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综合知识范文
时间:2023-04-28 08:4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管理综合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管理;行政效率;依法行政;行政指导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23-01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为完善城市日常环境秩序的管理工作,首先建立了城市综合管理执法机制,在这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机制一直备受关注。客观的说,我市城市管理机制在日趋成熟,现就此行政机制的可取之处和完善建议进行简述。
一、我市综合管理执法机制取得的经验
(一)综合管理执法机制的积极意义
我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机制,于1998年在北京市原宣武区试点成立,试行一年后在全市试行。综合执法机制的突出特点为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将过去各行政机关分别行使的执法权,统一交由城市综合管理机构行使,极大改善了过去各行政机关之间因为交叉管理而产生的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等现象;对困扰地方城市环境的痼疾顽症,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
(二)综合管理执法机构的组织模式
1.行政组织机构体系。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的架构为,市一级设置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下属区一级设置各区执法大队,再在街道一级分设各执法分队形成三级执法体系。市局向上一级不再有专门的行政机关,在隶属关系上,各区各街道执法队还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在受市执法局直接领导的同时,还要接受各区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指导。
2.执法权的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授权了综合执法机构行政执法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十八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表明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范围。
二、我市城市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城管执法的法律地位
目前我国的城管执法制度还停留在各地方政府自管的阶段,为实现在城市管理综合体制的长远发展和健康发展,应当从法律文件角度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制度的法律地位。明确市级以上的专司城市综合管理执法的组织部门,理顺组织架构,明文说明同市政市容委员会的业务关系、从属关系;明确同平级职能部门,如工商、卫生、环卫等部门的权责问题,建立一个工作目标清晰,工作权限透明的组织机构;明确全国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专业法律,聚合现行的地方性市容类法律法规,聚合已交由综合执法机关的各项行政权,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城市管理法律。
(二)完善城管执法的职能范围
城管执法工作的建立初衷是为了解决多部门间交叉管理的问题,集中行使多个部门的执法权,包括14个大项100余项行政处罚权,这其中也包括了类似食品安全、燃气安全、环境污染等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针对这样的行政执法工作,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和完整全套专业设备的专职部门来行使执法权,由城管部门发挥协调能力强,同社区居民、商户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开展监督和协作工作。这样既避免因为不专业造成执法权行使过程中出现失误或执法对象对执法工作产生反感,又能使执法者的执法权来源得到公众的信服。
(三)完善城管执法的执法手段
解决目前执法工作中存在执法队员同执法对象间存在的“猫鼠游戏”,解决城市环境秩序管理中同一类问题,同一违法相对人,甚至在同一地点重复违法的问题。考虑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处罚过程简单、单一且社会效益成本高昂,而处罚金额只有50至200元,无法对存在暴利的违法行为,起到有效遏制的问题。
1.依靠行政指导,探索柔性执法方式。顺应近几十年来行政民主化、柔软化的潮流,作为通过行政相对人自愿同意和协力而起作用的行政指导行为得以广泛应用。这种兼具柔软灵活性质的行政指导方式,对于没有行政许可权的城管,不失为一种为其减轻矛盾的手段。对法律未能及时覆盖的行政管理领域,尽量不使用过于强硬的手段、或采取消极态度不作为的方式来处理,积极推行行政指导的方式,多用建议、示范、劝导的办法,在问题发生之前加强监督、提示,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开创行政执法新格局。
2.联合主责部门,有效解决痼疾顽症。对由于前期行政审批不到位造成后期产生管理漏洞的问题,协调原职责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由于“暴力抗法”或恶意不配合、不执行等行为,造成正当执法程序受阻的问题,应完善同其他行政部门的合作机制,采取有效手段,坚决维护法律尊严。
篇2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继发结石;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护理
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微创外科技术,其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是治疗继发胆道结石微创方法之一[1],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微小且美观、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为最微创的外科技术。对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攀枝花市十九冶医院肝胆胰外科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微小结石的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0.3岁,其中有梗阻性黄疸27例,术前检查GGT升高,术中胆道造影发现结石5例,经胆囊管胆道镜取出结石,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彩超、CT检查发现胆囊多发结石,结石均较小(约2~5mm),或大小结石并存,胆总管8~13mm不等,肝内胆管无结石。
