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护理标识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危护理标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新路的背景
2005 年卫生部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明确要求各级卫生机构,要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调整护士队伍结构,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4]。神经内科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工作压力大,工资不高及工作缺乏积极性和挑战性等因素导致合同护士流动性大,离职现象明显。据2009年9月统计我科护理人员结构:N4护士占护理人数的17.6%,N3护士占护理人数的19.6%,N2护士占护理人数11.76%,N1护士占护理人数的51.04%,2008年后护士学历提高,85%以上为大专学历,其中一部分为本科学历及研究生学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增强,按照年资分层已不能满足护理管理需求,科室领导不断更新管理概念,调整管理思路,以达到稳定和发展护理专业队伍、培养专科人才的目的,创新了护理人才队伍层级管理的体制,实施护士绩效考核与分层管理和岗位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2 方法
2.1科内全体护士会议,提出护士分层及岗位目标管理构想及计划,征求护士意见,沟通解释达成共识。
2.2建立护理人员组织运行体系 建立“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组长(带班组长)―辅助护士”为框架的护理人员组织运行体系。
2.3制定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
2.3.1任职资格:护士长2名,由护理部考核任命;护理组长2名,优秀护师,在本科室工作3年以上,优秀者可适当缩短年限,大专以上学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组长5名,另设夜班带班组长8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本专科工作3年以上,表现优秀、月考核成绩突出者可适当缩短年限;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有较高的沟通技巧,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由于年轻护士比例大,责任护士由1-3年护士担任,每名责任组长带1―2名责任护士完成对患者的护理工作。辅助护士任职资格:国家注册护士;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学理论,初步掌握护理程序理论和应用原理;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满一年的护士。
2.3.2岗位职责:详细制定各个岗位职责及流程。护士长分别带领一个护理组,负责行政管理,指导护士工作,规划发展方向,检查护理质量等事务;护理组长2名,分别负责每个护理组的护理重点、难点,病房安全、安静,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协助护士长落实病房质量控制。责任组长的主要岗位职责:全面掌握小组患者的情况,检查护理措施及医嘱落实情况;负责病区护理记录书写及质量检查,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并签名;对疑难危重症患者及时观察、随时记录,检查、督促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做好下级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责任护士岗位主责:负责所管辖患者的所有治疗、健康宣教、检查安排及生活护理。辅助护士岗位职责:协助责任护士完成所管辖患者的基础护理。
2.3.3聘用方式:护理组长和责任组长的选拔方法为竞聘上岗,每年一次;自愿报名-科室考核-民主测评-护理部考核。年资低的护士在相应岗位半年内考核表现优秀,可竞聘高一级岗位,通过考核者可被聘用。各班次按照组织运行体系只可顺行上岗[5],即责任组长可上责任护士的班,责任护士不可上责任组长的班。
2.4根据各个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护士长进行目标考核。不能完成工作目标者降级使用。
2.5 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绩效工资分配实行奖金系数+工作量+出勤率+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分配方法。护士奖金系数=工作年限系数×50%+岗位系数×50%。
3 结果
3.1护士的反应更积极。高年资护士认为护士分层管理使其工作更有目标,平台广阔,工作有价值感、成就感,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护士分层及目标管理模式;3年左右的护士在临床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更有动力学习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为迈上新的护理岗位积聚能量;低年资护士在护理组长和责任组长的指导下成长更快。
3.2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通过调查神经内科护士2009年3月―2009年8月及2010年3月―2010年8月,自我评价工作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统计2009年和2010年的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从78.50%提高到 85.72%,护士感到使用自己判断的机会从58%提高到80%、得到患者及家属赞扬的机会从72%提高到89%,使护理人员感到工作价值的实现和成就感。
3.3病人满意度提高。通过调查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2010年与2009年同期相比由92.5%提高到95.8%,随着该模式的完善与延续,2011年1-7月份满意度为97.4%,并且患者对护士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提升明显。
3.4获得医生的认同。医生反映护士反应病情更及时,抢救配合在护理组长和责任组长的指导下更到位。
4 讨论
4.1 引进竞争机制,充分挖掘护士潜能。实施竞聘上岗、岗位系数与年资系数相结合,工作岗位不拘束于工作年限,既维护了高年资护士利益,减少了高年资护士流失,也对高年资护士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促使高年资护士必须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专业技能以适应工作岗位。同时,也能够激发低年资护士工作积极性,使低年资高能力的护理人员有机会突破以往按资排辈的晋升观点,担任更重要的护理岗位,在科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护士工作热情得到很大的提高。护理组长和责任组长充分发挥指导和带教作用,为科室培养护理人才。
4.2护士责任感增强,成就感提升明显。实施分层和岗位目标管理后,科室有了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能够清楚的了解每一名护士的工作能力和特点,按护士实际工作情况公正地评价, 工作地位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护士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肯定,赋予了每个护士价值感、归属感和进步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减少护士的流失。
篇2
[关键词] 管道标识;心脏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3-0114-02
The effect of pipeline markers in cardiac surgery care
TANG Wenjuan PENG Yunchan
ICU Department, Nanpu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in Zhejiang Province,Wenzhou 32502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ipeline markers in cardiac surgery care.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eighty one critical patients after heart surgery in our department were chosen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0.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187) and experiment group (n = 194).The experiment group pipelines were marked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o using. W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pipeline marker safety issue, clinical discretion time and nurses’ handover time of the pipeline, as well as nurses’understanding of pipeline related knowledge. Results There was much less safety issue than before the pipeline marker had been used (P < 0.05); clinical discretion time and shift handover time of the pipeline were also less than it had been used to(P < 0.05); With compare before, nurses had much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me s of the pipelines,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potential nursing troubles (P < 0.05). Conclusion By applying pipeline marker to cardiac surgery care, it well controlled the pipeline hidden safety trouble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work, reinforce nurse’ consciousness of risk and was benefit for the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Key words] Pipeline marker; Cardiac surgery care; Nursing
