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4-26 08:1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销社培训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过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大精神的理解,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及区委中心工作上来;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使同志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有了新的发展观念,在评价发展、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及发展决策等方面,有新的思想观念,新的工作思维;通过学习讨论活动,区供销社系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区社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现将我社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学习讨论活动以来的工作情况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我社结合实际,在系统内开展了思想解放年、效能建设年、基层建设年为载体的学习讨论活动,全面推动我社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快推进区供销社系统创新发展,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
(一)认真组织读书学习,广泛宣传学习讨论活动。
抓好组织发动和学习宣传,广泛开展领导班子专题座谈会、专题组织生活会、解放思想大家谈等的活动,营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声势和良好工作氛围,是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思想基础。在活动中,我社首先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活动,把解放思想列为主题内容,制定专门学习计划,召开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党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以学习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这一主题,选定了《*大报告辅导读本》、《反腐倡廉教育读本》、《供销合作社政策法规知识读本》等一批书目精读,定期召开读书会,讨论交流读书学习心得。在学习讨论活动中做到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召开学习会、座谈会,带头撰写心得体会文章,一般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座谈;区社人事科组织开展了青年团学习培训,把解放思想纳入培训工作中,切实加强年轻同志的教育培训。基层社、公司也通过召开学习会、座谈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基层党员学习。区供销社开展学习讨论活动以来共组织召开学习会、座谈会6场,收到学习心得体会文章29篇。
同时做好学习讨论活动的宣传,广泛宣传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区供销社思想解放年、效能建设年、基层建设年等学习讨论活动具体方案,着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及时总结学习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及好做法、好经验,向区学习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区供销社的学习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至今已及时总结了工作情况,制作学习活动宣传墙报3篇。
(二)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讨论。
在调研讨论阶段,我社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围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为下一阶段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在深入学习讨论的基础上,班子成员根据分管的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解放思想专题调查研究,认真查找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深刻分析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思想解放,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决策。
组织副主任、科室负责人召开以“新形势下供销社如何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讨论新形势下供销社如何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认真查找区供销社和各科室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理清改进思路;邀请区社系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座谈,讨论区供销社在近几年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听取离退休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邀请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讨论座谈,深入分析我区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我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出谋划策。
二、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取得的工作成效
实践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重要法宝,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创新的力度。当前,供销社的发展正面临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供销社必须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供销工作新局面,我社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宣传和第二阶段的讨论调研,思想解放年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认识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学习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在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我社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活动,把解放思想列为主题内容,制定专门学习计划,召开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党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以学习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通过认真学习《*大报告辅导读本》、《反腐倡廉教育读本》、《供销合作社政策法规知识读本》等读本,并展开讨论,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大精神,才能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大提出的任务,推进我社全面协调科学发展;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改变思维定势,克服自满思想,认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增强忧患意识,振奋精神,创新发展。
(二)深入调研,深刻分析,认清当前发展形势。
在学习讨论活动的调研讨论阶段,我社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解放思想的专题调研,深入直属公司、基层社、村委会,进行调研,认真查找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障碍,通过深入的调研,深刻分析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一是基层社的基础薄弱、活力不足,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欠缺,严重制约基层社的发展,部分直属公司、基层社人员思想较为落后,工作停滞不前。二是部分企业、基层社的债务仍然沉重,有的困难企业分流金问题仍未妥善解决,这些因素仍是制约基层社、公司发展的沉重包袱。三是干部队伍思想观念陈旧等的问题有待解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些同志空谈解放思想,没有把自己摆进区,本身自己的思想没有解放,陈旧的观念、传统的思想定势,影响企业的创新发展。
在开展讨论座谈中,我社“以新形势下供销社如何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为主题,深刻讨论分析现状,应如何认清形势,查找几年来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克服前进道德上的障碍,创新推进全社系统的发展,并邀请离退休老同志进行座谈讨论,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区社系统在职干部职工进行座谈讨论,结合实际认真查找。通过认真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深刻分析问题原因,理清思路。下来应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单位发展,一是解放思想必须把单位摆进去。“看不到差距就是最大的差距,看不到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经过几年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区供销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濒临倒闭的边缘发展到今天拥有几千万的资产,靠的就是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拼劲,抓住了机遇,实现了大发展,但我们不能有自满思想,应清醒把认识到,区供销社当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东莞、江门、顺德等供销社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分析单位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思路,发挥优势,要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要创新服务形式,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努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要把自己摆进去,先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决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作为问题,每位同志要跳出思维看自己,改变陈旧观念,陈旧的思维定势,要敢于创新、敢于探索。人才队伍是单位发展的关键,队伍的思想得到解放,观念有创新,单位才能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每个同志要加强学习,以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以学习促进思想解放。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
篇2
2016年9月6日-7日,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国各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者、涉农互联网企业和新农民代表共话“互联网+”现代农业。各部委、科研机构、高校、相关企业就“互联网+”现代农业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接农村地气
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农村互联网发展,要对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日常生活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要适应农业特点,接好农村地气,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探索可持续的商业运行模式。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层次服务平台,完善物流网络体系。要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供销社等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标准规范、市场监管等,努力创造“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环境。鼓励基层和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探索,重视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将‘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盆景转化为风景。”强调,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到农村创业创新,不断壮大新农民队伍。
部委之声
深化互联网思维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农产品在“触电”的道路上仍需探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一根网线,怎样才能实现农业新发展?
