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4-27 08:2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票投资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股票投资的建议

篇1

“你这问题可是太大了,我又不是神仙,真的没法回答你。”老李冷冷地答道。

“哎哟,可不是嘛,我又问傻问题了。”大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没办法,我这心里急啊,所以老是指望着您给点儿建议啥的。”

老李很诚恳地对大虎讲道:“每个人对市场的理解不同,经验也不同,所以没法一概而论。剔除掉交易成本之外,股市貌似是零和市场,但其实永远都是机构赚,散户亏。2014年指数涨了那么多,依然有很多股民不赚钱,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都说风水轮流转,您不是也常说板块会轮动吗?2015年也该轮到那些没赚钱的股民赚钱了吧?”

“那可不一定哟!你2014年没挣着钱,不代表在2015年必然会赚钱,除非你真的理解市场,有了自己的一套交易方法。2015年国际、国内的各方面因素将更加复杂,搞不好,投资人还有可能把之前的盈利还给市场呢。”

“您怎么这么消极和悲观呢?”大虎心里凉了半截儿。

“唉!因为我见的实在太多了,所以没有你们那么乐观。当年大盘冲上6124点又怎么样?6000点不肯走,5000点、4000点、3000点急着抄底却被套的股民,还不是大有人在?”

“这波行情肯定是手持大资金的机构投资者联手做起来的,您说机构为什么总能稳赚不赔呢?”

“在这世界上想赚钱,你就得有资本!演员的资本是脸蛋和身材,但最起码也得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导演让哭马上能哭、让笑马上能笑。同样,机构赚钱靠的是专业性,除了资金充足之外,机构还必须精通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多套策略的组合运用等。总之,就好比汽车开动需要四个轱辘,并且哪个轱辘都不能亏气一样,机构是靠其具备的综合能力,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施一个个计划,不断获取利润的。相比较而言,散户实在是太弱小、太可怜了。”

“可不是嘛,‘满仓踏空’成为2014年投资界的新名词。”“教授”补充道:“说白了,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投资标的,爱了不该爱的东西。天量资金入市以及融资融券门槛的大幅度降低,带来了市场空前的活跃,但无法回避的是,投资中最大的无趣与无奈就在于,你不知道股票第二天开盘时是个啥德性――在极少真正按照基本面这个常理来出牌的市场,赚少亏多永远是大部分股民的宿命。”

两位师傅的话让几个年轻人冷静了许多,大虎不由得感叹道:“看来一片红红火火、欣欣向荣之下,危险无处不在啊!我们还得好好学习才是。”

篇2

关键词:投资组合、正态分布、期望收益

自2005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倒V字反转,股价大起大落。伴随着股市的跌宕起伏,股评行业悄然兴起。我国的股票投资者主要以散户为主,其特点就是资金量较少,缺乏股票投资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非有效,因此投资者拥有的投资信息不对称。从本质上说,股评家的投资推荐信息是为了弥补散户投资者信息不充分的缺陷,促进股票市场有效。然而,股评家本身并不是完全理性,其推荐信息所表现的投资业绩并不理想,甚至有些股评家利用公信度进行欺诈牟利。理论上说,股票投资信息价值的本质表现是信息所涉股票未来的投资业绩,因此,考察我国股评推荐信息的投资价值对于促进和规范股评行业将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cowels(1933)在其论文中对美国股票分析机构给出的股票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做了实证分析,并发现这些投资组合在考察期内并没有获得超额收益。由于数据收集困难,这个结论没有被普遍认可和接受。之后,Leavyh和Barber(2001)经过研究发现股票投资建议具有一定的价值。国内理论界对股评推荐相关也做了较多的研究。张建成(2001)发现我国股评推荐的股票或股票组合,在推荐信息公布前有正的累积超额收益,而在信息公布后往往有负的超额收益。因此,该结论反应了我国股票市场非有效。王怡凯(2003)从《上海证券报》每周日的《为您选股》栏目中收集了自2001年1月至11月共565只股票推荐信息,按照推荐信息中的持有策略和买卖时机对这些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推荐的短线股票投资收益高于资金的收益,推荐的中线股票投资收益几乎均低于大盘指数收益。因此,该文认为我国股评推荐信息价值主要体现在短线投资中,中长线投资价值较低。

二、实证过程

(一)数据样本

本文实证所采用的股评推荐信息来源于《中国证券报》。该报纸是中国证监会授权刊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指定报纸,其上的股评机构规模较大,形式和质量较高,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可信度较高。通过前文的文献分析,国内学者对股评推荐股票的投资价值已经做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均显示我国股评推荐的短线股票投资具有一定价值,而中长线投资推荐价值较低。

在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考虑到文章研究的重点,将长线和中线投资策略合并,对于推荐信息没有明确持有策略的,而出现“积极跟进”、“介入持有”等关键词的也看作中线;对于没有明确短线投资,但出现“适量介入”、“适量跟进”等关键词的视为短线策略。对于在股评推荐信息中被多次推荐的股票,若这些推荐提出的投资策略,即短线、中长线投资建议不明确,则将这些股票的推荐信息从样本中剔除;若这些推荐信息相似,则只选取一则信息进样本,一面股票被多次推荐而高估影响程度。

通过对2009及2010年《中国证券报》股评推荐信息的整理,共收集了96周的推荐信息,涉及2092只股票。其中,推荐短线操作的股票共有958只,沪市483只,深市470只;推荐中线操作的股票共有1109只,沪市64只,深市569只。

(二)实证过程

对于被推荐股票收益的确定方法本文采用指标收益率法。这里将短、中长线操作的指标收益率分别记为,。为了简化实证过程,笔者假设被推荐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相等,则短线股票组合的指标收益率和个股的超额收益率为:

(1)

(2)

其中:为股票投资组合中第i只股票的短线指标收益率;为投资组合的短线指标收益率;为个股的短线超额收益率;为当期市场平均收益率。

由于股票投资的交易费用是股票投资成本的重要部分,因此,本文设股票的交易费率为f。若每股买入价为P元,那么买入时需支付(1+f)·P元。再设股票持有一段时间后卖出,卖出价为(1+r)·P元,其中r为卖出时股票价格相对买入时的涨跌率。考虑到交易费率为f,则股票卖出是可获得净价格为(1-f)·(1+r)·P元。那么,根据上述假设可得到投资股票的名义收益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为:   (3)

一般而言,股票交易费用由印花税、经纪人佣金等组成,佣金为0.4%、印花税为0.5%,这里我们取单边交易费用为0.9%。若文章没有特别说明,下文所涉股票收益率均是提出了交易费率的收益率。对于推荐短线操作的股评分别研究股评信息后持有l、2、3周的获利情况;对于推荐中线操作的股评分别研究持有5~8、9~12周的获利情况,并以推荐信息公布后的第二天作为买入时间,并计算指标收益率。本文所指的“持有1周”是指从推荐信息后第一个交易日开始,在5个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抛出。若R>O,则认为该个股(组合)按照股评推荐的持有策略可以盈利,若AR>0则认为可以获得超额收益。推荐的所有沪(深)市股票中可以赢利(获得超常收益)股票的规模可以用下式计算:

    本文选取的被推荐股票样本荣为2000多个,数量较多,可以假设个股瘦了伴侣俯冲正态分布并相互独立。样本期望收益为、标准差S、容量n、股票市场总体收益率为。由于本文样本容量较大,因此构造的T统计量也俯冲正态分布。若取显著性水平=0.01,通过查正态分布表可得T=2.57,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三、实证结论与分析

    首先考察短线投资的获利情况,样本中短线投资中有30%以上有超额收益,50%盈利,总体表现较好。但是个股表现较好的原因之一是2009至2010年沪深两市处于震荡上扬的走势,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相比2008年有所恢复。仅从数据表面很难判断股评推荐股票的实际投资价值,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持有1、2、3周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均能获得超额收益或赢利。通过构造T统计量计算各持有期的收益率区间。持有 l周的收益区间最为[0.0109,O.0124],标准差为0.0737;持有2、3周之后的收益区间分别为[0.0279,O.0436]、[0.0412,0.0616],标准差分别为0.108、0.131。可以看出股评推荐的股票投资特征,从收益率方面看,随着持有期的增加,收益率和风险(标准差)也增加。另外,从长期来看,投资者投资于股评家推荐的短线股票

并按照持有14个交易日的策略进行操作,平均每2周就可以99%的把握至少赢利2.81%。按照每月4周、每年48周进行计算,连续投资,则按照福利计算,月收益率为(1+2.81%)*2-l=5.69%,复利计算年收益率至少为91.43%。与短线的处理方法类似,计算中线股票收益率的置信区间,结果显示,被推荐的中线股票持有5—8、9—12周的收益区间和标准差比较接近,分别为[0.0419,0.0723],0.1823、[0.0455,0.0738],O.1833。若将这两种持有期的收益序列分别记为x、y,同样的假设条件下,对序列(y-x)检验,发现其仍然显著大于0。这表明股评家推荐的中线股票随着持有期的增,收益率水平处于较稳定的上升趋势。这与我国有些学者的研究结论,即我国股评家属于信息驱动型的观点相离。

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国证券报》上股评推荐的股票或股票组合的收益率略好于总体。然而这个结论只是某一段时间、某些股票的偶然表现,本文中的样本究竟能够多好的模拟总体尚不明确。股评就其本质而言,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投资者对股票进行基本和技术分析。股评者本身也是逐利的,操作风险不可避免的存在。综上投资者对于股评推荐信息的价值判断,还应理性的对待,不能盲目。

参考文献:

[1] 朱宝宪、王怡凯.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1(04)

篇3

(一)股票投资的优势

1、投资股票门槛低。这是大多数散户投资股票的主要原因。不像房地产或黄金等投资类型,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做敲门砖,很难进入市场。

2、能获上市公司的股息和红利。这是股民选择股票的主要目的,因为投资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一般比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获得的利息要高很多。

3、可以通过买卖股票获得资本利得。有一部分投资者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股票,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而获得差价,即资本利得。

4、流动性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很强,加之现代电子交易系统的辅助,股票的成交速度非常快,从而使得股票市场的变现速度很快,时间成本很低。

(二)股票投资的劣势

在股市上经常流传一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因此股票的风险是隐藏在很多因素之下,接下来是关于股票风险的来源进行简析:

1、市场的流动性较强。每一交易时间单位中的行情,可以视为“独立重复试验”,而且概率还不是一样的。

2、信息的不对称性。有效市场假说在现实中并不起作用,因为市场价格包含所有的信息,也包含了大多数人错误的信息。

3、市场的不确定性。市场中顺次发生、同时发生的现象,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

4、股价的不确定性。估值不是定值,除开企业谈股价没有任何意义。既然估值永远是估计的,那么价格也是主观的。

二、投资者行为分析

虽然不同投资者选择股票的方向或途径不同,但是每个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是相同的,因此投资者大多存在相似的投资行为,基本总结如下:

1、从众行为。由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当作出投资决策时,会根据机构投资者、经验丰富的权威人士或其他投资者,甚至是小道消息作出不理性的判断。当看到股票牛市就贸然入市,看到股票低迷就退出股市,这都是大多数投资者不成熟的理财行为。

2、贪婪行为。当在股票投资中获得收益时,大多数人会不满足于当前微弱的收益,会看的更高更远,希望获得更多的收益。通常他们会被眼前的利益迷住双眼,眼睛中只有巨额的收益,而忽视存在的风险。投机心理是大多数投资者的心态,一般投资者会执着于追涨杀跌,最后资金被市场被套牢。

3、冲动行为。大多数投资者都存在这种行为,因此“牛市”和“熊市”这两个词孕育而生。当投资者的投机心理被市场行情识破时,心里就会着急,担心自己的资金会成为股市下跌的牺牲品,缺乏耐心的大多数投资者就会退出股市。当股市见长时,投资者又会初步预测股票继续增长,冲动购买股票。这些都是缺乏耐心的不理智投资行为,很容易被股市套牢。

4、政策扭曲行为。有些投资者盯着有关股票投资的国家政策,每次投资都是依赖对国家政策的判断。而政策的误导会扭曲市场,导致投资者错误投资。

三、股票投资策略

(一)尽量避免杠杆投资

尽量避免避免负债进行股票投资,杠杆投资的投机性质很强。投资者应尽量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避免杠杆投资。应该尽量保持一定的流动资金,进行股票投资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日常生活,因为股票的风险是时刻存在的。

(二)适当的进行分散投资

职业炒股者或炒股专家一般都会进行多元化投资,即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实质就是分散风险,股神巴菲特一般持有6种股票,在他看来股票太多不利于投资者集中时间和精力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就会存在投机心理。因此股票应分散投资但不能过于分散,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三)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首先应该避免盲目从众,应该理性客观的判断自己的投资方向,不能一味的依赖股票市场的走势,即应该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认知能力。其次应该避免贪婪,应懂得知足者常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不可冲动投资,避免频繁交易。频繁交易会造成正确率下降,出现亏损,同时还会损失手续费。股票市场是考验投资者心态的一大市场,具有稳定的心态那么股票投资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别人贪婪的时候要学会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要学会贪婪。这句话的意思是投资者要选择适当的股票投资策略,不能盲从。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国股票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据统计我国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到2008年10月的最低点1664点,下滑速度如此之大,让中国的股民不敢轻易步入股票市场。但却有投资者抓住这次机会冷静分析股市从中获巨大的盈利。

(四)善于总结错误

股神巴菲特也不是没有失误的时候,但是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在于勇于承认错误,善于总结错误并抓住危机中难得的机会最终转败为胜,获得成功。因此,只要正确的次数多于错误的次数,在正确的投资上所获得的利润足以弥补并超过失败投资的亏损,那么该投资策略就是成功的。

