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建设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面临新的发展要求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等,包括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工作态度等内在本质和企业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娱乐活动等外在表现。千载难逢的奥运背景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个性化要求,即适应管理转型要求,从实际出发,体现个性特征;质优化要求,即更加注重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行质量,优化企业的内在素质;开拓性要求,即打破封闭运行,以开放性姿态大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诚信化要求,即以诚为本,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加强奥运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奥林匹克》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运动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以奥运为契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企业文化积淀,展示民族传统文明有着巨大意义。
1.加强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展示东道主对外形象的独特价值和非凡作用。“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团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以奥运为契机,充分展示企业形象,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企业、了解中国,并达到服务公众、辐射社会的目的。
2.加强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展示民族形象的普遍性和持续性。企业作为社会中比较稳定,客观的特殊群体,代表着较为先进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通过企业形象凸显民族形象,其彰显作用有着其他组织成员无法比拟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3.加强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和国家良好社会精神和道德氛围的推动与模塑。围绕“人文奥运”,必须充分开发企业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如何做好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1.秉承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激励企业培育新精神、打造新品牌。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结合奥运背景,有利于企业树立与奥运精神相适应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创新理念等,形成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精神。
在奥运背景下,企业应树立以品牌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重点搞好品牌文化建设。品牌就是知名度、信用度和顾客赞誉度的有机结合,企业要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品牌意识的树立和杰出品牌的创造。
2.秉承奥运“以人为本,实现和谐”的灵魂,实现企业树立新观念、培育新人才。奥林匹克强调体育的真、善、美,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现代企业竞争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在人文奥运背景下,引导企业树立法治观念,市场竞争观念、成本效益观念等,达到凝聚人心、树立理想、规范行动、塑造形象的目的。
人才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从企业长远出发,前瞻性培养人才,在人才选拔机制上打造公开招聘、公平使用、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与奥运赛场“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和奖励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3.秉承奥运“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要求,实现企业塑造新形象、开拓新市场。奥运赛场讲求真才实干、诚实守信,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企业形象也是一样,良好卓越的企业形象能使企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从而占领消费者的心理市场。实施企业形象战略,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机遇,中外企业合资、合作日益频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市场开拓亦是如此。每开发一个新市场,必将经历前期了解准备、中期分析执行和后期总结经验的过程,以达到减少偏差和消除浪费。
4.秉承奥运“绿色支持,科技推进”的特点,实现企业营造新环境、开发新科技。人文奥运关注人的精神健康,绿色奥运关注人的身体健康,科技奥运为人的身体和精神和谐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现代奥运凝聚经济较量,环保载体,科技竞争舞台,全球文化展览等内涵,必须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绿色奥运与科技奥运密切相关,绿色奥运的实施离不开科技奥运的保障和支持,绿色奥运为科技奥运创造和谐宜人的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企业必须牢牢树立科技生存观、科技发展观,坚持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5.秉承奥运“规则缜密,严格公平”的追求,实现企业搞好新规范、凝聚新思想。竞争是人的本能,遵守规则公平竞争是文明的成果。奥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所有人都在规则下公平竞争。北京奥运是法治奥运,规则奥运,就得按规则办事。企业规范文本,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思想总结和经验总结。修订并完善企业职业道德准则,是强化纪律约束机制的必然要求。
在国内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海尔、蒙牛、志高的激情文化、诚信文化和冠军成功文化等,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企业文化思想,进而激励员工、感染客户。系统规范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有利于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从奥林匹克精神来看,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层次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筹办奥运的目的之一。结合奥运带来的无限商机和精神动力,达到企业文化建设质的飞跃,既是奥运带给企业发展的难得良机,更是企业向世界展示现代中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2
概念的厘清:现代学校制度与学生文化的界定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一般来讲,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对政府和学校之间的职责和权力进行合理地划分;二是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主要是指学校的治理情况;三是调整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建立健全家庭、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家庭、社区,家庭、社区反馈、监督学校的功能。
而对于学生文化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形成定论,这是由“文化”本身界定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所致。不过,学者们普遍认同学生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亚文化也被称为“支流文化”“次级文化”等。因此,许多学者从亚文化的角度对学生文化进行界定。但是,如果我们结合人类社会这个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我们会发现学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极其丰富的。因此,结合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对于文化的定义,笔者认为,学生文化是学生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价值观念引导下所产生的物质、精神和行为的总和。它主要包含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与非语言交流等。
类型的划分:学生文化的类型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波拉德把中学女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好孩子型”,第二类是“玩笑者型”,第三类是“坏孩子型”。这三类学生都有自我概念,并得到同类其他同学的认同和支持。“好孩子型”学生认为自己善良、安分守己、待人友好;“玩笑者型”学生认为自己聪明、有趣、明智、受人尊敬;“坏孩子型”学生认为自己坚强、粗野。学生们在教室里发生的相互作用维持了这些自我概念。“好孩子型”学生往往尊奉正规的化,“玩笑者型”学生运用其技巧和灵活性把两个体系结合在一起;“坏孩子型”学生则依据同辈人的文化体系。
日本学者武内清对日本的小学和中学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考察,他把日本中学学生的文化分为四种类型:①学习型学生文化,把目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与朋友在一起常以学习和考试为话题等;②娱乐型学生文化,重视与朋友和同学的交往,重视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尽量享受学校生活的快乐等;③偏离型学生文化,不愿意学习,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感到压抑,期望早日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等;④孤立型学生文化,不适应学校的人际关系,缺少朋友,感受不到学校生活的乐趣等。
