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5-04 13:0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实践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实践的作用

篇1

关键词:高等艺术 院校 社会实践 作用 创新

高等艺术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传授技能和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与义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开个与创新,科技、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需要大量的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新一代青年后备力量。如何培养新型人才,其一,要重视在校大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掌握,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其二,更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为其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经受锻炼,实现学习技能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尤其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其技能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地创新社会实践环节的新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是让学生全方位得到锻炼与展示,既便于高校组织以拓展受益面,又不失活动的严谨;既便于活动的有序开展,又便于活动的严格监控;既有统一性,又有灵活性;既有普遍性,又有层次性。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高校学生技能的展示,提高了在校大学生对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的认识,从而促使青年学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符合青年学生成才的自身需要,党的后,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活动内容从单一到多维,活动主体的被动参与到主动投入,一个由量变的不断迭加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前,“学习社会、助困扶贫、服务社会、实践成才”已成为大多数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高等艺术院校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正日益成为在校大学生成才的自身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认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怎样来认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和矛盾,一直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如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毕业就业问题。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高校毕业生已由过去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模式逐步过渡到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多数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方式。这种择业方式,导致大学生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的产生。一方面,实现了由“服从国家需要”到“尊重个人自愿”与“服从国家需要”并重的转变,而备受学生的推崇和欢迎;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市场机制与竞争规则的不健全等因素,又使得部分学生束手无策。从而在一些学校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对社会的偏激看法,对这些过激的认识和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矛盾的解决,单靠在校园的教育和引导是难以奏效的,然而,学校可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年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社会和实践,使青年学生了解和认识国情,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实现个人志愿与祖国需要的有机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这种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有助于问题、矛盾的认识和解决,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其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方面注入了活力,增强了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力度和实效。但是,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有四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参与缺乏广泛性

社会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投放在院、系社会实践小组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面对全体同学的个体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相应措施。

(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不是作为一种必要的经常性的教学环节坚持下去,而是因教师、领导、能力、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断断续续,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一贯的,学校和学生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目前,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和随机性。

(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层面的系统规范性

社会实践教学一般是在课外、校外进行的教学辅助活动,其组织程度比一般课堂教学复杂、细致得多,涉及教师、学生、场所、经费、教学活动安排,以及组织协调、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和诸多因素。因此,必须要在组织层面进行精细、缜密、系统的安排。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社会实践活动是围绕着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的,应当有行之有效的指导。许多高校对于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方式,如何完成具体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撰写实践报告及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等,尚缺乏系统的培训学习和辅助教学。同时,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进行辨析与答疑,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的效果。

三、高等艺术院校开拓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思路

(一)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四个结合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2.把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树立创新精神作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3.在实际中,注意及时引导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在价值取向上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4.要彻底改变重书本、轻实践的观点,培养树立能力为本的求实精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博学多才,活灵活用。

四、结语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适应社会所需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技能,高等艺术院校应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思路,为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辅导员,尤其是学识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往往容易抓住社会生活中问题的关键,并使其尽快得以解决,从而赢得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辅导员的具体指导,可以加快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际能力,增强创造精神。由于师生在社会实践中朝夕相伴,辅导员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品行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产生“示范效应”。辅导员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计划过程中,可利用地方优势和典型,发挥学生特长,采取活泼多样的方式,丰富实践的内容,增强社会实践的整体功能。

辅导员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主要决定于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实践的特殊性。主要包括:

一、辅导员是社会实践中学生安全的保护者

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学校如果不能安全的把学生送回家,那是辅导员最大的失职。而成人大学生中有部分是自制力相对较差的群体,并且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一项校外活动,学生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安全事故极易发生。这就决定了辅导员更需要绷紧一个弦: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安全第一。

二、辅导员是社会实践中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促进者

学生在学校遇到的是同学和老师;在家里,遇到的是父母和朋友,这些人际关系都比较简单,但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们会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因此他们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就要复杂得多,由于社会上各种利益无处不在,很容易阻碍学生和别人形成良好人际关系。这就需要辅导员抓住典型的实例,和学生分析,使学生懂得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辅导员是社会实践中学生业余活动的组织者

长时间的做同一件事情会让人感到疲惫和厌倦,工作之余总会去做些事情,如果不去组织,他们会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成人大学生,男生大多喜欢喝酒、打牌;女生喜欢逛商场、买衣服,然而这些爱好对学生的发展是没什么好处的。因此组织好学生的业余活动就很有必要,辅导员在组织活动时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要安全,第二要有益,第三要有趣味性。

四、辅导员在学生社会实践中还具有点化、转化与强化的作用

所谓点化作用,就是说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理论的、知识的、技术的、生活的以及行为取舍等方面的一些难题,他们似懂非懂,能解又不完全会解,可以处理又不会妥善处理。这就需要辅导员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阅历经验给予力所能及的指点,帮助学生恰到好处地解除难题。

所谓转化作用,主要是说学生与社会生活实际广泛接触,与群众频繁交往的过程中,诸多事件的表里和人物的行为冲击着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举措,必然引起思想上的复杂矛盾斗争和行为举止上的选择。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摸清情况和原因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力求起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消除疑难、协调关系的作用。辅导员在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转化作用还表现在对于进入学生视角的社会消极现象加以疏导的工作上。这就是要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从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长远和暂时、个别和一般等关系上教给学生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事物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并通过对消极现象的剖析,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变消极现象为积极的教育因素。

