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4-28 08:4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科学的概念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二、转变教育观念。

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四、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矧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篇2

【关键词】价值观 ; 课程观 ; 教学观 ; 师生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16-02

教师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为先导,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一、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取向

反思我们以往的历史课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是满堂灌,教师真正成了“讲师”,学生成了“听客”,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积极的思维。不断提升教育过程中人的地位,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它反映在四个方面: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密切关系,与教育是否得法以及学生学习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应该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把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看成是同等重要、同等光荣、同样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实质性转变就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二、生活、世界――科学与人文交融的课程观

历史学科实践性、时代性与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曾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新课程改革及时地提出“教科书不等于课程,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的新理念。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也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教学内容也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可以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让师生共同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世界,让教师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出色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且能够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交往、互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传统的教学观,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把知识当成定论,当成了死的教条,把学习简单地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了学习者心理世界的差异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力求把教材承载的知识结论准确地传给学生,学生则认真地听老师讲,并把老师所讲的内容知识记下来,花工夫、做练习记住,考试时再复现出来。而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教材内容的组织设计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活动设计,从关注知识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从关注外部管理到关注学习者的自我引导式学习、自我调节性学习等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充分发展的特点。作为历史课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构建新型的教学观,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四、指导者、研究者、合作者――角色重新定位中的师生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历史教师的专业化特征不明显,加之历史课程在中学课程体系殊的地位、功能和价值,所以不少历史教师的角色意识模糊不清。教师应及时调整和转变自身角色,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知识的动态生成者。突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创造性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成为一种富于创造性的从中可以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的生命活动。

其次,教师应该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教师作为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已不合时宜。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有科学教育观、会自我教育、善于合作的探索者,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合作,共同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

篇3

关键词:中学 新课程改革 管理观念 管理制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进行,中学学校的管理观念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转变。中学学校的管理观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水平,且管理水平也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中学学校必须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赋予学校的数字化管理人文气息,确保学校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能够在新的管理观念下提升自我,提高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中学学校的管理观念的转变不仅有利于学校在新环境下的发展,也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此将重点介绍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中学学校应该如何转变管理理念,又该转变为什么样的管理理念。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新课改中强调指出,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行动宗旨。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要求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而想要这一点可以更好实行的前提是学校管理者要把教师放在心上,做到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为教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帮助教师减轻自身压力,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参加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听取每个教师的观点与意见,民主化的学校管理有助于教师担当起“学校的主人”这一角色,主动将学校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

二、以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

从古至今,学校一直是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场所。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而言,如果想要提高中学学校管理的整体效率,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必不可少的。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保障学校管理顺利进行的根本,同时也是学校日常管理活动的航标。在中学学校的管理中,许多中学学校的管理理念在科学性与先进性方面都有所欠缺,将会对学校的长久、全面发展起到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到目前为止,许多中学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促使下,都逐渐建立了科学先进的办学指导思想。目前,已经明确提出的科学先进的办学指导理念有科研兴校、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等,除此之外,还有学校提出了关爱细节、关爱孩子等人文性的办学理念。认识到先进办学理念重要性的一些中学学校,以建立起科学创新的学习与教学体制为工作目标,并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在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一些中学学校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力争实现以人为本、共创和谐校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等目标。在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学学校都在努力实现自身的高质量的发展。

三、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保障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以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之外,还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保障管理工作的进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能够确保中学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的更好实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中学学校必须要完善、优化学校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并把这些规章制度当作管理学校的根本指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多中学学校开始对教师日常工作所表现出的“德”、“能”、“勤”等方面进行整体考核,并从五个方面对教师进行约束,这五个方面分别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实绩,且针对这些方面制定了合理的规范质素,确保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另外一方面,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也可以约束学校中的教职工与学校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行为加强学校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依据实现对教职工与学校管理者的规范化管理,使得学校的管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优化课程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课堂管理文化

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课堂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学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优化中学学校的教育教学课堂管理是有重要意义的,以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为指导,并以相关的教育管理的理论为依据,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以实现提升中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目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优势,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优化搭配,保证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优化教学管理评估系统,实现科学合理考评

优化教学管理评估系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中学学校建立专门负责教学评估的机构,有助于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考核、评估与教务部门的无障碍沟通、交流,促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因此,优化教育教学评估机制、创新教育评估标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教师的评估是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成果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价。

