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见问题范文

时间:2023-04-27 08:2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常见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常见问题

篇1

1.1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大

对于儿科而言,患儿病情发展迅速且变化反复,需要医护人员时刻集中注意力并保持警觉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科护理的难度和工作量。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儿科护理人员容易出现烦躁、沮丧、不安、焦虑、自信心减弱等负面情绪,在工作中出现为消极被动、不知所措等现象。此外,随着社会上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多,家长对患儿病情的关注度提高,部分家长甚至存在过度溺爱、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面对患儿家属高水准高强度的要求,儿科护理人员尤其是部分年轻且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时刻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在相对较大的心理压力下,护理人员的工作往往无法正常顺利展开,从而对患儿医疗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1.2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所谓护理安全问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发生了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身体、心理、机能等方面的损伤、障碍、缺陷甚至死亡。由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护理安全隐患较多成为此项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首先,儿童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缺乏自我防范意识等特点,因此容易发生坠床、碰撞、烫伤、触电、误服药物和小型器具等现象;其次,儿童的免疫功能以及身体器官的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新生儿属于医院感染易感人群”[3]。在医院病患复杂的情况下,患儿容易出现皮肤、口腔、器官等感染,对其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构成威胁;再次,一些医院存在护理人力缺乏、管理薄弱、安全制度不健全、督促检查不完善、业务考核不到位的现象,部分护理人员也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这一系列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儿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1.3患儿及家属不配合

由于儿童认知能力有限,无法自述病情,而且对就诊、医治容易产生恐惧感,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时经常出现患儿不配合、情绪激动、不断哭闹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延误了患者的宝贵就诊时间。针对此类情况,家长应与护理人员加强配合,积极引导患儿并分散其注意力。但现实工作中,部分家长对患儿过分疼爱。为尽量减少患儿的疼痛,家长严格要求护理人员的每一操作必须一步到位。一旦患儿哭闹或发现不如意的地方,一些家属就迁怒于护理人员,要求更换护理人员,甚至做出妨碍正常护理工作的举动。此外,儿童病情发展反复多变,当部分患有恶性疾病的患儿濒临或已经死亡,家属往往要求继续救治或无理取闹。患儿和家属的不配合会增加儿科护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容易造成操作反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对患儿的医疗救治产生不良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对儿科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相应对策分析

2.1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减少差错事故的有效途径。而这就需要医院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和学习,通过向其他医院引进新技术、以科室为单位进行交流互动、完善业务考核等措施督促和鼓励医护人员不断增强业务水平和责任心。此外,由于儿童身体综合素质较差,且缺乏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因此,在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时一定要注重细节学习。以卫生护理为例,由于儿童的身体防御机制尚不健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薄弱,加之其对卫生清洁等缺乏相应认知。因此,在患儿饭前、便后、睡前,护理人员都要指导其做好清洗工作。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敏感,不能仅仅根据成人的感知判断水温,而是要将水温严格控制在38~40℃,在清洗时要注意力度,轻擦轻揉。熟悉和掌握此类知识可以从细节上避免护理差错事故,也能够提升医院及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从而促进患儿的健康恢复。

2.2从多方面缓解护理工作压力

造成儿科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的因素较为复杂,而缓解压力的对策也多种多样。首先,从个人角度讲,儿科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自身在业务水平、个体性格等方面的缺陷,并积极锻炼自身的受挫能力、改善消极情绪,以负责任、有耐心的态度面对病患;其次,从医院、科室角度考虑,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可以适当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待遇,通过政策倾斜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控护理人员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呼吁社会尊重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特殊照顾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心理压力较大者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适当缓解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使其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并对患儿及家属产生正向的影响,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减少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首先,医院应强化病房安全设备的管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儿床位、病房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患儿病房的医疗器械进行安全维护,保持儿科病房内部的干净整洁。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积极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安全引导和教育,增强患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其次,对于患儿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原则”[4],对患儿使用的医疗设备、日常用品等进行严格地检查和处理。此外,针对患儿的好动天性,护理人员应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以优秀的业务水准、人性化的服务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患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2.4合理改善医患关系

合理改善医患关系可以有效增强患儿和家属的配合程度,而加强医患沟通是则是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患儿缺乏相应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其各个细节的反应,适当增加察床次数并延长交流时间,并运用语言、非语言等手段加强交流效果,增强彼此感情,使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例如,护理人员可以适当在单调的工作着装上增添部分配饰或在儿科病房张贴卡通图画,以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在实际工作中,要敏锐察觉患儿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引导,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而面对患儿家属相对苛刻的要求和偏激的情绪,护理人员应采取温和的态度平复其情绪,并向其详细介绍患儿病情,阐明利害关系。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治疗之前,“应先对家属做出含蓄的预警,使其做好心理准备”[5],从而在家属的密切配合下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另外,医院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医患交流会,了解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满足患儿家属的合理要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3结语

篇2

关键词:急诊 护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53-02

急救医学是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触患者病痛、挽救患者生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急诊医疗的护理工作质量是反映一所医院文明建设和技术水平的一面旗帜[1]。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等,急诊科所面临的抢救任务越来越重,日益增多的急诊人数和相对较少的急诊部门已经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医疗矛盾,因此如何在高诊疗水平和护理服务的同时,尽量减少急诊护理中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已经成为急诊科护理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次通过总结我科近三年以来的急诊护理资料,现将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1 急诊科护理常见的问题

