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

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售后服务;重要作用;问题;改进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与商业贸易的深入融合,电子商务自产生后得到快速发展,在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等较多领域都得到应用,成为新时代商业贸易的变革。然而,这种变革的完善和健全与售后服务密不可分。售后服务是否完善标志着商业贸易是否能够在市场上长存。因此,电子商务环境的售后服务更是其生存的命脉。只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才能与传统的贸易模式相抗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业竞争已经从质量战、价格战转向为拼服务,售后服务质量成为电子商务的竞争又一核心。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售后服务的内涵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售后服务是指在线交易完成后,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快递运送、产品使用维护、退换货运费处理、保修服务等一系列售后服务活动。这种售后服务既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好评,为他人在线交易提供可靠参考,还可以以周到的服务来获得第二次消费,甚至第三次,以此建立长久的商客关系。售后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顾客的认可度,是顾客是否愿意再次消费的直接依据。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售后服务的重要作用

1.提升商家信用度,为消费者解除后顾之忧电子商务环境下,售后服务质量可直接转化为信用。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即良好的信用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为消费者解除后顾之忧,实现消费零风险。2.保障买卖双方及时进行沟通电子商务的显著特点是开设购物咨询平台,用以买、卖交流和售后问题处理。同时,通过平台了解商家信用及商品质量信息,从而更好的进行选择。3.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障电子商务环境买家只能看到图片或视频,商品难免有色差、尺寸不合身、材质不符等问题,此时,只有通过售后服务来达成退、换货,或对商品进行维修保养,给消费者心理补偿,最终形成双方满意协议,从而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障。4.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完善的售后服务拥有良好的商客关系,是消费者二次消费或三次消费的基础。消费者一旦认定此商家,就会将消费的心情及时反馈回商家,从而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以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从而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5.为商家带来经济利益完善的售后服务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能够对消费者进行消费及使用全程进行跟踪服务,积极采纳消费者的意见对产品进行升级,从而稳固消费群体,真正实现服务创收,服务战控制市场份额,促进商家经济目标的实现。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售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售后过程繁琐,消费者维权困难线上购买出现色差描述不符及尺码不符等问题时,需要进行售后维权退换货。相互取证十分困难,使得消费者要不断取证并卖家联系。这一过程十分繁琐,简单的过程表现出较高的重复性操作,使得电商优势大打折扣。2.售后服务队伍专业性较差售后服务人员要懂行业、懂专业和懂产品,搞得顾客的疑问专业回复。但目前电商售后服务队伍专业性较差,与消费者沟通时,不能给出消除消费者心理阴影的建设性建议,导致商顾矛盾无法解决,从而损失客源。3.缺乏完善的快递服务体系快递服务是电子商务售后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消费者不满意很大程度在于快递服务上。虽然快递与电商有所合作,但服务质量难以达到电商售后服务的要求,导致售后服务质量难提升。4.进行售后服务的成本相对较高电子商务售后保障时,涉及维护、保养运费问题,如果将这部分运费再承担下来,将会是较大的投入,造成商品成本过高。因此,在进行售后时,一般需要买家进行运费的承担,使得其售后服务优势落后于实体店商家。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售后服务问题的改进对策

1.线上营销和线下实体店销售相结合

两种营销模式即能互补又能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而且有实体店作保障,消费者更青睐在有实体店的电商平台进行消费。因为有实体店经营模式,消费者对其信用有一定的信心,商品质量也会有所保障。这两种营销模式的结合将再次成为社会交易的主流。

2.组成专业化的售后服务团队

该团队专业性强,对商品信息了如指掌,对营销方式、消费者心理、商家利益等可以完善的进行结合,从而在保障商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获得更优质的信用评价。同时可以给消费者一个合理性建议,从而消除消费者的盲目心理,搭建长期的商客关系。

3.加快售后问题的处理速度

服务效率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只有高效率的服务才能缩短消费者等待时间,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因此,在售后服务中,要规定时效来处理消费者的全部问题,然后快递到消费者手中。比如京东商城推出“售后100分”服务,就极大的提高了售后服务的效率,值得推广。

4.精简商品在退换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

退换货一直是电子商务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提高商家信誉,可以售后服务中简化退换流程,引进国外退换货流程管理方法,应用第三方平台来完成上门服务,从而在保证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下,便捷、快速的处理纠纷。然后第三方再与电商进行交流确认,完成退换货。这种形式的退换货服务相较于传统的商家自行处理,节省人力、物力、能快速满足消费者,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为再次消费打下良好的基础。

5.完善售后服务流程

售后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压缩、简化和一站式等完善,可以更好的建立商客关系,并将消费者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确认每一消费层次的消费者心理。做好知已知彼。此外,还要对消费者进行信息记录包括消费、退换货、要求,咨询的问题等,从而为其再次消费提供更完善、更贴心的亲情服务。

五、结语

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家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市场竞争的成败,是商家利益可持续化的有效保障,是提升商家信用等级,建立良好商客关系的有力手段。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售后服务是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杨美竹,王典,于帅,等.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售后服务管理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32):103.

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对策

一、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问题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致使税务管理部门来不及研究相应的征管对策,更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电子商务行为,出现了税收管理真空和缺位,导致应征的税款白白流失。从理论上分析,从互联网上流失电子商务的税收主要有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等。据测算,美国的函购公司搬迁到互联网之后,政府每年大约损失各种税收约30亿美元。由于电子商务可以规避税收义务,大大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因此,一些企业纷纷通过上网规避税收,牟取暴利,在逃避大量税收的同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电子商务给现行税收带来的主要问题涉及多个方面。

1、常设机构的判断问题

(1)纳税人身份及企业性质的判定问题

纳税人身份判定的问题,就是税务机关应能正确判定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及交易活动,这种判定是以实际的物理存在为基础,因此,在传统交易活动中,纳税人身份的判定上并不存在问题。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互联网上的商店不是一个实体的市场,而是一个虚拟的市场,网上的任何一种产品都是触摸不到的。在这样的市场中,看不到传统概念中的商场、店面、销售人员,就连涉及商品的手续,包括合同、单证,甚至资金等,都以虚拟方式出现;而且,互联网的使用者具有隐匿性、流动性,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双方,可以隐匿姓名、居住地等,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经营地点,从一个高税率国家移至低税率国家。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在对纳税人身份判定上的难度。

大多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注册地位于各地的高新技术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且其营业执照上限定的营业范围并没有明确提及电子商务业务。有些企业营业执照上注明从事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销售、出口,但实际上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业务。这类企业是属于所得税意义上的先进技术企业和出口型企业,还是属于生产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还是服务企业,因判定性质不同将导致企业享受的税收待遇有所不同。从事电子商务服务的电讯企业按3%税率缴纳营业税,而从事电子商务的普通企业则需缴纳5%的营业税。那么,被定性为什么样的企业就成为关键问题。

