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27 08:2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

篇1

一、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载体传统老旧

“无纸化办公”的新风已在强调节约公司成本和追求现代科学管理的现代公司的拥护下发展良好,但作为事业性质的医疗机构,尤其是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的公办医院,财政支持使其对于办公用纸这类“小事”觉得不值一提。当前还有很多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材料为纸质材料。纸质材料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很高,且不易保存,多年之后质量会大打折扣。

(二)管理路径不够通畅

档案管理涉及各行各业,尤其是人事档案设计的范围更广,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档案熟悉花管理也成为必然。由于纸质材料的信息传递单一性,纸质材料的信息只能通过人工转移、物物交接甚至需要亲自抄写的传统方式传递,因而其管理路径不够通畅。

(三)管理意识稍显薄弱

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便是管理意识,由于人事档案管理不具有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作用,其隐性的对于组织的帮助又不容易被察觉,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岗位总是备受冷落,单位对于管理意识是薄弱、落后且不易进步的。

(四)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首先,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聘用上属于能力较弱型,扮演着“文件袋保管员”的角色,工作能力、工作效率较低;其次,医院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忽略直接导致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思想散漫,在新型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出现时很少主动学习。

(五)管理效率严重低下

综合以上几点,当前大部分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处在“人—纸”阶段,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人工操作,传递性差,准确性低。查询、转移、归类、审核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步错步步错”的情况,甚至造成人事档案损坏,严重影响人事档案管理效率。

二、医院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时代,利用数字化信息开展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严重病症上补一剂良药。数字化信息开展工作既要求被管理物的数字化,更要求管理者的数字化,因此,利用数字化信息开展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双方主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者的数字化

俗话说“事在人为”。倘若配备先进的管理设备而没有先进的管理人才同样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要先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者数字化。目前我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者老龄化严重,计算机水平普遍较低,很多尚处于只会开机、打开文件夹和网页的阶段,因此要及时更新换代,培养、储备档案管理和计算机水平都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二)医院人事档案设备的数字化

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者的数字化相比,设备的现代化要求看似比较容易,其实不然。科学的管理系统、管理软件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只有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客观条件方能提高水平。

(三)医院人事档案与管理者二者的数字化信息标准统一化

数字化信息的有效利用一定要建立在标准统一的基础上。比如数据库标准统一化有利于医院科室之间、部门之间、院所之间的数据体系更完整;应用技术标准统一化有利于整个医院人事档案技术处理可以做到无缝衔接;管理标准统一化有利于医疗体系人事管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交流;信息统计标准统一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

三、医院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一)打开思想,改变思路,高度重视

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传统老旧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医院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忽视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一个组织的隐性能量,故而对其软硬件、人工的水平和素质要求偏低。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要从思想抓起,人事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想重视程度,对于其工作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新老交接,提高标准,培养人才

老一辈医院人事档案工作者的确在之前多年的工作中贡献过卓著力量,对他们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要看到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象已经逼迫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平需要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为我们的管理工作添砖加瓦。要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岗位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可通过专业人事档案管理培训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包括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业务技能和信息安全学习,其中计算机操作即使最基础的要求也是最关键的技术手段核心,努力培养合适的新型人才。

(三)两件更新,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硬件和软件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含量直接关系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对计算机核心技术的依赖性较高,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匹配同样不容忽视。首先,要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的环境管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对外部环境有一定要求;其次,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计算机软件必将经常更新。然而软件技术的更新却有可能与硬件设施不匹配,从而导致原有数据的流失,不利于人事档案管理。

(四)队伍建设,注重安全,注意稳定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医院数字化信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团队实属不易。队伍建设前应确保数字化信息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否满足岗位要求,数字化工作是一项充满安全保密性的工作,需要团队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其次,由于医院属性较为特殊,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建成之后尽量确保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在不必要换岗和流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医院人事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既有利于熟悉业务,又有利于队伍的稳定性。

四、实现医院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创新

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需要新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基于建立国家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的构想,本文提出了未来人事档案管理“三位一体”模式,即国家人事档案管理中心集中进行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和人事档案网络共享管理。

(一)建立医院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云数据库

《关于改变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议》早在07年就被提出,阿里巴巴公司提出的“云数据”技术也已应用多年,但是至今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数据处理技术都没能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体现出应有的作用。建立医院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云数据库已成为利用数字化信息开展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首要创新点。

(二)建立医院人事档案网格化交叉体系

以传统的医院人事档案母系统为基础,建立涵盖医疗人员户籍、社保、成长、信用等方面的子系统,并完成网格化信息交叉。体系的完善既帮助医院人事信息的全面汇总,又可帮助医院内部人才的选拔和干部的任用。

