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护理诊断范文

时间:2023-04-27 08:2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导尿护理诊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导尿护理诊断

篇1

【关键词】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8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9-0093-02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为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缺陷[1],因此,胰岛素治疗多为目前基本的治疗措施,新近出现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可根据病员的血糖变化规律个体化地设定一个持续的基础输注量及餐前剂量,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最先进和科学的方法,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2]。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迅速有效地降低血糖,从而延缓糖尿病的进程。本研究对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探讨相关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 h内无热量摄入,或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 h血糖≥11.1 mmol/L,或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未使用任何药物,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心肝肾损害、近期激素使用史、精神系统疾患、神经系统疾患、感染等应激情况。筛选对象空腹血糖值≥12 mmol/L,HbA1c≥8.5%,其中男46例,女54例。

1.2 方法

使用型号为MMT-712EWS美国美敦力胰岛素泵,遵医嘱给予甘舒霖R胰岛素置于胰岛素泵内,通过皮下埋植针头,24 h持续输注基础剂量胰岛素和餐时大剂量。采用美国强生公司Onetouch血糖仪,遵医嘱每日测量8次血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凌晨3点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使血糖尽量接近或达到控制目标,治疗观察期共3 d。血糖控制目标值以空腹血糖

2 结果

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3 d后,各点平均血糖值均平稳有效下降,空腹血糖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患者对于这种新的治疗方法缺乏了解,护士应告知患者有研究显示低血糖的发生在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者比多次皮下注射者明显减少约8倍[4],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糖尿病目前治疗的最佳模式,能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降低。口头沟通结束后,第一时间签订胰岛素泵佩戴告知书,再次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关告知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3.2 胰岛素泵的护理

3.2.1 置泵前护理 操作前检查仪器性能是否良好,更换1节新的AAA碱性电池,检查甘舒霖R胰岛素药液的性状及有效期,接着吸取药液,去掉针头,连接输注管,缓慢推注于输注装置中,至管道中充满药液后停止,检查输注装置内有无气泡,安装后遵医嘱设定好胰岛素泵各项参数。

3.2.2 置泵时护理 安装胰岛素泵最好选择在患者需要注射餐前大剂量时[5],齐物品推至床前,嘱患者取平卧或坐位。避开皮肤皱折、瘢痕、妊娠纹等的部位,选好注射部位后,先用75%乙醇消毒两次,面积约10 cm×10 cm,完全待干后,手持事先已备上软管置式插头的助针器,进行皮下植入。用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助针器,将助针器与皮肤成90°,按下开关,针头快速刺入皮下,左右微微旋转取下助针器,左手按住两翼,右手将引导针旋转半圈后缓缓拔出,避免拔针时将皮下软管拉出,以透明无菌贴膜固定,并将外露管道弯曲固定于体表,防止管道折叠、堵塞。根据医嘱调试胰岛素泵,设定完毕后将泵妥善固定于患者外衣口袋内或腰间。嘱患者进餐前通知护士,为其输注餐前大剂量,本组100例患者均顺利安置胰岛素泵。

3.2.3 置泵后护理 护理入员应掌握胰岛素泵常见故障处理、调试和安装方法,并为患者提供指导[6]。在胰岛素泵使用期间,护士应每天检查置泵的部位1~2次,查看是否有红肿、过敏、针头脱出等现象,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给予处理。一般5~7 d更换一次输注软管及针头,应避开上次穿刺部位,本组100例患者进行置泵后,有2例发生输注部位针头脱出。

3.3 血糖监测

在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时,需要尽快调整好胰岛素输注的剂量和模式,通常需要每天多次测定血糖,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低血糖反应,如果出现饥饿感、、出冷汗、心慌、手抖等症状,应及时做好处理。积极做好患者的教育工作,告知低血糖症状的相关表现,嘱备好食物及糖果,指导患者掌握正确有效的自救方法,确保治疗护理安全。

3.4 健康指导

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及饮食护理,是保证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向患者宣传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知识能促进他们选择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7],根据置泵患者文化程度的高低不同,各自需求不同,制定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方案。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给予患者饮食及运动指导,强调饮食应控制总热量,定时、定量;指导患者在戴泵期间的用泵安全。

4 讨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可以尽快使患者的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及时纠正胰岛素抵抗和高糖毒性,能让疲惫的β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本研究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研究提示即使是短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也可以有更多获益,胰岛素泵使用者,输注部位基本固定,避免了胰岛素在不同部位吸收的差异,胰岛素泵注射时胰岛素用量较多次皮下注射时胰岛素用量明显减低,便于胰岛素的吸收,还可避免反复注射的痛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8],同时因为血糖达标时间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疗费用相应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在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773.

[2]胡仁明,赵咏桔,宋怀东,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39.

[3]阳皓,罗涌,杨刚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aspin水平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杂志,2010,26(12):1027-1030.

[4]罗国春,翁建平.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同时需重视低血糖的防治[J].广东医学,2003,24(10):1031-1032.

[5]黄秋红,戴霞,范海萍,等.胰岛素泵使用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

[6]王轶.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J].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20(12):47-48.

[7]孙秋英,宋开兰.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泵应用及相关知识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4):873-874.

