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护理概念范文

时间:2023-04-27 08:2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居家护理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居家护理概念

篇1

关键词 介护 基础护理技能 培训 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6-0030-02

杨浦区引入老龄化社会的“介护”工作概念,以患有疾病且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的居家老人家属和为老服务者为对象,提供居家老人基础医学护理技能培训,使其更好的承担起老年人居家护理和生活照料的责任,提升居家老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享受[1-2]。本培训工作纳入了杨浦区2012年的政府实事项目,实施前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介护”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度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延吉社区有常住人口74 777人,65岁及以上的人数为15 825人,占21.16%;80岁及以上的人数为4 448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28.11%,远远高于周边平凉社区的6.22%和大桥社区的9.74%[3]。卫生服务中心于2012年6月结合病史和入户调查,确定100户家有患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的家庭,免费提供居家护理技能培训。100户老人中,由子女和配偶照顾占56.00%,保姆和护工、志愿者照顾占44.00%。

1.2 方法

使用杨浦区卫生局社区卫生管理中心编制的“介护”培训《需求咨询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老人基本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患病情况,家属或保姆希望得到哪些居家护理技能的培训项目等。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

2 结果

2.1 居家养老者的疾病构成

居家老人中居首位的是脑卒中后遗症,占45.20%;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占39.60%;糖尿病占15.20%。2种及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患者占58.60%,有46.30%的患者有肢体障碍。

2.2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100名居家老人中,13项日常生活能力判定,完全自理平均为14.77%;有些困难平均为38.50%;需他人帮助平均为23.20%;完全依赖他人帮助平均为23.50%(表1)。

2.3 培训项目需求调查

“介护”技能培训必授项目,需求度最高的为扣背按压、预防压疮、协助床上更衣;选择性项目最高的为口腔清洁、床—轮椅患者转移单人操作、床—轮椅患者转移双人操作(表2)。

3 讨论

“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很受欢迎,有多种慢性疾病、肢体障碍的患者家庭对“介护”培训有很高的需求[3]。我中心自2012年6月开展此项培训宣传以来,在广大居家养老患者家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本次调查样本主要挑选有肢体障碍和困难家庭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因此调查结果中,需要依赖他人部分帮助和完全依赖他人帮助的患者比例有所上升[4]。家庭医生服务制是社区医疗工作的发展方向,“介护”式居家养老模式丰富了家庭医生服务内容,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了更为便捷、科学、精心的护理模式,是值得在社区进行推广的。

调查显示,患者家属及陪护更加愿意学习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护理操作。肢体障碍患者因为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等疾病,对贴近实际需求的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有较高的需求。这些应当成为“介护”培训重点考虑的内容。上海延吉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进行“介护”技能培训,是应对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金其林, 王颖丽. 日本老年人介护模式及其理念的借鉴与思考[J]. 上海医药, 2012, 33(2): 23-24.

[2] 王君俏. 老年介护发展现状与我国介护事业的关键问题[J]. 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1): 18-20.

[3] 孙伟, 钟宁, 蒋中陶, 等.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需求度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11, 11 (4): 27-30.

[4] 王颖丽, 金其林, 崔明, 等. 老年人“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度调查[J]. 上海医药, 2012, 33(2): 25-29.

篇2

关键词:城市养老模式;老龄化

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的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等机构社会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兴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三种基本养老模式的优劣不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三种基本养老模式优劣变化及发展趋势也不同。

一、家庭养老模式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我国城市大多数老年人仍然延用这种模式养老。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而且其最大好处是家庭养老能使老年人与家人尽享孝道和天伦之乐。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传统家庭养老不足之处在于,老年人一般难以在家庭中得到专业细致的照料护理、医疗保健及精神文化等服务;在"四二一结构"家庭成为城市社会主流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社会人力成本与人们工作负担普遍加重,家庭成员与子女们不可能有足够精力照顾家中老人,家庭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保持与发挥其社会功能与作用,城市家庭养老出现逐渐削弱和社会化变化的趋势。

不过虽然经受工业化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多层面冲击,城市家庭养老功能只是弱化而不是消失,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的最重要来源,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家庭养老不是可否坚持的问题,而是在坚持的基础上如何用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深入挖掘和丰富"家庭养老"时代内涵与功能,使城市家庭养老逐步向社区居家养老过渡,焕发更强生命力与作用的问题,

二、社会机构养老模式

社会机构养老的特征是集中养老,其优势在于服务专业化,即细致专业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居住环境好,无障碍设计;休闲时间多,集体生活能排解孤独;减轻子女负担;满足老人独立生活的尊严感甚至再婚生活的需要。机构养老劣势在于, 社会养老需要老年人重新适应环境、重建人际关系,容易与他人(同住老人)发生冲突;生活成本高,额外支付基本生活设施租赁费用;缺少来自家人的精神慰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家庭养老是一种适应较低生产力水平和落后生产方式的养老模式,而建立在社会养老保险、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险等"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础上的社会养老模式是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要求的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是社会发展及养老模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养老院、老年公寓式等社会养老模式虽然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养老模式发展的方向。但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和发展趋势看,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社会机构养老模式仍不可能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养老的主要模式。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社会成本巨大。修建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包括居住、就餐、起居、活动等在内的硬件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必需进行巨额基建投资;而社会养老不仅要有投资巨大的硬件设施,而且还要有相应的专职养护人员队伍和配套的养老服务管理系统,专业化水平要求比较高,这些都将加大城市建设和社会资源的负担。第二,现有资源的浪费。老人原来都有自己的住所和完善的生活设施,老人进到养老院以后,这些都将闲置,而养老院要重新占用土地资源和水电资源,造成浪费。第三,养老院的收费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并非多数家庭能够承受得了,而且,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养老院难以容纳的。第四,最关键的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目前并不愿意去养老院。老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相对陌生的地方,和原来并不熟知的人朝夕相处,这将增加他们的失落感。

三、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其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养老护理员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做饭、照料及护理等养老家政、医疗护理及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社区日托、短期照料护理等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机构养老的有机结合,兼有两者的长处又避免了两者的短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理想养老模式。其优越之处主要有:第一,社会成本低,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基建投资,社区现的有几间房屋略加改造即可设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第二,原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老人居家养老,饮食起居的一切物品都可继续发挥作用,但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一定程度上使老人家居住房变成了"家庭养老院"。第三,社区居家养老所需费用较低,服务内容及方式可自由灵活选择,适合城市社区绝大多数老年人。

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各项服务职能还不十分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设施不够完善,在硬件设施中不能满足于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第二,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过于简单现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专职服务人员主要面向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中招聘。这些人员虽然有较强的责任心,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第三,资金有限,后续服务受到制约。政府部门为高龄、特困、低保等老人每月提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困难,但若要提供较为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这些资金是远远不够的。第四,居家养老观念落后,服务力量薄弱。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服务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对这个贴合实际的新型养老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认同和了解。一些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积极开展和鼓励相关企业加入到时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中来。社区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力量薄弱,缺乏服务的多样性,没有专业的服务企业加入,难以有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总之,社会居家养老能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而且投资少、成本低、收费少、服务广、效益佳,是一种很受老年人欢迎、很有发展前途的城市养老模式。中外社会化养老的历史经验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是城市大多数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主要方式。政府挑头,集体努力,家庭保障,社会支援,相信有我们共同努力,中国的养老问题一定可以解决的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篇3

随着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的快速推进,学界关于居家养老研究的文献资料大量涌现。学者们从居家养老的概念定义、发展背景、服务需求、养老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研究层次较浅、视野较窄、学科背景单一、理论研究不足、差异性关注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居家养老;养老模式;养老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急剧变迁,人口流动加速,老龄化程度加深加重,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单独应对老龄化挑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由于兼备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而受到老年人的认可与欢迎,成为我国应对养老挑战的重要方式。

一“、居家养老”的界定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描述,对概念的阐释有助于把握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居家养老概念虽然在我国提出已久,但学者们对其内涵外延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已有研究来看,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角度:一,从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关系角度进行的界说。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地点与社会养老服务方式的组合。陈友华以养老地点、养老资源和养老服务供给三个要素为标准,将养老分为不同模式。根据养老场所与居住方式的不同,养老可以分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根据养老资源提供者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根据养老服务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养老服务、家庭养老服务和自我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模式即是上述“养老地点”与“养老服务供给”两个维度划分出来的“家庭养老”与“社会服务”的组合形式。[1]居家养老是一种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保障体系[2],是家庭养老的补充与更新。居家养老模式古已有之,如邻里照顾、家政服务等,只是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社会化服务增多,社会化养老服务增多而已;二,从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界说。居家养老是一种不同于机构养老的养老方式,是老年人居住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而非集中居住在养老机构,是一种“半社会化半家庭”的养老模式[3];居家养老是改良了居住形式的机构养老,是“家庭养老院”,是“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居家养老”+“社区照料”是把养老院的部分功能搬回了家。总而言之,上述两种视角分别从不同维度揭示了居家养老的内涵与特征,对认识和理解这一概念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居家养老”概念的界定共同涵盖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家庭是居家养老的主要场所,这里的家庭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家庭,更强调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情感上的归属性。第二,养老不完全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与社会的责任。第三,居家养老的内容不仅涉及基本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还包括精神慰藉、康复护理、法律援助等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第四,居家养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居家养老模式的诸多实践与研究

