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数学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4-27 08:2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思维数学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思维数学的培养

篇1

【关键词】学前儿童; 操作活动;数学思维

数学是模式化的科学,是从模式化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模式进行研究。它源于现实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形式抽象,具有现实性和抽象逻辑性。学前儿童(指0~6岁的儿童)学习数学,不是要学会计算,而是让幼儿能够“数学的思维”,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或注意到蕴含在具体事物背后抽象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一种数学的思维方式,养成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所遇到的问题。

0~6岁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行动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形成的关键敏感期。儿童学习数学虽然在其心理上已经具备学习数学的准备,但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对抽象数字或数学式子等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多样化的操作经验和操作活动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凭借对具体事物直接的触摸、摆弄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以及对这种操作动作协调的抽象,即“反省抽象”。因此,学前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具有操作性的特点,幼儿数学概念的建构始于“动作”,操作方法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形成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 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建立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养成儿童数学思维的习惯

学前儿童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是其学习内在的动力。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能做的只是与他兴趣相符的事情,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意义的理解,是从具体的事物开始的。在学前儿童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儿童提供具有丰富多彩、典型意义的操作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的凸显出来,引发儿童好奇和探索的兴趣。在满足儿童反复摆弄练习的基础上,建立多样化的操作经验和体验,在操作中,敏捷、灵活地思考、解决问题,使儿童注意到物体的共同特征,感知和体验物体的数、形特征和数量关系,主动地建构数学概念,养成数学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认识数字3时,可以让幼儿说出各种各样的可以用3来表示的物体,并让他们感知,凡是数量是3的物体,无论怎样的不同,怎样的排列放置,都是3。这样儿童对数字3的抽象意义就有了理解。

又如,在学前儿童学习“5的组成”时,可以为儿童提供多种具有数字“5”的特征的操作材料,比如5个苹果、5个梨、5个橘子、5个玩具、5根小棒棒……。起初在分5个苹果、5个梨、5个橘子、5个玩具、5根小棒棒……,他们把这些具体的操作都看成孤立的、不同的事情,而没有看到它们在本质上的共同点。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操作练习之后,幼儿突然发现,分5个苹果和分5个梨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在分5”。再以后,只要遇到分5个东西,他们都知道怎么分了。在这个反复操作过程中,儿童不仅注意到苹果、梨、橘子等物体在数量上的共同特征,敏捷的思考和感知这些物体的数量关系,更理解了数的组成的抽象含义。

再如,儿童学习按帽子某一特征进行分类,首先他们仔细观察搜集来的各种帽子(共7顶),比较、区分这些帽子的不同特点(颜色、式样、材质不同)。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如果按照颜色分,红色有3顶,黄色有2顶,白色有2顶;按帽子的式样分,鸭舌帽有3顶,有帽檐的有2顶,带绒球的有2顶,装饰帽有1顶,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些帽子还可以按制作的材料、功能来分。

多层次的操作材料,帮助学前儿童建立了多样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并学会了按其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计数,培养了幼儿数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 创设操作与语言有机结合的情境,促进儿童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儿童之间,儿童相互之间以及儿童与操作材料之间,都在不断地进行着语言的交流、对话。操作与语言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引导儿童在反复的操作、探索中,感受和发现材料数量、形状的特征,而且能让儿童感受和体验蕴含在操作材料中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同时儿童还会根据新的发现,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操作活动与语言的有效结合,能促进儿童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

例如,在学前儿童学习数数时,儿童总是一边数数,一边点物点。起初,儿童的这两个动作往往是不一致的,但随着儿童的反复操作,逐渐发展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最后发展到说出总数。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语言不仅帮助儿童在数词和实物之间建立了联系,更帮助他们理解数的序列、类包含的逻辑关系。

再如,儿童在学习2的组成时,他们每人都将两个物体分成了1个和1个,也会将1个和1个合起来成为两个。在儿童操作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用符号、数字将大家进行的分合过程记录下来,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分合式,分别记着刚才几个儿童数的分合过程;接着教师指着其中一个分合式问大家,我们用这个分合式能不能表示××分蚕豆的事,能不能表示×××分果核的事,还能不能表示×××……?此时,儿童一边开始肯定着,一边又露出十分惊讶的神情:怎么用一个分合式子就能表示大家分合的物品的事呢?虽然此时的儿童还无法感受到数字、符号这种数学语言所具有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但这一切却引起了儿童原有认知的冲突,打破了其原有的认识平衡,激起了儿童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操作活动中,儿童通过自主探索,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老师的引导,他们逐渐建构起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对数字、符号所表达的实际意义逐渐有所理解。同时,儿童的逻辑智能,抽象性和概括性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同步发展。

