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流合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27 08:2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交流合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外交流合作方案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对外交流合作;现存问题;创新发展途径;注意事项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与此同时,我国高职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种情况下,我国各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国际知名度,许多都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从而让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教学管理系统上、实训基地建设上、科研项目创新上等诸多方面都能实现与国际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密切衔接与协同发展,达到高起点为、高平台、高要求的多方交流与有效合作目的。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渠道。因此,我国高院如何寻找符合自身实际的国际先进办学资源以及优质对外合作项目等,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存问题

应该说,我国高职教育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市场开放策略基础上的。从教育理论以及制度层面来看,其更多是学习与借鉴其他先进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模式和先进管理制度;从行动层面来看,其更多是作为发达国家进行高等教育的“输出国”,作为发达国家的“跟随者”以及“消费者”存在。现实发展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由于起步较晚,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分析如下:

1、定位不准,概念不清

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大都是各高职院校自发组织的、零散状态的简单的、表面化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形式化的课程设置,行政化的教师业务交流,物质化的留学生派遣等项目内容,大都国际化水平较低,也无法形成我国高职院校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品牌与形象。究其根源,主要因两个原因引起:一是未能把先进职业教育理论与我国高职院校实际状况相结合,未能形成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实际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二是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统一规划以及协调发展,也没有专业的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机构部门,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内部设立了相关对外交流与合作机构,然而其规模有限、力度不够、效益不高,无法形成影响力和创造力。

2、模式单一,缺乏特色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来看,大都模式比较单一,缺乏特色模式。其一是输送学生到国外进行留学深造,其大都以N+N(即国内几年+国外几年)模式为主,高职院校在此充当类似留学服务中介机构的角色,而该类学生消费水平高,要求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该交流合作形式能够受理学生范围较小;其二是通过学校引进一些项目课程,再由学校单独组织教学,然而因体系存在较异,吸取借鉴存在较大难度;其三是选拔教师到国外进行经验交流,虽然学校大都派遣专业课教师进行经济交流,然而因为许多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外语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取得的成效也并不显著。以上对外交流与合作实践活动很难形成特色,无法达到有效交流与合作的目的。

3、体制僵化,被动合作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较为僵化,而作为高职院校更缺少办学自,教育教学灵活性较差,尽管近年来高等教育也逐步引入市场配置机制,然而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仍然片面强调招生为主,一味追求专业设置、校际并购、专升本等高职院校发展大计,却很少注重打造高职院校国际化品牌发展战略,很少注重建立高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等。尽管有许多高职国际合作项目,但大都通过人际关系引进而来,启动项目动作缓慢,交流合作层面不高,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低,如此被动合作,只能让我国高职教育失去特色以及丧失这一文化传播阵地,不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创新发展途径

国际高职教育市场正日渐成熟,我国高职教育尽管起步较晚,但仍有自己特色,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国际高职教育市场现状,结合院校自身发展特点,科学制定和实施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战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明确目标市场,加强重点定位

我国高职教育如何确定对外交流与合作目标市场,是我国高职院校能否成功开拓国际高职教育市场的基础前提。根据国际高职教育区域市场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应重点以挖掘周边国家为主,兼顾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市场,逐步形成辐射亚非拉等国及地区的发展战略。因为我国与周边国家从文化层面、地缘层面能够更容易形成认同,更容易开展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加之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针对教育以及文化等领域,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我国应全面深入地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与体系,逐步将我国高职教育推向更高层次。而从高职教育国际化消费市场分析,应重点开拓海外华人华侨市场,充分利用该部分群体自身的语言文化优势等,将我国高职教育推向国际世界。

2、突出地方特色,形成品牌战略

我国各高职院校应有效发掘自身具备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与优势,并利用好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果,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例如积极探索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京剧艺术、中国书法、特色饮食等文化艺术领域,发挥其国际教育市场影响力和感染力作用,结合地方高职院校实际,重点开发与之相关的专业项目及内容,并作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打品牌,引领进入国际高职教育市场。众所周知,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世界知名,其即在结合本国特色基础上,设置了医疗、商业、服装、家政、工艺设计、美容美发等诸多特色专业,从而吸引了许多国外人员前往澳大利亚求学,形成了独立的教育品牌,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成果。

3、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要求各高职院校必须认真积极地面对,特别是我国各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相对闭塞,大都局限于我国国内教育资源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对此应加强高校信息网络建设,搭建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广大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享受交流与合作的成果,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且,我国各高职院校主办的学术期刊也要实现与国际相关期刊接轨,提升档次和质量,力争成为行业领域内的权威,国际学术领域的主阵地。此外,随着我国各地区之间、与其他国家之间许多政府与非政府职业教育机构的大量涌现,可以充分利用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处等各类国际机构作用,作为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的重要渠道,发挥渠道作用,掌握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问题、动态趋势等,并寻找合适的合作项目内容,扩大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形成我国高职教育特色品牌。

4、开展机构改革,强化外事工作

做好外事工作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开展外事机构改革,重点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二是实现从接待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三是实现从事务型向实效型的转变。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外事部门的“产、学、研”职能以及国际市场开发作用,实现外事工作在办事方式方法、管理模式、思维理念等方面的国际接轨和创新发展。

5、打造专业团队,加强国际交流

我国高职院校应打造一支优秀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团队,要求既要具有专业的教学、管理、翻译人才队伍,又要具备国际传播能力、品牌动作能力、教育服务能力的人才队伍。此外,还应努力培养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优秀人才。

6、进行课程改革,注重师资培养

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基础特点是以语言和技术应用课程为主导。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在此基础上去研究与专业设置相符合的专业课程,实现专业双语教学,从而为高职院校迈入国际教育市场奠定师资基础。作为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教师培养,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学习培训,提升专业教师专业素养。

7、建立留学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近年来,来我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留学机制,形成与国际同步的留学生教育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为外国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针对留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上,我国应结合实际,以进修和研究学者的非学历教育为主,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前来学习。

三、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注意事项

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时,要充分考虑合作方高职院校或教育机构的接受程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自身承受能力,要权衡利弊,万不可急功近利。具体要注重以下几点:

1、专业合作相比语言培养更重要

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时,大都是将学生输送至国外求学即告结束,个别情况只是为学生学习英语而去国外,却对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以及实用性特点予以忽略不计。对外交流合作时,应强调地方特色以及合作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应加强与国外高职教育领域的专业交流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水平,而不仅是为了学习语言。学生只要掌握了先进的技能水平和语言能力水平,即使不出国也一样能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

2、校际合作相比机构合作更重要

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流程应确保简单明确、规范合法,防止其它教育机构干扰和牵制其发展。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对权威、正规,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然而,受利益驱使,社会上的中介机构鱼龙混杂,作为高职院校负责机构应密切注意,针对国际组织与机构的合作意向要认清,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成立背景、资金来源、发展规划、人员构成、工作流程等,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合作规划。

3、市场需求相比盲目合作更重要

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时,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针对学生开展职业岗位教育,根据岗位设置相关专业,根据岗位知识能力需求组织教学训练内容。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符合市场需求。

四、结语

总之,我国高职院校要想融入教育国际化发展潮流中去,就必须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积极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努力培养高素质优秀专业人才,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海琳;广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及趋势探究[J];高教论坛;2014年01期

[2] 麻红;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外事工作[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王欲晓;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篇2

201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了厦门市深化两岸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总体方案,首次明确支持厦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厦门成为我国继上海、天津、大连之后国家确定的第四个国际航运中心。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前进展如何,有什么样的规划?东南国际航运建设和发展将为相关的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已成为业界普通关注的问题。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

共建秩序共享成果,开创区域航运发展新局面

东南沿海区域优势优越,对台合作的优势独特,随着海峡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作为基础性、先导性的航运业日益受到重视,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自2008年12月两岸三通正式启动以来,在两岸航运界的共同努力下,成效显著。

一是积极推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发展规划为引领,积极推进航线的开通,合理布局和规划;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软实力和综合配套能力。研究海峡两岸集装箱运价指数;支持厦门开辟两岸邮轮的航线。培养经营人员,促进邮轮产业的发展。积极研究和出台两岸邮轮发展的政策。

二是打造两岸高效便捷的通道,努力提升客运品质。推进两岸海上客运的高速化、舒适化、便利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小三通,增加航班等事宜。尽早落实福建沿海与台湾金门、马祖、澎湖间客运的工作。积极推动两岸车牌互认和互通。加强两岸直接来往的综合枢纽的建设。鼓励港航和物流企业联盟的各种合作方式。

三是共同维护市场秩序。越是市场低迷的时候,企业越要回归理性的经营。管理部门要加大市场管理的力度,才能确实维护各方的权益,重点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的检测,防止盲目发展。促进供需逐渐平衡,提高市场管理能力。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两岸集装箱市场曾出现过的恶意竞价现象,我们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推动成立两岸集装箱专业委员会,加强行业的自律,避免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

