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题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专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专题

篇1

【摘要】从其各个流派中选择新制度经济学专题分析,深入了解该流派的发展演变历程;并阐述其主要内容与代表性人物;另外结合当代形势,具体分析新制度经济学派对我国的深化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启示,深入学习其不同流派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经济思想史;新制度经济学派

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生与演变历程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复归过程中兴起的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新学派。

制度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对美国现实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批判地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特点。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接受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重新古典经济学所忽略的方面,不仅注意从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出发,而且注重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制度在生活中的作用。自此之后,制度经济学无论在方法论方面还是在理论思想方面,都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变化的趋势不是日渐远离主流经济学,而是趋与相同,以至于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自科斯以后的新制度经济学是可以被主流经济学所接纳的,甚至能够被归并到新古典经济学中去。

新制度经济学不仅以其独特的理论思想和理论特色,在整个现代经济学体系中引人注目,而且它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颇具特色。更进一步讲,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的演化轨迹和发展趋势,也是颇为耐人寻味和引人入胜的。

二、新制度济学派对我国的深化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启示

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变革,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不可否认制度的变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科学性。以下是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启示。

(一)产权方面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在我国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经济学理论之一,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的制度结构是开启财富潜力的钥匙。经济学家张五常作为科斯理论的传播者、继承者和创新者,特意把最近出版的《中国经济制度》一书献给科斯,称“他那权利要有清楚界定的理念,唤醒了一个庞大的国家”。周其仁教授认为,中国改革就是“一部未完成的产权改革史”。科斯本人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产权没有得到界定,交易费用居高不下,市场经济就难以运转。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一直在通过改革来界定产权、降低交易费用,显然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3年,我国明确提出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的提出了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其中受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我国的农地制度。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明确产权的产权激励问题,就农民的信息空间或农民承包土地和出卖农产品的信息成本过高提出了通过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建立一个完整的农地产权激励机制,使产权机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现农地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我国农地制度变迁。

(二)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方法和政府行为中,提供了分析政府机构中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视角。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它实际上是公职人员和那些参与腐败交易的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机驱动下经过成本―收益计算后得出的合乎理性的选择,而制度通过影响个人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最终影响着个人选择;提供了加强政府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政府结构效率的依据;提供了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主要途径――制度创新。科斯在谈到中国当前面临的腐败问题时,曾表示“我不认为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腐败,也不认为中国目前的腐败是市场化改革的副产品。在市场化改革之前就有腐败了。腐败的根源是一种不良的社会体系,使一些人尤其是政府官员,得到了以腐败牟利的机会。

(三)企业理论

制度分析方法与企业行为中,新制度经济学指导完善公司法人内部治理结构。认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为解决委托―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激励约束机制,是对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的制度安排,是一套对公司剩余索取权进行配Z的法规构架;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引导人们重视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企业与团队精神。目前我国所进行的企业产权改革就是一种国家机制主导的制度变迁。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实,中国经济学要想有所突破,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是必然选择。中国的经济改革实践提出了许多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无法解答的理论难题。最后引用科斯2010年在芝加哥大学“中国经济改革”论坛上所说的“我一直对中国的潜力充满信心”。

三、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评价和对自我启示

制度是一个复杂系统,并不能用单单一种分析方法或是仅仅通过某一种视角来了解。也许,这正是几种不同的制度经济学共同存在的原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制度学派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理论观点上的原则性冲突。这一点不但在新制度经济学派和旧制度主义经济学派之间存在着,同时也在两种新制度经济学派之间存在,并且十分明显。

由于存在着种种缺陷,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发展至今虽然引人瞩目,但仍远不是一种成熟的经济理论。但是它确实弥补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发展史时不考虑制度因素的片面性,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加以考虑,把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传统。

篇2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环境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针对环境问题进行工业化治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领域,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目前国际通用的工作语言和科技资料以英语为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要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方法是专业人员的基础本领,英文文献读写能力和学术观点的英文表达能力是专业人员的重要技能之一。综合环境工程国际学术交流对专业英语的要求,促使着高等院校设立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涉及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旨在培养学生应对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常常对专业外语的重要性意识不强,加之部分学生基础英语水平较低,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此,本文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体会和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1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学科特点

1.1涉及学科广泛

环境问题原因的复杂性及其影响的广泛性使得环境工程涉及自然科学、工程学、数学、社会科学、伦理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学科交叉繁多,这些领域在环境工程专业中均有单一课程设计,但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中包括了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物理性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伦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增加了专业英语涉及的范围。

1.2专业英语词汇多,句法复杂

拥有一定的专业词汇量是学好专业英语的基础,然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词汇较多、含义复杂,并且词汇里一词多义、缩略词、组合词较多。如current本义为当今的(adj.),专业含义为气流(n.);EIA(环境影响评价)、COD(化学需氧量)等。日常英语中很少涉及这些专业化的词汇,很多单词的词义往往是一种形象,找不到与之完全相同的汉语字眼。句子结构也并不简单,体现在长句出现的频率较高,被动语态使用频繁,句中包含的信息量大,使之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1]。