(2)客户身份难以确定

按照现行税制,判断一种商业行为是否应课税及课税数量与客户身份密切相关。比如我国目前实行的出口退税和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政策,这些活动都必须查明客户的身份。如果将现有的税收原则不加修改地应用于电子商务税收,本来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很可能冒充自己向国外供货并以此骗取出口退税,或是通过隐瞒商品的真实消费从而逃避进口关税。虽然科技在发展,但是从技术角度看,无论是追踪付款过程还是供货过程,都难以查清供货目的国或是买方身份,从而无法确认应征税的贸易究竟是国内还是国际贸易,使传统的税制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了极大困难。

2、税收征管体制问题

(1)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简单地说就是在确定了纳税主体后,是否有足够的依据收到应收的税,证据是否足够、是否可查。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网上CA和网上支付体系正在建设中,在线的电子商务交易数额还是较少。商家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商谈、合同和订单处理,还基本上没有进入电子支付阶段。所以,在间接的电子商务阶段,商务交易过程电子化,而送货或电子成份更高的间接电子商务扩大或普及时,考虑到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虚拟性,相关交易环节的具体情况有赖于交易的如实申报,所以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问题会更加突出,尤其是在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过程中。

(2)电子商务过程的税务稽查问题

在具备税收管辖权,交易过程可追溯的前提下,电子商务稽查就成为保障电子商务税收的重要一环,即是否能定额征收的问题。在互联网这个独特的环境中,由于订购、支付,甚至数字化产品的交付都可通过网上进行,使得无纸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订单、买卖双方的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以电子形式存在,且电子凭证又可被轻易地修改而不留任何线索、痕迹,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了基础;并且,互联网贸易的发展刺激了支付系统的完善,联机银行与数字现金的出现,加大了税务机关通过银行的支付交易进行监管的难度;还有,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成熟,纳税人可以使用加密、授权等多种保护方式掩藏交易信息。如何对网上交易进行监管以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地入库是网上征税的又一大难题。

3、课税对象认定问题

(1)数字产品性质的认定

电子商务将原先以有形财产提供的商品转变为以数字形式提供,使得网上商品购销和服务的界限变得模糊。对这种以数字形式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应视为提供服务所得还是销售商品所得,目前税法

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纵观各种形式与产品的电子商务,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商流与信息流的虚拟性,更因其产品形态的特殊性,数字产品电子商务又具备物流的虚拟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其在纳税人身份的判定中、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上与税务稽查上有效实现的难度都大大增加。甚至可以说,如果一个数字产品电子商务的经营者不如实地履行各项纳税申报,那么对于税务机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去追查其交易商品、资金的各项细节。这一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欧洲有些国家曾提出按劳务征收数字产品电子商务税的设想,但总体来看,至今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2)印花税的缴纳问题

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实现了无纸化操作,且交易双方常常“隐蔽”进行。使得印花税的计税依据难以确定。网上订单是否具有纸基合同的性质和作用,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目前也不明确。

4、税收管辖权问题

(1)双重征税问题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公民,在马来西亚的电子商务网站上订购货物,并且要求将货物发往泰国,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你将同时得到三个国家的税单。首先,按照居民税收管辖权征税办法,中国政府将有权向你征收所得税;按照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征税的话,泰国政府也有权向你征收流转税;而马来西亚政府有可能以交易操作发生地为依据,也可根据来源地,有权向你征税。对同一笔税源,由于税收管辖权的重叠,而导致重复征税。

(2)纳税人避税问题

电子商务的便捷性与高流动性为跨国公司操纵利润、规避税收提供了便利。跨国公司通过互联网,只要按几下鼠标就可以轻松地将其在高税区的利润转到低税区或避税港。

二、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对策

篇3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B2C电子商务是网络信息化的产物,它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捷的服务。但由于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和流动性,使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中同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B2C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以天猫商城为例,探究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新机制,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B2C电子商务;天猫;网购

1.B2C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互联网的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比2012年底提升3.7%。随着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电信运营商网络资费下调和WIFI覆盖逐渐全面,手机网民规模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高到2013年底的81.0%。同时,网民中农村网民规模也得到很大提高,成为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力量。

1.2 网购的发展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4万亿元,增长了39.4%,增速与2012年相比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相对较快发展,从艾瑞数据看,2013年中国移动网络购物交易额为1696.3亿元,增长了168.6%,远远高于网络购物整体以及PC端网络购物增长,其在网络购物市场整体中渗透率达到9.2%,较2012年提高4.4%,未来增长潜力较大。

1.3 市场结构的发展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交易规模达到6661.1亿元,在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达到36.2%。从增速来看,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B2C市场增长65.2%,从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第三季度,B2C市场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从2012年的23.7%上升到2013年的36.6%,预计到2017年,B2C在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中的比重将超过C2C,达到52.7%。

1.4 市场份额的发展

从交易规模的市场份额来看,天猫在B2C市场中占51.1%,京东占17.5%,逐步形成综合电商对决的双寡头垄断格局。根据艾瑞数据可知,未来中国B2C市场“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将继续上演,天猫和京东在B2C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一时也难以改变,其它B2C企业则主要依托用户流量、差异化发展模式等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B2C电子商务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B2C电子商务发展虽然比较迅速,但由于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对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并没有形成一个深入而完美的规划。所以在对它的不断探索之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天猫作为B2C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以它的发展为例,可以很清晰地折射出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2.1 B2C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

B2C电子商务是商家通过网络平台向消费者展现商品和服务,这就导致许多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与图片有很大差异,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商家不履行承诺或者不能及时提供有效地售后服务,这都会降低消费者的网购热情。尤其是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期间,由于商品质量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而引发的退货问题更加严重。据统计,天猫商城在双十一期间的整体退货率达到25%左右,由此可见商品的可信度亟待提高。最近聚美、京东的电商假货、水货问题浮出水面,更是给B2C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敲响了警钟。

2.2 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问题

天猫商城拥有大量的网商,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为了满足消费者快速高效收到商品的需求,他们采用的物流方式是第三方物流,即网商把商品的配送外包给物流公司如申通、圆通等,自己专注于网站的顺利运营。这就存在一定的不足。

据阿里数据显示,2013年天猫、淘宝双十一“淘宝狂欢节”开场55秒,支付宝交易额便突破1亿,一天的交易额达350.19亿,这也就意味着产生1.5亿个包裹,但全国快递单日的总运力极限接近1个亿,这对快递产生很大的冲力。物流需求突发性的暴涨,引起商品损坏的概率大增,并引来很高的退货率,这不可避免地造成物力、财力的耗费,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提高最终会由消费者买单,消费者购物费用增加,其网购兴致削减。