四是共同构建平安海峡,保障海峡水域和环境的安全。目前,双方已经建立了搜救合作方式,并携手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搜救行动。随着两岸客流量的快速增长,通航环境更加复杂,民众安全出行需求日益迫切。根据海岸水域的特点,要加大直航的传播和技术标准。要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完善救助力度布局。要积极推动双方共享海峡两岸的救助资源,完善常态化演练。要积极清除障碍,共同维护航运安全。

五是深化两岸的交流合作,当前两岸海运界紧密合作、共克难关的需求日益强烈,完善机制,扩大交流合作领域,推进在港航、搜救、科技信息方面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提升双方开放水平,深化对台合作的平台优势,研究在海峡两岸经济区先行先试港口装卸、船舶等领域的扩大开放,深化港航企业的合作,设立合资合营企业。在厦门、福州与台湾主要港商建立战略合作,在港口、物流等方面密切合作,推进全程物流和运输的便利。鼓励两岸在金融中心等高端服务领域加强合作,增强航运的话语权。

厦门港口管理局局长蔡良涯:

精诚合作,共筑航运美好未来

厦门港是中国沿海九大国际集装箱干线港之一,是美丽的港口旅游城市,港口是我们最大的特殊优势。得益于厦门改革开放和厦门市政府以港立市、以港兴市的政策,港口规模逐渐发展壮大,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第18强、对台航运的重要口岸、海峡两岸经济区亿吨大港,厦门港的对外辐射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促使厦门港再度腾飞,近年来,我们已经全面开展东南航运中心的建设工作,在政策研究、方案规划、项目建设腹地拓展等方面做了很多的探讨。我们的目标是力争20年的时间,努力建成具有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国际知名的邮轮母港。2015年建设初见成效,2020年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形成。

福建省、厦门市陆续出台了促进航运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航运金融、租赁、海运结算、后勤补给等航运要素和鼓励引进航运人才、拓展港口腹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福建省政府将出台支持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从壮大集装箱业务、优化航运发展环境、支持发展航运总部经济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厦门市也在研究出台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人才计划,将对高层次航运人才给予税收、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政策优惠和补助。社会各界也逐步形成了对航运中心支持的氛围。

以要素创建为基础,建立高端航运服务要素集聚区。我们期待更多的国际航运总部落户厦门港,鼓励两岸海事纠纷来厦门仲裁。支持国内外知名航运经纪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船级社、律师事务所在厦门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鼓励金融、租赁、法律等到厦门来发展。今年7月份,厦金航线旅客吞吐量突破8万大关。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大厦金航线。货运方面我们期待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两岸港口,共同经营两岸航线,加快对接信息平台,为两岸企业提供航运、通关信息服务、自由贸易区和保税港区对接。

以品牌创建为引领,构建邮轮游艇产业服务体系。厦门是一个国际花园城市,我们把邮轮母港作为发展重点。同时,也将建设厦门的游艇基地,拓展游艇邮轮制造及展示。进一步完善邮轮补给,不断拓展符合国际惯例的邮轮产业发展政策。

集美大学校长苏文金:

篇3

关 键 词: 金融学科建设;“大金融”战略;学科团队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5-0062-03

一、“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的新要求

金融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金融人才,因此金融学科建设要在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服务经济发展,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金融学科定位,优化教学资源,并把金融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事半功倍的金融学科建设之路。

(一)“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定位的新认识

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学科对于研究范围与研究重点的定位都有所不同。

传统的金融学科以“货币经济学”为其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货币理论、利率理论、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等。金融学教育采取“经济学院模式”,培养的学生多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经济政策研究,体现出金融学和经济学的融合。

20世纪70年代,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极大地促进了微观金融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技术方法研究微观金融问题, 金融学逐渐数学化、 模型化和微观化。金融学科的研究对象转向金融市场,研究内容包括金融工具及其创新、风险度量和管理等。金融学与管理学相融合的“商学院”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多从事市场化的金融应用工作。

然而, 将金融学科划分为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并无益于金融学科的发展,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就暴露了这种两分法的弊端。 要准确理解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寻找可行的治理与防范措施,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具备“大金融”意识,不仅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市场等在内的微观金融学知识,也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金融危机的本质。“大金融”概念, 最早是由我国知名金融学家黄达先生于本世纪初提出的(黄达,2003),主张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有机结合,这一概念经陈雨露等的秉承和创新 [2-5] ,如今已非常清晰。所谓“大金融”,具有三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是在金融学理论上强调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系统整合, 二是在金融理念上强调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和谐统一, 三是在金融实践上强调一般规律和“国家禀赋”的有机结合。这一概念体现出现代金融是一个高度复杂、高度综合、高度开放的系统,同时也使金融学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数学、信息科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交融而呈现出“学科群”特征,金融学科建设需要有“大金融”意识和“大金融”战略 [2] 。

(二)“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的新要求

“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以下四点新要求:

1. 高校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身办学目标。“大金融”战略固然给金融学科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求金融学科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用立意高远的战略眼光,对其进行准确定位,但切忌求大求全,金融学科建设的定位须与自身办学目标相一致。首先应明确办学目标,考虑是把自身定位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还是定位为富有地区、行业特色的学校。其次要确定学科性质的定位,财经类、师范类、综合类或其他性质的院校,在学科建设目标、方向和重点上都会有所不同。最后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不同的金融学科建设方案来支持。

2. 以建设金融优势特色学科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课程设置中必须强化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一组高质量的统帅课程,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自身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出优势特色学科。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上,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对金融学科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发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课程,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型、反思性、合作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疑、交流、对话与合作。最后,应特别注重加强金融实践教学。注意产学研结合,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举办金融情景教学、金融学沙龙等学术型社团,活化学生的金融理论知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活动,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3. 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队伍建设。一方面,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是否有优势、有特色的重要衡量标志。“大金融”战略下的金融学科建设,应坚持金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建立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努力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需根据金融学科的建设需要,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及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4. 认识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发掘金融学科建设新亮点。现代金融的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性,例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需要从金融活动的视角研究法律问题,或者以法律的方式考察金融问题;又如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 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纳入金融投资行为分析; 再如计算机技术推动金融朝着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金融学科建设必须顺应“大金融”的发展趋势,高校应在学科交叉和空白地带挖掘金融学科建设的新亮点。

二、金融学科建设现状与未来着力点: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学科始建于1952年,拥有60 多年的办学历史, 在河北省同类学科中始终处于教学、科研、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领先地位,现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该学科在建设过程中秉持的目标是: 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金融学科建设的牵引和辐射作用,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在国内、 外金融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金融学科建设现状

在上述建设目标的指导下, 河北金融学院积极加强金融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在学科方向凝练、 科研平台构筑、 专业人才培养和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科团队不断凝练研究方向, 紧紧围绕农村金融、金融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开展相关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取得了一定的原始数据资料和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金融学科的内涵,推动了金融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为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学科团队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鼓励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其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2)完善科研项目配套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大力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研究方向;(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国内外有名望的专家、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有关学术会议;(4)组建农村金融科研基础团队, 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

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各专业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面向行业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团队教师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完成多项教改课题。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专业学生在河北省、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英语演讲比赛、数学建模等各项赛事中均有奖项斩获。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在金融系统内的就业率达70%以上。此外,金融学科为河北省金融系统员工提供业务培训近万人次,发挥了为地方金融服务的功能。

学校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且与部分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建立了稳固的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探索与行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同时还能及时掌握国内外金融业实务及发展动态、学科前沿,促进了学科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虽然该校在金融学科建设中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大金融”战略指导下,学科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二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新团队人才缺乏,学科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四是学科团队的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有待提升。

(二)金融学科建设的着力点

1. 凝练学科方向。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需进一步梳理、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明确各研究方向建设目标和措施,使学科建设规划更趋合理。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把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金融+X”多专业交叉与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形成金融经济学、金融统计与数量分析、金融会计与审计、金融营销、金融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英语、金融法等一批具有金融特色的新领域和生长点。

2. 加快学科团队建设。 现代学科发展越来越显现出交叉、融合、综合性特征,不同学科学者之间需要合作、协作,共同完成一项科研工作,特别在应用研究领域。科研成果是团队合作的综合产物,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不能完成的。因此,科研队伍建设要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特色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以项目研究为纽带,建设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研究团队。

3. 改革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宏微观并举、 理论和应用并重的课程体系。学校可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设计并开设一些紧扣金融学前沿或富有地方、 行业特色的选修课。 (1)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开设课程,如网络金融等课程;(2)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设能够发挥学校属地优势的课程,如“京津冀地区循环经济融资方式专题”、“地方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加深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与理解, 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另一方面, 加强与金融行业的友好合作,深入开展人才培养调研及各种实践活动,不断优化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AFP、CFP职业能力要求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4.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首先,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如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研究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院系二级科研管理体制,降低管理重心,整合科研资源。其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继续推动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科研平台建设, 努力申报省级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最后,建立行校合作的产学研长效机制。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因此,通过科研项目实现与行业需求对接, 不仅能够实现行校双方资源共享, 而且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做到真正与实践接轨,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长民. 对金融学科建设问题的几点认识[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3).

