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护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床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86-02
上世纪70年代起,家庭病床在我国各地已经初步建立,开始出现了专科性的家庭病床。家庭病床成为社区护理的主要形式。在家庭病床开设中,护士担负重要任务。家庭病床的建立使医务人员走出医院大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医疗护理要求,服务的内容也日益扩大,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医疗护理体系;家庭病床是顺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形式。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承受着着各种病痛,更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精神压力。现实中,人与人的疏远及人与自然的隔阂一步步加深了人的孤独感、压抑感,人的健康需要情感的输导和和宣泄。护理人员作为一个白衣天使,要做到的不仅仅是治好病人肉体上的痛苦,更应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出真诚的人文关怀,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服务观念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关怀不仅是医院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面是笔者的一点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
2006年2月至今我院分别在在四个社区建立家庭病床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19~78岁;糖尿病足截肢2例,中风患者83例,癌症晚期35例、老年痴呆症患者10例、外伤40例、精神障碍患者10例、上呼吸道感染20例。
2 方法
2.1 深刻把握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护理人员是人文关怀服务理念的具体实施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把握人文关怀的内涵:人文护理是“以人为本”,在医疗护理服务中,不管服务对象来自哪个阶层、有何种背景,他们都享有追求幸福生活、维护个人尊严、体现自身价值的权利。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理解与自由的追求。它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反对野蛮,愚昧的世界观,其核心表现为对人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力。所以,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善待每一个生命,是护理人文关怀的首要因素。人文关怀是一种主动关怀人的意识和意愿,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努力形成“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和氛围,进而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中人性的温暖和关怀,如:一个称呼、一个微笑、一个搀扶、一句问候、一声致歉,都使患者心情舒畅,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1]。人文护理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面,而润物细无声就是我们护理工作的真实写照。人文护理让护患双方互相尊重和信任;让病人的合理需求获得满足;让病人的问题能得到有效合理的解决;让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发展。在公作中应时时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做一个让患者真正信赖的守护神。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健康权是护士的天职,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是护理服务理念的最高境界。在实际工作中应平等待人,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把一切尊重患者的言行自觉融于日常护理工作中,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关系。
2.2 努力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家庭病床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护理人员的素质的高度直接影响到家庭病床人文护理水平的高低。这就需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四心”,即:同情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这“四心”是护理人员应必备的优良品质。首先要政治思想好,热爱护理工作,要有敬业精神,有责任感,真诚地关心、爱护患者,为患者着想。能吃苦耐劳,不计报酬,要有主动性、自觉性。因为家庭病床的特点是面向社会,外出访视一般要独立行动,走千家串万户,一天不知要跑多少路,吃多少苦,完全靠自觉,由自己掌握工作量。护士必须要熟练掌握各专科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及内、外、妇、儿等专科常见病的一般诊疗方法;掌握急诊和院前抢救的各项操作技术。熟悉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不但要进行个人自学,还要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学习的互动性,提高内涵修养;通过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将人文知识的累积和熏陶化为自身的内在品格。要积极进行实践,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积极进行换位思考。具有紧急处理及康复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有丰富的判断能力和应急能力。能对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处理。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在面对各种危急时,能够做到镇静从容,忙而不乱,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要有良好准确的表达能力,娴熟恰当的人际沟通技巧有利于处理医、护及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对有效诊治患者,做好社区、医院的卫生服务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家庭病床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任何一项服务都涵盖了护理工作内容,都需要护士的参与和协调。护理人员还应具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协调各方面工作[2]。 定期举行诸如“假如我是病人”此类活动,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作为一名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倡导的“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等主题的活动来加强医院人文建设。提升医院内涵服务无疑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要不断进行总结,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做到独善其身。要加强对护理中的难点、疑点进行攻关,做到有突破、有创新,努力把我们的感情及智慧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激发工作热情,不断增强爱岗敬业的自觉性。积极引导护理人员树立“精业厚德,同创健康”的思想,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干,努力增强护理人员的事业心。建立健全赏罚制度,对工作标准高,责任心、事业心强的人员应予以奖励;对工作消极懈怠的应予以处罚,真正形成“让不干事的想干事,让想干事的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奉献爱心,争当模范”活动,并进行评选一次,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努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3]。
3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3.1 创建整洁的物理环境。这要求环境干净、舒适、安静,设施方便、安全,环境布置美化。如家庭的病床上不再是刺眼的白色,可使用绿白小格相间的花床单、花被罩,颜色柔和,款式时尚,加上柔和的墙壁和灯光,透出几分家的温馨。还应特别注重病人“观景养眼”的习惯,在家庭的合适位置,摆放特意制作、外形精巧的浅蓝色小沙发,中间的茶几上,一束小花显得盎然生机。另一方面在护理人员的礼仪上做文章,护理人员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态度主动热情、语言文明礼貌、人人注重礼仪,主动帮
