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油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油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温江开发工业旅游依托的重要资源之一,本次通过对工业园区以及近30家随机抽样的企业重点调查,以及对市场的调查,对温江的工业园区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企业结构 旅游条件 工业旅游
一、工业园区的企业结构
温江的工业园区是以电子机械、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印务包装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区。根据工业园区提供的221家工业企业的资料看,园区里面主要有机械电子加工制造业45家,占20%,其次是医药类企业34家,占15%,食品类企业28家,占13%,印刷包装及纸制品类企业28家,占13%,其他类型的企业86家,占39%。
二、温江工业区的旅游条件的评价
温江工业园区是一个生产性的园区,而非遗址性的园区,并且工业园区按照国家工业区的标准设计与建设。本次通过对工业园区以及近30家随机抽样的企业重点调查,以及对市场的调查,对温江的工业园区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如下的评价。
(一)工业区整体的旅游环境评价
1.园区景观条件差。主要表现在建筑环境与街景环境差。
标准工业区的宽阔街道导致了工业区的街景的单调与直白,区内的建筑,大部分以非固定建筑为主,厂房大都是标准的钢架轻型结构,一些厂区的外立面与外墙色彩单一,不利于给游客形成视觉冲击。
2.交通条件通畅但不方便:温江工业园区是典型的满足重型工业企业生产的交通布局,道路宽大,方便车辆的出入。公交线路比较少,目前还不能方便园区内企业员工的出入。
3.公共服务条件。除道路外,区域内缺乏公共性的空间用于公共服务、公共休闲或公共停留。
(二)工业企业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1.大部分企业的工业旅游价值不高
(1)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环境缺乏观赏性。大部分企业的建筑以钢架结构的工业厂房为主,其余的小部分固定建筑的审美价值偏低。许多企业生产环境嘈杂,并且弥漫对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的气体,厂区范围普遍较小,给顾客的经历有限。
(2)部分生产流程有一定吸引力的企业因生产规模小,难以实现旅游。一些最适宜开发工业旅游的饮料、食品类企业也由于生产线的数量有限,仅仅适合有组织的小规模参观。食品、饮料企业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较强,例如青岛啤酒等企业,但作为在温江的分公司普遍因生产规模小,缺乏进行工业旅游开发的条件。
2.愿意对旅游者开放的企业少
虽然大多数的企业都认为企业进行工业旅游在扩大企业品牌、宣传企业文化、展示生产过程、获得附加价值等方面有一定的认同,并表示希望积极参与,但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把工业旅游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许多小企业处于观望态度。
(三)旅游市场工业旅游需求
本次市场调查中我们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4份,其中有效问卷324份,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的比例为92.6%,占回收问卷的97%,符合问卷调查的要求。
顾客在考虑出行时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兴趣(30.1%),其次是费用(22%),安全与时间分别占到19.5%,其次是交通(8.9%)。在出行时间选择方面周末的占到58.8%,平时占到23.5%,其次是五一、十一占到13.6%,工业旅游消费者也主要集中在周末与假期。
在偏好工业项目中,对食品、医疗、国防、机械、电子与轻工等项目的关注较高,它们分别占到43.8%、43.85%、42.5%、33.8%、26.3%。而航空(15%)、石化(15%)、烟草(10%)相对比重较少。旅游者对温江开发工业旅游时偏好重点侧重于食品类企业。食品类企业在旅游者的偏好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6.7%,其次是生物制药、机械电子与印刷包装在旅游者偏好中分别占到18.3%、16.5%与13.8%。
通过调查发现工业旅游在温江本地居民脑海中还是个新事物。顾客对工业旅游的不是很了解,没听说的就占到调研人数的78.9%,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游的占到35.8%。这说明温江在工业旅游开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顾客群,只要开发产品有针对性,也会对他们有吸引力。
三、工业旅游开发建议
温江工业区的现状并不适宜发展规模化的工业旅游,但可以开发部分嵌入式的工业旅游项目,促进工业园区的空间附加值的提升。
1.工业区不适合产业公园旅游模式。工业区内,公共景观的审美性较低,绿化面积低,缺少园林设计;缺少园区配套的公共服务场地与公共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区域内尚不具备接待外来游客、人员的能力。
2.工业园区不适合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模式。温江工业区是一个年轻的工业区,最长的企业仅20多年的生产期。工业区是以生产性的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都仍然处于生产期,园区闲置企业、淘汰企业还较少。
3.工业区内的企业布局结构不适宜工业旅游的开发。标准化的工业区内的主干道过宽,拉开了企业间的距离,在各个企业形成“孤岛”局面的同时,也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蕾蕾.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人文地理.2003(6).
