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处理意见范文
时间:2023-04-28 08:4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的处理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准则;差异;国际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074-02
一、新固定资产准则的优点
1.体例结构更加简洁
旧准则分为引言、定义、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处置、披露等。新准则将定义与确认合并为确认,折旧和后续支出合并为后续计量,取消减值,调整为总则、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披露等。通过调整,使新准则在结构上更加简洁。
2.重新确定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和范围
在固定资产的概念上,取消了定义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引用了“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说法,认为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明确固定资产应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才能予以确认:一是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并且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在范围上,将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排除在固定资产核算的范围之外。企业的这两类资产将不再通过“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而是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3.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且提出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对于抑制投资各方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投资的恶意操纵和利润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并分别规定了不同情况的计量依据: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企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新准则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弃置费用因素,增设“固定资产―预计弃置费用”明细账户,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的预计弃置费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为了全面核算预计的弃置费用,除增设“固定资产―预计弃置费用”明细账户外,还需增设“预计负债―预计的固定资产弃置费用”明细账户。
新准则对于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规定要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新准则认为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4.固定资产后续计量方面更加具有指导性
在后续支出方面,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时,其确认原则与初始确认固定资产的原则相同,即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发生的后续支出只要符合以上两个特征,则应将其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新准则只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并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减值规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并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意味着固定资产减值一旦确认为损失即不能再转回了。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并且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即这些改变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但是,企业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时,使用寿命预计数、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调整预计净残值,不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5.增加了固定资产处置的新规定
新准则规定了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一是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二是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同时规定: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调整。
6.减少了固定资产披露方面的规定
旧准则规定对于已承诺将为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金额,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退废和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披露。新准则未作上述披露要求。
二、差异
1.关于固定资产的定义
旧会计准则中没有涉及固定资产,而是将不动产、厂房和设备视为固定资产,认为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是指企业为了在生产或供应商品或劳务时使用、出租给其他人,或为了管理的目的而持有,并且预期能在不止一个期间内使用的有形资产。
2.范围的差异
旧会计准则中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既包括价值大、多次使用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也包括企业期望在不止一个期间内使用的主要配件和备用设备。而在我国是将这些主要配件和备用设备列作“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核算的。
3.固定资产减值的差异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就不得转回。而旧准则规定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即为资产减值损失。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折旧方面的差异
旧会计准则要求对于固定资产的每一重要组成部分都要单独计提折旧,我国新的准则中没有这样明确的规定。在折旧范围方面,旧准则指出土地不计提折旧,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范围规定。在折旧方法方面,旧准则提出了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工作量法,我国新准则规定了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
5.关于披露方面
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取消了旧准则“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的规定。新准则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而旧准则没有涉及到,因此,新准则在计提折旧时,应加上预计的弃置费用一起计算计提折旧。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分类、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2)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率。(3)各类固定资产的期初和期末原价、累计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4)当期确认的折旧费用。(5)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限制及其金额和用于债务担保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
三、几点建议
尽快建立和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固定资产准则:
1.在固定资产的定义和范围上,建议将“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项目中的企业期望在不止一个期间内使用的主要配件和备用设备作为固定资产项目。事实上,在我国企业中,大部分的低值易耗品使用期限都超过一个期间,其计入损益项目的办法是采用摊销的方法,这既不能确切地确定企业的利润,也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2.恢复固定资产减值转回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与国际惯例明显相背,将不利于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和与国际会计的接轨。虽然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存在利用固定资产减值转回操纵利润的现象,但是,只要明确规定计提减值和转回减值的规定,严格审批手续,加强审计和监督,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篇2
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信息类资产除外,包含生产厂房)的报修、故障责任判定和检修
2 控制目标
2.1 确保公司内非生产用固定资产能得到及时的维修
2.2 确保公司内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人为损坏责任人的责任得到追究
2.3 确保较低的维修成本
3 主要控制点
3.1 固定资产管理员调查损坏的原因和损坏状况
3.2 设备主管填写责任判定和处理意见,请使用部门确认
3.3 固定资产管理员判断是否值得检修,是否在保修期内
4 特定政策
4.1 各使用部门必须指定专人作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建立并管理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台
帐,监督本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与设备能源部联系固定资产的有关事务。
4.2 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必须积极配合设备能源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进行固定资
产损坏原因和状况的调查
5 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检修流程说明
篇3
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成为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我们认为要推动地方级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深入开展,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宣传力度。要通过新闻媒体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各单位对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影响力;宣传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主要内容、查出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果,让社会各界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节约建设资金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的成功做法、总结的经验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理论积极上报给国家级、省级等各种刊物和网站,不同层面地宣传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动上门对有投资建设项目的单位和部门及乡镇进行政策宣传,并从建设单位的自身利益出发宣传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好处,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深入人心,让全社会积极主动的接受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其次是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坚持关口前移,在政府投资决策前提前介入,主动参与,联合相关部门,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发展前景和效益水平作一综合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坚持跟踪审计,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严把立项关、招投标关和合同签订关,从源头上监督建设行为;在施工建设阶段,做到逢变更签证必到,逢隐蔽工程施工必到,逢主要材料进场必到,让监督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在竣工决算阶段,结合项目招投标文件、合同、签证等对项目决算进行严格审核,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务求实事求是,对审计结果严格实施“阶段复核制”,确保审计证据充分、审计报告真实、审计结论可靠、审计意见可行;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可操作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对审计处理意见加强跟踪监督,限期整改到位。
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处置;原则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按照各项法规的要求,本文对固定资产处置的原则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充分合理使用资产,提高资产经营使用效。
一、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应遵循原则
1.处置行为与财务柱销分开原则
企业进行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处置行为与财务核销分开的原则。企业在按照规定权限,经过本单位、主管事业部和财务部对资产处置行为批准后,才能进行资产处置,但不能进行财务核销。对于在规定权限以上需经财务部批准的资产处置,企业须报主管事业部先行审核,并经总部相关部门签署意见后,再报财务部审批。
企业对经批准处置的资产处置完毕后,不论金额大小,均应向股份公司财务部申请财务核销,经财务部批准后,方可进行财务核销。
2.“零”价值管理原则
企业进行资产处置应当遵循“零”价值管理原则。企业在按照规定权限经过本单位、主管事业部和财务部对资产处置行为批准后,必须对处置的资产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按规定留足净残值,存货保留“1元”名义价值。
3.及时性原则
企业处置资产应当遵循及时性原则,指定专人负责资产处置工作,定期对本单位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拟处置的资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股份公司申请处置。股份公司根据情况随时审批,原则上不进行集中审批。
4.审计复查原则
企业处置资产应当遵循审计复查原则。每年度末,企业处置的各项资产必须由具备执业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复查后,出具资产处置的专项审计报告。
5.二次备案原则
企业处置资产应当遵循二次备案原则。凡是处置行为、财务核销,不论权限和数额大小,一律报股份公司财务部门两次备案。即处置行为备案一次,财务核销备案一次。总之,要以“零”价值管理观念,抓好资产处置的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资产处置的行为批准,另一个环节是资产处置的财务销账批准。通过行为批准,企业可据此对同意报废的资产进行清理、拆除、变卖,但不能进行财务销账,同时全额提足减值准备,当账面价值为“零”时,必须保留“1元”名义价值在账上。
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程序
1.固定资产极废行为的审批程序
各单位可在本企业的审批权限内,根据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如生产车间或管理部门)提出的报废申请,由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如设备管理、工程管理、房屋管理等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确认某项固定资产确实因正常磨损或维修成本过高而失去使用价值、因技术改造更新拆除且不能再利用、毁损严重确实不能修复等,必须进行报废处置的,经本单位财部门审核,法律部门复核,在“资产处置审批(备案)表”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完成必备的审批手续后,再报经理办公会批准,然后方可进行拆除、变卖,但还不能进行财务核销。
2.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财务核销程序