助患者。
3.2 创建温馨的亲情环境。让病人感到家的温暖,尽一切努力使患者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精心周到的照顾。首先要把患者当作亲人来看待,除关心和解决他们的生活需要外,要着重在一切护理服务中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即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其他权利。要学会理解患者,并不断地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要关爱患者,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为患者建立家庭与社会的支持,要求护士学会换位思考,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其次要把患者看成正常人来看,有人际交往,获得信息的需求,除了合理地安排患者会客、娱乐外,护理人员有责任回答患者对用药、治疗、费用各个方面的提问。解除患者疑虑,特别要保质保量的做好护理健康指导,为患者提供专业预防保健知识,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使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对待疾病和健康问题。
3.3 创建热情的服务环境。一方面要积极想患者之想,做到细致入微的关心患者。护理服务最理想的状态是应敏锐地察觉出各种患者各种的需求并予以满足。除了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民族信仰、生活习惯、需求层次因人施护外,还应认真评估判断出患者心、身护理问题,制订出个体化护理方案,认真实施,真正把整体护理落到实处,使患者处于心身的最佳康复状态。另一方面要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规范护士各种操作规程,重视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往往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语言、一个得体的抚摸可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强调护理的预见性,积极预防和解决患者潜在的和现存的护理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3.4 创建畅通的沟通环境 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非常重要,与患者建立恰当的沟通,有利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消除不利于康复的心理,及时开导患者,同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增加患者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与患者沟通时,首先应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所需和要求,尤其是对疾病的叙述,注意患者情绪,以及对疾病治疗的期望值,针对各类患者或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沟通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语句,不用过多的专业词汇,要通俗易懂,取得沟通的顺利。但是每次与患者交流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患者的紧张和疲劳。避免强制的教育态度。有第三人在场时谈话不要涉及病人的隐私,要保护病人的隐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护士应重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本着诚信、尊重、同情、耐心的原则,注意自己说话的语调、表情、态度,使患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人性化的服务。及时了解自己工作的不足,对病人提出的中肯意见要虚心采纳,尽快改正,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结果:我院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他们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治疗,心理压力小,也免除了来往路途的劳累,减轻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为病人就医提供方便,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护理服务,向社会传播健康知识,体现护士的社会价值。在家庭病床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成功展开深入人心。
讨论:家庭病床护理是医疗机构、患者、家庭“三位一体”的护理形式, 通过有针对性患者的追踪观察,到目前仍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家庭病床的开展仍然是社区护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让病人在熟悉、温馨的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必将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医院为患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基础,也是减少医疗纠纷、创造品牌服务的先决条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护理人员作为实践人文关怀的服务主体,必须在实践中不懈努力,才能真正体现护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和价值。用中国特色“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武装头脑,做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我们的每一位患者,实行人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推进和提高护理质量,适应护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朱萍.以人文关怀为特点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的运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2):166-167
篇2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安全 护理
老年性痴呆(AD)是老年期出现的渐进性精神衰退疾病。据资料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老年性痴呆患病率为4%-6%,80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为20%。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老年人带来痛苦,给家人带来不幸,给社会带来负担,已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让老年性痴呆患者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故做好安全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家庭病床科共收治老年性痴呆患者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63—90岁,病史2—8年,根据AD病情演变,第一期:遗忘期(早期)20例、第二期:混乱期(中期)12例、第三期:极度痴呆期(晚期)6例。
2 安全护理问题
2.1生活安全护理 (1)日常生活用品应放在其看得见、找得着的地方,减少室内物品位置的变动,地面防滑。患者的衣袖、裤脚不宜过长,鞋子大小合适、平底防滑。去除家中的障碍物,以防跌倒。上下床起床要保持平衡,防止坠床,必要时加床栏。(2)不要让患者独自承担家务,让患者远离电源、化学物品、煤气。洗澡、喝水时注意温度不能太高,热水瓶放在不易碰撞之处,以防烫伤。(3)在门框边、厕所、房间空余墙壁上,尤其是拐弯处装上扶手,以便扶持。(4)求夜间房间、走道、厕所都开着灯,灯光不需要太亮。(5)注意保管好家里的器具,如煤气、电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2饮食安全护理 (1)饮食过程中注意安全,吞咽困难时劝患者缓慢进食。(2)对思维混乱的患者应当有专人陪护,避免发生误食、误服、错服、和拾外面别人丢弃的食品服用。(3)饮食要定时定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要随意进补,不要进食易引起兴奋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2.3用药安全护理 (1)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帮助患者将药全部服下,以免遗忘或错服。
(2)痴呆老年人常常不承认自己有病、或者幻觉、多疑,认为给的是毒药,他们常常拒绝服药,需要耐心解释。(3)吞咽困难的患者不易吞服药片,要碾碎后溶于水中服用,昏迷和不能吞咽的患者鼻饲药物。(4)痴呆老人服药后常常不能述说不适,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有何不良反应。对伴有抑郁症、幻觉和自杀倾向的患者,要管理好药品,放到患者拿不到的地方。
