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05 17:2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天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秋天的诗歌

篇1

秋天来得太过于突然,

我还没有从春天的爱情里醒来,

你就急着离开,

本想把你留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

待到春暖花开,

和你一起漫游滇海,

一起谈笑未来,

可谁知?

秋天来得那么的无影无息,

当我发现时,

你已发黄落地,

变成茫茫亡灵中的一片树叶。

正当我悲泣时,

风儿告诉我,

它要把你带到千里之外,

去做绿洲的儿媳,

哺育下一代,

你就这样睡着走了,

我在春城又能熬过几个春去秋来。

关于校园秋天的诗歌:落了叶的秋天

一幅半秃了的画卷,

慢褪至肩的媚衫。

一首乱了调的离歌,

万树凋残的凭吊。

一把脱了本体的灰发,

葬送了几许芳华。

几颗羞红脸的柿子,

像墨夜中的孤灯。

几行晃累腰的麦穗,

像雨睫上的珍珠。

寂寞,也寂静。

寂寥,也安谧。

关于校园秋天的诗歌:秋天的颜色

谷子说:

“秋天是黄色的。”

高粱说:

“秋天是红色的。”

棉花说:

“秋天是白色的。”

松树说:

“秋天是绿色的。”

土地说:

“秋天是彩色的。”

关于校园秋天的诗歌:秋天的诗歌

秋天的向晚,血色的夕阳

浅薄的白天鹅在天空中流曳

秋天了,往事一篓,埋在地底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泪水

是不是我的丰收,如此丰盈?

桂花在冷清的夜色里飘洒

我看见我的神遥望的月亮

吴刚伐桂的声音在时空里清晰

我看见我的神在大碗喝酒

一大碗的血色夕阳

泛着血沫,被神一口饮下

一口饮下,满怀的伤悲

我的神在冷清里咯血

远天的稻田在丰收

满树的桂香在丰收

稻芒尖锐,刺破喉咙

我的神唱不出一首挽歌

我看见那清癯的拾穗者

在尖锐的生活面前

无奈地低下头去

秋天了,满山的枫叶

在湿润的秋风里红了

不可思议地红了

泼墨的山水,我的神说

这一次泼的是血,红色的血

映红了天边的夕阳

带雾的冷峻的山岭

钢铁一样的意志,在秋风里红了

我的神挽着我,大步走向生活

我看见烈焰在啮噬着天空

那饱经风霜的笑脸,在寒风里真实

枫林真实,白桦林真实

我的神,在夕阳里,悲伤得真实

眼泪落下,也便成了秋天的果实

我的神带着我走向生活

我的鹰,我的幼小的兽

秋天了,死亡是一阵风

充满了所有季节的疼痛

和空洞,我点亮了篝火

却没有人狂欢,我的神

在火光里嶙峋,石头的精灵

从石头里出逃

今晚,天空不属于天空

篇2

by Ellen Robena Field

Golden and red trees

Nod to the soft breeze,

As it whispers, "Winter is near;"

And the brown nuts fall

At the wind's loud call,

For this is the Fall of the year.

Good-by, sweet flowers!

Through bright Summer hours

You have filled our hearts with cheer

We shall miss you so,

And yet you must go,

For this is the Fall of the year.

Now the days grow cold,

As the year grows old,

And the meadows are brown and sere;

Brave robin redbreast

Has gone from his nest,

For this is the Fall of the year.

I do softly pray

At the close of day,

That the little children, so dear,

May as purely grow

篇3

关键词:格式塔原则;《天净沙·秋思》;意境

中图分类号:H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3-02

一、总述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逐渐兴起,认知语言学也越来越受到众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我国学者对其研究也如火如荼,大量认知语言学著作问世,研究领域迅速向相邻学科扩展。包括认知心理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成为其研究对象并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德国,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考夫卡、苛勒等提出,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是对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译为“完形”,表示统一的、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征的有意义的有机整体,因此,格式塔理论也常被称为“完形理论”。格式塔理论主要有整体性、闭合性及异质同构性等,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将这些原则运用于翻译、美学、诗学等,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理论

(一)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派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整体概念,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学派否定元素主义简单相加论,认为对各个部分所进行的分析不能解释整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征。[2]整体必然具有一种个体不具备的因素——格式塔质。这种能保证整体固有性质不变的第七种因素在格式塔理论中就被称为“格式塔质”。

