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28 08:4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建筑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另外,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讲述的是六到十八个月的婴儿的不断认识,不断怀疑,从而确定自我的过程。首先他着迷于自己图像的一些细节并且趋向于向前应变,然后经过一步步的靠近、联系、接触中他位于世界的感觉不断发展,最后通过镜中图像的建立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他确立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如果把西方的建筑理论比作镜子的话,那么这一理论形象地隐喻了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历程。
事实上,每种文化都不可能承受或完全抵制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我们不必为了保存一个独立的自我而去打碎镜子,当然也不能永远望着镜子止步不前,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中国当代建筑需要这种批判式的地域性精神去指导我们的实践,去实实在在地关心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轨迹,去调节人们现实的生活状态。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1)研究和创造地域建筑良性空间特色。就现实而言,我国各地区自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差异都很大,形成的建筑空间也各具特色。例如,陕北的地下窑洞空间与西南地区的吊脚楼建筑空间就有很大不同,设计师要结合各自的现实条件,争取最大限度地保留并更新创造各自良性的特色建筑空间。
(2)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只有从特定的地域、文化出发,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环境与人的关系,让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芝贝欧文化中心,受到传统的启迪,借助于现代的技术,皮亚诺从当地的文化和建筑物的性质入手,大规模地转引了当地民间技术肋架的构成方式,复苏了当地乡村“村落”的簇拥空间的原型,反映了技术、传统和自然三者之间的一种真正的和非凡的结合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3)确立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观。合理的生态观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则,对人类的居住环境进行设计,反映生态区域特征,并与自然环境共同衍进、协同发展。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一直在进行建筑的生物气候学研究,他结合东南亚的气候条件,形成一套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若在高层建筑中引入绿化开敞空间,设计“两层皮”的外墙,形成复合空间或空气间层等,他是受生物气候地方主义影响而进行可持续性设计的典型代表。
(4)地域性建筑材料的更新。地域性建筑材料更新的表现方式是在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让传统建筑材料特性获得崭新的、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建筑师要虚心向民间学习,但不能将之等同于粗糙、原始的纯本地性,“如果不能对旧有的思想形式进行转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话,那么还不如抛弃不要”。
篇2
关键词:地铁建筑地域文化建筑设计
一、地铁建筑特点解析
建筑的空间属性与大部分的建筑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地铁及城铁统称为大众捷运系统(MassRapidTransitSystem),它是指:在城市内的主要运输通道,以专用动力车辆行驶于地面、高架或地下的专用路轨,并提供班次密集、运量大、速度快、安全舒适等服务的公共运输系统。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总结出地铁空间的六个独特属性:
1.都市系统中的交换属性:根据美国著名都市社会学者科斯特(ManuelCastells1942-)的论点,交通是都市系统中的“交换元素”(exchangeelement),是都市流动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
2.活动过渡的中介属性:地铁作为一项交通工具,常常被视为地面起点与地面另一个迄点之间的过渡,是一个空间压缩的“介面”(interface)。因此,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在地铁站的设计上往往忽略了美学上的考虑。
3.高速变化的流动属性:城市里移动速度的改变,也造成了人们对空间体验以及与城市关系的改变。地铁乘客的视觉焦点因为熟睹而游离、焦躁,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于是高速流动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互动的降低,城市旅程因此越来越单调、抽象。
4.专用路权的排他属性:地铁运输造成旅程单调的抽象原因,不仅因为流动的高速化,更因为路权的专用性,即地铁行驶在隔离式专用路轨上(exclusiveright-of-way),这一属性隔绝了乘客在旅途中以视觉参与活动的机会,因此造成了一种独特的、目的纯粹的、排他性强烈的疏离感。
5.人潮汇集属性:地铁一方面是一种“大众空间”,吸引大量人潮川流不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另一方面,地铁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设施,使用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收入以及阶级,地铁建筑又是城市中具有浓厚“普遍性格”的空间。
6.塑造城市形象的“地标”属性:地铁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通过地铁建筑可以反映其科技水平和美学标准。
二、地域文化—地铁设计的核心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创造、演变的结果。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布正伟先生在其《自在生成论》中认为建筑个性的艺术表现有三个层次:”与使用性质相适应的艺术气氛,与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谐和的文化气质,与生活前进步伐相一致的时代气息“。其中第二条”与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谐和的文化气质“说的就是建筑要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倡导地铁设计的地域特色,并不意味抱着传统不放手,而是要从中汲取养分,创造全新的视觉语言,提倡原创设计。一部建筑史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中,不同城市也各有地方特色。杰出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纵观国际地铁建筑的设计,不难看出他们在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上所做出的努力。
一提到巴黎的地铁,到过巴黎或对现代艺术史和建筑史略有涉猎的人,都会对建筑设计师赫克托·吉马德(HectorGuimard)的“新艺术”(ArtNouveau)风格的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的关键时刻的巴黎,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巧妙地与一种前所未有的公共运输科技结合,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地铁风格”(StyleMetro),巴黎人的浪漫气质从其作品中彰显出来。在巴黎现有的86座“新艺术”风格的地铁建筑中,当属地铁二号线西侧终点站“皇太子妃门站”(PorteDauphine),以及蒙马特区十二号线的“阿贝斯站”(Abbesses)与高耸的“埃菲尔铁塔”(TourEiffel,1889)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巴黎的象征,充分地体现出地铁建筑的地标性。
莫斯科地铁以”地下宫殿“的美誉而著称于世。莫斯科地铁不仅是工程上的奇迹,也是建筑美学上的重要作品。莫斯科地铁是权力美学的体现,它采用了贵重的天然石料,独特的照明灯具,更饰以名师高手创作的大量雕塑和彩绘,尽显其艺术瑰宝之奇丽,具有帝俄时代的宫殿风格。如共青团广场地铁站的拱顶是描绘前苏联青年劳动、战斗和生活的马赛克镶嵌画;马雅可夫斯基站犹如这位大诗人的纪念厅,用高强度不锈钢筑成轻巧的列拱,地面铺白色大理石,用红色大理石镶边,中间有一条紫红色的大理石通道纵贯候车厅,犹如庄重的红色地毯,直抵候车厅尽头诗人的半身像。巧妙地将地域文化与时代特点相融合,使其成为莫斯科的象征。
里斯本地铁的历史不长、规模不大,只有两条线路,总长19公里,其中17公里为地下路段。但其地铁的公共艺术却非常有特色,几乎全是各种壁面瓷砖艺术品,间或一些陶瓷雕塑创作,在地铁公共艺术领域里,享有极高的声誉。里斯本的地铁公共艺术之所以出名,除了参与设计的艺术家的杰出作品,更因为其忠实地反映了这个城市非常独特的文化传统—陶瓷艺术。
以上典型案例说明地域文化是地铁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设计师在设计中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结语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建筑设计的起点是问题的发现,终点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境界。”中国地铁发展日益成熟,在城市设计主旨思想的指导下,也逐步形成了地铁建筑艺术。我国的几大城市在建和已建的地铁工程中,也都把城市文化以及人文文化融入地铁建筑之中。地铁的“城市动脉”和“城市文化”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显著,倡导北京地铁设计的地域特色,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①布正伟:《自在生成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哈尔滨,1999。
