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5-04 13:0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素质培养;语音实验室;科学管理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Discussion on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Speech Laboratory

KANG Qi

(One year of College-level Work of the Yangtze River, Jingzhou Hubei 434023, China)

【Abstract】The management of speech laborator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of work are closely linked. Into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speech laboratory managers and workers to jointly explore important issues in English teaching. Establish and impro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get rid of antiquated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mod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mproving th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both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speech laboratory, also in English class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Quality; And speech laboratories; Scientific management

在信息和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语音实验室作为外语教育教学的专门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场所,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先进完善的功能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得英语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探索能力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语音实验室的科研管理,将其建设成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1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所谓综合素质是指个体在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下发展而成的多方面主体性品质。从生物学意义上说,人是不育有主体性的自然人,只有通过教育的开发和环境的默化,人才能由自然人向具有主体性的社会人转化。因此,人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反映人的社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括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格素质及各项能力等多个方面。大学生综合素质如何,将影响到他将来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因为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将来会转变成社会各界的精英人物,更多地影响到社会、国家,所以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工作在大学校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2 语音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手不足,工作量大

语音实验室工作量大,程序繁琐,系统维护、故障排除,设备保养和维修等很多时候还需要管理人员手工完成。但就目前看来,大多数学校语音实验室都存在人手紧张,工作责任心不够、业务素质不高等情况。

2.2 管理体制不健全,教学模式陈旧

语音实验室承担的是外语课堂教学的辅助工作,实验室工作人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不先进、无创新,实验室管理工作缺乏约束与激励机制成为普通现象。

2.3 对学生管理困难

任课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施,实验室管理人员至负责技术手段的配合与设备管理,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验室上课期间的管理成为真空地带。玩游戏、看视频、甚至私自安装软件等状况层出不穷。

3 学生素质培养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建立科学完善的语音实验室管理体制

3.1 建章立制,规范语音实验室管理体制

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为语音实验室管理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定并完善语音实验室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等;明确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规范实验室设备使用和管理,定期加强实验室软、硬件的管理和为维护。做到既方便任课教师与学生,又便于学校统一管理,还要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是加强学生上机的规范性,用语音实验室管理制度来更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通过按号入座、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严惩故意损坏公物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技术手段,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周全的教学服务。三是鼓励学生参与语音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采取勤工助学、聘请学生助理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与实验室工作人员一起,共同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从简单的打扫卫生、监督课堂教学中的设备使用,到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室的管理流程,既提高他们的实践基本技能,也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目设置;衔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15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29- 01

1 专用基金

1.1 修购基金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立修购基金,即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修理费和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等形成的资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与维修。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修”,二是“购”。《制度》虽然取消了修购基金,但从内容上取消了“修”(修理基金)却仍保留了“购”(折旧基金)。《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计提折旧,折旧费用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和其他事业单位不同,是“实提”而不是“虚提”。

1.2 职工福利基金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立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国家规定从成本、费用中提取和从结余分配转入的基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支出、职工困难补助和其他必要的福利支出。《制度》继续保留了职工福利基金,但计提方法和开支范围都发生了变化,是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不超过40%的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虽然许多事业单位实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用于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的待遇开支减少,但改善集体福利待遇,对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来讲还是需要的,职工福利基金仍然在发挥作用。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置职工福利基金,体现了保障职工的正当权益,有利于减轻职工的后顾之忧,增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职工凝聚力,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截至2012年12月31日,职工福利基金如有余额,继续使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发生支出时冲减福利基金。

1.3 医疗基金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立医疗基金,即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军工科研单位,按照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标注从社会保障费提取转入的资金,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制度》取消了医疗基金,主要考虑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医疗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保障法》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在这种情况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及退休人员的医疗费通过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因此,《制度》规定不再提取医疗基金,截至2012年12月31日,医疗基金如有余额,继续按原《制度》规定的使用范围优先使用,直至余额为零。“优先使用”是指发生医疗费时先冲减医疗基金,直至余额为零后再据实列支,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

1.4 医疗基金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立住房基金,即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拨入、提取、转入以及出售住房收入等形成的资金,用于职工住房的构建、维修和补贴等支出。《制度》规定可按照其他有关规定设置其他基金,科研单位决定是否设立住房基金。决定不再设立该基金的科研单位,截至2012年12月31日住房基金的余额仍留在原账上,继续按原《制度》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直至余额为零。决定继续设立基金的科研单位,将截至2012年12月31日住房基金的余额转入“其他金额”项目下“住房基金”。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2 固定资产标准