[2]陈雨露. 中国需要“大金融”战略[N]. 环球时报,2013-05-25.

[3]陈雨露. 走向核心国家:中国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R]. 2013-05-25.

[4]陈雨露. 大金融战略的内涵和实践路径[J]. 中国金融,2013(12).

[5]陈雨露,马勇. 大金融论纲——一个全球性的命题[J]. 环球财经,2012(11).

篇4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企业管理实施体会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企业核心竞争力即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以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它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企业获取信息、知识、技术及相关资源并将其集成、转化为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并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使各职能、各环节、各系统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并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建造、市场营销以及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争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掌握的过程。因此,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控制和有效利用。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现代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特级资质企业信息化提出明确的要求,大力推动施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2、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2.1 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和采用企业重组理论建设,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信息流动更为顺畅,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2.2 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为此,要求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要求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逐渐摒弃旧的工作方式,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并按先进的规程进行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2.3 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增强对外交流,创造更多的商机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特别是Intranet和Internet网络环境的建立,为企业在网上做广告,利用网络宣传自己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环境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对外交流,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商机。目前,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技术得到大量采用,企业如不加强信息化建设,就无法实现对外交流,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更好地介入国内外市场。

2.4 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建立信息系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硬件购置、软件购置或开发、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长远大计,它的效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战略效益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就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

(1) 机构和业务流程的精简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

(2) 实现无纸化办公、无纸化设计与创造,可以节约大量的纸张和相关费用,效益也非常显著;

(3) 采用视频、建模等信息新技术后,可以大量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和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3 、我公司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局安装”)隶属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公司拥有机电安装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三个施工总承包一级,化工石油工程和冶炼工程两个施工总承包二级以及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消防设施工程、钢结构工程、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工程、管道工程四个专业承包一级,并拥有锅炉安装、维修一级许可证,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压力管道GA1乙、GB1、GB2、GC2许可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计量认证合格证等资质证书。从2004年公司开展信息化建设,引入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以来,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无纸化办公”的模式;合同额、营业额逐年增长,合同额由04年的2.0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 48 亿元,营业额由04年的1.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0亿元,利润连年翻番,公司的科技质量及创优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公司获鲁班奖及国家优质工程10多项,省部级优质工程2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2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8项,企业连续多年获“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和“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公司制定了“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继续加大信息化投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蓬勃发展的企业发展之路,力争把公司建设成为“中原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机电安装和市政骨干施工企业”。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信息化建设规划

七局安装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按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求,梳理企业管理业务流程,不断进行优化,借鉴同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制定了信息化总体规划。规划提出“建设IT基础架构、企业服务总线集成平台、企业协同应用门户,辅以信息化标准体系、运维体系、安全架构、管控架构”的总体架构,使企业管理趋于流程化、协同化、知识化、差异化、融合化。

3.1.1 IT基础架构

按照“集约互信”的方式进行IT 基础设施架构的建设,形成一套能够满足中建七局总部及局属各单位之间高技术含量的、高效实用、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及网络系统。

3.1.2企业服务总线集成平台

在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完善协同工作平台、综合项目管理系统、财务资金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基于SOA 面向服务架构搭建,核心组件为ESB 企业服务总线和BPEL 业务流程编排的标准。从数据集成,流程集成和界面集成三方面解决企业业务系统集成问题。

3.1.3 企业协同应用门户

建立中建七局企业协同应用门户系统,最终形成用户统一、流程标准、应用规范、集成紧密的中建七局信息系统整体架构。

3.1.4 信息化总体架构

以服务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为七局安装信息化建设导向,以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生产力水平为主要目的,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系统、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加强施工过程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公司现有基础之上,建设完善一套主营业务管理高度集中、主营业务处理标准规范的企业集成管理信息系统。

3.2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及具体实施

在信息化规划中,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根据“统筹规划、按需建设”的原则,提出明确的需求,经过反复论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主线,以项目管理为基础,协同应用贯穿其中”。

3.2.1 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先进、实用的网络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性工程,必须抓紧抓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管理体系机制相适应,同时也要考虑到未来业务拓展的需要。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抓好网络系统和硬件设备建设,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

3.2.2 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积极推广应用中建总公司企业标准《中建总公司基础信息编码系统》。加强《协同工作平台》、《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综合档案管理系统》、《财务资金U8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推广与应用工作,实现项目管理系统与其它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有限制的数据集成与交换共享。

3.2.2.1 协同办公

协同办公系统贯穿应用于企业管理始终,能够实现企业资源有序共享、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业务处理协同化,彻底解决“自动化孤岛”和“信息化孤岛”的问题,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协同办公系统的应用是通过从上往下的方式由各级组织人员结构一步一步的推广,从最初的实现总部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到分公司、项目部管理工作的协同化、流程化,最终实现全公司的协同办公。

3.2.2.2 综合项目管理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应用系统,它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详细实施内容如下:

招投标管理:对企业投标资源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共享,包括市场营销管理、投标报价管理、备案注册管理,提供材料价格查询、招投标资料库等共享资源信息。

合同管理:按合同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分为承包合同、分包合同、材料采购、租赁合同、设备采购、租赁合同。对每个合同的合同变更、执行情况、法律纠纷、结算和支付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成本管理:通过对项目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对比动态分析,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动态监控和预警。

物资管理:对项目的物资进行全信息化动态管理,包括材料需求、材料采购、库存管理、周转材管理,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物资的分类台帐及来往明细台帐。

设备管理:区分公司设备和项目设备管理,从设备的购置、维保、运行、租赁、备件等方面进行管理,自动生成报表,方便进行统计查询。

计划进度管理:对项目组织审核和编制计划进度确认项目进度,包括项目情况、网络计划、施工周报、顾客投诉。

客商管理:对项目的材料客商、设备客商、分包商、项目业主及其它客商进行管理,审核、评价出信用值较好的客商进行进一步的合作。

技术质量管理:上报技术目标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建立工程质量台帐,对质量检查、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建立项目技术资料、质量知识库,实现工程技术质量的动态管理。

安全环境管理:包括项目安全目标计划、安全管理人员登记、项目安全情况、项目环境管理绩效等方面的动态管理,建立安全环境资料库。

竣工管理:包括竣工工程信息台帐、验收自检记录、回访计划、回访记录等,建立竣工工程资料库。

预警管理:包括预警条件设置、预警用户组设置、预警设置、预警信息发送、预警处理记录,能够对项目的风险进行预警,进行风险控制。

3.2.2.3 财务管理

财务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线,关系到企业的命脉。通过资金集中的方法,控制公司资金,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在财务资金系统中实现企业的资金结算中心,实现对收入、支出两条线的控制,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资金风险。

3.2.2.4 人力资源管理

规范人事档案管理,规范薪酬体系和薪酬发放的管理,规范人事的调动管理、培训管理和激励管理。

3.2.2.5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整个文件管理,包括规范各业务系统的文件管理;构建完整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档案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包括:采集、移交接收、归档、存储管理、借阅利用和编研等等,同时逐步将业务管理模式转换为服务化管理模式,以服务模型为业务管理基础,业务流和数据流建立在以服务为模型的系统平台之上。

3.2.3 信息化新技术应用建设

信息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建筑业十大新技术中信息化技术名列其中,包括信息化工具类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及信息标准技术。工具类技术如虚拟仿真施工技术、现场监控管理技术等都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达到加强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利益。

4 、我公司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体会

4.1 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4.1.1 企业管理信息化,领导是关键。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和组织实施,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企业的领导要了解、学习和掌握信息化知识,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把握大局。

4.1.2 企业管理信息化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信息化的过程是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企业组织框架的重组,流程的再造。涉及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强化管理和控制,势必要和一些习惯势力产生碰撞。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领导坚定信心,并能身体力行。

4.2 加大资金投入

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大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规模和水平。

4.3 配备企业管理软件,架构企业信息系统

4.3.1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构筑企业信息化网络;其次要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并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对于企业信息系统,企业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联合开发;再次是做好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最后是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如数据录入制度,数据备份制度,数据更新制度,员工培训制度等等。

4.3.2 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经过反复论证、严格审核。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可以邀请一些信息化系统服务厂商做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顾问,多听取专业厂商的意见。

4.3.3 不能过于信赖外部资源的帮助,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队伍的建设才是根本。相应的实践和培训,是锻炼人才的有效手段,积极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应用新技术。

4.4 有效利用企业资源,规范企业管理

通过协同办公、综合项目管理等系统的应用,公司日常办公管理业务流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梳理,管理制度落实力度提高,改变了项目管理混乱失控的局面,公司的效益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4.4.1 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进行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准确定位。借鉴具有共性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教训,结合公司内部的资源情况进行重新定位,走一条与众不同、最符合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之路,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4.4.2 通过信息化系统,规范企业管理。规范企业基础管理,保证公司各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公司管理部门与分公司项目部之间信息的传达,业务流程的顺畅进行,缩减公司管理成本的同时,还确保了公司的管理质量;规范企业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为项目成本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4.5 集成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管理数据集中化,提供决策支持