篇3
关键词: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前言
对于生态型住宅建筑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笔者理解应包括以下几层涵义:首先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安排组织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次是拥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所需的舒适环境,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再次就是在住宅的建筑精神上既要体现时代性,也要反映地域的历史与人文环境。
1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一般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型建筑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同时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又要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建筑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1 以人为本,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我们强调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但也不能只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而不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1.2 使用洁净能源,降低能耗,保护自然资源及绿色生态
建筑要通过优良的设计、优化工艺和采用适宜的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粗放、浪费污染型的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化。要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积极采用洁净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如自然通风和通风道技术),减少废弃物。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两大课题结合起来,以最低的资源,最少的污染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3 循环、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
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废物再生利用,水循环使用,能源的多级多层次利用,使用高效率的设备和控制系统。扩大代用、再生利用材料资料,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有用的经验转化为标准、规范条文,以利推广。
1.4 保护利用环境,尊重历史、自然设计与地方相结合
利用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湿地和自然水系,保持绿色空间,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使建筑空间布局充满活力。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1.5 整体优先,全寿命设计
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经济性应从全寿命周期通盘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适宜的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的集成,增强其性能及灵活性,延长建筑整体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技术进步和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积极发展智能建筑,提高设施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1.6 保护生态系统调控城市气候
创建舒适健康、高效清洁、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活追求。这要求设计及规划采取合理的城市结构与绿地系统布局,考虑建筑通风与遮阳,控制污染,合理处理与建筑相关的垃圾及工业废弃物,广种乔木并用当地杂草绿化(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气候,铺地尽量用可渗透性地砖,以利于水和植物的生长。
2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生态型住宅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2.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妥善安置。
2.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
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2.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2.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
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 建筑- 建筑材料- 新建筑的良性循环。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使用先进技术,降低建筑运行管理费用。在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不要拆除旧建筑,应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节省建筑造价。因此,现代生态型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3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
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总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地形条件及地形地貌的制约,这是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设计师应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相融。自然环境是生态型住宅建筑的背景与组成因素,因此在住宅的选址方位上要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状况,依势而建。其实在建筑选址上,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风水理论便有了体系阐述,它强调建筑所处环境的好坏对人的生活与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具体思考如下:
3.1 加强现代住宅建筑空间结构与材料的生态设计
对于生态住宅建筑的空间结构与材料运用方面应尽量运用下面几种生态设计方法:
一是生态住宅建筑空间中的少量化设计。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设计手法与技术条件对材料及其它组成部件最大限度的利用,以减少物质与能量消耗。如在结构造型上以采用简约风格为主,从而减少复杂造型结构造成的材料物质消耗。另外建筑所用材料的本土化也减少了材料长途运输所带来的能量消耗。
二是生态住宅中资源再利用化设计。住宅建筑空间中的装饰与结构部件应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设计与运用实现其可拆卸、可替换、可重新组装,以此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三是生态住宅中流动空间的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与改造打开建筑传统的封闭围合面,使室内外通透一体化,也可以通过这些面的开合设计使空间产生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住宅中合理引入天井,通过天井的设置达到对建筑整体的自然通风、采光、温湿度调节、改善建筑的微气候。
四是生态环保型与天然材料的运用。生态环保型材料由于生产的洁净化和产品的生态化使其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不对环境产生危害,更新的旧材料也易于降解与转化并可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土是组成物质世界中最基础的一种,不论是对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来说,土既是作为结构的基础又是一种提供支撑的源泉。土的物理和化学特征使得它成为被动式气候设计的一种非常好的起点。基于它良好的热惰性作用,用泥土或石头为建筑材料实现的住宅建筑体,通过减弱热量的传导从而使室内达到湿热平衡。讲到光,我们的设计师善于利用人工照明,以至于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阳光的存在。阳光是所有有机物的能量来源,同时心理健康和感觉也离不开阳光的作用。
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悠久的园林与建筑环境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媒介可以利用其固有的性质降温,具有增强环境象征意义和愉悦感官的功能,还可以创造诸如宁静、运动、声音、光亮等艺术效果。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人工设计,将高地的溪流水源引导经过住宅建筑的玻璃屋顶,薄薄的水层沿东面的泻水屋檐泻下形成水幕,通过流水渠迂入江水中,循环的水层减弱了较强的辐射热,光影班驳的折射光使空间内弥漫着自然的绿,流水声与鸟语花香共同在这里创造动态自然居住环境。