三 创设多彩的生活情境,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都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发生,一般还会经常地、反复地出现。它们既能对儿童的数学学习产生了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作用和影响,使儿童在不知觉地情况下自然感受到“数学”,获得有关数学经验,又能使儿童在生活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观察数学的现象和问题,并独立、自主地探索和解决这些现象和问题。因此,在学前数学教育中,创设儿童熟悉的多彩生活情境,既不仅能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自主“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比如,学前儿童稳定、前后一贯的一天生活活动顺序,如起床时间、上幼儿园时间、做操时间、学习时间、吃午饭时间和做游戏时间等等。都能使儿童体验到时间的长短和间隔,主动感受“时间”和“时间长短”这个量。在“整理、收放玩具、图书、衣物活动”时,儿童既可以学习和掌握各种物品进行归类的方法

和技能,同时主动建构了“分类”的概念。

在学习了三角形、长方形等知识后,儿童进行 “参观校园”的主体活动中,在活动中,儿童通过观察各种物体形状,也进一步感受到了几何形体的知识。比如有的房顶像三角形,门和窗大多像长方形;树干有的粗、树枝细等等。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期儿童既进一步巩固了学过的数学知识,同时也了解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在“分糖果”的游戏活动中,要将10颗糖果,均匀的分给两个小朋友,儿童既可以的自然分,也可以“一人两颗两颗”的分,……,还可以先将10分成两个相等的数,5和5,然后再点数糖果,完成“一个数的等分”问题。六一 儿童节前夕,教师和幼儿一起拉彩带、挂饰品装扮教室。在活动中,为了让挂饰之间的疏密一致,有点幼儿想出了用长积木量一下,再挂饰品的好主意。

在上述的“分糖果”和“装扮教室”的两个生活情境中,儿童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自觉地将学过的数学知识,主动地运用到生活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主动的在生活中运用了数学。

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学前儿童学会计算,而是让幼儿能够“数学地思维”,能够发现生活中数学。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前阶段对儿童进行数学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让儿童感受初步的数学知识,更能让儿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可以让儿童学习数学,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数学地思维,让儿童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金浩,黄瑾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林嘉绥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3]黄瑾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4]张慧和,张俊 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5]何筱莉,浅析建构式课程下有二数学思维的培养,[J].中学数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1年第1期 第5卷

篇2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基础性教育改革内容的不断颁布和落实,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尤其是小学体育学科中的创造性思维。它不仅有利于全面开发儿童的智力,还极大地推进了儿童的健康身心发展。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实际学习能力,全面激发儿童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它也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小学就教育阶段中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心智不成熟等特点,可能看似平常普通的一个动作实质都是一种无形的创新,并且班级中儿童的思维都是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的。通过教师的科学教学,进一步形成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当前阶段中,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1.体育教师并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中的小学生,每个人都具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且都可以在进行参与体育课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和快乐。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小学体育教学观念的严重滞后性,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熏陶,体育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按部就班式地采用过去的教学理论进行体育教学,严重缺乏体育教学的创新性,促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追根溯源,都是因为部分小学教育院校并不重视体育课程的科学开发。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只是沿用过去传统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并没有全面激发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2.体育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我国大力推崇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大部分家庭选择只要一个孩子,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前,在家庭中都是被爸爸妈妈一直娇生惯养到大的,基本没有参与过正式的体育锻炼活动,更谈不上体育训练。为此,儿童在进行小学学习之后,大多数的儿童忍受不了体育教学中的训练强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学习品格,我国的体育教学就必须不断加强对学生实际耐力的训练。还有体育教师在进行增加学生耐力训练活动的过程中,班级中的学生表示十分不理解,更无法支撑下来。学生往往选择不停抱怨,甚至去和体育教师进行协商。而一部分体育教师就会因此而产生怜悯的情感,从而放弃学生的耐力训练,或者进一步地降低训练的强度,教师这样的做法不仅无法实现原定的教学目标,还会使体育教学思维训练模式变得杂乱复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时刻铭记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切实地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

