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最新的档案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最新的档案管理办法

篇1

关键词:会计档案 电子会计档案 销毁 保管期限

一、会计档案和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是会计工作劳动成果的载体,是既往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实的记录和反映。通常,会计档案包括记账凭证(含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资料等会计核算资料。规范和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一)再现经济活动

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的载体,经济业务通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顺序记录和流转,使得经济活动在会计档案中得以展现。通过查阅会计档案,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能够清楚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二)检查守法情况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应当在《会计法》、相应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框架内完成处理,会计档案就是会计主体处理过去业务的载体。通过查阅会计档案,能够发现会计主体是否遵纪守法、是否弄虚作假。

(三)提供经济参考

财务保告和会计账簿等会计档案含有大量的历史财务信息,通过查阅会计档案,不仅可以评价过去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更可以为下年度乃至未来的经济预测和财务决策提供翔实的数字依据和参考。

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1984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颁布。1998年,第一次修订(下文简称旧办法)。2014年,第二次修订。最终2015年12月11日颁布了最新修订稿(下文简称新办法),并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办法有以下亮点:

(一)增加电子档案,扩大会计档案的范围

新办法第三条重新定义了会计档案,宽泛的界定会计档案的范围,在会计档案的范围中加入了电子会计档案,通过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档案都可以成为会计档案。这次的范围不仅包括原有的纸版会计档案,还新增了电子会计档案。新办法规定可以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去管理会计档案,也对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做出明确要求。明确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是新办法的重点内容,是为更好服务企业、服务日益蓬勃的互联网创新经济提供的政策支持。与旧办法相比,新办法对会计档案的定义更为宽泛。

(二)简化销毁程序,弱化会计档案的出境管理

新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经鉴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应当按照程序销毁。保管期限届满的会计档案在销毁时,需要相关部门共同负责,除了单位负责人在销毁清册上签字外,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和经办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和经办人也需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字。此外,新办法中还删除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派员监销的程序。

会计档案的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而监销又是其中重要的制度安排。新办法不再将销毁的责任集中于单位负责人,规定经鉴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经相关人员签署意见后可以销毁。此外,新办法明确会计档案销毁属于单位内部事务,只需单位内部档案管理、会计部门以及信息部门监销即可,无需外部机构参与。

(三)统一保管期限,充分发挥使用价值

新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会计档案仍旧包括永久和定期两类保管期限,但是将其中的定期保管期限从原来的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种统一调整为10年和30年两种,同时临时保管期限也从一年变更为三年。

在此之前,国家档案局已经将企业的管理类档案和机关的文书类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调整为10年和30年。一般民事诉讼的最长时效为20年,作为重要证据的会计档案如果保管期限短于10年或20年,就会失去意义。因此,为充分发挥会计档案的使用价值,同时方便企业管理会计档案,新办法调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0年和30年。

三、应对会计档案管理新规的思路

会计档案不仅反映既往的经济业务,更能为企业未来的经营提供预测和决策参考。但很多企业负责人认为会计档案只是过去会计工作的结果,从而忽略、轻视会计档案的重要作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认识不足、投入不足,导致会计档案管理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2016年,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第一次明确电子会计档案的合法地位,这给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带来更高的要求。

为应对会计档案的管理新规,提高会计档案的使用效果,发挥会计档案的积极作用,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

首先企业负责人、财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会计档案,尤其是电子会计档案的重要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后续的政策支持、人员配备、日常管理等才有完善的可能和进步的空间。其次,选调具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热爱档案保管工作的会计档案保管人员,定期整理会计档案,为会计档案的保管和使用提供技术保障。

(二)各方出面,共同培训

新办法界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地位,这不仅增加了会计档案的范围,更为电子会计档案的存在提供法规保障,为电子会计档案的迅猛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财会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信息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要共同参与,学习《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深刻体会电子会计档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信息部门可以给财会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经常内训,培训经办人员处理、保存、管理电子会计档案的规范性和严格性,以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

(三)定期更新,维护安全

电子会计档案不仅包括以光盘、磁盘以及其他形式存在的会计档案备份文件,还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比如财务软件的备份文件等。这对计算机的硬件存储空间、财务软件的维护升级、网络环境的安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应该优先保障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需求,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维护系统和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96年

[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98年、2016年

篇2

1.1档案管理不严格基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不少没有配置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由微机操作人员代为执行。加上在岗人员频繁换岗,导致责任分配不均、交接手续不完备,进而对档案缺乏有效的监管,造成档案管理混乱的问题。而且,不少监理人员档案监管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工作得过且过,很少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导致档案监管流于形式。

1.2监管人员素质低就目前农机档案管理情况而言,很多基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不健全、物质装备不齐全、设备维修不到位,档案管理仍停留在人工工作阶段。而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队伍稳定性差。而在农机安全监理系统中,具备档案专业技术职称的少之又少。很多监管人员没有参加过正规培训,有的甚至身兼数职,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准确性。

2农机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2.1认识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农机监理档案客观反映了农机监理机构执法规律,对今后农机监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由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农机监理档案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是农机监理机构的宝贵财富。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必须把农机监理档案管理放在应有的位置,各级各部门提高认识,重视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2农机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现代化随着计算机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农机档案管理系统日趋信息化、现代化。今后,建立电子档案将是今后农机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所以,要实现具有农机监理特色的办公自动化管理与必要的人工管理的有效结合;要积极参与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档案工作达标升级活动,促进农机监理业务档案的优化管理。