2.3 B2C电子商务的售后评价问题

很多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商品之前会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购物评价,消费者的售后评价成为反映商品质量好坏的重要渠道。客观公正的售后评价能给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建议,虚假的售后评价则会误导消费者的选择判断。由消费者的售后评价引来两个极端:一个是职业刷手,他们会夸大商品的优点,其目的是为网商店铺刷好评以此来提高网店信誉度;另一个是职业差评师,专门给网店刷差评,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习惯刷好评或者迫于网商的各种压力写好,这几种方式都会给消费者的网购带来误导,是网购监管无力的后果。

2.4 B2C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问题

B2C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易模式,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各方面人才的需求比较匮乏,尤其是对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的培养方面。由于技术人员的欠缺,企业对自己网站的维护十分粗糙。而销售方面,没有一个完整的销售计划,一味盲目跟风,则会降低企业销售地位。

3.B2C电子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针对我国B2C电子商务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完善。

第一、用道德和法律手段约束各种不良行为,让电子商务信用问题有理可循,有法可依。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加强信息共享利用,严格规范信息采集程序,同时不断提高消费者的的道德素养,提高全民信用意识,依靠社会舆论与道德的约束去规范电子商务行为。

第二、建立一个物流动态联盟,也即是说,可以几个大型电商企业组成一个物流动态联合体,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来进行管理运作,降低物流成本,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可以有效避免淘宝天猫依附物流公司因素带来的产品滞压问题,从而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减轻库存压力,从而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加强B2C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从而为电商平台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迎合现代B2C电子商务的需要,开展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以及B2C电子商务的研究,同时吸收借鉴国外高科技技术和管理经验,保证B2C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结论

我国的B2C电子商务还处在起步阶段,天猫的发展显示出它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它仍是未来经济贸易发展的方向,通过不断地摸索与改进,B2C电子商务将会逐步占据重要地位。(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徐亚红.B2C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挑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2-43.

[2]艾瑞咨询.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年度监测报告[R].(2014-11-14).北京:艾瑞咨询集团,2014.

篇4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安徽省

一、背景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从事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是现代社会中,一些精通通信技术和业务规则的人才,通过信息的技术手段等手段,进行各种低成本与高效率的商品交换活动。电子商务不单单局限于网上购物,还包括很多的商业活动,如企业之间的经济贸易,以互联网为平台,顺利进行采购、销售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

经过20年的创新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过去的五年我国电子商务加速发展,五年间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35%。现在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平台电商,就是让地方按照平台的标准来生产,在统一进行销售,这是一种垂直B2C的模式。在原产地有所控制和采集,让产品直接通过平台卖给用户,这就是平台电商。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其上农产品种类丰富,而且这些农产品分布的地域、气候也不相同,我国的农业规模是仅次于工业的国民经济第二支柱产业,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现在的农业也在向着现代化转型,农产品在注重产量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安全和卫生。人们更乐意接受“纯天然”产品。随着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农业也变得更加机械化,现代化。

二、电子商务的现状

近年恚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人背景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加强营销、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人们对电子商务的关注程度在迅速上升。自中国加入WTO以后,为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一个新形式的农业电子商务,现在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密切关注。虽然如此,但因其发展变化太快,导致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目前,国内专家学者从事农业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及模式研究的人员,相对于其它学科还是很少的。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再者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需要新鲜事物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的商业形式已经成为主流,农业的发展也必然离不开电子商务的推动,而电子商务在移动客户端的市场更为广阔。在全国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城郊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以农产品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交易活动,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农产品包括其市场需求、市场价格、产销量等方面一的公布与收集工作。其具有交易虚拟化、销售效率高成本低、交易过程透明化的特点。对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来说,好比是它的贵人一般,是它的一项有力补充,农产品本身的保鲜度、季节气候等因素的限制,给电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其不仅仅只是种植业生产的产品,还包括养殖业、林业、水产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这些都是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体。在1990年左右,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网站越来越发达,一系列优越的条件使得农产品与电子商务进行完美结合,其发展势头也越加迅猛。首先,农产品行业容量大,我国是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大国,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平台;其次,我国大部分还采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而言,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三、安徽省各类农产品相关数据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省2010年至2015年的谷物、豆类、油料、糖料、蔬菜、园果水果产量数据可以看出,安徽省的农产品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2013年至2015年以后产量有较大的上升幅度。

由安徽省2011年-2016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趋势图可以看出,安徽省用于国内贸易的农产品零售额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2012年-2015年上升幅度较大,这反映了在2012年以后安徽农产品输出量开始迅速增加,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电子商务在安徽省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由图可知,在2012年以前,安徽省农产品市场国内贸易的出口量较少。这是因为在2000年-2009年电子商务还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时期,直到2012年电子商务进入成熟期以后,安徽省农产品市场才进行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最后,得益于电子商务,农产品对国内其他省份的出口额也开始大幅度增加。

四、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小型互联网用户的比例居多

据统计安徽省2014年农村地区人口309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0%以上。但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了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安徽总网民数只有2225万人,网络的普及率还是比较低的。而且在同样的区域里面,城市人口中网民的比例也要比农村网民要多,越向农村地区发展,网民的数量越少。甚至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一些农民根本不会使用电脑,更谈不上使用互联网,这样就造成农村、城市信息的不对称。只有解决了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这个问题,电子商务才能真正给农民带来方便。

2.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方式仍然还是“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模式,低质量的生产经营模式市场,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农民分散化、产能低、市场集中化程度不高,这对形成紧凑有序的质量标准体系产生了不小的阻碍作用。因此,电商无法向百分百消费者提供质精价优的统一化产品,相比于传统销售模式客户与自己所要选购产品面对面这一优势而言,在建立起标准化的产品筛选体系和获得大部分消费者的信任之前,这一局面短期内将无法改变,这必然会流失一大部分对产品质量挑剔的消费者。

3.农民缺乏网络知识,电子商务概念滞后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使得农村地区基本消除了文盲,但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那些不懂得运动互联网的农民们已然成为了这个新时期社会的文盲。因此,互联网的普及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农民基本能够掌握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懂得使用互联网终端设备。若是安徽省响应国家号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话,则必然要改变农民目前的这种状态,否则安徽的电子商务很难发展起来。

五、安徽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1.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的参与

政府可以运用宏观调控、控制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更多运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降低上网费用,来刺激消费;可以通过以资金或优惠政策支持研发活动,提高电子商务技术水平。

互联网交易面临的问题就是信任的问题,农产品的消费面对网络平台的供应商,特别是对于一些小规模农户或个体农户来说,无法知晓对方提供的农产品的真实情况。这样会导致电子商务中的买卖双方在农产品的信息上的不对称,对同一农产品间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影响交易的达成。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由国家相关的部门针对农产品的类别,品质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所有人都按照这个标准实施,这样就解决了农产品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产品质量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交易的农产品贴上标签,根据产品的标签,可以追溯到农产品的产原地,这样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了解所购买商品的信息,便于交易的达成。

2.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技能人员,发展农业贸易促进机构

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虽然已有一小部分农村用户知道电子商务,并主动参与其中,但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对网络知识的认知、接受和应用能力仍普遍低下。另外,电子商务建设投资资金大,周期循环长、维护较为频繁,导致他们怀疑电子商务能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搞好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定要发展好的。

一方面针对农村地区一些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地区,其相对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高。因此首先对他们开展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培训好了以后让这些人进一步带动其他人。另一方面也还是通过政府政策,鼓励一些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深入到农村,帮助农户们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3.培训在线交易用户组和农产品消费市场?