四、股票投资选择的建议

随着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加深,股票作为一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投资产品,在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所占有的资产比例也应有所不同。

(一)单身青年期

该时期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最强,因此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股票投资最为合适。比如:成长股、重组股、题材股、周期循环股等应优先选择。

(二)已婚青年期

这时期的投资者风险承受力较强,且收入也提高了,因此同样应把重点放在收益上。比如:成长股、重组股、题材股、周期循环股等应优先选择。

(三)已婚中年期

这时期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但是收入水平最高,因此股票投资更重视收益性和安全性的结合。比如购买成长股和周期循环股,同时购买稳健的蓝筹股,同时前者最好稍微高于后者。

(四)退休老年期

老年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和收入水平都是最低,因此安全性投资是他们优先考虑因素。比如安全性最高的蓝筹股成为最佳选择。

篇4

家庭状况

赵先生

48岁北京商人(已从商20余年),年净收入200万元人民币左右;赵先生与太太每月生活的基本开销在5000元:

妻子

45岁,和丈夫已开始退休生活,生意有专人管理;

儿子

在国外留学儿子边工作边学习已能基本解决开销问题,不用家里负担。

赵先生对投资理财完全不懂,股票是由别人进入他的账户代他进行操作,赚取利润后两人分成。公募基金是在银行购买的,基本上是朋友及银行客户经理告诉他如何买卖。

赵先生与太太在保险方面配置的倒是很全面,已经购买了近200万元的养老。医疗及重大疾病险,孩子也有100万元的养老及医疗保险。他们的活期账户上留有100万元左右的流动备用金。

赵先生及太太的风险承受能力都是偏高型,并且有长期投资的理念,可以投资的期限为5年以上,每年可接受的亏损率为15%以上。

赵先生的心态很好,在对当时市场的下跌行情中自己虽然损失惨重,但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但他不想再费心思去研究投资,只想和太太安安稳稳的生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余事情交出专业理财师来打理。

资产状况分析

赵先生最初的家庭资产配置状况见表1。

1 赵先生的资产在多个投资领域已进行了配置,但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其中房产为3套,两套为投资性房产,基本合理,不会影响到现金流动。

2 现金比例基本合理,但可以把银行活期存款进行合理的短期投资。

3 赵先生现在48岁,正常比例来讲,在赵先生的投资比例中,浮动收益和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应分别为55%、45%。

4 赵先生及家人的保险已基本解决保障问题,可暂不作调整。

5 赵先生的公募基金及股票投资比例偏重,而且在股票投资方面是以不受法律保护的方式进行,建议把股票逐步减持。因为赵先生对股票市场完全陌生,根据自己的理念也不适合操作股票。公募基金现在共持有20余只,投资不合理,要减持至5只左右,并将其中一部分资金转出作其他投资,以达到合理配置。

资产配置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赵先生的资产配置调整建议如表2所示。

方案小结

赵先生及太太现已退休,有自己的实业投资。考虑到证券市场风险较大,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市场中获得超额收益,建议逐步减仓。按照以上配置方案进行资产组合,以由专业机构管理的金融投资产品为主。

开放式基金部分主要满足日常流动性的需求;私募基金是全球富人投资首选;基金中的基金产品是国外中产阶级必备产品。

以上的资产配置方案有效地结合了资产流动性、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风险控制等各种因素,根据上述投资产品调整表的方案,预计可以达成有效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受益的理财目标。

篇5

本期出场

吴女士:

36岁,外资企业主管。2002年与前夫办理离婚手续,8岁女儿归她抚养。今年年初,经人介绍他与同样是离异的张先生相识,并于今年国庆节登记结婚,组成了新的家庭。

月收入:3万元

个人积蓄:20万元,其中16万元是即将到期的一年期定期储蓄,4万元为活期存款。

张先生:

40岁,拥有一家建材商店,平均每月纯盈利2万元。

目前他有现金类资产:30万元,其中有20万元市值的股票(原投入30万元,后因股指下跌造成缩水),民间借贷10万元(借给一位开工厂的朋友,协议年利率10%)。

和前妻生有一女,归女方抚养,每月他要支付抚养费500元。

理财分析:

吴女士夫妇年收入60万元,其中吴女士占60%,张先生占40%;目前其家庭现金类资产为50万元,其中银行存款占比为40%,股票投资占比为40%,民间借贷占比20%。

家庭财务状况表明,他们收入水平高、经济基础好,具有良好的资金积累和扩大投资潜力。同时,从家庭理财结构来看,也反映出两人的理财走入两个极端。吴女士理财观念比较保守,将自己个人的财产全部投入银行储蓄,年收益难以抵御物价上涨,进而会造成资产贬值。

而张先生喜欢冒险,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风险投资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先生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会越来越弱,股票占比太高会对家庭财产的安全构成威胁;民间借贷虽然收益高,但风险更大,如果因债务人恶意逃债或经营亏损,很可能会使张先生血本无归;另外,张先生从事个体工作,没有各种保险保障。因此,其家庭理财需要较大的调整。

理财建议1:夫妻应加强沟通,家庭财务宜实行AA制

两个经历失败婚姻的人重新结合在一起,一定要倍加珍惜,特别是在个人财务上,双方要以诚相待,不要相互保留和隐瞒,并注重加强家庭理财的交流和沟通。

单从理财观念来看,吴女士夫妇两人存在很好的互补性,吴女士应学习先生注重收益的投资理念,张先生则应借鉴太太追求稳健的理财风格。在加强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建议两人在相对透明的状态下,实行AA制理财。因为再婚夫妇的双方不但要负担各自父母的养老等正常开支,还要对不跟随自己的子女尽一番责任,如果"财务集中"的话,容易因"此多彼少"等问题引发矛盾。所以,各自财务独立的AA制对他们来说最合适不过。

具体来说,无论是婚前的个人积蓄还是婚后的个人的收入,均应单独设立账户,分别管理,如果必要还可以到公证处进行个人婚前资产的公证。当然,在花钱上,也不要天天"你的钱"、"我的钱",双方都应该努力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做贡献,并且通过科学理财来使得婚姻更加稳妥。

2、银行存款宜转成国债或人民币理财产品

国债具有收益稳妥、免利息税等优势,特别是当前国债发行量增大,品种越来越多。吴女士可用到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积极参与,可以购买期限短的电子化凭证国债。这种国债期限一般为一、二年,在目前加息压力增大情况下投资价值较大;如果想长期投资,吴女士也可以到银行或证券公司购买记账式国债。这种国债期限长,收益是国债中最高的。

另外,光大银行在“十一”期间推出了"阳光理财B计划",其产品期限分别为1年和6个月,利率分别为2.39%和2.1%,分别为同期储蓄收益高出不少。比如,投资10万元购买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年利息收益为2390元,而同期银行储蓄的税后利息收益仅为1580元,两者相差810元。

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向金融兼管部门提出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的申请,选择这一理财业务肯定也会越来越方便。

