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篇1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含义 特点 途径

现阶段,我国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对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有着强烈要求,并对教师拥有高尚职业道德有着高度认识。在教育系统内外都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何为教师职业道德呢?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比起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高的自觉性、更强烈的典范性和更为深远的影响。教师往往被社会上的人看做最有教养、最讲文明、最有德行的人。教师的言行所体现出来的社会道德,往往成为人们判断是非、善恶、荣辱的标准,并因而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和社会风尚。同时,教师的道德面貌还直接影响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的品德。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道德的这种影响将更为广泛而深刻。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性质上,从属于社会主义道德范畴。它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根据教育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特点,向教师提出处理这些关系的具体道德规范和要求,使之带上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它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具体和一般的关系,是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教育劳动的教师。使其在从事塑造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灵魂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与教育事业,教师与教育对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注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从而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信誉,以获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一)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道德水平集中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上,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根本的道德要求,教师应该把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天职。因此,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动力。如果对教育事业本身就不热爱、不热心,没有坚定的信念,当然谈不上尊师爱生,勤于进取,精通业务,为人师表,忠于职守了。热爱教育事业,要解决职业认识的问题,也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理解。理解是热爱的基础。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种放眼未来,勇于献身的职业;是一种热爱学生,童心永在的职业;是一种辛勤耕耘,乐在其中的职业;是一种精心雕刻,不断创新的职业;是一种为人师表,催人上进的职业的时候,才算对教育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理解其伟大和神圣之所在,进而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忠于职守,要求教师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人民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谋取私利,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化为春雨浇灌幼苗。

(二)热爱学生是衡量师德水平高低的标准

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是教师的使命所决定的。高尔基说得更明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教育中,高尚纯洁的爱,是一座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灵深处的金钥匙。有了它,一个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让科学真理像甘露注入学生的心田,从而开出朵朵绚丽之花。

(三)热爱教师集体,团结互助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为了搞好教育工作,教师不仅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只有教师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协调一致地活动,教育工作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师集体才能给学生集体良好的道德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还必须为建设良好的教师集体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是教育过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注意将动机与效果有机结合。辩证地看待教育活动中的动机和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这样才能公正地、准确地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在评价中还应注重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呈现形式。口头评价具有随时、随地、及时根据素质教育的善恶观或批评、或表扬、或鼓励对某一教师或某教师群体的教育行为作及时评价。这样做可以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是非,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并按照这些准则和规范来调整与安排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提高教师自我培养意识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繁重、复杂、见效较慢的工作,长期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师德及它的主要内容在人们的头脑中淡薄了,有个别教师甚至道德沦丧(腐化、拜金)。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培养意识,提高教职工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实践,这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

(三)加强实践,探索规律

篇2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性;实践

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历程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正逐步迈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制度规范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趋于丰富、实效。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只有吸取传统师德的精髓,借鉴他国师德教育的先进理念,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伦理,打造出高水平的教师专业队伍。

一、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发展

(一)从经验到法规:第一个十年

党的之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重新提上日程。1983年,全国教育工会召开老教育工作者座谈会,讨论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对各地学校开展师德教育起了有益的推动作用。1984年,在总结各地学校制订师德教育规范、开展师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该试行草案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六点要求,规定了教师个人在处理与国家、社会、家长、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时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尝试吸取各地方院校师德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次以明确的法规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规范的文件,对推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范的明确和完善:第二个十年

1991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基础上,重新修订、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的基本精神与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保持一致,但也反映了新的时代要求。1997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一部分教师受到“全民经商”浪潮的影响。这种新形势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1991年,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修订并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增“廉洁从教”条目,旨在引导教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师德内容已经逐步渗透到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次修订的规范成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三)凸显专业性和务实性:第三个十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师德规范逐步凸显其专业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对各类不同性质的学校提出了各自的师德教育规范。2000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进一步完善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该规范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提出六项要求,特别突出强调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及其教育机制受到重视。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关于师德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的热议。同年6月,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纳入其中。新修订的《规范》增强了可操作性,这正是过去的《规范》薄弱的一环。其中的条目是教师经过努力可以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且每一条目的最后都列举出教师不应该做的行为。“如在‘热爱学生’条目中,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2]

二、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演进

(一)对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认识逐步清晰

第一,从强调政治性到凸显专业性。在我国为师者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是古代重要的师道思想,以教至治是教师的神圣责任,教育与政治的贯通是教师不可推卸的义务。[3]我国的人民教师被赋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神圣使命。教师一度被认为是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传递者”,政治色彩浓厚。相应的师德规范、师德教育偏重于从政治上、思想上对教师提出要求,而不仅仅是从教育这一特殊而又相对独立的专业领域来看待师德教育。然而,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性随着教师专业化越来越凸显。“在教师专业化的运动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换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线索。教师质量与专业精神不能分离,因此由抽象、模糊、未分化的师德走向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伦理规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教师越来越被认为是专业人员,其道德建设逐步与国家政治相剥离,教师职业道德被认为是其专业领域内的事。

第二,从强调德行到关注人性。教师曾经一度被推向神坛,人们期望教师理当“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忽视了教师首先也是一个“人”,有其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新世纪以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职业倦怠等问题。如,有的学者从“为人师表”的时空范畴和行为范畴切入,认为“为人师表”作为教师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应限制在教师从事职业活动的特殊时空范围内,而不应当把它扩展到一切时空范围,也不能泛化到教师的一切言行中去。有的学者从法治的视野认为,多年来社会领域存在着以“灵魂的工程师、蜡烛”等赞誉性、感彩浓重的描述代替对教师切切实实的社会地位现状加以理性分析的倾向;呼吁用理性的、法治的精神改造我们的教育管理思想和行为,既不把教师妖魔化,也不把教师神圣化,还教师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身份。月从这些观点可以发现,教师的身份不再被泛化,教师的角色不再被“神化”。只有给予教师最大的尊重与爱护,才能挖掘教师人性中的德行。

(二)师德教育方法趋于实效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传统教师教育体系下的师德课程教学一般只限于课堂理论讲授,而缺乏其他教学渠道和形式,所以只能讲解关于师德厉测、师德规范、师德范畴等理论知识,与此相应的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是陈旧落后的灌输方法。”当前,随着我国对师德教育实效性的关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不断趋于多元和务实。

