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就业现状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篇1

一、我县目前的就业现状

我县是100多万的人口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农村劳力有46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24万余人。目前,全县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近6万人,回流返乡农民工6395人,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0.5万人,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二、问题及原因

1、金融危机的冲击。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在内,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企业举步维艰,一些企业破产倒闭,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影响到了就业市场。

2、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由于前几年高校不断的扩大招生,致使今年的毕业生规模扩大,增加了就业压力。同时,年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年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因而今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也就越来越困难。我们通过开展毕业生座谈会等活动了解到,我县近几年大专院校毕业生约有5000人尚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这一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其中教育模式的局限是重要原因。各大高校在教育方式上都较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科学实践,以分数而不是个人实际能力来评定一个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时同样以学位证书、资格证书等来判断他们的能力。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还有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有关。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3、大量农民工返乡。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相当一部分外向型企业关闭或停产,导致我县相当数量的在外务工人员失去就业岗位返乡,不仅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农村的和谐稳定带来很大压力。统计显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返乡农民工达6395人,占全县外出务工总数的9.99%。截至3月27日,全县尚有5100名返乡农民工尚未重新就业,占全县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97%。

同时,调查组在调查中也注意到当前在返乡农民工这个群体和乡镇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

(1)缺乏对国际金融危机长期困难的应对准备。相当一部分返乡农民工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快就会过去,缺乏长期战胜困难的心理负荷。

(2)依赖、等、靠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不愿务农,等待政府安置,坐吃山空。

(3)对再就业薪酬的心理预期值过高。特别是原来在矿山企业打工的返乡农民工,现在大钱没处挣,小钱又看不上。本地有一天30-50元薪酬的工作不愿干。

(4)乡镇对返乡农民工的底子不清,担心如实统计上报会自找麻烦,影响当年工作考核。因此造成有关返乡农民工的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县委县政府的宏观决策。

(5)村级组织对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引导亟待加强。

三、对策及措施

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落实政策稳就业。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加大对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及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各项补贴,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及时帮助“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2.拓宽渠道增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倡导和激励全民创业,把发展经济与创造就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总量;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开发就业岗位;通过调整企业结构,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展就业岗位;通过鼓励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自谋就业岗位;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专合组织、协会和专业大户,扩充就业岗位。

3.加强服务固就业。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服务机构,增强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落实求职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档案托管、劳动保障事务、劳动者维权等服务措施。加快我县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开发我县劳动力资源和就业信息网站,使我县劳动力资源开发、就业指导与信息时代接轨。广泛开展多种形势的招聘活动,为求职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当好“红娘”。

4.开展培训兴就业。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全面推进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高校毕业生能力培训,大力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技能人才。以高技能人才培训为重点,加大培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订单式培训”、“个性化培训”等培训新模式。建立健全劳动预备制度,推进城乡“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让更多的技能人才适应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尽早尽快寻求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工作岗位。

篇2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词汇量,扩大,学习习惯,学习策略

一、研究概述

1、研究时间。本小组于2012年5月1日向外国语学院申请科研课题“非英语

专业英语‘学困生’词汇学习现状调查与方法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该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

2.研究现状。据调查,虽然不少学者就词汇学习策略和词汇教学方法等做了不少研究,但很少有人关注英语“学困生”的词汇学习现状。即使有些学者和教师关注英语“学困生”,并发表了相关论文,但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初高中英语“学困生”。即使庄帆(2010)的“高校英语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涉及了高校“学困生”,但该研究旨在对高校“学困生”这一群体的词汇策略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而课题“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词汇学习现状调查与方法研究”旨在调查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的词汇学习现状,并针对他们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教、学建议。

3、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调查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的词汇学习现状,寻找有效扩大“学困生”词汇量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困生”能够成为英语学习的优等生。

4、研究结果。该问卷课后发放,20分钟后回收;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8份,其中有效问卷53份。调查结果如下:

表四 学习背景

5、结果分析

(1)词汇学习态度的结果与分析。词汇学习态度主要是指学习者对词汇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和看法。从表一可以看出,大约有81%的“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显得很被动,没有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甚至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意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大约87%的“学困生”认为词汇学习比较枯燥,但他们中大多数人知道要学好词汇就离不开可行的词汇学习策略和自身的努力。

(2)词汇学习习惯的结果与分析。从表二可以看出,66%的“学困生”并没有可行的英语词汇学习计划,即使有的同学有学习计划,但由于管理能力差,缺乏自我约束力,所以并没有加以实践。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词汇学习中目标性不强,学习散漫。

(3)词汇学习策略的结果与分析。从表三可以看出,79.2%的“学困生”至今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单词记忆策略,他们所采用的记忆策略单一或采用了相对机械的记忆策略——背单词表、查词典策略,而很少有同学采用需要归纳总结的词汇记忆策略——归类策略、构词法策略;需要灵活应用的记忆策略——练习策略、运用策略;拓展记忆策略——诵读策略、广泛阅读策略。由此可以看出,“学困生”在学习词汇时大都采用了死记硬背的方法。

二、词汇学习方法探讨

从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的词汇学习现状与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有着密切关系,也与他们的英语学习背景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1、对“学困生”的建议:(1)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2)养成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3)学会尝试不同的记忆策略。

2、对教师的建议:(1)给予“学困生”更多关注;(2)以人为本,因材施教;(3)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

三、结束语

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只是我们给那些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贴上的一个标签。事实上,他们的专业课或其他方面可能都很优秀,只是由于英语学习方法不当,或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英语学习暂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只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指导,他们完全能成为优等生。因此,虽然本次研究只涉及了文理科共5个学院约60名学生,研究样本不够大,但希望本次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和英语教育工作者关注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希望大家共同探讨,努力尽快找到让“学困生”“脱困”的更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01).

[4]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2005(01).

[5] 庄帆,高校英语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附件:

问 卷 调 查 表

为了真实的反映问题,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我们做了这份问卷调查,希望你能给我们提供真实的信息,非常感谢你的配合。谢谢!