急诊多是涉及多学科参与救助的医疗措施,因此急诊护理多要面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和专科的患者,这就要求急诊医护人员需要掌握多种学科的医疗救护知识。并且,急诊面对的多是病情紧急的患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非常娴熟的护理技能。另外,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是抢救危、急、重症病人的前沿阵地,不仅人员流动性大,急诊护患关系建立时间比较短,而且多数的急诊病人及家属因病情紧急,情绪常常不稳定,医护人员稍有不当则可能导致医患矛盾的爆发,因而也成为医院里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的地方。基于以上的特殊性,当前我院急诊科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急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足,接诊、分诊理念落后,专业技能不够娴熟,对抢救物品的管理不够完善;②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缺乏足够认识;③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意识不强,院前急诊出诊效率较低;④护理队伍中年轻人员比例较高,综合素质较低,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相对不足,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⑤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安全无法保证;⑥急诊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等。

2 对策分析

2.1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乎护理服务的结果,急诊护理中的大多数问题与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关,因此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解决急诊护理问题的重要保证。

2.1.1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是急诊护理工作的最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提高急诊护理的专业技能水皮。因此医院或急诊科应当为护士创造各种学习机会,比如开办业余急救护理课堂,由急诊护理中比较优秀的老护士等进行讲解,提高年轻护士对急诊护理的处置能力。或者让为急诊护士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学习其他医院急诊科室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设备仪器。另外还可以通过举行急救理论知识竞赛和急救基本技能的演练竞赛等方式,激励护士门不断学习进步。

2.1.2 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技能。急诊科作为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重要部门,当前还没有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针对急诊护理中新护士多、处理问题能力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应对从加强护士学习着手,加强急救理论学习结合岗位培训和交流,提高她们判断病情的精度和精度,做到急、准、稳、快。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护士的沟通技能一密切相关,针对急诊科新护士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求护士须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尊重患者,主动询问、关心患者,诚恳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力帮助解决其困难,用心倾听患者倾诉,多使用具有亲和力的动作,如点头、微笑等,最终在加强自身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1.3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医患纠纷的日益频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医护工作的重要议题[2]。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增强法律意识,要充分掌握相关的医学证据,如对危重病的护理记录要真实、及时、完整、准确,对病人家属拒绝接受的救治,要求其及时签字等。另外还应当强化风险意识,注意自我保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在进行急诊紧急抢救时,不可手忙脚乱或者在家属面前举止不雅,大喊大叫或谈论与抢救无关话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做好防范工作,另外还应当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确保急救过程的顺利安全。

2.2 培养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理护理观念。近年,人本护理、人文护理等护理观念逐渐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同[3],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完成自身的使命。因此加强护理人员“一切以人为本”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良好的态度、热情的服务、娴熟的技术,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知其所需,解其所惑,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医学服务,从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3 完善急诊科管理制度。针对急诊科患者增多,急诊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问题,院方或科室应当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护士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通过改善排班,弹性排班,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有经验的护士和年轻护士合理搭配排班,改善急诊科工作环境,在繁忙时间段加强护理人员的投入,尽量简单护理人员的超如何工作。另外要注重对护理人员紧张情绪的消除,劳逸结合,科内可合理的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些文娱或郊游等活动,调节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丽珍,叶俊,裘成,等.中华急诊医学杂志[J],2005,14(11):961-962

篇3

关键词:供应室;问题;护理;对策

    供应室是医院中为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其他相关科室提供医疗救治所需的医疗器械和医疗物品的科室,担负着全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检查、包装、消毒、灭菌、发送及回收的工作[1]。由于涉及的科室、医疗物品种类繁多,供应室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全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如何做好供应室物品的管理和发放,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将供应室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供应室常见问题

1.1  物品供应问题:供应室涉及的医疗物品种类繁多,物品管理方法多种多样,潜在的风险相应也比较多。例如医疗物品的回收与下发集中于一人一车,交叉感染几率较大;物品的消毒、灭菌不彻底,包装过程存在漏包漏放,无菌物存放过期等,都会影响临床的诊疗操作,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1.2  工作分配及工作区域布局不合理,供应室管理制度不完善:供应室往往物品繁杂,配给的人员及空间有限。工作人员一人兼多职造成分工混乱,科室内工作区域布置不合理,工作区与操作区无明显界限,操作区内也无严格区分,物品摆放无序,甚至有污染物逆行进入清洁区的事故发生。

1.3  工作人员法律观念淡薄,工作态度散漫:供应室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较弱,由于不与患者有直接接触,一般会认为不会产生医疗纠纷。供应室物品都要经过临床科室应用到患者身上,细小的失误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简单重复的工作容易造成惯性思维,依靠感觉做事,资历较高的工作人员往往会因为经验丰富而缺乏工作热情,一切凭借经验,长期以往就会产生思想麻痹,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散漫。

1.4  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无菌意识较弱:医疗卫生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随之升高。但是供应室管理理念的滞后,员工年龄偏大,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短缺,缺乏新老交接等[2]。甚至有部分护理人员上岗之前未经专业的岗前培训,以为供应室就是简单的收发医疗物品,缺乏相应的医疗专业知识,特别是无菌意识淡漠,灭菌过程中物品摆放无序,灭菌不彻底,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放置混乱等原因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2 护理对策

2.1  强化风险教育,采取分类管理,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树立强烈的责任心,使供应室的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操作不规范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对流经供应室的所有物品归类管理,重复使用的器械经严格消毒灭菌后才能发放,污染物品须经特殊消毒液消毒。可重复利用的再生医疗器械从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到存储及发放等各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无菌。同时加强心理引导,帮助其在工作中获得心理的满足,体现自我价值,产生归属感,进而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3]。