2.4行为安全护理 (1)提供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当患者到一个新环境,需有人陪同至患者熟悉新的环境和路径。佩戴标志:对轻度痴呆患者,应交代家属将患者姓名、病情、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写在卡片上,让患者随身携带;对中度痴呆患者应严加照看,控制其单独外出活动,防止走失。(2)痴呆老人常见的行为异常表现为激越行为,应提示患者家属及陪护,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对其适当“放纵”的效果往往比主观限制美好。尽量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不能使用禁止、命令的语言,也不能在患者有激越行为时将其制服或反锁在屋里。还要将家中的危险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患者发生激越行为时毁物伤人。(3)找出引出患者激越的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2.5心理安全护理 要嘱咐家人及陪护注意尊重患者,对其发生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要理解、宽容、给予爱心,用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耐心倾听其诉说,切忌使用伤害感情或损伤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使其受到心理伤害,产生低落情绪,甚至发生攻击性行为。给患者足够的照顾,保证居室安静,安排有趣的活动,指导患者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不强迫患者做不情愿做的事情。多观察患者的言行变化,多与患者交谈,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分析产生焦虑的具体原因,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与患者交谈,掌握谈话的技巧,向患者多说一些关爱的语言,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注意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尽量选择患者精神与情绪稳定时进行沟通,并注意态度亲切、语调平和、说话简短、内容选择患者喜欢或熟悉的内容。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以促进疾病的稳定与缓解。
3 小结
老年性痴呆患者住院治疗的确可以得到比较系统到位的护理,但是,患者病程较长,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美国目前主要实施并提倡居家照顾为主,结合社区、社会设施的护理模式,因此,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家庭病床科对家庭照顾者实施有效地健康教育,通过定期的家访和患者来院的互访,不断提高照顾者的护理技能,指导照顾者掌握与老年性痴呆患者交流的方法,注意上述提出的安全问题和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发生护理安全以外,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篇3
【关键词】 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脑卒中患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55-02
由于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以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重大疾病之一。而因为脑卒中患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或者情感障碍等,所以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护理工作。而家庭综合病床的开设,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医院病床紧张的问题,也能消除患者对与住院的一种抵触心理,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对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的92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52例,干预采用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出院护理模式。其中,患者中无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干预组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体重和血压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 对于对照组和干预组都进行规范的药物护理和常规护理知识教育,对干预组进行的家庭病床综合护理的内容如下:
121 健康知识教育 对脑卒中患者以及其家属简析脑卒中的发病的原因、病患诱发的因素以及预防治疗措施等;讲解脑卒中可能会导致的一些并发症等,让患者对脑卒中有充分认知,并理解积极康复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22 行为护理 护理医生以及护士应该根据脑卒中患者发生的后遗症情况来指导并且协助患者去进行相应的行为训练,有针对性的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肢体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语言能力训练以及日常生活的训练等。
1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要多和脑卒中患者进行沟通,以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要,以便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同时也能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124 随访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的实际障碍情况,一般是第一个月每周进行三次随访,第二个月每周两次、第三个月每周一次,在此情况上可以适度调整随访的频率。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本研究采用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以及Fugl-Meye运动量表(FMA)来分别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神将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同时采用生存质量测定是量表(WHOQOL-BREF)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生存质量。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引用SPSS150来进行统计分析。用 来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 来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 果
脑卒中患者的随访前后的各项指标评分变化,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凶手,这些慢性疾病加大了社会的卫生资源需求,而由于现有的医疗设施以及资源分配体制的限制,导致卫生服务方面存在着共需不足的情况[2]。而正式由于这种需求而产生了家庭病床综合护理这种护理形式。家庭病床是以社区以及患者的家庭来作为医疗护理的主要场所,它是医院病床的衍生补充形式,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以及康复教育和心理指导等医疗服务。家庭病床的开展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可以减轻患者家庭的住院负担以及医院的病床不足压力[3]。
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家庭病床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相关功能障碍的恢复,并且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减少脑卒中带来的并发症,并可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次研究采用了对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病床综合护理的形式,在护理中使患者得到了相应的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并且得到有效的医疗护理。这些都表明了家庭病床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并且促进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环境上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丽伟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1,3(19):4039-4040