根据《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对于达不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相应余额转入“存货”科目,相应固定资产余额转入“事业基金”,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这种追溯调整法不适用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一般的事业单位过去是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现在,在新会计制度下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但采用的是“虚提”方式,这种追溯调整法仅影响资产和基金构成,不影响到单位的损益。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自1997年至今,不论是原制度还是新制度都规定要计提固定资产使用费,采用“实提”方式,即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如果采用追溯调整法,势必影响科研成本,对单位的当期损益造成重大影响,而且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大量的国家科研项目,追溯调整法工作量巨大,难以操作。

3 低值易耗品摊销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可以采取两种摊销方法:①分期摊销法,即低值易耗品按照耐用年限分月计入产品成本;②一次摊销法,即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一次性计入产品成本。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可以自行选择确定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由于低值易耗品的分期摊销具有递延资产的性质,为更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即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或费用。因此,按照原《制度》规定采用分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余额于2013年3月31日前摊销完毕。

篇3

    对陕西西安八达科研制药厂违法生产“银屑敌胶囊”案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非常重视,对此案实行了专案督办。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对该案进行了立案,并依法进行了处理:没收了库存及追回的“银屑敌胶囊”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撤消“银屑敌胶囊”批准文号;吊销西安八达科研制药厂《药品生产许可证》。 

    在此案办理过程中,我局曾通知仅就某些批号的“银屑敌胶囊”予以查处,对其余批号予以控制。鉴于该案在调查中“无法判定其余批次中是否含有‘松香酸’”和社会上多次举报和反映其余批次中的“银屑敌胶囊”服用后的不适,及陕西省药监局“对西安八达科研制药厂过去生产的所有‘银屑敌胶囊’由当地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地销毁”的建议等情况。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标识为西安八达科研制药厂生产的“银屑敌胶囊”监督销毁。 

    特此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篇4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管理 科技创新

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是相对独立的科研教学实体,同时又与依托单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际运行中既要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机制,同时也要和依托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得到依托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实验室在管理上下功夫,协调各方通力合作。高水平的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是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促进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下面就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作个总结。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室管理达到“国家队”水平。目前我国的实验室由于研究领域千差万别,相互间缺乏沟通,管理制度还未能作到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实验室是代表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体,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专业实验室,因而管理上也应具有“国家队”水平,应建立健全的、适合实验室发展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可借鉴国际上一些优秀实验室、企业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为科研、教书育人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条件成熟时通过相关认证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管理制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同时做到责任到人,职责分明,保证有效执行,不要使规章制度成为挂在墙上的摆设。规章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总则:“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人员管理:“固定人员管理条例”、“流动人员管理条例”“学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研究生管理条例”、“人才队伍建设办法”等;

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开放运行办法”、“研究生机房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等;

科研管理:“专项研究经费管理办法”、“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课题管理制度”、“成果管理制度”等;

日常管理:“报告厅、会议室管理办法”、“公车使用办法”等。

(二)建立一支稳定有力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形成核心管理团队。重点实验室的固定人员由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研究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很高,一般都是博士毕业。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一方面主管部门和实验室应提供机会和条件,让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定期进行学习、充电,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更新观念,逐步达到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接轨;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应制定完备的政策和措施保证管理人员的待遇,使他们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安心工作,从而促进实验室的管理步上新的台阶。目前一些实验室配有专职行政副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及相应的科研秘书、人事秘书,教学秘书及外事秘书,专门处理实验室日常行政事务,使实验室主任能够摆脱繁琐的日常行政事务,专心从事科研和教学,这对加强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办法。

二、实验室研究课题管理

实验室申请课题渠道主要有纵向和横向。纵向课题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973”项目、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委项目等国家各级部门提出的重大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横向课题主要是与国内企事业单位或国外及港、澳、台等地区合作,研究贴近国际前沿或产业化迫切的技术难点。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国家队”的科研优势,充分体现其自身的竞争力,课题申请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实验室申请纵向课题还很困难。中科院院士、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曾在纪念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十年的文章《大胆的尝试光辉的十年》中说:“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初衷是使这些实验室增强竞争能力,去争取国家项目:如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攀登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实践证明:这种机会太少,攻关项目多归部门所有,即使有实力,也轮不到不属于部门的实验室的头上;其它项目经费也因僧多粥少,即使能拿到手也难以维持。因此有的实验室不得不做些脱离原定方向的工作,这不利于实验室的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将近20年,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实验室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课题一个接一个地做出来,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却很有限,甚至很多课题最后的产品就是一堆“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更要加强内部课题管理,如建立实验室科研项目登记统计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上利用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整合资源,促进成果的产业化,同时集中优势力量争取大的项目。