1.2方法
1.2.1器械准备德国STORZ全套腹腔镜、Olympus胆道镜及配套胆道取石金属网篮、胆道探子等。
1.2.2方法 全身麻醉下,以三孔法建立气腹,分别置入trocar及分离钳。用30o腹腔镜,头高脚低位,身体左侧倾斜约30o。先分离粘连或胆囊减压,再解剖胆囊三角,生物夹夹闭胆囊动脉,在近胆囊处用电凝钩灼断,解剖出胆囊管,认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管关系,距胆囊管及胆总管汇合部约10mm处置钛夹1枚以防止胆汁及结石外漏;将胆囊管用弯剪刀横行切开,切口为胆囊管周径约2/3,再用胆道探子由小到大扩张胆囊管至胆道镜能顺利通过,扩张胆囊管时要尽量轻柔,避免将胆囊管撕裂,再将胆道镜由扩展后的胆囊管置入胆总管内,用取石网取尽胆总管内结石;将取石网自十二指肠部置入十二指肠并张开取石网回拖,确认胆总管下段无残余结石嵌顿;最后探查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无残余结石,术毕予生物夹夹闭胆囊管,于靠胆囊端切断胆囊管,顺行切除胆囊,灼烧胆囊床,于温氏孔放置多孔管引流,防止胆囊管残端漏。术后剖视胆囊,查看结石与胆总管所取石一致,经验证两者结石成分基本相同。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患者评估 入院即对患者进行认真评估,了解患者的认知能力,病史。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如腹痛部位、性质和放射方向;有无恶心、呕吐、发热、寒战、黄疸等,了解患者平时饮食、工作、劳动情况。术前随同医师查房、参加病例讨论、了解病情、参与手术方案的制订,明确观察和护理的要点。
2.1.2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极大影响着治疗的顺利实施及手术预后。由于患者对腹腔镜手术均不是很了解,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多数患者会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对向腹腔内注入气体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以及对医师的选择,术中术后疼痛的担心等。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对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了解,解除患者的顾虑,使其能很好的配合整个手术。
2.1.3胃肠道准备。术前一日晚餐进少量清淡饮食,避免饱食和高脂饮食,术前12h禁食,4h禁饮,一般不需置胃管。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便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多功能监护,保证充分的氧气吸入,提高氧饱和度和改善呼吸功能,预防气腹时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充入腹腔引起的反射性肩痛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待患者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改半坐卧位,以利于改善呼吸,也减轻腹部张力。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练习,痰多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应特别注意体温的变化,体温过高,警惕腹膜炎的发生。
2.2.2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了解引流管放置的部位,目的,并作好标记,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以及逆流等,并特别注意防止引流管脱出。引流管固定于床边时,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以免翻身或活动时脱落。引流管的护理尤为重要,引流液的性质能明确反映体内的情况,因此,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并作好记录,当有胆漏等异常情况时可及时发现。一般情况下,引流液有以下3种情况:①炎性水肿渗出液。为淡血性,颜色逐渐变淡,量逐渐减少,一般无需特殊处理;②血性渗出液。表明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在保证引流管通畅的情况下,如引流量每小时小于50ml,经对症治疗后减少或24h引流量小于300ml,则不需要手术处理;反之,患者出血量较大,并有血压进行性下降表现时应立即剖腹探查止血;本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性引流液;③胆汁样液。表明有胆漏,此时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的深浅,患者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如果量不多,并有逐渐减少趋势,颜色较浅,患者无腹膜刺激征,可在保证引流通畅的前提下保守治疗,小的胆漏一般可自行愈合。反之,则应手术治疗。本组病例有1例术后腹腔引流出淡黄色胆汁样液体10ml,给予禁食水、补液后持续2d停止。
3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多数为继发性胆管结石[2]。继发性胆管结石的形状与组成成份与胆囊内结石相同,且具有数目少、直径小等特点,非常适合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3]。胆囊管胆总管探查的优点在于无须切开胆总管,直接经过原有通道取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的胆道探查及取石的手术方法,并且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后留置T管所引起的并发症,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其最终效果等同于仅行LC。引流管的护理和引流液性质的观察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动态反映患者有无并发症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当出现胆漏、腹膜炎或大出血时应及时剖腹探查,保证患者安全。本组病例只置一根腹腔引流管,观察相对容易,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使其身心都能达到手术的最佳状态;术后患者的妥善护理,对术后恢复及预防并发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组患者住院4~13d,平均住院时间8d。术后随访至今,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
参考文献:
[1]于聪慧,余昌中,梅建民,等.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应用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9):897.