2.3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地方工作开展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农机方案管理办法》、《农机档案保密制度》等等规章制度,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明确工作责任,建立业务档案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实行专人管理,严禁档案人员工作时间空岗、串岗,确保有人调档必有人接待。要对档案人员进行工作细化分工,制作《档案工作人员职责分工表》,明确各自职责,定期考核,奖罚分明,.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2.4农机档案管理微机、人工录入相结合档案管理所有数据必须要录入微机,作为今后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对于安全监理工作的转籍、变更、补证、报废、增驾、查询、注销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由此,在数据录入的同时,必须要本着准确、规范的原则进行,确保各录入项目准确、清晰地存档与微机内,便于今后查阅使用。考虑到整个数据录入过程,需要人工完成,出现错误信息是难免的。为了尽量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确保档案录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建议微机记载与人工存档并存,确保档案监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篇3

科研档案是记录科研历程与科研积淀的重要载体见证。保护好和利用好科研档案,并且发挥其自身重要的价值是摆在档案管理者面前的课题。科研档案是记载科研活动的各种记录与证据材料的统称。管好并用好既有科研档案对于提升科研工作水平至关重要。科研档案是承载科技单位价值的重要资产。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科研档案在单位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创新档案管理思路和方法,是当前创新驱动需求、“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环境下的现实需要。

二、科研档案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

1.管理人员归档意识淡薄

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的重要一环,体现着单位的积淀与文化,代表着科技实力与竞争力。由于认识不足,尤其是管理人员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申报与报奖环节,从而忽略了将科研档案工作融入科研全过程,使其成为科技活动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科技人员由于忙于技术攻关,对档案工作认识不到位,归档意识薄弱,更不利的是多数单位的绩效与科研产出挂钩,导致重产出绩效奖励和荣誉,没能把档案工作融入到日常科研管理活动中,致使档案归档不完善,不能为后续的科技活动提供参考借鉴,影响到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

2.管理制度和约束手段不健全

多数单位都是借鉴常规性的档案管理办法,缺乏相应的科研档案管理专项制度,大多是催交和提醒方式,加之科技人员固有的知识产权思维和保密要求,很容易将档案管理人员

拒之门外。这导致重要、具有价值的科研档案的搜集难上加难,以至于科研管理人员很难做到档案的专业与统一,造成档案搜集质量参差不齐。

3.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在从事科研档案管理的人员中,兼职人员是主力。有的管理人员是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工作,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有的人员本身就是外行,更没有接受过档案工作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档案工作感到陌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还有的人员年龄结构偏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对档案管理的热情不高,无法跟上档案工作的时展需要,更谈不上专业创新。

三、加强科研档案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科研项目申报作为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国家自然基金的调整与改革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的出台,科研人员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被显著激发。科研单位在国家级项目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获得资助的国家基金项目数量和经费一度成为考核评比的重要指标。

科研档案是附属于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档案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档案采集。档案的采集工作是档案管理过程的基础,在管理过程中及时采集、分析、整理、清洗、存储科研档案的相关材料,最终形成完整、系统、准确的科研档案信息。科研档案与整个科研过程叠加在一起,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同科研人员紧密联系,跟踪收集已形成的各种材料。较好的做法是在课题组固定一名档案员,在熟悉课题进展和关键环节的前提下,依据档案整理规范,在科研档案的搜集建档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加强了过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通过档案管理过程的完整积累和系统的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实现了对科技活动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做好科研档案的跟踪搜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研档案归档制度体系。制度中应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完善档案资料的搜集、归档、开发利用规程,明确科研归档的范围、形式与内容,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收集到真实而完整的档案材料。

四、提高科研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要加强科研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整理与搜集

借助课题组科研档案员的协助,对于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资料,如项目申报书、实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实验的过程及中间结果、人员分工与参与情况、结题报告、实验报告、论文、成果与专利情况等,均要分类归档,集中装订入册。电子档案应建立系统加以管理和监督,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让用户通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直接网上全文检索和浏览档案信息,提高查询应用的时效性及便捷性。

2.要提升科研人员的档案资料归档意识

科研人员,尤其课题负责人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专注于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具体实施,可能无暇熟悉具体的档案管理规程,档案归档意识淡薄在所难免。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需要加强沟通和培训,以提升科研人员的档案归档意识,建立档案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互信,提升专业人员业务档案的荣誉感。另外还要加强课题组人员兼职档案员的管理和培训。

3.重视科研档案应用,培育档案附加值和延伸成果

欧美科技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启示我们,应该重视科技档案的情报价值,重视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重视多元主体共建共享,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科研档案的价值在于应用,应该利用已有档案独有的原始数据和资料,挖掘潜在价值,指导科研申报,理顺学科交叉思路,共享科研基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通过培育档案附加值,提升档案成果,挖掘科研档案的潜在价值,引领档案的可视化应用,让科技工作者真正体会到档案的价值所在,促进科研档案搜集与有效利用间的正循环。

4.挖掘科研档案价值,由传统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

积累档案的价值在于应用,如何挖掘科研档案价值,提供个性化服务和知识服务是当今的主流趋势。传统档案服务仅仅关注客体的需要,而个性化和知识服务关注的则是方案,提供的是知识。要实现知识服务,档案管理部门就必须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用现代管理理念引领档案应用,以服务用户满意为目标宗旨,把控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要通过加强科研档案的统计与分析,加强档案信息挖掘,分析既往或前期科研的学术积累,为课题申报提供思路,分析研究基础与研究优势,为科研攻关提供基础积累与共享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发挥科研档案独特的展示、传播与共享作用。