三、实验室研究成果管理

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发明专利、成果鉴定、获奖等几种形式。教技司[2004]25号文5关于做好新一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6明确要求:“以原始性创新、重大应用和基础性工作的实际贡献(署名为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评价实验室工作”。原则上,未署实验室名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论文)在评估中将不能被计入实验室工作成绩。

成果署名不仅是评估的要求,也是提高重点实验室人员的团队意识,增强凝聚力的体现。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成果未能署名。这就要求实验室的固定人员强化意识,在审阅成果时注意提醒合作者署上重点实验室的名称。固定人员(包括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应及时收集汇总,进入管理系统数据库,有关科研成果材料应交实验室存档。

文章署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固定人员为独立作者,可单独署实验室名称,也可同时署依托单位名称。

(二)固定人员与依托单位人员合作,可同时署依托单位和实验室名称,在固定人员姓名和实验室名称上加标“*”号,以示强调。

(三)固定人员与非依托单位的人合作,可同时署重点实验室名称和其他单位名称,并在固定人员姓名和重点实验室名称前加标“*”或用序号分别表示。

(四)作者为参加开放课题的非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应在文章中注明课题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四、实验室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现重点实验室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室评估的要求。目前科技部建立了年度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信息统计制度,要求重点实验室按年度填写汇报。年报要求的数据包括几个主要方面:基本信息、人员情况、学科及研究生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经费使用和开放情况。这些数据只有在日管理过程中及时进行收集和整理,才能在年终的汇报统计中快速、准确地填报。

五、实验室宣传

实验室的对外宣传非常重要。一方面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扩大实验室的影响力,同时吸引人才,加强交流。开展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建设中英文网站,主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印制宣传图册,印制年度报告,参加各类展览、展示等。

实验室的网站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网站的维护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

实验室网站应该及时更新,传递最新的信息,同时还应在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的相关网站上发表动态信息。

定期举办和召开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实验室进行宣传的重要途径。如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下半年都会举办一场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在会上展开广泛交流、探讨相互合作,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大型会议之一。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管理要在健全的规章制度下,打造一支稳定有力的管理队伍,加强日常管理,扩大宣传,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出成果、出人才,使实验室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国家队”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周年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篇5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03-02

实验室作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置各种突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技术支撑,其检验能力和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工作既是校准实验室管理中一项最系统、最基础、最专业的工作,也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日常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依据《计量法》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谈谈实验室管理经验。

1 组织与机构建设是前提

实验室的高效运转和效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一套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体系。首先疾控机构的实验室必须依法设立,并取得独立的法人资格。实验室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认证部门认可,并取得合法的计量认证证书,才能向社会出据公正的实验室检测数据与报告,这是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最基本前提。其次,疾控机构的法人必须是实验室的负责人。第三、实验室应成立部门齐全的管理组织,如质量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文件控制管理部门、环境条件保障部门、质量控制管理部门、检测报告管理部门、内审和管理性评审部门等等,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人员,各部门和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发挥实验室的最佳效能。

2 制度建设是保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承担多项技术支撑职能,它一方面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各种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另一方面,又为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各种卫生执法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所以,实验室的各种硬软件要求很高。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规范的、涵盖齐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包括:①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②岗位责任制度。③考勤制度。④奖惩制度。⑤科研教学管理制度。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⑧事故分析报告制度。⑨信息管理制度。实验室在健全上述九个最基本的制度同时,还必须加强制度的有效监督执行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应有详细的执行记录。只有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养成一种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做事的良好工作习惯,才能保证实验室的各项日常检测工作有法可依、有彰可循。

