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的培养目标范文

时间:2023-05-04 09:1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篮球的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篮球的培养目标

篇1

(一)教育观念的发展和变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国学校教育更注重从国家意志、和社会发展的层面,考虑国家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当然从篮球教材的编写上,更多的是从社会需求和个人双方面需求来编写的。随着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到来,逐渐的开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反映在篮球教学工作中,表现在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重视教学方式的变化等。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篮球文化的理解,对教师教风德风的要求。此外,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那些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

(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变化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目标具有导向性,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质量、考核评价及教学方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为满足国家需要而培养专业人才,体现国家意志。而现在,体育教育专业是在考虑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时,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意志。这种培养目标的转变既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特色,同时也反映了体育人才培养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然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都是通过教学计划或者课程设置来体现的。

(三)篮球运动自身的发展

自1891年篮球运动诞生以来,已经经过一百多年的坎坎坷坷。首先,体现在篮球的比赛规则上。有初始的无明确规则到13条规则的制定,以及在比赛时间、比赛活动区域、战术运用等方面进行不断的修改和调整,充分发挥了规则对篮球比赛的制约作用,保证了篮球竞赛在同一条件下的相对公平性、合理性。其次体现在篮球运动技术动作的不断提高上。攻守平衡的同时强调攻守转换的意识转变。受篮球战术思想的影响,在战术方法上朝着更快、更准的立体化方向发展。另外,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篮球比赛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篮球文化逐渐被大家认可和接受。

二、提高篮球教材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教材出版的质量

作为教材,首先要保证其质量,不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疑惑。经仔细阅读相关篮球教材,都难免会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在1992版教材,移动分类图中介绍了两种移动技术,即“绕前步”和“绕后步”。在2001版篮球教材中不单单讲述了移动技术,还在防守技术中讲述了防守移动,作为移动技术的防守移动在移动分类图中却标注为移步,并且增加了移动分类图中没有的技术方法,根据逻辑原理,绕步和绕前步属于隶属关系。当然,移动和防守移动也同为隶属关系,但是按照移动分类图表述,这种情况不能成立,容易给读者造成困惑。

(二)深度挖掘篮球运动的健身性内容

随着世界大众体育的发展以及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篮球运动在我国已经广泛普及,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健身、娱乐、休闲的运动项目,吸引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条件的人共同参与,其开展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三人篮球、投篮、扣篮比赛的开展,增强了人们的体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人们对于常见的篮球运动伤害的预防和处理,篮球运动营养和恢复等健康知识的掌握也与日俱增。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从事社会体育相关工作已经成为新的培养目标,因此增加多种形式的篮球运动以及篮球活动的健身性内容势在必行。目前对于篮球健身性内容的挖掘程度还不够,远远不能满足篮球活动健身的社会性需求。

篇2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根据师范性特点,从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出发,对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的开展、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条件、考核与评价、师资力量等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贵州省各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现状;对策研究

篮球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体育院系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开设质量的好环坏,将直接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肩负着为我省中小学培养合格的篮球教师的重任,也是为我省输送优秀的、高质量的“复合型”篮球人才。通过对我省十二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不足之处,为我省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贵州省高校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院(系)分管教学领导、篮球专选课教师和学生(共十二所: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阳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遵义师范学院、毕节学院、铜仁学院、安顺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其中省属4所,地州8所)。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的国内有关篮球专业理论及教学改革等多方面的文献资料,对12所院校体育院(系)网站访问,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访谈调查法

通过对我省部分高校教学领导的访问,了解当前高校篮球专选课的教学情况。向他们了解篮球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篮球专选课程设置等。

3、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任务,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的开展、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条件、考核与评价、师资力量等进行调查。问卷于2010年9-11月对各高校分管教学的领导、任篮球专选课的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对教学领导发放问卷12份,回收11份,回收率91.7 %,有效回收问卷11份,有效回收率91.7 %。

(2)对任专选课教师发放问卷48份,回收40份,回收率83.3%,有效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83.3%。

(3)对专选学生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30份,回收率91.7%,有效回收330份,有效回收率91.7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QNSY09025

作者简介:王有智(1975—),男,布依族,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0.0)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现状与分析

1、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课程目标研究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培养目标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培养目标调查表

目标 教学

能力 科研

能力 训练

能力 高水平篮球运动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 组织

竞赛 裁判

工作 学校体育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运动管理

认同

率% 91.7 41.7 60 58.3 58.3 66.7 66.7 83.3 75 60

排序 1 7 6 5 5 4 4 2 3 6

培养目标是指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为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依据[1]。从表1中可以看出,贵州省各高校的培养目标都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新方案》中确定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指导思想。教学能力排在首位,其次是学校体育管理、和课外体育活动,说明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从事学校体育教育、科研、训练、以及社会体育等复合型人才,极少数学校还是以培养中等或中等以上学校。因此将篮球专选课程的目标概括为:“通过篮球专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全面掌握篮球运动基本技术、战术、基本技能,掌握与运用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和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篮球课程教学能力和运用篮球运动手段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能力。”[2]

2、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学生来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学生入学前篮球基础的情况见表2。

表2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学生入学前篮球基础调查统计表(N=330人)

入学原因 人数(人) 比例(%)