篇3
关键词 席汉氏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护理
席汉氏综合征是一种因产后大出血、休克造成脑缺血性坏死,并由此引发脑垂体功能减退,垂体促性腺素、促甲状腺素等分泌明显减少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产后闭经、卵巢功能减退一不排卵、减退、毛发稀疏、生殖器萎缩等。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2月收治1例此症患者,经应用人绝经期尿促性素(HMG)促排卵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妊娠,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患者,32岁,因继发不孕10年,于2006年12月5日来我院生殖医学研究所就诊。询问病史,患者16岁初潮,周期正常,量中等,无腹痛。1995年结婚,1996年10月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分娩女婴,因新生儿窒息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术中大出血致休克,此后一直无月经来潮,诊断为席汉氏综合征,给予激素替代治疗1年余,帮助其萎缩的子宫恢复正常。2008年2月4日腔内多普勒发现双侧卵巢有窦卵泡发育,男方检查无异常。拟行药物促排卵后官腔内人工授精术,于月经第3天开始服用枸橼酸氯米氛100mg每日1次,连续7天,第5天加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应用HMG第10天监测卵泡,右侧卵巢66mm×54mm,卵泡20mm×16mm,18ram×14nun,17mm×15mm,15mm×14mm,14mm×13mm,12mm×12mm,左侧卵巢60mm×50 mm,卵泡为19mm×18mm,18mm×16mm,18mm×14mm,16mm×15mm,抽血查血清雌二醇2680pg/ml,因卵泡较多,为避免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向家属交代病情,在征得本人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决定由人工授精改为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2008年2月27日共取卵8枚,采用体外培养,受精6枚,卵裂为4细胞。2月29日,取卵后48小时移植胚胎2枚。术后14天尿妊娠试验阳性,血清绒毛膜性腺激素为872.4IU/ML,孕酮为40.2ng/ml。移植后35天腔内多普勒提示宫内单胎妊娠,可见胚芽及胎血管搏动。确诊为临床妊娠。目前患者在孕28周,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良好。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本例患者由于长期无正常月经来潮,思想包袱较重,情绪不稳定,加之常年就医经济上负担重,未完全从长期诊治的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在悲观、失望的同时,担心会丧失为人母的权利,所以对此次就医报有极高的期望值。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认可。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了解其思想及心理需求,再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同时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讲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基本步骤、方法,告知手术前用药的目的及意义,介绍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各个环节及失败的可能性,让患者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②术前准备:检查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如生化、血、尿常规,凝血四项、乙肝三系统、爱滋、丙肝及梅毒血清等。③阴道准备:术前2天用5%聚维酮碘液擦洗外阴及阴道。手术当日用无菌温生理盐水冲洗阴道。要求做到窥阴器暴露宫颈后,用卯圆钳夹住干棉球擦净阴道内分泌物,再用5%聚准酮碘液棉球擦洗阴道及后穹窿周围,并旋转窥阴器,使棉球能充分涂擦到阴道各个部位。同时由于卵巢体积增加,卵泡大且卵泡腔张力增高,擦洗时动作要轻柔以免窥阴器触碰挤压引起卵泡破裂。冲洗后嘱患者禁止,保持外阴及阴道清洁。④促排卵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患者月经第5天遵医嘱接受尿促性腺激素治疗,以促使卵泡发育。注射时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操作时要严格无菌操作,用药剂量大小对卵泡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在抽取药液时要做到剂量准确,不残留药液,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为粉剂,在溶解时应将稀释液沿着安瓿壁缓慢注入,防止泡沫产生。⑤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嘱男方在患者注射尿促性腺素7~9天内排精1次。术前2天口服诺氟沙星胶囊2粒,每日3次,每晚睡前口服泼尼松片7.5mg。
术晨按时到医院用法取精。取精前先洗净双手,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双手,待自然晾干后,用法将取出置于无菌取精杯内,将双方姓名及年龄写于取精杯上,尽快送培养室优化处理。
术中护理:①物品准备:术前30分钟将手术消毒包、取卵针、恒温试管架、B超机等准备就绪。调节B超至图像清晰、大小及穿刺线位置合适。②患者的管理:术前30分钟给患者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75mg,排空膀胱。更换病员服,专人护送至手术室。热情迎接患者,在播放轻音乐的手术间给患者进行取卵术。同时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术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告知手术进度,使其心理上得到放松,增加患者的信心。③术中配合:协助患者上床,取膀胱截石位,用无菌温生理盐水冲洗外阴及阴道,按无菌操作技术铺巾。用无菌温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手套,将B超探头分别套上探头套和仪器套并予以B超穿刺线定位,配合医生做好卵泡液的采集、恒温保存、避光、传递至培养室等工作。
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扶入休息室,静卧1小时,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智、腹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适时告知患者的获卵数量,让患者及家属放心。同时给予黄体酮6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服用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预防感染。告诉随访时间、胚胎移植时间的准备工作。
胚胎移植时的护理:患者担心胚胎质量及移植后不受孕,此时护士要告诉患者移植的胚胎数量,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成功的信心。移植前嘱患者充盈膀胱,在B超引导下移植胚胎,移植后嘱患者平卧2小时方可离开医院,在此期间可作侧身、伸缩肢体等活动,无活动限制。
胚胎移植后的护理:嘱咐患者回家后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用腹压及运动,以免影响胚胎着床。坚持按医嘱每日肌注黄体酮60mg,每3日注射绒促性素2000IU 1次,共3次。告诉患者黄体酮为油剂,注射后不易吸收,应两侧臀部交替注射,可热敷注射部位,以减少硬结形成。若已有硬结形成,可使用马铃薯片贴敷外加热毛巾的方式,起到消肿散结的作用。术后14天留晨尿检查尿妊娠试验或来院抽血查绒毛膜促性腺素。若阳性,即为生化妊娠,继续黄体酮注射,于移植后35天腔内多普勒检查,若为2胎以上妊娠,则需行选择性减胎手术。
随访指导:建立电话随访制度,定期电话随访,如有出血、腹痛等情况,应及时给与保胎治疗。
篇4
史锁芳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已故名医李石青老中医的学术传人。史师医技精湛,学术渊博,善以经方化为今用。笔者有幸随师左右,曾遇多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慢性咳嗽、哮喘、肺纤维化、肺气肿等肺系疾病的患者,苦于咳嗽、喘息久治不愈就诊,史师据其证候特点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比单纯治肺疗效为佳。此举效案4则,以示其运用之验。
1 合并慢性咳嗽
案例1:患者,女,58岁,江苏南京人,2008年5月12日就诊。诉间断咳嗽2年余,夜间尤甚,少痰,易醒,易汗,怕冷,口干口苦,咽干,烦躁,夜寐不宁,纳谷不香,舌苔薄黄,质黯红,脉细弦,月事已净2年。全胸片(-),血常规(-)。经西医抗感染、化痰止咳未见显效,后以中药调理,前医给与清肺润肺止咳剂治疗罔效。史师据其病症特点诊为阴阳失调、心肾不交、肺失清润,给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拟方:桂枝10 g,白芍10 g,生甘草5 g,煅龙骨、煅牡蛎各(先煎)20 g,百合10 g,知母10 g,茯神15 g,黄连3 g,肉桂(后下)3 g,炒栀子6 g,枇杷叶10 g,生姜4片,红枣6 g。每日1剂,水煎服。7剂后诉咳嗽明显减轻,口干苦、咽干缓解,夜寐改善,汗出减少,项背强几几,舌苔薄黄略干,舌质黯、体胖,脉细。予二诊方加葛根15 g,继服1周,诸症均明显好转,偶咳,夜寐尚安,烦躁、汗出明显减少,继与上方加山药15 g、炒谷芽10 g调治而愈。
