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27 08:2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企业人才培养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 技术人才 培养 必要性
项目编号:2014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 ” 2014ZCY159
前言:通过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院校的教学特征相搭配,在共同协商,彼此配合的方法下将教学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专业课程的设计,运行模式的构建相结合,塑造了大量实际操作能力强,与社会市场接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校企合作对于学校的必要性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校从校企合作中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不仅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工程建设信息,了解社会需求方向,而且可以及时更新专业技术,制定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案,使得课程针对性大大增强,大力提升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把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快本专业前进的步伐,给学生提供大量先进的,准确的,及时的学习信息,为学生学习建筑工程技术做出大量贡献。
(二)校企合作对于企业的必要性
对企业和学校双方来说,校企合作是个一箭双雕,互惠互利的好机会,给两方都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方面,企业利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拥有科研技术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先进的专业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的运转。另一方面,学校直接为企业提供大量对口专业的技术人才,企业可以不花费较多资金,提前挑选到自己需要的高质量,高职业素养的毕业生。
(三)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也极大方便了大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充分享受到学校提供的实践性,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先进前沿的行业信息,感受丰富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氛围的同时,择业、就业压力也相对减轻,这源于自身的操作能力强,所学理论与社会需求挂钩,能够迅速适应本行业的工作环境,与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较快投入到社会中,就业多了一份有力的保障。
二、如何利用校企合作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一)兼顾企业和学校的利益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具有优越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其本身的种种优点,如有利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体系的改革,为企业提供先进专业技术与科研成果,供应高质量,高素养的技术人才,给建筑专业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在就业方面赋予他们积极有益的保障和帮助等,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适用。为大众所熟知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一系列大型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每年吸纳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用来保证公司的高效运行和流转,从而有效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拉动我国GDP持续上升,为我国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与市场经济的完美契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企业,高职院校,学生都从校企合作中受利丰厚,能够享有国家专门实行的税收减免,财政资助等各种优惠政策,为自身的运营带来极大好处。
(二)充分考虑市场需要
市场决定经济,需要决定变化,校企合作是一种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一起参与培养人才的创新,它既适应于当今市场环境,又满足了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大力渴望和需求,是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且是一场成功的革新,实现了教学中课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对接,实现了企业选拔准则与毕业生高技能,高素养的对应,实现了国家建筑行业各部门的多样化需求同具备专业性、针对性学生的对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有力增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极大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改变我国目前的僧多粥少的不协调的现状,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的拓展壮大,维护社会安定。
(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应积极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为达到人生目标,实现生命价值,做好充分准备。然而,我国因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的计划经济体系和受到固守传统,不愿革新的高校教育理念的毒害,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被部分教师所质疑和拒绝,在他们看来,这种方式将阻碍教育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校企合作,不能一味的排斥,只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应看到它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探究出它能够为自己带来的利益,毕竟所有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只有教师及时的认可,才能帮助学生制定准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学生通过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加强同企业的沟通交流,加大对企业的了解,对就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校企合作才发挥出了应该有的效果。
总结
校企合作现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大力推广校企合作,让每个企业,每所高校,每位专业学生乐于接受并参与其中,将是一项浩大的,充满挑战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葛超,冯晨静,李娜.人学生就业困难的原闪分析及指导对策[J].河北农业人学学报,2010,(3):359-361.
篇2
收稿日期:2012-12-21
作者简介:刘伟(1972-),女,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E-mail)。
摘要:文章以建筑行业人才需求为研究背景,从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现状出发,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对比分析目前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匹配状况,并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为例,探讨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改进方法及解决途径,力求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行业人才缺失之间的矛盾,实现人才培养、人才输出、人才需求的有效链接,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分析和研究结论。
关键词: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建筑行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23-04 建筑领域,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热门领域,涵盖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和勘察设计咨询业等各大行业。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依托行业的现代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人才和企业实力的竞争,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的竞争。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层次需求更加多样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深层次变化,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择业难、就业难等问题客观存在。因此,与行业需求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也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及特点
近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生产一线以及相关的业务管理领域对建筑类人才需求很大。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来看,整个就业市场对建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尤其是随着铁路建设、南水北调为代表的超大型市政、能源、交通工程的深入实施,中小城市房地产项目的第二轮发展,以及国家正在进行的城镇化推进策略,使建筑类人才的就业指数持续高涨,大多数建筑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社会供需比都在1:1.5以上,部分专业的供需比甚至超过了1:3。但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行业人才需求量在近几年呈现适度收缩趋势,与此相反,开设建筑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多,从更为长远的时间来看,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就业中的“困难群体”将有可能逐渐凸显[1]。因此,从人才培养对接的角度分析建筑行业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一)对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
一切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与专业相结合,每一领域均具有一般性和专业性特征。一般性的知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或一般活动中所需要的普通常识,这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条件,专业知识指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或进行某种特殊活动所具备的知识。一般性能力涵盖了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而专业性的特殊能力,则因专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与大学生的学业息息相关。因此,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活动或科研活动,结合专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进行专业实习,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和论文等,为专业能力的获得做好学业上的积累。学生除了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多参加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和技能,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专业和人才培养层次的要求
目前各大城市都在改造新城、重新规划城市布局,建筑相关专业人才仍是许多城市的紧缺人才。据预测,作为连续三年的热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水排水工程仍将排名前四,随后是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历年大中专毕业生需求总量的80%都集中于这十大热门专业,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如此。对于人才培养的层次需求,从整个行业看,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占需求总量的40%左右。另据统计,在建筑企业用人单位的职位需求中,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占9.3%,本科学历占40.5%,大专及以下学历占50.1%,同时招聘单位对企业管理、管理工程、财会、外语等人才的学历要求提高,职位也大多面向高学历人才。
(三)对职业素质的要求
依据近年对企业人力资源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企业员工的职业标准和培训标准,其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开拓创新能力、责任心、诚信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就业后感觉工作别需要的能力排名前四位分别是:综合素质、实习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企业用人角度还是学生就业角度,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同时,类似“责任心”、“诚信”这样的软要求也是企业选择人才十分看重的一点。除此之外,对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认同感、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专业延展性等都是行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