篇2

关键词:物理抗菌剂;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尿管护理

留置导尿后尿管护理是临床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其目的是保持会清洁,增加病人舒适度,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研究发现40%医院内感染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而80%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有关[1]。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杀菌有效成分为有机硅季铵盐,广泛用于因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感染创面。《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留置导尿护理指南》强烈推荐使用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进行尿管护理,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我科从2016年3月开始使用JUC长效抗菌材料进行尿管护理,有效降低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舒适度,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同期住院患者679例为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均在3天以上(臆3天者未统计)。观察组761例,其中男性507例,女性254例,年龄(3~93)岁,平均置管天数622天;对照组679例其中男性487例,女性192例,年龄(6~81)岁,平均置管天数884天。两组年龄、性别、留置尿管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传统尿管护理方法:男性患者用棉签蘸2%碘伏溶液擦拭尿道口及尿管自尿道口外段2cm处;女性患者用温水冲洗会,2次/d。122观察组采用指南推荐的护理方法:男性患者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擦洗尿道口后,JUC长效抗菌材料喷于尿道口、尿管自尿道口外段往下2cm、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引流袋排尿口处,每处喷3喷,2次/d。13尿道口清洁度评估标准1度:尿道口及尿管有大量分泌物附着,粘附紧密,必须用纱布或毛巾蘸温水擦拭才能拭去,且费力;2度:尿道口有分泌物附着,但较稀薄,仅用纸巾轻轻擦拭即可拭去;3度:尿道口及尿管无分泌物附着。14尿管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统计使用我院《尿管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及《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抽查10人次,90分合格。

2结果

21伴发症状对照组418例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278例次确诊为术后吸收热者;118例次高热患者中,置管前41例次体温在386益以上,置管后第3天体温386益以上38例次且尿培养有菌生长,占3220%,感染率560%。观察组418例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321例次确诊为术后吸收热者;88例次高热患者中,置管前34例次体温在386益以上,置管后第3天体温386益以上25例次且尿培养有菌生长,占2841%,感染率321%。观察组高热人次、尿路感染人次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清洁度对照组679例,1度82例,2度198例,3度389例;观察组761例,1度0例,2度144例,3度597例。观察组尿道口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3尿管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对照组尿管护理合格率910%,患者满意度890%;观察组尿管护理合格率973%,患者满意度98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选择合适有效的尿管护理材料,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正确留取尿标本,可以及时发现与预防尿路感染。留置导尿时,医护人员遵照诊疗指南[1]进行置管及置管后的护理操作,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风险,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纠纷。JUC长效抗菌材料用于留置尿管护理可督促护士必须先清洁尿道口及尿管处的分泌物,才能将抗菌材料喷于尿道口,增加尿道口的清洁度。JUC长效抗菌材料为喷雾型,使用方便,便于患者带管出院患者掌握居家自我护理能力,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2]。随着优质护理的全面开展,患者住院的感受至关重要,患者舒适度增加了,满意度随之提高;院内感染率的降低可有效减少平均住院日与住院费用,并发症减少,治愈率增加,医生和护士职业成就感增加,满意度自然提高,从不同角度达到了优质护理的目标[3]。

参考文献:

[1]那群英,叶章群,孙颖浩,等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16-622

[2]蓝儒竹,叶章群,李路,等.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防治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1):50-52

篇3

关键词:留置导尿;泌尿系感染;影响因素;护理措施

院内感染近年来成为医院关注的热点问题,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是院内感染中最常见的。因为导尿操作是侵袭操作,尿管对人体是种异物,当尿管导入并长期留置于尿道及膀胱内,可破坏尿路的生理环境及膀胱对致病菌的防御能力[1],膀胱的冲刷作用减弱,导致尿道逆行感染。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及诊断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它一般发生在拔除导尿管48 h内或者留置导尿管后。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等,或者有肾区叩痛、下腹触痛,以及可能会出现发热现象,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

2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的影响因素

2.1导尿管留置的时间长短是影响相关导尿管尿路感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留置导尿感染率与留置时间呈正相关[2]。

2.2更换导尿管频率高,发生率高,应尽量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以避免尿路感染。

2.3导尿管的材料及型号 乳胶导尿管和一般的集尿袋比硅胶管和抗反流集尿袋的病人泌尿系感染率更高。导尿管过粗容易增加患者不适,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高。

2.4集尿装置及其更换频次 密闭式集尿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更换集尿袋时人为因素引起的感染,且不同集尿袋对尿路感染有不同影响。

2.5抗菌药物临床使用 无论是全身用药还是局部用药都会导致耐药菌菌群出现。

2.6导尿管护理质量 如尿液反流、尿管引流不畅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另一重要原因[3]。

2.7患者因素 ①年龄≥60岁。②性别:女性由于其生理构造的原因在临床更易患泌尿系统感染。③患者所患基础疾病的因素、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态。

2.8尿道黏膜屏障损伤[4] ①尿管不能回抽气囊内液体,质量不合格;②尿管尺寸不合适,如太粗造成尿道黏膜机械性损伤;③气囊及尿管没有插入到位,造成气囊卡在尿道膜部压迫黏膜,从而引起黏膜坏死; ④尿管导管的重复,引起尿道黏膜损伤、水肿;⑤尿管自行滑出,尿管气囊漏液,再次损伤尿道黏膜;⑥变换时牵拉气囊,使其变形从而进入尿道,造成黏膜压迫性损伤;⑦在拔管时,由于长期卧床以及长时间留置尿管,尿管及气囊周围积聚尿垢,形成结石而损伤尿道黏膜。

3感染源

3.1内源性 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症状菌尿病人为主。

3.2外源性 ①10~20%病原菌来自于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多发生在24~48 h内;②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尿道感染;③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消毒液等;④尿道口分泌物细菌的滋生;⑤医护人员的手。

4护理措施

4.1置管前护理 ①要避免不必要的导尿留置,必须严格遵照导尿管留置的适应征。②导尿前嘱患者自己先做好外阴清洗。③使用无菌导尿包前需仔细检查,如外包装破损、导尿包过期、潮湿,立即更换导尿包。④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材质和型号的导尿管。近年有使用银合金和抗菌性导尿管者,感染率降低。⑤对导尿管留置的患者,引流装置应当采用密闭式。⑥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的注意事项以及目的和配合要点。

4.2置管时护理 ①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戴无菌手套的程序;②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操作无污染;③按导尿操作要求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用0.5%碘伏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一次只能使用一个棉球,不得重复使用;④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选用无菌剂,避免尿道粘膜损伤。有研究应用0.5%碘伏替代石蜡,并消毒导尿管、尿道口和外阴,菌尿阳性率显著降低[5];⑤导尿管应选择合适的型号(一般女性4~6 cm,男性20~22 cm)和插入深度,插入后,注入无菌水10~15 ml于水囊中并通过轻拉尿管的方式确认尿管稳固,不会脱出,避免损伤尿道;⑥留置尿管过程中,应该注意使患者放松,以便适当配合,同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如出现尿管污染应当重新更换。

