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时间:2023-04-27 08:2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

篇1

一、我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总体形势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相当一部分外向型出口加工企业关闭或停产,全国房地产业严重不景气,煤炭价格急剧下跌,矿山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导致我地相当数量的在外务工人员失去就业岗位返乡,不仅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农村的和谐稳定带来很大压力。据县人劳局劳务办的统计显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返乡农民工的总数为***人,占全县外出务工总数的9.99%,截至3月27日,全县尚有5***名返乡农民工尚未重新就业,占全县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97%。

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年初以来,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一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劳务经济产生冲击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了对劳务经济的领导;二是通过召开大型劳务洽谈会,加大了有组织输出的力度;三是提前开工了一批本县的建设项目,积极与***项目方协调联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四是立足本地农村产业的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投入农村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五是创造宽松环境,指导、帮助一部分有头脑、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累计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小额贷款***万元;六是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措施在乡镇和村级组织得以落实,已经取得或者正在显现效果。**、**、**、**等乡镇积极与***项目部联系沟通用工信息,认真搞好有意参与***项目的返乡农民工的报名统计工作。**、**、**等产业大镇积极引导部分返乡农民工从事畜牧、养殖等绿色产业的规模经营。**镇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村二组***利用10多年在外务工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投资***万元建设**厂,建成投产后,可就地吸收返乡农民工130人。**镇**村采取组织返乡农民工参与***项目辅助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使返乡的农民工人人有事可干。从目前来看,农村的社会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

二、返乡农民工的要求和应当注意的几个倾向性问题

在调查中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目前返乡农民工对政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要求政府提供可靠的用工信息,继续加大有组织输出的力度。加强与***项目、***等建设单位的联系,使他们能够就地就近解决再就业问题。

2、部分打算留在家乡从事农村产业规模化经营的返乡农民工,希望政府在小额担保贷款和扶贫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

3、部分青年返乡农民工希望政府提供“订单式”就业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技之长,便于今后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

4、有回乡创业能力的务工能人要求政府对他们的创业给予招商引资同等的政策支持。

5、乡(镇)、村两级要求县上积极争取实施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移民等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就地消化转移一部分返乡农民工。

同时,调查组在调查中也注意到当前在返乡农民工这个群体和乡镇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

1、缺乏对国际金融危机长期困难的应对准备,相当一部分返乡农工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快就会过去,缺乏长期战胜困难的心理负荷。

2、依赖、等、靠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不愿回到土地务农,等待政府想办法安置他们,观望等待,坐吃山空。

3、对再就业薪酬的心理预期值过高,特别是原来在矿山企业打工的返乡农民工,现在大钱没处挣,小钱又看不上。本地有一天30-50元薪酬的工作不愿干。

4、乡镇对返乡农民工的底子不清,担心如实统计上报会自找麻烦,影响当年工作考核。因此造成有关返乡农民工的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县上的宏观决策。

5、村级组织对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引导亟待加强。

三、我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务经济收入在我县农民纯收入中占据绝对比重。农民工就业问题事关千万个家庭的生计,也事关全县农民能否持续稳定增收,大量返乡农民工没有正当稳定的职业,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妥善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当前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十分紧要的问题。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优化服务,切实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认真调查摸底,掌握真实情况,以利于县上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在调查中掌握的返乡农民工的数据、情况与乡镇统计上报的数字、情况有较大出入,我们分析一方面与基础统计工作不实有关,一方面也与乡镇担心真实统计会自找麻烦、影响乡镇的考核有关。因此,建议县上拿出相应的办法,鼓励乡镇统计真实数字,上报真实情况,以保证县上根据真实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建议在全县开展一次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返乡农民工统计调查摸底,不仅要掌握真实数字,还要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培训需求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同时,建议解决村级劳务信息员的报酬问题,加强劳务信息和数据统计等基层和基础工作。

3、多措并举,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是加大有组织的输出力度,继续有组织输出一批。我县劳务经济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扩大有组织的输出。因此,要继续坚持两眼向外的战略,既要密切与我县劳务输出老区的关系,又要扩大与新区的合作;既要发挥县乡两级劳动服务机构的枢纽作用,又要发挥务工能人的带动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有组织输出。二是加大协调,借助***、***等重大项目建设消化吸收一批。当前,***项目建设业已开工,县乡两级要积极利用援建关系,与***建设承包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尽可能地吸纳本地劳务工从事非技术性劳务。同时,要力促***项目尽早开工,吸纳一批返乡农民工。三是要加大本县建设项目的争取力度,利用农村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生态移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地就业一批。四是绿色产业转移一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务工能人回乡参与绿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兴办绿色企业,就地转移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同时,要用好扶持政策,扶持部分返乡农民工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五是组织技能培训一批。教育引导青年农民工不要逆势而动,盲目外出,在全社会就业岗位不足的情况下,加大有组织的技能培训力度,让他们潜下心来,学习掌握一门劳动技能,为今后外出谋取更好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要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培训科目,提高培训质量。由于我县人人技能工程启动于200*年,在200*年以前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建议加大对这部分人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在培训期限的安排上,多办短班。在培训科目上,应当采取“菜单式”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工种我们就培训什么科目,学员要求培训什么科目,我们就培训什么科目。在培训内容上,应适当减少理论,增加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内容。使广大适龄青年只要经过培训,就能成为一名熟练工人。六是扶持创业带动消化一批。要着力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鼓励在外闯荡多年,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创业能力的能人回乡创业,带动消化一部分返乡农民工。