一直从事体育训练后参加高考 30 9.1

文化成绩不好而改练体育后参加高考 297 90

高水平运动员 3 0.9

目前在贵州省只有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大学有特招高水平运动员权力。表2不难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90%学生在考入大学前很少从事体育运动,他们许多人对体育并无兴趣,报考体育专业主要是担心考不上大学才不得以而为之。在调查中发现,各地州师范院校这种情况较为明显,在调查的330名学生当中,其中有297名学生是由于文化课水平低才报考体育教育专业,只有30人在入学前是一直从事篮球训练。有3人是特招的高水平运动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现行办学方针及政策指导下,体育教育专业录取新生时文化课分数线和体育技术分都相对较低,除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大学在特招生时对体育技术考试进行专项技术考试外,其余高校的学生都是参加普通高考体育技术考试入学,考试项目为:100米、原地三级跳远、铅球、800米。因此,许多体育成绩优秀、专项运动能力突出而文化课成绩低的学生被挡在门外,而那些身体素质一般、专项能力薄弱但文化课分数相对较高的学生则走进了校门。从生源上看,虽然各院校基本上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省内学生和省外学生比例为6:1,说明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生源的素质要远远落后于其它省市。

(二)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设置

1、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学分、课时分配和开设时间分析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学分、课时分配和开设时间的情况见表3。

表3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学分、课时分配和开设时间调查表

学分 课时 开课时间

8 10 12 168 204 216 3-7 4-7 5-7 6-8

学校(系) 6 3 3 6 3 3 0 5 6 1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开课时间上,师范类高校基本上都是从第5学期开始,虽然贵州大学是我省唯一一所211的大学,但2006年才开办体育教育专业,所以篮球专选课开设时间和课时基本上参照师范院校,贵州民族学院也是如此。这符合主干课程安排在前三年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学生基础较差,且接触篮球时间短,在进入大学经过一年篮球普修学习以后再进行篮球专选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技能。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院系都没有完全按照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方案进行教学。现执行的是168-216。而216学时中,在第六学期中基本上都进行1-2个月的教学实习,还减少40-80学时,因此,在这么短的教学时数能否完成教学目标,值得深思。教学时数的大幅减少,使许多教师根本无法按要求、保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导致学生专项能力的严重下滑。调查中,大部分院系的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篮球课程的教学,原有的教学过于系统、完整、全面,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调查结果显示,专家都认为应该首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40%的专家认为应该增加课时,说明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改革篮球专选教学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适应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同时也能够缓解课时压缩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大部分教师对一再缩短教学时数是有抵触的。

2、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内容比较分析

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内容中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15%、85%。通过本人的调查发现,多数学校没有按照大纲上规定的技术与理论学时进行授课,理论知识单独授课的课时较少,主要是因为大多学校没有室内篮球馆,受雨天临时安排,内容主要在规则及裁判法、竞赛组织与编排等方面,说明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引起重视。篮球课程内容沿袭着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竞技运动的一整套方法、强调技术、技能的学习,忽视相应原理、方法的学习。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根据课程方案及球类课程指导纲要进行,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篮球课程目标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篮球专选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学生和社会实践需要以及与学校整个教育目的的一致性[3]。

通过篮球专选教材分析,目前各高校篮球专选课教材沿用普修课教材,没有征购和使用专选教材,说明了我省在教材管理、使用等方面欠缺。领导和任课教师对教材的重要性的认识淡薄,重视度不够。所以,篮球教材内容上要突出教材的基础性、时代性、知识性、健身性、竞技性。精简不必的内容,删减不适合中小学特点的教材,同时大量补充适合中小的非正规竞技运动与篮球游戏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内容,增加篮球运动健身知识,体能训练等内容,其目的使篮球课程真正体现出自身的魅力与价值,真正受到学生的喜欢。

(三)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现状分析

1、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现状分析

篮球教学方法是在教师传授知识和指导实践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篮球的意识而采用的方式手段。它对篮球教学、训练、比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和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及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教师教学中采作常规教学方法即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传统模式,而一些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表象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虽有运用,但运用的频率相对偏低。说明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上,存在着思想观念转变速度较慢,或是无法掌握前沿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或是停留在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初浅认识上,以致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不符合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因此,培养学生的“说”、“教”能力,增加学生的篮球学科理论知识显得十分重要[4]。因此,篮球专选课既要让学生掌握学校篮球的教学与训练方法,还要掌握娱乐篮球、群众篮球开展的方法与手段,从而为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打好扎实基础[5]。

2、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条件现状分析

从任篮球专选课教师人数上看,每所高校至少有2至5名篮球专选教师,基本能满足专选课的教学。调查篮球体育场馆情况中获知,有5所高校建有篮球馆,分别是省属4所和遵义师范学院,另外有3所高校篮球馆在建设中。但室外篮球场较多,能够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但无法保证课程的教学时间。贵州特别在第二学期受梅雨季节的影响更大,如果在阴雨条件下,无形中造成课时的减少,致使课程目标无法完成,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虽然近几年各院校在教学条件上已有较大的改善,但有的院系教学条件还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应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

多媒体使用情况看,都没有固定的多媒体教室提供固定使用。调查表统计显示,需申请占25%、临时调用占91.7%,都因雨天上不了技术课后临时调用安排上理论课,除有5所有体育场馆学校理论课不受雨天限制外,其他学校的理论课都是雨天后改上理论课的。因此,理论课受雨天影响课时没有保障。从而也影响到技术课的教学。而且调查中使用多媒体的教师比例为:经常使用40%、偶尔使用30%。从不使用30%。说明了高校教学设备落后,无法保证教师随时到多媒体教室上课,也反映了部分教师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

从专选学生人数上看,有的学校多达40人,少则20人,基本上没有一所学校对专选班学往人数加以限制,这是因为,我省地州都是2000年后升本的院校,受招生人数的限制,各校基本都开设了篮球专选课。在调查中大部分任专选教师都同意专选学生人数在15-20人为宜。因此,望教务部门及院系领导考虑篮球专选的特殊性。在人数上给予支持。以便保证教学质量。