2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2.1重视性不够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将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设置为选修课,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其它专业课,更不及基础英语教学,教师和学生均对专业英语对高层次人才、国际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够重视。因此造成在教师配置上也是无严格界定,主要由英语相对较好的专业教师担任,但专业教师往往对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充分,英语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而学生仅仅把这门课程作为基础英语的延伸,以能够取得学分就行的态度学习[2]。

2.2教学形式单一

现有的专业英语教学仍然以专业英文教材为主要教学素材,授课语言以汉语为主,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背诵生词,听、说训练开展较少。由于受教学大纲和教学课时的局限,教学中对相关领域专业文献的阅读、分析很少,利用所学专业英语写作、表达专业知识的机会更少。

2.3考核形式不合理

专业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其作为科技资源索取和交流的工具,但现有的考核方式仍然较为死板,形式单一乏味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试题也以常用词汇、语句的翻译为主,或者增加命题短文的撰写,不能体现出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情况,反而受基础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没能体现学生真正将其作为工具使用的能力,检测教学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

3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体会及建议

3.1明确课程定位与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是为顺应全球一体化、国际人才竞争、专业学术交流等要求而设置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应该是以实践运用为最终目标,是语言学习到信息交流的发展。因此对其定位应该很明确,即是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应该侧重语言的应用及有关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已有的语言基础,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语言技能及和熟练程度,这样才能对教师、对学生起到指路灯的作用[3]。

3.2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是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内容[4]。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应当将国内编纂的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和原版的环境专业书籍综合作为授课的参考,并且将环境工程领域的国际最新科研动态、最先进的专业技术等前沿进展包括在授课过程中,这样才能避免授课内容的教条化,真正将专业词汇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融会贯通,达到教学思维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效性,起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作用。

3.3改革教学模式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有很多不同,在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际运用上,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不适合专业英语教学。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1+1+1”的教学方式,即三分之一的课时以讲授专业词汇和科技文献的结构特点为主,三分之一的课时以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的模式为主,剩余的三分之一课时以组织研究式专题报告形式开展[5]。在案例分析环节中,以教师选取的重点专业资料为载体,综合分析专业英语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针对专业英语词汇、语法、句式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广泛交流。在研究式专题报告中,根据大部分学生参加的课外科技活动项目,自由结合为学习小组,由学生自己挑选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参照会议报告形式,用英语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文献的内容,其余学生作为嘉宾对报告内容进行提问,由教师最后讲解和点评。虽然报告学生经常被问的哑口无言,但是这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而且锻炼了学生科技英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效果显著。

3.4调整考核方式

考核过程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专业英语作为工具,除了教会学生阅读专业文献,还应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因此建议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一般情况下包括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和作业。为了体现专业英语的特点,在平时考核中可以增加Poster展示环节。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成果展示以及学术会议交流时惯用海报展示(posterpresentation)这种形式,如今在国内许多场合也用这种学术交流形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领域,总结相关文献和知识制作Poster,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期末考核中,除了传统的专业词汇、特殊用法等考核外,可以通过摘要写作方式代替命题短文的考核方式,更加适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

4结语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目前对其重视性不够、教学材料选择不合适、教学形式单一、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确实需要改革。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模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元.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5):41-42.

[2]孙娟,赵东风,赵朝成,等.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13,41(16):228-229.

[3]熊晓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疯狂英语,2008(2):32-34.

[4]钱家忠,李如忠,武君,等.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1-4.

篇3

关键词: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研究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1215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宗旨与目标,是教育的核心环节。尤其是独立院校,既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又侧重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注重学生“基础、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目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充分体现出当代国际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和对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当对独立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和完善,本文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几点意见。

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应用性

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表现为专业课设置较为宏观和笼统。学生在校期间对贸易与经济领域的课程都有所涉及,例如经济学、市场营销、统计学、财政学、经济法、金融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电子商务等课程,但这些课程都是入门的基础知识,学生读完四年却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在专业能力和素养方面难以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另一方面,专业课设置对现实热点问题以及政策分析的关注程度不够。独立学院的国贸专业多为原理性课程,授课时往往对理论、模型做详细的阐述,却不注重现实热点问题、政策变化与理论之间的关联,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空泛、笼统,使学生缺乏对当前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收窄了知识视角,不利于将来从事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国际经贸往来活动。

2.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国际贸易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贸知识,还要熟悉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因为商务环境、投资环境不同,也就意味着企业进入市场的策略不同,如果不熟悉目标市场的商务环境,就难以有效开展国际商务活动。而独立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缺乏内容广度,往往注重经济与贸易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传授,而忽略培养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把握。

独立院校虽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实践,但同样应该打牢基础,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还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例如区域研究、商品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适应各地区贸易行业的需要,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中寻找自己的落脚点。而独立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缺乏深入研究课程,都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尚未深入下去,不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所处区域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3.课程配置比例不合理