学院: 性别:男( )女( ) 学了几年英语: 年

1、 你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怎么样?( )

A、主动

B、不主动

2、你觉得词汇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部分吗?( )

A、是

B、不是

3、你觉得要学好词汇最重要的是什么?( )

A、记忆力好

B、记忆策略

C、自身的努力

4、你怎样看待词汇学习?( )

A、 比较枯燥

B、比较有趣

C、记忆单词对我来说不是负担

5、你有可行的英语词汇学习计划吗?( )

A、有 B、没有

6、你怎样选择英文课外阅读材料?( )

A、只要是英文原著都会看

B、老师推荐的有针对性的以及对自己有帮助的英文文章

C、只看自己喜欢的某一方面的书籍

D、除英语教科书外,从不阅读英文课外书籍

7、你会定期(1或2个月)复习以前学过的词汇吗?( )

A、会

B、不会

8、除了在英语课堂上,你会花时间学习词汇吗?( )

A、会

B、不会

9、上英语课你会认真听讲吗?( )

A、会

B、不会

10、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原因是什么?( )

A、老师的教学方式呆板

B、讨厌英语老师

C、没兴趣,不想学

11、课前有否预习新单词?( )

A、有

B、否

12、你是怎样学习词汇的?( )(多选)

A、背词汇表

B、通过单项词汇练习

C、通过背诵固定短语,习语及篇章

D、通过查阅词典

E、借助词根、词缀、词源等构词知识学习词汇

F、将单词按照语义,语用关系进行归类后学习

G、通过大量阅读,有意识的增加词汇量

H、在日常的听、说、读、写、译活动中增加单词的出现频率,进而学会单词

13、我尝试过多种记忆单词的方法,通过对比找到了比较好的单词记忆法?( )

A、是 B、否

14、你所就读的中学重视英语教学吗?( )

A、很重视

B、较重视

C、不重视

15、你中学英语教师的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怎么样?( )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篇3

近几年来,重庆妇女事业伴随着重庆全面快速发展而同步发展,重庆妇女理论研究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密切关注全市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中突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整合妇女研究的各方资源与力量,开展了多层次、跨学科的妇女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妇女理论研究论文和调研报告,主动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推动我市妇女发展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应有贡献

(一)围绕妇女发展开展研究,实现理论研究的实践性

妇女理论研究是妇女工作的基础和先导,妇女工作的发展推动妇女理论的进步。按照妇女理论研究为妇女工作实践服务的原则,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促进男女平等、构建社会和谐发展为基本点,紧紧抓住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其中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采纳和全国、市领导的批示,较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依据

农村妇女现状调查为重庆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2006年4-6月,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发挥农村妇女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对农村妇女生产技能状况、现实生活情况、婚姻家庭关系、参与村委会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建立了重庆市农村妇女现状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调研报告《发挥农村妇女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得到全国妇联和市领导的肯定,并被重庆市政府研究室编印的《决策参考》采用,课题的3个子报告分别在国家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引起了积极反响。

农民工婚姻状况调查为新时期和谐农家建设提供依据。2006年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农民工为主体进行深入调查,完成了《关于重庆市以及农民工离婚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的报告》。《报告》得到全国妇联黄晴宜书记、市长王鸿举和时任市委副书记邢元敏的肯定和批示,部分内容以《内参》形式上报国务院,为重庆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农村留守女性遭受犯情况调查成为保护妇女权益、完善农村综合治理制度的先驱。在几年的农村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妇女受犯的问题日益显现,及时联合重庆市女检察官协会开展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女性遭受犯情况的专题调研,经过为时近1年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了我市农村女性遭受犯的基本现状,发展趋势,2008年形成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女性遭受犯情况的调查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肯定和重要批示,市政府相关部门就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正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女干部参政情况调查为培养使用女干部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抓住重庆市各级党政部门干部大换届之机,2006年我们开展了全市处级女领导干部实际配备情况的调查研究,其调研数据为进一步建立完善重庆市女干部人才库作出了积极贡献,翔实的《重庆市妇女参政情况分析及建议》调查报告,为大换届中使用配备女干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现实依据,得到了市委及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为建立重庆市女干部挂职锻炼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们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点,多次组织专家、实践工作者开展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专项调研,积极研究了我市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教育监护、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2005年,《农村留守孩子情感缺实心理矫正的长效机制》及《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建立“留守子女”教育和监护体系》两篇论文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2007年,《关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成长状况的调研报告》和《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市领导的重要批示,其中《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市委的全文转发。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为研究制定女大学生就业制度提供参考。针对女大学就业难的现实,积极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举办“女童就学与女大学生就业论坛”,收到来自各理事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的论文及调研报告30多篇,其中20多篇高质量的文章从女大学生就业观念、市场需求、就业保障、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并为重庆市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几年来,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结合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确定年度研究主题,于每年年初下发涉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社会性别主流化、妇女发展的六个优先领域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课题指南,积极引导广大会员、单位会员和各级妇联开展妇女理论研究和调研,主动积极地服务于妇女、妇女事业及妇女工作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共收到来自会员、理事、会员单位和基层妇联组织的相关论文和调研报告200余篇,推荐到市级以上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文章50余篇。

(二)整合理论研究资源与力量,实现理论研究的开放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妇女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我市妇女理论研究依托研究会这一平台,整合多方资源,拓展妇女理论研究的领域,开展多层次、跨学科、跨行业的研究,较好地形成了妇女研究的合力,提升了全市妇女研究的水平和理论研究会的社会影响力。

一是依托大专院校和社科单位开展妇女理论研究。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设在各大专院校的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为重心,联合社会研究力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发展的阶段性和战略性的理论研究,包括性别平等与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妇女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留守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国家、市级学术刊物上发展了相关的理论文章,在国家级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发言受到好评。

二是广泛发动研究会理事、成员单位和相关单位具体参与重点课题及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来自我市40个区县(自治县)的85个部门单位中富有妇女工作实践知识和经验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研究力量,开展妇女现实问题研究。2007年联合重庆市女检察官协会从库区和谐家庭建设、农村留守妇女受害问题、妇女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形成多篇有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调研报告,有3篇文章编入《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暨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得到全国妇女理论研究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重庆市各派妇委会针对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活动,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其中民革重庆市委妇工委撰写的调研报告还代表重庆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

三是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在妇女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将妇女理论研究融入妇女工作实践。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根据各区县(自治县)妇女问题的重点、难点和各地妇女工作特点,统筹指导全市妇联系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先后在黔江等5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美德调研活动、在江津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专项调查、在渝中区和沙坪坝区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调查、在渝西片区开展了农村剩余女劳动力有序转移途径与对策研究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模式及方法调研、在主城区开展了城市社区家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和妇女就业与创业问题调研、在重庆市政府幼儿园和重庆市景德幼儿园等6个单位开展了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调研和分析,以及进行了“妇联组织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作用”、“妇联组织如何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妇女参政议政状况”等问题的调研,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增强了我市妇女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