4.3置管后护理 ①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②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高于地面10~15 cm距离。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将引流管经大腿上方引出不仅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减少引流管受压、变形、扭曲造成引流不畅;③当尿液满500~700 ml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操作前后或2例患者之间应进行手卫生,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④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留取小量尿标本,应当消毒导尿管远端后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⑤不应当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疑似导尿管阻塞时应更换导尿管,不得冲洗;⑥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尿道口日常护理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2次/d,大便污染者必须及时清洁后进行消毒。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⑦及时评估尿液性状,嘱咐患者多饮水,保证尿量达1500 ml/d以上,尿液澄清;⑧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集尿袋每3 d更换1次,抗反流更换1次/w,如尿液混浊或血性尿液时必须更换尿袋1次/d,注明更换时间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0.1%碘伏消毒尿管与集尿袋接口上下5 cm;⑨患者疑似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更换导尿管前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做好相关记录;⑩掌握拔管时机: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可以提高拔管成功率避免拔管后再次导尿。如剖宫产后产妇腰麻或硬膜外麻醉3~5 h,痛觉感知觉恢复后,2 h定时开管开放1次,使膀胱括约肌充分的扩张与收缩,维持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6]。

4.4拔出尿管后的护理 确保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和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是拔出尿管后的正确指导[7]。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拔管后的护理教育,解释由于尿管得刺激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如尿痛、尿不尽、尿频、尿急等,在1~2 d内这些症状大多消失,同时,为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应鼓励患者通过多饮水,增加排尿次数,从而减轻膀胱刺激症状,若患者出现迁延3 d以上膀胱刺激症状,并伴有寒战及发热,血常规复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则说明有可能发生了继发性感染。此时,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在中国防止导尿管伴随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指南还不完善,而循证的关键就是为每一个医疗、护理行为找到科学的依据,我们一定要按人群的特点"因人施护",最终通过实践探索出符合中国护理特色的指南。

参考文献:

[1]邵国芬.尿道置管患者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3):167.

[2]刘映兰.留置导尿时间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5(10):270-271.

[3]宋林燕.尿管不同引流位置的摆放与泌尿系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914-915.

[4]李友芳.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13(8):120,122.

[5]孟萍,许静.碘伏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护理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3(12):147-150.

篇4

21世纪我国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已经占世界首位。在脑卒中患者中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且是留置导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尿管作为异物影响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从而增加感染的危险,是常见的一种留置导尿并发症。①所以,脑卒中留置导尿患者,如何有效预防医院内尿路感染,已引起许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诊断

1.1 尿路感染发生率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内研究均表明,脑卒中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国内容桂荣等报道②,在尿路机械性操作或有导尿管的患者中约20%~60%的患者有尿路感染,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俞学红等③认为,留置尿管3天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为31%。5天以上感染的几率为74%,长期留置尿管感染的几率几乎为100%。国外的研究数据。④与国内上述研究基本一致。研究证明,女性、老年人、自身慢性疾病都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⑤

1.2 尿路感染诊断依据

参照2001年卫生部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泌尿系统病历学诊断标准,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

2 脑卒中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危害

2.1增加病死率

脑卒中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容易导致持续性菌尿,并有发生严重肾盂肾炎和无症状细菌尿,甚至严重菌血症的危险⑥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导致病死率的增加(25~60%)。⑦

2.2增加住院费用及时间

脑卒中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不仅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增加脑卒中的治疗难度,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据国外文献报道,每发生1次尿路感染将会花费至少600美元。假如并发菌血症将至少花费2800美元,尿路感染导致住院时间的延长,平均延长2.4~10.3d。⑧

3 相关因素

3.1 脑卒中疾病的影响

因脑卒中导致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临床上常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尿失禁,需长期留置导尿这将更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3.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与排泄功能减退,肾脏浓缩能力不足,此外,对糖的重吸收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更多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使糖尿病加重。老年人的膀胱肌肉萎缩,肌层变薄,纤维组织增生使膀胱变小或括约肌松弛容易变小,这些变化,可使老年人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也有的老年人可由于逼尿肌无力或者习惯性便秘、尿路结石等原因,而引起尿潴留,排尿不彻底等症状。还可以由于括约肌收缩无力或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神经的控制能力降低而出现尿失禁,致使泌尿系感染。老年人的输尿管,膀胱容易形成憩室可导致细菌存留,故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3 女性患者的解剖结构

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多由上行感染引起,首先是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长度只有4cm左右,而且尿道括约肌薄弱,细菌很容易从尿道侵入膀胱。其次,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靠得较近,国外有研究证实,大便失禁是长期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94%的尿路感染有大便失禁。⑨

3.4 环境因素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低下,外在环境的污染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⑴空气污染,病室内空气是主要污染来源,探视及陪护人员的活动给消毒带来困难,因而污染病区和病室。⑵护理人员为传染源,大多时脑卒中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护理人员工作量大,而护理人员不能做到一对一护理,护理人员的双手不认真清洗,消毒,成为传播细菌的媒介。⑶床单位的污染,脑卒中患者常因呕吐,大小便失禁,腹泻而使床单位污染,不及时更换也易受细菌感染。⑷外阴的清洁,大小便失禁,患者易污染尿道口,增多的阴道分泌物也易污染尿道外口致尿路感染。

3.5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其他器官的多种疾病,这些病人大部分曾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明显增加,而致人体生理机能改变,而致菌群失调,使交叉感染,条件致病菌,双重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3.6 营养因素

多数脑卒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吞咽困难,应激性溃疡等,病人吞咽功能下降,长期卧床,进流质饮食,这样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蛋白血症,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易导致尿路感染。