合理的考评机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是非常必要的。合理的考评机制能够更好地说服他人,且有助于新型管理理念的实施,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创新化管理的实现。目前,很多中学学校都以学校的根本特点为工作的出发点,建立考评的规章制度,创造科学合理的考评体质。如果一个学校对于内部教职员工的考评非常合理,具有说服力,那么这个学校就可以留住人才,与此同时,还有利于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许多中学学校逐渐在建立起符合本校特点的、合理的管理考评与奖罚机制,在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采取“多鼓励、少批评;多奖励、少体罚”等考评与奖励机制,形成行之有效的考评奖罚机制,实现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检查、监控、评估、反馈功能的目标。在中学学校中,对于那些积极努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且水平不断提高的管理人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表扬与奖励,而对于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的管理工作人员,要进行批评,指出其错误。通过采取这种合理的考评与奖罚机制,来说服学校的所有管理者,促使他们更好地位学校的管理工作服务。

总而言之,对于中学学校的管理工作而言,想要加快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成果,转变学校管理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在转变管理观念的过程中,对于传统学校管理观念,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渐渐向科学先进的办学思想转变,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力争做到以先进的管理观念为工作指导,以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为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与奖罚机制,以科学公平的考评制度去感染他人等等,这样中学学校的管理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于春秋.新课改下中学学校管理观念的转变[J].新课程(下),2013(8):19

[2]张家贵.浅析新课改下中学学校管理[J].考试,2015(32):73

[3]罗锋艳.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队伍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姚华丽.新课改下高师历史师资培养问题及对策[D].河南大学,2013

篇4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教学,还应突出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主学习,加强科学探究。

1、在概念教学中,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方法

物理概念是从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任何物理概念都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在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从具体事物、事例、或演示实验出发,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然后通过分析,抓住现象的本质,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从而形成物理概念。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过程,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逐步形成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优良品质。

例如,在“电场强度”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相同的电荷在电场中不同位置受到的电场力不同,使他们认识到电场中的不同点有强弱之分。然后提出:如何比较电场的强弱?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出两种方法:一是比较相同电荷受电场力的大小,二是比较受到相同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大小。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为了表示电场的强弱,用哪种方法更好?通过讨论确定用第一种方法更好,因为第一种方法更方便,并且电场强处,相同的电荷受力大,电场弱处,相同的电荷受力小,这更符合人们的习惯。最后提出:对“相同的电荷”取多大电量的电荷更简便?通过这一研究过程,使学生明确“单位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表示了电场的强弱”,进一步总结出电场强度的定义,加深了学生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了形成概念的过程,学会了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2、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加强科学探究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物理规律的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是落实新课程标准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关键。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加强学生探究规律过程的教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总结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受外力有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探索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1)实验设计

①设计实验装置: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从实验对象(沿气垫导轨运动的滑块),实验源(提供拉力的重物),实验效果显示器(光电门及电脑计时器)三个方面设计实验装置。

②设计测量方法:在实验中需要测量滑块的质量、它所受的拉力及它的加速度。

滑块及配重片的质量用天平测量(课前测好)。

滑块所受拉力可看作=所悬挂重物(小桶及砝码)的重力(悬挂的重物的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滑块的加速度是测量的关键和难点,也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的重点。首先,使学生明确,我们不能直接测出加速度,而应测出相关的物理量求出加速度。在实验中,滑块运动的位移S和时间t容易测量,再由此求出加速度。这就要求在实验中应测量滑块从静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和相应的时间t。

③设计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欧姆定律时研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明确研究多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时,需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加速度跟力的关系和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

把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改为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师生共同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设计,变旁观者为主人,学生对实验装置更清楚了,对实验方法更理解了,对实验过程更明确了。这种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实验探索

①保持滑块质量不变,通过改变悬挂重物的重力来改变滑块所受的拉力,测出在不同拉力作用下滑块的加速度,利用多媒体投影演示建立a―F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点连线的作图方法,由图像得出:m一定时,a∝F。

②保持拉力不变,改变滑块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利用多媒体投影建立a―m坐标系,根据测量数据描点连线,得到一条曲线,由该曲线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加速度跟质量可能是反比关系。进一步启发学生,为验证猜想,需画出a―1/m图象,再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建立a―1/m坐标系,描点、连线,得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从而证明了猜想a∝1/m是正确的,找到了加速度跟质量的定量关系。

