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护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牙周病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牙周病护理

篇1

(1)心理护理:①病人术前多有紧张、恐惧心理,表现在担心术中出血多、疼痛,术后影响饮食、发音和美观等。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安慰病人,让病人有安全感。②帮助病人了解手术意义及预后、手术费用、手术风险性。③指导病人术中配合,避免用口呼吸,预防误吞。如有不适可举手示意。

(2)病人准备:术前1周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男性病人嘱刮胡子。血常规、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者,感冒鼻塞者,女性月经期间,局部口腔溃疡者暂停手术。

(3)环境准备:手术在门诊单人治疗室或专用小手术室进行,手术前需进行空气消毒,降低手术感染率。室内应舒适、安静,使病人身心放松,配合手术治疗。

(4)用物准备:灭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帽,手术包,X线平片,局部,0.2%氯己定,生理盐水,牙周塞治剂,遵医嘱备特殊材料如人工骨、组织再生膜等。

手术器械准备齐全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必要条件。护士必须熟悉各种手术过程及各种器械的名称和性能,还要了解不同医生对各种器械的使用习惯。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好配合工作,使手术顺利进行。

(5)调整医生、护士与病人位置,使病人仰卧在手术牙椅上,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手术器械台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且方便手术者操作。

(6)协助局部麻醉:递1%碘酊棉签及局部,协助扩大手术野。

(7)术区消毒:0.2%氯己定20ml嘱病人含漱1min,协助医生用1%氯己定消毒棉球消毒手术区(包括口唇周围半径5cm的范围)。论文百事通

2术中护理

(1)巡回护士打开无菌手术包。

(2)洗手护士:洗手护士穿戴无菌手套,配合手术护理。

铺孔巾:注意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且方便手术者操作为宜。

保持术区清晰:左手持强吸管,随时吸除口内及术区的积血和唾液,防止积血和唾液刺激病人咽部,引起吞咽反射造成呛咳危险,保持术区清洁无血。吸引器必须保持通畅,用蒸馏水抽吸冲洗吸管,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

手术部位冲洗:递0.2%氯己定与生理盐水给医生进行交替冲洗,及时清除术中刮除的结石及炎性组织。

协助压迫止血:不要用纱布用力擦伤口,以免损伤软组织。

协助龈瓣复位:用湿纱布压迫,使之与根面贴合。

协助缝合:递缝针线,护士借助持针器(或弯血管钳)协助过针、剪线、止血,以提高缝合速度,避免发生脱针事故。缝合完毕彻底检查口腔内是否有残留的缝线头、小敷料、缝针等,并及时清除,防止掉入气管、食管发生意外。

上牙周塞治剂:待医生用纱布拭干伤口表面,递牙周塞治剂敷于伤口处,并协助用湿棉签或湿棉球在牙周塞治剂表面轻轻加压,长宽要盖过伤口。操作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渗血及黏附情况。新晨

清理用物: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确保无误。用湿纱布清洁病人唇周血渍,揭去孔巾,撤离手术用物。

3术后护理

篇2

【关键词】 牙周病; 治疗;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98

牙周病为牙科常见病,很多成年人丧失牙齿都是因牙周病所致,该病会导致牙周组织受损,引起牙痛、牙松动或者牙脱落,也有患者会出现溢脓、口臭等一系列并发症。牙周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均有好处。

1 牙周病病理过程

很多成年人丧失牙齿都是因牙周病所致,该病起初为一种炎症,对牙龈、牙周韧带及牙槽骨造成感染。其病理呈现进行性。开始因食物受唾液分解形成菌斑,附着在牙齿表面,若不及时刷牙,牙齿表面的菌斑则会变硬滞留在牙齿上,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牙结石,很难清除。接着牙结石继续发展就会导致牙龈发炎,而发炎的牙龈会与牙齿之间产生袋状缝隙,这就为细菌滋生提供了场所。随后破坏牙槽骨及牙周沟糟,进而引发牙齿松动。通常引发牙周病的非细菌因素有以下几种,吸烟、营养不良、糖尿病、血液病、遗传、HIV感染、怀孕、高龄、男性、肿瘤及损伤(用牙不当所致)。经研究发现,牙周炎症对冠心病及糖尿病也有很大影响,发病人群多数为35岁以上成年人。通常该病是因细菌感染引发的,同时会并发缓慢进行性骨破坏。因年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病程,在青春期到35岁之间,发展速度较快,典型特征为严重的牙槽骨损。在青春期早期可导致第一臼齿或门齿产生明显菌斑,在性成熟期以前,多数为恒牙萌出时发病[1]。

2 牙周病治疗

2.1 龈上洁治术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超声波洁治术,倘若在治疗前患者出现牙龈红肿且大量出血症状,应先使用抗生素口服消除炎症,3 d之后再采用超声波洁治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必须控制菌斑,也是临床对牙周病基础治疗的关键。完善洁治是更好地进行牙周病下一步治疗的重要前提。因此洁治相当重要。

2.2 龈下刮治术 龈下刮治术也称根面平整术,通常在洁治术完成4周后进行。临床上有手工龈下刮治法和超声龈下刮治法两种。龈下刮治多数为分区治疗,藏在牙周袋中的牙石、菌斑使用器刮。然后用药物对牙周袋进行消炎处理。在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浓度为20~100 mg/L,能够使牙周韧带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牙周形成新附着,使得牙周创伤短时间内得到愈合以及组织再生。

2.3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当牙周病的病情严重,出现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松动和牙齿脱落等症状时,必须采取手术治疗。一般治疗牙周病的手术分为切除手术、重建手术和再生手术3种。切除手术指切除牙龈和翻瓣术,主要是切除受损的牙龈组织以及坏死的牙槽骨,切除手术的治疗较为彻底,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几率较大,很可能会产生附着龈变窄、畸形等,因此选择时要慎重。而激光和微波等新方法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切除术的时间,且简单易操作,治疗时患者痛苦极少,临床治愈率相对较高。

3 牙周病的护理

3.1 牙周病患者基础护理时要密切结合其治疗的特点,重点为术后常规护理。临床上普遍采用超声波洁牙疗法,在此治疗过程中对牙齿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护理工作是否到位将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的护理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做好个人防护,能够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认真叮嘱患者采用0.2%氯已定液漱口,为了降低超声洁治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对治疗诊室内造成的空气污染,要常开窗户,尽量保持室内通风[2]。下班后,要采用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5 h。