篇3

关键词:暑期社会实践;生态学素养;大学生;素质教育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联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团委号召下遵照预先制定的活动策划,在业余时间深入社会、走进群众中,是通过各种活动的一切实践过程的总称[1]。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更直观、更立体、内容更加丰富等特点。我国目前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城市及农村的生活垃圾和废水任意排放,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流失等问题非常严重。所以,修复生态环境问题和提高大学生生态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提升幅度较大,国家对大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许多大学开始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拓展训练等。我国预计在未来的5年内将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但是在一些教育措施的实施中,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素质教育的方式不合适,或内容过于乏味,使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国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内容还不完善。不过我国在教育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使得全民都能依法接受教育。教育具有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体现在能够确保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城乡建立起完善的服务教育体系,减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办好每一所学府,使得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让城乡差距和家庭贫困不再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碍[2]。所以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坚持能力为先是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长远目标。

二高校针对大学生素养的相关举措

现如今,在我国高校中针对大学生素养提升的方式主要是采取学分制、知识竞赛、课外活动等的方式。采取这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激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积极的响应以及自主的学习。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目前许多高校都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实的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应用中的差别,并通过自身的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得学以致用。在我校,学校通过暑期时间来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热点问题,并进行调查形成报告,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充分利用暑期时间,还能够使学生对家乡的热点问题有所重视,为大学生以后服务家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当代生态学发展对学生能力的需要

由于人类的活动以及自然因素等造成的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下降,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化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3]。21世纪生态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方式,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所以,如何培养与现代生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就要坚持能力为重,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然而我国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缺乏重视和支持,因此,坚持能力为先成为了国家对高校的新的要求。当代生态学的发展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基本的创业素质,高校应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立创新能力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只是从传统的教学中获取是远远不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都是重要的能力培养的形式,全方位、多样化地汲取相关知识与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群体较为庞大,作为未来社会群体的中流砥柱,其生态素养状况及生态环境意识与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需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有所提高。与几年前相比,公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有所增强,但从整体来看,还达不到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条件,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生态知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环保意识,增强生态责任,提倡低碳出行。

四暑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生态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暑期社会实践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生态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这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了学生对生态学相关领域的兴趣,并且可以使其主动关注热点问题,主动思考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受教育、长才干、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清楚的看清理想和现实的区别,更多的了解生态学的时事热点,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通过将自己实际地投身于事件中,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更全面、更现实,这对于学生未来投入社会,提高自身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但是某些高校社会实践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1、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内容空泛,没有与专业知识相结合。2、社会实践内容单一,缺乏深度。3、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暗访、实习等形式,而我校生态学方面的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有实地调查、野外取样、标本采集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高校科研团队的环境研究项目中。在实地调查时带队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环境状况调查,了解当地的优势物种和一些常见的物种,并做好记录,最后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学习到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如今社会热点问题很多,有关生态学领域的热点也很多,在内容上,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调查内容,并通过自身的理解与思考,得出更多有价值的结果。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能够有效的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暑期社会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生态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五小结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使实践教育、素质教育结合于一体,目的是让学生从实践中更加直观的了解环境现状与社会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有效的调动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认知,塑造了学生间的合作关系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多的了解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了解当地生态环境情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更好的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常海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6.

[2]张明霞,崔曼宁.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水平[J].现代教育,2014,Z2.

[3]李文华.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M].2013,7.

[4]张成翠,张杰.暑期社会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影响研究[J].前沿,2013(13):107-109.

[5]陈扬.基于项目运作模式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0,24(8):69-70.

篇4

关键词 经济困难大学生 社会实践 感恩 心理健康

一、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殊性

农村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高等学校中的弱势群体,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需要特殊的关爱。虽然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及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资助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但经济困难的解决,并不意味着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困难大学生在经济、文化及教育上与其它同学产生的落差,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与精神贫困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一方面,贫困生更易产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另一方面,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在校及岗位上人际交往以及能力的发挥,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笔者认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应关注贫困生,要着重于精神和心理层面,培养其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关注经济困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由共青团发动和组织的一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实践活动。自1991年以来,每年暑假约有100万青年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组成各种实践团队,深入农村等特别贫困落后和欠发达地区,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服务。

社会实践促进了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而鼓励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服务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其服务社会、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还有利于培养其自尊、自重、自励、自省的观念,对引导贫困学生健康的学习动机、练就适应社会竞争与职业选择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很大部分贫困生在大学期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为完成学业接受到了学校、社会各界力量在物资上、精神上的支持。这些资助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作为接受资助的经济困难大学生,他们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回报社会,恰恰是感恩教育的体现。大学生心怀感恩,不忘回报社会。感恩教育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2.有利于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贴近现实社会,增强自信心。个体心理障碍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学生自信心不足造成的。而经济困难大学生较其他人更易自信心不足,产生心理障碍。笔者认为,让大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经历现实社会的历练。而社会实践能够为大学生尤其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的平台。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另一方面,大部分暑期社会实践是在农村进行,这些经济困难大学生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更感亲切,能够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恢复和增强自信心。具体来说,其一是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有充足的认识与了解.减少对社会的陌生感;其二是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了解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其三是在社会实践中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与提高

3.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意识。

尽管大学校园被称为“社会的缩影”、“小社会”等,但是与实际社会相比,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其复杂性与现实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提供了相对独立的环境,他们甚至可以不与周围人打交道而独立地生活下去.社会实践的开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社会实践贴近实际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人士面对面交往、沟通的机会,还给具有自闭心理的学生留下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的印象,促其主动发展人际关系,打破心理障碍。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相互交流、团队合作的机会,在集体活动中,人际关系不佳、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够加强与周围同学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团队意识与精神的培养。

4.有利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

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以及毕业走入社会时,出现了适应不良的情况,而经济困难大学生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些经济困难大学生则对前途悲观失望,成才意志不坚,浅尝辄止,自暴自弃;个别经济困难大学生甚至认为社会不公,或遭受到歧视,不敢勇敢面对社会中遇到的一些挫折,这些都不利于走人职场、面对社会。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贫困学生一方面可以广泛了解和深入社会,全面地、恰当地评价自我.找到理想中的我与实际中的我差距。另一方面可以积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三、促进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措施