(四)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考核与评价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评价方法的基本情况见表4。

篮球专选课的考核,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信息反馈和调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从表4中可以看出,一半的院系篮球专选课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30%的院系采用综合评价;采用过程性和诊断性评价方法的院系仅占10%。这说明贵州省各院系的评价方法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在现行的《课程方案》中,总成绩是由理论成绩、技术成绩、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理论部分的考核内容都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考试形式都是闭卷形式。

表4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评价方法调查

评价方法 终结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实际采用院(系) 10 8 6 4

认同率% 83.3 66.7 50 33.3

调查了解到各高校评价考核评价内容是已设定好的,说明项目的设置不是很合理,与实践有一定的脱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体差异,没有考虑学生喜欢的位置设定自选项目和选考项目。在新形势下考核中没有表现出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应该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基本技术;重课外实践能力(参赛比赛、裁判工作、带队比赛;重科技创新;重团队建设。结合学生的就业形势,除教师必备的内容要加强外,适当增加一些专门训练内容。

(五)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师队伍基本调查分析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见表5。

表5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师队伍基本调查表(n=40人)

年龄 30岁以下 31-40岁 41-50岁 51岁以上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职称 教 授 0 0 0 0 2 5 2 5

副教授 0 0 4 10

10 6 15 7 17.5

讲 师 13 32.5 4 0 0 0 0

助 教 2 5 0 0 0 0 0 0

学历 博 士 0 0 0 0 0 0 0 0

硕 士 10 25 4 10 0 0 0 0

本 科 2 5 10 25 6 15 8 20

专 科 0 0 0 0 0 0 0 0

表5说明,我省篮球专选教师教授的比例偏低,而副教授和讲师的比例较高,职称的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上看, 46-60岁有13人。这显示出我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年轻化状态。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域在35~51岁[6]。因此,这预示着我省高校体育篮球专选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从整体上已进入创造性工作的“黄金”时期。从学位看教师仍以学士学位为主,但近几年我省体育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有了较大改善,主要原因是我省地州院校都是2000年后相继组建的新兴本科院校,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评估工作在我省的展开,各高校都规定:新进教师必须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要求,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读在职研究生学位,促进了体育教师研究生比例大幅度提高,虽然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大学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应大于50%的规定相比较,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35%,且博士人数实没有实现了“零”的突破,学历层次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结论与建议

(一)根据社会需要培养篮球“复合型”人才

从贵州省篮球专选课的课程设置目标看还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就业选择不再局限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这一角色,更多的毕业生将会愿意从事社区体育工作,或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社会需求的篮球“复合型”人才。

(二)在有限学时内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从该课的学时、学分情况来看,各高校学时量低,学分不一,造成贵州省体育教育篮球专选课的发展不平衡,各学校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希望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安排最合理的教学内容,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加强篮球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从篮球专选课教学方法和条件看,教学方法单一,以传统教法为主,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较少,应征购篮球专选教材,专选学生人数每班应控制在15-20人为宜。希望高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学校教学需要。

(四) 改进教法,对学生实施科学考核

从教师的教学和考核的方法与形式来看,存在教法和考核的方法不灵活、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等问题。应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体差异,可根据学生喜欢的位置设定自选项目和选考项目。打破原有的评价体系标准,根据学生、学校、系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考评应简单化,直接化,通过考评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注重自身发展,培养有特点的学生,使他们在考评中不落后。

(五)加强学习,提高学历

从篮球师资情况看,教师人数基本满足日常教学,教师的职称基本合理、年龄、学历比较合理,但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建议教师还应在专业理论和技术方面继续加强学习,以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

参考文献

[1]王新平.中、日、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3):86-87.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球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4.

[3]彭健民等.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球类综合课程的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119-121.

[4]许奋奋,郑华伟.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8(3):57-60.

[5]姚维国等.对运动训练专业篮球理论与实践主修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0(9):113-116.

[6]李福.科技人才品格结构[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134-175.

篇3

江苏省 高职 《篮球》 信息化 启示

进人21世纪,随着江苏省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力推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机遇。进入“十二五”,江苏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事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办学条件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因此,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二选择,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部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3年来,评选了一批优秀作品,提高了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师信息化能力。同时通过大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综观大赛中的作品中没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为此,给职业院校的体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的严峻的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需要信息化?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定属性,学生不仅要学习健康和运动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特殊的技术、技能。因此,术科课程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术科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针对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缺失,我们从《篮球》内容着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内容信息化模块构建概况

1.1历史沿革

关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国家前期没有颁发课程指导纲要。前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我们参照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后两年的大专阶段,我们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参照《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高职高专)的要求,各自编制教学大纲。由于中专第三年指导纲要中没有安排,出现了课程衔接的断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实施。

其中的《篮球》内容,多年来,一直以普修为主。依据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有关篮球的要求和郑厚成主编的《体育与健康》(南方版)的教材内容,组织授课,培养了一些基层篮球骨干。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开始启动,为了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结合2010年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2010~2011第一学期开始,对高职三年级开设了篮球专项选修课,经过一轮实践,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为了进一步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也借鉴了高校篮球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教学团队;修订高职篮球专项选修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制作了教学课件,收集了教学视频。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更加深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实施,打乱了原本的学校教学计划和进程,同时也给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新问题――教学摆脱地域间界限。我们根据

教学信息化具有网络、主体、信息三大技术特征,我们构建了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

1.2指导思想与《篮球》信息化建设目标

1.2.1指导思想

鲁昕部长讲话中指出:“多渠道提高各专业学生的通用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在此指导下,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内容,以坚持树立创新观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师资队伍信息化能力培养、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社会技能型紧缺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明确课程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1.2.2《篮球》信息化建设目标

