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理知识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护理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护理学也改变了单一的功能护理模式,心理护理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叫。一系列的研究显示临床上施行心理护理在口腔科特别是在儿童牙病的就诊中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本院门诊接诊的牙科患儿170例,男77例,女93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5岁。所患疾病为龋病、牙髓病、根尖病和其他疾病。
1. 2心理护理方法可以先让患儿看看治疗器械。看,这是小镜子,是用来照小虫子的。这是小镊子,是镊小虫的。这不需要打针,你只要听话,小要乱动,张开嘴巴坐在椅子上就行了。97%以上的患儿可以合作。对急性牙髓炎开髓的患儿。因在初诊时经受了开髓的痛苦,对来复诊十分恐惧。95%的患儿哭闹、不愿意进治疗室。可采取主动走出去和小朋友交谈。93%的患儿愿意合作。来就诊的大多是学龄前的独生子女,比较娇惯、任性,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就诊时大多要求家长陪伴,对于这类患儿可以事先向他讲清楚:如果你不合作,就让你的爸爸(或妈妈)出去,少数不合作患儿可以让家长离开,这样患儿就失去了依赖性,往往是被迫性的合作。口腔诊室应安静、整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张贴卡通画并摆放一些小玩具等;尽量将诊疗室与候诊区分开,候诊区应尽量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家庭化、幼儿园化的等待环境,治疗时尽量避免手术或治疗器械的外露以减少对患儿感官的刺激,有助于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
1. 3研究方法对这170例牙患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5例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85例常规护理。测试心理护理与未进行心理护理后患儿的配合程度。
1. 4配合判断标准患儿回答问题准确,声音紧张,有时沉默,有时叫喊,但治疗可以进行,治疗过程基本无困难,不拒绝治疗或阻挡医生治疗,有时需劝慰式语言开导,诊治工作未受影响此为配合治疗。若患儿高声喊叫,语言命令无效,本能剧烈挣扎,进行抗拒治疗,需要一人或多人协助帮助治疗为小配合治疗。
2讨论
心理护理在儿童各种疾病治疗中有很大作用,在儿童的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与检查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儿童对口腔疾病的恐惧要明显高于成年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耐受程度也低于成年人。
对医院环境的恐惧感的护理。5-6岁的初诊患儿,对医院的环境与医护人员清一色的白十分恐惧,不愿意坐到治疗椅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面带笑容,主动迎接。小朋友,告诉我,你哪里小舒服?噢,有个小虫子爬到你的牙齿里来了,你坐上去,让阿姨(或叔叔)用小镜子帮你照出来好吗?好!真勇敢。临床中6岁以上的儿童,胆子较5、6岁的患儿胆子大,一般初诊时比较顺利。对于患儿要采取以熟悉的歌谣或童话故事为背景,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促使患儿放松的护理干预策略,将其从对家长的关注和依恋中分离出来,在护理人员和医生的引导下轻松主动进入口腔疾病治疗状态中。抚摸是增强护士与患儿比较有效的沟通方式,护士通过抚摸、搂抱向患儿传递保护的信息,患儿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护士在儿童牙病治疗时可以抚摸其肩、肢体、腹部、头等部位,患儿哭闹抗拒治疗时,摸摸患儿的小脸或小手,轻轻擦去眼泪,使他感到温暖,得到安慰,鼓励其勇敢。
我国儿童以独生子女为多,家长对其生活照顾程度过多导致很多儿童任性的心理状态,而患儿来医院治牙时,由于陌生的环境和面对陌生的医生和护士,患儿对医务人员有畏惧、不接纳的心理,甚至有对护士态度表现不友好,拒绝交流这也是需要护理人员有耐心和爱心的心理护理。
篇2
关键词:家长;护理干预;弱视治疗;影响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患病率为2~4%。弱视早发现、早治疗,其疗效较好[1]。由于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单调、重复的过程,孩子年龄小,不易主动配合,需要家长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从而积极指导监督孩子坚持治疗,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我科对2011年6月~2014年1月进行弱视治疗的患儿家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4年1月我科门诊就诊弱视患儿共128例,215眼,男61例,女67例,初诊年龄 3~8岁,平均年龄 5 岁6个月。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56 例,斜视性弱视35例,屈光参差性弱视 37例 。
1.2方法 所有患壕经过视力检测、散瞳验光、眼底检查、试镜等常规检查,参考不同年龄段(3~5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6岁以上为0.7),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1],确诊弱视,征得家长同意,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干预组同时对家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要求幼儿在家长的陪同指导下治疗,门诊定时复诊,记录半月、1月、3月、6月视力情况,以后每半年一次复查,跟踪随访2年。按1996年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2], 痊愈:经3a随访,视力保持 1.0 者;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0.9 或以上;进步:视力提高 2 行或 2 行以上;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一行。
