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工作评价范文

时间:2023-04-26 08:1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习工作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习工作评价

篇1

实习可以让你提前体会教师的辛苦,在实习过程中你可以收获到许多的经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教师实习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教师实习工作自我评价范文一:从今年9月初开始我进行教育实习工作,在实习中,在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我积极且负责任的完成我的授课内容。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首先,在我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里所没有经历过,没有学过的东西,以前总认为自己的有很强的亲和力,做每件事都很自信。但在一次讲课中,我用讲授法并结合实际的事例给学生上新课,刚开始学生还听得津津有味的,可到后面有部分学生已经听得有气无力了。学生何以如此呢?仔细分析了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课堂应该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自己认真总结过后,不断的改进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认识到本班学生对讨论活动比较感兴趣,在之后的上课之中,就改进了教学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相关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我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其次,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作为一名教师,我在考虑问题时,做到了细心全面,并且要切合实际的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的眼神、表情、语速等等都很恰当。

最后,认真总结老师及学生给我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的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的提到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在这次实习期间,考虑到我所实习的班级是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波动很大,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作为任课教师,我同样有责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而由于学校管理的要求,每天晚上都要上自习,且他们都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同时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很少有机会上讲台去锻炼自己,鉴于此,我就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试讲,并作相应的指导点评。很多学生在经历了这次试讲过后,不管是在课堂的回答问题还是在课堂上的讨论活动,以及他们站在讲台上的发言,都变得更加的自然而自信。可以说在这短短的实习期间,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这大约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虽然不能说实习能改变我的全部,但至少在经历实习之后,我变得更加的稳重和冷静。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

教师实习工作自我评价范文二:近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已经结束了,这短短的一个多月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体会到了一个作为老师的责任。同时,也使我的教学理论变成为教学实践,使虚拟的教学变成为真正的教学。

刚来到学校,首先是对实习学校有初步的了解,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基本作息有所了解。其次是对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初步了解,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情况(通过班主任或班委或直接到班上去了解)。其次是听课。现在的听课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听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再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程度备课,试讲。做好上讲台的准备。经过几天的准备,终于把我的第一节课备出来了,并且通过了指导老师的审阅,可是在试讲并不成功,因为教学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合理地教学,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说,并没有把知识点讲清楚。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学习,多多向人请教,在老师的指导下,并在听了同类课程的公开课之后,修改自己的课件和教案,终于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准备走上课堂。经过一周的备课之后,开始走上讲台。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由于讲课太快,没有给学生留下作笔记的时间;由于讲课不熟练,上课时没有好好关注学生,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讲到重要内容时候要留下时间给学生作笔记,上课要多关注学生,对于不专心的学生要注意提醒,并且还指出了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的很多细节问题。每一节课指导老师都认真地听我讲课,并且提出了很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宝贵意见。每节课结束,我都根据老师的建议修改课件和教案,不断地完善。

教师实习工作自我评价范文三:实习让我迈出了教师生涯的第一步,同时也让我初次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的酸甜苦辣。好多好多的第一次,无数个深刻的记忆!

在实习中,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外,还必须积极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成功。针对我实习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必须尽量使课堂生动活泼,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多与学生互动,比如尽量多抽取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尽管有些问题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另外,在试教过程中,要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否则,教师就不可能成为指导者和助学者。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兴趣以后,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爱上数学课,让学生自愿去学。这就是在例会上,校长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欲”,那就是想学习的欲望!

在真正课堂教学中,毕竟是第一次站在真正的讲台上面对那么学生,总免不了紧张,而且经常在讲课过程中忘记下一步该说什么。尽管在课下我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准备,认真写教案,查资料,讲课以后,我才发现,教案与课堂的差异那么大,教案毕竟是死的,课堂上,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可能一样,你也不可能说谁对谁不对。在教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影响你,改变你的观点。但是很幸运的是大部分学生还是非常认真,也都非常配合,给我鼓励,我也慢慢克服了紧张的情绪,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技巧,上网查阅资料,冷静地投入到教学中,一步一步进步,真正去面对这些如饥似渴的眼睛。在这段日子里,我除了上好我的课,还抽时间去听不同数学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所以我在实习当中,既是老师又是学生。

在实习班主任的过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不易,尤其是担任职高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很琐碎,很繁杂。由于初中年级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在生活和学习,纪律等方面都需要班主任像父母一样仔细地去叮咛,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教好自己的那门功课外,更要增加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果课前纪律工作,办理板报,班主任讲话等等。最重要的一点事班主任还担任了思想品德工作课程的老师和家长的联络。在担任初中年级实习班主任的过程中,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没受过什么挫折,吃过什么苦,心灵都还比较脆弱,但又较早接触网络文化,思想比较早熟,因此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必须要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对于特别顽皮的学生,更要采取好的态度来教育,因为你态度越是强硬,他也许还更反叛,另外,我还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跟学生交流一些网络上健康新奇的东西,让学生信任老师,才会多与老师谈心,师生间敞开心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实习期间的一些评价,实习以后并不是就说明我们就可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它只是说我们初步具备了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有待巩固和加强。我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关系到我们工作本身,还有一名作为人名教师的社会责任:传道授业解惑。实习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经历,收获了指导老师的关爱和教诲,同时更收获了学生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在此,我想对你们说一句“谢谢你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2

关键词:架线作业,施工管理,技术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施工员工根据方案、进度计划、安全施工、质量标准等方面在现场所进行的监督、测量、根据施工情况编写日志、汇报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这些内容可以归纳为施工管理。

1、架线作业方式分析

就目前的架线工程施工而言,其按照放线方式可以分为拖地式展放和张力式展放两种。在目前的架线工程项目中,张力式展放架线应用众多,因此本文就张力式展放架线作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张力式展放架线是通过在架线作业中利用牵引机、张力机等相关机械来进行导线的摆放,导地线的连接,使得在工程项目中能够在展开放样的过程中离开地面和相关障碍物的情况下进行直接施工。这种方法在目前的电力企业中最为常见,由于其在施工中张力架线具有着导线、架空地线都是在架空的状态下进行的,以施工段作为架线施工的主要单元来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这种工作方法和施工流程不受设计耐张端的限制,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直接采用施工架线方式和直线塔作为施工段的起止位置。