(1)必修课与选修课配置比例不合理

目前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仍占主要地位,一般达到70%~80%,远远高于国外50%的水平。必修课学分过多而选修课的学分过少,导致学生被迫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专业必修课上,很少有精力去学习适合自己特点并有益于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果造成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就业困难和发展无后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选修课在内容设置上大部分局限在专业课范围内,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很少,例如文化交流、语言、社会学、心理学、数学建模等跨专业、多学科的大融合,而这些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旦忽视,将显著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能力。

(2)理论课与实践课配置比例不合理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偏向于理论教学,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存在课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且,现有的实践课程由于设置不尽合理,教师实践经验不丰富,缺乏系统的测评和质量监督体系等原因,导致实践课程流于形式,造成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社会适应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离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和企业的要求还有差距,毕业后尚不能很好地适应外贸行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1.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系统性

一是实现专业课的细化。例如国际贸易课程可以细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可根据商品的种类、贸易方式具体细分为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纺织品贸易、农产品贸易以及加工贸易等。这些细分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时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企业不同岗位的用人要求。

二是引进前沿性课程。开设关于当前国际经贸领域出现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跟踪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动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

三是增设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课程。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有报检员、报关员、货代员、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等,通过增设这类职业技能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满足学生求职和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拓宽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综合性

优化课程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区域研究”等专题讲座,介绍世界不同地区和主要国家的商务环境、投资环境和文化,使学生注重对某一地域或国家的学习和研究,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国门,通过学校国际交流的方式,增强对国外商务环境、区域经济以及文化的深入研究。

3.加大选修课比重,增强课程体系多样性

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一方面提高选修课的比例接近国际水平,同时在选修课的内容设置上,除了增设国际物流、报关、电子商务等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还应做到文、理、工等多专业、多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使其知识体系更加完备。通过扩大选修课规模,学生可根据社会就业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有利于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4.注重实践课程设置,加强课程体系实用性

通过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例,加强实践环节,如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商务谈判、外贸函电等实务性课程的教学中开设课程设计,采用实物情景模拟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国际贸易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工作的兴趣,从角色要求出发,注重商务礼仪、谈判技巧以及操作流程规范,加强涉外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利用SIMTRADE等贸易软件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通过该平台进行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操作,掌握进出口的成本、利润核算以及询盘、发盘等磋商过程中商务函电的写作;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校外实践环节,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鼓励学生通过进入企业实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加强实践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利于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龚锋.对优化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9;4

[2]刘华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3]胡中应,余茂辉.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2010;6

[4]刘运材,郭毓东.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创新之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篇4

关键词: 国际经济 教学模式 立体化教学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国际经济与对外贸贸易、货币经济、资本流动、全球经济等都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国际经济并不是一项单独的学科,而是跨多学科与多领域交汇的综合学科,因此,国际经济的教学不能只是孤立地研究经济本身。传统的国际经济教学重在以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单向度地传授知识为主,这一活动打断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将各学科间的有机整体割裂为孤立学科,不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综合学科能力。而立体化的教学,则首次将各学科间的学习融为一体,将各学科间的平面化的教学立体化,从各个层面、各个视角解读某个学科的知识,将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强化教学效果。

一、立体化教学的特征

1.教学目标的立体化。

长期以来,某一学科的教学目标多是单面性、唯一性的,那就是知识目标与学科成绩目标。立体化的教学目标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知识目标,而是强调知识目标与思想目标、能力目标的统一。思想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生的观点与思想境界,能力目标则是指的学生通过所学知识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三个目标是综合而统一的,不是孤立而片面的。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思想的高度契合,而不是只是孤立地实现知识目标本身,这是与培养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目标相一致的。

2.教学内容的立体化。

立体化的教学要求教师是高瞻远瞩的统筹协作者,统筹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动态化的眼光传授知识,而不是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展开的填充式教学。立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以全局眼光把握各专业的知识,将各阶段、各层次、各角度的相关知识点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姿态向学生展现学科知识。将知识的传授变得立体化与多元化。立体化教学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兼容性,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孤立的知识空间,例如在传授《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时,可以联系《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国际投资》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得邻近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走向更加开阔的教学空间,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眼界更宽广。

3.教学过程的立体化。

立体化的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各种有趣的实践与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使教学过程变得有趣而轻松。学生以自主、积极的心态展开学习活动,改变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师生互动和交流基础是展开一切教学活动的关键,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教学过程与教学任务轻松搞定,可以使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国际经济学立体化模式推进

具体到国际经济专业而言,立体化的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入手,使国际经济的教学更加趋向于立体化,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互动过程,使国际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更紧密、更具体。国际经济的立体化的模式推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用合一,强调教学实践性。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经济问题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的国家,而且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问题,可见经济问题的渗透性是如此强大,而国际经济的实用性更不言而喻。小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大到全球化经济的大震荡,都离不开经济理论与经济规律。我们教授国际经济要强调从实践着手,鼓励学生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将概念与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同时以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视角,对学生未来的经济观点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多管齐下,强调多种教学方式的整合运用。