1.3统计学处理 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
2结果
见表1。
3护理干预
3.1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确保治疗能坚持进行的基础。首先,医护人员应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了解疾病治疗的新方法、新进展,以精湛严谨的医学技术赢得家长的信任,同时,融洽与家长的关系,以亲情化的服务态度对家长所关心、顾虑的问题耐心进行解释,如不知如何配合治疗或担心治疗效果不佳;担心孩子遮眼治疗被人嘲笑、歧视;也有困难家庭担心长期的治疗是否需要较大的经济开支等[3],应充分理解家长的心情,可举例治疗效果好的相同情况幼儿,以增强治疗信心。详细解释费用明细,与医生沟通,在保证治疗效果前提下,尽量控制费用。其次,针对家长对疾病知识认知不足加强疾病知识宣教。我们设有专门的家长休息区,休息区内设有与弱视相关知识图片及儿童营养、生长发育等知识手册,使家长在孩子治疗时避免枯燥等待的同时,可以系统学习了解弱视对幼儿的危害性,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一般较长,进展较为缓慢,而且视力提高后仍有可能反复,不能操之过急,调整心态,才能使幼儿受到规范治疗。同时,家长之间也更方便相互沟通交流治疗体会,提高治疗积极性。
3.2重视家长与患儿的情感交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研发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积极情绪引导积极思维,消极情绪引导消极思维,同样,情绪引导的思维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即积极思维会让积极情绪更积极,消极思维让消极情绪更消极[4]。弱视治疗过程中需要坚持训练,幼儿的天性决定了对这一枯燥、持久的治疗不能坚持,可能厌烦、吵闹,家长不能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强制其训练,应意识到这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的隐性伤害,以致孩子更加抵触治疗,应引导孩子积极思维,使孩子以积极的情绪接受治疗。如儿童检查视力时,一些情况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对视力检查不感兴趣,没有耐心,指示几个视标方向后就不再配合;为了应付检查或对于家长希望提高视力的压力,对看不清的视标也胡乱指示,有时存在巧合,这时,需要检查者和家长善于控制其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多使用鼓励、安抚类话语,如“宝贝最棒!”等,并对孩子的积极表现给予适当奖励,与孩子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提高依从性。
3.3治疗方法的指导
3.3.1戴镜指导 ①根据医师处方选择合适眼镜。参考孩子年龄、性别及美学、功能需要并结合孩子自己的意愿选择满意的眼镜,满足孩子的新奇心理,使之更乐于接受佩戴眼镜。宜选择质量轻、不易破碎的树脂镜片,如度数较高则不宜选择过大镜架,造成配装镜片直径加大增加重量影响佩戴舒适度。②正确戴镜。戴镜矫正屈光不正是弱视治疗的重要手段,告知家长应监督幼儿坚持戴镜。因幼儿一般鼻梁较低或活动幅度大,眼镜容易下滑或移位,可用眼镜绳固定至幼儿脑后,以确保眼镜光学中心对准瞳孔。
3.3.2有效合理地实施遮盖 指导家长正确给孩子使用遮眼眼罩,防止患儿从镜框与皮肤之间(尤其是鼻侧)的空隙“偷看”,或擅自摘掉遮盖影响治疗,可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解释治疗目的,共同监督。需要注意不适当的完全遮盖亦可导致健眼视力下降发生遮盖性弱视,应严格遵从遮盖时间并加强随诊观察。
3.3.3精细目力训练 视觉训练是通过针对性方法训练双眼调节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两者的协调性,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5]。训练方法有穿针、串珠训练,描图法等,3岁以上幼儿教会方法,根据孩子兴趣每次选择一种方法,练30min/次,2次/d,家长全程看护,更可以陪同孩子开展串珠比赛等趣味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积极性,同时规范操作,防止低龄儿童误食等不良后果。
3.3.4弱视治疗仪治疗 使用西安华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SZS型闪烁增视仪,包括有CAM视觉刺激训练法和多频红绿黄闪烁训练,每项治疗2次/d,10min/次,3月一个疗程。家长应先学会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再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每次插拔电源务必亲自操作,使用前对橡胶圈用酒精药棉进行消毒。治疗期间注意幼儿用眼卫生,防止眼疲劳。
4讨论
儿童视力发育是逐步成熟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为0~12岁,6~8岁双眼视觉发育成熟,弱视一定要尽早治疗,否则年龄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从而严重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质量。治疗弱视,家长的配合工作至关重要,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能擅自增减治疗项目、改变治疗方法、增加治疗强度,注重与患儿心灵相融,创造和谐的治疗氛围,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284.
[2]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3]胡彦秋,魏世邈,林会芳,等.斜视矫正术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4,06(上):3016.