心脏外科患者术后常需留置多种治疗管道,如经口(或鼻)气管导管、双腔或三腔中心静脉置管、左房测压管、有创动脉置管、心包纵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胃管、导尿管等,管道繁多且复杂,往往会因细节问题而发生差错,建立明显的标识系统,有利于正确识别各条管道,科学、合理有针对性、有目的地使用护理标识,对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有重要作用[1]。回顾我科在管道安全管理中建立了管道标识系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心脏术后病危重患者381例。随机选取其中187例作为对照组,男89例,女98例;年龄3~64岁,平均(32±14)岁;另外194例作为观察组,男105例,女89例;年龄4~58岁,平均(34±15)岁; 患者的治疗环境相同,护理人员相对比较固定,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常规管道护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引流管道标识。
1.2 方法
1.2.1 引流管道的分类 根据本院制定的管道安全护理指南,将引流管道分为三类:有潜在危及生命安全的一类管道称高危管,如经口(或鼻)气管导管,动脉留置管,心包、胸腔、透析管等;没有潜在危及生命安全但有潜在引发严重并发症而影响预后的一类管道称中危管,如纵隔、腹腔引流管,前列腺、膀胱手术后留置尿管等;没有潜在危及生命安全或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的一类管道称低危管;如一般留置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等。
1.2.2 引流管道标识的使用方法 材料选用一次性不干胶粘贴纸,大小为5 cm×1.5 cm,颜色红、黄、绿、白4种。高危管采用红色标识,中危管采用黄色标识,低危管采用绿色标识,白色标识是某些管道需要特殊标明的。管道标签项目共4个,常规类:日期供护理人员填写;名称打印上去的为具体的管道名称;签名置管道标识者签名;备注特殊情况在备注栏标出。管道空白类:日期、管道名称、签名、备注,供特殊类型管道使用,具体内容全部由护理人员填写。正确选择管道标识类型,用黑笔填写相应内容,然后将标识揭下,对齐包裹于相关导管末端上方5cm,管道从中间穿过,对折粘贴即可。
1.2.3 引流管道标识的护理管理 制定管道标识管理制度,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进行生动形象的学习和操作示范,熟练掌握制度的内容,领会管道标识在管道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及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意义。护士长科内检查落实情况,护理部组织检查监督,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在进行管道护理时,除常规管道护理外,还应认真观察标识是否完好在位、字迹是否清晰、标识是否正确,防止连接错误。重视管道交接班制度,各班必须认真进行床边交接。
1.3 评价方法
1.3.1 管道安全问题 管道安全问题包括非计划性拔管、管道堵塞、连接错误、管道受压及扭曲、管道置留时间过长。
1.3.2 管道的临床辨别时间以及交接班时间 见表2。
1.3.3 护士掌握相关知识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入选条件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心脏外科监护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内容包括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对管道的名称、护理措施、潜在护理隐患的认知情况。发放问卷28份,回收28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管道安全问题比较见表1。护理标识应用前后管道的临床辨别、交接班时间比较见表2。护理人员在管道标识干预前后对管道的名称、护理措施、潜在护理隐患的认知比较见表3。通过表1、表2、表3的研究对比分析,护理工作中采用管道标识进行干预,取得良好临床效果。观察组使用管道标识干预后在提高护理人员管道管理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降低管道安全隐患以及提供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维护管道安全,提供管道标识可起到监督、提醒、指导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2]。
3 讨论
3.1 建立管道标识,有效控制管道安全隐患、保证护理质量
心脏外科患者术后留置管道繁杂,不易识别,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护理风险。对管路实施统一、规范、醒目、易分辨的标识,是保证管路安全运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必要措施之一,管道标识可起到监督、提醒、指导的作用,标识指引是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五常法”管理内容之一[4]。管道标识明确了管道名称、置管时间、置管的刻度,提示护士针对不同管道定期维护、更换,从而规范操作行为,把护理事件控制在较低的范围,维护患者的安全。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规范护士工作行为,理顺护士工作流程,强化护士护理工作风险意识,明显减少护理差错,从而保证护理质量[5]。表1结果显示,管道标识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管道的安全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管道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护理质量。
3.2 管道标识的建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心脏外科患者病情随时变化,需要监测的项目多,护理工作量大,对于繁多且极为相似的管道,进行规范、醒目地标识后,能够一目了然地识别。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6]。护士虽然为管道做标识时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但是从管道长期的护理安全角度观察,护士在进行管道辨别查对时,克服了以往常常需要反复牵拉甚至查看医嘱来辨别各种管道的做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不安全隐患,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质量。表2结果显示实施标识管理后,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3 管道标识的应用,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任何临床护理活动,即使是极为简单的护理活动,都有风险存在,而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7]。只有对事物充分了解掌握,才能识别其中存在的风险,做好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由表3可见,干预后护士对各种管道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调动了护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能够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使管道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有效地发挥质量控制中的职能作用,减少或严防差错、意外事故的发生[8],提高了护士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3.4 管道标识的应用,有利于护理带教
在本科室实习、轮转的护理人员,初次面对心脏术后患者繁杂的管道,心理上会存有畏惧感,不利于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管道标识标明了管道的名称,做好管道的分类,带教老师对其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相关操作指导,而且标识在颜色设计上形成不同的色觉效应,色彩能引起人们多样的感情和心理效应,有利于记忆和规范操作,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
4 小结
管道标识在我科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管道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确保管道的护理安全。管道标识形象直接,带教老师可以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和操作指导,克服单纯学习管道知识的枯燥乏味,利于学员记忆和理解,利于临床知识的传递。管道标识在心脏外科监护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中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芝芬,蔡学联,陈爱初,等. 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和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27-1128.