按:本案患者年58岁,月事已净,禀属阴液匮乏,阳失去阴液涵养,则浮而不敛,心肺失濡,冲气上逆,气失所降,则夜咳频作矣。阴虚及阳,阴失去阳的固摄,则泄而不守,汗出不已;卫阳不煦,则怕冷。总之,本证属阴阳不和、心肾不交、肺失清润、心神失养为患,此时惟宜调和阴阳、润养心肺为本,徒司清肺止咳,则属治不得法,故无寸效矣。据此理,史师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阳固摄、平冲降逆,加百合、知母滋阴润肺;交泰丸(黄连、肉桂)、茯神交通心神;配栀子、枇杷叶清解郁火降逆;后期加山药、谷芽健脾开胃顾护后天善后。方证合拍,药对根本,故不徒止咳而咳自宁矣。
2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案例2:患者,女,55岁,江苏南京人,2008年5月8日初诊。诉咳嗽,气短,喘息,咳白粘痰,心慌,烦躁易怒,耳鸣,面部潮红阵作,易疲劳,怕冷,夜寐欠安,眼睛干涩,头昏,月事已少,苔薄黄,舌黯红,脉沉细滑。胸片示“肺气肿,肺纹理增多”。史师诊为阴阳两虚、肺肾两亏、阴虚阳浮,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知柏地黄丸、二仙汤加减。处方:桂枝6 g,炙甘草5 g,白芍10 g,煅龙骨、煅牡蛎(先煎)20 g,枸杞子30 g,熟地黄10 g,山茱萸10 g,山药20 g,茯神15 g,知母10 g,10 g,炒黄柏10 g,羊藿10 g,仙茅10 g,紫苏子10 g,炒当归10 g,陈皮6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后诉喘咳好转,痰如水状,脚冷,心慌减轻,烦躁、耳鸣和面部潮红好转,仍易疲劳,昏昏欲睡,脉沉细弱,予原方加制附片(先煎90 min)65 g、干姜15 g、白薇10 g,继服1周。三诊时诉上述困顿感明显减轻,痰饮渐少,心慌、潮热消失,气喘、烦躁、耳鸣明显好转,予二诊方加补骨脂15 g、五味子10 g,继进14剂,诸症基本消失。
按:本案患者为年55岁女性,除有咳嗽、气短、喘息、咳痰等症以外,更有面部潮红、烦躁、易怒、疲劳、怕冷、月事少等阴阳亏虚、阴不涵阳、阳虚失煦之证,此时若单纯治喘,恐难取效。因此,史师仍取桂甘龙骨牡蛎汤合并二仙汤(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当归、白芍)滋阴补阳、阴阳双调,合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汤以增加滋补肝肾、清解浮热之力,复入金水六君煎(熟地黄、当归、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健脾化痰、益肾平喘。二诊时,因见“脉沉细、但欲寐”的少阴阳虚、失于气化、浊阴上逆之证,故温肾化饮,用制附片65 g者,意在加强温阳纳肾、祛除浊阴之力,与煅龙骨、煅牡蛎、白薇相配,更能潜纳浮阳;后入补骨脂、五味子意在益肾敛肺。全方共收填补真元、纳气平喘之功。纵观本案辨治,法中有法,方中套方,步步为营,方证合拍,故获效验,也体现出史师辨证遣方之验,尤其对于大剂量附子的大胆使用,更能看出其临证用药功夫。
3 合并哮喘
案例3:患者,女,56岁,江苏南京人,2008年5月5日就诊。诉有哮喘病史7年,本次咳嗽气喘发作1周,喉鸣,鼻痒,喷嚏,胸闷憋气,咳痰白色泡沫夹黄,烦躁,易汗,头面部烘热,月事已乱,苔薄黄,舌淡红,脉细小滑,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史师诊为阴虚阳浮、风痰痹阻、饮郁化热,治拟滋阴敛阳、祛风宣痹、化饮解热、缓急止痉,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瓜蒌薤白汤加减。处方:炙麻黄4 g,细辛3 g,制附片8 g,生石膏(先煎)20 g,全瓜蒌10 g,薤白10 g,柴胡、前胡各10 g,白芍12 g,枳壳10 g,桂枝6 g,炙甘草5 g,煅龙骨、煅牡蛎(先煎)20 g,白薇10 g,炙全蝎5 g,炙蜈蚣3条,地龙12 g。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诉咳嗽减轻,哮喘已控制,已3 d未发,胸闷不显,面赤,苔淡黄,舌质淡,脉细沉,继予前方出入。处方:桂枝6 g,炙甘草5 g,煅龙骨、煅牡蛎(先煎)20 g,白薇10 g,制附片8 g,炒当归6 g,白芍12 g,知母10 g,黄柏10 g,羊藿10 g,仙茅10 g,桑白皮10 g,紫苏子10 g。7剂。三诊:诉咳嗽症状已明显减轻,无胸闷、喉鸣,烦躁、汗出明显好转,面部烘热感减轻,继予二诊方加山药20 g、补骨脂15 g,继进7剂,诸症悉除。
按:本案据其咳喘、喉鸣、鼻痒、喷嚏、胸闷之症而断其为风痰闭阻、胸阳不展、肺失宣降;因本案患者正处于女性特殊生理期,阴阳失调,阴不敛阳,虚阳上扰,则有头面部烘热、烦躁;阳虚失固故易汗出;饮郁化热故见痰白泡沫夹黄、舌苔薄黄。此时,阴阳失调势必影响气机条畅,故史师在运用祛风宣痹、化饮平喘的同时,重视调理阴阳,阴阳调和则气机易畅。故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配石膏,温阳祛寒化饮解郁热;用瓜蒌薤白汤合四逆散,宣痹宽胸、化痰畅气机;更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镇平冲治其本;因风动挛急较甚,故用全蝎、蜈蚣、地龙祛风止痉,与芍药和甘草一起缓急解痉平喘;白薇清虚热。二诊更用二仙汤以增调和阴阳之功。此案也体现了史师结合体质辨证及重视结合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辨治哮喘的思想。
4 合并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案例4:患者,女,61岁,江苏南京人,2008年4月18日初诊。曾因咳喘,胸部CT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两下肺局限性纤维化”,肺功能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42%,重度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5次,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疗效不佳,病情时有反复。诊时:咳嗽,咳痰,胸闷,动则气喘,心慌,烦躁,手足冷,面部潮热,夜寐不宁,口腔溃破,口干苦,纳食不香,大便不畅,月事已净3年,苔黄干,舌淡黯,脉细滑数。史师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千金苇茎汤、黄连温胆汤加减。方药:桂枝6 g,炙甘草5 g,煅龙骨、煅牡蛎(先煎)各20 g,冬瓜子15 g,薏苡仁20 g,芦根20 g,黄连3 g,生石膏(先煎)25 g,陈皮6 g,淡竹茹10 g,蔷薇花6 g,枳壳10 g,竹沥、半夏各10 g,茯苓10 g。每日1剂,水煎服。7剂后复诊诉咳嗽、气喘、面部潮热感减轻,口干、口腔溃破愈合,又予原方去石膏、蔷薇花,加太子参15 g、麦冬10 g、五味子6 g,以加强益气敛肺之功,继进7剂。三诊:诸症缓解明显,咳喘显著缓解,痰少质稀味咸,面部无潮热感,寐安,再予二诊方加熟地黄10 g、苍术10 g、干姜6 g,继进7剂收功。
按:本案患者年61岁,月事已净,阴虚及阳,阴虚阳浮则面部潮热,阳虚失煦则手足冷。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阴阳两虚,肺失濡养,肾失摄纳,则作咳喘、动则尤甚。心阳虚损,心神失于温养,不能潜敛于心,则致心神浮越于外,可见心慌、烦躁、舌质淡黯。痰热夹湿热内蕴,则口干苦、口腔溃破、纳食不香、苔黄、脉滑数。病机实属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故史师选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去阴柔之芍药以温通心阳、镇敛心神;合苇茎汤、黄连温胆汤加石膏意在清化痰热和湿热,寒温并用、虚实兼顾,以求湿热、痰热标邪去除;再入生脉益气敛肺;后合黑地黄丸(熟地黄、苍术、干姜、五味子)以益肾健脾化饮平喘。总之,本案辨治思路清晰,药证合拍,故获良效。
5 小结
篇5
现将财政部(92)财会字第09号《关于提高粮食统销价格后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企业发给职工粮价补贴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财政部关于提高粮食统销价格后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企业发给职工粮价补贴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92)财会字第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各中央级房地产开发公司:
根据财政部(92)财综字第38号文件《关于提高粮食统销价格后适当发给职工等有关人员粮价补贴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现对提高粮食统销价格后,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企业发给职工粮价补贴的会计处理通知如下:
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企业按规定每人每月5元标准发给在职职工的粮价补贴,计入企业的工资总额,但不计提职工福利基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支付给在职职工的粮价补贴,应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关于工资核算的有关规定,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支付粮价补贴时,借(减)记“应付工资”科目,贷(减)记“现金”科目。月份终了,企业应将支付的粮价补贴随同应付工资,按照现行资金渠道进行分配,借(增)记“管理费用”“房屋经营支出”“多种经营支出”等有关科目,贷(增)记“应付工资”科目。
篇6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