(安信理财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理财师 薛哲)

理财建议2:吴女士购买保单,受益人应首选女儿

吴女士和先生都正处于事业的黄金时期,收入也很高,经济情况良好,但是也不能忽略保险的重要性。实际上,在有能力的时候未雨绸缪,做好将来遇到各种情况时的经济准备,这正是保险的精髓所在。让我们来看看吴女士一家需要考虑哪些保障吧。

吴女士个人经济非常独立,目前没有房贷、车贷等负债,每月的支出大概在10000~15000元之间。但是女儿今年只有8岁,如果加上出国留学的时间,还需要15年左右。这期间生活、教育的费用恐怕至少要50万。让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更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吴女士要保证无论任何情况,这笔钱都要准备好。其次,我们除了爱家人,当然还要爱自己。将来退休了,国家发的养老金维持不了吴女士现在的生活水准。就算到时候需要每个月5000元生活费好了,再加上一年出去旅游一两次,一年下来也要七、八万,30年的话就是一笔超过200万的支出啊。这笔钱也要尽早开始准备了。最后如果将来吴女士夫妇要改善生活条件,买新房子、新车,可能还会贷款,自己分担的贷款额也算是对家人的一份责任啊,万一遇到意外,总不能留一笔债给家人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吴女士首先考虑购买50万保额以上的定期寿险,受益人为女儿。如果将来办理贷款,再根据贷款额度提高寿险保障,提高的部分受益人为先生。

在养老金的准备上,因为中国正在处于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可以考虑万能寿险或者投资连接保险,这样可以防范利率升高的风险。如果每年投入3万元,连续存20年,每年的回报率在3%以上的话,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先生的情况差不多,只是他没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需要考虑用商业保险来补足。

最后,我们总结一个完整的建议方案,所有险种不列具体名称,只考虑保障类型,您可以自行选择公司和险种。

(保险理财在线寿险顾问 李辉)

理财建议3:先生要担纲家庭股票投资重任

吴女士和张先生合计月收入达5万元,且现金流稳定,因此每月会有可观数量的投资。鉴于双方各有子女,未来可能还有育儿计划,较多子女意味着未来支出会逐渐加大。再加上张先生缺乏社会保障,因而首先需要考虑生活保障型和稳定收益型投资,剩余的财力再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市场。

从以前的理财实践来看,吴女士稳健有余但收益率太低,张先生追求高收益但承担了过高风险,都不足为训。不过两者的组合倒有较好的互补性,资产组合与理财分工大格局可以不变,只需进行投资技巧的调整和提升即可。

张先生属私营店主,有较多的时间;加之此前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股票投资,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新家庭来说,股票投资任务理应由张先生担纲。这与理财AA制并不矛盾,毕竟家庭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总额的最大化,而分工是提高效益和效率的当然选择。

目前股市面临升息周期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压力,而股权分置等遗留问题既搞不掂又拖不得,扩容压力也不见减轻,因此最近一两年的股票市场真正属于不确定性比较大的转轨市场。因此张先生需要控制投资总量,可采取“调整存量+定期追加投资”的灵活办法。这种相对谨慎的策略不仅符合目前的市场,也符合张先生一家总体的理财战略,因为首先需要满足保障型投资和固定收益类投资。其次,这种办法也比较灵活,追加投资量可以相机调整、择机操作,源源不断的新增资金还可以调整入市成本、捕捉新的机会,有利于改善投资人的计划性和持股心态。

张先生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和优化持股存量。张先生的财力和风险承受力本来适合长线投资,但我国股市“政策痕迹”较重,而且呈现出行情与机会相对集中在一两次的特点,所以张先生需要将长线投资与中短期持股相结合。

长期持股重在个股选择,目前我们要关注下述几大因素:伴随重化工业化的持续增长、我国进入升息周期和全球化。因此要重点考虑:

1.资源类公司。西方有句投资谚语说“一切回到土地”,重化工业化将对能源、金属等资源类产品提出更多需求;

2.品牌消费品,长期的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提升,如各类名酒等食品饮料、老牌中成药以及航空服务;

3.非贸易性产品,不受全球化冲击,如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

4.发挥了资源禀赋优势的优秀企业,如在全球范围确立了龙头地位的中集集团和振华港机。

5.优势银行股,在升息周期中可望提升业绩。

值得提出的是,长线投资不是一直捂着不动,而是买入时有长期持股的心理准备。凡事要见好就收,这也是“长短线”结合和中国特色嘛。短期投资需要相机进行,结合张先生的职业,可把建材行业股票作为特别关注的对象。

最后我们把张先生一家的股票投资方案加以具体化:

1.投资总额

(1) 存量:目前20万市值留在股市,主要任务是调整仓位和持仓结构。计划总体持仓量调整到65%左右,长线投资约8万,备选品种附后,短线5万~6万,根据市场情况和短线指标相机选择。

(2) 增量:第一年可每月投入8000~10000元,年增投资10万~12万元。以后视情况调整,长线投资比例不变,视市场情况亦可追加。

2.品种选择

根据上述行业分析和备选品种,挑出10~20只重点公司预备做长线,新增资金也可优先投资于这些公司中的价值低估者。

备选品种:

长江电力、国投电力、西山煤电、充州煤业、海油工程、上港集箱、深赤湾、上海机场、南方航空、招商银行、同仁堂、东阿阿胶、佛山照明、中集集团、振华港机、中兴通讯、中国联通、海正药业、贵州茅台、五粮液、燕京啤酒、张裕A、宝钢股份、铜都铜业、山东铝业、伊利股份、上海汽车

3.时机选择

目前的市场虽不能说是底部,但一定可以说是相对低位。张先生的股票已缩水1/3,但相比大盘跌去一半,还算是不错。目前的任务是调整股票结构,在1300以下应该小跌小买,大跌大买。出台小政策短线抛出,出台大政策坚定持有,总之目前定位持仓比例不宜过低,40%是下限,75%是上限。

4.市场选择:

目前张先生只能投资A股。但在QDII推行之后,张先生可间接投资于香港等国际市场,这是提高投资收益率,规避股市国际化风险的一个可行选择。另外,B股市场也值得张先生关注,如与A股并轨,估值较低的市场优势将使投资人获得大大的实惠。

(光大证券研究所一级分析师 庞正武)

理财建议4:夫妇俩人可考虑集结资金共投基金

1、吴女士的储蓄宜改为基金:

以吴女士月收入3万元的金额看,应付每月日常开支已是绰绰有余,考虑到吴女士偏好于低风险,且当前股市处于历史相对低区间等因素,因此建议:

(1)将4万元活期储蓄全部变成开放式股票投资基金(可在主要银行网点申购),由专家理财,间接投资股市。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具有申购成本低、可随时赎回、专家水平高、分红积极等优点,较封闭式基金而言,更具有“持有人是真正上帝”的特征,一旦股市走牛,年收益率远远超过指数表现。2003年南方稳健、博时价值等开放式基金持有人的实际年收益率都在15%以上甚至更高。