此外,克拉克将美国中学生文化分为玩乐型、学术型和违规型三种。学者苏加曼将英国中学生文化分为源于中产阶级化和源于劳动阶级文化两个类型。哈格里夫斯和帕特里奇认为,学生文化因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结构中所处地位而不同,在能力高班的学生多半形成亲学校文化,而在能力低班的学生则多形成反学校文化。这种亲学校文化通常指那些学业好的好学生所具有的文化类型,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师生关系良好,学生一心一意地支持着学校的立场;而那些反学校文化的学生的共同特征,是抛弃学校文化中的根本价值观,以别的价值观与之对抗,他们表现出反抗学校的态度。
在笔者看来,学生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消极的学生文化类型,如波拉德提到的“坏孩子型”,武内清认为的“偏离型”“孤立型”,哈格里夫斯认为的“反学校文化”等,这些学生文化是与学校所倡导的正面的、积极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相悖的;二是积极的学生文化类型,如“好孩子型”“学习型”“娱乐型”“亲学校文化”等,这些学生文化是与学校倡导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文化类型。通过对学生文化类型的研究表明,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性特征、年龄层次、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和学校的内部教育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学生文化建设的途径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涵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学校的内部治理问题。而在学校的内部管理工作中,学生工作是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一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教育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让教育内容在学生心中内化,才是有效的教育。学生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思想、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动,使学生可以自己思考,做出分析、判断,从而产生内驱力,形成良好的品德、规范和能力。学生文化的建设可以说是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在此我们主要从学生群体组织形式的角度,探讨一下班级文化和社团文化;从学生行为的角度,对行为规范教育进行一下探索。
1.创建班级文化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班级文化的好坏,不仅对学生文化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也对学校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意识的培养过程,是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班级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创建的,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班级状况,明确文化特色
根据学生自身年龄、性别结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不同等特点,确立好班级文化的特色。文化特色的确立一定是师生共同认可的,并体现着本班级的文化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内涵等。
(2)确立班级目标,形成集体价值取向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班集体共同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以文化为核心,同时分层次、递进式,由浅及深地进行规划。目标的确立,有助于班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促进班级文化的健康成长。
(3)开展多种活动,外显理念内涵
班级文化特有理念的渗透,是以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载体来实现的。只有通过班级成员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凸显特定的文化价值与意蕴,才能有利于班级成员在思想认识、行为规范、情感价值上逐渐趋同,形成稳定的、主流的班级文化。这种班级文化理念的物质外显形式可以表现为教室的布置,班标、班徽的设计,班歌的创设等。
(4)建立评价机制,完善班级建设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阶段性的。在完成某一阶段的目标后,师生应及时进行客观评价,这有利于班级文化健康、有序、深入的发展。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活动,可以深化班级文化的建设。
我们在上海市闵行区区域文化课题调研的时候,发现有的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搞得很有特色,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与做法。在这所学校里,每个班级有自己的班歌、口号、班标、颁奖歌、制度等。例如,学校有“萤火虫班”“百草园班”“星光班”“青蛙班”等等,每个班级由老师和同学们自己命名,再围绕此命名展开活动。以青蛙班为例,班级评选出“口才蛙”“爱心蛙”等,还组织青蛙信箱、青蛙讲坛,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并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星星点灯坊”促进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制作奖状作为奖品。还有“小小青蛙看世界”,让学生们关注新闻和时事。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而且使班级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快乐地成长。
2.建设社团文化
由于社团活动与年龄层次联系比较紧密,因此目前国内关于学生社团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高校社团的研究,而对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学生社团文化研究相对匮乏。实际上,学生社团建设是中小学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社团是学生参与面最广、最有号召力、富有活力、组织灵活又能够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活动方式。社团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补充和调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潜在的作用。良好的学生社团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因此,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及至整个学校教育发展的各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小学的学生社团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的各种兴趣小组,如英语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等;另一类是同青少年学生的业余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社团组织,如诗社、文学社、美术社等。
学生社团文化主要是体现在其活动中,学校文化也是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展开它本身的具体内容。那么,学生社团的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艺活动。如学校的乐队、诗社、文学社、戏剧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文艺社团,他们开展的主要活动是文艺活动,如赛诗会、文艺汇演、书法作品展览、歌舞欣赏讲座等,它对开展学校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体育活动。学校的田径队、武术协会、棋类协会、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等体育社团,开展的主要活动是体育、健身活动,如武术比赛、象棋比赛、健美表演等。
(3)竞赛活动。无论是体育、文艺社团,还是科研社团,他们都开展一定的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来提高社团的凝聚力,扩大社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这个社团的活动。
(4)公益活动。通过公益活动,如为民服务、打扫公共卫生、去敬老院服务等,使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和习惯,有助于培养其应具备的良好品质。
(5)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考察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可以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社会责任感。
简言之,在学校社团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文化的积极作用,进行正确引导和管理,避免和消除其不利的影响。对于社团文化的管理,关键在于要把握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一定要和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相结合。
进行行规教育
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支柱。行为规范水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及国家的兴衰。学校在进行行规教育时,要注意结合学校文化的现状进行展开:
(1)立足学校文化,分解行规目标。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学校行为规范,使学生熟知此规范从而产生执行行规的愿望和要求,然后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行规详细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
(2)学校文化理念引领,变被动为主动。在进行行规教育时,注意与学校的文化相融合,引导学生从最初的单纯的遵守行为规范上升到形成一种以学校文化理念为指导的自觉行为。
(3)行规教育与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相结合。班级建设、社团建设是行规教育的载体,因此我们建议在学校进行行规教育时,要与班级文化和社团文化的建设密切结合。例如,可以进行学校行为示范班的评比,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的健康发展。
(4)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文化活动,促使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文艺活动、知识竞赛等,最好结合一定的文化主题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行为规范训练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规。