4 预防护理措施

4.1 加强基础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的消毒,定时开窗通风,控制家属探视时间及次数,每天用1:500含氯消毒液湿式打扫2次,并进行紫外线消毒。这样可杀灭空气中细菌,杜绝医源性感染。(2)、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位。保持干净、清洁、平整,减少致病菌的侵害。(3)、保持外的清洁,勤换内裤,大便后用干净卫生纸擦拭或用温水清洗,应从前向后,避免污染尿道口。洗涤时所用的盆要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4.2 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1)、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护士的干预来避免不必要的导管安置和限制导管使用时间可减少尿路感染,⑩应加强相关培训,通过教育和实现新知识补充,并用新知识指导实践,⑾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2)、尿管的选择:选择尿管过粗不但易造成剧烈刺激,且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硅胶导尿管,表面光滑、壁薄、柔软、内经相对粗,尿液流速快,不易形成壳垢、难堵塞,对人刺激小,减轻留置导尿管的副作用。⑿目前临床应用较多。(3)、导尿的无菌操作:导尿时无菌操作不正规或消毒不严格均可将尿道口的细菌带入膀胱造成菌尿。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前提,马保侠研究表明,如果将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先后顺序加以改动,先连接气囊导尿管与集尿袋,然后在接常规的顺序进行导尿,更符合无菌操作。⒀(4)、集尿袋更换时间:留置导尿的腔内逆行感染病原菌多来自集尿系统:集尿袋、膀胱冲洗液,为保持密闭性,应尽量减少尿管与集尿袋接头分离。单向活瓣集尿袋具有防止尿液逆流,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的作用。⒁贺彩芳等研究表明,单向活瓣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为宜,普通无菌集尿袋每周更换2次较适宜。⒂(5)、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的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正比。留置导尿时间越长,则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对于脑卒中的部分老年病人,必须留置。(如尿失禁等)也应在不需要时立即拔除。目前留置导尿在老年病人中还常被滥用。我们应根据病情加强评估,提醒医生及时拔除尿管。(6)、留置尿管更换周期: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对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周期进行了研究,高危尿管阻塞患者(PH>0.8)每2周更换1次导尿管。非尿管阻塞患者(PH

5 展望

综上所述,脑卒中留置导尿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给病人带来相当大的痛苦增加了病死率,住院费用及时间。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疾病因素,自身因素,尿管的选择,留置时间,膀胱冲洗、会阴护理,减少大便的感染,保证足够尿量等因素有关。严格掌握留置尿管的指征,尽早拔除是关键,加强留置导尿期间的护理是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环节。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会清洁,选择合适导尿管,加强脑卒中老年患者的支持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鼓励多饮水,均会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但对于,大便失禁留置导尿病人是否需要经常更换尿管,会阴护理的方法和溶液,采取哪种措施能最有效地保持大便失禁患者会清洁,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等,有待于今后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燕,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护理。2007(6)

[2] 容桂荣,张萍萍、郭芳、刘瑞芹、唐桂荣、单向冲洗式气囊导尿管的临床应用与分析2003(10).

[3] 俞学红、任旭东、杜燕导尿与尿路感染分析。1996(6).

[4] oh kawa M.sugata T.Savak M Bacterial and cry stal ad herence to the surfaces of indwelling urethal cethelers 1990(4).

[5] 汤雅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4):76~77.

[6] 钱桐荪 肾脏病学。2001.

[7] Mojtaba M.Yunes p. Mohammad RF Intersive care unit-acquir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 admitted with.sepsis:etiology,risk factors, and patters of antimicrobial resis tarce 2008.

[8] Laupland KB. Iygun DA. Davbies HD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acquiring nosocomial urinary tract in fec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 2002.

[9] Tos hie T,Kiyoko M.Shinobu O Relation ship between cathe ter care and 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t Japanese general hospitals,a prospectional study 2008.

[10] Ellen H.Elpern.Kathryn K r educing use of indwellyin urinary catheters and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2009(6).

[11] imitri MD.Michael AK.James RJ Internel survey of Foley catheter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among Minnesota nurses 2010(1).

[12] 陈绎虹、张惠玲留置硅胶尿管与乳胶尿管患者舒适度比较,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89~2090.

[13] 马保侠,改变导尿管与集尿带连接顺序的应用体会。2006(2).

篇5

[关键词] 护理干预;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c)-0121-03

Study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 to reduc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ZHANG Hong ZHANG Runfang ZHOU Junlin

Department of Urology Surger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Inner Monggol Autonomous Region, Huhhot 01005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ntro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 to reduc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460 patients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with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 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3, and the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23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care interventions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care, these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e number of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clinical satisfaction. Results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87.4%),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95.7%), and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time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rate (73.0%),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62.6%),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patients and discharge time(all P < 0.05).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preven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urological. It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clinically.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dwelling cathet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留置导尿管是一种常见的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也是泌尿外科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的大部分院内感染中尿路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位于第2位,而在泌尿外科住院的患者中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首位[1],其原因是泌尿外科的各种侵入性操作(如术后留置导尿管),使得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增高[2]。尿路感染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又一难题,逐渐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重视[3]。本临床研究选取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泌尿外科的部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比较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460例,所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男221例,女239例,年龄22~68岁,平均(40.0±7.2)岁。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0例,前列腺摘除术84例,膀胱肾脏肿瘤切除术71例,泌尿系结石取出术35例,肾积水、肾切除术或肾盂造瘘术21例,外伤肾修补术19例。对照组230例,前列腺摘除术86例,膀胱肾脏肿瘤切除术69例,泌尿系结石取出术37例,肾积水、肾切除术或肾盂造瘘术20例,外伤肾修补术18例。两组研究病例术前检查均无泌尿系统感染,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两组的基础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原卫生部规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治疗组在留置导尿管前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具体的全面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3.1 术后导尿前干预 为了让患者的心理恐惧降到最低,医护人员应该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使他们明白留置导尿管的意义,让他们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有的患者对疾病认识不了解,或恐惧或烦躁,不配合行导尿术。医护人员应于留置导尿管前向患者或其家属阐明留置尿管的目的以及必要性,使其患者能积极地配合。