四是开展各级学术研究活动,提升研究水平。2006年与重庆市委党校、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平等和谐发展”系列论坛活动,其中“发挥农村妇女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女童及女大学生就业”、“女性生殖健康促进计划与新农村建设”论坛,共收到论文近100篇,其中12篇论文被推荐并入选全国妇联妇研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性别平等”研讨会年会论文汇编,另有多篇论文在《重庆发展》等市级以上公开发表刊物上刊登。成功承办全国妇联在渝召开的全国省市妇联主席关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妇女组织作用”的片区研讨会,得到全国妇联的肯定。协助全国妇联妇研所在渝召开“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构建中国妇女教育体系研讨会”,与重庆工商大学联合推荐的27篇论文全部获奖。通过广泛组织和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活跃了我市妇女研究工作,推进妇女理论研究创新。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研究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学会工作的基础。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长期以来狠抓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学会的职能作用,增强了研究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会员队伍稳步发展,组织网络逐步健全。目前,全市各区县都设立了妇女理论研究机构,大部分在渝高校、党校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社科院和部分党政部门也加入到妇女理论研究行列中来,一大批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专业人才被吸收为会员,逐步形成了由妇女理论研究会牵头,以妇女工作者、高等院校、社科系统、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为研究骨干,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积极参与的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新格局。

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按照《章程》开展工作,探索建立管理制度,积极为会员提供服务,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一是及时为会员提供学术信息,组织会员申报全国、市级学术研究课题项目,为会员开展学术研究创造有利条件。其中《发挥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对策研究》课题被重庆市科委列为2006年社会科学软课题,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根据这一课题写出了1个主报告和3个子报告,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二是建立片区理论研讨会制度。到目前为止设立了主城区和渝西片区两个理论研讨片区,每年召开一次片区研讨会,为基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交流学习机会,受到了基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欢迎。三是完善评选表彰制度。从2005年起,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的考评机制和奖励办法,把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纳入重庆市妇联对各区县(自治县)妇联的综合目标考核中创新工作加分范围,并定期在全市范围开展年度优秀调研报告和论文评选表彰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热情。

几年来,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推进我市妇女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会员的辛勤努力、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这里,我代表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向各位会员和参与、支持妇女研究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今后工作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是重庆认真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314”总体部署,推进重庆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妇女事业创新发展,妇女理论研究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全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总书记对重庆做出的“314”总体部署,深入研究我市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主动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和全市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实践,努力开创我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

(一)贯彻落实*精神,促进妇女理论创新

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精神武装全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头脑,用*精神指导全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是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及广大会员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党的*报告强调指出:“要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妇女理论研究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的认识,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指导妇女理论研究,坚持用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研究妇女问题,把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有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我市妇女和妇女事业发展,作为妇女理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抓住妇女在参与、生存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国情、市情和妇女的需要出发,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探索规律,积极推进妇女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更好地为妇女发展,为建设新重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突出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重庆新一轮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结合我市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的实际,有重点地开展妇女理论研究。

要加强妇女基本理论的研究。妇女基本理论研究是对妇女现实问题、妇女发展实践进行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理论概括、理论升华,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各位会员、团体会员和各地妇联组织要重视妇女基本理论研究,从我市实际出发,有重点地进行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机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参与发展,先进性别文化的内涵以及妇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为妇女发展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要加强妇女问题对策研究。我们要抓住现实生活中妇女生存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侵害妇女权益、影响男女平等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在重庆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314”总体部署的历史进程中,促进妇女和妇女事业与经济的同步发展。要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市进城务工妇女、农村留守妇女的权益维护问题、和谐社会创建与婚姻家庭和谐问题、城市妇女就业与创业问题、妇女的政治参与问题等现实性问题的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妇女相关问题提供依据,促进妇女现实问题解决,使妇女研究在推动妇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加强妇女工作的研究。当前,实现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重庆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跟上加快发展步伐,在参与加快发展中实现妇女工作的新跨越,是妇女工作研究面临的新课题。我们要结合重庆和重庆妇女工作的实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将妇女理论研究纳入妇女工作实践,增强妇女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实践性。各位会员、团体会员和特别是各地妇联组织要围绕“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开展调研,适时我们将以“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题,邀请专家学者、妇联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围绕这个课题开展研讨,收集汇总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妇联工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要进一步发展妇女理论研究队伍。目前,我市参与妇女研究的范围已从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和妇联系统扩展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热情关心和积极参与研究。但妇女理论研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人口学、法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需要动员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广泛地吸纳党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要进一步拓展党政部门的同志参加妇女理论研究,以便推动研究成果进入决策,有效地促进妇女问题的解决。要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在妇女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及时研究妇女群众的重大难点问题。要不断调整充实联络员队伍,在市妇联机关业务部室、市直妇工委、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职能部门、女职工集中的行业等设联络员代表,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要通过学术活动吸引人才,通过加强培训培养人才,通过评奖评优激励人才,把热心妇女理论研究的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合起来,不断壮大妇女理论研究队伍。为更好地整合研究力量,各区县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健全妇女理论研究队伍,并充分发挥好作用。我们还要积极发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社科部门建立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以推动妇女理论发展。

篇4

渠县档案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大调研”活动,结合工作实际,现就汇东乡龙眼村1组一对象户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一)家庭成员

对象户家住汇东乡龙眼村村办公室附近,于2016年脱贫。该户明白卡上共2人,包括户主(37岁)、之母(61岁)。

(二)家庭环境

1、家具家电齐全:大小空调各一个,卫星电视机一台,冰箱一台,沙发老式新式各一套,木质餐桌一张。

2、装修情况:房屋为三间一楼一底,外墙贴满瓷砖,厨房台板贴有瓷砖,碗柜为铝合金制成,装有玻璃拉门,整洁、卫生。窗户上装有玻璃,挂着绿色窗帘。

(三)家庭收入

户主经技能培训后到福建省泉州一鞋厂务工,月收入2000元;之母在家种植时令蔬菜。

(四)享受政策

1、农保一人一年共900元。

2、享受医疗救助扶持,面交新农合参保费,县域内住院按90﹪报销。

3、引导户主技能培训后到福建省泉州一鞋厂务工,月收入2000元。

4、享受移民搬迁分散安置5万元,今年4月已入住房。

二、致贫原因

1、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距离主公路远,交通不便。

2、之母眼睛四级残疾。

3、户主本人无就业技术。

篇5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社会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13-04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并轨,高校经济困难生不再是个体现象,已成为一个群体,迫切需要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高校帮困助学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资助类型丰富,帮扶周到而有效。但从帮困工作的长效机制来看,对经济困难生的关注不应仅停留于此,经济上的帮助只是输血式的,现实中这一群体的综合能力不容乐观,单薄的物质基础导致教育起点的落后,自卑的心理导致在各种能力的试验场“缺席”,甚而在来自各方面压力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解决经济贫困是经济困难学生改变人生的必要途径,但绝不是唯一目的,提高这一群体的综合能力,才能解决帮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问题 。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冶能学院的经济困难学生总数为471人,占学院学生总数的34.12%,为帮助他们发展综合素质、顺利成长成才,我们专门针对经济困难生提出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模式,组织经济困难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就业社会实践即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提高经济困难生综合能力模式提供了有益探索。