(三)学习利用新技术新方法

信息技术发展虽然迅猛,但由于信息技术引入人事档案管理领域起步较晚,各项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并没有借成熟的信息与电子技术而加快。我们应当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学习其他领域或者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用在我国医院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中。软件上可使用大区域通用的高级别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数据标准统一,数据转换流畅,提高医院人事档案工作效率。硬件上可依据实际需求和工作环境情况选择配置相应的数码产品帮助人事档案数据信息电子化。技术上引进先进技术,如射频、芯片、磁条等数据存储、读取技术,既可以帮助大量电子信息的处理又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存储的长期性。

五、利用数字化信息开展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注意的问题

(一)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利用数字化信息开展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延伸性、进步性。需要长期不断的与时俱进、跟进学习,同时要勇于超越现有技术,愿意摸索,敢于突破。要紧紧盯住时代最前沿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将其运用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实践之中。这其中既是一个环境更新、人员学习的复杂过程,也需要医院对于此项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财力帮助。

(二)牢记根本,不忘初心

篇2

当今,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因此,以数字化手段做好新时期的人事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既是新时期人事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信息化和现代组织人事工作的必然要求,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但长期以来,人事档案管理主要为人工作业,近期虽使用了计算机,但由于其内容的保密性,推广情况较差,造成其数字化程度对比同时期其他领域相对落后。现存的信息形式没有统一规范,信息记录的流程不科学,使得信息内容不全面,不能满足对人员个体的微观管理和对人员群体的宏观管理的需要。具体情况有如下几点。

1.1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滞后,泛用性不强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对通用性信息进行管理。但目前,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统一的规范文件,各地方自行开发的软件的不兼容使信息不能互通,制约了数字化进程的推进。

1.2人事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是基础工作内容规范化、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人事档案业务管理基础较差,案卷保存质量不高,人事档案管理无统一标准,当前的制度一般仅着眼于某一地区、部门,使数字化建设的全面实施困难重重。1.3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落后人事档案管理的技术标准、工作程序标准依旧是人工工作时期制定的,尚未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方面进行考虑。目前,越来越多的文件资料是以信息存储设备形式出现,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适应人事档案数字化的要求。

1.4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数字化的信息系统管理需要有较高知识层次和掌握了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目前,许多单位和部门缺乏高素质人才,既掌握档案管理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缺。

2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目标

既然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时代的需要,那么要想通过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建立现代化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2.1日常业务管理实现日常人事档案工作中对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转递、统计和查阅等业务内容,应主要由四大功能组成:档案案卷管理、档案材料管理、档案审核及系统维护。

2.2数字化档案采集数字化档案采集系统应主要负责对纸质档案材料的数字化采集处理,提供目录整理、信息采集、数据审核3大功能,并可利用现化代网络技术实现多人多客户端的对多本档案、不同材料的同时采集,实现高效、快捷的档案数字化采集。

2.3数字化档案网上查阅数字化档案查阅系统是以专用资源网为网络基础,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在组织系统内部实现本地及远程查档、阅档功能。在系统安全方面,有如下三点设计:

(1)可按日期、时间或长期有效等多种方式完成阅档授权。

(2)对阅档过程进行详细的日志记录。

(3)信息采用加密信道传输等多种方式,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3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应用软件应统一应选用中央组织部推行的,建立在《信息结构体系》基础上的系统软件,避免造成数据结构混乱和上下级数据无法沟通与共享。制定文本、照片、声像等资料的相关采集标准,统一文件格式。同时,对系统所涉及到的其他应用项目,也要制定统一标准,确保信息共享的兼容性。

3.2应使用先进技术构建数字化系统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会使用到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建立数据库时,应采用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克服图像和视频数据容量大引起的调用速度慢等问题,以便在信息数据大量增加情况下,保证信息的调用、管理、更新和存储。应注重数据源采集和后期制作的质量控制,宜采用高清扫描仪、数字杜比和DVD技术录入照片、音频、视频,确保信息资源的质量。要预先考虑利用互联网与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连接,满足应用软件实时升级的需要。

3.3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的计划与完善要根据系统建设的迫切程度、资金、网络规模等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和建设目标。

(1)拟定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选定或开发系统应用软件。

(2)进行资料数据的采集与录入,建立规范化的信息报送、录入制度,丰富信息资源库。

(3)在试运行的基础上完善、改进和提高,收集整理出现的问题,召开专家研讨会,集思广益,提出改进方案。

(4)加大资金投入,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推广成功经验,提高覆盖率。

3.4突出多部门、多方位联动,加强上下级和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外部档案信息涉及到上级主管部门、基层单位、横向部门;内部则涉及多个管理职能部门,信息内容包括班子建设、管理、任免、档案、教育、统计、考核和考察进而党员统计等方面。因此,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突出多部门协作、多方位联动的特点,制定高效合理的信息采集、维护和使用制度,明确界定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权限和义务,形成规范、有序、统一的运行机制。