(四)对执业资格的要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高新建筑施工技术,能管理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建设部已逐步推广和建立覆盖施工一线操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制度三大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其中,执业资格注册制度面向的主要是大学以上学历的工作者。因此,对有志从事建筑行业的大学生来说,在读期间有意识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是十分重要的,高校的教学设计也要为学生相关执业资格的获得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现状分析
作为建筑类高等工科院校,面向建筑行业培养能适应现代企业需求,具有开拓性、创造性,能参与各类竞争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根本出发点。为此,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在近几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市场对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分别在2004版、20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现行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体系设计
从行业需求来看,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压力下,专业对口及专业技能已成为对应届毕业生的基本要求,而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对英语、计算机以及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明显,甚至于上升到人文素质、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等要求。对学生自身而言,他们在刚刚步入社会后感到不适之处主要在人际关系处理、专业知识不够、常识性知识太少、组织能力欠缺等方面。为此,学校在2009版培养方案制定中提出了基于人文工程素质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体系的设计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直接体现在培养计划内的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群中,通过全校性必修或限制性选修,涵盖了政治、法律、英语、计算机、军事、体育及相关专业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类基础课程,约占课时总量的50%左右;另一条主线是体现在培养计划外的全校性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过公共选修的学分要求,涵盖了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心理教育类、语言类、艺术类以及实践技能类课程模块,并且明确提出对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心理教育、职业规划、科技创新、实践技能等不同相应模块的选修学分要求,这部分学分约占总学分要求的10%左右,学生通过选修这部分课程,获得培养方案设计以外的人文及工程素质能力培养。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的课外能力素质学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教育体系设计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工程素质”和“强实践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区域、层次定位决定了专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课程设置、运行模式必须符合自己的特色。在多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传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根据每个专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关专业规范,结合本校专业特点和为首都城市建设服务需求,做好培养方案顶层设计。结合企业需求,通过组织开展用人单位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及从业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再指导培养方案的具体设计。与2004版培养方案相比,2009版培养方案的设计特点是:压缩课内总学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为此,2009版培养方案压缩课内理论总学时10%,大幅度提高了实践环节学时比例。按各学院学科专业的相关性设置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群平台,按专业新技术、新领域发展方向和交叉学科方向灵活设置了专业方向,专业教育体系中分方向、分课群比例明显提高,28个本科专业中有25个专业设计了专业选修方向,并支持学生跨方向选课,进一步突出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人才分层培养、分流发展的设计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分层培养、分流发展培养机制。按高考招生批次不同、就业与深造目标不同,自二年级开始,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通过多学时与少学时、研究性与实践性、必修与选修、考研与注册师等职业技术系列课程的不同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所需。通过分层分流教学,实现不同人才规格的培养,对基础理论要求高的部分学生(比例10%~20%)开设分层提高类课程,强化基础,提升后续发展动力;对实操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岗位能力实训或执业资格培训课程,直接和就业需求对接,实现学生毕业时的分流发展。
为实现上述特色,单独设计了分层分流教学选修学分,并在全校低年级的必修或限选课程中设计了基础理论类的分层分流教学内容,如工程数学提高、大学英语强化等基础类提高课程。在高年级专业选修模块中设计了实践类分层分流课程,如创新实验设计、学科竞赛实训、取证考前培训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示范中心、实践基地资源,为多数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或参与项目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的策略
学校在2009版培养方案设计别提出行业背景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校企结合指导人才培养的思路。通过相关性对比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目标和内涵基本能够满足当前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但是随着新版培养方案各项教学环节的深入实施,以及工程教育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设计理念上的不足和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已逐渐凸显。
(一)校企合作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尚需完善
在新版培养方案设计中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课程还增加了实践学时,而学生的实际技能仍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主要原因是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求职热情,缺少直接与企业交流的机会。从前两届的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不少学生初到企业感觉无所适从,学生根本不熟悉企业,尽管网络信息发达,但学生不会主动搜索企业信息或不知道在求职前如何了解企业,因此对企业的实际问题缺少洞察力和解决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另一方面,已有实践环节太注重课程配套,没有站在学生就业技能训练层面上进行宏观把握,即实践环节都是跟着课程走,没有成为与理论知识体系相配套的实践体系,这样纵然有了更多的实习基地,学生的精力依然会被每门课程牵制,不能构建完整的实践技能体系,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2011年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有幸成为首批实施该项教育计划的试点高校。 “卓越计划”的实施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现行教育体制,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这是“卓越计划” 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也标志着全面工程教育理念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贯彻和实施。实施全面工程教育,通过行业参与管理、企业参与培养两个方面,将更加强调面向工程实践和技术前沿,让大学生在实践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高校工程教育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与企业联合,启动合作教育项目是加深学生对工程技术的理解和提高他们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2]。为此,一方面政府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卓越计划”,鼓励企业“先期介入”,加强企业参与度;另一方面,学校要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配置、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与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这必将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提出更大的挑战,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设计空间。
(二)与行业需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尚需改进
无论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广大教师自觉、主动地投身参与,都是难以持久和深入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调整办学理念、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更加需要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不同层次的高校,因其自身定位与人才培养使命的相关性,对高校师资队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
以行业需求为依托,培养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但是目前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还不能与这样的办学特色相适应。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教师参与教学的深度不够,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薄弱,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难以理顺;另一方面,高校对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价值导向不够合理,高校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培训和发展工作仍待完善和提高。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精干高效、适应高校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贯彻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办学实力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能够为人师表、师德高尚,能够组织教学、驾驭课堂,不仅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而且还应具备专业的拓展能力、行业联系能力等。因此,尤其要强化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师资培养工作,着力点应放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上。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从师德与教风建设入手,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教师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制度建设和创新为保证,使教师队伍建设和优秀教师培养机制不断适应高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行业需求相关性分析,从不同层面可以看出,在近几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通识教育课程为载体,在比较宽泛的学科平台上构建跨学科、跨文化,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进行职业训练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判断力、想象力以及兴趣爱好等人性化因素,形成“以人为本”的工程应用型教育特色。这种架构的设计符合时代要求,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符合为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客观需要。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建筑类高校未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延展性和开放性,以适应基于行业需求和校企合作形势下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建设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EDWARD F GRAWLEY,査建中, JOHAN MALMQVIST, DORIS R BRODEUR.工程教育的环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13-21.
