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质量分析范文

时间:2023-04-06 08:2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期中质量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期中质量分析

篇1

一、 班级基本情况:

十班共有学生57人。优生太少,带头作用不足,差生太多,影响班级成绩。提高优生和转化差生的教育是十班今后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重点工作。

二、 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一)本次考试学生呈分化态势,优生和差生问题突出

1、优生较少。本次考试600分以上的只有7人,没有上700分的,

最高分 分,居年级第 名。

2、中等生具有优势。本次考试 - 分 人,成绩与优生相比落差太大,中等生这一块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差生过多,与中等生分化更严重,本次考试 分以下的 人,最低分 分,有的科目考了十几分,甚者几分,基础太差。

(二)学生成绩下降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暴露出优生和差生形式严峻。出现这样的成绩,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这次期中考试,班里大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偏科,特别是班里前几名的学生存在薄弱学科,严重影响了整体考试成绩。

2、 班级学习氛围和学生间你争我赶的竞争意识不强。优生的带头作用不足,学生学习失去了目标,没有劲头。个别同学沉迷于QQ聊天,QQ空间写作,玩游戏,分散了太多精力。

3、班级管理上有漏洞,给有些不学无术的学生造成可趁之机,进而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

4、学生基础差,导致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三、 改进措施:

1、 开好班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让学生认真总结这次考试得失,吸取经验教训,端正学习态度。配合各任课教师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2、抓两头,促中间。配合各任课教师狠抓学生的学习,注重对他们的思想教育、竞争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决心。

3、均衡薄弱学科学习,促进学生各科健康发展。给薄弱学科安排更多的学习时间。

4、建立"以优带差"、"一对一"帮扶制度,充分利用本班优生学生资源,带动整个班级的良性发展。

5、班级中出现的玩游戏,手机上网聊天的现象,是分散学生精力,导致学习下滑的大敌。及时联系家长,从源头上杜绝手机上网。

篇2

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具体要求进行命题,紧扣教材,重视“双基”,能较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检测学生的能力。

(一)语文科,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学生的识字水平两极分化,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差,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习作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上,卷面不够清晰,书写能力不高,可以看出教师平时作文指导方式单一,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学生从同学教师中获得的指导帮助不多。

(二)数学科,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理解偏差,忽视应用,造成判断和选择题失误,习惯不好,审题、漏题、抄错题等造成失分,理解题中数量关系能力较差,胡乱应用。部分观察题、操做题失分高,开放题束手无策,可以看出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须在今后教学中通过理解、比较、反复练习中获得提高。

(三)学校的年段把关不力,任课教师年年换,常换常黄,缺乏足够的质量责任感,常年传递,积重难返,造成知识脱节,基础不扎实,给后续的学习带来困难。

(四)部分教师师德观念不高,没有备好课,对教材的目的要求、重难点把握不好,造成知识缺漏,课堂上没有练习巩固的时间,造成两极分化。加上试卷中有些题目难度偏大,较灵活,学生难适应。

(五)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把握不足,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停留在口头,未落实在课堂,惰性和责任感不强导致课堂随意性增强,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由于学校格局、规模、师资搭配不平衡等条件限制,个别学校领导对学校发展缺乏信心。学校有关教学常规管理有所松懈,缺乏有实效性地加强质量监控的过程管理。

(七)还有家校联系不密切,加上社会文化氛围相对薄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配合不强等其他原因。

5、结合教育局质量分析会有关精神特提出以下努力措施:

(一)学校管理方面:

(1)、建立学科单元测试、期末考试汇报审阅制度。加强单元考试成绩的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学校要公示班科各单元成绩的状况与变化,校长要审阅单元质量分析表,让教师、学生心中有数,建立追踪制度。

(2)、建立教学质量问责制,确实落实校长是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导是直接责任人,科任教师是具体责任人。对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下降或者虚报考试成绩,追究领导责任。落实教师教学质量等级登记制度,实行质量移交。

(3)、深化课改,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快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学校领导、教务人员要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指导,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杜绝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4)、建立周末课外作业制度,设置周末作业本。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发周末自测卷。

(5)、全面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常规管理意见。向管理要质量,定期或随机检查教师的常规工作,杜绝无教案上课、无故拖延作业、试卷的批改反馈,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6)、落实教学质量监测、调研、通报制度。切实抓好年段质量过关,克服每学期更换教师,争取1-3年、4-6年小循环,提高教师责任感。

(7)、落实教师上班签到签退制度、上课巡查制度。把常规检查、质量监控记录做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和进取意识,弘扬奉献精神。

(8)、做好家校联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生晚自修巡查制度,进村入户。通过家访等形式要求家长督促学生晚上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邻近学生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帮助、交流和监督,达到共同进步。家校多联系配合,不让学生沉迷电视、网吧、游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师个人方面

(1)、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班生实际、教学实际,准确把握目的、重难点,深入钻研教材,落实“双基”提高能力,做到教学堂堂清,不上无备课的课,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要符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多种题形结合出现,及时批改反馈矫正、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