利用图象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学生才刚刚接触,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之一。所以,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投影,结合画a―F图象,给学生讲清如何建立坐标系、选标度、描点、连线,那么,学生根据这种方法,就可画出a―1/m图象,找出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

(3)概括规律

引导学生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结论,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并通过讨论比例系数k的取值,定义力的单位“牛顿”。进一步结合实验说明加速度跟力的方向关系,强调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

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历史教学;新课改;新理念;新手段

新课改已经在全国推广,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把新课改的理念渗透到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苦讲,学生苦听,苦记,学生所学内容是死的,根本不能灵活运用。而新课改的要求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地、创新地学习。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原来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学为中心;要使以前的课堂从“一言堂”变成 “群言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体验到参与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第一册中国古代史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时,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环境下,你会如何生存下来?”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发散他们的思维,穿越到古代,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兴奋的畅谈自己“古代的生活”,这样,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本课的知识,还收获了快乐。

二、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教材换了,教学方法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教学模式进行更新,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新教材编排的体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要贯彻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就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这也就决定了历史课堂必须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要有更深更广的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个浓厚的探究氛围,并时刻关注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主要通过旅游、看历史故事书籍、影视剧对古代历史以及历史人物了解得比较多。所以,我就经常进行历史故事大擂台赛,开展说说你对影视剧历史人物的看法等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同时,我发现,学生喜欢对问题进行辩论,于是,我因势利导,在历史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例如,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他最后被五马分尸值不值?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你对女人当皇帝有何看法?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收集资料,寻找证据,驳倒别人的观点。学生寻找论据、辩驳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进步的过程。课堂引入辩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减少了枯燥的历史理论和概念的灌输,符合生活,符合实际,并且使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当然,也可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更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法,老师一只粉笔、一本书,从头讲到尾,下课学生背,这种现象必须改变。面对新教材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问题,巧妙营造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层层设问,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材形式发生变化,要想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而且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海量的信息需收集,大量的图片需展示,大量的实物需展示,大量情境要用多媒体展示,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习。比如,在讲“郑成功”时,就播放了一段电影《郑成功》的片断,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情境” 中去,尽可能地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学生看过之后很激动,然后再跟随教师学习这一段历史,效果很好。所以,每一课的历史情境,我都尽量制成多媒体课件,然后配上音乐、动画、视频等,上课时,学生会兴奋起来,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如有条件也可参观历史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一定要突破课堂的限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更新作业设计

教材的变化,课程理念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等,都要求作业也要做相应的变化。传统的作业,学生不是背书就是写练习册。只能应付考试,没有任何利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学知识都是死的,这种作业必须改变。这要求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详细信息,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比如,在学习完第18课“和抗击沙俄”后,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郑成功》,作业是:谈谈当时郑成功为什么能?康熙帝为什么能打败沙俄?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比如:你认为秦始皇是暴君还是英雄?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新颖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锻造出创造性的思维。创新型,探究性的作业和社会实践作业也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思维进行思考问题,突破传统,从而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6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近年来我国各地已先后开始实施新课标,但是新课改理念并不是我国的首创,新课改理念大多来自西方,所以要将其引入我国的教育体系,必然有个适应的阵痛过程。事实也是,新课改已经十多年但关于它的或赞成或反对的讨论声一直就没断过,而且这样的讨论还将继续下去。所以我们有必要把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好好梳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地推进它的改革,促进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培养出更多适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一、新旧教学观念的关系问题

教育观念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教育存在的反映,是对教育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总结和概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倡导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教育理念,抛弃旧的过时的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而不只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抛弃的是旧的过时的教学理念,而不是一切传统理念,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中的 “授人以鱼”、“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至今仍是正确的,我们要继承和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我们还有加强创新,创新可以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教学理念,不能盲目排外或全盘吸收崇洋。比如说在我国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而美国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各有优缺点,没有谁好谁坏的区别。我们应该在保持自己教育观念好的方面,同时注意吸收学习借鉴先进的、符合时展要求的教育观念,把它改造成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观念,取长补短,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的基础教育秉承“一考定终生”,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目光都聚集在那一尺见方的试卷上。于是,学生为考分所累,教师为升学率所束。本该让未成年人学会怎么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存的基础教育,变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应试行为。就比如我们国家现在的高中教育,现在的高中教育已经普及率很高,所以高中教育的功能也应该与时俱进,从只是给大学输送和培养少数精英的教育转变成面向大众教授大众更多生存本领的教育,比如教授他们的就业创业意识,在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力。