(5)依靠各方面力量,使学生行为社会化。学校可以与家长、社区加强联系,共同培养、打造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建设学生文化需要关注的几个关系
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是通过制度的创新,理顺学校内外部的关系,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其最终的指向还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文化的发展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校文化的其他领域。因此,学生文化的建设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次级文化,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本质说,学生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校主流文化的形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充实学校文化的内涵,调节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反之,学校文化的定位与形成对学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可以指明学生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
2.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建设学生文化是淡化两者冲突,加强其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后顾之忧,更加有利于教师完成教育职责,促进教师文化的健康发展。而教师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文化发展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3.学生文化内部的关系
学生文化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亚文化,如前文我们提到积极的学校文化与消极的学校文化。这些亚文化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处理这几种亚文化关系时,最重要的是确立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积极学生文化的发展,同时注意学生对于学生文化的反应和内化过程
4.学生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
学校与社区、家长的互动联系、影响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学校文化与社区文化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作为学校文化中次级文化的学生文化,与社区文化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反映。良好的学生文化对社区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社区文化又是学生文化成长与发展的基石。
篇3
关键词:教育治理;班级文化;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的特征
班级文化能够团结和激励学生,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班级学生共同进步。班级文化有着自己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特性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的文化,不同的班级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形成班级的价值观,班级之间的文化是互不相同的,因此,班级文化具有独特性的特征。
(二)不可互换性
班级文化应该是被班级学生都认同的文化,但是甲班级的文化不一定也能被乙班级认同,也不适用于乙班级,班级文化具有不可互换性。
(三)难模仿性
一个班级的环境、配备的设施等物质层面的东西都是可以模仿的,但是班级文化却不能被模仿。班级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是班级发展的原动力,是由班集体的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难模仿性。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营造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
教师要从教室的布置抓起,营造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室里的每一样布置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契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参加。
1.“美化”墙壁
教室的墙上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进行墙壁“美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装饰,可以悬挂名人名言,也可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还可以张贴班级内的评比光荣榜,提高学生对班级活动的参与度,营造氛围。
2.“美化”课桌
可以在学生的课桌角落设计座右铭卡片,学生可以写上自己的座右铭或者自己的目标,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前进。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意义重大,其作用远胜过教师对学生按照书本进行空洞说教。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班级文化的形成。
(二)建设班级制度文化
一个班级必须制定班级制度才能更好地发展,制度的设立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发展的保障。教师要本着平等、民主的原则与学生共同商议制定班规,使学生能够认同制定的制度。
1.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很多事情和道理都没有明确的认识,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规矩的道理。例如,学生一起做游戏的时候,游戏是有规则的;在街上走路的时候,我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在学校里学习,学生就要有规范意识,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好的习惯。只有让学生树立规范意识,学生才能在规范中成长。
2.建立切实可行的班规
班规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班集体内学生都必须要遵守的制度,包括在班级内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班规制定的过程和最终确定都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这样有助于学生从心理上对班规认同,能够更好地遵守班规。教师要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进而可以约束学生按照班规的要求学习、生活。
3.建立有效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要做好教师的帮手,按照分工做好班级内的各项工作,同时学生可以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测评,形成学生和班干部之间互相监督的C制,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要安排班干部分组进行值日,对班级内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总结,从班级内部选树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性。班干部在班级内的工作中要做好带头作用,促进学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通过班规规范学生,但是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为班级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文化氛围。
4.充分利用班会,建立沟通渠道
班会是班主任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开班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班会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也是一种教育途径和教育资源。教师要丰富班会的形式,班会能够凝聚班级的向心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重视学生主体作用
教育治理背景下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学生应该摆在主体的位置,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充实学习生活,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要切实转变传统在班级活动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仅仅是配合教师,得不到锻炼的方式,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团结同学,共同进步。
总之,教育治理背景下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而班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基本的环境,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培养、素质锻炼。建设一个特殊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影响深远,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对班级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通过“美化”墙壁、“美化课桌“以及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班级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强化班级制度的建立,建立切实可行的班规,树立学生的规范意识,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瑞君,赵冰.解析组织的共同愿景[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董军胜.优化班级管理 创设开放学习环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2).
[3]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1).
篇4
关键词:教学环境;教师精神;学生团队;学科文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热潮。但是到目前为止,特色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冷落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应该是课堂文化建设。
那么,什么是“课堂文化”呢?