(2)、在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3)、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决定课堂的教学效益,也最大限度地决定学生的学业水平,全体教师要自觉主动参与教研、学习、培训活动,努力借鉴优秀教师提高课堂效益的方法,在模仿、比照、内化、提升中不断提高自我课堂效率和教学能力。校内可以“你听我上、我听你上”,校际可以“请进来、走出去”,在比较交流中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4)、保护与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如每天预习、小结、完成作业;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提出不懂问题与学生交流,向教师请教;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5)、积极开展培优扶困工程,有目标、内容、方法、成效等过程记录,充分发挥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课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课内多提问、激励、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

(6)、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生活,阅读、调查、课外活动、综实活动、文体竞赛,提高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增进亲校近师的情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在给教学质量下猛药同时,全体教师不要忘了把握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它是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质量观。

总之,只要我们学校,全体教师端正意识,明确责任,按“理直气壮抓课改、扎扎实实抓常规、不移余力提质量、兢兢业业讲奉献”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飞跃。

5、努力措施:

(一)学校管理方面:

(1)、加强单元考试成绩的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学校公示班科各单元成绩的状况与变化,让领导、教师、学生心中有数,建立追踪制度。

(2)、学校领导、教务人员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指导,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杜绝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3)、定期或随堂检查教师的常规工作准备情况,杜绝无教案上课、无故拖延作业试卷批改反馈,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4)、切实抓好年段质量过关,克服每学期更换教师,争取1-3年、4-6年小循环,提高教师责任感。

(5)、把常规检查、质量监控记录做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和进取意识。

(6)、做好家校联系,通过家访等形式要求家长督促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情况,学生每晚应有相应的学习时间,邻近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帮助、交流和监督,达到共同进步。家校多联系配合,不让学生沉迷电视、网吧、游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师个人方面

(1)、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班生实际、教学实际,提高“双基”能力,教学堂堂清,不无备课上课,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要符合教学,减缓坡度,分层设计,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及时批改反馈矫正。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3)、自觉主动参与教研、学习、培训活动,努力借鉴优秀教师提高课堂效益的方法,在模仿、比照、内化、提升中不断提高自我课堂效率和教学能力。校内可以“你听我上、我听你上”,校际可以“请进来、走出去”,在比较交流中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4)、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如每天预习、小结、完成作业;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提出不懂问题与学生交流,向教师请教;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5)、积极开展培优扶困工程,有目标、内容、方法、成效等过程记录,充分发挥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课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课内多提问、激励、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

(6)、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生活,阅读、调查、课外活动、综实活动、文体竞赛,提高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增进亲校近师的情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在给教学质量下猛药同时,不忘注意减压、解毒、降火。

提出三点建议:

1、试卷的导向性、及时性,确保单元监控的有效性。

2、教师的合理调配,确保教育的公平性。

3、教育质量监控的延续性,确保质量发展评价的客观性。

一、 主要成绩

(一)期中试题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具体要求进行命题,紧扣教材,重视“双基”,中心教研组长依据7+2+1命题,题型较灵活。整体上,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初步形成。

(二)语文科在拼音、句段,数学科在基本计算等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方面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中高年段作文成绩小有进步。

二、 存在问题

语文:

(一)卷面不够清晰,书写能力不高。只注意内容,忽视书写能力是语文一种基本能力,缺乏足够认识,反而影响语文学习,学生书写态度不端正。

(二)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

(三)习作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上,阅读积累量少。平时作文指导方式单一,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学生从同学教师中获得的指导帮助不多。

数学:

(四)审题,漏题现象普遍存在,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判断和选择易失误,理解卷面文字的能力和理清题中数量关系能力还须强化。

(五)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须在教学中通过理解、比较反复练习中获得提高。

管理:

(六)年段把关不力,任课教师年年换,缺乏足够的质量责任感,常年传递,积重难返。

(七)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停留在口头,未落实在课堂,惰性和责任感不强导致课堂随意性增强,影响课堂质量。

三、 努力措施

依据东教〔2005〕086文件精神,贯彻落实质量监控措施,各小学应在以下几各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学校管理方面

1、加强单元、期中考试成绩的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学校领导要翻阅试卷,公示班科各单元成绩的状况与变化,让领导、教师、学生心中有数,建立追踪、跟踪制度。

2、中心小学利用每周四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指导,学校领导也要加强听课,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杜绝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

3、定期或随堂检查教师的常规工作准备情况,不无备课上课,特别注重作业的批改,杜绝无故拖延作业试卷批改反馈,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4、切实抓好年段质量过关,进行质量移交,克服每学期更换教师,争取1-3年、4-6年小循环,提高教师责任感。

5、把常规检查、质量监控记录做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按文件要求进行评价,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和进取意识。

6、要求家长督促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情况,家校多联系配合,不让学生沉迷电视、网吧、游玩,并养成不爱学习不思进取习惯。

7、学生每晚应有1-2小时学习时间,邻近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以相互监督交流和帮助,达到共同进步,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晚自修巡查。

(二)教师个人方面

1、课堂教学设计符合班生实际、教学实际,提高“双基”能力,教学堂堂清,不无备课上课,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符合教学,减缓坡度,分层设计,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及时批改反馈矫正,做到课课过关。