[3] 郑文堂,赵金瑞.北京市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M].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12:167-170.
Architectural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plan design and related industry demand analysis
LIU Wei
(Dean’s Offic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篇3
收稿日期:2012-08-14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316);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丁云飞(1967-),男,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暖通空调技术的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在分析“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提出将传统的生产实习环节细分为设备制造生产实习、设备管理生产实习和设备安装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制订了融合递进式企业实践环节培养方案。
关键词:“卓越计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培养方案;工程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18-05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1],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进入企业联合培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时将原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城市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合并而成的[2]。该专业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3],但仍然存在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4]、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5]。文章以建环专业为例,对“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见图1)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方案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对学生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该方案实施“3+1”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图2是广州大学在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拟订的融合递进式实践环节培养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建环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将生产实习环节细分为设备制造生产实习、设备管理生产实习和设备安装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生产实习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一体,内容循序渐进。如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概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到设备生产企业学习设备制造工艺,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图1 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图2 广州大学建环专业融合递进式培养体系
二、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卓越计划”强调夯实理论基础,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1.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深厚的理论素养
“卓越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系统化过程,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工程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建环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面向各类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技术经营、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施工、改造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二)“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程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建环专业现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等问题。而且实习环节又多以参观为主,学生缺乏对实际工程的深入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实际工程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建环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年的企业培养过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系统地深入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应建立稳定的企业培养基地
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三)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计划”的灵魂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培养过程,逐渐形成一套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应利用国家、省、学校各级部门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行业组织的各类知识竞赛、设计大赛等平台,引导学生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觉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逐渐形成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保障条件的良性机制。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提出各类研究课题,包括研究性项目、创造性设计项目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3. 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
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实验,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4.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实验课程应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改革教学方法
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作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是实施“卓越计划”面临的最大挑战
“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要使学生具有未来“卓越工程师”素质,必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但目前在高校,特别是广大地方高校实施国际化教学的条件不够,经验不足,渠道不畅。因此,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
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走出去,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这方面可借鉴交换生、联合培养“2+2”或“3+1”等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此外,可充分利用港澳优势,全方位加强与香港、澳门同类院校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应重视“本土国际化”的培养,利用在国内举行的各类国际性展会、学术会议等平台,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接受国际化训练。同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加大双语教学力度,提高学生获取本行业国际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使多数学生在国内也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国际化训练。
(五) 质量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卓越计划”要求学生到企业接受一年的培养学习,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企业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卓越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严格的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加强企业培养过程的监控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经历一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学生到企业接触实际工程,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与传统的实习环节不同,“卓越计划”企业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培养过程,学生在企业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多,这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尤为重要。在学生进入企业培养环节之前,要制订详细的企业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对企业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编制详细的大纲,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逐步做到企业培养过程的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接轨。
3.建立完善的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基地负责人制度,细化各负责人的职责
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习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骨干课程教师的安排、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基地负责人要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并负责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保证企业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计划”在建环专业的有效实施,除了要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制订与建环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落到实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肖勇全.深入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暖通空调,2003,33(3):49-51.
[3]王海涛,沈恒根,程海峰.注册工程师制度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2,26(5):521-525
[4]邹国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90(1):72-74.