《篮球》信息化建设目标,通过篮球教学内容与信息化的建构,丰富篮球学习主题的信息量,开发和超越篮球信息化教学的虚拟价值,更新学生的认识结构,实现知识、经验、价值的重组,提升篮球教学在同一时空向整体发展的水平。

1.3取得的成果

自《篮球》教学信息化平台开放以来,全校有200余人通过注册使用,受到学生广泛欢迎。通过学习,学生喜爱校本《篮球》教材内容,认为教学模式独特,学习方法灵活、学习素材丰富,考核内容全面,教学实践性、针对性、实用性强,尤其阶段性实习的学生也通过平台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2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信息化模块构建的启示

目前,我省体育与健康课程长期以来主要划一的课堂为教学形式,以技术为教学内容,以提高专项技能为目标,教学过程训练化程度较高。一方面,这种课程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局限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不能完成职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关于《篮球》的教学目标和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高职《篮球》通过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为准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师信息化能力、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管理机制和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

2.1开发综合化课程是高职《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加强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建设,整合优势课程资源,提高课程综合化是当代课程发展的趋势。传统的高职《篮球》教学,着重传授专项技术的学习和5人制篮球战术的介绍,突出的是项目的专业性和竞技性。由于各学校硬件差异、课时的限定和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大部分的教学仅限于基本技术的训练和随意性的教学比赛,学生迫切想学习的战术内容因多种原因无法获得,导致普及性、大众化程度不高,使得教学效益低下。

高职《篮球》在内容体系和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以提高技术为主的传统模式。内容以5人、3人制篮球运动为主,结合街头篮球、篮球球游戏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内容结构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内容注重对篮球球文化的认识和传播,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解与简单学习,对开展小型篮球竞赛的组织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实践课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强调战术配合学习和多组织对抗性游戏或比赛。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篮球》内容知识结构。

2.2建设一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高职《篮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教学环境是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方案的重要保障。教学环境指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方面指校本主题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内容的整合,主题知识库的建设,教学团队的能力提升;硬环境方面指:校园信息化网络的建设,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构建,篮球教学所需硬件的完善等。

高职《篮球》信息化教学环境中,首先,是《篮球》知识库的建设。它是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围绕《篮球》学习内容这一主题,以不同时空相关信息知识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篮球》知识库的内容包括:篮球理论类知识;篮球术科教学;篮球实践经验;篮球情报、书刊、资料和文件;篮球信息资源导引的相关信息网站(NBA、CBA官方网站等等)。其次,是组织学习《篮球》知识库的内容。第一步,是信息传播。这里的信息是教师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教学模块中的教学单元,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教学设计要以流程图形式呈现与资源最前位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第二步,是信息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与教师、同学进行适时的信息交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间掌握信息的流动,扩大和丰富篮球学习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

2.3打造一流的信息化师资团队是高职《篮球》教学效益提高的根本

在建设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信息化平台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决定其质量的品质。首先,要树立信息化理念。主要体现在教师能从体育学科角度,具有积极的获取信息的态度,有探索教学或科研信息的意识,并且能够通过指导学生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建设高职《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过程中,教材提供给我们的资料极少:仅有一部分简介内容,因此要完成课程指导纲要的目标,就必须自己从各方面、多渠道收集资料,同时也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收集资料,否则难以完成。其次,具有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利用等方面的能力。譬如,教师在收集了篮球的各种信息后,按照理论、技术、战术或按文字、多媒体文件分门别类,并经过自己的整合或分解,准确应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并为学生的课后提供保障的能力。在我们的实践中,获取了大量教学视频,而我们只需要通过剪辑、编辑精确地置入教学流程的合理接点,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们《篮球》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组建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培养了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提升了教师团队的信息化素养,为高职《篮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3结束语

高职《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以及课程特色,组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的教学团队,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拓展教学的时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设计,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人为本教育观和素质教育思想,实现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高职《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研与实践,着手建设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完成当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坤华,赵惠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社会协同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13,(3).

[2]龚晖.教学信息化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3-1-23(11).

[3]车明朝.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

篇4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校体育教育;篮球教学;实验研究

篮球运动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体育运动的重点,该运动集竞技性、趣味性、对抗性、游戏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是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全国高校打篮球的大学生占到总数量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沿袭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阻碍了篮球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制约着运动人才的培养。情景教学法是基于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教学策略,该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参与篮球运动的目的,转变单一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并养成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新观念。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篮球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也更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

1 大学篮球运动教学的现状

(一)培养目标片面化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的高校体育篮球运动教学在培养目标上较为片面,教师教学只知道运动技巧和战术内容,学生主体作用无法发挥,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缺少主动创新的精神。另外,高校篮球教学还停留在人才选拔上,忽视了篮球本身具备的趣味性特征,不利于篮球精神的彰显。

(二)教学办法较为落后

教学方法是篮球运动教学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目前的大学篮球教育还是以传统对策为主,固定套路过多,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且教学不够系统,理论化内容过多。与此同时,篮球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没有做好互动教学,彼此的沟通较少,运动游戏的特征无法体现,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考核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高校篮球运动考核方式仍为考评的主要办法,对学生的测评都集中在动作技巧、训练态度、竞争能力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种片面和单一的考评没有注重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2 情境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篮球教学中的实验应用

(一)坚持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

在大学篮球教学中设计教学情境时,要遵循三方面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坚持学生主体。情境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整个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 其次要确保教学方案模式的符合科学规律!在设计情境时要充分考虑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具体环节和细节,有针对性的设计有效情境,而不能简单照搬现有的模式; 再有要结合篮球运动的竞技性特征,设定教学情境时要尽量贴近比赛实战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切实提高技战术水平。