[2] 霍梅. 护理警示标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2):187.
[3] 白群,李玉莲. 标识在ICU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2):57-58.
[4] 戴晓艳. 精细管理在口腔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专科版),2009,1:109-110.
[5] 郑艳萍,徐燕羚. 护理警示标识在医院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医院管理论坛,2010,27(12):24-26.
[6] 明霞,刘爱玲.杨玉芬,等.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70-71.
[7] 张敏.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6,14(5):302-304.
篇3
新乡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科,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新乡铁路地区职业卫生现状,为制定管理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表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新乡铁路职业卫生现状及管理进行全面调查。结果 存在作业线路长、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多、点多、分散、流动等特点。从接害点构成来看,粉尘是主要有害因素(占34.2%、33.0%),但从接害人数来看噪声是主要有害因素(占58.2%、58.5%)。11家铁路单位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等方面存在空白。2013年职业危害作业点在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监测合格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培训、健康监护及急救措施设置等方面均明显优于2010年(P<0.05)。结论 应针对铁路职业卫生特点尽快制定出适合自己行业特点的多部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确保新乡铁路职业卫生早日进行正常化管理。
[
关键词 ] 铁路;职业卫生现状;探究
[中图分类号] R1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041-02
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改变和铁路资源大整合使铁路职业卫生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2013年的铁路体制大变革使铁路职业卫生工作又面临新的形势。为了使铁路职业卫生工作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特对2010年9月13号—11月22号、2013年11月25号—12月25号进行的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辖区服务的11个单位。
1.2调查方法
两次均采用铁道部、现铁路总公司制定的统一调查表格,调查表内容主要有: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行政许可、危害告知、教育培训、健康监护、设备材料、工作场所管理、警示标识、防护设施、个人防护、应急救援等50项内容,采用现场查阅档案资料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表格内容进行逐项调查。
1.3资料来源
2010年铁路职业病危害普查资料、2013年铁路职业病危害联合督导检查资料。
1.4统计方法
把两次调查结果输入Excel数据库,计算构成比或百分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分析变化趋势。
2 结果
2.1 职业卫生基本状况
两次普查结果显示,11家单位中,有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9家,占81.8%,2010年职业有害作业点73个,2013年职业有害作业点103个,涉及危害因素种类多:粉尘(有电焊烟尘、木尘、金属尘、石棉尘、矽尘、云母尘、除锈产生的混合尘等)、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毒物(硫酸、氮氧化物、苯及苯系物、柴油机废气、一氧化碳、氧化锰、危险品车辆检修盒洗消所接触的多种混合毒物、汽油、乙酸乙酯等)。主要工种有熔接、乘务、锅炉司炉、接触网、线路、车辆检修、喷砂、烤砂、危险品车辆洗消、驼峰作业、隧道桥梁、餐车后厨等13大类。涉及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2010年7516人,2013年7550人,年龄在18~59岁,工龄1~40年。线长(波及三个省),流动作业场所较多,呈点多分散特点。
2.2 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详见表1。
11家铁路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较差,主要集中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及建设项目审查方面、其次是职业卫生培训。
2.3 职业有害作业点及接害人数构成情况
详见表2。
注:辐射接触工种有接触网工、电工、电力工、红(紫)外探伤工、三品检查员。
两次调查结果显示,新乡铁路单位职业有害作业点构成中以粉尘所占比重较高(34.2%、33.0%),而接害人数构成中以噪声所占比重较高(58.2%、58.5%)。
2.4 新乡铁路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管理情况
经调查,2010年新乡铁路单位职业病危害同期职业暴露人年是7516,2013年的职业病危害同期职业暴露人年是7550,具体结果详见表3。
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χ2检验,结果表明在作业点实时防护设施、设立警示标识及告知、职业病危害监测点数方面两次结果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在作业点防护设施及运行、职业病危害监测及合格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人数、职业卫生培训、健康监护等方面有明显变化,2013年的结果普遍高于2010年的(P<0.05)。
3 讨论
经过两次普查结果显示,新乡铁路职业卫生现状存在线长、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多、点多、分散、流动等特点。其中从接害点构成(占34.2%、33.0%)看,粉尘是主要接害因素,且大部分是流动作业,防护起来较难。从接害人数构成(582%、58.5%)看,噪声是主要接害因素,可见噪声、粉尘是新乡铁路单位主要的职业有害因素,也是整个铁路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3];各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及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还停留在10年前铁路分局没撤前的状态,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是自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后,铁路职业卫生管理由铁路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由于铁路大资源整合后铁路安全监察部门人员少,且大都是以各站段的生产安全为主要监察对象,因此近年来对铁路职业卫生监管几乎为零,管理人员和接害人员基本没参加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职业卫生缺乏认知。才导致了各单位领导不重视,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各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空白、职业危害零申报、建设项目零审查,委托监测被动接受,职业卫生知识零培训,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不及时、数量不够,用普通防护品取代职业防护品。另外通过这次检查督导发现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仪器陈旧、落后和技术人员严重老化、缺失,不能保证开展日常监测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两次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在防护设施、监测合格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培训、健康监护及急救措施设置方面均明显优于2010年(P<0.05),这说明组织开展联合督导检查、普查,实现了国家监察、企业负责、中介服务、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机制[4]的局面。
3.1存在问题及建议
3.1.1管理体制不顺、制度不全、监管不力 铁路安全监察、铁路疾控、站段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员都规定了明确的责任,但由于体制不顺,缺乏监管,站段职业卫生管理员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制度措施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等方面缺乏主动性,长期以来出现了名义上谁都管实际上谁都不管的局面,造成有管理制度不落实、有职业危害因素不申报、日常监测由主动委托变被动接受、有建设项目不审查等管理空白等。因此应通过这两次的普查和联合检查,同时吸纳地方运行好的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5],铁路总公司应尽快制定出合理、可行、有效的具有自身行业特点的铁路职业卫生管理体制,以便使铁路职业卫生早日步入正规化、常态化管理水平。
3.1.2 基层站段领导认知度低 经过调查显示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涉及车辆、机务、工务、车务、电务、客运、供电等部门,而且有害作业点的接触时间和浓度差异很大,有些还是高毒危害。但是由于站段领导、站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职业病危害的严重性缺乏认知,使职业卫生工作难以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长期以来导致重生产,轻卫生,重预防运输安全、轻预防劳动卫生,简化或更替防护用品,忽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治理,把职业健康体检认为是一般的健康体检,使真正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无法按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大力度组织安排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可采用参与式培训方法[6]对单位主管领导、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员、职业接触者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领导层的认知度,增加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增加管理员的管理强度,强化职业接触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3.1.3 职业接触者自我防护意识差 由于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不到位,劳动者防护意识差,两次检查结果显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较低(26.8%),通过调查现场职工,普遍感到平时干活嫌戴着碍事或带着不舒服等,实际工作中常常不戴,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不是想着保护自己。由于劳动者缺乏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培训,加之监管不力,使劳动者在虚假安全条件下更加放松个人的防护。因此应加强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培训,增强职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采纳健康信念模式[7],采用感知教育、行为益处教育、引导提升自我效能,增强接害者对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信念,促进健康行为养成,才能彻底做到提高防护意识。
[
参考文献]
[1] 拾景丽.徐州铁路职业卫生现状及应对策略[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0,37(6):289-291.
[2] 张佩元.在湘铁路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6(9):571-572.
[3] 李玉强.西安铁路职业卫生现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1(15):2660-2661.
[4] 张忠彬,孙庆云,胡福静,等.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机制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0):101-105.
[5] 庄惠民,冯梅.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27(2):114-118.
[6] 潘瑞胤,蒋立新,程慧,等.参与式方法在职业卫生培训中的效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2):104-106.