O2O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主要服务农产品提供者所在当地,可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模式进行实现。在网站的推广方面,开展多种多样的线下活动,在各地开展各种地推广活动,还可以通过线上的各种资源,如网络促销、微信营销的方式推广电子商务平台,加强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电子商务的可信度。具体方式:首先,通过广播、电视、讲座、分发传单等方式对电子商务宣传和培训,让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二是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在农村率先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农村电子企业发展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动农村其他企业争相效仿;另外也需要利用政府部门的职权,建立农村居民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去推广电子商务,最终使得电子商务得到广泛普及,居民间电子商务的思想根深蒂固。

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从事魍撑┮挡品贸易到企业电子商务的转型

加快当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类的企业首先可以在互联网上先建立自己的网页,并逐步建设成为站点,利用互联网这一公众媒介,在企业自身的网站上开展产品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和其他的农产品竞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自身各方面的优势与其他单个农户的产品进行竞争。培养龙头企业实行一定的寡头垄断市场,通过与互联网把供应链联系在一起,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运输物流成本,把农产品推向到城市市场去中。

六、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广泛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而兴起,它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安徽省农产品市场高成本,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以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安徽省实际的情况作为参考,把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落实下去,让省内的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进而相继富裕起来。而且随着农村农户们的加入,电子商务的消费群也在不断地壮大,其发展趋势也是愈来愈好。

参考文献:

[1]金敏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沈阳理工大学,2006.

[2]邓秋林.农产品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

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28-02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各类电子商各网站风起云涌,律立一个电子商各网站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电子商务网站有效益。要想有效益就必须能够吸引客户,增加客户忠诚度。电子商务业务的竞争比传统的业务竞争更加激烈,原因有很多方而,其中一个因素是客户从一个电子商务网站转换到竞争对手那边,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即可。网站的内容和层次、用词、标题、奖励方案、服务等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成为吸引客户、同时也可能成为失去客户的因素。而同时电子商务网站每天都可能有上百万次的在线交易,生成大量的日志文件和登记表,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充分了解客户的喜好、购买模式,甚至是客户一时的冲动,设计出满足于不同客户群体需要的个性化网站,进而增加其竞争力,几乎变得势在必行。若想在竞争中生存进而获胜,就要比竞争对手更了解客户。

一、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而,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以数据库为依托的信息技术;其商业运作的经济条件主要依靠以银行支付、结算为主的信用方式。因此,它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专题报告的定义,电子商务就是指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而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 COM-MERCE)。

(二)电子商务的模式

总的来说,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企业(Business)对终端客户(Customer)的电子商务(即B2C)和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两种主要模式。

B2C模式:提起B2C,大家可能更为熟悉一些,它是从企业到终端客户(包括个人消费者和组织消费者)的业务模式。今天所谈的电子商务时代的B2C是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把本企业或其它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经任何渠道,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新型商务模式。因为它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被人们首先认识和接受。

B2B模式:谈完了B2C再来说说B2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模式被称作B2B,电子商务B2B的内涵是企业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平台和外部网站将而向上游的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和下游商的销售业务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降低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满意度。实际上而向企业间交易的B2B,无论在交易额和交易领域的覆盖上,其规模比起B2C来都更为可观,其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也更加深远。

二、我国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安全问题

目前,阻碍电子商务广泛应用的最大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计算机安全技术本身的发展就存在一个时滞的问题。病毒感染、黑客的侵袭更使人们对计算机的安全性,特别是网络上电子商务进行的安全性产生怀疑。

因此,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如防火墙、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技术,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另一方而,需要通过标准的形式把这些技术手段确定下来,包括制定必要的网络接人标准,允许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的用户间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实现商业标准化环境,尽快改革中国传统商业的手工作业方式,适应数字化经济的社会;组织有关企业、研究单位进行电子商务的标准制定,这些标准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积极向目标通用标准靠拢。

(二)技术问题

这里所说的技术方而的障碍主要包括网络的可靠性、数据传送的速度等。Internet上存在多种不可靠的因素:软件不可靠、线路不可靠和系统不可靠等。电子商务的进行需要支付与结算,这就应有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及其电子化的配合。金融电子化是电子商务实施的保证,金融电子化要实现跨行、跨地区联网贸易结算、资金划拨,真正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实时的金融服务,中国的金融业亟须适应全球一体化进程而加快变革步伐。

要想实现真正实时的网上交易,需要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宽带,这必须由硬件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而现在大部分的网络速度都达不到实际的要求。www变成了“World wide Wait"。虽然千兆位网络技术开始走向成熟,但要全而铺开还有待时日;ATM是理想的技术,但价格昂贵;千兆以太网在可升级和成本上有优势,但不能提供多媒体应用所需的服务质量。

另外,中国信息终端设备普及率不高,信息产品如高性能计算机的核心元件得依靠进口等因素都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此应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和电子商务标准的制定,以确保全球商务的可靠性、互操作性包括电子付款方而的标准、安全方而的标准、安全服务方而的标准、电子拷贝管理系统方而的标准、高速网络技术方而的标准等。

(三)法律制度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保障问题有:

a.从交易安全方而看,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数据保护,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权,保证用户具有对In-ternet上的信息进行控制的自主权,以解决电子商务上发生的各种纠纷,防止诈骗等案件的发生,保证消费者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b.从电子支付方而看,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明确电子支付的当事人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和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制定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认可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同时还应出台关于电子支付数据的伪造、更改、涂销问题的处理办法。

c. 还有一部分法律法规应根据电子商务的情况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圈;农产品物流;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439-8114(2014)17-4248-02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E-commerce Ecosystem

WANG Guan-ning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Logistics Studies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nyang 712000, Shaanxi,China )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mmerce, the logistics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mmerce ecosystem.The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farming logistics were explored. Advices on improving farming logistics in E-commerce ecosystem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E-commerce; ecosystem;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haanxi province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使得中国的很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商业兴国的重要性。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不断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农产品电子商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农产品物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展的关键。

1 电子商务生态圈的物流现状

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尤其是网购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电子商务对物流环节尤其是快递物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该物流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及时、信息化程度高、服务质量高等。而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因此每逢网络促销时,就会出现物流“爆仓”,产品滞压、运输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等现状,由此可见我国物流整体发展比较缓慢,在电子商务生态圈中这一环节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

