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相关条例范文
时间:2023-04-28 08:4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德师风相关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重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塑造教师新形象。
二、时间和参加人员。
(一)、活动时间:**年10月下旬至**年1月上旬
(二)、参加对象:全院在职教职工
三、教育活动目标。
(一)、提高认识让教职工通过认真学习,深刻反思,结合实际,查摆问题等形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改立制。
(二)、优化师德。加强师德修养,坚持道德自律,提高全体教工的师德水平,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把教师职业新要求的道德规范转为内在素质,使全体教工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关心热爱幼儿用高尚人格影响幼儿,成为幼儿的慈母益友,成为社会尊敬的人。
(三)、端正师风。大力弘扬和倡导热爱事业、锐意进取、合作共事、廉洁从教的思想作风,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的学风,关爱幼儿、诲人不倦、善于创新、勤于教改的教风。
四、方法与步骤
(一)、方法:采用学习、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二)、步骤:
1、学习提高认识阶段(**年10月下旬至11月20日)
(1)、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会议交流与个人思考相结全的方式进行,集中学习利用政治学习和日常教学时间。
(2)、学习的内容:除市教育局规定的篇目外,增加《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做学习笔记,书写学习体会。
(4)、分部门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
2、对照检查阶段(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此阶段采用自下而上的自查、民主评议、家长问卷等方式,查摆疏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和思想根源,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转变教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3、整改提高阶段(12月上旬至12月底)
院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在广泛征求家长及教工的意见基础上,针对查摆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完善师德师风评估体系。组织教工签署并执行《×××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从而规范教工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幼儿、家长乃至社会面前树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
4、总结表彰阶段(**年1月上旬)
(1)、组织教工总结交流活动经验和成绩。
(2)召开家长会,听取意见和评价。
(3)、根据教育局评比活动要求,鼓励教工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相关项目的评比活动,做好自评和推荐工作。
(4)、评出院师德师风标兵若干名,**表彰。
篇2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师风师德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市场化和信息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国际合作与竞争也空前激烈,21世纪是人类更快发展和进步的世纪,也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的希望则在教师,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在当代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通过其自身的师德、师风体现。所谓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2011年4月,京城知名学府北师大管理学院教授,董藩发微博称:“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并且称:“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该言论一出,在内地网络上引起极大回响。然而,时隔不久,在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网络上又惊现一杭州女教师雷人语录:“宁可为妓,绝不为师”,博文一出,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原本不“太平”的网络更加动荡不安。网络的极大回响和动荡不安的背后映射出人们对师德师风的极大关注,其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需要
在教育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的倡导者,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和实施者,是人才成长的引路人。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和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需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会在本质工作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通过言传身教,能够带动广大学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提高道德水平。因此,落实以德治国,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教师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肩负着为人师表的社会责任。目前,部分学校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如招生不公平,录取结果不公开,教育乱收费,教学活动弱化,行政倾向严重,这些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规范办学行为、树立教育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在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带动校风学风整体建设的需要
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教师的思想水平、敬业精神和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这就是教学相长的作用。教师通过他们的崇高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来言传身教,实施灵魂塑造工程,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承担起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精神状态昂扬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提前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教师队伍也随之创历史新高,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教师队伍的2/3,毋庸置疑,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 目前从总体上讲,青年教师学历普遍层次高,知识视野广、思维活跃,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并且都能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但不可否认在青年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不够严谨,学术风气不够端正
自古以来人们视教师为圣人,将学术领域尊为纯洁的圣土,容不得学术作品有半点瑕疵。但是现实情况是,迫于学术和专业评聘的压力,部分青年教师存在剽窃、抄袭、篡改和照搬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在做学术时敷衍了事,态度不求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有些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甚至利用作品署名之便,占用学生研究成果,更可甚者,官僚或经理读硕读博成为时尚,与此有关的就是权力的寻租,出现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等。这样的学术风气扩散了学术研究的歪风,玷污了学术殿堂。
(二)搞教书育人“分家论”,言行举止偏激
有句俗话说得好:“只教书不育人,培养出来的是危险品;只育人不教书,培养出来的是废品”。教书和育人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任务。教书育人的结果就是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能力,而且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然而有些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至于育人那是学校领导的事、政治课教师的事、班主任的事。更有甚者,有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迎合学生的一些不健康的意识,发表一些偏激的观点,这无疑无益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功利思想浓厚,缺乏敬业精神