1.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对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尤其在实践中有良好表现的大学生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支持其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目前仅有部分高校暑假寒暑假社会实践评优涉及到个人,覆盖范围并不广。笔者认为,应建立激励机制,对参与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物质上的奖励,既是对其经济上的帮助,又是对其表现在精神上的肯定。

2.建立实践课程体系,高校重视和参与社会实践。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学校在教学上的支持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以及社会实践机制的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重要环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团队意识,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有利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稳定、繁荣、和谐与发展。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与支持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自身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开晃.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4)

[2]徐鹏.贫困生参与社会实践现状及改进措施[J].湖南中学物理 教育前沿,2009,(18)

篇5

阅览室对教师来说,无论是专业水平的提高,知识视野的扩大,还是教学技能的掌握,都需要搏签书报。作为人类知识传播的教师,要适应新的形式,首先要吸收新知识,开拓知识领域,这些都要求教师通过新书籍,报刊等来源获得。书读得多,讲课就如泉涌,书读得深,思想就深刻,仅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教师怎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居高临下,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

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各级各类的现代化人才,加强培养学生智能素质,使他们具有一套复杂的知识结构,掌握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有自学能力,即阅读,查找资料,应用多种工具书的能力。但目前学校的图书室面积小,图书少,除了课本,同步练习,试题等之外见不到其他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好书籍。一位来自牧区的学生说,他在那儿上学,从未进过阅览室,也没有借过书。学生想查找学习方面的资料,看看当天的报纸,关心关心社会上的事情,都无法办到。

有些学校的图书室,书有书架,报有报架,但这些图书和报刊却在图书室长期被闲置。有位老师诉说由于经常看不到当天的报纸,国家大事都无及时知道,由于经常见不到报纸,有关各地征文之事一点也不知道,偶然看到了,也已征文过期,很是遗憾。教师想查找教学资料,想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去图书室借,但由于书籍少,遇到个别教学资料方面的书籍,别人借去了,自己就借不上了。

篇6

1 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1.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1.2 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从近年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2 园林城市发挥的作用

2.1 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能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掘优质的乡土树种。 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2.2 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适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风貌,是映入来到该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而且会长记在心,影响很大。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2.3 在郊区发展园林,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

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郊区的农田是归农民所有的,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惟一可行之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近年来,沭阳创新方法,将近郊城市景观道路路边预留地,免费提供给花木种植户培育大规格树木,这样政府可以免费得到三年的园林树木,花农又可以解决土地紧缺问题,实现政府、花农和城市环境的“三赢”局面。

2.4 要把园林绿地明确定为防灾避灾的场所

城市里楼房林立,人烟密集,一旦出现大地震、大火灾之类的灾害,必须有就近可疏散的防灾场所,不然想躲都无处躲,这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城市建设者必须设法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城市中的公园和绿地就是防灾避灾的场所,平常时期公园和绿地供人游 ,非常时期就是绝好的避灾场所。

2.5 要发挥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功能

城市是用大量物化劳动建成的载体,应该想方设法使之能够永续利用,使之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重大作用。一个城市能否永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又是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城市如果能拥有足够的公园和绿地创造出优美的景观,不仅能起到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起到激发群众热爱家园、共建美好家园的作用,还能使城市房地产增值,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这些有形和无形的作用,是使城市永葆青春、永续利用所必不可缺的。

3 创建园林城市的几项措施

3.1 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沭阳县自2005年起,结合新城区开发和改造,先后建设了虞姬生态园、梦溪植物园、沭阳花木博览园等大型景观绿地,成为市民良好的休闲去处和旅游景点。

3.2 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绝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说转变认识,就是要从狭隘的园的圈子中摆脱出来。不仅点能成园,线也能成园,面也能成园。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园林是环境的主体,环境中除有由植被、山石、水体、建筑构成的园林外,还有雕塑、道路、灯光、游乐设施以及标志物等物体,并且还要联系每一个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要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位置、体量到色彩,处理得和谐,与园林浑然一体。放开眼界,就是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景观,扩大了观赏面,更重要的是由于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园林的作用。园林城市的设计要讲求风格。风格是由地理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及造园所使用的材料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而且是经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形成的。其中地理气候条件是最大限制因素,而文化艺术则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篇7

一、医院文化建设的含义

医院文化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全体职工认同的信念与价值观。它不仅包括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也包括医院和职工在从事医疗、教学、科学和管理工作时,所养成的一种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体现了医院的主流意识。医院文化是具有多样性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的,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医院文化发挥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医院的运作过程中这一群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对医院自身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1)管理文化:为了保证医疗活动的协调和医疗的质量,管理文化需要涵盖管理模式、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只有具备良好的管理文化,才能够使医院的人力、物资等达到最大的效益。(2)制度文化: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条例规定,才能够对医院更好地进行管理,加强落实医院的制度文化的建设,制定出更能够使医院快速发展的制度,最终才能使医院的管理体系更为科学合理。(3)环境文化:在医院的文化建设之中,环境文化是最为基本的院风院貌、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等等硬件,都是属于医院的环境文化环境的文化,能够给医务人员和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医疗环境。(4)精神文化:在医院众多的文化之中,医院的精神文化属于医院文化建设的精华所在,医院的精神文化是医院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它涵盖了职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精神能够推动医院的不断发展。