2.2  区域合理布局,提高设备配置,完善管理流程:在现有的地理条件基础上,建立健全供应室的布局,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每个区域设置专业负责人负责日常的区域管理,严禁污染物品逆行进入清洁区和无菌区。合理增加人员配制和设备投入,同时做到合理分工,避免缺岗空岗。严格做好每天的护理记录,对供应室的护理操作做到有录可查。

2.3  增强法律意识,转变服务观念:供应室工作的职业危险性高于医院其他科室,加强医疗卫生特别是医疗事故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4]。在积极对待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完成工作任务维护患者利益的同时,头脑中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维护自身的安全权益。

2.4  强化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医疗器械和仪器设备都在不断更新,供应室人员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专业的理论知识也要随时更新。定期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上岗前进行岗位职责、操作流程、理论知识等培训和技术考核,组织学习医疗新知识,熟练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提高科室的整体素质。

2.5  分工协作,有效地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质量:供应室工作繁复,工作量大,根据员工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身体状况等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员,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某些繁重的工作多加人手协同办事。同时供应室与全院各科室都有紧密的业务联系,科室之间可以不定期进行交流,交换意见提出建议,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通过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改进工作质量。

3 小结

    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不良的护理工作除了会引发临床医疗上的纠纷,还可能对医疗人员的职业安全造成威胁。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应强化法制观念,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最大程度的控制医疗纠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4 参考文献

[1] 王洪梅,苏  涛,彭  华,等.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工作配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25.

[2] 赵玉英.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120.

篇4

【关键词】:临床护理;医疗卫生制度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181-1

1护生方面

(1)护理操作技术不过关。由于患者对护生缺乏信任,使护生失去了许多实践的机会。

(2)工作主动性及心理应对能力的不足。许多护生在家庭中是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家长娇惯、有惰性,总体上缺乏主动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中专学生,年龄小,常缺乏责任心、工作热情和主动性,一旦进入社会,接触陌生环境,就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表现为不知所措,评判性思维较差,不善于与患者交流、不知如何关心帮助患者。

(3)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较差。大多数护生学与用差距较大,这是为部分教科书内容与临床实际情况脱节造成的,同时,当今新的护理用品的广泛应用,护理操作方法的改进,高新仪器设备的引进,正在开展的许多专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使护生望而生畏。

2教师方面

(1)传统带教形式单一陈旧。目前临床上多数仍采用传统被动教学的带教模式,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不能灵活多样、因人而异开展启发式教学,激发思维和鼓励学生参与。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无疑制约了护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创造能力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无法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学历层次较低及本身的素质问题。目前大部分临床带教老师仍是中专学历,缺乏综合类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部分在职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不强,都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3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与浪费严重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护理人员未能按编制的规定配置,有的医院医护比出现倒置,护士与床位比不足1:0.25。加之医院上班时间输液任务较重,护士工作多忙于基本治疗,床边护理时间少,根本不能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求;同时由于目前护理职责定位不清,护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除护理工作外,护士还承担着大量的非护理工作,如送取各种物品及标本、传递各种单据、划价取药、病房各种收费的记录等,进一步加剧了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矛盾。再者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繁重,有关系的护士脱离临床护理工作,造成护士从临床流失,加重了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从而制约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4部分护理操作规范与临床不符

有些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实际工作不一致。操作应注意做而不是说,有很多操作说的比做的还多,根本不能适应于临床,而这恰恰又是各种上级检查所要求的。例如,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每操作一步,所有相关的知识全部口述,如果按规范进行,一个病人半个小时也完不了,一个病区最少30个病人,护士该如何进行?再比如对于安瓿的消毒,护理技术操作过于繁琐,二次消毒过程时间长,对于大科室病人输液多或者抢救病人时,都无法及时给药,更不用说周日、节假日中护士按规范根本无法按时完成操作。如果护理操作规范与临床护理实际不符,对规范护理工作有害无益。

5各种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流于形式

各个医院护士长是临床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的关键人物,但很能多护士长上任前未接受过质量管理培训,对质量管理流程不熟悉,只忙于日常事务管理,质量管理措施不落实、检查结果不真实,比如每月均存存同样问题,每项考核都是IO0分,这种流于形式的检查考核,致使护理质量管理停滞不前;再者护士把质量检查视为负担,出现搞突击、应付检查和补写记录等现象,护理工作中存在“检查时比不查时好,平时比假日好,白天比夜晚好”,而病人根本没有从督察中得到优质服务。

6健康教育水平影响护理服务质量

由于护理人员的极度缺乏,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护理人员的缺乏,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临床上近70%的丁作是通过护七来完成的。在这种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状况下,她们只能疲于应付治疗任务,很难挤出时间参加继续教育,使得健康教育形式单一,不能贯穿到治疗、护理过程中。另外,对于相对年轻、护龄短、临床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的护士,对某些内容的介绍尚不能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从而影响了健康教育效果,致使病人对治疗和护理往往停留于被动接受或盲从状态,从而影响了护理服务质量。

7总结

基于以上原因而导致临床护理困难重重,问题多多。虽然矛盾和问题随着患者的增强不断产生,不过相信在医疗改革的春风里,临床护理的诸多问题将被逐渐发现和解决,也将随着医院改革措施不断完善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素清,黄春霞.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创新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2004(2):124.

[2] 李晓玲,王世平.多形式教学活动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2(9):675.

