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28 08: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建设方案

篇1

[关键词]团体辅导 新生教育 大学新生班级建设 方案

一、方案设计的背景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进行了不断的大规模扩招,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近几年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由此带来了班级规模急剧扩大、班级结构相对松散、班级构成呈现动态化趋势。另外,独生子女构成大学生的主流群体,80末的独生子女一代更强调个性和自我。大学新生在从中学走进大学时普遍存在着入学适应方面的问题,新生面临着来自新环境、新角色的挑战,面临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走向大学的较为开放的专业和职业教育,从家庭生活模式向社会生活模式过渡,这种过渡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学校给予帮助,入学教育是学校协助新生完成身份过渡及入学适应的重要环节。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不多,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不多,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二、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图拉和沃尔斯特等人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班图拉还提出了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他受制于环境与社会;但同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他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中介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们是交互决定的。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由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和知觉运动区域[即p-m]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简称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 dynamics field)。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个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取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里生活空间的函数。

后来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个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三)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理论(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参照群体可以分为很多种,它的主要作用有两种:规范作用和比较评价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统一的,有时同一群体可同时起这两种作用。

关于个体选择参照群体所依赖的条件,梅顿于1957年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文中曾提出:1.如果群体对自己的成员没有充分的威信,那么其成员将倾向于挑选外部的、非会员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2.个体在自己群体中越是孤立,地位越低,就有可能把外部群体当作参照群体,期望在那里占有较高的地位;3.社会流动性越大,个体改变群体从属性的可能性越大;4.个体对参照群体的选择,也依赖于个性特征。

(四)cis(企业识别系统)理论

cis,英文为“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具体含义是企业识别系统。它是针对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贯彻给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有效促销产品目的的设计系统。ci分为mi (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最高决策层导入企业识别系统的原动力,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 、bi ( 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动态的识别形式,对外回馈、参与、活动,对内组织、管理、教育等)和vi( 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静态的识别符号,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 三个部分。

三、方案设计的基本状况

(一)基本思路

根据大学新生班级建设的内容和目的,本着系统化、体验式的原则,将本方案分为三个环节:熟悉环境、组织构建和成员发展规划。各个环节之间可以有交叉的部分,每个环节由若干个活动单元组成,各个活动单元之间互相联系,各活动单元的形式均可以多样。活动的指导者最好为该班级的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该班主任或辅导员应该是接受过团队辅导专业培训的教师,能够对团队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掌控,并能引导团队活动朝向设定目标。

(二)活动目标

本方案中所提及的团体辅导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大学新生迅速在新环境中打破隔阂,熟悉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行之有效和形式新颖的活动促进新生班级组织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促使同班新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精神,树立良好的班风,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为形成优秀的班级文化打下基础。在此总目标下可以根据每个活动单元的具体情况设置单元活动目标。

(三)辅导内容与形式

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本方案将把活动的三个环节分解成八个单元的活动,将辅导的目标融入到各单元活动中,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班级,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管理意识,促进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八个单元的活动辐射到八个周,每周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各个单元活动时间不是完全封闭的,有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在集中活动结束后由各个小组分散进行。活动的形式为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实地考察等,最后以形成班级组织和分享感受结束活动。某些活动后布置作业,要求成员在学习和生活中实践学会的新行为,并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以及对以后活动的建议。

(四)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设计包括以下内容:确立单元名称;确定辅导目标;设计、明确辅导活动的内容;选择辅导活动的形式;确定辅导活动时间;选择辅导活动的地点;准备辅导活动的材料;评估辅导活动的效果。

(五)活动反馈与结果分享

通过活动反馈来了解和把握活动的效果,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和及时反馈、学生个人活动后的感悟、指导者的及时回应、对学生的跟踪辅导以及后期班级组织运行的效果来调整和修改活动方案。在本活动方案中,单元活动的结果分享也是重要的环节,在活动中指导者要注意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对活动结果进行分享。

篇2

班级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和落脚点,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创设自我教育载体的阵地和园地。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创建良好的班风,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级。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优秀是一种习惯

三、目标任务:

学习勤奋有上进心 言行文明有感恩心

做事勤恳有责任心 做人踏实有自信心

四、实施内容

1、制定班约、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班级中形成学习的氛围。

4、建立班级值日岗位责任制,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创设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平易近人、懂礼貌、守纪律、理解同学、理解教师 、待人公平。

7、教室、板报的布置,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8、注重仪表美。

五、具体实施过程

(一)建设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也只要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开学初期制定班风,班级口号,班训和班级公约。

班风:求真求实,求精求美

班级口号:先做人,后求知

班训:诚信待人

班级公约

(1)遵守校规校纪,热爱校园,热爱班级。

(2)遵守班级制度,遵守纪律,自主学习。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互帮互助。

(4)热爱班集体,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5)排队、自习不随意讲话。

(6)爱学习,勤思考,守纪律,讲礼貌。

(7)合理利用课间时间,营造班级良好学习氛围。

(8)作业及时完成,讲求质效,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9)课后独立高效地完成作业的同时多做课外书。

2、建立有效的班干部队伍

班委成员由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宣传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组成,从学习、纪律、卫生、两操、行动礼仪等各方面进展分管鞭策,做好老师的助手。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组内事情。同时,对班干部的工作和管理水平由其余同学进行民主评定。互相监督,一同提高。

(二)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

规范是约束学生行为的最好手段,也是最有效的实施依据。从开学起,利用班会课、班级活动课引导学生学习各类学习规范,并在学生的具体行为中以规范加以监督和督促。

1、每月就行为规范内容确定一个学习和执行主题,以帮助学生以极短的时间履行规范。

2、每天值日班长就当天的行为规范实施情况进行通报。

3、每月对履行规范的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

4、每月围绕本月主题的实施情况评选出班级之星。

5、召开一次《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

(三)、优化班级文化环境,创设文化氛围。

教室布置要人性化,努力营造和谐氛围:将教室布置成阅览室、活动室、作品展览室、学习园地、竞争舞台等综合场所。

1、保持教室卫生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督促同学搞好班级环境卫生,保证教室“地无纸屑、窗无灰尘”,以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全班同学的长期努力,要持之以恒地与乱吐、乱扔等不良行为作斗争,从中培养同学的卫生习惯。

2、精心布置心愿墙,把它设计成海洋的形态,而每位学生的理想、目标、心愿等都写在一张鱼形纸片上,寓意在知识的海洋中放飞梦想,在知识的海洋中追波逐浪,为实现梦想努力拼搏!