勿庸讳言,现实社会是一个功利性极强的社会,拜金主义抬头。在这种浪潮的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敬业精神下滑,心情浮躁,无心教书育人,人生理想趋向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用主义盛行,片面强调个人得失。有的教师利用高校闲暇时间比较多的有利条件,去社会上兼职、兼课,搞项目;甚至有些青年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将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副业上,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四)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
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学历高、基础好,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新兴科学、新技术知识丰富,但教学、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绝大多数是刚走出校门又进学校做老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不了解企业需求,课堂讲课内容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宽度。培养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才能发挥。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青年教师思想认识
师德师风主要是教师思想认识的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统一思想,提高青年教师思想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问题。首先,青年教师要不断地加强思想道德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教师的职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和师德水平。其次,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正确的职业理想是工作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是形成高尚师德的力量源泉[2]。走在时代前列的广大高校青年教师,在21世纪的今天更要树立起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讨论,把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质量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思想认识是营养品,长效机制才是苦口良药。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不但要加强组织领导,还要建立起长效的监督、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首先,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是使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受到监控与约束以增强其自觉性。一方面,通过设立师德监督意见箱,对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现象,通过间接的投诉和检举进行揭发,让学校领导班子及时对不良行为的教师进行限期整改和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认识,转变其行为方式;另一方面,由团委组织、学生会等牵头,设立师德文明监督岗,负责对教职工的违规违纪行为直接、及时、当场揭发,以防不良现象消极蔓延。其次,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就是根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和学校实际制定诸如《师德考核细则》、《教职工奖惩条例》、《优秀教师评选标准》等建立一种公开、公正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对教师重点考核其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考核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奖金、津贴、评优、晋职、聘用等挂钩,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同时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师德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可以造就人、也可以锻炼人,优良的师德环境能对青年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师德环境的营造也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应充分利用办公楼、教学楼、会议厅、会餐厅、图书室等创设富含师德师风内容的标语、板报、书法等墙壁文化氛围,以熏陶和警醒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此外,校园网站、广播、电视、录像、橱窗、报栏、文学社等是学习和宣传优秀人物及先进事迹的重要渠道[2]。学校要弘扬正气,树立典范,激励先进,积极推选优秀教师和师德先进,努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的优良师德师风环境。
(四)加强领导作风建设,打造优秀管理团队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管理体系和各方面齐抓共管作为组织保证。学校领导必须长期坚持理论、政策、管理学习,以不断提高领导艺术和管理能力,同时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到表率作用。学校从事行政工作的教职工,也应严于律己,率先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俗话说“学生看老师,老师看行政。”,杜绝“老师上课迟到是事故,行政上班迟是故事”的现象发生!通过构建团结、和谐、稳定的管理格局,使师德师风保持长期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李江涛,钟晓兰,;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17期
篇3
一、加强领导,重责任落实
1、完善行风建设责任制。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其抓共管,上下形成核心,营造行风评议工作良好氛围。按照市、区教育局行风评议工作指导思想,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处处抓落实,在实效上下功夫。
2、实施行风建设目标管理。学校第一责任人与各部门、年级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将行风建设纳入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范围,和教育教学工作一起规划、一起布置、一起实施、一起检查、一起总结,切实落实了行风建设的重要地位。
二、营造舆论,重管理完善
1、加强宣传动员。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发动教职工积极参与和支持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利用校内外各种新闻媒体和校务公开栏、板报、橱窗、校园网、家长学校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学校行风评议的目标、内容,增强透明度;设置校长信箱、公布举报电话;通过各种会议,广泛宣传行风建设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要求各部门、教师自觉接受评议与监督。各种形式的宣传,为行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健全行风建设管理制度。学校建立并实施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教师行为规范》、《教师教学工作“五认真”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规定》、《学校财务管理条例》等十余个关于行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使行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抓住关键,重师德强化
1、抓师德培训。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行风评议活动的重要意义,要求全校教师以《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为准绳,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要求所有在职教师要遵守以下三项规定:一不从事任何形式的有偿家教;二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三不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送给的财务,如推脱不掉,按组织程序及时上缴。
2、训练业务技能。学校把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学习、反思、感悟,撰写读书心得、学术论文,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一个骨干教师带一、二个青年教师,通过传、帮、带,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四、突出重点,重校务公开。
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广泛吸收群众对教师职工道德表现和学校管理的意见,及时了解和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会议、校务公开栏、校园网等形式,及时公开学校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务、财务运行情况和党风廉政建设等重要问题。在学校职称评定、责任追究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处理上坚持实施公示制度;学校还坚持每年规范地召开两次教代会,听取领导干部述职报告、校长的工作报告和学校财务预决算报告,讨论通过或讨论决定相关报告、制度或事项,落实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知情取和参与权。
篇4
行反思。
关键词:学校常规管理;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03-2