篇4
【关键词】:床头卡 隐私
床头卡是医院挂在病人床头的纸制的牌子,上面有病人的年龄,性别,姓名,住院日期,入院诊断等内容。主要是为方便医务人员查房、处置等工作需要。目前正规的医院都讲究三查七对,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病人病情的了解。如果在床头卡上只写姓名性别,而不写病情,那么床头卡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医院里病人的主治医生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一名得了心肌梗塞的病人,主治医生不在,而他的床头卡也没有写病情,此时病人犯病,再去取病志是十分危险的。一个医院有四五百个床位,都不写床头卡仅仅靠翻病历,肯定会耽误病情。设置床头卡作为卫生管理部门的一项规定要遵守,在医生面前,病人不能讳疾忌医,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但不能泛化和扩大化。因此设置床头卡还是有必要。
然而对一些特殊病人来说,却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成了病人及其家人的心理负担。患者认床头卡写得太“暴露”,自己的秘密给人一览无余,尤其是一些传染性或隐秘性比较强的疾病,如肺炎、肝炎、宫外孕、肿瘤疾病、性病等患者,对医院挂床头卡持反对态度。因此,从床头卡保护患者的隐私显得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放置床头卡时,既要告知患者放置床头卡的意义,做好解释工作,又要尊重患者的意见不能侵犯患者的隐私权,施行人性化服务例如在儿童医院,可以将每个病床的床头卡都用第一人称口气,按孩子们自己选择的图案写出来的。有一个叫Marry的小女孩的床头卡是这样写的,“我的名字叫Marry,今年4岁,我喜欢小动物,我的医生是爱伦”。小小床头卡也充满了童趣。或者把床头卡的中文换成英文。这样一来,只有医护人员和患者知道病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病人隐私。这种英文的床头卡和原先的中文床头卡一样大小,上面也按要求标明了患者的各种信息,除姓名是汉字外,其余全用英语。有些医院推出“模糊床头卡”,对一些床头卡不写疾病名称,或写得很含糊,其他内容如几级护理则予以保留。一些医院允许病人把床头卡放在床头抽屉里,这样一来,只有医护人员和患者知道病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病人隐私。
参考文献
篇5
1999年2月至2002年12月 ,我所完成 95 例原位肝移植 ,7例受体发生胆系并发症 ,发生率为713 % ,除 2 例受体因胆系并发症死亡外 ,余均得到及时有效诊断治疗。现将原位肝移植后胆系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临床资料
95例受体中 ,男性81例 ,女性 14 例 ,年龄 19~68 岁[平均(4318± 1012)岁]。肝移植术前诊断:进展期肝癌并肝硬化 29例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8例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18 例 ,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4 例 ,酒精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各3例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肝包虫病、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各2例 ,肝淀粉样变性、 多囊肝、 Caroli 病、 肝移植后环孢素毒性肝损害、 转移性肝癌各1例。
112 手术方式
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 12例,背驮式肝移植 78例,活体部分肝移植5例。5例活体肝移植外的 90 例移植中,71 例肝移植物的切取采用标准法,19 例采用快速切取法[1]。
标准法及活体肝移植获取的移植物热缺血时间为 0 min ,快速切取时肝移植物热缺血时间为5~19 min。供肝冷灌注、 保存使用 4 ℃平衡液、 UW液。肝移植物冷保存时间310~1815 h ,平均(718± 315) h。
肝移植物植入时胆道的重建方式:移植物胆管与受体胆总管对端吻合91例 ,其中55例放置 Fr 12 T管或 Fr 8 橡胶尿管外引流胆道 ,其长臂经受体的胆总管戳孔引出 ,36 例未放置胆道4例应用胆管空肠 Roux 2en2Y吻合 ,未放置胆道外引流管。
胆道的吻合重建均在直视下应用 520 或 620 Vicryl、Monocryl 或 PDS缝线单层缝合完成 ,对端吻合的两胆管内径 ≥4mm时 ,采取连续缝合方式 ,内径 < 4 mm时采取间断缝合方式。移植后应用环孢素 A 或 FK 506 + 霉酚酸酯 + 甲泼尼松三联抗免疫治疗。
根据术后患者进食及血清胆红素下降情况 ,在术后5~7 d夹闭胆道外引流管 ,于术后3个月拔除胆道外引流管。
113 胆系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7例受体术后发生胆系并发症 ,发生率为 713 %。2 例术后7、 10 d时 ,出现腹胀、 腹部隐痛等腹膜炎临床表现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噬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T管造影提示吻合口处胆漏 ,超声扫描见右膈下、 肝下间隙积液 ,再次剖腹探察 ,见吻合口左前方有013φ、 015 cm破口 ,予修补 ,腹腔引流 ,治愈。1例术后1个月时血清胆红素水平、 碱性磷酸酶及γ 2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 ,ERCP提示胆管吻合口狭窄 ,内镜下支架内支撑治疗 ,迄今已2年 ,无胆道梗阻表现。2例术后3个月拔除 T管时出现腹胀、 腹痛等胆汁性腹膜炎表现,1例保守治愈,1例腹腔镜下缝合窦道、 腹腔引流治愈。
1例术后5个月寒战、 发热,血清胆红素水平、 碱性磷酸酶及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CT扫描提示胆管消融、 胆泥形成,患者因胆管炎死亡。1例术后 10 d时肝动脉血栓形成,CT提示肝内胆管坏死,并有胆汁性腹膜炎表现,再次手术见吻合口处胆漏,行胆道外引流,3 d后死于肝衰竭。
114 胆系并发症护理
1141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肝移植后早期发生的腹胀、 轻微腹痛可能是胆漏的首发症状 ,因肝移植后镇痛、 免疫抑制等处理措施的联和应用 ,有胆漏并发症的受体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 ,所以要认真观察患者腹痛性质及腹部体征、 腹腔引流物性状。
如患者诉腹胀、 腹痛 ,腹腔引流液中有胆汁性液混合或切口处有胆汁性液溢出时 ,应高度警惕胆管吻合口处胆漏。肝移植后1~3 个月出现黄疸、 发热、 腹痛时 ,应考虑胆系并发症可能。
单纯吻合口狭窄致胆管扩张未合并胆道感染时患者可能无任何不适而仅表现为黄疸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及γ 2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 ,而合并胆道感染时则通常伴有发热、腹痛。
继发于肝动脉血栓形成后的胆管坏死患者 ,在有上述胆系疾患临床征象同时 ,常伴有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随着肝脏合成功能的下降 ,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及出血倾向。
11412 胆道系统影像检查的护理
超声、 CT、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 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ERC)及核磁共振胆道成像(MRC)是常用的胆道系统疾患检查手段。在实施超声、 CT、 超声等非侵入性检查前,应作好肠道的清洁,防止肠道积气影响成像。
实施 PTC及 ERC等侵入性检查时,在围检查期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并注意观察有无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11413 胆道外引流管的护理
肝移植时 ,胆道重建后可留置经吻合口的胆道外引流管 ,常采用 T型管或硅胶管。留置胆道外引流管时 ,应保持胆道外引流管的通畅 ,观察胆汁的量及性状 ,有无泥沙或絮状物混合。每天更换引流袋并严格行无菌操作规范。
定时作胆汁细菌培养。胆道外引流管妥善固定 ,防止患者变换时脱出或折叠影响胆汁外引流。治疗胆系并发症时 ,可能留置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管或经十二指肠留置鼻胆管 ,应定期冲洗 PTCD管及鼻胆管 ,保持其通畅 ,同时注意记录外引流物的量及性状。
11414 心理护理
接受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手术后期望获得优良的生活质量 ,对痊愈期望很高。而胆系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患者思想顾虑多 ,焦虑不安 ,表现为沮丧、 情绪低落 ,对移植远期疗效失去信心。护理时宜在精神上给患者以关心、 帮助 ,主动与其谈心、 缓解其心理压力 ,告知患者胆系并发症通过积极外科治疗能获得痊愈 ,并不影响其远期生存 ,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更好地接受治疗。
2 讨论
原位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治疗手段 ,移植后 5年存活率达到80 %以上 ,但胆系并发症已成为可能影响患者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胆系并发症是指具有临床表现、 有放射学依据 ,需要进行手术或介入性治疗的胆道狭窄、 梗阻及胆漏等[2 ]。