篇4
1.1 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新患者,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1.2 备好床单。护送至床前, 妥善安置,并通知医生。完成入院体重、生命体征的收集。
1.3 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入院告知: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通知师傅送第一瓶开水。
1.4 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1.5 如急诊入院,根据需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
1.6 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
2 晨间护理
2.1 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必要时更换床单,手术衣。
2.2 腹部手术半卧位(护士摇床至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
2.3 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通气等情况,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活动能力。
3 晚间护理
3.1 整理床单,必要时予以更换。整理,理顺各种管道,健教。对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睡前排便护理。
3.2 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应注意周围环境安静便于入睡。病室内电视机按时关闭,要求家属离院。
3.3 病重病危的病室保留廊灯,便于观察患者。
4 饮食护理
4.1 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
4.2 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肠内营养患者护士做好饮食指导、调配、卫生、温度、速度等知识。
4.3 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5 排泄护理
5.1 做好失禁的护理,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5.2 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每日会阴护理2次。
6 卧位护理
6.1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6.2 按需要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指导有效咳嗽。
6.3 加强巡视压疮高危患者,有压疮警报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7 舒适护理
7.1 患者每周剪指、趾甲一次;胃肠手术每天协助泡脚1次。
7.2 生活不能自理者协助更换衣物。
7.3 提供适宜的病室温度,嘱患者注意保暖。
7.4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7.5 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 操作要尽量集中,以保证患者睡眠良好。
7.6 晚夜间要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8 术前护理
8.1 给予心理支持。评估手术知识,适当讲解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
8.2 告知其禁食禁水时间、戒烟戒酒的必要性。
8.3 如需要给予备皮。
8.4 做好术前指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训练床上大小便等。
9 术后护理
9.1 准备好麻醉床,遵医嘱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
9.2 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并妥善固定各管道,保证管道在位通畅。
9.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10 患者安全管理
10.1 按等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了解患者九知道。有输液巡视卡并及时记录。
10.2 对危重、躁动患者予约束带、护栏等保护措施。危重患者使用腕带。
10.3 患者外出检查,轻患者由护工陪检,危重患者由医务人员陪检。
11 出院护理
11.1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术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术后换药、拆线时间,发放爱心联系卡)。
篇5
PDCA循环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提出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PDCA循环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护理管理方法,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科学化、标准化的一种管理体系[1]。跌倒是指患者突然发生或非故意倒于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应用PDCA循环,对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的评分结果,制定不同的护理重点。评分≥10分,属于高危上报者,采取相应预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科收治的40名高危跌倒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小儿脑瘫16例,脑卒中患者18例,脊髓损伤患者6例;选取2016年7月―12月我科收治的40名高危跌倒患者为试验组,其中小儿脑瘫15例,脑卒中20例,脊髓损伤患者5例,两组病员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跌倒的发生,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法。
1.2.1 P:计划(plan)对新入院病人均使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对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评分≥10分为高危并上报的患者,责任护士按照评估频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落实预防措施,评估单上有评估护士、质控护士、患者家属签字确认。
1.2.2 D:实施(do)
1.2.2.1 护理部定期对全院护士进行预防跌倒培训,科室再次培训使全体护士能熟练掌握如何使用预防跌倒的评估单。每位患者床头均悬挂警示标识(床头牌插入“安全警示”:防跌倒坠床),评分≥10分患者的腕带有警示标识,加强巡视,做好护理记录。
1.2.2.2 防范措施落实到位:①各病房厕所、台阶贴防跌倒温馨提示;②脑瘫儿童的病床四周加贴塑料软垫;③厕所左右加扶手;④清洁工及时处理水渍;⑤严格床旁交接班;⑥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评价宣教效果;⑦治疗师负责病人的接送工作;⑧行走训练时,家属与治疗师双人陪同。
1.2.2.3 评估频次:每周评估一次;病情变化再评估;转科后重新评估;手术后当班评估;住院1月评估一次;病危、大于或等于21分三天评估一次;病重患者每周评估一次。
1.2.2.4 如果患者发生跌倒,应迅速采取应急预案,实施救助措施,向护士长汇报,24h内上报不良事件到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讨论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
1.2.3 C:检查(check)质控护士对评估单及时检查,护士长观察护士工作动态。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病人的跌倒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有无及时动态评估,病人的依从性是否提高。
1.2.4 A:处理(action)每月召开护士会议,对于依从性差的病人及家属,运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做再次计划,从而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进行检验,以P