篇2
【关键词】石油 井下作业 工具 操作方法 安全性
在石油这一行业领域中,油田井下作业可以说是最为艰苦的岗位,为了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必须严格根据相关的操作流程办事,因为安全不仅与作业进度、质量等息息相关,同时,和井下作业人员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密切相关。本文从井下作业工具入手,制定了提高井下作业安全性的措施,以确保石油行业能够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
1 石油系统井下作业中工具的具体操作方法
1.1 多种用途井下新工具
1.1.1新型打捞工具
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和一把抓、外钩(鱼刺型外钩)等一些传统的工具有机的结合,其的操作方法是把外钩绳类或其他落物内,以此将井下存在的落物带出地面上来。打捞颈属于阶梯圆柱体型,在打捞颈圆台上部中心位置处有外螺纹连接体,在其的下部位置处则存在圆柱状连接体,主要和打捞筒上端进行连接,打捞筒实际存在中心孔,该中心孔有两个部分所构成,即锥孔、喇叭口,锥孔上端直径要比其下端直径大,具体锥度大概在四到十二度之间,锥孔下端和喇叭口进行连接,锥孔内部中有压缩弹簧与两个打捞片。具有的显著效果是,此打捞工具不仅结构简单、便于人员操作,可以打捞诸多的落井工具串,并且,还能与压力计相配合开展甩挂测试工作。实际中可做到十到二十六毫米打捞颈。
1.1.2井下新工具的技术方案
将上接头和捞爪活动相连接,捞爪属于筒状体,并在筒状体上部安装了轴向螺旋轨道槽,并配合丢手接头上的打捞干,以让打捞干能够顺着轴向螺旋轨道槽和丢手工作筒间相互脱接。这里所说的丢手工作筒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上接头、捞爪、护套;丢手接头主要是接头主体与打捞干两者组合而成;具有的显著效果是:便于操作、缩短了作业时间,实际工作时通过上下活动管柱与旋转管柱的方式分别完成井下管柱丢手与打捞挂接;其次,不会对管柱密封性能有过高的要求,有效防止了因油管漏而导致丢手失败情况的发生;最后,丢手工作筒能够循环使用,并且,使用成本较低。
1.2 防蜡防垢防腐蚀新工具
1.2.1优势之处
对于油藏界面和清洁井筒,不用定期采用热油清洗或者蒸汽清洗等传统的常用工艺,只需要我们在抽油井与自喷井上安装防蜡防垢防腐蚀工具即可,不用经常维护保养,像刮蜡工作或者碰泵等操作程度也有所减少,而且,其有效防止了因结垢、结蜡情况而导致抽油杆与抽油泵出现卡或者脱等诸多的问题,使得油气井产量一直保持在稳定状态下。不仅节约了生产作业成本,而且大大增强了井下原油泵的使用寿命以及泵效。
1.2.2特点和原理
自喷井与抽油井中,原油会在地层压力或者抽油泵抽吸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工具管壁上四周分布的孔道之中。原油在穿过管壁上的孔眼过程中会产生出较大的细柱状射流,以径向垂直的方式与工具环空的内壁及芯轴发生相撞。实际通过油井新型井下工具的过滤和变异作用,使得处理后的原油及矿质很好的分离并达到地面以上。可以说,这样的原油除了能够使因蜡与其它较易结块而堵塞油管的蜡质物质一直在悬浮或者半悬浮状态下,同时,还结合了碳氢化合物断裂作用提升了原油的光滑度,使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流体流过该工具时,工具会出现一种电化学反应,从而将流体中的矿物质单位进行了改变。实际发生冲击作用过程中,这一新型工具会促使石蜡与其他矿物质分子产生反应,把原油和地层出水中的部分特性进行了改变, 并且,还使得一些杂物、井下半生微生物等一起形成了融化效果,有效防止了结蜡等情况的出现。
1.3 连续油管技术
该项技术在诸多的井下作业中应用越来越成熟,但是在我国,只将其放到部分较为简单的井下作业中,制约了其优势的全面发挥。比如,在冲砂洗井、注液氮返排、清蜡解堵解卡等中使用,使用较多的要属冲砂堵、清蜡、气举排液,实际大概占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虽然我国引入CT技术设备比较早,不过,从实践情况来看,缺乏必要的使用工艺、且范围窄,阻碍了其优势的发挥,对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造成了影响。
2 提高井下作业安全性的措施
2.1 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首先,企业要加大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力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树立安全生产,注重预防的理念。其次,重视企业劳动保护,尤其在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技术和作业时间以及休假制度方面更要加强保护,而最为重要的则是保护好作业人员的体能,不得有连续二十四小时工作的情况。最后,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尤其要注重各环节部位、安全防护、安全卫生事故的预防等事项。