4.5.1 信息化系统建设一定要预防信息化孤岛,单机版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不但要通过网络数据共享、信息交流,而且各系统间还要数据集成,能够支持不同系统,形成一整套的ERP系统。以前通过对各职能部门层层汇总上报的报表分析、参考,进而产生决策,常常存在不同报表对同一个项目的数据统计不一致的情况,而影响到企业领导层的正确判断、决策。

4.5.2 企业信息化系统数据集成后,所有报表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限来查询、汇总,数据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实现企业管理自上而下的一致性、透明度管理。领导层可以通过汇总的报表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便于做出正确决策,管理层根据相关管理职能通过详细报表掌握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项目的各项管理进行控制。

4.6 制定信息化建设目标,明确信息化管理部门的定位

4.6.1 在信息化建设前必须制定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及近期阶段性目标,结合企业的管理现状,寻求合作方支持,多方反复论证,做出适合自己的信息化规划,以规划指导带动信息化建设。

4.6.2 公司成立信息中心,负责全公司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各个业务系统,绝不是信息化管理部门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以业务为主导,由公司各业务职能部门为主导,根据自身岗位工作现状提出需求方案,信息化管理部门信息技术应用专家及信息化工作专业人士负责系统具体实施和推广,要定位在技术支持和管理的角色。

4.7 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否则就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造成巨大损失。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现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企业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信息化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对企业管理软件处理的数据进行维护,保证数据安全可靠。

篇5

关键词:ACM竞赛;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1 引言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就业需求,就必须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新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早在2005年就开始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与企业联合培养校企合作方向的学生,至今已是第八届。相比普通班,校企合作教改班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更符合于当前计算机人才市场的需求,典型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的系统性培养,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专业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在对近几年教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以后,明确肯定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为我院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增强,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但与此同时也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以程序设计语言语法描述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以及模式化的实验内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将重点偏向理论,降低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考核;其次,我们的软件工程师主要是在教室和机房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缺乏真刀真枪的实践锻炼机会;最后,虽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实施效果不错,但也很难培养出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如果以上几点不能有效地解决,那么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和前景将受到限制,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途径去驱动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经过长期、反复的思考和摸索,我们认为通过开展学科专业竞赛活动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是比较可行的。而在种类繁多的计算机学科专业竞赛中,最权威、级别最高的就是《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本教改项目结合ACM竞赛来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特别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教改实施对象主要为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首先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ACM竞赛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结合ACM竞赛来改革课程开设体系和课程教学模式,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当前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实践教学比例不足

在传统的被动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创新性和行业竞争力。而计算机专业课程大多属于实践型课程,强调动手能力。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必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要作适当调整。

2.2 实践内容模板化,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偏少,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实验内容严重脱离了现代软件工程过程,更谈不上对综合型应用问题的解决;最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干预太多,学生处于被动完成实验任务的角色。

2.3 缺乏互助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较差

当前软件项目的开发都是以团队形式实施的,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合理分工和无障碍沟通。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项目组为单位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机会非常少,更谈不上互助学习和团队协作了。

2.4 课程考核模式单一,缺乏激励机制

课程考核主要采用传统考核模式,考核内容受限于教材知识点,缺乏对学生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的综合考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3 改革措施

本教改项目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以ACM竞赛促进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3.1 改革课程开设计划

全面分析了目前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法和学法等方面),结合ACM的竞赛大纲和竞赛模式来调整开课计划,把原计划一学期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调整为一学年,第一学期是程序设计的入门教学,主要介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基础;第二学期是程序设计的进阶教学,主要介绍算法设计与分析。

3.2 改革课程实践教学模式[1]

(1)实验内容分级化:

将实验内容分成知识型(单一算法)、应用型(算法和实际问题结合)和综合型(若干小算法的综合,用于解决一个较大规模的问题)。不同级别题型的权值不同,每一级别中又包含若干个相同权值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级别的题型和题目数量,这样既考虑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达到了统一的实验目的。

(2)实验题目趣味化:

传统的程序设计类实验题目普遍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思路。参考ACM的海量题集,由任课教师将实验题目生活化和趣味化,使学生自主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解题,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更好地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

(3)实验时间分散化:

考虑到实验课时非常有限,可参照ACM竞赛平台来构建“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功能包括用户管理、题库管理、在线提交、在线排名、在线讨论等。学生注册后可在任何时间登陆该系统进行选题、提交、评测和讨论等自主学习环节,将有限的课内练习时间延续到课外。

3.3 开发资源网站

在全面搜集ACM竞赛相关资源的前提下,以程序员协会的学生会员为主力设计并开发了“ACM资源网站”,并挂靠在学院的Web服务器上,以该资源网为平台来开展竞赛的宣传、组织、培训等活动,同时也为相关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优质的信息化平台。

3.4 建设学生梯队

依托于乐山师范学院第二课堂课程《ACM程序设计》的开设,以乐山师范学院三星级社团“程序员协会”为活动主体,在全校范围内吸纳对计算机编程和竞赛感兴趣的学生,成立“ACM竞赛兴趣小组”,通过举办专业讲座、学生科研、协会内部竞赛、协会沙龙等活动,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同时也要在兴趣小组中发现适合参加ACM竞赛的后备人才,面向各年级构建ACM竞赛梯队。

3.5 建立激励机制

增设创新学分,设置创新环节,搭建创新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专业特长。将参加ACM等学科竞赛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通过设立竞赛奖学金制度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3.6 组织参赛

在本教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ACM赛事。对于每一次竞赛,首先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分析官方公布的竞赛大纲,及时、准确地改革专业教学体系目标和课程开设计划;其次根据往届参赛经验,结合本次竞赛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竞赛活动方案,将竞赛的宣传、组织、选拔、培训、参赛、奖励等环节制度化;然后选拔ACM参赛队伍,指派经验丰富且取得过优异成绩的教练对参赛队员进行长期、深入、全方位的强化培训和指导;最后通过对竞赛成绩的分析再次调整专业课程开设计划和教学模式。[2]

3.7 改革考核手段

ACM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完善而严谨的考核机制,所以我们大胆尝试将ACM的考核方式借鉴到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考核环节中,采用ACM模式的黑箱测试,将学生在“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中获得的成绩以50%的权重加入到课程考核指标当中。这一方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降低了考核错误率,另一方面做到了客观、公正,更好地发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1 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特别是如何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重关系,以及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按照设定好的思路去模仿着解决问题。

4.2 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尤其是目前的实践环节评价机制弊端明显,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错误地引导学生把自己改造为一个受制于理论教材的傀儡。

4.3 差异化教学,考虑到ACM竞赛的难度较大,所以必须考虑到在将ACM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后,如何确保整体教学质量并解决好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

4.4 在ACM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建立有效的组织、选拔、培训、参赛、总结等相关机制。

5 结语

ACM竞赛对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教学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它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促进专业的对外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上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通过合理的应用ACM竞赛这个平台,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开拓视野,促进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常子楠.基于ACM模式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6):144-146.

[2]项炜.以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09(12):207.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体育产业 集群 现状 问题 对策

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聚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加上我国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已经形成了显著的体育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形成的体育产业集群特征是:以上海为中心城市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通过举办F1中国大奖赛、网球大师杯赛(2009年开始承办上海ATP1000大师赛)、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2010年始升级为钻石联赛)、国际马拉松赛、国际高尔夫球冠军赛(2009年升级为世界高尔夫锦标赛)和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六大品牌赛事直接影响和带动体育服务贸易、体育场馆建设、体育中介和体育用品等领域的发展。在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人气、促进对外交流、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江浙地区的体育产业集群主要体现在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品牌战略,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相关的体育用产品,如浙江海宁、富阳等,江苏的江都、泰州、太昌,成为江浙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同时带动体育服务贸易和体育用产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北京地区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着重发挥国家体育组织集聚的区位优势,重点培育体育中介业,发展体育总部经济、体育用品销售和体育国际商务服务,重点发展体育赛事、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文化业。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日新月异,集体育、文化、旅游、传媒、商业为一体的具有首都特色的综合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体育市场逐渐形成。珠三角体育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广州、深圳、中山等地临近港澳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吸引港澳及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投资,使体育产业集群的投资资金呈现多元化,使得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零售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批发业、体育竞技表演业、体育旅游业等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省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中山沙溪镇、南海西樵、东莞厚街、肇庆四会等地都以集群形式生产体育用品,世界知名体育产品企业也在广东建立自己的生产与营销中心。深圳以高科技体育产品研发、生产、服务为主导,以特色园区的开放性、综合性体育产业聚集区为支撑,形成了体育用品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业等三大支柱产业。此外还形成了高尔夫用品、航模、滑雪器材、游艇、运动及竞赛型自行车、健身器材等六大拳头行业。西南地区体育产业集群的特征是:通过建立和建设体育企业园、体育市场、体育会议中心等方式,成为全国体育管理机构、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体育精品市场、体育从业机构商务往来的集聚地和体育产品的集散地。福建体育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育制造用品方面。福建晋江于2007年12月获得国家产业基地的称号,在晋江集聚的是体育用品的制造,产品涵盖运动鞋、运动服装及运动器械。