(二)异质同构

自然界中的事物同人一样具有表现力,这种表现力的基础就是力的结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种力的结构之于自然界,如同力学的“场”之于物理,决定着心理的运动方向,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人看到物体后,大脑会自发的将其力的结构与人感情中力的作用相比较、对应,从而在生活实践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情感,并借此表现。如人看到垂柳就有悲哀之感,这并不是因为它从形态上像人,而是柳枝低垂的形态、柔软的枝条和随风摆动的样子使人想到了一个悲哀的人的外形。柳树的外貌同一个人悲哀时垂头丧气、无依无靠的的样子所展现出来的力的结构相一致。异质同构原则赋予事物本身所不具有的感情特征,基于此许多诗人借物抒情。

(三)闭合性

人在认知过程中,由于“完形压强”的存在,迫使大脑皮层活动,把看到的不规则、不完整的现实事物“完形”成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事物。这是格式塔理论中的另一个核心原则——闭合性原则。如人们看到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形,通常会在知觉中把它恢复成为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或梯形。这一原则指出人脑在“反映”客观对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艺术化”倾向,它是创造性心理机制产生的源泉,而意义空白或者意义的不确定正是人的心理机制进行完形闭合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三、分析

《天净沙·秋思》全文仅5句,但是却描绘了12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是孤立,实则不然。作者虽然仅是并列放置了这些意象,但读者内心存在的“完形压强”却会自发的将这些零碎的景物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景。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枯藤缠绕着古树,书上落着乌鸦;第二组是由近及远的排列:近处的桥、桥下的水和水边的人家;第三组则是由远及近的排列,弯弯曲曲的古道和在上缓缓而行的瘦马,其中加入了西风这个意象,更具跳跃感;最后是正在下落的夕阳和行走在天边的离乡人。运用整体性原则能刚好的理解作者的感情。

第一组意象中“枯藤”是在深秋时节才会出现的景物,而“树”和“鸦”虽然不是秋季所独有,但与枯藤并列,前面又没有限制词,则根据关联准则,读者自然也认为是深秋时节的景物。“枯”字点出了秋天万物枯萎,百物萧杀的天景。“老”本是用来形容老人风烛残年。中国自古有落叶归根的说法,作者独自一人在外远游多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在异乡看到此景,感触愈深。且人若“老”就已近人生尽头,正如一到“秋”一年也即将结束。由一年结束影射一生完结,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昏”字则更是精妙,它不仅可以指时间,与前文一年、一生相照应;还可指人到黄昏;更可以指乌鸦的精神状态。通过并列三个毫无生机的景物,暗示秋天的萧索与冷清,心境的凄苦与悲凉,这感情则是任何一个单独的景物所无法表达出来的。

第二组意象则一扫前文的萧条。“流水”暗示附近必有“人家”,建在“流水”之上的“小桥”又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小桥”之上既可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一副繁荣的生活之境;又可以空无一人,加之桥下“流水”,给人以萧索破败之感;更可以有人凭栏眺望,思念未归之人。水边安静独立的“人家”既可以炊烟袅袅,又可以有农人“带月荷锄归”,一副恬淡惬意的村野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组意象与上文意象并不连贯,但“完形压强”会迫使读者寻找关系:承接上文,抒发悲情。“流水”的力的图示是从家而出,这与作者离家远游的图示一样。且“流水”向下的力与作者窘迫的生活一样,异质同构更显作者孤单、落魄之情。

第三组意象最突出的是“瘦马”,侧面暗示了游子离家之间之长,旅途之艰辛。“古道”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也是一副荒凉破败的景象,李白诗《忆秦娥》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抒发的亦是此感。“西风”并不是指从西边吹来的风,而是指秋风。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中正是因此而以西风代秋风。这组通过并列三个意象,虽是写路、写马,但实际上是在写人,以物衬人,更显荒凉。

第四句中“夕阳西下”虽然与秋无直接联系,但夕阳已近黄昏,一年四季中的秋季正是由盛夏向寒冬的过渡时期,在时间轴上,二者的相对位置是一样的,所抒发的感情也相差无几。因此,“夕阳”意象所抒发的感情在此处就可以确定为悲凉、落寞。且“夕阳西下”过程中力的图示是向下的,与人到迟暮健康状况走下坡路一样。以物写人,借物抒情,异质同构原则使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二者相结合。

末句既是写人,又是写己。“断肠人”与“天涯”意象组合就表现游子离家,思念故乡的感情。思乡之情正是这首词的“格式塔质”,它建立在部分之上,存在于整体之中。这也正是元素主义简单相加论不能解释的。

四、结语

中国古诗词大都讲究意境,借景抒情是主要的抒情方式,基础则是异质同构原则。当自然界中“力的图示”与人的感情的“力的图示”相一致,作者便可以更好的抒情。而若要探索作者所抒之情,则必须在阅读诗词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作品,综合运用格式塔原则细致探索。《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通过描写了一系列的景物,营造了一个凄凉、萧杀的悲秋之景,借物抒情,将在外漂泊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篇4

by Ellen Robena Field

Golden and red trees

Nod to the soft breeze,

As it whispers, "Winter is near;"

And the brown nuts fall

At the wind's loud call,

For this is the Fall of the year.