2、具体架线作业施工管理

2.1 开工准备

一般在工程施工之前,开工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常开工准备工作都是有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的,是结合参与建设的各方统一召开会议讨论并制定相关的施工准备工作。通过在会议中统筹建设方案要点、确立建设任务、明确建设责任和制定出相关的施工细节和要点。通常情况下,开工准备工作都是一项超前考虑模式,同时在准备工作中存在着部署周密、科学和切实的要求,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能够按照预计目标完成。一般在施工方案确定之后,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交底工作,并且在施工实际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策略。由于架线工程是一项建设范围广、投入资金大、施工点分布较为复杂的施工模式,因此在开工之前要对各施工要点进行综合分段和处理,并且要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进行监控。在管理工作中,主要是针对工程现场安全、质量和进度管理工作,从而做好相应的部署,也为提高应急能力做好相关准备。同时在工程开工之前,有建设单位组织试点作业,并对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制定进行全面点评,进而有效的统一工程管理思路和方法。

2.2 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是新世纪各行业工程项目中都不可忽视的重点之一。在各项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涵盖了工程作业中所有环节,如施工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各环节。我国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在生产中加大生产安全管理、员工生命安全以及施工财产安全,同时更是制定出了多项安全管理规范和调理。就目前的电力工程施工而言,由于架线工程本身就是一项事故风险较高的行业之一,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大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毋庸置疑的责任。在目前的电力工程项目中,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程施工方针已经贯穿于施工各阶段,同时还在工作之中制定出了相关的施工安全计划,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和安全管理目标,进而将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到工程实处。在电力架线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离不开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施工意识和知识是防止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对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进行严格考核,并适时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2.3成本管理

增加收入、减少成本就能使利润增加。竞标投资价固定,因此项目收入也相对固定,但是以实际情况来看,每个项目的情况各有差异,因而需要区别对待。如果要想项目收入增加,首先,必须详细审阅项目合同,掌握其中的包干项、可调项,做好资料的收集并将其整理和完善。其次,审查设计文件,了解工程的数量,及时发现文件中差、漏、改,完善各类必要手续。再次,项目施工过程中会有设计变更的发生,根据情况可以将其分类,但不管是哪一类整理收集资料,完善、签证都不可或缺。在保证质量、安全、工期的前提下要做到将收入最大化,而成本尽量最小化。建立考核制度,以项目经理针对施工管理的过程控制作为基础,加强项目的成本管理,以实现项目计划成本的程度来考核项目。

2.4全面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全面控制的实质内容,这其中包括责任网络、班组经济核算,所以就有建立管理措施的必要,以便调动全员积极参与。例如财务报表的管理制度、成本节约奖惩管理制度和物资管理制度。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与否,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项目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和人人平等,真正的实现全面成本控制。

2.5目标管理

首先,成本控制应该制定一个目标。保证目标的合理性,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难以保证质量,目标成本要与实际成本差别不大。目标管理要采取动态控制,组建项目力求有始有终,项目成本应该贯穿实施项目的始终。施工开始前,结合合理成本控制的目标;施工时,及时发现和矫正其偏差,实时控制成本目标;施工后进行总结、分析,掌控成本控制情况。

2.6责、权、利相结合

成本控制是项目经理及各个部门的责任,他们同时享有控制权,例如采购、奖惩等权力,以及定期检查和考评各部门的业绩,并且据相关制度,进行奖罚。项目经理当然也要接受上级管理单位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再根据结果进行奖惩,树立“比节约、比效益、比质量”的良好工作氛围。成本控制要想收到预期效果,那就只有做到责、权、利互相结合。

2.7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标示了企业形象,精品名牌工程要注重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细节。要赢得市场就要干好现场,这就要依靠管理人员把好质量关、加强技术指导、推广新技术、掌控现场秩序。

3、项目质量的控制

3.1 项目管理中最基本最困难的就是对人的管理

众所周知,人有思想、有情绪,而且因人而异,这造成对人的管理困难。为了做好人的管理首先就要选对人、用对人,尽量做到各尽其才,甚至一人多能,有效节约项目成本。其次,绩效评估是一种能够有效调动员工能动性的方法。绩效评估的奖励和惩罚必须要真实、公平和公开,否则会适得其反。

3.2 材料控制

材料进行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首先要进行材料的采购和运输、使用和存储等全面控制。保证施工项目材料经济合理,减少损耗是材料控制的基本目的。根据施工合同要求,要经济合理地购买材料,所谓“货比三家”,就是材料采购应该坚持的买卖原则。除此之外材料的送检以及验收、不合格与合格的区分、登记跟踪等工作也需要被重视,以便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保证施工过程优良的质量。

3.3机械设备控制

机械设备的选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不仅要求质量、数量、型号、使用期限,还需要日常保养和管理,不允许破损、不合格机械违规的使用。机械设备的好坏间接影响项目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所以在选配机械设备时要格外谨慎。

结束语

现代工程架线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应以施工技术导则为基础、以施工方案为重点,利用完善的管理体系开展这一管理工作,为架线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其次,我要对我的实习做以下鉴定:

1、工作态度积极

在工作中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做到主动学习,我努力克服惰性,没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2、基本礼仪

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不大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平时我多学习,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专家请教。

3、工作时追求完美

在工作中,我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马虎,严谨认真是我时刻牢记的。

4、积极参与公司活动

虽然我只是公司的实习生,但公司对待我并不见外,无论是各种待遇,还是集体活动,我和员工享受一样的待遇。活动中我能为公司进我的一份力量。

篇4

关键词:财务能力 评价 公路工程 招标 作用

前言:

随着我国公共事业的兴起,各种公路的建设成为较为普遍的项目。在该类项目中,对于招标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是即为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如地方保护主义、人际关系、观念偏差、审核制度缺陷、审核技术水平等原因,使得招标工作无法做到公平公证,审核工作重点往往集中于施工经验、过往业绩、人力资源配置、人员技能素质、机械设备等,该情况对于招标企业的审核是有失偏颇的。资格预审及投标文件审核时,需要对投标单位的财务能力、技术实力及施工经验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判断[1]。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业主处于保障施工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会选择综合实力最强大的承包商进行。对于该承包商财务能力的审核是较为重要的项目。

1.财务能力对于公路工程招标与意义

公路工程项目的设立到竣工需要经过许多的环节及流程,如设立项目时需要对工程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竣工验收等,其中的各种因素均涉及到财务方面的内容,而资金的缺乏会直接导致工程进度的延误、材料质量低下、偷工减料的概率上升,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工程项目的投产使用及其经济效益。对于承包商财务能力的科学真实的评价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其也是属于施工的风险进行预先控制。

