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5-04 13:0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必要性 重要性

课堂是否高效,决定了学生的成绩、素质是否高效。那么,构建“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我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首先,我们要抓住高效课堂的“三个标准”。(1)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2)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3)学生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其次,高效课堂要保证三个“量”:(1)信息量;(2)思维量;(3)训练量。再次,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一个高效的课堂,是通过课堂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对此,我对“高效课堂”有几点感触。

1.它必须是“简约而不简单”的“大气课堂”

刚开始工作时,我曾经长时间追随数学组老教师们听课。我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语速平缓、看似节奏不快,但是却让听课者在轻轻松松中掌握了应学的知识,甚至连讲课过程的“停顿”也显得恰到好处。我想这就是“简约而不简单”,就是“大气”。教师要善于将各种知识模块、教学要素有机整合,用最低的教学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实践中,应努力体现: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学内容简约充实、教学环节简化朴实、教学媒体简单实用、教学语言简短流畅。课堂上不能有太多的情境或环节,但内容要充实丰满;语言不能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要能引起学生的心领神会;不能盲目地追捧现代媒体,而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功效。

2.它必须是“放松但不放纵”的“理想课堂”

教育专家叶澜老师对理想课堂的论述,以提问的形式展现理想课堂的状态: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 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当学生茫然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 你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如果我们经常对照,对照着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充满智慧。构建理想的课堂,应该在“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摆脱文本教材的束缚、敢于摆脱预设教案的束缚、敢于摆脱原定思路的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应该在“民主”的旗帜下,使课堂始终充盈着人文的氛围,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会自主建构、学会交流共享。但是,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别忘了“明确的要求、到位的指导、适时的调控”。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三个必备

1.课前充分的备课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高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把握每一节的课堂结构,它的总体构想、分几部分构成、每部分以什么方式教学生学习、时间如何分配、思考问题和训练题的设置等。教师要善于搭建“台阶”,设置“脚手架”,善于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

2.教师准确的定位

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把“课堂”变“学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而教师好比是“路标”,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上“高速公路”,不走“岔路”。

3.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交流

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交流,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并指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用图像、文字、图表、数学公式、模型等方式表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上升为理论,学生能做的决不包办代替。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数学“高效课堂”,要张弛有度

关于数学教学是否高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深入思考:

1.以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科学,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实际上,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对于调控课堂的有效提问我有几点认识:(1)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2)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3)调控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4)利用鉴别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沉默率;(5)调整问题类型比率及问题水平。

2.学生对于问题答得越准确越好

高效教学之“效”不是只看学生的知识获得。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是否高效,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得到发展。就课堂教学而言,知识获得效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如果学生在认知上做到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建构新知识,在情感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努力的状态,在方法上表现为独立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在过程上表现为多元对话互动、体验、合作、探究,简言之,学生是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而非被动机械地接受,这样的“过程价值”岂不是最好的效率?这种效率有时是隐性的,是无法量化检测的,但它往往比显性知识的效率更有意义。

3.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篇2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兴趣培养;高效课堂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并积极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教师要有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

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是极其重要的。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尊师重道和等级观念被过分地放大,日常的教学思维当中,教师会觉得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永远是占主导地位的,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永远是被动的。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情感和客观需要。教师如果从根本上没有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观念,就必然会采取“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对教师和学生重新定位是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重要改变,它更多地强调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重要性,强调教师与学生地位的互换,让教师从信息源转变为一个信息传输的中间平台,淡化教师的角色作用,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也不能因此就忽视教师的重要性,由于学生思想不成熟,缺乏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更多引导。师生之间要消除等级观念,多交流,多沟通,做到人人参与,相互补充,将教与学变成师生共创的一个过程。

二、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学习过程中,个人的思考毕竟是有限的,扬长避短的合作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毫无目的、毫无计划地开展合作学习。传统意义上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组织合作和讨论,有时学生并无探索意愿却不得不加入讨论,到后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目的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采取有效的学习手段,寻找合适的契机,合理开展教学活动。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适当引导,切实达到新课改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三、优化教学过程

对于一个新的知识点的学习,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可采取在课堂上讲故事、让学生看看与教学点有关的图片、听听与教学点有关的音乐等等方式,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高效性。

对引导学生自学方面,教师需要有明确的提纲,可以在课前写在黑板上,即明确自学目标和自学内容,规划自学时间和自学方法,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是以小组讨论还是以围绕思考题看书或是别的方式来学习,这点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避免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盲目。