三、工会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职能方面的地位:工会保持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性,涉及了医院建设、维护、参与和教育等方面的职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凝聚力。在医院的文化建设之中,工会通过轻松型和疏导型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之中融入文化的要素,使职工积极参与到医院的文化建设当中,让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医院文化的精髓。(2)阵地方面的地位:在医院的文化建设之中,工会在互动阵地方面有着非常有利的优势,工会拥有着许多活动的载体,工会能够充分地利用多种活动的阵地,来实现许许多多能够让职工一同参与的活动。在各种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工会要利用自身在医院文化建设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医院文化建设活动作为主要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确保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育,让职工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使精神文化得到提高,思想素质得到升华。(3)组织方面的地位:在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工会可以发挥对基层干部群众的号召力,增加团队凝聚力,所以,能够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展开一系列创新型文化建设工作,促进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的提高,使其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能够开展知识竞争型的工作,使职工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完善;能够开展送温暖的活动,使职工队伍更加地团结、使医院更加地和谐;能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使职工队伍具有更好的凝聚力,在文体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的精神面貌;能够开展适合女性职工的活动,充分体现女职委员会在其中的重要性,开展职工乐于参与的活动,使工会为医院文化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篇8

应用型本科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要求各应用型本科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应用型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就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特色,特别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

一、课程体系体现应用型特色

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平衡发展

应用型本科的定位是明确的,要使培养的学生既具备高深学问的知识素养,同时又要能运用高深学问去研究解决社会问题,[2]兼具一般研究型本科院校和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但是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在办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偏向:或重于理论,或重于实践。保持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一般研究型院校及职业院校的重要区别。因此,在社会工作的课程设置中,既要保持理论的基础地位不变,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理论基础夯实了才有利于学生继续深造和知识更新,因为应用不应该是继承性的应用,而应该是创造性的应用。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体系也应该是独立而完善的,不应该完全依附理论而存在。

2.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

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要求的,因此,只有紧跟市场需求步伐才可能找准教育教学的关键点。并根据市场需求及部门人力资源做好专业特色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块设计上需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模块主要实现的是专业人才的分流培养,可以在专业方向上设置模块,也可以在专业选修上设置模块。在保证学分、教学时数等课程基本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课程科目。而在设置具体的课程规划时也可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修改。

二、建设一支具有高胜任力的师资队伍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3]只有加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教师教育的基本功能。如果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在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中就容易有所欠缺。教师的实践包括两种方式: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比如,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多位教师具备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律师和就业指导师等职业教育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并积极参与实践环节,为实践教学提供案例素材及实际经验,并能为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预设方案。而科研实践能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科研带动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社会工作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社会政策、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等都是社会工作关注的内容,也是帮助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了解社会发展的前沿,时刻关注社会动态,并不断地更新到教学中去。社会工作是服务型的专业,教师需要有服务当地的意识,对当地人情风俗、政策法规等都要有所了解,在案例分析与情境模拟中才能更切合实际。这样,学生工作后即使遇到全新的问题也能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避免顾此失彼。

三、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1.系统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

社会工作的实践不同于理工科,具有不可重复性及伦理道德原则。因此,学生最初实践能力的锻炼只能来源于实验室中的情境模拟和案例教学。实验室建设成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基本保障。而且,环境本身对教育教学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宜的实验室环境能更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缺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更好地内化社工的理念与思维。如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中,如果依赖于传统教室进行课堂教学,将无法使学生体验到社工的工作环境,无法进入“助人自助”的工作状态,且由于群体心理的影响,学生潜能将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社会工作实验室一般包括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家庭访谈室和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等,小型访谈室、团体活动室是其需要配备的一般硬件设施。另外,还可配备相关的数据采集设备,如多媒体设备、网络、摄像设备等,以及模拟与观摩的硬件设施,如沙发椅、单面镜、监控系统等。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个案、小组等各种方法的模拟和演练。

2.搭建校外实践基地体系

作为应用型学科,社会工作应致力于“学以致用”,积极与社会接触,发掘潜在的社会需求,联系共建单位,搭建办学平台。从当前的发展状态来看,社会工作仍主要是针对弱势群体,校内资源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需求,因此,形成校外实践基地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后备基础。这样,学生也可有机会结合理论与实务技巧开展实际工作,深入社会实习,发展实践知识,达到校内办学与校外要求接轨。目前,国内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已涉及司法、禁毒、医疗、社区服务等多方面,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可根据专业特色与专门机构接洽,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中又可进一步探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同时,可以聘请校外基地的工作人员作为学生校外实践指导教师或督导,也能更好地使人才培养与市场相结合。

四、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

1.发展学生主动、教师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实际操作能力和实务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作为一个指导者,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的灌输为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自主创设现实情境,思考现实问题,进行自我探索,教师只是提供充分的资源与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解决案例或实践中的问题,而且通过实践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 本”的特点,这正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内化的社工的基本价值理念。

2.加强多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并不是零散的教学单元,包括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从操作方式上来分,可以包括观摩、情境模拟、实地调查、实务操作。在一个学期的课程设置中,往往包含有几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地开展各课程的实践环节,将已学习过的多门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开展实践。比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课程设计包括学生选择课题、自编问卷、统计与分析数据等内容,包含的课程门类较多,在一个学期安排的课程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或者多门课程的教师综合指导。而且,实践教学很多时候也无须单独列出,可以是一种嵌入式的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边学理论边注重实践。

五、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践往往注重的是专业实践,这也是进入行业的基础。不过基本的社会能力也很重要,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等,这些一般并未具体地安排在课程体系中。对此我校也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如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题特点招募服务对象或组织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实践。还可利用学校的素质拓展培训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户外拓展训练,如开展团队辅导、团队训练等形式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归属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志愿者服务、学校、医疗、社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机构服务等。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社会工作必将成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专业,但服务意识的欠缺和服务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很多人并不清楚社会工作的内涵,中国人内敛的文化特性也决定了人们难以主动寻求专业的援助。因此,对于服务于人的工作,社工精神应常驻每位专业社工心中。如何让普通的学子拥有专业的服务理念、职业操守等都是专业教育中应达到的目标。除了价值上的认可外,更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服务意识和自主服务能力,将社工的理念、方法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1]阿什福德,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王宏亮,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城建档案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作用