我们认为,课堂文化建设以科学的教学观为指导,以40分钟课堂为时空,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品行素养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文化意识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课堂内所有客观存在的总和,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
一、教室环境,课堂文化的摇篮
教室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室环境对课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催生促长的作用,是构成课堂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班级规模、教室大小、学生座次或多或少的决定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和范围,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和学习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室的布置与美化,是教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文化的首要特性应该是浓郁的学习氛围。教室布置的构思、设计和建设,都要合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活动需要,让学生置身其中,总有一种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快乐!
教室也是学生活动的场所,年龄越小的学生越是需要教室的活动功能。活动、游戏、学习、开展适宜的运动都应该是教室环境应该具备的功能。教室应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活动的场所,学习的天堂。
教室的环境和教育意义是教室文化的突出体现,整齐、清洁、优雅、宁静,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映衬课堂文化的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感受文化,启迪心灵。
二、教师精神,课堂文化的柱石
教师的精神文化是课堂文化的根本支柱。教师的工作,既是一种学科性的专业劳动,更是一种身心一体的事业奉献。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只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事业素养才是教师的根本素质,是一名教师必不可少的职业基础。
敬业、乐业、奉献,民主、科学、公正,人文素养,仁慈胸怀,宽容精神,都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的基本事业素养。
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请您为学生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让老师成为学生身边道德模范的楷模,知识技能的榜样!
三、师生行为,课堂文化的核心
教师和学生一起的教学实践活动,构成了课堂文化中的核心要件――师生行为文化。教师的价值观是教师观的核心,是教师教学价值观的源泉。教师的教学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落实。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科学民主、平等对话、多元开放、激励创新、立足发展、和谐共进是现代课堂的文化基调,让师生在自由与平等、理解与倾听、信任与尊重、开放与分享中展开教学实践活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四、学生团队,课堂文化的调节剂
班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现代课堂教学都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班级内的学习小组、学生干部组织、社团组织、兴趣小组、学生同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激励方式构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性环境,成为课堂文化的调节剂。
学生团队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建设良好的同学关系,人们普遍认为,同学关系甚至比师生关系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存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形态。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获得同学的认可和接纳,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班级应该成为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关注每个学生的精神发展,使儿童成为一个相互承认、相互关爱又各具特点的健康个体。
五、学科文化,课堂文化的根本归宿
当教师熟悉一门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理解了这门学科知识,感知到学科中的文化元素时,学科中蕴含的人类文化元素就回馈到了教师的精神文化中,影响到教师的思维、情态和信念,流露在对学科知识的诠释与技能的指导过程中,就会在教学中体现出该门学科的精神文化来。老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授某门知识,而是在以其个人的方式体现这门学科的独特性,传递富含在这门学科中的人类文化。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记了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但永不磨灭的却是物化在心灵深处的精神文化。
总之,课堂文化应该就是富含人类文化、饱含学科特色、充满教师个性特点的教师、学生、文本、教学设施的对话活动,是特色学校的最终呈现!
参考文献:
[1]杨孝如.消极班级舆论简论.当代教育科学,2005(11).
篇5
关键词: 教育生态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当前,从社会领域来看,为了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理,在教育领域,为了推进高校的可持续、有效发展,我们也需要树立教育生态观念、意识。在教育生态背景下,努力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为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教育生态观念的提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克雷明在1979年出版的《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的概念。他认为教育生态是一种有目的、系统、持续的传播、激发或获得某种知识、态度、价值观、技能或情感,以及任何通过这种努力而获得的全部成果的过程[1]。
我国有关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首次对多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溯,从理论体系的视角提出“教育生态理论”的概念。之后,2008年5月,“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学者们提出将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强调系统性、动态平衡性及各因素间的协调[2]。
教育生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3]。因此,以教育生态为背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高校校园文化阐释
高校校园文化,通俗地讲,是指一切校园人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都存在、变化、发展着,并始终影响着校园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及信仰。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通常包含四个层面:第一层,校园精神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主导。它需要长期的孕育与沉淀,是广大师生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亦是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通常以校风、教风和学风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第二层,校园物质文化。它是校园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由自然空间如校园面积与地貌、建筑式样与格局、花草树木、陈设布置及教学设备等因素构成。第三层,校园制度文化。要使校园生态系统保持动态、自主地运行与发展,需要形成独立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这些机制都有赖于制度的维持,主要体现在校纪校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人际交往活动等方面。
高校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柔性渗透。校园文化也体现自身的独特功能:一是教育功能。校园文化通过全体师生长期的积淀,如陈年老酒般感染、熏陶着校园内的每一位师生并使他们在其中接受教育。二是凝聚功能。高校校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可以起到沟通师生情感、培养和激发团队、合作意识进而聚人心的功效。三是导向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其既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在其专业建设及人文素质教育、办学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四是激励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一方面能开阔学生视野,为充分展示自我创造了平台,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以自信、饱满的姿态走向社会大舞台。
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既谓之生态,那么各生态因子之间理应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并且保持动态平衡性。然而,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差强人意
当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突出的情况之一――大学精神缺失。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其中包括自由、人文、独立、创新等元素。当下,由于一些高校一味地突出物质追求,而忽略了精神追求,学术世俗化倾向明显,为追求物质待遇与声誉地位不惜放弃本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精神失落的环境里,让广大莘莘学子如何追求人文情怀,又如何追求真善美呢?