2.财务能力评价在公路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2.1货币资金审核

货币资金是企业中活动性极强的流动资产,其也是企业活动最直接的表现。该项指标标志着施工单位在短期内对债务进行偿还能力。拥有足够的资金的投标单位相对支付能力更强,因此不会出现施前或者施工后一段时间内即向业主预支大量工程款,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工程周期超时的情况。对该项指标的评价,可以将招标企业近几年的的货币资金的剩余资金及银行近期存款分为若干等级,进行详细的评估[2]。

2.2收入情况

投标企业通过合法的经营而得到工程收入状况,是企业获得收益的规模及应力能力,也是该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工程的施工能力的主要标志。该收入情况是企业经营状态的指针,该收入也为企业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及后劲。因此可以根据企业的审计报告对该项目进行考核,对于其中的编制项目进行仔细分析,并检查是否存在坏账、死账、虚账等情况,并将收入金额分为若干等级,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审核[3]。

2.3运营资金

企业的运营资金是流动资产在偿还债务后的余额,其也属于投标单位在短期内对于债务的支付能力,可以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内资金周围状况,并综合考察库存货品款项及尚未收回的货款,因此也能作为投标企业的财务的重要标志,并配合企业的年审报告,一同作为考核及评审指标。将最近三年左右的运营资金数额分为若干等级进行评价。

2.4信贷实力

银行在投标单位中标以后为其提供的资金信贷的额度及时企业的信贷实力,该能力使得其对于各类资金风险的把控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为其在施工中的各项消耗均提供了较大的后劲支持。为该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需为综合实力较为雄厚的银行。将该信贷额度分为若干等级,进行准确的评价处理。在进行该项审核评价时,还需要参考其他资料,如会计信息、财务报表,并注意该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效性。

3.总结

现代企业的制度规范中,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要考量指标也可以引申到财务管理方面,是项目到的资金消耗得到更多的回报,充分实现其价值。该类工程中也存在许多类型的风险、如工期风险、质量风险等,如果该类项目是属于国际融资项目,则还存在金融风险,如利率风险、外汇结算风险,而财务能力对于该类风险具有一定的掌控作用,将该类风险的概率减少到最低值,从而保障施工的进度或施工质量[4]。因此对于招标单位的财务能力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施工质量有效把关。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不能仅仅偏重于施工技术因素及经验因素,而需要对财务能力予以应有的重视,综合考察、全面分析,才能是审核工作从根本上做到公平公正,优选承包商,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晓彬.浅议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中心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09(07):56-27.

[2]屈哲.论财务能力评价在公路工程招标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06):149-150.

篇5

论文关键词: 高校教师; 工作特点; 绩效评价

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绩效为对象的评价活动,对教师评价的研究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查尔斯博比特把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将教师的教学活动纳入到一种程式化的规范体系中来。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往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完全按照企业流水线标准设计的管理模式是对高校教学工作管理的简单化处理,过分依赖此类评价手段则会一方面难以维持或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教师本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随着公众对教育关注程度和对高校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近年来我国也在高校管理中引入教师评价机制并逐步加以推广。实践表明,作为实施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以教师业绩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对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表现出许多未尽人意之处。教师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

(一) 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深学问、孕育高新技术的文化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教学中往往要对许多尚无定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大学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还需要教师具备相当的科研、学术水平作为支撑。大学教师如果无能于学术研究,无法使教学过程带有研究性质,那么传授的知识也必定是僵死的,体现不出鲜明的科学追求精神,也就无法进入高水平的教学境界。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具有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从而使教学工作充满活力。科研是大学教师创造性最为集中的表现,大学教师只有了解和把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才能自觉地探索新知识、创造新技艺,形成丰厚的教学底蕴,为社会服务创造条件。因此,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不断推出新的劳动成果、增添新的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劳动。

(二)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成人。由于学生的来源、经历和年龄不同,生理、心理发展及知识水平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而高校教师的工作对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教师要遵循高校学生成长的规律去教育和影响学生,不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传授知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手段、方法和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更复杂,因为要想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并投入充足的时间,还要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通。可见,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立的科研能力,还必须具备与教学有关的多种能力,如分析钻研教材的能力、对学生心理的把握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思想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的能力等。

(三) 教师劳动成果具有部分隐蔽性

如果将人才比作产品,那么大学教师就是产品的制造者,其工作任务就是生产加工这种特殊产品。因此,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是以一种潜在的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的,要界定某一位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相当困难的。学生质量如何,需要在工作若干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可见,教师的劳动成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滞后性,评定教师的劳动成果既要考虑现实的教学效果,又要考虑可能发生的潜在效果和社会效益。此外,大学教师的工作不是局限于校内,他们没有明确的工作和休闲的时间界限,一些敬业的教师往往是全天候工作的。因为教师的思路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中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教师劳动中的创造性灵感也往往具有较强的偶然性。因此,大学教师工作的努力程度、成果及价值都不能简单地采用量化评价方法,对教师工作的管理也不能简单地运用指纹签到等手段。

二、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评价内容和标准未能全面反映高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绩效评价的内容应全面反映高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因为教师评价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教师评价的质量。完整的教师评价应包括绩效评价、能力评价、态度评价和潜能评价等方面。事实表明,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大体上是以教师教学的绩效,尤其是以课堂教学技能、效果以及科研成果的数量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尽管对这些内容加以评价简便易行,但它们都属于任务绩效的范畴,即高校教师的职责范围所规定应该完成的工作或任务,因此通常只能体现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外在显性结果,而无法反映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期付诸的心血和努力。这种评价体系将评价内容和标准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使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无法获得应有的认可和肯定,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动力和自身潜能的发挥。

(二) 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

教师评价是评价者对教师工作进行的评判,它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因此,评价者的价值观念、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职业道德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在目前对高校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主要由学校的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和学生等组成。部分评价者(如学生)并不一定具备评价所需的专门素质或者完全知晓调查和评价的真实意义,他们有时会凭借主观感觉或印象,根据个人的偏好和经历等,通过有限渠道获取的相对片面、表面化的信息对教师作出评价,从而使评价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大打折扣。为了取得较为理想的评价结果,教师一方面会更加顺从于评价指标及对这些指标加以考核的行政机构;另一方面则会相应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因为“一个教师是否受学生的欢迎,同教学的本质无多大的关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一门科学,学生认为教师教学中的不足,可能是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和没有以长远的观点考虑问题,或是他们只是追求快乐的原则。这种评价方式带来的最直接的负面作用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