3 仪器设备管理是关键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的种类和标准,是反映一个实验室检测技术手段和日常实际检测能力的重要评判指标。根据国家《省、地、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按标准配备有A类(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B类(按照基本功能必须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C类(根据地域特点和工作需求应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仪器,三类仪器设备数量众多,检测技术标准和检测参数各异。笔者认为,仪器设备配置到位,只能反映实验室仪器硬件要求到位,要想使配置的仪器设备真正发挥效益,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才是最关键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复杂而琐碎,根据本单位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要想做好该项工作,一、实验室必须建立规范的、种类齐全的检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台帐。二、实验室必须建立详尽的仪器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并按不同的种类和数量分类建档,一台一档,便于查阅。三、根据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对属于计量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应及时送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取得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保证量值准确合法:对于实验室内非强制性检定的和校准证书没有有效期规定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员可结合实际检测的要求、使用频率、使用环境、检测的参数和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采用标准的校准方式,对校准结果给予确认。四、各类仪器设备必须建立详尽的计量检定和实验室校准记录资料档案。五、仪器设备在有效检定周期和实验室校准期内,必须按标准的方法,对实验室开展各类检测工作的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工作,并对实验室所有投入正常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仪器维护和维修保养工作情况进行详尽的文字资料记录。六、对实验室内所有的仪器设备一一建立详细的身份标识卡,并按仪器的性能和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状态标识。

4 质量管理是核心

质量是疾控机构实验室生存的基础,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实验室检测数据结果准确、真实、有效和合法的最根本的保障性措施。如何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实验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有效的组织机构框图,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明确关键岗位人员和及其职责。三、实验室应建立包括其所有开展检测工作涉及领域的具体质量管理体系,并使管理体系文件化,该项工作具体为:编制运行有效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并对上述体系文件进行有效控制。四、根据实验室每年制定的管理性评审计划,切实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性评审工作,对管理性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跟踪验证,并对整个管理性评审工作形成规范的文字记录,出据书面形式的管理性评审报告。五、根据实验室每年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计划,实验室每年必须进行二次以上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对质量体系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有效地明确相关部门和具体的人员认真落实整改,并做好详尽的内审工作记录,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标准的实验室内审工作报告。六、聘请实验室质量技术监督员对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并详尽记录日常检测工作监督工作情况。七、制订详尽的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计划与方案,认真开展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工作,并做好详尽的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记录。八、实验室必须选用国家规定的标准的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具体参数的检测。九、制订实验室样品采集、运输、接收、保存、处理的规范性管理程序文件,保证样品检测工作质量。十、规范建立实验室检验报告编制、发放、审核、签发、保存和各种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的程序文件,保证实验室所出据检测结果与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5 安全管理是要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很多常规检测项目为传染性很强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毒理学指标,这些病原学和化学毒物因子都会对人的生命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依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等法律法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要想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以文件的形式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并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人和职责。二、制订详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以程序文件的形式规定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三、按标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准入、上岗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四、切实加强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样本、参考菌株、毒株和剧毒化学品的管理,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五、严格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加强实验室生物废弃物和化学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工作,并详细记录规范处理过程。六、制订严格的实验室职业暴露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理程序,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七、实验室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防火、防盗和计算机安全知识,并对实验室日常安全情况进行规范的检查,对安全检查情况予以详尽的文字记录。

6 绩效管理是目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科研能力、客户服务水平,是实验室履行其职能的具体体现。实验室的工作绩效可以从工作量、检验项目数量、服务客户水平、实验室科研能力、实验室工作人员发表著作和论文情况、实验室科研教学情况具体来评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加强实验室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不断优化实验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应该不断拓展检测服务领域,增加检验项目数量,积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实验检测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多发表科研专著和科研论文,实验室多出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最佳发挥实验室的重要技术支撑实力,才能更好的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对各种传染病监测预警、处置突发疫情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综合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具体工作,涉及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断研究它的特殊性、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才能更好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篇6

实验室文化分为广义实验室文化和狭义实验室文化。广义的实验室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实验室文化则主要偏重于精神文化层面[1,2]。

(一)实验室环境文化

实验室环境文化,是指实验室的基础物质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的外部环境建筑、空间规划布局、实验仪器设备、参与实验室工作的教师队伍以及实验室完成的科技成果等物质要素。环境文化是实验室精神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实验室综合实力的外在标志,也是实验室物质实力的象征。

(二)实验室制度文化

实验室制度是维持实验室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机制,是进行实验室管理必须和必要的手段。实验室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实验室的各种硬性的规章制度,例如,人员设备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另外实验室人员的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活动方式等应属于一种软性的实验室制度文化。它与硬性的规章制度一起来约束实验室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实验室制度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实验室的工具,为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三)实验室精神文化