校训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流于形式且重复雷同。高校校园本是集中反映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表达学校与学生的热切希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校训成了师生能背下来的“口号标语”,另一方面,出现一些高校在校训用词上的严重反复现象[4]。校训流于形式、雷同,定不能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也很难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风格,亦难有强烈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学风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亦漏洞颇多。当前,大学校园的教室、食堂等场所,随处可见低头一族,却难得一见晨读景象,学风散漫成为一种常态。许多高校常常会搞一些运动式管理,即学生口中的“严打”,风声一过,学生又是散漫状态,收益甚微。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少人文内涵
自然的文化使人的特殊的感性的本质力量得到客观地实现,以适应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5]。
当前高校校园在规划建设方面更多的是注重高大、宏伟建筑的建设,而忽略了存于其中的其他物质如花、草、树木,亭台、花园等校园人文景点的建设与点缀。即使一些校园有花草、树木,但是总觉缺点文化味;即使一些校园里能看到几处所造的景观,也不是太新,缺乏历史感,就是照搬照抄痕迹太重,与一些高校惊人的一样。崭新的大理石上书写几个大字就能体现大学的精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能承担起延续和传承高校传统和精神的责任吗?
篇6
关键词:物理学科;文化素养;课堂建构
本年度学校申请了2015年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课题:高考改革趋势下中学学科文化建设的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让我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去反思物理的教学。2010年物理新课程标准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这其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量变就是从“一维(双基)”到“三维”,质变就是强调学生的发展是三维的整合的结果,显然,三维目标之于双基既有继承更有超越。即便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一言堂”中不外增加了多媒体的手段,教师对教学流程的把握,因PPT而变得准确无误,学生的思维也因为教学案而得定向和片断。媒介、教学手段、材料的知识变成了教学的目的,知识被绝对化了,教育成了“为了知识的教育”。对于农村校的我们面对的是大部分学困生,于是最终课堂上还是走向枯燥无味,教师和学生而成为知识的奴隶。师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少,然而获得的并不多。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遗忘掉的东西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品格(素养)。这种品格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应用学科的知识、观念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从长远来看,教学决不能止于知识,人的发展更不限于掌握知识,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人的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人的素养的提升,从教育思想的角度讲,我们要把“为了知识的教育”转化成为“通过知识获得教育”,知识是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文化资源和精神养料。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呢?课堂是我们教育的主要基地,我觉得我的课堂该有所改变,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完满的课堂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师生关系达到“交织的”、“共存的”、“共生的”。这样课堂的建构需要主要以下几个要件。
一、尊重与包容
“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这正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新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所倡导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的知识、兴趣、审美观、价值观、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基础、表达能力以及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差别。而尊重的本质在于包容,“异见”包容、包容错误,智慧的物理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课堂上反映出来的“异”处做文章,让学生获得提升的机会。
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实验中,在实验操作中增大拉力,一个调皮的学生觉得好玩把钩码挂成长条,导致钩码随小车运动依次到达地面。结束后对实验点评,我对该组的实验情况做了介绍,同时并提出问题:
1.这个实验操作中,小车受力是否恒定?小车受到的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挂上的钩码过多,可能无法保证钩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投影该组实验中的纸带。由打点数据可判断小车做什么运动?当力减少到零时,小车做什么运动?
进而要求他们去探究一个问题:力减少时物体的速度也减小吗?在讨论分析中学生处于兴奋期,而刚才的调皮鬼自己提出设计的方案:用橡皮筋拉伸后牵引小车运动,也可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知识意义建构与呈现上的差异、身心发展上的快慢乃至职业生涯发展取向上的不同,都需要给予最大值的悦纳。在课堂中学生学会自我体悟、反省并解决错误,在批判性思维中建起的知识大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二、探究与创生
教师在与学生的课堂交往中要有意识地由知识传授转化为过程体验、方法引领、情感愉悦,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从单纯的接受书本知识转化为对个体的智慧启迪, 质疑问难,不断精进,进入“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更好的教”的境界,这是开放体系下知识传授的本真转变,也是主体间性课堂文化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之法。
物理实验是探究与创生最好的形式。物理课的特点就在于“物”和“理”。“物”即事实证据,以实验为基础;“理”即理性思维,要以思维为中心。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物理实验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引导和支持,因此我们要坚持物理实验与思维同步并进,精心地、科学地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与补充。例如: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中,可以要求学生对实验误差分析并提出问题:在大多实验分析中,空气阻力经常会影响到测量值。本实验中空气阻力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到重力加速度的测定?(单摆的周期由单摆本身决定,运动的快慢、振幅都不会让单摆的周期发生变化。)再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的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也可测出重力加速度,请评价下哪种测量方法更好?(空气阻力会影响物理的下落,导致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这是系统误差无法避免;而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构成影响,只存在测量上的偶然误差。因此后者更好。)
实验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和判断,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做”中让学生手脑并用,行知共生,使知识内化为创造能力,过段时间学生可能忘掉某实验,而在实验中培养起来的探究与创生品质将使学生长久受益。
三、结束语
课堂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世界,尊重与包容让课堂充盈平等温馨的“空气”,以知识载体对话合作,在“物”的世界中探究并得以创生,使学生学会物理知识、养成物理思维、掌握实验方法、坚定科学信念,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过程,这就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解世雄.物理文化简论[J]科学研究,1998.(3)26-30.