[5]董春桥,杨家宽.建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49-52.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on the excellent engineer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DING Yunfei, WU Huijun, ZHU Chihui, XU Xiaon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P. R. China)
篇4
关键词:工程造价;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工程造价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实践”(SZ13208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6日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发展十年来,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近两年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但与此同时,随着京津冀建筑市场“门槛”的统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竞争的加剧必将带来人才的激烈竞争,使得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难度急剧提升。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影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比如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当、毕业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不能完全满足工作要求等。因此,尽快解决这些差距,以适应社会需求,正是我们面临的机遇。
新型建筑工业化呼唤职业教育现代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因此,选择人才培养方案为视角,分析研究现阶段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探索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求实现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能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本专业的教学团队在充分调研区域工程造价岗位职业能力发展阶段,并充分考虑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出我院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能完成造价员岗位、招标岗位要求的各项工作,经过实践锻炼拓展达到造价工程师、招标师的执业要求。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建筑市场的不断变化,具有熟练从事建筑、安装及装饰工程预、结算,以及招投标文件编制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
如果说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那么,课程体系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与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工程造价专业采用“校企合作、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工程造价专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构建三阶段课程体系框架。按照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让企业专家引领专业发展,根据造价员岗位的任职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课程与教学的所有安排都围绕项目进行。构建符合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的“专项――综合――顶岗”三阶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前四学期,理实一体校内外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能计量、能计价、懂结算、懂招投标文件编制、会管理的专项能力。第五学期(分层次培养):根据实训答辩的方式选择优秀学生,成立“中关村造价班”,由企业具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实行一学期的全封闭训练;由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指导其余学生进行15周的综合能力实训,由简单到复杂选择4~5个岗位项目,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确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顶岗能力,教师只在每周一进行指导,周五进行实训项目验收。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由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合格者开始下一个岗位项目。在此过程中推进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探索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二)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分析,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重构基于工程造价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把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落实到各门课程教学之中。围绕土建工程造价员、安装工程造价员、装饰工程造价员、市政工程造价员、招投标五个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工作岗位,材料员、资料员、施工员等拓展岗位,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基础能力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支撑课程群、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群。
(三)课程开发。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六个对接”,完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开发。
1、教学方法与生源特点对接。由于生源紧张造成高职生源质量每年都有变化,深入分析学情,动态掌握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分层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学习和实践,实现教室与岗位合一、作业与工作任务合一,讲练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校本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持续更新。根据行业企业对造价员、造价师、招标师要求的变化,引入行业、企业新标准、新技术,结合校内实训条件及校外实训基地发展趋势,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以胜任岗位工作为核心的学习项目或任务,并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最终形成本专业成体系的校本教材。
3、课程实训与技能大赛对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将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预算软件技能大赛”引入课程实训,实现实训和竞赛培训一体化。通过参赛,可以充分展示我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4、课程评价与学生成长对接。树立“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念,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首先,注重过程考核,每个项目结束即对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将企业产品评价的标准引入项目考核,作为衡量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能力渐次升高,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其次,加强实践考核,期末考试采取“应知+应会”的考核方式。
5、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由此,把“造价员”等的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使学生具备从业、执业资格。
6、课程学习与终身学习对接。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终身教育的课程观念,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更新,为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三、人才培养实施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双向互兼机制,聘用与培养相结合,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落实学院“领头雁计划”、“能工巧匠上讲台计划”和“双师素质计划”。首先,通过鼓励校内教师顶岗锻炼、社会服务、考取注册职业资格证书、中短期培训、学历教育等;其次,从合作企业聘请技术专家、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后,让他们在我院担任兼职任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使课程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首先,积极探索课堂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已有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建立新的合作企业,通过顶岗实践、提供咨询服务等途径,利用企业场地和吸收企业教育资源。同时,根据企业项目的进展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走进企业,主动参与工程实践;其次,本专业目前校内建有两个工程造价实训室,建筑综合实训室、招投标实训室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训教学环节。
四、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适应行业要求,必须通过毕业生是否能满足企业要求来检验。通过对高职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在实施中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多数企业要求毕业生顶岗实习时即能上岗,上岗就是熟手,而我们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顶岗实习时还是生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足等。因此,高职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符合行业和企业的需要,顺应区域产业的发展。坚持为京津冀建筑业服务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四个合作”为主线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各方面建设;将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中心位置,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将进一步创新、发展和完善。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Key word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training mode;cultivation of talent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81-02
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通常情况下,所谓的工学结合就是将教育与生产劳动进行结合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工学结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结合,其本质是知识和劳动实践之间的结合,过程的结合是重点;另一方面,工学结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相结合的形式,即教育界与产业界或者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结合与合作,对象之间的结合是重点。
所谓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实训的资源优势,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难以协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利益 协调好各方的利益,通常情况下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基础。许多高职院校采用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遭到了很多教育专家的质疑,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学生到了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阶段,完全地脱离了学校的管制,进入到了企业中,由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但学生在企业中学到的知识并不是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进行有目的的深化与升华,而是盲目的进行施工生产活动,二者之间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目标的一致性与冲突性并存在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时普遍存在,采取措施协调双方之间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之间的利益保持一致,在实施“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难点所在。
2.2 合作动力不足 首先企业领导动力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在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建设问题,实现利润的多少问题是企业关心的重点;其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企业的指导老师缺乏相应的动力。最后学生自身动力不足。在实习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学生从事的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实习学生的预期目标,另外,由于企业指导老师在指导思想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使得学生对实习工作失去了兴趣,挫伤了实习的积极性。于是就出现了学生开小差的现象。
2.3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师资队伍建设是制约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关键,如何拥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或者研究生加入到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虽然这些年轻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技能方面十分欠缺。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重点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较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指导实践的能力和素质,尤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我们的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备引领学生去企业实践,指导学生实际生产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讲,如果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乏相应的实践技能,那么也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
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的对策
3.1 突出一条主线,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面向建筑施工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宗旨,沿着培养相关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素质的主线,在实用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对学生加大培养力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对学生要求较高,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职业技能是培养学生的重点所在。所以,要对实训中心或者实习基地进行充分的利用,强化学生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
3.2 强化实践环节,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施工工艺、操作流程、工程质量验收、安全施工、工程量核算等是建筑工程的基本技能。在这些基本技能中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工程制图与识图、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资料整理、安全教育等。对于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因此,需要将实践与教学分阶段进行。
3.3 坚持两项结合,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情景相结合,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学与用的一致性,使学生毕业后尽快上手,提高其动手能力,使其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要,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一站式对接。
3.4 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 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双师型”的教师是核心力量,强化“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通过参与实践,以及安排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或专家进行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是实践者和执行者,在高职教学改革中,他们的认识和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3.5 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重新设置、调整和嫁接 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要,不断调整“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与市场相吻合。其中,在调整过程中,重新设置专业、教学内容、课程是重点。职业院校在实施过程中,对课程设置要加大调整的力度。通过调整打破课程与学科之间壁垒,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专业重新设定之后,根据专业要求,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
3.6 加强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首先,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是确保双方互利共赢的基础和关键;其次,逐步健全学生实习管理体制。为了确保实习的有效性,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共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习管理办法,对实习工作进行规范;最后,建立校企双方合作“共赢”机制。实施“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建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合作双方要不断形成新的、更多的利益共同点。
4 结论
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需要培养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为此需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形成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能适应建筑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金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03).