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学信息与教学内容难一详尽地表现出来是在所难免的。而在立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影像教学技术将声音、图像、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质疑与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尤其是一些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国际贸易》、《国际商行谈判》等,可以组织学生自发建组,分析与讨论相关案例,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与意愿,在这一过程中留意学生思维与认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有针对性性地展开教学,使知识的传授更加深刻、有效。

3.自主创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创新意识。

国际经济学除了培养具有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外,更要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学习的意识,创新是任何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更应当如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参与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国际经济学的授课中,对于国际收支方面、汇率方面、国际投资方面的授课,可结合当下金融、股票与投资市场的状况,鼓励学生提出更具现实意义的投资观点与经济观点。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眼界、文化、观念均发生深刻变化,使之具有国际性的宽广视野与创新性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芳,王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2012.

[2]王晰.基于教学评价反馈的国际经济教学改革浅议,2012.

篇5

【摘要】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性,其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时强调的是实用性,因而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时的调整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独立学院是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它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型途径。截止2009年,全国已经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近190万人,占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5%,覆盖了全国的30个省,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现今,独立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

在十多年的发展中,不少独立学院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这些院校主要依托于母体学校设立特色专业吸引生源,特别是经济管理类等热门专业;在招生上主要面向的是二本线以下,专科线以上的学生,目标定位在本科教育的末梢和专科教育的前端,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才能的应用性人才。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由于目标定位和普通高校、专科高职学校不同,独立学院的学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首先,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独立学院学生高中基础知识的系统性较差,偏科的现象比较严重,对部分科目有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其次,学生的个性比较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是自我管理能力弱,自我要求较低,这与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是80年后或者90后的独生子女有关,这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较多的自我主张,团队合作意识弱;最后,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综合素质强,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入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好,物质条件优越,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和交往能力上的优势突出,部分学生还接受过特长教育,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并在文艺表演方面的能力出众。

三、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要求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独立学院开设的热门类专业之一。普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上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强的特点,而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上则要求具有适用性和实用性,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兴趣。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其通过文字理论、图形、数学模型等形式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进行抽象概括,对于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导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数学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一直都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科目。

四、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授西方经济学的要求

篇6

  一、腐败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腐败现象是古而有之,国际上有之,关于腐败的成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下面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

1.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出发:我们知道经济学有两个基本的假设条件:一是理性人假设条件;二是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合乎理性的人被称为“经济人”,“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是有需求的动物,其需求取决于他所要得到的东西,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行动;人的需求是无穷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一旦某种需求得到满足,又会出现另一种需要满足的需求。相对于无穷的需求而言,每个人用以满足的手段或资源是有限的,这种需求的无限性与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就是腐败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即腐败的最基本动力来源于无限需求与有限手段的矛盾。

2.从商品的等价交换出发:如果把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也看成是一种商品的话,那么“权钱交易”是一种不公平交易,不公平表现在:首先权力价值被低价交换给行贿者,行贿者得到权力价值的效用大于行贿者付出的代价,而政府官员满足这种交易的原因在于他手中的权力来自于政府机关所任命官员的权力影响力。组织正式授予政府官员一定的职位,从而使政府官员占据权势地位和支配地位,使其有权对下属发号施令。这种权力价值有时是无法估量的,而获得这种权力可能是由于机遇而没有付出任何努力或者仅仅牺牲了一部分个人利益,但这种付出价值远远低于手中权力的价值。正是由于“权钱交易”的不平等性才使腐败行为更容易发生。

3.从经济社会的现行体制出发: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里,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看不见的手”定理并不能完全成立,帕累托最优状态并不能完全实现。换句话说,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并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在一定的限度内掌握必要的经济资源和参与必要的经济活动(如提供公共物品,投资基础设施,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秩序等等)。这就使得权力与资源的结合在这一体制背景下具有某种天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我们知道,当个人不掌握公共权力时,其欲望的满足只能凭借个人所能独立支配的私有资源(如劳动能力,当然也能通过偷盗等其他非法形式来满足)。相反,政府权力的客观存在就为掌权者利用公共资源满足个人私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就是说,权力配置资源是腐败行为产生的体制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条件,腐败行为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以上三条分析了腐败产生的必要条件。

4.从腐败总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腐败行为能否发生不仅取决于腐败产生的必要条件,还依赖于它产生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只是证明了腐败产生的潜在可能性,充分条件依赖于当权者对腐败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当权者是否腐败取决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当权者的需求偏好、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法律法规、权力制衡机制等等。以下借助一个经济模型来分析腐败的产生原因及时机,文字表达如下:如果说当权者搞腐败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那么,突破上述种种约束的努力就构成其腐败活动的成本。具体而言,腐败成本由如下几方面构成,其一,当权者在做出腐败决策时,首先就需要突破来自其自身的种种心理障碍,他必须改变其道德观念,放弃循规守法的操行,面对社会舆论的谴责等等,这些都构成腐败的心理成本。其二,由于种种体制、法规的存在,腐败行为一旦暴光,将会受到相应的政纪法规处罚,这是任何一个理性当权者在决定腐败时所必须考虑的,这种由于腐败行为败露而招致的惩罚,可称其为惩罚成本(C[,pe])。其三,当权者在位时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种种“制度特权”(如小车、住房、移动电话等等),另外还存在一些灰色收入如公费旅游、公款吃喝等,如一旦腐败行为东窗事发,则以上利益就会丧失殆尽,这种风险构成其腐败决策的机会成本(C[,o])。总结以上论述,可见,腐败行为既会带来腐败收益,也会产生腐败成本,其中,我们把腐败的心理成本、惩罚成本和机会成本相加称之为腐败总成本。