三、师生之间关系的处理问题

课堂教学是指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第一位的,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教师的引导作用不重要,教师作为专业知识的承载者,理所应当应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教师的身份跟以前也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教师的话就是对错的判断标准,但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富有时代特色的角色特征。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动权,但不是全盘否定讲授法。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仍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既是知识的呈现者,也是信息的组织者;既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促进者;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课堂的合作者;既是作业的评价者,也是成长的记录者。

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教学工作普遍存在的最大缺陷是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在下面拼命记,课后或考前拼命看。这种只重“结果”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原则是相违背的。新课程迫切要求改变这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方法与过程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的教学既要重结论,也要重过程,把传统的“教师给出结论——学生训练巩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得出结论——学生训练巩固”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把原来的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质疑的批判精神,在这样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了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与态度达到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篇7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强调重视激发和保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我们体育课程建设的一个进步。为此,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提高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

对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讲,学习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未来公民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对于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作为学生来说,有些教材(如田径、体操、武术等)学起来可能有些单调、枯燥,但是只要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好处,就得认真去学,而且还要学好。新制定的《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提倡选项教学的同时,把田径教材特别规定为学生必修内容,而且还专门为其规定了学时与学分,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体育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提倡学生体育想象

1、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美国学者恒内斯在《培养创造行为》一文中提出:“创造力包含了知识、想象和评价能力,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创造力。”例如:可以让学生编一些健美操、游戏等代替耐力训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把这一枯燥的练习变成愉快教学,以激发练习的情绪,使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驱使行为的一种心理动力,能驱使人去进行想象和探索事物的规律。例如通过形体课、健美操、体育舞蹈可以对学生进行形体美、姿势美、动作美等美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培养自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刚才提到了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练习,这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锻能力。所谓自锻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我们知道人的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与活动紧密联系着,人们只有通过不同的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各自不同的个性。自锻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培养才能产生,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极为重要。

自锻能力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认识能力:包括学生对学习、锻炼的进取动机,以及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2、实践能力:即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3、调节能力:即在独立锻炼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包括对练习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姿势的调节能力。

4、检查能力:即对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能力。

以上四个要素相互沟通、有机联系,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忽视其中一点。

通过上述对自锻能力的概念及要素的论述,我们可以推想出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既有目的又有目标,既有约束又无束缚,既有集体学习又有自由活动范围,去自主、积极学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已被普遍承认是一种发展个性的好方法。

四、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能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篇8

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 项目风险管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85-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加快,项目风险呈现出复杂、多变、趋大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在项目风险管理教育中进行课程改成已成为必然。因此,必须进行项目风险管理课程改革,培养出创新型的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本文引入CDIO这一创新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构思、设计、实施及运作全过程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因而,研究CDIO在项目风险管理这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对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具有极大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1]。

1 CDIO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1.1 CDIO起源及内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2]。

CDIO中,“构思”让学生掌握风险基础知识,确定学习目标;“设计”以产品设计与规划为核心,通过研发,拟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实现”特指将项目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以制造、建造为核心,组织一体化的课程实践;“运作”是指通过投入产出的成品对前期过程进行评估的环节,包括对前期系统的修正、改进和删除等[3]。

1.2 CDIO教学理念的优越性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是先进可行的,适合工科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面对工程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的现状,研究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情况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及做法极为重要。从2005年起,汕头大学工学院开始学习研讨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加以实施,现在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吸收世界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建立符合国际工程教育共识的课程体系。并经过5年左右的改革实践,到2011年取得华盛顿协议的认证,使得毕业生同国际知名大学的毕业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此外,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顾学雍副教授曾在美国担任过10多年软件工程师,他在课程中采用CDIO方法教学,取得突出成果。

1.3 基于CDIO教学模式项目风险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项目风险管理课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单独的课堂理论讲述比较枯燥,这门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目前,项目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理论无法联系实际。

项目风险管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而讲授方法却只能通过课堂讲解,更多地是注重理论,实践环节很少。这使得学生们对理论知识能很好掌握,但是却无法联系实际,对项目管理的具体操作等实践内容无从入手。