第一,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策略。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职业道德认识和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其师德水平与需求并不相同,需要不同的策略。所以,在师德教育中,我们将师德水平与教师需求进行分类,对促进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采用榜样学习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师德教育。运用榜样示范、教师故事、视频电影、真实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在师德教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比如,历年举办的“全国十杰教师”评选活动及“十杰教师”在全国范围内的巡回演讲,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教师们的共鸣。

第三,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注重反思学习。通过反思培训模式,教师对自己的师德活动进行评价与思考,是师德培训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使教师遵从既有的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教会教师如何应对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冲击,教会教师作出选择,避免理论上的高调和实践中的迷茫。(三)师德培训职前职后一体化

师德教育作为教师教育重要的一环,其发展与教师教育系统密切相关。我国自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以后,逐步确立了定向型、封闭型的教师教育体系,新师资的师德培养主要靠师范院校在职前教育阶段进行。但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贯彻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虽然职前师德教育能培养师范生对教育工作的理性认识和一般的工作情感,但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土壤在于职场的锤炼,在教育教学的生动、丰富而复杂的情境中。因此,以各级各类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为主要渠道的职后师德培训得到迅速发展。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等教师培训机构要积极承担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任务。《意见》对职后师德教育也做了相关规定,要求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制度,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三、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到师德教育模式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师德教育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不断走向专业化和实践领域,真实的教育职场越来越成为教师师德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方面零散的经验也逐步被更为系统规范、更具操作性的制度所代替。

(一)从“职业”走向“专业”

教师道德从传统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化是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内在构成和重要标志。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往往是一般道德规范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而没有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导致师德建设经常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专业性”实质上是指某一行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性”。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换首先意味着教师应被当作特殊的专业人员来对待,要有其特定的行业道德。其次,我们应当从专业生活的角度理解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将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解为专业生活的必需。当然,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或专业伦理的转换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教师职业道德从“职业”走向“专业”是我国师德发展业已出现的新趋势。从“职业”走向“专业”预示着“通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即将落幕,“不可替代”的教师专业道德逐步建立。

(二)从课本走向实践

多年来,我国师德教育主要是在职前培训的课堂上完成的,其主要方式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的师德知识进行集中说教和灌输。“道德教育具有的实践性是与知识教育的本质区别,关注教育实践是重塑师德教育的必然选择。”师德教育从课本走向实践,首先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与养成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产生职业道德需要,并逐渐地转化为道德观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其次,师德教育从课本走向实践意味着教师要勇于接受新的理念,通过教育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形成“实践+反思”的教师职业道德成长模式。再次,教师最重要的道德实践表现为与学生的交往。教师作为大众预期的道德楷模,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有深远的影响。要培养良好的师德品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过程是最好的道德实践。

(三)从经验走向制度

“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变是人类教育生活历史性进步的一个重要表征。”同样,将零散的师德教育经验上升为制度层面,是克服师德缺失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师德建设要努力达成的目标之一。合乎伦理的师德教育制度是加强道德他律的重要措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确立为师德教育从经验走向制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仍有不少制度急需建立。从美国等西方国家教师伦理建设的经验来看,我国在师德建设方面,操作性强的制裁和惩罚制度一直比较缺失。一些师德规范,由于缺少奖惩制度的保障,在实践中难以落到实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例,其条例主要以提高教师道德水准为着眼点,属劝诫性的寻条,充其量可以对有德行的教师起作用,而缺乏对“缺德”教师的鞭策力量。同时,科学的师德评价制度也需要建立和完善。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子项目“教师教育评价与管理制度创新”之“教师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明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与原理[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61—67

篇3

一、“师德红线”的界定

教师职业道德也称为师德。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如果将“师德红线”作为一个概念来界定,就须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只有概念界定得准确清楚,才能为开展学术探讨提供基本的逻辑价值基础,也才能为制定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和标准奠定坚实基础。就“师德红线”的内涵而言,一般来说,是指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它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为人师表最基本的资质和资格,也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就其外延而言,特指是教师(特定主体)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特定时空)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特定行为操守)。因此,这就决定了师德与教育道德、教育政策、教育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红线”可以理解为“底线”,即对教师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既然有底线的量的界定,那就会产生量的多少区别,进而必然导致质(后果)的不同。比如,如果一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就已触碰了“师德红线”的话,那么显然十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仅从量上已经严重触碰了红线,更不用说一次体罚与十次体罚对学生造成的身心损害程度的不同了。当然,损害后果质的不同与体罚的手段、方法、情节、主观过错等紧密相关。

综上所述,仅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红线”作出精确、具体规定似乎也并非易事。如果这个基准不确定,制定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就缺失了依据和基础。

二、“师德红线”内容体系的构建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较之于法制建设,构建“师德红线”的内容体系好比“立法”环节,也可以称为“制定规矩”环节。即规定一系列相应具体明确的行为规范,规定教师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做,并以此作为鉴别、判断教师是否触碰“师德红线”、是否“合德”与“违德”以及应承担何种肯定与否定后果的标准。显然,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构建“师德红线”内容体系应考虑师德内容涵盖的主要方面及其层级划分、考评原则与方法、考评主体与机制、考评结果处理等。

虽然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规范性、强制性、职业性、发展性、阶级性等特征,但职业性却是其本质特征。因此,构建“师德红线”内容体系必须体现职业性的特征。具体来讲,必须围绕教书育人这一职责和使命,对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作出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划定“师德红线”。

事实上,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或者从逻辑基础上看,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划定“师德红线”最直接的依据。前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总的概括性的规定,后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的细化。由此说来,直接依据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划定“师德红线”是最快捷和节省的办法。当然,这种借鉴并非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一个既要尊重历史,又要立足现实,还要展望未来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纵观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过程,从1984年第一次颁布至今,我国共四次颁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继承与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一次修改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或者说都是与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和要求分不开的。

如1997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对传统道德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一部分教师受到“全民经商”浪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教育规律或与教师职业道德不符的商品意识或行为。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师育人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为适应新形势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1997年8月7日,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工会修订并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增“廉洁从教”条目,旨在引导教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再如,2008年修订的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6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此次修订距上次即1997年修订已有十余年,其间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本身发生了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其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2008年6月26日,为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崇高师德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有关部门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布于众,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此外,2008年汶川5・12地震中由于教师的不同表现而引发的师德大讨论,也是推动本次教师职业道德修订的一个诱因。