体育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体育产业方面投入不足,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发达国家对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都给予强大的扶持与投资政策,引导体育产业集群有序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的体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很低,如果把人口因素、体育设施基础因素考虑进去,与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在体育产业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投入的结构也不合理,在群众体育投入与竞技体育投入之间、奥运项目投入与非奥运项目投入之间、高水平运动队投入与后备人才培养投入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失衡问题。

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平衡,城乡、东西部差距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城乡、东西部差距明显,体育产业的集群发展也随之呈现二元结构。体育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投入不平衡及其所引发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体育产业落后地区,由于无法得到有效的投入与供给,日益边缘化,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长此以往,我国体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将陷于失衡状态,违背均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不利于全国人民共享体育产业和集群化发展,甚至威胁到全民族体质健康和体育文明的均衡发展。

缺乏高质量的品牌产品,区域性品牌有待进一步加强。“体育市场发达程度”和“体育消费需求空间”是影响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而目前我国体育消费市场还不成熟,需求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缺乏知名品牌。在浙江体育用品制造业6个产业集群中,丽水龙泉宝剑生产加工区在行业中有较高的声誉,被授予“中国宝剑之乡”的称号,“龙泉宝剑”还被丽水市授予著名商标。与之相比,一些产业集群被当成低档产品的代名词,这主要与有些企业只注重产品的产量而不注重质量,不注重品牌建设有关。

只重生产,不重视产品研发与市场开发。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体育产品制造方面。我国体育集聚产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粗放型,贴牌、定牌、材料加工企业多;过度依赖模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品少;新材料、新工艺运用较少;只重生产,不重视产品研发与市场开发现象普遍;产品更新换代迟缓,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知名度低。集群内企业利润偏低,扰乱市场秩序,更加剧市场资源的流失。技术问题是摆在我们企业面前的一道屏障,是影响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集群功能难以发挥。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物流、金融担保、信息、技术、人才、外贸等市场中介服务业,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如与各地兴建的集中型园区相比,浙江体育用品制造业6个产业集群实际上是县一乡(镇)一村特色经济,这种“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分散经营的结构阻碍了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

体育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一)实行多元化投资策略,合理招商引资

体育部门要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因势利导,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注入体育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应牵头不定期组织银行与体育产业集群的企业对话,进行项目推介,加强金融机构同企业之间的联系;针对中小民营体育企业贷款规模小、数量多、贷款成本高的特点,可以采取利息市场化或赋予银行更多的利息浮动权,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提供专项贷款。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的体育发展投融资机制。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到集群的各种项目建设;推进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可考虑建立体育用品产业投资基金,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可尝试性吸纳民营资本,按股份制运作方式开发体育产业,在招商引资、洽谈项目的时候,要根据规划合理引进项目。整个招商引资的过程要突出以商招商、以特招商、以大招商、以优招商的原则,注重区域内产业链条的培育和整体产业布局的需要,为体育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

(二)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加强协作意识,促进入驻企业间的相互联系

企业是体育产业集群最重要的主体,只有集群内的企业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才能使区域内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以实现,从而最终提升集群内所有企业的竞争力。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加强协作意识,以彼此间的良性合作取代某些过激的竞争行为,可以实行各种类型的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等经济行为,使集群生产进一步集约化、内涵化,促进协作配套式的地方生产网络的形成。

建立企业间的良好联系,需要政府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为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提供各种机会和帮助。这需要当地政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如高素质的政府工作人员、与外界交流便利的现代化通讯网络、透明而非歧视的引资政策、高效简洁的政府办事效率等。

(三)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相关机构作用

政府应提供优质服务,帮助集群建立特殊服务、基础设施及技术中心等;为集群与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牵线搭桥;鼓励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活动,加强企业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等。当地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区域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向入驻企业提供与信息技术要求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和技能;建立促进入驻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职业培训体系,为企业职工提供各种培训服务;引进各种合法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帮助成立各种形式的协会组织,来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足够的智力支持。相关的科研机构与大学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与力量来提供智力支持和支撑服务。科研机构可以为具有优势体育资源的区域提供调研、咨询、策划等服务,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大学院校可以为具有优势体育资源的区域提供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广告宣传、运动技能咨询与传授等方面的人才。

协会对产业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协调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行为,提供公共信息等服务,对内维护行业利益,对外代表行业整体形象,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关键的“剂”。应充分发挥集群内协会的作用,为集群内的成员提供市场导向的即时信息、专业化咨询建议,为体育企业和相关机构搭建一定的融资贷款平台服务等。

(四)企业、政府要转变理念,增强培育品牌的自觉性

企业应当明白,单纯的营销技巧或炒作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名牌,名牌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乃至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整体反映,企业必须转变经营意识,在质量、管理、营销、宣传以及设备、协作等方面下功夫,建立自己的名牌发展战略。

我国体育用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世界品牌的打造。首先,政府要扶持体育名牌,制定支持鼓励体育用品企业创建名牌的措施;其次,政府要保护体育名牌,政府有责任、有能力、有义务在法律法规体系上为体育业打造名牌,创建一个平等、公正、有利于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为名牌的创建、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五)加强区域合作,协调区域体育经济的发展

多年来,地方政府并没有对跨区域的体育事务进行有效沟通和管理,许多地区在诸如区域政策优惠、体育利益共享、体育产业一体化、体育运动员的流动等方面并未进行有效的合作。目前体育市场机制不健全,体育企业发展水平有限,决定了一段时期内各地政府将成为实现区域体育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角,各地政府未来将融入到体育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这也是由体育产业集群的关联效应决定的。在体育产业集群开发过程中,各地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保障,约束地方政府在区域体育产业合作中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保护各合作方的正当权益;建立利益分享机制,使参与方获得相应利益,激发参与体育经济合作者的热情。

(六)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创新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如果在产业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停滞,产业集群就会衰亡。因此,构建创新体系,使产业集群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地方政府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包括集群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和集群内部的信息交流),完善信息交流手段和体系,促进集群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知识外溢、技术扩散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邵明虎,李建设.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

2.杨明.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及政府政策研究田[J].体育与科学,2007.28(3)

3.王建,韩建磊.江西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12)

4.宋英杰.论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篇7

论文摘要:加强和完善高等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课教学体系改革,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的新任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课教学是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从适应时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实训塞地和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型,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学工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994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2000年,又提出并实施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这两个计划(工程)所立项目覆盖了本科教育的各个学科专业,极大地促进了各学科专业层面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问题的微观研究,出版了一批研究报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报告在对本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历史回顾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似乎都对应试教学培养目标提出了批评意见,并提出了新实训课教学的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把国际经济与易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为: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视野开阔且受到较严格的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运用外语从事外贸业务,并且有能力向经济学相关学科领域拓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WwW.133229.coM目前,新实训课教学在高等学校本科培养中的中心地位,已经普遍形成共识,但是必须看到,实践教学是一项不同于理论教学的活动,它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类专业,从适应时代和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建立合适的实训基地和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贸易实务本科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以国际贸易合同内容为基础、以签订合同及履行合同的业务操作为轴心,以模拟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外贸出口具体业务的模拟操作为目标。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外贸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增强外贸业务的感性认识,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实务与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教学,使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能很快地熟练运用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让学生在实训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为将来步人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1.院校自建模式。院校自建实训基地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在这种模式里,实训基地由院校自己投资建设、由学院自己管理,院校自建国际贸易实训室的最大好处是一次性投人,使用周期长,便于管理,不用求人,实训室使用频率高,受训对象多。但是,院校自建实训室也有一些缺点。由于实训是通过软件模拟国际贸易的流程,扮演贸易中的各方当事人,而外贸软件只能实现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与表格晋录、转换,没有业务流程操作的实务要求,没有具体的外贸产品生产跟单形态。因此,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还有较大的差距。