(一)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

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有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居家养老意愿研究。这类研究以机构养老为比照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老年人对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倾向度。研究结论具有普遍一致性,大多数老年人倾向选择居家养老,机构养老需求虽有提高,但其比例仍远远低于居家养老。分城乡进行比较,城镇老人对居家养老选择度略低于农村老人。2.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在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中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占比例较大。需求影响因素研究能够准确锁定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群体以及不同群体的需求特征。这类研究多遵循假设检验的思路,分析筛选影响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交互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利用各种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显著性检验,确定最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普遍显示,从不同人口、社会经济特征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来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居住类型、家庭经济状况、自理能力、社会保障等都对养老方式选择有一定影响,其中以居住类型、年龄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即独居、高龄、不能自理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最强烈,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在群体需求特征上,高龄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度较高,受教育水平高的老年人对法律援助、精神慰藉、服务热线的需求度较高。3.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需求强度研究。需求强度反映了服务受体对不同服务项目需求的迫切性、优先程度以及不可或缺性,有助于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轻重缓急的安排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有助于其他主体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精确对接。已有研究多以全国老龄办的居家养老三大类服务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根据需求细化项目,再通过项目选择的频率统计或者需求强度测量确定不同服务需求的迫切性。研究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城乡老年人最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主要有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紧急救助、医疗护理、陪护就医、便民维修、家政服务和文化娱乐。分城乡来看,城市老年人对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较高,农村老年人对紧急救助、陪护就医、便民维修、健康体检的需求较高。纵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调查者与受访者对居家养老的认知存在差异。居家养老意愿调查中,普遍存在被调查对象将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混为一谈现象,将居家养老等同于家庭养老。二,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多停留在不同养老服务项目需求强度的描述分析上,缺乏指导实践的深入探索。服务需求只有转化成利用率才能实现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发展。养老服务需求研究仅仅呈现了老年群体的一种主观愿望,与客观利用率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分析两者之间产生落差的原因并促成两者的平衡才应是需求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居家养老实践模式总结。

关注不同地方的做法并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从已有文献来看,一方面学者的研究呈现为不同地方做法的描述,如对先进社区工作做法的介绍、实际工作部门一般性工作经验介绍和应用研究中地方做法的概述,理论层面的模式总结较少。另一方面,从已有的模式总结来看,模式提炼维度错综杂乱,有从服务提供主体维度将养老实践总结为“政府包户型”、“企业主导型”、“非营利组织运作型”、“志愿者凸显型”,也有从特色经营方式上将其归纳为“社区集中照料式”、“社区互助养老式”、“社会关爱探视式”,还有从多元主体作用方式上将其归纳为“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志愿者”等。以上归纳多以地方经验的特色概括为主,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提炼。中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通过对各地居家养老实践的深度分析和提炼,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将居家养老模式概括为四种:一,政府主导,层级联动模式。这是一种政府采用行政强制力自上而下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的方式。其以政府主导的方式(即政府筹集资金、政府管理、政府运营)在城区、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行政单位分级建立规模有别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站点,同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机构,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社会养老服务,服务对象主要为老弱病残群体。二,政府主导,民间运营方式。这种模式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公建民营方式,即由政府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建成后交由民间经营,提升运营效率。第二,政府资助民间力量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或中心。政府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调动民间积极性参与养老产业。第三,政府资助,机构主办。此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发挥机构养老的辐射作用,采用政府出资和社区筹资,委托或资助专业养老机构在社区举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方式,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运营方式。第四,政府购买,市场运营。其采用政府全额或部分出资在市场上购买服务的的方式为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基本养老需求。[4]上述文献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归纳总结了我国居家养老实践的具体模式,对其他地区推广居家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三、居家养老研究评述

近年来,学界对居家养老的研究越来越丰富,累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往的研究主要对居家养老的概念、理论现实意义、实践现状、运行机制、服务需求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等进行论述,观点重复的较多,而且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将外部环境考虑在内的系统分析。已有文献多是专注于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本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囿于学科视野,缺乏对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所依赖的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系统研究。任何项目、组织、制度的正常运转都是嵌入在一定的制度、结构甚至文化因素中,就像一颗种子的发芽必须具备适宜的土壤一样。居家养老服务要持续平稳运转,必须与其嵌入其中的制度结构、文化环境、认知观念、政治氛围相配套,当前文献缺乏从外部环境出发的系统研究。第二,相关研究多停留在表象描述,缺乏触及本质的深度分析。当前居家养老研究主要是以宏观抽样为主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以服务需求和居家养老服务现状研究为主,研究注重对统计结果的现状描述,缺乏解释性分析。以个案研究、典型研究为主的经验介绍、模式总结和问题发现,停留于表面分析,缺乏系统深入的原因剖析和理论提炼。第三,缺乏城乡差异性视角。城乡拥有的经济社会资源存在明显差异性,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比如城乡社会组织的发育、养老市场的发展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等,现阶段的研究没有对城乡上述差异给予关注,而是倡导城乡统一的居家养老推进方式。第四,学科视角过于单一。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人口学、建筑学、医学等领域,与其他学科如公共管理、经济学、文化学、政治学等相关性较小。第五,居家养老研究过多的将目光聚焦于养老模式本身的研究,缺乏从老年人、养老问题、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相关研究多停留于地方实践的经验总结而缺乏学术性的理论指导与概括,虽然部分学者也尝试着进行了理论建构与提炼,但仍然不成熟。葺

[参考文献]

[1]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04).

[2]张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

[3]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04).

篇4

关键词:县城 老年设施 适宜性配建体系

Abstract: our country faces the challenge of an ageing population development trend, the major cities have developed the elderly facilities special planning, urban and rural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facilities planning county YuDaZhong different cities, especially old facilities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PeiJian system county of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eiJian system of the type and graded suitability of analysis, and then to build a suitable for elderly PeiJian system of county facilities.

Keywords: county, facilities ,system suitability

中图分类号:TS97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人们对之认识不足,老年设施的建设只是起步阶段,尤其是我国县城的老年设施建设普遍落后于大中城市,并且我国属于“未富先老”,因此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县城来说,这无疑加大了我国县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难度。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把老年设施放在整个的社会系统中来考虑,老年设施配建体系基本上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还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由类型和分级构成的老年设施配建体系进行探讨。这不仅关系老人自身健康问题,也是社会稳定的大事。

2 我国县城老年设施配建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

2.1 概念和类型混乱

目前我国老年设施的概念和类型体系,在各个标准、规范中的表述不尽相同,概念相对比较混乱。如养老院(老人院)、护养院、护老院、护理院,这四个概念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中表述差异很大,这四个概念就连专业人员有时都不容易区分,老年人就更容易混淆(表2.1)。

表2.1现有规范标准中老年设施类型汇总表

规范名称 类型体系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养老院),托老所。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01) 老年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老人院(养老院),托老所,护养院,护老院,敬老院,老年人服务中心。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GB/T50340-2003) 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养老院,托老所,护理院。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 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老人护理院,老年学校(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站)。

资料来源:作者

2.2 分级单一不成系统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城老年设施的分级方面,只有县级敬老院,居住区(乡镇)级和小区(村)级的老年设施都没有建设。可见,县城现状的老年设施呈现出分级单一、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的特征。与现阶段,因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老年设施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研究日益增长的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结合县城的实际社会经济情况和特点,建立适合县城的老年设施配建体系是研究老年设施规划非常重要的基础。

3 我国县城老年设施适宜性配建体系构建策略

3.1 结合县城特点,探讨适合我国县城的养老模式

对比国内外的养老模式现状,我国大部分县城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养老模式,养老事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基本上是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我国县城传统的家庭养老基本上是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两种方式。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一些农用地被征用,削弱了基于土地基础上的家庭养老的功能;集体养老也由于集体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且有下滑趋势,又导致了集体养老功能的弱化。可以看出,我国县城现状的家庭养老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又相对滞后。县城的养老必然会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趋势过渡,建立明确长期的养老发展模式是解决老年问题的现实选择。当前县城普遍具有城乡结合的特点,生活在当地的居民有的扮演着亦工亦农的双重身份,生活价值观念也更偏向于农村的传统观念。以家庭+社区的养老方式更适合于县城的老年人居家养老。综合以上分析,建立“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更适合于县城。

3.2 符合县城老年人群特殊属性的设施类型

县城老年设施的服务对象既包括县城内的城市老年人,也包括县域范围内的农村老年人,这两个群体具有自己不同特点。因此,作者认为县城的老年设施类型应该借鉴国外“持续照顾”的理念,结合县城的老年人群特殊属性来制定。