实验室精神文化是参与实验室工作的所有人员价值取向的凝聚,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也是实验室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东西。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实验室主体的治学理念、研究风格、工作态度、思想情操、理想信念等。优秀的实验室文化应该是一种严谨求实、崇尚学术、敢于创新、勇于追求真理的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提高实验室成员对实验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实验室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完成实验室制定的目标,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二、高校生物实验室文化建设途径

(一)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物质文化建设

实验室物质文化作为构建实验室文化的基础,影响着实验室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和精神风貌[3]。目前,高校高校生物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基于满足生物系学生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而设立的。如何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物质文化建设,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统筹规划实验室布局,凸显实验室规模效应,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参照国内外先进实验室的设计布局,为实验室教育教学科研提供舒适的环境。其次,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应布置合理、摆放整齐,讲究整体美和艺术美。仪器采购前应进行详细的考察,选出既经济实惠又能满足实验要求的设备,避免不必要的资源的浪费。再次,实验室内应张贴与生物学科相关的著名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警句等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热爱科学。此外还应张贴实验室规章制度,告知学生出入实验室应遵守的事项,并积极进行特色学科宣传。最后,根据实验要求,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具可发动教师和学生自己制作,以丰富实验素材。

(二)完善高校生物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

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部规则和标准,是实验室文化建设发展的保障机制。要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建设。在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并要根据实验室的实时情况,及时对规章制度进行改进。高校生物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且较贵重,只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并形成相关申报、预约、使用等规章制度,才能充分利用已有实验资源。仪器设备的管理要坚持三个原则:专项管理原则、实物管理为主的原则及效率原则[4]。这样才能使宝贵的硬件设施得到良好的维护,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人员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和工作考核制度主要针对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因此,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的管理目的,而不是以实现简单的行为约束为目标。而且,要遵循实验室规章制度下,人人平等的原则,不管是教师,还是实验管理人员,都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享有有平等参与实验室科研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实验室的长远发展。

(三)引进先进实验管理人才,建立优秀的实验室技术队伍

实验室工作参与者的工作态度、科研水平、思想道德风貌、价值观念等决定了实验室文化的水平、风格和发展走向。因此,要想形成优秀的实验室文化,就要从高校生物实验室实际出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的实验技术队伍。目前,高校生物实验室人员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专业针对性较差,后期培训提高跟不上,工作范围也仅限于日常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按照实际需求引进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层次和专业性,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生梯队,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5]。定期对试验人员进行实验室管理和制度培训,保证实验管理人员的实验教育教学思想和专业技术与时俱进。此外,还要积极吸引高层次、高素质、实验经验丰富的教师,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提升实验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科研水平。

(四)改革教学实验模式,促进开放型实验室建设

学生也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实验室文化建设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同一种实验应参考多种实验方法比较后淘汰已经陈旧过时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以更新教学内容。实验过程中应先加强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以形成良好的基础,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努力建设开放性实验室,高校生物实验室不仅对本专业学生完全开放,还可以适当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开放,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如此可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参与既丰富了生机勃勃的实验室文化,又在交流过程中又将实验室文化传播出去。

三、高校生物实验室文化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高校生物实验室文化建设要与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高校校园文化既是实验室文化的生存基础,同时也是其进行科学建设进程中所必须依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进行实践检验的基地[6]。每个高校在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所以在高校生物实验室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与学校整体的校园文化相融合,吸取其精华,从而体现出二者共同的教育背景,深刻的人文特征和多元化的价值理念,以发挥实验室作为综合研究基地的潜在作用。

(二)充分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实验室文化建设经验

篇7

关键词:管理制度 分层次 安全准入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228-02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1]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2009年,某大学化学教师误将输气管通错房间,导致女博士于某CO中毒死亡;2013年,上海某大学发生剧毒化学品投毒事件,导致1名研究生中毒死亡[2]。实验室事故不仅打乱了高校实验秩序,也造成了人员伤亡国家财产损失。在大部分案例中,安全制度不完善和人为因素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高等院校加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部分高校在逐步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高校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势在必行,也是实验室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3]。

1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一些高校建立了严格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立了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任何人员必须经过强制性的入门培训才可进入实验室,且入门培训按实验室性质设立不同级别[4]。阿德莱德大学构建了学校EHS管理体系[5],实行严格安全(资格)准入制度[6],并对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行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牛津大学对实验室的准入要求也非常严格,所有实验人员在经相关安全培训后,还需导师和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才可进入实验室[7]。