篇3
[关键词] 循证护理;儿童糖尿病;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73-02
儿童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多发的疾病[1]。为此,该院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儿实施不同的护理,以此观察糖尿病患儿护理后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糖尿病患儿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5月―2015年7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25例,对照组患儿25例。观察组糖尿病患儿,男女比例为10∶15,年龄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0.45)岁,病程为1~30个月,平均年龄为(15.27±1.24)月。对照组糖尿病患儿,男女比例为15∶10,年龄1~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1.34)岁,病程为1~29个月,平均年龄为(18.21±0.58)月。观察组糖尿病患儿和对照组糖尿病患儿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糖尿病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为入院护理、饮食护理、病情护理等。
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糖尿病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循证护理。
①问题分析:由护士自主建立循证小组,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找出常规护理方案中的不足,利用最适宜护理研究依据、临床经验与患儿的基本情况,根据科学实证和理论经验来分析常规护理方案中的不足。
②循证小组:通过系统搜索儿童糖尿病和预防不良事件等的相关文献,根据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临床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科研结论,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临床知识与患儿的病情相结合,制定循证护理方案。
③评价证据:通过自评方式监测循证护理方案的效果,找出循证护理方案中所存在的不足,对循证护理方案中的实用性、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总结实施经验和评价,重新制定循证护理方案。
④病情护理:护士应耐心给予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例如饮食方法、发病机制和并发症,告知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应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有利于减轻患儿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护士应对患儿和患儿家属进行卫生宣教,使患儿和家属了解饮食治疗是各种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措施,增加患儿对护理的依从性,护士应在患儿每餐前查对饮食,严格分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严格限制患儿食用各种甜食,控制一天摄入量。
⑤运动护理: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每日护士应陪同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进行跑楼梯、散步、慢走等运动。
⑥饮食护理:给予患儿健康饮食指导,告知患儿多食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低糖、高蛋白和低脂等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食物,并告知患儿吞咽食物时注意不要强制吞下,限制患儿糖份摄入,每日食糖量为6 g。
⑦心理护理:由于患儿会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护士应主动与患儿沟通,通过给予患儿讲故事和做游戏,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鼓励患儿表达自身的感受,及时缓解其心理压力,可通过培养患儿多种兴趣爱好,确保患儿的心理健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糖尿病患儿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两组糖尿病患儿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n(%)表示,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对比血糖控制情况
护理前,观察组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糖尿病患儿在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中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糖尿病患儿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儿童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消瘦、多餐、多尿和多饮等,早期的诊断及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血糖,还能减少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2]。该研究中,该院对糖尿病患儿分别采用不同护理,循证护理取得较为可观的效果。
循证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的,循证护理是指护士在护理方案中明确的将科研结论与文献证据相结合,从中获取证据,作为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3]。循证护理方案包括4个要素:①寻找护理方案所存在的不足;②系统搜索儿童糖尿病和预防不良事件等的相关文献作为科学证据;③根据临床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科研结论制定出循证护理方案;④对循证护理方案中的实用性进行总结,找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重新制定循证护理方案,最后实施循证护理方案[4]。循证护理方案利用科学依据对患儿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5]。
该院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糖尿病患儿在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中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儿,并且观察组糖尿病患儿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儿。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患儿采用循证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儿血糖控制情况,还能减少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古建平,付晓荣,卫海燕,等.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儿童糖尿病的疗效及护理风险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8):2864-2866.
[2] 刘维维,杨铁花.从糖尿病儿童到成人过渡期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70-474.
[3] 古建平,付晓荣,卫海燕,等.护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70-3471.
[4] 陆群,孙海峰,姚孝娟,等.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糖尿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6):43-46.
篇4
儿童高血压在患病以后,儿童高血压的饮食工作一定要到位。下面就说说儿童高血压的饮食,如何来有效控制呢?