3.2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应表现出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
对于住宅建筑来讲,人的本体存在状态和精神层面的获取与满足状况较其它类型建筑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生态型住宅建筑还应表现出相应的精神生态内涵。生态型住宅建筑的生态内涵基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型住宅建筑要表现出它的时代性。在历史时序的标轴上,不同时期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状态存在差异,住宅建筑的物质形态也应与时序中其应处的点段同步,以满足居者实际的供需关系。时代性体现着生态住宅建筑的精神与发展。再次,现代住宅应体现其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所决定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我们应在地区传统中寻根,发掘有关“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地域化,地域住宅建筑现代化,使居者在精神上获得亲切感。生态型住宅建筑在注重其现代特征的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溶入,建筑空间的流通性、室内设计的灵活性与简约作风、家具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书画印章等造型饰物的象征性等都体现了中国建筑空间设计的永恒特色。因此,现代住宅建筑的生态性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反映,地域文化是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其建筑内涵的品位。
篇4
关键词:外墙;装饰设计;色彩
在建筑设计中,外墙装饰不仅可以保护建筑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很好的美化建筑的外观,提升建筑的美感。因此在进行外墙装饰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到施工质量,还应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分析装饰艺术和色彩,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构成都会对居住者产生影响,而外墙的色彩可以作为视觉元素,更直接的可以代表建筑物的风格特点,运用好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可以使建筑艺术具有观赏价值,给人视觉冲击力。
1建筑物外墙中的装饰艺术
在各种形式的建筑物中,外墙的装饰艺术独具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外墙装饰艺术的功能性
装饰艺术是一种工艺设计与结构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必需的符合建筑物本身构造的功能性,只有具备了功能性,外墙装饰艺术才具有实用价值。因此在建筑物的外墙设计中,必需要结合外墙的使用功能,在做装饰艺术设计中,切忌华而不实,要能够采用具有实用性的设计方案,在增强建筑外墙艺术美感的同时,还要提高建筑外墙的耐污性和耐水性,实用的同时有效延长建筑外墙的使用寿命。
1.2外墙装饰艺术的美学性
1.2.1外墙的传统美学
我国传统的外墙美学,表现在民族民居的外墙形式多样性,传统的外墙材质主要有青砖、石块、木头或者是泥巴,并且经过建设者的多种处理,产生不同一般的艺术作用,例如民间流行的马头墙,白族的墙彩,或者宗教建筑外墙的砖雕等,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1.2.2外墙的自然美学建筑外墙的自然艺术美学是指将大自然中的河流、山川、森林花草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物更加的贴近自然。能体现自然美学的外墙设计与当地的自然风景是密切联系的,例如贵州地区的石板墙,毛竹地区所特有的毛竹墙。这些外墙都表现着自然形式,体现自然的艺术美感。
1.2.3外墙的现代美学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方法的运用,建筑外墙设计更加具有现代意义。许多外墙设计加入了多媒体技术,使整体设计更加亲近自然,也突出了外墙的艺术美感。现代化的艺术外墙可以从一方面来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发展程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材料和工艺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材料和工艺,使建筑外墙更具有现念和内涵[1]。
1.3外墙装饰艺术的体现
外墙装饰作为建筑物的室外装饰艺术,对于建筑物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物的尺度及体积都比较大,所以外墙装饰也占据着建筑物外部的主要空间环境,甚至有的还是外部环境的主要体现,人们观赏建筑物时首先看到的就是外墙装饰,因而建筑物外墙的装饰艺术是直接的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个外部环境。外墙的装饰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建筑物整体的装饰设计原则确定了设计的整体方法,并且设计原则具有统一性。具体来说,建筑物的外墙装饰应从整体效果的考虑出发,时刻牢记整体装饰的把握放在首位,以设计的宏观控制为基础对各个分开部分再进行具体的设计,在装饰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时刻认识到分开部分的设计在整体设计中的要求和地位,充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间的联系,也要考虑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影响和融合,另外还需要将具体的部分层层深化到施工建筑的各个领域中。这样整体与部分相结合考虑的设计方法不仅可以体现外墙装饰的艺术性,还可以达到外墙装饰和整体建筑设计相互统一的目的。外墙的装饰艺术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形式美,不能只关注于建筑外部的华贵亮丽而忽视了其存在的意义,应注重建筑物存在的功能价值。从美学角度来说,建筑艺术的雕饰美和天然美必须要和建筑物本身的价值和设计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够使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达到和谐统一,将建筑美学和建筑功能完美融合。
2建筑物外墙装饰与色彩设计
在建筑物的外墙装饰中,色彩以其独有的视觉艺术为建筑物的外部环境带来生机,使人们的生活增添美感、带来喜悦。建筑物的风格无论是端庄秀丽还是典雅飘逸,在建筑物外墙的色彩艺术运用中都有突出体现。色彩设计作为特殊的造型艺术可以体现建筑物的美学价值,并且与建筑外部环境相得益彰。优化建筑外墙装饰的色彩设计,可以提升整体的建筑艺术水平,营造出良好的装饰氛围,突出建筑的特色。在外墙装饰的色彩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外墙装饰目标物及背景的关系,用环境背景来衬托目标建筑物,使建筑外墙的装饰亮点突出,细化外墙装饰中的亮点,达到视觉平衡效果。另外,色彩设计作为一种装饰手段,不仅可以体现建筑物的外界范围,还可以作为建筑物的色彩标志。
3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类型
3.1外墙绘画
在建筑物的外墙绘画中,一般采取纯艺术性的绘画或者是超现实主义画作,既能达到美化建筑外墙的目的,又可以给观赏者视觉冲击,通过绘画色彩的运用使建筑物与整体环境相融合,提升建筑外墙的艺术性[2]。在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中,墙体绘画采用合理搭配色彩的方式为建筑物增添色彩,又调节气氛,如在工业建筑外墙的绘画上,采用清新绿色的色彩设计,可以调节沉闷的厂房,带给使用者好的心情。
3.2人性化色彩设计
针对不同建筑物的功能不同,外墙的色彩设计可以从使用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人体工程学的视觉体验,将色彩搭配设计的具有引导性,使建筑物外墙的色彩设计更加符合建筑本身使用的需要。图1中所展示的幼儿园外墙色彩设计,既体现出建筑色彩的装饰功能,又要符合群众的主观需求,因此在图中的幼儿园外墙色彩设计中采取了柔和的颜色,并且结合了幼儿的心理特点,以黄色、绿色为基础色,蓝色作为点缀,构建出整体的色彩基调,使整体建筑色彩轻快、明亮,提升了建筑的立体感。
3.3运用自然色彩
在建筑外墙装饰的色彩设计中,可以结合周围的自然景物,与外墙色彩构成对比,运用融合、烘托等不同的表现手段,以建筑地理环境为基础,合理采用周围环境及植物等材料,例如在外墙构造植物绿化带,用绿色植物的色彩搭配来凸显建筑的整体品味,衬托出建筑外墙的装饰艺术,使外墙色彩艺术丰富生动。
3.4大面积的外墙色彩运用
大面积的墙面色彩设计可以吸引观赏者的视觉,色彩设计可以应用亮色为主色,并且运用明暗对比突出建筑的局部特征,还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来设计合理的色彩方案。对于市区内人口密集的建筑设计,一般缩小建筑规模,在色彩设计中可以采用亮色,并且在局部运用暗色来凸显设计特色;对于郊区人口较少的建筑外墙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应用灰色、棕色等暗色,以免产生视觉盲区。
3.5提高色彩装饰作用
对于建筑外墙装饰,色彩设计主要的用途是作为视觉原色来体现,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建筑需求者的想法,考虑到他们的需要来构建外墙色彩主色调。在建筑外墙上,运用色彩来传递空间、功能的诉求,并且在局部中运用建筑设计理念,提升色彩装饰的作用,增强外墙色彩带给人的主观美感,强烈感受到建筑物带来的氛围,如图书馆的静谧,咖啡厅的轻松,游乐园的热闹,这些都可以通过提高建筑装饰的色彩设计来实现。
4结语
在建筑物的外墙装饰艺术中,合理应用和丰富色彩设计,不仅起到装饰效果,还可以实现建筑外墙和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凸显建筑物的特色,提升整体城市的建筑外墙装饰水平。
参考文献
[1]牛彬.建筑外墙装饰艺术特点及色彩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3):114-114.