3结语

篇3

一、人事档案数字化的意义

1.减少查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干部档案查阅,基本上都是先根据姓名查看档案号,再根据档案号调出档案,然后手工翻阅,如果要查询一本比较厚的干部档案,查阅人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数字化电子档案只需要在计算机的人事系统上输入姓名直接查询并按所需查阅内容点击查阅,只需要几秒钟就能调阅一本档案。实现了快速查询和检索,使干部档案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2.节约干部档案的管理成本

过去,要提高档案的利用率,通常都是用增加档案人员和办公费来实现,导致档案的管理成本大幅增加。而数字化电子档案管理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省了纸质档案信息在保护或修复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设备与耗材的费用,避免了人员的浪费,也节省了库房硬件环境所需的费用,极大地降低了档案的管理成本。

3.有利于对档案原件的保护

将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信息,既方便了利用,也减少了翻阅对纸质档案的伤害,保护了档案的原件,避免纸张发黄变脆、字迹褪色等现象,使档案能长期或永久保存,有效地保证了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延长了档案材料的寿命。

二、医院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途径

1.通过医院网上招聘系统,建立完善的干部信息网络基础数据收集流程管理。

一是统一字段的设置。求职者在填报求职信息的过程中,通过系统设置的列表框、复选框等方式,对字符类较统一的项目作属性限制,避免录入过程中出现差错,如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籍贯、简历时间等,同时也通过众多的数据验证程序,验证输入数据的合法性,数据库表字段的设置也会设置一些限制,如果误差太大,也一样会在提交过程中提示无法执行,从而促使求职者检验并更正数据。提高数据精确度。

二是细化个人信息模块。在个人信息模块设置上,根据干部档案的十大类的分类要求进行设置,求职者在录入信息时,特别在个人履历、资格证书、获奖情况、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在校学生工作任职情况、家庭情况、证书图片上传中必须进行细化填写,以便于入职后的人事档案系统的丰富与建立。

三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为招聘工作提供了丰富多彩,效用优良的媒质,以多媒体记录招聘人员信息,以其信息量大、高密度存储、便于使用等诸多优点,成为我院招聘工作中一大亮点,为医院选拔人才提供了可视、可读的信息,摆脱了以往记录个人材料单一的纸质文字记载,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生动全面记录各专业考生网上视频面试信息、考场面试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面试官评语及评分,临床科室考核情况、心理测试分析、专业理论及英语考核、体检情况、招聘考核小组意见及录用批示等材料,针对档案实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如纸质、照片等材料,通过高速扫描仪进行数据的采集、压缩、储存等数字化处理,成为各录用人员统一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将档案实体上所负载的信息保留下来,准确、完整、真实记载各类人才原始的档案资料。

四是整合人员数据,医院网上招聘系统与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实行无缝对接,建立入职人员电子档案。

2.建立审查监督机制

在干部电子档案收集的过程中,注意把好“三关”:一是审查关,人事科和人事档案室严格履行审查手续,从电子档案材料形成开始就把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作为人事电子档案材料鉴定和取舍的标准。二是程序关,人事电子档案形成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既有组织形成的材料,也有个人提供的材料,严格遵守个人上传证件材料与个人档案记录一致的原则,忠于真实,杜绝弄虚作假。建立个人诚信记录及职业信用记录,使之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信用资本。三是处罚关,严肃处理档案材料中弄虚作假或故意不作为两种极端行为,对伪造档案,篡改档案等行为给予严厉的制裁。

三、医院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成效

1.为“知人”“善任”提供全面的材料

由于电子档案中记录的是干部的个人履历情况、诚信状况、干部在录用、考核、专业技能、专业资格、科研成果、晋升、培训教育、奖惩情况、工资福利、健康状况等方面情况的记录,改变了以往人事档案内容单一的模式,注重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特征,通过对入职人员绩效以及信誉做出的评估,建立员工翔实的个人职业信用档案,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详尽的材料,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稳定干部队伍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

2.个别材料向个人公开增加透明度

通过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输入职工姓名及工号和密码,实现人事档案远程化查找和利用。把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中除一些组织考察材料、群众意见汇总等涉及保密的档案仍要继续保密外其他一些非保密信息向个人开放,如履历表、年度考核表等自己填写的表格,对这些信息个人只有查阅权利而没有修改权利。在一定范围内开放档案,保证职工对档案的知情权,便于档案的利用,促进档案的完整、真实和透明。人事档案信息部分向个人开放,不仅方便了职工对档案的利用,而且增强了公众的档案意识,对人事档案工作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使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3.减少对纸质档案的伤害