4、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为返乡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首先,对返乡能人创业在领导上给予高度重视,对投产后可以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的,在领导精力上应当同招商引资一样重视,实行一个企业一个领导包抓,一套班子服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切切实实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其次,县上应制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以招商引资的同等待遇对待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在项目申报、用地审批、资金信贷、税费减免、供水供电等各方面进行扶持;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第三,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建议适时组织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召开座谈会和项目对接会,宣传县上的优惠政策,鼓励有一定资金规模和技术实力的返乡人员独资或联办企业,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篇2

一、安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安阳市总人口441万人(不含滑县),其中农业人口327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02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135万人,目前已实现转移就业134.2万人,其中就近就地转移74.5万人。近年来,安阳市大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返乡农民工创业人数分别为6791人、2089人、2015人,累计创办实体4879家,带动就业43908人。2014年元月至9月新增农民工创业人员1600人,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20人。随着安阳市城镇化率的逐步提高,预计每年增加10万人左右在城镇就业或创业。

二、安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创业优惠政策落实难、可操作性不强。安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安发〔2009〕4号)文件上,虽然制定了有关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登记注册、经营场地、员工招聘等方面积极提供服务,并给予为期三年的扶持,扶持期内可参照就业再就业政策规定享受税费和小额担保贷款优惠,并要求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信贷支持,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落实难、配套细则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创业园区功能完善,各项优惠政策较易落实,进入园区创业即可享受;而没有进入创业园区的农民工创业者,多数没有享受优惠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遍布城乡,只有少数进入创业园区,创业扶持政策惠及面窄的问题较为突出。

2.资金筹措难。主要是目前商业贷款融资门槛高、成本高,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一般对农民工创业项目贷款把关严格。从安阳市农村信用社了解的情况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没有特别优惠措施,贷款利率上浮最高可达1.1倍,享受基准利率很难。在担保政策上,对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自住房等抵押贷款政策不到位,贷款一般要求找公务员、教师等自然人担保,并且手续繁琐、期限长,增加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难度。而安阳市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门槛进一步提高。从2013年10月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要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必须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而农民工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要在当地实现稳定就业半年以上,并有固定住所,失业后才能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实现创业者,才能按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3.创业培训项目针对性不强,培训目标任务不明。目前安阳市创业培训主要依托安阳市就业训练中心,针对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培训。由于受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对参加创业培训意愿不强、认识不高,再加上适合农民工创业培训的项目不多,同大学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相比,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存在组织难度大、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另外,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导致责任不明、培训动力不足、培训工作乏力等问题。

4.农民工创业能力相对较弱。主要是受自身素质能力的制约,普遍存在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对市场分析判断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措施

1.政府各级、各部门要创新工作方法,研究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人社、财政、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在国家、省、市扶持创业政策基础上,结合安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特点,从经营场地、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登记注册、税费优惠、员工招聘等方面入手,研究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措施,把政策措施向创业园区外推广,切实解决全市创业扶持政策覆盖面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护航。各县(市)区要结合辖区实际,加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把创业服务向乡镇街道延伸,方便返乡创业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使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得到落实。

2.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一要充分发挥安阳市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在促进农民工创业中的抓手作用。小额担保贷款有手续便捷、贴息、惠及面广等优点,对农民工在创业初期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要降低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门槛,在“就业失业登记证”没有实现城乡普及的情况下,允许农民工创业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出具返乡创业证明,基层人保所把关,即可认可;允许农民工以房屋等自有财产做担保等措施,把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农民工创业政策落到实处。二要发挥金融机构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要落实中国人行安阳市中心支行《关于安阳市金融支持全民创业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涉农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创业活动的信贷支持力度。要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成为金融支持农民创业的重要形式。要增加商业性个人创业贷款发放力度,重点做好返乡农民工“个人助业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等。要灵活运用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根据农民工创业主体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浮动利率政策。要结合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和办法,比如在担保政策上,除要求有公务员、教师等自然人担保外,要允许农民工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自住房屋进行抵押贷款,把金融机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作用发挥致最大。

3.开展创业培训,搞好创业帮扶。一要加强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要从创业意识、创业项目、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入手,通过创业培训切实提升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和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率。要扩展创业培训项目,除开展好适合农民工创业的种植、养殖、装饰装修、餐饮等培训项目外,并逐步向机加工、机修工、电子装配等高技术项目扩展,提升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层次和档次。要制定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的考核办法,明确目标任务,解决培训责任不明、动力不足的问题。要积极争取省人社厅的支持,力争在有条件的县区增设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使全市创业培训资源布局更加合理,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的需要。二要搞好创业帮扶。要健全完善创业帮扶体系,在市、县(区)都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基础上,加强乡镇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把创业帮扶逐步向乡镇、社区(村委会)延伸。要发挥安阳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县、区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创新帮扶形式,建立适合农村、农民创业的帮扶措施,逐步建立标准化、规范化运作模式。各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要开展好农民工创业项目推介评估工作,搞好后续服务。要建立创业帮扶志愿者服务队,把专家学者、创业能人等吸收进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项目运作、项目生产、项目营销等创业指导。要发挥全市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作用,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创业服务网上预约、创业者与指导专家互动交流等服务。