3、精心布置展示平台,专门展示本班或同学获得的奖励,使同学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爱班之情,同时也激发了他学习热情。

4、张贴学生生活照片,学生画得好的作品,兴趣活动组做的手工,漂亮的书法作品,学生写的优秀作文等等,让学生觉得我和他们一起精心布置的不仅仅是教室,而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学生既乐于用自己的心思美化班级,又热爱班级的环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护班级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

5、精心布置交流平台,让同学分享他的快乐或为其解忧。

6、建立图书角,一方面给同学们足够的物质资源,每门功课提供一定数量的参考书,另一方面为缓解学生的压力,提供适量的课外读物,如学习报、优秀作文等等,并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有专人记录,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7、创编班报

让学生编写小报施展各自的才华,倾诉自己的心声,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促进同学们去摄取方方面面的知识。可以每月一期,以回家作业的形式,让每个学生或几人合作或自编一张“班报”。每期的班报主题由学生商议决定。可以是科技小报、漫画报、环保小报、安全小报、成语小报、英语小报、数学小报等。

8、教室的窗台摆放学生自己栽种的花草,每个同学负责管理自己种植的花卉,让学生在教室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9、张贴班风、班训等,两侧墙壁张贴具有激励性的名人讲诚信的名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1、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①开展好传统教育活动②构建主体参与型的班级活动模式,由学生自主制定活动目的,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主持,自主进行活动评价。③拓宽班级教育活动空间,开展课外综合兴趣小组活动,在互动中促进交流。

2、开展各种各样的班内学习竞赛活动。从组织形式上分有:小组学习竞赛、大组学习竞赛、个人学习竞赛;从内容上分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和其它课外知识等方面内容的竞赛,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与互动,激发学生个体与整个班集体的学习与工作的热情,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

3、举办好书推荐交流会,既陶冶学生情操,也使班级充满友爱、向上的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4、召开模拟科技新闻会,引导学生走向新闻,关注社会,走进社会,做到与时俱进。

5、利用制作新年贺卡的机会,让学生传达自己对任课老师的情意,培养学生的尊师品德。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六、保障措施

1、 抓思想教育,用阅读指导和阅读启迪把学生从不良课外书籍和网络中引出来;

2、 抓班级常规考核,利用班干部的力量,做好班级考核,定期和家长结合,促进学生上课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使课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 充分利用好家长学校这个平台,使家长、学校拧成一根绳,合力对学会上进行教育,促使学生良性成长;

4、和各任课老师紧密结合,多表扬良好行为习惯,多关注学生。

5、对于每个学生在班级的学习与工作的状况及成效,将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形式及时告之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并做到奖惩分明。

篇3

“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贯穿于班级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引导着班级班风、学风。

二、主题

树班风学风,建文化氛围,展班级风采。

三、总体目标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四、领导小组

 组  长:各班班长

 副组长:班委会成员

 组  员: 班主任  班级成员

五、工作安排及实施

第一阶段:制度建设阶段,11月12-16日

德育处调研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征求广大师生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推广引导阶段,11月19-20日

将我校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优缺点分析与指导,全面推广《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引导各班建设“一班一特色”,动员班委设计本班特色方案。

第三阶段:班级建设阶段,11月21日-12月5日

各班级填写《班级文化建设申报表》,由德育处统一规划,及时批复。

第四阶段:检查评估阶段,12月5-7日

组建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会干部、班委、学生代表组成的检查评估团队,进行打分评估,合格者给予授牌。

第五阶段:授牌认定阶段,12月10日

将评估达标的班级给予授牌,利用大型集会进行授牌仪式,授牌后,各班徐巩固成果、持续创建,如有后期松懈、不能凸显特色的班级,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者,取缔资格。

六、奖励机制

班级文化建设列入班级量化考核,定为学期评选优秀班级的重要指标,另将给予专项班费奖励:1.凡被评选为班级文化建设特色班级的班级,给予每班适当的班费奖励;2.被评选为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级的班级,给予每班适当的班费奖励;3.未达标的班级不予以奖励,并在扣除班主任量化考核中一星级奖励。

七、班级文化建设要求

1、以人为本。在班级建设中,“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家长素质、家庭氛围和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因素出发,与学生一起自主选择、自主思考,构建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2、实用美观。确立具体可操作的班级公约,室内布置力求简洁美观,力求育人的目的。

3、自主创新。突出班级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学生群体。

八、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一)班级环境文化

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室内外展示牌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老师”。

1、“阳光班级”文化展示:

各班级提供素材:我们的班级特色名称、班级照片、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口号,有学校统一制作规格、尺寸统一的展示牌。

要求:特色主题名称与本班创建特色相一致,照片需高清,如需专业摄影,可联系郝鹏铭老师。

2、班级环境布置:

学校统一制作教室黑板上方的主题鲜明的校风、校训。各班自行制作色彩丰富的黑板报,前黑板一侧有班务栏、班风、班规等板块,可根据自己班级特色设置其它专栏,如班级之星、炫我风采、量化评比、加油站、知识海洋等等(栏目可以自定)以体现班级的个性化布置和班级特色。

每个版块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布置体现“实用美观”,突显文化扭氛围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二)班级日常管理文化。加强卫生管理,设立卫生角、清洁工具摆放处、轮流值日表及爱护公物教育等。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立班风、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课间纪律、午餐、路队、班级存在的问题等)召集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行为达标评比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班级活动文化(该版块可设置在教室外墙):

活动是实现教育的有效的形式和途径,班级文化活动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晨会、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文艺汇演、舞蹈、体育比赛等,学生的爱好、多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配合学校的阳光班级,打造阳光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岗位育人”的理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

 

九、班级文化建设的创建主题(供参考)

自主管理特色:创建学生自主、自治特色班。

和谐家庭特色:创建和谐家庭特色班。集体荣誉致上,展示“人人为班”的局面。

绿色班级特色:创建卫生示范班。展示班级绿色班级、日常卫生效果、体现环保。

常规管理特色: 创建常规管理示范班。展示常规班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级管理形成井然有序的自主管理模式。

合作学习特色:创建自主学习特色班。开展一帮一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文明礼仪特色:创建文明礼仪示范班。开展文明行为展示活动

阅读特色:创建阅读特色班级,坚持晨诵、午读、暮省做到实处,做出亮点,做出成效。

英语特色: 创建英语特色班。开展每日生活英语读、说、写、练活动。 

注:特色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再多而在于精,做精做细便是亮点与特色所在。

 

根据各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管理特点,自选一个主题,也可自已规划创建主题,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做好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体现班级的特色,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

关注班级,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每一个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当然,学校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更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我们要将这三方面紧密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初中学生;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

我们现在的校园被各种腐朽文化所包围着,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受到了不少的影响,而这就加重了学校对学生的素质管理,尤其是一个班级对学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教育的负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接触到的班级文化都大同小异,没有达到该有的教育效果。一个班级文化的建立在班级管理中占核心地位,因此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方式也就变得更有意义,而班级文化的建立也应该成为学校和班主任的重点任务。