篇6
一、专业建设背景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于2010年6月,经湖北省教育厅遴选为湖北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点,并要求通过三年时间,建设成为湖北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目前我院的新校区建设以及黄冈市职教园区、黄冈市高新开发区、黄冈市城东新区的开发,都为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建设环境和发展机遇,对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地提高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所属地区经济和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改革势在必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强调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着眼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多数从事工程技术、施工管理、工程预算、工程监理、质量检验等一系列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遵循从实际出发、开放、创新、多元化原则,形成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本,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专业建设目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以及高等教育发展重心下移,无论是过去的职业大学、转升高职的高等专科学校,还是新成立的高职院校,都在面临企业参与度不够、理论与实践很难做到无缝对接、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出来的人才实际动手能力弱、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对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改革进行着有益地探索。结合自身实际,我们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目标:通过3年建设,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专业建设理念领先、人才培养模式先进、课程体系完整合理、教学内容紧扣职业能力形成、师资队伍结构适当、实验实训条件优良、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好、就业率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特色专业,成为辐射鄂东乃至“1+8”武汉城市圈,在建筑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中起示范和引领作用的湖北省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
三、专业建设改革与实施
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新的发展方向,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群的新变化,在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产学结合为手段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未来三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1.调整专业培养目标立足鄂东,面向“1+8”武汉城市圈,辐射全国,以服务建筑行业为主,以一线施工员岗位(群)为就业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本专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测量、质检等核心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能够胜任建筑行业施工员岗位,或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工学交替、产学合作”、“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和“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等教育理念;从为建设行业生产一线培养“施工型”、“能力型”和“成品型”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出发,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经过认真研讨论证,听取多方意见,结合多年来的具体实践经验,制定出在实际教学中可行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培养计划。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是在对黄冈和武汉“1+8”城市圈以及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省份的建筑行业企业及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经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充分论证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3.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全真模拟、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全真模拟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能力要求来设置相应教学项目,每个项目采用真实工作任务,按“任务布置、计划、决策、实施、评估、信息反馈”一个完整的项目实施行动导向教学。4.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全真模拟,基于施工员岗位(群)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进行课程开发,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岗位(群)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和阶段产品特点,确定课程及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真实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从根本上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我们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下,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同时在课程中导入湖北省施工技术标准和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根据工学一体化培养人才的要求,我们与湖北长安建筑股份公司、湖北玉环建筑公司等密切合作开发核心课程,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围绕“双证书”和企业需求,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实训环节,加大对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改革的力度,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专业操作技能。新的培养计划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围绕职业活动、操作技能设置课程,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5.开展课程建设改革我们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重组课程内容,不断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抽出专人,组织专班,成立项目组,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本专业已建成3门省部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资料正在逐步上网。根据专业核心技能设置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既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核心课程要编写与专业理论相应的教材,同时,要编写与实训环节一致的培训教材。为此,必须要制定与核心技能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在编写好教材的基础上,做好各种教学配套资料、电子课件、案例库、习题库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到2013年,争取将4门核心课程建成优质课程。本着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结合,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我们对原来的一些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与拆分:(1)将原先开设的《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CAD》、《房屋建筑学》等课程整合为《施工图识读与会审》核心课程。(2)将原《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2门课程整合为《建筑力学与结构》核心课程。(3)将原《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拆分成《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建筑装饰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等4门核心课程。(4)将原《建筑电工》、《房屋设备》等课程整合为《建筑设备与工程》课程。(5)将原《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价》等整合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6.实行实践教学改革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岗位需求,围绕工学结合,完善基于全真模拟、生产实训为背景的由课程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毕业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全真模拟为主,虚拟工艺和虚拟实验为补充,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积极推行订单培养,进一步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全真模拟、顶岗实习等。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改革方案是:(1)安排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综合训练和毕业顶岗实习等三种实训环节,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2)安排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环节有机结合,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相互融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3)安排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职业岗位技能培训与考核,把获得施工员证书必须具备的知识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4)提高实训课时的比例,增加到50%以上,适当删减一些较难或应用较少的理论课程,力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5)采取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等手段,完善已有实验实训室功能,强化内涵建设,逐步完善和更新已有实验实训条件,新建实训室,并将原有校外实训基地扩建成为10个能实施教学功能的校外实训基地。三年内,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系统性强、仿真度高、环境真实、能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满足区域服务要求的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7.“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也是教学改革工作的实践者。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先决条件。学院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措施,力争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经过三年的努力,建设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行业专家、技术骨干构成的专兼结合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12年力争申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条件合适时争取申报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包括2名校内外专业带头人,12名专业骨干教师,教师总数达到30人,师资队伍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学源结构、职称结构及职业资格结构。8.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相融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二级督导四方参与六级评教”组成。(1)二级督导: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增强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功能,严格执行督导通报制度和教学事故处理制度,提高教学督导效果。(2)四方参与:即学院、企业、学生、行业主管部门四个方面参与,把社会评价机构、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与监控等外部教学质量监控,同学校内部的教学督导与评估、各部门的检查与考核、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等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以及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纠正与预防等对问题的跟踪反馈与落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管理,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3)六级评教:即领导评教、系部评教、学生评教、社会评教、专家评价、教师互评等,针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网上评价、问卷调查、现场抽查等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环节规范程度、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将对教师提出的具体意见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教师,以便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篇7