3.2 护理人员要以热情、饱满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并要营造一种整洁、舒适、健康的治疗环境。患者就诊时,应以亲切、热情的态度让患者坐在牙椅上,指导其以正确的就诊。操作时要保持动作轻柔、精神集中,使患者能够切身体会到被关心和被重视,从而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能够以轻松、放心的心情就诊。要切实做到关心、理解患者,为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在治疗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关于牙周病治疗知识及基本程序,为患者消除顾虑。并向患者介绍同类口腔疾病的成功治疗病例,使患者树立信心,从而正确认识病情。认真、仔细地倾听患者的述说,要站在患者角度考虑其心情。当排除因血液性致病因素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提出针对性的详细治疗方案,并就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一些不适感向患者解释,从而使患者内心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和信赖感,消除焦虑或紧张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3 指导患者日常保健及必用药的使用。叮嘱患者要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保持口腔卫生,要掌握正确使用牙线的方法,坚持每天正确刷牙,且饭后要漱口。口腔的环境特殊,很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为了保持疗效,患者必须要做好口腔卫生。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在对牙周病采取系统治疗时,用药量相对较少,通常采用局部用药,患者视病情严重程度口服少量的消炎药物,口服药可能会引发头晕、胃肠不适、呕吐、嗜睡等副作用,用药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半小时。不能长时间用抗菌性漱口液漱口,或者用药用牙膏刷牙,防止造成口腔内菌群紊乱[3]。除此之外,要对口腔进行定期检查,定期除掉黏附于牙齿表面的污垢和牙结石,并去除不良修复体,对于咬合不当的要进行调整,防止咬合时受伤。要控制烟酒,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保持心情良好,向患者介绍牙周病的致病因素、病程及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在治愈后定期作口腔检查[4]。

参考文献

[1] 吴亚菲,赵蕾.牙周病药物治疗及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6,8(4):168-169.

[2] 施育才,曾健,陈一,等.局部应用黄芪粉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4):24-25.

[3] 姜丽艳.牙周病的病因与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0,6(14):96-97.

篇3

【关键词】 牙周炎; 2型糖尿病; 非手术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8-0106-02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引起的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上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1],牙周炎不仅累及牙周组织,而且严重危害人们的全身健康,是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2]。牙周炎和糖尿病存在复杂的内在联系:两者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具有共同的临床危险因素,并且具备相互易感性[3],糖尿病可增加牙周炎的易感性,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或难治性牙周炎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4]。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有一定效果,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可能降低糖尿病伴发牙周炎患者糖化血红蛋自的水平,改善牙周状况[5],经牙周非手术治疗护理后糖尿病病情也会有所好转。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40例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经牙周非手术治疗护理后的牙周状况和血糖代谢水平,从而指导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进行诊治的40例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9±2)岁,其中男21例,女19例。入选标准:(1)根据1999年WHO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至少1年以上,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无身体其他部位感染;(2)糖化血红蛋>8%;(3)至少口内有15颗天然牙;(4)X线片显示平均牙槽骨丧失>50%[6],至少有6个位点附着丧失超过4 mm,探诊深度(PD)超过4mm;(5)X线片显示多个位点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3。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对并发的牙周炎均进行全口洁治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在洁治和刮治后使用口泰10 ml含漱,2次/d,共2周,使用派丽奥局部注射牙周袋内,根面平整,调颌,去除不良的修复体,如有无法保留的患牙则拔除。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每天对患者进行日常口腔护理,检测血糖情况。

1.3.2 干预组

1.3.2.1 饮食护理干预 饮食治疗糖尿病的最为基础的治疗措施,无论是口服药物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注意饮食。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将其重要性告知患者以及家属,可将饮食单发放给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合理搭配饮食,并教会患者计算食物的热量,尤其是一些较为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均喜欢吃肉类,油炸等食物,护理人员应进行合理的劝导以及帮助其制定饮食计划。进行合理分配饮食的总量,做到少食多餐,既可以避免饮食过量造成身体负担,还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7]。同时还应该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以及铁和钙的摄入量。此外,餐后轻中度运动也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护理方法之一。因此,可根据每个患者的年龄、体重、血糖指数进行按照个体需求制订所需营养量以及运动量。在控制饮食后,还要及时了解效果及预后。应经常测空腹血糖和餐后1 h血糖,使之控制在正常水平:空腹血糖控制在4.44~6.66 mmol/L,餐后1 h血糖

对于牙周炎患者也应注意饮食营养,多吃青菜、水果、豆制品、牛奶、鱼、蛋类、粗粮、纤维多的食物,戒烟戒酒[9]。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有效结合两种疾病的饮食,合理搭配营养。促进患者康复。

1.3.2.2 口腔清洁护理干预 对于牙周炎主要目的是有效的控制牙菌斑。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培养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饭后刷牙漱口,每次刷牙不少于3 min,牙刷与牙齿呈45°,顺牙体的长轴进行上下刷动[10]。纠正患者用牙签剔牙的习惯,引导使用牙线去除牙间隙的菌斑,用含氟牙膏或抗牙石牙膏辅助刷牙去除牙菌斑,防止牙石牙垢的形成。同时有效配合相应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1.3.2.3 运动护理干预 对于2型糖尿病,进行合理有效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血糖的稳定,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适合,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运动,护理人员应针对个人情况进行指导,在用药后0.5 h内尽量不要做运动,防止造成低血糖。同时并发牙周炎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纠正开口呼吸的习惯,防止细菌浸入[11]。

1.4 观察指标

选取两组患者口腔四个区的牙周炎患牙各1颗(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测量被检测的牙颊、舌面的近、中、远各三点,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牙周指标(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牙龈指效GI),检测和记录全部病例治疗护理前后的IL-18、血脂(TC和T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护理前后两组牙周指标比较

在牙周非手术治疗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牙周指标PD、CAL、G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护理前后两组IL-18及代谢指标比较

在牙周非手术治疗护理后,干预组血清IL-18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前后两组TG和TC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由于考虑患者具有糖尿病情况,不宜采取手术治疗。因此采用临床保守治疗以及合理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病情有良好、肯定的临床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牙周非手术治疗护理前后比较,干预组IL-18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牙周非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牙周炎患者牙龈中的IL-18浓度,从而减轻炎症对牙周组织的继续破坏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本研究结果示,干预组治疗护理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说明患者近三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因此干预组治疗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说明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病情有改善作用,治疗护理后患者的糖尿病病情有所好转。但两组患者代谢指标中的血脂(TG和TC)水平在治疗护理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牙周非手术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牙周非手术治疗和护理既可抑制炎症因子对患者牙周和糖尿病病情的不良影响,使患者牙周情况有效好转,又可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方冬冬,邱宏亮,王雪磊.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及可疑致病菌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27):65-66.

[2]孟焕新.牙周炎与糖尿病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1):18-20.

[3]陈蕾.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症控制及代谢水平的影响[D].南京: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杨泓.治疗牙周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6):438-440.