2、针对学情,设置有特色的作业布置方式,如课堂作业、课外阅读词语积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3、自觉主动参与教研、学习、培训活动,努力借鉴优秀教师提高课堂效益的方法,在模仿、比照、内化、提升中不断提高自我课堂效率和教学能力。校内可以“你听我上、我听你上”,进行结对子,校际可以“走出去”,在比较交流中更快提高学校教师的实力。

4、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如每天预习、小结、完成作业;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提出不懂问题与学生交流,向教师请教;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5、积极开展培优扶困工程,有目标、内容、方法、成效等过程记录,设置辅导作业本,充分发挥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课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课内多提问、激励、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

6、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生活,阅读、调查、课外活动、综实活动、文体竞赛,提高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增进亲校近师的情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下阶段我们将依据东教〔2005〕086文件精神,贯彻落实质量监控措施,针对问题和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整改。

(一)学校管理方面

1、加强单元、期中考试成绩的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学校领导要翻阅试卷,公示班科各单元成绩的状况与变化,让领导、教师、学生心中有数,建立质量追踪、跟踪制度。

2、中心小学利用每周一天时间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指导,重点跟踪成绩退步的班级,学校领导也要加强听课,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杜绝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

3、定期或随堂检查教师的常规工作准备情况,不上无备课的课,特别注重作业的设置与批改,杜绝无故拖延作业试卷批改反馈,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4、切实抓好年段质量过关,落实质量跟踪移交制度,克服每学期更换教师,争取1-3年、4-6年小循环,确保质量跟踪的延续性,提高教师责任感。

5、针对部分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能力不高,出台周末作业的设置要求,力求使每次的作业设置都能提高教师钻研教材的实效,并把周末作业作为常规制度加以落实。进行常规检查、质量监控记录做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按文件要求进行评价,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和进取意识。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家长督促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情况,家校多联系配合,不让学生沉迷电视、网吧、游玩,并养成不爱学习不思进取习惯。

7、确保学生的学习时间,加强早读、写字课的管理,促进学生朗读、写字能力的提高,同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作业的完成和培优扶困。加强学生在家学习要求,学生每晚应有1-2小时学习时间,邻近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以相互监督交流和帮助,达到共同进步,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晚自修巡查。

(二)教师个人方面

1、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班生实际、教学实际,提高“双基”能力,教学堂堂清,不无备课上课,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符合教学,减缓坡度,分层设计,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及时批改反馈矫正,做到课课过关。

2、针对学情,设置有特色的作业布置方式,如周末作业、课堂作业、课外阅读词语积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3、自觉主动参与教研、学习、培训活动,努力借鉴优秀教师提高课堂效益的方法,在模仿、比照、内化、提升中不断提高自我课堂效率和教学能力。校内可以“你听我上、我听你上”,进行结对子,校际可以“走出去”,在比较交流中更快提高学校教师的实力。

4、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如每天预习、小结、完成作业;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提出不懂问题与学生交流,向教师请教;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5、积极开展培优扶困工程,有目标、内容、方法、成效等过程记录,设置辅导作业本,充分发挥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课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课内多提问、激励、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

6、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生活,阅读、调查、课外活动、综实活动、文体竞赛,提高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增进亲校近师的情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五、提出几点建议:

1、试卷的导向性、科学性、及时性,确保质量过程监控的有效性。

2、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要求对薄弱学校进行师资调配倾斜,确保教育的公平性。

篇3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于11月12、13日进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5个考场,学生在年级内部或班级内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学生座位最大限度地拉开,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阅卷采取的是初中分学科集中安排教师,确保教师流水批阅试卷,各学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同时采取交叉复查的方法,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教务处统一组织本校教师根据本校教学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很适合我校学生,同时本学期初三年级少部分学科超前教学,为2013年的中考赢得复习时间。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单科成绩相比,分析表已经下发到各班主任),主要体现在下面:

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初一年级各科的均分均达及格,但优分人数偏少;个体差异较大,数学(高低悬差88分,最高100)、英语(高低悬差85 分)、语文(高低悬差85分)、说明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但是特别突出的有,领头效应强。初二年级各科除英语外都能及格,语文学科高低悬差有74分、数学有83分、英语60分。其中语文、数学、物理这几大科的优分人数偏少,英语没有优分人,应在培优上多花工夫。初三年级数学(高低悬差100分)、英语(高低悬差80分)、化学(高低悬差60分)、物理(高低悬差70分),语文较均衡。此外,这次考试初一年级考取220分以上的有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 人,初二年级考取310分以上的有7人,初三年级考取380分以上的有4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3人。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

从期中考试中,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就初三来说,我们的尖子生还不够突出,与我们的目标还有距离,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提高,使我们的第一梯队的学生更具爆发力,争取在最后的中考显现其优势。

(2)、需要进一步提高擦边生的成绩,促使更多的同学进入第一梯队。

(3)、学科中的差科问题相当突出。期中考试中,每班同学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科,差科成了制约我们的同学提高总成绩的“瓶颈”,需要我们去补差。