Good-by, sweet flowers!

Through bright Summer hours

You have filled our hearts with cheer

We shall miss you so,

And yet you must go,

For this is the Fall of the year.

Now the days grow cold,

As the year grows old,

And the meadows are brown and sere;

Brave robin redbreast

Has gone from his nest,

For this is the Fall of the year.

I do softly pray

At the close of day,

That the little children, so dear,

May as purely grow

篇5

关键词:单元结合 意境整合 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

一、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以维台墨于1912年发表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为诞生标志,亦称完形心理学,主张用“格式塔(Gestalt)”(即整体)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Kohler,1967)。核心理论是“异质同构”,指在任何情况下,真实的知觉不是盲目地与其相应的心理过程结合,而是在本质的结构特征内的同类连接(Koffka,1935)。异质同构不仅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而且还解释了人的审美经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但它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世界对人的情感活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异质同构”这一空间维度,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新的视角。

二、相关研究回顾

维台墨在实验中发现格式塔的性质不在部分,而在主体之中,所以分析部分不能解释全体的性质(转引自Wolfgang Kohler,1967)。这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各个领域专家的思考和研究。文学艺术方面,姜秋霞(1999)、姜秋霞和权晓辉(2000)及孟瑾和冯斗(2005)讨论了格式塔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对《天净沙·秋思》的研究多在译文对比和翻译策略方面(殷召荣,2008;江媛,2008),刘丽(2009)简要探讨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之美。但以上研究均未实现格式塔心理学与文本的结合。本文将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两个方面探寻这首小令的语义空间,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三、《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一)单元结合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结合表示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契合在一起。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本小令前句可分解为九个单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的性质、形象各不相同,意义也是分离的。作者分别在中心语的前面加上相同语义色彩的修饰语(人家除外),叠加结合起来,中间不插入任何连接词,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却给读者以观看幻灯片的视觉效果。从“枯藤”到附着于上的“老树”再到归巢栖息于树上的“昏鸦”,由外向内描写了一个相互关联且有序的整体——暮秋环境这一静的界域(静域)。功用上的联络拓展了单元语义的空间容量,不是之前的那个独立单元在读者的知觉中的对应物。“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单元给人以温暖、亲切之感,迎合了诗人此时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人用明朗的色调再造一重动的界域(动域)。而“古道西风瘦马”则展现了一个色彩惨淡、气氛阴郁的动态环境。后两小句是一明一暗的两种动域和第一小句的静域结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遇见的“人家”与其所处的环境也形成对照,这使情更悲、景更哀。“夕阳西下”和前面的单元景物一样继续铺排,但此单元带来了色彩上的丰富性。这无疑增强了视觉上的格式塔效果,可见这里不仅增加了一个单元,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气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基-形关系(figure-ground relation)”是“形(figure)”由于其自身特点,而依赖于其所在之“基(background)”;“基”相当于一个结构,“形”载于其中,因而受其制约(Koffka,1935)。至此,诗人所做的“基”的工作已完成。“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语,道出了诗人极致的悲苦和孤独,该小句在“基”的背景下充当了“形”的角色,从而达到了“形基”结合。形基现象在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传达了本小令的中心语义的同时,还提供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发现这样的单元结合、界域融合所达成的相符不仅仅是能指与所指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而且“所指”使其语义更加饱满、使空间更富整体感、和谐感,实现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最佳融合。