目前可重点考虑长期评级高的基金,如:嘉实增长(中国银行托管)、湘财合丰成长(交通银行托管)、宝康消费品(建设银行托管)等。

(2)16万元1年期定期储蓄到期后,其中6万元也投资开放式股票投资基金。另外10万元改存中长期定期储蓄,因为,此次人民币存款加息力度中长期大于短期,如1年期上调0.27%,而2年期上调0.45%~2.70%,3年期上调0.72%~3.24%。一般考虑转存3年期,这样,10万元存3年的话,比1年期多出约50%的利息收益。目前趋势看,央行后期持续大力度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2、张先生似乎不需恋战股市

自己炒股要取得良好回报不仅需要充裕的时间,更要经常分析股市行情的能力,而这两样恐怕都不是张先生的优势(其原来30万元缩水至20万元已说明这点)。因此,建议张先生:

(1)将现有的20万元市值的股票果断套现后,也全部变成具有优良操盘业绩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这样的话,专家投资既能在股市上扬时选中龙头股跑盈大市,又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来规避大盘下跌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与此同时,张先生可以将心思全部放到建材商店的经营发展上。事实已经证明,这才是张先生的优势所在,最终起到“扬长避短”的成效。

(2)考虑到张先生喜欢冒险、风险承受力强、夫妇俩收入高的特点,以及维持必要社交关系等的要求,10万元的民间借贷可继续,但建议再检查一下该借贷协议是否全面、合法,最好有第三方作担保或贷款人资产抵押等措施。

(3)总体看,调整后吴女士夫妇目前50万元家庭现金类资产构成是:30万元(占60%)是套现能力强,退可守、进可攻的开放式基金;10万元(占20%)为规范后的民间借贷;10万元是年利率3.24%的3年期定期储蓄。

篇6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股票市场投资行为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比国外比较成熟的股票市场,我国的股票市场具有强烈的投机性质。我国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大多是个人投资者,一方面本身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股票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即使上市公司会公布相关的数据及财务状况,但个人投资者很难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羊群效应”。国外的金融研究及投资领域,行为金融学早已被纳入主流金融理论体系,在投资策略的制定中,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分析也正在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并未正式投入到实践领域的分析,还停留在对其相关理论的引进和学习阶段,但我国股票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有着一定的优势。一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上的交易数据完整,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很好的判断投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场上价格的形成和投资行为还并不是建立在对任何信息的反映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因此基于上述两个方面,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我国的股票市场进行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不仅能使行为金融学在国内得到充分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国内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的质量和有效性,同时也能维持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Sinha(2015)通过实证分析从信息、投资者心理基础以及投资者的偏好等因素来分析了影响股价变动的原因。Shabarisha(2015)通过实证分析,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分析了与金融投资相关的启发式偏差和投资者的偏见在投资中的作用。Sayed(2014)通过实证分析,对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投资时的心理进行了分析。

苏政豪(2016)通过实证分析对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处置效应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从三种对象的股票投资决策的处置效应中,得出了投资年限高的投资者,要比投资年限低的投资者,有着更加弱化的处置效应。孙英博、戎姝霖(2016)通过实证分析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股票市场总体波动性的影响较为微弱,机构投资者参与对股票市场波动有微弱的平抑作用。

三、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一)心理学理论

人在认知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是不能完全接受所有信息的,而且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感知和记忆来对信息进行“存储”,但是人们对于感知是有选择性的,而选择的范畴往往与他们的个人期望有关。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人们做出决策主要依据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代表性启发,是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当人们对某项事情进行评估时,人们会更倾向于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与此类似的事件,根据处理以往事件的模式来对现在的事情进行相同模式的判断,而并不考虑其概率。小数定律及赌徒谬误便是典型例子。

2.可得性启发,是指人们更倾向于根据回忆相关信息的容易程度来对事件做出推断,因此人们在做出决策之前的第一个想法,很可能是映像最深刻的那一个。而对于影响可得性启发偏差的因素分别有所接受信息的时效性,事件的新颖性和生动性,情绪一致性,和事件的想象性。

3.锚定与调整,是指人们在进行量的估计时,首先会设置一个初始值,然后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不断调整,最终达到自己认为的一个理想数据。但在现实中存在两个问题,初始值的设定不准确和锚定值的调整不充分。

(二)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度量目标对个人激励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公式M=∑V*E来表示,其中M代表激励效用的大小,V代表目标对于个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E代表期望值。对于个人来说,当目标的价值越大,对实现目标的期望越高,这个目标的激励效用就越大。

(三)前景理论

该理论中有两大定律,第一,在人们盈利的时候,往往会更倾向于谨慎地做出下一步决策,并不参与冒险;当人们遭遇损失时,却往往显得冒险行事。第二,对于盈利和损失所带来的感受,人们的感知程度是有差别的,亏损所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盈利所获得的快乐。

四、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的分析

(一)调查目的和设计

调查报告采用了线上+线下的调查形式,调查内容主要分析我国个人投资者在以下5个心理作用下的具体表现,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对这些表现进行具体解释,为了能增加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对主要类型的问题设计了两个或以上题目,从而减少被调查者可能存在的不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作答。

(二)调差报告的分析

1.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往往體现在人们会高估自己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而低估事实的重要性。而过度自信心理又可以进一步体现在自我归因和证实偏差的心理现象上。通过分析得知,超过60%的个人投资者能理性看待自己的投资判断能力,经济环境不佳时,大约50%的投资者则选择减少持有仓位的60%左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性。一半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将亏损原因归结于客观因素,大部分投资者对自己的决策都具有很高的预期。结合这四个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股市上的投资者相对以前能更加合理地进行投资行为,开始逐渐尝试去理性地看待整个股市的运转。

2.后见之明。后见之明也是一种过度自信的表现,当人们在看待事情发生后的结果时,会认为这个结果比事前预测时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提高自信程度。调查显示,回顾往年股市的波动情况,有80%的个人投资者不同程度地认为,当股市大跌时政府会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只有6%的人认为政府将不会采取任何措施。这说明事后认为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的投资者远远高于事前能够预测到的人数,也就是出现了明显的“后见之明”。

3.锚定效应。锚定效应具体表现在人们在对进行对事物判断时,往往会根据所接受信息的第一印象,也就是先入为主的思想,或者印象深刻的程度。调查发现,在作出决策判断时,有65%的个人投资者不同程度受到了给定值的影响,因此“锚定效应”效果明显。

4.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在股市中表现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在情绪上往往会受到同类群体行为的影响。65%的个人投资者是通过他人的分析及建议进行投资行为,有34%的个人投资者是通过自己分析来做出决策,说明我国股市的投资群体逐渐形成了自主投资的理念。