(2)灵活性较差。

在项目风险管理教学工程中,主要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讲解,由于课本中的内容不能全面地描述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因而学生们掌握地也只是课本中涉及的范围,致使无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3)师生之间互动较少。

传统教学中,由于师生只通过课堂进行接触,老师和学生之间探讨交流较少,使得学生在课后学习过程中无法即使解决各种问题,从而致使问题推积,对后面的学习内容产生心理畏惧。

CDIO模式强调综合创新能力、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更关注工程实践,加强培养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

2 通过CDIO理念进行教学改革

项目风险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要具有理论和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学生。自从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来,世界市场越来越不稳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亦越来越大。因此,增强高校毕业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迫在眉睫。通过学习借鉴CDIO工程教育培养理念,不断改革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培养符合现代工程建设需要,并且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创新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工程管理人才。

篇9

【摘要】新课改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英语教学中真正体现、渗透素质教呢?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初中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能力发挥了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文化修养

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而知识又是认知活动的基础。人们常说:“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至少应具备下列基本的知识结构:

(1)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用英语进行听读写交际的能力。它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

(2)跨国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英语是使用英语的国家文化的载体,教师只有了解了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词语概念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学好英语语言并与使用英语的国家人士沟通。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以达到顺利使用英语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

(3)教育教学理论。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理论知识是英语教师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4)英语教师还应通晓祖国语言文字,具备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国情,并具备绘画、演唱、写作以及社会交际能力。总之。博学多能的外语教师更加容易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全面实现英语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转变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三、改进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要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使“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大力提倡并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

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以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的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的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习惯、听说读写能力齐头并进的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的习惯等。

四、加强实践教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

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也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初中英语课堂真正体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五、合理奖励批评

及时地找成绩退步的同学谈话,及时帮助其找到并分析退步的原因,向其提出要求和告之解决的方法。对稍有进步的同学要不失时机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样会刺激他们越战越勇的斗志。漏掉一次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都有可能挫败他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每天除了上好每一节课外,课后还应花大量的时间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向,而且力求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平时应该做好提“优”补“后进”工作,让“优”生有雄心,有指引,有目标;让“后进”生有信心,有温暖。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不用担心这些活动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相反还会起到促进作用。

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英语教师应当为实施素质教育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蒋星城,浅谈素质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J],读与写(下旬),2010

篇10

【论文关键词】计划生育;新机制;人口管理科学;人本主义

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为内容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中央关于在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所做出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以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创新发展。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进执政理念,而且体现了人口管理方式的进步,反映了人口管理科学的要求。如果我们回顾人口管理学的发展,进而追踪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从旧机制转向新机制,与人口管理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有密切联系,并且对人口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管理科学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演变

人口管理科学是管理科学在人口管理领域的应用,因而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演变密不可分的。

管理科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诞生于20世纪初,一百年来,经历了从泰罗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演变,其管理哲学也从理性主义逐步向人本主义升华。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提出了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的科学管理原理,即通常所说的“泰罗制”,开创了管理理论研究的先河,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泰罗因此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以泰罗制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虽然以其科学理性在管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理论本身包含着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理性”与“人性”的矛盾,在追求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理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压抑人的心理需要和行为发展。古典管理学视管理客体为“经济动物”,主张对管理客体实行“物本管理”。其管理方式表现为重物轻人,把人当工具来管理,工人只是作为“机器的附属品”。“理性”在古典管理科学那里,被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于是在其推行过程中,很快便暴露出了诸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关系紧张,工人抵触情绪严重等种种缺陷,最后其主导地位不可避免地被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行为科学所取代。

行为科学是通过把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来提高对其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及行为预测、引导、控制能力,及时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相互关系和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传统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相反,行为科学强调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它认识到一切事情都要靠人去做,一切物的生产都要靠人去实现,一切组织目标都需要人创造。因而强调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行为科学研究了人的各种各样不同层级的需要,提出必须针对人的需要和需要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激励和引导,由此间接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行为科学在管理哲学上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口号,带来了管理与人的关系的重大转变,奠定了西方管理哲学的人本主义基础。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外部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经营决策要求日益提高,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乃至博弈论为代表的现代管理科学随之诞生。现代管理科学既吸取了泰罗科学管理理性的营养,又注重了行为科学对“人”的研究,使得人本管理开始以人的知识和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具有现代化意义的“以人为本”。