国外的老年设施类型的发展历程与养老模式的演变较为同步,从最初的传统生活照料机构到护理机构扩展、再到社区照顾设施发展。并且,基于“持续照顾”的理念支撑下,按老年人自理能力的不同当前已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老年设施类型体系。我国县城老年设施类型的内容应包括机构、社区两大类养老设施以及老年教育文体设施,每大类设施和服务均按照老年人自理能力形成若干小类。类型并应该简洁明确,能够涵盖各种老年设施的名称范围,符合县城“社区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体现“以老人为本”的原则(见表3.2)。

表3.2县城适宜性老年设施分类体系表

大类 小类 服务对象 适于层级

机构养老设施 老年公寓 自理老人 县城、居住区

养老院 自理/半自理老人 县城、居住区

护理院 完全不能自理老人 县城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 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 半自理老人 小区

老年活动中心 自理老人 县城、小区

老年教育文体设施 老年学校 自理老人 县城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自理/半自理老人 小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3 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设施配建体系

针对我国县城老年设施配建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老年设施建设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适合县城老年设施的类型和分级应该相对完善,相互联系成为多层次、多样化系统的网络。该体系应涵盖支撑“社区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所需的各类老年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的需求,包括机构养老设施、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以及老年教育文体设施(表3.3和图3.1)。

表3.3适宜的分级配置表

分类 项目 县级 居住区级 小区级

机构养老设施 老年公寓

养老院

护理院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 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

居家养老服务站

老年教育文体设施 老年活动中心(站)

老年学校

注: 1 表中为应配建;为宜配建。

2 老年设施配建项目可根据县城社会发展进行适当调整。

3 各级老年设施配建数量、服务半径应根据县城的具体情况确定。

图3.1适宜的老年设施配建体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 结语

与大中城市相比,我国县城人口老龄化面临着更加严重的问题。县城现状老年设施配建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养老模式不同于大中城市,在老年设施规划中存在较明显的差别。为此,县城老年设施的内容、指标以及规划结构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老年设施的配建体系一旦确定,老年设施的规模和指标便可以相应确定。因此,探讨县城老年设施适宜性配建体系是我国广大县城面对老龄化问题,进行老年设施规划的基本基础。

参考文献:

[1] 贺文.对老龄设施在城市和村镇规划设计中的思考――老龄设施体系和内容的探讨[J]. 城市规划,2005(1):21-24.

[2] 陆明,邢军,郭旭. 适应我国养老模式的养老设施分级规划研究[J].华中建筑,2011(8):193-195.

[3] 曹新红,郭旭,张荣辰. 基于快速老龄化的城市养老设施的整合与优化[J].华中建筑,2011(8):189-191.

篇5

关键词:社区照顾;居家养老服务;服务模式;社会福利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2)01-0093-07

我国于2005年9月开始在广州、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城市首批试点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将其作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对策。追本溯源,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理念及其含义的理解主要来源于国内学术界对英国社区照顾以及深受英国影响的香港安老服务的介绍与探讨。因此,在论及如何发展本土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或方式之前,应该对英国社区照顾的历史沿革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以便提供理论及实践层面的借鉴。

一、英国社区照顾的历史沿革

鉴于对机构照顾的批评日益加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国政界、学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均发起了“去机构化”的倡议,有关社区照顾的概念开始出现在社会福利政策的讨论中。20世纪80年代,英国新上台执政,在此期间的四份政府报告书中均提及社区照顾及其走向,直至全民健康服务与社会照顾法令于1990年的正式颁布,意味着社区照顾以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的姿态公之于众。

论及服务对象,起初的英国社区照顾仅仅针对精神病患与智障人士,为了使这一类群体摆脱缺乏人文关怀的机构,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空间而倡导的去机构化;直至70年后期,由于英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老年群体占服务的比重最大,社区照顾才几乎成为现阶段英国老人社会服务的代名词。

剖析其服务内涵,这里不得不提社区照顾的两个面向:在社区照顾和由社区照顾。“在社区照顾”的概念主要是鼓励那些长期滞留在医院或大型专业机构中的服务对象回到社区生活,这一概念也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国外学者在解释“在社区照顾”时,其重点是在强调来自于在社区内设置的较小规模的养老机构的照顾以及由非正式、正式渠道所提供的照顾,由此可看出,这里旨在突出社区照顾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在医院以外的照顾,因此这里的社区主要指的是提供照顾的地理社区,这种对社区照顾的理解极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应当脱离非人性的机构照顾环境的一种呼声。

随后,对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解转变到了另一层面,即“由社区照顾”。它最早被认为是仅仅帮助弱能人士走出机构照顾模式,而地方政府只负责安置工作,因此,1981年英国政府的《步入高龄化白皮书》中指出,社区照顾的实质就是要增加非正式照顾者的责任,主要由地方政府、营利组织、志愿性组织以及非正式支持网络(如家人、朋友、邻里等)为服务对象提供照顾。社区照顾也从强调照顾的环境变成了强调照顾的资源,即如前所述的正式与非正式照顾网络。如此转变使得当时对社区照顾的定位极具争议并招致了不少批评的声音:如,政府认为强调有着多种照顾来源的“由社区照顾”是比较便宜的选择,是一种混合经济模式下的照顾,可以减少国家介入,实际上是把照顾的责任丢给地方政府、家庭、个人,达到替政府省钱的目的。

在Finch和Groves的合著以及Finch在日后单独的文章中都有提到,1980年代的英国不但使“在社区照顾”变成了“由社区照顾”,也使社区照顾本身等同于由地方政府照顾、由家庭照顾甚至最终由妇女照顾的模式。虽然这种转变并不见得能达到政府所设想的投资效率,甚至未能真正达到省钱的目的,但社区照顾充满争议的80年代促使了1990年首次以社区照顾命名的法案出台,即《全民健康与社区照顾法案》,并明确表明地方政府需专款专案地执行社区照顾。

纵观社区照顾在英国出现并发展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最早期1959年的白皮书对社区照顾的论述还是较为人性化的;1964~1975年的社区照顾尚且会强调权利选择及控制,但自1976年以后社区照顾却演变成非正式照顾者的责任,而妇女则往往成了最大的照顾者来源。因此,20世纪50~70年代的社区照顾仍然响应去机构化的号召而重视对弱能群体在社区范围内接受照顾的投入,而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以来,社区照顾则强调投资效益、市场化、私营化,从而导致社区照顾所提供的服务直接反映了福利供给的选择性、残余性。

二、英国社区照顾的内在支柱环节

虽然社区照顾的出现主要受到了去机构化思潮的促动,但其内涵因为受到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了偏离,不仅使之难以达到尊重人权、提升生活素质的初衷,更会使一部分人在照顾的互动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如长期分担照顾职责而遭受劳动、人权等诸多方面剥削的妇女;工作中因政府介入有限、地方政府照顾资源不足而遭遇角色冲突、陷入现实与职业操守两难境地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等。因此,在思考社区照顾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而不至于被执政理念、福利意识形态、经济、社会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太多的时候,就必定涉及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仅仅把一个替代性的照顾模式以口号喊出来,而并未理性地考虑运行此模式所涉及的内在环节,则不仅不能达到政府所期望的投资效益,还使得大量的受助者集中在社区却无处可依,反而制造了社会压力、矛盾甚至事件。在此,总结以上对英国率先发展至今的社区照顾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本文将尝试层层剖析英国社区照顾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服务的提供者(Who)。在社区照顾出现之前,主要是由中央健康单位(NHS)负责对有长期照顾需求的人士提供福利与服务。而后响应“去机构化”的呼声,社区照顾尤其是“在社区照顾”的理念出现并被付诸实践,并随着1974年地方社会服务局的成立,照顾的责任逐渐由中央健康单位转移到各地方社会服务局的直接管辖;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社区照顾经历了从“在社区照顾”到“由社区照顾”的转变,使其充满了争议与批评,由于保守党执政控制财政的理念,地方服务局不得不直面资源紧缺的现实,也使得社区照顾在某种程度上再次回归到由家庭照顾,甚至是由妇女照顾的时代中去。

服务的优先享用者(Whom)。虽然社区照顾主要以病弱老人、成年精神病患、智障人士、身体障碍者为服务对象,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英国人口老龄化,社区照顾几乎成为了安老服务的代名词,尤其是有长期照料需求的老年人,更是成为社区照顾的主要工作。