通过基于经济管理类课程视域下对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原则进行分析,包括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逻辑性原则,其次探究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系统分析法以及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设策略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经济管理教育,既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也能够保证社会公平,是经济管理教育工具理性的重要体现。
1.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原则
1.1独立性原则
任何一个学科内容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具有整体性原则,在学科研究时,学科边界范围包括研究内容的主体,而不是多种知识之间的拼凑,任何一个学科内容都要保证其组成部分和内容整体的一致性,教学质量还要具有比较高层次的整体性,每一个层次都是对下一个层次的深入概括与总结,而这些不同的层次构成了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1.2系统性原则
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科构建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所以教学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系统性特点,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中各个内容并不是随意排列的,也不能够按照原有领域的方式而存在,必须严格根据本学科建设的思想需求进行规划重组,确保内容建设形成统一的系统性。
1.3逻辑性原则
逻辑学原则就是指在教学质量构建时,必须要通过恰当的逻辑关系,将各部分知识紧密联结,形成具有系统化,符合逻辑性的知识理念。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建设时,必须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确保基础理论后续的项目管理作出恰当的发展和引申。
2.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2.1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分析与综合相统一
所谓的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就是使分析与综合应用形成相互依靠相互发展的建设教学质量,而且分析与综合都必须要有整体观念,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判断分析与综合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而且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学质量建设时,还需要对主体的研究过程进行升华与提升,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对事物本质提炼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全新理念判断。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具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经济管理教育能够培养人塑造人,促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人的职业素养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将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确保经济管理教育的水平全面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又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经济管理类课程全面提升。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观念性的把握,而且贯穿于人们围绕着如何实现价值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之中,很多时候人们正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某种价值取向、实现价值目标。
2.2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历史与社会相统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教育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管理教育公平,必须要坚持经济管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经济管理类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从而确保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充分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设质量,保证逻辑推演与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经济管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肩负着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重任,经济管理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动力。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期,经济管理教育受到自身属性的影响,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2.3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系统与发展相统一
系统分析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能够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概念,将学科建设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具体的事物,从而寻找更佳的实施方案。在系统分析时,环境必须要提高其适应性和功能性,满足人类社会多层次的发展需要,帮助各种类型的知识建设水平增强。人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经济管理类课程能够为生产建设管理,直接输送高质量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经济管理教育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實施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理念,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要主动与产业对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结语
篇7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经济管理人才 教育
21世纪伊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创新与高新科技为突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各行各业都急需掌握全方位知识结构的经济管理人才。经济管理教育作为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对社会经济有重大意义。
一、经济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科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科技发展动态、发展趋向及自然、环境、生态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学会应用辩证分析、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总量与个量、动态与静态、及建立模型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应了解和熟悉经济理论研究的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掌握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发展前沿,以洞悉其未来的走势。
2.广博的知识面。应具有一定的未来学、预测学知识,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未来商品与劳务的需求变动趋向及变化规律;熟悉新经济周期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深谙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史及其掘起的原因、条件;各国组织、管理、刺激经济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及手段;成功企业家及企业成长、壮大的历程及经验;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同范式等。
3.通专结合的知识结构。在厚基础、宽口径,通识相关经济科学的基础上,应熟练掌握2~3项被美国学者称之为可就业性的专业特长与技能,并有较深造诣和建树,做到通能拓宽面,专能突破点。