(二)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科学的理论是情境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篮球教学中的参考依据,也是教师需要坚守的准则。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奠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必须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实验完善教学,科学的引导课程,构建健全的制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并科学的营造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运动,主动学习与篮球有关的战术经验。

(三)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教学

情境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情景,在真实的状态下激发学生的共鸣。设计情境时要尽量贴近实际生活,例如在传授正确的投篮姿势时,可以结合大家熟悉的NBA神射手,讲解投篮动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次,学生的实际体验是情境教学的关键,在教师设置情境后学生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灵活体验,并根据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反馈教学情境的设计效果;最后,在学生体验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在愉悦状态下进行思考和练习,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动作规范,实现学以致用。

3 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办法,在高校体育教育篮球教学中融入该种策略,有助于改变原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授课,设置一个真实的情境。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原则,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并开展科学教学,突出篮球运动的优势和作用,切实提高运动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卓.情境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双语教学中的运用――以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为例[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77-81.

[2]王戈.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92-194.

[3]王柱石.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130-131.

[4]徐立武,杨芙蓉,范平.体育院校篮球必修课中情境教学的实证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169-171.

篇5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高校篮球教学;应用价值;研究

篮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传统科目,也是广大学生喜闻乐见体育教学课程之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使得高校篮球教学的发展取向与社会发展主流形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上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普及的背景下,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实现教学观念的有机转变,确保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成为当前高校篮球教学必须要加以高度重视并给予切实解决的现实性问题。目标教学法是依据教学活动的发展需要,将教学的总体目标进行有机的分解,从而达到简化教学难度的目的,在引导学生不断完成各个阶段子目标的基础上,来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全面理解与掌握。鉴于此,针对当前高校篮球教学发展的现状,加强对目标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价值的分析,积极探讨相关的推广途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 目标教学法的内涵

目标教学法是依据教学发展的具体要求,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素质基础与发展需求的现状,通过对教学的总体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解而组建成相应的子目标群,用以引导相应教学活动开展的新型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阶段以及教学难度的不同,设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子目标,按照由低至高的顺序排列。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各子目标的逐层、逐次的实现,来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由低级向高级的逐步掌握。在这种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每一个子目标的实现,都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其学习的自信,确保其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保持,唤起学生向着更高级的目标不断迈进,进而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目标教学法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发展,有效地修正了传统教学中总体目标过于单一的弊端,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目标设立的适应性,确保了不同素质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进而为提高学习成效,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法的重要价值

在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具有单一性,同时还具有明显的“一刀切”的特征,因而,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就出现了“能者吃不饱,弱者吃不了”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提升与维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于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而目标教学法则是通过对教学总体目标的细化与分解,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设立诸多相适应的子目标,不同素质基础的学生,可以通过对初级目标中极目标高级目标的逐步实现,来提升篮球学习的自信,并在不断实现子目标的同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针对高校篮球教学发展的现状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积极运用目标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首先,目标教学法的应用,促进了篮球教学多元化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满足不同素质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普遍适应性,能够为提高高校篮球教学的整体效果提供保障;

其次,目标教学法的运用,彰显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各级子目标的设立充分适应学生素质基础的差异,使之更易于为全体学生所接受,有效地解决了高校篮球教学中“众口难调”的现实问题,确保了不同素质基础与兴趣指向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基本的满足。

第三,篮球是一项对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例如,运球上篮的技术动作,就集合了控球技术、步法、投篮技术与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由于受素质能力的限制而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同时,对于学生篮球学习的自信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而目标教学法通过对教学子目标的逐个实现,相应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篮球学习的自信。

第四,目标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促进高校篮球教学的创新发展,有助于篮球教学整体功能的发挥。目标教学法以培养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为第一要旨,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高校学生实用型篮球运动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培养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引导、规范与保障作用。

3 目标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3.1 创新高校篮球教学体系,确保目标教学法的应用与推广

教学体系是一个涵盖了所有c教学活动相关的各个环节与要素得综合型集合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学体系的构建受教学思想的影响,要求与教学发展的主流形势达成有机的一致性。在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体系已呈现出明显的陈旧性弊端,是影响与制约高校篮球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确保目标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对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必要的优化、整合与创新,全面提高教学体系的适应性与实效性,用以为目标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保障。这就要求要转变教学理念,打破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起以“以人为本”育人观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思想,构建起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特征的新型教学体系,实现对目标教学法的有效接纳与充分融入。

3.2 本着“量体裁衣”的原则,构建完善的教学目标体系

由于受“唯成绩论”教学观念的误导,致使高校篮球教学目标的确立过于单一。这种单一性的教学目标无视学生素质基础的差异以及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具有明显的“一刀切”的弊端,是造成学生篮球学习效果低下的“罪魁祸首”。目标教学法依据教学阶段性发展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素质基础的现状,对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解、细化与设置,具有明显的“量体裁衣”的特征,使得不同素质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基本的满足。因此,构建完善的高校篮球教学目标体系,就成为运用与推广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这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又能够在确保学生自身素质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满足其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改成,王斌.体育运动中目标设置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

[2]胡静.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

[3]郑颂平.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

篇6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研究

0 引言

社会的需要决定教育目标和方向,也规定着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方向。高校体育课程应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和体育的需要,对课程目标进行规划。随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等思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正由增强体质的一维目标向多维目标演进,它不仅加强了体育与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广泛联系,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经验、能力以及终身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在阐述学校体育思想体系和教学改革背景的基础上,对高校篮球教学目标、内容、形式、手段、评价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篮球教学改革的深化,使学生的篮球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1 高校篮球课程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篮球课程虽然经过了多次的修订,但其本质还是沿用了建国初的教材,这些教材在一定意义上对于今后我国高校篮球的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代篮球的迅猛发展,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过去在篮球课程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篮球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在篮球上面培养良好的兴趣。