财务核销程序如下:企业将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清理完毕后,须将“固定资产清理结果备案表”上报股份公司财务部申请财务核销;财务部对企业所报“固定资产清理结果备案表”与“资产处置审批(备案)表”清单进行审核后,正式行文批复;企业根据批复文件内容,对已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财务核销。
三、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处置
1.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置
固定资产盘盈处置的规定如下:企业应当组织专人定期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通过以账对物、以物对账,把实物盘点与账务核实相结合,认真做好核对工作;企业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固定资产盘盈,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排队、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按照规定取得合法证据后,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确保账实相符。
企业调整账面价值后,应将“固定资产清理结果备案表”上报股份公司财务部备案。
2.固定资产盘亏的处置
固定资产盘亏处置的审批程序和财务核销类似于固定资产报废的程序。固定资产盘亏即:固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固定资产的灭失。固定资产损失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技术的进步等外部原因。另一类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缺失、资产营运管理不善、监督管理不力等内部原因。
篇5
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6个部委《关于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中有关违纪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财社字〔1998〕52号)精神,结合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清查情况,现就有关问题的处理补充通知如下:
一、1993年1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国有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1993〕76号)下发后,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参加统筹企业离退休人员垫付的离退休费,可以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参加失业保险的停产整顿企业职工发放的救济金或基本生活费,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二、1996年1月10日劳动部、财政部等12个部委《关于做好困难企业职工生活保障、生产自救和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劳部发〔1996〕7号)下发后,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参加失业保险困难企业职工发放的救济金或基本生活费,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用失业保险基金转业训练费为参加失业保险的困难企业富余职工支付的在岗培训和转业培训费用,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具备担保资格,各类社会保险基金不得用于担保和抵押。经商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凡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提供的担保、抵押一律无效,立即取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承担原来所属的经济实体债务的经济连带责任,不得用社会保险基金偿还原来所属经济实体的债务。
四、为了维护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失业人员的利益,取消财社字〔1998〕52号第六条“用两项基金购置的办公设备、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等固定资产,确属实际工作需要的,列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现明确凡用两项基金购置的办公设备、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等固定资产均要按照财社字〔1998〕52号文件第十条规定的处理办法通过转让方式变现,取得的收入全部并入两项基金。已经转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按本条规定坚决纠正。
篇6
关键词: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具体问题描述
电力企业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和债权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长期股权和债权投资、固定资产等。其中,固定资产因其自身的特点成为资产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固定资产,一般是指年限在1年以上或者超过一个经营周期,价值高于一定标准的,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有形资产,包括房屋、机器、设备等。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对于多数我们县供电企业来讲,固定资产在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它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得当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失控将会导致重大损失。
二、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普遍现状及我局固定资产状况电力企业固定资产预算容易流于形式,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对购置或处置随意性较大。一些不是用于生产上的电子设备是相对较难以管理的,例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由于这些设备都具有可移动性,比较便捷,某设备在哪里是否在用已经很难清查,形成长期账实不符。对采购等具体工作的重视程度大于管理方面,或重视人员和财务方面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这两种都是错误的管理方式。忽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监控,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相脱节,缺乏风险意识,造成资产潜在损失。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建立、完善组织保障体系,为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确保其长效运行机制,从组织上沟通协调,经研究成立“辉县市电业局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完善、落实资产管理各项制度,对资产的增减等重大事项按相关规定提出或作出处理意见。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的制度来规范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制度保障。2011年新乡市供电公司将我局作为推行资产集约化管理方式开始的第一站,根据试点要求,我局对涉及的相关制度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和完善,其中包含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保险制度。另外,对集约化资产管理的实施进行更加细化的制度制定。按省市公司要求,对我局管理的各类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摸底清查盘点。我们按照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分为7个组进行清查,财务部门按规定对帐实差异进行调整,最终实现帐卡物一致。对于正在进行的工程,对其账户开展严格的检查和清理,在检查中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或者已经达到可以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一定要及时的开展验收和入账工作,或者办理暂估入账。加强对主变、配变设备的轮换、退库管理。对于35KV主变、10KV配变随负荷变化而转移、退库较为频繁的情况,我们加强管理,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意见,实物管理部门做好转移记录,物流分中心做好退库记录、领用记录,财务部门据以变更资产卡片。