引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贯彻实施建设部《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开发利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任务,是纳入全国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和各城市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的总格局中的重要内容,对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服务起到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否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城建信息资源支撑,能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城建档案信息管理实现网络化,城建档案信息收集、整理、、传递、管理、利用实现一体化,建成全方位、多层次、技术先进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二)城建档案产生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也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城建档案中,依附着很多城建信息,如投资总额、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人防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绿地面积、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容积率、绿化率、车位数、抗震等级、使用寿命、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坐标、层数、套数、门牌号、路名、项目名、单位名、长度、宽度、高度、跨径、荷载、埋深、管径、孔数、材质、容量、处理能力,等等很多。这些信息特别是统计信息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信息支撑。在城建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就要把这些城建信息提取出来,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和参考。

(三)目前,我国城建档案馆在城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城市基本建立了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的城市建立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了馆藏城建档案的数字化,推行了原始电子档案的接收工作,建立了局域网对城建档案进行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建立了门户网站,实现了政务信息的公开和咨询服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普遍存在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不能互连互通,城建档案信息达不到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在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重纸质档案扫描轻原始电子文件接收和城建信息提取的问题依然严重,不能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的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因此,我国在城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城建信息的提取和原始电子档案的接收,进一步提高城建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一)"智慧城市"概念、思想和模型由人类思想家与实践家倪会民在1993年提出。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新加坡,2006年6月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爱尔兰戈尔韦湾提出“智慧湾”项目;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我国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建设纳入了“十二五”规划: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上海把智慧城市建设纳入2011-2013年行动计划,深圳从科技、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打造“智慧城市”。

(二)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的四大特征是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三) 智慧城市建设要经过三个阶段:进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包括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等等,实现数字化,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城市基础服务信息实现基础性的互联和互动挖掘,籍以形成泛在的城市服务;智慧城市的内生发展阶段,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便捷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慧化表现。

三、城建档案信息化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

(一)笔者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最需要建设虚拟现实的三维城市空间数据库、平安城市实时视频监控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三大平台,保证地上、地面和地下建筑和地形情况能及时更新和实时监控。

(二)建设网上城市是城市管理者最直观、最方便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对城市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三维城市空间数据库平台建设实际上就是建设网上城市平台,必须以城市电子地形图和城市建设成果资料即城建档案信息如坐标、长度、宽度、高度、埋深、门牌号、路名等为基础信息建构。很难想象,没有电子地形图和城建基础信息,怎么建设虚拟现实的网上城市。

(三)作为负责接收、保管和利用城建档案信息的城建档案馆,就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城建成果信息,也只有城建档案馆,才能全面、系统、及时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城建成果信息,因为城建档案馆能够动态的接收城市地上、地面和地下的建设成果档案信息。

(四)只要有了网上城市平台,城市管理者就能在电脑网络上从网上城市进行城市管理。有了网上城市平台,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都可以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在网上平台上增加自己需要的功能,著录自己需要的信息,为各单位、各部门管理服务。

(五)网上城市平台对各部门、各单位具有重要的作用。规划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城市规划,国土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土地管理,设计部门可在网上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建设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在建工地的情况,房产登记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产权登记和管理,消防部门可以在网上跟踪重点消防单位,人防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人防工程的情况,管线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管线运行状况,公安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户籍、居住情况和治安管理,人口计生部门在网上可以了解人口、疾病防治情况,民政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低保户的分布情况,劳动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人员就业情况,税务部门可以在网上了解单位和个人的交税情况,辖区政府和居委会可以了解辖区范围的相关情况,城市政府可以在网上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和应急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等等,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六)城建档案信息化就是要把城市地上、地面和地下的建设成果档案信息化,建设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网络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快速归档、智慧管理、资源共享、远程利用,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

四、结语

城建档案信息化是城建档案管理发展的必要要求。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城建档案信息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必须要建立好、管理好、利用好。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城建档案信息支撑,城建档案信息化对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藏传佛教;十善法;和谐社会;积极因素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50-05

21世纪,中国社会进入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科技、经济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当人们正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巨大成果时,各种冲突与危机亦日益向人类逼近。尤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冲突越来越严重,而这些冲突所带来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以及生态危机等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怎样化解各种冲突和危机已成为时下人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为了应对这种特殊的时代考验和挑战。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还蕴含着可贵的和平、和谐思想。它既是“心灵科学”,又是“宇宙与生命的认识论”,对于当前的种种社会问题和生存危机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解释。比如“用宇宙万物的因果自然规律解释人类的善恶道德行为和苦乐遭遇,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之一。”[1]6照此理解,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和纠纷,眼下所面临的一切冲突和危机,都不是无因之果,而与人类自身的行为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想要化解社会矛盾,调节人际纠纷,消除犯罪根源和各种不安定因素,建设和谐社会,除了完善社会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消除诸外部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内因,从净化人心着眼,弘扬慈悲利众的佛教文化精神,提高人们的内在素质和强化自律意识。

一、“十善法”简述

“十善法”,又称“十善戒”或“十善戒法”,是佛法所有戒律的基础和总纲。它包含了佛教伦理道德及教义教规之全部精华。如上所述,佛教认为,人类社会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人间的悲喜苦乐和社会的治乱兴衰都是由人类自身的思想行为造成的,故谓“种种世界由业生。”(此语出自《俱舍论》)因为佛教不承认神创世说,而主张“业”创世,所以充分肯定了人的作用。所谓“业”就是指人的思想行为,活动业绩。以因果报应学说的观点,造业的“业”分为三类:即善业、恶业、不变业。善业是感召人天善报、善果和一切幸福快乐的因缘;恶业是下堕三恶道和招致一切不幸恶果的因缘;不变业,也叫不动业,是转生色界或无色界的因缘。但“业”从性质分类只有善恶业两类。“十恶”和“十善”是最典型的善恶业的概括。