奶制品和零食选择有讲究。儿童喜欢吃奶制品以及零食,殊不知这也是导致儿童高血压的病因,因此,对于患有高血压的儿童来讲,奶制品和零食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专家指出,凡是受孩子欢迎的零食,往往都含有大量添加剂,偶尔吃一点对身体健康危害不大,但长期、大量食用就会对威胁身体健康,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儿童来讲,继续吃大量零食,很容易加重病情。例如生活中常见零食:方便面、果冻、乳饮料、蜜饯、火腿肠、薯片等,这些零食不是营养单一就是毫无营养,对于正处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很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又会加重高血压。
水果应该控制。很多儿童都喜欢吃水果,这本是无所谓,但关键是患有高血压儿童,再吃水果的时候,就应该格外注意了。专家指出,儿童高血压患者,少吃吃些水果是可以的,但切忌过量,因为水果虽然含有大量维生素,但吃多了会导致糖分摄入过多,从而引发高血压病情加重,尤其是香蕉、西瓜、葡萄、荔枝等都是高糖水果,儿童高血压患者应该少吃。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康复教师;专业能力;康复理论知识;康复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52-03
一、前言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可知2010年末我国智力残疾人口为568万人,实际上,我国开展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为1870个,仅能满足2.7万名0~14岁的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需求[1]。由此可见,原有省级康复中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发展地级市康复教育事业迫在眉睫,为此,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对湖南省各地级市智障儿童康复教师师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地级市智障康复教师的业务能力,发现它们的业务需求,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智障儿童康复教师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二、智障儿童康复教师业务能力界定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以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为基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任务,教师专业能力应至少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第二,教师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第三,教师专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第四,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非常复杂,至少包括教学设计、组织管理、表达、操作、交往、评价与反馈、调节与控制、科研等方面的内容[2]。而智障儿童康复教师面对的学生具有特殊性,因此除上述特点外,智障儿童康复教师必须掌握特殊教育对象学习的心理机制,根据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采用他们能够适用的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儿童优势智能的发展、协调发展。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对湖南省各地级市康复机构进行编号,从中随机抽取50%的康复教师,最后调研怀化、株洲、吉首、益阳、张家界等市智障儿童康复教师。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其中男教师6名,女教师70名;教龄:1年以下36人,1~3年34人,3年以上6人;大专学历63人,本科学历7人,其他学历6人。
2.研究工具。根据智障儿童康复教师业务能力的界定而改编《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调查表》[3],此问卷包括康复理论知识、康复教学技能、组织和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沟通能力五大维度,4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Likerts五点记分,得分越高表示该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越高,统计结果表明问卷的5个维度和总问卷的Cronbach.s"系数在0.679到0.853之间,分半信度在0.618到0.807之间,各个系数都达到了理论上的要求,并且在统计学上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3.数据处理工具。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算出P值。
四、研究结果
1.康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总体特征分析。通过分析被试在康复教师专业能力问卷各维度的得分情况(均值M和标准差SD)来了解智障部康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总体特征,分析结果如表一所示:
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智障儿童康复教师在总问卷上得分的平均值为3.27,表明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评价倾向于基本独立完成,评价一般,另外,康复教师在总问卷上得分的标准差为.673,表明康复教师专业能力在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各维度之间,教师对自己的康复教学技能评分相对较高,组织和管理能力及康复理论知识次之,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评分较低,且科研能力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
2.康复教师专业能力得分在教龄上的差异分析。为了深入探讨康复教师的整体专业能力的发展现状,本研究以教龄为自变量,对康复教师整体专业能力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作t检验与F检验,结果如表二:
从表二可以看出,不同教龄教师在整体专业能力以及康复理论知识、康复教学技能、组织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在康复理论知识方面,随着教龄的增长,得分稳步提高,从教3年以上教师得分显著高于从教1年以下教师(p
3.康复教师专业能力得分在学历上的差异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康复教师的发展现状,本研究以学历为自变量,对康复教师整体专业能力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作F检验,结果如表三:
从表三可以看出,在整体专业能力方面,本科学历教师得分最高,且与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五、分析及讨论
1.智障康复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状况。本调查结果显示,智障儿童康复教师中的83%为大专学历,且康复技能的掌握能力较差。原因是我国特殊教育起步较晚,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主体是中等师范学校的特教班(部)和由此类学校转型的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宗旨是有针对性地为某类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培养师资,目前全国只有5所部属高等师范大学和两所地方师范大学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理论水平较高的特殊教育通才。大多数普通师范院校未开设特殊教育课程,造成特殊教育师资短缺[4]。由于世俗的偏见,许多人不愿意做特教教师,当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时,特教师资队伍中就吸纳了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教或是其他行业的人来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他们的特教知识相对缺乏。在康复中心,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教师比例不高,因此,智障儿童康复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比较薄弱,专业水平不高。
2.教龄对康复教师专业能力的影响。由调查可知,智障儿童康复教师以新教师居多,3年以上教师仅6人,而未满三年教龄教师为70人,占总教师人数的92%。由于教学工作任务的现实要求,这些新教师往往来不及接受系统的康复理论知识的培训,就被推上了讲台,加上没有相关地康复教学实践经验,在课堂秩序的掌控、智障儿童学习心理的把握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这些直接影响到地级市智障儿童康复教师的业务能力。事实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工作经验对教师的教育效果和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师工作年限的增加,教师的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当面临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任务时,高教龄教师表现出更高的能力水平,这与张海丛的研究一致[5]。
3.学历对康复教师专业能力的影响。学习经历是每一个从业人员的重要的背景因素,学历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知识水平的高低,但并不意味着能力水平的高低,学历是申请教师资格的最基本的条件[6],考虑到康复教师从事的是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学历要求较低,本研究将教师按照学历水平划分为专科、本科与其他三种类别,考察学历背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体专业能力方面,本科学历教师得分最高,且与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六、结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智障儿童康复教师学历以大专为主,大部分教师都只有1至2年的教学经验,因此,培训时应针对地级市智障儿童康复教师的特点,加强地级市智障儿童康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培养他们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行为矫正和认知训练的能力。培训形式多样化,可以通过集体培训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基层教师到更高一级单位观摩学习,还可以采用专家定时定点下基层指导的方式。丰富的培训形式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快康复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EB/OL].(2012-06-26).
http://.cn/sytj/content/.