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由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价值管理部门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不断强化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实现与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且联系多个部门才能完成的系统工作,整个过程要经历申请、审批、购置、验收等环节,因此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要不断通过专业培训来严格要求来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担负着资产的核算、管理等重要工作,因此,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整个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首先要严于利己,对资产要及时的入账和计提。久拖未决的工程项目,财务人员有义务对其编制决策进行督促。在审查中,对于发现的随意处置资产的行为,要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并严格审查查处后的补偿行为。财务人员还要通过不断的专业学习和电力知识学习,丰富自己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通过现场情况的了解和审查,掌握资产使用情况,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随时掌握资产的变动状况。
(四)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对各项制度是否适应管理需要、人员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进行考核,以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固定资产保管、使用制度主要规定保管、使用、维护的方法、程序和责任。实行固定资产定号、保管定人、使用定户的管理方法,并规定谁用、谁管、谁负责,落实到人,把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每年对各项制度进行审核,并对固定资产管理员进行考核。
三、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效果的评价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关系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其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并且从长久以来的发展分析,也是企业中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为此,一定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这对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也是财务集约化之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从电网企业的角度分析,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最为基础的核心工作,只有实现资产化经营并盘活库存的同时活用增量,才能在减少成本运营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整体资产效益,实现资产价值的充分体现和不断增加。通过努力,我们各项制度基本健全,逐步向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过渡。
作者:马飞 单位:国网河南辉县市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旅游饭店 固定资产 管理
旅游饭店在我国主要是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场所。因此旅游饭店的房屋和设备,既要符合国际旅游者的需要,又要有我国的特色。旅游饭店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一般均占内部总投资的70%~85%,因此对饭店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饭店整体发展水平。
一、旅游饭店固定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仅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也应为饭店经济管理所借鉴。但由于管理要求的不断细化,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一些基于历史原因以及现有体制不完善之处而产生的问题在现今很多饭店逐步显现出来。
1.账实不符问题。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计划指标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利用“小金库”等账外资金越权违规购建固定资产,但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饭店领导只重视购置,忽视日常管理。一是,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长期不予盘点,以致于有部分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领导却一无所知,或即使知道也不愿意加以处理,形成长期挂账。二是,对固定资产处置存在随意性,未按有关程序报批,违反了“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予以报损,造成资产的非正常流失。三是,饭店的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不严密,有些资产物随人走,个别部门甚至出现了资产流失现象,如单位领导频繁更换,给领导配备的手机、电脑等,离职时一同带走,无法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等等。
3.财务制度不完善。饭店财务部门和各个使用部门之间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容易出现不一致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原值等项目在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和资产管理部门的设备台账中不相符;二是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登录的固定资产型号数量口径不一致;三是有些设备已经报废,而财务部门仍然在提折旧;四是一些长期闲置的设备,财务部门未做任何财务处理。
二、加强旅游饭店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主要解决对策
针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旅游饭店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体制,具体对策如下:
1.抓好日常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抓好日常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
(1)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在账户的设置上必须协调一致。财务部门设置总账和二级分类明细账,资产管理部门除了设置与财务部门对应的总账和明细账外,还应该按使用部门设置分类分户明细账,并指导有关资产使用部门按规定设置分类分户明细账。
(2)认真做好对账工作,这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这项工作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许多饭店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就出在这里。在这个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规模较大的饭店,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必须按月核对;规模小的饭店,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每个季度必须核对;资产管理部门与各使用部门的对账工作可以采用循环对账的方法,每月核对几个部门,但是必须保证每个部门每年至少有一次对账的机会,确保固定资产账账相符。