通过扫描仪把纸质的原始档案中利用频率高、利用价值高的档案材料传输到计算机中,形成个人档案信息基础数据,有效保护纸张载体和字迹,利用部门或上级领导可根据需要进行查阅、打印、摘录,避免反复调用原件,更好地保护实体档案。

4.数据共享,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多个平台进行访问,为不同部门提供各类人员基本信息的共享。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支持人事管理部门的管理,为综合研究分析本单位人员信息,开展高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和人才选拔工作提供帮助,为人事部门科学的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更方便领导调阅,为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人员信息,有利于人才的挑选,通过实时服务,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和人事档案利用效率。

5.实现人性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篇4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重馆藏、轻利用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很好适应现代组织人事工作的需求,正在饱受非议。人事档案数字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关注。对于档案材料的数字化处理,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我国则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所谓人事档案数字化就是把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加工,将其转化为可以储存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和数字文本。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纸质档案模式,实现无纸化运行。人事档案数字化通过授权可以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具有容量大、占用空间小、易保管、查阅信息快捷、减少原始纸质档案破损、可多人在线查阅、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实现人事档案数字化势在必行。

一、全面推行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1.缺乏全国统一技术标准的人事档案数字化软件

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就是把纸质档案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分类标准先进行分类、编码,扫描后以电子版形式储存在各种介质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通过技术手段,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到电子版人事档案的内容。由于我国的人事档案数字化起步较晚,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目前全国尚无一个统一标准的软件或权威部门来统筹规划协调管理人事档案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及资源共享等工作。很多单位为了使用方便,自己开发软件或服务外包,由于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不同,致使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标准不统一,格式不尽相同,相互独立,各自为政,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处于孤立、分散的状态之中,形成信息壁垒,资源无法共享,将来很难纳入国家统一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大数据”平台的管理之中。

2.专业管理人员匮乏

长期以来人事档案总是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正如人们常说的“档案工作用起来重要,用罢忘掉”的尴尬境地,很多单位领导并不重视此项工作。人事档案工作是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但只停留在了口头上。由于受编制、资金的限制,专职、专业管理人员少之又少。人事档案数字化具有涉及的信息量大、涉密程度高等特点,根据《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实行人事档案数字化,档案部门应同时设置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员、安全审计员,实现涉密应用系统“三员分离”。目前许多单位一下无法配备这么多的专业人员,只能是一种构想。

3.耗时费力,重复建设

由于人事档案具有动态性的特征,每年都有大量诸如年度考核表、聘期满考核表、工资表、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干部任免材料、学籍材料等散材料入档。首先,档案管理人员要仔细甄别,去伪存真,要做到取之有章、拒之有据,确保人事档案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为了保证整卷档案内容的完整性,还要对散件进行分类编号、编注页码,然后才能进行扫描。

在进行数据扫描时,为保证扫描图像的质量,真实再现档案原件的内容,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基础数据的质量,一方面要求电子文档里面文字、表格、公章图像等必须完整清晰,没有黑边,留白适当,杜绝页面歪斜、尺寸失真、曝光过度的图像进入数据库,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同步共存,相互印证;另一方面,由于档案材料形成于不同时代,纸质良莠不齐,老旧脆弱易碎。档案材料用纸改版前,纸型大小不一,材料格式不规范统一。如20世纪90年代前,许多高校的成绩表,就是一本小册子,这让工作量无形中倍增,笔者的单位员工学历高、职称高,每卷档案人均扫描350页。加之以前档案整理装订为了美观要求四边齐,几乎所有的档案材料都被剪切和裱糊过,扫描时只能小心翼翼地剥离裱糊纸。因此,耗时费力,工作量大。

扫描只是人事档案数字化发展迈出的第一步,为了能早日实现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各单位还需要投资开发软件、架设局域网以及系统运行维护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二、推进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议

1.建立国家级的大数字平台

国家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尽快制定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各种标准规范。研发统一技术标准软件,对网络环境中数据库格式、人事档案信息的存贮和著录格式、网络体系结构和信息处理界面等工作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并在全国推行。例如美国国家人事档案部门就开发了先进的人事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软件进行管理,采用先进的缩微技术来存储每个公民的人事档案信息,从而节约了大量储存空间。借鉴国外文件中心等先进经验,建立起国家级的人事档案大数据库平台,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各单位设专职联络员,周扫描、月上报每名员工近期形成的档案信息材料,逐步将各地分散的档案信息数据连接起来,既可避免各地因重复建设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又可以实现全国人事档案信息共享。国家通过公民身份证代码和人事档案号,使数据库里的档案数据与每一个人信息关联,从而无论人员如何流动,都会处于国家数据平台的监控和管理之中,使得数字化、网络化的人事档案具有无与伦比的“记录性”和“追溯性”,真正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从而有效地遏制“人档分离”的现状。