(二)意境整合

孟瑾(2005)认为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看,整体意象又称为格式塔意象,它以篇章为载体,接近于意境。整首小令是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的结合,其中客观对象由多个个体意象组成,但其形成的意境又超越意象之外,这一点和格式塔意象不谋而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个体性质的结合不代表整体的性质。本小令由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包含九个词语,每三个构成一个小句,每一小句即自成一幅场景,这一场景并非词语的简单叠加而成,一字一词均代表一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离散,但作者在每小句后做押韵处理:鸦ya、家jia、马ma,使整个描写不但形合而且音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意境。诗人紧扣“秋思”,并置七个静态的个体意象:“藤、树、鸦、桥、人家、道、马”。如果说前句写景,那么后句则是着眼于“断”字抒情,描绘“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两个动态意象,并注意以“下xia”和“涯ya”收尾,与前句保持音韵上的一致。前后衔接连贯,前句除“人家”以外,作者均采用修饰语+中心语结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通过这一结构中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古、西、瘦”,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投射到景物上;后句与前句情景交融,形成映衬,突显了诗人此时四处漂流、无处落脚的悲苦。王国维(2003)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内”指情,“外”为景,他认为“情”“景”两个元质构成了“境界”。可见,情景乃创造意境的必要条件,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创造气氛,两者结合组成了格式塔意象。本小令的意象传递如下:

转贴于

境:一个秋天的傍晚,寥无人烟,诗人身旁只有马儿陪伴,且无寄宿之所。

情:“断肠人”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此时只身在外、孤苦无助,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意境:在一个凄凉的秋天的傍晚,诗人满腹辛酸地走在古道上,身边只有一匹瘦弱的马儿陪伴,秋风瑟瑟,连乌鸦也归巢栖息,而自己却漂流无所,心中的疾苦悠然而生。

诗人用这种凄美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其中“藤、树、鸦”是物理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分别被赋予了“枯萎的、僵老的、已经归巢的”精神世界的意义,映射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形成了客观的境、主观的情达到传情造境的效果,完整地再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语言结构、心理结构和外部事物完美契合,其空间语义远在意象之上。同时,还赋予了诗句本身极大的整合空间,给身处物理空间的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在意境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四、结语

本文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探讨了诗人通过外在事物表达内在情感而呈现出的凄凉清冷的意境,化抽象的语言为直观的意象,并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探寻《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一定的参考。该模式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心理结构

↗(知觉、情感)

语言空间 物理空间

(诗句语言) (现实世界)

……

在理解诗句的空间语义的过程中,读者不是将诗句语言直接转换成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物,而需通过自身的情感知觉加工这一中介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图示。这样,诗句的语言经过诗人的个人情感这一心理结构的融合而可能与物理空间形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体现了诗句语义空间理解上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江媛.“归化”“异化”理论下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文赏析

[J].安徽文学,2008,(8).

[2]刘丽.别有诗情画意生 此处无思胜有思——浅谈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的意境[J].资治文摘,2009,(7).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9,(12).

[4]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

[5]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

(4).

[6]殷召荣.从形合、意合看古诗增译——个案分析《天净沙·秋

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Great

Britai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35.

篇6

1.案例背景

传统的诗歌教学,常常重分析,常常是“就词论词、就句论句”。理性的讲解,致使最具感染力、想象力,最具文学味的诗词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技术课,完全失去美感。学生往往因不能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的韵味而觉得枯燥无味。利用多媒体传递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影视等信息创设教学情境,做到形声并茂、音画同步,从而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诗歌教学由传统的重分析,转到启发学生想象,体会诗歌中的内蕴美上来,为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营造心境,让课堂扬溢着诗意。

2.过程描述

2.1 看秋天。第一节诗歌的画面感最强,露珠、幽谷、镰刀、背篓、竹篱等带着农家秋天气息的事物,容易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幅具体的农家丰收图。因而我让学生描绘在他们脑海里形成的画面,事际上也是让他们将诗歌中的具体意象,通过语言的表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意境,体会这种意境就是读诗的目的之一。然而诗歌中有很多内容是图片无法表达的,于是我用多媒体出示一幅学生作品,让学生们谈谈还有哪些文字内容是画不出来的,目的是通过文字与图片的比较让学生深入文字,进一步感受到诗歌语言独有的凝聚力。

2.2 品秋天。在对第二节诗歌的处理中,我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体会文字,介入了一段对比文字,删去了原诗中“冷雾”、“圆圆地”、“乌桕叶的影子”、“满”、“轻轻地”、“游戏”等充满秋天味道以及诗歌情感的词,让学生比较两段文字,让学生通过文字之间的比较,体会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而体验到作者语言的优美与表现力。这比学生单纯的寻找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都急于发现我漏掉的部分,积极性很高。

2.3 听秋天。前两节诗歌侧重于描写外在的景物和人事,第三节诗歌则重在写人的内心微妙的变化、感觉,提升了全文的情感。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用音乐,因为音乐最能走进人的内心。我用了两首不同的音乐,一首是明朗欢快、情感激烈的乐曲,而另一首则是略带忧伤,情思飞扬的《少女的祈祷》,让学生在两首具有强烈对比的乐曲中感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将诗歌中含蓄表达出的少女的思恋之情解读出来。