在我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研究起步较晚,清华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研究生范围内开展“实验室安全学”必修课,未通过学生不得进入实验室从事研究活动;江南大学近年来逐步建立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设置了严格的实验室准入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香港理工大学设置了强制性的安全必修课程,学生须接受学校安排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9]。

2 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研究

高校实验室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但学生和个别实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缺乏,且安全意识淡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势在必行,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2.1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制度标准化

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零散、制度不完善,且同一院校内各个院系实验室管理制度不统一,安全制度无严格标准,“人治”多于“法治”,管理效果不佳。

标准化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实验室各种标准化台账、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OP)、实验室安全文化环境的建设、实验室指导教师守则、实验室学生守则等,完整标准的制度是高职院校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根本。

2.2 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高校实验室安全多由保卫部门牵头负责,实验室直接管理者多为相关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完备的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培训,对于实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预防措施不甚了解。

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包括实验室设计、人员管理、记录管理、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实验室6S管理、实验室内部审核、实验室管理评审等,尤其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掌握消防、紧急救护、危险品使用等技能,才能更好落实学生的安全要求,进一步设立学生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2.3 分层次设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

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比例高,尤其高职院校实践比例不低于50%,学生进入实验室频率高,可研究在学生中分层次设立安全准入制。

对于初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要求通过初级安全入门培训,了解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仪器设备安全知识、基本化学品处理方法、应急处理方法、环境保护等知识,方可准许进入实验室,并有资格参加专业实验室培训。

对于仪器设备操作复杂的专业实验室,学生须经过专业实验室培训,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不同专业的安全要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急救等知识,才有资格进入相关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和研究。

按照实验室的功能性、专业性、重要性等差异,对其准入要求进行细分,形成不同级别的层次,从而进行人员管理,是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基本方法。

3 结语

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经验,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对实验室安全准入进行初步的研究,有助于加强高职院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知识,对于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社会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文武,李桂桃.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27-28.

[2] 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1(1):210-214.

[3] 罗一帆,汤又文,孙峰,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47-150.

[4] 俞丹亚,樊冰,姜周曙,等.澳大利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考察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212-215.

[5] 熊顺子,门妍萍.阿德莱德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126-129.

[6] 黄炳辉,李勇,卜建.安全准入制度是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举措[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1-152.

[7] 刘浴辉,向东,陈少才.从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81-185.

篇8

关键词:检验科  医院等级  评审

我院检验科下设5个临床检测专业实验室,在院领导全方位的大力支持和科室全体成员团结一致的努力下,依据甘肃省二、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临床实验室质量督查细则的相关规定,终于通过了省卫生厅医院等级评审组的评审。现就我科在这次评审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介绍如下,以与同仁分享。

1甘肃省二、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临床检验部分从科室任务、科室管理、实验室管理、室内及室间质控、组织机构、技术水平、教学科研、实验室防护等方面考核实验室的综合能力,从而评价能否达到三级医院对实验室的要求。

1.1技术水平的仪器设备方面,我院在2004年为检验科增添包括HITACH7080全自动生化仪、法国梅里埃细菌鉴定仪及德国LUMINU化学发光仪等大型仪器,从而在硬件方面完全达到了考核要求。

1.2科室管理中,我科编写了全科的管理性文件系统(GOP)和各专业标准化操作文件系统(SOP),其中GOP包括急诊制度、标本管理制度、预防医院感染制度、仪器管理制度、试剂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与临床沟通信息反馈制度及事故登记制度等共2O个文件,并且每个制度有落实的记录。SOP包括每台仪器、开展的每个项目都有详尽具体的标准操作,而且不断根据具体情况做改进和更新。每月进行两次与临床科室随访及征询意见工作,并在每月的总结会中分析解决,并分为三级:A当前立亥4能改进的;B通过努力可改进的;C通过努力不可改进但在以后的发展中才能改进的。对A事件责任到人,当即改进并向临床通报;对B事件在规定的期限内责成相关人员协调解决并在改进后通报临床;对C事件向院领导及相关部门报告,时时关注改进的可能性,在条件允许后改进并通报临床。