《佛经》中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心,此乃佛教。”作为佛教徒,不但要戒恶,还要行善,这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宗旨,也是其戒律的根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大乘佛教又增加了修利众行的菩萨戒,就变成了戒恶、行善、利众三大佛律原则。所谓戒恶就是戒禁“十恶”,所谓行善就是行“十善”,所谓利众就是为众生的幸福安乐服务。“十恶”包括“身三”,即杀生、偷盗、邪;“口四”,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三”即贪欲、_恚、邪见。(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善”是相对于“十恶”而言的,故同样包括身三(不杀生等);口四(不妄语等);意三(不贪心等)。以佛教的观点,若违犯“十恶”罪,今世必将霉运连连,来世必遭恶趣之苦。相反,若谨持“十善”戒,则今世必将好运不断,来世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恶道。下面将具体探讨藏传佛教“十善法”或“十善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二、身三戒与和谐社会

“十善法”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属于身业戒。

(一)不杀生,即不妄加杀害有情生命,包括人类和动物等一切具识众生。《增壹阿含经》云:“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以佛教的观点,杀生罪虽有轻重,但如果动机不虚,在行为方式上无论明杀暗害都会造下同样的罪过。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中说:“杀生,事者谓具命有情了;加行中能加行者,谓若自作,或教他作,二中谁作,等无差别;加行体者谓用器杖,或用诸毒,或用明咒,随以一种起加行等”。[2]77佛教以缘起观解释生命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有情识的生命,都是宇宙生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彼此之间构成一种相依相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同时,以如来藏思想宣扬生命个体的无差别性,认为“一切众生,平等无二”,(出自《如来藏经》、《大涅经》)无论是庞然大物,还是脆弱的生命个体,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等其他有情众生,都是宇宙共同体的一员,都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利,所以人应该对其给予同等的尊重和爱护。在此基础上,根据因果轮回和解脱理论,树立起“慈母、恩人、福田”等众生观,倡导人们心怀慈悲,以感恩的心态对待一切众生。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生命观。列于“十戒”之首的“不杀生戒”,就是这种生命观的具体反映。它既包含了“爱护生命、善待有情”的仁爱思想,又折射着“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先进生态理念。

一直以来,人们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和能量,并且以征服者和主人自居随意作践自然,毁坏自然物种,乱杀野生动物,乱砍滥伐花草树木,使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让人类越来越濒临危险和灾难。无论是地震、海啸、泥石流、沙尘暴等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还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淡水和土地资源状况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等,无一不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无一不孕育着更大而更加不可想象的危机。这一切都是人类不懂得善待自然、善待生命造成的。正因为如此,目前在环境问题上几乎全世界、全人类都达成了共识,都在呼吁人们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自然界和生命系统,都在为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宇宙生机做着各种努力。而佛教“不杀生戒”及其所蕴含的生态理念,不但超前地体现了这种思想和精神,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确实起到了某些实质性的作用。比如青藏高原―这个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高寒地带,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能够保持相对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藏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因为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并且宗教氛围比其他任何民族都浓厚。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果能够进一步寻求和发掘佛教文化中对环保工作有益的潜在资源,加强信徒群体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将对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大有帮助。

(二)不偷盗:“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贫乏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增壹阿含经》之释)偷盗,也作不予取或不与取,其对象包括个人所属物、国家和集体所属物、社会公共财产等。它与杀生罪一样,如果有罪恶动机,在行为方式上,无论是暗地偷窃、直接抢劫,或以权强取、使诈骗取,罪过都是等同的。如《广论》中说:“不与取,事者谓随一种他属所摄物;加行体者,谓若力劫若暗窃盗,任何悉同,此复若于债及寄存,以诸狡诈欺惑方便,不与而取,或为自义,或为他义,或为另他耗损等故,所作悉同成不与取”。[2]78现代社会虽然法制比较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比较完善,但各种犯罪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些领域呈现增长势头。就“偷盗”罪而言,较明显的如小偷、绑匪、黑社会等犯罪组织一天比一天多,抢劫、绑架、盗窃等犯罪案例也层出不穷,这是社会的一大隐患。同时,也有藏在暗处“偷公盗家”的犯罪现象,如有些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权中饱私囊,以贪污、受贿或、承包工程等方式,偷国家的钱,偷人民的钱,偷社会公共财产,损害公众利益,破坏政府形象,制造不公正、不和谐和不安定因素。另外,还有比这更可怕而危害度更高的,如有些知识分子和高级技术人员,潜伏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枢纽机构、机要部门,利用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偷窃商业机密,偷窃政府机密、国家情报等,并与社会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进行各种罪恶交易,给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直接性的危害。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并且都是由于缺乏“不偷盗”美德造成的。因此,想要有效防止这类犯罪现象,从根本上清除犯罪根源,不仅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更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唤醒人们的内在良知,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主动远离罪恶,为建设“安定有序”、政通人和的美好社会而努力奋斗。