2.校企共建模式。按照双方合作的密切程度.校企共建的国际贸易实训基地可分为两种。第一,浅层次的合作。企业只是院校的实训场所,院校以付费的形式安排学生实训,或者企业通过院校获得廉价劳动力。近年来,由于外贸公司纷纷改制为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而学生给外贸公司带来收益的能力尚暂时欠缺,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外贸公司接受学生实习的意愿明显不足。同时,从2000年开始,高等院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而与此同时各外贸公司为提高经济效益,人员不断精减,办公场地相对缩小,因此,各外贸公司也不具备大量接受学生实训的能力。此外。外贸公司出于保守商业机密的需要,重要的外贸业务一般也不让学生参与。在一些外贸公司,因为责任风险的明确划分,甚至连一些简单的外贸业务,例如制作单据、发送e一mail等,公司员工都不敢放手让学生做,学生到这类外贸公司实习,形式意义已大于实际意义[3]。第二,深层次的合作。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参与到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并按照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而院校则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和人才输送等,为企业带来实惠。这种合作模式相对于前一种来讲,具有稳同性和长效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大经贸的经济环境下,实训基地的建设并非要局限在传统的外贸公司,一些生产性企业或者外资零售企业都可以作为实训基地,如沃尔玛企业,它既有国内零售业务,又有跨国采购业务。与这样的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深人了解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技巧,熟悉外资零售企业在采购、配送等各个环节的运作方法。

3.院、校联建实训基地模式

院校联建实训基地一般是两所甚至更多院校根据资源共享、成本分担等方式,联合共建的实训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各院校在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在这种模式下,往往要求合作院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合作方案,包括如何去建设和管理实训基地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和效益最大化。这一模式的最大挑战是实训基地建成之后对它的运营管理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实训基地的生存与运营效率问题。科学的管理方法还是应该运用市场运作的方法,比如,由各个院校出资兴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外贸企业,企业运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各个院校按照出资额多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学生的实习可以直接付费或者从出资额中抵减等,具体可根据公司成立时约定的条款确定。

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本科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所建立起来的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的框架和教学程序。模式通过教学内容的立体化、交互载体和呈现形式的立体化、应用服务的立体化,向师生提供全套的教学解决方案,借以发挥整体教学活动的作用及各要素内部的功能。

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运用电子教案、实务与实训

教材、网络课程、网络助学课件、因特网和局域网环境下的模拟实训平台、电子题库及考核管理系统等教学要素组件,实施立体化教学,以完整的要素手段进行人才共育。

国际贸易实务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之间始终保持内在的统一性。

1.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的教学原则

以课前课中课后形成立体空间为原则,以教学要素配套组合为原则,形成各教学要素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相互支撑、集合发力、全天候运转的立体化体系和结构。

2.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的运行系统

(1)教学内容: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内容为基础,以进出口合同签订履行的业务操作程序为轴心,形成二元(理论知识体系和模拟实训)三块(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能力)的结构体系。理论单元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能力模块:一是对国际买卖条件的把握与运用;二是整个贸易过程的操作方法与技术;三是防范与处理贸易纠纷的能力。模拟实训采用两种环境和方式,一是传统情境模拟,二是网络环境模拟,使学生在仿真状态下展开业务活动并进行相关的意义构建。

(2)内容载体:教学大纲、实训大纲、edi模拟大纲、纸介质主教材、实训教材、教案、电子教案、业务情境范例、光盘、软盘、硬盘、网络课程。

(3)传输环境: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企业及市场、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

(4)辅助教具:投影、图表、数据、单证实物、黑板、白板、录音、电视、电脑、计算机、电子助学课件。

(5)教学资源:教学素材库、惯例法规库、贸易案例库、贸易数据库、贸易网站库、经济论文库、自编试题库、自编案例库。

(6)教学手段。电子教案、实务与实训教材、网络课程、网络助学课件、三套int网和局域网环境下的模拟实训平台、电子题库及考核管理系统等。

(7)实施程序。模式规定了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使师生有序展开教学做活动,按步骤完成设定的任务。操作程序:讲授一阅读教材一体验范例一情境中的模拟操作及现场实训一当面或网络辅导、自测与评价一操作及知识点综合考核。

3.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的教学效果

多重组合的“教、学、做”手段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课前课中课后互为支撑,使学生获得全天候的充实和补偿;师生互动及学生自助辅导,可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生的问题;教材和课程的设计结构,使学生通过持续的情境模拟,获得业务岗位描述的操作技能。

4.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的实施建议

考虑到国际贸易实务本科及实训课程在不同专业(或学科)的不同定位(导致出现的教学内容、重点、课时、教学条件和师生情况的差异),在运用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使用者应对可供选择的要素和手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组合(电子教案、电子题库管理系统、网络课程、网络资源以及不同版本的教材和模拟软件平台等),以体现对不同教学条件下的主动适应。可以对提供的电子教案进行适应性修改,在提供的两套情境范例的基础上提炼和编制新的范例,以提高针对当地外经贸特点的适应度。在全国多所学校开通“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平台”的情况下,各相关学校的师生可以在因特网上进行校际混合的多角色的模拟仿真实训,使校际师生间展开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可以通过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络助学系统、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bbs等,直接进行教师间的互动沟通,以即时解决教师的现实问题。

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本科实训课教学的实施建议

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本科专业的实训基地可以有三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学校自身资源情况、招生情况、外围企业及外围院校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如果高等院校自身财力有限,那么,可以考虑院校联建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实力较强,招生规模很大,那么,可以考虑自建和与企业共建两者并举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地处外贸活动极为频繁、外贸人才极为短缺的地区,可以考虑校企共建的形式,尤其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计划到大纲再到指导书、从协调实践课程排序到技能考证、从理论型毕业论文选题到实践型毕业论文选题等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

1.实训课教学内容设置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课程实训之间的关系。先修课程和后修课程之间的实训内容应避免重复,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实训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浪费了教学时间。在这个问题上,相关教师应该充分沟通,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

2.实训课教学是综合实训与课程实训之间的关系

虽然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综合实训并不等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训。在综合实训中,以团队建设为中心,通过团队的形成、工作方法、沟通技能、时间管理等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引导、小组讨论等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宏观政策的敏感、商机捕捉、沟通谈判、纠纷处理等能力。

3.实训课教学应把实践能力培养与专业考证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强调专业考证的意义。一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某领域实际问题;二是对国际经济领域某些现象进行理论探讨,主要集中由此可见,学生选题虽然符合专业要求,但是进行理论探讨的比较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较少。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既是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毕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毕业设计的素材,选题来源相对广泛,资料收集也比较容易,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强。所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创新知识,提高技能。

篇8

关键词:中国高校;国际化办学;东南亚随着当今科技、通讯以及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的国际竞争最终表现为科技人才的竞争,以培养人才和孵化科技为目标的教育事业毫无疑问成为各国综合竞争的焦点所在。大学的国际化是现代大学开放办学、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与措施。大学国际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立足于世界的基本条件,也是各国高校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1]而全球一体化为人才、资本、技术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但成为一种可能,也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冷战结束,随之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各高校强化办学自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等教育国际化由过去的“国家政府主导型”向“政府院校合作型”,甚至“院校主导型”逐步转变。高等院校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力军。[2]中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不仅涌现了大批国内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本世纪以来国内高校海外办学也成为中国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一种新的探索。

一、时代背景

国际化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这种趋势尤其明显。欧盟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不断推进成员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力度,从1976年的“联合学习计划”(JSP)到1987年的“伊拉斯莫计划”(Erasmus Program),从1999年的《博洛尼亚宣言》到2007年的“伊拉斯莫世界计划”(Erasmus Mundus),欧盟不仅努力加强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也不断加强欧盟同第三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国际化办学取得了显著成就。近20年来,更有纽约大学、杜克大学、诺丁汉大学、利物浦大学等一大批海外名校纷纷来到中国设立分校,这直接导致中国高等教育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面φ庖惶粽剑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政策上有明确的战略部署。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下一个十年的教育确定了发展蓝图,其中第十六章“扩大教育开放”为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和新的命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今后培养的人才将要面对国际的市场、国际的资源、国际的竞争,教育走向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教育资源。要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有益教育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竞争力。2012年,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的扩大会议上,郝平副部长在发言中明确指出要“推动高校赴境外办学”。他指出:“高校赴境外办学工作是我国教育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环节……总体来看,境外办学是我国教育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抓手,必须提前谋划。”[3]在中央政策的倡导下,国内高校积极响应,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开始进军海外,创办分校。

・教育管理・1中国高校在东南亚办学的新探索实际上,早在此前的2011年7月,在中老两国政府支持和推动下,苏州大学在老挝首都万象就创立了老挝苏州大学。这是中国在海外创建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高校赴国外办学之先河。紧接着,2013年,浙江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次年在英国开始实施建设工作;2013年4月16日云南财经大学与泰国兰实大学合办云南财大曼谷商学院;2014年3月31日,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校区正式揭牌;2015年4月1日,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在日本正式成立;2015年6月,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微软公司宣布合作创建全球创新学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GIX);2015年9月18日由北师大文学院与卡迪夫大学现代语言学院共同举办的北师大―卡迪夫中文学院在英国成立。据了解,截至2016年,我国已有35所高校赴境外开展办学活动。[4]

二、办学概况

中国与东南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文缘相融。随着2008年12月昆曼公路全线贯通、201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2015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启动以及其它众多“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重大项目迅速推进,中国和东南亚经贸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赴东南亚投资创业、开拓市场。东南亚的“中国热”一浪高过一浪,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亦如火如荼。