一、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一)教师方面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一个交往过程,教师和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实现了教和学,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地进行对话和沟通,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自身价值,实现共生。可是现实班级文化建设中充满了不平等和不公平,班级文化建设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并逐渐开始被异化,造成现在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环境压抑、人际关系冷漠。

(二)学生方面

建设并形成班级文化,这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指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在这样的班级文化建设中,能够学会自主处理知识点和归纳学习方法,由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方法,真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从而成为学习上的主体及知识的主人。在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班级人数和座位顺序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失当影响自身的积极性,以及师生关系不和谐影响自身的积极性。

(三)管理层方面

根据访谈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学校领导已经意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管理、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合理有效地利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积极因子,愿意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的好学生,并且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动态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生态系统。

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所体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班级文化管理片面目前学校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学校就读,而这些家长他们缺乏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多数人往往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甚至漠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素质平衡发展,这种情况导致了我们老师在进行一些建立班级文化的工作中,学生很少甚至没有得到家长的鼓励,更不用提积极向上、有利于班级工作的支持。班主任由于学生建设文化的意识十分淡薄,因而建立出的文化也会呈现一种“临阵磨枪”的现象。2.班级管理职能不明教育改革期间管理职能变化内容划分起来总的来说是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体制结构上的变化;二是与学校的制度方面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文化建设被推到了还未见及的高度,尤其是校园中的班级文化。学校是由众多班级所组成,班级是最基本的单位,同样也是师生互动的“主阵地”,班级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处于重要地位,因而能够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点。

(二)原因分析

1.班主任因素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他能够在班级文化的建立中起到主导的重要作用。如果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连积极性都没有,那如何领导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呢?而在此调查中,班主任积极性薄弱、没有主导作用有以下的原因:一是,学校对是否为优秀班级的评价仍停留在学生的成绩高低;二是,学校对班主任的专业培训过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经验不足;三是,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建设的经验不能生成理论和记录,而且班主任互相之间缺少一定的交流。2.学生主体因素(1)班级文化建设中主体缺乏主动性一些学校学生主体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入学生源多来源于周边乡镇务工人员家庭,大部分是学习成绩中等或者差的学生。一大部分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在学习上不自信,甚至逃学。这种种原因让班主任的管理和班级文化的建设有了一定的难度并且加剧了困难。(2)班级文化建设中主体有限制性班级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能够建设学生精神家园的基础是一个既轻松又和谐平等、科学且民主的文化氛围。而自由是尝试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帮助下消除主体和外界的隔离,让人和外界实现融合。现在的初中班级文化创建中,课堂是主要的场所。整体来讲,在长时间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都是把学生当成没有自由的客体,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性以及创新思想。3.学校因素(1)学校德育工作不到位德育的部分工作还要完善,尤其是德育中的管理制度,要增强个别班级的建设,提高针对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力实施,加强可操作性。学校的各个委员会和相关的任课教师也要同时加强管理,从管理能力、工作观念、有效方法上去改进。个别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依然认为德育的一系列工作是校长或德育处及班主任来做的。(2)学校整体环境上未能够形成师生和谐的相互关系从众多的案例可以看出,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程度的高低与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生命得到延续与不确定性能够得到一定的体现,文化的建设才能富有生气,学生才不会被课堂上的条条框框完全地束缚,教师也不会忽视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生活状态。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校园的文化风气能有一个很好的转变。

三、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对策及措施

(一)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对于班主任自身,首先应该要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和基本的技能;其次,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程度,不断地读书以及汲取新的文化知识,以此来提升自己;最后,利用业余的时间可以学习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掌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和特点。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认识,班主任才能更好地胜任这项工作,为班级的文化建设打好良好的基础。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得到很好的展现,可以积极发挥小组直接的合作作用,提高各个小组成员的管理能力,从而形成共同进步的氛围,这样既能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能实现每一个学生进步的目标。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1.建设班级目标文化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领导者,而班级成员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班主任要明确所在班级的共同目标、愿望、理想是哪些,并努力往这个方向建设。在了解班级的学情的基础上,鼓动群众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制定符合班级个性、特点的文化。2.建设班级环境文化在建设目标文化中,环境文化也需要同时建立,在创建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更多地关注布置教室环境,利用集体的力量,加强合作去做好班级环境文化,分配学生去布置他们教室的黑板报、四周的墙面等,用心去布置教室,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使我们的教室墙壁说起话来。学生在各种校园比赛中的手抄报、书法、绘画作品、拍摄的照片,都能够拿来点缀课堂,这样的做法,既能够有效地建设班级环境,又充分鼓舞学生热情,给他们在创作上的灵感,无时无刻地给学生启发点。由于论文的篇幅有限以及本身学术水平的制约,本论文只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策略,其实,如今所调查的初中的班级文化建设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本次所提供的方法和做法也不仅只有这些本文中所提到,文中一些策略的实施性还有待更多的论证,所以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以后会更深入的研究该选题和完善相关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嘉毅.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其战略应对[J].中国教育学刊,2016,(9):1-5.

[2]吴慧昕.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吴重涵.家校合作的家庭视角———《家庭优势:社会阶层与家长参与》中译本序[J].教育学术月刊,2015,(4):102-106.

[4]王倩.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D].延边大学,2010.

[5]马宁,张小艳.一对一环境下同侪评价对小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31-36.

[6]姜君.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信息化;OA;OAS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Program Design

Zhang Min

(Gaoling Luge Road 113 Gaoling Rural Road Management Station,Xi'an 710200,China)

Abstract:For enterprises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office automation systems in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c functions required to develop the relevant technical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are described,for proposed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Keywords: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Informatization;OA;OAS

一、引言

近些年来,企事业信息化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广大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信息化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已建成了覆盖所有办公场所、生产现场的计算机局域网,计算机已成为广大企业管理人员普遍使用的设计工具,适用于企业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普遍得到应用。由于企业管理的业务特点,所使用的协同办公系统(OA)也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以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为例,提出了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OA系统建设思路和初步方案,仅供参考。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分析

尽管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的使用已非常普及,但对处于转型期的单位来说,管理信息化大都处在单机应用阶段,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普遍不高,具体有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在行政事务管理方面仍以传统手工作业方式为主,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不高;二是许多信息资源限于部门内部甚至个人使用,资源的共享程度比较低;三是管理处在转型期,管理流程、工作程序处在变化当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针对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不足,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创造一个集成化的办公环境,为管理人员提供多功能的桌面办公环境,解决办公人员处理不同事务所需要使用不同工作环境的问题;(2)支持信息传递、无纸化设计,解决由人工传送纸介质或磁介质信息的问题,实现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的有效提高;(3)提供具有工作流性质的处理过程和监督功能,解决多部门的共同管理的协作问题,推动部门间的高效率协作;(4)提供集成处理与信息的管理工作平台,解决以往信息收集、处理和过程相分割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交接环节,提高管理工作便利性;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原则