当权者也是人,他在进行腐败决策时必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假设当权者对腐败行为不能被暴光的概率估计p[,1],所获得的收益为R;而对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概率估计为p[,2],所得到的处罚损失为L,那么他应该得到的期望损益值为:  

E=p[,1]×R+p[,2]×L

当期望损益值大于或远远大于腐败总成本时,当权者才会实施腐败。

  二、腐败危害的经济学分析

1.从不平等的交换分析。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权钱交易”是一种不平等的特殊商品的交易。我们知道有效运作的市场机制自动地配置社会资源,而这种不平等的交易不仅损害国家及公众的利益,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得不合理,使大量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向效率低下的企业和个人流动,使稀缺资源的分布更不合理。公平和效率是困扰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问题。短短20年,中国已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分配严重不公的国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选择了“效率优先”、“先发展后分配”的发展战略,经济领域的改革成绩显著,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步履缓慢,从而导致权力的市场化。权力之手介入资源分配,社会成员各自依据其在社会组织中占据的不同地位进行着一场极不平等的财富积累大赛。这种不平等的市场运作机制既丧失了公平,也不可能得到效率的提高。腐败行为的这种不平等性最终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原则。

2.从社会总效用来分析。“权钱交易”的双方都从国家及公众的利益中攫取了大量的好处,使社会分配更加趋向于不合理,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已高于国际上公认的警戒标准,而这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权力介入市场造成的,私营非法收入、政府官员的非法收入对于全社会总的收入分配差别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们知道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帕累托最优。在社会财富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单位的社会财富对于富人来说,它的边际效用是不大的,而且随着富人财富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一个单位的财富对于穷人来说,它的边际效用是很大的。因此,如何降低富人财富的增长速度,提高穷人财富的增长速度,就是实现帕累托改进的经济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社会所有成员的财富均衡,才能使整个社会的总效用达到最大。

3.从社会总效率来分析。腐败行为严重地挫伤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表明,权力垄断社会资源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收入分配的危害,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性垄断所造成的分配缺陷危害更大。每一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及技术专长,健全的社会经济秩序会促使每个人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而当今社会腐败行为的盛行,严重挫伤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因为一个人靠勤劳、智慧致富,而另一个人靠投机、贪污受贿发财,除去金钱来源的道德判断外,这两者却是等值的,金钱并不因为它的不同来源而留下不同的痕迹。这在经济学里有个专门的说法,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而“劣币驱逐良币”的逻辑结果是:只要劣币和良币等值,只要现行体制不能惩罚手持劣币者,人们便不会奉公守法,而是会仿效那些投机取巧以及贪污受贿者,整天想着歪门邪道、不务正业。这种现象长此以往的存在势必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是社会资源的最大浪费,是社会总效率降低的关键因素。

  三、腐败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既然腐败的产生与现行社会的市场机制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那么我们只能把它理解为人类在追求经济效率、社会公正方面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既然腐败是政治权力的衍生物,只要权力存在,腐败就不会自动消亡,那么,我们的反腐败目标就不应是幻想如何彻底消除腐败,而应该是实事求是的定为如何最大范围和最为有效地遏制腐败。

1.利用最小治理成本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及扩大。分析近期发生的大量腐败案例,我们发现大量腐败分子在为党工作的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好的,而在腐败的初期也仅仅是接受小恩小惠或谋求很小的私利,而在后期,他们的私欲急剧膨胀,大量贪污受贿,甚至是走私贩私、出卖国家的利益。如果把腐败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损失用L表示,那么L对于时间T是一个单调递增函数,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腐败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时间图

在t[,1]以前它比较平坦,在t[,1]以后它逐步上升,斜率越来越大。因此,腐败治理最好在时间点t[,1]以前进行,这时治理腐败的成本为最小,即在出现腐败的苗头时制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与扩大。在这一时期要加强政府官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曾说过“权力弊端的根源,它的实质存在于人的生命中的恶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只有靠个人的觉悟和自我克制”。而个人的觉悟和自我克制能力可通过思想教育来提高。