2.2 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贯彻井下安全责任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应树立正确、高效的安全目标管理,培养全员树立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任何一个企业中,员工占有重要地位,而要想有效保护人力资源,企业就必须实施安全与健康管理,以在一种安全的状态下有序生产与经营。
制定一套完善高效的安全责任制度,不管是企业领导者、管理者、技术人员还是职工均应对安全与健康负有一定的责任。构建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唯有如此,当安全事故发生时,企业才会根据这些制度避免对自己造成损害。安全与健康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要求各级管理人员保护好下属职工。年度财务预算过程中应确保安全经费的充足。企业所有人员都要注重安全与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通过实践证明,本文中所提到的井下作业工具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安全性高,使得工人劳动量有了大大的降低,工作效率不断攀升,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些工具在油田中将会被广泛的应用,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寒生,周美珍,郭宏,郑利军.水下管汇设计关键技术分析和设计原则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11,(03)
[2] 朱明哲. 谈油田井下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9
[3] 朱淑英.探析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建设[D].山东大学,2008
篇3
法定代表人:刘向东,该社总编辑。
委托人:徐亚怡,该社经理部副经理。
委托人:刘泽震,南京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南京华厦实业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邵人龙,华厦公司董事长。
委托人:徐苏平,南京金融证券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新华日报社因与被告南京华厦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厦公司”)相邻关系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新华日报社诉称,被告在建设与原告相距20米的华荣大厦而进行的基础工程期间,因施工大量抽排地下水,使原告印刷厂地面下沉,厂房墙体多处开裂,厂内3台进口印刷机和4台国产印刷机的基础移位,印刷机受到严重损伤,造成经济损失1399万元,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并承担有关诉讼费用。
被告华厦公司辩称,原告损失是华荣大厦基础工程施工单位造成的,应由施工单位赔偿;原告超过了诉讼时效起诉已丧失胜诉权;原告的请求应交由行政部门处理。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华厦公司投资建设的华荣大厦与原告新华日报社相邻。1991年1月15日,南京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与香港敦恒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的南京华厦房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华厦公司”)正式成立。同年4月,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华荣大厦的基础工程根据被告及有关单位论证通过的施工方案开始施工,一个月后发现施工现场附近地面下沉即停止施工。同年6月15日,被告及有关单位又论证通过了施工修改方案后,基础工程继续施工。10月中旬,新华日报社发现其印刷厂厂房墙壁、地面开裂、3台德国进口的胶印机出现异常,报纸印刷质量明显下降,印刷机严重受损,厂房墙体损害并危及人员安全。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派员召集有关单位、专家商讨,采取补救措施后,新华日报社印刷厂地面沉降才得到有效控制,但厂房、印刷机受损方面的处理并未涉及。经新华日报社委托的南京土木建筑学会、国家印刷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江苏省地震局等单位鉴定认为,新华日报社印刷厂厂房和厂内印刷机受损的直接原因是华荣大厦基础工程施工大量抽排地下水造成。1992年7月10日,新华日报社向南京市人民政府报告要求华厦公司赔偿损失,但未得到解决,遂直接向华厦公司索赔,经交涉未果。1994年6月30日,新华日报社向法院起诉,要求华厦公司赔偿财物损失。