篮球运动在近几十年里飞速发展,无论是运动员体能、技战术、防守训练都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像是在以前面对进攻队员的掩护大多采用的是挤过、绕过、穿过这3种方法,但是现在在篮球比赛中大多采用的是延误,而很多教练员由于缺乏研究新课程的原因大多还采用以前的老教法,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接收新知识,高校培养的学生尤其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以后工作面对的是中小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以后中小学生的篮球知识的学习,这种现象出现的只能是使我国在篮球课程方面越来越滞后。

2 篮球教学改革思想

2.1学校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战略思想应该“面向社会,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重视基础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掌握,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培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思想已逐渐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上看,在经历了生物的一维体育观时期,到生物与心理相结合的二维体育观时期,再到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时期和多维人文体育观时期等 4个阶段后,学校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完成了与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等思想体系的接轨。并且,学校体育教学也进一步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总体来看,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在构成上已包括了技能培育、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思想;在目标上,确立了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培养“身心”健康和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竞争精神的一代新人;在构建思路上,通过不断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学校体育理论,并总结和提炼我国自身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果,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思想。

2.2篮球教学思想

传统体育教学观以技术教学为中心,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技战术方法,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学校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和“快乐体育”指导思想出现的早期,教学指导思想由竞技性向娱乐性转变中虽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身心体验,然而却淡化了教学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出现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全部胜任篮球教学工作的现象与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质量的要求不符。为此,教育部将篮球专修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结合篮球运动特点及规律,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把学生综合能力的改善与提高作为重心,使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篮球基本功,而且具备良好的从事篮球运动的综合素质。所以,应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体育活动的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摒弃单一的技能教学目标,创设以篮球游戏,娱乐性比赛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环境,建立突出“普及”和“娱乐性”为特征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性评价的考核形式与之相呼应。

3 高校篮球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3.1实现篮球课程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

篮球课程的教学是在教学诸因素的相互配合下才得以顺利实施的,在教学中学生、教学目的、篮球教学课程、篮球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信息、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必须有机的配合才能顺利篮球课程的改革,在改革中任何一项因素的短板都会导致篮球课程改革不顺利,因此在进行篮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好这些因素的相互配合,不要让任何一个因素成为短板,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水桶盛水的量不在于最高的模板而在于最短的木板,因此在进行篮球课程改革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些因素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找出对策。

3.2加强实践性练习

篮球课程教学改革的初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加篮球训练,篮球训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在实践中去练习,所谓的实践主要是指篮球比赛,现代教育存在的一个弊端是篮球课堂中往往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上课中教师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一旦和其他学院或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比赛时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教学中学习的技术无法在比赛中得到表现,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贯彻学习和训练的关系以及训练和比赛的关系,扎实的基础训练就像是向银行存款,而比赛则是向银行取款,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篮球知识与实际比赛相脱节的话,那么在比赛中这种状况则是很容易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梅,张江伟.新疆地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6(23)

[2]曾维刚.高校体育教师必备素质和能力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6(23)

[3]覃建华,廖钟锋,覃秀松.基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师范生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6(09)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科学管理;措施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校,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机制和模式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它既可参与母体学校的篮球赛,又可以独立资格参与省内的高校大学生各类运动比赛。管理是保证运动队建立和维护正常训练、竞赛、学习和生活秩序的必要措施和基础。从独立学院篮球队的管理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几乎没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和制度。

一、高校篮球队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能原理。这些原理综合运用到高校篮球队的管理中,其作用就是加强现代化、科学化、有效化的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形成有机结合,使其发挥综合优势而作用于篮球队,使球队早出成绩。

1.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实现科学化管理,必须具备主观、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从客观条件来看,一是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技巧;二是要确定与科学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原则、方法及规章制度;三是要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从主观条件来看,一是要明确实现科学化管理是高校篮球队出成绩的关键;二是要严格认真执行科学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针对篮球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

2.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高校篮球队的管理牵涉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首先要确立目标管理体系,使高校专业教学和篮球队的训练紧密结合,人人既是合格大学生又是优秀运动员为目标。以主管校长、教务处、系部、教练员老师以及运动员的全面协调;以组织领导、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与训练竞赛、教练员业务水平、经费管理、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形成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二、高校篮球队科学管理原则

1.创新性原则

在实施管理的同时要把创新性贯穿其始终,不但要求管理者自身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思维创新能力。而且还要管理者不断开拓新的环境,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让教练员,运动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2.系统性原则

篮球队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分析论证、决策、选材到实施、反馈、比赛出成绩,每一过程都必须从整体利益考虑,以创造最佳成绩。

3.整体性原则

篮球队是个整体,但他又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因此,除了目标管理外,必须纳入全校各级部门的总体计划,由学校实行宏观调控和决策。

三、高校篮球队科学管理的具体内容

1.思想管理

思想管理是运动队管理的起点,是各项工作的保证。首先应互相尊重,从队员人格、个性等方面考虑;其次是管理者应是运动员的知心者,他们的关系应是知心朋友、同心朋友、交心朋友;再是思想管理工作要具体细致,要有持久性。

2.教学管理

这是高校篮球队管理的根本。球队队员即是大学生又是运动员,他们除了具有专业运动训练比赛任务外,还有更重要的专业知识学习任务。因此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合理安排他们的训练任务,力求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3.训练管理