【关键词】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创新人才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必须深化教学改革,研究新形式下人才培养的模式,使人才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培养建筑类人才的高职院校,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建筑电气技术方面的合格人才,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原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太窄、太偏,重理论,轻工程应用,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一系列弊端,很容易造成某些内容过专、过细和过深,知识的重复性多,不利于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不能满足当前人才市场需求。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课程的学时分配、讲解内容上与当前的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因此,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调整,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建筑类院校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电气专业培养的目标及专业特色
我院建筑电气安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主要面向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现代建筑中各类建筑电气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大中型建筑企业、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公司等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电气工程的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语言交流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创新意识;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理论、方法,具有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职业基本技能。
三、课程设计的原则及内容
在制定课程模式的过程中,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的需要为核心,以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制定课程模式的依据,完全围绕着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的需要进行课程设计,这种设计不但体现在课程名称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大纲及具体教学内容中。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能力培养的方向,在教学计划中尽以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环节。能力培养的实现靠具体的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来完成。本专业的能力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素质与能力
其能力要素包括: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
(3)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掌握数学、物理、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5)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
与此相对应的课程有《政治》、《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物理》、《体育》、《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等。
2.外语应用能力外文资料,并通过省级的英语等级考试。
(2)具备一定的口语对话能力。
与此相对应的课程有:《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等。
3.计算机应用能力
(1)掌握计算机硬件基本原理及基本应用技术;
(2)掌握与电气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应用技术;
(3)掌握基本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与其相对应的课程有《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工程设计能力
掌握建筑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弱电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与其相应的课程有《建筑电气设计》,《建筑照明》、《电气施工技术》以及与此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5.楼宇电气设备调试,运行、维护能力
(1)具备电气工程识图,参数计算及整体知识,掌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方法;
(2)具备楼宇变配电系统,空调控制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安防管理系统,给排水控制系统,楼宇照明控制系统等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能力。
与此相应的课程有《建筑电气自动控制》、《建筑供配电》、《建筑弱电系统》、《电梯技术》等。
在进行本专业的规划及课程设置时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首先,专业方向及课程的设置或开发要取得考生和家长的信任和要求;其次,满足一定行业范围内各类企业单位对高新技术人才的现实需要,并且应可持续发展,使高职教育有序,健康的发展。
本专业高职教育规划的实质是要解决好招生、就业、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这也是本专业能够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本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即是以转变高等教育思想和传统观念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对建筑电气技术人才的需求,与专业公司,设计公司和建筑企业等合作,走产学研之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向导,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加强专业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原则,整合课程体系,及时更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结合,产学研并举,全方位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
四、课程改革
1.在建筑电气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要懂施工规范,否则影响设计质量。同样施工人员要理解设计意图,否则也不利于工程质量进度。所以对专业课“建筑供配电”进行整合,教学计划增加了配电系统工程设计的有关内容,计划开设《建筑电气设计》课程。
2.整合“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课程,并与专业活动实践相配合,用以提高专业知识体系的实践性。根据实际工程中弱电内容越来越多,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和相关的技术人员缺的实际情况,强化弱电内容。
3.整合“建筑电气工程概预算”课程,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建筑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本专业工作。
4.整合“电梯安装与维护”课程,以实际电梯模型为控制对象增强实践环节教学内容。
篇8
【关键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基本条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目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造成一种“两难”现象,一方面企业寻求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难,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而“订单式”培养作为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是校企合作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一种先进办学模式,在国内外职业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关注。我国自 2001 年在高职教育中试行以来,受到广大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和追捧,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了学生、家长和企业的认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校也从中受益匪浅,迅速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甚至一些本科院校也纷纷效仿。近年来,我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一直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形成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局面;然而,在运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矛盾和问题。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委托培养企业需求,与委托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与学生签订就业合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毕业后到订单企业就业的一种工学结合的新兴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充分贯彻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岗位针对性、技能应用性以及岗前培训的问题,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对落实企业用人标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化解人才供需矛盾、实现毕业生的对口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订单式”培养的优势
1、促进中职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中职教育应对接地方产业,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工学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场所,实现学校办学、学生就业、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中职教育办学的目的。首先是学生,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就有了就业岗位,解决了后顾之忧。其次是企业,企业通过“订单式”培养得到了人才,这些人是熟悉企业的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流程,到企业后便可立即上岗工作,可与企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节省了企业培训时间,降低了培养成本。再次是学校,学校的受益之一是推进了教学改革,有助于学校根据行业实际需要把握专业办学方向,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第二是锻炼培养了师资队伍,通过企业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和培训,有利于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第三是校企资源共享,节约了实训设备建设经费;四是通过订单培养企业的宣传作用,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对生源吸引力,有利于办学规模的提升。
2、通过榜样作用促进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实现成才与就业的良性互动许多学生进校时并不优秀,通过企业岗位实习,在他们自身努力下,获得了优良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阅历,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无论在技能上还是自信心上,都得到很大提升。当他们再回到同学中,其他同学看到了他们明显的进步与变化,通过事实告诉了周围的同学,成才就能高质量就业,从而带动了学风的好转,出现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火热现象,促进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形成。
3、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我校与某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施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订单培养”,该公司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公司工作岗位的需要开始课程、确定教学内容,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地基与基础等课程的兼职教师;提供实训场地和设备;学生在公司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公司配备相应的实践性教学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援助,学生毕业后即成为公司一员。公司在订单人才培养中全程参与。此培养模式岗位针对性强,培养目标明确,使课程教学内容符合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合理地利用了企业资源,减少了国家人才培养成本 。
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运行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1、人才供过于求使得企业主动寻求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愿望不强