篇5
关键词:传统特色文化;苏北城市住宅小区;审美思想;设计思想城市住宅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是所有建筑的本源,它体现了一个城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审美水平。随着江苏苏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住宅小区数量也急速上升。各个城市的住宅小区的风格却越来越单一化,相互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无论置身于其中哪个城市,都无法感受到明显的区别和特点。苏北各个城市都有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在当地的城市住宅小区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江苏苏北传统特色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整体风格中的发展尤为重要。
1江苏苏北传统特色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整体风格中发展的重要性
(1)有利于改变各个城市住宅小区风格过于单一化的现状。改革开放时期,全国各个城市住宅小区的整体风格出现了一种“方盒子”的形态,苏北城市亦是如此。这种城市住宅小区的整体设计风格趋于单一,实用但缺乏审美性。随着苏北城市居民对住宅小区的整体风格的审美需求的提升,“方盒子”式的小区建筑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各式风格的城市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建筑风格虽成多元化发展,但关于传统特色的研究和实践还是很缺乏,其他各个风格的运用也多是生搬硬套。苏北各市的历史文化背景都比较深厚,民俗特点、人文风情也异彩纷呈,但各个城市的住宅小区的风格却较为单一,相互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无论置身于其中哪个城市,都无法感受到明显的区别和特点。
(2)有利于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其专制性使中国传统民居的整体风格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形成、发展。因此,更独具特色与魅力。很多人误以为具有本土特色、传统特色的建筑风格就是建造一些仿古建筑。甚至认为注重传统特色是倒退,其实不然,任何实物的发展都需要学习已有的历史文化,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重心,对周边国家建筑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现代民居的整体风格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在接受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融入本民族的思考,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风格,其建筑风格被称为“日式”或者“和风”。日本在现代建筑中传统特色体现与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3)有利于传统特色审美思想的表达。苏北有一些城市建造了大量的仿古建筑来发展旅游业,这些仿古建筑同当地一些现代主义的建筑不协调,在城市中形成了一种孤岛的模式。中国古代的民居多为合院式,建筑结构多为木质结构显然不适用与现代的城市住宅小区。我们不可能在住宅小区房屋内部使用木质结构,也不可能还原古建筑中瓦当、窗棂上雕刻的精美绝伦的纹样。不管是建筑的材料、色彩还是纹样,都只是起指导作用的思维模式和哲学理论物质化的媒介。中国古代的许多建筑作品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审美思想,通过建筑来抒发胸中意气。并且注重空间层次的人伦秩序、与自然交流的建筑工艺传统。“艺术的妙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齐白石)。苏北城市住宅小区的整体设计,既不能完全照搬古代的民居风格,但也不能完全脱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支持这种建筑风格的内部思想。具有江苏苏北传统特色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整体风格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外部形态构成 、整体环境氛围、审美思想等多个方面。
2江苏苏北传统特色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整体风格中的多种体现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特色
上,有一些城镇在桥边生长起来,另一些由军事驻地、学术中心或宗教中心发展而来。其中一些是经过规划的,但大多数没有。随着化的进程,新的中心很快在原材料或动力资源附近发展起来。最终,产生了工业大国的贸易中心和首都。但无论城市最初生存的理由是什么,如何了它最初的形式和建筑,其它的功能还是迅速发展起来。当古老的工业衰落而让位于新工业时,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取决于各种计划中或计划外的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质量和数量,尤其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
在过去的世纪中,大多数建筑物是由当地材料建造的,其形式同时适应社会需求和气候。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建筑才由建筑师或建造专家设计,而他们常使用进口的和更耐久的材料。随着这些年来大规模信息交流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改变了。建筑的设计、和材料正在越来越国际化和标准化,它们更多地随着的指示而变化,而不是其实效。
就象建筑物预期的功能被(或应该被)反映在其设计中,城市的形式和特性也是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反映。当我们改变、改造或更新建筑物来更好地满足不同从前的新需要时,必须承认:要确保一段时间内一个社区的繁荣,那么一个人居环境棗村子、镇子或城市,就必须不断地通过改变其自身来适应新的情况。尤其是现在,只要满足制造商的设想或财政状况,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建立工业。
建筑和城市设计的保护
一个城市,尤其是一个古老的大城市,是思想和品的宝库,其中包括建筑、空间和各种场所。它们表达了演变的需要、时势和建造者那个的风尚。为了社会的利益,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这一资源。但这从来不容易做到,因为总有关于什么才是摵侠淼脑擞脭的争论。在城镇的发展中,情况常常会因为对旧建筑倾注的感情而变得复杂。用于建筑结构和基础设施维护的钱原本可以用于为社会提供新的住房,提供新的社会、商业、工业用途房屋和新的服务设施,这是一个客观但又经常被忽略的负担。但现在的形势要求未来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什么样的发展才能最好地适应未来的需要,这必须得到检验和评估。
在制定一个已长期存在的城市区域的未来发展方针时,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在于决定应该依据何种原则(如果有的话),有意识地保留现存的建筑物及整个地区;在何种代价下、到何种程度,这种保留才能适应发展改变的需要。
对单独的建筑物或建筑群来说,常常是其外观、建筑价值或历史上的相关意义决定其保护(或保存)与否。这还常被解释成对现状的维持。但一栋由政府保护的国家建筑,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声望的目标。这种声望是一种可怕的强力麻醉剂,使人们在考虑到艺术性时被麻痹了。如果一栋建筑内在的魅力和作为一件艺术品或文物的价值,能够配得上这种声望,那它才能被保护,太多的人想要把他们自己所看到的古老建筑作为最好的来保留。但我们认为的建筑的美并不是一个靠逻辑证明的东西。同样也可以说,保护的愿望是不合理的,尤其当要保护的建筑无法附加经济用途时。
过去,具有时代风格的建筑实践满足了时代的需要,虽然重要的建筑物都被盖得好像要永存似的。1936年,在伦敦,人们发现,除了几个被公认的有历史价值的例子,其它大多数都在30年内被更新,在60年内被重建了。现在,在这个被保护所支配的时代,总有不断的压力要求保留远远超过这个建筑时代的工业和商业建筑。这是非常昂贵的。可能倒不是要求新的用途和新的技术服务设施,而是它的材料、体量和特征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空间的尺度和比例适合当今的时代。这难道不比在昨日昂贵的立面背后设计出为明日服务的空间更好吗?
如今挽救古建筑的工作,不管以何种方式,都很少考虑它们的实际条件,甚至有时它们只代表一个因为没有特色而被人记住的建筑时代。这将会限制子孙后代显示出他们的设计或欣赏能力,这是要冒险的。但是给新的伟大的建筑和城市设计提供机会也要冒险。不管多大程度的保护都不能把一个设计从坏变好。50年前,如果有现在的规章和看法的话,许多现在被认为是杰作的建筑作品就盖不起来了。因为他们不能,而我们能欣赏到一些过去最富想象力的设计者最好的作品。如果决策的产生能适应也象建筑一样改变着的世界形势的话,就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建筑了。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审批一个发展申请中,并不一定能产生好一些的建筑或城市设计。它也许会阻止一场灾难,但如果由于官员们缺乏城市设计的眼光而错过了合适的投资时机,它同样也可能导致失去一个机会。
建筑师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却很少关心它的邻居。而城市设计考虑的是被建筑界定的、渗透的或打断的空间。虽然也许这些建筑只是为从几个有选择性的视点观看而设计的。城市设计的关键存在于连续看到的景象中,其质量取决于空间之间的关系,它们被界定的方法,轮廓、体量、尺度、色彩和周围环境棗比如建筑或植物棗的材质。一个空间形式给旁观者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穿行于其中的运动速度。好的设计考虑它被体验时的情况;最好的设计能满足所有标准。一位穿越城镇广场的步行者有时间享受各种各样的纹理和形象:建筑表面的分格,界定空间的铺地和植物,光影的相互交叠和落叶的飘飞。这种欣赏,无论有或没有,都会受到建筑或空间的尺度与人类尺度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为我们都会依据与人类高度和生命长度的关系来评价尺度和年代。这反之又影响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例如我们在街道或广场中是否觉得拥挤或舒适。
保护包含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在城市的设计中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和商业发展的结果,城市中心总是处于适应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压力下,然而许多城市中心却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长的和重建破坏。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有效地毁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成为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之间;或者是它们的特性值得保护,或者是一种古老的、很受喜爱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还是艺术品。建造什么,何时何地重建或彻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个判断力的。在实践这种判断时,应该简要地别的地方的经验。
保护,保存和选择的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有无数的例子可以用来多种多样的情况的前因后果和保护的,而且每一个都很独特,又都有只适合于某些情况的经验。应指出的是: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
墨西哥城,世界最大的都会之一,有许多具有重要或建筑意义的建筑物,有些是前殖民地的。它也拥有一些有建筑价值的区域,比如佐那罗萨(ZonaRosa),在这里,保护措施正在付诸实施。但它也有一些最肮脏的贫民窟和混乱的地区,对许多人来说都没有逃避的希望。应优先考虑什么呢?投入到国家遗产的建筑维护中的财力越多,用来建造住宅和的就越少,更重要的是要为明天的人们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保护的范围相当宽广,就好像实现它的可能性相当低一样。
在过去的40年中,新加坡进行了一项突出的重建住宅的项目。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许多传统建筑的毁坏,特别是城和小印度。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这里生存了几代人的社区。但优先权在于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我认为这很正确。直到最近,才通过一个保护项目复原了老城区的许多残存的商住式的房屋。历史条件下的花费当然高但却对有益。这是一个有眼力、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有勇气、有决断的速度和足够的财力来实现其目标的城市。
中国的建筑和规划因为其空间相联系和相承接的方式受到特殊的尊重。原来的皇宫-紫禁城、颐和园、北京的园林、苏州和承德的园林都在尺度和用途上各不相同,但每一个都显示出对实和空、遮挡视线、造景和尺度的处理的娴熟掌握,别处极少有能相比的,在西方更没有。每一个设计都很适合它初始的目的和它的使用,虽然它们大小不同。几百个人在紫禁城里几乎不会被注意,但如果在苏州的一个小园林里,就会造成堵塞。大小和尺度总是应该与用途相关,与房屋周围的环境相关的。这些地区的保护具有巨大的社会、建筑和历史的重要性,它们需要耐心、敏感,并且是很花钱的。
住房和保护
许多建在欧洲和整个前殖民地领土的宫殿和豪宅有了新的用途,比如做旅馆、会议中心、学校或医院,这样就保证了它们在可预期的未来不断地被维护。但并不是这些伟大的建筑物赋予了城镇它们的特征,而是无数的更谦虚的居住建筑。它们并不时髦,不能满足化的要求;但却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大的优势,在苛刻的条件下倾全力于提供可能达到的最好的生活条件。在沙漠地区,厚重的墙挡住了正午的阳光,又保住了寒冷夜晚所需的温暖;内院被安排来利用气流提供制冷;在南亚,建筑物造得很高,以保证通风,避免突然的雨季泛滥;在中国,摲缢當的不同流派依据这些制定了实践的标准。在几乎所有现代化的中,不仅仅这些奥妙的方法被一扫而光,而且更让人无尽沮丧的是,几乎所有建立在数代人的经验积累上的优良的实践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被那些极少考虑社会需求和气候要求的标准住宅代替。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有这么多可用的资源,却仍然有这么多低质量的房屋在这么多国家建造起来,就不让人惊奇了。解决办法必然存在于一种建设性的保护方针中。
生活方式,尤其是家庭内部的,随着外部条件,特别是情况的变化而演化。新的工作方式、城镇规模的增长在这方面是很重要的。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从一套接受地面的独立住宅或公寓,到需要靠电梯到达的多层公寓单元,这种住宅形式上的骤然变化,破坏了家庭生活,摧毁了社会的结构和邻里、社区的外貌。通过比较,经验会告诉我们,常常是那些或多或少继承了传统模式的邻里的居民,会对经济发展和其它社会变化带来的契机有更好的反应能力。这样,遵循那些已被接受的形式的新住宅就应受到赞赏,因为它包含了人们熟悉的东西,帮助重新发展的邻里地区保留了一种摴槭舾袛,又帮助新发展起来的地区建立这种感觉。
曾经有这样的论断,说满足房屋需要的任务是现代建筑(相对于摵笙执鷶和其它短暂的风尚而言)的源泉,并且正是从这方面来说,现代运动中的作品才与早期的不同。如果经济和社会的考虑也包含、当然也应该包含在这些任务中,设计的原则就更紧密地与更乡土或传统的建筑相吻合。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多恰当设计的当代房屋能欣然坐落在旧的居住房屋旁边。因为它们显示了保护和建筑原则的,确保了一种当新旧并置时常常被遗忘的使它们和睦共处的措施。
定义和赞同一种原则是一回事,而实现它们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不仅仅公众和家更喜欢时髦或便捷的方式,而且当面临基础时,技术问题也更突出了。想要以可行的方式来适应城市中不可避免的高密度问题,会带来几乎无法抵抗的问题:如何才能经济地提供已被社会认可的改善的服务设施。