(三)不邪:佛教所谓的“邪”,主要指非行、非支、非处(或非地)、非时所进行的各种行为。有人说佛教是禁欲主义,但我们要知道它并非完全禁欲。对于一般的信徒来说,需要戒禁的只是“邪”。有关这个概念的界定及内涵,在《广论》中有详细的阐述:“欲邪行,事者,略有四种,谓所不应行、非支、非处及以非时。其中不应行者,据马鸣阿^黎所说,指‘他摄具法幢,种护至王护,他已娶妓,诸亲及系属。’他所摄者谓他妻妾,具法幢者谓出家女,种姓护者谓未适嫁、父母等亲所护者,若王若赦而守护者,谓于其人制治罚律。非支分者,谓除产门所有余分,如马鸣阿^黎说:‘云何名非支?口、便道、婴童、腿逼及手动。’大依怙尊说:‘言非支者,口秽道及童男女前后孔户,并其自手’。非处所者,谓诸尊重所集会处,若塔庙处,若大众前,若于其境有妨害处,谓地高下及坚硬等。如马鸣阿^黎说:‘此中处境者,在法塔像等,菩萨居处等,亲教及轨范,并在父母前,非境不应行’。非其时者,谓秽下(生理期妇女)降胎满孕归,若饮儿乳,若受斋戒,若有疾病,匪宜习故,若道量行量极至经于五返。此外,大依怙尊还说:‘谓昼日时,亦名非时。非支等三,虽于自妻,尚成邪行,况于他所’。”[2]79佛律明确规定,出家僧人要完全戒制“世俗欲望”,其他信徒也要戒禁“邪”行为,否则将会遭到恶业报应。如《增益阿含经》中写道:“谓人若u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威胁极大、手段肮脏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戒。”新时期,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外部的经济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但可悲的是人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充实和满足,精神领域的问题反而多了起来。笔者认为,“邪”现象就是人心极度空虚和道德沦丧导致的恶性后果之一。以佛教的标准衡量,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同性恋等行为都是“邪”,并且事实也证明这种不正当行为给社会文明、个人健康及家庭幸福带来了极大危害。尤其是被称为“21世纪超级杀手”的艾滋病,如果任它继续滋长、继续泛滥,将给整个人类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洁身自爱”,文明生活,注重培养健康的人格,努力净化社会生态环境,从而推进“三个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佛教“不邪戒”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语四戒与和谐社会

“十善法”中,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属于语业戒。

(一)不妄语:《法界次第》云:“以言诳他,故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不妄语,即不说谎。以佛教的观点,故意说谎愚弄他人或欺骗他人,将是严重的罪过,要遭受恶报。它虽然属于语业戒,但并非一定要以言语形式来完成其造业。如果有罪恶动机,并最终达到了欺骗目的,无论用何种方式罪过都是一样的。如《增壹阿含经》中说:“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撒谎、欺骗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有时候人们还把它当作一种正常的谋生手段,专门培养那种技能。因为目前在许多行业领域,那些善于说谎、狡辩和耍阴谋诡计的人,往往比正直诚实的人爬得高,站得稳,活得潇洒。但毋庸置疑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现阶段存在各种各样的“妄语”类罪行,其中较可怕的如医生做假诊断、开假处方欺骗病人;公务人员下达假命令、制作假文件愚弄群众;律师做假辩护、歪曲事实坑害委托人;法官做出假判决、亵渎法律冤枉好人,等等。所有这些道德领域的丑恶现象及人性的堕落现象,都是“妄语”类罪行,也都给社会稳定、人际关系融洽,实现“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局面造成了极大困扰,并且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早预防和控制,任它继续漫延,将导致更为严重的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但从另一方面讲,由于这类罪行的当事者多数是高级知识分子,不但善于掩盖罪行,更懂得怎样钻法律的空子,所以对待这类恶人或恶行,进行“良心监督”和“道德制裁”比其他方法显得重要、有效。故在这一点上,佛教“不妄语戒”及其所折射的伦理思想,可以成为法律最有效的辅助手段。

(二)不两舌:佛教中以是非语离间他人的行为称作两舌,反之称不两舌。如《法界次第》中写道:“构斗之言间他,令致得失分,乖名为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离间对象包括个人、团体、组织以及民族、国家等。在方式方法上,无论以言语形式直接挑拨还是以其他方式间接离间,或者不管所说内容是否属实、是否中听,只要当事者动机不纯,有挑拨离间的意图,都将构成离间罪或两舌罪。如《广论》中云:“离间语,事者,谓诸有情,或和不和。加行者随以实语,若非实语,随说所说,若美不美,随其所求,为自为他而有陈说……。”“人若言间他人,令致斗诤,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遭诽谤,为人所离弃”。[2]80如今很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卑劣手段,故意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使他人(泛指个人、团体、组织及民族、国家等)之间彼此产生误会,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让自己从中捡到便宜、获得利益。这是社会不能和谐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类罪恶行为不仅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还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局面,给人民的生活幸福、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了严重损害。并且换个角度考虑,现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如果有图谋不轨者通过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挑拨民族,离间国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努力培养“不两舌”口德及“不离间”美德,酿造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而且更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辨别是非,使自己(泛指个人、团体、组织及民族、国家等)不轻易落入恶人的圈套,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有这样,社会才有望和睦、融洽,国家才有望繁荣、昌盛。

(三)不恶口:“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法界次第》之释)恶口,指以粗恶语责骂他人、批评他人或贬低他人的行为。它与两舌罪一样,不管所说内容是否属实,如果有伤人的动机,并且最终达到了其罪恶目的,就会构成“恶口”罪,也必遭恶报。如《广论》中说:“粗恶语,事者,谓诸有情能引恚恼。加行者谓以若实,若非实语,或依种过,或依身过,或依业过,或依戒过,或依现行所有过失,说非爱语”。“……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2]80在现实生活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恶口”都是人际交往的最大敌人,也是社会和谐的重大障碍。任何人都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只有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而以人为主体的这种社会交往过程中,“说话和气”,态度和善,真心相待,既体现个人的内在涵养,又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还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尤其是国家公务人员和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人,对待群众态度要和善,“说话要和气”,从而保持与人民的亲密关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佛教提倡“不恶口戒”,既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又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