5.政策依赖。政策依赖的具体表现在股市的运行并不是单纯依据市场的自身规律而进行调整运转的,而是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其进行过度干预。有71%的个人投资者认为政府股市暴跌应该出台政策参与救市,有97%的个人投资者不同程度地将相关政策纳入自己决策方案的制定中,说明了中国股市的运转的确受到政府行为的很大影响,其在股市中依然发挥着主要的引导作用。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后发现,我国股市的个人投资者虽然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过度自信及羊群效应现象,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已有所改善,锚定效应和政策依赖效应较为明显,且产生这些效应的心理因素无法避免,投资者只能通过提升对自己心理意识的认知并加强自身对投资分析的能力来减弱自己认知偏差的程度。

(二)建议

1.对中国股票市场建设与监管的建议。

(1)明确政府在股票市场所扮演的角色位置。在整个市场中,政府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对制度的完善提供支持,而并不是通过股市这一媒介出台政策来调控经济,因此政府目前对市场的调控虽有一定必要性,但是一定要注意力度和频率。

(2)完善信息的披露制度。我国股市的参与者大部分仍然是中小投资者,属于信息获取群体中的“弱者”,因此,信息披露制度对于衡量一个市场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必须不断完善并实施与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制度,约束企业、机构的行为,维护广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非理性投资行为,同时也可以提高市场运转的效率。

(3)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监管部门应该建立一个既能够相互制约又能够相互协调的多层次监管体制,而并不仅仅是由证监会来进行全权管理,从而造成监管的不完备性及单一性。

2.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建议。

(1)投资认知上的建议。投资者应该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认识,在制定决策时,权衡利益和风险,选择自己所能承担风险范围内的投资方案。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不断学习来储备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投资技巧,不断分析以提高自己的把控能力,不断总结以提升自己决策能力。投资者还应该树立起维护自身投资权益的意识,特别是国内的中小投资者。

(2)投资策略上的建议。个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收益,如反向投资策略,对于过去表现较差的股票进行买入行为,而对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进行卖出行为;动量投资策略,在进行交易操作前,对股票的收益和交易量进行值得设定,当股票收益或者股票收益及股票交易量同时满足设定值,那么就对股票买入或者卖出;成本平均策略,按照投资计划,以不同价格分批次对同一种股票进行买进或者买出,来达到对成本进行分摊的效果;时间分散策略,延长投资的期限,随着对某个产品投资期限的延长,市场的风险会逐渐降低,且资产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Paritosh Chandra Sinha.Stocks’ pricing dynamics and behavioral finance:A review[J].Management science Letters,2015(5). 

[2]苏政豪.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处置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3]孙英博,戎姝霖.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6(25). 

篇7

基于效用理论之上的传统投资决策理论,假定投资者是风险的回避者,投资者根据未来的收益风险状况并从整个投资组合的角度作出投资决定,并且总是作出一致,准确和无偏的理性预期。投资者的行为是理性的,不会受到主观心理及行为因素的左右。然而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传统的投资决策理论假设不尽合理,首先,投资者未必有一致无偏的理性预期。其次,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与投资者既定的盈利亏损状况密切相关,而非仅决定于未来的收益风险关系。总之,投资者由于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明显具有某些行为特征,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方面难以用传统投资决策理论去解释。

处置效应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鉴西方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投资者的处置效应。

理论回顾和动机

1、前景理论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了前景理论用于描述不确定性情况下的选择问题。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不同的是,前景理论用价值函数(valuefunction)代替传统的效用函数(utilityfunction)。与效用函数相比,价值函数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投资者价值函数的自变量是投资者的损益(lossorgain),而不是资产的数量,因此投资者不是从整个资产组合的角度来作投资决定,而是按组合中各资产的损益水平将其分别对待。实际上,有的投资独立来看可能是没有(或有)吸引力的,但是从整个分散组合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是一个不错(或不好)的选择。投资者判断损益的标准来自于其投资参考点,参考点的位置取决于投资者的主观感觉并且因人而异。其次,价值函数的形式是"S"型函数,在盈利部分是凸函数,在亏损部分是凹函数。这意味着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是一致的,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最后,价值函数呈不对称性,投资者由于亏损导致的感觉上的不快乐程度大于相同数量的盈利所带来的快乐程度。因此投资者对损失较为敏感。

2、经验研究

在前景理论的框架下,其它学者对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上回避实现损失的现象作了近一步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者们利用各自所得的独特资料库对处置效应等行为金融课题进行实证研究,并取得较大的进展。

Shefrin和Statman(1985)指出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往往对亏损股票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即继续持有亏损股票,不愿意实现损失;投资者在盈利面前趋向回避风险,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即出现处置效应的现象。Shefrin和Statman将引致处置效应的原因归结于投资者的心理,投资者为避免实现损失带来的后悔和尴尬而回避实现损失,因为一旦损失实现,即是证明投资者以前的判断是错误的;投资者急于实现盈利是为了证明自我,即骄傲自大心理所致。然而亦有其它学者如Kahneman和Tversky等认为,投资者担心后悔的心理重于自大心理,因此投资者宁可不采取行动,有这样倾向的投资者可能既不愿意实现亏损亦不愿意实现盈利,不卖出盈利的股票是担心股票价格会继续上升。

Odean(1998,1999)利用美国某折扣经纪公司从1987到1993年间共10000个帐户的交易记录研究处置效应。Odean提出了一个度量处置效应程度的指标,他用该指标验证了美国股票投资者存在着较强的售盈持亏的行为趋向,而且这种行为动机不能用组合重组,减少交易成本和反转预期等理性的原因来解释。但是,Odean发现出于避税考虑,美国股票投资者在十二月份卖出的亏损股票较多,处置效应在十二月份因而较不明显。

赵学军和王永宏(2001)对中国股市的"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结论是:中国的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而且这种倾向比国外投资者更为严重。

3、研究动机和贡献

投资者行为研究常常受制于有关投资者交易数据库的获得,至今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几乎都依赖某些特别的数据来源。本文著者有幸得到某著名证券公司的帮助,提供了该公司一营业部在1998至2000年间的交易数据库,这使得我们研究中国投资者行为的愿望得以实现。处置效应反映投资者回避实现损失的倾向,总体上来讲,这种倾向至少是不合适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处置效应主要是受到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会削弱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和股票未来收益状况的客观判断,非理性地长期持有一些失去基本因素的股票,使得投资者盈少亏多。正因如此,不少流行的投资策略建议投资者使用止损指令来控制损失的程度,但是实践中投资者真正能自制和采纳这类建议的并不多。

相比赵学军和王永宏(2001)对我国投资者处置效应的研究,本文作出以下主要贡献:(1)本文考虑了六种参考点的定义,并比较其中四种不同定义对处置效应结果的影响;(2)本文除了使用Odean(1998)的方法检验处置效应外,亦从比较亏损股票和盈利股票的持有时间来检验处置效应;(3)本文检验了不同规模投资者的处置效应;(4)本文分析了投资者处置效应中的理性因素。