学校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常规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校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养成的过程,是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支撑。常规管理因其“
常”,容易使我们产生思维定式和行为惰性。笔者在此粗浅地谈谈我校在常规管理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优化管理网络,组织全员参与――常规管理的保障
健全学校常规管理网络是学校有序运作的前提。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努力强化“三心”意识,尽力做好“七个一”工程;静下心来抓
管理,潜下心来抓质量,沉下心来抓落实;强调“走动式”管理,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教育第一线,着力研究在管理细化、考评量化的规范下让常规管理更落实、更有效;让
常规工作非常规,让常规工作创新做。行政班子成员尽力做好七个“一”工程:管好一条线,蹲点一个教研组、一个备课组、一个办公室、一个年级组,分管一门学科教学,做好
每周一天的行政值日工作,不断提高执行能力和管理实效。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上仅仅依靠行政成员会产生一些盲区,教师也容易处于被动管理状态。因此我们及时成立了年级部管理委员会,各年级选聘一位年级部主任,年级
部内各班主任为年级部管理委员会委员,年级组任课教师为组员,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下的级部管理模式,把管理重心下移,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结构,赋予基层更大的管理自
,做到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发挥广大教师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天安排当日课务较少且责任心强的年级部教师对本年级学生早读、晨会、上
课、课间纪律、卫生、出操、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放学、水电开关情况及教师上下班情况进行巡查,发现情况由当天值日教师记载在《年级部管理记载本》并及时向相关领导
、班级、教师反馈,督促整改。每月召开一次级部工作分析会,了解、分析、研究本年级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现状分析和整改措施,并提出合理化
建议。
二、师德内化,文化浸润――教师管理的法宝
学校管理的核心应该是教师管理。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这支队伍的关键之一是师德。敬业、奉献、责任担当对于如今一些青年
教师越来越成为问题。北小这所百年的老校,已找不到太多的历史痕迹,我们还是努力探寻文化的源头。相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中老年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形成的敬业
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精细的作风和丰富有效的经验,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我们把热爱学生作为师德建设的灵魂,把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作为师德建设的目标
,通过政治学习、标兵评选、师德点评和演讲、文明办公室评选等多种形式,立足学校实际,发掘身边教师的闪光点,树立教师榜样,树立学校正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双周
三每次的政治学习前,学校都要轮流安排四个办公室的教师代表上台宣讲自己办公室老师的典型先进事迹;期末撰写工作总结,不但写自己所做的工作,还要写在工作过程中自己
领略到的同事们积极向上、乐于进取值得推荐给他人分享的典型先进事例。这样以教师身边的凡人小事引领教师告别平庸,以身边的优秀事例感召教师争先创先,以身边的感人事
迹激励教师追求高尚,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新上岗的青年教师也体现了良好的师德师风。一学期,一学年下来,将小故事、大故事择优编录成书,成为学校
师德师风建设的光荣册与校本活教材,以期用故事引发故事,催生出更多更美更感人的故事,以故事激励教师,让阳光和爱意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用制度可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但很容易使人产生抗拒心理。与其一味地要求每位老师都要怎么样,不停地批评指责、扣罚,不如从文化的角度去改变一个人。特别在一个团队
中,大家形成了某一价值认同感,即便是被动的接受,但经过环境的浸染,也会很快内化为一种主动追求。因此我们努力建设共融的学校文化,努力构建向上的和谐团队。我们先
后制定了文明办公室、先进备课组、先进教研组、先进教科组、先进年级组评比条例,定期自评互评和考核奖励,通过团队的常规建设来促进教师个体的优化。
三、强化全面质量意识,促进学生发展――教学管理的重点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一方面,我们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另一方面抓住质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1.抓上课。聚焦课堂,关注效率。平时加强行政巡查各学科的常态课堂,进行走课观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贴近“真实”课堂,进行观察与分析,检查与督促。定期进行课堂
教学的研讨,关注骨干教师公开教学的同时,不忽略背后占大多数的非骨干教师群体。对课堂教学处在初级阶段的青年教师组织“一课多磨”,指导他们设计教案,在现场观察,
篇5
一、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模式。
随着“旧三级”师范教育向“新三级”教师教育的战略过渡,以及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从总量不足、全面紧张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和对高学历高素质教师的需求,这就迫切要求作为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主体力量的地方师范学校提升办学层次。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我省17所师范学校将通过合并、撤销、转型等途径,压缩到9所。我校地处偏僻,学校发展尤其受到地域限制,无论是周边环境氛围、师资力量或是生源,与其他同等学校相比,都拉下了距离。
面临困难,学校领导一班人不等不靠,直面挑战,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学校实现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契机,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求实性的探索与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一,为促进学校转型发展,适应大专院校的全面建设,校领导一班人经过多方考察,科学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需要,确定我校近几年的发展思路为:明确一个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紧扣一个工作中心(教学中心);开展两项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内容);加强三项基本建设(师德师风、师资队伍、特色专业);力争促进四个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管理、教学质量、教师待遇);全力打造一所名校(在办学品牌方面创建全省名校);最终达到一个目标-----培养基本功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合格小学师资。
第二,我校高度重视,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热爱Xx,共谋发展”的意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深入学习与注重实践相结合,征求意见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分析检查与认真整改相结合,创新化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分析检查阶段学校就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根究源,对症下药,就梳理总结出的四方面问题制定出了十三个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力求问题求准求真,原因求深求透,目标求高求远,措施求好求实,目前,已有七个方案落到实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振亮带领市县有关领导对我校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调研,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第三,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学校领导一班人多方奔走,积极筹划,确定了新的发展模式,与Xx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Xx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全国师范学校改革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子。在新校区筹建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和谐发展,把新校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的第一要务,成立了新校筹建组,组建新区基建办,在短短几个月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新校区的土地征用、计委立项、项目规划、工程设计、环保评价、消防、贷款等手续的快速起步,前期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同时学校也正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科研能力等等,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升格要求。
二、坚持责任为根,创新为魂,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优化发展。