3.体育课程时间设置的不合理

依据大量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现有的小学教育院校不仅无法保证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还会经常性地出现此课程被其他课程占用的问题。这样一来,就无法全面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缺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为此,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的教育部门需要充分考虑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同时立即采取一些解决方法,进一步保证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

1.体育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注重知识性的引导和启发

由于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小学生年龄小,自身的思维构建能力比较薄弱,生性活泼爱动,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体育课程又需要耗费学生大量的体力,所以,应做到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班级中的学生进行知识的共享。教师需要让班级中的儿童一直保持放松的状态,使其更加高效化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地利用影像、画面、音乐、Flash动画等教学元素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体育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

当前阶段中,班级中小学生数量比较多,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比较明显。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个体间不同性质的创造能力。由于学生个体所处的家庭成长环境,学校客观因素的不同,使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发挥成效也有所不同。为此,在小学教育阶段中,体育教师需要充分结合班级中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性和兴趣爱好,进而制订合理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体育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在比较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实现体育学习的学习目标,同时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3.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篇3

一、 理论依据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游戏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皮亚杰根据大量的实验研究,把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年龄阶段为0~2岁左右,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年龄阶段为2~6、7岁,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年龄阶段为6、7~11、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年龄阶段为11、12岁以上,而小学生的基本的特点是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建立符号功能,思维方式相比感知运算阶段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此时的儿童以自我中心论为特点,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难以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不能换位思考,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年龄在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是摆脱了自我中心,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来支持,对于这样的小学生这时的数学教育应通过游戏、观察、讲故事等形象性强的活动来进行,适应其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而且,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强化集中注意力和自我控制,也能促使其适应新的环境,促进人际交往。因此,从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来说,在小学中采用游戏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二、实施策略

1.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如注意力易分散,自控力差,好玩好动等,收集或设计了一些短小而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的小游戏,再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在教学中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培养且持久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自觉“介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课中:由于学生遗忘快,所以强化所学知识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一个一年级学生提出反复练习的要求,同时为了克服枯燥性设计了各类配合教学的动手游戏,以此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2.在游戏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注重根据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动手类游戏。例如在教“2减1”时,准备了一些水果,每种2个,并分给每个学生两个一元钱,设定每个水果一元。要求学生上来买水果,并设计如下问题:你手里有几块钱?桌子上有几个苹果?买了一个后还剩多少等,最终引导学生说出“2-1=1”。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受到表扬,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此外,针对特殊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还可以设计“逛商场”、“开火车报数”等游戏,训练其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数学知识在小学的各个年级中时逐渐上升的,也是一个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高年级的数学学习需要低年级数学的基础,而高年级数学的学习又不同于低年级,除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一般的传统式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游戏融入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游戏的探索,能对数学的学习内容有新的认识和见解,试图从各个角度来解析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要更加的细心和耐心,在解答数学问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实际应用的问题,突破常规思维,寻找创新性的解决方法。

篇4

结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结构材料或玩具自己动手进行主观建构,从而实现对周围现实的反映。主要种类有积木游戏、积塑游戏、拼图游戏、玩沙玩水玩雪游戏等。它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广阔天地,有利于帮助儿童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并促进儿童发展智力与认知能力。尤其在数学方面,较少有规则约束,幼儿可以依照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去构思建造,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为学前儿童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结构游戏在儿童数学教育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结构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探究、合作的性格品质。可以使幼儿了解要掌握的“内容”,并将其与课堂活动、课程教授相联系成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结构游戏是幼儿自主活动,更多强调“兴趣”、“表现”、“过程”。在动作基础上让幼儿建构其数学知识,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做、去体验,并且为其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自我发展。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可以获得数学要素,如空间,几何体等;数学要素又与分类、排序等密切联系,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幼儿对数学的理解与学习。首先,结构游戏是幼儿对数学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幼儿有好动的天性,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坐在一堆积木中不停的拼拼、摆摆,入园后,在老师的启发下,对结构游戏由无目的到有目的的拼搭,由自己喜好转变为一种探索的乐趣。在结构游戏中,幼儿通过与各种材料直接接触,学习了物体的颜色、形状,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宽窄、厚薄等特征。在结构游戏中逐步学会区分物体,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想象力。其次,结构游戏是生活化的游戏,将其与学前数学教育结合有助于儿童在游戏中积累数学经验。比如玩沙玩水游戏,儿童用不同形状的器皿盛装水和沙子,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容量的守恒,水和沙子混合后还可进行立体模型的构建,这样幼儿可以通过建构来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最后,结构游戏有助于增强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发展其思维能力。幼儿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符合其年龄特点。好奇心驱使儿童去看、听、做、发现与探索周围的环境,而结构游戏则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种满足其好奇心的可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学者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这样表述:“能从生活与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乐趣。”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结构游戏是发展、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最好形式之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