1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现状

经济困难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因受地域教育条件限制,他们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比较单一,社会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相对欠缺。同时带来自信心缺乏、人际交往被动等心理特征。

1.1 心理状态分析

由于经济困难生这一群体特殊的成长环境、沉重的经济负担、面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使得大多数经济困难生的心理健康呈现出亚健康状况。承受了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形成自我认同。首先,家庭负担重、经济拮据、社会的偏见及关注、贫富差距落差大等都一定程度地造成了经济困难生心理自卑,缺乏自信。同时,由于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整体能力较非困难生群体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看到他们多才多艺,再想想自己的一无所有,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形成对自我的否定,缺乏信心。【1】由于经济困窘,有些经济困难生担心被别人看不起,不敢在人前暴露自己的家境,不由自主地在内心深处设下屏障,拒绝与人交往,害怕参加集体活动,表现为自我封闭,不合群,从而失去自我,成为一个“沉默者”。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心经济困难生的生活和学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种帮助也使部分学生产生等、要、靠的依赖心理。

1.2 人际交往能力分析

过度专注于书本知识学习造成了知识面的狭窄,加之经济上的困难,使得经济困难生缺少精力和经济实力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机会,视野比较狭小。

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经济困难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原因。这些同学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他人,却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却总感到没有机会;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则是硬邦邦的。这些情况都是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表现。为此,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1.3 学习能力分析

学习能力方面,相比家庭优越的孩子,经济困难生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工具性知识或能力较为欠缺。同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性格比较内向,加之周围人的偏见,导致他们很少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也自己放弃了很多实践机会,这又造成了他们后天学习能力偏弱,多种因素导致了学习能力不强。

学校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是经济困难生参与实践的主要途径,而在自主实践方面,经济困难生参与更多的是不需要金钱投入的活动,他们还往往希望能通过实践活动赚钱补足生活费用、减轻家庭负担。

2 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意义

“授人以鱼”的同时如何“授人以渔”?近年来,我校在建立健全以“奖、贷、助、勤、补、减”等为主要手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调查显示,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略强,创新能力略弱,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处在两个极端的比例均高于非贫困生中相应比例;除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外,经济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众多经济困难生能力的发展;要真正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发展,仅仅依赖经济上的资助是不够的,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专业发展的机会。高校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需注意实践内容与专业的相关性、实践活动实践的安排、活动的系统性和持续性等问题,避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学院扩大资助面提高资助力度的同时,注重帮助经济困难生摆脱心理问题、掌握专业技能、学会社交、提升综合素质,开展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项目,坚持“扶志与育人”相结合、“提高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专业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学生近期期望与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使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能力本位型就业社会实践模式探索与实践

为满足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诉求,调整他们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努力构建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能力本位型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教育模式,让他们了解国情、关注行业动态、感悟成才真谛,让经济困难大学生从在校时期开始就努力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学好为社会服务的本领。

3.1 能力本位型就业社会实践模式的提出

“能力本位”中的“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本领或才能,而非单一指“技能”。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而非知识水平,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

能力本位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与社会实践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第一,能力本位型社会实践模式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大学,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解决学生成才的需要——综合素质提升。以人为本还体现在社会实践重视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要,注重“学”而非注重“教”。第二,能力本位型社会实践模式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应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大课堂提升自我的需要。第三,能力本位型社会实践模式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它打破了僵化的学科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2 能力本位型就业社会实践模式的建构

高等教育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能力本位型社会实践运行新模式构建主要体现为“组织指导全员化、实践内容课程化、活动场所基地化、运行方式项目化、考评机制多元化”。

3.2.1 组织指导全员化。

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开展就业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形成共识、形成合力。第二个方面是受教育者的全员化,即社会实践需要全覆盖。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实现“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实践”。

3.2.2 实践内容课程化。

(1)实现课程化要注重课程意识的转变。课程意识转变的主体一是组织者、管理者,二是学生。其中,组织管理者的课程意识转变是重点,学生课程意识的转变主要还是受到组织管理者的影响的。

(2)实现课程化要注重课程内容向多层次、多样性转变。实现课程化,就要根据不同年级、专业以及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目标、有计划地展开。

(3)实现课程化要注重师资结构向多渠道转变。社会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必然是多元的,师资结构必然是多渠道的。要广泛动员每一位教师广泛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4)实现课程化要注重课程取向向能力本位转变。在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中,要不断强化能力本位的取向。它至少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从事本专业和跨专业工作的能力。即既能成为某一特定专业的合格劳动者,又能从事与之相关或相近的岗位群的工作。二是具有适应劳动力市场行情变化的能力,即能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等情况,主动寻找新岗位,并较快适应、站稳脚跟。三是具有现代人生存所必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四是具有良好的做人道德、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操、积极乐观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3.2.3 活动场所基地化。

社会实践基地是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稳定载体,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由“游离式”向“定点式”、“分散式”向“集中式”、“精英化”向“大众化”、“形式化”向“有效化”转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基地中通过接触人与事从而认识社会、研究社会,或者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从社会的需求中认识自己的不足。简言之,学生在这些基地中受到锻炼,从而为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3.2.4 运行方式项目化。

主张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方式的项目化,就是要在社会实践的深入调研、重点立项、公开招募、加强培训、动态管理、实绩考核等各个阶段大力推行项目申报制,实现组织方式的项目化、经费支持的项目化等等。项目申报制指学生根据学校社会实践总体要求以个人或者团队名义申报社会实践项目,学校根据申报情况通过一定方式确定社会实践立项课程,并给予经费支持的运作方式。