近几年来,由于师范院校在招生、就业上已并轨,没有了国家的优惠政策,师范院校对考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再者由于社会对教师资源配置的高学历化趋势和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使广大考生纷纷涌向综合大学或本科师范院校。招生计划的缩减、生源质量的下降、就业前景的渺茫,成为制约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为促进教学质量和招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推动学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篇6
关键词:学校工会
一、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校工会是全体教职工结合的群众组织,是我国教育界重要的社会团体和各级总工会所属的重要的工会。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更需要学校工会代表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服务,为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而奋斗。
二、认真分析会员思想状况及学校工会工作的现状
多年来,学校工会工作在工会委员们的努力下,呈现了不错的局面。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强化学校工会工作,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经过调查和分析,学校工会工作现状如下:
1.教师们对学校工会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工会工作,不应只停留在送一点温暖、举行几个活动上面,教师们希望有更切实际的要求。
2.教师们心理负担重,压力大。教师们因为过重的教育质量压力,同时还在为争取做名师而忙于写论文、做课题,争相建功立业,于是有了强大的精神压力,又缺少放松身心的平台。
3.结合学校实际,教师们需要更精湛的技艺和强壮的身体。学校系市“体艺特色示范校”,并正走“合格+特长”的办学之路。为学校的发展,彰显学校的体艺特色工作,教师们需要在教学技艺和身心健康方面得到保障。
4.学校工会工作要顺应学校的大方向发展。
三、有的放矢,全面推进学校工会工作
在充分了解学校工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现状后,我们针对学校情况,做了以下尝试和实践。
1.从建立一支吃苦耐劳的工会委员队伍入手,夯实工作基础
学校工会工作的开展,得依靠委员们的群策群力。一是要为会员活动出谋划策。为教职工送温暖、为教职工谋福利、为教职工举行文体活动、为教师的发展等等精心设计。二是要吃苦耐劳,不嫌烦。教师的家庭问题、生老病死困等问题要不厌其烦。为此,我们在教师队伍中选拔了一支能吃苦、有服务意识、有大局意识、能做事的工会委员队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位委员急大家所急,想大家所想。为工会活动拟定了一个个方案,下发了一份份通知,留存了所有的记录,收集了所有的资料。
2.从关心教师思想健康入手,做好师德师风工作
为了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学校工会坚持进行“学习师德材料—写心得体会--举行报告、演讲--评选师德积极分子”的“工作链”的做法,大力开展活动,提高教师思想健康意识、做好师德师风工作。
一是给教师们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教师八不准等相关材料,要求教师们认真学习、并要写出学习心得。二是组织观看师德报告录像片、举行师德报告,以真实感人的事例影响身边的老师。三是为进一步规范教师言行,组织教师书写教师文明用语,同时让每位教师签订一份职业道德责任状。四是一年评选一次师德先进个人和集体。近年来,涌现了1名省级师德先进个人,2名省级巾帼建功标兵, 2名市级师德标兵。
3.从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入手,做好实事好事,凝聚教师人心
教师们因为强大的教学压力,导致身心疲惫。为缓解压力,也为了让教师们有健康的身体。学校工会开展了“健康服务链”活动,建立活动队(锻炼身体)-----组织体检(确保健康)----慰问生老病死困教师(关心健康)。
建立活动队。为让老师们在课余有锻炼的平台,学校工会在教师中建立了几支“活动队”,即男子篮球队、教工健身操队、乒乓球队、足球队等。每周定时定地点进行活动,每个队指定一名负责人管理,并配有教练、队长;每次活动登记出勤;工会委员们定期抽查活动情况;每个学期结束后,工会评选先进集体和活动积极分子。这些做法既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又使活动的开展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教师们对这些活动队的建立,表示了由衷的高兴和支持,用他们的话说: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感情和锻炼身体的平台,不花钱也可以参加活动队训练,还有了免费的教练,受益匪浅。会员黄素珍在培训后参加乒乓球比赛,得了冠军。高兴之余,她说:因为有了活动队,让她身体好了,得了冠军;最让大家见证的是她有了令人慕的好身材。
组织体检。教师们在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说话铿锵有力,走路雄赳赳,让大家明显感觉身体硬朗了。与其说组织活动队是为了预防教师们生病,健康体检则是保证教师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保障措施。为此,工会组织全体教师(包括退休教师)进行了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使教师们的身体健康得到进一步保证。近年的体检,全体教职工健康指数较高。
慰问生老病死困教师。组织活动队、组织体检是工会从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慰问生、老、病、死、困教职工是学校工会从心里关心学校教职工。学校老师生孩子了、学校退休教师有难处了、学校教职工生病了、学校教职工有困难了,工会委员们知道了都要前往慰问。年轻教师马雄伟、曾伟华,大部分工资用于还助学贷款,导致生活困难,有时早上不吃饭,强迫自己不用工资,硬撑到月底;退休教师熊善秀体弱多病,多次手术,工会组织人员及时前往慰问。每年春节前夕,还给部分老教师,老同志送去慰问金。哪家过老人了,工会必定前往吊唁,给过去的人送去告慰,给活着的人送去温暖。这些平凡的事,让老师们心里有了不平凡的感觉。
4.从关心教师业务成长入手,做好建功立业工作
围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心工作,学校工会努力搭建平台,为教师的业务成长创造条件。用“组织学习——举行比赛——成为骨干”“成长链”,不断培养教师成长。
学校派送近百人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2名教师参加国培,教研组长参加市级培训、高中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班主任参加省市级培训、新教材培训等。练就过硬的本领,投身教育教学工作。
组织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组织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讲座和示范课、开展蓝青结对帮扶工作、组织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笔字比赛、电子课件演示比赛、说课比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征文比赛等活动,以示范力量影响身边的教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教师们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不断摘金夺银,在学科教学比赛中,获国家一等奖1个,省级一等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5个;市级一等奖20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7个。一年来,我校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73篇,获省市一二三等奖,24篇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学校教师有24个课题立项,近15个课题结题。学校6名青年教师在全市教学新秀比赛中获得全市第一名,并代表赣州市参加全省比赛。近年来,学校涌现了特级教师3名。省学科带头人1名,省骨干教师2名,省优秀班主任2名。市先进工作者1名,市“十佳教师”1名,市十佳班主任1名,市模范教师3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
5.从维护教师权利入手,做好民主管理学校工作
篇7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称评审 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30
Ou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Title
Accreditation System Changes and Reflections
CHEN Niuze, PENG Yang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teacher engagement system several changes, particularly the forthcoming deepening of refor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ers title evaluation system, additional titles being senior level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hich not only broke the original title review Schoolteachers "dual "and even more so to the village school teachers job classification and weak school tilted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teachers. At the same time, changing the focus on teacher qualifications, the tendency papers published, emphasizing the Ethics and work performance, prompting school teachers job classification more reasonable.
Key word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title accreditation; system changes