(四)不绮语:“绮侧语辞言乖道理,名为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法界次第》之释)绮语,亦称是非语,指引起是是非非的闲言闲语,无意义而随口说出的无稽之谈。佛律明确规定,人平时要注意口紧言净,不能胡乱开口或出言戏弄,否则将违犯“绮语”罪,必遭恶报。如《广论》中说:“绮语,事者,谓能引发无利之义……,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2]8021世纪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通讯技术空前发达,传播“流言蜚语”的速度也空前快,危害空前大。如果有图谋不轨者通过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蓄意散布谣言,传播流言蜚语,制造负面舆论,误导群众,鼓惑民众,故意搞破坏,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对此社会管理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有人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题目为《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的文章,开宗明义指称:“苏联解体对于西方来说是一场胜利,但对于利害切身的俄罗斯人民则是一场空前的国家灾难。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原因很多,新闻改革、‘舆论失控’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2010第21期,作者署名为赵强)虽然这只是一个普通作者的学术观点,但其中指出了一条重要道理:“不能忽视社会舆论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佛教提倡“不绮语戒”,不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很好的现实借鉴价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对此提高警惕,做好恶意舆论的防范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做好舆论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民众既不随意传播流言蜚语,也不轻信以讹传讹的谣言,从而远离“绮语”,为创建文明、和谐、稳定的美好社会各自做努力。

四、意三戒与和谐社会

“十善法”中,不贪心、不嗔恨、不邪见属于意业戒。

(一)不贪心:贪心,即贪图他人的财产,包括钱财、名誉、地位、权利等。如《广论》中云:“贪欲,事者,谓属他财产。此中贪心圆满,须具五相:一、有耽著心,谓于自财所;二、有贪婪心,谓乐积财物;三、有饕餮心,谓于属他资财等事;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凡彼所有何当属我;五、有覆蔽心,谓由贪欲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出离。”[2]81《法界次第》中道:“引取顺情尘境,心无厌足,名为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如前所述,佛教认为三毒是人类一切烦恼之根本、罪恶之源头,而贪心又列于三毒之首。为什么呢?如果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所作所为,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类矛盾和纠纷,就不难找到答案。现在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和私心,为了把他人的财产、名誉、地位等占为己有,什么坏事、恶事都做得出来。杀人放火,贩毒走私,偷窃抢劫,贪污受贿,哪一项不是贪欲所为?又哪一项没有给人民的安乐生活、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困扰?带来危害?现代人一旦利益当前,什么义理人情,什么良心道德,什么公平正义,一概都可不顾。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出卖民族,出卖国家都毫不犹豫。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消除人们的贪念着手,防止各种罪恶行为及不安定、不和谐因素滋长显得极其重要。而佛教“不贪心戒”及其所蕴含的慈悲利众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正好可以鼓舞人们摒弃各自的私心和贪念,用赤诚的心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温情,消除“贪欲”带来的种种分歧和隔阂,营造人人相爱、我为人人的和谐、美好社会氛围。

(二)不嗔恨,又名嗔恚心、害人心,是一种无法忍受他人幸福,容不得他人成功和快乐的不健康心理,堪称人生之最大毛病。以佛教的观点,它会毁掉世间所有美好的事情。如《华严经》中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恚之火,能烧功德之林。”根据佛教的慈悲、博爱精神,人即使不能利他,也绝不能害他,这是道德底线。正如藏族著名佛学家多识教授所说:“一个善念可以种下参天的菩提树种,一粒嗔恨的火种可以烧毁一片幸福的丛林。”[1]189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心里充满着仇恨,终日想着要妨害他人,首先他自己的内心就无法得到安宁,同时他还会让周围的人不得安宁,紧接着就是破坏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睦友爱局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人的这种“嗔恨心”更是其最大障碍。嗔心一起只望人家遭遇不幸、跌入痛苦的深渊,不管多么刻毒的言词,不论多么狠恶的手段,都会从万恶的嗔心中搬演出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果人们没有“不嗔恨”的内在涵养和美德,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种先进的发展理念,而一味地想着要战胜他人、坑害他人,不但不能形成公平竞争、共求发展、互利互惠的良好市场环境,而且还会引起更多的矛盾和纠纷,会直接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佛教提倡“不嗔恨戒”,不但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三)不邪见:邪见,即谬见,指错误的理解方式、认识方式及不承认客观事实的错误的观点等。如《法界次第》中说:“拨正因果,僻信求福,皆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佛教所谓的“不邪见”,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不信;二是指不持悖论。关于“悖论”,佛教认为最严重的是不承认因果自然规律、抹杀善恶业报的邪见,这对于现实的人生和社会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也是最根本性的障碍。如果恶人作恶,没有恶报,好人作善,没有善报,哪还有人做善事,又有谁忌讳作恶呢?如果人人都为所欲为、为非作歹,社会又将是怎样的呢?关于“”,曾一时在国内外掀起重大社会风波的“”,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它的消极作用和危害是直接而明显的。眼下,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价值整合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伪科学容易乘虚而入,鬼神迷信、歪理的沉渣,会假借科学的名词与民族文化的名义重新泛起。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反对非科学、反人类、践踏人权的及其荒谬的歪理邪说,坚持理性信仰,为创建文明、和谐、进步的美好社会努力奋斗。佛教“不邪见戒”正好在这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总之,“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3]380而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其伦理思想、道德戒律、教义教规对于信徒群的“身、口、意”行为之影响又是非常深远而不可替代的。当前,中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制约和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因此,需要将一切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宗教也不例外。藏传佛教“十善法”或“十善戒”,作为佛法戒律的总纲和佛教教义教规之精华,不仅反映了佛教的伦理道德宗旨,也体现了社会公共道德的总体要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构建和谐社会与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只有牢固把握这一认识,深刻理解其内涵,才能引导佛教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人们生活安定幸福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多识仁波切.佛教理论框架[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2]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M].法尊译.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