[2]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篇7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1.1 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乡村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许多农村社区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投入不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相比,经费投入远远不够。(2)流于形式。乡村文化建设过于形式,虽然进行了乡村文化建设,但是却很少起到实际作用。
1.2 乡村发展主体单一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发展模式仍然过于单一,而且面临许多的困难,目前乡村文化发展主要由基层政府负责,缺乏社会力量未参与进来,这样就阻碍乡村文化的发展。而乡村发展主体单一,造成供需机制不协调。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文化的策略探讨
2.1 将发展乡村文化思想落实到实处
想要实现乡村发展的全面,落实发展乡村文化发展非常重要。所以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视,明确乡村文化的作用,同时还要起到带头领导的作用,对乡村文化建设在人、财、物三个方面给与一定的支持,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条件,同时还应向各农村地区宣传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使各农村地区不断发展乡村文化。
2.2 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
制度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就应建立规范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使得乡村文化的发展更加的有序。但是当前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仍然存在队伍结构不足、投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乡村文化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对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首先对于当前乡村文化的管理,应进行全面的改革,目前对于乡村文化发展,乡镇的文化站主要的操作部门,并拥有对辖区文化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乡村文化管理不尽如意,在办事过程中,存在机械性以及被动性,使得乡村文化发展面临许多的困难。所以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转变只由乡镇管理乡村文化的局面,可以使上级文化部门参与进来,同时也可以由上级文化部门,对各地区的农村地区的乡村文化发展进行完全管理,同时对于乡村文化发展,应及时的进行明确。其次应建立健全村庄社会文化管理队伍。选出一名合适的人选,负责乡村文化事业,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农民队伍,发展乡村文化,并与上级的文化管理工作协调配合,充分队伍中每个人的才能,为发展好本村的乡村文化不断的努力。同时作为发展乡村文化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应积极的进行融资,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2.3 完善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
发展乡村文化需要长期进行,而完善乡村文化发展基础是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许多农村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备,另一方面缺少文化人才极端,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对此首先应健全基础设施,由于农村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于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所以必须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建设“农家书屋”、“运动场所”等,这些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普遍的推广,并且应加强服务质量。其次还应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组织乡村文化发展队伍,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可以吸引有才能的人参与到组织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给与其精神上的肯定,以此不断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对于外文化的冲击,能够提高抵御能力。最后还要进行乡村文化人才的建设,应培养具有才能的人,使得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更加的壮大。另外还建立乡村文化协调发展起来,充分发挥文人、艺人的作用,并加强文艺团体建设,以带动其他人,结合当地乡村文化,开展文化活动。
2.4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积极培养“乡土艺术家”。近年来,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科技下乡、健身器材下乡等在各地热火朝天地开展着,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农民化、乡土化和本土化的新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的传承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迫切的任?铡?
篇8
【关键词】班级建设 网络文化 策略 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快,信息网络快速崛起。在信息时代,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加强高校班级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细落实。
一、高校班级建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班级建设的内涵
在我国高校的管理中,学校以“学校―院系―年级―班级”为体系进行管理,班级作为这一体系中最基础和产生最直接影响力的一环,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基础单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建设涉及学风建设、班风建设、班级制度、班级活动建设等多方面,与班级和谐发展、学生成长成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都有着密切联系。
(二)高校班级建设的现实意义
1.班级建设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
大学阶段是学生青年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大脑逐渐发育成熟,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并调节用脑,能客观分析和综合考虑外界事物,做出理智判断。在此时期,大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既会受身边优秀正面典型的积极带动,也会受到“反面教材”的影响,有可能在班内滋生歪风邪气。为酿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受到正面的思想影响,形成正确的“三观”,加强班级建设尤为重要。
2.班级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班级作为大学生发展的基础单元,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平台,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管理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在班级活动策划、班级规章制定、班级同学互动等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网络环境现状及对高校班级建设的影响
(一)现阶段网络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网络技术、设备逐渐普及,网民数量逐年上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较2014年增加3951万人,手机网民6.2亿,占整体网民的90%。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班级建设的影响
高校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电脑和网络的使用十分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文化形态,具有信息流动快、来源广、开放性、多元化和虚拟化等特点,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1.网络文化影响高校学生价值观念
在网络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突破传统,通过学校、家庭和大众传媒形成价值观,大量接受互联网信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而此时大学生缺乏处世经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2.网络文化影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
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环境具有迅速、灵活、平等、开放和虚拟的特点。这使学生、教师等班级文化建设主体在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上产生变化。虚拟化的网络与现实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明确交流对象的身份、年龄、性别等信息。这就使青年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必考虑上下级垂直型交往关系,拉近彼此交往距离,属于典型的横向式交往。与此同时,打破了同学间日常交往中的交际圈,能更大范围、更加自由、更加平等地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3.网络文化影响高校班级学习管理
互联网为社会各界群体提供了自由展示的平台,高校、学生组织、院系、班级也都在利用这一平台,充分展现自身文化和特色,使网络文化更丰富。对于学生而言,网络资源丰富,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思考和辨别信息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又能及时获得学生反馈信息,还可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意见和建议做出改进,有利于加强班级学习管理。
三、利用网络文化促进高校班级建设的策略