经查,1、新华日报社已损失为:请国内外专家调校修理印刷机费用179504元;在专家修理调校印刷机期间请他人代印部分报纸费用差额31893.5元;德国专家来南京修理印刷机食宿费6796.4元;南京土木建筑学会鉴定费3000元;国家印刷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费、评估费、交通费、食宿费共计11.81万元;其他有关单位咨询、鉴定费4.76万元。2、新华日报社必将继续受损失的为:修理进口印刷机必须进口的零部件购置费765万元,购置该零部件需交关税及增值税244万元;拆除印刷机需拆除费、运输费、保管费、安装费、调校费等计190万元;维修加固厂房和重做印刷机基础所需工程费1506686.38元。原告上述已损失和即将损失总计人民币13883580.28元。
以上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有关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工程预算书票据等证据证实。经当庭质证,被告对原告委托的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和评估预算等亦未要求重新鉴定。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华厦公司建设的华荣大厦与原告新华日报社印刷厂厂房相邻。华厦公司在建设华荣大厦时,未充分考虑邻里建筑物的安全,于施工期间大量抽排地下水,并于初期发现问题后又未能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使新华日报社印刷厂地面发生沉降,损坏了印刷厂房屋基础,致该厂房及屋内印刷机械受损。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足以认定。华厦公司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关于“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的规定建设房屋,给新华日报社造成了巨大损失,应负全部赔偿责任。所建华荣大厦系华厦公司的所有权,新华日报社的印刷厂房和印刷机的损害,系华厦公司基础工程施工抽排地下水造成;至于华厦公司与施工单位还有纠纷,系另一法律关系,本案不予审理。因此,其主张“应由施工单位赔偿”的理由不予采纳。新华日报社的权益被侵害后,于1992年7月30日即向南京市人民政府报告,并一直要求华厦公司予以赔偿,未获解决,直到1994年6月30日向法院提起诉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关于“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的规定,并未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华厦公司关于新华日报社“超过了诉讼时效起诉,已丧失胜诉权”的主张,不能成立。新华日报社其余损失因自动放弃,故不予认定。据此,该院于1994年11月28日判决如下:
华厦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赔偿新华日报社各项损失计人民币13883580.28.本案诉讼费79428元,诉讼保全费70520元,合计人民币149948元由华厦公司负担。
华厦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其理由是:被上诉人胶印车间的设计使用不合理,胶印机基础下未做砂石垫层、胶印机运转后无沉降观测记录,因此不能证明不均匀沉降只是华荣大厦施工抽水所致,请求撤销一审判决,在分清双方当事人责任程度、合理计算被上诉人损失的前提下,改判由双方分担民事责任。
新华日报社答辩认为,原审认定的事实完全符合实际,该社厂房和机器受损原因完全是华荣大厦施工长期、大量抽排地下水造成的,请求维持原判,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华厦公司在被上诉人新华日报社厂房相邻处修建华荣大厦,本应充分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安全,但该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未作维护工程,即开始敞开式开挖,大量抽排地下水。当初期发现问题后虽采取了补救措施,亦未能完全阻止不均匀沉降,致使新华日报社印刷厂和设备基础地面发生沉降,厂房及胶印机严重受损,故其应对此负全部责任。关于上诉人所持上诉理由,本院审理期间,即根据上诉人的申请,委托了江苏省技术监督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以下简称质检站)就华荣大厦施工中抽取地下水对新华日报社印刷车间厂房及进口胶印机基础有哪些影响等问题进行了鉴定。质检站鉴定认为:华荣大厦施工大量抽排地下水是造成新华日报社胶印车间下沉开裂和胶印机不能正常运行、遭受损伤的直接原因。鉴定针对上诉人提出的新华日报社厂房基础和设备基础的设计和使用均存在问题的主张作出了“该厂房基础和设备基础的结构型式对沉降反应敏感,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差,但事故发生前三年来的使用尚没有发现问题,在华荣大厦基坑施工期间如不抽水不致突然发生这个事故”的结论。故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其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据此,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5月13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