不可否认,此次划定“师德红线”,与我国近期接连发生的多起教师学生、体罚学生等恶性事件以及明禁暗存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私自有偿补课等较为普遍现象的存在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构建“师德红线”内容体系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应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从横向结构考量现有内容是否涵盖了师德的所有方面,它们之间是否有遗漏或重复交叉之处,然后从现实性和前瞻性的角度进行取舍与优化。其次,从纵向结构按层级对现有内容进行细化,并以命令性规范或禁止性规范的形式具体列举出属于“师德红线”的范畴。这是一项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从理论上讲任何行为规范标准都不可能穷尽所有行为,因为客观现实是复杂多变的,何况教师的职业道德已渗透到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师德红线”与教育政策、教育法律、学校管理规定等行为规范之间的关系

道德与政策、法律、制度均属于行为规范的范畴,对人们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整,只是在调整的内容、范围、角度、方式、手段、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已,但又表现出极大的一致性。一般而言,凡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提倡和肯定的,也是我国教育政策、教育法律和学校管理规定肯定和支持的;同样,凡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行为进行禁止和否定的,我国教育政策、教育法律和学校管理规定也会作出禁止和否定性的规定。如关爱学生和为人师表一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对教师教书育人行为作出的基本要求。而在我国教育方针、教师法、学校管理制度中,不仅作为一种倡导性规范,更是作为教师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提出的。同样,体罚学生在师德中则作为禁止性规范而提出。

可见,“师德红线”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从道德的角度对教师的行为作出最基本的规定,它是教师不能触碰的,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教育法律和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由于道德实施主要依靠当事人自律和社会舆论,缺乏法律应有的强大的强制性和制裁措施,因而,“师德红线”的划定需要教育法律的强力支持和保障。当然,教育法律的顺利实施也需要道德的前期铺垫和辅助。

篇4

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师德规范建设,换言之,师德规范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将成为师德建设必须关注和予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对我国师德规范文本的分析为例,分析师德规范建设中的问题,并试图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我国师德规范建设中的问题:以师德规范文本为例分析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文本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师德规范建设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从形式上考察,我国已有的师德规范,普遍没有突出教师的职业特点,这一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师德规范建设尚没有触及到师德规范的本质,与师德规范专业化建设的距离还很遥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与教师职业特征结合不强,用共同的职业道德指代教师的职业道德。正如檀传宝教授所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总共罗列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德目。其中,一些条目只要将主题词替换就可以变成其他职业的规范,说明这一师德规范不具备最起码的形式上的职业规范的要求。第二,与教师劳动的专业特征结合不强。如“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等,这些师德要求没有错,但仅限于这些过于概括、空洞的经验性表达,削弱了师德规范的理论深度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又如对“廉洁从教”的具体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我们暂且不谈这一规范所表达的伦理内容本身是否考虑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只从规范的形式是否专业、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规范显然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最起码的专业性。如,从规范功能的界定看,师德规范主要应该是一种包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并发挥引导和约束功能的规范,这样宏观的规范,显然极易流于形式,失去其引导和约束功能。

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分析,我国已有的师德规范并不具备师德规范的一般专业特质。第一,考察师德规范的内容,发现已有师德规范不具有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无法体现师德规范是一种维持和谐的教育秩序以及人际关系的道德内涵。第二,纵览全文,作为一种有关道德的规范,现有师德规范只注重对教师义务的要求,同样无法体现使教师职业有尊严的存在以及教师个体快乐生活和成长的道德本质。第三,从师德规范的层次性来看,已有师德规范仍然停留在道德理想层面,师德规范容易口号化。口号化便于传诵,但缺少实际的引导作用,不利于操作。与此同时,其内容的陈述过于随意和宏观,不够专业、更不够具体。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对第8条“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这些要求不仅没有突出教师劳动的专业特性,对教师道德实践缺乏强有力的指导,而且许多内容更像是对教师公德的要求。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师德规范文本对这些条目的具体解释,这一缺陷更加明显。第四,师德规范文本缺乏对执行主体和机构的责任与权利的规定,以致于与师德规范有关的道德实践多数简化为文件学习,师德评价往往简化为教学评价,教学骨干等于师德标兵。所以,社会各界对师德规范的认知度和认同度不高也就不难理解了。根据这一师德规范文本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认为,我国师德规范建设有待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

当然与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西方各国的师德规范相比较,我国师德规范建设也有其优势。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有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师德规范与西方各国相比要求普遍较高,这一点也符合教书育人的价值追求,更能弥补美国师德规范由于一味的底线要求常常与法律相联系,致使教师不断面临各种法律诉讼的不足。

由非专业水平向专业化过渡与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师德规范建设不断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对于我国来说,师德规范建设要走向专业化,不仅要立足自己的文化传统、发扬自己的文化优势,更为重要的是要遵循师德规范建设的本质要求。可喜的是,在2008年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的结合比较好地处理了道德理想与道德原则、规则的关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充分发挥规范的引导和约束功能。与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比,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比较好地考虑到师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师德规范的内容及表述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二、我国师德规范建设的出路探寻

长期以来,教师的道德主要靠自我修养来保证,主要强调“义务感”“道德良心”在教师道德养成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在师德建设过程中错误地处理了他律与自律在个体道德养成上的关系。事实上,在目前师德失范频频、外界环境诱惑和负面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个体自律的有限性不断暴露出来,仅靠“自律”是难以完全解决问题的,需要加强具有很好的适切性的师德规范建设,弥补“自律”的局限。基于对我国师德规范文本的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探寻我国师德规范建设专业化的出路。

(一)师德规范的内容,要体现教师劳动和师德规范的专业特性

第一,要充分体现教师劳动的专业特点,必须处理好师德与私德、师德与公德的关系。梁启超在《论公德》中写到,中国传统道德“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教师职业道德也不例外。一直以来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往往与教师的公德和私德相混淆,甚至是私德代替了师德。这一点在我国已有的师德规范文本中表现比较突出。因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首先必须集中于教师职业的道德,而不是教师的道德。与此同时,教师职业道德尽管属于社会公德范畴,但却并不等同于教师的社会公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该从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入手。尽管教师私德和教师公德与师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少私德和公德的教师,我们很难说他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但同样不具备师德的教师一定也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作为具有专业伦理特征的师德规范一定要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而不是仍然徘徊在低水平的教师道德的经验性描述上。第二,要完整地发挥师德规范的专业特性及其作用,必须在内容上处理好师德规范中道德理想、道德原则以及道德规则的比重,并合理定位师德规范所主要发挥的功能。基于对我国已有师德规范道德理想太过,道德规则不足,激励有余而约束不足的情况,今后我国师德规范建设必须在尊重传统文化对教师职业高要求的前提下,重点细化教师职业的道德规则,以使师德规范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在师德建设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尽管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内容上一定程度体现了师德规范的专业特性,尤其对每个条目的具体解释更加体现了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增加了规范的适切性,但六大条目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职业和劳动的特征,仍然有1/3的要求是适合于其他各行各业的。