篇5

[关键字]数学课堂 有效 童趣 人文 策略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应关注各种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应重视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包括由思维方法的学习向数学素养的重要过渡,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

一、让数学课堂洋溢着欢乐的童趣味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把儿童当儿童,我们把儿童只当做学生,我怎么教你怎么学,没有从儿童的角度思考,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内容大多从生活实际中提取的,它是现实有意义的,并且很富有挑战性。在充满童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认知规律、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教师不要进行过多的干涉,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实践和多动手,让他们主动参与,使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拓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本课教学所遵循的原则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把生活问题数学化,由实际问题向简单运算的过渡,从而掌握知识,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策略,感悟学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所在。所以我们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角度,把自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最简便的方法快速地灌输给孩子,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学生训练成解题能手。

把儿童当作儿童,要尊重儿童的想法,倾听儿童的声音,认同儿童的情绪,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1、创设情境应符合儿童口味

让孩子在童趣中走近“数学”,感受“数学”,发现“数学”,享受“数学”,比如《时分的认识》里的兔子和乌龟,让学生感觉像在童话的世界里学数学。

2、上课组织数学活动,应符合儿童特点

智慧的源泉是儿童活动。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课堂,教师要用足够的激情与智慧,组织符合儿童口味的数学活动。比如猜一猜、闯一闯、赛一赛,让学生在富有童趣味的情境中学习 数学。比如《三角形边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围三角形比赛。

二、让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味

小数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如何把课本中静态的平面的死板的数学学科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立体的学生生活实践。

1、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抽象的事物更加直观

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生机的、富有挑战性的。比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数1000根小棒、1000个小正方体、1000个汉字、1000元人民币,1000在学生头脑中就不再是抽象的数了。当数学和现实生活接轨,数学就会变得和蔼可亲,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好学,数学不难。

2、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变“演练”为“探究”

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机械练习。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对数学价值的体验。 比如《三角形边的关系》学了以后在生活中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让数学味充盈整个数学课堂

数学的本质是一门演算的科学。数学课是让学生学习演算的地方,体味演算的规则,探寻计算的方法,通过演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算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1、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是一个人对数量的大小、多少以及对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意识、一种感悟能力。

2、让学生走进数学思考

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发现新问题,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当解决问题时,给学生独立思考及想像的时间,使学生亲历“百思不解时的困惑、茅塞顿开后的激动、问题解决后的愉悦”这一系列过程。 比如《三角形边的关系》中,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通过比赛让学生动手围,发现不能围成,然后提出今天要探讨问题。让他们思维更加深入,学生要能学懂、学活、学透。

四、让人文味承载数学课堂

1、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做未来的“科学人”和“文化人”。

2、关注数学的人文精神,铸造高尚的人格。

(1)多一些人文关怀。求真、尚善、创美。

(2)关注数学的理性精神。

五、讲究策略,有效练习

练习是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同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

篇6

忌:忽视“数学敏感期”

孩子在4岁左右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的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抓住孩子发展发育过程中的敏感期,适时地对孩子的数学能力进行开发和引导,克服只重知识的灌,轻智力的启;重数的授予,轻孩子的思考学习;重机械的记忆,轻启发引导。

忌:学数学等于学算术

在孩子学数学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往往脱离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以为让孩子数100以内的数,背背口诀,做做加减法就行。实际上,学数学的意义在于锻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幼儿数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帮助孩子理解数的概念,了解简单的几何形体,学习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简单的数学操作技术(如自然测量)等多方面。这几个方面不分轻重,缺一不可,而且在发展孩子逻辑思维的同时,还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忌:机械训练,记忆公式

机械训练能让家长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孩子在表面上也的确能掌握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但他的思维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孩子并没有得到实质的发展。

学习数学在于理解,让孩子真正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数的概念。教孩子学数学必须借助材料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地呈现在孩子面前,使他们容易理解和掌握。动手操作是孩子进行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善于结合各种生活小事,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让孩子在吃饭前分碗筷,出去玩的时候,让孩子数一数过马路的车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篇7

    一、破“隔”——情境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学好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乃至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

    这种困难可能是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导致,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高的学科.这使得数学学习相比其他学科的学习,更需要依靠理性思维来建立知识间的有意义联系,依靠反思来达成对数学知识的实质性理解.