(三) 评价过程和结果对高校教师的长远发展的作用有限

按照功能和作用的不同,评价可以分为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指在某项活动告一段落时,对个体工作最终成果或成就作出的价值判断;诊断性评价指在某项活动开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作出的鉴定;形成性评价指在活动过程中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实现而进行的评价。目前的高校教师评价主要是根据教师个人过去的工作表现判断其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作为奖惩、晋升以及是否聘任的主要依据。这种评价一般是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是一种终结的、行政性的评价,注重的是评价管理职能的实现,强调高校工作目标的完成以及对高校教师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但也忽视了评价促进教师持续成长与发展的功能,没有考虑对教师产生发展专业的动机和需求的激励和引导,因而容易损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压抑教师潜能的发挥并扼杀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评价反馈是当前高校教师评价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被评教师往往只知道评价的最后等级或成绩,却并不知晓这种结果所代表的真实含义,也不清楚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所在。由于缺乏积极的结果反馈,高校教师难以有机会了解学校组织期望与自身表现的拟合程度,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于评价结果的看法、意见以及进行必要的申辩或补充,这是广大高校教师在评价中表现出不安、疑虑、恐惧甚至排斥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改进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思路与建议

教师的工作不同于企业生产,其周期长、创造成分高、复杂性鲜明等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成果的非同质性及成果鉴定的复杂性。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应当依据这些特点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 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本就是把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并通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获得学校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学校的发展。因此,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学校应制定自主发展的规划,并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教师发展为本,意味着对教师的评价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评价,而是把唤醒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作为实施评价的前提条件。按照这样的要求,学校应创设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参与并接受评价、寻求发展不是迫于行政管理的压力,而是源于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教师在自我发展需求的驱动下,需要并主动寻求外在的支持和帮助。这样,评价就成为一种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服务、指导和帮助。从本质上看,发展性教师评价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和教育功能,改变教师个人发展长期以来处于自发的盲目状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并不是简单地给教师一个评价结论,而是从诊断教师的教育行为入手,引导教师对自身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和分析,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不足和发展的潜力,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二) 优化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教师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因此绩效评价不能照搬照抄一般企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而应根据教师工作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影响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背景因素非常复杂。因此,高校教师评价的内容应尽可能涵盖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多种因素,将教师影响学生发展的潜在的不易观察和量化的因素,如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程度、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合作精神与行为等,以及影响教学效果的背景因素,如课程性质和特征、学科特点、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和对学习效果的预期、学生年级以及班级规模、学生的性别与年龄、教师的职称与年龄、教学条件和教材选用等都纳入评价视野,并在评价指标体系设定时,在共性指标内容的框架内选取若干有价值的教师个性要求,以使评价更符合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协作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形成,也能鼓励教师重视整个教学过程中职责的履行,重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此外,在高校教师评价中应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定性评价方式更容易结合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更能体现对教师的需要、情感、价值和志趣的关注,也更有利于将教师工作放在特定的环境与生活背景下去理解,准确把握教师工作实践中的观念、知识、价值与信念等诸多描述性的内容,进而激活教师主动而持续性的专业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教师评价的根本价值和目标。而定量评价具有准确、高效、说服力强、易操作等优点,二者结合才能对高校教师工作进行全面辨证的综合分析,这既体现了对教师发展的关注,也使高校教师评价更为准确、科学。

篇6

摘要:《社会工作实务》作为实务操作性强的一门课程,在实施项目化操作的过程中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程理论真正融合到实务操作中,并在操作中深化理论学习。为了总结项目化教学成果,笔者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中,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是引入多元评价的概念,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专业元素、社会影响力等作为评价内容,评价结果是为了衡量改革的效果和改进课程教学的依据。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化;评价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15-03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熟练操作社会工作实务的技能,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切合实际的专业服务,并且能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将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实务教学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它具有不确定性、创新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点,如何有效地连接理论与实务,打破实务教学的瓶颈,操作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对实务教学最重要的探索。以能力为本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教师布置项目―提出完成项目的思路―学生思考完成项目内容―教师归纳总结”的顺序引入相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组织、管理、策划等项目管理能力。

社工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主要功能是培养具有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和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工,而社工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助人技巧和专业服务能力“集中体现”在社工多样化实务之中。为了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水平,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推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以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试点专业,此专业根据师资不够、实习基地不成熟、高年级学生专业认可度低、低年级学生专业服务热情高等实际情况,在《社会工作实务》这一门课程中,采取大二/大三混班上课、小班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实务方向、结合专业教研究方向开设实务教学方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选择实务方向―教师教授4周的理论知识―学生去实践基地作前期调研2周―制定具体项目规划1周―开展具体的服务10周―项目总结及评估1周”的顺序引入相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但是作为试点运行项目化改革的专业,需要针对这种探索性的工作用一种科学的手段进行评价,以提升改革的效果,从而能够为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依据。

一、评价基本情况

本课程评价以集中式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分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妇女社会工作服务、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三个方向,由3位教师分成三个小组教学。评价主体为参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学习的82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其中大二的学生39名、大三的学生43名,评价内容涉及课程教学效果、班级规模、课程内容、教师、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检查和分析。

二、评价结果

1.对实务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在调研结果看,81.7%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满意,而18.3%的学生不满意课程教学效果,原因集中于教师指导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大二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大三的学生高。大二的学生对课程教学不满意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时间不够等,大三的学生则认为教师指导不够、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2.对于小班教学的满意度。从表3中可以得出,93.9%的学生满意小班教学,学生对于小班教学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效果不一致、教师水平不一致这两个原因。

3.课程教学中的专业元素。在针对课程开展的服务中是否能够体现社会工作元素,高达41.5%的学生认为无法体现社会工作元素,其中一半的学生认为是自己专业能力不足,15%的学生认为是服务内容设计有缺陷,脱离社会实际,而5%的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指导不足。

4.n程的教学方法合理性。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法满意度高,而学生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教学方法单一、对于学生服务实践中的反馈不及时或者无效、课程内容枯燥等,但是整体来说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法接受度高,这说明推动项目化教学还有很大的空间。

5.服务的社会意义。从表6可以看出,89%的学生对于在课程中开展具体的社会服务评价很高,认为自己的服务是有社会意义的,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力行的专业服务有利于提高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能够帮助弱势群体认识到专业服务的价值所在。11%的学生认为课程的社会意义不大在于学生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服务对象的接受度低。目前笔者所在的城市,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低,推动专业化服务难,这些认识是服务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要提高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必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度、改变服务效果的评估方式。