[5]吴广升,惠光艳,贾文教,等.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牙周非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3):232-233.

[6]付云,凌均,邓永忠,等.糖尿病患者牙周非手术治疗对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6):444-446.

[7]沈弛晶,尹元正.糖尿病与牙周炎的相互关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5):292-295.

[8]徐菁玲,孟焕新,李峥,等.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1):27-32.

[9]蒋勇,武谨,任安.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治疗护理后牙周状况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40(1):88-89.

[10]李秦,冯雪.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6):747-748.

篇4

【关键词】牙周病;免疫力;诊治

【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62-01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牙周组织发生破坏,常导致牙齿松动、牙齿脱落,造成咀嚼功能减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1 牙周病的病因

1.1 病因

牙周病是由特定的致病菌引起牙齿支持组织发生破坏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广义的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狭义的牙周病又称破坏性牙周病,主要指原发于牙周组织的各种慢性病变。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炎症,表现有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周溢脓以及牙齿松动、咀嚼功能下降、牙齿脱落等。

1.1.1 局部促进因素

长期忽视口腔卫生,使牙石和牙垢堆积在牙齿周围、食物残渣嵌塞牙间隙、潜藏的菌斑不断作用而引起牙周病。

1.1.2 医源性因素

在牙体治疗过程中,不良的修复措施(不良修复体的边缘、外形、咬合和不正确义齿的修复设计等)也能引起牙周病。

1.1.3 咬合损伤

咬合时,如用力过大或咬合力分布不均匀,造成某个牙或某几个牙负担的咬合力过重,当超过牙周组织的承受能力时,也能引起牙周病。

1.1.4 不良习惯

无意识的咀嚼、咬物动作、职业习惯、吐舌、磨牙症和紧咬牙、吸烟等。

1.1.5 全身促进因素

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年老体衰、遗传疾病、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全身因素,均能引起不同类型的牙周病。

1.2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

牙周炎就是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等部位产生炎症。牙周炎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牙龈发痒、发胀之感;当牙周膜引起炎症或牙周发生脓肿时,才出现牙龈红肿、疼痛、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溢脓、牙齿松动等症状,X线拍片检查可见牙槽骨呈水平型或垂直型吸收。

2 牙周病的护理治疗

2.1 心理护理

医生要关心、理解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向患者介绍牙周病的有关知识及治疗方法,使患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2.2 治疗措施

2.2.1 菌斑的控制

(1)刷牙:为短横刷法、坚转动法。患有牙龈或牙周疾病的人更强调早、中、晚刷牙,每次刷3分钟。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使用牙线,正确刷牙,餐后漱口。应选择富有弹性光滑而容易保持清洁的牙刷。要在口腔内便于转动,且能清除各个部位的食物残片。

(2)洁治术: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洁治术及根面平整术。

治疗过程中莹注意防治交叉感染:首先做好个人防护,治疗前嘱患者用0.2%氯已定液漱口,减少因超声洁治产生的气雾对诊室空气的污染。

2.2.2 调牙合

2.3 手术治疗

牙龈切除术、袋壁刮治术、切除性新附着术、翻瓣术、膜龈手术、牙周骨手术(骨整形术、骨切除术、骨再生术、带蒂骨转移术、骨移植及生物陶瓷种植术)、根分叉病变的手术治疗、缝合与塞治、牙周手术后的组织愈合。

4 牙周病的预防

牙周病的预防重点应集中在菌斑控制上。对健康牙列,如能每6~12个月作一次牙周洁治,对维护牙周健康最为有效。

综上所述,牙周病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作为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牙周细菌和宿主防御机能相互作用的结果,菌斑及其毒性产物是始动因子,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当菌斑量少,细菌毒力不强,机体的防御机能可与之抗衡时,则不发生疾病或轻度的疾病长期存在而不发展;当局部因素增强或出现某些可以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的全身因素时,如吸烟、糖尿病等,致使牙周疾病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凤梅.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18(3):22-23.

篇5

牙周病治疗可以分为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和食疗,治疗的过程各不相同,并且根据不同的患者医生会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关键词】特点;病因;治疗方法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牙菌斑(dentalplaque)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它们的症状各有特点,轻重不同,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六个字"红肿、出血松动"。开始时,牙龈具有红肿的炎症表现,易出血,最后由于牙周膜、齿槽骨的破坏,导致牙齿松动。牙周疾病和龋病一样,是危害人类牙齿健康的第二大病。

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局部因素,也有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主要是口腔污物、咬合创伤、食物嵌塞等。所谓口腔污物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有两种:一是牙菌斑;二是牙结石。牙菌斑是由集聚在具有粘性的透明薄膜上,牢固地粘附在牙龈附近的牙齿上,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牙周而发生的疾病。牙结石是堆积在牙颈部周围的硬性污物,它是因牙面上的牙菌斑和其他污物经矿化而成的。而牙结石具有多孔的表面,又利于牙菌斑的附着,从而导致牙龈炎发生,因此人们认为牙结石不是炎症发展的直接原因,但能促进炎症的进一步发展。有人认为,吸烟是加速牙菌斑、牙结石沉积的重要因素之一。全身因素有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等,都与牙周疾病有关;加上许多全身性疾病可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导致对牙周疾病的易感性增强。老年口腔疾病是可以进行预防的。比如每天坚持叩齿50到100次。进行规律刷牙,适当漱口,合理进食新鲜蔬菜和瓜果。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取。以增强牙齿的抗龋病能力,出现根面龋病及时治疗。

依据牙周疾病的流行特征、预防对策有两类:一是预防或减少全身性疾病,加强营养、提高整体健康素质,达到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二是预防牙周疾病的具体方法。

1牙周病的特点1.1定义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1.2临床表现

物理刺激牙龈易出血;患病区牙龈充血水肿牙周炎者可探及牙周袋牙齿呈不同程度松动;X光照片可见牙周炎者的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而龈炎无牙槽骨吸收现象;

1.3主要分类

分为龈炎、牙周炎、牙周创伤、青少年牙周炎和牙周萎缩等。

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和龈变圆纯光亮点彩消失龈质粉软脆弱缺乏弹性龈探诊易出血局部有牙垢或牙结石存在;牙周炎除龈炎的表现外还有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内可有脓液溢出牙齿不同程度松动X光照片可见牙槽骨呈不同程度吸收.牙周炎在牙周病中是最常见的,其主要表现有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溢脓、牙齿松动、牙龈退缩、牙周脓肿等。牙周炎以形成病理性牙周袋为主要病变;

青少年牙周炎是累及多数牙齿的牙周组织的慢性变性损害,其特点是大部分病人较年青,病变发展迅速,以致发病早期牙齿就出现松动、移位、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现继发感染,引起炎症改变。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