(二)师德规范的本质,要适当关注教师职业的专业权利

正所谓是“殊途同归”,无论是通过约束还是激励的手段,师德规范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提升教师专业生活的境界与品质。在教师自律意识和能力受到严重挑战与冲击,在已有师德规范约束功能并不完善的今天,具有明显约束功能的师德规范更能实现这一最终的目的。因此,在师德规范中对教师基本义务的规定、不合乎教师职业要求的不当行为的约束等都是在所难免的。但规定的越具体,缺少专业伦理关怀的意味就越明显。这是任何一种规范或制度都面临的悖论所在。但是任何师德规范再苛刻,其首先应该注意和维护的是教师的专业形象权和教师的专业自。所谓专业形象权,是指任何师德规范都不能有损教师的职业形象。所谓专业自,是指任何师德规范都不能干涉教师依据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行使教育专业决定的权利。这说明师德规范不仅要规范教师所应尽的义务,同时更应该给予教师行使一定专业权利的保障,保证教师的专业自不受外界干预。这一点在社会舆论影响教师专业判断,家长指责教师言行的当代显得更加必要。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是教师最大的专业权利,旨在提升教师专业生活能力与素质的师德规范还必须在制定道德规则的基础上,确保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在师德规范中的比重,从而营造一种道德成长和生活的共同愿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良好的专业成长和道德实践的空间。

(三)师德规范的建设,要组织和完善教师的专业团体

师德规范建设不等于师德规范文本的制定。在师德规范建设中,师德规范的制定与师德规范执行机制的完善同等重要。尤其在今天,与师德规范文本制定相比,师德规范执行机制的完善更为关键。师德规范的执行与法律的执行并不相同。一方面是因为行政或国家法律机构的参与易使教师专业权旁落,而真正具有行政性质的师德规范的执行实际上也只能够停留在学校层面。对师德规范来说,学校之外的社会与国家并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执行能力,他们主要通过社会舆论以及国家宣传来发挥对师德规范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则因为道德的问题并不能够完全通过法的形式来解决,师德规范的行政执行以及国家监督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补充。考察美国师德建设的发展我们发现,教师专业团体在师德规范执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我国目前教师专业团体和专业组织还不成熟的现状,我们认为师德规范建设,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师德规范文本,同时更需要建立和健全教师的专业团体和专业组织。专业团体和专业组织的建立与健全将是师德规范建设走向专业化的标志之一。

篇5

关键词:高职;男女大学生;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比较研究

学校能否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有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队伍是组织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1]。因此,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对培养上百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高职毕业生,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拟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调查研究,为建设高素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更好地满足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期望,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内在动机机制之一,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源泉。它影响个体的思维、意志和素质的发展,是一个与人类发展个体成长与潜能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是对教师在教学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师生关系、职业道德、外表形象等多方面的心理期待与要求,是他们进行理想体育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以浙江省在校高职大学生650人为研究样本,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32份,回收率为97.23%,其中有效问卷为618份,有效率为95.07%。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满足统计学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单因素采用5梯度量表法,如:很不重要(1分)、不重要(2分)、一般(3分)、重要(4分)、很重要(5分);(2)数理统计与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处理均由spass13.0软件完成);(3)专家咨询法;(4)文献资料法;(5)访谈法。

二、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总体需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是指大学生对体育教师所应有的职业素质能力及自身素质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总体需要排名前三位的是职业道德、人格形象和教学能力。说明在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和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新时期高职大学生依然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优秀文化――师德放在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首位。高尚的师德是完善人格形象的基础,只有拥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才能用自己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才能把自己过硬的教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充分地发挥,才能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调查结果也正应验了“做事先做人”的格言。

(二)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类型需要的调查研究

我们从教学管理、师生教学和师生关系不同角度对高职大学生所需要的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民主管理的、合作指导教学过程的朋友型体育教师。然而,从管理角度来看,也有43%的学生喜欢自由型的体育教师,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比较分析

1.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需要的比较分析

教师的职业道德既是教师人格特质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2]。职业道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内在动力,是调节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合力效应的粘合剂。调查表明: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首选,敬业精神、责任心强、公正公平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需要。敬业精神是体育教师对教育这一平凡而崇高职业的神往和进取的思想境界。责任心是体育教师教育的理性和教育智慧的力量,是师爱和师生精诚团结的力量,是促进学生发挥更高形式和更高层次的自我潜能的力量。公正公平是体育教师从教生涯表现出来的正大光明、质朴和公道的品质,它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亲切感、安全感、理解感、信赖感和共鸣感。在新时期要重塑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才能成为大学生心目中道德的典范、生活的楷模和学习的合作伙伴。

从不同类别高职学生的情况来看,男生比女生更需要体育教师能以理服人(P=0.00

2.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形象需要的比较分析

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师人格形象更具有经常性、外在性和直观性特点,体育教师内在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以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朝气蓬勃和极具耐心的人格形象,可以内化形成教师独特的人格特征,可以升华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能够感染和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育力量的活的源泉。调查结果显示:完美的人格形象是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第二位选择,耐心细致、平易近人和情绪乐观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形象的主要需要。

从不同类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的分析结果来看,男女生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的总体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把耐心、平易近人、富有激情作为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的前三位,而女生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前三位的分别是有耐心、情绪乐观和平易近人。在乐观情绪(P=0.026

3.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需要的比较分析

调查表明:课堂教学能力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第三位选择。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合作能力、激发运动自信心、耐心地纠正错误和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需要。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前提;培养合作、学会合作是大学生学会生存的基本要素;树立信心是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耐心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也是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对体育教师的独特要求,学生只有正确地掌握运动技能,才能真正在运动中体会到乐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才能真正树立起自信心;正常有序的课堂组织是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体现了现代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教师课堂的职业素质行为不仅仅是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者,而是大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男女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4.390,P=0.036

4.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师生关系需要的比较分析

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表现为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上的交往可促使师生间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应。体育教育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平等、民主、愉快、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加体育教学的情感色彩,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教学效果。调查表明: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意见和师生间有亲近的关系是高职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主要需要,而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权威地位、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将被平等、和谐、共享的师生关系所取代。