篇4

一、制订出台《温州市档案中介服务管理办法》

为有效推进档案中介服务管理,重视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在档案事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规范中介服务,同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有效监管。2009年市档案局对档案中介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各县(市.区)大多数没有具备具有独立法人的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各县(市.区)档案局事实上承担了档案中介服务,开展了档案整理;2.聘请退休的档案工作者帮助整理档案;三、档案中介服务机档案专业人才缺失,不能适应新形式、新要求;四、档案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服务能力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五、由于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价格垄断严重。针对档案中介服务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档案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多次组织讨论修改,又将多次修改的《《温州档案中介服务管理办法》发至市法制办,各县(市.区)档案局,市人事局 市工商局,市财政局等单位征求意见,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温州档案中介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办法》》制订依据、适用范围,档案中介服务内容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从事档案中介服务活动遵循的原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档案中介服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事档案中介服务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遵守职业道德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自2009年《温州市档案中介服务管理办法》实施后,原市档案局下属档案服务中介机构从档案行政脱离,走向市场。目前全市已有15家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其中有3家中介机构已形成一定规模与档次,主要经营档案用品、用具,开展档案整理、咨询、档案数字化加工等服务。

二、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对档案事业发展作用

1.支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拓展和延伸了档案部门的服务职能。

党和国家实施机构改革的政策和原则为档案中介机构产生提供了契机。中央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规范政府行为。档案局(馆)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档案保管,利用职能,而不承担档案经营整理等中介服务。这样大量政府行为的社会事务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后就需要一种新的组织去承担这些剥离出来的大量社会事务,对于档案事业来说,实现大量事务性工作从档案局原有的职能中分离出来,需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来承担这样的角色。这样减轻了档案局大量档案整理等事务性工作,将主要精力投入档案执法监管业务指导档案管理利用等工作。

2、推动档案标准化建设的进程,使档案业务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有着专业的档案队伍,能及时掌握档案业务方面的最新标准,能较好地领会掌握档案部门业务方面规范建设,使立卷档案有质可保,方便了档案部门的管理和利用,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条件,2009年,全市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为省,市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单位、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档案整理,数字化加工,设备采购,综合档案室规范化建设,

以及为一些历史积存多年来未整理档案和需要帮助整理档案的单位提供了优质服务,获得了好评。为全市600余家单位开展了档案规范化整理,整理案卷达400万余卷。

3、缓解档案行政部门业务指导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矛盾。

尽管各地档案局(馆)努力开展档案业务指导活动,由于档案局(馆)人员编制有限,指导面广,任务重,不能完全满足立档单位的需求,如市档案局指导处仅3名工作人员要负责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重点工程,金融,商会,农业农村等各个领域的业务指导和行政执法工作,有的县档案局仅1名同志负责全县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单位档案员大多数为兼职,工作繁忙,有些单位还有大量历史积压未整理的档案,仅凭一两个人不能完成任务,请档案中介机构上门服务,这样一方面解决了档案归档规范化整理,另一方面提高了档案员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监督和指导,促进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又好又快发展

(1)大力扶持档案中介服务机构

在不违背充分竞争要求的前提下,鼓励优秀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引导档案高级人才创办高层次中介机构,提高执业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省内外其它优秀档案中介机构引入机制,带动和提升全市档案中介机构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2)引导和促进自律性档案中介行业协会建设

要建立档案中介服务协会,按照自主,依法管理的原则,发挥行业协会指导,服务,协调,自律等功能,特别是在加强行业自律、服务规范,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中介行业执业人员和机构加入行业协会,成为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另外加强行业自律,档案中介行业协会要严格按照《温州市档案中介服务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对人员资格,机构资质,执业行为,执业水平,竞争行为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管。

(3)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大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和指导

为进一步提升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创造“平等、公开,诚信 ”的良好环境,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中介服务机构在领取营业执照后一个月内在当地档案行政部门备案,档案行政部门应对该机构的是否具备与中介服务机构相适应的固定场所,设施设备,是否具备档案咨询,评估,鉴定,整理,数字化的资格和能力,档案从业人员是否具备档案专业职格进行严格审核。

篇5

[关键词]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25-01

办公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总结与引导性作用,企业可以从档案记录中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发现在过去的发展路途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1]。而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容易发生档案丢失或损坏的不良现象。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档案管理水平,确保了档案的安全。

一、 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优势

1. 显著提高办公档案的健全性

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中,为了保证办公档案不会丢失或者损坏,需要进行双份保存,即纸质保存与电子保存。在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中,通常仅仅只会采用纸质保存方法。当企业的经营时间过久时,就有可能导致办公档案丢失,或者档案记录模糊等多种不良现象。而采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则具有更强的管理优势,采用电子保存方法不仅能够做到多备份,还不会导致档案字迹模糊,是一种先进的办公档案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办公档案管理水平[2]。

2. 提高查找效率

采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极大的提升搜索档案的效率,减少查找档案的时间。企业所需要保存的档案数量较为庞大,在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制度中,若想要搜寻所需的办公档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经历进行寻找。而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建立档案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办公档案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极大的降低了寻找档案的时间。不仅如此,还能对企业的办公档案进行详细的分类,按照不同类型的办公档案进行存放。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模式是一种优质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3. 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更具规范化