三、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从评估结果来看,学生对于项目化教学的认可度高,并且认为可以对社会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教师水平、服务体现社会工作元素等方面有了消极的看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在项目化教学课程中加入“一课多师”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团队中,教师的实务能力参差不齐,理论深度也不一致,特别是项目化教学中,有的教师实务经历丰富,但是理论不足,用“一课多师”的方式,组成一支教学团队,能够发挥教师的各自优势,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具体“一课多师”的实施方式见图1,课程负责老师和助理老师作为知识的输入者,学生作为知识的输出者,在共同合作中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负责老师作为课程节奏的把控者,应非常熟悉所有理论内容,能够给予学生和助理老师更多的理论指导,助理老师作为实践的指导者,可以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

2.在实践基地寻找项目督导。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作为科研、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人员,因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分配更多的时间在实践上面,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指导要求。实践作为项目化教学很重要的部分,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途径,实践基地作为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平台,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具备该领域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项目督导,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实践的相关知识和操作,也可以深化与实践基地的合作,真正达到教学服务地方的目的。

3.提高学生行动研究能力。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经过评估可以看出,学生在服务中的反思能力需要提高,学生被动地进行服务,但是却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及时反思和总结,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服务更新能力,应首先提高学生的行动研究能力,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将服务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对服务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提高服务能力,最终达到服务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宇鹏.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6).

[2]刘丽晶.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3]刘继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类型层次与结构性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2012,(4).

篇7

【关 键 词】 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机制创新;利益相关者;价值矩阵

1.背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支撑企业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是保证信息化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信息化水平评价是依据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程序、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特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信息化表现和信息化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1]。

根据国资委信息化工作指导精神,各大央企开展了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评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通过连续4年的评价工作,掌握了各单位信息化工作的详实数据,深入挖掘了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属各单位也依据评价结果,对标先进,查找差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登高”计划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推动了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集团公司评价工作的相关经验,已经在部分央企和军工集团得到了推广,也带动了航空信息化软件成果的共享和传播。

2. 评价工作机制

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和总结完善,集团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并规范的集团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机制,主要包括:评价组织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作流程、评价对象、评价结果(见图1)[1]。评价组织机构包括集团公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主管部门、专家组和测评中心,分别作为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咨询机构和执行机构;评价对象包括集团公司所属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评价指标体系是信息化水平的衡量标准;评价工作流程保障各阶段工作的高效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结果纳入集团公司业绩考核体系,也是各单位改进和“登高”的重要依据。同时集团公司还开发应用了信息化水平评价系统,支撑评价工作的开展。

2.1 评价组织机构

在评价组织机构中,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是领导和决策机构,由集团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单位有关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的方针、政策,审批集团公司评价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标准;集团公司信息化主管部门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制定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每年度的评价工作,审核评价结果并评价报告;集团公司信息化专家组是咨询机构,参与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评价打分和现场审核,为参评单位提出改进建议,发现和提炼信息化最佳实践;信息化水平测评中心是执行机构,为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等。

2.2 评价对象

集团型企业下辖单位多、关系复杂,其中既有集团主营业务的企业,也有大量民品、第三产业、非银行金融业务的企业。为了实现对所属企业的高效管理,很多央企建立了“总部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的三级管控体系,评价对象就包括相关的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对于多元化的集团型企业,可以根据主营业务不同将单位进行分类,并设置相应的主营业务信息化采集项,如按照设计制造全过程可以将单位划分为设计、制造、设计与制造一体、试验鉴定、维修、基础研究、服务等类型;还可以根据单位管控职能不同进行分类,如直属单位主要是对所属成员单位进行经营管控,可制定专门的直属单位本部评价指标体系,并设置有针对性的采集项。

2.3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的标尺,应能够引领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提升的路径,是集团型企业信息化工作指南。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很多,可以综合使用平衡计分卡、信息能力成熟度、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多层次灰色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2 3 4 5]多种方法,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集团型企业一方面要重点考虑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企业信息化的指导要求;同时还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在指标设置和采集项上突出本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特色,保证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且根据年度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结合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按年度对指标体系的指标、采集项和权重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指标体系的指导性。以集团公司评价指标体系为例,共包括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和260多个采集项(指标体系框架示例见图2)。评价指标体系对集团公司信息化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1)评价指标体系是集团型企业贯彻信息化重点工作的有效抓手。如通过设置“统一信息编码”的采集项,鼓励各单位积极申请和应用统一代码,为企业信息集成、交换和共享打下基础。(2)评价指标体系是集团型企业开展信息化专项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设置相关的调查题,获得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的准确数据,发现信息化管理和实施的死角,为企业信息化工作推进提供支持。(3)评价指标体系与IT价值研究形成了良性互动。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单位信息化各方面的应用效果,也为IT价值研究提供了全面真实的素材[6]。

2.4 评价工作流程

信息化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修订和指标体系、初评、现场审核、总结评价、晋级和“登高”等环节。修订和指标体系是根据集团公司信息化年度工作重点和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初评主要是通过各单位的自评价,对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数据进行采集,使用信息化水平评价系统生成初评结果;现场审核是在初评结果的基础上,由集团公司组织进行现场审核,通过专家现场检查,对参评单位信息化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最终确定各单位年度信息化水平级别,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总结评价是根据评价结果编写集团公司评价总结报告和各单位评价报告;晋级和“登高”是在评价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各单位根据集团公司对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和要求,制定和实施 “登高”计划。

现场审核阶段的时间紧、任务量大,因此应制定现场审核的工作标准、流程和配套的支撑文件模板(见图3),确保现场审核工作能高效有序进行。现场审核不仅确保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而且通过专家深入单位现场审核,全面了解各单位信息化工作的真实情况,提炼和总结出单位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亮点,形成最佳实践并复制到其他单位,带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

2.5 评价结果

信息化水平评价是集团公司对各单位信息化最全面的调研,尤其在每年的现场审核中挖掘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了让这些信息切实发挥价值,评价总结的范围也在持续拓展,主要包括总结报告、信息化最佳实践等几个方面。总结报告以数据分析为主[7],全面梳理各单位信息化工作的真实情况,为集团公司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还给参评单位发送评价报告,报告中对单位信息化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剖析和定位,帮助单位对标先进,发现差距,明确信息化水平提升的重点,基于对现状的清晰认识进行信息化规划、建设和应用。在近两年的评价工作中,集团公司挖掘了40多个信息化最佳实践,并通过出版最佳实践案例集等方式,进行深入总结与宣传推广。