服务内容(what)及提供形式(How)。英国的社区照顾主要分为健康照护与社会照护两大类,但二者的界限尚不能划分得十分清楚。依照学者的解读,前者归属于中央健康单位,即全民健康服务,由其提供免费的医疗与护理照护;后者则为地方政府的社会服务局(SSD)管辖。但经由“在社区照顾”向“由社区照顾”的转变,中央健康单位的介入逐渐减少,地方政府的社会服务局担任的职责则越来越重,而照顾形态也由健康照护越来越多地转变为社会照护,因此,与50年代至60年代不同,后期的英国社区照顾大部分指地方政府的社会照护,健康照护主要负责预防性的健康照护。但值得借鉴的是,这里提及的预防性健康照护,主要由家庭医生扮演社区生活的第一位接触者的角色,维持基本的健康照护;除此之外,还有社区护士、区域护士、健康家访员、社区精神护士、心智障碍者护士等在社区范围内提供的专业照护。而社会照护,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的Barclay报告,是指为了促使服务使用者在社区中生活,或协助其具备自立居住的能力,经过评估可根据个体需要提供非医疗性的照护”,因此,不论从健康照护还是社会照护的范畴,都可略见英国在安老服务方面所派出的服务队伍的专业性。

评估机制(Assessment)。1990年《全民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中明确提及了地方社会服务局必须承担对服务使用者需求的评估职责,但出于保守党派的执政理念,在此法令实施之前甚至是实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专业人员的评估被学者称之为一种变相的把关,即把服务使用者的需求控制在当地政府可以给出的资源以及服务的范围内,以有效地节省政府开支。这实际上相悖于真正以服务使用者的需求为本的评估机制,是以可提供的服务为导向的评估方式。因此,专业人员很容易以自身的主观角度来做判断。现实也表明,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甚至使同时担任评估员与服务提供者双重角色的专业人员觉得,想要在服务者的需求与服务资源之间寻求平衡是不切实际的。专业人员经历着明知道服务使用者的需求,却因资源有限而无法提供服务的压力,但目前仍未提出解决他们角色冲突的方案。此外,还出现了以风险为导向的评估方式,即被专业人员评定为高风险人群可先于低风险人群得到帮助与支持,由此也可看出政府在福利提供方面的选择性与残余性。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的介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androles)。1959年发表的Younghusband报告呼吁地方政府应当大量聘用社会工作者,自此社会工作成为英国福利国家的重要支柱,被称作“第六只手”,此时的社会工作者扮演着直接提供服务的角色;之后,1982年的Barclay报告在社会工作者工作方法方面,鼓励由个案工作扩展到社区工作的,除了直接提供服务,还要基于社区的资源和服务使用者的需求做出整合,此时期的社会工作者不局限于单对单的提供个案服务,而是增加了管理、把关、分配资源等融合性的工作方法,角色较之初期有了转变,甚至颇具微词或直接遭受批评。1988年Griffiths报告进一步指出,由地方社会服务局领导社区照顾,并要求社会工作者依照现有资源评定获得社区照顾的优先资格,即担任照护管理者的角色,这份报告影响了1990年《全民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对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扮演角色的重新界定,即从原先的直接服务提供者变为照护管理者以及服务购买者。由此可看出,英国的社区照顾,无论是社会工作还是社会工作者的渗透程度都非常高,虽然随着经济环境、执政党以及福利理念的转变而在角色扮演方面有着相应的变迁,并伴随着争议和批评,但仍值得我国在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思考与借鉴。

三、英国社区照顾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启示

英国社区照顾的几大环节对于我国2005年9月正式推行的居家养老服务有何启发?在哪些层面可供借鉴?英国的社区照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且它的发展变迁与英国近半个世纪的福利意识形态有着很强的关联。在我国,政策引导以及福利观又如何呢?英国于1960年代逐步受到重视的社会工作及其后来所推行的服务模式,如何引领我国刚刚意识萌芽的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有效地介入?

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并未如英国的社区照顾有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也并未把居家养老服务看做是一项重要的政府政策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出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意识到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相反,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大、比重高、高龄化严重等等,已经是政府、学术界在论及我国的老年问题时所公认的事实。然而,目前所倡导的养老方式之一——居家养老服务,是否具备形成一种稳定的服务模式的可能呢?它在未来我国养老模式中应处于什么位置?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我国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基础做一些分析则显得尤为必要。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77亿,超过总人数的13.2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2.53%。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出生于1970年代中期以前)父母已经进入或陆续进入老年,其养老保障问题开始突显。因此,我国的养老问题是复杂而严峻的,不仅要解决现有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还要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后所带来的养老负担有所预计。从这一方面剖析,在社区层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便成了一个为现在以及未来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减压的新方式。如何开启这一养老的新思路,则需要进一步探讨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实施至今的进展、问题与困难。

在我国,论及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Who),目前在多个试点城市展开的居家养老服务,由基层组织(社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直接管理所在辖区的离退休老年居民,日常服务的提供渠道也不单一:除了来自家庭、亲戚的日常照顾,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来自民间、社区本身或机构派出的志愿者队伍,还有政府出资设立在社区内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中心等名称不一的供老年居民平日里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此外,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民办非营利机构也在社区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托老所、保姆职业介绍所、家政服务公司等。政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针对困难老人实施分类补贴的办法,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支持以及服务购买。

由此可看出,虽然没有像英国一样专门为社区照顾的实施成立地方服务局,但实际上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也是由各行政区的基层组织在监管。而政府在福利与服务的提供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并非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包办包管、统一分配”,而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中介组织运作或服务实体承办”的多元化方式。具体地说,在此过程中,一些试点城市如北京、上海、宁波等采取了政府分类补贴的方式,把老年人按照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状况进行分类,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和服务补贴。而政府向谁购买服务呢?这反映了当前我国推行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市场运作、民办公助”的号召,即政府出资或向社会集资兴建安老服务场所与设施、提供贴息优惠政策,鼓励和帮助民办非营利机构或中介组织向社区延伸。

与英国社区照顾针对的主要群体相同,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Whom)。一方面,一些试点城市的政府对老年人拟定的补贴标准可反映出服务的优先享用主体,如,对“三无”对象、优抚对象和有特殊贡献老人的全额购买服务;对低保老人、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分档次服务补贴;还有对身体健康、有经济支付能力老人的低偿优惠服务。另一方面,就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来看,目前仍局限在少数较为发达的试点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城中区,并不包含发展水平较缓的大多数城市,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提及享受服务的优先群体,在我国存在着极大的地区与城乡差异。

在服务内容(What)与提供形式(How)方面,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城市普遍在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站点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在社区医疗卫生站点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保健、家庭病床等服务,由社区下岗人员和专业社工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方面的陪伴与照料,包括聊天谈心、心理疏导、读书念报、信息咨询等。在服务方式方面,杭州、宁波采取的“走出来、走进去”的方式,既动员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门,在社区层面接受适合的养老服务,也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安排上门包户服务等。在上门服务方面,大连除了有家庭护理员一对一的上门包户服务之外,也有一对几的定时定点上门服务;广州则实行了“五定”管理模式(定服务人员、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项目)。此外,许多试点城市均在建设社区服务网,如南京市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由市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将社区服务的内容、形式、收费标准、服务机构以及服务监督等信息公布于网络,不仅增加了透明度,也适时地起到了宣传作用。又如,南京市鼓楼区推出了96180生活服务求助热线,运用声讯、信息技术整合了南京近400家提供约100多项不同形式服务的企业,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多种需求寻求了一个综合平台,也为老年人突发状况的处理提供了较为快捷的支持。

由此可看出,我国各试点城市在策划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并没有如英国一样,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各司其职,分管健康照护与社会照护,而是力求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几大需求融合在社区层面,在基层组织的监管以及受到“公助”的民办组织或机构的参与之下开展。虽然丰富了服务的内容与提供形式,但同时也存在着现实困境。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结构图(见图1)中可以看出,在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现阶段的发展有了一些认知之后,若要将居家养老服务往更专业的方向延伸,则需要对评估机制、服务队伍的建设及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做一些有效分析。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城市在评估机制方面普遍实施的是全员(包括服务对象与照顾者)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但各地做法并不统一。如上海市委托市福利行业协会成立“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事务所”,招聘、培训专门的评估员,对申请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和经济收入核定;北京市宣武区的试点街道则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失业、退休人员担任居家养老协理员,并在上岗前提供培训、持证上岗,在居委会的配合之下,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入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三个层次进行帮扶;大连市在社区成立由老党员、退休职工、居民代表组成的“居家养老监督小组”,定期到服务对象家中回访,检查由照顾者填写并有服务对象签字的《服务日志》;青岛市在区、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招募各方人员和居民代表,组成“颐康关爱长者服务评估小组”等。

与英国的评估机制对比,我国缺乏专业人员的介入,如社会工作者、社区护士等,尤其是服务评估及服务监督方面。很显然,现阶段的居家养老服务在很多方面与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挂钩,力图打造一个双赢局面,即一方面为老年群体在社区层面提供尽可能合适的照顾,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大量闲置的中年失业者创造再就业的机会,如招募其成为照顾者、家访员、评估员等。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中年失业人士缺乏对老年社会工作及老年人需求的系统认知,致使服务的有效性与效率不高,老年群体长期需求不满;而照顾者也会在照顾过程中有压力与挫败感,服务队伍的稳定性难以维系。