(4)、有的课容量比较小,而且很少有知识的拓展。

(5)、课堂讲课时学法指导少,学生活动少,有的老师只是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6)、个别老师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沟通交流少,甚至和部分学生形成对立面。

班级管理方面:在平时的检查中经常能够看到,早上不到6:30,有的班主任老师就已经来校进班了,督促学生进行早读。下午上课前早早地来到教室;课间值班,确实付出了很多。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见班主任的身影,班主任老师都能按时到班督促学生。所以,至今为止,初三年级整体情况不错,学习风气比较好。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个别班纪律不稳定,有时班主任老师跟紧了,好一些,班主任老师不在时,纪律就比较乱;还有个别班级就是老师在教室,教室里的纪律也不好,学生自我管理比较差。

(2)学生学习抓得不紧,学习主动性差,还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无所谓态度严重。主动问问题的学生少;学生学习方法较死板;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能有效学习;课后不复习;运用知识不够灵活;缺乏主动性,对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加重视;学生对难题缺乏信心和攻坚精神;学生缺乏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3)、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导致老师上课两头不能兼顾。

教师方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5.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6.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7.学科组内互相学习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科任教师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互相学习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

2.抓实课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 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 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篇4

学校:汉古尔河中心校;学科: 英语 ;

教师:邱丽丽;任教班级: 三年级

一、学生整体情况:(任教本年级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

大多数同学基础知识扎实,对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但是还有个别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掌握知识慢,辅导不及时或者主观不努力)掌握知识能力弱,也有做题马虎等原因成绩不理想。

二、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优秀

及格

低 分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1---4班

138人

77.73

100

24

59

42.75

118

85.50

1

0.007

说明:各学科成绩统计均按卷面总分进行。优秀率(百分制)≥85分;及格率(百分制)≥60分;低分率(百分制)<30分。

三、试题分析:(针对得分率低的多道小题作重点分析,可以自行填加附页)

题号

分值

得分率

典型错误及主要失分原因、采取的弥补措施

听力部分四题

10

80%

听句子判断正误,3小题nice to meet you.大多数学生没有听出来,meet和see应该很容易分清。但是很多同学都做错了。听力练习时时刻刻都得练习

七题单项选择

10

60%

4,5 小题错的最多,不理解 to 和and 的意思。对课文也不熟悉。5小题刚刚学完,学生掌握不是很好,也没有复习直接就考试了。第一次接触has,学生和have很容易混淆。Has练习的也比较少。

八题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英文

10

40%

1,4,5小题错的比较多,学生UK和USA混淆了。选错的很多,对国家单词掌握不好。还有就是三单元的单词,学生对刚学完的单词掌握的还是不够好。需要多多练习。

十题阅读短文

10

篇5

一、从严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辅导和帮教。

二、精心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评价机制要*鲜而活,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种拼搏精神,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篇6

初二5班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单纯从数据上看缺乏闪亮的东西,而任课老师在分析这个班级时,都说到了一个共同的词语,即“浮躁”。我想“浮躁”这个词语,字典义应是轻浮急躁,工作、学习不踏实,其实这正是一种学生的学习状态,体现在学生整体上的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在活动时的精神状态。我们二5班的老师在高度投入时,正因为学生的学习浮躁状态,而使教师投入大打折扣,学生成绩与教师投入不成比例。因此,我们二5班如何从这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关键是要解决好学生状态这个要务。

我最欣赏我校的钟楼,钟楼文化是我校领导、师生职工的精神状态的反应。它的状态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一年四季,日日夜夜,转动不辍,状态尤其好。即使哪一天停电罢工了,过后,给它上上发条,抹点机油,照常执著旋转,奋然前行,踏踏实实,不辜负关注它的所有的人。因此,我们二5班老师应能从中借鉴点东西。

我认为,在诸多状态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和作业状态。

先说课堂状态。

首先,是预习和复习,学生不预习的新授课,状态不会理想;没有复习习惯的新授课堂不会产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理想状态。

第二,要关注各类学生课堂状态,无论是优秀的,还是差的(低水平维持现状,惰性足,不求甚解);无论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沉稳、冷静、寡言,但不求不竞,怎么讲怎么听)。特别还要关注一类思维积极,他们的课堂状态较好,但语言表述不够达意的同学。这类同学有反应快的同时冷却也快的缺陷,浅尝辄止,深入下去还要适时适地引导。

再说作业状态。

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作业永远是必须做的辛苦差事。怎么办?我想:

一是少而精。只有适量的作业才会集中学生作业时的全部注意力;过多,学生就麻木了,兴奋不起来,状态怎能好?要有作业成本意识。时间化费多,效率低下,成本高呀。要降低成本,切实提高学生状态;不能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二是及时批。当天反馈,适量作业应该易于批改。辅导不能滞后,滞后的辅导,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打噎。

篇7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引言

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我国的建筑面积以每年十几亿平方米的速度递增。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如何进行电气工程的质量将至关重要。本文就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原则