1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变迁过程分析
1.1 初创施行:中学与小学两个序列且副高封顶
1986年3月,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签发《中学教师职务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条例》条例,主要针对教师职务制度做了进一步改革: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由事业编制转为聘任制度,且中学和小学两类学校分别开展职称序列。2000年,小学中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于山东潍坊市等地区开始添设,该职称与副高级同级。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版第三十条规定,国内将会建立起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①
1.2 改革试点:变副高封顶为正高封顶
教育不断发展,为建立起相匹配的教师职称评聘体系,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3个地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选为试点,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进行深化改革。②
2011年9月,人社部、教育部人社部发〔2011〕98号、人社厅发〔2011〕96号两份文件。该系列文件决定选取深圳、广州、佛山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③
2012年8月,《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并总结了近两年教师职称制度深度改革试点的经验,并决定在此基础上,再花费一年时间,于全国部分地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深化改革扩大试点。④
1.3 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常态化评审
为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使中小学教师也能评上对应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的正高级职称,人社部、教育部于2015年9月7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该会议旨在针对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开展工作部署,确定在2015年12月之前,各省改革实施方案报两部审批,并在2016年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经过两年左右努力,实现常态化评审,新制度完全入轨。⑤
新制度彰显几大亮点:增设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打破原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二元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同时,改变过分强调论文与学历的倾向,注重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推动教师资源合理流动,确保乡村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定的优先地位;创新评审标准,确定评审衔接制度,将评聘分开改为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相统一,全面实施“评聘结合”,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2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变迁效应分析
2.1 积极效应
(1)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那些具有将强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师。这一制度的确立,对激发众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有显著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这一制度中获得由自己能力所带来的利益,比如职位晋升、工资福利待遇等等一系列相关福利;另一方面,职称制度也是对教师工作成绩的肯定与鼓励,可以让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成就感。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目的在于以等级形式表明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性。每位教师都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性发展,一方面这是对大时代背景下新型教师诉求的呼应,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职业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3)有利于提高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首要评定条件与标准是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因此,教师便会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以获得更高的教师职称,以及相关的职业认可感。
2.2 消极效应
(1)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存在制度。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于1986年制定的,该制度分为中学和小学两个单独的序列:中学教师职称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中学高级教师以及中学一级、二级、三级教师;小学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小学高级教师和小学一、二级教师。按规定,小学高级教师是小学教师级别中的最高等级,但也仅相当于为中级,中学高级教师是中学教师职称中的最高等级,但也仅等同于为副高级。故此,教师工作积极性较低,进取心不强,职称评定受限;同时也不利于中小学教师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教师职称指标少,晋升竞争激烈。教师属于专业技术岗位,其职称评定指标分配主要根据各学校核定的岗位比例宏观规划而确定,由于准用岗位少,大量薄弱学校并没有职称晋升指标。故此,具备参评资格的待聘人员数量逐年累积,出现“论资排辈”、“熬年头”等现实问题,这不仅严重挫伤了众多教师评职称的积极性,不利于部分优秀教师得到相应的职称称号,也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长远发展。
(3)教师职称评定重定量考核轻定性。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主要是由人事部门制定,较注重教师的学历、教学成绩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定量考核,而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师德表现以及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实绩等方面的定性考核甚少,导致了部分教师为职称评定而重科研水平即,对教师的本职工作即教学尚有忽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4)教师职称评定重城市教师轻乡村教师。虽然一直强调乡村与城市、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教育相对公平,从教育资源上彰显公平,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但仅在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这个点上,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与薄弱学校教师就已经被区别对待:城市高职称教师的数量明显高于乡村教师的数量,但其评定难度却小于后者,在源头上就已经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3新一轮中小学教师职称深化改革的启示
3.1 破除中小学教师职称“二元化”樊篱,提高教师职业发展空间
2015年9月7日,由人社部、教育部召开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电视电话会议,该会议提出中小学职称经过改革后的结构体系共分为五个等级,即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最大的特点即提升了职称的最高层次,设置了相当于高校、科研单位中的教授级别的正高级职称,使相关的教师职称制度更加适合当下环境。改革打破了原有中小学教师职称“二元化”樊篱,拓宽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调动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旨在选拔出教育综合能力强、教学技术精、群众公认、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突出业绩的教师。
3.2改变过分强调论文与学历倾向,注重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
为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适应新视野下新型教师的时代诉求,我们应该确立新型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不仅要体现出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征,还要从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予以科学的评价,其最终目的在于改变过于重视学历、论文的倾向,注重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的考核。
3.3适当提高评定比例,扩大评定范围
中小学教师制评审制度的确立,其首要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因此,我们只有在评价标准上严格把关,才能体现出该制度的现实意义。而在现实情况中,“论资排辈”、“熬年头”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评审的名额少、范围窄,再加上评审过程复杂冗长,使众多符合参评条件的教师“心有余悸”。因此,为了使众多符合参评条件的教师拥有更多的评审机会,应该适当地提高评定比例。