2.建立权力行为的制衡机制,抑制腐败的频繁发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必须设计一套较为完备的对腐败行为的制衡机制,抬高腐败的各种成本,使腐败的实际总成本无限接近于腐败的理论总成本,从而降低腐败的总收益,使当权者感到腐败行为不划算,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首先,加强新闻监督,实现新闻监督的法制化,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后的“第四种权力”的作用,以增加腐败分子的心理成本。在西方发达国家,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体的新闻媒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活跃,新闻工作者被称为“无冕之王”,他们成为监督当权者、遏制腐败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次,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罚力度,也即加大了腐败分子在腐败决策时的惩罚成本。对于腐败分子不仅要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而且还要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使腐败分子身败名裂、痛心疾首.第三,适当提高当权者的工资收入和“制度特权”可增加腐败决策的机会成本。我们不能保证“高薪”一定能够“养廉”,但是,一定程度的“高薪”确实能大大降低腐败发生的概率。只有当以上三种成本的提高使其腐败的总成本接近甚至超过腐败的总收益,才能使当权者感到腐败的预期收益很小,风险很大,抑制当权者腐败行为的萌发。

3.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考虑,确定最小的反腐败成本。政府反腐败行动的总成本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抓获腐败分子的成本C[,e],二是执行关于腐败的法律惩罚条款F的成本C[,f],从而总的单位成本就是C[,g]=C[,e]+C[,f]。

为简化起见,我们假定腐败分子的收益R是“外生的”的常量,对于给定的F,为了达到有效惩罚水平P=P×F=R,政府只要支付足够的努力来保持所必须的破获腐败案件的概率p就可以了,而太高的概率p将大大增加破获罪犯所支付的成本,也就是说,抓获罪犯的成本C[,e]随所要求的破获概率的增加而上升。另一方面,由于给定了有效惩罚水平P,破获概率越高,则所需的罚款F就越低,也就是说,执行惩罚条款的成本C[,f]随概率p的增加而下降,如图2所示。政府反腐败行动的总成本C由C[,e]和C[,f]组成,由图2可知,总成本曲线呈U型,因此,存在一个最优的概率p*使得反腐败行动的总成本达到最小值。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p*点可作为政府权衡C[,e]和C[,f]的依据。

附图

  图2  反腐败行动的成本分解

二十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世人瞩目,但转轨时期的种种体制缺陷也助长了腐败行为发生的频数和规模,腐败只耗费社会资源,而不创造社会财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腐败是对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公然挑战。遏制腐败需要从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对任何一方面的忽视都会对反腐败的综合成效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腐败成因及反腐败的措施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反腐败任重而道远。

收稿日期:2001-11-08

【参考文献】

[1]  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79.

篇7

1.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使人类需要得到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家假设条件: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商品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低档商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吉芬商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向右上方倾斜

⑴“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⑵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商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信息,也都知道对方知

道的信息。(双方可以替代为多方)

3.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6.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供给定律: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8.均衡: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9.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0.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2.市场出清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13.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4.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5.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

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6.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 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篇8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室内环境设计课堂的教学容量

多媒体可以通过三维投影的方式来展现房子的室内以及室外环境和结构,还可以细致地展示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以及室内设计的成品效果,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室内设计的魅力,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直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得知识信息,扩大课堂的教学容量,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室内环境设计专业在常规教学的情况下需要教师进行重复、繁杂的机械操作,对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而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多媒体教学资料携带方便,制作简单,教学资源更丰富,且可以重复利用。多媒体教学所能展示的丰富画面、多彩文字以及多样声音都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这样视听全面的感官刺激,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两全其美。

(三)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更具有效性

传统的常规教学基本属于抽象教学,对学生的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本身就是极富有抽象性的专业课程,因此,教师需要将抽象的重难点知识直观地进行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就很难达到,而多媒体教学在此时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室内环境设计中面对通风、采光、色彩对比等一系列抽象的知识点,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提供一个模拟的平台,更加具有有效性。对于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具体感知,也避免了语言的局限性。

(四)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已学的知识

多媒体技术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因而可以借助它来对学生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和巩固。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可以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进而实现教与学的信息双向化,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已学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常规教学的对比

与传统的常规教学法相比,多媒体教学法更具有灵活性。室内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时经常会需要模拟情景设计,常规教学法在这一点上常采用的就是语言模拟情景。而语言模拟情境非常具有局限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对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也非常高,因此,教学效果非常不好。而多媒体教学法就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可以直观感知到的设计情境,作图准确、形象逼真,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多媒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多媒体教学法最为突出的两个优点就是:信息量更大,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可感知到的学习材料,更有利于学生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机组合变换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官刺激,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提高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对学习对象的充分感知是学习的前提。多媒体教学法的引入,不仅可以将知识的呈现变得更为具体和深化,更可以促进学生的感知速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方便记忆以及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可以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和感染力。尤其是在室内环境设计专业中,多媒体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比传统教学法更加有效。

三、多媒体教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法固然在多个方面都比传统教学法更好,但也并非是十全十美,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待于完善和提高。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多变,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但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法,所需要用的课件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按照既定的程序上课,这样就很难应对一些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并且,多媒体教学法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限制。