2.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试验组的高危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康复医学科病区与其他病区有所不同,这里收治的大多为小儿脑瘫、脑损伤后的偏瘫患者及脊髓损伤的患者。患者本身有较多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及外在因素。因此康复医学科是发生跌倒的高危科室,预防工作尤为重要[2]。PDCA循环管理,在康复医学科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既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也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功血;贫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存在,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国内外研究表明,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30%发生于育龄期,20%发生于青春期[1-3],而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功血患者来说,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过长往往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针对这一状况的临床护理也显的颇为重要,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患者而言,青春期下丘脑与脑垂体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功血病情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影响学习和生活[4,5]。本文则针对这一状况,以本科室中某位青春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心理、活动、药物、饮食、病情观察护理与预防感染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针对性护理。
1临床资料
患者沈某,住院号589330,女性,13岁,学生,父母体健,社会关系清楚,心理状态紧张,无。患者主诉子宫出血1个月余,患者月经来潮近1年,月经欠规律,月经量不多,末次月经2015.4.26,阴道出血至今,量时多时少,多时每天使用卫生巾10余片,少时2~3片,同时伴有头晕乏力,未诊治,2015年5月中旬就诊当地医院,给予静脉输液止血治疗5d,口服药物升血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2d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量多,曾口服宫血宁治疗,于6月8日就诊我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宫内膜相对增厚,为行进一步治疗于6月8日由急诊收入院。入院后复查血红蛋白49g/L,患者头晕乏力症状明显,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贫血饭,病危,遵医嘱给予止血升血药物以及戊酸雌二醇2mgQ8h口服,分别于6月8日,6月9日给予悬浮红细胞2u静脉输血治疗,后复查血红蛋白为81g/L,患者口唇及颜面转为红润,活动后无头晕乏力症状,遵医嘱停病危,于6月21日改戊酸雌二醇2mg Q12h口服,患者主诉无阴道出血,于6月25日出院。
2护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即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6],尤其是对于功血继发的贫血患者来说,做好整体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患者病情转归并恢复健康,而且能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下文即围绕所选患者分以下几方面阐述实施的护理研究工作。
2.1心理护理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人在进入患者角色后,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陌生的医疗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等产生一系列比较特殊或特有的心理活动[7,8]。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掌握并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医疗环境,最大程度上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疑虑的同时,耐心、和蔼的讲解与功血有关的科学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定了解,减轻患者的焦虑,稳定其情绪,使之能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患者为青春期少女,情绪容易波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内心十分脆弱,因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态度要和蔼,热情,给患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尽快了解和适应陌生环境,保持病房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2活动护理 活动护理是当功血患者出血时间长、量多,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症状,且入院时患者血红蛋白较低或为重度贫血,同时伴有明显头晕乏力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正确的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安放床档,勿剧烈运动,指导患者大小便时尽量在床上或床旁进行,避免跌倒坠床的发生。当经过输血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升高,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活动量应适量,指导患者避免久坐就站,动作宜缓慢,避免跌倒发生。
2.3药物护理 药物护理作为护理人员重要的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对健康保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的给药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段,尤其是针对青春期因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在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与时间的同时,更要引导患者严格遵嘱使用合理的性激素与升血类药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原理、剂量与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同时严格遵照医嘱按时监督患者服药,防止其漏服或随意停药,以免患者因性激素使用不当引起子宫出血。
2.4饮食护理 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是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也是实施整体护理最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应在全面评估患者营养与饮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及时通知营养科为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饮食指导,向患者说明贫血饮食时不宜喝浓茶、咖啡等抑制铁质吸收的饮品,应多吃含铁量多的食物,如禽蛋类、乳类、鱼类、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同时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与绿叶蔬菜等,以摄取足量的高蛋白物质,从而帮助患者维持并恢复良好的身体状况。
2.5病情观察护理 病情观察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对于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要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准确记录相关数据,注意患者阴道出血颜色、出血量和性质,准确估计出血量。当发现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时,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做好止血、配血和输血等相关措施,并进一步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的变化情况。
2.6预防感染 做好预防感染措施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9]。护理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正确的指导患者做好会阴护理,使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上行感染。与此同时要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证病室每日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3结论与讨论