3.4向乡村薄弱地区倾斜,推动教师的合理流动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强调了乡村地区和薄弱地区教师队伍对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也从大范围内观察到了乡村地区和薄弱地区教师占整个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比例的严重不足。因此,在新的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中,要求将评审的天平适当地向乡村地区和薄弱地区倾斜,以实现教育在地区分布上的相对公平。此外,新增加了城镇教师晋升为高级职称的硬性标准:有乡村或薄弱地区任教经验,从某种程度上也加强了区域间的师资力量合理地流动。
3.5创新评价机制,实施评价衔接制度
为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科研能力得到更加科学的评定与考核,一方面要创新教师评价机制,采用试讲与面试答辩一体化且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要使评价人员更加专业化,建立以教学专家、一线教学工作者等组成的业内评审委员会,提高评审委员的总体专业水平。另外,为全面实现评聘结合,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得到有效衔接,需要将原来的评聘分开改革成为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相统一。同时,为推进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不同职称之间师资力量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缓解评聘矛盾与竞争力,建立并逐步实施中小学教师跨校、跨地区评聘制度。
注释
① 张泽芳.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7):26-29.
② 潍坊教育信息港.2009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三省市试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9:73.
③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26):84.
篇8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思想觉悟
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不讲任何条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处处做同事们的表率。
二、积极实践,锤炼教科研能力
进入教师角色后,我迅速熟悉学校的常规教学方式、方法,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安排等常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实践。本着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我能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尽量兼顾到各层面的学生,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课后精心布置作业,尽量做到适度、适量。每一次作业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就主动向同事们请教,努力做到课前准备好、课中讲解透、课后督促检查严。
平时,我还经常去听本科组教师的课,到外校去听优秀教师观摩课及讲座,甚至跨学科听课,并且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从中都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多次在学校以及科组内上公开课,并受到好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也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高。
在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上,我也能通过网络及报刊杂志查阅资料,及时了解当前教坛新动向,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积极参加区、学校组织的实地教研、网络教研以及课题研究,能及时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别人的经验总结,了解别人研究的动向。同时我还能对自己的教学和工作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努力提高工作实践能力。
三、踏实工作,努力提高业务素养
一年来,我能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攒写培训的心得体会,教书之余,我自觉的学习与教育相关的知识,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等相关书籍,并能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素养。同时注意适量阅读科普书籍、历史读物等,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的文化知识素养。
四、班务工作,常抓不懈
首先,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狠抓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做到“抓反复、反复抓”。一开学我就组织学生重新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订出切实可行的、为绝大部分学生所能遵守的《班级制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所出台的惩罚条例更有人情味,容易为学生接受。
其次,改革班级制度,大胆任用人才,放手学生管理。开学初期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先任命了班干部通过一个月的表现,以及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的详细的成长变化情况,本着用人唯贤,选出了新的、得力班干,组成班委。我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选好班干,安排好职务,下放权力,大胆放手他们去管理班级,效果不错。
五、加强沟通,读好人生实践这本书
在生活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谨遵“正人先正己”的古训,时刻提醒自己,重视“为人师表”的职业形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学校添麻烦,努力保持正派的工作作风,与校领导和同事们和睦相处,讲团结、讲正气,日常注意关心学生的冷暖,用爱心构筑与学生们、同事们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和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好朋友。
在不知不觉中一年的时光悄然而逝,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努力配合下,我较好的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汗水伴随着收获。
我也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一是理论学习抓得不够紧,缺乏较深刻的理论功底;二是工作中有时存在急噪情绪,特别是在工作任务比较繁杂的时候,忽视方式、方法的有效运用;三、工作经验不够成熟,做事较性急,有时工作不细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知道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教科研能力。
2.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
4.培养良好的作风。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增强工作责任心,尽快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
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
篇9
一、扎实德育展示实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我们通过行政会、班主任及教研组长会和例会这“三会”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应语忌语、应行忌行》、《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并在会上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在每周四的教职工例会上,坚持组织学习时事,学习有关文件,使先进的、典型的案例成为广大教师实施德育的参照,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科渗透,提高效果坚持以周一晨会、政治课、班会为德育教育主渠道,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并在各科计划和教案中要求具体体现德育内容。