3.2.5 考评机制多样化。

在社会实践的考评、激励机制的建立中,要照顾到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既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及奖励做出具体规定,激励竞争;又要注意对教师以及各个院系管理部门的激励机制建设,院系部、教研室应制定考核措施,将教师工作量、干部业绩、个人经济利益要与其所承担课程特点评定社会实践应当完成的工作量、每学期完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量、工作效果挂钩,使激励机制形成从上到下的完整体系。

3.3 能力本位型就业社会实践模式的践行

2011年1月8日冶能学院申报了昆明理工大学的“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项目,提出了践行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社会实践模式”,组织经济困难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就业社会实践模式作为其中的一个子项目,以“走进企业、了解就业、提高能力、指导成才”为主题,旨在学习优秀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了解用人单位的现状和需求;培养我院经济困难学生的调研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与校友学长交流,了解他们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经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的了解; 拓展视野,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经济困难生思考总结能力、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知识的意愿,强化专业认知度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就业社会实践主要针对低年级同学分为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学生自行组队申报,确立“选题——组织学生团队——活动申报——确定指导教师——方案设计——技术培训——活动实施——总结考评”的实施环节;二是学院集体组织,统一安排,2011年4月28日至5月1日到广西某钢铁公司参加实践,具体流程如下:

3.3.1 活动前期——准备、动员。

(1)联系目的地,沟通接洽事宜,购买火车票,预定住宿。

(2)确定带队教师,选拔参加活动的经济困难学生代表。

选拔原则:学生自愿报名,根据学生递交的活动策划、调查问卷和问题提纲进行筛选,最终每班选出一人作为代表参加活动。

(3)汇总学生个人递交材料形成团队活动的策划书、调查问卷(针对公司员工)和问题提纲(针对公司人力资源部一份,针对校友学长一份),再要求参加活动的学生广泛征集同学们迫切关注和期望了解的问题,形成学生个人的问题提纲。

(4)集体动员,强调纪律,分工分组。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调研组、编宣组和后勤组),选出组长,做到尽快熟悉本组成员,以便集体行动,小组查人,信息畅通,保证安全。同时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3.3.2 活动中期——实地参观、座谈交流。

(1)参观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热电厂和炼钢厂,公司安排工程师负责引导、讲解和安全事宜。学生切身体验工作环境,并与负责人具体提问、交流。

(2)与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力计划科领导和我院相关专业的校友进行交流,了解公司现状,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以及招聘面试注意事项等,了解校友的学习、工作和成长经验,指导学生更好地规划好大学生活,尽快成长成才。

(3)与人力计划科招聘负责人和校友共进晚餐,继续深入交流,委托校友向同事发放调查问卷。

3.3.3 活动后期——分析总结、递交报告、进行宣讲

(1)学生进行活动总结,每人递交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调研报告,老师提出指导意见后进行修改。

(2)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并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汇总,得出问卷结果,开展调研汇报。

(3)把学生各自的调研报告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汇总整理为团队的调研报告,开展调研汇报。

(4)学生根据调研报告和活动照片制作调研汇报的PPT,由老师组织学生统一进行预汇报,老师提出意见后学生对PPT进行修改,之后在所在班级班会或团日活动时进行宣讲,与同学分享活动成果,交流心得体会。

(5)根据个人调研报告、调研期间的表现和调研结果的宣讲情况,最终评比出调研活动优秀个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奖励且颁发证书。

3.4 实践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就业社会实践活动较为全面地锻炼了参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实现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例如:通过学生代表的选拔,广泛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策划思考能力;通过广泛征集同学需要了解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沟通能力;通过分组分工,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分工协作能力;通过参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专业知识的认知,增强了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座谈交流,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调研学习能力;通过晚餐交流,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撰写调研报告,锻炼了学生总结思考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问卷的统计分析汇总,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汇总能力;通过PPT宣讲,锻炼了学生的材料整理,PPT制作和公开表达能力。

作为首次尝试,就业社会实践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由于经费有限,尚未实现组织指导全员化,不能让学生全员化参与,不能实现社会实践全覆盖;由于对教师以及各系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指导就业社会实践的师资结构向多渠道转变尚未形成,不能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仅限于辅导员组织带队;由于时间紧迫,就业实践前期准备略显仓促,导致全盘统筹考虑不周,在一些细节留有遗憾;为了避免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参观调研实际时间较短,学生感觉意犹未尽,就业社会实践应安排在寒暑假较为适宜;由于都是经济困难生,交际表达能力比较欠缺,显得学生总体主动性不强,应在实践前进行充分培训和深入动员。

参考文献

1 英楠,牛栋,杨秀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1,(5):51-52.

2 艳.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的研究[D].硕士学位,河北师范大学,2007.

篇6

一、调研思路

根据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调查问卷,走访顶岗实习学生及其顶岗企业,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形式掌握了解其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行业专家及毕业生对该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以分析总结,最终形成专业调研报告。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需求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素质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

二、调研方式

(1)现场调研:走访企业和顶岗实习学生。

(2)调查问卷(二维码)。

(3)电话、QQ、微信调研。

(4)网络大数据分析。

三、调研分析

1.监理行业现状及发展

2015年全国共有7433个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参加了统计,与上年相比增长2.12%。2015年年末工程监理企业从业人员945829人,与上年相比增长0.42%。 2015年年末工程监理企业注册执业人员为223346人,与上年相比增长10.64%。其中,注册监理工程师为149327人,与上年相比增长8.67%,占总注册人数的66.86%;其他注册执业人员为74019人,占总注册人数的33.14%。2015年工程监理企业全年营业收入2474.9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1.43%。

根据某招聘网站统计数据显示,监理员薪资平均水平为3689元每月,据调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监理毕业生实习期的薪资水平在1000~1800元每月,毕业1~2年后的薪资水平在2000~3000元。

2.辽宁省监理企业用人需求

2017最新数据,辽宁省共有监理企业371个,其中房建甲级资?|的有124个,我校长期保持校企合作的监理企业有12家,每年提供实习岗位百余个。通过对实习生所在企业进行问卷调研,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综合能力满意度:非常满意68%,很满意23%,基本满意9%,无不满意。说明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相当高,和同类院校其他相同专业毕业生相比也非常满意。

在某招聘网站上统计信息显示,目前沈阳市监理岗位招聘数量达到6800多个,可见监理岗位需求量大。其中符合我校毕业生条件的招聘需求量占比较大,所以辽宁监理行业用人需求呈乐观态势。

通过对企业的问卷调查,其中企业对人才最看中的能力主要有工作态度、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知识。