篇3

一、返乡创业女性总体情况

从返乡创业女性创业前从业情况看,返乡创业女性中除小部分是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外,绝大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较低,返乡创业女性外出务工主要从事劳动强度较大、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和职位。

二、返乡创业女性的主要作用

(一)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农村就业压力。返乡创业女性创办的企业中,第三产业(服务、商贸)占34.2%,加工制造业中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91%。这些企业吸纳了大量当地农民就业,其中大部分是女性,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返乡创业女性带回了先进的创业经营理念和生产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调整了整个农村经济中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二是调整了农业内部即农(种植业)、林、牧、渔之间的比例关系。从事第一产业的返乡创业女性,都选择了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如畜禽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经济林栽种、一体化综合种养等,引领着我市农村传统农业中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种粮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返乡创业女性所创企业经营状况普遍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不同程度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创业女性致富不忘乡亲,她们资助贫困学生、捐赠孤寡老人、修桥铺路、建村办公楼,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返乡女性创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资金短缺。一是创业初期缺乏启动资金。虽然政府对小额贷款制定了优惠政策,但由于手续繁琐、担保困难等原因,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女性在返乡创业初期,大多都是依靠自筹或亲戚、朋友的借款来作为启动资金。二是创业发展中扩大生产缺乏资金支撑。返乡女性创办的企业大多起点较低,资金积累较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想扩大生产,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撑。尤其是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的企业,更难得到银行贷款。42.6%的返乡创业女性认为“资金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原因。

(二)缺乏人才、技术。一是缺乏人才。返乡女性创办的企业,工人来源大多数是吸纳本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由于我县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企业在招工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掌握技术的能力较差,企业在劳动力技能培训上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金。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技能型、知识型、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缺口也进一步扩大。二是缺乏技术。返乡女性创办的企业,生产技术主要来源于创业者在务工期间所学并通过其本人对外传播和扩散,这在创业初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企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对技术的需求也随之上升,自有技术已渐渐不能满足需要。

(三)创业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近年来灌南县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一些影响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还偶有发生。另外,由于市场竞争尚不规范,某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扰乱市场运行秩序,无序竞争、经营缺乏诚信、道德失范等现象还存在。

(四)自身因素。一是返乡创业女性自身素质较低。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二是由于受传统社会分工的影响,女性往往需要承担家务、抚幼、养老的责任,特别是在生育、扶养和教育孩子上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由于身负事业与家庭两副重担,妇女在劳动强度和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比男性更大。三是女性缺乏创大业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在经营中不求大、只求好,不求快、只求稳的保守思想,会使她们错失一些企业发展的机遇。四是女性在应酬社交事务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

四、推动返乡女性创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解决资金难题。针对女性返乡创业普遍存在的融资困难问题,建议政府在“服务”二字上做文章,努力寻求促进妇女创业发展的融资贷款新方法,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返乡创业女性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把服务妇女创业落到实处。

(二)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培训体系,依托“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劳动力培训项目,开展面对广大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网络,畅通劳动力供求渠道,为企业解决用人难题。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篇5

近年来,一些先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务工、经商中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锻炼了胆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在亲情故土的感召下纷纷回家乡办厂经商,或从事农业规模经营和开发性生产。目前,该县外出务工人员先后有612人返乡创办企业468户,吸纳本地富余劳动力7000多人,年创总产值1.2亿元。

今年有所不同,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返乡农民工增多,但大部分为辅助型劳力,年龄偏大,技能偏少,资金短缺,家庭困难,返乡人员生活和精神压力较大。*县信用联社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

一是扩大授信范围,搞好延伸服务。*县信用联社紧紧抓住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调整信贷结构,扩大授信范围,对中小企业、个体业主、工商大户、退伍军人、大中专学生、进城进镇商铺、摊点等进行授信,凡是符合条件的、愿意通过信用社贷款致富的客户均进行授信。

二是提高授信额度,搞好跟进服务。开年以来,该联社组织2个专题调查组,深入各乡镇了解农民工返乡情况,对返乡“能人”进行登记,对有创业意愿农民工的进行造册,通过县劳动就业局查找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采取跟进服务等措施,及时解决其资金需求;同时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分别增加授信额度,公务员贷款授信从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创业户可以通过公务员担保获取贷款;返乡创业业主贷款授信从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对中小企业实施最高额抵押,使不同层面的客户都能享受贷款的支持。1月份,对新星塑业、吉祥养殖场、雪王食品柜厂、义军油脂公司、饼干厂等15家返乡创业户,发放1200万元贷款支持。

三是创新信贷产品,搞好差别服务。该联社为支持好、服务好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在原有的金融产品基础上,重点开发了“企业联保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公务员消费贷款”、“便民致富贷款”、“公司+农户”贷款、“111工程”贷款、“担保公司保证”贷款等新的便民贷款。“企业联保贷款”可以实行强强联保,强弱联保,但不得弱弱联保;“公务员消费贷款”除了公务员自身贷款外,还可以为他人担保;“111工程”贷款是一项鼓励农民工返乡搞好小规模养殖的贷款,即鼓励每户养1头牛、10只羊、100只鸡,信用社贷款在1-3万元。截至目前,全县有5个社启动了“111工程”贷款,帮助返乡农民在家也能致富。