1.1 推进实现标准技术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要依照当前社会中对建筑电气标准的全新设计要求,并进一步使用与推广建设施工中先进的改造方案,并且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应该根据实施真实情况,对工程设施和一些较为老旧的设备及时更新、优化整顿、因地制宜,不断推动现代化社会中建筑电气工程在施工设备上的发展与改造。

1.2 加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加强建筑电气材料的管理与质量检测工作,进而更加及时、灵活地引进与采用新的设备材料,实现工程施工质量的发展与进步,积极地改进布置优化方案,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最终使建筑电气工程符合施工设备优化与更新的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协调统一施工规程

建筑电气在对工程设备进行施工或改造的过程中,应对程序于设备建设与更新的流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另一方面,一定要结合工程的环境具体施工条件与特点,做到工程施工地理条件与规范规章的统一,真正坚持因地制宜的开发与建设原则,对环境特点进行最大程度的合理化开发。

2 控制和优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2.1 强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

监理是专业性组织和机构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的工作,当前建立机制已经成为确保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与依靠。要结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实际与设计,建立起施工质量监理体系与机构,在确保机构人员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建筑电气工程监理工作的科学性,既确保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客观体现,又能够做到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2.2 提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要结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实际,以工程的特点、施工的规模和技术的结构为基础,建立起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体系与细则,使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全面而公正地开展。一方面,要根据具体工程质量目标建立管理程序、控制方法、验收标准和调整手段,建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新机制。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施工的差异和特点,重点对电气材料、施工设备、技术准备进行管理,做到对质量基本性的控制。此外,要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确立管理的重点,制定质量管理的列表,实现对质量问题和缺陷分析、统计,以便在确定责任的同时,做到对质量问题的全面控制与处理。

2.3 加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工作要结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针对当前常见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过程控制和管理应该放在如下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应该做好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器件、配件、材料的控制,要建立检查、验收和处理的相关制度,对主要的器件、配件和材料的技术性能进行重点检验,避免来自材料方面质量问题的出现。第二个环节应该做好对建筑电气工程常见问题部位的质量控制,要对隐蔽工程、交叉项目、连接操作等容易出现隐患的部位进行重点、重复检验,做到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第三个环节,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性技术应用要进行重点地质量管理,落实质量责任人和管理权责体系,以实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目标。

2.4 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水平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队伍应该从内部发展可能和发展潜力的开发出发,提升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提升施工工艺水平的基础上,做到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应该结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确定施工工艺的要点环节,进行施工技术、施工环节、黑丝共工艺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要结合现代化建筑电气工程的特点,建立起施工技术与工艺的管理机构,使工艺与技术在体系上和组织上得到落实,做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对安全、质量、成本等目标的保证。在具体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应该以工艺流程为基础,建立工艺水平的鉴定和监控体系,以此来确保施工工艺全面、高效、合理地应用,进而做到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根本性保障。

结束语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细节和技术的集中体现,当前建筑电气工程的功能与结构逐步增加和复杂,客观的需要要求企业必须重视施工的细节、重点与质量。应该从传统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体系出发,确定新时期做好现代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原则与方向,在大胆应用新技术,强化管理与协调工作的前提下,通过监理工作、管理工作,在实现施工过程强化、工艺强化的基础上,创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保障的新体系与新途径,做到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各项目标达成的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宝强.对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18):61-62.

篇8

新世纪以来,随着公路通车数量的快速增加,有关道路桥梁的承载负荷也随之不断增大,这就为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道路桥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必须提高监管力度,从道路桥梁的施工入手,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本文先就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就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及其加强质量监管的措施进行研究。

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而言,其在交通运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并未随着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反而出现了不少质量问题,因而对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 裂缝问题

对于桥梁建设而言,常采用的是钢筋混泥土,但多数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均会出现裂缝情况,严重的甚至发生倒塌,因而此问题已经成为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十分棘手的问题之一,特别对于应用较为广泛的预应力连续刚构梁而言,腹板部位常会有轻重程度不一致的斜裂纹出现,因而如何有效地进行裂缝问题的解决是关系着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分析此问题的成因很多,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混泥土覆盖严密性不足,由于桥梁的腹板中有许多预应力管道存在,进行水泥的浇注时管道附近易导致水泥填充的严密性不足,从而导致蜂窝状缺陷及孔洞等情况的出现,导致腹板处承载强度出现了大幅的降低;二是施工中很难达到有效的预应力,施工时常会因预应力管道放线不够准确而导致管道欠缺圆滑,有些局部容易有弯折情况出现,导致预应力筋实际位置同设计位置有较大偏差出现,造成此处径向力发生突变,并可能导致预应力束断丝滑丝。欠缺预应力也会导致腹板抗剪切能力的大幅度降低,因而导致腹板产生裂缝。