牙周萎缩主要是牙龈和牙槽骨骨组织的退缩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牙龈退缩,牙颈部或牙根暴露。发生牙周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牙颈部牙结石对牙龈的压迫;该部位牙的长期废用或全身性因素所致;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带来的机械性刺激;

2并发症及诊断

      2.1并发症

可有疼痛,溢脓,口臭等并发症状。最主要还是局部的并发症:包括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等全身影响。牙周病综合症:慢性炎症其反复发作渐进性发展,临床上主要以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为症状,渐而引起咬合创伤使牙齿移位,最后造成牙齿的缺失,剩余牙支持力差,造成修复治疗困难。

2.2防治与护理

龋病的护理一样,关键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同是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除去局部刺激因素、清洁牙齿和刮除牙周的牙石、牙垢、矫正不良修复体及矫治食物嵌塞,基本可治愈。补充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食品,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牙周病发病后应积极治疗,初期疗效尚好,病变很易阻止,晚期疗效较差,以致可丧失牙齿。

3牙周病的病因3.1局部因素

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现已公认,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牙石又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颈部沉积较多,特别在大涎腺导管开口相对处如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前牙的舌侧沉积更多。龈下牙石位于龈缘以下、龈袋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视,必须用探针探查,方能知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龈下牙石在任何牙上都可形成,但以邻面和舌面较多。

龈上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盐。龈下牙石主要是龈沟液和渗出物提供矿物盐。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牙石本身妨碍了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创伤性咬合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

3.2全身因素

牙周病的发生,局部因素是主要的。全身因素在牙周病的发展中属于促进因子,全身因素可

以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对外来刺激的抵抗力,使之易于患病,并可促进龈炎和牙周炎的发展。全身因素包括有

内分泌失调、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的分泌量异常。饮食和营养方面可有维生素C的缺乏等因素。

4中医治疗

牙周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牙周病给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损

害健康,影响生命质量。现代医学证明,患牙周病后,轻者牙龈发炎、出血,疼痛,口臭,重者牙周组织被破坏,使牙齿与牙龈分离,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牙齿酸软,咀嚼无力,甚至脱落,而且,还可以诱发许多疾病,如风湿、抑郁症、心脏病、血液病等。因此,牙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机体的齿、骨、发的生长状态是观察肾中精气的外在表现,是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衰老程度和疾病的客观标志。牙周病迁延难愈、牙齿松动的根源在于肾虚髓亏、长期积累以致牙周免疫防线失效,牙龈萎缩,骨质流失。因此,牙齿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牙齿的健康与病态反映了肾的健康与病态。故,按中医辨证,牙周病当从肾论治。

综上所述,牙周病中医辨证属肾虚范畴,以补肾固齿、活血解毒论治。

5食疗

牙周病多为不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卫生造成的。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龈、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床部位的慢性破坏性疾病,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牙龈发生炎症和水肿,牙周袋(牙齿与牙龋分离似一只袋)形成,牙齿松动,咀嚼功能下降,最终造成牙齿脱落,就是牙周病。

1.矿物质。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平衡,增多可引起牙槽骨质疏松,或使正在矿化的骨质停止矿化。

2.维生素。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牙槽骨骨质疏松,牙周韧带纤维松弛,甚至消失,有牙齿

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

3.足量维生素。供给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叶酸等。B族维生素有助于消化,能保护口腔组织;维生素C可促进牙龈出血复原。

4.补充矿物质。要特别注意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钙、磷、锌的摄入量及其比例关系。锌可以抗感染,增强愈合。

5.具体饮食。少食油炸煎熬油腻食品以及糟货、海货、大蒜、韭菜、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多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如豆制品、鸡蛋、牛奶、绿豆、麦片、米仁和新鲜蔬菜和瓜果等,时常吃些肉食和全谷物,少吃糖和精制糖,因为糖类导致菌斑形成并阻止白细胞消灭细菌。

6牙周病患者注意事项

1.预防或减少全身性疾病,加强营养,提高整体健康素质,从而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

努力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坚决戒除对牙周组织有害的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单侧咀嚼等)。

2.蛋白质是口腔组织生长发育的基础,蛋白质缺乏可加重牙周病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如蛋、肉类、牛乳、乳酪、谷物、豆荚类、干果类等。

篇6

近年来,对糖尿病与牙周病关系的研究倍受瞩目, 研究发现,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发病率极高,而且较严重,认为牙周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此类牙周病的治疗需要考虑糖尿病的影响。2005~2007年我科治疗兼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牙周病患者52例,通过牙周非手术治疗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变的控制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5~2007年来我科就诊并已明确诊断兼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牙周病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40~73岁,平均(55.2±8.7)岁。患者的糖尿病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空腹血糖均高于7.2 mmol/L;牙周病的诊断符合曹采芳主编牙周病学(第二版)的标准[2],其中, 轻度(牙周袋≤4 mm、牙周附着丧失≤2 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9例;中度(牙周袋≤6 mm、附着丧失≤5 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在根长的1/3~1/2之间,根分叉可能有轻度病变)31例;重度(牙周袋>6 mm、牙周附着丧失>5 mm、X线片显示牙槽骨的吸收超过根长的1/2,有根分叉病变,患牙都已松动)12例。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4岁, 牙周病轻度5例、中度17例、重度6例;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 平均年龄55.1岁,牙周病轻度4例、中度14例、重度6例。两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近3个月内除降糖药物外无其他药物应用史。

1.2 治疗方法:两组都进行积极的牙周病常规治疗:(1)教育并指导患者自我控制牙菌斑,保持口腔卫生;(2)牙周急性炎症期,予以全身抗炎及牙周局部用3%双氧水冲洗;(3)急性炎症控制后进行咬合调整,牙周洁治术,根面平整等;(4)牙周袋内放置缓释药物,如甲硝唑棒、甲硝唑明胶海绵等;(5)定期复治、复查,牙周维护。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积极配合内科医生系统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始终在7.2 mmol/L以下。而对照组未进行糖尿病系统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疗1年后,牙龈炎症控制,流脓、出血消失,牙周袋变浅,X线显示牙槽骨停止吸收,牙齿较为稳固为有效;牙龈流脓、出血减少,牙槽骨吸收减慢为好转;牙周状况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经过1年的跟踪、复查,结果治疗组有效20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有效10例、好转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50,P<0.05)。

3 讨论

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而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与牙周病具有相关性且相互影响。 一般认为牙周病形成的始动因素―牙菌斑中含有大量细菌,有诱导血小板凝集、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而糖尿病患者有特异性的微血管病变,这种病变也存在于牙周组织的微循环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加强,抗凝因子减少,红细胞脆性增加,从而造成组织缺氧和血管内皮损害,有利于细菌及其毒素的侵袭和感染的发生,而微血管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对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发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3]。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表明牙周病与糖尿病发病机制方面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彻底有效地进行牙周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进一步降低,可减少患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促进糖尿病的病情稳定。 因此,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牙周病的患者,两病兼顾的综合治疗要优于单一的糖尿病治疗或牙周病治疗。

总之,笔者建议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治疗应与内科医生协作同时治疗糖尿病,在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牙周病治疗,且只有这样,牙周病的治疗才会产生显著疗效。但在治疗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给患者饮食建议,维持适当的血糖平衡,就诊时间应安排在早餐后,防止低血糖发生;(2)治疗中采用无痛和无创技术,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尽量缩短就诊时间,必要时用镇静剂;(3)合理应用抗生素;(4)应强调复查、复治及口腔卫生护理,以增进疗效。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第六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

[2] 曹采芳.牙周病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4.