2.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做好固定资产报废与清理管理工作。(1)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各单位每年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发现盈亏问题查找原因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3.把好报废固定资产的审批关。固定资产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或者因火灾、风灾、震灾等遭受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使用等情况,方可申请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报废。财会部门根据了解报废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与原因,并且确认符合报废的规定之后,填写“财产报废单”,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必须经领导批准,通过后才能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对专业性较强的专用设备报废,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审查、鉴定,取得技术鉴定书,申明详细理由,按规定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基层单位一律不得擅自报废处理。
(3)做好清理后的账目处理工作。清理固定资产后,财会部门需配合有关部门正确估计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监督清理费用开支,并将变价收入及时入账,并计入营业外收入,由饭店安排使用。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健全和完善制度设计。(1)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提升旅游饭店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提升旅游饭店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但现有的人才根本无法满足目前旅游饭店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引进、培养、培训等方式,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
(2)有关主管部门应对现行制度进行清理,健全和完善制度设计。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应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统一,各旅游饭店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固定资产账目体系。要完善饭店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完善其固定资产的账目体系。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将日益严格。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仅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也应为旅游饭店经济管理所借鉴。只有加强旅游饭店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才能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提高旅游饭店的竞争力,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是保持旅游饭店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
篇8
掌握新旧衔接关键点
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新制度要求将医院资产按照资金来源进行详细划分,并按新的固定资产单价标准及分类重新界定、梳理,确定应计提折旧的资产范围。鉴于此,医院应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盘点、追溯调整,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和相关成本核算体系。
在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面,财务处首先应追溯调整固定资产经费来源,根据新制度的分类和折旧方法,计算院所现有资产累计折旧账户的累计余额,参照新财务制度中的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合理确定资产折旧年限,补提累计折旧,并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
在资产清查方面,新会计制度要求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要保证数量和质量的账实相符。其清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拨给医院的资产、医院按国家规定运用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医院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定为医院所有的资产。具体包括:房屋、医用专用设备、办公设备、一般设备、家具、交通工具、药品和各类材料物资、银行存款、对外投资等。同时也要对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人员现状、资产占用、资金渠道、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全面统计核实。
针对以上要求,医院在准备阶段应制定资产清查登记表,按照固定资产分类,对清查小组人员进行分组、分工;实物登记阶段,由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对所有固定资产实物信息进行登记,使用部门及人员进行确认;在帐、卡、物核对阶段,将实物登记情况与原有卡片核对,对清理中增减的固定资产查清原因,登表造册。
正如新制度所要求,在对实物资产数量进行清查的同时,还要对实物的质量进行鉴定。这可根据不同的实物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法、直接观察法等。为了明确经济责任,便于查阅,进行实物清查时,实物保管人员和盘点人员必须同时在场。对于盘点结果,应如实登记盘存单,并由盘点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一起签字或盖章。
在清查工作中,清查小组的工作应事无巨细。这就需要办公室、监察室、信息中心等部门密切配合。对实物、卡片逐一核实,做到物卡相符;对有物无卡、有卡无物、卡物不符的固定资产,如实登记。
总之,医院需要严格按要求开展工作,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和复核,务求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准确。相关科室应认真填报固定资产信息,如实填报资产清查报表,真实反映情况并如实暴露问题。对已核实的固定资产,由使用人、部门责任人共同签字认可,防止虚报、瞒报现象,对出现帐物不清或帐实不符的情况,认真查找原因,并按规定处理。
依项目定清算方法
不同项目的清算方法各异,主要清查方法有实地盘点法、抽样盘存法、核对账目法、质量检查。在对医院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中,具体执行方式如下:
清查货币资金
对医院的货币资金进行清查,可分为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两类。
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可通过实地盘点,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进行核对,以查明余缺情况。除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外,还要查明有无违反现金管理制度规定。盘点结束后,应根据盘点结果,及时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检查人员和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对长款、短款情况要进行分析,明确经济责任。
针对银行存款的清查,可采用核对法,将开户银行对账单与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进行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在清查过程中,查找双方未达账项的余额,并据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清除未达款项影响,以便检查双方有无差错,并确定银行存款实存数。
其他货币资金的清查,与银行存款的清查相同。
清查存货
存货的清查是指对库存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的清查。清查方法主要采用实地盘点,首先将材料物资账簿上的数量、金额填在存货清查表上,然后根据账存数对材料物资进行实地盘点,账实差额作为盘盈、盘亏。对盘盈、盘亏金额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做出单独说明。
清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清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将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记录情况与固定资产实物一一核对。
其中包括明细账上所列固定资产的类别、名称、编号等,在清查中发现固定资产盘盈或毁损,还要查明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己提折旧额等;如发现固定资产盘盈,要对其估价,以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估计折旧等,据以编制固定资产盘亏、盘盈报告单。