4.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包括组织管理、人文管理、技术管理等;掌握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知识及应用技术。
二、经济管理人才教育理念及教育目标
1.教育理念。(1)从培养操作型人才转向培养管理、操作复合型人才。使培养对象首先符合市场经济及现代企业制度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2)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拓宽知识面,扩大信息量,克服传统的狭窄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缺乏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缺乏开阔的思路、视野及驾御全局能力的弊端,增强学生俯瞰、把握经济全局的能力。(3)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维持性学习”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已有知识的传授、继承,对新知识的探求不够,影响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现代教育应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即进行“创造性学习”,使教育成为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能力的源泉。
2.教育目标。公司国际化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国际化的特点有:一是公司产品、业务的国际化,即国与国之间的市场壁垒被打破,允许公司互设分支机构,公司产品、业务已突破国界限制,向全球展开,服务对象逐步国际化。二是管理的模式与方法国际化,如在管理职能或管理哲学上,对人力资源的看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是公司治理的国际化。这就是说,21世纪中国企业将要置身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们的经济管理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培养出有广阔视野、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管理人才。
三、经济管理人才教育方法
1.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我们的经济管理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检验学生知识量,把学业成绩或分数作为唯一尺度,侧重于记忆,以方法和技巧为主模式固定,不利于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已势在必行。改革考试, 考试形式多样化,既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既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集体完成;既可以场内完成,也可以场外完成。总之,既要能考知识,又要能考核能力,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因教师、课程、学生制宜,教师有命题、选择考试形式和评定成绩的权利。完善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考试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人格的和谐发展,有“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社交能力,有健康的体魂及文化修养,有较强的主动参与意识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等作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标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
2.建立人才教育的保障机制。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运行机制和师资队伍作保障,努力营造一定的创新氛围。(1)组织机构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运作体系,包括各种组织、体制、机构等。它既包含着院(系)、所、室等实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研究和教学单位,也包括各种形式的关系性和临时性课题组、协作组等。(2)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学校应根据创新教育指导方针和目标,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制订各种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明确职责,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体系。同时还要制订一系列激励政策,一方面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积极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学、研、产和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支持学生投身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参加科技创造和发明活动。(3)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大学的灵魂。优秀创新人才的出现,既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个体性,要靠个体的努力与奋斗,同时也离不开学校的发现、扶持和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的培养。因此,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立体多维的“综合观”,包括知识结构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以及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的综合,具有功底深厚的学术水平和艺术高超的教学能力,并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重视不够、重复建设、没有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等问题。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利用率,同时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2]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策略
作为与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知识经济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非常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作为能够规划和协调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也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21世纪,信息化发展迅速,人才成为新的生产力载体,高职院校作为人才集中以及人才输出最主要的部门,其教学质量势必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经济管理人才教学体系,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模式,让教育真正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下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一、经济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综合的业务素质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对综合实力的考验,因此,经济管理人才不能只在某一方面有所擅长,而是应该有更加全面的综合性业务素质。第一,协调组织能力。随着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盛行,管理更加趋向于协调性和服从性,这就要求经济管理者必须要拥有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各方面的主体经济活动协调统一整合到一起,共同完成目标。第二,创新管理能力。科技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经济管理者必须拥有不断创新的能力,管理理念、方法以及手段上不断地创新,从而更加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第三,战略规划能力。企业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规划来作为指导,经济管理人才对于企业未来的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只有正确的决策,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市场动向的正确把握,才能够使企业持续而稳健的发展下去;第四,灵活应变能力。良好的适应和应变能力能够使管理者在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以及突发变化时,依然能够镇定自若保持清晰的思维,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第五,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的有效收集、处理和运用是保障经济预测和决策准确性的重要依据,因此,经济管理者必须具有能够收集、处理、分析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对经济预测和决策做出科学的判断。