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管理基础就是规范化与标准化,基于这两项原则再对办公档案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与归纳。而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中,由于档案管理主要是以纸质档案为主,整理难度较大。而采用现代化办公管理制度,可以降低管理难度,设立规范化管理模式,按照不同标准将办公档案进行整理。而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工作中,当档案需要转移时,需要选择适当的转移方法,如U盘、硬盘等方法。为了办公档案不混乱,在进行办公档案管理时,必须设立相应的管理规范,避免出现交叉状况[3]。

二、 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不论是生活还是生产节奏都明显加快,而企业办公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满足企业需求,符合企业发展的节奏,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现代化管理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现代化管理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观念加快行业的发展。而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的进步,是企业办公档案管理的一次里程碑性的变革。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面貌,呈现出一副新的管理容貌。采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不仅提升了办公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将办公档案管理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在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工作中,办公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仅仅是将企业的相关办公文件进行保存,而在现代化的办公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解决的企业文件的保存问题,还能够从所存档的档案中寻找出企业所需要的档案,对企业过去的发展做出相应总结,帮助企业更上一层楼。

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不仅推动着企业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对于计算机、互联网等科学技术也有着推动作用[4]。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中,除了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现代管理理念的支持。在现代档案管理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办法。科学、合理的办公档案管理办法能够使得办公档案获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对于提升企业办公档案管理水平有巨大意义。

三、 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应用

1. 充分实现办公档案现代化

选择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充分体现出办公档案的现代化。首先,应当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核心,办公档案工作人员在组织工作时,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色,对企业办公档案进行规律性、规范性的整理。想要实现现代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不仅仅需要结合现代科技设备,还需要将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理念进行充分的宣传,让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理念充分溶于员工的心中。将现代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办公档案管理系统中,对于企业办公档案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能够显著提升办公档案的管理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2. 加强对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的实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建设。在选择办公档案管理人员时,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思考与选择。首先,进行办公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能够熟练的操作现代化管理系统,并且具有科学、合理的管理观念。其次,应当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由于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工作与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相差较远,除了需要将档案进行保存外,还需要具有分析与统计的能力[5]。而经验丰富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合理的将办公档案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能够发现企业在过程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尽早解决,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最后,应当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化管理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为了能够获得最新的现代化管理技术,企业应当定期设立现代化管理技术培训,避免工作人员出现滞后的状况。只有保证了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管理技术水平,才能保障办公档案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企业的进步。

3. 加大对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

企业应当加大对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视度,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不论是财力还是物力,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全方位的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完善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办公档案管理的建设,才能确保办公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为企业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让企业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制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制度,与传统的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内容相差甚远。企业应当重视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将现代化管理制度充分应用到企业的日常运作当中,进而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适合企业大力发展的机会。采用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办公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在应用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时,应当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进行管理,才能够使现代化办公档案工作获得更佳的效果。综上所述,现代化办公档案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展现出办公档案工作所有的价值,发挥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潜力,是一项优质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唐鸣凤. 论办公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及应用[J]. 消费导刊,2010,08(11):113.

[2]刘宝珍,王洪新. 浅析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实现要点[J]. 黑龙江档案,2010,02(16):35.

[3]陈小玲. 办公档案现代化管理探析[J]. 办公室业务,2012,03(21):144-145.

篇6

一、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强化学校综合档案管理是满足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依据。其中,学校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内容作为资料和依据,充分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同时,提升学校综合档案管理水平是促进教学管理活动正常开展的条件。因此,不?嗵嵘?学校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目前,部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按照《档案法》和《实施办法》等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但是并没有结合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现状,脱离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如尚未制定师生的档案管理规定、缺乏单独的学校管理法规,从而让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学校领导者忽略了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执行力度较弱,缺乏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常常出现档案材料收集不全面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综合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二)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偏低。当前一些从事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兼职为主,或者是全职的非专业人士,工作管理人员变动非常频繁,对档案管理业务知识了解较少,常常在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划分、整理和编研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水平。

(三)档案使用效率较低。学校档案室是收藏资料和档案非常重要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学校的档案室缺乏特色,尚未突出自己的建设特色。同时,还有一部分学校在档案资料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中缺乏动力,从而导致学校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低下。

(四)档案管理手段落后。虽然现代信息化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一些学校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手段依然非常低下,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学校综合档案管理无法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在综合档案管理过程中以人工为主,工作效率低下,所以一些资料在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受天气或者其他原因影响而受到磨损,从而导致学校档案资料失去应用的价值。

三、解决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制定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突出学校发展特色。在学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校领导应该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有效结合本学校的发展特色和规模,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办法、细则和规定,明确划分学校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并严格按照学校综合档案的归档制度进行保管、保密、统计和利用,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应该积极将档案管理工作全面纳入学校发展的工作计划中,明确划分学校档案管理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和责任,有效提升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在学校综合档案管理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需要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理论知识水平高和政治素养高的档案管理队伍。首先,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尽量安排两三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减少兼职文件资料收集员的数量,让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室指导员督促各处室的档案收集工作,从而保障学校档案管理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其次,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业务技能,为提升学校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要求学校综合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水平,全面记录学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个事件,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学校今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此外,学校在综合档案管理过程中还应该进行合理分类,为相关人员进行查找和翻阅提供方便,允许学生进行阅览,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提升学校在学生心中的整体形象,为学校稳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日益提升的同时,学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亦将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对此,作为学校方面应首先具备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观,以现展观来促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则是在技术方面努力实现现代化,简言之,即以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来取代手工操作的方式,以进一步提升工作的效率。最后则是实现信息资料的电子归档管理,以电子档案的方式确保学校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安全。