篇7

【关键词】浆洗街社区;藏族;老年人;拔牙

【中图分类号】R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390-01

成都武侯区浆洗街社区内有著名的锦里一条街和藏饰品一条街,生活有大量和四川西部藏区老人,浆洗街社区医院暨省交通厅公路局医院口腔科对500例藏区老人拔牙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省交通厅公路局医院口腔科拔牙的老年患者500例,拔除患牙620颗。其中男性280例,占56%;女性220例,占44%。患者年龄55-80岁,平均68岁。平均每人拔牙1.20颗。其中主诉健康者420例,患高血压病50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10例。有人陪同来诊者380例。

1.2 方法

根据本社区藏族来诊患者的特点,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判断其心理特点,对拔牙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局麻术、拔牙术和术后护理医嘱相结合的方法。

1.2.1 病情了解 由于来就诊的大部分患者是子女陪同,因语言不通,牙齿松动,牙痛来就诊,加上老年人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下降,医患沟通会比一般的患者更困难,医生要熟悉语言环境,要耐心仔细地听取他们对病情的陈述,如果我们提问他们没有听懂,要换一种说法,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对病情的解释和设计方案可辅以画图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对有心理紧张的患者要进行心理疏导,对他们担心的问题认真解释,完全理解放忪后方可开始。医生的言语和表情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镇静、自信的医生特别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患者自然就能放松。要求所有患者早餐后来诊,避免空腹,治疗前告之病人“您有什么不舒服要及时告诉我们”。

1.2.2 术前质量控制 对来诊的所有患者仔细进行检查,有急性炎症的先行抗感染治疗, 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拔牙;对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冠心病患者要在病情稳定期,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为麻醉和拔牙时一旦出现心绞痛发作时备用;糖尿病患者要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ol/L以下,必要时请内科医师会诊,使用胰岛素降血糖, 手术后用抗生素三天,一般用阿莫西林二片一日三次口服。长期服用如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和银杏叶片等抗凝血和活血化瘀药物的患者应在术前术后各停药三天,以免术中出血过多和术后并发出血。

1.2.3 麻药选择和注意事项,常规用麻药为不加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前牙使用浸润麻醉,后牙传导阻止麻醉。特别松动的牙用丁卡因浸润麻醉。

1.2.4 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区用1%碘酊消毒,拔牙术后有出血倾向患者,用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牙龈撕裂伴有出血的要缝合,患者留观20分钟,医嘱拔牙注意事项。

2 结果

500例患者共拔除患牙620颗。平均每人拔牙1.2颗。所有患牙全部顺利完成了拔牙手术,拔牙创口I期愈合。拔牙术前有心理紧张的患者,经耐心解释,卫生宣教大部分消除了紧张情绪,6例局麻后头晕,经放平椅位,松解衣领休息后10分钟后缓解。5例拔牙后创口有渗血患者,使用了明胶海绵止血,二例麻药注射区血肿形成;休息二周后恢复正常.

2.1 拔牙原因共归纳为3类 牙周病.龋病(包括残根、残冠)、无功能牙拔除龋病和牙周病是两大主要拔牙原因。其中因牙周病拔牙占拔牙总数的61.3%,因龋病拔牙占拔牙总数的30%。因安牙要拔除无功能牙8.7%.

2.2 牙周病与龋病的牙位分布,牙周病占拔牙前三位的是:下颌中切牙172颗,侧切110颗,两侧下颌第一磨牙 98颗,各占总拔牙数 27.7%,17.7%和15.8%。龋病以下颌第一二磨牙拔牙比较高,共拔除210颗,占拔牙总数的33.9% ;无功能牙主要是第三磨牙。共拔除30颗.

3 讨论

3.1 拔牙原因及特点 本社区藏族老年患者男女在拔牙原因构成比比较,男性因牙周病拔牙高于女性,而女性因龋病拔牙高于男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男性自我口腔卫生保健做得不如女性及吸烟人数远大于女性,而吸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女性怀孕期钙转移及更年期后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造成的缺钙,使牙齿更容易龋坏有关;在拔除的620颗患牙中,因牙周病拔除者380颗,占拔牙总数的61.3%,排第一位。因龋病拔牙210颗,占拔牙总数的33.9%,排第二位。与参考文献资料不同,这可能与所调查的人群不同有关,拔牙最少的是无功能牙,只有30颗。总体看本研究中每个拔牙原因百分比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因正畸拔牙和外伤拔牙均为0,而诊断规范与本研究具有可比性的老年人的拔牙原因的文献资料不多, 有资料显示:拔牙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腔门诊中的60.82%,应引起口腔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仔细研究老年人的拔牙原因,做好预防工作,以确保老年人存有足够牙齿行使咀嚼功能。

3.2 拔牙牙位 牙周病的拔牙以上下颌切牙和第一二磨牙拔牙比较多。而尖牙和双尖牙拔牙则较少,其规律与一般的统计资料一致.下颌拔牙高于上颌,下颌占60.44%,上颌占39.56%。这可能因为下颔多为单根牙,根细小,并且下颌舌侧的菌斑在刷牙时因有舌的阻挡不易清除干净,牙石堆积较多致使牙周病变严重,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法保留而被拔除。龋病拔牙以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拔牙最多,可能与其在口腔中最早萌出及受的咀嚼力最大有关。其次是两侧上颌第二磨牙。可能与其位置偏后,根管多,治疗比较困难,根管治疗成功率较低有关。两侧下颔第三磨牙和两侧上颌第三磨牙排第三位,可能与此牙在口腔最后区刷牙时不易刷到,且此牙多有阻生与第二磨牙形成间隙易存留食物造成龋坏,常无对颌牙没有自洁作用有关,无功能牙主要是第三磨牙。