在北京的菊儿胡同,吴良镛教授通过庭院式住宅,表达了一种可能性:既容纳一个相对高的人口密度,又同时给每一个家庭提供一小块私密的室外空间和绿地,且只与他们的近邻分享。当住所只有三、四层高时,就不需要电梯,维护也不需使用精密的机械设备。较高的单位成本,被使用时降低的花费和灵活的布局平衡了。这种布局给保护区域内和历史性建筑附近的小片地段提供了发展和再发展的可能。对局外人来说,这种方法以适应今天的需要的方式,保护了传统住宅的原则。这种住宅,从各种意义上讲都建立在胡同的体系上,这种体系确定了北京的许多住宅布局。当然,还有许多方法来适应重要保护地段附近住宅的承德、北京和其它历史中心的问题,有一系列实际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从经济的角度看,使用电梯的房屋,至少应6层高;更高一些时,就会有建筑上的重要意义:当它们相当高并形成组团、仔细选址时,就会对城市的结构设计造成一种冲击。在一栋历史建筑或古城的中心的近处,在低层建筑比较受欢迎的地方,如果建起高楼群,通常是不合适的。在很多情况下,这指出了解决历史城镇的边缘或边缘以外的发展问题的可能性和愿望。这样可以延长古老建筑和园林的寿命、使用期限和特性。维护的费用降低了,因为制造污染的随之迁走了,沉重的交通负担转移了,震动对古老结构的危害减轻了,拓宽道路的需要也消除了。通过这些和其它类似的方法,新式的发展也可以成为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篇7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 建设途径
【作者单位】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中图分类号】 C9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1-0054-03
法治作为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它不仅是有形的制度,同时也是无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于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为支撑。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诚信和人权等为主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权利和义务一致的规范性。因此,弘扬法治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我国著名法学家龚瑞祥教授指出:“所谓‘法治’,不仅仅是指‘以法治国’,还包含着用于法治的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如‘公正原则’、‘平等原则’、‘维护人的尊严的原则’等。也就是说,法律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法治高于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检验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体系是一种以“正义”为价值取向的、以西方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以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显型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制定良好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严格的执法和司法程序。在隐型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较强的民主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观念;法律的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种内容结构和谐统一的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本质所在。而围绕这一本质展开的各项条件、措施和效果,即以法治为特征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则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生成属于一种“后发混合式”的模式。从其生成的动力来讲既有外在动力也有内在动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内在力量,这些内在力量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体需求的转向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来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别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这种刺激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其独特性。
1. 民族性。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积淀的产物,经世代相传而取得了稳固的地位,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即使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它也会坚守自己的阵地,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法律观念、法律情感以及行为模式,并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行为模式的选择。
2. 现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表现在它能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相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市场经济呼唤法治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法治文化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为根据,进行理论创新,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3. 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它从不固步自封,善于吸收人类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别表现在对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移植和借鉴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法律趋同化现象的出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将互相融合并存,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时代性。建设法治文化,不仅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权力异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切权力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人民当家作主为逻辑起点,强调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求权力服从于宪法和法律,并使权力始终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轨道上运行。同时,法治文化在为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时,也通过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制度创新,从而为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时期,仅仅注重对权力进行制约是不够的。因此,构建法治文化同时还要保障权力的有效行使。权力具有客观性,只要将权力运用好,就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但怎样用好权,从而使权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须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引导。法治文化要求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不越权、不滥权、不惜权,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职责。同时,法治文化还要求国家机关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程序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包括维护程序法的权威。因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程序行使权力,从而不仅实现正义,而且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正义,同时提高权力运行的效率,更有效地为人民谋利益。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任何社会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离不开必要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之一,可以在多重意义上满足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充满活力。整个社会成员要充满活力,要求每个成员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都需要法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过它的这些作用,为社会的和谐提供最生动、最富有生机的力量。和谐社会要谋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规则的基础上,无规则便无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规则是最明确、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上有着它不同于道德、传统、习惯的独特作用。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法治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没有法治文化作为基础是断不可能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因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没有人的道德信仰、价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会被侵蚀得面目全非。只有当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中,有关法治的价值理念占有了稳固之地并渐成一种法治文化,并进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内容的一部分时,我国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坚实的社会人文心理基础。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养我国民众的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国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径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为法治国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意识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建立起法治,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这个社会有无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养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灵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义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义和秩序的综合体”,法律必然体现为一种社会正义。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来自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义和对人类的关爱精神,社会主体正是基于这种信仰而对法律自觉遵守。二是法律实施的正义性。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在于因法律实施的正义而对法律的神圣产生高度认同感,在于法治历程中对法律强烈的自觉意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普法教育,不仅是普及现代法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逐步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唤起个人的权利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另外,还应该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等良性法律实践的教育活动,增进公民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体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因此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和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法治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融入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体现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理念,使法治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旦如此,就能进一步发挥宪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处各阶层的社会成员,能从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中获得切实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标志。使之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载体。
3.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
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坚持理论创新,推动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没的重大理论问题,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体系。坚持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治体制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中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改变原先不合理、不科学的体制.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相应的制度依托。坚持实践创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实践素材。法治文化是广大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学昌.试论法治文化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2] 张波.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1,(11).