篇6

关键词: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资金 资金保障机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规模的日益缩小,养老方式从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转变到居家养老。居家养老由社会照顾演化而来,1982年联合国在老龄问题的国际行动计划和1992 年联合国通过的《老龄问题宣言》中都明确强调要以社区为单位,让老人尽可能地长期在家里居住养老。国内学者通过我国“未富先老”的时代背景、老人的生活状态、收入差异和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养老成本的比较得出,居家养老是当前老年人养老的必然选择(韦璞,2006,孙仲,2011,王跃生,2012)。上海是我国最早推行居家养老试点的城市,2010年就基本实现了“9073”的养老格局,其中7%的老人依托社区实现了居家养老。目前,我国在居家养老实践的探索中,不同地方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代表性的居家养老模式,即上海模式、南京模式和宁波模式等。虽然实践方式上各有不同,但是在资金的来源上都以依赖政府投入为主。2011年9月,国务院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然而,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必然增大,其资金支持的广度和深度需要继续提高。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

英国最早提出了居家养老的概念,我国香港在上世纪70年代引入了居家养老方式,旨在有效分配养老资源,提倡老人留在社区养老,鼓励社会非正式服务参与居家养老。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利用家庭、个人、社区、国家、非营利组织和市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养老体系。穆光宗和姚远(1999)认为居家养老是以社会养老网络为根本基础、在国家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管理的规范下、有效地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一种养老模式。金德田(1995)认为,居家养老中的社区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应当是带有保障性和公益性,这种基本的公益福利服务应当最大限度实现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洪国栋(2007)认为居家养老的“家”的涵义与家庭养老的“家”的涵义有本质上的不同,家庭养老是建立在家庭经济基础之上,是实实在在的老人生活的家庭,而居家养老是依托社会、社区,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养老金,生活的照料和精神慰藉也主要依靠社区和邻里提供的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高秀艳、吴永恒(2009),李嫦宏(2008)等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准公共物品。魏玉(2002)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是竞争性公共物品。郭竞成(2010)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限价公共服务”,基于其公共服务的性质,它的运作机制必须在政府的规制之下。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学界都一致认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是居家养老的基本服务。而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居家养老服务更应该包含医疗保健的护理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王刚义、赵晶磊,2008,,陈赛权,2003、孙泽宇,2007)。

二、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一)居家养老服务资金

福利多元主义(Johnson,1987)认为国家、市场、非营利组织和家庭的福利提供者的职责是并重的,主张福利的资金来源多元化。贾晓九(2006)认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应当发展多元化的道路,应当倡导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开辟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多元投资渠道,以多种形式捐资或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建立社会筹资和政府资金支持相结合的多层次的资金支持机制。

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密切相关,见下图1。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是政府和家庭,服务的生产者是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服务的消费者是居家养老的老人。政府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服务的生产者购买服务,而后服务生产者向老人提供服务,这个过程就是政府购买;另一种是政府直接向老人进行现金补贴,而后老人向服务的生产者直接购买服务。家庭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同样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向老人提供家庭照料,这称之为非正式照料;另一种是向服务生产者购买服务,而后服务生产者向老人提供服务。作为服务消费者的老人也可以向服务生产者购买服务。总体来看,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主要有政府和家庭来提供。而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投入中一方面用于服务生产者的平台建设,即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用于居家养老的服务补贴,即政府购买。家庭用于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支付主要源于家庭收入。

(二)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供需分析

当前,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慈善捐助,其中,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主要的服务补贴对象是高龄、低收入、经济特别困难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服务更多体现的是救助。随着我国正由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转变的过程中,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供给是远远不够的。以上海为例,作为当前我国居家养老实践最为成熟的城市,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是最大的,截止至2012年,政府投入在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约为36.24亿元①。其中,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有社区老年日间服务机构313个、老人助餐服务点492个、助老服务社231个,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3.2万人,总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规模为9.64亿元②;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152.74万人,其中83.18万人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总计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上的资金总量为16.6亿元③。以居家养老服务人数占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来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为7.4%,其中,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覆盖面为3.4%④,自费覆盖面为4%。根据2010年上海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60岁以上的老人中9.02%是不健康但生活能够自理,3.71%是生活不能自理。这9.02%的老人是最迫切需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然而现实的居家养老服务只能覆盖到7%的老人,显然,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是有差距的,当前的服务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伴随着人口的动态变化,老龄化加深会进一步加剧供需之间的不平衡。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受限于资金不能提供更大覆盖面的服务,也可能是老人受限于家庭收入没有选择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所以,面临居家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提供服务的资金问题。

三、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保障机制分析

解决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保障的关键就是要在制度和实践上实现筹资的多元化,广度上要拓宽居家养老服务的筹资渠道,深度上要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各主体对资金的支持力度。

(一)政府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支持力度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资金虽然大多依靠政府支出,但是并未形成制度化的资金投入模式,资金的来源复杂,涉及政府多个部门。以上海为例,上海在2004年就把居家养老项目纳入到政府的实事项目,统筹各级财政、民政等职能部门,协调市、区县和街道三级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同时还兼有市、区县的福利彩票公益金、市、区县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和市外来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资金等。过多的资金来源易造成过高的资金使用成本,由于多项资金不容易同时到位,资金使用的步调不一致会导致资金使用的低效率。所以,政府财政在对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支持上,应体现制度化的保障,形成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常态稳定化的支出。

1、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

游离于财政预算体制外的政府支出往往会捉襟见肘,所以,将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可以保障政府资金支出的稳定性和规模化。专项资金的管理方式可以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支出的时效性和高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资金来源复杂化出现的较高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和推行。

2、形成各级政府在出资方式和比例上的联动机制

根据目前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支出的实践上看,各级政府的支出有相应的比例和方法。以上海为例,在具体的居家养老项目上,政府规定了市与区县政府的出资比例,大约为1:1,并要求有财政能力的区县扩大出资比例。所以,在各级政府出资的联动机制中既要考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资金规模,又要根据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变化灵活变动。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出资比例上应当形成与GDP增长、老年人口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等同步的增长比例。

3、突出各级政府在财权和事权上的匹配

按照上海市居家养老工作的实践,市一级政府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项目、要求和规范,区县一级政府按照规定具体开展工作,在财权的分配上,区县级政府的出资比例要高于市级政府的出资比例。2010年上海市财政出资比例42.4%低于区县财政的出资比例51%⑤。这样的事权与财权上的不匹配,根据委托理论,低一级政府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减弱在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支出上的积极性而造成资金不足或短缺。所以,在考虑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出资分配上,要充分突出各级政府在事权和财政的匹配,保障资金支出的高效。

(二)进一步扩大福利彩票、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

我国自发行福利彩票之初,就明确规定了福利彩票公益金的用途是扶老、助残、救孤和济困。它是通过政府下属的专门发行机构来运作的,所筹福利资金不纳入国民收入,而是作为一条重要的资金补充渠道,直接用于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事业。目前,在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上福利彩票公益金、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扩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

2011年,全国筹集彩票公益金634亿元,是社会捐赠190.55亿元的3.3倍。除去奖金支出和发行费用的30%-50%的这一比例之外,福利彩票公益金的50%-70%都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同时,民政部还要求各地要将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留存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例集中使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社会养老资金投入到位⑥。以上海为例,2011年上海的福利彩票销售额38.3亿元,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支出为5.4亿元⑦,福利彩票公益金支出占彩票销售额为14.1%。根据上海《关于全面落实2008年市政府养老服务实事项目进一步推进本市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沪民福发[2008]5号)要求,福利彩票公益金在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支出大约为0.4亿元,占到福利彩票公益金总支出的7.4%。从现实的数据看,福利彩票公益金在居家养老服务上的资金投入还有进一步加大的空间。

2、加大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

2000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中,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而2008年实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却规定,企业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个人进行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 在年度内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通过比较分析, 政府对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向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应给予政策鼓励,应当进一步提高社会捐赠税前扣除的比例, 保留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

(三)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

居家养老服务要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在保证老年人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鼓励和欢迎社会上的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介入到这个领域,开展有序的竞争,不断提高为老服务质量,使老年人从中受益。

1、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支持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大多依赖政府的资金支持,其收入来源中政府补贴占53%。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支持是基于“伙伴关系”的理念,即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分担社会福利责任,通过政府提供资助、非营利组织具体负责提供各种福利服务,来有效地管理社会福利事业。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沪民事发[2001]23号)的通知中规定,对经民政部门批准,进行法人登记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的机构,视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项目资助和补贴,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从非营利组织开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到提供具体服务,政府都以财政支出或政府购买的形式进行资助。可以采用“以奖代补”的资助模式,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评价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日常运作挂钩,按照考核分数,对非营利组织给予差别化的日常运作资助补贴。

2、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力度

政府利用税收政策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已经为各国实践证明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2000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中要求,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以及老年服务机构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政府应通过积极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非营利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中的公益性。