1.3.2 留置导尿管时的护理干预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按照留置导尿管操作技术行插管术,操作时需技术轻柔熟练,使患者感到舒适。在行留置导尿管操作之前,需要进行必要术区的清洗与消毒。男性和女性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男性选用较细的导尿管,经充分导尿管后,将导管插入气囊分叉内,注入5~10 mL的生理盐水或空气,使气囊固定在尿道内口上,对尿道、膀胱的刺激性较小,患者的舒适度增加[4]。女性患者选用粗一些的导尿管,一次性注入10~20 mL生理盐水或空气。男、女待导管妥善固定后,正确连接引流袋。

1.3.3 留置尿管后护理干预 留置尿管期间,鼓励患者多次饮水,这样起到了自然冲洗膀胱的作用,告诉患者这是留置尿管期间预防尿路感染最简便、可行、有效的方法,指导患者养成多次饮水的习惯,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4000 mL,保证尿液流出的量和速度,以减轻患者的膀胱刺激征[4]。

1.3.4 拔除尿管时的护理干预处理 当患者自觉有尿意时,应先拔除导尿管,借助已经建立的排尿反射,只需稍加协助便能立即排出尿液。首次成功排尿者应给予鼓励,以后排尿就能顺利进行。也有部分患者不能顺利排尿,家属和护士也要给予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直到能顺利排尿位置。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治疗后,两组的尿路感染率、住院天数、总有效及满意度等。其中总有效=治愈+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测评,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护理干预措施均有效消除了患者的焦虑心理,复发率减少,患者舒适度增加。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8.223,P <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护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的效果,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493,P < 0.05

2.3 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

治疗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上造成泌尿外科术后尿路感染的原因有很多,留置导尿管是主要的因素,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4-15],本研究采取了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460例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干预,降低了尿路感染发生率(治疗组仅0.3%)。其次,护士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主动同患者及家属沟通与交流,阐述护理干预的目的,尽可能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达到一次插管成功避免引起尿路感染。从表1中能看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均有效消除了患者插管时的焦虑心理,使患者舒适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较好且治疗组的满意率达到87.4%。

本研究对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观察,从表2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治愈率达83.5%,总有效率达95.7%。表3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说明护理干预对于预防留置导尿管后,防止尿路感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

护理行为如果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对于提高护理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导尿前适当利用患者休息的时间进行说教和鼓励,说明操作的原因和配合处理的好处,患者即可有效地配合操作,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在置管时要充分考虑男女性别差异,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免导致患者不适,导尿期间要鼓励患者多次饮水,并解释其缘由,这样可以得到患者有效的配合,减轻膀胱的不适。在为患者拔除导尿管时,要有效鼓励患者建立自我排尿的信心,指导患者能顺利排尿。

总体来讲,此次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对预防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减少住院天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相应的临床科室中开展。

[参考文献]

[1] 叶光前.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8(8):621-622.

[2] 康信瑶.泌尿外科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774-4775.

[3] 翟梅青.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48-2249.

[4] 王芬,徐永兰.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0):3883-3884.

[5] 曾秋菊,罗卫芳,何燕平.脑卒中尿失禁患者留置尿管的原因分析[J].广州医药,2011,10(4):75-76.

[6] 王俊,李晋芳,田芬芬.如何做好剖宫产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0):977.

[7] 韦淑龙.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662-1663.

[8] 袁平西,张雪琴.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456.

[9] 黄金平.泌尿外科感染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49.

[10] 何敏.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708-709.

[11] 陈世清,张晓容,唐亚琼,等.绩效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677-690.

[12] 叶惠连.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295-2296.

[13] 丛媛,张淑琴,高欣.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5):1501-1502.

[14] 李娟,陆皓,乔够梅,等.全军泌尿外科护理示范基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48-50.

篇6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  电切术前后  护理 

        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子宫内息肉及粘膜下子宫肌瘤效果较好,减少了患者开腹的疼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        下。

        1  术前护理

        做好术前访视,介绍手术方法、手术及该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使他们解除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同时嘱患者术前要配合病房护士做好肠道和阴道准备。

        1.1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该手术方案的优点,接触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使病人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主动配合治疗,达到预期目标。

        1.2胃肠准备  术前6h禁食、水,术前4h给予清洁灌肠,以免因硬膜外麻醉后造成呕吐使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窒息和因松弛致粪便污染手术台。

        1.3皮肤准备  按手术范围备皮。

        1.4排空膀胱,术前无需留置导尿,但在手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1.5术前用药  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以使病人镇定放松。

        2  做好术中并发症的监护和预防

        2.1静脉空气栓塞  术中若发现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心前区听诊音有水轮音时,表明可能发生了静脉空气栓塞,要立即进行抢救。

        2.2水中毒  水中毒是膨宫掖量过大,水超量吸收所致。当手术时间过长,大量使用膨宫液时,巡回护士应向术者报告灌注量和排出量。术中应注意观察病情,疑有水中毒时,遵医嘱静脉滴注利尿剂和少量高渗盐水,并限制液体入量。

        2.3子宫穿孔  遇到子宫极度前屈、后屈位的患者,在视野局限非直视的条件下,若操作不熟练,用力过猛,偶可致子宫穿孔,患者主要表现烦躁不安、多汗、血压下降、腹胀等。此时应降低膨宫液压力。遵医嘱迅速静脉滴注宫缩素20U、地塞米松10mg。

        3  术后护理

        3.1常规护理,即去枕平卧6h,以免过早抬高头不使脑脊液自穿刺处渗出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头痛。

        3.2观察排尿情况  早期督促、指导和协助患者排尿,确实排尿困难者可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

        3.3及早活动  除高危患者外,术后6h可指导患者床上适当翻身活动,6~8h后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3.4饮食护理  术后可进营养丰富的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5观察阴道出血  对手术创面大、出血多的患者,多在术后放置宫腔气囊导尿管,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8~10ml,起到压迫止血作用。术后要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有大量鲜血流出,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与处理。如无异常一般术后24h撤掉宫腔气囊导尿管。

  3.6会阴处理  术后可用1/1500高锰酸钾或0.1%洗必泰溶液擦洗会阴,每日2次,以免造成置管期间宫腔逆行感染。

        3.7疼痛的护理  术后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嘱患者行放松书多科自行缓解,若不能缓解者可给予镇痛剂。