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系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两类 ,一是外科操作技术因素 ,二是胆道缺血性损害及免疫相关性损害等非技术性因素。因手术操作技术导致的胆系并发症主要有胆漏和胆管吻合口狭窄。胆漏是严重的并发症 ,发生率可高达22 %[3 ],胆管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 5 %~20 %[4 ],发生部位在吻合口或胆道外引流管引出处 ,主要与缝合技术不当、 供肝胆管断端血液循环不良、 肝动脉血栓形成等有关。肝移植物冷保存 > 1115 h、 多次排斥反应事件等是导致非技术性胆系并发症的主要因素[5 ]。
黄疸、 腹痛、 发热常是肝移植后胆系并发症共有的临床表现 ,护理时应严密观察上述症状、 体征 ,在实施侵入性检查及治疗时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作好胆道外引流管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 Y anaga K, P odesta L G, Broznick B , et al1 Multiple organ recovery fortransplantation1 In Starzl TE ,ed1 Alas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1 J1 B1 Lip2pincott C o[M]1 Philallphia : G ower Medical Publishing , 1992. 3 - 111
[2 ] Moser M A , Wall WJ1 Management of biliary problems after liver trans2plantation[J ]1 Liver Transpl , 2001 , 7 (11 Suppl 1) :46 - 521
[ 3 ] Neuhaus P , Blumharrdt G, Bechstein WO , et al1 Technique and results ofbiliary reconstruction using side2 to2side choledochocholedochostomy in 300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 ]1 Ann Surg , 1994 , 219 (4) :426 - 4341
篇6
中图分类号:R593.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2)05-0779-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存在多种免疫异常,加上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发展,使SLE患者极易合并感染。该疾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所致脑实质和脑膜炎症,与环境和自身抗病能力有关,发病前2~14d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严重的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病毒性脑炎患者4例,通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病毒性脑炎患者4例,均为女性;年龄16~45岁,平均30.5岁;患者均有发热、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其中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例患者有躁动现象,1例患者有出走倾向。
1.2结果
通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9~22d。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发热护理 每4h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当体温超过38.5℃时应及时给予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放置冰帽,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肌注复方氨林巴比妥2ml,做好降温后记录。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防止并发症。
2.1.2饮食护理 患者因头痛、恶心呕吐致食欲差,对于拒绝进食或有意识障碍者给予留置胃管,结合静脉补充营养,保证患者充足的热量。每日补充适量的水和电解质,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神志清楚后拔出胃管,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嘱患者避免进食光敏感食物,以免诱发SLE活动。
2.1.3皮肤护理 加强全身皮肤护理,尤其应注意口腔、外阴、臀部及指甲的护理,防止继发感染。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水洗脸,不可使用碱性肥皂和化妆品。给予卧气垫床、建立翻身卡,每2h给予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在膝部和踝部垫放软枕。保持床单的平整、干燥、无皱褶。及时更换患者汗湿衣服,大小便后及时给予清洗,给予口腔护理和会阴冲洗2次/d。局部压红者给予红外线照射2次/d,每次15min。
2.1.4安全护理 ①患者因意识不清,有躁动现象,病床应加放床栏,准备好压舌板、开口钳及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材,各项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动作轻柔,限制人员探视,保持病室安静,暗化,减少声、光刺激。②患者恢复意识后,对有明显出走倾向的患者要严加防范,悬挂防走失标识牌,班班交接,设专人陪护,并且提醒家属或陪护不能睡得过沉。对患者要加强安全护理,严格按等级护理巡视病房,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1.5康复护理 患者恢复意识后,可行肢体按摩和被动活动,包括肩、肘、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等活动。活动量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目的是减少消耗、保护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
2.1.6心理护理 由于病程长、病情重、家属负担大,患者及家属丧失信心,易出现猜疑、不信任、悲观情绪,护士应给予理解和同情,细心照顾患者,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及时了解他们有哪些不良心态。运用科学和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家属介绍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和护理,解除患者家属的心理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2专科护理
2.2.1颅内高压的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意识、瞳孔、呼吸状况,并做好记录。观察头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无呕吐及呕吐性质,及时发现脑疝的前兆症状。绝对卧床休息,可给予抬高床头15~30°,予冰帽冰敷头部,持续低流量吸氧,减少不必要的头部搬动,保持大便的通畅。
2.2.2用药护理 ①脱水药物的护理:20%甘露醇是最常见的降颅内压药物,使用时要求10ml/min,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给予留置针,防止药物发生外渗,遵医嘱检查血、尿常规及测血糖,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状况。②激素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纤维化、溶解渗出物等作用。长期使用激素患者不可随意漏服、停服及自行减量,以免引起病情“反跳”。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时,要观察患者有无腹痛、排黑便现象及血糖变化、有无诱发感染等,同时按医嘱给予胃黏膜保护药及补充活性钙。
2.2.3腰椎穿刺的护理 对躁动和不合作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术后嘱其去枕平卧4~6h,可抬高头部,以防穿刺后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观察有无头痛、腰痛,有无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及渗血。特殊情况应立刻报告医生。
篇7
[关键词] 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护理;急救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c)-113-01
急性左心衰是高血压急症之一,发病急骤,进展较快,处置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本院于2009年1~12月共救治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22例,现将临床护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22例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4例,女8例,年龄52~78岁,平均67.64岁,血压(155~230)/(90~135)mmHg,平均174.28/106.54mmHg。所有高血压及急性左心衰诊断均符合《内科学》(第5版)诊断标准[1],并排除冠心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