3.教学反思

3.1 教学媒体运用的反思。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美的,充满秋天意境的网页课件。课件用落叶、枫叶、蓝天、白云、稻谷、蜻蜓、果实等等秋天的典型事物渲染秋天的氛围;用音乐渲染秋天的意境;让学生在图片、音乐、flas的渲染之下,感受到浓浓的秋意,从而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表达的意境与情感。这是本节课的最大特色与亮点,就是这优美的、处处弥漫秋天的气息的课件,这为传统的诗歌教学拓开了一条新路,帮助学生理解与体会诗歌的意境。优美的课件为学生的朗读、品味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3.2 图片、音乐、文字并不是单纯地介入。诗歌的语言不能过多地去分析,所以我借助其它手段引导学生去体会。在三段的诗歌中,我分别借助图片、文字、音乐的介入,引导学生去体会、去品味。如在“品秋天”这一环节中,通过文字的删减比较,通过对个别字词的品析,学生马上领悟到诗歌的意蕴;在“听秋天”这一环节中,通过两种不同音乐的比较,学生领悟到本段的诗意,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的体验。

篇7

一扫梧桐蝶漫天,

二扫红枫寂寥闲。

三扫秋风心气爽,

今朝更胜春日间。

这是一个最美丽的日子,天很高,空气很清新,到处是金黄色的,闪亮着,连心情都不自觉得好了起来。摆脱了夏日的暑气,看着四处飞散的叶蝶,感悟着人生的哲理,一切都显得宁静又自然。像是迎来了生命的最辉煌与最灿烂。

歪歪献丑,做上一首《扫秋》,以供大家娱乐。比起歪歪的诗,我们CKS的朋友们做的关于秋天的诗词更是胜上一筹。在这次慕容花雪举办的《伤感清秋》活动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精彩非凡的诗歌,或琅琅上口,或文采飞扬,或意境深远,或引人深思。

那么精彩的作品,我们又怎能错过,那么精彩的诗歌,我们又怎能不将他们一一吟唱。

那些写着秋日情思的语句,带我们进入到一个美奂美仑的世界中,让我们感受着秋天的魅力,感受着秋天带给我们的无尽灵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内容,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迁移运用精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借助诗歌描绘的景物进行想象,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初读诗文

1.导语: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都对秋天情有独钟,他们是怎样描绘秋天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诗歌的节奏。

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分小节读诗。

(二)整体感知,交流“画面”

1.再读诗文,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汇报。

(1)《秋晚的江上》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写了归巢的鸟、斜阳、江上、白色的芦苇。教师相机点拨:运用“多感官”创造性地想象画面,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写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与现实的抗争;把芦苇拟人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花牛歌》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写了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西山的青峰。教师相机点拨:运用“多感官”创造性地想象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的情景。这是一首写花牛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诗,要注意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三)整合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上册1《慧眼观天下》第21页《西

湖秋泛》和第23页《会说话的草》

1.《秋晚的江上》描绘了黄昏时美丽的景色,《花牛歌》描写了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情景。下面,请自读《西湖秋泛》《会说话的草》这两首诗,想想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小组交流。

(学生读诗后,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迁移运用精读课文多感观想象画面的方法,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鼓励学生个性表达。

3.课堂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有无数的梦想,也有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课后再把今天读的这4首诗歌熟读,挑你喜欢的诗歌背一背。注意运用精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借助诗歌描绘的景物进行想象,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板书设计

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归巢的鸟

篇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中语文课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课文篇目编选中加大了诗歌的比重。如何指导学生欣赏并创作诗歌,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

诗歌的意境和语言是这种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之处,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喜欢诗歌,进而以诗歌为媒介热爱自然,热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需要找准重难点。重难点设计为: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设计

针对初一学生对诗歌的新鲜感,利用本诗容量不大的特点,设想在课堂上适当加大学生创新尝试的时间比例,从而达到由课内到课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1.导入。用李清照的吟秋词导入以形成感情上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

2.朗读感悟。朗读感悟主要是采用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读中感,读中悟。再设计问题以读带讲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诗歌有整体的感知。

问题设计:(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2)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给它们命上漂亮的名字。(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3.研读赏析。这是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的

重要环节。

(1)让学生描绘几幅画面的内容。以学生口头描绘为主,充分鼓励学生,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赏析优美的语言。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再自由发言,最后教师点拨。