    同时,数学的理性特质又使得数学教学容易偏重于简单灌输和机械操练,而忽视知识的现实背景和发现过程,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的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这使得学生学习数学难上加难.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之难,源自两个“隔”.其一,将鲜活的生活元素抽出后剩下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产生数学与生活之“隔”;其二,人和世界接触的第一通道——感性(马克思),在学生习得数学的过程中关闭着,形[lunwen.1KEJIAN.com ]成数学与感性之“隔”.而生活和感性又恰恰是“儿童学习——儿童生命特质的规定”(卢梭).这两个“隔”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全然不懂(不通)或似懂非懂(不透).

    如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通透”起来呢?具有“形真”“情深”“意远”“理寓其中”四大特点的情境教育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把破“隔”之门的钥匙.

    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追求通透的情境数学的教学主张,致力于寻求一条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障碍、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形成深度数学理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主张把数学文本的意义和数学教育的诉求建构在一起,追求数学课堂的轻松与灵动、浅显与丰富,追求学生数学学习的愉悦与趣味、深刻与厚重,追求形成具有学生个人体验的“我”的理解,体悟“思”的意味与旨趣,从而实现数学学习的“通透”.

    二、情境数学的核心理念

    1.情境数学的追求

    “情境数学”这一表述无意于为数学贴上标签,也并非自设一种数学教学的类别,而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优化或优选学习环境,以境激情,以境促思,让学生能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地全身心活动其中,理解知识,活跃思维的数学教学方式.

    作为情境数学的追求,“通透”在此表现为开放、敞亮,意味着化解遮蔽思维发展的一切障碍,通过探寻实现思维的通畅和通达.

    追求“通透”并非要求认识得透彻,而是着眼于如何敞亮学生的思维;追求“通透”并不意味着将教学简单化,缩短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通过情境的优化帮助学生产生“思”的兴趣、动力以及行为,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发现,拥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理念.

    2.情境数学的核心理念:基于儿童,优化情境,驱动思维

    以儿童为中心是教育的核心理念,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无法实现思维的通透,因此,追求通透的情境数学尤其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它的第一条核心理念即“基于儿童”.基于儿童不仅是观念上的认识,更需要行动上的变革.现代学习科学启示我们,“不仅要把教学的注意力投放在学生的行为上,更要集中在促使学生做出反应或以某种特殊方式行动的原因上”.

    对于小学生学习而言,优化的情境一方面能赋予抽象的数学关系、表征、概念、符号等以具体意义,有效地融合数学学科的理性特质与儿童认识的感性特征,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身处其中的儿童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深入其中并承担一定角色任务的“当局者”,学习的责任意识会促使他们“做出反应或以某种特殊方式行动”,数学学习就更加接近数学研究的真实过程.所以“优化情境”是追求通透的情境数学的另一条重要的核心理念.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数学教学的学科特性和凸显数学教学旨在发展思维的目标出发,追求通透的情境数学以“思”为核心,致力于为“驱动思维”而教.

    三、暴露、打通、转换:情境数学的操作要义

    数学学科有着和其他学[lunwen.1KEJIAN.com ]科不一样的理性特质,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每一位学生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经验积累和思维个性等诸多不同,我们需要创设怎样的情境去应对性格各异的学生和瞬息万变的课堂,实现数学学习的“通透”呢?在实践的基础上,我尝试着提炼概括情境数学的操作要义.

    1.要义之一:暴露

    成人思维和儿童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差异的.暴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理解.

    教学是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要使其朝着目标有序运行,需要不断得到来自学生的反馈.暴露是为了更好地设计和调控.

    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暴露是为了打开“心结”,让思维更好地走向通透.

    所以追求通透的情境数学首先要通过优化情境暴露学生的观点,暴露学生认识的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的曲折,暴露学生思维的障碍,暴露学生理解的误区……

    2.要义之二:打通

    (1)以“情境”为中介,打通“感性—理性”的通道

    情境数学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将抽象的“公式”“定律”以情境为中介,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生动的形式,使儿童“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向着教育目标的正诱发力”(李吉林语),在兴奋的情绪中产生思维碰撞,获得智性愉快,实现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提升.