1.2 护理方法
1.2.1 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双腿下垂于病床边。
1.2.2 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给予30%乙醇溶液湿化的氧气吸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吸氧浓度及压力,必要时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1.2.3镇静早期静脉注射吗啡3~5 mg。
1.2.4 利尿应用呋塞米20~60 mg静脉注射,4 h后可重复应用。
1.2.5 增强心肌收缩力应用毒毛花苷k 0.125~0.250 mg,静脉注射。
1.2.6降压选择快速降压药,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静脉滴注。
1.2.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内容包括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血压每30分钟测量1次,记录测量结果,重点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等。
1.2.8 心理疏导利用护理操作的空隙,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简要介绍左心衰的发病机制及抢救治疗成功率,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1.3 研究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2 结果
本组22例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经积极抢救与护理,全部症状消失,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长期的血压增高可导致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而统称高血压病[2]。急性左心衰是高血压病后期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机制主要为长期过重的心脏后负荷导致心肌组织结构异常,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心室舒张势能减少,顺应性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回心血液滞留于左心室,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通透性增强,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临床症状[3]。
呼吸困难、缺氧是急性左心衰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及致死原因。保持呼吸道畅通并迅速吸氧是及时缓解缺氧的有效途径。笔者采用乙醇湿化的氧气疗法,可有效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破裂。对应用无创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患者,严格按照呼吸机操作护理常规进行,做好上机前解释和说明,使患者了解辅助呼吸的要点和意义,做好气道湿化和设备观察、维护工作[4]。
本组22例急性左心衰发作期血压均显著增高,提示高血压既是左心衰的病理基础,也是诱发因素,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是抢救治疗的关键,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既是为医生提供真实、可靠的血压数据,对医生判定病情、合理用药以及患者病情恢复至关重要。在血压监测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每30分钟查看监护仪的血压计数1次,出现报警应随时测量血压,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防止出现其他情况的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是内科急症之一,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左心衰的临床护理常规,定期做好急救药品、器械的贮备、更换和检查工作,确保急救药品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在有效期内[5]。另外,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科学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预防和规避发病诱因的能力,降低复发率[6]。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J].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268,155-169.
[2]金惠铭.病理生理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1-212.
[3](美)Braunwald,陈灏珠(译).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65.
[4]周小香,冯丽钦,梁艳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杂志,2009,7(10):2748-2750.
[5]刘晓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0):188-189.
篇8
【关键词】 糖尿病;临床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很多过去很少发作的疾病。相关数据显示,糖尿病近年来在临床上呈多发态势。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一生都要受其折磨。而且糖尿病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代谢功能紊乱,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痛苦。所以说,糖尿病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本文将护理的体会和经验阐述如下:
1 糖尿病患者消极表现
1.1 愤怒、悲观和失望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多有此类表现。这类患者由于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患上终生难以治愈的疾病令他们对人生产生一种愤怒的情绪,怨天尤人。这类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内分泌平衡,往往对生活产生悲观消极的思想,性格急躁易怒,情绪极为低落,对疾病的治疗往往也持排斥的态度。
1.2 内疚、自责、厌世,拒绝治疗 这是为数众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的普遍反映。在这类糖尿病患者中,大多数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是家里的经济支柱。罹患糖尿病后家庭经济陷入危机,患者在家庭中的角色易位,由家里的顶梁柱变为受家人照顾的“弱者”,心理一时调整不过来,产生内疚、自责的情绪,甚至悲观厌世,认为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干脆放弃治疗,求得“解脱”。
1.3 焦虑、恐惧 由于糖尿病终生难以治愈,而且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恐惧心理,对未来的生活比较迷茫,害怕患病后会遭到家人和社会的嫌弃。
1.4 怀疑、拒绝和满不在乎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掩饰自己的患病现实,不愿意接受正常的治疗。
2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2.1 患者确诊后首先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糖尿病相关常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摸底了解。对患者的心态要尽早掌握,向患者普及糖尿病基本常识的同时详细观察患者的外貌体征,采集患者相关生理数据,例如患者的体温、体重的测量等,及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视力、血压、舌脉象、皮肤情况,尿量及尿液的颜色和气味。患者入院后要做好卫生清理工作,定时清扫病房卫生,保持病床的干燥清洁,及时消毒,勤换床单,避免患者病房受到感染。
2.2 糖尿病患者了解疾病相关常识后,要在护理工作中让病人意识到控制饮食对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出有利于患者恢复治疗的日常饮食规划,从饮食上积极配合医师的临床治疗措施。