[2]谈秀菁.中国教师专业化研究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6,(6).
[3]李海荣.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0.5
[4]唐春梅,成慧平.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6,(8).
篇6
方法: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10例,对其采用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进行治疗,并对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8例患儿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病情明显好转,治疗后呼吸与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发生显著变化,未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2例患儿放弃治疗。
结论:采用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安全,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关键词: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04-01
目前在临床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又被称作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一般在早产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对HMD患儿实施呼吸支持治疗临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经气道插管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这两种呼吸支持模式对患儿展开治疗。同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具有无创性,为在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的基础上同呼吸同步、时间触发,对患者展开呼吸频率监测、低呼吸频率报警以及呼吸暂停支持,同时可以给予双向呼吸支持,现阶段在成人以及小儿的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过程中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1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治疗以及护理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在过去1年时间内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共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孕周为35至41周,平均39.8周。患儿存在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譬如存在比较明显的呼吸困难,等。经X线胸片检查发现,HNDⅡ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将抽取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其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呼吸和血气分析变化情况、护理措施、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
1.2.2治疗方法。对患儿采用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进行治疗,具体措施为:依照患儿的体重对合适的鼻塞进行选择,将呼吸道以及腔内分泌物予以有效清除,鼻塞塞子双侧鼻腔内同时利用头罩对面部进行固定。氧气流设置为4-6L每分钟,呼气末正压在0.29-0.39kPa之间,每隔2-4小时依照患儿视病情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对各项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若是血气正常,则将氧浓度降低至30%,并改为头罩吸氧[2]。
1.2.3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以及相关的生命体征变化。每隔1-2小时对患儿的呼吸状态、呼吸频率、呼吸性、是否存在发绀进行一次检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若是存在异常,则依据具体情况展开合理调整。②对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对患儿展开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并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检测,定时对患儿的血气分析进行测定,并及时对CPAP参数进行调整。③维持患儿有效呼吸道压力。保证患儿呈现闭口状态,使气道密闭,保证管道不漏气,若有必要可给予患儿适量的镇静剂。④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对气道、口、鼻腔分泌物进行清除,每隔2小时对患儿进行1次拍背、翻身、吸痰。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轻柔、敏捷,避免对患儿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⑤预防感染。每日对鼻塞进行一次更换和消毒,一般情况下CPAP管道每隔2天进行1次更换,而湿化瓶内的蒸馏水则应每天更换1次。⑥注意保暖。将患儿放置在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保暖,每隔2小时对体温进行1次检测,要维持患儿中性体温,一般应保持在36.5-37℃,对散热过快进行预防,避免加重患儿病情。⑦保证营养和热量的供给。若有必要应遵照医嘱对患儿实施静脉营养治疗,并采用微量泵对输液速度进行控制。若是能够经口喂养,应尽量少量多次进行细致的喂养,并对患儿的消化情况进行监测[3]。
2结果
8例患儿病情好转,呼吸以及血气分析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治疗后6小时间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在国内已经有诸多学者经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新型NCPAP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NRD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该方法具有相对无创、简便易行等诸多优点,同时经过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以及呼吸机所引起的肺损伤(VILI)等并发症的发生[4]。还有学者对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同常规机械通气(CMV)对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以及治疗费用等情况展开了比较分析,对有效且较经济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探讨,最终证实,NCPAP对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可靠,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该方法的操作简便,费用相对低廉,对于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比较理想。