篇7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

一、会计档案的内容

1.会计凭证方面。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每月装订一次,在装订之前应分类整理,按顺序排列,检查日数、编号是否齐全,摘除凭证内的金属物,对大的张页或附件要折叠同记账凭证大小,避开装订线,同时检查凭证序号,看是否有颠倒,发现缺号要查明原因,检查附件是否有漏缺。凭证装订做到整齐、美观、坚固。最后,看凭证上的印章是否齐全。

2.会计账簿方面。会计账簿包括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属订本式的帐簿,应贴上封面;属活页式的帐簿,应加以整理,将空页抽出,用线绳装订成册,一年装订成一本。使用活页式帐簿,装订后再编写帐页顺序号。应附“启用表”和目录,记明每个帐户的名称和页次。每本帐簿立为一卷。账簿应牢固、平整,封面应齐全、平整,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帐簿,年终必须打印出全套总帐和明细账本,会计主管人员签章后装订。为了防止拆毁已经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应在装订处加贴封签,并由会计主管人员签章。

3.会计报表方面。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反映单位会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月度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季度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以及汇算清缴表等等。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按一、二、三季度和年度分别装订成册,每册为一卷。

4.其他会计档案。(1)文书部分包括各种经济合同、协议及其附件;财务工作计划,财务工作总结,财务决算资料,财务会议文件;财务分析资料;资信证明;工程决算资料等等;(2)报表部分:年度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报表;内部审计报告和其他重要会计档案;(3)各类企业证照:包括企业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各类资格证明;以上这些会计资料和报表,由经办人在每一项业务完成时及时整理存档;也可以以年度一次整理,分类装订。

二、会计档案的保管

(1)会计档案由档案保管人员收集归档。存档前,经办人要整理装订,分类填制会计档案目录,写明案卷号,一切手续完备后,保管人员才能接收。(2)会计档案的存放应该做到:防火、防潮、防虫、防盗、防霉烂。保证会计档案完整无损。(3)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必须定期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建立备份。每月备份不得少于一次。恢复系统数据必须使用最新的正式备份。每年末对所有需备份数据采取刻录光盘的形式备份,统一交档案室编号归档管理。(4)必须妥善保管好会计数据的移动备份硬盘,移动备份硬盘应贴上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并定期进行转储。移动备份硬盘不得随便乱放和外借。(5)会计档案的移交。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人员,应相对稳定。如果保管人员有变动,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后才能离开。(6)会计档案保管年限。会计档案的保管年限,按财政部有关会计档案保管年限执行。一是会计凭证保管15年。二是会计账簿保存15年,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存25年。三是会计报表保存10年,其中年度决算表永久保存。四是发货票保管5年。保管年限期满后方能销毁。(7)会计档案借阅的批准权限。本单位财务部内部人员借阅会计档案。会计档案存在财务部的,经财务部负责人批准后,由档案保管人提供;会计档案存在档案管理部档案库的,经财务部负责人准后,由档案库保管人员提供。查阅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本单位其他部门借阅会计档案。会计档案存在财务部的,要经财务部负责人批准,方能借阅;会计档案存在档案库的,要经档案管理部和财务部负责人批准,方能借阅。(8)会计档案的销毁。公司会计档案的销毁。应由档案、审计和财务部对应销毁的会计档案共同进行鉴定,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查后,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销毁清册审批表”。报批准方能销毁。会计部门保管的会计档案的销毁。应由会计部门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销毁清册审批表”。由档案、审计部门鉴定、审批和监销。会计档案保管期满应销毁时,其中有的原始凭证还有使用价值的,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保管。直至保管到确无使用价值时再销毁。会计档案销毁后经办人应在销毁清册上签章,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日期,同时将监销情况写出书面报告,一式两份,一份报本单位领导,一份归档备查。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也应不断创新,以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篇8

1课题全程管理内容与管理层次

课题的全程管理包括项目建议、课题申报与立项、过程管理、结题管理、结题后的跟踪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等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一系列管理活动。课题数量多时,可分项目进行管理,也可分阶段管理,无论采用哪一种管理方式,只有将这些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课题管理分为2个层次:基础性管理和创造性管理。基础性管理是科研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和事务性。创造性管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活动,强调充分发挥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并将管理创新融入科研创新之中。前者是如何完成工作,后者是如何做好工作,侧重点不同,管理效果也不同,如果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必然使科研管理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在扎实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之上,将创造性管理活动融入每个工作环节之中,才能真正做好课题全程管理工作。

2项目建议

近年来,中药科研领域的专家针对国家颁布的各类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项目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体现了中药研究的发展动态、趋势和前沿。由于项目建议与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密切相关,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①提高自身中医药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把握国家需求,了解学科前沿,掌握科研动态;

②密切关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计划信息,敏锐把握资助方向,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撰写项目建议,若该建议被列入招标计划,将为课题立项奠定良好基础;

③如果项目建议被采用而申报的课题却未被立项,需分析原因并与项目组织部门沟通,确保以后建议成功;

④积极推荐专家参与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和招标指南的制定工作,既能扩大专家的学术影响力,也利于本单位人员深入理解科研政策导向,从而把握好选题方向。