2.3 临床护理工作要重点突出药物治疗环节。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措施,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患者用药要严格遵守医师规定,定时、定量,按要求服用。1型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治疗时,要叮嘱患者饭前注射,选择注射部位要科学合理,经常更换不同的部位注射胰岛素,在注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安全,避免发生注射感染,使胰岛素治疗取得最大的疗效。
2.4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可以适量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在运动过程中要适当把握运动量,护理人员及时提醒患者切勿超量运动。糖尿病患者饮食受到严苛限制,运动过量会导致患者体内血糖含量过低引起头晕目眩等症状。除适量运动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指导,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患者服用药物、注射输液等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要详细说明,患者居家治疗时需要注意事项也要全面兼顾,出院后要按规定定期回院复查。
2.5 患者个人卫生维护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操作。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个人卫生的清洁、干净。患者卧床时要按时给他们做定期清洁,使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要注意不能让患者穿戴过紧的贴身衣袜,保持身体宽松,确保全身血液循环流畅。在日常生活中要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平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2.6 在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上,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案。这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掌握大量的一线临床护理资料数据。结合患者反应,及时作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例如,患者感到疲乏、心悸、有饥饿感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表现出的头晕、出汗症状,应该判断出患者是血糖过低,应适当安排患者少量进食,补充血糖,以缓解症状;当患者出现昏迷时,应立即检测患者血糖含量,此时患者无法进食,可采取注射葡萄糖的方式加以补救;患者感觉皮肤瘙痒、发现疖肿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清理患者卫生,更换床褥,按时清理病房卫生;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患有肺结核等并发疾病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呼吸道隔离措施,使患者病房内的空气保持流通,确保患者的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糖尿病终其一生无法治愈的特点让诸多患者对人生悲观失望,产生孤独、抑郁等消极心理。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得糖尿病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患者容易接受的文娱活动,使患者缓解精神压力,产生对生活的信心。对一些长期遭受糖尿病病痛折磨的患者,要定期开展心理护理,及时疏导患者产生的焦躁、抑郁等消极心理情绪,增进患者同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感情,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引导患者乐观开朗的看待患病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意识到,换一种观念,糖尿病人也同样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健康的阳光。患者从心理上战胜病魔,树立长期规范治疗的决心,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会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循环系统疾病;住院;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40-01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调节液循环神经与体液组成,首先要了解循环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与患者的居住地点、居住条件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血压高、冠心病等多见于城市和脑力劳动者;风湿性心脏病则在住房拥挤、环境潮湿的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加。
1一般资料
首先了解:①患者有无烟酒嗜好,吸烟、饮酒的量及时间,是否有喜好油腻和偏咸饮食习惯。②患者有无与遗传相关的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③既往健康状况:患者有无慢性扁桃体炎、关节疼痛、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了解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及诱因。
2临床表现
2.1呼吸困难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其类型反映了左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
2.2心悸了解心悸发作的诱因、时间、特点、如心悸是否与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等有关;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心律是否规律;发作时是否眩晕、黑朦、抽搐、胸痛等伴随症状,并了解患者对其心悸发生是如何理解的。
2.3胸痛了解胸痛发作的诱因、部位、持续时间、性质及用药后能否缓解,胸痛发作时伴随症状,如血压改变、心悸、意识改变等。
2.4水肿了解水肿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及性质,心源性水肿多为下垂性凹陷性水肿。
2.5晕厥须向家人和知情人了解患者晕厥发作的情况,有无预兆、持续时间,发作时无抽搐、口吐白沫等;发作后意识恢复情况。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是否有诱因,患者原有心脏病和心功能状况,有无其他脏器疾患。有无颅脑外伤及误服药物、毒物等,同时评估患者晕厥发作时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瞳孔大小及反射等情况。
2.6发绀了解发绀的时间、部位极严重程度,以判断患者全身或局部组织缺氧程度及患者心功能状态。
2.7心、肺体征①肺部评估应注意有无干、湿性音及胸腔积液;②心脏评估应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震颤和负性心尖搏动,第一、二心音强度及性质的变化,杂音的部位、时像性质、传导范围及与呼吸、变化的关系时相等。
2.8心理社会评估循环系统疾病一般病程长,难以根治,并无可发生猝死及各种合并症,常常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应注意了解患者的婚姻、家庭、工作、事业及经济方面的情况,评估其焦虑、恐惧的程度等。
2.9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循环系统常用的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包括血脂分析、血糖、血凝指标、心肌酶谱、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应了解各检查的目的、意义及操作护理等。
3常见护理问题
①心排出量减少: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受损有关。②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呼吸困难。③舒适的改变胸痛与心肌缺血有关。④体液过多:水肿及(或)腹水与右心功能不全,质体内水、钠潴留有关。⑤潜在的生命危险性:与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及其他心脏急症等危险因素有关。⑥活动无耐力:于心功能不全或各种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及其他心脏急症等危险因素有关。⑦潜在的药物中毒或药物不良反应:与服用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关。⑧焦虑、恐惧。⑨知识缺乏。
4主要护理措施
4.1环境的设置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温度及湿度适宜,病床最好选用能摇动的靠背床,重病室(ICU)因有较多的抢救与监护仪器,床间距离至少在1m以上,以利于抢救。
4.2休息应重视患者精神及身体两方面的休息,根据患者心功能状态,定制出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并协助患者进行活动。