*诚镇青年*外出务工学会了电子机柜箱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回到家乡投资创办了*县飞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最高额抵押和企业联保等方式,及时从信用社获取信贷资金280万元,使其生产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目前该公司占地3000平方米,资产总额近1000万元,解决返乡民工60多人。*县屏山镇25岁的张见文利用在外务工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开办了*县峻林机械有限公司,信用社再度进行贷款支持,使该公司不断发展。目前该企业解决返乡人员70多人,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

篇6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 新模式 反乡农民 创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地、分阶段地转移,即采取梯度转移模式,一般认为转移层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二是农业外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以及城镇中的二、三产业的转移。前一种转移方式农民从事相近产业,转移成本相对较低,就业风险相对较小,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后一种转移方式,转移成本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大,但这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转移成本全由农民个人支付,那么剩余劳动力很难得到消化,转移的目的很难实现。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分析

返乡人员创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方式,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实施“凤返巢”工程,建立绿色通道,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创业,本地企业比外来企业可以更好地消化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本地企业员工的稳定性相对增强,反过来也促使了返乡创业人员更好地发展。

目前,全国大约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近500万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和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据有关部门测算,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尽管目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人数还不算多,但这些人能量大、创新精神强,代表着发展的方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正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首先,农民工进城就业形势严峻。城镇就业压力比较大,而农民工在大中城市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城市非技术性简单劳动岗位基本饱和;城市生活花费大;农民工子女在城里读书必须回家乡参加升学考试,由于各地区教材不统一,影响升学;一些企业对务工人员年龄有限制,超龄劳动力被迫返乡。其次,农民工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农民工在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本,学到了从商和经营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渠道,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认为返乡创业成功的机会较多。据调查,农民工有5万元就可以做生意,有10万元就可以办企业。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行业与他们务工的行业基本相同,比较集中于食品、农产品加工、餐饮、建筑、采矿、运输等行业,他们在城里打工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对返乡创业具有重要作用。第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缺少人才。农民工返乡创业,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流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类型。农民工返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返乡农民工在政府支持下,兴办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起来,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兴办二、三产业。许多返乡创业人员利用在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工作的经验与技术,积极发展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配件配套企业,促进了产业发展的合理分工。三是成为经纪人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购销、传播信息以及开展技术承包、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跑流通联市场、兴建特色种养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等,发展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四是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会及村民理财小组。据报道河南省固始县,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投资办企业的约占34%,搞种植、养殖的约占42%,成为经纪人的约占6%,担任村干部的约占1%。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作用。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对新农村建设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一是带回了先进生产力。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先进理念,都是农村难以自发产生的,既需要外力注入,又需要内力吸纳。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把外力与内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打工时掌握的资源与家乡的资源整合起来。二是开拓了就地转移劳动力的门路。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三是形成了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返乡创业者来源于农民,又反哺农业。他们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通过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商业的有机衔接与结合,有效开拓了市场空间,从而带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成为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四是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般都集中在集镇和县城,既增加了集镇和县城的实际人口,又增加了经济总量、扩大了税源。这是一条低成本的小城镇扩张之路。

同时,农民工回乡创业也拓展了回流农民工的就业途径。农民工回乡创业不少属于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的转移,企业所使用的工人,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半数以上是从沿海打工回来的农民工。这就解决了回乡就业农民工随着年龄增长所产生的家庭团聚,照顾老小的实际需要,延续了他们产业工人的生命,成为他们新的就业途径和收入增长点。

农民工回乡创业更开辟了不发达地区农村中年以上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不发达地区农村中年以上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不充分一直是农民收入低下的一个主要难点。根据对301个村的调查,季节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为15.7%。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没有就业的,平均每村就有243人,同时还有9%左右中年为主的常年富余劳动力。回乡农民工创办的一些劳动密集、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吸收了这部分既难以外出打工,也在当地缺乏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就业,为他们提供了低门槛、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子。从江西、河南、安徽的实地调查看,回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有的雇佣三四十岁的农民就业,有的工人就业年龄可以达到50岁以上。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资金缺乏现象普遍。返乡农民有的身怀技术,有的了解市场。虽然农民工返乡时也积累了一定资金,但流动资金、发展资金短缺,贷款困难,这已成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普遍面临的最大障碍。调查显示, 80%的人认为回乡创业最缺的是资金。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自有资金、私人借款占大部分,政府和银行支持的资金不到三分之一。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金融制度和服务满足不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需要。

2.自身素质“先天不足”。回乡的农民经历了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洗礼,能力有所提高。但大部分人只有中学、甚至小学的文化,“先天”不足导致综合素质不高,无法应对创业的考验。

3.势单力薄难“担纲”。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多数是个人行为,家庭式的创业模式,单枪匹马地干,势单力薄,形不成合力,抗风险能力差。一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差,难有大的作为。

4.熟练技术人才“难招”。大多数回乡创业人员反映管理、营销、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难招,并已成为企业提升发展的障碍。回乡创业的人员出身农民,创业地大多在乡(镇)、村,创办的实体大多属微利项目,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偏低,难以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加之,创业地的生活水准、环境和物质文化条件等缺乏竞争优势和吸引力,导致外地人才和劳动力不愿来,本地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则向外流失。