3.工作机制创新方法

实践证明,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对于集团型企业产生了巨大价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尚未采取系统的措施促进这些价值的应用等问题,同时以指标体系为重点的传统评价,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单位对信息化的重视度和投资力度,但也存在过度分数导向的问题[8]。少数单位可能会为了提高评价分数,购置一些现阶段并不急需的软件系统,编制缺乏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导致信息化的投资浪费和形式主义。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局限于指标体系本身,还需要在工作机制上采取新的措施,形成一套具有可推广性的工作机制创新方法。

工作机制创新的方法符合PDCA原理,包括策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共4个基本步骤。后3个步骤相对常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筛除、选用或改进,工作机制创新的关键和难点在于策划阶段。策划工作机制创新主要有4个步骤(见图4):

3.1 明确利益相关者

“实现价值”是工作机制创新的目标,而价值是依附于受益者的。因此工作机制创新的第一步,就是明确潜在的受益者。以评价工作为例,从传统的“完成此项工作”的角度来看,工作机制创新只能局限于改进已暴露的细节问题;而如果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集团公司总部、专家组和参评单位不仅是评价工作的“参与者”,更是潜在的受益者和服务对象,他们的每一个价值需求都为机制创新提供了动力。

3.2 分析价值需求,筛选价值点

明确利益相关者之后,就要进一步分析每个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首先是利益相关者在当前工作中已反映出的需求,如在评价工作中集团公司希望提高现场审核的工作效率,参评单位希望能够准确填报评价指标体系等。这些需求为工作机制的“微创新、小优化”提供了动力,如评价工作中为现场审核制定标准化文件、为单位进行培训等。

然后再考虑利益相关者在其他工作中的需求,如集团公司总部在信息化决策时需要参考数据,参评单位希望学习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等。这些需求与当前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潜在需求”。大多数潜在需求是无法与当前工作相结合的,可一旦结合起来,就能产生重大改进和方向性创新,如现场审核中与单位领导进行高端访谈、由专家组点评单位信息化亮点和改进建议等,将信息化水平评价的重点从“评分”提升到“信息化工作指导和最佳实践经验交流”。

3.3 构建闭环“价值矩阵”

每一个价值需求来自于利益相关者,最终也要靠其他利益相关者实现,因此在利益相关者内部就形成了“价值输入-价值输出”的闭环。将这些“输入-输出”关系组织起来,就形成了价值矩阵(见表1)。随着评价工作的持续开展,价值矩阵的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3.4 结合具体工作内容,设计新措施

每一个价值点及其“输入-输出”关系,就形成了一套创新的约束条件,既明确了需求者及其具体需求,也指明了由哪个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再结合具体的工作阶段和内容,就可以设计出新的措施。如评价工作中为了“让参评单位提出自身的信息化难点和需求”,在指标体系设置了相应调查题,在现场审核之前做沟通,在现场审核中重点调研和了解相关要求,在评价总结中安排编写专项报告等。通过4年的实践积累和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机制,集团公司信息化评价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并规范的工作体系。

4.工作展望

后续信息化水平评价发展,主要从三个方面:(1)紧跟国际先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将MBE(Model Based Enterprise,基于模型的企业)[9]、BVA(Business Value Assessment,商业价值评定)[10]等最新的数字化测评标准融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2)融入IT架构模型的思想,推动集团公司统一IT架构在各单位的建设和应用,为两化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3)充分融入IT价值模型体系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价值的评估,引导各单位充分发挥信息化投资的价值,实现信息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增进.基于业务价值的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1(12)

[2]Shapira Philip,Youtie Jan,Roessner J David.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US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programs [J].Research Policy,1996,25(2):185-214

[3]毛加强,田雯.利用平衡记分卡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09(12)

[4]刘培德.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5]李潇潇,高钰琪,陶发胜,边瑛.国内组织信息化评价方法现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

[6]L.M.Hitt, D.J.Wu, G.X.Zhou. Investment in ERP: Businesst and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002, 19(1):71~98.

[7]阎雪虎,邓虎.中航工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数据分析[J].中航工业信息化,2010(4)

[8]郎俊峰,陆仓吉,陈昌明.信息化水平评价对云南烟草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

篇8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传媒艺术专业群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重要性

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体系是指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以工作室为单位,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教学模式、师资标准,并以此进行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考核的教学体系。合理有效的规划配置高等职业教育现有资源,设置当前和今后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及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方面的重要目标。我院艺术设计系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如何进行定位与建设,构建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又符合传媒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2目标计划

(1)项目工作室制的教学体系是应对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的要求而探索、实施的。目前,市场对传媒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传媒设计行业、企业的岗位在不断地细化,各岗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相对独立的态势,甚至有些企业为降低运行成本,将一部分岗位的任务进行外包完成,整体的项目实施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各岗位的协调与整合,待所有岗位任务完成再整合为一个完整成果提交给业主。由于设计行业的特殊性,设计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一种非集约形式,这意味着岗位点不断细分的同时,设计企业还要求设计从业者具备整体的设计能力、项目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市场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给予了我们新的命题。因此,构建新的传媒艺术设计专业标准,成为我院传媒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2)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标准成为整个教学体系改革的关键。项目工作室的设立应以艺术设计行业、企业的岗位点作为依据,每个项目工作室及一个岗位点,为应对设计行业、企业分工日益细分的趋势,我们必须将整个设计工作流程按工作实际解构成为多个岗位点,并按照其岗位点能力培养作为课程内容的标准,从而形成岗位能力点课程,再将各岗位点能力课程构建成为整个项目工作室课程体系。项目工作室课程体系是以真实项目作为课程载体,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项目的储备成为课程开发的重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题真做”;由于项目的时效性(例如,每年的项目工程都是从春季开始),一些项目的引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能与课程同步。从而,也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工作室必须具备相关项目的深度开发能力,完善项目工作室的课程体系,即能够做到“真题假做”。