2 电商生态圈中农产品物流的问题

2.1 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健全,运输效率过低

首先物流的反应速度要快,能够及时处理顾客所下的订单;其次物流的整个体系应该能够及时应对所遇到的突发问题,如季节性较强且保鲜程度要求较高的农产品或农产品加工产品,要求物流企业能够及时解决所遇到的突发问题;最后物流的整体运输时间要求非常短,一般消费者对物流有一定要求,即就是能够再很短时间内送达消费者手中。然而陕西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不健全,导致整体运输效率过低,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亟待解决的一个瓶颈问题[2]。陕西省农产品物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陕西省农产品物流比较分散,而且专业化程度很低。农产品物流主要以农产品中间商或收购商、农户自发或农业合作社等非专业的人员进行,这样就导致效率过低、成本过高、损失过大等。第二,陕西省农产品物流仓储系统比较落后。尤其是一些新鲜农产品,对仓储、配送中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冷链物流系统的建立对农产品物流特别重要,但是由于陕西省农产品物流起步比较晚,目前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几乎没有,这就导致农产品损失过大,物流成本过高,效率过低。

2.2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网络不健全

陕西省地处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农产品物流仍然比较落后,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体现着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产品的运输、装卸搬运设备等设备比较落后,尤其是装卸搬运大部分还是采用以人力为主,这样就导致效率低,成本高,运输途中损失大等。第二乡村信息化程度较低,这就使得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由于农村网络普及率和使用率都较低,因此物流没有形成一个公共信息化平台,使得以互联网、3G网络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网络很难得到广泛的应用,物流方面的一些新技术很难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二维条形码、运输中的温度控制及定位系统等[3]。

2.3 农产品物流技术比较落后,现代化水平较低

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产品物流设备、设施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这就影响了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整个工作效率。第二,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水平较低,陕西省各大物流企业仍然以采用传统物流模式,这就导致了物流整体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物流运输设备比较落后,使得中途损失较为严重,物流成本过高,在途时间过长。

2.4 农产品物流管理水平低和制度不完善

农产品物流产业的涉及到很多相关方面和部门,如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技术设备、产业政策、投资融资、税收、海关以及农产品质量标准等。同时由于农产品自身流量大、点多、涉及的部门多等特点,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农产品物流的宏观调控,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到目前为止,陕西省农产品物流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具体可执行制度和政策支持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这就使得农产品物流在发展过程中比较缓慢,协调性不强,运输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2.5 专业的人才缺乏

农产品物流具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物流专业在我国开设没几年时间,相应的培养体系不够成熟和健全,而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整体素质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也是制约农产品物流发的一个因素。

3 电商生态圈中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3.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农产品物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完备和便利的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对铁路、公路的联运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政府要引导企业采用公路和铁路联运方式运输货物,并指导企业要合理的、科学的选用公路和铁路联运,以减少仓储成本,节约时间,减少损耗。其次规划好农产品的仓储、配送以及运输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加快农产品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是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

3.2 加强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

首先要加强农产品物流网络化建设,农产品物流各环节应尽快进行信息化建设,如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平台,将各环节的信息能够及时顺畅的进行对接。其次要改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程度,通过改善传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网络化程度,使得农产品供需信息能够及时对接,降低农产品的积压问题[4]。

3.3 改善物流设备,提升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首先要改善农产品物流设备。在农产品物流企业中应该改善物流企业的硬件设备,提高其自动化、机械化的运作效率,如建立自动立体仓储、配备专门的冷链运输车辆,装卸搬运的叉车、包装标准化的托盘等现代化设备,以提升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其次要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标准化。通过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提升农产品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水平。如采用GPS和GIS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确定运输车辆的状况,射频技术、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快速放映系统以及EDI技术等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效率,降低农产品的损耗以及成本。

3.4 完善农产品物流的相关制度和提升管理水平

在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农产品物流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提高管理水平,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行业协会要积极转变观念,要树立为企业、行业和政府服务的观念,利用行业协会和行业龙头企业制定物流企业的相关制度和行业标准,通过相关的制度和标准提升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政府应该起到协调和促进的作用,鼓励有行业协会进行相关规则和制度的制定,以促进农产品物流的整体发展。

3.5 培养和引进专业的人才

陕西省是个教育大省,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以培养专业的人才,如企业与高校以“订单班”形式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接纳高校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高校给企业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等方式以解决企业目前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另外为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和流通费用、提高农产品的流动效率、降低其损失率这就需要专业的物流人才来完成[5]。

参考文献:

[1] 李 震.电子商务生态圈的价值网络分析[J] .企业活力.2012(4):50.

[2]林 欣.陕西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区域经济.2012(17):130.

[3] 何军峰.陕西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实证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报.2012(1):70-74.

篇7

关键词:B2C;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9-0215-02

近年来,伴随着新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B2C逐渐成为了网络购物的主流方式,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1季度网络购物中B2C交易规模已达到3737.1亿元,占整个交易规模的49.3% [1]。由数据显示,人们在购物选择中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企业,相信不久的将来B2C市场就会超过C2C市场成为整个网络购物的主流趋势,然而B2C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

1B2C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网民规模

据CNNIC的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6月,我国上网人数已达到6.68亿,相比较于上一次统计的数据半年内共增加1894万人,我国近半数的人口都已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上网,互联网普及率为48.8%[2]。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已增加至5.94亿,半年内共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88.9%是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半年内增加了3.1%。移动网民的增加便捷了网民的购物环境,一定程度上打破了B2C电子商务地点限制实现实时交易。由历年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及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一直保持着持续增加的态势,为B2C电子商务市场的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网民基石。

1.2市场交易规模

2015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7574.1亿元,分析师预测年内整体交易规模超过3.5万亿,预测到2018年整体交易规模将超过7.3万亿;在过去的5个季度中,整个B2C的市场规模呈现基本增加的趋势,分析师预测到2018年 B2C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4.5万亿,B2C占比为62.1%[1],且会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进一步缩小与C2C之间的差距。因此,巨大的市场潜力为B2C电子商务市场的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石。

1.3市场份额

2014年天猫商城以61.4%市场份额稳居B2C市场的第一位,京东商城占比为18.6%,苏宁易购占比3.2%,其次,唯品会增长速度较快,在2015年第1季度已超过苏宁易购。2015年第1季度,天猫商城(58.6%)、京东商城(22.8)仍然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和第二,天猫商城的市场份额有减小的趋势,而京东商城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而唯品会在B2C电子商务市场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从整体上看B2C市场竞争激烈,虽然天猫商城和京东商城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然而其他B2网站也不甘于现状积极抓住有利的市场环境发展自己,整个市场活跃度高涨。

2 B2C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2.1诚信问题

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以及整个社会诚信危机的出现导致种种不诚信现象出现,影响了整个网络购物环境的健康发展,呈现的诚信问题主要有: 网上商品质量难以保证,因为网络交易是在虚拟平成的,假货充斥着整个市场,很多企业利用网络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其辞;买卖双方的欺诈或抵赖行为,网络钓鱼现象频发,部分买家在交易的过程中恶意拍下商品,随便填写地址攻击商家水平的近两倍;信用体系评级的不完善[3],各大B2C网站如天猫和京东都有自己的信用评估体系,然而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方法的选择都过于简单,有些网站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恶意删除用户的差评并通过虚假的方式提高信用度。