3、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通过开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应语忌语、应行忌行》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扎实每周一升旗仪式和早会、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堂常规》、《一日常规要求》、《在校十不准》、《文明礼仪常规》等守则、规范,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使守则、规范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我们紧紧围绕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赋予德育工作以新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分别为各年级制订了《德育系列化方案》,并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结合“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相关节日开展各有关主题系列活动。如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学校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四月份,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九月底,举办“迎国庆歌咏比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十一月底,举办第四届手工制作展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十二月份,举行拔河比赛和迎元旦越野长跑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和拼搏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共和国五十年》、《中国读本》等)、看优秀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刘胡兰》、《飘起的红领巾》、《背起爸爸上学》、《挥师三江》等)活动,并组织学生写好读后感和观后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结合德
育系列化方案的实施,我们开展了“做合格中学生”、“理想与人生”、“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净化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为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做文明中学生”、“我爱城关中学”演讲赛,在教职工中开展了“神圣的事业”演讲及师德建设大讨论,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增强了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配合“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我们始终坚持组织学生文明执勤、多次组织学生上街清扫街道,清理非法张贴物。为激励学生的意志,我校开展了“制作座右铭”活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贴出了自己的座右铭(包括三部分:崇拜的人,追赶的目标,信奉的格言),每个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伟人的语言时刻激励自己上进,学校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4、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整体合力我们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开展“家长教育进课堂”活动,让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传授各种丰富的知识并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教育;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聘请中国家庭教育协会会员、中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马耀昌主讲,引起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及对日常家教行为的反思,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假期中号召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感受到多方位的教育,使校——家——社会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提高了教育的效益。
二、法制教育常抓不懈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我校始终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大家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大家的脑子里装上法律这根弦,遇事知道用法律作为准绳来衡量。
篇10
一、强化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养
1、重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切实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出发,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重点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交通、通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优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班主任与主课教师一学年中至少要与每位家长都主动联系一次,同时要重视联系的实际效果。
2、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重视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照《*市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评价细则》,细化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从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入手,增强学生礼仪意识、节俭意识、卫生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纠正学生行为偏差,使学生真正将一日常规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本学期重点培养学生“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出教室,不留杂物在操场”的良好习惯。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要发挥少先队的重要作用,通过读书活动、征文演讲、道德短剧大赛、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等有效形式,强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责任意识、“三创”精神教育。学校将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管理的切入点,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让小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要学会知恩,学会感恩,学会报恩。
4、加强校外德育阵地建设。学校将组织学生到江都烈士陵园、许晓轩故居、引江管理处、曹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校外德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5、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关于加强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通过班主任工作培训、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评选表彰优秀班主任、征集评选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等形式促进不同层次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二、精致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学校将围绕《*省学校管理规范》,精致学校管理,提升办学水平。突出教学管理的精致化,全面提高各科教学质量。
1、抓好校本教研制度的学习。根据《*市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开学初,各学科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校本教研制度,结合学科教学特点,提出统一要求。教师要对校本教研制度烂熟于心,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执行。
2、抓好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要抓好集体备课基础环节,突出课堂教学重要环节,强化作业训练关键环节,提高教学管理实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一是认真执行教学“六认真”管理制度。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情况,及时推广先进经验,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对不能按时整改的教师进行诫勉谈话乃至通报批评。二是认真执行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研组长、中层及校级领导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坚持每周汇总听课情况,坚持每周进行课堂教学集体点评,坚持定期深入班级进行教学质量分析。三是认真执行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在开学后一周内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落实研究专题,布置研究任务,确定主要承担者并精心组织研究,切实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每月一次的学科研究课,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各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坚持做到集体备课提前一周。备课组长向组内教师公布下周集体备课内容,每一位教师要根据公布的内容,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教案。备课时,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老师围绕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运用、学法的指导等各自发表意见。备课后,一人作整理,将集体备课稿发给备课组教师。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个性、教学特色及班级实际对集体备课稿作修改。以达到张扬教师教学个性、体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的理想目标。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教师要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要减少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