教师也必须重视小组讨论的重要性。合作是当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越来受到各方重视。开展课堂小组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和学生间情感与信息的交流,使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让教师及时准确把握学生当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善于运用启发法

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这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如果学生不懂提问,便可采用启发法,用通俗易懂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发现突破口。对一个英语知识点,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能让学生尽快接受,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片面地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看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文颖.浅谈合作学习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

篇3

人们从事任何一次活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活动的效率问题,而且都会努力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活动。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追求效率,多快好省,更是它的目标之一。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定效果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虽然新课程改革将近10年,当我们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时就会发现,现实的课堂教学与预期效果有一定的距离,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现实迫切需要我们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发表自己的浅见。

1、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生命线,世界各国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让学生的发展达到时展所要求的水准。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根本上还是要顺应时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场所,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能否能得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是关键。提高教育质量,不但要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要让学生素质得到快速高效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即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的内容灵活多样。现实的课堂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教学方式刻板划一,教学目标导向狭隘,教学内容单一片面,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入手,通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2、这是减轻师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师生教学负担过重是当前与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又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是普遍反映。

教师负担过重除了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心理负荷重,经济压力大这些外在因素外,也跟我们教师自身的思维走势和工作惯性、低效的时间管理和粗劣的学习品质有关。减轻教师工作负担,除了要对新课程理念及其教材,教法不断熟悉外,我们还应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惯性,向课堂教学要效益。

就学生而言,新课程改革的本意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课业负担屡减不轻,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引导下,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所致;二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搞“填鸭式”教学。因此,在深化课程改革,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考试方式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3、这是教师转变观念,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若干关系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普遍接受了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理念和方法。但为什么在现实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效率不高或达不到教学目标的现象呢?在我们看来这与我们教师没有处理好教学中若干关系有很大的关系。

①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但这与教师的主导并不发生矛盾。由于我们教师对“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关系”把握和处理不够,割裂了二者的关系,认为学生主体了,教师就不能主导,似乎教师“一主导”学生就可能会丧失“主体”。这一深层次原因极大地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②讲授与探究的关系

讲授是长期以来教师善于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系统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探究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自主。这两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各有侧重点,各有优长,各有适用的内容和对象。因此,新课程强调探究教学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讲授教学,探究教学和讲授教学在课堂中不能截然分开,应该交替应用,在讲授中探究,在探究中有讲授,两者应取长补短,不可偏废。

③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都是新课程强调的学习方式,意在克服长期以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不良弊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自主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重在变革组织形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遇到有难度而个人又无法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时,学会合作,把学习当成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也是各有侧重点、各有优长,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发挥出各自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发展。

④课堂气氛活跃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以往的传统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样做,就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学习感觉苦和累,教学效果不佳。而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导致课堂上要么沉闷,枯燥无味,要么活跃过头,控制不住局面,导致一度出现混乱。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诚心诚意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认真为他们的学习做好教学服务、善于营造活泼的教学气氛,同时也要严肃严格地提出要求,在纪律、规范、态度、教学结果等方面丝毫不能放松要求。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和思路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等众多因素,但在这些因素中,教师是起决定性的因素,教学活动的发动、运行、效果反馈等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教师入手。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思路在教师,在教师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充分提高和发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觉得我们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把握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方法和策略。

新课程是在大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教育领域的一场巨大变革,它要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转型,努力建立起新型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这样的课程改革目标背景下,观念的转变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尽管在新课程推进伊始,有关方面就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认同和把握客观上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从接受到转变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又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有一个不断接受检验的过程。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的把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也决定了教师的学习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要在不断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的领悟能力,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结合自身的教学个性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任何教师都不是白板一块进入新课程的,在其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有教学经历中都有一定的教学个性。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并不要求教师放弃自己已有的教学个性,而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正确认识各和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对他们进行重新组合,以达到不断优化的目的。教师已有的习惯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不是一无是处,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也并不都是灵丹妙药,每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也不是对每一个教师都适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每一个教师结合自身的个性,不断对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有生命力的教学方式。

3、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反思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篇4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教学 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有效教学可以说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有效性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则可能会截然不同,其差异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当前有效课堂教学缺失的现状表现在:僵化套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致使不同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异;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低下,浅于学、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此,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探索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这样学生才会更热衷于学习地理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