[3] 赵然,梁虹,李秀艳.护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方法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0(7):508.

[4] 徐素珍,杨志萍.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1(6):346―347.

篇5

【关键词】 产后访视;新生儿;护理干预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未到1个月的婴儿, 或者说出生至28 d的婴儿。新生儿出生时有足月生产儿, 也有早产儿, 新生儿出生后其头部、视觉、脏器、感觉、听觉等各项机体能力及发育都不完全, 需要出生后逐渐发育才能逐渐健全[1]。因此, 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及照顾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健康照料的能力, 医院进行了产后家庭访视, 并针对家属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 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对170例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及护理干预的探讨,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0月在本院生产的17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产后访视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97例, 女73例;剖宫产106例, 自然分娩64例;早产2例, 足月生产168例。

1. 2 方法

1. 2. 1 访视方法 医生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的第7、14、28天, 分3次进入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 医护人员需对新生儿的身体、卫生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抚触情况等进行观察, 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方法并教会产妇。第2次访视, 观察产妇在护理指导后对新生儿的照顾情况, 对仍有问题的再次进行护理干预;待第3次访视时, 观察新生儿通过护理干预后的健康情况。

1. 2. 2 护理干预 ①黄疸的护理干预。新生儿出生2~3 d易发生黄疸, 医护人员应先询问婴儿出现黄疸的时间, 将婴儿抱至阳光充裕的地方观察黄疸情况, 对较轻者需安抚家属一般10 d左右会自然消退, 同时告知产妇多给予母乳喂养或喂水, 促进婴儿排尿从而降低黄疸程度;对黄疸颜色较重并一直不消退者, 医生需建议婴儿家属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再采取对症措施处理。②脐部感染护理。婴儿脐部感染会出现脐部及周围肿胀、红晕、渗液等症状, 医护人员应先将手清洗干净, 使用消毒棉棒蘸取稀碘酊(含量0.75%)[2]给婴儿脐部及周围进行轻轻擦拭, 将感染物擦掉并消毒;对脐带脱落的婴儿, 从脐窝顺时针方向向外将感染物轻轻擦拭出并消毒;叮嘱家属每天用稀碘酊给婴儿脐部进行擦拭, 2次/d至恢复;并告知家属保持婴儿用品的勤洗勤换, 保持卫生。③湿疹护理。婴儿多数会出现面部或颈部湿疹, 需告知家属应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干燥和通风;发现湿疹后不可用奶水或不正规药物抹擦;较轻者可使用皮炎平等抹擦, 对湿疹泡较大者可用稀碘酊进行擦拭消毒;尽量避免给婴儿使用纤化或毛线类衣物;勤给婴儿洗澡并使用刺激性小的爽身浴液, 水温保持在36.5~37.5℃为宜;湿疹期间避免食用鱼虾类食物。④母乳喂养干预。访视中发现有很多产妇未给婴儿母乳喂养, 而是采用奶粉或糖水等喂养, 问其原因, 有因乳汁不够者、有因怕身材变形者等, 医护人员需耐心给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它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能力, 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等, 建议产妇要坚持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⑤新生儿抚触干预。医护人员需教会并告知产妇及其家属, 适时给婴儿进行抚触可以增强其免疫力, 增加体重, 减少疾病的感染等, 指导家属正确的抚触方法, 并叮嘱其不要佩戴首饰避免刮伤孩子。⑥其他护理干预。访视中有的家属将婴儿用被或毯子包裹起来, 说是怕长大X型腿或受惊吓, 医护人员应告知家属让婴儿自由生长, 捆绑会造成其呼吸困难、不利于散热及其神经等发育;对小儿夜啼的情况, 医护人员建议产妇应抱其入睡, 给婴儿制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减少其离开母体后的不安全感。

2 结果

访视中医护人员发现新生儿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黄疸(98例)、脐部感染(69例)、湿疹(89例)、母乳喂养(67例)和正确抚触(21例)等;护理干预后, 发现黄疸(29例)、脐部感染(14例)及湿疹(17例)的婴儿明显减少, 母乳喂养(148例)及正确抚触(101例)的明显增多, 说明访视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3 小结

产后访视及护理干预是医护人员为了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的照料, 而走出医院进入到产妇家中, 对新生儿的健康进行观察, 针对出现的健康问题进行直接护理指导的一种方式[3]。不仅增进了医患关系,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而且在访视及护理干预下, 也使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使婴儿在正确抚育下健康成长。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发现, 新生儿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黄疸、脐带感染、母乳喂养或正确抚触等, 而通过访视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护理干预后, 新生儿发生黄疸、脐带感染等数量明显减少, 而母乳喂养及正确抚触的数量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 对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及护理干预, 可正确指导家属抚育婴儿的方法, 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减少病症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爱君. 产后访视中新生儿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4):96-98.

[2] 陈小萍. 产后访视中新生儿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青海医药杂志, 2014, 44(3):36-37.