第一幅图景是“农家丰收图”。前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触觉、视觉、听觉入手,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而后两句“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又可见丰收之景,尤以“饱食”“肥硕”最为传神和有韵味。最后一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总收且画龙点睛,画外之人欣喜、愉悦之情油然可见。

第二幅图景是“霜晨归渔图”。着力渲染一种诗意,一种氛围。这氛围既清新又朦胧,既柔美又快乐。看:“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芦篷上满载着白霜”的“白霜”,对季节的暗示,对朦胧意境的烘托有多妙;看动词“撒”“收”“载”,还有“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的“摇”对心情的描述有多么贴切。最后一句“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游戏”一词写秋天的快乐、写人的快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有多美。

第三幅是“少女思恋图”。借对秋天特有景致的描述使画面更有诗情画意。“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两句写景,景中有情,尤以结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的“梦寐”二字更见情致,少女思春脉脉含情,秋天原野上婀娜多姿的身影,纯洁无瑕的自然之美,与景契合,让人生出无限遐想。

4.创新尝试。创新尝试总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课堂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小小空间不可能锁住所有的精神世界”(南师大杨启亮教授语)。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提供一个契机,让学生在诗歌感染的精神世界里放飞。于是,本节课在学生充分感悟、探究《秋天》的意蕴,并且作了课堂延伸和比较学习之后,开始让学生进行描绘“秋天”的诗歌创新写作尝试。

(1)从细节做起,从诗句做起,用意象描绘“秋天”。提问以后,学生说出来的“秋”之特有意象:风、雨、枯叶、衰草、瓜果、高粱等,再用通感或比喻、拟人等方法来表现这些“秋”之景物的特征。比如:

秋,是钻进林间枝杈顽皮的风

是一只只飞舞嬉戏的黄蝴蝶

是悄然落下化作沃土的枯叶

这些诗句虽显粗陋,却也能表现出“秋”之特征,抒发了学生稚嫩的情感,也自有其可取之处。况且,这还只是学生尝试诗歌创作的初始阶段呢。

(2)教师垂范。教师的亲身实践往往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学生练习之后,老师写了一首模仿何先生《秋天》的诗作——《校园的秋天》,当堂诵读。

校园的秋天

惊散了漫天轻柔的晨雾

读书声悠扬地飘出窗外

婆娑的树影覆盖着大地

落叶的味道使幼稚走向成熟

秋天幻想在中学生的遐思里

教鞭举起求知的路标

课堂上林立桅杆样的手

诗歌和神话从这里流过

高举的手臂将长成未来的风景林

秋天跳跃在老师的眼瞳里

夕阳向校园撒下金色的网

欢笑声荡漾在宽阔的操场

满身的汗水哪去了

那飞溅着智慧和理想的汗水

秋天躲藏在孩子们的笑靥里

(3)学生试笔。富有创意的贴近生活的习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这般,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对诗有了粗浅的认识,不免产生了创作冲动。随后,他们放飞自己的思想,跳出“秋”之课堂,创作了关于“蜡烛”“粉笔”“风筝”“鹅卵石”等哲理小诗当堂诵读,其中不乏稚嫩智慧的闪光。

四、对本节课的感悟

篇10

摘要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现代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都以擅长描写大自然而闻名于世。华兹华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诗以描写大自然中的景物、山水、动植物为主,他把对大自然的喜爱、崇尚之情贯穿于诗文中,表达了对大自然充满和谐、欢乐、恬静生活的向往;弗洛斯特深受华兹华斯的影响,继承了华兹华斯的写作风格,其诗记述美国新英格兰乡村生活的自然情趣为主。两位诗人对大自然格外“钟情”,但他们对大自然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大自然 诗人 美丽 荒芜 快乐 孤独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拓者。他的诗歌对19世纪英国和美国的诗歌影响很大。华兹华斯是大自然的歌者,在他的诗篇中体现了对大自然和人的朴素天性的崇拜。他把自然界生活中每一幅快乐的画面,看作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在他的心目中,自然的美丽风光就是人类社会的良师益友。他对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关爱和崇尚,得到了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的回应。弗罗斯特一生中写了大量自然抒情诗,也被人们认为是一位大自然诗人。二位诗人都坚持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的“回归自然”的理想,对他们来说,回归自然是对纯朴美德的回归。但他们的诗中却蕴含着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弗罗斯特三分之一的诗,涉及的是对秋天和冬天的描绘,他所记述的新英格兰秋天和冬天的自然风光,和华兹华斯描绘的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春天和夏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一 自然画面的描写