4.3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禁止吸烟饮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应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理饮食,如心衰水肿的患者,给予低盐饮料,限制入水量。
4.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心律及心率、脉率及心律、血压呼吸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等症状,及时发现异常报告医师。
4.5对症处理
4.5.1呼吸困难给予半卧位或端坐卧位,氧气吸入,一般吸氧,2~4L/min,若发生急性水肿,则给予高浓度吸氧,氧速度6~8L/min,并通过20%~30%。
4.5.2心悸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同时仔细观察病人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
4.5.3胸痛胸痛发作时,应使患者保持镇静,绝对卧床休息,同时记录心电图和测量血压,如为心绞痛,立即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并密切注意心电图变化:急性心肌梗塞,应立即行连续心电监护,并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扩张血管等药物。应注意观察胸痛的特点及伴随症状,并指导患者避免诱发胸痛的各种因素。
4.5.4水肿每天测量体重。腹围观察水肿消长、出现的部位,记录液体出入量,并给予低盐饮食,控制饮水量(每天500mL以内)。加强皮肤护理,每天擦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进行局部按摩,卧床息者,应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一次身,以防止发生压疮。
4.5.5晕厥使患者平卧,检查呼吸及脉搏,如无脉搏跳动、心源性晕厥应考虑可能是由室颤导致的,一旦发现应立即叩击心前区1~2次,做体外心脏按压,并尽早电除颤,如为心室停搏,可行临时起搏。
篇10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102例糖尿病患者,65例男性,37例女性,平均年龄44.6岁,且该102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均确诊患有冠心病。所有患者均出现胸闷、心悸、多饮多食、多尿、烦渴等临床症状;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在6.6-21.2mmol/L,收缩压144-180mmHg,平均收缩压152.2mmHg;舒张压90-124mmHg,平均舒张压108.6mmHg;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在242-160mg/dL,平均251.4mg/dL。
1.2 护理方法
分析上述患者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后,采取下列护理干预措施:
1.2.1 心理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病时症状比较特殊,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并且受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角色转变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患者可能会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这些消极情绪会对其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针对这些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注意沟通时保持温和的语气及诚恳的态度,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消除其抵触情绪;与患者家人做好沟通,指导多给予患者精神上鼓励,其实家人的关心对于患者来说更加重要。此外,患者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情绪上尽量不要大起大落,防止心肌缺血缺氧。
1.2.2 药物护理
护理过程中药物治疗十分必要,因此要合理使用各类降糖、降压药物。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用药需要特别注意,不同的降糖药会对心肌血生不同的影响,比如优降糖会导致心肌缺血加重,而格列美脲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使用降压药时同样要注意控制血糖,通常Ca通道阻滞剂为首选,比如维拉帕米对血糖、血脂不会产生过大影响,因此针对心率过快的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疗效;再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可以降压,而且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对耐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总之,使用药物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有效药物。
1.2.3 饮食护理
不合理的饮食也是诱发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类患者临床上要求遵循“三低两高”的饮食原则,所谓“三低”即低糖、低盐、低脂,“两高”则是指高钙、高纤维素。尽量选择多聚糖,脂肪类则以植物脂肪油为首选,动物脂肪食物控制在1/3以内;为避免水钠潴留导致心脏前负荷加重,尽量控制每日摄入食盐量不超过4g;多进食诸如菠菜、牛奶等富含钙质的食物,这类食物相当于钙通道阻滞剂,可以起到防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而诱发心绞痛的作用;而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C的食物则可起到抗氧化作用。
1.2.3 运动指导
科学、合理的运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而方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因为运动可以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增加前列腺素的含量,从而起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对降糖药物发挥疗效起到促进作用。在选择运动方式与运动量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通常老年人可以进行慢跑、散步、太极等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1h以内,且饭后1h后进行,每周坚持4-5次可取得较好效果。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可随身携带糖果,防止发生低血糖;如果运动时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则要立即平卧休息,
1.2.4 生活指导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能力也会随之减弱,因此极易出现腹痛、腹胀、大便干结等现象,并且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便秘,排便时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增加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率。要指导患者在饮食上注意预防便秘,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尽量空腹排便,形成习惯性排便时间;清晨饮用蜂蜜水促排便;如有必要可使用通便药物,比如番泻叶、开塞露等。此外,要注意性生活的,可取女上男下或侧卧位,并注意节制。
1.3 统计方法
就用SPSS软件针对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相关数据进统计分析,数据经过t检验,P
2 结果
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反复高血糖,脂肪易进入血管壁;常伴有血脂异常,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且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液易呈现高凝状态,加大血栓的形成机率,伴有高血压等,因此容易并发冠心病。现阶段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冠心病更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本组研究资料中,对102例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其出院时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等各项指标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因此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志敏.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1例护理体会[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7) :74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