(3)在新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建立的同时,我们还要建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管理上,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见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统现状,通过“小组教学”的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交互式、互动性教学。一方面,“小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设计企业的日常管理方式,即依据项目来组织团队进行设计,这对于学生提前感受企业工作氛围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小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和团队精神得到训练。而老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师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小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坚持“赏识教育”,即用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摆脱以往照本宣科地布置作业的形式,而是用任务书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合理地分解为一个或数个项目,用导入真实项目的手法开展教学。真实项目的导入必须是针对相应职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此外,一些有针对性的设计竞赛也可以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在项目教学中可以成为设计公司的经理,引导学生组成的设计小组进行项目设计,也可以成为甲方的设计顾问,督促和监督学生组成的设计小组的项目设计,给予指导。学生在项目教学中成为设计师,需要在团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项目的完成贡献智慧。在这里,工作室的空间氛围为实现教学设计提供了环境保证。

在教学评价上,一是采用课程展示制,将一门课程完成后学生所做的项目作业集中展示出来,用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的方法,进行学生的教学评价,这侧重于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工作室对他们的意义。这两个方面的评价都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观,包含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应包含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步骤与方法评价、知识的应用评价等。终结性评价应包含项目所涵盖的应知部分的评价、应会部分的评价、设计成果的评价等。

(4)作为一个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教学体系,要求的是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我们对专任教师的要求是,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而且要具备较高的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对专任教师的培养是整个教学体系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关键,兼职教师是学校与社会企业沟通的优质通道,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进企业优秀设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我们所需要的是相对稳定的、高规格的,在行业有影响的兼职教师队伍。

3构想与策略

围绕我院传媒艺术专业群的内涵建设,构建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师资标准、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由“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战略性转变,使之成为具有较强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职业人才。随着我院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不断推向深层,传媒艺术专业教育已从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转向教学体系、培养模式等内涵建设。教学体系内涵建设围绕的是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师资培养等整个教学体系的建设,随着“传媒艺术专业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传媒艺术专业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传媒艺术专业职业技能教育体系”计划的落实和完善,就此,艺术设计系传媒艺术专业群工作室化的教育教学已初步建立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培养的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以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引领专业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初步建立,形成以专业群工作室项目化教学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教学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标准,培育打造一支“双师型”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素质教师队伍等。传媒艺术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及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中将逐步得到检验和完善,专业的教育教学和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与研究还将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艺术设计系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借鉴优秀专业建设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个成功的专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是经历了初步建立转向深化发展的过程。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尽快建立和形成符合我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体系,成为我们传媒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构建我院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项目工作室化教学体系涉及到两个核心概念,即专业教学群体系和工作室化教学实训。对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教学体系我们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已初步得出研究结果,即我院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教学体系应面向职业岗位,与企业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这是符合当前我院我系发展现状的,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关于项目工作室化教学实训的研究也已展开。在专业群的整体教学体系中,工作室教学应该逐步加大比重,使其具有重要地位。课程设置上应该先进行专业基础教学,后进行专业设计教学,专业教学大多是以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工作室化教学是开展项目化教学最好载体。构建传媒艺术专业群项目工作室化教学体系,是一次新的定位。构建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又符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是一项紧迫且富有挑战的艰巨任务。营造与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学习实训环境和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实现学生由“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战略性转变,使之成为具有较强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

4目前进展

(1)专业群初步建立。组建的传媒艺术专业群由广告设计、摄影摄像技术、等专业组成,核心专业为广告设计专业。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提升专业群的整体水平,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概括起来说,就是“资源共享、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灵活发展”。

(2)公共课程组初步建立。专业群公共课程组主要有: 广告文案与策划、 字体与版面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广告设计、印刷工艺、图形创意、 基础摄影、 商业摄影等。各个课程组根据专业特点, 开设不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3)专业群教研室成立。专业群教研室主要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 专业技能培养、 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等。

(4)工作室化实训中心初步建立。专业群现有四个工作室和一个多功能展示厅,分别是摄影摄像工作室、数字影像工作室、图形图像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多功能教学展示厅。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2]16号.

[2] 张学信,王加力.浅议高职教育任务和教育模式[J].中国职业教育,2001(3).

篇9

摘要 目的应用声学定量及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评价心肌炎患者左室局部及整体功能。方法 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应用声学定量(AQ)技术作左室整体功能报告,测定其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EF)、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快速充盈率(PRFR);应用彩色室壁运动(CK)分析技术测定病灶心肌心内膜位移。配伍同年龄组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左室ED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EF、PER、PRFR较对照组降低(P<1.01),治疗1周、2周后EDV、EF、PER、RFR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治疗第4周EF及PER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EDV、PRF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炎症心肌心内膜位移幅度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运动幅度(P<0.01),在第2周后炎症心肌心内膜位移开始恢复与治疗前相比(P<0.01),第4周仍无完全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P<0.01)。结论声学定量及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定量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室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变化,左室整体收缩功能随治疗首先恢复。

关键词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声学定量;超声心动图;心肌炎;左心室;功能

作者单位:122000 辽宁省朝阳县人民医院

近年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已严重威胁成年人的身体健康,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相当困难,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应用声学定量(acoustic quantification,AQ)及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olor kinesis,CK),定量观察心肌炎患者的左室整体功能及局灶心肌舒缩功能变化,指导临床诊疗,报告如下。

1 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资料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对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随访4周。2003年2月至2005年12月住我院心内科按“镇江会议”标准,确诊为心肌炎患者40例人选为研究组,对有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疾病等病史者均予以剔除。其中男18例,女22例,26±9.35岁,病灶累及室间隔心尖部13例,室间隔中间部16例,室间隔基底部2例,左室下壁13例,左室后壁5例,左室侧壁2例,其中合并心包积液4例。本研究在心肌炎发生在1天~15天内进行。所有患者均存在CPK―MB增高及心电图异常。对照组为40例健康志愿者,男20例,女20例,25±5.34岁,经病史、体格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显像等证实。

1.2方法采用Hp 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S2探头,频率为2.0~4.0MHz。CK选用收缩方式(systole),每祯40ms。增益固定为50dB,时间增益补偿(Compress)固定为70Db,调整TGC曲线得到良好的背向散射信号的二维图像后,保持此条件不变。采用标准胸骨旁左室长轴、短轴及心尖四腔心、心尖二腔心切面的二维图象,连续记录ECG,在获取到最理想的二维(2D)图象后,启动AQ,增益固定为50dB,时间增益补偿(compress)固定为70dB,调整TGC曲线使AQ曲线与左室心内膜密切贴合,并用感兴趣区(ROI)圈定左心室腔,然后启动CK系统,如果CK图象质量符合分析标准,则获取图象,从R波顶点开始,每祯40ms,光盘存储,此后对同一测试者保持此条件不变。