二、人口管理学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变

与一般管理科学的发展轨迹一样,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也遵循了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演变逻辑。虽然“人口管理学”这一学科概念提出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人口科学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并且人口科学的理论探索从来都没有忽视过人口管理的内容。

西方早期的人口思想是近代人口科学重要的思想来源。其主要代表人物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430一公元前354)、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一公元前347)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以及后来的重商主义都分别提出过国家干预婚姻、调节人口的主张。色诺芬对当时国王用人口是否增长作为评价官员政绩标准的做法十分赞赏;柏拉图主张由统治者规定结婚年龄和男女配偶选择,让最优秀的男女互为配偶;亚里士多德更认为国家的主要职责就是调节人口数量,使之稳定在一定程度并协调其相互关系。重商主义则提出国家应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口增殖,甚至不惜从其他国家“获得”人口。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人们对人口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多的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已认识到经济上的需求是调节人El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康帕内拉更强调婚姻和生育都必须服从社会的控制和调节。

最著名的还是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尔萨斯人口论可以说是世界人口思想史上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一种人口思想。这种争议和分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

在人口思想史上都是空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思想为从事人口研究和人口管理的人们所熟知,他的“两个级数”、“两种抑制”将人口管理推向了理性主义的极致。

到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人口科学研究更加全面系统,技术方法也更加成熟先进,涌现出大批经典的人口研究理论成果,如著名的“人口转变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以及凯恩斯的“失业理论”等都发端和发展于这一时期。这些理论成果虽然对人口过程的变动规律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但在人口管理的哲学理念上,仍然完全是理性主义的,贯彻了较多的“国家意志”和集体理性。

人口科学在人口管理理念上的真正跨越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行为科学和现代经济学影响下而产生的微观人口学。

微观人口学是以个人或家庭的人口行为为研究对象,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1954年和195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列宾斯坦分别发表了《经济一人口发展理论》和《经济落后与人口增长》两本著作,首开从微观角度对家庭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作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先河,实际上是引用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概念,对家庭生育决策作经济学模拟。他将父母为生养孩子所花费的种种费用及为其牺牲的时间、机会等,都视为孩子的成本,而将孩子为父母带来的感情满足,为家庭带来的经济收入、贡献等视为孩子效用,然后像对产品进行成本效用边际分析那样,以家庭模型,即父母对孩子取舍作模拟分析,从而建立了生育的微观人口经济模型和著名的边际孩子合理选择理论,成为最先进行微观人口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为人口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1960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发表《生育率的经济分析》一文,在吸收列宾斯坦有关微观人口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西方有关消费行为理论来分析家庭的生育决策,考察孩子的边际家庭效用及其数量质量替代关系,创建了著名的“孩子数量质量替论”,贝克尔以新视角考察研究家庭收入和父母行为对生育子女数目的影响,阐释了家庭规模与收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对后来微观人口理论的研究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贝克尔本人也因其突出的研究成果,成为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列宾斯坦和贝克尔的影响下,又有各种新的微观人口理论,包括“劳动一闲暇时间分配理论”、“家庭效益化和合理选择理论”等纷纷问世。微观人口经济分析,特别是生育率的微观经济分析在60年代兴盛一时。

微观人口学可被看作是从人口行为发生机制的角度来对人口管理科学进行的探索。它在人口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从技术上研究了人口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信息传导机制和博弈反应机制,而且在于它在人口管理的哲学理念上将人口管理的目光从“国家”、“社会”的需要转移到“家庭”和“母亲”的需要,把人口管理科学放置到了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因而它是人口管理科学的一个巨大进步。

近年来,人口管理科学注意吸收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营养,将人口行为的家庭人本需要与社会理性规范相结合,引导人们树立对社会生育规范的文化认同,将人口管理推向了更具人口现代化意义的人本主义。