参考文献
[1]臧达,徐坚民,文飞球,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19(7):428-429
[2]郏琴,孙建华,杨庆南,等.新生儿重度肺透明膜病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16(2):85-86
篇7
急性根尖周炎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常表现为较为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咀嚼痛和咬合痛,可出现患牙松动、根尖部或根分叉部的牙龈红肿,有的出现颌面部肿胀,所属淋巴结肿大,并有全身症状[1]。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多数儿童有牙科畏惧症[2],以哭闹、逃跑、打骂等方式来反抗治疗,在根管治疗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体验成为妨碍牙科治疗的重要障碍之一。由于儿童患者很容易对诊疗过程产生一种焦虑和害怕情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和连续性,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充分发挥护理干预的作用非常必要。如何高效率配合好医生顺利完成根管治疗,缓解儿童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情绪至关重要。现对我科18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儿的根管治疗实施主动、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对实施干预前后的对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进行根管治疗患儿,年龄4.3~6.1岁,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90例,对照组的90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行根管治疗患者,排除有精神与心理疾病、先天性耳聋及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良者,要求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实际感受。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认知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由同一医师和护士配合,使用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法和程序(开髓封药换药1~2次根管充填)。实验组在对照组操作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
1.3护理干预 ①基础干预。帮助幼儿适应诊室的环境,治疗前护士主动和患儿交流,耐心倾听患儿的担心和要求,可以轻柔的注视患儿、轻摸患儿的头或手,使患儿产生良好的印象和信任感,消除其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使其对周围事物和人有正确的评估和认识。小儿患病时家长常有紧张、内疚、焦虑的心理,这些情绪同样可引起患儿的不安。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一方面可借助家长促进与患儿的交流,另一方面消除家长的顾虑及不良情绪,争取家长与医护合作,使患儿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安心接受治疗。②认知干预。护士在治疗前向患儿展示需要使用的用物,用儿童熟悉的语言对器械进行解释,如将涡轮手机喷水解释为给牙洗澡,把三用气枪叫“吹风机”,把吸唾管叫吸水机,把冲洗液比喻成沐浴露等等。③心理干预。消除患儿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恐惧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疼痛始终是主要因素。疼痛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多数人对以往感受的疼痛总是记忆深刻,当再次接受到疼痛刺激后,会立即联想往日的疼痛而加重对疼痛的感觉,心理上对疼痛产生压力[3]。患儿在治疗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儿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儿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儿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治疗和恢复做好准备。④行为干预。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提前告知将会产生疼痛的操作,鼓励儿童、有意识地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以利于缓解疼痛感觉,不可以欺骗患儿,避免产生不信任感。因此要求护士熟悉各项操作流程,与医生配合默契,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必要时适当使用物于患牙处,从而降低痛觉神经的敏感性,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避免疼痛加剧使患儿产生恐惧。同时可边治疗边夸赞患儿,表扬其在治疗时的勇敢和密切配合,以满足儿童的自尊心,增加其荣誉感[4]。⑤情绪干预。就诊的患儿大多有程度不等的恐惧感,易受环境影响,尤其是缺乏自制力、拒绝根管治疗的儿童,其哭闹不安、夸张的尖叫容易给其它儿童造成恶性刺激,加重恐惧感。对主动合作型的患儿优先安排就诊,及时给予表扬,为其他患儿树立榜样,减少相互影响[5]。对极其害怕治疗的患儿,可采取先观摩后治疗的措施,待儿童情绪有转变时再予以治疗。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不可态度粗暴,忽视患儿的人格要求,不关心患儿的心理反应,使得患儿反感,加重了患儿不合作[6]。
2 评价指标
干预后,应用Houpt治疗全过程依从性量表――评估儿童治疗过程中配合程度情况,评分标准:① 1分,失败,治疗过程无法进行治疗;② 2分,较差,治疗过程间断,部分治疗完成;③ 3分,尚可,治疗过程间断,最终治疗完成;④ 4分,好,治疗过程困难但得以不间断完成治疗;⑤5分,很好,治疗过程有轻微哭闹和抵抗;⑥6分,极好,治疗过程顺利无哭闹和抵抗,完成治疗。通过患儿的不同行为来评分,分值越高配合程度越高;分值小于或等于3分属于不配合或是配合程度很低。
2.1结果
3 讨论
临床实践表明:不同年龄的患儿在治疗中若遇到疼痛,即表现出哭闹、拒绝张口、回避问题、反抗等不利治疗的行为,家长往往在患儿急性症状减轻之后定时复诊,使得药物封存过久致药力丧失、炎症反复,严重时可导致治疗失败。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提高患儿的自制力,要确保患儿在复诊时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必要时重复展示使用器械。护士还要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指导工作,有的家长对患儿过分溺爱,对医护人员要求过高,当患儿哭闹时,表现局促不安,担心患儿承受不了痛苦,急于求成,患儿不合作时又缺乏耐心,训斥或打骂,使患儿增加恐惧心理。
治疗过程中,护士也要做好心理护理,鼓励、安慰患儿,主动与患儿进行目光接触,表达你对他的喜欢和关心,让患儿有一个适应过程,松驰紧张情绪,医护人员轻柔、准确、迅速的操作可使患儿的恐惧心理慢慢消除,逐渐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配合。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确保患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韩宁.牙科畏惧症[J].口腔医学,2003,11(I):59―61.