5.经营理念落后及配套产业滞后等也是摆在回乡创业农民眼前的难题。当前,农民工回乡创业还普遍存在经营理念、企业管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制度建设等不适应的问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弱,后续发展面临难题。这一道道“坎”,直接影响着回乡农民的创业。创业失败的返乡农民,有的不得不重新回归耕地,或再次外出打工,甚至成为无业游民。同时,他们的失败也对其他一些欲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回乡创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知识不足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营销观念比较落后,市场开拓能力比较差。大部分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多数地方农民工回乡创业处于自发状态,政府和有关部门更重视劳务输出,而对农民工回乡创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引导扶持。

三、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措施

1.提供政策服务,营造宽松创业环境

根据返乡创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了使返乡创业政策更加灵活,更加实际,更能有效增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吸引力,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凡是外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都可以参照执行,凡是符合本地区实际,对返乡创业有利的措施办法都可以大胆试行,逐渐完善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体系.在政策导向上,坚持降低门槛、放开限制、减少干扰的方针,按照一切从快、从优、从好的原则,根据返乡创业投资额的不同,在土地使用、厂房租赁、产权手续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在所得税、增值税、行政规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强对返乡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用优惠政策构筑返乡创业的“助推器”,为返乡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

2.加强舆论宣传,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

为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联谊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广泛开展与外出农民工的交流和联系,听取他们的呼声、要求和建议,传递投资环境、返乡创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信息,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对返乡投资创业者政治上给地位,事业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创业者,授予“创业之星”、“优秀企业家”等光荣称号。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对返乡创业的典型进行大力宣传。通过长期不断的舆论宣传,让外出务工人员形成“打工不是长久计,创业还是家乡好”的共识,激发他们返乡创业的热情。

3.提供优质服务,为返乡创业者排忧解难

一是加强纪律约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设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制定管理制度。对返乡创业企业实行领导联系制、责任追究制、办事时限制和首问责任制,加强对干部的管理,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招商形象”的良好氛围;二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联合工商、税务、劳动、公安等部门,依托行政服务中心,简化手续,限时办结,帮助返乡创业人员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打造“保姆式”服务平台;三是进行跟踪服务,深入企业了解其在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政府为推进返乡创业工作,要成立了返乡创业管理办公室,落实专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由政府出资免费为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协助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实施创业培训,开展创业服务

为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创业能力,区相关部门举办了各种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创业训班,全面提高创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还积极联系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专家教授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会计、融资、项目论证、法律维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参考文献:

[1]杜敏.关于农民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8.

[2]范蕾蕾.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有可为.农家科技,2006,12.

篇7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暴发和蔓延,一大批农民工特别是女农民工开始返乡。如何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作用,引导他们创业发展,事关就业、事关民生、事关稳定。为了解我市妇女返乡创业现状,探索促进女性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到来,最近,我们通过走访座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市女性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返乡创业女性基本情况

(一)在返乡创业女性的比例上:闲散在家的居多、自主创业的少。从调查情况看,返乡的妇女多以居家务农为主,能够自主创业的比例有限,能够创大业的返乡女性更是微乎其微。在我们走访调查的返乡女性中,只有15.6%的妇女返乡后实现了创业发展,而企业规模达到10万元以上的只占3%。

(二)在返乡妇女创业的领域上:从事传统和三产行业的多,从事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少。女性选择资源型创业和传统服务行业创业较为普遍。返乡创业妇女中从事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等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占48.4%,从事商贸、餐饮、家政服务等传统行业创业的比例占46%,而现代服务业和工业制造业仅占5.6%。

(三)在返乡创业女性的年龄构成上:中青年女性多,4050人员少。调查显示,××市女性创业者在25-34岁创业的人数最多,占45.5%,其次为35-44岁,占27%,25岁以下和45岁以上开始创业的人数相对较少。

(四)在创业资金来源上:自筹资金比例多,银行信贷比例少。返乡女性创业的初始资金一般以自身积累资金和借款为主,我们调查的创业女性中只有18%的在初始创业时得到过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且多为小额信用贷款。滚雪球式的积累是返乡女性创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二、返乡女性创业的作用

返乡妇女创业,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转变,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先进理念,都是农村难以自发产生的,既需要外力注入,又需要内力吸纳。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把外力与内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打工时掌握的资源与家乡的资源整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与发达地区的对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思想观念的对接。通过返乡妇女创业,将逐步改变部分人头脑中存在的陈旧落后观念,引导树立新的开放、竞争和市场经济观念。二是市场的对接。外出务工妇女在外工作期间掌握了外地的市场变化、市场需求等各种信息,返乡创业不仅会带回资金和技术优势,也将带回市场信息与竞争优势,拉近××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三是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对接。“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返乡创业将把先进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带回××,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返乡妇女创办的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到创办企业总数的91%。这些企业可为当地农民提供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三)形成了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返乡创业者来源于农民,又反哺农业。他们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通过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商业的有机衔接与结合,有效开拓了市场空间,从而带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成为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