3课题申报与立项

承担更多的国家级重点课题、高水平课题是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课题申报的数量和质量是其实现的前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申报、评审与管理已非常普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主动、密切地关注网络招标信息。在获取招标信息后,科研管理部门就要进行申报动员、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课题立项、立项奖励等一系列工作,工作本身有较强的规律性和时效性。

3.1项目与指南的理解

①全面了解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特点,指导科研人员选择适合自身研究方向的计划项目进行申报,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强调在完成国家目标基础上的科技创新。

②掌握招标计划的立项背景,正确、深刻地理解招标指南的资助范围与重点,结合中药课题管理经验,在选题方面给申报者以必要的提示与指导。

3.2申请书质量控制

①确保申请书的基本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特别对单位与人员信息严格把关。

②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目标、方案、技术路线等核心内容进行评议,帮助申请者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关注申请者对专家建议的采纳情况,分析课题立项与之的关联,以判断专家的科研指导能力。

③保证经费预算符合财务管理规定,并从文字角度审核申请书内容,如重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分明,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流畅等。

3.3申报课题的遴选

①对于限项申报项目,在整体考虑研究机构学科分布、学科发展及科研资源分配等问题的基础上,选择部分优秀课题申报,择优程序的设计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②对于不限项申报项目,如果不考虑中标率等因素,可以全部上报,有些选题即使被内部评审专家否定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某些科研创新点在更宽泛的专家群体中也许是被肯定的,且申请者在完善申请书过程中也会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3.4任务书质量控制

①及时掌握各部门最新的科技管理办法,如科技部为落实“十一五”规划制订和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文件是课题任务书管理和其后各环节管理的重要依据。

②对任务书内容进行把关,如经费与任务对等,若结余经费过多将对财务结算产生影响;考核指标与研究内容相关,避免出现二者不一致的情况;预算编制合理,以保证在执行每个栏目的预算时不出现过大偏差等。

③与外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应签订正式协议,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4课题过程管理

课题获准立项是课题管理的良好开端,而课题研究最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过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科研机构“重申报,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家更关注如何争取到课题,而忽视如何完成好课题,甚至出现降低研究目标的情况。课题研究质量高,才有可能获得延续资助,科研工作才会有发展后劲。

4.1课题研究质量控制

课题研究质量的控制需要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决策层及专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科研管理人员是多向沟通的中心环节。

①随时关注,主动与研究者沟通和互动,随时掌握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关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鼓励课题组深入研究,并采取措施加以扶持和培育。

②定期检查,每年组织专家组对在研课题进行评议,与专家共同分析阻碍课题进展的瓶颈所在,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确实无法继续的课题及时终止研究。

③随机抽查,如原始记录是否规范、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实验操作与实验室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④及时反馈,将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决策部门反映,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并将解决方案反馈课题组。⑤奖惩分明,对研究质量高的课题予以奖励,对伪造数据、弄虚作假者予以惩罚。

4.2课题经费管理

经费管理是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涉及财务、科研、课题负责人三方职责与权限的协调,也易成为薄弱工作环节,有些科研机构为加强管理会设专职岗位。

①全面了解各计划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掌握各办法的不同之处;

②及时采集财务信息为科研管理服务,如课题经费计划数与实际到位数是否一致、经费使用合理性等;

③为财务管理提供科研管理信息,确保经费核算的正确性;

④对某些科目超过预算的课题,提醒课题组及时调整经费支出,必要时向项目组织部门提交预算调整方案。

4.3合作协议管理

课题合作研究有两种类型:一是本单位参与外单位课题,经费拨入;一是外单位参与本单位课题,经费拨出。两种情况均需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并进行规范管理。

①依据《合同法》规定,结合中药科研工作特点,设计统一格式的合作协议文本;

②制定合理的协议审批程序,实行逐级审核制度;

③严格审核协议内容并提出修改建议,如经费约定是否合理、协议经费占课题经费比例、责权利是否统一、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

5结题管理

5.1研究工作总结

①在规定的结题时间之前,督促课题组进行全面的研究工作总结,要求研究报告真实、客观地反映课题整体研究情况。

②将研究报告与任务书考核指标进行对照,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研究目标。

③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课题,需分析原因并在结题报告中如实说明,必要时可申请延期结题。

5.2课题经费结算

结题工作包括研究工作总结和经费结算二部分内容,经费不结算就不能认定结题工作完成,但目前结题不结帐的情况十分普遍,有些课题甚至挂账十几年,这是课题组与科研机构利益搏弈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严格执行计划项目的财务管理规定为前提。

①要求课题组在提交结题报告前必须进行财务结算,否则不予办理结题手续;

②要求财务部门出具真实的结算报告,必要时双方共同核实账目;

③结算后取消账户,经批准留归课题组的结余经费另立账户管理;

④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5.3结余经费管理

根据《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2006]56号)文件精神,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归项目组成员所有、长期挂帐,严禁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支出。这项规定对今后课题经费的预算和执行预算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科研机构以往累积的大量长期挂帐课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①结余经费按一定比例划归课题组使用,另立财务帐号管理,用于、申报成果等方面的支出;