        4  出院指导

篇7

【关键词】小儿 肠套叠 气钡灌肠 护理

小儿肠套叠多发于婴幼儿,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 气钡灌肠造影是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及复位常用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对2005年10月至2010年收治的45例患儿进行气钡、气灌肠整复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利于提高小儿肠套叠气钡灌肠复位术的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小儿肠套叠中, 年龄6个月~5岁,其中男婴35例,女婴10例,12个月以内27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血便和腹部包块,腹痛常突然发生,呈阵发性,患儿常表现阵发性哭闹,伴有呕吐及果酱样血便,腹部可摸及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压痛的蜡样肿块,多位于右上腹,发病时间为4小时至4天。

1.2术前准备及方法 首先要了解患儿的发病时间(超过48h及精神萎靡不振者应格外小心)、体温、精神及全身情况,大便颜色,临床有无包块及超声检查情况。在急诊室进行清洁灌肠后来放射科,首先要进行胸腹透视,了解胸部情况,腹部肠曲及小肠积气扩张情况,患儿是否存在肠梗阻,梗阻部位及程度,如有机械性肠梗阻征象,提示套叠时间可能超过24h,此时注气压力不应超过90mmHg,注气速度应缓慢,明确诊断后不应强求整复。膈下有无游离气体,要向病人家属讲明检查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说明利害关系,对适应证者方可进行,对看似精神状态差、病人家属要求检查者要请临床医生陪同。

治疗前常规使用解痉(阿托品0.01~0.02mg/kg)、镇静(鲁米那3~5mg/kg),灌肠设备选用远控自动对比造影灌肠及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选定压力4~10KPa。患儿左侧卧位,经插入Foley管,将导管的一端与压力整复器相连,另一端将双腔气囊导管前端涂抹剂,缓慢插入内约8~10cm,然后向气囊内注入约30mL气体使气囊膨胀,堵塞,在X线透视监控下,注入空气或气钡(15%~20%硫酸钡约150mL左右)并随其首端观察,然后缓慢注气加压,观察肠腔充气情况,诊断明确后可采用间歇注气,使压力缓慢增加,切勿骤然增加压力,强行整复,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另外术中可行体外按摩,以减轻蠕动及痉挛,使套入部及鞘部滑动松弛,要温柔细心和耐心,其手法与结肠走行一致,方向与套叠方向相反,如横结肠应从左向右,升结肠应从上向下,回盲部从外向内揉压,切忌用力过大,能帮助整复起到较好的效果。

2 结果

45例患儿中气钡与气灌肠复位一次性成功5例(气钡头经加压后从套叠处一次性达回盲部并进入小肠)。28例经间歇加压辅以腹部按摩成功,其余12例未能复位。在整复前给予解痉镇静药物的25例患儿,复位成功21例。 转贴于

3 讨论

6-12个月往往是幼儿断奶及改变食物的年龄,易引发肠套叠。放射科对小儿肠套叠起到了很重要的诊断与治疗作用,其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避免了手术及术后并发症,节约了费用,有利于患儿顺利恢复健康。

3.1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突出特点是年龄小病情急变化快,因病情需要最好允许父母亲陪护。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耐心细致地做好术前准备及解释工作,机智灵敏,善于在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3.2灌肠管的选择 根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型号的气囊导尿管。当患儿合并肠炎时采取柔软、壁薄口径大的12-16号气囊导尿管,减少对肠壁的刺激。18-22号气囊导尿管管壁有一定的厚度,受压后不易瘪,灌肠时气囊导尿管植入直肠,用50ml注射器将气囊充气40-45ml,堵住,便于加压注气钡,注气钡时速度宜缓慢,避免冲力过大。

3.3注意保暖 气钡复位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通过调节室温或加盖衣被等措施避免患儿受凉而引发感冒等其他疾病。

3.4肠穿孔的观察及护理 加强对患儿的细致观察,发现可疑症状要及时报告医师,行X线平片及透视检查排除肠穿孔后方可进行灌肠。当患儿有严重的小肠结肠炎,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排出褐色腥臭的稀便时应避免插入较硬较粗的灌肠管,防止肠穿孔。如复位不成功或病期超过48小时,怀疑肠坏死或肠穿孔,应行手术治疗。

3.5肠套叠整复成功的标准 气钡到达肠套叠部位时,首端突然停止前行,呈杯口状或钳状充盈缺损,部分病人钡剂进入鞘部与套入部之间则可见到特征性表现呈袖套装平行环状或弹簧装。整复后肠套叠处的杯口状充盈缺损及软组织肿块消失,盲肠位置正常,有钡剂及气体进入小肠,结肠内的压力骤减,扩张度下降,患儿恢复安静。整复成功后应保持结肠内的压力15—20min,以利于套叠局部水肿吸收,不要马上拔掉肛管。复位成功后可根据情况及医嘱给予:抗生素;静脉补液维持营养;纠正酸中毒;有休克者扩容,有贫血可输血等。

4 总结

气钡与气灌肠造影复位术能使大部分肠套叠复位成功,具有较快速、安全、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做好早期护理观察可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愈率。另外进行常规的镇静解痉药物准备,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整复成功率。加强复位术后的饮食护理,让患儿家属从思想上认识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及如何预防肠套叠的复发。

参 考 文 献

篇8

【关键词】 夜间护理;妇产科术后;护理巡视;保留导尿

作者单位:212200江苏省扬中市中医院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妇科诊疗技术也相应提高,各种妇科疾病早发现,早期诊断,早治疗,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异位妊娠等,大都需要手术来解决。导尿术是医疗操作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大中手术及长时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的增多等,剖腹产也增多,这些患者术后多保留导尿,尿管的夜间护理显得犹为重要。现把一些护理体会描述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8月~9月期间在我妇产科就诊 80例患者于2007年同期80例患者做比较,患者年龄最大80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子宫肌瘤25例。剖腹产26例。宫外孕18例,其他妇科手术11例。