    (2)以“周围世界”为源泉,打通“生活—符号”的通道

    除了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日常生活中也蕴含着大量学生自发产生、自主控制,并通过自我指导或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获取新知的活动.情境数学不仅看到学校境域中的数学教学,还关注整体性的文化环境,特别是日常生活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追求通透的情境数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找寻生活实景与文本内容的契合点,打通“生活—符号”的通道,促进正式与非正式情境中数学学习的双向迁移,寻求两者的有效融合.

    (3)以“儿童活动”为途径,打通“经验—逻辑”的通道

    人是在与世界的交互中认识世界并反观自身的.活动理论认为,个体不作用于某样东西就不能理解它.追求通透的情境数学借助活动促成有意识的意义形成,在经验中生成逻辑,让逻辑改变经验.

    3.要义之三:转换

    (1)以“先前概念”为起点,实现“概念转换”

    概念转换,是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皮亚杰提出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不是被环境的压力塑造成型的被动有机体,相反,他们自身对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阐释方式和概念框架,是积极的主动搜寻者.”可见,在进入课堂之前,儿童已经拥有了自发的概念结构,不管是促进还是阻碍,学习都要通过这一“关口”.

    能否以“先前概念”为起点,打通“已知—未知”的通道,会极大地影响学生能否或怎样应对新的数学学习,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合理充分地运用学习者的先前概念引发认知冲突,是追求通透的情境数学中情境设计的重要起点,是实现概念转换、整合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基本前提.

    (2)以“深度理解”为追求,实现“范式转换”

    范式概念的创始人库恩说: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移.情境数学不是让学生永远生活在感性阶段,而是搭建由感性到理性的阶梯,推进浅层学习向深度理解的进程.因此,学习发展到不同的阶段,必须也必然发生“范式转换”.

篇8

一、因材施教概述

(一)出处它出自于《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1]两篇。后来,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2]故得因材施教这一词。

(二)解释它是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3]。因材,不仅表现出对“材”的客观差异性的了解和承认,而且充分体现了对“材”的尊重和以“材”为施教依据的正确态度。就是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施教,不是“施知”,因为它指的不是单纯的对受教育者交付或给予知识,而主要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受教育者领悟,指导受教育者习得,而不是为受教育者包办完成学习,即孟子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二、数学天才儿童教育概述

(一)天才儿童的概念多年来,智力、创造力和天赋这三个词已经成为人们对天才定义的核心词汇。这里主要列举五种关于天才儿童的概念。第一种是刘易斯•特曼于1925年把天才定义为在标准化智力测验中得分排在前2%的学生;第二种是基尔福德于1967年认为,天才是有创造性潜力的人;第三种是威蒂于1951年认为,特殊的技巧与才能对鉴定天才很重要,他们把天才儿童描述为在任何有潜在价值的领域里都有良好表现的人;第四种是阮朱利于1978年提出的天才定义,其根基是人类三项特征的交互作用,即超常的智力、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非凡的创造力的交互;第五种是梅克于1996年的动力观,他把当前关于天才定义的最主要的三个成分结合起来,这三个成分即高智商、高创造性、高超的问题解决技巧[9]。刘彭芝说:“让那些具有超常潜质的孩子在常规教学中蹉跎,是智能的浪费,教育的失误,应该给超常儿童提供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7]。数学天才儿童教育主要是指对数学高禀赋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文献资料里面只有对数学天才的特征描述,所以数学天才儿童的定义并不明确,它是在天才儿童的基础之上定义的,是指在数学方面有专长的天才儿童。很多专家对这些数学高禀赋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从而获得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根据这些特征来对儿童进行数学天才教育。

(二)数学天才儿童的特征(苏)克鲁切茨基对26位数学高禀赋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个案研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克鲁切茨基得出数学天才学生特点的初步结论:数学才能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其中大部分是以计算能力的形式出现;数学才能的早期形成并非总是跟环境与培养的有利条件联系着;数学才能的早期发展是与算术兴趣的形成和乐于钻研的倾向分不开的;数学才能表现比较早的儿童,他们的心理活动具有独到的特点;有数学才能的儿童,他们解题时,对视觉—形象与言语—逻辑这两种智力活动的成分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这些儿童里,其中一些儿童的数学才能是在一般天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另一些具有数学才能的儿童则并没有表现出一般的天赋。[4]结合我国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对80名数学天才儿童进行的系统研究,她不仅对现象进行叙述,还总结出数学天才的一般特征: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突出的自学能力;强烈的独立意识;超常的记忆力;超常的心算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富于创造力(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说:“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高远的志向和抱负。