2.2物流问题

电子商务推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整个物流配送网络发展相对比较完善,然而整体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足,仍然跟不上B2C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商品物流配送成本过高,由于各快递公司独自经营以及个人购物的限制很难形成集中有规模的配送流量,因此物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且商品仓储费用是很大的开支;配送渠道不完善,各大物流公司地区规划不合理,容易出现配送不及时问题,菜鸟网络是通过提供平台服务来为电子商务服务的,很多时候菜鸟驿站方便了物流配送却没有方便用户;整体的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第三方物流公司资金力量薄弱,融资困难导致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2.3支付问题[5]

纵观网上支付发展历程,支付方式不断拓展深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网络交易的积极性,促进了B2C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然而支付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挪用、盈利模式不清、金融犯罪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急需建立第三方监管平台对其进行监管。2015年7月31日,央行为网络支付出台一系列新规,这些新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部分问题。

2.4用户体验问题[6] [7]

用户体验就是指用户实际使用或操作一件商品时的所感、所想等主观心理感受,B2C电子商务对于消费者购买商品来说商品看不见、摸不着,缺乏感官感受,尤其是对于初次购买的消费者来说,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主观性很强,很难表达出来,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没有成行。因此,对于用户体验问题是B2C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5安全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也凸显得越来越严重,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是历史性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泄露问题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一系列“泄密门”事件的发生(例如个人重要(身份信息,银行信息)的信息泄露)将信息泄露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各种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安全问题,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具有滞后性,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6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利益的驱动下,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于B2C电子商务交易的各个环节,在交易之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商家基于自身利益会大力鼓吹自己的商品,在物流服务环节选择较差的物流,在交易之后买家由于自身利益会考虑要求好评返现等现象[8]。

3 B2C电子商务的应对策略

3.1加强B2C交易实体的管理认证

B2C交易实体的管理认证有助于在国家层面上对各个交易实体进行身份鉴别,其中公钥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基本成型,然而却缺乏有效的监督,需要加强政府的投资力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当交易纠纷和争端出现的时候,让我们可以很快确认交易双方的身份,这样有助于快速地解决交易问题,。

3.2积极构建整个社会的诚信系统和监管平台

整个B2C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缺乏第三方的有效监管。因此,现在急需构建有政府支持的第三方网络交易监管平台系统和诚信系统,以监管所有网络平台的数据,要从根本上解决过往交易中频繁出现的先提价再降价(“双十一”)、假冒伪劣商品等购物欺诈和虚假促销等问题,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该平台应将全国范围内的网络欺诈和交易抵赖等行为纳入到诚信系统,建立个人和组织的诚信档案。

3.3探索新型的网上支付商业模式和物流配送方式

现有的支付模式和物流配送方式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并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支付和物流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加强生物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保障整个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加强大物流企业之间的整合发展以降低物流配送的时间和配送的成本;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探索新型的网上支付商业模式和物流配送方式以解决支付和物流发展的瓶颈,实现B2C电子商务的理想模式:即实时交易。

3.4打造用户体验的虚拟平台

用户体验的虚拟平台处于构想阶段,还没有进入实施。因此针对用户体验问题,一方面需要电子商务方面研究的学者结合消费者需求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评价模型,为消费者购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一方面商家应积极打造用户体验的虚拟平台,让用户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体验到实体店购物的乐趣,让用户真正在体验中购物。

3.5改善个人的消费习惯

B2C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很多安全纠纷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消费者的不良购物习惯以及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例如在非个人电脑上登录自己的银行账户。此外,个人的不良购物习惯还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因此,改善个人的不良消费习惯和行为有助于解决安全纠纷和信息不对称现象。

3.6加快立法的步伐

B2C电子商务很多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很多交易纠纷无法可依,法律的滞后性问题严重。因此,国家需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解决日益增多的法律纠纷

4 结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B2C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整个支撑环境也得到了逐步改善,相关政策的出台体现出国家重视B2C电子商务的发展,然而这种改善却是“有限”的。网络欺诈以及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体验式购物没有真正实现,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支付手段和习惯落后,物流配送发展竞争不足,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发展滞后等支撑环境的缺陷仍旧十分突出。因此,本论文着重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找原因,同时结合国家、企业和个人消费者自身的改善,并提出解决方案,为 B2C 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及时扫除了障碍,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艾瑞咨询. 2015Q1中国网络购物细分市场规模及份额数据[EB/OL] .(2015-05-19)[2015-10-15] http://.cn/coredata/2015q1_2.shtml#a3.

[2] CNNIC.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 . 中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3] 邵兵家,高志欣.家电业 B2C 电子商务网站信任水平及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8):135-138.

[4] 李吉月.浅析我国 B2C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题――以京东商城为例[J].物流科技,2011(10):108-111. [5] 杨超,杨昆.B2C 电子商务发展策略与模式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8(24):81-92.

[6] 苏白云,潘勇.基于顾客满意的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8):84-89.

篇8

[关键词] 发展 农业电子商务 问题 对策

农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且素质较低等特点,具有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数据传输技术开展的商务活动,能够消除传统商务活动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障碍。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将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农户为基础,龙头企业或农民自主决策的合作社等中间组织为纽带,通过市场机制将农业等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三者环节联结为一个有机的产业系统,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的形式是企业化。

电子商务能够缩短生产和消费的距离, 既发挥迂回经济的专业化分工的效率, 又缩短迂回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消费的距离,被称为“直接经济”、“零距离经济”。电子商务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商业机会、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依赖的24小时无间隔的商业运作等,因此能够有效地克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1.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农业的市场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业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准确性差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生产和经营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减少乃至消除农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农户和企业及时地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企业和农户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使农业的生产行为变得智能、快捷。

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农业产业化中导入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信息、处理订单、安排生产、分配资源,供应链中的所有组织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从互联网上获得所需信息,减少了中间商环节,缩短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距离,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成本降低、环节减少,交易速度加快,从而节省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电子商务疏通了信息的传输,既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又拓宽了信息的传输范围,便于买卖双方联系,降低了买卖双方的搜寻费用。

3.打破区域和时间的限制。农业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交易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限制,依赖互联网的交易网络,使农业企业冲破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摆脱区域性市场的限制,进入跨地区乃至跨国的网络销售,有利于形成统一有序的大市场,使交易双方的选择性扩展到最大。

4.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在农业电子商务中采用网络交易平台,能够将少量的、单独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化、组织化。农民可能并不是以单个农户或合作社出现,而是将农产品委托给配送中心而由其统一组织销售,交易的一方是农民群体,另一方是企业,双方的地位平等,各自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保证。配送中心对农产品进行统一的质检、分级,采取明码标价,保证了流通规模化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