(四)按“谁消费谁付费”原则由家庭承担

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直接受益者――老人来讲,只有低收入生活特别困难的才能得到政府的补贴,大部分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就要自掏腰包,按照“谁消费谁付费”的原则来购买服务。根据201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市90.2%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独立的生活来源,离退休金和养老金在收入中所占比重最高,占到老人总收入的81.0%。又2011年上海的养老金替代率是48.26%⑧,不及在职时劳动收入的一半,老人的经济状况可见一斑,完全依靠老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来支付居家养老服务是不现实的。

1、提高养老金水平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 《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提出的养老金替代率最低目标为55%,而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数据显示,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11年的50.3%,低于国际警戒线⑨。这样的养老金水平不利于老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我国应加快改革当前的养老金双轨制,切实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逐步建立起养老金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2、拓宽商业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人可以通过跨期收入分配来平滑一生的消费。对于老年的养老服务消费,可以通过在年青时参加商业保险来实现。由于老年生活中医疗护理的消费占据了老年整体消费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可以在年青时参加商业护理保险来实现。目前国内主要的商业护理保险有2005年的康宁长期看护健康保险、2006年的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等几个较少的保险产品。以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为例,它规定投保年龄为18岁到59岁,缴费期有趸缴、5年、10年和20年,缴费年龄越高投保费用就越高。如果一个家庭夫妻两人40岁同时投保,保费各10万,缴费20年的话,则每年需要缴费19900元。如果是夫妻两人59岁投保,保费各10万,则需一次性缴纳37.62万⑩。这样的巨额保费一般收入的家庭是无法承担的。所以,我国要拓宽商业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增加护理保险产品的种类,降低护理保险产品的保费,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对经营商业护理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减免营业税,利润减免所得税等。

3、推行以房养老

当前我国的家庭住房的自住率不断提高,并且房地产二级市场的交易活跃,某种程度上具备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可行性。据调查,上海原意以房养老和可能会以房养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是48.24%。但是由于上海市在政策规定上要求老人先转移房屋产权,公积金管理中心再将房屋以一定租期返租给老人,租金与市场同价,房款和租金款都是一次付。尽管试点的推行引得不少老人前来咨询,但是最终很多家庭都选择放弃。归结原因,传统的养老观念是主要障碍。近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将通过“租房置换”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出租房屋获取租金,最终同构租金收入来入住养老院。推行以房养老可以将存量资产转化为流量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较低收入老人晚年的养老问题,因此,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老人的观念和参与意识,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最大化家庭资金在居家养老服务上的效用。

注释:

①数据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投入规模与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规模之和

②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建设经费补贴工作的通知》(沪民福发[2008]37号)、《上海市民政局关于鼓励社区设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的通知》(沪民福发[2008]12号)、《上海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沪民福发[2004]6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组织实施万人就业项目的试行意见》

(沪府办[2003]67号)和《上海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沪民福发[2004]6号)的有关补贴方法,计算数据时日间照料中心开办费补贴平均以60万元/个,助餐点开办补贴平均以18万元/个,居家养老工作人员的平均薪酬(含缴纳的社会保险)以1200元/人/月计算。此数据可能低估,原因是参考文件中的补贴数据部分是最低限数值

③数据由2001-2012年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金额加总计算而得,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④数据由居家养老补贴人数除以60岁以上总人数计算而得

⑤数据来源于2010年上海社会福利年报

⑥民政部.福彩资金留存部分过半将用于社会养老. 新华网.2012-03-30

http:///gundong/201203/t20120330_509360536.shtml

⑦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⑧数据由上海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计算

⑨中国经济网.拉升养老金替代率别开错药方. 2013.09.13

http:///a/20130913/10677800_0.shtml0

⑩保费数据由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条款”计算

闫春宁,祝罗骁,张翔,张伟.上海市以房养老意愿研究[J].价值工程.2011, (1): 318-319

朱劲松.中国开展“以房养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2): 78-82

参考文献:

[1]韦璞.我国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差异及其养老模式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

[2]孙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3]王跃生.城乡养老中的家庭代际关系研究[J].开放时代,2012,2.102-121

[4]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J].人口与经济,1999(02),58-64.

[5]金德田:加快实现养老社会化的步伐[J].党政干部学刊.1995,04

[6]洪国栋.让老人“回到家庭中去”[J].社区,2007(06)

[7]高秀艳,吴永恒.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引入竞争机制之浅见[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2)

[8]李嫦宏.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法律保障研究[D].兰州大学.2008

[9]魏玉.中国养老福利服务的社会化供给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2

[10]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11]王刚义,赵晶磊.居家养老的困境与出路――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J].构建和谐社会.2008(3).

[12]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3(3)

[13]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2

[14]Johnson N. The Welfare in Transition: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 Amherst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Press.1987

篇7

居家养老率达90%。瑞典目前实行3种养老形式,即居家养老、养老院养老和老人公寓养老。政府眼下大力推行的是居家养老的形式,并为所有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全天候服务。

早在2003年,瑞典议会就专门成立了“老人委员会”,并出台了《未来老人政策》。根据这一制度,老年人提出的申请只要核实批准,便会有专业人员定期到其家中进行医疗、家政服务,并为那些有特别需要的人配备专门的警报器。

瑞典各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家政服务虽说是福利性质的,但还是要收取一定费用。

日本

护理保险制度让老人回归家庭。日本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这项保险的主要目的。国民每年缴纳3000日元就可以在65岁后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家庭“空巢”现象十分严重,伦理学家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后来,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最近为“一碗汤”距离,最远为“一炷香”时间。

德国

鼓励大学生与独居老人合住。德国的妙招之一是安排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这样,老人得到了照顾,大学生又省下了宿舍的租金。德国社会福利机构还安排一些独居老人和单亲家庭住在一起,组成“三代同堂”的临时家庭。老人体验祖父母照顾孙辈的快乐,单身父母也能省下请保姆的费用。

新加坡

与父母同住可获津贴。1995年,新加坡国会通过《赡养父母法令》。被控未遵守该法令的子女,一旦罪名成立,可被罚款1万新元或判处1年有期徒刑。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从2008年4月起,凡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组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2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

美国

篇8

导读

《联合国老人原则》强调:“老人应尽可能地居住在家里。”这与我国当前提倡居家养老如出一辙。

居住在家里,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老人生活上有很多方便之处,但同时也需要面对多方面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医疗健康方面,多数老人都有慢性病,如果独处,对疾病的监控、紧急情况的处置都存在很大的隐忧。

其次,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有所下降,存在购物、打扫卫生等生活上的不便。

还有,很多老人精神生活也比较匮乏,特别是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常常找不到人说话,无法与人交流,成为老年人心理疾病的隐患。

采访对象

高利平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

高教授告诉记者,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高利平研究员认为,中国人口正处于急剧老年化时期。近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逐渐提高,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如何在当前国情下养老,并且以最好的水平、最大限度地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服务、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空巢现象突出

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介绍,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

与此同时,由于现在家庭观念的转变,家庭规模出现逐渐缩小状态,加上独生子女核心化家庭架构的逐渐成熟,这些趋势都导致“空巢现象”凸现,单身老人户、只有一对老夫妇的家庭越来越多。尽管“空巢老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现象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老人的孤独、空虚、伤感等心理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

居家养老正当时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分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前者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养老模式,主要是由子女赡养、照顾老人。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执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和变迁,中国家庭养老功能也在逐渐弱化。目前,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进入老年,而独生子女们已陆续进入婚姻、生育期,他们要忙于工作,还要照顾下一代,必然会疏于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若是请人上门专护,费用、住房等也是很大的问题。

至于养老机构,老人参与的意愿不是很强,主要原因在于亲情“链接”和养老观念的根深蒂固。中国都有着养儿防老的传统,老人对家庭的感情投入和依赖十分高,一旦进入养老院,就意味着将这个家拆开,与过去生活断开,老人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基于此,一种既满足老人生活在自己家中的愿望,又能享受到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正在全国蓬勃兴起。

导读

人口老龄化现象不仅仅是我国的问题,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个难题,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异常严峻。

养老“有而乏优”,美国也曾经遇到同样的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经常有美国老人孤独死在公寓中的事件见诸报端。美国为此开始了在居家养老模式上的探索。

2002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度晚年”的口号,各国政府及国际性组织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进行了居家养老模式的试行。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如意大利、瑞典、日本等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

采访对象

宝叔

网名bigbigboy,44岁,销售总监,1993年去美国,中途云游多国,2000年回美国定居

记者:您在美国待了多长时间?

宝叔:1993年来的,中途云游了不少地方,2000年又回到美国定居。

记者:美国的老人现在大多是单独住吗?

宝叔:美国大多数老人都是自住的(我选择不说独居)。这是一种文化传统吧。

记者:那他们有没有担心突发疾病、生活不方便呢?