(四)激发了妇女创业的积极性。返乡创业女性不仅带回了资金、技术、信息和市场,更重要的是给农村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全新观念,破除了禁锢女性创业的传统思维。她们的创业成功,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激发妇女创业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女性投身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行业中来。

三、返乡女性创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资金瓶颈制约了返乡女性创业。一是创业初期缺乏启动资金。返乡妇女创业的资金来源,一方面靠自己在外打工时的一些积蓄,但数额往往不大,另一方面主要是依靠自筹或亲戚、朋友的借款来作为启动资金。虽然政府对小额贷款制定了优惠政策,但由于手续繁琐、门槛较高、担保困难等原因,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二是创业发展中扩大生产缺乏资金支撑。返乡女性创办的企业大多起点较低,资金积累较慢,在创业过程中要想扩大生产,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撑。尤其是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的企业,更难得到银行贷款。调查中,56.2%的返乡创业女性认为“资金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原因。

(二)素质偏低束缚了返乡女性创业。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程度不高。外出返乡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我们调查的返乡女性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1%。知识的匮乏及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决定了她们创业的能力和创业的积极性;二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大多返乡女性创办的企业采用家庭式管理模式,思维方式传统,经营观念落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三是创业目标不高。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返乡创业女性中不少人“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比较严重,满足于现有规模,满足于小有成就,没有远大抱负,不愿进行二次创业,不愿追求更大发展,致使她们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信息馈乏阻碍了返乡女性创业。一些返乡女性在外学到了一定技术,积累了一些经验,回乡后也有着创业的愿望,但往往对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不能准确把握。有的虽有好的创业意图,但对市场需求不甚了解,不敢投资;有的因创业心切,急于求成,在信息不畅的情况下,盲目投资,达不到理想的投资效果。信息的缺失不同程序地影响着返乡女性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也决定了创业者的成功率偏低。

(四)传统观念禁锢了返乡女性创业。由于受传统社会分工的影响,女性往往需要承担家务、抚幼、养老的责任,身负事业与家庭两副重担,致使女性创业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艰辛。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和生理因素也使女性在创业时容易产生依赖、自卑心理。有资料显示,女性有创业意愿的比男性有创业意愿的要低9.6个百分点。在我们调查中,有56%的女性表示根本没想过创业。而已创业的女性,也普遍存在的不求大、只求好,不求快、只求稳的保守思想,致使她们错失一些创业发展的机遇。

另外,目前政府没有出台专门、系统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少数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返乡女性创业的积极性。

四、推动返乡女性创业发展的建议

(一)营造有利返乡妇女创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在返乡妇女中要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创新创业精神,鼓励创新、竞争、拼搏,坚决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落后观念,更新女性“等、靠、要”的就业观念,引导她们树立处处可创业、行行可创业、人人可创业的创业观念,激励女性敢创大业、勇创新业。在全社会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女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宣传“男女都一样,女人照样当老板”的观念,努力营造鼓励返乡女性创业,支持返乡女性创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二)优化返乡妇女的创业环境。返乡创业妇女能力、财力和物力都非常有限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既要鼓励创办大而强的企业,更要通过制度创新和实施各种优惠政策来引导与扶助创办数量众多的小型、个体企业。政府要根据返乡妇女创业所处的不同时期和所进行业的不同门槛,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小做多”和“做大做强”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实行“五放”,即:放宽政策、放开领域、放低门槛、放胆实践、放手发展,为女性创业提供一个较为自由的市场空间;二是要降低女性创业成本,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税费征收行为。参照引进外资的税收减免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着眼现实、立足长远,先引导、鼓励和扶助企业发展起来。要逐步取消对返乡女性创业的一切收费和罚款项目,对返乡妇女投资经营经济实体,特别是对经营个体、微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实行“零收费”政策;三是维护合法权利。进一步加大维权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影响和破坏妇女返乡创业发展的人和事,切实维护返乡创业女性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篇8

【关键词】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 新型农民 就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各种高素质技能型技术人才[1]。迫切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作为与区域经济关系最密切、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主动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成为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

第一,社会和情感基础。高职院校70%的学生来自农村,有回归农村创业和就业的社会基础。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他们首先是个“农民”,他们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生活体验和感情。他们的内心是热爱家乡的,热爱农村的,他们了解农村,关注农村,对农村的发展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技术和素质具备。从人才培养规格上来看,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在技术和素质上具有成为“新型农民”的条件。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经过三年的大学学习,掌握了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他们视野开阔,头脑灵活,又具有创业的勇气和干劲,具备了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良好的发展空间。新农村建设为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和创业机遇,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舞台,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2]。据全国农调总队调查显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在农村大专以上人员应不小于4%,那么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农村每年要增加200万大学生。可见农村是吸纳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市场[3]。

同时,国家和社会为了支持和引导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把他们的就业需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为他们提供了有力的农村就业保障。

第四,就业压力大。就业压力大是导致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回农村就业的客观原因。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每年高职毕业生呈增长趋势,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有限的,出现(高职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势必会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再加之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产品”销路堪忧。这些使得本身综合素质较差的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就业情况更不乐观。

二、影响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因素

1.农村状况是影响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返乡就业的首要因素

首先,农村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人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用人不规范,高职学生在工作中不被肯定和接受,也无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缺乏事业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挫伤了高职毕业返乡就业的积极性;其次,农村的待遇差。相对城市工作环境而言,农村工作环境不仅艰苦,而且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福利不能保障,这使得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差的高职毕业生放弃返乡就业。最后,就业岗位偏少、创业环境不成熟。