浪漫主义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把自己融入自然界中,享受自然,并认为大自然所具有的魅力,值得去描绘。华兹华斯就是这样一位生活在新英格兰西北部湖区的诗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代在那度过。幼小的华兹华斯充分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尽情享受了大自然的壮丽山水。在他的诗中,河水和高山就像人一样会说话,风和云可以与人交流。

华兹华斯大部分的诗记述了春天和夏天的景色。春天万物新生,植物开始生长,花开了,新的枝叶发芽了。白色、粉色和黄色的花儿装饰着春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农民们在天野里播下的种子,鸟儿在欢快得啼鸣,传递着春的信息。春天是一个令人娱跃、奋发向上的季节。华兹华斯的《早春三月》(Written in March)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画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个快乐季节的幸福描写:“溪水流汩汩/雄鸡啼喔喔/小鸟鸣啾啾/明湖闪烁烁/沉睡的绿色田野沐阳光……”在语言清新质朴,意趣盎然的诗句中,人与自然都是快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情景交融,物我两忘。

读弗罗斯特的诗我们会发现,在他的诗歌里,诗人大量运用了描写秋天、雪以及冬天的意象。同华兹华斯记叙春天和夏天的诗句相比,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描写的冬天、雪以及树林永远在黑暗的笼罩中,诗歌的主题主要是表现“自然界的冷漠、残暴及人类的孤独、困惑”(杨金才,2002:142),如描写秋天和冬天的代表作《荒凉之地》、《一个老人的冬夜》和《摘苹果之后》。

《荒凉之地》(Desert Places)描写的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诗人一个人在夜色茫茫中观赏雪景,大地和自然界中的一切被雪覆盖,面对苍茫大地,诗人孤身一人,内心孤寂,无法排解。《荒凉之地》(Desert Places)实质上想要表达的是诗人荒凉的孤寂的内心世界。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自然界往往能抚慰人的心灵,使孤独的人不再孤独,但是弗罗斯特的诗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美国新英格兰凄凉的冬天画面。人类不仅不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安慰,反而变得更加孤独。

二 对大自然的态度

对浪漫主义诗人来说,大自然是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它能治愈诗人受伤的心,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他们崇尚大自然,甘居乡村,过田园生活。通过与大自然交流,他们感受到了美丽的乡村风光带来的欢乐。华兹华斯称:“(那时)大自然对我就是一切(Nature then to me was all in all),我是长期崇拜大自然的人(I, so long a worshipper of Nature)。”他不是一般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他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精神生命之根,未来生命的归宿。

华兹华斯在经历了人生失意后,于1793年8月他与他妹妹罗西重游葳河,写下了著名诗篇《丁 寺》。他听见潺潺作响的山泉,又目睹岸边的危崖陡峭,还有那黑压压的槭树、村舍院落、森森的果园和树林中冉冉升起的团团青烟,不禁发出了由衷感叹:“多少次/我在精神上求助于你!穿过树林蜿蜒流去的葳河啊/我的灵魂多少次求助于你!”从自然那里找到安慰,是大自然使孤独而敏感的他,在经历了心灵的创伤后,却仍有着美好童年的回忆,他可以在自然那里擦干身上的血迹,又重新站起来。因此,自然是他“心灵的/保姆、向导和护卫”,是他的“精神世界核心”。每当他人生遇到了失意,心灵受到了创伤,大自然总会给他滋养与抚慰。

华兹华斯和弗罗斯特都被誉为田园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唤起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然而弗罗斯特的诗,与华兹华斯的诗歌《丁 寺》完全不一样。弗罗斯特的诗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惧怕,大自然具有破坏性,令人厌恶,而不是盲目的爱。他的诗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自然总是被描述成邪恶的产物,是有邪恶的元素构成的,对人类具有掠夺性。他想象的世界,也许被令人吃惊的黑暗设计所控制,他的这一想法在他的著名诗歌《设计》(Design)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设计》(Design)讲的是作者在早晨,发现一只白色的蜘蛛在一朵白色的花朵上捕捉了一只白色的飞蛾。整首诗重复最多的是这两个字“白色”(white)和“死亡”(death)。蜘蛛在白色的花朵上捕捉了一只白色的飞蛾,整幅画面就像一块坚硬的白色布料上,布满了死亡和枯萎的气息,像巫师做的有毒的汤药的配料一样,已经死去的飞蛾的翅膀就像白色的纸风筝一样。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白色的恐怖气息几乎使人窒息,压得人喘不过气。

在诗的最后诗人不禁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蜘蛛刚好落到那样的高度去捕捉一只飞蛾呢?是黑暗的设计吗(Design)?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说飞蛾,但实际上,飞蛾象征着人类,蜘蛛象征着冷酷的宇宙。在残酷的宇宙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是软弱的,人类永远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像那只飞蛾一样,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原因而死去。这首诗揭示了自然界的冷酷无情,深不可测!