2.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实现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目标,领导重视是关键。实现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无论是档案材料电子信息积累,还是软件的开发、系统平台的运行搭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不可能一次性成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技术和资金。要把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列入单位整体发展规划,充分认识到现代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实施,才能实现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大数据梦”。

3.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人事档案数字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档案信息化建设亟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人才,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全方位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管理人员要转变档案“你送我装,你来我查”的“守摊式闲人”的陈旧观念,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档案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新引进人才要注重其专业背景,诸如力争引进具有档案和计算机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引育结合,对现有的非专业背景的员工,要加大专业技能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不但精通人事档案业务知识,而且还熟知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拓宽服务视野,更好地为新时期组织人事工作服务。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强化;档案管理;设想

一、现状分析

目前,公司干部职工(不含中层以上干部)档案计3290卷,其中干部人事档案971卷。在职职工档案1886卷,离退休干部档案913卷,辞世干部档案419卷。公司设兼职人事档案管理员1名,负责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归档、整理、入库、排架、转递、提供利用以及档案的保管保护。长期以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属于传统的、封闭的、松散的管理模式。一直沿用手工操作,档案工作长期处于繁杂、冗长的拆、装、查、找的状况,尚未充分发挥先进的现代代技术手段,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落后于时展的需要,既不利于档案的保管利用,又影响工作效率。在档案内容上,受传统的人事档案内容的影响,还有人认为人事档案主要是记载个人思想政治及隐私方面内容的档案,仅供组织考察了解时所用。部分档案中反映干部基本情况的履历、考核、学历等1O项材料有空缺,尤其是一些表彰和处分材料散失较多。对职工业务能力、专业特长及科研的成果、论文论著、获奖情况、工作业绩等材料记载得较少。在管理手段上,公司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尚停留于单一的、浅层的、初级的状态和水平,对档案的编辑、查找、检索还一直采取手工形式进行,没有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更谈不上对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和档案信息利用的网络化管理,致使人事档案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捷方式查找相关人的资料,极大了影响工作效率。

二、外部形势分析

据了解,市场上已经出现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相关产品,并且多省市组织部及档案管理单位已经实现了干部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包括:山东省委组织部、潍坊市委组织部、济宁市委组织部、滨州市委组织部、淄博市委组织部、东营市委组织部、泰安市委组织部、临沂市委组织部、日照市委组织部、上述各市地县区委组织部、内蒙古区委组织部、辽宁省委组织部、黑龙江省委组织部、辽源市委组织部、鞍山市委组织部、大庆市委组织部、商丘市委组织部、北京怀柔组织部、承德市委组织部、辽宁省近200家省直管档单位、鞍山公安局、鞍山师范学院、潍坊市教育局、潍坊学院、淄博市公安局、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式建设局等单位)。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事档案;规范管理;思路;策略

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在高职院校的各项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需要从系统上进行架构才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升级型发展。人才战略是真正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重要思想指导,在发挥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优势的时候,既要沿用传统的方式,又要进行新的创造。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管理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路,人事档案管理能够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人事档案管理需要从宏观上进行考量,更要从细致上进行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以培养人才为发展目标,以构建起人才培养的多渠道建设为发展方向。高职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需要理念和技术上的提升,才能够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予了档案管理新的方式,在众多领域中,工作的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数字化管理系统得到发展,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技术有了新的提升。在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中,采用数据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人事档案管理能够更加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做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管理水平。众多的工作实践表明,人事档案管理与其他的档案管理有着一定的差别,人事档案管理既有其丰富性又具有其独立性,人事档案管理需要注重各个流程之间的衔接,在强化系统思维发展的前提下,正确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的立卷组合都要符合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要求,档案的价值、档案的保护、档案的安全性以及各项检索都要符合要求。立卷归档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各项具体工作需要解决人事档案的核心问题,各项具体工作要多方面注意细节的管理。

二、高职院校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思路与策略

(一)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可靠性。人事档案系统进行更新时要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操作系统在更新过程中保证其稳定性,如果是不成熟的系统就容易使档案管理系统陷入信息不安全的境地。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架构操作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能力,在具体执行方面的融合操作技术的完整性,使人事档案的信息避免外漏。在实施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系统具有仿真安全性,也就是说在进行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保存的信息需要更高级别的软件进行维护。基础档案信息不容易复制,系统的仿真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坚持技术更新,在规范档案管理过程中,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多重价值。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要运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数字化技术,高职院校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措施,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优势就是对于计算机软硬件的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高度匹配,信息可以从操作软件和操作软件上进行有效的转移,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呈现出新的发展状态,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应对传统的管理问题。在信息化管理中,档案操作需要注意系统技术方面的融合。档案管理需要具有前瞻性,在选择技术要求时,注意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操作系统要与数据进行有效对接,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这是档案管理的重要要求;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在发展运行的过程中信息量存储载体较大,对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求很高,操作系统依托安全设计对系统进行整体数据化的管理,数据信息能够符合各类管理要求。