2.对农村情况缺乏了解

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虽然在农村有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但其实对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和相关政策却知之不多,了解比较少。大学三年中,在学校宣传教育,课程设置、校园活动等方面对农村情况、农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的都比较少,只有在大三后半学期布置“三支一扶”工作时,高职学生才有些了解[4]。因为不了解,很多高职学生对农村的印象还是“封建的、落后的、保守的、艰苦的”,所以他们认为返乡就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这也是影响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因素之一。

3.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错位

很多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好,父母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供其读书。因此,农村(生源)高职毕业生背负更多的家庭及社会生存压力,对工作期望值过高,他们希望找到一份工资较高、待遇好、环境佳的好工作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未来生活,而不愿返乡就业;另一方面,他们及其父母都认为毕业返乡就业是非常丢脸的事情,因此宁可被城市边缘化也不愿意返乡就业。

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还存在办学定位不够准确,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办学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办学规模盲目扩大、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对农村基层人才培养模式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人才需求还没有做到科学有效地衔接,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并不适应高职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现实需要,这是影响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因素之一。

总之,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在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和农村基层对人才亟切的需求,要想实现农村籍高职生真正成为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有效就业,除了农村籍高职生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政府、农村、高职院校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5]。农村基层就业不仅可以让高职(农村)生源毕业生更好的发挥长处规避短处,更好地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振强.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14(8):100-101.

[2]桑雷,马蕾.高职农村毕业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3):14-17.

[3]杨竟.引导高职毕业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创业者[J],中国农村教育,2010(3):32-33.

[4]刘晓辉,刘晓音.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74(36):111-112.

[5]桑雷,高职农村毕业生有效就业的现实考量[J],继续教育研究.2012,3:24-26.

篇9

联想到当前炒得火热的农民工返乡的问题。伴随着金融危机,直去年年底到3月份,全国有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专家预计。在今年4~5月份,随着企业用人市场饱和,将会出现第二批农民工返乡大潮,数量如此庞大的返乡农民工,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不“差钱”。想自主创业,可担心资金不够;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姓毕的姥爷”。想找门路。可没有人情关系。这样的他们如何能走向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呢?

看着有钱人下海创业,我们的返乡农民工兄弟就只能望洋兴叹了吗?其实不然。针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困难这一情况,自2008年底到如今,国家及时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放贷减税、免费技能培训、财政补助等;此外还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加强信息引导和创业指导,健立起了全面促进返乡创业的组织保障体系。此外。现在小本投资,收益稳定的适合农民创业的项目也不少,特别是种养殖等产业,在农村切实可行,前景可观,而且政府还给予额外补助。在这样的机会和机遇下,“差钱”的你其实也能创业。

湖南的赵宝国就是一个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功创业的例子。

2008年初,在家种了十多年田的赵宝国不甘平庸。随着村里的几个朋友来到广州,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做活儿,刚开始的时候凭着自己的踏实和肯干,倒也挣了一些钱,但自从6月开始,他所在的建筑工地由于经济危机和楼市低迷,开发商的资金跟不上了,到10月份不得不中途停工。没办法,逗留了半个月也找不到其他的工作,赵宝国只好失望着回家了。

在家里过完年后,赵宝国便跟老父亲商量:现在外面经济形式不好,工作难找,可仅靠守着家里的几亩田生活也不是个事,我想找找门路。自己做点项目,既能照顾到家里,也能赚点钱。父亲也赞成他的想法。只是就家里的情况,能有什么钱投资项目呢?这时赵宝国读初中的儿子在旁边说:电视上说了,现在个人创业可以申请5万元以下的小额担保贷款,养殖种植的,政府还有额外补贴呢……赵宝国顿时心里一动:我何不弄个猪场养猪呢,现在猪价这么好。他分析了一下,修猪场倒是可以找信用社贷款。只是猪的口粮就不好想办法了……有天他去离家两里地外的酒店打酒。看着店主家里毛光油亮正在吃着酒糟饲料的猪,他突然有了主意,要是养猪结合酿酒,用酒糟养猪,那岂不是不仅节约了养猪的成本,还多了卖酒的这笔收益?只这样传统做酒的利润低,也不够效率,他通过多方面的打听,了解到一本机械的“新工艺”酿酒养猪技术是同行业里面最先进的。在一本机械学习技术回家做酒养猪致富的不计其数。于是他向村里申报了酿酒养猪的项目,获批3万元贷款,盖了一座50m的猪舍,再前往一本机械学习酿酒养猪技术,学成后购得一台IOOB的设备回家。

篇10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和大家一起研究分析当前就业工作形势,共商促进农民工培训、就业的方法措施,寻求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县内企业用工问题的双赢之策。刚才,与会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一些意见和建议很有针对性,对我们抓好这项工作很有启迪。下面,我结合大家的观点,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

当前,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实体经济所受到的冲击范围越来越广,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许多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裁员、关停、倒闭等现象。我县虽然尚未出现企业大规模裁员问题,但是农民工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截止元月13日,我县已有14328名农民工返乡,除了7445人节后要回原单位上班,还有近7000人要重新寻找就业岗位。随着春节的临近,预计还将有大量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返乡。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大家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充分认清做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和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全力抓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和就业工作。