三、因材施教与数学天才儿童培养的关系

赵大恒认为:“超常教育其实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特殊而特殊化了,它的本质不过是孔夫子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的因材施教而已”[6]。不可否认,数学天才儿童与天赋有关,如果任由他们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发掘他们在数学上的天赋,甚至还会阻碍他们的成才,出现范仲淹笔下的“伤仲永”。那么有没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法适合这些天才呢?答案就是因材施教。如前所述,这些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天赋的儿童,其智商远远高于同龄儿童,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对规律的领悟,对数学的探知能力,是其他正常儿童难以企及的,普通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满足天才儿童的成长速度,因此,需要对他们采取单独的、特别的教育方法进行培养,才不会造成人才浪费。正是因为数学天才儿童的特殊性,才需要施以特别的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对数学天才儿童的意义“因材施教”由孔子倡导实施到二程把它概括成一种教学思想,后来的教育家对其充实和完善,成为贯穿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原则。正如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所说:“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那么,这一指导原则对数学天才儿童有以下的作用。1.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激发儿童潜在的力量研究表明,数学天才儿童一般较早对数学“情有独钟”。家长或者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5]这样更能加深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自由地在数学的空间里遨游,激发他们原始的、富有创造的学习力量。2.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家长、教师的因材施教,让儿童对数学的独特爱好越来越浓,个性的指导也会让孩子愿意去钻、去思考,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角度、思维模式。3.更能发散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不是在传统既定教育下产生的,它也需要“伯乐”的因材施教,伯乐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孩子在固有的数学水平上发散他们的想象力,进而才可能有巨大的创造力。4.开阔视野,拓宽知识层面有数学潜能的孩子只有在家长、教师的因材施教下,由家长、教师提供必要的满足数学天才的外部条件,创设完备的符合数学天才的数学环境,提供相关的数学材料时,才能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5.更能创设成功的机遇家长、教师根据数学天才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进行个别个性指导,才有让孩子创造性地解决“世界七大疑难”的可能性,为世界和人类做出贡献,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学历。

(二)对数学天才儿童实施因材施教的建议虽然数学天才儿童需要特别的教育方法,但又不是各不相同,毫无规律可言。因为他们对数学表现有相似之处,比如对数学的兴趣产生早、发展快,持有相当高的热情和毅力,所以还是有很多共通的方法可取。

1.家庭方面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如同一张白纸,是谁最先去为他涂上底色,是谁第一个去在这张白纸上泼墨,那就是父辈。既然孩子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天赋,那么父母可以多加引导,比如给孩子讲一些数学故事,做一些数学游戏等,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但切忌强迫他们去做什么,学什么,这样可能适得其反。此外,父母应该做的是,怎样让孩子善良,怎样培养孩子与人友善和谐相处,怎样激发孩子去探索去发现,怎样让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强壮。“乐观、积极、善良、友爱、勤劳、善解人意,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让孩子变得聪明智慧的基础”[8]。

篇9

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并且掌握好学习方法,为儿童的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建立起很好的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是我从事幼儿数学教学工作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觉得,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从而获得初步的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讲,就是寓教于乐。

一、幼儿教师要以游戏教学形式激发儿童学习数学兴趣

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学的有利手段。要善于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例如: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幼儿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义,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以“看谁数得对”为教学活动,设计游戏。

游戏内容:

1.老师准备小猫、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张(可自选)。

2.老师先拿出小猫卡片说“你们是小猫,先叫以下(幼儿会叫“喵、喵”)现在我们做游戏。我说小猫叫一声,你就叫“喵”我说小猫叫2声,你就叫“喵、喵”依次说到4声。做完游戏后,老师和幼儿对换角色继续下去。

说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继续游戏,直到幼儿熟练掌握。在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时,所选用的游戏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儿童学习数学应该以直观的、带有情节的、幼儿能扮演角色的游戏为主。如情景游戏“游戏宫”、“送小动物回家”等。