篇6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防护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8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90-01

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重、治疗时间久、致残率高等特点,所以护理工作难度较大,也是医患关系紧张和纠纷多发科室。而患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也比其他病患者大;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强度和难度也比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大很多[1]。我国在医疗制度方面逐渐发展,管理日渐完善。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和防护也得到解决。我院通过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2名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51名,男71名,年龄在27-56岁(40.5±2.3岁。

1.2方法对122名神经内科患者全部进行登记并详细记录每名患者的住院诊疗信息,并把患者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及时、详细的整理和总结,通过其中的详细内容挖掘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总结其防护方法。

2结果

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包括:护理病历书写问题、服务态度与质量问题、医嘱、医疗设备、护理管理等,具体如下:

2.1护理病历书写问题病历书写不规范、错误等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问题[2]。如果病历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将影响护理操作,常见的病历书有三个方面:①医嘱单:医嘱单不能及时确认,不能及时签字和漏签,药物的下发和用药方法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许多药物使用及皮试以及其他特殊操作不能得到医生及时签字。②体温单:在患者的体温单上常常出现漏填现象,住院号、患者姓名漏填或没有。③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过于简单,不具备神经内科的特点,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过于敷衍。④危重护理记录单:医护记录出现不一致,数据不统一等现象,医学概念不明确,语言缺少专业术语。

2.2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问题护理人员由于缺乏责任心、专业知识不牢固、态度不端正等问题[3]。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①对患者缺乏关心,基础护理做不到位,例如对偏瘫患者仅仅进行翻身护理,而没有进一步观察患者身体皮肤是否因为受压产生褥疮。②吸痰不能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或不彻底,引发患者肺部感染。③神经内科的患者病情普遍呈现出病情重、不稳定等特点,而护理人员过少或疏忽常常出现抢救不及时等问题。④在对昏迷患者使用热水袋时,不进行水温测试、不嘱咐家属应注意的问题、不进行热水袋包裹则造成对患者的烫伤。

2.3医嘱、设备的问题①医生所开的医嘱时间与护理人员执行医嘱的时间相差过大。②医嘱饮食与患者的实际饮食不符。③护理设备过旧、不配套,护理人员对新进设备使用不熟练、急救器材故障、缺少都会影响对患者的抢救。

2.4管理问题护理人员不能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对家属的健康教育不到位,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不能充分了解,由于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了解较少,不能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从而引发患者家属和医院之间的问题[4]。

3讨论

通过对122名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研究,恰当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5]。

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手册》等相关法律法规,可组织讲课、比赛等形式,使护理人员掌握规范书写病历细则、准确记录护理要点,不为日后纠纷埋下隐患。

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的专业护理知识,在对患者日常护理也要做到细致入微,多巡视、勤按摩、勤换洗、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与医生沟通。可每月开展健康讲座,可以由责任护理人员着重讲解神经内科的基础知识,所涉及到的病症的预防、治疗、预后、康复知识等,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有所了解,并使患者家属在治疗和护理中能够积极配合,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是一项风险高、难度大、工作强度高、工作量大、家属不理解的工作,这与神经内科患者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护理人员只要熟练掌握专业护理知识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与患者和患者家属沟通时,保持真诚的态度,温柔的言语,做到真正关心患者,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需求进行耐心回复,让家属消除疑虑,减少纠纷,才能保证隐患双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杨爱丽.神经内科护理病历缺陷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6.

[2]韩瑞萍.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8:15-159.

[3]凌秋平.神经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74-75.

篇7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常见问题 安全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83-02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医学相关的技术也有了迅猛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手术难度的突然增大,因此,现在手术室的护理问题也常常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棘手。手术室属于医院里的一级类科室,具有高危性的特点,而且运转速度也非常快、手术所包括的范围也极其广泛,流动量大,很容易发生突出性状况,这些问题都会使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加重其负担的任务量,这样手术室的护理就会出现很多安全隐患[1]。手术室作为广大患者直接接受手术治疗与抢救的重要地方,在其护理的过程中客观地潜在或现实存在很多风险性因素,这些因素都将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2]。本文对手术室里常见的各种护理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

1 手术室里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违反操作规范

手术室里部分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还不够熟练;对于工作的整体流程还不熟悉;对于整个手术的具体步骤不能进行详细地了解;在手术之前,没有办法把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物品准备充分;对于手术室里的器械操作还不够娴熟;也无法熟练地使用手术室里的仪器设备[3]。

1.2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较弱

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如果护理的护士缺乏强烈的责任心,那么就会对手术的患者处理工作漫不经心,甚至会擅离职守,这样就会违反手术室诊疗护理技术的相关操作规范,极容易引发各种差错与事故,甚至引起医患之间的护理纠纷[4]。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对消毒指示卡或者灭菌指标带的检查不够严格,出现漏检的情况;有些手术中部分护理人员操作不符合规范,无法严格按照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进行规范处理,导致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感染,这也是手术室许多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3 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手术室里护理工作不当引起的大多数纠纷都和护理人员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违反护理人员应该遵守的操作规程有关系,例如,接错手术患者、用错手术药品、给患者输错血、意外烫伤患者的皮肤、手术过程中将医疗器械或纱布等手术物品遗留在患者的体内、对患者使用没有经过消毒的医疗器械或敷料、不经意把患者的送检样本给遗失掉等多种情况,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护理人员把手术器械或纱布等物品遗留在患者的腹腔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或手术效果,进而引发医患之间的护理纠纷[5]。

1.4 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很不合理

由于手术室的工作总是很繁忙,护士们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站立的时间过长,体力和脑力的消耗也很大,尤其是器械护士在配合手术的时候要保持颈椎前屈姿势连续站立很长时间,巡回的护士也需要急速行走或者站立很长时间[6]。这样的话,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工作次数就安排的很不合理了,这种高劳累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护士的不慎操作,误伤病人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1.5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较弱

手术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所,但是,有些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很弱,无法做到有章则循或者循章严循。有些护士在手术室的工作过程中跨越自己的工作权限,有时甚至代替手术的麻醉师来护理患者,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医疗过失及纠纷[7]。另外有些护理人员在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之下,随意地回答病人家属做出的询问,导致医患之间产生误会。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遵守手术室的护理操作规范,强化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意识