近年来,虚拟网络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师生间的关系得到拉近,诸如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网页留言等形式进行交流、学习与咨询,信息得到快速的传播;通过专题网页建设的形式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投票、抽奖等形式,开展线上和线下同步活动,扩大宣传力度。教育工作者和班级管理者更需要利用丰富的网络文化,充分利用对学生具有影响力的方式,对班级建设的内容和途径进行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网络环境下的班级建设新态势。
(一)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引导班级思想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对班级学生“三观”的积极引领,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具有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等优势,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内容。因此,应构建网络文化平台,创造氛围良好的班级网络文化。通过学校、班级网站、微博、公众号、QQ号等平台,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其次,还应丰富网络宣传形式,可通过宣传教育片、典型人物事迹等宣传内容,与学生产生共鸣,宣传时代的正能量;同时,还可通过各类网络平台与学生加强互动,充分了解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开展一对一深入的交流,保证思想教育的正向发展。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交流形式,提高班级内外部交流
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较为独立,出现班级内部交流、师生交流形式单一等现象。班级建设应充分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形式,打破现实的交际圈,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促进班级内部建设。除此之外,班级建设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搭建接触外界社会的平台。高校大学生与初高中生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思维的开阔性、学习生活的丰富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媒体的兴起为大学生开拓思维、接触外界信息提供了快速的交流平台。同时新媒体作为新型交流方式可在信息的传播上发挥其及时、快速、受众广的特点,取代传统单一的人H传播、纸质通知等方式,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资源,有利于班级建设管理。
(三)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班级的向心力
丰富的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等能力。其中,班级活动是开展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班级活动,可克服传统活动中受众单一、影响面小和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利用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符合学生身份,有益于学习和生活的活动主题,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营造健康、活泼、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例如,利用网站和微博开展“微话题”系列讨论,让学生在网络上交流想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利用网络平台影响力广的特点,开展“微公益”活动,充分动员学生群体的力量,真正做到公益活动人人参与;定期开展大学生优秀事迹推选活动,发挥榜样力量,形成高校校园向上向善的力量,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云.虚拟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09(09):138-139.
[2]杜杰,张英,陈志刚.高等学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429-431.
[3]王琦.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05).
篇9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全球化,中国
软实力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1991年首先提出的概念。针对传统的国家硬实力建设,奈指出一国的软实力主要来在于三个方面的资源:该国的文化(对他人具有吸引的地方)、该国的政治价值观(当该国在国内、国外都实践该价值观的时候)、该国的外交政策(当这些政策被看做合理、合法并具有道德权威的时候)。奈提出这一概念之时,恰逢世界进入新的实力转移时期、美国进入战略转型时代,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美国战略界居安思危的素质和能力。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财富。文化虽然不会直接给人类社会发展创造财富,但它可以通过积极的、优秀的层面来帮助人们来实现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于它对人类社会的共享价值贡献的多少,能为大家所共享的程度有多深。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文化软实力问题看作是促进自身文化价值的实现,以及在能够更好地在世界全球化范围内达到一种所谓文化共享的过程,而且它的实现也要基于一国家自身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可靠性和自愿性。
近些年来,随着“软力量”一词在国际关系领域的不断提出,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思想家开始关注软实力在国际战略中的应用,尤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在通过经济、政治、军事等手段以期实现其本国的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之后,人们也在开始反思通过战争、军事威胁、政治渗透等手段达到国家实力的提高之后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同时,随着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伴随苏联国家的解体的两极世界的终结,国际局势开始向着多极世界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通过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以达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二.中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前景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播,实力转移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因素方面,技术、文化、观念等软实力因素也越来越被视为实力的核心要素。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日益变成世界性的,并为达此目的而传播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把哲学、文学也变成世界性的人文科学”,在此基础上“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如此”。
从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其对文化的要求也有着相应的要求,什么样的文化软实力才能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已经成为中国国内许多政治家、学者们所开始探讨的问题。但是,纵观中国发展的现状来看,中国的软实力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其实并不乐观。当前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并不强大,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中国在的软实力建设还有待提高。
在国际关系的层面上来看,中国的软实力建设问题具体落到了外交政策的层面。这里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外交政策本身要符合我们所提出的价格,和谐世界的理念和政策目标就高度地体现了这一点;二是外交政策要能够起到传递这些价值的作用,譬如我们的对外援助政策,就是要设法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途径
(一)推动本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文化宣传其实可以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实际上正是某些文化的推广活动只是处于经济目的的事实,让人们以为理性的文化推广必须遵循一定的商业原则,从而难以接受政治意义上的文化宣传。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文化宣传作为政治手段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而且更加具有政治意义。这种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可以更好的帮助世界各国更好的了解其本国文化,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二)大力发展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打造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发达国家无不是重视教育的国家,也无不是教育水平领先于世界的国家。实际上,教育既依赖于经济发展,也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当然,发展教育也是有不同的途径的,教育要以提高人口素质为目的,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也必须惠及尽可能多的人口。
(三)立足本国国情,吸取国际经验,完善本国制度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无论何时,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样活那样的制度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类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更应该对此问题加以重视,要在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与国外一些国家的有效的制度运用加以剖析并能够正确应用在我国的文化制度改革体制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唐晋主编:《大国策——软实力大战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篇10