中国学者也对人口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除改革开放以来所涌现的大量人口管理学研究成果以外,根据《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一书所作的检索,人口管理学的学科名称其实还是中国学者提出来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过建立人口管理学,抑或计划生育学的讨论,当时有几种主张:一是主张建立一门计划生育学。如史成礼、余亦之的论文《关于建立计划生育学之我见》就主张建立计划生育学。之后,在1984年,杨德清主编的《计划生育学》就出版了。二是主张建立人口管理学。如曹占泉的论文《对建立“人口管理学”研究的设想》中写道:“人口管理学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动态人口为对象,用计划的方法来组织管理人口的科学,人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口管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据人口的动态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性,通过国家确立的管理机构,有计划地调节、控制和管理人口,使人口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从有计划地调节、控制和管理人口的实践活动中逐步总结和完善人口管理的具体内容,为国家管理人口提供科学论据。”三是主张建立人口生育管理学。如向洪、邓明主编的《人口管理实用辞典》中写道:“人口生育管理学是研究人口生育管理活动规律及其方法的学科。人口目标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计划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信息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决策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政策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等,都是人口生育管理学应该研究的对象。通过这些研究,揭示人口生育管理活动规律,确立人口生育管理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口生育管理学的研究体系。”除了上述三种主张以外,还有主张把学科定名为“计划生育组织与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

从本文要讨论的问题角度看,问题主要有二:一是不应把人口管理狭隘地理解为人口计划实施,而应理解为包括对人口行为发生环境、发生机制、控制机制等内容的全部人口行为的干预活动。二是其学科定义,还普遍带有很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要用于指导我们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还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实现新的思维跨越。

三、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对人口管理科学的政策实践和理论推动

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口管理方式和新的人口制度安排,它反映了中国的人口管理正按照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引领,从理性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变。它不仅是对传统的古典人口管理科学的革命,而且是对微观人口管理学的超越和对现代人口管理科学的呼唤。这表现在:

1.在政策基点上,新机制完全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学系的竹下让(Takeshita)教授曾经这样描述现代化的人口管理:生育动机(或生育意愿)取决于两种变量的权衡轻重:一是行为者的生育观,生育态度;一是行为者对群体社会生育规范、生育准则的感知以及对遵循这些规范的评价。如果前一变量起主要作用即主观性成分大,就易产生失范生育行为;反之,后一变量作用大即群体性社会性成分大,就易产生合理的生育行为即规范性生育行为。竹下让认为,人的生育行为就是主观生育观、生育态度,客观社会生育规范、生育准则两股力量在社会支持和自信心的影响下较量斗争的结果,这就是人们生育行为的内在动作过程。按照现代人口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要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就应该对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各个要素特别是社会支持和自信心进行调控,通过引导人们对社会生育规范的感知和对遵循规范的评价,建立一种生育文化认同,使人们生育行为规范化。

竹下让的观点反映了现代人口管理的人本主义追求,而这恰恰是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正在进行的实践。

新机制深刻理解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国文化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育需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生育意愿,在追求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管理目标时,不采用过去那种简单的控制生育行为的做法,而是通过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提供各种生殖卫生、医疗保健等“优质服务”,满足其生活需要,同时辅以各种政策宣传,文化引导,在群众对社会生育规范和原则充分感知和评价认同基础上,将个体生育观、生育意向纳入群体社会生育规范之中。这完全符合现代人口管理科学对人口行为的人本管理原则。

2.在政策内容上,新机制提出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不仅体现了现代公民社会的理政原则,而且从人口管理学的意义上讲,这正反映了现代人口管理科学将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有机结合的要求。所谓“依法管理”,是既要对个体人口行为进行必要的制度约束,同时要求这种约束必须是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在充分尊重管理客体法律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上,通过合法的程序和措施将个体人口行为纳入社会制度规范之中,而绝不能以行政压迫和简单随意的方式对个体人口行为进行强制规范。所谓“村(居)民自治”,是既要注重村(居)民的组织角色,又注重其作为决策者和行动者的角色,充分肯定其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将对个人激励的理论和方法转换到树立村(居)民整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上,通过共同价值的认同,实现村(居)民的自我约束。所谓“优质服务”,则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人们在物质生活和感情生活上的人本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较多考虑的是贯彻国家意志和集体理性要求,而较少考虑为生育群众的个体需要提供服务;在工作方式上,更多注重的是对人口生育状况的监控管理,而较少关注生育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这些都与执政为民的理政原则不符,也与人本主义的人口管理理念不符。“优质服务”就是要对此作出纠正。而“政策推动”则是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再辅以政策来发挥引导调控功能,从而把硬性管理技术和软性管理艺术结合起来,把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结合起来,实现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计划生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当人本主义的人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成为大家的共识,各部门从多个角度共同为生育群众提供服务,解决群众的问题,满足群众的需要,“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就落到了实处,计划生育工作就进入了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全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