样本与方法

1、样本描述

如前所述,本文考察的对象是某证券营业部共9945个股票帐户在1998--2000年的交易数据库,辅助数据库是深沪两市1998--2000年的行情数据。对原始数据库进行适当处理后,我们可以得到投资者每日股票的交易量、交易价格和清算价格。为简化起见,我们对同一投资者在同一天内对相同股票的交易汇总,如果净额为正,则投资者买入该股票;若净额为负,则投资者卖出该股票;若净额为零,则去掉该该股票交易。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当日投资者在特定股票上的交易的含义更明确。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在同一天对同一只股票进行反复买进卖出的意义并不大,原因是这样投资者需要付出交易成本,而从买卖差价中所获得的收益根本无法补偿交易成本。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如果该投资者或投资者集团可以操纵某只股票的价格,则当日反复买进卖出,故意使一些账户盈利或亏损也是可能的。

目前,投资者的注册账户分为个人投资者账户和机构投资者账户,但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和机构投资者为了达到逃避监管、操纵股价的目的,部分机构资金使用个人账户进行操作,根据注册类别来区分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是不妥当的。一般来说,个人账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少,平均股票投资组合市值较小;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平均股票投资组合市值较大。根据股票投资组合的市值大小来划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是可行的。

由于我们研究的核心是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处置效应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我们将9945个账户按平均投资组合市值分成3类:1、小于50万;2、大于等于50万,但小于等于1000万;3、大于1000万。大致上,我们可以认为第一类是个人投资者,第三类是机构投资者,第二类是个人和机构的混合体。

2、检验处置效应的两个推论

处置效应的基本结论是投资者更愿意卖出盈利股票,和继续持有亏损股票。与此相关的两个推论是:1、卖出盈利股票的比率超过卖出亏损股票的比率;2、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长于持有盈利股票的时间。处置效应还有一个不太适当的推论是卖出盈利股票的数量超过卖出亏损股票的数量,这一推论不适当的原因是当市场处于牛市时,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的大部分股票会处于盈利状态,盈利股票的数量远超过亏损股票,买出更多的盈利股票是合理的;而当市场处于熊市时,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的大部分股票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股票的数量远超过盈利股票,买出更多的亏损股票是合理的,采取推论1的比率方式有利于克服上述问题。此外,从处置效应我们亦可以推论股市在跌市的成交量应少于升市的成交量,本文不拟对这种较为明显的现象展开。

实证研究中,我们考虑了六种定义参考价格的方式:1、投资者最近一次买进的成交价格;2、投资者最近一次买进的清算价格;3、投资者买进交易的平均成交价格;4、投资者买进交易的平均清算价格;5、投资者所有交易的平均成交价格;6、投资者所有交易的平均清算价格。

成交价的优点是与申报价格一致,容易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参考价格,清算价格的优点是包含了交易成本,计算的损益更符合实际损益;最近一次买进价格的优点是与投资者最新股价定位一致,缺点是没有考虑历史交易对投资者参考价格的影响,所有交易的平均比所有买进交易的平均能更好地反映投资者的实际成本。总之,参考价格的确定因人而异,在总体上也很难说哪一种定义方式更科学。

篇8

2007职场人股市投资总结

2007年超过六成职场人是股民

调查显示,职场人中有超过六成的职场人参与了2007 年的“ 炒股大行动”, 其中四分之三的职场股民又是2007 年才刚刚进入股市的“ 新手”。 2007 年春节后的股市“ 芝麻开花节节高”吸引了一大批职场新股民的进入。

而对于迟迟没有进入股市的近四成职场人来说,可以总结为四类,这四类分别是“没胆量”、“没资金”、“没知识”和“没兴趣”。四类中又尤以“没知识”为多,职场非股民中52.1% 的人表示,自己是因为对股票投资不太懂,所以不敢随便进入。其次是“ 没资金”的人,超过三成的职场非股民表示自己根本没有闲钱来进行股票投资(见图1)。

过半数职场股民一颗平常心

尽管经历了2007 年股市的跌宕起伏,尤其对新股民来说更是有坐过山车的感觉,然而超过半数的职场股民却保持着一颗平常心。51.5% 的职场股民表示,尽管现在股市处于相对低谷中,但只是正常的震荡调整,心情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认为, 在今天这个要充分合理投资和理财的年代,对股票和基金做一些投入对职场人来说都是很好的理财方式,但是良好的心态和合理的资金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个人情绪和状态受到股市震动的影响,必然影响到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如果因为股票的一时波动影响了工作,那就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另外仍然有将近半数的职场股民图1受到了较大的情绪影响。超过三成多的职场股民表示自己正处于悲痛中,刚刚进入股市就“牺牲”了。另外一成多股民应该算是“股场”幸运儿,正没事儿偷着乐呢,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提醒广大职场人,无论是赔还是赚,既然做了投资,就要放平心态,并且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以一颗平常心应万变。

职场股民投资不少

从职场股民股票投资所占工资比例来看,投资比重相当大。超过半数职场股民对于股票的投资超过了工资收入的50%。尽管各大财经节目中聘请的理财专家都在谈如何通过“把鸡蛋装进多个篮子里”来减小投资风险的问题, 但是面对2007 年的牛市,大部分职场股民大有孤注一掷之势(见图2)。

职场股民赚少赔多

谈到2007 年的股票收益,大多数职场股民难逃赚少赔多的厄运。不到一成的职场炒股高手,在2007 年收益一倍以上,令人艳羡。还有超过两成的职场股民都赚了钱,收益比例有所不同。26.8% 的职场股民基本持平。其余近四成的职场股民则难逃赔钱厄运,其中更有5.5% 的职场股民属于拦腰赔(见图3)。

近九成职场股民没有因为震荡退出股市

面对2007 岁末的股市震荡,绝大多数股民没有选择退出。他们中有四分之一强的职场股民被“套”,属于被动留在股市中。但还有超过六成的职场人主动选择留在股市中继续“战斗”。

2008 职场人股票投资愿望

超过六成职场股民乐观期待

超过六成职场股民对于2008 年

的股市持乐观态度,所以今年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股市中。近两成职场股民处于观望状态,其余的两成股民则要么已经全身而退,要么等着解了套赶紧“逃之夭夭”(见图4)。

职场非股民跃跃欲试

对职场非股民进行的调查中, 14.9% 的人表示自己今年一定会进入股市,还有超过七成的职场非股民正在犹豫中。其中,大部分人犹豫的原因还是要看自身的经济实力。另外还有一部分犹豫中的职场非股民,则表示要看股市的发展再决定是否要投身其中。

股票仍然是职场人的投资重点在2008 年的首选投资项目选择中,股票依然遥遥领先。超过四成的职场人都把股票作为投资首选,其次是基金。理财顾问建议,职场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收入安排好投资比例, 不妨另外增加一些储蓄、保险等,降低风险。