如“工业区位条件”一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崇明工业园区的发展,以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的条件及对崇明工业园区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区位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变化,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二、能增强高中地理课的魅力

没有知识就难以生存,就难以发展,就难以探索世界的奥秘。因此求知欲是生来就有的。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是盲目的。因此,有效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求知,学会求知的方法。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强高中地理课的魅力。

三、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学生虽然生活在群体之中,但是他们都有独立的意识。他们喜欢接受教师的传授,更喜欢自我的体验。因此,有效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验证知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等;这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可采用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如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视频,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积极的旁观(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今日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决策者,地理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决策思维、决策方向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能力,因此现代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引导学生树立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环境道德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石。

总之,高中地理的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张昕、任奕奕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篇5

1. 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较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态度和学科素养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在课程改革的今日,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2. 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

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二是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叠起。如在《盐类的水解》这节课中,首先设疑:“盐溶液是显中性还是显碱性或显酸性?为什么?”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说明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三是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以便打好基础;还要注意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要布置学习解答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以减轻学生负担。”认真实施这一要求,加强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着重考察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多选用难度不大,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

篇6

[关键词]课堂 教学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174-01

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茁壮成长,发展迅猛。特别是这几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推进和深化,让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清晰的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要改

注重能力培养,提高职业能力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也是由中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所决定的。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是职业学校发展建设的重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是由过去中专、技校、职业中学等类型组成,不管中专也好,技校也好都没有脱离原来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方式,技校只是在动手时间上比其它类型要多些罢了。近一年来,我们先后走访、调研了国内外10余家知名企业、职业学校,包括BIBB(德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等多家专业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职业教育最终定性为人的教育,也是一种终生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种,也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多为15、16岁的青少年,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互动性强,精力旺盛,对形象、直观事物掌握容易,但存在着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对语言,文字刺激响应差等问题。因此,要解决中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重新构建中职课堂教与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怎样改

教学改革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因为,它的发展和变化与国家政策、国情、区域经济等因素密切关联。脱离这些背景因素谈教学改革创新是不符合实际,是盲目的。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企业员工。职业能力是技术与素质的综合,学生在职业学校进行职业能力的培训,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思想上转变

首先要有清醒认识,从头脑里就要根除遵循守旧思想,打破一些传统框架束缚,建立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型职教理念,只要不违背基本教育规范,大胆创新,深入实践的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2.立足社会、企业需求

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是非常强的,其目的也是为了满足社会、企业的岗位需求,改变教学方式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中迅速理解和掌握重要的岗位知识。所以,教学改革创新应该贴近企业活动,贴近生产实际,讲求课堂与车间的融合。

3.转变角色,以人为本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核心,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课堂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肯定学生的思考和成果,鼓励学生成长。

4.提升教师能力,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资源的不同,教学环境的不同有效的组织、策划、实施、评价教学活动。所以,教师是教学改革创新主导,提高教师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改革创新实例

我们曾远赴德国,接受德国先进的职教理念的学习,观摩和参与了众多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滚珠法”、“鱼缸法”、“倒三角法”等,据不完全统计,德国课堂教学方法不下几十种。这些教学方法给德国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给德国职业教育戴上了严谨、科学、有效的光环。这么多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否直接拿来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于国情、职教理念的差异,对于德国的教学法,我们只能借鉴使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结合自身情况大胆创新。以下就是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成功的教学法――“螺旋互促式教学法”。我们实施快一年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螺旋互促式教学法实的特点:

1.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理实一体教学;

2.适合班级人数较多,设备资源不足,双师不足的情况;

3.人为分为两组,理论和操作交互促进学习展开、运行。

(二)螺旋互促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运行结构图

“螺旋互促式教学法”实施结构图

2.运行说明

(1)以40人以上班级为例运行,教师2名;

(2)一体化教室1件,机床设备6台;

(3)教学课时根据任务大小确定,增加或减小课程环节;

(4)平分为A、B两组,分别有两名教师授课;

(5)过程如下表

参考文献

[1] 德国职业教育研究院BIBB.de,2012年9月.

[2] 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7月29日.