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勇敢地探究问题。比如,在学习数字的组成时,可以改变以往先由老师讲解、示范演示教具,再由幼儿模仿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采用玩“撒圆片”、“撒石子”的游戏,将红、绿两种颜色不同的圆片或石子往桌子上轻轻一撒,看一看有几个红色圆片、几个绿色圆片,或者几颗红石子、几颗绿石子。经过反复游戏,幼儿势必会增强数学印象,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只有把幼儿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挂上钩,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儿童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孩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幼儿教师利用成功效应激发学习的内在兴趣。成功感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需要,它可以成为推动人行为的内动力。因此使幼儿产生成功感,能够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持久兴趣。

成功感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幼儿内心的感受,如完成一个习题演习,发现意外新的结果等,出于其心里要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另一个方面,则来自于家长和老师外部评价引起的成功感。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有很多幼儿把老师的评价作为成功的标准,以此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于是我经常对那些自信心不足的、性格内向、对数学学习感到比较难的幼儿孩子,经常性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他们产生成功感。我班的刘子叶小朋友,对数学活动缺乏兴趣,在一次学校组织活动中,我请他和我一起玩“积木盖大楼”的类游戏,他先摆满了积木,利用红色,绿色的三角和圆柱修建好了个房子,成了获胜者,我立刻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增强了自信心。自此,他逐渐对数学活动产生了兴趣。

其次,幼儿生活在集体中,其他同学的行为对每个幼儿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幼儿交往中表现最为突出,教师用群体交往中的互动作用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指导幼儿操作“数数小算盘”这一学具时,我让宋一诺、王艺博操作,结果引来了不少小朋友围观,两名孩子高兴极了,兴致勃勃地向同伴们介绍,而其他的孩子也做出回应及至后来讨论怎样才算得快,有何规律可循,兴趣颇高。由此可见,群体效应对激发兴趣的促进作用。

要让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当做一种“玩”的过程,因为儿童爱玩这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过把课本中的新知识传授转换成“玩耍”活动,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心情自然愉快、厌学情绪消失,而且还能从“玩耍”中自觉地探求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例如我们再讲比较抽象的数学题时,如果单凭学生们想象就有点枯燥,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建立一个不同的模型,这本身就是一个玩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们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这就使得枯燥的想象变得十分有乐趣,学生们也就不会排斥了。

再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要让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使学生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这样才能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得思考、观察、行动统一起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和总结。对于一个问题,要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因为我们知道很多情况下,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的方法,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解答这一个问题,不能把学生限定在一个模式下,只有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才会浓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还要多多鼓励学生,多多赞扬学生,这样他们才会更积极、更主动。

篇10

一、立足课堂教学,加强课堂关注,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加强课堂关注,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关注随班就读生的学习,重点是课堂学习情况。通过有意的课堂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大家的认可,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智障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观察和分析能力弱,需靠图片、实物、录像、投影、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强刺激,为此,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通过卡通或精美图片将数学问题进行整合,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将一些浅显易懂的简单问题让他们来回答。在回答正确后,及时给予表扬和掌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被老师关注。得到大家的肯定,老师的表扬,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高了。

2 实施分层教学,重视课堂学习。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智力状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要求的 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进行分层备课和上课。因此,教师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应根据两种儿童智力的不同,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对普通学生。明确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对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在普通儿童要求达到的基础上,降低要求,减少坡度,主要包括:一是接受知识的容量上要小,数量少;=是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上弱智儿童只掌握容易的知识:三是培养能力的程序上弱智学生注重于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对普通学生的认知目标要求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排列的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而智障学生则只要求通过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最简单的排列规律,最好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对普通学生的技能目标要求通过涂色、摆放学具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而智障学生则只要求通过涂色、摆放学具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即可;对普通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目标要求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智障学生只要求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加强个别辅导,发挥伙伴作用,采取多元评价,促进发展进步

1 个别辅导,给智障生前行的动力。根据弱智儿童感知迟钝、记忆容量小、短期记忆差、逻辑思维能力低的特点。除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关注和课堂练习上加强辅导外。充分利用午间、放学后等时间对当天的知识进行重点辅导,使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克服自身障碍,巩固所学知识,对于提高弱智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形成数学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辅导时,我们要重视思想的辅导。在表扬其课堂表现的同时,通过耐心交谈、聊天等途径,让学生明白要想让自己学得更好,课后还要继续努力,如遇到困难,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帮助他,并让其知道大家注重的不是他的学习成绩而是他的进步。这样既能克服其心理上的惧怕,又能激起他学习上进心和求知欲。与此同时,我们更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基础训练,让他们掌握最低要求的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