截止到目前,中国高校在东南亚地区的境外办学(含独立或合作办学)已有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和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等三所代表性院校。其中,老挝苏州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的学生按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将可获得中国和所在国两所高校的学位;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学生则可获得厦门大学的学位。在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上,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实力最雄厚,硬件最完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最高。这与当地强大的华人社会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下面我们对这三所院校在办学渊源、办学模式两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

1.办学渊源

(1)老挝苏州大学

老挝苏州大学的先行先试要归功于早期的江苏省与老挝的经济合作,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教育借经济之船出海”。早在1999年,江苏省与老挝万象市签署《江苏省与万象市友好合作备忘录》。此后,双方高层互有往来,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其成果之一便是苏州工业园区与老挝的合作项目。2006年,作为江苏省与老挝政府经贸合作的延伸,苏州大学应邀参与老挝“万象新城”的高等教育建设工作。经过实地调研论证后,苏大决定在老挝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很快,中方次年即开始筹建,历时6年,2012年终于顺利招生。

(2)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厦门大学顺利落户马来西亚得益于其背后的深厚历史渊源。该校的构想最初来自马方的邀请。2011年3月,当时的马来西亚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在与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会晤时提出,希望有一所中国大学到马来西亚办分校,后经教育部研究选中厦门大学。该校之所以能在国内众多知名高校中脱颖而出,绝非出于偶然。众所周知,厦门大学是由爱国侨领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的。92年之后,厦门大学选择回到嘉庚先生创业的马来西亚创办分校,可以说是历史的回馈,顺理成章。2016年2月,该校开始面向马来西亚招生。

(3)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与泰国高校的成功联姻则受惠于滇泰毗邻的地缘优势。云南与泰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自古至今,交往密切。时下,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大潮中,云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构建面向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云南与泰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愈加活跃,一方面,招收泰国留学生成了在滇众多高校对外发展的优先方向,另一方面,泰国留学生也格外青睐云南的高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2013年12月,云南财经大学与泰国兰实大学(一所位于曼谷的知名私立大学)合作创办了曼谷商学院,2014年7月开始招生。

2.办学模式

(1)老挝苏州大学模式

老挝苏州大学是中国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境外大学,也是老挝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外资大学。该校一期占地75亩,规划校园总面积350亩。从2012年该校面向老挝开始招生,首届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两个本科专业,采取“1+3”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在老挝学习本国通识课程和汉语,从第二学年开始到中国苏州大学进行专业学习,用汉语授课。除了老挝政府规定的公共或特色课程聘用老挝的高学历师资外,其它课程全部由中国师资承担教学任务,用中文授课。毕业通过考核的学生,可获得两国的“双文凭”。2016年该校有22名本科生毕业。根据规划,经过10―20年建设,该校将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本科生、研究生学历教育,开设具有与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在校生规模为5000余人,在老挝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综合性大学。[5]老挝政府对该校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老挝政府财力较为有限,靠自身实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急需国外的帮助。

(2)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模式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距吉隆坡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该校2013年立项,2014年正式开工建设,占地900亩,主体工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共13栋大楼,建筑风格沿用校本部的嘉庚风格,投资约8亿马币。2016年2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已经迎来首批来自马来西亚的203名学生。他们都是通过当地华文独立中学统一的“高考”考进来的。2016年9月该校将试点招收500名中国留学生。经过多次调研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首批开设的7个专业,分别是中文、电子、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医学、资讯通讯科技、商业与经济等科系,以后还将陆续开设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其它专业。为满足国际化教学需要,学校除中文及中医学课程外,均采用英文授课,并在日常管理中使用英文。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厦门大学的学位证。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还在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尝试,例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教师。

(3)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模式

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在泰国开办的学历学位教育机构。云南财经大学在商学院建设过程中并未进行土地、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大额投入,而兰实大学所有教学设施都对曼谷商学院开放,并配备了曼谷商学院专用设施。根据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等。云南财经大学选派高水平师资到泰国承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1/3的课程。按要求完成学业的学生将可获得两所高校的学位。依托兰实大学的办学条件和生源优势,云南财经大学输出优质教育资源,让泰国学生实现“不出国的留学”,攻读中国学位的梦想。自2014年7月开始招生至今的两年时间里,曼谷商学院的课堂里,已经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64名学生进行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6]根据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学院的基础课程由泰方负责,一部分课程由云南财经大学指定教材、泰方安排教学,另外一部分课程则由云南财经大学派教师进行教学,并根据各专业的课程设置,选用中文、泰文、英文版教材。云南财经大学和兰实大学还互相承认学分,便于学生的交流学习和校际教育合作。

目前,云南财经大学把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师资配置作为曼谷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海外合作办学名片。为此,云南经大学专门制定了从教师选聘、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过程督导、教学效果评估等境外办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办学意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教育是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中国高校在海外办学是面向全球传播中国声音、汇聚中国精神、宣传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战略举措。老挝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都将传播中华文化作为其教学的重点。这两所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开设包含了中医、中文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2013年,老挝苏州大学还获得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海外指定考点的资格,成为继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后老挝第二个拥有HSK考试资格的考点,并且常年开展面向社会开放的汉语培训。至今,学校已举办十多期汉语培训班,培训学员达1500人次。[7]在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合作基础上,作为孔子学院模式外的另一种走出去的文化教育新平台,通过高校的对外交流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自觉承担起“公共外交”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一直坚持推广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2010年,中国政府提出“双十万计划”,即到2020年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目前,中国已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分别签署了教育交流协议,并与泰国、马来西亚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学特别是和东南亚国家有着各种历史渊源和地缘关系的大学,在东南亚办学,既培养了跨文化的国际型专业技术人才,在海外办学的过程中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为我所用,进一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又可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传递出去,增强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还能够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互相理解、相互信任与共同合作,培养更多中外友谊的使者。

1.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在当前“一带一路”的新常态下,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无疑是中国高等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层推进,人才是关键。当前,急需培养一批精通相关外语、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化人才。因此,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必须坚持人才优先战略。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学术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设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计划,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加快为中资企业培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出一批知华友华、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区域的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中国文化同东南亚文化深度契合,中华文明和东南亚文明千年互鉴、共荣共生。天然的纽带让中国和东南亚在教育合作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东南亚也具有较大的教育需求。在此背景下,这些中国高校顺应形势、抢抓先机、陆续进入东南亚,迈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第一步,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从“引进”向“输出”、从“开放”向“开拓”的战略转型,成为中国和东南亚教育合作的“样板”和“桥头堡”、文化交流的纽带,其示范作用非常显著。

2.对实现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意义

高等教育全球化在今天并不能与出国留学简单画等号。在海外创办大学,对世界各国高等院校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化竞争方式,也是全球教育变革的动力。

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是世界教育史上值得书写的新景象。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全球化潮流似乎势不可挡地蓬勃向前发展。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理解、支撑、沟通和对话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最有现实意义的价值考量。世界在改变,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就等于无法真正认识自己,不向他人学习就等于封闭自己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全球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它告诉世人,人们必须对自身之外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要让“外人”有机会更多地认知本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原本就该是一个让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殿堂。毫无疑问,中国大学在东南亚办学可以让东南亚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育理念,身临其境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中国的发展与东南亚的命运息息相关,并且为该国培养未来的复合型人才提供直接的智力支持。

3.对加速“汉语国际传播”的意义

目前,国际上进行汉语传播的主力军是孔子学院和华文学校。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为普及汉语教育、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理解、推动深层次国际合作而创办的非营利性机构。自2004年创办起,用10年的时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尽管孔子学院教育需求旺盛,但由于受所谓的“中国文化入侵说”等的影响,近些年在一些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华文学校则是海外华侨、华人为了传承中华语言和文化而创建的海外教育机构。华文学校一般不受“中国文化入侵说”的负面影响,教育需求持续增加。但是与孔子学院相比,华文学校获取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少。

从师资角度来看,孔子学院教师一般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华文学校教师大都缺乏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训练。这是因为孔子学院是外源性的海外汉语传播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遵循着外源性组织的发展逻辑,政策支持因素是其生存之基,而师资发展因素是其品牌之本;华文学校是内生性的海外汉语教育传播机构,遵循着内生性组织的发展逻辑,教育需求因素是其生存之基,而社区关系因素是其持续发展之本。从社区关系上看,孔子学院与当地社区的关系相对疏远,而华文学校大多已成功融入了社区。从资源获取看,孔子学院的资源来源相对单一,华文学校资源来源渠道相对较宽。

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注意到孔子学院虽然遍地开花但是未必就全都能结果,这是由孔子学院的特点决定的。众所周知,孔子学院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所在国的本土大学。华文学校虽然能在海外独立存在,但由于经费、政策等原因发展不易。而中国大学在海外所办的分校则不受以上条件的制约,完全有可能也有机会成为继华文学校和孔子学院之后的第三种传播汉语的模式。并且,中国高校办学国际化的模式多样,建制灵活,改变了以往必须依赖外某所高校合作的寄生关系,在异国他乡扎根繁殖,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存状态,具有较大的自和决定权。