(一)建设目标。在仔细分析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所建设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要实现如下的目标:

1.各种文件、报表、通知等的起草、传阅、会签、签发、归档等实行电子化流传,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推动工作流程的规范化;2.初步实现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图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事务性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3.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各种数据只需一次录入,便可提供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人员使用,各种报表、报告自动生成,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协调性、一致性。

(二)建设原则。为使该系统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建设目标的实现,系统的建设方案应遵循如下原则:

可管理性――系统的技术方案要为学习型组织提供多层次的、方便而有效的管理手段,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技术管理保障。可扩展性――系统的技术方案要能将现有各种资源和应用系统有效地集成在一起,系统的结构要合理,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建成后仍需不断修正和完善,所以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的文档资料应规范齐全。

四、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实现思路

(一)建设思路。对于首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单位来说,应以简单、实用为原则,不要求面面俱到,具备基本功能即可,但需保持今后升级提高的能力。通过建设,为单位今后的信息化建设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二)技术路线。构建企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实现方面,可采用基于IBM Lotus Domino/Notes 这一目前主流办公自动化系统支撑平台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

(三)基本功能。考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协同办公系统(OA),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功能:

1.行文管理。一般性管理文件在网上进行申请、传阅、手写批注、签署、等工作,具有电子印章和签名功能,初步实现无纸化办公;2.日常事务管理。(信息沟通、公告、文件传阅、人员去向、事务督办);3.技术文档管理。技术文档的起草、传阅、审批以电子文档的方式进行,实现项目组、科技部、计划部、档案室之间文档管理的协同互动;4.档案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标准,对已归档文件进行统一管理,生成卷内目录、专题目录、责任目录等,用户可对档案进行检索、借阅;5.图书资料管理。科技图书的登记、入库、借阅、库存情况查询、借阅情况通报、新书等,同时还建立电子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料电子文档的查阅、下载;6.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的入所、转正、考核、续签、培训、提职、调动、离职、退休、解聘等信息;7.设备、办公用品管理。包括设备及办公用品的登记、领用、检定、维修、损废、转让、库存情况查询、领用情况通报等。

五、安全性设计

在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中,也将充分考虑安全上的需要,在应用层的设计实现过程中,将通过如下方式解决:

(一)细分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在系统管理模块中,根据每个功能模块的安全控制需要,将每个模块的权限细分为:管理者、编辑者、读者、作者、存放者、拒绝访问,使得用户对系统具备不同的访问权限,保证系统中的数据被授权的人正确使用。此外,可以设定IP网段的访问权限,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二)使用角色、群组简化安全管理。在系统的设计中,将借助数据库的角色、群组特性,在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粒度的同时,还将简化安全管理的操作。

(三)操作日志。在设计中,将把用户对系统数据的重要操作全部纪录下来,以便于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回溯。

六、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手段,对于规范管理流程、整合管理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使信息化建设能有效发挥作用,各类人员在管理理念、工作方法、流程控制等方面都必须有所调整,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取得实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栋.信息管理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4年1月1日

篇6

为贯彻集团公司班组建设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强班组建设工作,将所有班组打造成团结、文明、向上的具有高度凝聚力、战斗力的基层团队,成为具有现代企业文明形象的员工之家,特制定班组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班组是企业的基石,班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结合班组实际情况制定班组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加强班组基础工作建设与各项管理,将班组核算紧密结合到班组建设工作中,加强班长及职工的学习培训工作,不断制定和完善班组建设、学习培训、管理考核等各项规定,通过推进、检查、评比、推广优秀经验、考核等各项措施,促进班组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推动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班组建设目标班组建设目标

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班组长队伍素质,提高班组全体成员技能水平和思想素质,提高班组基础管理水平;促进职工爱岗敬业,克难制胜,群策群力,对标挖潜,出色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建设文明企业的班组工作、生活硬环境,树立现代文明企业员工新形象。

三、班组建设内容及标准

(一)完善班组基础管理工作,建立起现代企业班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1、完善班组组织机构

班组全体成员参与管理,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各作业区根据不同岗位的班组人员配置情况,建立相应的安全现场管理员、班组核算员、技术质量管理员、设备点检员、材料工具管理员、宣传员等“几大员”制度,明确职责。各班组可根据工作实际选择配置3—6人,使班组成员各司其责,共同协助班组长做好班组管理工作。

2、实现作业文件管理标准化

班组的安全、生产、成本核算、质量、技术、设备等各项管理文件(包括原始记录)严格按照东北特钢集团管理体系的《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执行。机关各科各司其责,根据公司要求对各项作业文件进行梳理,尽量压缩班组记录的数量,规范公司及分厂职能部门对班组执行文件的培训工作,便于班组有效执行。对班组生产、管理实现全过程标准化操作的推进,对影响班组推进工作的现象分厂将予以考核。

3、全面推进班组核算工作

各作业区所有班组结合班组生产实际指标制定并完善指标核算方法。班组核算工作可突出班组主要指标,适应生产经营工作,可根据班组的生产特点及时调整指标结构(须报请作业区批准),严格按照班组核算得分分配职工绩效工资,达到通过班组核算工作,调动班组、职工生产竞赛积极性,促进生产经营、促进对标挖潜的目的。机关各科根据班组核算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时填写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措施。每月5日前统计出上月各作业区、班组的指标完成情况和对各作业区、班组的上月评比考核明细,报给推进专干,便于各作业区、班组每月指标的统计。

4、各作业区要建立够陶冶员工情操的文化园地,设置员工阅读的报刊架、杂志角。

各作业区制定张贴班组建设评比考核板,内容可结合班组建设和生产情况自行制定,做到指标明确,便于操作和考核。每月初各作业区、班组召开会议,分析总结上月班组管理、生产经营、班组核算、现场安全等各项工作情况,讨论制定本月完成各项指标的措施,宣传公司、分厂生产经营形势,落实分厂、作业区安排的工作任务,并记录在班组综合记录本上。(各作业区、班组每月10日前完成,做好记录)

(二)建设现代文明企业的班组工作、生活硬环境,、建设现代文明企业的班组工作、生活硬环境,树立现代文明企业员工新形象。树立现代文明企业员工新形象。创造一个文明优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变传统钢铁企业工作环境脏乱状况和员工队伍形象。

1、严格按照《东北特钢集团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现场管理整治,建设现代企业生产工作文明环境。各作业区、班组首先对休息室、操纵室、生产现场进行自查,对脏乱差现象及不规范之处进行整改,自身无力整改的可上报作业区、分厂,分厂、作业区视情况给予改善。

2、综合科、安全科负责制定现场管理标准及日常检查,各作业区、班组按照要求划分现场及休息室区域,落实到人,并按照综合科、安全科的要求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3、对统一配备的员工生活设施(包含操作室的空调、饮水机等设施),在统一标准化配齐的基础上,要加强管理维护,确保正常使用。(综合科、设备科分别制定规定,加强管理)