护理人员必须把护理操作规范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操作指南,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还要在平时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手术中的每一项具体操作步骤,做到准确、及时并且快捷地传递所有手术需要的器械。

2.2 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手术室里的无菌操作与消毒隔离制度

在手术室里负责护理的护士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检查手术中所要用的每一件物品的完整性,并随时了解手术室里各种仪器的使用状况。在手术中加强巡视,严格把好各个关卡,即清点查对关、消毒无菌关和无菌技术关。此外,手术室里的护士还要做好各项灭菌检测与相关数据资料的保存。

2.3 严格落实手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严格落实手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手术室的各项操作规程,防止手术室里护理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差错与事故。针对手术室人流量大且人员复杂的特点,对进入手术室的所有人员进行规章制度宣传,使其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4 合理安排护士们的工作时间

手术室在排班的时候,要注意调节或合理安排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工作次数,在安排中既要保证手术工作的连续,又要缓解单个护士的疲劳。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调整,灵活地安排护理人员,以便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5 加强护士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其法律意识

在手术室负责护理的护士必须重视其中潜在的某些法律问题,强化自身的防范意识,做到以人为本,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强对国家法律与法规的了解[8]。在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把可能存在的护理差错与问题解决掉,防止其引发医疗纠纷。

3 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患者维权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手术室的护理更应该对患者有责任心,进行高质量的服务,此外,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用法律与法规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这样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莉蓉.王耀芝.王蓓.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4.(03):978-979.

[2]詹秋菊 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安全防范分析[J]当代医学 2011.17.(1):130.

[3]季建萍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防范[J]齐鲁护理杂志 2008.14.(12):81.

[4]赵婵.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 2010.(8):2231-2232.

[5]李倩 李林 秦艳玲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09.11.(32):245―246.

[6]王逢春 张棣 手术室护理工作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 2009.15.(8):21.

篇8

【关键词】门诊护理;常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41-01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的对外窗口,是病人接受检查、诊疗、预防保健的主要场所.门诊每天人流量大,并且就诊病人文化层次不同,要求也不同.加之,医院陌生的环境,繁多的手续,各种各样的检查治疗等.这些因素均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因此,门诊护理人员应该针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以病人为中心,做好门诊就诊病人的护理工作。由于门诊所处的特殊环境 ,目前护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门诊就诊环节多 ,秩序混乱、拥挤 ;专科多 ,护理人员知识面窄 ;受市场经济和不平等的劳务分配制度的影响 ,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受挫。对策 :认清形势 ,转变观念 ,主动适应改革 ;深化内涵建设 ,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 ;实行量化管理 ,严把质量效率关。因此作为门诊管理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提高门诊的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我们在长期的门诊护理工作中积极找寻问题,开展了针对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门诊护理工作特点

1.1 工作复杂: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的岗位一般设置的较多,如咨询服务,导医,挂号,注射,门诊治疗,体验等等,同时还包括检诊室及各分区管理,协调门诊与住院部各科室,门诊各部分之间的工作协调。随着社会的需求增多,服务范围也不断拓展。

1.2 病人量多:大型综合医院门诊一般每天要接待来自社会各方面,不同的阶层的病人,门诊病人数量与护理人员数量之间存在矛盾。

1.3 人群杂,病种多:病人中有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抵抗力较低的病人:有慢性疾病,感染疾病,易造成病人和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造成病人的再度感染。

1.4 诊疗时间短:门诊病人要求接诊,处理快。因此存在病人的要求与服务质量的矛盾。

1.5 过程多:病人从挂号,就诊,治疗,取药等是一连串的而且由多个环节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都可给病人带来不便。

1.6 变化多:门诊的人数,病种,疾病较轻重缓急程度难以预测。病人要求不一,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以应门诊的变化。

1.7 诊室多,医生变换多:门诊诊室几乎涉及所有临床科室,各科室派出的门诊医生流动变换快,技术水平优良不齐。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门诊是接纳低学历高年龄,年老体弱护士的地方,有的护士在临床上工作到一定年龄不能胜任夜班时,也会被安排到门诊工作。有的是由医院自己培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差别,也留在了门诊部,观念保守,服务意识差,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及进取精神都比有学历的护士差,使得门诊部护士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2.2 服务观念陈旧:护士的被动服务的观念根深蒂固。病人提出的服务要求那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医护人员处于主动地位,很少考虑病人的感受,只注重操作和完成工作。对于病人的心里需求根本就不予考虑,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2.3 病人投诉增多:随着法律和服务规范的完善,人们对服务意识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自我权利的维护上升到一个高度。病人到医院花钱看病,就应该获得等价值的服务。使病人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服务变为主动要求院方提供服务。但护理人员仍然停留在以往的服务理念里,危机意识重视不够,只见病,不见人,忽视了病人的权利。

2.4 经济收入低:我院对门诊部实行的是平均劳务费制,自己经济不能独立,使得门诊护士的收入较低,心理不平衡,门诊护士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2.5 护理人员缺编:大部分人认为门诊护理的工作强度不像临床科那么大,不上夜班,配备的护理人员往往不足,而门诊各科室多而散,病人对护士服务的要求较高,使得护士的工作量增加。

2.6 病人的自身素质:到医院的病人由各种层次的人。理解能力各异,接受较快,给予指导容易接受。文化较低的病人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稍差,给门诊的护理管理造成很大的难度。