3.3 心理特点与注意事项 一般人均恐惧害怕拔牙,藏族老年拔牙患者因其社会经历,文化素养,民族生活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和理解力的下降,增加了沟通的难度造成他们比一般人更加害怕拔牙。而老年人拔牙的危险因素主要就是精神紧张,拔牙时间过长,麻醉效果差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所以,医务人员认真做好术前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患者确实做好了心理准备再拔牙,而不要勉强患者,以避免拔牙意外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注射麻药选用2%的利多卡因。且宜慢不宜快,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询问病人有无不适,保证有效麻醉,无痛拔牙,拔牙时宜轻、稳、快,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凿、敲的办法。每一次拔牙后都要详细告知拔牙注意事项,即使一周前刚拔过牙也要告知,因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很容易忘记。将印好的拔牙术后注意事项单交给病人仔细阅读并带回家。对需要抗感染治疗的患者 ,需要同时开药,

4 结论

成都浆洗街社区藏族老年拔牙患者拔牙需要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完善的局麻和熟练的拔牙技术是藏族老年患者安全拔牙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厚康.1121例拔牙原因分析[J].口腔医学,1991,ll(4):199-200.

[2] 郑杰,胡祥文,尤欣等.影响老龄患者拔牙安全性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6,4(2):96-98.

[3] 张震康,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4.

[4] 王中和,哈其,刘德等.影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危险性多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4,13(1):40-42.

[5] 张春雷,杨宏华.口腔门诊拔牙原因10年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杂志,2010,48(14):49-50.

篇8

【关键词】老年人 口腔健康 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49-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1],在我国,口腔疾病是威胁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分别高达88.5%和98.3%,牙齿健康率分别是14.5%和14.1%.口腔健康问题使很多中老年人过早丧失咀嚼功能,还可以引起或加重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全身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年龄在60岁以上的口腔科门诊患者600例,其中男性360例,女性240例。

1.2 方法 采用问卷法了解患者口腔保健行为情况,选择自愿合作的患者以即刻答题方式完成问卷。

2 调查结果

2.1 就诊原因 牙列缺失570例(95%),食物镶嵌576例(96%),牙体缺损510例(85%),牙齿疼痛240例(40%),牙齿松动180例(30%)。

2.2 对口腔保健知识 不了解120例(20%),一般了解390例(65%),读过相关书籍90例(15%)。

2.3 常用治疗方法 自行常用抗菌药物治疗120例(20%).定期主动做保健检查30例(5%),有病后就诊:①接受医生治疗建议420例(70%),②不接受医生治疗建议30例(5%)。

3 口腔疾病的危害 口腔疾病危害多,并发症危险,它不仅是引起中老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更是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导致各种死亡的重要原因.[3]

3.1 中老年人肺炎与牙周疾病 口腔内的很多细菌都可以被吸入肺部,导致肺炎.据调查,口腔卫生差者容易发生牙周病,其发生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两倍。

3.2 心脑血管病与牙周疾病 牙周细菌所长生的酶能促进体内血栓形成,牙周细菌进入血液会促进人体产生一种作用类似于血小板的胶状蛋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脏病与中风。据调查,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与中分的几率分别为牙周正常者的1.4倍与2.1倍。

3.3 消化道疾病与牙周疾病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近年来,研究者再牙菌斑与唾液中检出幽门螺杆菌,而且牙周病患者的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于牙周健康者。

4 口腔卫生的护理与护理工作方向

4.1 口腔卫生护理的健康教育[4]

4.1.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上下竖刷,力量较柔,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钟左右,牙刷不宜久用,一般2-3个月定期更换。

4.1.2 注意饮食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及含氟量较高的食物,如茶叶,多叶青菜,白菜等,很多口腔疾病可通过合理饮食来改善口腔卫生条件,病起到预防口腔疼痛作用。经常参加户外保健操等活动,增强体质。

4.1.3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牙病,及时治疗,牙周病常使牙周膜破坏,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如能早期治疗可保住牙齿。近年来国内在局部治疗同时给灭滴灵0.2克,一日三次口服。效果较好,也可配合中医中药,如清胃肠,六味地黄丸等调治。

4.1.4 中老年人牙病多,义齿也多,带义齿的基牙患病率高,因此经常保持义齿清洁很重要。临床及门诊病例观察到食盐水洗刷义齿和0.2%氟化刚液漱口效果好,可防腐抗菌。

4.2 护理工作方向

4.2.1 工作指导原则 认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以WHO的“8020”计划来指导中老年人口腔保健工作,即80岁人应保存有20颗有用的牙齿。向患者详细解释,使患者明白保留患牙的目的。

4.2.2 做好口腔分诊咨询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口腔护理人员常使患者首先接触的医务人员,因此,口腔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口腔知识和保健知识,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宣教。

4.2.3 专业知识与技能 作为口腔专业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保健知识,掌握口腔卫生保健的技能,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

5 讨论

中老年人是口腔疾病的高发年龄,中老年人应该多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药酒不良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应早期预防,消除不良刺激和戒除药酒嗜好,一旦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总之,对中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应予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才会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卢爱工,李莉莉,我国口腔护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04,,1(6);499-501.

[2]刘英,老年人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5,26(6);280-284.

篇9

糖尿病与口腔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所谓“全身性”,就是说各个器官都可能受牵连,口腔也不例外。糖尿病口腔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及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糖尿病与口腔病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是相互影响的。未得到满意控制的糖尿病人,本身对感染的抵抗力低,给细菌的侵袭造成有利条件,因此常并发口腔疾病。常见口腔并发症有蛀牙、齿龈脓肿、牙周炎、齿糟脓漏症、牙龈炎、腭部炎症、齿龈、舌和黏膜的糜烂及小溃疡等多种炎症。临床上许多病人有口干、口腔烧灼感、牙龈肿痛和牙齿叩痛。牙周和牙齿反复发生感染,又可使糖尿病病情恶化。

糖尿病与龋齿

龋病是一种牙齿的疾病,怎么会跟糖尿病有关呢?乍听起来,两者好像联不起来,其实龋病的发生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食物因素,那些黏乎乎的、甜的、容易发酵变酸的食物会对牙齿硬组织产生腐蚀。

第二是微生物因素,导致龋齿的细菌是口腔内的“常驻”菌,平时受到其他细菌的共存抑制,达到一定的平衡,一旦细菌生长的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和平共处”的局面就会被打破,致龋菌便猖獗发威。