5.方便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农业电子商务将使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变得更为快捷、方便,更具有针对性,能够让农户了解最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新技术在农村的迅速传播,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不断推向深入。

二、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自1994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以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入发展阶段。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建立了部分农业综合数据库,并研制开发了各类应用系统,其中以粮棉油为主的信息技术成果约占三分之一。农业部还利用网络协议、信息通讯、数据库及查询等技术,建成了专业面涵盖较宽、信息存储及处理和能力较强、信息资源丰富及更新量较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联网用户已超过3000家。我国大陆涉农网站已有6千多家,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如果加上台湾和香港的农业网站,中国农业网站数量可排在世界前十名以内。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信息化还处于人才缺乏、体系不健全的状况。虽然一般县级以上的各级政府都有网站,但网站提供信息的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内容以生产信息、实用科技信息居多,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和农村经济信息偏少,缺乏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加工的动态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等。

2.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不发达,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网络成本较高导致农民很少上网,是限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高于农村,城镇网民的上网时间长于农村网民。2006年,在全国13700万网民中,从事与农业相关职业的网民所占比例仅0.4%,绝大部分是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而且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真正能上网的农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受自然条件影响, 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而且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不耐久存, 品类繁多而品质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强,标准化程度较低,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

(3)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长, 交易成本高, 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 交易链及其通路较为复杂且透明度不高, 交易信息的对称性较差;单个农户、小规模农业组织搜集、捕捉、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差;这些缺陷也不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开展。

(4)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的惯性极大,对新知识、新技术存在着“不知用途,不知用法、不知谁用”的现象,“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是导致农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严重阻碍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5)农业发展中的实际操作技术人员缺乏, 科研人员大多都集中在学府。在美国, 把农业的推广下到每个大学的农业学院, 大学教授三分之一时间从事教学,三分之一时间从事科研、三分之一时间从事推广工作。而在中国大多数教授只是局限于教学和科研。

(6)农业网站存在着以农业商务内容为主的纯农业网站较少、利用率较低的现象,较多农业网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多数网站的设计和内容雷同、缺少特色。农业网站的地区分布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网站并不多。这些都导致网站不能因地制宜地为更多地区的农民提供全面的、周到的、符合实际需要的服务。

(7)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我国地区的差异性,还需要积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大量的相关数据。但是,国内数据积累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使得建立大型实用数据库进行储存、分析和利用变得十分困难。尽管有些单位建立数据库,但多数的网站都设有内、外两个部分网络,使数据库中有价值的信息大多不能共享。

(8)缺乏宏观指导性的农业信息,未能形成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使电子商务给农业的产、供、销带来的益处不多。各类农业网站直观反映的农业信息较多,有分析、协助决策层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

三、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对策

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支持、农用物资的购买或农产品的定货、销售、运输、加工、广告促销及付款等等,无不伴随着信息的流动,信息实际上是整个农业大市场体系的纽带。为加速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实现现代农业大市场有效运作,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给予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各级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

2.建设高质量的农业电子商务的平台。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大量的多元化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的资源、市场、生产、政策法规、实用科技、人才、减灾防灾等信息;同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的平台,支持B2B、B2C、C2C等多种交易模式,降低企业和农户从事电子商务的资金门槛,培育、扶持农业电子商务企业。

3.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应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库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同时,应在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各具特色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交换的及时通畅,共享信息资源。

4.尽快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难以标准化一直是制约着农产品流通的瓶颈,也是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应加快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标准化工作,制订标准和规范,实现各类产品标准化,并提供相应标准描述,使农业电子商务得到顺利的开展。

5.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应逐步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农作物种子、家禽畜种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等一系列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电子商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完整的产业链。

6.建立相应的供应链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季节性的特点,要将不同区域, 不同季节的农业品要联系起来,需要在农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供应链系统以及为农业供应链服务的农业物流系统;还要利用现有的配送企业,充分发挥分工的优势,实现客户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品种、农业物资的及时配送。

7.选择适合的电子商务切入模式。应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采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电子商务切入模式。经济发达地区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接洽、合同和货款支付的电子化交易,除物流之外,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在网上进行,以真正体现电子商务的优势。不发达地区可以采用通过农业信息网的信息平台在网上供销信息,网下完成交易的初级电子商务模式。

8.开展农业信息化知识培训,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结合其它通讯手段,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农民信息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另外,还应把懂业务的各种专业人才充实到农业信息化队伍中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队伍。

参考文献:

[1]黄志宏 刘 超: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上旬刊)

[2]姚文戈:以信息化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J].情报科学,2005,10

[3]郑亚琴 郑文生:信息化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及政府作用[J].情报杂志,2007,2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270-02

一、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电子商务培养方向定位模糊

当前,很多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将该专业简单地理解为“电子”加“商务”,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专业的具体归属上,有些学校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在管理学院,有些开设在信息学院,有些甚至前两年在信息学院、后两年在管理学院,并不十分清楚该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这使得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很多教学内容重复,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过于庞杂,淡化了其本质是借助“电子”工具发展现代商务。这种对专业本质的模糊认识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与企业的需求接轨。

(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电子商务教学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着课程教学展开的。由于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定位不清,加之对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简单堆砌。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所开设的课程只是将“电子”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拼凑在一起,未能形成融合的有机课程体系;问题之二是以书本上的理论讲解为主,实务操作较少。具体授课过程中,有些教师偏重信息技术,而有些教师偏重商务管理,教师之间即便是集体备课,两类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很难深入进行交流。

(三)教材建设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相关书籍较多,但各出版社从不同学科方向和层次出发出版的教科书,其知识重叠与知识真空现象十分严重:主干课程教材大量重复出版,而电子商务实验教材直到2004年才有少量推出。以电子商务概论为例,按照电子商务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该门课程应该是专业基础课,该教材的内容也应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但现在已经出版的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大多是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的总论内容罗列在一起,没有起到基础性课程应有的作用,而这些内容在以后的专业课程中的第一章还要重新学习,造成知识重叠。

(四)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教师一部分是原来从事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缺少经济管理的知识;另一部分教师原来从事的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而缺乏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相关知识。现任教师有关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大多从已经出版的电子商务教材中自学,知识体系不够系统、且与实践脱节,不能活学活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几乎没有电子商务行业的从业经验,导致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五)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设施不足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和实习基地等条件,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当前很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大都设置在文科院系, 而文科院系实验室经费投入相对于理工科院系要低得多, 这就使得电子商务专业实验经费严重短缺,导致其教学设施不足。未建立起电子商务的专用实验室,引入的电子商务模拟软件也较滞后,并且缺乏真正能锻炼学生的实习基地,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难以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六)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未能很好对接

根据我国相关机构的预测,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接近300万人。可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之一。但是,从我们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来看,却十分尴尬,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的平均水平。从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来看,招聘企业经常明确列出的工作岗位包括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会计、工商管理、计算机技术等,很少直接列出“电子商务”岗位,所以,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找不到对口工作。