(二)实施人事档案专业化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中,人事档案管理与档案管理并存的局面始终存在。但是,人事档案管理不同于一般的公文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为研究核心,对人事档案的管理要尊重人才的基础信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重视信息的差异性管理,对档案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输,大量的人事管理信息具有时效性,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时段进行更新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采取动态化的管理模式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在数据库的管理上要建立起多种技术融合的档案管理模式。人事档案管理能够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也能够通过人事档案管理让决策层能够更好地清晰人才成长的基本路径。高职院校在人事档案管理中以人才发展和建设为目标。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管理理念更新具有重要价值,在档案管理中运用新知识和新理论开阔眼界指导工作,使高职院校的人事发展管理工作能够按照新规定和新方法去执行。学校决策层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在实施专业化管理中,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都要以现实情况为基础,主管领导根据人事工作的实际情况指导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的利用范围可以不断拓展,人事档案具有其保密性,在进行应用的时候,要充分重视人员隐私权,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拥有专业性的管理人才,将新的档案内容不断充实到档案信息资料中,实践中注重搜集职工的最新情况,信息可以在人事档案中得到明显的体现。

(三)对人事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立卷归档以及文件形成的方式要重点解决文件立卷归档的实效。文件阶段的立卷归档的情况,立卷归档的重点,立卷分工档案管理的信息,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都要有效维护卷宗的完整性。档案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规范化管理的方式实施,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要进行及时整理。人事档案在新的发展时期就要求进行数字信息化管理,依托计算机软件技术,利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强化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实现数字化信息的检索方面的能力,强化技术基础,保障应用准确。根据不同的人才进行档案划分,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电子档案建设。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查阅以及人员工作制度上面,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行设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事档案要充分反映教职员工的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内容,核查鉴定教职工工作实绩。例如人事部门做出的结论鉴定和考核结果等。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结合的过程中做好衔接。人事档案的数据库利用数字信息服务来提高人事档案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保持工作的严谨性和完整性。

三、结语

篇7

数据库建设是实现人事档案数字信息化的关键。当前,人事档案数据库建设依然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数据库信息量不足,数据真实性不高,质量低下,严重降低了数据库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其次,大部分单位的职称评审软件、工资调整软件、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存在冲突,数据库通用性不强,难以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因此便无法体现出数字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优势;最后,数据库本该属于动态的过程,但由于相关人员无法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导致数据无法真实反映客观情况等问题。

二、实现人事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加大科学规划投入力度

各单位要加大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全面推动人事档案的现代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引进最新的软件系统,开发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门档案管理软件;构建人事档案信息检索体系,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职称评审、人员聘用以及调动升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实现本单位人事档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越条件。

(二)加大数据库建设力度

首先,加快目录数据库建设。以每个人名分设一个人事档案条目,条目承载内容具体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和档号等。目录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起点,姓名和档号是最基本的数据信息,将其存入电子媒介,以此来建立目录数据库,可为档案查阅创造便利。其次,加快全文数据库建设。人事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步开展。要建立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在进行重点科室档案全文数字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单位的档案全文数字化建设。以电子扫描的形式,依照人事档案十大类别顺序,逐步将数据信息存入电子媒介,实现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全面入库。再次,加快基本内容信息库建设。依据人事档案十大类别的信息内容加以信息整理,将每个目录的基本信息加以归纳。采用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按照目录逐一添加基本信息,以此建立人事档案基本内容信息库,不断拓展档案查阅和开发利用的功能作用。最后,加快人事专题信息库建设。将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基本信息进行汇总,建立专门信息库;将荣获省市级殊荣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汇总,建立获奖人员信息库;将工作人员的学术成果目录进行汇总,建立学术成果目录信息库,并逐步将其完善为学术成果内容数据库。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专业人员队伍,以实现人事档案工作人员需要长时期的知识积累和现代化技术培训。目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存在素质较低和极不稳定的现状,势必会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所以,要站在长远角度来考虑问题,确保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同人事档案干部的交流与互动,及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安心工作,全力推进人事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我国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以政治身份登记、城乡户籍以及土地所有制等为代表的社会身份登记制度。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关键时期,一方面,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个人的信息获取还做不到“快、精、准”。另一方面,人才流动的频率越来越频繁,事业机关单位引进企业人才致使企业人才流向事业机关单位的现象越来越多,而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限制了人才流动,并出现了擅自建档、弃档、扣档、伪造档案以及内容陈旧单一等现象,不仅影响其作用的发挥,还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降低了人事档案的可信度,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不重视。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以及社会活动等各项内容的信息材料,均是以个人为单位保存下来的文字、表格以及证件等其他形式的原始资料,它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等机构考核人才的重要材料之一。人事档案管理则是按照国家规定对人事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以及管理利用的过程。当前很多人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出现了一些认知方面的偏差,从而出现了擅自建档、弃档、伪造档案等现象。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这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水平低。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非常慢,很多人事档案依然还是采用过去的纸质档案记录,只对部分人事档案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对于很多人事档案的资料检索、调阅档案以及档案记录等仍是手工操作,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库,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低,没有发挥出人事档案管理应有的作用。