第三是宿主因素,包括牙齿的窝沟点隙等结构薄弱和免疫力低。

第四是时间因素,长时间的口腔清洁工作做不好,就会“积脏成疾”,发生龋病。

糖尿病患者恰恰与这四方面都有“瓜葛”。其高血糖状态使唾液中的含糖量增高,使口腔酸性增加;由于唾液量减少,对牙齿的冲洗自洁作用下降,对致龋菌的抑制能力减弱,打破了菌群平衡;同时唾液中免疫球蛋白、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减少,牙齿的免疫功能和再矿化水平下降,因而患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糖尿病与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种疾病,往往累及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表现为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和溢血溢脓,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移位。严重者可以全口牙齿脱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牙菌斑和牙结石,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嗜烟、长期疲劳、精神压力、文化程度、收入少而不能维持口腔健康环境等。其中,除了牙菌斑和牙结石是重要的局部始动因素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就是最主要的“背景”因素了。

研究表明,内分泌紊乱,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分泌紊乱对人体的防御机制有很大损害。同时还影响到机体的修复能力。因此,糖尿病患者对存在于牙颈部的结石的机械刺激以及牙菌斑内细菌释放的毒素就缺乏抵抗力,牙周组织易受伤害。

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终末产物增多和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牙周胶原纤维变性和牙周细胞的修复功能下降,加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产物能为致炎细菌提供营养,所以一旦发病,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大大加快病程发展。

有人提出,牙周病与糖尿病是互为因果的,其理由是,有资料证实牙周袋中的革兰阴性菌分泌的内毒素可以进入血液破坏抗体,造成胰岛素分泌失调,进而引发糖尿病。所以控制牙周感染也是长期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糖尿病与品腔黏膜

口腔黏膜是覆盖在口腔内的一层软组织,有免疫和机械屏障、吸收、感觉等多种生理功能。正常的口腔黏膜应该是粉红色、光滑湿润、柔软而有弹性、完整而无破溃的。口腔黏膜是靠基层细胞不断更新代谢维持其生理功能的。

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内分泌紊乱,直接影响到黏膜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对细胞的营养提供,使上皮细胞常常处于“饥饿” 状态,因此黏膜菲薄,抗磨擦能力下降,常常会出现黏膜充血、渗血、疼痛。糖尿病患者的唾液分泌量下降,又使唾液对黏膜的冲洗作用下降,食物中的不良刺激物因此“大发”,进一步损害黏膜。同时,因为免疫球蛋白的减少,又使黏膜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有害微生物得以繁殖。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黏膜常常会出现溃疡、充血、糜烂、感觉异常、干燥、萎缩以及白色念珠菌感染等症状。

对于患有口腔黏膜病的患者来说,如果合并有糖尿病,那么不仅其病程可能会更加迁延,病情会加重,而且给用药带来很多限制,会影响到疗效。

当然,某些口腔黏膜病本身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性舌萎缩。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病情,就为治好口腔黏膜病症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糖尿病与牙齿松动

很多老年人看口腔科是因为牙龈过早萎缩、牙龈包不住牙了、口腔有异味等,但经过检查诊断,大多是糖尿病所致。如果是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却置之不理,只治疗口腔疾病,那么口腔的各种感染就都会使糖尿病的病情恶化,而病情的恶化反过来还会加重口腔感染。

牙齿松动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牙龈炎、牙周炎等慢性破坏性病变,尤其是牙槽骨骨质吸收,常常影响牙齿的稳固性,造成牙齿松动、移位或错颌,进而诱发牙周感染,严重者引起牙齿脱落。糖尿病患者牙齿松动呈多发性相继松动,并且进展较慢,但松动程度却逐渐加重。该病情一旦到了晚期,松动幅度相当大,牙槽骨骨质吸收严重,不仅影响人体健康,丧失咀嚼功能,而且会影响到容貌。

糖尿病与颌面疖痈

糖尿病患者代谢障碍,免疫功能降低,容易诱发颌面皮肤毛囊与皮脂腺感染,出现颌面部疖痈,尤其是发生在鼻周围、上下唇“三角区”的疖痈,容易引起全身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海绵窦血栓甚至引发颅内感染、败血症、脓毒症等。

这一区域出现疖痈,不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都一定牢记不能随意搔抓、挤压、热敷或不恰当的切开。要到医院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积极控制好血糖。

预防糖尿病口腔病

预防原则

牙齿的保健应该全方位进行,而且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可以采用三级预防的办法。

一级预防:是指以促进口腔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例如:1、主动接受口腔保健指导,树立口腔卫生意识;2、正确使用刷牙方法,提倡使用牙线等清洁保持工具;3、定期到医院口腔科检查口腔健康状况;4、定期洁牙;5、纠正不良习惯(吸烟,咬唇咬颊等),增强体质,合理饮食,调节情绪,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二级防治: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口腔并发症“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对不良修复体、

残根残冠要早作处理;对口腔黏膜症状要早就医,早检查,排除某些恶性疾病等。

三级防治:是对于已经出现的龋病、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要采取积极的治疗。龋病可通过去龋、备洞、充填来修复,牙髓病或根尖周病则要通过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来治愈;牙周病可以通过局部用药(牙周袋内置药物)和全身用药等保守方法,以及龈切、翻瓣、牙周袋刮治、骨移植等手术方法进行系列的综合治疗;口腔黏膜病则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药物和手术相结合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案来取得疗效。

口腔护理

糖尿病患者好发龋齿、牙周炎等疾病,故口腔护理非常重要。具体的口腔护理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含糖食物的进食次数,这与少食多餐并不冲突,这里指的主要是进食零食的次数。另外,甜、粘、酸的食物应尽量少吃。

2 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更换牙刷,使用牙线彻底清除牙缝中食物残渣,时刻保持口腔清洁。

3 选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刷毛柔软有弹性,刷面平坦,刷头不大,而且刷毛末端磨圆,从而减少对牙齿的磨损。含氟牙膏中的氟能与牙齿珐琅质结合,使牙齿更坚固,有良好防龋齿的作用。

4 掌握正确刷牙方法与力度:牙刷毛尽量进入牙龈沟和牙缝间,然后顺牙缝竖刷,并轻轻旋转刷头,按顺序每个牙齿都要刷到。刷牙时所持力度同持毛笔写字时力度大小相同,力量过大不仅清洁不到位,反而损伤牙龈和牙周组织。

5 选择对牙齿有利的食物:牛奶中所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非常丰富,对口腔健康有利。所以,健齿食物中首推牛奶;坚果类食物,一是含糖分少,二是需要用牙齿咀嚼,可以增加牙的功能,而且此类食物不粘,不易贴附在牙齿表面,很容易清理掉;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萝卜、西红柿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蛋、瘦肉、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动物肝脏等;五谷杂粮最相宜。精细食物含糖量高,且易贴附于牙齿表面,日久对牙齿不利,应多吃粗粮,如老玉米、小米等。