2. 蜂窝及孔洞问题

桥梁建设时另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即局部蜂窝及孔洞问题,此现象一旦发生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桥梁发生塌陷。此问题会导致桥梁承载能力的大幅降低,并导致桥梁结构强度大幅度降低,使其承载能力大幅度降低,对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威胁,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时相关人员未以标准比例为依据进行混泥土配比的调整,加上施工工艺相对较差,不以施工步骤为依据进行施工,有施工问题产生时不进行上报,甚至自行进行操作。二是混泥土配备好后振捣过程不够规范,因而导致混搅不够均匀,导致某些部位的结构密实性严重不足。撤膜后十分容易导致蜂窝及孔洞的出现;三是混泥土模加工过程精度不够,且现场施工时周转次数太多会导致局部发生变形,甚至有漏洞出现造成密封严密性不足而发生漏浆,并导致骨料间隙发生漏浆,一旦浆凝固后就会有稀疏状的蜂窝现象出现。

3. 雨水井及检查井同路面接缝处发生塌陷

道路桥梁施工时因辅助设施通常较多,因而常会将雨水井在行车道路上进行设置,此外,行车道上还可能进行了检查井的设置。若井背宽度较小就较难进行回填夯实,因而导致压实度检查过程较难进行。再加上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力,这势必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导致雨水井、检查井同路面的接缝处有塌落缺陷等情况发生,对于行车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道路桥梁施工中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及其

加强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监管对于确保我国交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防止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的有力手段,加强监管力度对于建筑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提高监管力度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

1. 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为了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首先提高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深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便从根本上确保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并对各个职能部门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具体规范及行为制约的制定。

2. 制定有效的质量监管方案

桥梁工程施工前应先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方案及其质量监管计划的制定,这样可以提前将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可能存在的疑难点找出,并制定有力的措施来节省资金,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3. 建立质量监管体系

进行桥梁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制定时,应囊括设计图纸的施工、以操作规范为依据进行施工以及质量标准的检查及验收等,此外,还应包括各部门间的抽查及内检工作、复查、交接、备案等工作,对责任划分进行明确,以防事故发生无法搞清楚责任,并对质检环节进行完善,确保工程材料同设计方案相符,施工过程以规范要求为依据进行。

4.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系统

此外,因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客观因素,会对桥梁工程的质量带来威胁,因此桥梁施工过程中应长期进行质量监测系统的设立,以便为施工结束后桥梁的运行及养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使其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使用。

结 语

篇9

1 外用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

1.1 致病中药及其制剂 外用所致发病的中药品种复杂,大致可分为单味药物、多味药物和外用制剂3类。外用制剂可分为自制、制剂和成药,而成药又分外用贴剂和外用擦剂。根据所收录的资料,致不良反应的中药及其剂型有90余种,见表1。

表1 外用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各类中药、制剂及其构成

1.2 发病类型 在477例患者中,临床诊断均以症状体征或病情发展为依据。按照《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整理归类。除过敏性休克外,多数过敏反应均以皮肤损害为主,经概率计算法分析,发病率依次为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型红斑、植物日光性皮炎,见表2。

1.3 发病类型与外用中药及其制剂的关系 498例患者中,以皮肤损害为主者485例,占总发病数的97.38%,绝大部分为接触性皮炎,共469例。斑蝥制剂外用所致者5例,并出现肾脏损害,其中2例出现肾衰、休克、死亡;鸦胆子制剂外用所致者2例,2例都出现过敏性休克;非皮肤损害仅有过敏性休克者13例,2.61%。在引起接触性皮炎的药物中外用制剂者最多,共407例,明显多于新鲜单味或多味药物外用者(P<0.01);而单味或多味药物的生药、煎液及浸出液外用致病则明显少于直接接触外用者(P<0.01)。外用制剂中与白酒、酒精和醋等辅料合用的自制制剂发病的有276例,明显多于复方成药及自制膏霜致病者(P<0.01),但前者几乎均为引起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而后者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居多(P<0.01),见表3。

表2 发病例数及其构成

表3 各类型发病与外用中药及其制剂的关系

3 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

致病中药注射剂及发病类型: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日趋增多,仅次于抗生素,在不良反应中又以变态反应最为普遍。见表6。转贴于

表6 致病中药注射剂及发病类型

4 内服中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目前,中药、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变态反应较为普遍,中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可致机体过敏物质很多。一般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两种,完全抗原多为大分子物质,如动物蛋白、多肽等,进入人体内能直接使人体致敏;半抗原为小分子化学物质,而大多数中药为低分子量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必须先与某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作为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引起机体对该种药物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化学药物或生物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完全相似,均属抗原—抗体反应或抗原—淋巴细胞反应,与用药量的大小无关。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4.1 病人的个体差异 有些过敏体质的人,能对很多抗原物质产生过敏。年龄、性别等因素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不良反应在小儿和老年人中较常见。如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变态反应与性别有关,男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这可能与女性对复方丹参注射液致敏原的敏感性较高有关(待研究)。特异性遗传特性,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关系,有人统计52例用穿心莲、蚯蚓、柴胡、云南白药等药物致药疹的患儿中,有38例患儿的父母单方或双方有药物过敏史,17例父母有药疹史。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统计资料,老年人常常是药害(drug misadrentures)的主要受害人群,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减退,尤其是肝脏血流量减少,肝脏微粒体的药物氧化酶活力下降,药物经过肝脏时代谢能力低,使得血液中药物浓度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引起不良反应。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药物的器官,老年人较年轻人肾功能大约降低46%左右,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的分泌、重吸收率均下降,使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水平呈降低情况,药物清除半衰期延长,机体组织及血液中药物浓度会有不同水平的增高,因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用药量应为通常成人的50%。中药也应如此,特别是苦寒药、泻下药、解表发汗药、活血化瘀药,具有毒性的药物应用时更应注意其用药剂量,药典中对黄连、龙胆草的定量为3g以内,解表中药不超出10g,泻下药不超过3~6g,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1994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中,对中药的每日量都有规定:如制半夏3~9g,苍耳子3~9g,蜈蚣3~5g,吴萸1.5~3g,川楝子4.5~1g,重楼3~9g,刺蒺藜6~9g,蛇床子3~9g,全虫3~6g,水蛭1.5~3g。对特殊的28种药品,如砒霜、生草乌、生附子、洋金花、生甘遂、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水银、轻粉、红粉等,需要严格按要求用量,否则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就无法解释,会被示为知法犯法。