1.1 方法 调查工具根据2005年《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护理分册》的要求[1]结合我科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留置导尿患者护理过程质量调查表》该表包括10项内容。①导尿技术是否熟练及规范;②引流装置是否密闭;③引流装置是否清洁;④床单、被服清洁,会护理是否到位;⑤引流袋位置低于膀胱;⑥尿管通畅;⑦定时、正确更换引流袋;⑧定时、正确引液,以训练膀胱功能;⑨患者每日入水量>2500 ml;⑩观察记录到位。

1.2 调查方法 由专职护理部质控人员参加,具有丰富的护理过程管理经验,按我院制定好的《留置导尿患者护理过程质量调查表》进行随机调查,以当时实际情况为准。

1.3 效果评价每项10分,总分100分,每项做不到或不合要求酌情扣分,总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70分以下为差。

2 结果

通过加强夜班护士勤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患者留置尿管并发症减少,满意度提高,达到99.3%,同比2007年88%见表1。

3 讨论

分级护理制度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了指南,对提高我国的护理水平起到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3],重视夜间巡视,这一点对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尤为重要,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保留导尿的依从性,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操作,严守操作规程。用细心、耐心、同情心来对待每一个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4 体会

由于带管日常生活不便,往往出现焦虑、烦躁,在夜间患者付交感神经兴奋,生物钟的影响,更容易在睡梦中出现拔管、脱管、塞管发生。及时给患者提供相应教育和指导,增加护患沟通,应重视几个问题的宣教:①饮水的重要性。鼓励患者饮水达到“机械内冲洗”的作用;②引流袋的位置及的方法。对接尿袋的更换频率,没有明确的规定[2],有研究表明频繁更换引流袋使尿道密闭系统开放,增加感染机会,同时,加大护士的工作量,增加了一次性引流袋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成本,增加了环境感染机会。因此持引流系统密闭(如避免频繁更换引流袋)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4];③保持床单位、衣物、皮肤清洁的重要性;④异常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如尿液颜色或混浊度、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为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⑤会阴的温水冲洗也有研究认为消毒尿道口使用0.01%新洁尔灭后再加氯霉素眼药水效果优于单纯使用0.01%新洁尔灭[5]。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夜班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内容对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及心理疏导必不可少,及时巡视病房,尤其对妇产科术后有保留导尿患者,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激发患者的主动能动性,配合医护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提高保留导尿的有效率,值得我们临床护士推广。

表1

项目2007年8月~9月2008年8月~9月

导尿技术成熟度100100

引流装置是否密闭9599

引流装置是否清洁8098

床单、被服是否清洁会护理8096

引流袋位置低于膀胱100100

尿管通畅91100

定时、正确更换引流袋90100

定时正确引液,以训练膀胱功能96100

患者每日饮水>2500 ml50100

观察记录到位98100

合格率(%)8899.3

参 考 文 献

[1] 齐学进,陈琪福,姚磊,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9-50.

[2] 吴军玲,李红.循证护理在评价集尿袋更换时间中的应用.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4):482.

[3] 刘义兰.对分级护理制的商榷.护理学杂志,2006,21(23):44-45.

篇9

[关键词]骨盆骨折;并发症;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097-02

骨盆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可分为稳定骨折和不稳定骨折,稳定骨折一般只卧床休息便可以痊愈,而不稳定骨折多由较大的直接暴力造成,骨盆左、右侧面或前、后面被车辆或倒塌重物挤压是最常见的致伤原因,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半数以上不稳定骨折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膀胱、尿道、会和直肠损伤及腹腔内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现将我科对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了45例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其中男38例,女7例;年龄15~76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2例,高处坠落伤10例,压砸伤3例。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中失血性休克20例(其中腹膜后血肿3例),合并膀胱损伤1例,尿道损伤7例,会阴撕裂伤5例,直肠损伤2例,腹腔内脏器损伤10例。通过绝对卧床休息,制动,镇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注重并发症的观察、治疗和护理。45例中除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都得到有效救治。

2护理

2.1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骨盆骨折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合并大出血并致休克,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唯一桥梁。快速建立2条或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根据补液原则有计划地按时按量补充晶体液、胶体液、全血或代血浆。必要时进行加压输液或输血,以迅速扩充血容量。选择静脉时,尽可能采用上肢静脉输液,因为上肢静脉离心脏近,穿刺率高,能争取时间,且粉碎性骨盆骨折的患者,其盆腔软组织挫伤严重,盆腔静脉输液可遇输液不畅,液体在盆腔外渗,加重患者肿胀等缺点。严重骨盆骨折应常规留置导尿管,既可以了解有无泌尿系损伤,又可以准确记录尿量以指导抗休克治疗。本组20例失血休克的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后18例休克得到纠正,2例因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2出血及腹膜后血肿的观察

骨盆内有丰富的血管,骨盆各骨多为松质骨,骨折可引起广泛出血。血液沿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蔓延或腹膜后脏器、血管损伤均可形成腹膜后血肿。当出现腰部血肿及瘀斑、腹痛、腹胀、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蠕动减弱等腹膜刺激征时,应考虑腹膜后血肿形成。本组2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有3例经B超、腹腔穿刺及病情观察确诊为腹膜后血肿,予及时对症处理,并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

2.3膀胱及尿道损伤的护理

膀胱及尿道损伤是骨盆前环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本组8例患者中膀胱损伤1例,尿道损伤7例,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道口有血溢出,会青紫肿胀及下腹胀痛等,因此,早期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不仅有利于诊断,而且有利于损伤尿道的修复。插尿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勿强行插入以免加重尿道损伤。若导尿管插入深度已达膀胱,但无尿液排出或只有少许血尿,多为膀胱有损伤,经导尿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若排出量减少,可考虑有膀胱破裂的可能。

2.4腹腔内脏损伤的观察

腹腔内脏损伤,分实质性和空腔脏器损伤2种。实质性脏器损伤为肝肾与脾破裂,表现为腹痛与失血性休克:空腔脏器损伤可见肠破裂穿孔,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因为骨盆骨折伤情较严重而掩盖了腹腔脏器损伤的表现,容易造成误诊,护士应注意观察,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详细进行身体评估,以协助鉴别诊断是腹腔内实质性和空腔脏器损伤,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