二、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对一个人的社会活动进行真实的记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事业单位人才的合法权益。针对当前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认识偏差,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人事档案管理资源的收集、保管、开发以及利用,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其次就是作为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手段,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快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首先,人事档案管理单位要积极引进扫描仪、复印机以及打印机等相关的硬件设备,为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就是要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人事档案资料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中,并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存储好,进而有利于后期的管理、调取和利用,不断提升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率。第三,根据相关规定,国家对于干部人事档案必审、个人事项报告必核,注重对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进而全面选择那些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思想过硬的行家,但为了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摸底与核实,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用人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

(三)将人事档案管理纳入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建立,事业单位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变革,很多事业单位开始逐渐市场化。在当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事档案还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人信用体系联系起来,将个人身份证明、银行信用记录情况、是否涉案等信息真实反映出来,给用人单位提供参考。目前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在积极探索人社信用体系建设,将社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纳入到社会信用体系中,并制定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中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意见》,要求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信用信息目录以保护个人资料,推广职业信用报告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这对于推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加快数字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管理模式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曲方.论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1546.

篇9

摘 要 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对医院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全面、真实、详细、连续的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并实现资料共享和快速检索,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人事信息的数据处理,减轻人事档案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人事档案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

关键词 医院 人事档案管理 信息系统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字、图表、录音录像以及其它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的可靠依据和有效参考。当前,随着医疗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医院管理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医院应积极将档案管理和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档案工作在人事管理的重要作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传统手段向信息化处理转变,这是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人工操作费时费力

医院人事档案主要记载着医院工作人员的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个人参与社会方方面面活动的记载和个人自然情况的真实反映。以往人工操作需要转抄,人为差错不可避免,一旦转抄错误,就会需要很多繁琐的人工程序来弥补,既费时又费力。手工操作的材料容易破坏,不利于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而数字化医院的发展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条件。

(二)人事档案管理资料利用度不够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大多注重保管而不能有效利用,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场地和场所,无形中增大了开支,不利于开源节流。加上隔一段时间就会对档案进行整理或查阅,容易造成磨损。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于临床科室。信息基础较为薄弱,远远跟不上现代技术的发展。手工操作已经成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瓶颈”。

二、健全与完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医院人事档案部门应该顺应潮流,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人事档管理系统,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对医院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加工、检索、传输,为人事工作提供便利,为医院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要强化领导的现代化意识

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现在大部分人事系统均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的附加功能,功能单一,只对为员工基本档案信息进行管理,诸如继续教育等新制度均没有提供支持,系统没有及时提供升级,往往对这样的新制度用手工做处理,日复月累,人事系统变成摆设。很多医院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没有购买专用的软件系统,更不要说自己开发,这样耗时耗力。面对人事部门日益膨胀的工作需求,必须自主开发一套系统,为人事部门提供一个高效、可靠、成本低可持续的管理平台。

(二)要增强安全意识

数字化固然方便快捷,但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保密性等因素的困扰影响,档案管理人员应时时防范,提高警惕,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要加强网路安全性教育,对高度保密的资料不可泄露,必要时加密防护。定期清理计算机,按时杀毒,使数字化信息系统正常运行。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保障数字化信息的安全、规范,必须在建立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进行,以此保障网络的“平静”。使用安全性技术手段一方面保障基础的硬件设施建设,以减少硬件故障带来的损失。另一面,要及时将先进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应用于其中,确保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安全,使其有效对抗病毒和黑客的攻击。

(三)要重视人事档案信息系统的维护

人事档案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档案人员不断进行更新和维护,要使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发挥最大作用,那么对其核心部分的数据库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到信息录入完整,只有数据完整,后期维护才能顺利进行;二是要做到信息录入准确,只有准确的数据,数据库的后期维护才会有意义;三是培养时时更新意识,要派专门管档人员及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核准。

(四)要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

档案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专业性和操作性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除具备对档案分类、甄别、装订、检索等相关专业知识外,同时还应具备计算机操作、信息检索以及统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可以说信息化社会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补充,逐步提高档案管理的业务技能。

三、结语

医院档案资料是医院管理层对医院发展规划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发展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信息系统应用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的人工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更好的为医院领导科学决策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及时提供准确数据和信息。因此,建立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趋势。随着人才开发管理的加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现代化,使人事档案为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安恺.综合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现代商业/2009(26).