3 对策

3.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质量:鼓励护士参加各种类型的业务学习,对于完成大专以上的学习任务的同志给予奖励。科室每周组织1次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规范操作,建立质量绩效,约束机制,实行奖惩制度。

3.2 注重仪表和态度: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与病人交流时注意语气语调;积极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使病人感到护士不是陌生人,而是他们一样有感情的人。而对于没有转变观念的同志,进行危机感教育,促使其改变,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改变“等”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3.3 提高护理人员的收入:倡导节约意识,减少浪费,同时争取领导的支持和理解。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使门诊护士的收入有所增加。

3.4 改变排版时间:针对门诊的特殊性质,可将在班时间缩短,班次上增加,减轻护士的疲劳感,如改上,下两班为三班制。

3.5 关爱护士:促使领导改变对门诊的看法,增加护士人数,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为病人更好的服务。

篇9

1 烧伤外科常见问题分析

1.1患者管理不安全:不少医院因为烧伤外科护士不足,为了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医院大量招收实习护士。实习护士工作经验较少,不可以正确对病情进行观察,另外,患者由于受伤面部出现了变化,且病房内经常散发出难以承受的气味,令部分护士难以接受并最终离职,导致烧伤外科护士长期不足,而实习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其仅仅可以对患者开展普通护理,由此烧伤外科中患者得不到安全的管理。

1.2护士和患者沟通存在缺陷:烧伤外科临床护理时,部分患者并不可以开展床下活动,但因大多数护士没有将此方面相关的知识告诉患者,由此造成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展部分床下活动,造成好转伤口被扯伤,并且发生感染的现象,进一步阻碍治疗工作进度[2]。另外,患者家属非常想要了解患者的具体住院情况,比如,患者病情的变化、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出院的时间等情况,由此护士应该和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特别是在药物剂量以及医药费这两方面,护士需要经常联系患者家属,特别是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其药物剂量以及费用均非常高,假如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存在障碍,一般会造成患者误会医院的现象,情况过于严重时会造成医疗纠纷事件的出现。

1.3护理文书记录不详细:自从国家颁布相关的医疗事故法律法规后,医患双方在法律与维权两方面的意识受到一定的影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医疗纠纷事件出现的几率也增多。护理文书的特点为具备法律意义,在医疗纠纷事件出现时,其可以为医院以及医护人员的公正评价提供保障,若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填写模糊、记录不清楚等现象,一方面造成患者病情变化得不到详细的记录,另一方面还会产生记录时少记或者乱记现象,甚至患者出现意外情况,也得不到详细的记录[3]。所以,护理文书也就失去了其作用,在医疗纠纷事件中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1.4护理操作不正确:部分护士由于受到工作以及生活两个方面的压力影响,导致学习时间不断被剥夺,缺乏护理经验以及对护理认识不充分,造成其在护理过程中手忙脚乱的现象,不懂得应该如何处理,尤其是给患者开展穿刺过程中,成功率较低,从而极其容易导致患者治疗进度被延迟。另外还有相关的调查表明,护士对患者输液过程中由于穿刺次数过多以及滴液速度失误造成的输液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护理纠纷的出现。

1.5实习护士出现差错:医院大部分实习护士均是刚从学校毕业,其经验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另外由于其开始不能够适应医院环境,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不可以根据有关的规则制度开展工作,由此导致护理纠纷的出现[4]。另外,个别实习护士由于带教老师对其应用放松的教导方法,由此个人对患者单独开展护理,不仅可以给患者带来伤害,同时还能够致使护理纠纷的产生。

1.6医疗费昂贵:一般来说,烧伤患者送往医院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尤其是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通常会使用很多价格及其昂贵的补充血液制品[5]。另外,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开展各项治疗前没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多,从而导致患者及其家属没有做好交费的准备,等医院通知患者缴费时,患者家庭由于短时间内不可以筹集资金导致治疗被延后,从而致使纠纷事件的出现。

2 护理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2.1科学设置值班时间:烧伤外科工作的特点主要为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以及特殊性,由此医院应该根据实际患者人数对排班做出科学的设置,白天工作量大时可以安排多一些人员,晚上患者情况恶化时也能够随时增加工作人员,对班次做出合理的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士由于工作量导致护理出错误的情况[6]。另外,医院应要求护士全天保持手机通畅,离开医院应该向上级请假。护士长应该充分掌握护士情况,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确保护士能够及时到位。

2.2建立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若由于患者的病情导致沟通难以开展,护士可以与患者家属开展深度的交流,同时密切留意患者病情的发展以及充分认识患者在临床治疗以及用药情况。若患者病情较轻,其想开展运动量小的床下活动,护理人员需要尽最大的努力说服患者,同时给其及家属说明原因,不能出现语言冲突。为了防止护理失误而造成并发症的出现,护士应该定期给患者翻身叩背[7]。此外,患者因为病情严重以及治疗时间过长,出院后存在样貌改变以及残疾的可能性,患者及家属因为一时难以接受现实,在住院过程中会产生语言与行为过激的现象,护士应该使用适当的语言和患者沟通,并且保持亲切的态度给患者提供支持和安慰,用具体行动感动患者,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杜绝护理纠纷事件的出现。

2.3完成护理文书记录工作:护理文书在医疗纠纷事件中起到举证的作用,所以医院应该保证护理文书填写的质量以及法律含量。对此,医院需要给烧伤外科护士提供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增加其对护理文书记录的重视度。此外,医院还应该要求护士在填写护理文书的过程中坚持完整、科学以及正确等原则,不能够对文书进行涂改以及伪造。