二、提高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对策

(一)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是一个具有交叉性特征的专业,它培养的是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专业方向定位上,首先应明确“商务是目标和方向、电子是工具和手段”的原则,强调信息技术与商务的融合,要变现在二者“水和油的结合”为“水和乳的交融”。在融合的过程中,始终把握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手段的原则。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置如下:熟练操作电子商务系统,并能进行简单地系统维护,要掌握包括采购、销售、物流管理、营销策划、合同磋商、货款支付、信息搜集等在内的综合商务技能,具有为企业设计并运用电子商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要突出综合性

考虑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其专业课程设置可以由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特色选修课等几个模块组成,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专业必修课程指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必须开设的理论与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课与主干课,其中,主干课程需要放置于真实网络环境中,以项目方式运作。特色选修课程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如设置电子商务师认证考试的相关课程等。在选课时,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注重个人专长的发挥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尽量浓缩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技能,以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之与社会需求接轨。

(三)教材建设应突出专业化方向

电子商务是各相关学科的深度融合产生的新学科体系,其专业教材的编写应体现电子商务的专业特征,以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电子商务概论为例,在教材编写上,应体现出其基础性作用,编写的内容应能带领学生走进电子商务之门,为以后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不是将网络营销、物流、网上支付与结算等课程的概述内容进行简单罗列;同时也要注意各门课程教材内容的系统化,避免专业知识的重叠与缺失。针对电子商务专业较强的实践性,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材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选取的案例应该是电子商务企业的实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材的应用价值,提高专业培养质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既要懂商务管理知识,又要懂信息技术知识;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熟悉实践操作。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对原来专门从事计算机技术教学和专门从事商务管理教学的教师进行互补性培训,使电子商务主干课程的教师成为复合型教师,发挥整体优势;同时,也可选派部分教师到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考察学习,使他们能够将教学中的项目情景设计与企业需求接轨,而不是闭门造车。还要大量吸收从事电子商务实务的专业人才进入教育领域,让这些高学历的应用型人才用丰富的电子商务实践知识来弥补现有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匮乏;也可为专业教师提供一个磋商、交流的平台,相互传播成熟的授课经验,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整体师资质量。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战场,根据开设的实验课,可以把电子商务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专业方向实验、创新与设计性实验等,针对这些实验课程的要求,进行实验室的重点建设和投入。创建新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学生创新项目的专用电脑管理制度,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统一规划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制订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为了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电子商务实践,可以在校内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并进行经营、管理和维护。同时,鼓励并帮助学生在一些免费的商务平台上开设自己的店铺进行商品销售或提供在线服务,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为了实现专业毕业生与企业的顺利对接,学校应与电子商务企业结成“产学研”的联合协作体,如选择与阿里巴巴、百度、淘宝等企业合作。依据企业的具体需求,调整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可以让企业的员工进入学校授课或让企业的人员参与到整个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在实训教学中将企业的项目拿到实训中或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实习,使学生真正感受企业的气氛。同时,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在以后的专业教学中解决。另外,高校还可以与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中日3G应用研究院等机构合作,这些机构可以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以真正实现校企的长期高效合作。

参考文献:

[1] 朱玉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6,(6).

[2] 朱湘晖.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8,(10).

[3] 蔡体健,丁振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问题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6,(2).

篇10

关键词 电子商务;价格大战;市场管理

一、不同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纵观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平衡,电子商务也多在发达国家成功运用,尤其是美国和欧洲。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电子商务的市场已然逐步呈现出“三国鼎立”的局面即美国,欧盟和亚洲。

美国:电子商务的起源之处也是开展最早的国家,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地。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到1995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商业模式已经逐渐让位于虚拟在线电子商务模式。1997年美国政府公布了“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波的电子商务热潮,成为了各国开展电子商务的样板模式,由于美国的电子商务开展最早,所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欧盟国家:英国二十一世纪发展最先进的电子商务大国,将使用电子商务的家庭比例提升到西方七国之冠。法国的电子商务所需的网络,电信技术条件已跨入世界领先行列,虽增长率缓慢下降但也证明其发展走向成熟。其他如瑞典,奥地利,挪威,意大利等国家也都由政府负责实施和推广电子商务,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消减生产与行政费用,增强企业间活动,改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亚洲国家:日本已把电子商务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加大力度的推动最先进的光速型电子商务应用,提高市场市场竞争力。韩国于1998年6月,联合工业,商业和能源部组织韩国主要的电子设备公司共同签署一项联合协议,制定电子商务的国内标准。

二、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计算机的应用虽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仅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最早的电子商务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从1990年开始历时3年开展了EDI在我国的应用起步,并于同年,中国政府继美国提出的“信息公路计划”之后,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卡,金关,金桥工程,旨在建设中国的“信息准高速公路”。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从1998年起到2004年我国的电子商务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稳步发展,并于2005年进入了健康高速的发展阶段,从以下数据即可看出:199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为仅10万,1999年互联网用户为400万,增长了40倍,2005年达到2225万,增长了200多倍,而截至2012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突破5亿,达到5.13亿。

然而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不断的显现出来。从最初淘宝网上购物的质量和服务问题,而后是2012年出的“3Q”之争,紧接着8.15的“美京苏的价格大战”,各大网商间的混乱竞争,更突显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管理缺失的问题。

三、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无可厚非的是互联网是一张巨大的展示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网”,这张“网”相互交结。消费者,电商企业,政府这三者都是这张“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费者作为整张“网”的基础,更应该得到更多的权益和保障,而做到和做好这一点就需要电商企业和政府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做到更好的规划和管理。

1.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我国互联网发展时日较短,法律条款和规则制度并不完善。由于电商企业与实体企业在运作模式、销售渠道、成本核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政府应当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化相应的惩罚措施,加大电商企业的违法成本。

其次,交易中安全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当网上购物变得越来普及的今天,网上交易成为一种新的交易手段也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形势,还没有健全的法律体制,使得网上交易不规范,影响网上交易的发展。现在中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法律的扶持。

2.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通过顾客定制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鼓励企业以有吸引力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个性化产品或服务,可以避免产品同质化导致的价格战问题。因此电商应当支持产品、价格或者服务等的差异化,并使之成为营销战略核心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达到网络营销的目的。

3.加强物流建设

解决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是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完善的物流体系是电商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决定电商在价格战中能否取胜的主要因素。所以各大电商企业应该在物流管理上付诸行动,建立健全的物流体系,保证物流的配送与配送成本的合理以及增加相应的认证体系,完善技术并加强电子商务的普及教育培训等。

4.加强与消费者的情感传达

要让同样的商品卖的比其它竞争对手价格贵,关键在于要降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以情动人,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电商企业能在包装或者销售组合上稍做文章,再配合一些目的明确的情感主体活动,收效会更加明显。用情感来包裹商品,用情感来打动消费者是新时代电商营销的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