3.我校监理毕业(实习)生就业情况

我校自2011年开始进行监理专业大专招生之后,每年都统计了就业情况,就业结构如下表,其中监理岗位就业人数和比例逐年提高,在建筑领域其他施工类岗位工作的人数比例也相当大,不在建筑领域而在其他行业创新创业的学生比例较小,说明就业对口率较高。

通过走访毕业生,对他们工作后的反馈整理如下:

识图、构造、质量控制等课程内容在工作中应用较多。看懂图纸是开展施工或监理工作的前提,知道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才能做好监理工作。

篇7

摘 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现代应用型人才,高校就要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从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原则介绍入手,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各个方面的方法,最后论述了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在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经济格局下,先进的物流管理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掌握一定物流经营管理方法和物流技能的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高校通过3年或4年的培养,要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而实际多数高校由于种种原因,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投入较少。不少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条件较差,校内没有实训室,校外没有实训基地,即使有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也大多流于形式,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因此如何建设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1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原则

1.1 应用原则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倾向于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学生通过从课堂上获得理论知识,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得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1.2 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围绕专业课程开展,可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安排相关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进行,当然也可以在专业课程基本学完之后,以毕业实习形式进行。

1.3 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从高中跨入大学,课程结构与知识体系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从高中的文化课学习到进入大学的专业课学习,从对专业的懵懂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需要一个过程。通常按照教学大纲,学生大一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大二才真正开始学习专业知识,由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应该由易到难,逐渐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因此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应从物流运作流程和有关设施设备认知开始,再到实际的情景模拟或物流软件模拟,最后可以让学生针对实际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找出该企业在物流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

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法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为三部分:(1)课堂实践;(2)校内实践;(3)校外实践。

2.1 课堂实践方法

课堂实践教学中可使用的方法有:

(1)小组讲授法。在授课过程中如遇到一些章节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便可采用小组讲授法,其方法为:根据章节内容安排所需小组数量,每组4人,将课堂所需讲授的内容分配到每小组,小组针对指定内容查阅资料,进行总结,写好大纲,选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讲,每个代表讲完后先由学生进行评价,最后老师对所讲内容的不足进行补充说明。此方法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小组讨论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相关论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并安排小组长,由组长安排组员搜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归纳要点后派出每组代表在课堂上讲述,讲述完毕后,小组间互相评价,最后由学生分析优劣,形成对论题的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3)案例教学。根据本节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引出相关案例(案例以真实的经济和企业背景为基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使学生学会如何将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处在物流工作的职位上思考问题,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

2.2 校内实践方法

学生在校内除了课堂实践外,还有些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活动,在此统称为校内实践,每学期根据课程开设一定时间的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有以下几种:

(1)企业参观。在完成相应理论教学后,带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可以安排企业物流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一次座谈会,物流工作人员针对企业的物流运作体系和物流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好的解决方案等等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如有疑问可以直接询问工作人员,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实际的物流知识。如《仓储管理》中讲到仓储设施设备时,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了解相关设施设备以及仓储基本的作业环节。介于物流企业大多采用轮班制,企业参观可安排在周末进行。

(2)调研报告。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根据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考察调研,自己查找资料,就某一项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先由学生就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撰写提纲,再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提纲。例如讲到配送方面,可以让学生就当地快递行业快递服务做个调研报告。

(3)撰写专业小论文。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毕业后希望从事的工作,学生自己选择论文题目,或者由指导老师帮其选定题目,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科技论文的要求完成小论文,论文一定要突出实践性,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积累经验,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获得获取知识的乐趣。

(4)实验室实训。如果高校有物流管理方面的实验室,可安排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通过操作物流软件形式进行专业模拟实践。实训可以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如《供应链管理》课程,我校有一套供应链管理的软件,在开课前把学生分组,各组同学分别担当供应链中的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客户五大角色,并规定流通的产品种类,通过8次左右的实训,让学生体验物资流通的整个过程。

(5)参加物流比赛。近几年全国的各种物流比赛较多,有实际操作方面的,也有就企业实际情况调研写调研报告的。资金方面较宽裕的高校可以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一些这种比赛。我校在2010年12至2011年6月组织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专业竞赛,从2010年12月10日举办的知识赛开始,经过知识赛、物流仿真模拟赛到总决赛,从开始的80多位同学参加知识赛,最终有五位同学参加了总决赛,我校以西安顺丰速递为调研对象,撰写调研报告参加了全国总决赛。此次比赛让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获益匪浅,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借鉴了其他高校在学生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

2.3 校外实践方法

校外实践就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物流企业现场实践。形式有:

(1)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使学生全面感受物流岗位的所有职责,让学生在担当企业员工角色中提升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这种方法按学生就业感兴趣的方向,有选择地进入相关的物流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学校派实习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参与企业正常作业。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第一学期,以2~3个月为宜,安排在学生毕业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是为了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前体验实际工作中的艰辛与收获,培养学生物流岗位的动手能力。

(2)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自己联系企业或在学校推荐的企业实习,在最后一学年放寒假前确定好学生的毕业实习企业。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为学生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这一阶段表现出色,将有机会被实习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或实习企业可以帮学生推荐工作,因此毕业实习是学生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3.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指导老师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高校要制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激励机制,在任职条件、职称评审、工资待遇以及教师引进等方面向双师型倾斜。一方面鼓励在校老师分期分批地到企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一些物流企业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发挥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

3.2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应从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两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物流实训室建设应满足学生课内实训与综合实训的要求。校内物流实训室是为了配合课内实训与综合实训建立的,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校内物流实训室应以仓储管理作业、流通加工作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货物分区、储位分配、验收,货物编码、堆存和养护技术,分拣、配货、配装,叉车操作,包装,集装技术操作,条码、RFID技术设备使用等作业功能的要求。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满足学生认知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甚至就业一体的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认知,使学生熟悉物流相关工作环节的工作环境、流程,熟悉相关的设施设备;体验,通过专业学习过程中有计划的短期实习,使学生体验到相应的岗位角色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以及责任,掌握岗位操作的基础技能和操作要点;顶岗,使学生能够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

3.3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高校应在借鉴其他院校成功做法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成绩考核等方面,建立覆盖实践教学各环节、全过程的教学管理制度。

4 结语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正是解决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8