篇8
关键词 建筑工程测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高职教育应遵循的指导方针:“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的专门人才,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①按照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整体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理念,②结合多年建筑工程课程的教学经验,对该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提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整体设计的新思路,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岗位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中心,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③实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效果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手段,④设计训练项目与组织形式,通过完成具体工程项目任务的实习,培养高素质的测量施工专门人才。这就是“一体化、两层次、三阶段、循环练”教学设计思路。
2 课程定位与目标设计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测量基本知识与测量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建筑业施工现场岗位必备的能力,能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定位放线、放样等一系列测量工作。课程目标设计以知识目标为基础,能力目标为导向,素质目标为主线。
3 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
3.1 教学内容选择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以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为依据,与企业专家一起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在教学中,以课间实验、综合实训、课外活动和技能比赛等为重心,进行任务驱动,模拟工地真实场景,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技能训练,“教、学、练”一体,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质的提升。
课程从两个阶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一是实行“教、学、练”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二是进行综合性测量实习。在这样的“一体化、两层次、三阶段反复练”理念指导下,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目标。具体步骤:
(1)根据建筑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根据市场调查和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及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大纲,由此制定相应的授课计划。(3)根据课程大纲,自编教材,对本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测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地形图测绘、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其它工程测量四大模块,突出建筑工程施工放样能力培养。(4)紧紧围绕建筑施工测量的核心技能,合理设计实验、实训及实习等关键环节,突出动手操作能力。(5)不断补充新知识、新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前沿知识。
3.2 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六大学习领域,并设计16个学习项目任务,先后次序合理,环环相扣。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专项到综合,由实验到实训,由仿真模拟到实战反复训练不断提高。教学以边理论边实践为主,教学周穿插9个实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练一体化,培养学生对测量知识的理解和仪器操作入门。增加一周测量模拟训练和4次以上的工地实训,真题真做,现场教学,缩短与岗位实际能力要求的距离。
3.3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采用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测量》。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和行业资格认证标准自编讲义,用于课外实践教学。教学包应包含: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教材、课件、教学指南、综合练习、试题库、实验实训项目任务、指导书等,并备齐相应的电子文档。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使得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理论教学按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练习批阅反馈强化训练考教分离”流程实施。实习方案的设计重视操作性,可评性,可行性。实践教学环节由“演示教学课堂实验仪器操作考核基本功集训周测量方案编制实训周施工图测设实训周”六个环节构成。
4.1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学中做,做中学,教学练合一。在教学改革中,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的实用性和连贯性;(2)教学过程与岗位能力培养紧密结合;(3)任务驱动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4)方案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紧扣;(5)课外活动将课堂搬进工地;(6)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4.2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应用演示法、启发引导、案例教学法、分组训练、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如对测量仪器使用采用演示法教学;对测量基本理论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对水准路线的测量,经纬仪导线测量,采用案例教学;对综合实训,采用仿真式教学;对施工测量,采用真实的生产案例教学和参观法教学。
4.3 现代仿真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编制课件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2)组织实地参观,采用现场教学;通过按施工图定位放线等真题真做,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流程和工作技巧;(3)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提供和完善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教学指南、电子教材、教案、课件、习题、章节训练、试题库、自我测试、实验实训指导、工程案例、新技术讲座等,开放优质教学资源。(4)建立较完整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5 结语
(1)贯彻“一体化、两层次、三阶段、循环练”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与岗位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紧扣。(2)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突出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3)教学内容编排符合认识规律,内容新颖,思路清晰。(4)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突出重点,对课程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组合,突出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5)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使得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将工地搬入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培养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测量工作能力。
注释
① 谢旭晖,周晖,潘松庆.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整体设计初探[J].测绘,2010.32(2):93-94.