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包括山川、河流、电闪、雷鸣等等。太阳、月亮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统一。大自然是人类的物质基础,自然界中每一件物体都有它的特殊价值,它的涵义很广。

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是诗人喜爱描述的对象。华兹华斯从大自然中得到创作灵感,他认为“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二为一的”。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们能从大自然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大自然既是美丽的又是充满智慧的,自然界的和谐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使人们忘记了人间的烦恼。更重要的是,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智慧和知识。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早春吟》(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中,表达了大自然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和谐的。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能和睦相处,人们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德。诗中写道“I heard a thousand blended notes.While in grove I sate reclined.”描写的是一天诗人来到小溪边休憩,听见有百曲千歌的谐唱交响,快乐的思绪涌上心头,在小溪边,他还看到“绕着绿阴下的葱葱樱草/长春花绾出了个个花环/我深知每朵花的心奥/如吐纳氤氲而觉着心欢”。长春花和樱草在绿荫下和睦相处,它们共享大自然的自由和欢乐。与祥和快乐的自然界相比,人类社会充满了烦恼和冲突,诗的最后两句写道:“Have I not reason to lament/What man has made of man?”诗人有足够的理由悲哀,因为人类社会的不幸福和不公,人们应向大自然学习。

根据浪漫主义的特点,大自然不仅美丽,还能给人们提供知识,人们真正的老师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一本令人不厌的奇书,能启发人的智慧,教给人真理。在华兹华斯《转折》(The Tables Turned)一诗中有明显的阐述:“Books! Is a dull and endless strife,Come, hear the woodland linnet,How sweet his music! On my life,There is more of wisdom in it.”华兹华斯告诉人们,林间红雀甜蜜的歌声包含着智慧,小画眉的歌声也是不同凡响的,他号召人们都来聆听自然的教导。大自然中有丰饶完美的宝藏,能启发人的智慧。而自然这本书永远读不够的。

再看弗罗斯特的诗,唯一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关系。自然以各种各样的消极、负面形象出现,或者冷酷残忍,或者荒凉漠然,或者潜伏着危险,或者阴险狡诈,根本就无视人类的存在,自然不仅不能抚慰人的心灵,而且还给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

如《一个老人的冬夜》,诗中“屋顶白雪”是老人的白发,“墙上的冰凌”是老人的眼泪,暗示老人与屋子之间的关系,老人的生存状况受到了大自然的威胁。老人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夜晚他只能与月亮为伴,表达了人与外界的隔阂,强调老人的孤独、绝望和无助。

通过对两位诗人的诗歌比较,华兹华斯诗歌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朴素、生动的日常口语,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劳动人民的不幸与质朴,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开创了一种清新、自然、抒情的新诗风。弗罗斯特诗歌风格是语言朴素无华、含义隽永,寓深刻的思考和哲理,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自然界的冷漠无情。他在看到冷漠的宇宙同时,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

四 两位诗人不同自然观的成因

从以上对两位诗人的诗歌比较和分析中,我们看到两位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不同的自然画面和他们对自然的不同态度。这与两位诗人所生活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华兹华斯出生在新英格兰的西北部湖区内,湖区以秀丽的山色和星罗棋布的湖泊闻名,他在那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代,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他深受法国哲学家卢梭的影响,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所以华兹华斯对大自然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敏感。

而弗罗斯特可谓尝尽世间的艰辛困苦,他幼年丧父,很小的时候就担起生活的重担。婚后不久,第一个孩子夭折。他的妹妹死于精神病。1938年,妻子心脏病突发而死。1940年,他成年的儿子自杀身亡。从他这些坎坷的人生经历来看,死亡、宇宙的冷酷、命运的无情、未来的无法预测等等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弗罗斯特诗歌深受华兹华斯的影响,他也以自己生活的新英格兰乡村和乡下人为素材,描绘了大自然以及人与大自然的联系。两位诗人都对英语语言的诗歌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Bateson,F.W. Wordsworth:A Re-Interpretation. 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54.

[2] Baym,Nina.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 Literature. New York:Norton and Company,Inc.199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