可将两门课整合起来,缩减不必要的内容,达到内容的优化。同时,把乐理的理论知识和视唱练耳中的技能练习结合起来,能够克服理论知识讲解的枯燥和视唱课学习中效率低的现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的质量。
音乐技能方面包括钢琴、声乐、舞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钢琴课程在学习了基本的弹奏方法后,应侧重于幼儿歌曲弹唱的教学,增加伴奏、齐奏等形式;声乐课程的设置为了满足幼儿园教学的需要,则需要加强声乐演唱方法的训练及儿童歌曲的学习和有感情的演唱;舞蹈课的设置应该选择在进行一定的舞蹈的基本训练后重点进行民族舞、幼儿舞及幼儿舞蹈创编这三个方面。
综合音乐教学能力方面主要是指学前儿童音乐教法课。重点让学生多看、多模仿、多实践,将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熟练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课程目标
现阶段,幼儿园整合课程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即幼儿教师要适应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并具备教学的综合素质。其中,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大领域,贯穿于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始终。教师的音乐教学活动体现的是一个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具备弹、唱、跳、讲的能力。如钢琴课培养学生弹的能力、舞蹈课培养学生跳的能力、声乐课培养学生唱的能力。这些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技能有一定的帮助,但已与现阶段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与培养目标的错位与学院的分科教学有很大关系。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大致包括音乐素质和音乐技能两个方面。这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声乐教学上,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幼儿园人才的需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儿歌,学会自学儿歌,并能够演唱和编排儿歌;在舞蹈的教学上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基训外,还应该在幼儿园的舞蹈创编上大下功夫,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实践中根据需要创编舞蹈;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弹和唱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在钢琴教学中将弹和唱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自弹自唱的能力,并以发展学生即兴弹奏能力为最终的目标。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传统音乐教学的评价标准过于主观、模糊,优劣衡量没有定量标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评价标准应该结合音乐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多方位抓住实践教学过程与职业活动的内在联系,在正确的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采用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绝对性的评价外,还要把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作为一个相对性的评价标准,全方位科学的评价包括校内、校外实训评价。校内实训的评价包括学生掌握的弹、唱、跳的能力,通过课程考核、技能展示、竞赛活动等多种途径对学生技能进行评价;校外实训评价包括学生的校外实习和见习,每一学期学校应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去实训锻炼,并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使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四、完善音乐教学实践体系
1.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教方法和技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摒弃传统的模式和方法转变为让学生有兴趣主动练习,在教学方式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形象化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个人的模拟授课,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综合各种技能专长,把同学们当做小朋友进行互动授课等多样性的教学形式,鼓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将课程实践、校内实训、教学实习三个方面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的实践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1)校内实训方面,除给予学生优越的实训条件,更应该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如以幼师角色定位的教学音乐会、艺术周、教学模拟比武大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
- 上一篇:节能减排建议
- 下一篇:工程质量品质提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