对出租的固定资产要检查相关租赁合同:检查各单位账面纪录情况,检查是否已按合同规定收取租赁费。对临时借出、调拨传出但未履行调拨手续,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去的资产,要求各单位收回或者补办手续;对查出的各项账面盘盈(含账外资产)、盘亏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工作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检查房屋、车辆等产权证原件并取得复印件,关注产权是否受到限制,如抵押、担保等,检查取得的相关合同、协议;对批量购进的单位价值低的图书等,如果被资产清查单位无法列示明细金额的,按加总数量清查核对实物,按总计金额填列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并注明总数量。
清查应收、应付款项
篇9
(一) 固定资产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以及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相关费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中,一般纳税人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购买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不再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另外如果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属于超过正常信用期分期付款,固定资产的成本要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特殊行业购买的特定固定资产入账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
【例】2009年1月1日,某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大型生产用设备,价款共计1000万元。每年年末支付200万元,另以银行存款支付增值税170万元,保险费、运杂费10万元。200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共发生安装费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净残值39760元,直线法摊销。(P/A,10%,5)=3.7908)
账务处理如下:
(1)2009年1月1日:
借:在建工程 7,581,6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2,418,400
贷:长期应付款 10,000,000
借:在建工程 100,000
应产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00
贷:银行存款 1,800,000
(2)2009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借:在建工程 758,16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758,160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借:固定资产 8,939,760
贷:在建工程 8,939,760
(3)2010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633,97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33,976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借:制造费用 890,000
贷:累计折旧 890,000
(4)2011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497,373.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97,373.6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借:制造费用 890,000
贷:累计折旧 890,000
(5)2012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347,110.9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47,110.96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借:制造费用 890,000
贷:累计折旧 890,000
(6)2013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181,779.4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1,779.44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借:制造费用 890,000
贷:累计折旧 890,000
固定资产的价值随着时间逐步转移到产品价值或期间费用中去。也就是会计中所说的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直线法摊销、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磨损,这便涉及到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它包括费用化的支出和资本化的支出。一般来说,如果一项支出改变了原有固定资产的用途,或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其未来流入的经济利益增加,我们就可以将其视为资本化支出。如果一项支出只涉及一般的修理性支出,我们一般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例】2009年1月1日,某企业对2005年1月1日购入的一台生产用设备进行改良,共发生改良支出10万元。该设备原价60万元,已提折旧40万元。2009年3月1日,该设备交付使用,可使其使用寿命延长3年。(改良前设备预计可使用寿命为6年,预计无残值)。
账务处理如下:
(1)2009年1月1日:
借:在建工程 200,000
累计折旧 400,000
贷:固定资产 600,000
借:在建工程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2)2009年3月1日:
借:固定资产 300,000
贷:在建工程 300,000
从2009年4月起,每月对该设备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5,000
贷:累计折旧 5,000
企业的固定资产如果发生报废、毁损、出售、对外投资,应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
(二) 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固定资产投入大、价值高、使用年限较长,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其具有安全和良好的使用状态,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是每一个企业应着重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呢?企业应建立健全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按规设岗,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企业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立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设专人保管实物,保管员应建立账、卡、物相对应的统一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应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核算,及时、准确地登记固定资产账簿。
2、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报批手续应齐全。企业因生产管理需要购买固定资产必须先由各部门填写申购单,经总经理签批和财务部门审核后,组织有关人员采购,报销前须经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财产登记,验收入库。对企业确已到报废年限、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应经总经理审批,并经主管部门核准后由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时登记。
3、固定资产应定期进行实物盘点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保管账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账薄至少应每年核对一次,并进行实物盘点,同时要及时办理好盘亏、毁损、报废的报批手续。清查过程中若出现账实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