[3]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 胡萍,马净植,郭三兰,陈卫民.心理干预影响儿童牙科治疗疼痛行为反应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1):43-44
篇8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头皮钢针;红霉素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主要以大环内脂类药为主,其中红霉素以其对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有效性和低价格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红霉素静滴时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红霉素本身的刺激性及儿童好动的特性导致患儿不能耐受。头皮钢针主要应用于单次、小于4h的输液[1],输液时容易出现外渗,对疗程较长、输液时间长的支原体肺炎输液不适合。本部门通过推广门诊留置针使用,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红霉素静滴中,不仅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8例,均符合支原体肺炎:①检查支原体抗体IgM阳性;②有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③有X线肺部表现。入选标准:①年龄1~12岁;②确诊支原体肺炎并采用红霉素静滴治疗;③疗程5~7天。排除标准:病情危重不稳定的患儿;不配合随机分组者;不愿意使用留置针者。留置针静滴组64例,男28例,女36例,平均年龄(5.97±2.63)岁;普通头皮钢针静滴组64例中,男24例,女40例;平均年龄(5.91±2.7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疗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在采用随机化数字分组,从随机数字表第3行、2列开始,数128个2位数的随机数字(按照奇偶分别进入留置针组和头皮钢针组),根据门诊输液先后顺序分配给128例患儿。将随机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奇数64例为留置针组,偶数64例为头皮钢针组。患儿按体重计算红霉素的剂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碱化的5%葡萄糖溶液稀释成0.1%的溶液静脉滴注,头皮钢针组按常规穿刺缓慢输注。留置针穿刺按静脉留置针流程进行穿刺缓慢输注,两组均由穿刺护士登记追踪表,各班次交接,穿刺者均是临床护理工作3年以上,技能娴熟、培训考核合格的护士。用药观察由科室培训考核合格的责任护士担任,负责巡视交班,静脉通道的维护和护理,护士长主持治疗小组成员讨论会,静脉炎处理会诊,不良事件的处理等。
1.3留置针穿刺
1.3.1留置针的选择 我科均采用苏州BD公司生产的24GA型浅静脉留置针,其管径适中,适合患儿静脉滴注红霉素。
1.3.2操作规程 常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去除针套,旋转外套管,使针头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捏住回血腔及针芯,以15~30b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沿静脉方向推进0.2~1.5M。先将针芯退到外套管内2L,再借助针芯将外套管推入血管内。直至外套管全部进入血管后拔出针芯。 再次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用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
1.4头皮钢针穿刺 静脉输液针为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紫色为标志,规格0.55L.而传统输液针则需要每日更换,完成整个治疗疗程需要反复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患矛盾。由于传统输液针头材质较硬,穿刺肢体活动时易穿破血管,而限制了患者的自由。
1.5评价指标 对2组静脉输液患儿外渗、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进行比较。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药物或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2],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穿刺点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硬结、有脓性分泌物;静脉炎指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美国静脉输液学会颁布的指南中认为,可接受的外周静脉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一些调查甚至显示接受静脉注射的患者中80%存在不同的静脉炎[3]。
2结果
两组患儿静脉输注红霉素过程中均有静脉炎、感染、液体外渗等情况的发生,统计留置针组64例有2例发生了静脉炎,1例感染,2例液体外渗,血管损伤率7.8%;普通头皮钢针静脉穿刺组64例有4例静脉炎,2例感染,10例液体外渗,血管损伤率25%。通过χ2检验,P
静脉留置针组发生血管损伤几率是7.8%,普通头皮钢针组发生血管损伤几率25%,普通头皮钢针明显高于静脉留置针,见表2。
3讨论
患儿支原体肺炎至少用药2~3w[4]。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4d[5],如无静脉炎、外渗等情况下可保留5~6d[6],使用2~3次留置针即可完成整个治疗疗程,患者易于接受。普通头皮钢针要反复穿刺,给患儿和家属带来一定的痛苦,对于输注时间较长的患儿,留置针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表1结果显示,留置针组血管损伤率明显低于头皮钢针组血管损伤率,两组有显著差异。传统的钢制静脉输液针质地较硬,在输液过程中极易穿破血管,相对限制了患儿的活动,对于连续输液6~8h的红霉素患儿十分痛苦,同时由于针头材质较硬,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容易出现红霉素药物的外渗,发生静脉炎及组织损伤的机会大大增加,给患儿的身体带来痛苦,头皮钢针长时间输注红霉素患儿如厕过程极易发生外渗。留置针套管针材料柔软,不易对留置血管造成损伤,且可随血管弯曲,不易刺激血管壁,不影响活动,留置时间长,可减少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留置针价格便宜、经济,能大大提高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用药的依从性及安全性。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输液风险管理。掌握正确的穿刺方式,操作中严格无菌操作,0.5%碘伏消毒两遍,消毒范围直径大于5M。并牢固固定套管针及输液器针头,以免输液器与留置针分离。首先输注普通液体,观察静脉通路无误后,评估患儿是否进食、就诊原因及疾病的症状。护士应定时巡视,严格控制滴速,红霉素药物刺激性强,如有疼痛、渗透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应视穿刺部位情况而定,并不一定要保留3~4d,同时要由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若一次性穿刺失败,需要重新选择一条静脉进行重新穿刺,不可再在同一条静脉上穿刺,以防药物外渗。严密观察,正确使用10μ/ml稀肝素盐水3~5ml正压封管,预防管道堵塞。每次输液前和输液后,要确定留置针在血管内,且要查看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有无外渗和滑脱等异常情况,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及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拔除,及时处理。
门诊采用静脉留置针静滴红霉素,能有效保护患儿静脉血管,保障了输液安全,并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用药依从性及安全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为患儿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建荣,蔡虻,呼滨,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
[2]INS输液护理操作指南.2006:52-53.