②按剩余比例划入研究机构公用经费,用于科研再投入,如设立科研探索基金、科研奖励基金等,以培养科研后续发展能力。

6结题后的跟踪管理

6.1继续申请资助

有些课题可以进行深入探索或扩大领域研究,应鼓励其继续申请各类项目以获得后续经费支持,这类课题往往因积累了深厚的工作基础而较易获得资助。

6.2成果鉴定与申报科技奖励

①在结题课题中甄别比较成熟的课题,帮助课题组在结题报告的基础上整理提炼以形成成果报告,并督促其进行成果鉴定。

②根据各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帮助课题组选择适合的奖项进行申报。

③有些课题获得过多次资助,研究工作很深入,可整合为一个比较大的成果进行申报。

6.3成果推广

具有应用性的中药科研成果应及时转化推广,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科研课题的肯定。

①明确成果推广的时机,如中药新药研发课题在研究初期就应寻找合作企业,以保障研发资金充足并利于后期推广;新方法、新模型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应及时。

②在中药科研成果的形成与推广过程中,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涉及专利权、著作权、技术秘密等方面,特别关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自身权益的保护,如机构名称在产品宣传中的正当使用等。

③对可公开宣传的成果进行整理汇编,制成项目简介以促进成果推广。

7科技档案管理

7.1归档管理

课题归档工作需要课题管理、档案管理、课题组三方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

①课题管理人员要确保每个课题的全程管理资料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全面收集申请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结题报告及其它管理文件,如合作研究协议、任务调整报告等。

②档案管理人员指导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后者将技术资料与管理资料合并整理归档,并应重视结题后相关资料归档。

③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归档工作制约机制,只有将档案管理与结题、经费管理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归档工作顺利进行。

7.2档案利用

①明确利用目的,为课题研究、管理决策或成果推广等提供不同层面的服务,如课题研究多利用原始技术资料,而管理决策需要提纲挈领的摘要内容。

②对束之高阁的成果加以发掘,探讨其深化研究、推广的价值。

③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规范管理,以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篇9

关键词 环卫档案 工作流程 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一、环卫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优化途径研究

(一)环卫档案原始资料的收集。

环卫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繁琐的工作,对于资料的收集工作主要是包括市政道路清洁、垃圾的中转以及处理、公共卫生厕所的保洁以及河道的清理等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档案资料。对于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必须在实施之前做好协调,重点做好档案资料收集所涉及的各个联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确保环卫档案原始资料收集的全面、及时、准确以及完善。

(二)环卫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

由于原始资料内容繁杂,数量庞大,必须对原始档案资料进行相应的整理。对于收集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必要的筛选分类,将各种档案资料信息按照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开展时间进行归类,归集到不同的子项目之中。通过将原始资料进行筛选之后,初步形成环卫档案资料,为环卫档案资料的建档保存做好基础工作。

(三)环卫档案的归档保存工作。

在对环卫档案资料进行筛选以及归集整理后,应该及时的对各项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复查,确保档案资料在内容、形式以及时间范围上的完整、准确,确保环卫档案资料与实际工作状况相一致。档案资料的审核完成之后,就要及时建档保存,并尽可能得同时建立电子档案,。归档保存的形式要统一,各种表格以及文本形式一致,以便于后期按照不同的需求查阅。对于档案原始资料,也应该进行妥善的保存,以便于后期发现问题后核对整理。

(四)环卫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

环卫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资料的准确度与真实度要求均较高,而且由于档案资料的内容较为庞杂繁琐,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归档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纰漏,因此,必须在环卫档案管理工作中增加监督与检查环节。应该对环卫档案技术资料按照月度、季度或者是年度周期进行全面的清查,同时在档案管理日常工作中开展不定期的抽查,通过两种监督形式相结合,确保环卫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

二、环卫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措施

(一)提高对于环卫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

部分环卫管理部门认为环卫部门的职责在于维护城市的市容市貌以及环境卫生,认为档案资料属于可有可无的内容,这就造成了环卫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因此,完善环卫档案管理工作,首要任务便是转变管理部门的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方面增加投入,确保环卫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推进环卫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成熟,档案管理工作早已步入信息化阶段。对于环卫档案管理工作,同样应该注重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不单是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开展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归档保存工作,同时更应该注重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档案资料信息化服务体系。将档案资料管理的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建档保存以及检所使用等整个工作流程信息化,以提高环卫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

(三)完善环卫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

工作制度是环卫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依据,因此为了确保环卫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规章制度应该涵盖环卫档案管理办法、环卫档案整理范围、内容的分类,档案资料的借阅制度、档案资料库房管理制度、保密管理规定以及不同岗位的责任管理制度。通过全面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各项工作能够按照管理制度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执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四)提高环卫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

环卫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环卫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因此现阶段环卫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便是建立专业能力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通过人才的择优使用,对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结构进行优化,提高环卫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还应该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再教育,针对最新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以及管理工具进行教育培训,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工作质量。

(五)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

将环卫资料的整理、归档保存的根本目的在于档案资料的整理使用,因此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以服务作为宗旨来开展各项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性,首先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上,应该重点性有针对性,能够为后期环卫部门公益设施的建设以及环卫设备的维修改造升级提供准确的参考。其次,在档案资料的查阅使用渠道上应该畅通,除了有保密需要的档案资料上,对于其他的环卫档案资料应该建立便捷的资料检索其以及使用渠道。