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人才需求增加,但整体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劳动力型的岗位居多,这样造成了职业院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但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较大,社会需求导向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但这种导向也直接导致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从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变,这使得企业主动寻求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的愿望不强。反过来,面对有限的就业市场,学校为了可持续性发展,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欲望却很强烈。校企双方合作欲望不一致的条件下寻求“订单式”培养,难度较大。这种校企合作往往依靠学校的人脉关系,并且和职业院校与本地区的产业对接情况息息相关,而且,“订单式”培养的连续性与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的知名度紧密相连,因此长效机制的形成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建筑企业经营风险影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企业经营风险普遍存在,经营状况决定其发展能力,直接影响其对人才的需求量,企业经营良好,市场扩张能力就强,订单培养的人才顺利就业的可能性就大,如果企业经营惨淡,订单培养的人才将不能顺利就业,一方面企业就业岗位减少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不看好该企业而可能毁约。但由于“订单式”培养方案是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的,课程内容和专业技能岗位针对性较强,学生转岗困难。由于国家对房价的有效调控和对耕地的有效保护,大部分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势头出现了缓和,有的甚至下跌,从而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房地产企业经营效益明显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建筑行业人才的需求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3、学生就业双向选择导致对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违约
“订单式”培养协议一般是在学生开始专业学习之初签订的。签订协议时,学生由于对今后工作所从事的行业了解的限制,以及对订单培养的从众心理,起初看好该企业,但是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对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了解的深入,会对自己的专业技能越来越自信,同时对订单培养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会发现或多或少的不足,临近就业时,如有更好的单位向其抛出橄榄枝,毁约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将给企业造成很大影响。一方面,需要用人时没有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在订单人才的三年培养过程中,投入可能付诸东流。从另一角度来说,如果经过 3 年的学习,订单学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将按合同拒绝接纳此类学生,对学生来说也是不愿看到的结果。面对这样的局面,学校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这样将直接影响“订单式”培养的持续性。
四、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上述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
1、提高质量。
提高“订单产品”质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市场并为市场认可的必然前提。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订单”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评教、评学、评管,建立“订单”教育教学质量监督机制、质量信息反馈机制,通过调整经费投入等控制措施,保障“订单”教育质量。
2、深化改革,优化专业设置
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育一批与本地支柱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以“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专业,形成专业优势,最终建立同类院校中的品牌专业,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形势需要的不竭动力。宁波城市职院自实施订单教育3年来,大力进行专业改革,一是调整专业设置,使其符合社会需求;二是使专业建设体现高职特色。可以对口一家企业、行业,也可以与企业、行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强“订单”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三是对专业方向适时调整、取舍。对就业不好的专业及时调整方向,按照市场需要进行合理的转型,也可以与其他专业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3、学校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
企业可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向学校注入资金,派出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与学校共同把握办学方向;可向学校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进行“订单式”培养,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可与学校共建实习基地,向学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企业可以委托学校培训员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通过这些合作和共建,逐步形成一批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订单教育,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新路。
参考文献:
[1] 刘培娥,王婷婷. 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0(02)
[2] 张小帆. 新评估方案条件下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学理论. 2010(17)
[3] 吴青峰,龙先琼.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吉首大学为例[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0(07)
篇9
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提出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通过比较分析,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补充,建立以设计为核心、通识为基础、建筑技术为支撑、美学和人文素养为拓展的课程群,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能力培养、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接轨等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建筑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建筑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随着国家建筑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工程设计中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国际化招投标的推行,促使建筑市场逐渐趋向规范化、国际化。而过去传统的建筑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变化,出现了在校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缺乏良好对接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尝试通过课程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得到优化和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1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根据对建筑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历史、建筑施工等,其内容涵盖方案设计、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技术和施工几个方面。同时,从事设计工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因此,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划分知识模块,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适当增加人文艺术类课程。在制定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以毕业生实际从事岗位需要和必备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为依据,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模式,将课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划分为通识基础、设计系列、理论系列、美学与人文素质、建筑技术五大课程群。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加强基础,注重实践,通过分阶段的建筑设计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设计思维及创新能力、方案沟通与协调能力[1]。
2改革前后的课程体系比较
传统的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着重于学生基础美术训练、制图和表现能力、平面功能划分和空间布局、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可以结合目前世界建筑发展趋向,增加建筑节能、生态建筑等课程,结合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增加建筑师业务、建设法规、建筑施工等课程。加强学生美学素养的形成及提升,增加建筑美学、建筑赏析、建筑绘画及表现等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加快和完善校外实习平台的建设,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参与到专业实习中。1)原有课程体系。以我校为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立足于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强学生的建筑绘画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划分为通识基础课程、设计类课程、理论类课程、美学修养与人文素质课程、建筑技术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六个课程群,形成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建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结合实践,渗透美学和人文知识的课程体系[2]。
3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都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重点,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及工程施工知识,毕业后能在设计院、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工作。因而,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1)明确目标,分层次提高。专业能力的提高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技能,包括场地设计、功能分区与流线组织、建筑方案设计、快速表达等。这一层次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一般的设计工作。二是创新能力,设计实际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根据建筑及环境的复杂程度不同出现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结合场地要求和现代建筑的发展,提出最合理的解决建筑和环境问题的方案。所以创新能力是理解力、创造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3]。2)学分制改革。国内目前的学分制借鉴于国外大学的做法,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自,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完全学分制的情况下,学生有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包括:专业选择权、学业规划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但从学分制的实施来看,国内主要停留在课程及教师的选择权上,并且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课程的选择性有限,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因此,如何加大学生对于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协调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实现跨专业和学科选课等,都是推行学分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建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与市内多家设计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使其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以利于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同时便于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明确专业学习内容,完善知识体系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完成就业对接[4]。
4结语
根据建筑学专业评估要求和行业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依照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作者:林楠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樊莹,董晓婉.浅谈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实施[J].教育技术研究,2012(4):211-212.