4.2 药物因素

4.2.1 中药注射剂达不到质量要求 注射剂的致敏与其有效成分提取的纯度有关,若注射剂不纯,或加入的其他赋形剂含量过高,则可增加致敏率。在中药材中,鞣质是致敏的主要因素,鞣质是一种多元酚化合物,从平均分子量(一般>1000)及结构看,进入机体后极有可能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结合成更大分子的复合物,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同一中药制剂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制剂工艺不同,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不一致,有试验表明:不同厂家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同种输液配伍,其体外溶血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含鞣质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在一定浓度下均能使血浆蛋白产生沉淀,使红细胞变性、变形或破裂呈絮状沉淀,而经提纯的不含鞣质的注射液制品则无上述反应。

4.2.2 中药的本身成分所致 蛋白质(尤其是大分子)进入体内,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如清开灵注射液中,牛黄、水牛角最有可能成为抗原或半抗原物质而造成过敏反应。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素、咖啡酸的衍生物聚合或酯化为甲苯二羟基化合物,其结构与鞣质相似,对蛋白质也有不同程度的结合作用,因此也可能是致敏原因。

4.2.3 中药材品种来源复杂 中药品种复杂,一药多物是影响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的一个特殊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一种中药常有多种基源,药物基源品种不同,所含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等也会有差异,如同一味中药“木通”有“川木通”和“关木通”之分,川木通生产生于四川、贵州等地,毒副作用小,关木通产于东北三省,内含马兜铃酸A、B、D及其衍生物,用量在6g以上就可能引起肾损伤,临床上有10g以上关木通内服造成急性肾衰、紫癜性肾炎等的报道。

4.2.4 随意加大剂量 中药剂量的确定多依据传统经验,对药物成分的各种性质、体内代谢过程、量效关系、极量、中毒量等研究工作滞后,加之临床上随意加大剂量,若剂量过大,生理活性强烈,超出机体的承受极限,必然产生毒副反应。

4.2.5 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 中药注射剂与输液或其他中药、西药注射液混合后,可改变其有效成分,或使杂质析出,或改变不溶性微粒的含量,因此临床上如不注意配伍禁忌,就会增加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种不良反应一是微粒含量增加,二是溶血引起。如茵栀黄注射液与葡萄糖氯化钠(GNS)注射液或者0.9%氯化钠(NS)配伍时,黄芩苷的含量下降,微粒增加,故不宜配伍;黄芪注射液与葡萄糖氯化钠或 0.9%氯化钠配伍较稳定,与5%、10%葡萄糖配伍时,稳定性下降,故宜2h内滴完;双黄连粉针剂,不宜与含钾的复方葡萄糖液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不同液体配伍时其体外溶血率也不同,比较合理、稳定的是10%葡萄糖注射液。中药注射剂作为输液时如过度稀释也可影响助溶剂或稳定剂而改变药物溶解度,导致分解或沉淀,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人对中药注射液在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行了观察,中药针剂配伍后,不同粒径的微粒有倍增现象;配伍0.9%NS注射液后,微粒数明显小于配伍GS的微粒数,除受中药本身成分复杂的影响外,GS本身的分子量大于NS也有关。因此建议临床配伍时应以0.9%NS为主,若需要和GS配伍,则以5%的GS为好。中药制剂一般禁与西药配伍,也不主张两种以上的中药制剂配伍。

篇10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 安装质量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047-02

在进行电气工程安装工作的过程中,新老工作人员的交替造成了专业技术流失的现象,老员工不断被年轻的新近员工替代,而新员工往往缺乏工作经验,并且专业理论了解的也不够全面,进而无法保证工作质量,使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上存在安全隐患。

1 发展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意义

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电气工程俨然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没有了建筑电气,整个建筑物就如同没有了生命的生物,丧失了所有的生气。以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为落脚点,不但包含了排水和土建,而且更包含暖通安装以及电气安装等。由此可见,电气安装工程是一项内容极为复杂的工程,并且作为整个建筑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与施工过程中的另外一部分环节定要紧密联系,尤其是项目当中的电源连接以及避雷设备的安装等,都需在进行具体操作前对其A埋。另外,电气工程安装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定影的工程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关于电气设备的要求也逐渐变得个性化,进而推动相关电气安装工作向更加复杂化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对自身专业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全面减少和解决安装环节产生的问题,从而保障人们关于建筑物的高性能需求[1]。