篇9

中国的高速发展,可能并不会继续以两位数的增长率显现,但是基本会维持在8%-9%的水平。这是由我国现有的高发展速度决定的,乃至未来20年,都将持续这样的发展水平。收入比较高的家庭可以选择以黄金和基金为主的投资方式,而普通收入家庭可以更多的关注教育储蓄和保险。如果你厌恶风险,那么选择黄金和保险。

投资:少房产,多黄金

房地产板块的最佳投资期已经过去,今年不建议做此类投资。

黄金和股票相对更值得推荐一些。至于投资途径,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时间允许且个人感兴趣,可以直接研究股票投资;如时间有限,不妨购买一些基金产品,像华夏、嘉实、博时等国内排名前十基金公司的产品都可以考虑。美国低增长,欧洲还是会持续低迷,所以投资外汇风险较大。

我家理财的目的无非两个:我和太太的养老以及孩子的教育经费。孩子这一块,由于并不打算培养孩子出国深造,所以基本花销不会太大,经费都来自于孩子历年的压岁钱,我用这笔钱来投资股市,积累教育资金。

至于养老经费,很多人会选择靠房子养老、买黄金养老、买保险养老,但是我主要是通过股市投资获取养老资金――虽然可能这种方式并不具有普适性。对我来说,股票投资是一个长线的行为,通过19年的股市历练,我能够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另外,我太太是在保险公司工作的,所以商业保险也是我们养老金获取的方式之一。

总体来说,我家的理财产品其实很简单:银行储蓄(活、定期)、保险、股票。其中股票市场投资占据了我70%的资金。我对基金理财产品没有什么喜好,因为我个人更倾向于把资金决定权放在自己手里。当然,如果对一般人来说,理财工具方面基金也可以考虑,但对于女性来说,黄金比基金更适合。

今年是“风满楼”的一年

2012年的经济趋势,简单一句话 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希腊总理为了在国家通过对他的信任动议,明确表示不会进行所谓公投,但这类似的希债和欧债政治和经济消息将陆续出现,金价也将受惠而获得支持。投资者要留意这些因素,对美元将会有所支持,要注意资金在欧元、美元和黄金三者中的流动情况和趋势。文教授指出,经济活动和投资市场最怕的就是这种 “山雨欲来”的格局,它的不确定性拖累着全球的经济和投资市场的表现,在今年 “风满楼”的一年,大家要懂得避开这些风头。

基金和理财产品仍最稳妥

因为2012年经济的不确定性,分散投资是一个中短期的策略,以理财产品为例,股票投资基金仍是值得考虑的,因为国内A股市场已经处在一个相对的低位,再下跌的风险是不大的。但如何在窄幅波动中追逐利润和寻找优质的股票呢?把这个责任交给基金经理好了。

我推荐的第二类理财产品是近半年常见的存款和融资形式的理财产品,产品是以持有票据或以融资借贷方式来组构成。这些理财产品假如是由银行经销的话,年回报率一般在5%、6%左右,由信托公司或基金公司包装的,其宣称的回报可以达10%以上。这些因资金紧张所出现的产品其回报还是具吸引力的,但不能单看这些产品所宣称的回报,因为宣称并非担保,它的投资时间、组构方式和发行人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首先我会购买银行销售的存款型理财产品,让放在银行的存款产生高于存款年利率近一倍的回报,但产品时间不多于6个月,当2012年下半年市场改善时也不会错失机会。

除此以外,会以定投方式买入股票投资基金,面对这一年的股市低迷期,以定投方式买入股票,正好捕捉股市在低位反复时低价平均价的好处。

最后,附带保险的投资产品是任何时候都不可缺的,而且要跟随环境和保障范围做出增购。我会在儿子生日时为他多购买一份人寿保险基金,长期的回报效益可以抵消短期内投资市场的波动。

理财将是黄金与银行信托的天下

在黄金板块,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保值甚至增值方面,原因在于其可以预见的需求量――去年中国的黄金需求总量为750吨,首饰黄金300吨,为历年最高;在欧洲――由于10年内无法解决的经济低落,黄金作为避险资金,也同样被看好。因此,黄金是中长线投资的不错选择。

其次,银行信托产品:全国18个重点省市中,超过40%的富豪热衷此类产品。特点:收益固定、风险较小、投资起点较高(百万级)、时限较短(1-2年)。但需注意信托投资方向,由于房价拐点的出现,房地产板块并不看好。今年3季度开始房地产信托将预计出现承兑压力,如考虑在信托产品方面进行投资,房地产投资需要尽量避免。股权融资类的信托产品相较房地产信托产品更被看好,例如外币理财产品等。

至于A股市场:震荡行情仍将持续,也是受到欧洲经济衰退的影响而无法幸免,将形成需求供给均不充足的状态。

中产家庭要分散投资平衡比例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产家庭,越分散越保险。

黄金:可以取出约10%-20%的资金比例进行投资,推荐建行“投资金条”。黄金需求量保证了其保值能力。

货币基金:建议取5%的资金比例进行投资,推荐“华夏现金”、“广发货币”等银行代销产品。由于其不做债市、股市,所以没有风险(但是收益率不会很高)。同时,做货币基金的资金2、3个工作日即可到账。

基金理财:投入约5万-10万的流动资金,推荐建行“乾元”系列产品,期限从30天到2年不等,民生、兴业银行均有类似产品,收益率差别不大。

篇10

我关心时事吗?

自己平时是否关注时事政策,自己是否经常并能看懂财经新闻。沪深股市是政策市,炒股既要了解大形势(既能正面听,也要能反向听),这都是老股民熟知的常识。政策是决定沪深股市行情的第一重要的因素。如果对这个问题,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具备了入市炒股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你可以把本文继续读下去。

我懂企业经营吗?

自己是否懂得企业经营管理那一套学问,是否懂得企业的投资、财务、生产、营销等等,这些关系到你能不能选到好股票。股神沃伦・巴非特曾说:“我们购买股票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也不是证券分析家。”此言即是在强调股票投资过程中分析企业的重要性,有志于炒股发财的朋友一定要理解这句话的真谛。如果你懂得企业分析,你可以接着看第3个问题。

我了解股史吗?

自己是否对世界股市300年的演进史及中国沪深股市17年的发展史有个大致的了解。古今中外,股票市场没有新鲜事,虽然炒股游戏的花样层出不穷,但其规律是有章可循的。可以说,今天沪深股市上的操作样式早已发生过N次,如果你知道了一些以往股票投资中的案例,就会发展出自己的投资策略。5月30日财政部突然宣布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当天沪深两市成交4100亿元天量。原因无它,买的和卖的都很多,有经验的可以逃顶,无经验的在高处接最后一棒。可见经验是很重要的。

我的心态够好吗?

自己是否有一个悠闲的心态。股市不倒翁杨百万先生总结的炒股成功公式是:七分心态+二分技术+一分运气,这是很有道理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讲,炒股要有“闲钱、闲时间和闲心的三闲境界”,说的是相同的意思,有志于炒股赚钱的朋友要仔细琢磨个中三昧,并提升自己的修为,优化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