三、结语

篇10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关于普通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可从国家明确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看出端倪。《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校应当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基础管理工作,并应当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高校管理整体体系之中[1]。高校档案管理主要包括高校教学档案资料、学生个人信息档案资料以及科研档案资料、党政工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从某种程度上是高校教育、科研管理的缩影,对于高校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档案管理对于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书、育人是高校存在的最根本目的,也是高校对于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高校的教学档案主要包括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文字材料、图文、影像视频等用于教学的资料。这些教学资料往往是集高校所有教师的知识、文化和教育方法等之大成,是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们劳动成果、学习成果的积累,这些资料基本能够反映教育的发展的历史变迁和当时的思想动态以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等。高校教学档案资料对于今后的教学不仅仅是可供研究的宝贵资料,更是可供其它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料。同时高校教研部门通过研究高校教学档案,能够适时评估当前高校的教学质量,为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档案管理对于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开展科研活动是高校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高校档案管理对于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的科研档案记录了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实验方法、科研成果、科研目的、科研经费等关键要素。通过科研档案的记录,能够充分反映高校教研工作的水平,能够全方位检查高校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高校科研水平,获得更好的科研成果。

(三)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档案资料,主要记录了高校学生的个人资料、学习成绩、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重要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一般会伴随学生终身。高校学生档案资料对于高校管理学生有重要作用[2]。通常高校学生都多大数千甚至上万人,学生的整体状况,包括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状况都是高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原始材料,通过对学生档案的管理、分类,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了解,可以按需为学生申请特困奖学金;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给学生分发奖学金;通过了解学生的特长与爱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通过对于学生档案的掌握,为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提供帮助。这些都是高校档案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的意义。

(四)高校档案管理对于高校党政工作开展的意义。党政工作也是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之一。党政资料作为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人事管理和各个教育、组织、科研、院系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党政工作档案主要记录高校教职人员的人事档案资料,高校党员档案资料,高校政务资料等。高校党政工作档案对于高校教职工队伍的管理,对于高校教职工、高校党团组织、党团活动的开展以及高校整体政治生态具有现实意义。高校党政工作是保证高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高校党政档案管理则为高校党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记录了党政工作开展状况。通过党政档案管理,提高了高校行政机构改革,高校院系设置与调整,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高校人事调动管理等提供参考与评定依据,有利于高校党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档案管理伴随着高校的发展不断进步,然而由于当前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师生力量暴增以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与高校当前发展速度不相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今的高校的高速发展不匹配,高校的教学规模和高校的管理模式日新月异,但高校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在高校管理者心目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高校的管理过程中片面重视高校对于教育、科研的作用,但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教育、科研以及校园管理的积极作用,根据发达国家著名大学的管理经验,高校档案管理对于学校积累教学方法、分层管理学生、积累科研经验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校档案管理手段滞后。信息化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然而我国多数高校的档案管理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一些高校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多数高校没有较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来对高校档案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模式和档案建设、分类、检索等手段落后,导致档案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档案在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科研过程控制以及重要资料的保存,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记录等中的作用。同时高校对于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滞后,使档案管理相关人员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形成,一些形成了初步的档案管理系统,但档案管理系统与高校校园网络共建信息平台中往往不能与共享信息和通讯。此外高校档案管理信息更新缓慢,利用率不高也是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构建高校高效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高校先进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高校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当前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面对高校的教职工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高校的科研、教学、学生信息档案等档案信息越来越复杂,海量档案信息利用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构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是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经之路。构建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是调研档案管理和档案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统一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和联网协议标准,确保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在高校校园网、高校数据接口、数据库来源等统一协议,确保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实现校园网、互联网、教育网等信息在有权限范围内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共同管理。其次,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当全面整合高校档案中的教育、科研、党政、教职工人事档案等方面全面信息整合与档案资料数据统一采集,建议统一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数据库,避免重复数据库建设。再次,在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安全性。信息化的最大弱点就是安全性,安全性在网络体系中可能会造成致命的缺陷。高校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通过加强系统操作应用权限,通过数据加密保护以及信息认证和信息传输加密以及网络签名等方式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地位。档案管理对于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以及高校基于高校档案管理在提升高校教学水平、提升高校科研水平、提高高校进行学生管理水平、提高高校党政工作开展效率上的重要作用,高校档案管理水平是体现高校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在高校整体管理中的地位,通过整合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资源,合理规划高校档案管理的未来出路,通过不断加大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投资,构建科学现代化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国家对于档案管理建设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标准,在高校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应当按照相关标准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水平。同时应当加大高校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专业人员,通过档案管理理论和实际管理培训,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人员素养,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创新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高校档案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高校日常教研活动和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提供帮助。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档案对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帮助。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首要任务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应当与高校各个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做好信息联动,深层次研究和总结高校档案信息中的对科研、教学和人事管理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其次应当强化高校档案信息的检索、开发和利用。高校信息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各个部门、院系、科研小组的实际情况,建立快捷方便的高校档案的检索体系,使使用者能够在权限范围内方便地检索相关资料,从而提高高校档案的利用和实际应用,使档案管理起到为科研、教学和校园管理服务的作用。

(四)创新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机制。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提升离不开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和管理人员。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必须培养专业素养强、思想道德素养高的高校档案管理团队。应当根据高校档案管理的岗位职责需要,优化档案管理团队,明确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人员素质条件。其次应当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作业标准和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准确率和积极主动性,通过激励制度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标准、规范。再次,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作和再学习制度保证档案管理人员持续进步、提高,及时学习最新、最前沿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知识,开展多样化的技能比武、演练和档案管理技术研讨会等活动保证档案管理知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