5.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需要的比较分析

事物的内容决定着事物的外在形式,但内容必须通过外在形式加以反映。教师的内在素养只有通过外表形象才得以表现。仪表作为一种非语言因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学生对教师感觉的产生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仪表形象。统计数据表明:体魄健康、整洁得体、形体优美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的主要需要。

男女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的总体需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体育教师衣着整洁得体(P=0.000

6.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需要的比较分析

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体育教师智力因素与知识、技术技能等的有机结合。丰富的体育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运动技术技能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需要的重要内容。从统计分值来看,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外语水平、性别需要、学历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指标关注较低。

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全面的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是体育教师完成职业素质任务的必备条件;先进的教育理念则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新型学生观、新型教学观、新型教育观、目的观和过程教学观的体现。

男女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在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3

三、结论

高尚的职业道德、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主要需要。敬业精神、责任心强、公正公平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需要;耐心细致、平易近人和情绪乐观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形象的主要需要。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合作能力、激发运动自信心、耐心地纠正错误和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需要;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意见和师生间有亲近的关系是高职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主要需要。健康体魄、整洁得体、形体优美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的主要需要;丰富的体育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运动技术技能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需要的重要内容。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在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

四、建议

体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正确的人生观、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和人格引导感染学生,使体育教育成为学生高尚人格生成的熔炉和圣地。体育教师应从现代体育教育观出发,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鼓励、学会创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走进新课程。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关注健康安全、培养合作精神,构建充满生命力、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课堂运行体系。体育教师应针对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需要,加强自身职业素质,择取教育行动与方法,努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地开展“个性化”教育,以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高校行政部门要研究和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倡导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意识和职业素质培训计划,促使体育教师能够扮演并担当好多重角色,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多重需要,确保高水平的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法治与人治相对,意指国家采取一系列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一般而言,法治不仅包含着法律和制度,还包含着思想、意识和理念。前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隐性的“法治”决定着法律和制度的合理性及其能否获取普遍的服从。

1.逻辑关系:共同使命征途上的“相依为命”

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一部分,隶属于德治。故此,我们上升到概念层面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这一角度来理解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亟须法治的必然性。其一,从内涵上看,法治与德治的价值互蕴。无论是德治,还是法治,我们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德与法的标准是什么?显然,只有体现社会普遍利益的法律才可以获得社会的普遍服从。这就是说,法律的权威必须源于自身所包括的道德内核,譬如体现人们对幸福、安全的期盼以及对正义公平的追求,否则它就会成为形同虚设的“死法”。道德的标准也是一样,多元化的道德必须借助于法治的民主与平等的意涵,方能为现代民主社会所接受。其二,就社会目的而言,都是维护社会统治。“法治”与“德治”均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两者皆是为了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使社会处于健康发展状态。其三,从调节机制来说,两者互成“补角”。前者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社会教育来培养人们道德情感,通过道德谴责来惩罚道德失范行为,是一种“软调节”;后者是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或认可法律来约束或制裁人们的行为,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是一种“硬调节”。其四,从法治建设对“德治”的作用来看,“法治建设不仅关乎法律的健全本身,而且关乎我国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因此,以法治推进道德,是我们时代所面临的伟大使命”。学前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同样受到法治的影响。因此,用“法治”来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从逻辑关系层面上来说是行得通的。

2.实践诉求:幼儿教师师德失范行为需要法治的介入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旧的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冲击,新的道德规范尚在建立之中,而教师正处于新旧道德交替的历史嬗变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考验。在此情况下,由于道德调节本身的非强迫性,一些幼儿教师严重违法行为屡屡出现,包括常见于网络的“虐童”事件、渐行渐远的“喂药”事件和偶有发生的“校车安全”事件等。对此,学前教育专家冯晓霞说道:“我们现在的法律太不完善,很多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像是一个宣言和原则,对于这些违法的教师太宽容,很多虐童事件曝光后,无法处置,难以量刑,当事人仅仅被拘留和罚款,最后便不了了之。对于这些不止一次殴打、伤害孩子的教师,我们不仅要让他们负起相应的刑事责任,更要永久性地禁止他们进入这个行业。”很显然,由于“法治”在幼儿园的缺位,致使一些幼儿教师为所欲为,即使获得相应的惩罚,当事人受到了教训,也不能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强硬的威慑力,幼儿教师在内心深处欠缺“法律的威严性”。故此,我们必须在加强幼儿教育领域的法治建设,以规范和引导幼儿教育实践。

3.现实困境:法治建设在幼教领域的“搁浅”

宏观层面,学前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师德建设无“法”可依,需要“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我国已有的学前教育法规从内容上看较为全面,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在有效性和强制性上都存在着不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此外,涉及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内容较少,缺乏有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相关规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只能依据《教师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而这些法律法规具有普适性,其中教师行为规范也大多属于指向性法规。指向性法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实践的宽度,但无法为专业、特殊的幼儿教师群体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行为标准依据,从而难以约束教师道德失范行为。有关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处于中空地段,不仅造成了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无法可依,还使学前教育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微观层面,幼儿教师的法律意识不强,师德建设缺乏内在的约束力。法律意识在内容上包含“对法现象的知晓、理解和把握;对法规范和法行为的情感、评价和态度;对法现象的意愿、要求和期待”。在现实中,一些幼儿教师在以上三个方面表现得不尽人意。其一,对基本的法律常识的缺乏。譬如,一些幼儿教师为吸引家长以便获得更多的生源,通常以本班、本园的儿童生活及活动的照片作为宣传的噱头,丝毫不知道这已经侵犯了《民法通则》中规定的儿童享有的“肖像权”。其二,对法的情感“疏离”。这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仅仅将法律(如《教育法》《教师法》等)作为自己行为的最低要求,形成了“在幼儿园工作只要不违法就行了”等类似的心态,缺乏对法律精神的信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由于环境影响的复杂性以及一些幼儿教师(特别是新手幼师)自身情绪自控性较低,屡屡曝出幼儿教师体罚、虐待儿童等师德失范行为。三是用法的意愿不高,当教师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诸如一些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园签订《聘用合同》后,教师对待自己不合理的薪资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时,不能积极运用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

二、以法治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对策探寻

法治包括法律、制度和执行过程中的普遍服从。从法治的外延出发,基于其与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关系,可以从三方面探寻可行之策。