[2]孙超法,张万奎.建筑学专业“一心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87-88.
篇10
[论文关键词]产学合作寓学于工人才培养
一、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产学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行业)根据各自所承担的使命与职能,在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框架内,依据市场的“游戏规则”所进行的人才培养实践。它涉及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策略研究、方案落实、关系协调、成果共享等。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产学双方合作培养人才。本文侧重于后者。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展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方面更加重视,在一系列重要法规和文件中都作了相应规定,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我国的教育方针对此也有明确的表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wWw.133229.cOM”这些规定和要求,既是为了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使高职教育迎接经济全球化、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产学合作的理想目标是建立在校企互动、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形成人才培养、技术进步、校企竞争力等都能得到提高基础之上的“互惠、多赢”的产学合作目标。其鲜明特征是:一方面企业主动寻求合作,向学校提供技术、设备甚至是资金的支持,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为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和真实的岗位,使学生感受企业工程氛围,了解企业生产组织、产品设计和制造,接触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树立工程观念,增强职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企业优先选拔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立科研课题,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产学合作,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学校和企业资源、环境的共享,有效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突出“产学合作”的特征。首先产学合作的理念比较清晰,认为高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强调产学合作是保证质量的“助推器”;在培养目标上,突出人才培养与就业制度的衔接,如德国的工程师、经济师,英国的技术工程师,美国的技术员、技术师,法国的高级技术员和高级管理员,韩国的多技能技术员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起“双向参与、双向互动”的运作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北美的cbe模式(能力本位),英国的“三明治”模式、联合国劳工组织推广的mes模式(技能本位),美国的工读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印度it业的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模式等;在产学合作的管理模式上,从制定法规、建立组织、规范制度、理顺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制度化的体制和机制;在人才培养结果评价上,德国由企业、学校、工会和行业代表共同实施,美国由工程技术评估委员会制定评估标准,加拿大由合作教育协会制定标准,澳大利亚由行业协会制订培训计划和标准(培训包)。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产学合作培养高职人才有很多优点,符合高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所有问题的根本点就在于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既体现了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高职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高职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二、打造“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合作为纽带,以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教学团队打造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壁垒,创新、完善“寓学于工”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即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广泛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采取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渐进方式,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的掌握融入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的环境中。
(一)产学合作开发课程体系
按照国家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学院确立了“走产学结合道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学院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根据学生专业岗位及未来就业岗位群的行业标准、技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制定课程标准及相关教学培训软件包,确定技能训练项目模块,全面创新学习考核评价方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构。
2005年,学院以产学合作为平台,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试点,开始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颠覆”性重构:首先通过到邯郸市晨祥建筑有限公司、招贤建筑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学合作企业进行深入调查,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了建筑施工一线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岗位;进而邀请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召开专题会议,与专业教师一起探讨、研究并确定建筑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将学习领域和内容的目的性、指向性同岗位工作过程准确地联系在一起;再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行业职业标准的最新要求,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据此重新编写各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最后,通过建立的“优质资源库”大量选聘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并与他们合作开发和编写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的理论及实训配套教材,逐步构建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拆分—建造”课程体系。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在2007年“中德高职建筑技术专业行动导向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班”上进行了交流,受到了德国专家及与会单位的好评。
(二)产学合作打造教学团队
长期以来,学院采取“送、下、带、引、聘”的措施,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1)先后输送一百八十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专业进修和业务培训,先后选派38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业务培训。(2)以产学合作单位为基础,建立起由各个行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教师资源库,资源库中拥有各类兼职教师2355名,实现了实践教学主要由来自生产一线的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进行讲授和指导的目标。(3)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建立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参与学院的专业设置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实习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及答辩等人才培养的各主要环节。(4)与产学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了相应制度与计划,确保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下企业一线锻炼实现制度化、连续化;此外,学院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发挥专业特长,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咨询等各方面的服务。经过不懈的努力,学院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各一个,已逐步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和双师素质、符合高职教育特点与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
(三)产学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确立了“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的育人理念。为落实该理念,学院以产学结合为纽带,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遵循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通过社会投入、校企合作共建等各种有效方式,在校内重点建设一批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有效运行提供支撑平台。
1.“筑巢引凤”。学院通过设计、建设适合企业经营的楼宇场所和制定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了美食林集团、中国移动(邯郸)公司、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与自身专业联系紧密的不同类型的企业进校园,为市场营销、金融保险等专业的“双职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战提供了舞台。
2.“借鸡下蛋”。学院与邯郸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合作在学院成立了“邯郸市建筑科技示范基地”,借助召开建筑材料博览会的契机,为其提供场地和服务,由20余家公司共同出资40万元,建成28项工程实物模型,展示建筑工程材料及各种构造和标准做法、推广行业新技术,并在会后作为现场教学的教具留在了校园内。此外,产学合作单位邯郸市招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还提供设备和劳务费用共计20万元,在校内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起了“教、学、做”一体化模型和工种实训现场,为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拆分—建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操练做好了铺垫。
3.“借船出海”。围绕邯郸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邯郸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经过多方努力,由邯郸市信息中心、建设银行邯郸分行、西安西雅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下属北京华信智原教育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共同出资一百余万元,在校内建成了嵌入式软件实训室、网络软件项目开发技术、大型数据库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微机组装与维护等7个实训室和2个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实训中心,为软件技术类专业的“分层项目引导”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奠定了基础。
4.“合作共赢”。学院以土地、政策等作为投入,先后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设备并在校内投资建设厂房,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实习实训安排上,由学校提供管理,由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实训指导教师,以企业为主组织学生实训,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造了条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