3、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教好每个学生。重点认真研究学习困难生和新插班生的实际需要,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采取“小步走、细指导、勤反复、多激励”的办法,发掘和弘扬工作中已有的成功经验,使他们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
4、突出毕业班工作。毕业班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科及学生特点,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所教学科的及格率、优秀率、均分,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通过听课、组织调研考试、召开质量分析会等方式来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重点加强毕业班英语教学的研究,全力提高毕业班英语教学质量。
5、加强薄弱学科。学校将尽可能加强科学、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的教学,创造条件配齐这些学科的专职教师,筹集资金,结合小学“四配套”工程的实施,完善这些学科的教学设备设施,加强这些学科的校本教研,督促检查,随机检测,质量分析,积极提高这些学科的教育质量。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名师工程
1、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德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切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演讲、表彰等活动,并以相关的考核、奖惩、评聘制度为保障,将榜样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和法制意识,自觉运用师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约束修正自身的教育行为。2008为市“师德师风建设年”,学校将重点抓好*市、江都市师德建设“八不准”、“五条禁令”和“三条处罚措施”的落实,切实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2、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切实体现继续教育的实质内涵。继续深入推行理论学习与考核制度,加快45周岁以下教师专科率100%的建设步伐,继续鼓励参加本科进修,提高本科率。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校内形成师资梯队,加快各梯队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青蓝工程”、“读书活动”、“骨干教师培育计划”、“教育教学竞赛”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广阔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本学期继续抓好两大活动:
(1)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学校将组织培训教师参加市各类培训及活动,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邀请专家来校讲座,请市级学术带头人介绍教科研经验,定期开展教学沙龙和教育论坛活动,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每一位培训教师要加强学习、主动实践、勤于反思,尽快脱颖而出。
(2)青年教师读书活动。读书活动要采取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注意读书与教学实际的结合,增强读书效果,本学期继续举行青年教师读书感悟交流活动。
3、加强中年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市局要求,将在40岁左右的教师中开展“三机一化”现代教育技术比武,“三机一化”即:运用微机、录音机、投影机和教学行为规范化。在50岁左右的教师中开展“三自一化”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艺术练兵,“三自一化”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管理和教学方法现代化。
4、深入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过程管理,由教科室牵头进行课题研究管理。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每学期都要制定研究计划,经常分析研究测试对象。各课题均要按方案及计划实施研究,重视阶段性情况分析和阶段性工作小结。
四、加强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严格执行两个“条例”,保证学生身心受益。学校体育是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本学期,学校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贯彻省课程计划调整的精神,加强体育教学,严格规范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合理安排课表,保证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同时加强下午大课间活动的组织,提高小学生每天户外一小时运动的质量。在抓好“达标”工作的同时,积极对足球队、乒乓球和田径等项目进行训练,充分做好参加各级比赛的准备工作;坚持学校重大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不少于9节,心理健康咨询室要定期开放。
2、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本学期,学校将兴趣小组及学校各项团队训练制度化,保证时间、保证地点、保证队员,及时训练。各队要有训练计划、目标,并且建立好梯队,形成一套完善的体制。
五、完善数字校园,实现教学条件的现代化
经过努力,学校上学期成功创建成*市数字化校园,在教学条件的现代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深知要真正实现教学条件的现代化,学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完善。
1、加速办公现代化的进程。当今信息技术时代,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已势在必行。本学期,学校要在配齐班级、办公室电脑的基础上,构建由网络主控室、多功能电教室、微机室、教室与办公室组成的管理网络,成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
2、及时更新学校网站、专题网站及班级主页内容。相关人员要密切配合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充实内容,使其成为宣传推介学校的窗口,教育教学资源交流的平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联系的纽带。
3、编制适用的网络软件,争取逐步实现办公网络化。学校网管人员要根据学校实际,编制适用的网络软件,实现校产教具管理、图书档案管理、实验仪器管理的现代化。
4、抓好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实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本学期,学校将分层次、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所有教学人员都要积极主动参加培训,能熟练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熟练查找下载所需要的资料,熟练制作所需要的课件,熟练地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六、重视校园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1、抓好校园环境建设。一是做好南教学楼加层的准备工作。为改变目前教室紧缺的状况,学校打算利用暑期在南教学楼加层,暑期之前,要做好加层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将增加文化内涵,营造健康向上的书香四溢的文化氛围。三是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的图书柜、中队角、荣誉专栏、作品园地、特色专栏等要不断充实内容,做到既整洁规范又充满班级个性。四是进一步加强办公室文化建设。各行政办公室要进一步完善,实行定位管理,增添绿色,营造规范、和谐的工作环境。
2、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我们将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重点抓好校舍设施设备安全、师生在校人身安全等。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及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相关措施,并做到层层落实,全员参与。加大教育、监督、检查力度。要以防为主,通过加强对师生的经常性教育和检查督促,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人为事故的发生。学校行政领导带头值班,加强学校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确保校园及师生的安全,创设教育和谐发展的平安环境和氛围
3、坚持和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优化民主监督各项制度,提高校务管理工作民主化、法制化程度,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一方面通过落实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推动学校内部民主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认真办理家长投诉,努力树立教育行业廉洁、诚信、公正的良好形象。
- 上一篇:社会实践个人总结报告
- 下一篇:消费者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