宝叔:突发疾病这类情况不用担心,因为医院会定期通知老人去体检、复检;如果有些中风或者心脏病等高危患者,通常他们家居都带有报警装置,有手环式的,置于房间的,到处都能轻易触动到的。

记者:这种报警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吗?

宝叔:保险公司。

记者:需要收费吗?

宝叔:要收钱的。但是,如果是低收入(人群),那就是免费的。

记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呢?他们住在家里方便吗?

宝叔:那些老人住老人院,里面有护士护工。也是保险公司负责。有钱人自己掏钱,低收入的保险公司全额支付,或者支付98%。

美国:开发全面监测系统

美国政府对老年人实施全面医疗照顾,为老人提供急性照顾服务、看护服务、初级医疗照顾、住院治疗、护理院照顾等。这种方式解决了慢性病老年人需要长期照顾的困难,使这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里,最大限度他保持健康,同时使他们能保持一种独立、有尊严、高质量的生活。在此基础上,美国政府还基于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的居家养老服务,包括病历管理、成人日间照顾、家庭健康扶助、个人照料、杂务服务等。另外,美国还为居家老人安装电子应急系统,处理紧急情况。

意大利:鼓励老年人和子女一起生活

意大利的养老事业不是国家统一管理、执行的,而是下放到每个大区。其中伦巴第的养老模式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养老模式,因为它提倡“居家养老”的观念,除非真正生活不能自理,政府鼓励老年人和子女一起生活在家中,并实行一定的经济补贴,子女不在家时由社区型养老机构对老人提供日间照料。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老人在家中享受到亲情和温暖,解除独处的孤独感,还能减少政府开支。

瑞典:福利家政按需分配

根据瑞典法律,子女和亲属没有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这完全由国家来承担。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瑞典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化养老制度。在今天的瑞典,养老工作的指导原则是:通过各种专业护理,让老人尽可能延长在自己家中生活的时间。政府为居家老人提供家政福利,比如个人卫生、安全警报、看护、送饭、陪同散步等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务,并在一定程度实现按需分配。家政服务的次数和范围根据需要而定,有的是1个月只提供1次服务,有的1天里要提供多次服务。

日本:一碗汤的距离

20世纪70年代,日本家庭的“空巢”现象十分严重,伦理学家为此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这样老人可以住在家里养老,子女又能常回来照顾长辈。从政府的角度上, 2000年就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而“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这项保险的主要目的。国民每年缴纳3000日元就可以在65岁后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在日本,居家养老非常受欢迎,主要原因就是社区服务周到细致,相对完善,能够让老人发挥余热。

导读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现在提出的“居家养老”并不是传统的“住在家里”,它除了住在家里外,还有社会能够提供的一个服务性网络。

受访对象

李靖

伍益健康管理公司总经理,多年来一直从事居家管理和居家养老管理工作 。

李经理告诉记者,现代意义的“居家养老”应该是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基础,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生活照料员、护理人员、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康复理疗师、心理咨询师为居家老人服务;并配置相应的康复设备、运动器械、娱乐室、老年课堂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的娱乐方式,充实老年生活。与此同时,还应整合社会资源,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

紧急救援?呼叫中心(或一键呼叫系统)24小时为居家老人提供呼叫,针对老人突发性事件和身体不适,提供各种紧急救援服务。包括通知平台服务人员(也可以直拨平台电话)、物业保安、老人子女、居委会以及卫生医疗机构、120、110、119等。中心座席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根据老人的地理信息和历史记录,全方位地通知有关人员赶到现场,从而保障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活照料?为居家养老客户建立居家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生活习惯等,方便社区平台服务人员了解老人情况,为老人提供清洁卫生、营养饮食、买菜、洗衣做饭、代缴各种费用以及心理慰藉等服务。

健康管理?中心为老年客户健立健康档案,并配有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全科医师、营养师、康复理疗师,根据居家老人的健康档案,为老人提供健康保健,健康咨询、预约挂号、就医陪护以及在医院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等等,并聘请高资历的养老、医疗专家定期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巡诊,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送医送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隐患未发现、治疗不及时等医疗问题。

家政服务?中心会根据客户家庭的需要,派遣公司员工入户提供保姆、保洁、护理、做饭、洗衣、陪护、维修等服务。

信息查询中心?以公司云计算电子软件为基础,随时随地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享受服务项目预订、服务项目查询、服务人员档案查询等信息化服务,民政和养老管理部门也可以随时查询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情况。

商品配送中心?公司会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商品代购、票务、旅游、送水、送餐等服务,送货上门。

导读

北京、上海、大连、广州、山东等地方已经在陆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2012年6月,重庆市建立了首个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目前已经开始运营,居民只需花300元钱就可以安装一个呼叫终端,终端不但具有普通电话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无限遥控紧急呼叫功能,并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低价的服务。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却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

采访对象

高利平、李靖

随着养老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政府也不断强调居家养老的必要性,鼓励社会承担部分养老责任,为居家养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体系,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青岛等城市已经率先探索试行,并在管理、服务方面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初步形成了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等形式。

这些城市的居家养老模式因其符合老年人需求、节约资源等优势而得到广泛认可,但仍然出现了居家养老服务敲不开空巢老人家门的尴尬状况。对此,高利平副研究员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只是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各项职能还不完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服务缺乏专业性,内容简单

刘芬琼(80岁,居住在天津):那些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大多只能算是家政人员,缺乏专业性,而且服务内容过于单一。

高利平副研究员说:就我国现状来看,居家养老服务中,社区管理及服务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人员少,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我国除了个别发达城市,大部分地区有的只是家政服务,政府并没有培训助老服务员,所以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还远远跟不上。在服务项目上也还不够多元化,服务质量上也未达到老人的期望值,譬如在提供用餐、护理、就医等服务方面与老年人的要求差距较大。

对策: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需求行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专业、敬业的服务队伍和多元化的项目。因此,应对服务人员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按培训技能考核的等级从事相应等级的服务,做到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在服务项目上,除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咨询、法律援助都急需加强,尽量使项目多样化,以满足老人的需求。

就如何选择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李靖总经理也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老年人应该加强法律规范意识,找居家养老服务一定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正规机构,比如和当地民政局合作的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在各方面都比较有保障。

第二,老年人应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去实地考察,了解他们的具体模式和流程,是否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服务项目是否完善。毕竟老年人自己住家养老,安全、及时是最重要的。

居家养老离农村很远

宋湘(31岁,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城市工作,而年迈的父母还留在农村。问起他对居家养老的看法,他说:“居家养老这种模式确实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似乎只局限于城市里。在农村,就连社会保障都还不全,谈何居家养老服务?”

高利平副研究员解释说:长期以来,农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都很薄弱,绝大多数老年人都依靠家庭养老,缺乏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目前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缺失,社会保障不全、组织网络和服务设施缺乏等。对于这部分人而言,为他们的居家养老提供社会支持还任重道远。

对策:在农村,政府应像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样,逐步完善并大力开展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农民养老的责任。其次,发展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形成农村社区管理和农村养老相互促进的机制,解决当前老年人口养老需求和供给的矛盾。

资金来源不足且方式单一

何先生(27岁,江西某民政局干部):因观念落后,目前许多地方把居家养老工作仅仅归结为民政部门负责的福利事业,甚至是救济事业。这主要表现在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来源方式比较单一,主要还是政府,经常会出现资金不足而影响发展。

高利平副研究员说:虽然居家养老在一些项目上采取收费的形式,但是政府还是主要买单者。政府资金的投入对居家养老的启动和一部分困难老人的养老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若要普及居家养老,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服务,这些资金是远远不够的。目前,老人若想享受更好的居家养老服务,就需要自己掏腰包,而其中有些项目并不便宜,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这个消费能力。

对策:政府作为主导方,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规模,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资金投入,重点扶持居家养老,并按一定比例提取老龄事业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集中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训;同时也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提供支持,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资金投入的发展机制。

李靖总经理提出的解决方案是:1.无偿服务。这类服务针对散居的三无老人、75岁以上的优抚老人、劳动模范、低保老人、持有特困证的人群,由政府按低偿服务价格采购服务。2.低偿服务。对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和经济比较困难的社区独居老人,公司可以低偿服务。3.有一定经济能力,需要服务的人群,可以自己购买有偿服务。

政策不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

孙先生(42岁,广东某民政局干部):看好居家养老在中国的发展,但是他也表示:“居家养老支持系统的构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目前国家和各个城市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但这远远不够,并且在社会支持上也还欠缺。”

高利平副研究员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针对居家养老支持的政策法规、服务体系还未完善到位。一方面缺乏政策指导,仅有的政策也大都散见于各部分、各地的规章之中,缺乏有效整合;另一方面,现有的相关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对策:居家养老支持系统的构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根据目前的中国国情,政府还是起着主导作用。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有利于支持、促进和规范居家养老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譬如政府应建立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的财政支持计划、城市公建配套法规、社区养老服务管理规章等。在政策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把这些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编后