②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001-02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又称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对其的定义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实际中,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地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货物、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的密切进行,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乃至研发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普遍交往,从而使以往军事、政治上的对抗逐步让位于经济、科技领域的相互竞争。因此,全球化无疑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我们只有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把握和利用历史提供的机遇,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步伐,才能进一步壮大自身力量,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2.可以充分利用外资。现阶段,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中国吸引大量外资进入,解决经济建设中遇到的资本不足问题。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批准外资企业逾50万个,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80个,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400多家在华投资,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 621亿美元,极大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
3.全球化有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高科技方面的巨大优势。他们掌握或垄断着当今高、新、尖技术。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其活动呈现出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和决策全球化的特点,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推广到全世界,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我们通过吸引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办厂,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其高新技术,管理经验及高素质人才,迅速提高重要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实用技术进入为例,1994年以来,IBM、英特尔、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为使产品更适合中国市场,相继在中国成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据统计,西欧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487家将营业额的3%~4%用于科技研究;美国软件公司1991年在国外投入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增长了67%。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有利于技术转让,可促进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里的联系和交往,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强。第一,国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入,使中国民众在获得广泛消费选择的同时,还可以领略世界各国的风情和文化。第二,商品生产的大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中国文化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意义尤为重大的是,一个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物质文明相应、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现代文化正在形成和发展。第三,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是以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为基础的,而要达到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文化交流是最主要最普遍的渠道。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通过同国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开阔了中国人的文化视野,使人们逐步认识了西方经济发展背后更深层的东西,并从中吸收了许多营养,给中国文化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不仅仅是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中国经济。伴随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由此产生了国际经济规范和惯例。而国际经济规范和范例需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制定、执行,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各国参与这些国际组织,享有一定权力,同时必须承担一定义务。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可以在这些组织当中主导构建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经济秩序,而中国处于相对劣势,加入这些组织可能就要让渡更多的国家经济,由此产生地位不对等。因而,对中国损害较大。
2.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挑战。全球化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进程,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总是试图通过全球化的新形成,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最终取代社会主义。因此,中国在西方国家眼中是一种异己力量。美国有些人公开宣称:美国21世纪最主要的战略挑战莫过于如何对付中国的崛起。他们借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之机,将所谓的人权、民主等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挂钩,向中国施加各种压力。利用中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需求进行经济制裁,干涉中国内政,试图迫使中国在政治上让步,朝他们所希望的方向转变。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西化”攻势、用来达到政治目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还会加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与斗争将更加复杂、隐蔽和激烈。
3.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全球经济信息化、网络化使资本主义更容易通过经济文化的渗透与扩张,向社会主义输出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及社会意识形态,用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模式来“规范”社会主义国家。近年来,由于文化产业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激增,促使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扩张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这种文化侵略的积极性。中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大批的文化产品,面临着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冲击。肯德基、迪斯尼、可口可乐、好莱坞大片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文化,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又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文化市场,特别是原来占主要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4.西方一些腐朽的文化,也时有流入。文化影响的突出特点是辐射范围广泛,具有长期效应,在方式上以隐形为主,进行潜移默化。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中国文化遭冲击最大者当属传统道德文化。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的伦理精神,强调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注重自我修身养性,推崇品质和意志的锻炼。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这种以儒家道德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挑战和否定而出现滑坡。并且,由于道德文化滑坡,再加上在经济体制转型、商品意识不断强化期间,新旧体制的规范在承接上存在着缺陷和漏洞,犯罪一时呈急剧上升之势。
三、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策略
1.放宽经济管制的同时,强化市场规则的建设。放宽限制与加强市场管制同步进行,特别是应该加强对产品在市场营销最后阶段的管制,即当商品到达消费者的最后一个阶段要从严管理,为此需要制定各种限制外国产品销售和保护本国产品销售的政策和规则。这种策略的核心不是通过关税提高外国产品的销售价格,而是通过销售资格或开业权来提高外国厂商的销售成本。
2.继续进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形成,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加强。要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规则,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只负责保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布局的协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落实法人资本所有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3.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经济是国家对本国经济所拥有的最高领导权和决策权,是对国家经济利益的最高权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凭借超强综合国力,主导国际经济秩序构建,中国处于相对劣势,国家经济受到一定威胁。所以,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中国要提升自身综合国力,扩大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降低对外依赖程度,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广阔的经济生活领域,消除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世人态度不一,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是共存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已经发生,并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每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办法是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更好地适应它。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只要我们能抓住机遇,就能在经济全球化中变不利为有利,最终促进本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6).
[2] 孙宽平.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篇10
民族文化是民族民居建筑设计的的独特之处,也是民族建筑文化的特质所在,因此,民族民居的传承、转变和创新必须以民族特色为原点才能使民族建筑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根据建筑设计的构成和民族特色的形成机理,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文化的原点效应主要表现在建筑外部造型、内部结构、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民族化。
关键词:
民族建筑;设计;民族特色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各种政策的推进,民族地区民居建筑的规划建设力度越来越大,民族民居特色问题也因此凸显出来。建筑是文化的凝固,也是文化的表征,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居建筑设计中的民族特色保留不仅可以使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与民族地区风土地貌保持协调一致,更可以使民族文化借助建筑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因此,民族特色在民族民居建筑规划设计中具有原点意义。目前,虽然大部分民族地区民居规划建设中也把民族特色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对于民族特色的理解片面或者缺乏合理的思路,部分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设计并没有完整保持民族特色,不仅影响了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也使得民族地区民族风貌的形成受到了影响。对于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的民族特色问题的解决应从深层次探讨和论证,才能使问题从根源上得到解决,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问题需要具体探讨,以便形成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民族文化在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的原点意义