自1969年互联网诞生以来,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壮大,对人类社会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进而把我们带进了信息革命的新时代。“互联网+”现代农业不能仅仅理解为加农业生产、加电子商务,而应当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的“三农”,充分发挥互联网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作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应当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重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使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精准化、智能化,让农业经营有规模、有效益,提升网络化水平,让农业产业有面子、有竞争力、可持续;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业竞争力不强,出现了国内外价格倒挂和需求外溢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就应当瞄准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三大目标。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强调。
“我国农村网民目前已经达到1.95亿,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3亿,作为重要的网络资源,农村网络的潜在价值巨大,有待释放。”屈冬玉表示,统筹推进线下线上现代农业,要在四个“新”字上做文章。一是大力挖掘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素;二是大力培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三是大力打造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四是大力拓展农业农村新经济的新空间。
目前,农民外出务工的单向流动方式正在逐步打破,已有480万农民工和1%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创办领办小微企业23.7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5.5万家、休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合作社147.9万家,农民创业创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这其中有一大批都是既懂互联网又比较了解农业农村特点的新农民。
大数据剖析“互联网+”现代农业
既然是现代农业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作为基础的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庞大的农村网民市场、强大的电商平台、创新的电商模式组成了当下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商。
近年来,以宽带中国、无线城市、下一代互联网、宽带村通等模式为基础,农村基础通信设施移动宽带、广电有线网逐步提升。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15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比2014年提升了2.8个百分点。2015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95亿,同比增长9.5%,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已经达到1.7亿,同比增长16.3%,占农村网民的17%。互联网助力农业经营水平提升,“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的是互联网为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提升创新。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庄荣文在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暨农民创业创新论坛上强调。
庄荣文在会上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截止2015年底,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数量多达25个,覆盖1000多个县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企业纷纷推出各自的农村电子商务战略。2015年阿里巴巴建立了63个县级农村电商点,县城的服务站超过20多个,截止2016年上半年农村淘宝项目已经覆盖全国29个省,300多个县。京东乡村推广已经达到了27万人,京东县级服务中心达到1500多家。京东地方特产店已经达到了1000多家,京东的农村电商、涉农企业已经达到200多家,京东乡村白条推广员累计授权人数达到7000多人。
庄荣文表示,2015年中国供销社系统开展合作的企业1530多家,省级电商平台14个,县级电商平台13个,在线交易总额达到了3960亿,同比增长292.5%。农村电商模式不断创新,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等条件都有差异化,发展电商的模式也有各种各样,目前看到的有中国服务商+网商+传统产业模式,有电商服务中心+电商模式,有生产方+电商模式,有专业市场+电商模式,有集散地+电商模式等等,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地特色的发展特点,都在结合各自的条件探索适宜的电商发展道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购已经走向寻常百姓家。不论是上网的消费者,还是各种电商平台,都在一步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
因地制宜 加强基础
“农村淘宝”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名词,一个含有特定意义的词,是农村与互联网相连的一条纽带。其实不仅仅是“农村淘宝”,各大电商平台“接地气”的举措不胜枚举。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农业则是难得的发展契机。
那么如何以合理的价格和适当的质量来保证,我们从今天的生产状态走向机械化、智能化?我们如何使用一种合理的方法来真正保证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仅不能突破还能有所增加?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必须直面关键问题,为关键问题给出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解决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表示,种养植业门类繁多,比如太湖的大闸蟹、吴中的杨梅、碧螺春、水稻等特产,不管是种养的过程,还是我们产品和用户结合的模式,各不相同。所以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合;信息技术,信息和农业技术、工业科技的结合一定要具体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基础依然不够,没有基础的话,物联网加不上,信息化也加不上。那么,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具体是什么?