4、对全体员工的工作服、劳保鞋、安全帽等劳保护具的发放制度重新修订完善,确保全体员工劳保护具始终保持整洁。(安全科、综合科根据公司要求按进度完成)

5、重新装修洗衣房,改善设备设施,综合科制定洗衣房管理制度,为职工服务好,彻底改变职工工作服脏乱形象。

(三)提高班组全体成员思想和技能素质,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班组长队伍。

1、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班组长队伍。

(1)、根据要求建立集团公司、基地、子公司(生产厂)三级班组长培训体系。综合科要将全体班组长按岗位工作性质进行细分,按照公司的要求参加公司组织的分类培训。综合科结合各岗位实际

工作制定培训规划,抓好分厂级培训。机关各科室、各作业区派专人根据各岗位工作性质认真编写培训教材,按照规划和不同岗位对班组长进行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等方面的实用性培训。20__年7月底前,全体在岗班组长必须经过基地以上专门培训一次,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的班组长方能上岗。(2)、完善班组长培养选拔机制。对班组长和见习班组长的选拔要通过班组成员民主选举与上级任命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班组成员对班组长的监督作用,提高班组长在员工中威信;对班组长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拟定工作计划,有计划地对各岗位逐步选配文化水平较高、思想素质较好、年富力强的后备力量,对有的班组目前缺乏合格见习班组长人选的,应暂时空缺,宁缺勿滥。

(3)、完善班组长考评激励机制。制订班组长升级管理制度。根据班组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各项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对班组长进行评级,作为班长津贴的一项主要考核依据。班组长评级分为一级班组长、二级班组长、三级班组长,按班组长相应的职责分类制定每一级别相应的考评标准,每月进行评比打分,每季进行级别评定。每年度对班组长和见习班组长的工作要通过班组民主测评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对考评优秀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极个别人员要调整。

2、提高班组成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1)、建立和完善员工学习技术、学习新知识的有效激励机制。根据公司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坚持现行的工人专家、技师评聘制的基础上,实行工人技术等级定期考评制,对同岗位员工通过技术考评定级,给予相应的等级津贴。同时要根据公司要求着手调查研究,适时实行以技术等级为基础的基本工资制度,以此激励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2)、强化员工素质培训。重点要强化员工岗位技能培训,要参照班组长分专业培训办法,实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工种技能培训。职工培训工作每月一次,每名职工记录在培训笔记本上。对现有职工,在5月前和年底前各进行一次考试。对在公司、分厂组织的考试中不及格的职工每月从绩效工资中予以考核(班长加倍考核)。对班组设置的几大员,相关科室要进行专门的岗位管理职责的培训,并对其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建立考核制度,进行评比考核,各科将培训、评比考核情况做好记录。

四、推进班组建设的具体方法:

根据公司班组建设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班组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以确保班组建设工作按照公司的要求以及节点目标如期实现。望各科室、作业区结合实际认真执行,推进班组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1、各作业区结合生产情况、班组核算工作、班组建设情况制定班组建设竞赛考核方案,9月末前制定完成并开始实施。在原来班组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紧密联系班组实际、有自身特色的班组建设体系。

2、各作业区、班组查找自身在硬环境方面的不足并及时整改,无力整改的及时上报作业区、分厂。9月20日前完成整改上报工作。上报时明确说明已整改项目和未整改项目。

3、机关/!/各科室同作业区共同协作,做好分厂所有岗位的班长、职工培训规划,明确培训教师及每月培训内容,及时做好教案的编写,从10月份开始进行班长、职工培训,做好签到,参加培训的班长、职工认真将培训内容记录在培训笔记本上。班长、职工培训每月一次,分厂5月前和年底前分两次对班长、职工的培训学习情况进行考试(考试题由机关各科综合出题),既要了解班长、职工的学习掌握情况,又要把考试成绩做为班长评定级别、职工评定技术等级的一项重要条件。

篇7

【关键词】工程建设;砼生产核算;技术方案

1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逐渐形成以建设工程招投标为主要的成熟体系。建筑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造价方面。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成本来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工程施工中会涉及许多方面的经营管理,成本控制比较复杂,如砼占工程成本的比重较大,而砼原材控制又对砼控制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对拌和站砼原材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拌和站砼生产及原材成本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从技术方案、原材料采购以及材料核算分析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实现对拌和站砼的生产的成本控制,促进拌和站的良好发展。

2加强拌和站砼生产及原材核算的措施

2.1制定严格的技术方案

砼原材的配合比不仅关系到砼的质量,也直接决定拌和站的原材成本。不同的配合比技术方案使用的材料种类和数量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必须首先制定更加严格合理的技术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材料配合比,在保证砼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原材成本。砼配合比不是简单的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的用量计算,最重要的是不同材料的比例关系以及配合使用实现的效果。确定砼配合比方案最根本的前提是保证满足施工要求,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原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合,不同的原材会得到不同性能的砼,也会影响到拌和站砼的原材成本。比如说常见砼中会使用大量河砂作为原材,能够得到较好的品质效果,但是这种材料成本比较高,如果能使用机制砂,成本将大幅降低,例如某项目工程案例如下:该项目通过技术方案改进后,且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以使用机制砂替代河砂。原使用河砂的方案中,仅河砂一种材料的价格约为100元/方,而机制砂的价格约为70元/方,两者每方的差价约为30元。该项目需要使用的砼总量为15.00万方,其中需要使用河砂或者机制砂约为8.10万方。计算可知,通过计算能够节省成本约243.00万元,因此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在建设地附近有比较近的可开采的河道等,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成本运输河沙,使用河砂价格会更低,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优化方案后进行选择。

2.2严控原材料采购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如果选购材料质量比较差就会增加拌和站砼的生产加工成本,原本100立方就能够满足的工程需求可能需要增加20%的原料才能达到标准的质量。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材料质量,对拌和站采购的材料应明确规定,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所有原材料都应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不合格材料要进行退场处理。这样通过源头控制,能够严格确保材料的质量;同时要组织相关人员到材料产地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测;而且能够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应选用运距较近的供应商,降低原材料成本,实现对于砼原材成本的有效控制。通过对原材料采购质量的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拌和站生产砼的质量,提升砼的性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砼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拌合站砼原材料的成本。

2.3优化材料核算分析

上面两种措施是在技术方案以及原材料方面对拌和站砼的成本进行控制,而在实际生产中很容易出现材料超耗,成本增加的现象,因此要对混拌合站砼的原材料核算分析进行两层控制节超和双层核算。首先要控制两层节超,一是指砼的初始设计使用量与实际消耗量的节超,二是指根据实际生产方量推算出的原材料消耗量与实际计算得出的原材料消耗量之间的节超。其次是要抓住双重核算,一是指砼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关于砼的具体使用节超的核算,二是指拌和站分布和生产者关于砼原材料使用的核算。综合利用两层控制节超和双层核算最终是为了实现对于砼的使用量的控制,杜绝出现使用量与设计设计使用量不符的情况(同时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合理损耗),从而实现节超分析。