1.加快《学前教育法》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

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以法治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先决条件。《教育法》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学制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这从法律上确认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至此,社会各界就一直为制定《学前教育法》而努力。1998年开始,庞丽娟教授就学前教育立法问题提交提案,直到2001年,该提案才被作为民进中央的提案提交到政协大会。2003年,学前教育立法被列入十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规划,2004年,该委员会开始进行立法调研,并于2006年年底委托教育部开展学前教育法案的研究与起草工作。2007年11月,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2011年2月,教育部在公布年度工作重点时,指出要在同年启动学前教育立法。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学前教育法列为立法项目,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加快立法工作进程。2013年,教育部已全面启动学前教育法的起草工作,开展立法调研。综上可知,从学前教育立法提案到现今,大约经历16年,其立法进程是缓慢而艰辛的。而在此之前,《义务教育法》(1986)、《职业教育法》(1996)、《高等教育法》(1998)都相继颁布与施行,而学前教育至今仍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律,使其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规范和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要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提高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保障学前教育发展。加快《学前教育法》的立法进程还是“由学前教育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需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需要;构建完整的教育法制体系的需要;顺应学前教育立法国际性趋势的需要”。在推进立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前教育立法以《宪法》《教育法》以及《教师法》为直接立法依据,并适当考虑《未成年人保护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第二,遵循学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包括“强化学前教育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强化学前教育的公共性与公益性;以公平和均衡为基本立法价值取向,优先保障并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第三,突出幼儿教师师德的地位,对幼儿教师的师德行为给予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并界定师德失范行为的程度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第四,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法的立法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相关规章、制度条例等,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科学的法律。

2.构建有效的幼儿教师职业宣誓制度,内化外在约束

“道德需要制度的伦理关怀。通过制度的合理安排使各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得到正当解决,这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如果没有制度调节来奠定和保持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基础,那么道德自律在利益冲突面前是很难维持巩固的。”制度在道德建设上无论是外在伦理关系的调节还是内在道德自律的巩固都起着基础性作用。宣誓作为一项仪式,具有“证明;相互取得信任;建立共同体;合法化”等作用,建立起职业宣誓制度,可以为职业道德的建设提供保障。目前,在我国医生、公务员、律师、医生等职业中已相继建立职业宣誓制度。幼儿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却缺乏有效的宣誓制度。实践证明,宣誓对教师是有积极作用的,例如,可以内隐地强化教师的角色认知;有利于教师职业情感的陶冶;有利于未来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和激励。更重要的是,构建幼儿教师职业宣誓制度是把法治落实到实处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诚如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上所写:“誓言在罗马法中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没有比立誓更能使他们遵守法律了”,便很好地诠释了宣誓能够促进法律的普遍服从达到内化的作用。构建宣誓制度,首先必须要通过明晰的法律条文对教师宣誓制度予以确定。如果在法律上缺乏制约,致使宣誓制度欠缺相应的地位,则易造成宣誓活动流于形式。因此,须从宣誓的主体(幼儿教师)、宣誓的对象(宪法等法律或国家)、宣誓的时间(入职时和教师节)、宣誓的内容、宣誓的仪式(奏国歌等)等方面做出翔实的规定。其次,重构新时代的教师誓词。鉴于“追寻职业道德的源泉,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重构教师职业誓词,是时展的要求”,因此,幼儿教师的誓词应当主要包括: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信念坚守和献身教育事业的专业理想;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职业态度及职业精神;教师对与教师职业相关的他人(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承诺;宣誓者对本人的严格要求(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教育者的条件)和对教师实际生活(教师在其中所能体会到的甘与苦)的接受与承诺。其次,明确宣誓的流程。其流程可根据具体的宣誓大会而定,但笔者要强调两点:一要有视、音频等记录,为幼儿教师日后工作提供自我监督;二应有其他非教育部门人员到场,以督促活动的进程。最后,要为宣誓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通过经费的投入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提高幼儿教师的法律素养,倡导依法执教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构;师德建设;师德评价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51-02

[作者简介]黄小琴(1987―),女,广东汕头人,硕士,三亚学院管理分院助教;石葵恋,女,海南乐东人,本科,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而职业道德,是指“从业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1]。职业道德主要反映社会对于职业的要求以及职业本身的特殊利益和要求。[2]

从体制上看,教育由国家管理和监督,大学属于国家的教育机构。从教师的社会地位上看,大多数教师属于中产阶级中的平民。民众眼中对教师行业的认识是:收入不高;地位不高;没有太大的可能发财致富;工作时间较为自由,更适合女性从事。教师自身则是在教学和科研中两头奔波,寻找二者的平衡点。

一、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实际教学生活之中,高校的师德教育往往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建立具体、可实施的规章制度。国内也频频出现高校教师将科研放在教学前面,认为个人要发展,就得努力科研,教学只要不犯错误便可。

(二)师德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有约束力、可评判、能实施的师德评价体系。当前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很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处理实际出现的新问题,有必要对师德建设体制和规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三)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乏力

现阶段众多高校都建立了师德监管部门,并对师德评价实施奖惩制度。但奖惩内容空泛,评价标准模糊,执行力度不强仍是监督激励机制的软肋。

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师德建设准则细化规范化并赋予法律或规范效力

国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比较模糊,师德固然重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条款也较为模糊,很难得到量化。教师职业道德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一般依靠教师的自我约束和个人道德水准,外部约束的作用很难得到体现。针对国内师德核心内容的模糊、粗放转化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进行量化的教师道德伦理的规范。教师职业规范制度的成功例子来源于教育和经济都高度发达的美国,在1968年,美国教育协会颁布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从“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一般态度”两个维度详尽规定了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所应当遵守的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上获得一致的好评和赞扬。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美国教师教育协会提出教育专业的知识要求[3],并于1986年,再次修订《教育职业伦理准则》,此次修订重点强调教师恪守职业伦理以及承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价值引导的责任与义务。

(二)教师师德的评价标准应与所属大学类型相对应

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不同类型的大学的培养人才的类型、目标各不相同。科研型大学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综合型大学则是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不同类型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学校的办学目标,教学土壤,依托丰富的研究材料和科研人才,针对各自学校特点制定出更为细致、可操作、符合不同类型高校次教师、不同层次高校教师需求的职业道德标准,通过切合实际的教师师德规范和标准的量化执行,使得师德建设逐渐发展为教师群体的自觉、自律行为;具体做法可以在评价体系的权重上进行科学研究,科研型大学的师德量化标准中可对教师的科研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方面的量化权重可适当提高;针对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师德评价体系中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素养则适宜分配较高的权重。