阿巴嘎旗肉食品加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几年,由于受国内市场、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旗牛羊肉市场呈现总体低迷的态势,牛羊肉批发均价一直处于下行空间,由于收购及批发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给养殖户和加工企业加大了经营压力。今后的几年里牛羊肉价格是否会迎来新的增长点,养殖户及加工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和发展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

一、市场行情分析 据调查,2017年16月份全区牛羊肉批发价同比下降6.7%和9.1%,到了11月份与上期相比又下降了9.8%和4.4%,这就是说肉价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从国内牛羊肉市场供应来看,还是维持相对偏紧的状态,市场行情主要驱动力多集中在消费一端,高端市场消费量虽然呈现增长,但增长区域多集中在电商渠道,而非传统的批发市场。另外,随着我盟周边地区育肥牛羊肉源大幅增加(巴盟、赤峰、河北等地),加上进口低价牛羊肉的大量涌入,已经对国内终端市场形成冲击,尤其是消费终端市场在采购上表现明显。由于育肥牛羊与本地牛羊肉价格上的差异,使得锡盟牛羊肉销售市场占有率低,加工企业依靠订单生产,从而造成牛羊肉价格下降。

当前,无论是从技术投入,还是在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寻求转变,牛羊肉经营企业普遍对国内牛羊肉需求持乐观态度。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内牛羊肉需求的增长快于生产的增长,预计2017年牛羊肉的需求量分别在150万吨和80万吨,牛羊肉始终处于偏紧状态,价格高位运行,不排除有上涨的可能,但涨幅趋缓。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旗作为锡林郭勒盟重点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正处于由数量扩大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生产加工设备落后、肉源供应不稳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规模化工业化水平低,冬春补饲能力差,防灾抗灾能力弱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旗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4家,日加工能力为13000只羊,78月份是我旗牲畜出栏集中急售期,既使企业满负荷生产,也远远达不到牧民多出栏、早出栏的要求,造成羊源外流和待宰周期长,羔羊掉膘、掉秤的损失。而加工企业由于受市场或订单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开工较晚,而且也不能满负荷生产,这就给牧民集中出栏与企业待宰时间长产生矛盾。

从目前牧区养殖成本和终端消费情况分析,养殖户做为经营个体,某种程度上讲很难顺势出栏,由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牧民仅靠自身能力出售牛羊的话,往往利润较低。另外,受气候、草场植被的影响,很长时间牧户要依靠饲料育肥,这就造成养殖成本的提高,严重影响了牧民的收入,加上其它费用,收入寥寥无几。按2017年收购价一只羊的利润不到150元,甚至有些牧民还达不到饲养成本。

三、我旗当前采取的措施 提高加工能力。为彻底解决急售期牧民加工难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减少牧民损失和羊源外流,今年我旗通过招商引资又有两家大型牛羊肉加工企业(额尔敦、蒙高丽亚)入住我旗中小企业就业创业园区。目前,上述两家企业已开始破土动工建设,预计年内投产,届时生产能力将新增7000只羊单位,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能力不足的瓶颈,为市场源源不断提供原生态的牛羊肉,从而也会提高阿巴嘎旗绿色食品的知名度。

保证供应稳定。价格不稳定、产量不稳定确实是整个内蒙古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难题,羊源旺季时压价,打击牧户的积极性,羊源淡季又形成高价羊。所以如何使牛羊肉供应量的稳定,政府有关部门在整个屠宰期不断加大检查和支持力度,在生产期为活畜运输车辆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安全高效的肉源。

四、肉食品加工发展方向的建议 (一)发挥好牧区合作社的优势,通过牧区合作组织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统一组织与加工企业的联系沟通,通过合作组织与企业长期建立稳定的订单式生产关系。实现牲畜有序出栏加工,避免生产期待宰,减少牧民损失。并与企业建立有机养殖基地+产业化生产+物流配送体系+终端市场的产业链运作模式。

篇9

关键词:汽车维修行业;“7S”职业素养;培训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一、广西汽车维修行业职业人才素养现状

与发达省份相比,目前广西的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汽车维修售后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水平较低,这样的状况无疑制约了其交通行业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汽车维修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利用多方资源优势,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先导,在深入分析汽车市场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企业‘7S’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有较高职业素养,秉承企业精神,适销对路、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二、建立广西汽车维修行业“7S”职业素养培训体系策略

通过广西汽车维修行业“7S”职业素养培训体系的制定与实施,可进一步深化中职生职业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以“企业‘7S’管理”为引领的职业素养培训,建立“广西汽车维修行业‘7S’职业素养培训体系”对提高广西交通行业服务能力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1.确立广西汽车维修行业职业人才素养“7S”培训体系方向

(1)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通过深入企业行业调研了解汽车维修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汽车维修专业的技能人才数量、素养需求状况,以及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等。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各等级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养能力要求,撰写调研报告,以此定位广西汽车维修行业职业人才素养“7S”培训体系方向。

(2)“7S”职业素养需求提炼。通过专家咨询、企业走访、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等,提炼出企业技术岗位的职业素养需求,为汽车维修行业职业人才素养“7S”培训体系框架的确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3)广西汽车维修行业职业人才素养“7S”培训体系确立。通过职业与工作素养需求调研分析、职业素养需求提炼,依据行业职业素养标准,制定汽车维修行业职业人才素养“7S”培训体系框架,课程体系的内容主要包含中职生职业素养养成的调研报告、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生“7S”职业素养培训教学素材库、特色教材的编写出版、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等内容来确定“7S”培训体系。

2.建设广西汽车维修行业职业人才素养“7S”培训体系

(1)通过企业合作研l建设中职学生“7S”职业素养培训教学资源库,内容应包括Flash微课、视频、电子课件、教学图片、试题等,使资源充分整合。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们可以利用资源库进行自行查阅和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养成“7S”管理习惯,有效缩短学生对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心理适应期,减少企业再培训成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广西汽车维修行业“7S”养成管理实施量化和训练标准如下表。

(3)“7S”职业素养培训活动基地的建设。根据广西交通运输行业和汽车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职业综合能力需求分析,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建立“7S”职业素养培训基地,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4)改革完善评价体系。通过引入企业评价标准,建立与岗位能力需求相对接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把职业资格鉴定有机融入其中,强化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形成由行业、企业、教师、家长、学生评价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要紧贴职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不断丰富德育形式,通过多种途径与载体提高德育实效。广西汽车维修行业职业人才素养“7S”培训体系还需要更多实践检验,应继续推进完善人才素养“7S”培训体系建设,完善校园环境的各项设备、设施,构建“幸福校园”“平安校园”的特色校园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推进学生职业素

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曹远明. 7S管理理念下中职生职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S1):60-63.