(二)课程的讲授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教学对象的心理变化、上课状态,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上课。教学语言是否有趣,是否足够具有启发性,态势语的使用是否到位,学生是否理解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这些都是考查一门课程讲授是否合格的标准。但是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机往往成为课程讲授的主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授课艺术的发挥。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将很难注意到教师的真实形象。而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就难以施展,因为教师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就把他自己的语言、思想、精神、方法通通融入其中,变成一个个的图像和符号,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优点甚多,但是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两者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多媒体教学虽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也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现场的教学智慧。例如,在学生学习室内环境设计的原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先熟悉和掌握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理论,然后教师可以再结合实际的工程设计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化,对学生以后的亲自设计也是极为有利的。就笔者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正确看待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对现代信息技术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转变死守传统教学的观念;正确了解和把握教学现场以及教学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但是需要各有侧重点,让两者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五、总结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室内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中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不少,多媒体教学尚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教学。但笔者相信,如果多媒体教学能够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展现出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无限潜力。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唐智娟.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195-196.

[2]李仁伟.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反思与探索[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6):106-109.

篇9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书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9-2174-02

伴随着扩招,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大学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学习成本较高的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前可能还需支出相当一部分培训或实训费用。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造成的压力更大。计算机专业经济困难学生不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还面临着较之其他专业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在心理方面普遍存在各种问题。

1 计算机专业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

目前,大学生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约占30%,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还略高于这一数字。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成本比其他专业更高,除了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基本支出外,购置电脑是绝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支出,同时为了适应行业发展和就业要求,网络通信支出、软件书籍购买、考级考证支出和培训实训费用也是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经常性支出,这些支出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在思想上、心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1.1 自卑、焦虑、嫉妒等消极心理极易出现

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学业以及就业等方面承受着比其他同学更大的压力,精神紧张和心理紧绷长期存在,极易出现自卑、焦虑、嫉妒等消极心理特征。

自卑是经济困难学生最易产生的消极情绪,他们进入大学后,常因经济上的弱势和教育条件的差距,在成绩优异或者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面前自惭形秽,心理感觉不平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情绪低落、迷茫、看不见希望等问题,产生自卑心理;经济困难学生还易产生焦虑情绪,经济拮据导致他们对物质生活的担忧,加上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长期处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出走、旷课乃至退学等问题行为;另外,由于经济条件的弱势带来的自我保护需要,使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心极其敏感,获得尊重的需求更为迫切,更易产生嫉妒情绪。

1.2 人际交往障碍

生活的拮据、过度的自卑、自身的弱势等原因往往会使经济困难学生因担心被别人看不起而畏惧人际交往。出于对自尊的保护,他们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他人了解自己的情况,更不会主动向他人袒露心声,往往给人以孤僻、敏感、难以相处等负面印象,慢慢形成自我封闭与排斥交往的恶性循环,脱离集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1.3 “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例如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对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扶持,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这些政策与措施也使得个别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过分依赖心理,他们对于接受社会和学校的资助十分坦然,认为因经济困难而受到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有极个别人甚至还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想要获得更多资助,缺乏自立奋斗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如何调动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也成为很多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作难点。

1.4 学业困惑和就业心理误区

据统计,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一方面是有些同学因为高考失利错过了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而经济的拮据又无法满足他们复读的愿望,无奈接受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巨大的失落和无奈使得他们对于学业和个人职业发展充满着迷茫与沮丧;另一方面,经济困难使部分同学缺乏计算机专业必需的操作、实训和实习的硬件条件,形成学业进步和能力提升的客观障碍,使经济困难学生对在学业中落后感到自卑和不公。

就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很多高职院校中的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而计算机行业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门槛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很多单位需要各类证书或者培训经历,而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承担获得证书或培训的成本,使得很多计算机专业的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既有经济拮据、机会缺乏的客观劣势,也有学习困难、能力不足的主观差距,从而使他们除了具备大学生就业中的普遍心理偏差外,还极易出现孤独、盲从、抑郁和嫉妒等“心理贫困”。

2 解决计算机专业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2.1 完善资助体系,缓解经济压力

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资助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各高职院校还应结合实际,在不断完善以国家资助为主的“奖贷助补免”助困体系之外提供伙食补贴、意外救助、勤工俭学等助困形式,把助困由“输血”向“造血”引导,既丰富资助形式,扩大资助面,缓解学生经济压力,也能锻炼学生能力,增强自尊自信,更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克服困难的积极性。

2.2 强化思政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

针对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贫困观,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正确对待经济问题,既要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也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积极面对人生,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一对一谈心等形式,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心理上的困境;同时要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2.3 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同学之间的家庭经济贫富差距可能会影响到校园文化,造成浪费、攀比、炫富等不良现象出现在校园中,加重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压力,引起他们的负面情绪。因此,各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相互攀比。倡导守望相助,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积极帮助困难学生,同时尊重经济困难学生的尊严和隐私,给予他们人格尊重和精神平等。

同时,各院校应多开展形式多样的的学术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娱活动,积极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各类校园活动,加强他们与他人的接触沟通,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调节他们的负面情绪,舒缓和矫正他们的心理问题,在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扶之外重视给予他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帮助。