篇10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2007 年根据财政部部署以2006 年12 月31 日为基准实行了统一清理,各单位按照要求对账面资产和实物资产进行了认真地核对和清理,摸清了家底,报废了废旧资产,基本保证了账卡、账实相符。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六个方面加以应对: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3、统一固定资产管理模式;4、规范固定资产购建工作;5、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和各单位财务软件的有效衔接;6、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关键词 :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2007 年根据财政部部署以2006 年12 月31 日为基准实行了统一清理,各单位按照要求对账面资产和实物资产进行了认真地核对和清理,摸清了家底,报废了废旧资产,基本保证了账卡、账实相符。但在财务检查及与其他单位财务人员的交流中,大家都感到固定资产管理很棘手,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清理不到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长期重购置、轻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账不到位,造成固定资产账卡不符,有的是有账无卡,又由于长期未清理盘点或清理盘点不彻底,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又不符,2007 年清理时,无从下手,清理核对工作量太大,只能从某一年度开始清理,以前年度部分就没有做到位;部分单位财务管理薄弱,财务报销手续不全,没有办法查清资产的来龙去脉,也是造成固定资产清理工作难以到位的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按照《会计法》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要求,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应当分离,资产的价值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实物管理由办公室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维护、固定资产卡片登记等工作都推给财务部门一手操办,实物管理部门没有完整资产台账及资产卡片,更谈不上账实核对,工作职责不清,资产管理很难做好。
(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经常更换,并且很少有人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固定资产的界定及日常管理知识缺乏,资产管理主动性差、资产调配手续不全,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位。
(四)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没有和单位的财务软件实行有效衔接
各单位财务软件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按照以前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格式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是按照新的分类标准及要求登记固定资产卡片。一项资产有有新旧两种分类、两种资产卡片、两个编号,给固定资产的核对、调整带来很大麻烦,也增加了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工作量。
(五)固定资产的购置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固定资产的年度预算编制不细致、购置和年度预算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房屋等基建工程未批先建、超预算超规模建设,设备购置随意性、资产采购不规范或监管不到位等常有发生。
(六)资产处置时效性差
土地、房屋、车辆等专项资产处置需报财政部门审批,其他资产在一定限额内各厅局本级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下属单位报各厅局审批,超过限额由财政厅审批。在实际工作中,审批效率太低、时间太长,尤其是专项资产处置上报后,长时间得不到批复,造成新的账实不符。
二、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
只有加大宣传、强化督查,转变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维模式,提高所有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度,尤其是提高领导干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才能将上级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到位,也才能制定本单位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长期化。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
各单位应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设定准入门槛,实行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继续教育,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最新知识和上级的各项要求。
(三)统一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财政部门加强培训、应设定模式、强化督查、答疑解惑,统一固定资产入库、出库、部门转移、处置等凭据的格式、内容和日常管理手续和流程,努力实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实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对一些历史遗留长期核对不清的资产,财政部门也应拿出处理意见,指导各单位做好具体处置工作。
(四)规范固定资产购建工作
努力推行固定资产部门预算,并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增强固定资产购置的计划性,实行财政集中采购,杜绝分散采购,促使固定资产购置实行实物发放,严禁单位自行购置固定资产,从而严把固定资产进口关,体现部门预算的严肃性,保证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的统一,实现财政资金的节约使用和售后服务质量的提高。对房屋、大型资产的构建推行建用分离,由政府组织专门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负责资产招标、建造、审计等事项,实行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保证资产的配置标准和工程质量,杜绝无审批构建,超预算构建、超标准构建等现象发生,同时也将各单位从资产构建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
(五)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和各单位财务软件的有效衔接
财政部门应努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和主要财务软件的衔接工作,实现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直接代替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各单位财务部门不再直接产生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会计凭证,固定资产增加、变更时,由办公室等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填制、修改固定资产卡片,通过在线的方式将固定资产增加、变更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软件总账模块自动生成增加、变更固定资产的会计凭证;固定资产处置时,由资产管理部门通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向上级部门提交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并报送相应的纸质请示,上级部门同意处置时,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在线方式自动将资产减少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软件总账模块生成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凭证,并在会计凭证后附上级批准文件,从而从制度上保证各单位固定资产的账卡一致,减轻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职能的有效分离,明晰上下级之间固定资产管理职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六)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