2.4应重点做好材料的收发存以及相关数据的整理及统计工作

其一,在拌和站的运行过程中,施工单位首先把所有砂石料、水泥、外加剂以及粉煤灰等原材料发放到不同的拌和站,并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然后拌和站再根据不同分项工程需要的砼标号将细分发放到下属的小队分班以及具体负责的分项工程中,这样采购的原材料就真正参与到工程实体的建设中。其二,在砼的使用过程中,分项工程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完成程度会存在一定的理论消耗砼量,不同工程的消耗砼量也有所不同。然后拌和站统计人员再结合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砼量,就能将下属小队各工班在所负责的工程归属的拌和站发出的砼量以及实际的消耗量进行全面的统计。最后再对比分项工程的实际消耗量与初始的理论消耗量,计算得出具体的砼量节超。在此基础上,结合砼的配合比就能推算出原材料的消耗量。综上,一般拌和站砼材料的节超主要体现在设计量与使用量之间的节超和理论消耗量与实际消耗量之间的节超。通过对两项节超的分析,掌握导致超耗的原因,比如说技术控制不到位,出现超灌就会导致使用量超出设计量等。分析出原因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进一步优化材料的核算,控制材料成本。

3结语

拌和站砼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对于降低建筑企业成本,保证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技术方案设计改进、原材料采购以及原料核算分析等三方面分析论述了关于原料成本的控制,能够有效解决砼拌和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将不断扩大,砼拌和站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控制砼拌和站的原材成本的意义也会更加明显,同时也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砼拌和站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对于砼拌和站原材成本控制的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控制方案,全面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实现砼拌和站生产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元栋.浅析加强砼拌合站成本控制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26.

[2]孙艳丽.浅析混凝土拌合站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篇8

本项目为新建综合大楼。选址在广州市白云新城,东靠云城东路,西邻广州绿地中心,北近白云公园,南临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公园、占地2.3311公顷,规划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业用地。

大楼设计地上36层(地下4层),建筑高度150米。包括办公、商业、会议中心、地下停车等。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 203309 平方米,容积率 5.89,建筑密度49.46%,绿地率 49.46%。

本工程为现代化综合性5a写字楼。防火类别: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大厦建设自然、市政条件

自然条件:工程所处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6°c,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12.4°c,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8°c。全年日最高气温≥35°c的日数平均有9天。气候条件对该项目影响不大。

市政条件:中国南方航空大厦位于广州市白云新城,东靠云城东路,西邻广州绿地中心,北近白云公园,南临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公园,周围市政设施正在逐步建设完善阶段。土地周边道路、地铁已通,交通便利。

设计原则

与城市的协调沟通

中国南方航空大厦是一栋综合办公大楼,位于广州市白云新城中轴线地标位置。将成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总部,以及白云区新地标性建筑。

合理安排功能分区

大楼主要功能为总部办公,自用功能布置在相对安静的西北面,远离云城东路,可对外商业部分布置在用地南侧集中布置,紧靠云城东路,分区运行管理。

塑造崭新的办公建筑形象

大楼定位5a甲级,整体庄严、大方,具有独特元素,体现南航企业总部作为地标建筑的需要,建筑立面上采用新古典art-deco风格,既端庄典雅,又具有较好的时代感,经久耐看。

景观设计

本方案以南航的企业文化及建筑的布局、立面效果为出发点,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性质和室外条件造景,其中,主入口区域以“南航之花”、“南航标志”、现代水“曲韵”、现代雕塑“光、速”、标识景墙、广场树阵等元素造景,从而构成了“开敞性”的广场功能。而在vip入口处即以细腻的叠水、特色的铺装及精致的小品等元素造景,凸显vip区域的重要性。而在总体设计手法上,我们即采用了“映射”思想理念,利用简洁的横向“铺装流线”构图来呼应竖向的建筑“流线”,从而倒影成“网”。

“交错的网络”“快捷的信息”“便利的交通”“高效沟通”,共同形成了“和谐”、“高效”的景观环境,同时也彰显出南航的企业文化使命:让南航成为客户的首选,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捷径。

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

根据业主使用需要要求建筑设计分区合理,人流清晰,布局紧凑,管理方便的原则。

大厦办公主楼布置在用地西北侧,临城市干道,前布置大型广场作为过渡,商业区布置用地南侧,东西人流动线连通。东侧布置银行与餐饮入口,紧靠云城东路。

车行流线

对于本项目地块,考虑到东面,北面为主要城市干道,而且北面为主要步行广场,所以把主要车道出入口设置在地块南面,以南面的规划路作为本项目的车道出入口,使地块内部车行道对城市道路影响减少。本项目包括3个5米单车道紧急出入口,两个独立的非机动车车库出入口,停车位主要集中在地下车库(地下停车904辆)。另外,在裙楼周边设置了可回车的不少于4米宽的消防及紧急通道。

人流流线

考虑临近地铁出入口的位置及配合南面商业气氛,地下负一层设置了连通地铁出入口的商业通道,直通办公塔楼与商业裙楼,使到地铁人流迅速到达大楼各个部位。北面主干道与大楼主入口设置步行广场,既满足了步行系统设置,又净化了大楼环境。用地南侧东西均开设商场主入口,使用地西侧商业人流与东侧云城东路联通。南面二层设置整个大地块串联连廊,也作为商场的一个人流立体入口。

功能布局

中国南方航空大厦1-6层设计为裙楼,以商业与办公配套为主,设计了大型会议中心、员工食堂、商业以及银行业务。考虑商业等的营业时间不同、较多外部工作人员为外部人员、同时集中布置在裙楼1-4层东南侧,5-6层集中西面布置会议中心,东侧1-2层布置多家银行,5-6层布置餐饮与员工食堂。既分区明确,又方便管理。

地下共4层,主要设计为大型停车库。负一,负二层主要为设备与停车场,设置vip停车与专门门厅,部分为连接地铁通道与商业。

7-36层为塔楼,分高中低三区,根据业主需要分为7-15为低区办公,16-27中区办公,28-35高区办公,领导层分别设置在26、27与33-35层,为中高分区不同公司的顶层。36层作为商务高级会所设计,以便商务洽谈。塔楼屋顶布置有直升机停机坪。