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启动AQ系统,仪器勾画心内膜轮廓清晰,ROI包绕局部左室腔,显示左室容积曲线,作出整体报告得以下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快速充盈率(PRFR)。

1.3分析所的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t检验,应用SAS8.0进行统计学处理,选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检验水准。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左室ED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EF、PER、PRFR均较对照组减低(P<0.01)(见图1,图2);治疗1周后EDV减小、EF、PER、PRFR开始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尤其EF变化幅度大,但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2周后,EDV进一步减小、EF、PER回升(与上周结果比较,P<0.01),本周PRFR上升幅度较小(P>0.05);治疗第4周EF及PER基本恢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EDV、PRFR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炎症心肌室壁运动幅度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周均低于对照组心肌的室壁运动幅度(P<0.01),在第2周后炎症心肌室壁运动开始恢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于第4周病灶心肌局部室壁运动仍无完全恢复,与对照组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3 讨论

篇10

关键词:女教师;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留职意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209-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132

一、引言

早期研究的焦点话题在家庭责任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冲突。根据这些研究,工作和家庭角色的不相容导致了冲突的上升。从2000年开始研究焦点放在管理上。性别作为一个变量经常出现在工作家庭平衡的研究中,虽然家庭冲突在两种性别上都存在,但研究集中针对女性。从主流文化角度来看,女性的社会角色有更多冲突,家庭职责成为她们在工作事业中最大的绊脚石。尽管政府和组织机构一再提倡两性在工作和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但相关调查显示女性社会地位仍显著低于男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家庭和职业的形式发生了实质性改变。更多的女性特别是母亲加入工作,而父亲更容易缺失孩子的生活。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参加工作,有别于单薪家庭或单亲家庭模式以及传统家庭模式,他们更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目前,很多研究个体成为管理层前后的角色冲突,近几年研究者不断扩展研究范围,针对容易出现角色冲突的职业进行研究。但是只有少数研究调查了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

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是一个高压职业,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对家庭和工作平衡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教师的压力主要和教师职业特性有关,比如高强度的工作和角色的过度符合。少量研究从不同的文化调查教师工作和家庭冲突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工作和家庭冲突与消极因素有关,比如工作或生活导致的过量劳损、工作不满意、生活不满意、情感耗竭、工作倦怠和离职意向。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认为工作、家庭角色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个体是否能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而不单一研究家庭工作或者工作家庭冲突。社会对教师角色寄予较高的期望,无形中也对教师施加了很多压力。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而会影响到教师对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的情景理论指出,工作家庭的关系会影响到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结合高校女教师的工作特性和未来工作取向,探讨工作家庭平衡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本研究采用滚雪球抽样结合网络调查的方式向高校女教师发放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04份。具体样本特征:年龄25岁及以下12人,26到35岁146人,36岁以上46人;专科9人,本科76人,硕士及以上119人;职称初级73人,中级112人,副高及以上18人;婚姻状况:未婚35人,已婚164人,离异5人;学校性质:民办103人,公办101人。

(二)研究工具

1.工作家庭平衡量表

本研究采用Grzywacz和Marks所开发的量表。此量表共有十四个项目。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点积分,从“1”到“5”分别为“从未有过”“时而有过”“中立”“偶尔这样”及“经常这样”。量表“Cornbach а”系数0.887,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主观幸福感量表

主观幸福感问卷采用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结合王宁、孙卫敏的研究,形成了19个项目,5个维度的量表。问卷采用里克特六点积分,“1”表示很不同意,“6”表现非常同意。该量表“Cornbach а”系数0.868,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留职意愿量表

樊景立所开发的量表与中国的文化背景较为贴近,因此本研究调查问卷中的留职意愿结合董霄颖等人的研究,部分采用这一量表,包含正向、反向两个方面内容,共四个项目 。量表“Cornbach а”系数0.813,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7.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留职意愿的相关分析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工作家庭平衡与主观幸福感总均分及其五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家庭平衡与留职意愿呈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及五个因子与留职意向呈显著正相关。

(二)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留职意向的回归分析

在上一个数据分析中探讨了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留职意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运用分层回归分析分别对主观幸福感对家庭工作平衡、留职意向的预测作用,家庭工作平衡对留职意向的预测作用进行探讨。

1.工作家庭平衡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变量之后,工作家庭平衡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人口学变量及工作家庭平衡对留职意愿的决定系数为0.409,回归方程F值为5.703(P

2.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观对留职意愿的回归分析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变量后,工作家庭平衡对留职意愿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人口学变量及工作家庭平衡对留职意愿的决定系数为0.221,回归方程F值为2.336(P

主观幸福感有4个预测变量对留职意愿有预测力,依次是“心态健康因素”“目标价值因素”“知足充裕因素”“身体健康因素”。人口变量学及四个预测变量对留职意愿的决定系数为0.307,回归方程整体性检验的F值为3.651(P

(三)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在工作家庭平衡和留职意愿中起中介作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此进行检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自变量工作家庭平衡对因变量留职意愿的总效应c显著(β=0.369,p

四、讨论

从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可知,高校女教师的工作家庭平衡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且工作家庭平衡可有效预测主观幸福感。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吻合。在大部分的研究中常常以低工作家庭冲突或者低工作家庭冲突结合高工作家庭增益联合反映工作家庭平衡的状况。职业女性生活的两大主题就是工作和家庭,对生活的主要幸福感水平也主要受到这两个方面的调节。由此可见,工作满意度与家庭满意度是反映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大多数研究表明,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负相关,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增益均有预测作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显然会影响高校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女教师要在工作、家庭之间更好地进行调整和平衡,但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很难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主观幸福感。

高校女教师平衡与留职意愿呈显著正相关,且工作家庭平衡可有效预测留职意愿。相关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增益能正向预测员工的情感承诺,家庭――工作增益则与离职意愿显著负相关。有研究者对中国银行员工与美国银行员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中国员工的家庭工作冲突与离职意愿是正相关,美国员工在处理工作家庭冲突时具有较高的离职意愿。还有研究者发现工作家庭失衡会造成短期的离职行为,甚至产生永久的辞职选择,因而工作家庭冲突与个人留职意愿表现出负相关。在国内对女性医护人员的研究中,工作家庭平衡对留职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工作家庭平衡与留职意愿的关系可能受到职业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