(三)教师自尊的重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兴,系于教师。”大学教师队伍是学校活力的孕育者,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这股核心力量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不得不向现实弯下自己耿直的脊梁。现实生活中不乏诸如“某某名校教师放弃教师岗位,选择下海经商”等新闻报道。除了惊诧,我们不禁要思考,这种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撇开教师职业的光环,从社会经济学角度而言,教师的本质是一个社会人,具有社会属性。也就是说教师是劳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通常在中国式的大家庭中,教师还是家庭的经济顶梁柱,承担着家庭收入的大部分责任。教师弃教从商的根源是否与眼下社会不合理的教师经济地位有关系呢?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说,教师是以出售自己的脑力劳动产品的方式参与社会大生产,从而得到一定的报酬的。教师生产的产品难以用价格来衡量,然而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讲,人才却是无价的。教师弃教从商现象的本质原因是教师经济地位的滑坡,教师从众人敬仰的职业逐渐走向大众化和产业化。教师尊严的重塑势之路势必要经历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使教师成为民众眼中有前途的职业,让教师这一岗位在社会舆论中得到认可和应有的尊重。教师在解决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应爱岗敬业,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本分,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研究,以达到教学与科研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潜心教研。教师行业经济地位得到整体提高,才能吸引大批青年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为高等学府注入新的力量。[4]

(四)对学生评教体制进行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前提,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条真理。教育要发展,还得靠改革。从哲学上讲,改革就是对体系的不断优化,不断解决影响体系发展的矛盾,从而使体系得以健康的发展和进步。高校中的学生评教体制优点体现在赋予学生说话权,学生有权评价授课教师。缺点在于学生评教占整个教师评价成绩的权重过大。[5-6]众所周知,教师评教成绩决定教师在学校的声望,决定教师的待遇与福利,决定教师能否评职称。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发生了质的改变。高等教育中的严师越来越少,更有甚者出现教师不敢管学生的现象。高等教育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尽量让学生及格,学生尽量给教师评价高分。不难想象,由此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求真求实之风岌岌可危。笔者认为,学生评教体制在过去起到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已经刻不容缓,首先,学生评教占教师考核成绩的比重应该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范围,杜绝学生说了算的可能性。另外,学生评教的方式应该进行改革。[7-8]传统的评教方式类似于问卷调查,学生只是做选择题,而不能表达自己对授课教师的核心意见和建议。建议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对心中所想畅所欲言,教师能够真正的从学生的评价中吸取养分,改进教学授课方法,提高教学者的教育素养。

高校师德建设改革的落脚点在于体制的改革,改革不是革命,不是对现有机制的全盘否定,改革应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路径,不断在实践中反思,不断以今天的收获去开启明天的辉煌。高校教师应将师德建设融入教学实践中,以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师德建设内容,用师德建设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朱小蔓,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30,5.

[2]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7,16-17.

[3]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3,151.

[4]龙宝新.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人本观[J].高校教育管理,2010(5):48-53.

[5]赵惠君,耿辉.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归因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1):60-119.

[6]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武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

篇8

关键词:班主任;职业道德;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04-01

班主任是教师的一部粉,他们必须具有教师所有的职业道德要求。同时,由于他们肩负着更广泛的教育学生的责任,因而对班主任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班主任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主要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班主任职业道德的要求

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特殊方面,当然也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班主任行为中的具体化;同时,班主任职业活动的一切方面,不仅要造成教育后果,也必然要形成社会的后果。所以,不管班主任主观意愿如何,他们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班主任在实施工作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时,必需要顾及各种利益,如学生的、教师的、学校的、家长的、个人的、以及社会的利益等。当这些利益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各种矛盾。这种利益矛盾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调节,如法律的、经济的或行政的手段,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需要班主任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道德手段来调节。

班主任职业道德的形成要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同时班主任职业道德的发展完善,优惠促进社会道德的深入和普及,促进社会道德的延续和发展。这样班主任工作对社会的道德,其意义就十分明显了。班主任对社会的道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模范地履行社会公德,恪守社会公德规范。教师作为教育者为人师表,所以又应模范的履行社会公德,班主任在教室中又负有直接的全面教育学生的责任,更应该成为恪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第二,班主任要树立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人”的强烈意识,始终要以社会的要求和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培养教育学生。这是班主任的社会责任,也是班主任社会道德的体现,有些班主任常常把学生放在班级活动范围中来培养要求,这样就显得太片面了。

第三,班主任对社会的道德更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上。

二、学生对班主任职业道德的要求

班主任对学生的道德,首先体现在对工作的责任心上,这是班主任的起码职业道德。所谓对学生负责,应体现在各个方面: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负责。从学生成长的构成因素看,要对学生成长中的每件事负责,要对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和环节负责。从学生成长的作用因素看,要对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负责,对学生的社会活动负责,对学生的友谊交往活动负责。从学生的潜在因素看,既善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也要对挖掘学生未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负责,抓住学生发展的特点,把他们培养成人。

班主任对学生的道德的动力基础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以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为尺度,以融洽师生关系促成教育效果为出发点的。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面向每个学生的,并且与严格要求结合在一起的。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成才的责任心上,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到:

(1)确立对每个学生成才的信念和教育的信条,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达到这样的目标。

(2)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顺利地成长,健康地做人,而不是帮他们“修补”或做“事”后的教育。

(3)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对问题学生更应该如此。

(4)严格要求学生。所谓严格就是不允许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斜枝旁蔓,就是要求的合理,要求的适当,要求的公正,要求的一贯。

(5)取信于学生。班主任要努力形成取信于学生的综合品质,真正成为学生做人和求学的表率。要使学生既能时时感受到班主任的“给予”,又要使学生体验到真诚和尽职。

三、班主任对自身职业道德的要求

班主任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决定了其自身道德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的劳动性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作用于客体(学生);另一方面表现为作用于主体(教师的自我修养)后者是为达到教育目的的必需,是为前者服务的,所以班主任对自身的道德,从根本上说,是班主任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因此具有重要的职业道德的意义。

班主任的工作属于精神生产的劳动,是脑力劳动的范畴,所以其劳动手段、劳动方式具有很强的个性。班主任工作的目标、规定、时空条件都是有严格的规定性,但又有相当的灵活性。班主任工作,既然有规定的目标要求,所以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来控制,但班主任的工作又是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又不能完全由外部的条件来控制。这样班主任主观上的劳动态度,班主任工作积极性,除了必须以一定外部条件来激发外,更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的自觉性。班主任形成对自身的道德,就有利于形成自觉的劳动态度。

另一方面,班主任自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教育因素。班主任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否热爱、工作态度是否积极、对学生是否尽心、治学精神是否严谨、传授知识是否得法、与学生的情感关系是否融洽等都影响着学生,都是教育的作用因素。班主任在教学进程中,如果出现中断和搁置,学生很可能出现偏离,这也是班主任丧失伦理责任的表现。所以班主任形成自身的道德,是班主任职业道德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韩洪艳.论班主任的职业道德[J].班主任之声.2006 (9):1.