2.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济管理人才心理素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经济管理的基础,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所有素质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一品质,经济管理人员才会具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具备更加坚强的毅力,在困难面前依然能够保持不言败积极向上的状态;第三,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杜绝一切个人主义。随着经济活动中各类人才的不断加入,经济管理人才必须不够协调各方的力量,将个人和整体的最大效用发挥到极致。因此,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有更好的协调和融合能力,更好的实现人才群体的价值;第四,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未来社会中,机遇与危机并存,任何工作都不可能顺风顺水,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当面临风险及不如意时,经济管理人才必须用其严谨的思维力,冷静的判断力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带领团队冲破重围;第五,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未来社会一列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3.可供挖掘的潜在素质
纵观如今的各类企业,如果在人才管理模式上出现了问题,那么问题的根源,大多数都出在管理人员的身上。经济信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要求经济管理者能够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自我完善和超越。因此经济管理者不应只是停滞不前,而是应该善于从经营和实践中挖掘新的智慧,不断改善经营理念和方式,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二、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经济管理人员必须拥有综合性的素质素养,这也决定了职业院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有模式和方向,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模式上进行突破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1.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育理念是教学工作的灵魂,想要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需首先转变教育理念,使其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
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最显著的就是素质教育观的提出。素质教育观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格局,在教学中将学生放置到正确的教育地位上来。因此,职业院校应该从以前的满堂灌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以更好的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原本单一的专业培训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更加开拓,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信息接收,分析以及处理能力;
再次,注重学生管理能力培养,传统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更加重视的是学生操作能力培养,随着市场经济以及企业经营求的不断转变,管理能力将成为经济管理人才素质的重要要求;
最后,创新型学习理念,传统的教育知识注重对现有知识的教授和传递,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型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对新的知识进行不断开拓,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结构。
2.教学方法的创新
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和突破。
首先,给学生思维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方法不断获得新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信息收集分析以及运用的方法,创新性思维方法以及逻辑思维法,以次来培养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
其次,通过引导和启发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长久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后学生题海战术为主的应试教育手段。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但多数学校根本没有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依然延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大大降低学生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通过启发和诱导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来,将会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快乐学习。
最后,通过案例和讲座扩充学生信息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最具有说服力和判别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探究和分析,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而更好的提高学生问题分析的能力,此外,老师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学术讲座,专家咨询和网上检索等等方式,都可以是学生的信息量到提升,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
3.教学内容的改变
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应该由通识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两大体系来构成。首先,简要来说,通识就是为不同的受众者提供具有通行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观。而通识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一些普遍的并且对他们认识世界和感知文化本源有帮助的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其次,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最后,为了提高学生在经济竞争中的独立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注重微观和宏观,整体和局部、创新和继承的有效调控。
4.教育模式的突破
高职院校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封闭式的教学逐渐得转变为开放式的外向型教学。首先,职业教育应更加社会化。学校应该与社会、我机构以及经济单位相互联系,为社会提供经济研究成果以及政策建议,同时社会也能够从学校丰富的经济理论中更加实用和具有指导性的知识内容;其次,职业教育应更加国际化。随着国际间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加深,未来的竞争将是国际间的竞争,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参与到系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过程中,实现教育的国际合作,造就更多高素质人才。
三、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现如今,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迎接了时代赋予的众多机遇的同时,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运作目标,更好地为企业谋求长久而稳定的发展,在企业经济人才管理方面不断的完善,可以说是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理念,方式,内容以及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国莲.工科背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人才行业特色培养实践[J]l.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2]厉敏萍.大众化教育背景卜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J].教育与现代化,2015(3).