民族文化在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的原点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民族特色的实用性。实用是建筑的第一要素,根据功能需求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是所有建筑的共同特点,而对于建筑功能的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因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建筑相应也进行了适应性设计,大多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各有不同,因此,多数少数民族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少数民族建筑,如白族的四合院格局、傣族的吊脚楼等,这些因适应民族地区气候环境而形成的建筑特点在民族民众长期的智慧沉淀中成为地区民族建筑的民族特色来源。当前的民族民居建筑同样需要适应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传统建筑沿袭下来的建筑特色借鉴可以增加民族民居建筑的实用性。二是民族特色的文化性。建筑是文化的凝固,每种建筑都因为其中的文化内涵而具有了生命力,不同民族的建筑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缺乏文化内涵的建筑实际上也是对本土文化的背离,难以得到认同,因此,建筑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性,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蒙古族的蒙古包、土家族的土掌房等传统民族民居建筑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且在时间的积淀中,已成为民族的文化符号。各种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民族文化的显性表征,建筑设计中对于民族特色的结合实际是民族民居建筑形成民族文化韵味的根本来源,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特色的原点效用因建筑的文化性需要而产生。
二、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文化原点效应
(一)造型民族化
建筑分为两个主体部分:内部空间和外观造型。外观造型是建筑的外在表现,在整体建筑中,外观造型是最能直观表现建筑特色、体现建筑气质的部分,因此,在各种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达成某种效果,往往会在外观造型方面尽力调整,以达到理想目标。[1]另外,从外观形式与建筑功能关系上来讲,建筑外观造型对于建筑功能有影响,但相对于内部空间而言,外部造型的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功能保障要求下,建筑外观造型仍然有较大的发挥余地,民居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外观造型方面的努力来促成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民居建筑造型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形成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借鉴传统民族民居的建筑特点,使民族民居与民族地区风土地貌相一致。民族民居建筑是民族地区环境风貌的一部分,民族民居建筑在外观造型上的设计效果,直接影响到民族民居建筑与当地环境的融合和一致,因此,各个民族地区的民族建筑都是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建筑材质等条件来设计的,最终形成了和当地风土地貌一致的特色化民族民居。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一方面受经济文化水平制约,主要是对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这种适应也是对于民族民众居住方面的需求满足,因此,对于适应自然条件而形成的建筑形式的借鉴,不仅可以使建筑更加适合当地民众居住需求,如冬暖夏凉、驱蚊去湿等,如侗族的“吊脚楼”建筑所使用材质是当地常见的杉木,因当地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多蛇虫猛兽,建筑时层层出挑,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形式。另外,云南南部多竹子,因此,当地傣族、布朗族以竹子为建材,设计成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的竹楼,以此来适应当地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造型的借鉴,可以很好地实现民族民居建设设计造型的民族化。第二,结合民族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环境下民族建筑的外部造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因民族文化不同,傣族的竹楼设计灵秀飘逸,而佤族的竹楼则透露出更多的圆浑质朴气息。在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建筑造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建筑特点。因此,现代民族民居造型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形成,可以结合民族文化进行适当创新,只要是在民族文化基础上使建筑设计在总体上和民族风土地貌达成一致,就有助于建筑造型民族特色的形成。
(二)结构民族化
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在外观造型对传统民族建筑的承袭,内部空间同样需要保持民族文化气息,才能使民族民居建筑从外内到内保持一致,浑然一体。但是相较于外部建筑造型对民族特色形成的明显视觉效果,民族民居建筑内部空间的民族性表现较为隐蔽且不容易突出,且内部空间由于要实现民族民众起居所需要的多重功能,因此,室内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中的民族特色保持相对而言更不容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民族民居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民族特色无法形成。民居内部空间为民族民众日常起居的场所,民族文化隐含于民族民众的言行举止中,因此,在民族民居的内部空间规划中,通过与民族民众日常行为活动的结合,很容易显露出民族文化气息来。这一点可以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内部空间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藏族信仰佛教,因此在藏族传统建筑的居室内外都设置有礼佛的设施,以便藏民敬奉菩萨。西南地区的侗族、哈尼族、傈僳族、怒族等民族都有火塘文化的传统,哈尼族的蘑菇房中有常年不灭的方形火塘,侗族的火塘除了有取暖、照明灯基本功能外,还有休息、娱乐和文化传承的功能,火塘边也是聚会、待客场所。火塘形成了少数民族的凝聚力,体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伦理文化和待客习俗。壮族的干栏式建筑的厅堂的板壁神龛中,从上到下供奉着祖先神台、土地神,侧面则是火塘间,室内角落简单的设施布置便体现出了当地民族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及火塘文化等特有的民族文化习俗。从传统民族建筑内部空间的格局划分和功能特点可以看出,这些建筑不仅在外形上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更是在室内形成了延续民族文化习俗的结构和布局,使得民族传统建筑从内到外都具有了民族文化的神韵。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建筑格局已经成为部分民族特有的建筑特色,如白族的“三坊一照壁”,仡佬族传统民居的“长三间”或“长五间”建筑格局等,其他民族楼上楼下的空间格局功能划分也都遵循一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2]对于传统民族建筑格局的借鉴不仅可以使建筑更具民族气息,更可以使建筑设计更加适应民族民众的需求,有助于建筑功能的更好实现。对于现代民族民居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同样可以通过民族文化习俗延续和现代居住功能的结合来体现现代民居建筑的民族气质。每个民族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待客习俗、伦理习俗、信仰习俗等都和民族建筑内部空间布局有紧密联系,无论是火塘习俗还是礼佛文化,都是民族建筑内部结构生成民族色彩的重要原因。随着民族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其对建筑居住条件越来越高,卫生、坚固、多功能等都成为民众对居住建筑的需求,在此需求的变迁下,传统民族建筑的卫生问题、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合拍等问题都成为现代民族民众居住希望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以上民族民众的需求,现代民族民居设计必须有所创新和改变,如根据需要设置储藏间、卫生间、工具间等,虽然原有传统建筑也可以实现此功能,但是在当前空间有限的前提下,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重新整合,使其成为整体建筑的新的组成部分。[3]在为了达到新功能而进行的空间创新活动中,同样需要根据建筑的民族特色来进行创新。因此,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规划中在因卫生、安全、舒适等功能追求下而进行的食寝分离、人畜分离等行为展开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各民族不同的习俗在民居建筑内保留民族文化习俗展开的空间和设施。建筑以人为本,文化习俗是民族民众与传统的衔接,现代民族民居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以提高民族民众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为原则,也要尊重民族民众特有的文化习俗,通过建筑内部空间的调整,为民族民众文化习俗的展开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空间,使得民族民众在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也能与传统文化保持沟通,使现代民居建筑成为民族传统与现代沟通的桥梁。
(三)装饰民族化
内部空间和外观造型构筑了建筑的基本框架,在此之外的装饰则是建筑焕发生机的助推剂,通过刻意的装饰可以使建筑具有更多生动气息。虽然建筑设计对于外观造型和内部空间两者的用心可以使民族民居建筑形成民族气质,但是这样的处理还不能使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气息协调自然、生动,民居建筑规划设计需要通过细节方面的装饰来使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更加丰满和充实。为了使建筑更加生动有趣,多数民族传统民居都在建筑装饰方面颇费一番心机,通过木雕、石雕、彩绘等方式形成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和标志,这些图案符号除了增加民居建筑的魅力之外,同时也使建筑的民族气息更加浓重。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是爱美民族,在民族独特审美下,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多有较为特色的民族装饰特征,如藏族对于住所装饰十分讲究,除了吉祥图案及蓝、绿、红色带的绘制,不同地区的藏民在建筑装饰方面形成了不同的装饰特点,如日喀则的藏民居门上会绘制日月祥云图或者悬挂标志性的风马旗,昌都芒康藏民居的彩绘装饰则别有一番特色,在各种装饰下,民居显得气势非凡。新疆伊犁地区的民居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是从墙角、窗眉等细节处仍可看到建筑者的精雕细琢。由于气候原因,喀什地区的民居更加注重内部装饰,在建筑内部随处可以看到色彩艳丽的彩画,加上其他门窗、外廊等部分的雕饰,整体建筑装饰气息浓重。白族是个十分爱美的民族,当地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气息使得白族人在建筑装饰方面形成了突出特色,注重装饰是白族人的建筑习俗,在白族建筑装饰中,石雕、木雕、水墨图案是其装饰的主要手段,墙角、门头、飞檐多用石雕,山墙屋顶用水墨,吊柱、走廊多用木雕,加上白族特有的三坊一照壁的空间格局,白族民居显得精美、典雅、清丽,形成了白族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过富有特色的装饰,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形成了独特的魅力,而在民族传统建筑中,特有的装饰图案和符号更是增添了民族建筑的民族气息。在现代民居建筑设计中,同样可以借助合理的装饰来增加民族气质。从以上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中的民族特色形成来看,其更多是借用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来形成,因此,现代民居建筑设计装饰中民族气息加强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实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经过长期的引用和宣传,部分民族文化符号已经成为民族的表征,在建筑装饰中对相关民族图案符号的合理使用,自然可以使民族民居建筑设计的民族意味加强。对于民族文化元素的在建筑装饰中的引用需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情境和民族审美,不同民族文化符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隐喻,对于民族文化符号的引用需要考虑到民族民众的禁忌和爱好,才能使图案在设计装饰中的运用和民族习惯保持一致。[5]另外,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需要考虑到民族民众的审美观念,虽然民族文化符号引用自民族,但是对于民族民众而言,建筑装饰中的图案和符号如何装饰已经形成一定的审美习惯,民族文化符号的引用和使用方式需要对民族民众的审美有所观照。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不同标志的应用自然可以使建筑装饰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意味。
结束语
民族民居建筑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民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民族特色对于民族民居建设设计具有原点价值,无论是民族民居的建筑造型、空间结构,还是建筑装饰设计,都需要基于民族特色形成来努力,通过民族特色合理发挥原点效用的,新时期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不但可以合理创新,还可以有效保留和延伸民族地区建筑的民族特质,形成崭新的民族风情。
作者:朱琦 徐晶 单位: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姬长武,李诗修.民族建筑环境艺术美感的整体认知[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
[2]余熙文,李晓琼.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
[3]姚栋,苗壮.新农村住宅的传承.转变与创新———映秀镇二台山安居房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探索和思考[J].建筑学报,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