1.3实验室管理中,我科从人员资质、科室各专业分组管理、仪器试剂的性能评价、检验报告单的审核、标准化及发放、质量控制等方面人手,遵循“高标准、精技术、优质量、亲服务”的精神。特别是在质量控制方面,以质量控制为核心,建立健全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及人员职责、检验质量抽查制度、质量控制失控处理程序等16个管理文件,切实落实室内外质控工作,对科内开展的各个项目,有商品质控物的项目使室内质控成为每天报告结果真实可信的基础和前提;对无商品质控物的项目以试剂标准校准仪器或进行定期的室间比对监测措施,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篇9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实验室教学 管理模式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1,2]。生理生化实验室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实验室,是我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学、植科、资环、植保、设施、园艺、园林、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食品工程和应用化学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室。本实验室以优先教学,保证科研为出发点,以现有实验设施为基础,以加大科研设备投入为突破,借此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改造和完善实验室条件,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实践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具有初步进行综合科学实验的能力。本实验室在学校实践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在探索本科生教学管理模式方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实验室制度建设

1.按照学校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教学规程,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人员工作职责,等等。

2.统一备课和课前预作制度。实验教师按照大纲统一备课,学期初提交实验计划,课前必须预做实验;同时要求实验管理人员无论是预做实验,还是学生上课分组实验,均能提前准备、组装和调试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常规工作严格规范。协助教师进行探索性实验尝试,改良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成功率,确保实验质量。

3.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为培养本科生的独立科研能力,为其毕业课题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本实验室特意开设了开放型实验室。学生可通过与实验室签订协议,随时到本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实践证明,开放实验室的建立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并取得了显著效果。鉴于科研学生人数较多,空间有限,为保证卫生与安全,我们建立了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开放制度实施流程进行,即学生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经实验室同意签订安全协议书―领用药品(必须有指导老师和学生本人的亲笔签字)、仪器和钥匙到本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并规定大型仪器、剧毒药品及任何教学实验室的钥匙必须由指导教师亲自办理借用手续。外单位人员借用药品和仪器必须有院主管领导签字。希望经过上述方法,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4.无纸化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的物资、经费、实验教学方面的信息自制各类电子版管理文档,不仅检索方便,而且节约资源。各类档案齐全,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课授课计划、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课程安排表、每门课程的实验教案、学生实验登记册、实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表、学生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具备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维修记录、实验室开放记录和管理规定。

5.药品管理制度。对有毒药品实施单独存放、领用登记及双人双锁制度,一直以来未发生过任何事故。

二、实验设备的管理

生理生化实验室现有大型仪器设备124台(套),总值约380万元。拥有日行贷款设备光合测定仪、超速冷冻离心机、柱层析系统、双向电泳,脉冲场电泳等先进仪器设备,实行贵重仪器专人管理,贵重仪器借用协议。

常规仪器,如722和723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利用率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现有设备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保证目前工作量的要求。为此这些仪器、物品需经常维护保养,出现问题及时找相关部门维修,一个学期下来这些仪器全部需要维修多次;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保障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对于破损物品,能及时维修、及时记录,做到账、物、卡相符率达到100%。借还仪器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借还均做好登记,还回的仪器、物品及时清点、清洁、摆放入柜。保护实验室设备环境良好。

三、严格规范实验课管理

生理生化实验分组(2人一组)进行,第一次实验就固定好各组的试验位置。在多班实验的情况下,使用同一用具橱的多达10组以上。能不能在每次试验后使用具橱复原如初,直接关系到下一组能否顺利完成实验,间接关系到实验室工作习惯的培养,投射出学生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还关系到实验用具的损坏丢失程度。多年来,我们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虽然一直在强调,但效果始终不好。自觉性高的学生能按要求做好实验收尾工作,但到下次实验时,还会面临东西不全、摆放杂乱、清洗不干净或干脆不清洗、甚至器具破损等问题,最终负责任的学生也不再负责。为此,我们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要求每班实验开始之前,先清点、检查实验用橱,并按一定标准给上一个班对应组打分,并将这个成绩按较大比例纳入学生实验成绩。这一措施实施以后,困扰多年的问题基本彻底得到了解决。我们希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其终生。事实上,有些我们送出的研究生就因为这一习惯得到了导师的肯定,相对于那些毫无规矩的学生,他们因此获得了优越感。

实施上述制度的保证条件是,学生第一次进实验室看到的必须是完全规范的状态。此时,我们要求学生牢牢记住该状态,并提出“就像你没有来过”的实验后复原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课开课之前充分做好准备。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是必要的,是具有充分价值的劳动。此外,关于实验课的管理,我们还有损坏赔偿制度等。

通过对上述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实验室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为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模式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强,衡容,崔超.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228.

[2]柳洪洁,刘美,徐瑞雪,宋月鹏.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4,17(1):146.