居家养老,是国际社会总结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几十年来解决养老问题的经验教训所形成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我国值得借鉴的养老模式之一。

篇9

关键词:顾客导向 ;居家养老;4Cs原则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这一比例达到7%时,则该国家或地区就步入老龄化社会。①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② 可见,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还不足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由于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窄,养老保险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养老问题比较突出并存在许多问题。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遗留的空缺还不能完全由社会机构养老来弥补,所以寻求和发展新型的养老方式来弥补家庭养老以及社会机构养老留下的空缺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任务③。因此,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一、构建顾客导向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养儿防老”是解决老人养老的重要途径。“血缘”一直是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大陆地区实行“一胎化”政策导致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使得“421家庭”变得越来越多,即两个年轻人要抚养四个老人以及一个孩子,这大大增加了年轻人的负担。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工作,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难以得到保障,从而导致老年人感到孤独无助,因此在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意义上建立的养老模式已经难以维系。

(二)机构养老的发展不足

虽然,我国机构养老进入21世纪以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机构养老目前存在的各种专业方面的制约,我国在机构养老过程当中还需面临许多的困难。从现实状况分析,机构养老的发展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构养老供给数量不足与老年人需求的增加之间存在矛盾。主要表现在当今我国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居住条件有待改善、养老机构增长缓慢与老年人对服务需求,服务质量增加之间存在差距。其次,机构养老日趋市场化以及老年人支付能力相对较弱存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由于政府给予的养老机构的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导致了许多的养老机构采取市场机制来进行运作,而这种运作形式的存在,可能导致社会二次分工的不公平,支付能力强的老人比支付能力差的老人可以享受更多的优质服务。最后是非专业化服务与老年人所需要的专业化护理之间存在的矛盾,由于政府辅助不足,从而导致机构缩减开支,聘请的专业人员不管从数量与服务质量上都很难达到老年人的需求。

(三)构建顾客导向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与意义

首先,从社区居家养老的定义上分析其存在的优势。社区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以国家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前提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新型养老方式。主要的内容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国家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利用现代化的社区信息网络服务资源,将社区服务深入到老人家庭,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福利服务,是社区服务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现代养老方式。其次,从顾客导向的内涵阐述居家养老模式的意义。顾客导向这个名词首先起源于企业管理以及医疗品质当中,是企业管理以及医疗服务品质的核心概念和价值导向。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个人需求的价值导向也越来越重视,因此顾客导向这一观念也被应用到了养老服务的领域里。在养老服务提供的实际管理层面上,顾客导向的观念影响养老服务提供者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因此顾客导向在养老服务的运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需要接受家庭照顾的老人更具有弹性、更具有自主选择性来获取自己的养老服务。比如,在OECD国家(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中养老服务的一大创新是建立了以政府主导,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型家庭养老服务模式。在养老服务提供的实际管理层面上,这种模式可以使顾客有更多的弹性和自选择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顾客控制服务的交付以及有谁来提供服务。通常情况下,顾客导向的模式可以让顾客自主的聘请,培训,监督,解雇家庭护理工作者。在这种模式中,顾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政府的资助,用政府的资助购买他们想要的服务,以此来避免资源的浪费④。例如国家提供选择可给付养老服务或提供津贴可自由购买服务(如德国、奥地利)或直接雇用亲人(澳大利亚,英国),而美国实施的现金咨询示范评估计划(The Cash and Counseling Demonstration and Evaluation , CCDE)中顾客导向模式,甚至可以让使用者自行聘雇、训练、监督养老照顾服务员⑤。因此根据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顾客导向性养老服务的先进经验,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道路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篇10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发现,如皋的养老实践极具社会意义且可复制、易推广,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更亟须社会各界形成协调机制。

“公建民营”助推“医养结合”

如皋自古就是长寿地区,以子女赡养为基本模式的“居家养老”是如皋地区的传统,四代乃至五代同堂的家庭在当地可谓比比皆是,如皋市民政部门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数据显示,90%以上的如皋百岁老人与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等生活在一起。

虽然民间习俗偏向于居家养老,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人外出工作、学习或者虽人在本地但少有闲暇,直接照顾老人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老年病、慢性病以及部分老人失能、失智需要的专业护理也给居家养老造成了技术障碍。

针对客观形势的变化,如皋市投入人力、物力将原有的公办敬老院转型发展为集五保供养、社会寄养、老年服务、残疾康复、临终关怀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的“公建民营”可谓成功范例。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机构公益性质不变、原工作人员性质不变、服务水平不降低、老人生活质量不变、原有房屋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如皋市引入拥有医疗资源、护理体系健全的江苏博爱投资有限公司,利用市属社会福利中心近万平方米闲置房屋建设现代化养老护理院,并使之成为示范性民营养老机构。该市丁堰镇敬老院则作为“如皋市长寿星养老服务中心”,委托具有专业资质和管理经验的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峰影养老院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

主打“医养结合”的“公建民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博爱康复护理院常务副院长刘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医疗康复和养生护理相结合是如皋机构养老的一大特色,‘博爱’建院以来服务的老年对象已经超过1000人。”

与“博爱”、“长寿星”一样,在“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的政策鼓励下,如皋市围绕“医养结合”新建或转型了一批养老机构,使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老年人口数的31.78‰,提前达到了省定标准,尤其为失能、失智的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难以得到的照顾。潜在市场和积极的政策吸引了民间资本的目光,近年来,不断有外地企业向如皋市政府表达举办养老机构的意愿。

规模建设遭遇发展瓶颈

如皋市民政局副局长钱德贵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和北、上、广等地正在兴起的‘高端养老’不同,如皋养老产业推出的概念是‘体验长寿能量’――‘如皋住一年,多活一百天’。但如何在‘非营利性质’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题目,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

刘纯表示,“康复护理与综合医院相比,前期投入相差无几,但运营收益却不可同日而语。以如皋这样的县级城市为例,综合医院一张床位的年收益可达30万元,用于康复护理却难以越过8万元的关口,因此,‘博爱’尽管常常处于‘满床’状态,至今仍是负债经营。”

与博爱康复护理院有所区别,如皋市福康医院老年护理中心设在距城区30公里以外的吴窑镇,服务对象基本上是当地的失能、半失能农民。该院院长蔡小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福康医院从2012年起介入养老产业,囿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恋家情结,养老病房的入住率不尽如人意,日常运营仍需门诊医疗贴补。

相较于个别机构的经济效益,钱德贵更加关注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预计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这是一个巨大的刚性需求,但现在整个社会对养老事业的认识还远远不能跟上形势需要,一些部门规章甚至成了发展机构养老的障碍。”。

钱德贵以国家明文鼓励的“盘活校舍、民宅等闲置资源用于养老服务”为例跟《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据测算,5年以后如皋老年人口将达42万,按照相关标准,养老床位至少需要17000张;如果平均每100张床位占用13亩土地(含附属配套设施),那就要有2000亩以上的土地指标,完全新建对于一个可用土地极其有限的县级市来说很不现实;如果将养老机构都建到土地相对宽裕的偏僻乡村,远离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也不符合帮助老人“颐养天年”的设计初衷。

鉴于此,钱德贵表示,应当也只能在“盘活闲置房产”上做文章。“现在恰恰缺少积极的‘盘活’环境,比如说,许多闲置房产缺少历史档案,改造工程又难以设计完美,规划、消防、环评、防疫……每个部门都要审查原始资料,每次审查又都有可能使改造计划搁浅甚至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如皋市民政局提供的相关资料中看到,因为土地、规划、竣工、消防等资料不能完备,江苏省2300多家民办养老机构获得“设立许可”的只有300多家。

美好前景期待政策助力

政府和机构经营者都十分看好养老事业,并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许多依靠基层政府和单一机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他们,比如老人的养老服务购买力、机构的技术支撑延续力等。

“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我们的医疗保险中并不包含养老护理这类项目,因此许多老人虽有入院需求,但又不愿因自费支出太多让子女承受更重的负担。”刘纯设想,“如果国家能够在医疗保险中划出或者增加一块‘养老护理险’,老人进入养老机构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如皋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相关负责人马树艺觉得,如果医保不能增加养老护理的项目,从中划出一块投保商业险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养老护理的费用能由医疗保险承担50%那就比较理想了。”

蔡小山表示,与大城市高端养老“一床难求”相反,由于真正依靠种地生活的农民根本就不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农村的养老护理机构入住率一直很低,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与他同时期进入养老行业的一些投资者因此已经悄然退出。他认为,农村的养老更应当由政府“托底”,“政府应该是农民养老的第一责任主体,不能只把眼光对准城市,对准‘地产养老’之类的高端项目,因为养老问题一定会首先出在农村。”

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似乎更是养老机构经营者挥之不去的烦恼。在博爱康复护理院,记者了解到,该院的护理人员大都为50后、60后的下岗人员或农村妇女,虽然不断接受专业培训,但仍不能适应不断进步的护理技术和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