关键词:品牌战略;企业文化;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建设对策
1 企业文化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
1.1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品牌本身就是一种企业文化现象,它不只是一个名字,一种符号,而是企业精神的象征,是企业文化与理念的体现。任何一个企业品牌是具有其自身个性特点的,而不同企业品牌的这些个性特点也恰恰是其企业文化所赋予的,企业品牌实质上是企业赋予其产品或服务的一种企业文化信息,是一种企业个性的代言,是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品牌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它时刻传播着企业的精神——企业文化,道德伦理,哲学理念等,展示着企业的形象,表征着企业的素质与实力,同时,企业文化通过品牌,将视野扩展到整个企业文化领域,以对内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对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其中,企业文化的传播,也在不断丰富品牌的内涵,提升品牌的价值。
1.2企业文化是品牌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为企业全体人员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的综合反映,而品牌是一种精神,一种品位,一种格调,它的主要特征是与用户共鸣和推动企业的价值取向。品牌由“品”和“牌”组成,其中“牌”代表着知名度,“品”代表着美誉和忠诚度,这些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形成,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为支撑,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作为联系用户心理需求与企业的纽带,它们的提升,更须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企业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和依据,是凝聚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渗透到商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和意志,企业文化就是品牌的精神力量,品牌价值的核心。实践表明,知名的品牌都是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支撑的。
1.3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完善的推动力。品牌是一个复杂的企业文化系统,品牌的背后是企业文化,品牌作为一种企业文化现象乃至企业文化系统,企业文化是构成它的本质要素,是它的内容与形式,企业品牌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 提高品牌核心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2.1将品牌塑造上升到精神层面。品牌与产品的区别之处在于:品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产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品牌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信赖感和荣誉感,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将品牌企业文化塑造上升到精神层面,是品牌获得生命力的关键,品牌除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还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和美感,企业在塑造品牌企业文化上,也同样可以将服务品牌提升到精神层面,让客户在获得优质服务的同时,获取精神上的慰籍和满足。
2.2推动品牌企业文化的战略创新。品牌企业文化战略是品牌通过创建和承诺良好的服务方式来开拓和占领市场的战略,成功的服务品牌在于实施优质品牌服务而谋求服务创新。并且率先推出具有创新特色的服务,进而超越消费者的一般心理预期,给公众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使得品牌的观念和核心思想在顾客和受众者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需求层次产生差异,需求不同,对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希望提供个性化的销售与服务,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有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并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能否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提供超出客户和消费者期望的服务,是提升企业诚信度,巩固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因素。
2.3挖掘品牌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品牌企业文化塑造上,要赋予品牌深刻的企业文化内涵,突出个性特点,一是要突出地域企业文化特点,品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将无形的企业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赢得广大的消费者,这需要企业用自己的企业文化底蕴去吸引消费者,不同地域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地域企业文化特征和人文特点,其品牌企业文化塑应赋予品牌深刻的地域企业文化内涵,以加深受众者的印象,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要突出行业企业文化特点。三是要突出企业个性企业文化特点,当产品或服务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价格或服务形式上越来越不能制造差异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时候,品牌企业文化正好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因此,品牌企业文化的塑造要突出企业的个性企业文化特点。
2.4拓展品牌的企业文化外延措施。企业文化作用在品牌上,就是如何通过品牌设计水平的体现,品牌企业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外延的拓展,品牌营销网络的建设,品牌服务方式的构成,来进行品牌企业文化的扩张,企业在塑造服务品牌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拓展品牌的企业文化外延,延伸品牌的企业文化附加值。如在构建服务网络、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体现服务增值的同时,开展面向零售客户以及社会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和社会公益活动等,让社会公众了解产品在贡献国家、满足消费、服务社会的同时,努力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为构建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所付出的努力,提升企业产品品牌及服务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同度,提升品牌的企业文化含量。
3 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3.1要重视树立自己的品牌,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企业在竞争中才不会落败。
3.2要努力用好自己的品牌。只有商标随商品一起进入市场被广泛使用后,被消费者所认识,经营者再辅以良好的质量,服务,信誉和宣传,一些好的商品和品牌才能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才能带动产品的产出,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3.3要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创品牌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3.4要积极保护自己的品牌,培育一只品牌不容易,要保护一只品牌也不容易,企业要积极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这是培育品牌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维护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工作。
4 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品牌战略的成功关键之一,是贵在坚持和不断创新。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做出品牌战略的选择,同时必须注重品牌核心价值定位的统一与坚持,注重品牌形象与品牌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就是某种创新的代名词,创新一个品牌不容易,而毁一个品牌则很容易,所以要维护品牌必须加强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市场每天在发生着变化,每天都是新的,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适时改进,一个品牌只有不断地适时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适应消费者,征服消费者,成为百年品牌,一流的品牌必须有一流的管理来保证,企业要认真执行ISO系列各项国际管理标准,积极推行管理信息化,建立一套创品牌的管理激励机制,使品牌建设规范化,持久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有力武器。
5 与良好的企业文化相结合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品牌的建立过程实质是找到一种深入灵魂、深入受众心灵的形象,所以说品牌是感动心灵的艺术,品牌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意味着企业的产品质量高,服务优,信誉好,优秀品牌与企业的先进文化不同分割,企业要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搞好诚信建设,注重品牌宣传,这是创名牌的必要条件,不断塑造好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文化的塑造与传扬,是形成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品牌文化是否与目标市场的特有文化相互交融,则是对品牌文化生命力的最终检验,一种富有亲和力的品牌文化,它不仅要独具个性,更要善于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和沟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创建世界品牌的根本。
- 上一篇: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办法
- 下一篇:病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