杨学山表示,第一是农田现代基础设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基础设施是关键性的。第二是农业机械,要实现种养殖的智能化、自动化,没有好的工具的匹配是做不到的。第三是基础的平台,也就是整个中国网络的水平、接入的带宽、覆盖的范围,城市和农村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第四个基础是数据、是信息。这里面既有微观的,比如说已经对很多的土地进行了很精细的测量,它是什么性质的、适合种什么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已经有了,但是覆盖程度不够。最后一个是人的基础。因为整个环节,尤其是种养植,人在里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术之声
科技为质量把关
当下,农产品与互联网结合也好,冷链物流建设也罢,根本问题在源头,农产品质量才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这需要依靠科研机构、高校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把关。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研究员许世卫在主旨演讲中提到,监测预警是对生产、流通、市场、消费等进行全产业链的数据采集、信息分析、预测预警与信息的过程,应该说监测预警是现代农业管理一个高端的工具,现代化、信息化一定要有监测预警。
现代化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伴随着与监测相关的工程。现代农业的发展时刻都在监测上,监测好了,农业现代化就完成了。现代农业的管理正在从采前向采后转化,决策要的是可靠、准确、及时。农业风险的防范过程就是不断预警的过程。现在农业发展中,最难的是难以真正快速地了解市场。我们很多情况下不了解现在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现在农业的管理规避风险的需求更加强。在现代农业的管理中有三个方面的难题。首先要数字化发现问题,其次是模型化分析问题,再次是系统方面的预警。
在大数据时代需要有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够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数据资源数量与价值。
物联网是数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表示,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生产国,占世界产量的65%。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平均涨了将近10倍。物联网最核心的中心思想就是让物体连接网络,用到水产养殖里面,就是让我们的装备有身份、有连接方式,让我们的装备能够精准、智能地工作。同时通过装备之间的连接,实现每个方面的定义化。大数据核心就是从众多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时候投料、投多长时间,这些都变成精准化的东西。物联网给大数据提供数据的来源,包括环境的全面感知、个体行为的实时监测、现场作业的自动化操作以及可追溯的质量管理。
创业之声
打破传统模式
向科技要财富 向网络要效益
“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一个漂亮的女生要到一个山旮旯里去创业呢?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因为爱情。为什么一个大学毕业生要到山旮旯里去创业呢?也是四个字,因为梦想。”在提到创业之初的心理活动时,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曼如此说道。
鲁曼说,创业一开始首先遇到的阻力,就是来自于家庭,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尝遍了四处问人借钱,但是却怎么也借不到的辛酸滋味。以我们当时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建立各种渠道,也没有实力去做推销。还好网络销售在这个时代初见端倪,我们就想到能否在网上开辟空间,打开销路。于是我们就建立了网页把火鸡放到网上销售。效果随之而来,不断有人打电话过来咨询,还有客户上门,再后来到我们这里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作为新时期的创业者,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经验与知识的叠加,才会使创业之路越走越远。我们传统的养殖模式加上互联网运作无疑是“互联网+”中最接地气的一种做法。农业创业要想成功一定要打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要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向科技要财富、向网络要效益。
新农人谈新农业
“我是一个新农人,我没有想到种地原来是这么一件大事,对很多人会有那么大影响力,所以也是特别的荣幸。”北京阿卡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江宇虹谈作新农人体会时这样说,中国十几亿的人口,产品的定位和人群的细分特别重要。农产品在过去是没有被细分的,始终是初级产品。其实它不是的,我们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品牌化的过程。除了走品牌化的道路,接下来就是卖给谁,如何把产品卖出去。中国不缺种地的能手,但是缺少研究如何把产品卖出去的人,所以农产品的销售其实是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东西如果卖出去我找谁来卖?找超市吗?超市要收至少30%以上的进场费、标签费,我们付不起。那有没有更短的价值链的出现?能不能更好的找到扁平化的、缩短价值链的这样的合作伙伴出现?于是我们做了一件事情,也是我们最早在2011年、2012年做的事,就是把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土地是农民集体的,它有所有权,阿卡有经营权,消费者拿到的是使用权。解决了供应链和需求端的问题,就一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不了,为什么?建冷库,一个冷库一个亿,这不是一家民营企业或者是一家小的生产者能够实现的。但我们去整合了市场的资源。市场上面有像顺丰优选、京东冷链,这些非常优秀做生鲜冷链的公司。我们的做法是把订单和社会化物流进行了系统集成,做了一个第三方的系统平台,把实时的数据跑在了上面,所以冷链物流是最后的一个问题。
从养猪看农业电商发展
“创业难、做企业家难、做农业企业更难。”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表示,拿我们养猪来讲,以前说养十头猪是多的了,现在你养一百头猪也没用,为什么?一头猪平均赚一百多块钱,一百头猪才赚一万多块钱。而进城务工四万、五万一年是常态,而且有星期天节假日,也有体面和尊严。在这种格局下,大批的青壮年进城去了,这就带来了机会,什么机会呢?有了规模化的机会。
刘永好表示,从事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至少需要满足四个要素:第一是人。今天要规模化的种植业、养殖业,必须是一批有知识或者有组织、有服务体系的现代农业企业。
第二是钱。家庭农场组织起来是组织化的体系。要做家庭农场、要种几百亩地、要养一千头猪,钱从哪来?养一千头猪一年养两批,一批五百头,至少养五百头猪那要多少钱呢?少说四十万。农民外出务工干了十年、二十年可能有十万了,离四十万还差得多怎么办?要金融的服务。现在农民朋友存的钱是相当多的,但是这些钱拿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拿到城里去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的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和“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农业企业,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第三是技术。农民要规模地种地、规模养猪,需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