[2]解 静.校企文化融合 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4,30(11): 113-114.

[3]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12):4-7.

[4]兰成琼,黄晓初.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37-38.

[5]廖镇卿.引入企业文化理念 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2):55-56.

[6]曹红梅.7S管理理念融入中职学校 班级管理初探[J].文教资料,2013(6):114-115.

篇10

关键词:实训课时;自编实训教材;政校行企四方位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59-02

一、引 言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要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节目主持艺术》课程自2009年开课起,已历经8年,这期间不断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节目主持艺术》的实践教学质量不仅影响活动主持的水平,对整个企业形象、宣传工作也会产生影响。从2014年1月始历经三年的时间,本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会议座谈、跟踪走访、电话采访、email、QQ、微博及微信等多种方式,对《节目主持艺术》课程的所有在校生、部分优秀毕业生、教师和业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调研。经过资料整理分析得出,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有所改善,但是理论多于实践的教学模式仍是主流。

二、《节目主持艺术》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实践教学没有规范化、系统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理论课时多于实训课时的教学现状仍然存在

1.实训课时过少。围绕在校生和专兼职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尽管在不断调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节目主持艺术》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呈现出“理论课时多于实训课时”的特点,课时设置无法为实践教学起到指导作用。针对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的比例问题,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老师授课多理论少实践;而对于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调查中只有约37%的学生认为,老师授课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5%的优秀毕业生反映:他们的主持技能多是在实践教学中习得,应该增加实训练习的比重,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配套教材稀缺。关于“节目主持艺术课程的教材或实训指导手册使用情况”这一问题,大于75%的专职教师表示没有高职院校专用的实训教材或实训指导手册,目前为止仍然在沿用普通本科院校中较优秀的教材。32%的学生反映实训课时偏少,没有实训教材,实训流程不够规范。

(二)具备双师素质的师资力量不足

1.实训室设备有待完善。70%的专职教师认为,学校的播音主持实训室主要是专业老师带领学生社团在使用,而专业学生使用率反而很低。56%的学生认为,实训室设备陈旧,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正常使用。70%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设立专项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实训室设备。有部分学生反映,一个班级有30名左右的学生,教学过程中每个组六七个人共用两只话筒和一台摄像机,而且大部分设备都已老旧或损坏,每次实训课都有半数学生只能旁观。还有个别学生反映,在学校很少使用甚至从未使用过实训设备。

2.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力量薄弱。据调查显示,超过30%的学生认为“学校有舞台主持经验又受过专业训练懂主持艺术的老师非常少。大部分学生们认为,专业老师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的项目内容过于保守,场所过于局限,形式过于单调,实训练习有“走过场”的现象。这门课程的所有任课老师中,既有舞台主持经验,又有媒体实践技术运作的双师型教师不足20%。为弥补这一不足,学校定期聘请业界一线精英,如广东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孙愈等作为兼职教师开设专业讲座进行授课。但是,这样零碎的安排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12%的学生表示聘请业界兼职教师的措施有走形式之嫌。

(三)片面追求就业率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就业率,以此来扩大招生,提高学校声誉。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就业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被评为2013年“全国就业50强院校”,但是在创业就业的推广工作中,片面追求就业率,讲求市场化,淡化专业意识,没有重视专业的转型升级,没有营造专业学习氛围,使得部分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只顾埋头创业, 脱离了专业学习,有本末倒置之嫌。

(四)校企合作不系统不规范

学校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报业集团等当地媒体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如参加南方电视台的《舞林争霸》《全城热恋》等栏目的策划筹备工作,在多家媒体和企业设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化实践平台。但实训流程很不规范。

三、《节目主持艺术》课程实践教学教改思路

据调研统计得出,超过半数的老师和学生都希望学校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培育师资力量和拓宽实训渠道方面有所作为。在专业教学方面,大家普遍希望教师能够重视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

(一)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自编实训教材和指导手册。介于高职院校没有专用实训教材和实训指导手册的问题,学校应鼓励师资团队联合业界兼职教师自己着手进行实训教材和实训指导手册的编写,将集体备课中涉及的实践教学案例编进教材,结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练习,使得实训教材更具独特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课和实训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课是实训课程的前提和基础,而实训练习又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提升,实训练习同时又为理论的总结和升华提供了依据。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课时安排上,应加大实训课时的比重,国外许多著名的传媒院校实训课时至少是理论课时的3倍,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在质和量上保证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3.加强实践教学监管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的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适当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和学分。学校为节目主持艺术课程的每一位学生都单独设立了实训档案,详细记录了学生课上课下主持实践的内容、表现、评价、提升途径,并跟踪记录后续教学成果,以此作为期末综合成绩的重要参考。

(二)通过校企合作和培训的方式提高师资水平

通过三种方式提升整体师资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积极引进几位既懂理论知识受过专业训练又有一定舞台主持经验的具备双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带动和激发师资队伍的内动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其次要将教师顶岗实践的制度落到实处,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全职深入企业、媒体进行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开拓;再次,学校应该制定规范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本校师资和外界的沟通交流,着力提升师资理论与实践水平。除此之外,在新媒体已然成为主流媒体的今天,学校要与时俱进,聘请具备互联网与新媒体双重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授课,提升学生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对于外聘兼职教师,要将业界讲座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规范制度,要求他们定计划、定时、定点、定人到高校授课,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着力打造政校行企四方位合作的实训平台

要培养学生真正进行节目主持的实战能力,需要专业的实训场所做支撑。因此,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设施、设备和资金支持,构建科学系统的实践体系,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1.对内加大实训室建设的投入。大力加强人财物力的投入进行实训室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对实训室的设备进行更新补充,尤其是二级学院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的补充和更新,并完善实训室的管理与使用制度,为学生实训练习提供保障。将学校的广播台、文艺社团设为实训基地,全员进驻并充分整合校内实训资源进行实践教学。

2.政校行企四方位合作打通实训渠道。产学研合作要基于互惠、互利、共赢的原则之下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政府、媒体、企业、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政府活动、媒体节目制作、企业宣传、校级竞赛等方式加强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并规范实践制度,把学生的实训课堂搬到校外实践中去。

3.社会实践也是专业实践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社会实践月,以广泛的社会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拓展平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和社会实践月深入基层,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获取专业信息源,进行实践锻炼。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新闻传播类竞赛或电视竞赛等,这些举措都是学生快速提升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