[3] 国家教育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及建设任务书,2010年.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育教学 教学效率 环境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12-01

众所周知,新时期,高效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代名词。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育教学来讲,高效课堂的建立刻不容缓。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把高效的“教”和高效的“学”融为一体,最终落脚是学生的学会,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高效,如何使得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效率呢?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英语课堂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除了基因,就只有环境因素了。心理学家也曾研究过,学生们在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记忆力可以提高两到三倍。新时期,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来讲,高效课堂的建立,离不开课堂和谐、平等教学氛围的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情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愉快教学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之不会像一潭死水。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笑声可营造出积极的气氛。因为实践表明,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思维创造活动,才能和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育艺术效果。歌曲以其优美的韵律,明快、欢乐或抒情的节奏吸引并打动学生的心弦,使孩子们动情、动心,并获得音乐的享受。一首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既能使学生们注意力集中,提高兴趣,乐于求知,又能使学生们迅速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来,这样便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可以制作适合孩子的英语歌曲ppt课件,通过大屏幕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听到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而且能够亲眼看到精彩的动画、准确的歌词说明。孩子们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我们习惯的课堂师生打招呼形式,用歌唱来代替,把问候语唱出来,让课堂有一个轻松的开始。而且中学英语儿歌短小,有趣,它特有的音调节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的构建,才能真正的使得学生放松下来,和教师共同去学习知识,去掌握知识,并获得提高。

2 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

高效课堂的建立,离不开教学目标。每节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在每节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并为之奋斗,方能提高教学效率,建立高效的课堂。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需要进一步优化,转移价值本位,由以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为本位,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有机整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考虑英语学科知识特点,初中生的个性特征、教师自身特点、教学风格、知能储备等因素,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水平的角度来设计目标并准确陈述,使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同时,基于“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层次性。根据学生在个性特点、知识基础、认知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做出不同的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低层次的标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高层次的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执行教学目标,应根据即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学生实际情况等调整课堂教学目标,发挥教学机智,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使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相结合,有弹性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的优化,大大提高了教学的专注性,教师和学生一同认定目标,一同奋斗,一同进步,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

篇8

关键词:学案导学 小学教育 科学科目

小学教育作为现代学生教育的基础,一直为教育界以及家长所重视。而什么是真正适合小学生的课堂内容,如何能获得小学教育的高效课堂,皆是现代教育从业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小学不仅有学年长、内容基础且要求循序渐进的特点,也囊括了学生从儿童到少年过渡的阶段。

科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时的特色学科,科学课堂不仅代表着小学生初次接触自然科学的宝贵经历,而且科学学科为学生未来进入初中阶段所需要学习和接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打下了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储备以及兴趣积累。故对于学案导学下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急需教育从业者的研究与重视,为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学案导学下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科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自然科学学科的入门代表,虽然仅是自然科学之中最为浅显、简单、不成系统的部分,但在范围上囊括了自然科学学科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部分,对于学生来说,科学课堂教育的成果将与他们的科学学科最终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首先,学案导学下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能保证学校有适宜的传授内容。小学课堂导学案的制定多是基于大数统计下学生所适宜的内容。小学生在小学中经历了由儿童至少年的过渡,故小学教育必须符合小学生过渡的特性,符合其能力发展的过程以及学习能力演变的趋势。只有在学案导学的指导下小学科学课堂才能更为高效,更适合现代小学生学习的发展以及知识积累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有个更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其次,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效意味着适应与可学习性的增强。据现代研究表明:高效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吸取更加全面且不易忘。这无疑是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效率的双丰收。故我们必须重视学案导学下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以应对未来教育进一步人性化、智能化的提升。

二、学案导学下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现状

现代教育从业者对于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案导学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重要性的认识,使得学案导学下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愈来愈为小学教育者所重视并得到实际的运用。

但是在现代教育的压力下,小学学案导学下的小学高效课堂存在各种问题。有些学校过度重视教学内容的快速填鸭无疑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使小学生进入不理解又进一步学习的恶性循环。除此之外,有些教育从业者忽视了学案导学的重要性,使得学习内容过于艰难、深度过高而不易理解以及过于冷僻,造成学生难以学习以及进一步消化吸收。除此之外,还有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习题练习以及讲解。学案导学下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是指学生能切实地在老师的教学指导下获得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全面发展,以期获得素质的全面提升。故在小学学案导学下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育的未来中,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学案导学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在学案导学的指导下小学科学课堂有着很多改进的措施和方法,比如增加实验内容和活用生活案例。