糖尿病出现口腔问题该什么办

对已经合并口腔疾病的糖友,口腔医师要与内科医师密切合作,进行全身检查,制定治疗计划。

1 牙龋病患者要及时治疗,充填龋坏的牙齿避免病菌自牙髓根管向根尖周围组织扩散。

2 及时治疗牙龈炎、牙周病,有牙石应做洁治术,或牙周袋内壁刮治术、龈切除术、龈翻瓣术。严重糖尿病患者应以全身治疗为主,待血糖控制后再进行口腔治疗。

3 在门诊小手术及拨牙的术前准备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对可疑糖尿病患者应查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至少应在术前3天口服抗生素。用局麻药时要严格控制肾上腺素用量,手术操作要轻,防止创伤过大,术后继续口服抗生素2~3天。,

4 颌面外科住院患者,一般手术大、时间长、局部创伤大,手术会给咀嚼带来不利影响。此时更要详细询问家族史和查体,常规检查血糖和尿糖。术前已查出糖尿病的患者,应请内科医师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作好术前准备,包括洁牙、龋齿及牙周病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应改用静脉输入胰岛素和抗生素。同时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患者有急性面颈部化脓性间隙感染和外伤者,更应遵循上述检查程序,逐步实施治疗计划。

5 糖尿病易引发牙周病,而牙周感染造成的全身中毒,又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因为高血糖给牙龈下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且使牙龈组织微血管阻塞,牙龈对氧的利用率降低。同时,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下,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可促进细菌尤其是厌氧菌的感染,而这些厌氧菌恰恰是引发牙周炎的“罪魁祸首”。

当牙周组织疾病出现或加重时,不要因为肿胀、疼痛而随便拔牙或施行牙部外科手术,而应积极控制糖尿病。为了保证牙齿与牙龈健康,最好每年作2次牙科检查。作牙科检查时,应该告诉医生您患有糖尿病。另外,每顿餐后均应刷牙,并经常按摩牙龈,牙刷最好选软毛牙刷,并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一旦发现牙龈出血或牙痛应及时就诊。

口腔异味重 提示查血糖

口臭难忍久不愈,很多人都会想到是“上火”或者口腔清洁问题,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口臭其实也是可能暗示了糖尿病的问题。

李大姐今年46岁了,经常觉得口腔异味很严重,到医院做了相应的检查,之后大夫告诉她患有牙周病,并且建议李大姐去查一下血糖。当时李大姐很不理解医生的想法,认为只是口臭而已,为什么要查血糖呢。虽然不相信,李大姐还是去测了一下血糖,检验结果是李大姐患上了糖尿病。对于这个结果,李大姐很难过,也很好奇,李大姐说: “医生真的就从我口臭就发现了我有糖尿病吗?这有什么关系呢?”

高血糖容易造成毛细血管堵塞,对口腔组织的供氧不足,导致可引发口臭的厌氧细菌的大量繁殖 这时不仅引发口臭,还会出现溃疡、炎症等口腔疾患。糖尿病使内分泌紊乱,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碳水化合物难以分解,引起脂肪代谢活跃,从而产生丙酮成分,再通过肺部,由口和鼻腔排出。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口臭的原因。

篇10

[关键词] 牙周健康;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8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232-01

牙周病是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局部刺激因素和全身因素可促进牙周病的发展。为了了解天津市小白楼社区口腔牙周病发病状况,我们分层随机抽取该社区400例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调查对象分为4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100人。男女各半。分别为12岁,15岁,35-44岁,65-74岁。采用分层抽样,等容量,随机的原则进行。

1.2 调查方法和标准 所有检查者均进行专业教学培训,检查的仪器为全国统一配置的移动牙科检查椅,照明灯,CPI探针和口镜。12岁组和15岁组只检查牙龈出血和牙石。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标准。包括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牙龈出血记分为:0为牙龈健康,探诊后没有出血;1为探诊后牙龈出血。牙石记分为;0为没有牙石,1为龈上牙石或龈下牙石。牙周袋记分;0为没有牙周袋,1为牙周袋4-5mm,2为牙周袋6mm或以上。X表示除外牙齿,9不记录。

1.3 统计分析 牙龈出血均数为人均检出牙龈出血牙数,牙石均数为人均检出牙石牙数,牙周袋均数亦为人均检出牙周袋牙数。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下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天津市小白楼街社区12岁、15岁年龄组牙龈出血和牙结石情况 见表1。

表1

2.2 天津市小白楼街社区35-44岁、65-7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和牙结石,牙周袋情况 见表2。

表2

3 讨论 牙周病是以牙菌斑为重要因素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疾病。在牙龈炎早起,经过及时治疗,炎症可以得到控制,长期不治,可出现牙槽骨破坏和吸收,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丧失。1995年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了社区牙周指数(CPI)评价人群的牙周健康状况[1]。本资料采用牙龈出血指数,牙结石指数,牙周袋记分评价人群的牙周健康,这种方法可以全面真实的反映人群的牙周健康状况。1995年全国牙防组对11个省市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牙周健康的人数较少,牙周炎及牙石检出率较高。其中18-35岁年龄组牙周健康人数仅占14.8%,牙石检出率78.6%,5岁年龄组为85.2%,35-44岁年龄组为98.6%,65-74岁年龄组为89.1%[2]。本次调查结果中发现牙龈出血平均牙数12岁年龄组为6.2,15岁组为7.5,35-44岁年龄组为11.3,在老年组牙龈出血7.3。显示随年龄增长牙龈出血均数增高,但是由于老年组人群失牙较多,牙龈出血牙数反而下降。本次调查结果12岁年龄组牙石均数为3.3,15岁年龄组为5.7。牙周袋检出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但牙周袋均数呈下降趋势。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增多,口腔健康受到很大重视,牙周病与全身疾病有很大关系,如高血压,糖尿病,白血病等。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减少,自洁作用差,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对社区进行口腔知识及牙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健康教育,对不良,不健康行为进行护理干预,控制和防止牙周病的发生[3]。吸烟严重危害牙周健康,吸烟通过影响组织的新陈代谢降低局部组织的抗病能力,影响口腔环境。基础治疗包括清除牙结石及菌斑,去除不良刺激,口腔宣教,这是牙周治疗的核心部分。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急性炎症期间,全身药物用量大,疗程长,药物控制后更重要的是局部治疗。翻瓣术针对较严重的牙周炎,龈增生过度者可行增生龈切除术。

牙周病的病因大多由于局部的菌斑,牙垢,牙石,食物嵌塞等,是牙周深层组织受损的慢性破坏性疾病。我国青少年的口腔卫生状况依然很差,牙石检出率较高,中老年人牙周炎的患病率上升趋势,应大力发展口腔健康教育,改善人群的口腔状况。

参考文献

[1] 江汉.湖北省人群牙周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报告[J].2007,3(23):33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