篇10

现行人事档案制度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与竞争,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也不利于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积极应变图新,建立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相适应的人事档案制度。

一、完善信息内容,调整传统形式提升时代价值,增加现代功能

无论是政府部门考核、任免或招聘公务员,还是企业招聘、管理或选拔人才,都不能忽略人事档案的作用。当前,人事档案利用者的类型、范围以及利用目的的多样性,导致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利用内容发生扩大和转移。而传统的人事档案内容简单,条目单一,笼统记载着大量陈旧、静态的经历资料,不能真实客观地提供一个人最新的素质能力信息,不能成为用人单位广纳群贤的依据。因而很多单位已不再依据人事档案去取舍人才,档案被扣人才依然可以自由流动,“弃档”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事档案的新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人事档案内容进行扩充:

首先,完善和简化人事档案的静态信息内容。人事档案的静态内容主要是指个人自然情况、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已经固定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内容是一个人的基本情况,需要完善和简化。完善其内容,就是要提高这些信息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材料的重复收集;简化其内容,就是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浓缩化处理,剔除无保存价值的材料,保存有重大信息价值的材料。

其次,定期补充登记个人档案的动态信息。传统的人事档案重历史轻现实,使得人事档案不能全面、及时地记录和反映一个人的近况。作为社会人,必然会不断产生有关个人经历的新的档案文件,实行定期补充登记制度,有利于维护人事档案的时效性。

第三,根据时代的要求,有选择地增加新的人事档案信息内容。传统的人事档案记录的只是一些个人的简单经历,反映不出个人的特长和专长,以及此人的信誉程度。在当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这样的人事档案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发现和评价。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形势,有针对性地扩大人事档案所承载的信息量,以强化其信息功能。比如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全面考察人才的需要,可建立业绩档案和个人信用档案。业绩档案主要是指对个人近期工作情况的完整反映,包括在单位的工作成绩、对单位的贡献和个人能力等内容,有不少单位已经建立起人才的业绩档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个人信用档案是指个人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诚信记录。据报道,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正在探索建立能够反映本人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技术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人才职业能力、职业生涯和职业信誉等内容,并准备全部上网,对外按照使用权限开放。这也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二、探索建立集约化、开放化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

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才流动,也淡化了人事档案政治性、神秘化的色彩。传统的人事档案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以控制人、制约人为出发点的控制性管理,强调“人档不分”、“档随人走”。在人才自由流动、竞争的今天,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逐渐变为人才发展与流动的障碍。因此,变计划经济的“单位人”为市场经济的“社会人”,建立人事制度,实施专业化管理,是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发展方向。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为保管了约330万份人事档案,这正说明了社会对档案社会化专业管理模式的需求。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分离过程中,人事档案的归属也是一个非常现实和棘手的问题。例如,北京住总集团成立了住总人才服务中心,为改制分离的小企业进行人事、代存档案等业务,取得良好效果。

因此,设立一种集约化、开放化和社会化的新型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机构――人事文件中心是当前建立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的主要途径。它既有文件中心的一般功能,也因馆藏特定内容而具有特定的服务对象。无论是政府系统的人事文件中心,还是商业性的人事文件中心,在操作模式上都不乏可行性。前者可由政府部门分地区、分系统统筹设置,由同级或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控。后者需要的条件比较复杂,在政策允许、条件成熟时也可建立。个人或单位可委托中心保管个人或其员工的人事档案,按期交纳一定的保管费用。用工单位利用人事文件中心保管的档案成功招聘到了人才,也必须向人事文件中心交纳一定佣金。人事文件中心的管理人员随时满足档案所有者或移交单位的使用需求,还可通过开发人才信息资源来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

三.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逐步探索实现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开放式的人才信息服务网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快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传统的档案管理向现代化信息管理递进的基础是从纸质资源管理到电子信息处理的转变。即通过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输入、处理和输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有序管理。

其次,加速高新科技的应用。要提高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就必然要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开放式的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网,成为社会共享的人才信息库。

第三,要加快新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配备。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对人事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基本素质外,更强调信息开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