学案导学对小学科学学科的实验有所要求,小学科学学科之中需要包含一定量的实验项目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和增长兴趣。例如采桑养蚕、饲养小蝌蚪、观察种子发芽之类的小实验既能增长学生对于生活和科学的紧密联系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小生命的关怀,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小学生仍然处于自控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较差的童年阶段和少年阶段,对于新鲜事物常常有着旺盛的好奇心,也由于不能理解和认识到危险性,常常会引发身边的安全隐患,带来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健康威胁。有鉴于此,教师在讲解科学特别是组织实验时应该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问题放到首位,从设计实验、组织实验、进行实验、事后整理等各个阶段努力排查实验之中的安全隐患,在实验的过程之中也应全程跟踪监督,力求实验的安全顺利进行。

四、结语

在小学阶段,科学学科不仅是未来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培养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的首次实践。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之中,学生极大地依赖于教师讲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与教师高效课堂的实践密切相关,因而对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实践投以关注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徐敬标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08)。

篇9

一、高效课堂,理念先行

随着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走出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理念是思考和行动的起点,决定着我们的行动方向,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设计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导学案,自然就打破了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已开始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我深知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也就是导与学的关系,导占主体地位,要从学生的主体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一个流程。它要求细致化、具体化,要有深度、广度、梯度和角度,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一个轻松、愉悦而又充满学习气氛的课堂。

二、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到课外进行。但教师更要严格进行预习作业的检查,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养成习惯。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在脑海中有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导学案分为导案和学案,教师通过导案为学生设计出学案,学生可以按照学案进行预习,他可以通过学案了解学习目标,抓重、难点,为学生更好地交流以及展示能力提供很大的平台,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提高合作意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精心设计预习问题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通过思考和交流能总结出答案。

三、导学案下的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在导案的指导下和在学案的引领下,学生一反往日旧的学习模式,走进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对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虽然课堂交给了学生,但是老师要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呈现出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组内、组外、全班展示活动后,教师再进行重点点拨。课堂上,按照学案设计的问题提问,学生可以是一问一答,也可以是分组回答等,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活动,加快教学的节奏,加强训练密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调动积极性。

篇10

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学生大都很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因为操作性的东西比较多,可以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却有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技能掌握得不够,找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和课堂教学效果有相当大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几点自己的方法。

一、端正学习态度,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这门科目虽然不是主科,但是它对于促进学生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信息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副科,没有语文数学重要,了解了解就好,从而在学习这门科目上对自己就没有了要求。还有学生早早地接触到了计算机,比较钟情于聊天工具、网络视频、动画片、游戏等娱乐性质的内容,在信息技术上机课上偷偷玩上一把,忽略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面对学生的这一状况,首先就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才能使学生树立学习意识。如何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呢,只听老师说学生可能还无法更深体会到,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者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比如学生在看一个视频时,怎样让视频网页的窗口放大和缩小,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看到信息技术的生活应用性是非常强的。还可以通过辩论赛的形式,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很重要”和“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没那么重要”两个观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和小组之间就此话题进行辩论。在比赛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从而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贪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这些都会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影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大部分是由于环境造成的,比如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课堂纪律太差跟着分心、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等等,所以打造高效的课堂必须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成长。在课程开始前,老师要选择新颖的课程导人,不能直接进入课程学习,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学生听课“疲劳”,思绪就会四处神游。比如在学习《有趣的纸牌》第二课开始时,老师问学生怎样才能找到纸牌游戏,即巩固了上节课的内容,而且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信心。老师还要维护好课堂秩序,对于在课堂上玩小游戏的学生要及时提醒,针对屡次提醒不改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课外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是不对的,还可以成立课堂监督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另外,老师和学生之间也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适当严厉但是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让学生把老师既当朋友又当作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师生关系搞好了,课堂氛围才会更加和谐。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既可以提升教师的主导效果,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发挥课堂内容的构建性。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老师要控制好课堂中的各个环节,首先老师要为学生布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己具体需要做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学习才会有方向。可以将任务放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好奇和探究欲望。然后带领学生设立具体方案,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学生之间的探究、合作、小组分析、经验分享等环节使任务驱动教学更加完整,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习的兴趣,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在《我的空间》这一课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建立文件夹,先以一个情景导人:小明妈妈为小明搜集了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新闻资料,为了便于小明找到这些资料,小明妈妈要用到一种可以分组存放文件的工具,然后提出任务,你能帮小明妈妈在桌面上建立一个以“神舟七号”为名字的文件夹吗?通过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成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2.分组合作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