2 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和材料监管方面的缺失。因为对于相关设施和材料的管理缺失,造成了建筑项目中的电气设计以及安装环节故障频发。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材料设备采购时没有充分行使其监管职能,进而引进了大批问题材料,最终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整体效果。所以,建筑企业内部应加强相关设备与材料的监管力度,并在材料进行使用前进行仔细的检查工作,确保整个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

(2)电气线路的设置不符合其设计。电气线路不按照预先设计进行铺设,是目前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过程中最为常见,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一般通过几大方面体现出来:①建筑项目当中部分材料不按照预先设计进行使用,建筑管道内部存在大量毛刺,同时管壁的厚度以及总体直径数值不达标。②大部分电气工程在其周边都需要设置线路凹槽,进而经过在其周边常常发现一些狭小的缝隙,在进行线路布控的过程中,隐藏在水泥中的线路管会因周边的缝隙而暴露在表面。③部分材料中线路的表面保护层较薄,造成线管堵塞,并且出现众多线管聚集在同一处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所以,施工人员应对相关问题进行高度重视,进而保证电气管线的设置与预先设计相符合[2]。

(3)进行电气安装时常遇到瓶颈。安装工作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计安装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也就增加了整个建筑的投入成本。大体表现在工作人员进行具体操作时,常会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例如:配电箱高度数据过于模糊,很多配电箱都被发现被嵌入凹陷的墙体中,那么一旦箱内产生杂物,就会使配电箱自身的防腐功能受限。另外,目前发现很多相关设施都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且伴随着设备表面破损的现象,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进行仔细核查,极易将配电箱和弱电箱交叉设置的情况。而且,在建筑内部的浴室,其电气设备的安装细节更加容易被忽视,进而引发相应的触电事故,也就无法保障建筑用户的使用安全。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一定要本着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遵照相关要求,保证电气安装的质量。

(4)电气工程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过低。在进行电气工程安装工作的过程中,新老工作人员的交替造成了专业技术流失的现象,就是说大批具有丰富工作阅历的老员工不断被年轻的新近员工替代,而新员工往往缺乏工作经验,并且专业理论了解得也不够全面,进而无法保证工作质量,使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上存在安全隐患。

3 提高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质量的有效措

(1)提高材料和设备的监管力度。首先,应加强关于相关材料的管控,在工作人员进行材料的购进以及运输等环节中,一定要本着谨慎的态度,从而对所有投入使用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把握。另外,一定要加强相应的监管工作,使施工方人员与监理人员联合起来,共同对相关材料实施质量监督,并细化彼此职责,突出检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共同定期监督工作。将材料的监管落到实处,确保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

(2)加强对线路铺设标准的规范。工作人员在进行线路铺设前,应当确认线管线路的全面检测,具体包括线路的长短、厚度以及相关材料的具体规格。针对电气工程中防火区的空隙,要注意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提前先将其利用防火材料进行全面的封口。针对水泥中设置的配线管,一定要确认其体表保护层的厚度高于15 mm,针对消防类线路,其体表保护层厚度应确认在高于30 mm要求。关于每条线管的具体设计,应确认不同线管间距的畅通度,保证方向朝上的线管完成全面封堵,从而规避堵塞线路管的问题。一旦线管的内径超过20 mm,就要利用金属类导线管,防止3根及以上数量的导线管产生交缠的现象。

(3)对员工实际操作进行规范。在刚刚开始进行电气工程的安装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本着谨慎的工作态度,将配电性的具体高度进行精准化确认,然后再将其固定,随即利用钢筋绳索进行再次固定,进而防止配电箱发生移动或者变形等相关问题的产生。在完成配电箱的安装过程之后,还要将整个设备的底端部分进行加固,使设备体表的金属外壳可以与地面上的对应设备间保持一定的平稳度,进而避免或减少由于设备表面连电而造成火灾等事故。针对建筑物内部的浴室,更要注意加强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确保严格依据其规格以及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相关工作,从而促进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进行不断提高。

(4)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想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就要从其整体素质出发,对于相关设计来说,要先将电气工程的设计类专业人才进行立体化培养,保证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得到充足的实践机会。与此同时,应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到岗之前的系统性综合训练,以此为基础,构建对应考核制度,只有完成考核的员工才能够进行相关工作,进入工作岗位后,要求原有企业员工对其进行实践中的经验教授,确保新进员工可以获得足够的学习机会,进而在日后进行独自操作时能够保证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从而促进整个建筑电气工程安装工作整体效率的提升[3]。

4 结语

建筑电气工程作为整个建筑项目打当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其具体的安装工作内容是极其复杂的,电气工程不同于其他建筑工作环节,其本身具备相应固定的要求,而这些元素也正是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质量的基本保障,相关人员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不然,一旦任何环节产生故障都极易为人们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进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影.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居业,2015(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