功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因而针对患者这一状况进行全方位、专业性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少女患者来说做好针对性护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在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期间需做好活动指导与饮食指导,在治疗方面应严格遵照医嘱给药,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的同时,更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保障患者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正确的心理引导使其建立并增强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避免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诸多不良情绪,从而为患者疾病的恢复增加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巢莺.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206-206.
[3]邱晓燕.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9):5218-5219.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5]王慧荣.60例大学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44-46.
[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14.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092-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为产科常见病,为妊娠期特有疾病。在我国,HDCP的发病率为9.4%~10.4%,该病可导致母体及胎儿产生损伤,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昏迷、抽搐甚至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是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引发的孕产妇死亡率仅低于产后出血[1]。对于HDCP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本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在疾病防控中起基础作用。本研究对33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根据研究结果对74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HDCP患者33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HDCP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患者平均年龄(28.05±2.66)岁;另选142例用于孕产期护理干预研究,平均年龄(27.99±2.47)岁,以上患者均按照《妇产科学》(第七版)中HDCP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具体诊断标准如下:(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血压≥140/90 mm Hg,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患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但尿蛋白(-);
(2)轻度子痫前期:于孕20周后出现的血压≥140/90 mm Hg,伴有上腹部不适及头痛等临床症状,尿蛋白(+)或24h定量≥300 mg;
(3)重度子痫前期:于孕20周后出现的血压≥160/110 mm Hg,伴有持续性上腹部不适,出现持续性头痛以及脑神经及视觉障碍,血清ALT或AST升高,出现以血清LDH升高代表的微血管性溶血,血小板2.0 g,血肌酐>106 μmol/L。按照给予护理干预与否,将1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68例,平均年龄(27.89±1.64)岁;干预组74例,平均年龄(28.11±3.11)岁,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危险因素分析
候选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固定职业、文化程度、体块指数(BMI)、家族高血压病史、人工流产次数、孕次、产次、孕早期叶酸使用情况、孕中期钙剂使用情况、每日家务时间、多胎妊娠、文化程度、睡眠时间以及精神紧张等。在以上候选危险因素中筛选危险因素。
1.3 护理干预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包括充分休息、镇静、解痉等常规处理直至分娩结束;而对于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中所发现的HDCP危险因素给予孕产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药物干预以及孕产期健康指导。观察并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的临床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如下:(1)痊愈指HDCP患者血压、尿蛋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2)有效指HDCP患者血压计尿蛋白有一定程度恢复,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无效指HDCP患者上述指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痊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所发生HDCP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并分析影响度。P
2 结果
2.1 HDCP患者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对16个候选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本研究初步筛选出年龄≥35岁、双胎、受教育时间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HDCP为妊娠常见并发症,一般于妊娠5个月后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发生子痫,对胎儿可造成生长受限、宫内窘迫、胎盘早剥等,对于母体可造成产后出血以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还可能造成母儿死亡的严重后果[2]。因此,了解HDC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及时对其进行防控,是降低HDCP发生率的关键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对335例HDCP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35岁、双胎妊娠、BMI≥24 kg/m2、孕早期未补充叶酸以及孕产妇精神紧张等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3]。研究发现,35~40岁的孕产妇发生HDCP的概率为16.88%,显著高于低龄产妇的9.98%;多数研究认为,妊娠胎数的增加伴随着HDCP发生几率的增加;对于肥胖的孕妇,BMI增加时发生的脂质代谢紊乱可能是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的重要机制;在孕早期服用含有叶酸的多元维生素片可降低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以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4];精神紧张不但能够升高孕产妇基础血压,而且也与HDCP的发生有关[5-7]。
在本研究中,笔者还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对孕产妇进行了护理干预,包括孕期健康指导、心理护理以及药物干预。对孕妇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在定期产检时,通过影像及多媒体手段向孕产妇及家属讲解孕产期及HDCP相关知识,指导其形成正常的生活作息,避免劳累,嘱其减持左侧卧位休息以改善子宫血供,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必需微量元素的食品。应根据孕妇的心理状态,及时向发生HDCP的孕产妇讲解有关HDCP的知识,使其对HDCP发病的先兆症状、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在孕产妇出现焦虑症状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持护患良好互动关系,态度和蔼,及时解答其对疾病的疑问,使孕产妇保持积极向上及乐观的心理状态。干预组孕妇应自妊娠后12周起给予叶酸口服0.8 mg/d、维生素E口服50 mg/d、以及维生素C口服0.1 g/d;自孕20周起给予维生素D口服0.6 g/d。本研究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后HDCP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说明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与产妇顺利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永艳,唐慧艳.16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55-2456.