四、反思与展望

由于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本地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中资企业在当地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跨文化的专业人才已成为沿线国家的当务之急,中国与东南亚的教育合作面临着历史性机遇。机遇总与挑战并存。毫无疑问,跨国界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双方合作必定会受到包括经济因素、思维方式、教育模式、文化习俗等差异的影响,各国不同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使双方合作经常遇到预想不到的障碍,而对于国际化办学内涵的理解和诠释,是影响国际办学效果的核心因素。因此,我们在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亟需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赴东南亚办学工作现状和问题进行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弥补我国境外办学能力的不足,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建设。

1.办学“国际化”标准应有明确统一的界定

当今大学的国际化是在崭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功成名就”或“标准样本”可复制。高校办学的国际化不等于欧洲化或美国化,无法用既定的模式框架做流水线式加工处理,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弹性处理。但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办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准应该有基本的指标范畴,而目前从东南亚办学的几所高校来看,由于其对办学国际化的定位标准似乎存在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其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对“国际化”解读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老挝苏州大学所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等本科专业,采取了“1+3”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老挝政府规定的公共或特色课程聘用老挝的高学历师资外,其它课程全部由中国师资承担教学任务,用中文授课。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双文凭”。但从其办学特点和人才知识结构来看,这种模式下的办学与其说是“国际化”,不如说是“区域化”更为贴切,例如,其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这类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应当只局限于为“中-老”经济合作服务,而应放眼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相关领域。除了h语之外,国际通用语种英语更需要纳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甚至成为主流语种之一,在中国师资之外,更应有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专业师资队伍充实其中。

办学模式是高校国际化办学各院校最能彰显自身特色的重要战略举措,国际化办学模式及目标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自身的历史底蕴与独特风格。从主要内涵来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首先是课程国际化,这是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要素所在。美国伯恩教授指出,一个学校如果只注重某国经验,而排斥其他文化经验,这显然“就是欺骗学生和反映一种愚蠢的沙文主义”,并且国际教育应在国际的框架内讲授一个学科,以便学生能够客观地获得国际化的知识素养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师资国际化,办学的国际化要求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师资国际化,不单纯是教师的多国籍化,更应注重师资的专业技能国际化素质和外语授课能力。

再次是教学手段国际化,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外文图书资料、电子信息资源库建设、网络课程与远程教学都是教学手段国际化最基本的体现。

此外,还应该实现教学科研国际化,研究的国际合作有跨国协同创新的科研队伍,其研究成果能直接转化成社会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办学高校的内涵建设。

2.办学国际化的战略目标的合理性亟待提升

中国高校到海外办学需要考虑的有三类价值取向:人才战略取向、文化传播取向、经济利益取向。人才战略取向,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延揽海内外优秀人才;文化传播取向,则以宣传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为主要任务;经济利益取向是在教育产业化的理念下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当前,中国大学在海外办学尚属起步阶段,当以前两者为主。

诸葛孔明曾对战略有过精辟的论述:“不谋万事,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某一域。”走出国门办学,无论是人才战略取向,还是文化传播取向,抑或经济利益取向,办学的国际化都应该是外向辐射性的,并且应该充分考量投入与产出的互动平衡性,因此,办学的战略目标可操作性尤为重要。

而在东南亚办学的高校中,比如,老挝苏州大学的学费是老挝本土大学的5倍,学生在老挝学习一年后,会转到苏州本校学习,学费也会更贵,这对家庭经济状况欠佳的老挝学生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因此,该校计划未来10至20年内招收5000名学生,但实际上2014年只招到了50名本科生和100名夜校生。

无独有偶,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2016年开学时,经过标准高考程序的选拔,约有180余名马来西亚当地学生入学就读本科专业,9月后,则有500多名中国高考录取的新生赴该校开启本科学习之旅。 从生源来看,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生源其实还是中国学生,因为该校全英文授课形式(中医、中文课除外)、国际办学环境、相对低廉的费用,是吸引中国学生的主要原因。然而“出口转内销”式的招生渠道,只是让报读的中国学生换了一个国家继续在中国的大学学习,“严进宽出”甚至“宽进宽出”的中国体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甚至学生生源的主客倒挂现象,并不能达成办学国际化的本质目标。

目前,我们很多海外办学的高校都以“非盈利”作为办学的标签之一,但办学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无可否认,它更是一种教育实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科学全面的规划。人才战略取向、文化传播取向的满足,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受众,否则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在注重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要评估经济盈亏程度,毕竟,我国目前在国外办学的高校基本上都是全日制的公办院校,其建设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支持,即便是民间资本注入,运营成本的投入与产出的平衡自然也不能忽略不计。在加大办学经费投入力度的同时,尤其要避免金钱战略思想的产生,国家教育部门和财务审计部门应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有针对性地引导我国高校海外办学国际化的良性发展。

3.办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协调性有待凸显

美国当代著名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指出,本土化是指“本土的、根植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的自我伸张”,强调的是要有本民族特色,反映事物发展的特殊性。国际化的一般历程都是以本土化为前提,以发展和完善本土化为基本目的。本土化基于民族特质,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历史的沉淀;国际化是本土化超越民族的界限,个性特征在共性基础上的延伸和彰显,是事物特殊性在普遍性基础上的内化与升华。[8]本土化吸纳国际元素精华,经国际化过程淬炼,逐步转化为国际化的有机组成要素;而融合了民族化精髓的国际化元素,通过本土化环节吸纳,赋予了本土民族新的活力与生机。对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而言,本土化是终极目标,国际化则是现实手段。因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性是本土化必须固守的领地,这种独特性恰恰就是世界多样化的源泉”[9]。国际化和本土化彼此关联,互相促进,成就现代教育的一体两面格局。

坚持自主的“国际化”发展特色。进行海外办学的高校应坚持有选择地吸收国外优良的教育模式和体制,借鉴国外特色专业与优质课程,并在办学实践中与自身的专业建设、培养模式、教学设计相结合,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互相匹配、优势互补。而创新是办学国际化的生命线,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经验,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品牌。我国高校实现海外国际化办学,并不是意味着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色,在国际化进程中丧失多样的遗产,我们可以“洋为中用”,充分吸收萃取世界上文化的精华,使其变成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补充部分;另一方面,又要“化土为洋”,使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充分展示和创新发展。在办学国际化的实践中,既坚持办学的国际化基本标准,也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如将我国传统的艺术、书法、中医、武术、易等文化精华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将其打造为国际性的品牌课程。

4.办学国际化的品牌建设意识急需强化

国际化办学应着力营造国际化办学的良好氛围,突出强化国际化办学的创新意识,大力深化国际化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打造与拓展国际化办学新优势,推进国际化办学的规模和质量,为大学的整体发展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为大学增强国际影响力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我国大学办学国际化的进程发展迅猛,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数量上的变化,更应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办学质量与国际影响力。

在这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品牌创建提供了很好的榜样。成立于1994年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2012年英国《金融时报》的全球EMBA项目排名中,其EMBA课程跃居全球第7名,亚太区独立EMBA排名第一名。而交大密西根学院作为交大老牌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学院,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1年11月,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专门对交大密西根学院的成功办学经验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要借鉴和推广其成功经验,推动高教改革和国际教育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4月,交大密西根学院获评首届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机构,且于2014年获得国际教育最高荣誉奖之一的“海斯克尔国际教育革新奖”。

中国高校在国外筹建分校或校区,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国外办学”的名称概念上,仅凭该校是否设有国外分校或者分校数量的多寡作为判断某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首要指标,更重要的是应分析该校国外办学的具体运作模式,国外设立的分校在当地的客观影响力和对国外学生的实际吸引力如何,以及其办学国际化所取得的成果,办学经验和办学资源对我国内地大学办学水平的促进作用如何,努力提升我国高校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话语权。

根据目前实践来看,中国大学在东南亚办学坚持平等互惠的原则、政府与民间并举的方针、尊重当地文化、入乡随俗的理念;中国大学在东南亚办学已经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中国高校在海外办学需结合自身的优势并根据对象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在办学资金来源、专业设置、管理理念、合作方式上采取灵活变通和多元弹性的策略。可以预见,未来一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吴峰一.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2007.

[2]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96.

[3]学习贯彻十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教育发展改革的几点体会――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N]. 中国教育报,2012-11-30(1).

[4]鄢晓.我国高校境外办学的动因分析和对策建议[J]. 高校教育管理,2016(3):66.

[5]小超.中国高校走出去[J]. 大学生,2016(5):19.

[6]张若谷,罗蓉婵.云南财大曼谷办学出手不凡[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5-31(6).

[7]苏雁.老挝苏州大学:架起服务两地的桥梁[N]. 光明日报,2015-0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