2.4 着力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

行业就业竞争激烈、个人经济条件限制、学业和职业技能的不足,就业观念的保守和个别心理问题等原因造成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其家庭的经济状况的好转与否,更关系到其本人的人生发展和个人尊严,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应成为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要开展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他们树立就业意识和职业意识,加强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习惯等,使他们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二是要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条件, 冷静看待自己学历、技能和计算机行业现状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形成积极的就业心态和理性的择业动机;三是要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能力是影响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各高职院校应大力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和提供免费上机机会来确保他们不因经济结局而影响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支持和引导他们参与各类职业技能比赛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促进他们学以致用、锻炼技能,加强校企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把他们的学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此外,还要开展专门的经济困难学生求职技能培训,尤其要培养他们求职中的自我营销能力。

3 结论

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各高职院校尤其是计算机专业院校学生管理和资助工作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我们应强化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运用各种有效措施,引导他们克服心理心理问题,正确理解经济困难与外界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参考文献:

[1] 邓素碧.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资助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2] 杨晓华.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J].科技资讯,2009,(8).

[3] 李瑞学.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教育探索,2005,(11).

[4] 陈国华.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J].科教文汇,2008,(08).

篇10

1.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体育技能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

目前,很多体育院系存在着重视体育技能课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的情况,无论是从教学管理的重点、教研活动的内容、课程建设的偏重,还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和课时的设置来看,理论课的比例都是偏低的。理论课教学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要有全局的、战略的眼光看到理论课教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才有广阔的出路,体育院系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1.2教材不适用

体育经济学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更多的是作为体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但现在不管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还是体育技术相关专业所采用的教科书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据了解,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教师水平和管理水平,想通过自学掌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这些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过深,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试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的困难,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同时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保持课程教学的完整性陷入困境。

1.3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影响教学质量

进行体育经济学教学不但需要熟悉体育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知识的交叉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将体育科学知识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使体育活动更加符合经济原则。多数从事体育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原本都是传统体育专业出身,只是由于后来教学的需要才半路出家,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更谈不上对这门课程的宏观把握。这样在体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运用中,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模模糊糊,根本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再加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知识基础薄弱,使教与学根本达不到要求。

1.4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体育院系理论课教学理念滞后于其他学科,主要是体育学科有自身的特殊性,技能学习多于理论学习,体育学科的理论课教师往往由术科教师转换居多,受自身理论知识素质的限制,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坚持死板的填鸭式满堂灌的课题讲授,学生一字不落的被动接受。即便教师采用课件教学,也只是把教学内容精简的罗列展示给学生,并没有起到提供视觉印象和更多知识信息的作用。教师整堂课一讲到底,课件一放到底,教与学没有互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极大的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和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了。

2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济学教学的策略

2.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育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理论学科。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尝试以一些体育经济案例为纽带,充分展开课堂讨论,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必须抓住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学生敢于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悦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创设一个优良而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引进专业教学人才

教师必须既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得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对于比较单薄的体育院系来说,这样的体育教学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必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样培养战略来充实壮大教学对伍,积极引进一流体育院校体育经济或体育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以及有其他高校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称职的教师。并对现有的教师,可以把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内名校或国外院校进行深造学习。

2.3重视教材建设

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经济学教材选用不同于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专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接受能力,必须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教材评选,既要选出真正适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使用、教师顺手、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材,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科的前沿性。必须用发展的理念看待教学需要,应组织教师自编适合本单位教学的教材,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教学层次合理的基础上,教师可考虑把一些能充分体现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地方体育经济学特色的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放入教材中。

2.4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在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创新,灵活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引入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可以把世界体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引入课堂,用“球星为什么不自己修剪草坪”来讲解机会成本,再让学生深入讨论各种选择下的“成本和收益的关系”;用“为什么NBA超级巨星的年薪都在2000万美金左右”来讲解特殊劳动力商品的供给弹性,学生可以进一步讨论社会中各行业劳动力的差别。类如,“球场各个位置票价为什么不同”、“2011年底NBA为什么会出现长时间的停摆”等现实案例都可以引入课堂,学习源于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会激发出最大的学习潜能,最好的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此外,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处理。

2.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应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准确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做好教学设计。目前,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都频繁地在课堂教学中被使用着,但是要做到始终正确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却并非易事,未经设计随心所欲地使用教学媒体,会让大量的或杂乱无章的迅速更替的感性体现,钝化学生原来就很脆弱的认识能力。从本质上说应用现代技术不是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向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习内容,能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软件和媒体不再是具有“教具”的特征,而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的材料和工具。

2.6增加课时数

体育经济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中作为选修课出现,一般开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总课时为28—34学时,据调查很多教师难以在这样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过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已被教育部连续亮就业黄牌。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进就业多元化是必由之路。加大选修课的课时量是增加学生内在素质,实现多元化就业的手段之一,体育院系应该尝试增加体育经济学的课时量,让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充实的教学内容奠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将来在激烈的就业中能有一席之地。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