[2]谭慧琴.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3):35-37.
[3]杨春芬,罗桂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5):4-5.
[4]陈秀芬.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07-2008.
[5]祝学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5):176.
[6]张红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57-58.
篇8
【关键词】机械通气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72-02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糖,氧化酶阴性,不能运动的革兰阴性杆菌,属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的皮肤、呼吸道、泌尿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该菌引起的院内获得性感染逐年增加,并具有高度耐药、定植快、生命力强的特点。对机械通气患者更易发生院内感染[1]。现就我科2009年3月~2011年4月期间3例机械通气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
1 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科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3例,均为男性,年龄72~88岁,其中COPD患者1例,肺癌患者2例,实验室检查检出标本均为痰培养。
2 危险因素分析
2.1患者因素 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加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使患者有效气道明显缩短,对空气过滤的屏障消失,反复吸痰使感染机率增加,使鲍曼不动杆菌容易在呼吸道内定植而发生感染[2]
2.2 医护人员因素 医护人员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广泛使用抗生素、呼吸机管道和吸痰装置消毒更换不及时等使感染概率大大增加了。
2.3 环境因素 病室进出人员频繁,清洁抹布没有做到一床一巾,拖把使用后没有及时消毒晾干等因素也是增加感染机会的主要因素之一。
3 护理干预
3.1 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 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预防知识的宣教,提高预防意识,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化、科学化使用的系统学习。
3.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安置患者进入单间隔离治疗,限制探视人数,各种医疗用品专用。监护仪、输液泵、听诊器、血压计、呼吸机及其附属物品外壳等用500ug/L含氯消毒剂擦拭,各种仪器的按钮、面板用75%的酒精擦拭,每日一次。吸痰时戴无菌手套,吸痰管一用一换。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一次,且使用后的管道系统实行双消毒,即先用500u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干净后悬挂晾干再用环氧乙烷消毒备用。呼吸道器材专人专用,保持无菌。各种常规治疗护理工作尽量安排在同一时间完成且尽量全部安排在最后。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单独用黄色塑料袋封装焚烧处理。病室空气每日消毒两次,地面及床湿式清扫,拖把专室专用,每日用后用1000ug/L含氯消毒剂浸泡。
3.3 加强手卫生管理 制定并强化严格的洗手制度,认真做好六步洗手法,患者床旁放置快速手消毒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消毒,接触患者分泌物时戴手套。
3.4 积极治疗原发病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皮肤护理工作,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性反应及真菌感染的发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争取早日康复,有效缩短住院日。
4 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干预,3例患者中1例治愈出院,2例由于自身疾病危重而死亡,但病区内同期无此类感染患者。
5 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认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患者免疫力等是目前预防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b)-0137-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及功能障碍,近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且日趋年轻化,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不仅在于正确用药,更需要患者积极通过饮食管理、运动锻炼等健康行为进行控制血糖,以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对此,予以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糖尿病治疗科学性至关重要。该院体检中心2016年1月―2017年4月予以糖尿病患者126例健康教育在患者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现对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检查并确诊为糖尿病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63例):男34例,女29例;年龄(53.8±7.2)岁;体检时FPG(9.3±1.7)mmol/L;2 hPG(14.6±2.0)mmol/L;小学及以下文化11例,中学文化38例,大专及以上文化14例。对照组(63例):男33例,女30例;年龄(54.1±6.9)岁;FPG(9.2±2.1)mmol/L;2 hPG(14.3±1.8)mmol/L;小学及以下文化10例,中学文40例,大专及以上文化1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①自愿接受健康检查,初次确诊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WHO相关标准[2];②既往未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系统教育;③认知及视听功能正常,可自主配合完成该研究;④知晓该研究目的并同意随访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糖尿病并发症;②依从性差;③中途退出或失访。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①保持体检中心安静有序、环境清洁,提高受检者舒适度;②接待受检者,讲解体检流程及注意事项;③做好体检指引,耐心解答受检者疑问;④合理调配体检顺序,缩短受检者等待时间;④核对受检者姓名及检查项目,指导并协助受检者进行检查前相关准备;⑤解读体检报告,对患者进行简单宣教,如告知饮食注意事项、建议治疗用药等;⑥引导体检散客。实验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该组常规护理同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采用院内与院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院内主要通过开设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绘制图片与宣传栏、观看多媒?w教片、授课示范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糖尿病专项教育,具体方法依据患者文化水平和实际理解能力而定,必要者一对一指导;院外主要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健康督促及指导。健康教育内容:①糖尿病基础知识。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疾病危害、并发症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糖尿病有正确和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科学控糖奠定基础。②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糖尿病治疗的用药种类及方法,根据患者实际血糖水平予以正确的用药指导,要特别强调用法用量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嘱患者不得随意增减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控糖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对于胰岛素治疗患者,介绍胰岛素和胰岛素笔的种类,指导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注射部位及进针技巧,告知患者胰岛素保存和携带的方法以及注射注意事项等。此外,向患者介绍降糖治疗不良反应,特别是低血糖的预防及治疗。③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饮食控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自我保健饮食和饮食控制的积极性。