竖向交通组织

建筑人员动线主要考虑以下三个部分:以地铁2号线站体为原点的放射形的商业动线。区域内步行体系(以二层连廊为显性因素)的商业动线。高层塔楼体系的办公动线。

群楼商业中心为主,从地铁商业街通过扶手梯带动人流,上到4层商业部分。

餐厅,4、5、6层餐厅设置首层单独门厅进入各层餐厅,也可通过商业中庭通过扶梯进入。

立面设计

本工程作为南航总部办公楼,位于白云新城中心区,面临云城东路,建筑的建成将对区域的城市空间带来重要影响。立面采用竖向线条,使建筑产生高耸挺拔的视觉冲击。采用石材与现代幕墙结合的 art-deco 新古典主义作为整个建筑的外观定位。既庄严又具时代办公气息。设计注重将性质不同的各区相统一,通过采用相同的材料、类似的处理等手法使各部分相协调,同时注重裙楼屋顶的造型设计,使建筑拥有良好的第五立面。

消防设计

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地下四层、负四层战时为核6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核5常5级防空专业队员掩蔽部和核5常5级战时发电站。消防上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裙楼为高层建筑,地上六层,地下四层。本建筑按《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消防设计。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建筑的东侧、南侧、西侧、北侧均为道路,防火间距均满足要求。

防火分区:本建筑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划分防火分区系统。主楼每层为两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2000平方米,设有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面积满足规范要求。在第七层及二十二层设有避难层。

绿色建筑

本项目以绿色二星标准建设,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篇9

关键词:低温 地板 辐射 供暖 设计 施工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暖气片供暖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暖气片采暖方式由于在使用时舒适性差,占地面积大,而且维护性能较高,影响房屋的美观和卫生要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以下简称“地暖”)渐渐替代了传统的暖气片供暖方式。 国内的地暖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近年来发展迅速,开发商更倾向于在新建建筑中采用地板辐射供暖。 住户选房时也将采暖方式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 我国地暖技术应用还不是很广泛,这主要是由于在使用中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

一.地暖系统的概述

地暖是一种高效、节能且有利于环保的先进采暖方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以下简称地板辐射供暖)是一种利用建筑物内部地面进行供暖的系统。地板通过对流换热加热周围空气,同时还与四周的围护结构进行辐射换热,从而使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升高,其辐射换热量约占总换热量的50%。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既能高效地利用各种低品位能源,节能效果好,又具有室温均匀,温度梯度小,脚感温度高,热舒适性好,卫生条件好,安全可靠,蓄热性能好及不占用室内使用面积等优点,是一种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热舒适性的理想供暖系统,它取消了传统的散热器,采用不大于 60 度的低温热水作为热媒,通过直接埋入建筑地板内的塑料盘管辐射放热,从而实现供热的一种机械循环热水供暖方式。 供暖地面温度一般在 24~40 度,供回水温差一般控制在 10度以内,室温一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一般为 18~22 度。热源可以采用集中供暖热源,也可以采用分户式燃气壁挂炉等。

二.地板辐射供暖的发展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运用于发达国家,由于它具有经济、节能、舒适等一系列优越性,很快被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从而得到了迅速地推广。在北美、北欧已十分普及,到1994年,法国约有20%、德国40%、奥地利25%、瑞士48%、加拿大65%的住宅建筑采用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六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对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进行研究,八十年代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目前,许多省市已经制定了这一技术的工程标准。介于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成本低、安全、舒适、易施工等优点,近几年新建的住宅小区大多数都采用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来进行供暖,占到了我国地暖市场的90%以上。

三.地板辐射供暖结构型式

地板辐射供暖结构型式种类很多。现以目前通常采用的混凝土内埋管式为研究对象,主要结构为基本结构层、复合保温层、管上豆石混凝土层、找平层、地面层。混凝土内埋管式地板辐射供暖的结构及各层尺寸,如图1所示。

图1地板辐射供暖结构图

在建筑地面基层做好以后,首先敷设高效保温和隔热材料,然后将塑料埋管按一定的间距固定在保温材料上,最后回填豆石混凝土。在找平层施工完毕后再做地面层。由于管径的变化随管子埋深的增大对地板表面温度的影响愈来愈小,当埋管较深时,这种影响可忽略不计。在实际工程中,塑料埋管的管径一般都为De20x2.0这种规格。

四.地暖系统的优点

(1).节能高效,热源灵活

供暖系统采用低温热水,在管道输送中热损失较少;由于该系统要求的供水温度较低(一般小于 60 度),因此可充分利用热网回水、余热热水喝地热热水等热源;传热方式主要采用辐射换热,在相同的条件下,总耗热量比对流方式减少 5%~10%。

(2).人体热舒适性强,热稳定性好

由于采用辐射换热方式,不会对污浊空气产生对流,减少了空气有害病菌的蔓延,可适用于对室内卫生条件较高的场所;由于地面层和混凝土层的蓄热量大,热稳定性好,间歇供暖时,室内温度变化缓慢,不会产生骤冷骤热等使人感觉不适的情况。

(3). 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不易渗漏。

在正常无人为损坏的情况下,连续使用寿命可达 50 年以上,不腐蚀,不结垢,有效节约维修费用。

(4). 节省空间

室内无明装管道,便于室内装修和家具布置,增加了室内使用面积。

(5). 安静、隔音

采用地板采暖,增加了保温层,具有非常好的隔音效果,可降低噪音污染,是室内环境清静。

五.地暖系统的缺点

(1). 占用层高

对建筑层高有 3~8cm 左右的占用, 选用保温材料、 地暖管材不同,施工方案、方法不同,对层高的影响不同。

(2).可维修性差

地板采暖属于隐蔽性工程,如果出现问题,维修非常困难,时间长,费用高。

(3). 地面装修时,易破坏采暖管道,施工时最好与地面装修工程同步进行

(4).初投资较高

由于采用热水温度一般不高于 60 度, 一般热网热源温度为 95度,需增加二次换热设备;同时循环水量比传统散热器大,所需加热盘管长,因此循环阻力增大,水泵的耗电量随之增大。

六.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伴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我国的住房政策,能源结构及建筑结构节能方面的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人们对采暖要求也提升到更高的档次要求,逐步向舒适型,环保性及职能性等更的高层次需求转变,所以在地暖的设计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下:

(1).盘管内水的流速不宜小于 0.5m/s,以防止空气积聚而形成的气塞,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2).系统中单个回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同一集配装置,每一环路管的长度应尽量接近,否则在各个环路上设置必要的调节装置,每环路阻力不宜超过 30kpa。

(3).板表面温度,人员经常停留区在 24~26 度,最高限值为 28 度;人员短期停留的地面 28~30 度,最高限值为 32 度;无人停留的地面 35~40 度,最高限值为 42 度。

(4).作压力应不大于 0.8mpa。

(5).荷计算是根据房间热负荷计算得出,应该按《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GJ142-2004 中 3.3.1 规定室内计算温度的取值应比对流采暖系统的室内计算温度低 2 度,或取对流采暖系统计算总热负荷的 90%-95%,另外在设计实践中应注意贴地家具覆盖的地板表面,该面积基本上可视为不散热,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