篇10

关键词: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之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也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高校对实验室的投入不断加大,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多,更重要的是实验仪器的精密程度不断提高,如何使这些高精度的大型仪器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这就对高校实验室的仪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校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功能及作用的发挥,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高校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

1.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不细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级财政对高校教育的投入不断地加大,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各大院校对实验室的投入也随之不断增大。实验室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的实验仪器设备不断增多,这些设备的价格较高,精密程度也高,高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这些仪器设备在购置时却缺乏细化的管理,部分高校实验室购置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时没有进行详细地论证,实验室的建设存在着跟风现象,有很大的盲目性。实验室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科教学和发展的需要,有一些设备仅仅是为了某个科研项目的需要而购置的,这样的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都存在一定的限制,不能充分体现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价值,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2.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高校实验室均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如仪器设备借还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以及仪器设备事故处理办法等。但这些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却没很好地执行到位,特别是在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只强调使用,却忽视了日常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折旧,而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比是与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成正比的,如不注意维护和保养,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应地会缩短,势必影响其投入产出比,造成大型仪器过早的报废,增加了高校实验室的运行成本。

3.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不高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主要依托学科教学和发展,仪器设备的购置也主要是为满足本学科的教学与发展,所以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相对独立和封闭,各部门、学科和专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分享,使得一些通用型的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并且闲置率较高,特别是一些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其精密程度高,价格昂贵,不是所有实验室都有能力购买的,而且单一实验室对其使用率并不高,如不能共享使用,则会导致大量资源的严重浪费。

4.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多为“教辅人员”,他们的薪酬、待遇等与高校教师差距较大。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待遇较低,地位尴尬,他们获得的晋升、晋级、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使这些管理人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很多人不愿意长期从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造成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流失,现有的管理人员又不愿或不能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导致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实验室管理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大型的、高精密度的仪器设备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技术人员的相对缺乏,也使得这些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操作不规范,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甚至导致其长期闲置。

二、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高校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实验室大型仪器的管理水平。

1.完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

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是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基础,在购置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时,要以教学、科研的需求为依据,认真做好购置计划,首先要对需要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现场调研,并要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可行后,执行审批程序;在采购环节要严格执行公开招标制度和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购置之后严格执行验收程序,要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相关技术资料进行验收,并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为以后的设备使用管理打好基础。

2.建立独立的综合性的实验中心

传统的高校实验室的建立是按照专业来设置的,这样存在诸如管理封闭、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使用不规范使用寿命短等许多的弊端。高校要加强大型仪器的管理,就必须建立综合性的实验中心,在相同的专业或相近的专业之间组建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由学校统一管理,独立于专业学科之外,由学校对实验中心的人、财、物进行整体的规划,以便于统筹协调。每个学期实验中心根据各专业学科的实验项目,统一安排实验仪器设备,在避免重复购置实验仪器的同时,还保证了各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特别是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其闲置时间,提高了投入产出比例,减少的实验室的运行成本,为高校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建立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有偿服务机制

要真正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就必须建议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机制,要积极构建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在网络上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校外的宣传,在满足校内师生教学、科研的前提下,积极与其他实验室、个人或科研单位进行交流与合作,为其提供有偿服务,在大大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同时,收取一定的测试费用用于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还能增加仪器管理人员的劳务费,有利于提高其积极性。可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吸收校外的各种优势资源,利用实验室高、精、尖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然后利用实验室的技术力量为校外的个人和单位解决实际的困难,以提高实验室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效益。

4.建立健全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各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这是有效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途径。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维护、保养制度的落实情况,这是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防尘、防火、防盗层面,要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同”,将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按功能分类后实行统一管理,设置专人管理,这样有利于高校师生取样测试的同时,也有利于管理人员深入的开发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准确率,专人管理还可以使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维修养护技能,有利于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比例,节约了实验室的运行成本。

5.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不仅负责大型仪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还承担着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以防止设备闲置,所以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是这些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对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确保大型的、高精密度的仪器能够正常的运转。除此之外,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服务、协调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为前来实验室的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

结语

总之,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实验室里这些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手段,要想更好地体现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价值,充分发挥实验室职能,就必须对实验室的资源进行不断地优化,推进实验中心和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创新意识、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教学和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苏佩尧.浅谈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3-24.

[2]张世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现代盐化工,2016(3):68-69.

[3]刘朋,陈洪霞.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广州化工,2016(13):212-214.

[4]赵鑫.浅谈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