指导患者定期进行体重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摄取食物的量及营养结构,从而使实际体重逐渐接近至恢复理想体重。指导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坚持饮食多样性,低油、低盐烹饪,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忌暴饮暴食,戒烟限酒,日常多食粗制米面、杂粮和新鲜蔬菜,适量水果,限食糖果、精制糕点、含糖饮料等。④运动指导。向患者介绍运动的好处,依据年龄、病情及实际耐受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包括快走、慢跑、打拳、骑车、做操、跳舞等,运动要坚持长期性和规律性,并以循序渐进和适量为重要原则,嘱患者量力而行,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略出汗、不感疲劳为宜,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0.5~1 h较为合适。注意运动避开吃饭前后1 h、饥饿状态及降糖药物作用最强时[3],并嘱患者随身携带糖果,防止低血糖反应。⑤血糖监测。讲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教授患者在家自行监测血糖的正确方法及根据实际血糖水平进行科学用药管理。告知患者定期测定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定期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积极预防并发症。告知患者糖尿病可能出现的心悸、出汗、饥饿、倦怠等症及缓解方法,提高患者自我保护及管理的能力。⑥心理干预。积极消除患者因疾病所致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加强对患者的鼓励和支持,提高患者自信心。对于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倦怠行为,护理人员可于电话回访或门诊随访时进行督促和干预,以促进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从而实现血糖的长期理想控制。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记录患者健康体检自觉情况,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标准差(x±s),结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结果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平均随访(6.3±0.9)个月,对照组平均随访(6.2±1.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实验组自觉体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末次随访,实验组血糖控制水平较对照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篇10
【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肥胖型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56-02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其中90%以上均为2型糖尿病即T2DM,近年来T2DM的患病率急速增高,所以改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重心,强调整体观念以及辩证性地护理,可以使患者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护理,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对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实施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以常规的护理作为对照组,为建立临床合理的护理手段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本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入的80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全部受试者都详细了解研究内容,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中治疗组40人,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岁。对照组40人,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岁。为观察组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病情、病程、治疗手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为观察组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即:1、为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推广教育,包括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运动方式、血糖测量方法及患者自我调节的方法。2、向患者讲授糖尿病中医保健内容,比如,糖尿病药膳知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在营养师配合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注意食物的属性,阴虚燥热应对应润燥养阴的膳食,气阴两虚应对应益气养阴的膳食。可以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症状制作个人药膳食谱。3、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心理医生的协助下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家属进行一些知识及心理培训,共同辅助患者建立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治疗情绪。4、为患者进行针灸护理,在按摩医生的协助下为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按摩。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 t 检验,检验标准为a=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压、体重、血脂生化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血糖(mmol/L)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体重
(kg) 甘油三酯(mmol/L)
观察组 40 5.95±1.64 6.23±2.19 131±10 81.5±6.3 19.4±2.8 1.39±0.7
对照组 40 8.38±2.84 13.28±1.28 160±16 96.8±6.5 25.1±3.2 1.8±0.9
P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如表2。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观察组 40 25 12 3
对照组 40 15 11 14
P
观察组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其中90%以上均为2型糖尿病即T2DM,近年来T2DM的患病率急速增高。其中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体重超重的现象,体重超标越严重,患病危险性越高,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因此控制体重对糖尿病的预防很重要。从中医角度看,糖尿病以阴虚为本,其中首要的是肝肾阴虚,以燥热为标,其中主要的为肺胃燥热,因此会出现阴阳调节失衡,精微物质代谢受阻,导致糖代谢的紊乱[1,2],所以改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肥胖型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推广教育,向患者讲授糖尿病中医保健内容,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为患者进行针灸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重心,强调整体观念以及辩证性地护理,可以使患者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护理,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
本研究随机将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入的80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40位设为观察组,40位设为对照组。为观察组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压、体重、血脂生化指标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压、体重、血脂生化指标显著改善(P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实施干预的效果优于常规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小英,陈福光.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J]. 当代医学,2013,1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