这是高校篮球队管理的关键。篮球队的训练不能像专业运动队训练那样,采取超负荷、大强度、占用太多的时间,而是应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要坚持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原则,既符合校园环境,又符合现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队训练的时间、强度、负荷。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管理制度。

4.生活管理

这是篮球队的基础管理,它是教学与训练的保证。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保证良好的营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保证运动员具有充沛、旺盛的精力投身到训练和学习中去。

5.效益管理

这是高校篮球队的决策性管理。独立院校篮球队不像公办院校那样有宽余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因此必须科学的、节约的、有效的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智力和时间资源,以求最大的效益,“大价值,高效能,低耗费”是独立院校效益的特点。

四、解决独立学院业余篮球运动训练与管理问题的对策

1.设计适合独立学院篮球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且适合独立学院高校运动队的发展模式。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吸收其他高校较为成功的培养模式,在独立学院篮球队现阶段发展模式上,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培养。

2.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

经费问题直接关系到队伍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以解决队伍经费不足的困难。各校、各队应积极寻找和创造条件,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拓宽筹资渠道,为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外,各校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参加比赛,提高队伍的实战能力,这是提高球队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球队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很多,只要我们依照上述做法,做好管理工作,积极应对,就一定能摸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运动队训练管理的模式和出路。它不但对整个独立院校体育教学乃至整体目标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它又可通过篮球队这个“窗口”,来增加兄弟院校之间交流,增进友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利用体育这个“窗口”来宣传独立院校,提高学校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篇8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各个高校都开展了相应的体育教育和实践的课程。由于这是一门新世纪的课程,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很多老师刚教授这门课时经验不足,不能完全把教学目标和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往往过分看重理念,缺乏实践经验。因此,研究篮球运动教学理论与训练实践至关重要。《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篮球运动的技巧、战术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仅如此,此书还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篮球运动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篮球运动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并且对于如何教学也给出了详细的建议:根据学习时间和掌握程度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这三个不同层次,一步一步来提高学习篮球运动的科学性和效率。

二、主要论点

(一)调整教学内容

教授篮球运动这门课的老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对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最终确定好教学大纲。其中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应该合理的分配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各自教学的课时,理论与实践是篮球运动训练的重要课程,以前的教学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训练的环节。学习篮球运动课程的学生主要学习任务就是要学好关于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做好运动训练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掌握篮球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按照前面讨论的结果,我们对篮球运动训练方面的课程做了一定的改建,首先我们扩展了篮球运动训练的理论授课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篮球运动训练学习的科学选材方法、篮球运动训练研究的工作与方法以及球队的领导如何代领和管理队员的方法等理论课的部分教学内容。这样的改变成功弥补了原来教学方案的欠缺与不足。最后还加强了实践运动训练,加强对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和巩固,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平时不定期举办比赛等活动。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应该顺应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训练专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增强学生从事教学、训练或者科学研究等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学习篮球运动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避免单一枯燥的理论教学,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授理论知识后注意言传身教,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消化理论知识。由于上篮球运动训练课的学生不一定都是体育学院的,篮球运动基础参差不齐,实践能力也会有较大的差距。一般体院的学生运动技能水平都比较高,运动实践经验也比较丰富,但是文化基础理论学习能力都比较差;而其他学生都是运动技能水平和运动实践经验比较差,文化水平比较好。针对这种现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分班教学,每个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对于那些运动技能高的学生,应该对他们加强理论知识的教授。对于其他运动经验缺乏的学生,除了要求他们掌握必须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外,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实践运动上,一方面系统地学习篮球运动训练的技能,了解、熟悉并掌握这些重要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全面地学习专项理论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结合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亲自指导他们的实践活动。这种有针对性的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盲目的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三)完善教学设备

完善教学设备,保证学生实践训练时有很多设备可供选择。实践是理论的唯一检验标准,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齐全性,是保证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高新的技术方法产生了,科学的训练法在教学中必不可少。因为教材上的内容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才修订一次,跟不上瞬息万变的时展的要求,使得学生所学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因此学生应该在设备齐全的环境下进行实践运动训练,来满足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需求。老师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不要完全照着教材讲解,应该适当补充教材内容,把教材上陈旧的内容去除,增加当今篮球运动发展的最新趋势、最新技术、最新动态以及最新的训练方法,从而达到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

三、评价与反思

篇9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02-02

一、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的变革

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使用有着极大的关联。课程目标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而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又能有力保证课程目标的实。

表1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课程指导纲要(理论部分)

分类12编号1210年教学内容1211年教学内容理

分12112 篮球运动概述12篮球运动概述212篮球技术与战术分析12篮球技术与战术分析312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12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412篮球比赛名次排列和记录方法12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资料来源: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表2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课程指导纲要(实践部分一)

内容12主要教材12一般教材移动12侧身跑、变速变方向跑、急停、转身、滑步、后撤步传接球12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反弹传球双手传球12后退步跑投篮12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12原地双手胸前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12投篮运球12直线运球、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运球后转身突破12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抢篮板球12双手抢篮板球防守对手12防不持球队员、防持球队员资料来源: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表3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课程指导纲要(实践部分二)