篇9

高尚的德行是教师为人师之核心,一些道德失范的教师实际上是失去了教师本质的人。虽然中西方的师道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教师职业道德都很重视。在我国,自古以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都有很高的要求,强调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以及对学生的人格感化。西方则一贯强调通过教师的道德、人格感化学生。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这要求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具有“教育性”。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而且还要通过传授知识去实现学生“人格的建设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负有更全面的责任。因此,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还要提高教师内在的专业品质,即实现教师个体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在知行范畴和道德范畴的高度统一。可见,做教师难,做一个符合标准师德的教师更难。官方给予教师的称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已经到了神的境界,其实我们压根儿就是人。

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道德的系统工程,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从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来看,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是必要的。现在,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技术至上的倾向仍占优势,加以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现实如此残酷,如何使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话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教师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其发展水平、需求、心态、信念也各不相同。所以,我觉得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也应该是有阶段性的,同时也受到教师专业实践与整体专业水平所制约。比如,新入职的教师和学生发生“矛盾与冲突”,很可能是由于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不足引起的。因此,师德建设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确定师德建设的目标,在内容、方法上也要有所侧重。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关键

体育课程改革离不开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体育课改革的成效高低甚至成败。体育教学技能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本领与中介,是把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教育现实的手段与保障。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构成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具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包括:教师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师自觉的职业道德和高度成熟的教学技能;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的管理制度等。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可以分解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知识、体育专业知识、体育教学技能、职业能力延伸等诸多基本构成要素。其中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与前提,教育理论知识和体育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能力延伸是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拓展,体育教学技能则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保证体育教学有序进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必备本领和中介,是把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二、体育教学技能的概念与构成

1、体育教学技能的概念

体育教学技能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技能又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体育课的教学环境远比室内课教学更为复杂、多变,这使得组织教学技能的重要性格外突出,体育教师自身的运动技能同时又表现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一般教学技能中的板书和作业批改技能在体育教学中较少运用,而体育教学中的讲解技能与其他学科中的讲解技能有着较大差异。体育教师的操作行为在体育教学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合理美观地画出场地标志线;准确清晰地发出口令和哨音;恰到好处地应用帮助和保护的手法;正确处理学生的意外伤害等等。

2、体育教学技能的构成

(1)组织教学技能。体育教学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学组织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口令、哨音、指示等手段组织几十名生动活泼的学生进行有序的练习,充分显示了体育教学对教师组织才能的特殊要求,也反映了教师判断局面、做出反应、采取措施、当机立断等各种课堂调控能力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技能之一。

(2)动作演示技能。这是一种用身体、图片、幻灯等形式演示将学习的动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动作技能的本领。教师的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常用、有效、简易的动作演示方法,也是体育教师应该牢固掌握的重要的教学技能。

(3)语言运用技能。体育教师的语言是教学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形式主要包括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对课堂情况的讲评、纠正错误的提示、调动队伍的口令等等。与其他学科的语言运用不同的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表现出概括、精练、形式多样、响度较高等专业特色。

(4)活动创编技能。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选择改造,创编教学内容和设计活动的本领。许多体育教师能根据实际需要即兴、灵活地创编新颖、活泼的徒手操、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身体练习方法与形式,大大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了体育课堂对

学生的吸引力。

(5)纠正错误技能。诊断动作错误的原因,用不同的方法纠正学生身体练习中发生的动作错误,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动作技能,这是体育教师特有的专业教学技能。能不能正确判断错误的原因,拿出纠正错误的方法,有效纠正动作错误,是衡量一个体育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6)测量评价技能。用专业的方法、手段和器材对学生的形态机能、体能技能等状况进行测量.并运用重量、距离、时间、次数等指标进行客观评价,这又是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一大特色。熟练使用各种现代测量仪器已成为体育教学技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体育教学技能的特点

1、操作性是指体育教师往往以连续的熟练的甚至下意识的动作行为,如示范、讲解、指示、口令、吹哨、体态、手势、表情、帮助、保护等来实施他们的教学技能,表达他们对教育教学理念和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活动的调控。

2、个体性是指体育教学技能主要依赖师休体经验和直觉的洞察力,并深深植根于教师个人行为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那种高度个体化的行为.每个体育教师都可能在实践中形成并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技能特色。

3、内隐性是指本育教学技能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体育教学情景中长期形成并内化的教学经验的积淀,教学体悟的升华和教学智慧的结晶。虽然每个体育教师都可能在实践中形成并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技能,但却很难对这些专门技能进行精确的描述或给出具体标准,而是以内隐的形态存在于自身。

四、强化体育教学技能的途径

1、外部促成

依靠各种学历教育、培训活动、继续教育、校本研修,他人帮助

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体育教学技能水平,这是强化体育教学按能的外部促成因素。

2、内部强化

一是教学技能水平的提升要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为前提,唯有敬业奉献,才能乐此不疲;唯有终身学习,寸能不断提升。而对于职业和学习的热爱是需要通过不断调整认知、转变态度来实现。

二是体育教学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技能的范畴,许多技能,如组织敦学纠正错误、活动创编等都是任职以后通过教学实践逐渐获得的,是运用、熟练、反思和总结的产物,是教学经验的积淀和教学智慧的结晶。要形成熟练的体育教学技能.必须经历一个大量操作、反复实践、不断反思的过程,才能可持续地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三是要把握和利用好各种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渠道与方式。这些渠道和方式主要有:客观认识自身在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在弱势方面下功夫,提高自身短板;观察、学习和模仿其他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的长处,不断积累教学经验,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坚持经常锻炼,保持基本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不下降等等。

参考文献:

[1]邵水潮.中小学体育教学技能.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健,季浏.体育教师教育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