2.4对护士进行培训:医院应该组织烧伤外科护士进行专业的培训,这是因为其一方面需要掌握一般护理技术,另一方面还需要在认识本科室特点与重点的基础上掌握大量理论知识,从而保证在护理操作正确[8]。

2.5加大实习护士管理力度:医院应该按时给实习护士开展职业道德和安全宣教,禁止其在带教离开的情况下开展单独操作。带教老师应该加强对实习护士的管理,并且设置一名教学秘书对实习护士开展不定时的检查,护士长也应该对实习护士进行检查,察觉错误行为马上进行纠正,并且根据事情严重度对实习护士开展处理。

2.6根据标准收取医疗费:患者住院后,医护人员应该详细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当前医疗费用,避免欠费现象的出现。医院需要将每日清单制具体落实到位,护士根据标准收取医疗费,患者及其家属怀疑医疗费时,护士需要保持耐性核对正确后对他们解释[9]。防止由于费用形成医疗纠纷。

3 讨论

烧伤出现的几率很高,一旦处理被延迟,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极大,因此,做好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医院需要详细分析烧伤外科常见问题,并且以其为出发点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一方面可以降低伤口感染几率,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帮助其早日出院。由此可知,因为烧伤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而医院需要以烧伤外科常见问题为出发点,制定防范措施,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出院,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医院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杨红兰,黄芳,王娅,等.烧伤外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西南军医,2010,10(2):112-113.

[2]梁珏艳.应用护理干预对6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22(22):256-257.

[3]黄,鲁正鲜,贾俊,等.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切削痂植皮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12(01):189-190.

[4]赵玲娟,田利兵.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19(14):156-157.

[5]曹玉红.烧伤患者的救治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0(6):102-103.

[6]王培荣.浅谈护理人员的必备素质及其提高[J].魅力中国,2010,10(3):123-124.

[7]彭静波.如何避免或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J].价值工程,2011,13(33):78-79.

[8]蒋芳芳,甘泉.我国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3(11):112-113.

篇10

【中图分类号】R54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060-01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心内直视手术重要的检测和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术后复苏的重要保障。自然2000年以来,我科共为11688例次手术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均取得满意效果,其并发症仅为5 % 现将我科在穿刺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688例,年龄在14岁以下的4828例,14岁以上的6860例,其中伴有心功能不全者5129例。

2用物

深静脉留置针、单、.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漂浮道管。

3护理

3.1置管前准备

3.1.1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必要性,请他们在《深静脉穿刺置管协议书》上签字,使我们的工作做到有证可查,为深静脉穿刺的必要性.合理性提供依据。协助病员按穿刺要求取正确卧位,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

3.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接上心电监测和有创动脉压监测后再行穿刺,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穿插侧呼吸音低,监测心率快,血压波动大时,均提示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应立即停止穿刺并给予相应处理。

3.3 置管中常见问题

3.3.1 穿刺失败: 操作前平臥患者的右肩背部垫3-5cm软枕,准确定位:操作者左手食指于患者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与环状软骨水平处触及颈内动脉搏动,在搏动最明显处的右侧盘开0.8cm处进针,进针方向指同侧,针头与皮肤呈30度角,若未刺到则调整针尖稍向外侧扇形指向肩关节方向穿刺。穿刺中叮嘱患者制动,始终保持头部左转,但要小于40度角。

3.3.2 误穿动脉: 患者头部左偏不宜大于40度角,刺入血管后通过血液的颜色和压力来判断,若误入动脉,则应及时退针,并局部压迫5-15分钟,避免血肿发生。

3.3.3 导丝置入不畅: 切不可强行置入,容易损伤血管内膜,而且应该将穿刺针前进或后退1-2mm或旋转穿刺方向后重新置入。

3.3.4 心律失常: 与置管过深,进入右心房有关,应立刻退管3-5cm,退至上腔静脉,可自行消失。

3.3.5 血肿形成: 多为误穿动脉退出压迫时间不够所致,应充分压迫,选泽针头不可过大,试穿以6-7号针.穿刺道引以12-16号为宜,另外,在体外循环肝素化开始后,应增加穿刺部位的观察次数,以防肝素化开始后血管破口处的血凝块溶解导致血肿延迟发生。

3.3.6 血气胸: 穿刺针刺入过深,刺破胸膜腔,本组病例发生一例患儿15公斤.做房间膈缺损修补: 在体外循环开始后血压进行性下降,反复观察颈部穿插点并无渗出和血肿,于是回想穿插时抽回血不畅,退针后进入的血管,会不会是血胸?经手术医生破胸膜后证实右侧胸腔积有约400ml不凝血(体外循环使用肝素)经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因此若无体外循环保护,绝不可盲目穿插,一旦发生血气胸,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处理很困难。对策:熟悉穿刺部位的解剖,掌握血管的走行方向,儿童进针点要避开胸锁乳突肌三角的下点,穿刺不成功拔出立刻压迫5-15分钟,同时,观察血压.心率.出入量.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

3.4 置管后

3.4.1 堵塞: 在输注血液制品.大分子高粘度制剂时,应用生理盐水间隔开,以消除沉积附着因素。

3.4.2 感染.空气栓塞.脱出: 颈内静脉输液不同于外周静脉输液.要密切观察绝不可走空液平面,以防吸入空气形成栓塞,穿插者必须洗手.戴手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插的局部用无菌透明敷题覆盖,每日一换;观察道管刻度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