2.5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多因工作不慎、意外事故所致。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患者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情绪悲观、担忧今后是否留残。患者抢救时,护士以娴熟的抢救技术和恰当的心理支持,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耐心开导,安慰体贴伤员,必要时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共同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6骨盆骨折患者的一般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因骨盆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躯体制动,尽可能减少搬动,以免引起反复出血。卧床期间,必须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整洁、干燥,皮肤清洁,避免局部受压,可在骨突处垫上棉圈,定时按摩骨突处,预防压疮的发生。科学地指导功能锻炼,定时拍背协助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合理安排营养饮食,鼓励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用便盆时动作轻柔,防止尾骶部皮肤擦伤。

篇10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通过影像学方法确定冠状动脉有无病变以及为冠心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可 靠依据的介入性诊断技术。通过对248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探讨 术前、术后护理要点,不断总结出了一套护理程序,取得了一定经验,更好地避免冠状动脉 急性闭塞以及腹膜后血肿和脑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冠 状动脉造影是近年来开展的对冠心病进行诊断的技术。此项技术操作有两种途径,一为股动 脉穿刺;二为桡动脉穿刺。经股动脉穿刺途径由于下肢制动时间长,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高 ,长期卧床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生活不便,可能引起诸多并发症。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 9年3月成功地对248例病人经股动脉穿刺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积 累了很多经验,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48例患者中,男137例,女111例,年龄在32~7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248例,其中心绞痛18 7例,心肌梗塞61例。 方法:确定穿刺部位后,常规消毒皮肤,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行Seld inger法经右股动脉穿刺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常规连接心电监护。

2 结果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对248例病人实行手术均获成功。在248例病人中,左主干病变8例,左前 降支73例,左回旋支病变58例,右冠状动脉病变54例,左前降支加右冠状动脉病变20例,左 前降支加左回旋支病变18例,左前降支加左旋支加右冠状动脉病变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者8例。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和指导

①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准备,与之沟通,简要 介绍手术的目的 ,手术过程,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轻微不适及指导患者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征得患者及 家属的同意。②手术前1日或手术当日给予手术区皮肤准备,剃除双侧腹股沟和会毛发 ,以防术中污染,术后发生感染。③术前晚口服或肌注镇静剂,以保证睡眠,练习用力咳嗽 ,以利术中促进造影剂的排出。④由于术后卧床时间长,应在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以防术 后补液,患者排尿不畅而发生排尿困难。⑤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 ,凝血功能,免疫八项,心电图,心彩超。⑥术前碘过敏试验,足背动脉标记。⑦手术当日 正常进食,但不能过饱。

3.2 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术后必须住进CCU病房,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严密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患者,术后3h拨除动脉鞘管,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5 ~30min, 采用绷带“8”字法 加压包扎,1.5 kg沙袋持续压迫12h,穿刺侧肢体平伸1 2~24h,避免弯曲,指导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 出血,血肿及肢体血运情况[1]。②给予补液:补液治疗可以促进体内造影剂的排 出,以 免造成肾脏的损害,补液量1000~1500ml,患者可通过饮水补液,同时给予静脉补液。静脉 补液时,调整好滴数,尤其对于心功能差的病人,补液速度不宜太快,30~40滴/分为宜, 防 止心衰发生。③急性血管闭塞的护理:急性血管闭塞是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1例 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急诊PTCA后出现。病人表现持续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血压下降,心电图 表现ST段改变等急性血管闭塞表现,遵医嘱立即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后缓解,并给予严密的 观察: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术后出现的心绞痛立即描记心电图,并与术前的心电图比 较,及时发现异常变化,给予止痛、镇静治疗;术后要密切监测血压,发现血压下降要查明 原因。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④观察出血倾向:患者返回病房,要严 密观察穿刺处出血情况,有无出血及血肿,倾听病人的主诉,如患者出现腹痛及穿刺处胀痛 ,应立即查看,观察生命体征,以防腹腔内和腹膜后大出血及发生出血性休克和动脉栓塞并 发症。⑤避免血栓形成: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下肢的皮色、皮温及有无肿胀。有些 患者加压包扎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造成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形成。术前与术后要测量下肢 的周径,以作比较。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有无不明原因的相关部位的疼痛,尽早给予处理 。⑥排尿困难是术后病人常遇到的问题:老年男性患者多合并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 。本组出现排尿困难48例,鼓励患者多饮水,术后6~8h内饮水1000ml~2000ml,以促进 造影剂的排泄。股动脉穿刺患者,容易发生尿潴留,若出现尿潴留,及时诱导排尿,必要时 给予导尿。主要原困是术后卧床,患者制动,排尿姿势改变,术前未进行床上排尿训练,致 术后排尿困难。给予诱导排尿仍不能正常排尿者,给予留置导尿。对于老年男性,导尿时动 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另外,对于烦燥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防止导尿管脱 出,造成尿道粘膜损伤。本组有12例烦燥不安病人留置导尿,经过专人守护,精心护理,及 时拔除导尿管,避免了尿道粘膜的损伤。⑦心理疏导:手术是病人的一种严重心理应激源, 可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和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给术后的康复造成影响。针对此类病人要与 他们多交流、沟通,向病人和家属宣解术后应注意的事项,从而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消除顾 虑和恐惧心理,及早康复。

4 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当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对一些心前区疼痛而不能确诊者采用冠状动脉造 影,可以明确诊断,从而做进一步治疗。通过对248例病人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排 除冠心病者8例,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心理问题。但是,冠状动脉造影给病人带来心理和 身体上的不适,只要我们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精心护理,就可以减少因术后卧床给患者带来 的腰背酸痛及入睡困难,可以避免术后出血及血肿,动静脉血栓的形成以及脑栓塞和肺栓塞 等并发症的发生。冠心病介入治疗首选经股动脉途径,随着心导管器械的小型化,国内外开 始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的入径,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可减少周围血管并 发症等优点[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