内容12主要教材12一般教材基础配合一12传切配合、侧掩护配合12后掩护策应配合快攻成

队战术12快攻发动与接球后及推进快攻结束,二攻一

l—3—1进攻半场人盯人战术

1—3—1进攻2—1—2联防12三攻三基础配合二12穿过配合(挤过)、交换配合(换人)防快攻成

队战术12封堵第一传、一防二

半场人盯人防守

“2—1—2”落位布阵区域联防12二防三资料来源: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无明显变化,尤其是实践部分内容包括技术一和战术二。10年篮球课程指导纲要只不过是在11年纲要的基础上,将实践部分内容分为了两个部分,即主要教材和一般教材。这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起到了指导作用,加强了教师对主要教材的教学。从而突出了主要教材的内容。随着体育内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社会体育专业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扩展,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全面化,体育课程目标中己经体现了“心理健康”和“终身体育”的新领域,课程目标的多元化,这势必引起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扩展,否则课程目标的实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适应体育多功能、社会化的发展和培养复合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要。应将那些不切合实际的,不能满足学生兴趣的以及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使用机会极少的竞技教学内容淡化,同时也淡化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篮球普修课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偏重于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常识及竞赛的规则与裁判法,这对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大有帮助的。但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方向的需求。课时的减少,这些知识可以作为一般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简单介绍即可,也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教材应体现篮球教材教法,体现篮球运动的健身、娱乐价值,体现篮球运动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精神,使学生能掌握篮球课程的特点、任务及教法,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多选用篮球运动基础的技术和战术内容,如熟悉球性、脚步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突破、抢篮板球、防守对手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快攻战术、穿过配合、挤过配合、交换配合、防守快攻、人盯人防守等都成为了各院系社会体育专业及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教材。

从总的情况来看,篮球普修课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上突出了教材的基础性和典型性。但从教学时数变化来看,在10年课程方案实施前,与11年课程方案实施后,教学内容体系仍保持不变,只是在课程目标上又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只能从传授内容的精细程度上进行简化,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导致教师什么都教,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没有学好。有些教师甚至取消剩余内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保证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水平,应合理地进行教材内容的选择。

二、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的分析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篮球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增加了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多样性。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根据课程方案及球类课程指导纲要进行,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篮球课程目标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篮球普修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学生和社会实际需要以及与学校整个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此外,教学内容与教材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评价教学内容选用情况的因素之一。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努力与现行各大专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教材内容的基本情况相联系。由于篮球课程改革的深入,篮球课程在课程性质、目标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随着各种街头篮球、篮球橄榄球的教材内容在各大专院校的相继出现和发展,这种融健身和竞技为一体的新体育项目,势必对社会体育专业的篮球课程内容提出新的挑战。为适应这种改革,我们必须增添新的篮球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新的篮球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以适应新的体育教育和社会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的篮球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篮球教学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教学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持续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终身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篮球学习和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的发展趋势。

三、结论

总之,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体育专业体育人才的要求,在篮球教材内容的选用上要突出教材的基础性、时代性、知识性、健身性、竞技性,精减不必要的内容。课程目标体系改变后,教学内容体系也应随之改变,应紧扣课程目标体系的核心,设置具有竞技、健身两重性的教学内容,对主要的实用的正规竞技技术要给与保留,这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删减不适合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可行性的教材,同时大量补充适合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非正规类竞技运动与篮球游戏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内容,着力设计与开发正规篮球竞技运动的派生形式,如改变竞赛规则、降低技战术的难度、变换比赛方法等。其目的是使篮球课程真正体现出自身的魅力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篇10

一、训练的安排必须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1.训练要注意系统性,并要科学地安排计划。必须以学生的年龄、技术水平、培养目标以及生长发育等特点为依据,从而使学生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2.全面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包括速度、灵敏、力量、柔韧、弹跳、耐力等内容。

3.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应逐渐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加大他们的运动量。

二、严格抓好技术、战术的训练

1.技术教学必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简后繁的顺序去掌握提高。

2.在教学与训练中,讲解示范要简练。

三、教学与训练要严格要求

严要求、严训练,纪律上,遵守课堂纪律,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批评教育,练习时态度要端正,决不放过练习的每一个细节,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训练课中的各项教学任务。

综合以上中学生课余训练特点应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训练:

第一阶段训练,主要以篮球基础素质为主。主要训练学生从事篮球运动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身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素质。为以后的技战术教学提供一个好的基础。其次训练学生所掌握的基本技术动作。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三角滑步。方法:以三秒区端线的两端和罚球线的中点连接成三角形为滑步的活动区域。学生站于端线角,听到“开始”口令后,沿三角形边线、底线连续滑动两周,到起动端线角为止。

(2)14米×4折返跑。方法:在端线后预备姿势站立,持球快速跑至中线,每次折返一只脚必须踩到中线,然后迅速抵达终点。

第二阶段训练,主要以个人技术为主。注重训练学生的个人技术能力包括技术运用能力、传球技术和投篮技术。使学生能把这些技术熟练的运用于战术对抗中去。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原地胸前传球。方法:两人全场28米×4次8个传接点进行无运球传接球

(2)五点移动跳投。方法:以篮圈为圆心,5.4米为半径划相对应的五个投篮点。循回5点做急停跳投并有两个同学为其传球。

第三阶段训练,主要以多人战术配合训练为主。主要考察学生临场多人战术意识及个人防守,个人攻击能力。掌握四种基本的战术配合并能熟练运用在比赛中。

(1)半场一对一对抗比赛。方法:学生自由组合分为N队,每队2人进行一对一的对抗比赛。在比赛中无3分球,打5个球,哪个先打完5个球为优胜。规则按国际篮联的最新规则比赛。由一人担任临场执法裁判。每完成一次进攻,无论哪方抢得篮板球都需运球回3分线外再进攻。

(2)半场三对三对抗比赛。方法:学生自由组合成两个队进行对抗。限时10分钟。规则按国际篮联的最新规则执法。比赛中可以投3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哪队的分数高为优胜。若比赛打平则加时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