(6).位置应尽量布置在排水管道或地漏附近,如厕所、厨房等处。

(7).水流通畅,应在每个分集水器的进口处设置过滤器;为方便排气,需在分水器上设置跑风装置。

七.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现浇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和厚度应符合要求,施工缝的留置和方法应符合规范,应按设计和规范设置伸缩缝。 否则会由于盘管的热胀冷缩造成地板开裂。

(2)盘管埋设以前应根据环路确定好长度后再进行敷设,敷设在垫层以下的盘管不应有接头,盘管间距较狭窄的地方,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措施,否则可能会造成爆管。

(3)安装时,保持地面平整、干燥、无杂物。 墙面根部应平直,无积土和各类杂物,防止损坏保温板。

(4)水压试验,地暖系统打压前,应先冲洗管道,防止管道内建筑垃圾及污物堵塞盘管系统,水压试验应在浇捣混凝土填充层之前和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之后进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 且不应小于 0.6mpa。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一小时,压力降不得超过 0.05mpa,同时检查连接处无渗漏为合格。

(5)在卫生间、厨房门口处设止水墙,防止水顺着盘管溢流,在止水墙内侧应做防水,同时加热管穿越止水墙处应加设防水套管,防水套管两端应加密封。

(6)施工环境不宜低于 5 度,否则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这是因为塑料管受温度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过低,管材的抗弯性能变差,同时低温也不利于对填充层混凝土的浇灌、捣制和养护,因此要严格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

(7)另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通风;由于地暖系统用户在使用中,地面温度较高,随着层高空间递减,这就使户内热空气和顶板相遇时,出现凝水现象,在房间四周汇合,导致顶棚受潮,为了避免发生此类现象,用户应该每周至少通风 2 次以上。

结语: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中随着供、回水温度变化,地板散热量、室内及地板表面的温度分布也相应变化。水温是影响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若想保证舒适,就必须有效控制供回水平均温度。外墙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不同,室内温度变化也不同。所以为了减少建筑能耗及保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应在外墙上添加保温板,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进一步加以利用,冬季时盘管内通低温热水加热地板,向室内供热;夏季时又可在盘管内通入冷水,向室内供冷。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舒适性。

综上所述, 同时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也会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并不断改进。 目前,地暖已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宾馆、商场幼儿园、疗养院等各类民用及公共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成熟,管材生产技术不断完善,地暖行业已逐步走向规范化,成为节能建筑采暖方式中的主力军,推动供暖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等编辑.供热工程(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张小敏. 热水供暖系统节能研究[J].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04.

[3] 贺平,孙刚.供热工程(第3 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6] 贾力,方肇洪.高等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孙芹(1979-),女,山东威海人,山东英才学院机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山东济南2501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90-02

一、高等教育的分类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指出:“高等学校的分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分类方法。”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同的高等教育分类法有两种。

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7年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教育分为3个层次、7级、3种类型。其中,第3层次中的第5级是高等教育,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如图所示。

归纳上述第5级的教育,高等教育可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实用型3种类型的教育。

2.潘懋元教授分类法。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综合研究型、专业性应用型和职业性技能型三类。在此基础上,我国高等学校可分为综合研究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和职业性技能型的高职院校三类。

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

依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的2010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106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78.5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73.3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1。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分析,制造业需求人数 131.8289万,所占比例约为27.5%,占到总需求量的1/4还要多。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分析,职高、技校、中专需求人数94.6331万,所占比重54%,大专需求人数81.2272万,所占比重17%,大学需求人数40.7119万,所占比重为8.5%,由以上数据可见,职高、技校、中专、大专需求占到总需求量的70%以上,即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最大。

三、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

民办高校从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和水平来看,都与办学多年、文化积淀深厚的公办本科院校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应用为切入点实施教学,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走特色发展之路。

1.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掌握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运行管理和相关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规格上,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1)在知识结构上。毕业生应具有外语、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等工具性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需要的计算机、数学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机械学、电子学等专业知识;(2)在能力结构上。毕业生要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工艺编制的方法;具有一般机械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具有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能力;具有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3)在素质结构上。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严谨、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

2.结合目标定位,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当中,学校必须考虑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范围,加强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同时考虑学科之间的交叉,培养机械类通用型本科人才,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使学生在学校就获得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校必须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加大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此外,还应重视个性化人才培养,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并开设创新实验室,学习方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兴趣,从而制定出创新型、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

3.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学院要注重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提出“订单式教育”,即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怎样的人才。学院还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积极开展“特色课程教育”,全方位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4.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1)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课程设置体现“计算机不断线”,加大课程设计,强调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工艺和先进制造技术理论学习,并根据专业特点安排实验实训课程。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同时,课程体系注重课程间的相互联系,重视精品课程建设,重点专业课程至少要达到院级优质课建设水平,课程建设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整体架构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2)尝试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改革。为实现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既要包含设计又要包含制造,而且学生必须在数控机床上至少加工出毕业论文中的一个中等复杂的零件,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

5.加强特色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实施主体要建立与相关专业未来的岗位群工作现场相近的实训场所,以便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相近的“职场情境”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训练,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处理生产现场各种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框架下,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环节要与相应阶段的理论教学相对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机械产品设计大赛,通过大赛,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师资队伍得到锻炼。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建学研结合、层次递进的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之外,学校还应把“注重实践、复合培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突破口。因此逐步实现学院与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共管,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确定职业标准、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质量考核体系,让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6.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保障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起由组织系统、评估系统、信息系统和调控系统构成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全过程监控。(1)组织系统。学校建立了校、院、教研室三级监控组织系统,三级组织各负其责,上下协调,运行有效。(2)评估系统。学校以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教学评价、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3)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主要来源于教学评价、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活动和学生信息员报送信息以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获得的信息。(4)调控系统。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评估系统、畅通的信息系统,为教学质量的调控创造了条件。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及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情况、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课程建设情况、教学基本设施情况、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师德、学风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的调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实行了“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明确规定,凡出现重大教学事故或在教学评价、教学检查、教学督导中评定结果为不合格的教师,当年考核为不合格。对于严重不负责任、授课效果极差、学生反映强烈或连续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取消其授课资格,聘期内不再继续聘任其从事教学工作。对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差的外聘教师,取消其授课资格。

四、结束语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毕业生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从而吸引优秀教师、优秀生源来学校工作、学习,把学校建设成一流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DB/OL]./gb/zwxx/2011-02/11/content_391109. htm,2011-02-11.

[2]高林,鲍洁,梁燕,等.关于高等教育分类与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7).

[3]潘懋元.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4]张士勲,张仲秋,郭占元.民办应用型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5(3).

[5]吴亚男.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6]张兴华.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6(1).

[7]刘迎春,宁立伟,邓奕,等.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何根海,谭甲文.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