篇10
一、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早期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主要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这种管理理念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及铁的纪律,把人看作“活的机器”、“机器的附件”、“经济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同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发挥个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发性。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学者们提出了软管理、人本管理、和谐管理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一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性的最完美发展,通过服务于人来推动知识的生产和消费,从而带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经济发展是以资源消耗为前提的,必然带来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耗竭。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不容忽视。另外,资源的匮乏也使得各国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发动战争来争夺有限资源。因此,如何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关键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也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解决好经济与环境、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注重创新的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时间越来越短。这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作用导致知识经济是不断创新的经济。与此相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也是不断创新的管理。
(四)强调决策的管理机制。开创性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性,这种面向未来的经济体制突出了决策的重要地位。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的急速增加,管理风险不断提高,如何做出准确有效的决策,规避风险,就成为经济管理的重要课题。强调科学决策,提高决策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一)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原动力的经济,驾驭不断创新的科技、经济,必须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意味着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与手段不仅要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且更应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这就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新能力是管理者能否紧跟或者领导经济发展潮流,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保证。
(二)科学决策能力。决策是管理的重要职能,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管理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更加突出了决策职能的重要性。只有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决策,才能掌握先机,把握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在众多方案中选择出最有效、最有利的方案。
(三)信息收集、处理和运用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科学有效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也是经济管理人才要掌握的重要能力。经济预测与决策的准确性,战略设计与策划的正确性,都和经营者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熟练掌握收集、处理、分析信息的技能,善于捕捉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为预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心理承受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增多,但风险也同时加大,在机遇与风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完全规避风险是不现实的。在风险发生的情况下,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更快走出困境,抓住新的机遇。
(五)其他能力。除了上述能力外,经济管理人才还应具备很多其他能力,如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领导能力等等。但这些能力并不是知识经济时代所特别要求的,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三、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1、改革教学模式。一是从培养操作型人才转向培养管理、操作复合型人才,使培养对象符合市场经济及现代企业制度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最基本要求。二是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以克服传统的狭窄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缺乏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缺乏开阔的思路、视野及驾驭全局能力的弊端,增强学生俯瞰、把握经济全局的能力。三是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使教育成为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能力的源泉。
2、应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大体系。一是减少必修课,增加综合知识类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二是要与时俱进,整个课程设置及内容安排都要符合面向未来的需要。课程设置总的来说要注重科学性、适应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内容安排要注重发展性、前沿性、时代性。
3、丰富教学方法。一是从灌输式转向启发、诱导、信息反馈式。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自觉接受的过程,一味的灌输就会“关闭”学生的思维空间,应通过各种可能采取诱导手段,将培养对象引入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地。二是增加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将培养对象导入模拟实践过程,使之通过对事件的综合诊断,提高对问题的处置能力。
(二)加强引导,提高创新能力
1、倡导科研活动,开展学术交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通过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
2、加强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形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创新运用于实践,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所施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潜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天赋和潜力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培养创新潜力。
- 上一篇: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
- 下一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