[3]廖永芳.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2(8).
[4]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1
篇9
【辅导对象】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个别机构校区差异辅导范围有所不同,建议家长拨打电话了解情况)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奥数 小升初 中高考
【辅导介绍】根据不同孩子的基础知识及接受能力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配备辅导经验丰富的课程老师全程指导,各机构收费标准、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详情请家长们拨打电话详细了解。
【热门辅导】
小学:小学各年级奥数拔高、举一反三的解题思维及应变能力提升;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串讲、作文框架脉络梳理提高、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讲解;小学数学重点难点查缺补漏等;
初中:初二物理力学、电学等重点难点基础夯实;初中英语语法、数学基础知识巩固提高;初中语文作文及阅读理解等得分点提升;中考重点难点辅导、各科基础夯实;
高中:高考理综、文综重点科目得分点突破讲解,针对基础薄弱的考生给出合理的学习建议;艺考生、特长生文化课针对性辅导;高中各科重点知识点梳理,高考冲刺辅导。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结合所在城区位置,寻找离家就近的机构和校区,先输入前10位总机号码,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后5位分机号码,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顾问老师,把您孩子的学习情况跟老师详细描述一下,老师会给您做针对性分析。
【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道里区学大教育道里(新阳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道里区学大教育道里(顾乡)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京翰教育龙塔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8191
哈尔滨市南岗区京翰教育和兴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8192
哈尔滨市南岗区京翰教育军工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8217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南岗(果戈里大街)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菁英学堂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长江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和兴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建设街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大教育南岗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2
【佛山市】
佛山市禅城区学大教育汾江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佛山市禅城区学大教育卫国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佛山市禅城区学大教育亚艺公园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佛山市禅城区学大教育禅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佛山市南海区学大教育南海万科广场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6
【福州市】
福州市仓山区学大教育金山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福州市鼓楼区学大教育屏山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福州市鼓楼区学大教育杨桥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福州市鼓楼区学大教育鼓楼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福州市台江区学大教育台江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8
【抚顺市】
抚顺市顺城区学大教育顺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09
【阜新市】
阜新市细河区学大教育解放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10
【贵阳市】
贵阳市南明区学大教育南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11
贵阳市小河区学大教育小河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11
篇10
人文精神在儿童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儿童护理工作是一门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在进行儿童护理时,应突出“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家庭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护理诊断为核心”的模式,将护理程序有机的贯穿于儿童的恢复健康其中。儿童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特征和需要,尤其在护理内容和护理技术要求方面,更是内容繁多,因此,对儿童的护理工作评估难,护士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特点和患病儿童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这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和以人为中心的关爱理念,才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儿童护理中要体现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自己对护理工作的关爱意识,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运用人文精神,实施人性化护理做出较大成绩。
人文精神在儿童护理中的实施
护士自身素质是护理工作人文精神的基础。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对护理工作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条件。作为护士直接接触患儿,护士体现着人文教育的传播,作为护士自身必须以白衣天使的角色,给儿童关爱,使患儿在心理上感受到护理工作对他的影响,使护士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的理念能够被患儿接受。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护士要注意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培养通过护理工作与患儿之间产生真挚、稳固的真挚信任的情感,护士要有责任心,要有同情心,要能与患儿友好相处的人文关怀的素质。通过与患儿的接触,将自己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体现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尊重护理工作,认可护理工作的个体差异,关心护理工作,与护理工作多沟通,减轻护理工作压力。
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精神的途径。在儿童的护理工作过程中要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就要求护士在制定儿童护理工作的目标时,要把自己具有的人文素质体现在关爱患儿身上,在护理儿童的护理过程中渗透着人文思想。护士在儿童的护理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各种适宜的时机,将人文化的思想渗透在对患儿的关爱之中。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掌握护理工作的相关知识,应该具有与患儿和他们的父母,具有交流患儿病情的能力,要求护士必须具有:“以患儿为中心”,“以儿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且在护理工作中贯穿关怀和照护患儿的意识,使在对儿童的护理工作中发挥关爱、接受关爱、表现关爱的精神。使护士的护理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如护士在学习儿童护理时,应强调新生儿、婴儿头部相对较重,颈肌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抱婴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并示范正确抱婴儿的姿势。
在儿童护理的实际操作中体现关爱。患儿需要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不仅是对疾病的护理,更重要的是要在护理工作中体现出人与人的关爱,使患儿感受到护士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患儿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护理工作应以追求真人文精神关注情感体验为特点,提倡尊重患儿的情感和意愿,追求护理工作的价值,追求护理工作的人性化,创建“一流服务、一流护理、一流管理”的医院,以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社会及人群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