1、组织农民工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就业乃民生之本,而职业技能的高低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县是人口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打工人员不少,但其中相当多的人缺乏一技之长,没有“手艺”,不能适应企业要求,无法顺利就业,即使就业,也只能靠卖力气赚点“血汗钱”,从事一些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收入较少。一旦遇到企业裁员,这些人就会首当其冲。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学得一技之长,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实现充分就业,实现农民向市民和产业工人的转变。

2、组织农民工培训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分析当前我县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种植、养殖,实现增收。二是劳动力转移增收。目前,我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必须培训农民。抓好农民工培训,对促进农民增收能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帮助没有工作的人找到合适的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二是可以让有工作的人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就业层次,获得更高的收入。

3、组织农民工培训是解决企业缺工、助推经济跨越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全县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众多企业纷纷落户,企业用工量持续增多。据统计,全县700多家企业和2万多个体工商户共吸纳从业人员7.6万多人。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企业用工需求相对减少,但目前仍有52家企业申报缺工3268人。这些企业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管理和经营人才,更需要大批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认真组织返乡农民工培训,不仅能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而且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二、要精心组织农民工培训就业的各项工作

一要统筹县内培训资源。要确立公办教育培训机构为县内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导地位。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中学等公办教育培训机构要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服务本地企业用工为宗旨,围绕我县新上项目和重大技改扩能项目,添置教学设备,引入师资力量,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引导社会培训机构培训返乡农民工。要运用财政补贴资金,引导定点培训机构围绕县内企业用工需求和发展高效农业需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经过培训的学员到县内规模骨干企业就业的,政府对培训机构可适当奖励。要挖掘行业职校办学潜力。农业、建设、工会等行业职校在完成本职培训任务的同时,要充分组织城乡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按照实际培训人数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要推动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各类企业要积极利用自身条件开展职工上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给予培训补助。

二要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要扩大培训范围。劳动、教育部门牵头,对城乡所有新成长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农业部门牵头,对所有适龄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扶贫办牵头,组织对农村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企业与培训机构合作,对在岗职工实施轮训;镇村组织和相关部门要共同配合,对全体返乡农民工提供一次减免费培训。要拓展培训内容。在帮助返乡农民工掌握实用技能的基础上,增设就业指导、诚信教育等课程,提高参培人员就业竞争能力。要延长培训周期。对部分培训专业由短期培训调整为中、长期培训,增加培训课时,提高培训效果,缓解就业压力。要突出高技能培训。举办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竞赛,评选出“阜宁县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并给予适当奖励,激励职工提高技能。

三要突出返乡农民工培训就业。依托全县27家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农民工培训补贴、阳光工程补贴、扶贫培训补贴等政策,积极动员、组织返乡农民工和县内符合就业条件的培训对象参加技能培训。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岗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改扩能新开工项目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农业技能。县将出台鼓励返乡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政策措施,免费对返乡农民工中的低保对象、零转移家庭劳动力和城市规划区内被征地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有培训要求的返乡农民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培训,促进尽快就业。正月初五,县政府将组织一次集招聘洽谈、创业项目推介、培训机构招生、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四位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洽谈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各镇区要加紧对县内外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并对接、沟通,把用人单位用工的人数、类别、要求、待遇等向社会,使更多的返乡失业人员知晓,为他们及时找到合适工作提供方便。

四要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全面落实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把返乡农民工失业转变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要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激发创业热情。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流转收益。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引导掌握了一定技能、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农民工主动创业,投身发展高效农业。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技推广、包装运输、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服务企业,实现返乡农民工的迅速就业,并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增收。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劳动保障部门、各相关镇区要帮助他们接续社会保障,特别是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接续工作。开发区、澳洋工业园、东益经济区、阜城工业集中区等要建立一批创业培训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提供项目开发、项目融资等“一条龙”服务。

三、要切实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要加强工作协调。县将成立返乡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仇书记、周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工办,定期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农民工就业等工作进展情况,研究会办农民工就业等相关问题。

二要明确各自职责。农民工工作面广量大,既要各自履职尽责,又要相互协调。请农工办牵头负责农民工工作的政策制定、工作检查考核、部门工作协调等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农民工返乡情况的调查登记,组织返乡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创办二、三产业的培训,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工作;农林部门负责做好返乡农民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创办种植、养殖基地的创业培训;教育部门配合劳动部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扶贫办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做好贫困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及时拨付农民工培训补贴。镇村要及时、准确掌握返乡农民工的时间、人数以及春节后的就业打算,动员并组织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暂时遇到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用好“五减四缓三补贴”政策,通过采取加强培训、轮休和适当缩短工时等措施,稳定职工队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并争取扩大生产,吸纳部分劳动力。要发挥种养大户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

三要严格督查考核。今年,要将返乡农民工的情况调查、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工作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督查和服务相结合,真正做到每项工作有人干、每个环节有人管,切实将责任和压力分解传递到相关人员。农工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切实承担起组织指导、督查推进的责任,深入企业、深入农村,全面了解情况,全过程搞好服务,全力做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做到旬旬有普查汇报,月月有督查通报,全年有考核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