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选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25 08:2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委会选举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省、市、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乡于今年2月26日开始,利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了第五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截止4月12日,全乡19个行政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结束。整个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较成功地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实现了预期目标,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全乡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一、基本情况
1、选民情况。全乡共有选民22802人,参加正式选举投票的选民有20431人,参选率达90。
2、村委会成员情况。全乡村委会成员共计61人,其中,男57人,占有93;女4人,占7;党员31人,占51;29岁以下的有1人,占2;30岁至49岁的有39人,占64;50岁以上的有21人,占34;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人,占2;高中、中专学历的有14人,占23;初中学历的有43人,占70;小学学历的有3名,占5。
3、村委会主任情况。全乡村委会主任18人,其中,党员14人,占78。36岁至50岁的有15名,占83;50岁以上的有3名,占17。全乡连选连任的村委主任有15人。
二、取得的成效
从总体上看,全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时间安排紧迫、任务繁重、程序严格、意义深远,整个选举工作是顺利的、成功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全乡19个村委会按期进行了换届选举,获得了成功,成功率达到了100。
二是村委会主任符合“双强”标准的占90。
三是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有3人,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三、主要做法
西郊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市、区统一领导下,领导高度重视,思想认识统一,工作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制定措施有力,全乡村委会换届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总结我们的做法,主要体现为:把握了“一个关键”、抓好了“二个重点”、坚持好“三项原则”、做到了“四个到位”、完善了“五项后续工作”。
(一)把握“一个关键”,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
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农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旦程序上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全乡的稳定,为此,乡党委、政府明确要求乡、村两级干部把做好这次换届工作上升到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全乡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认识来认识。在“选举程序”这一决定换届选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上,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河南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省、市、区通知精神,依法组织选举,严格选举程序。在选民登记、推选选委会、提名投票候选人、正式投票选举等每个阶段的每个环节都严格程序、严格操作、严格把关。乡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选举工作统一印制了工作流程图,对选举必要的程序、注意事项以及在操作中很难把握的实际问题,以文字形式下发到各村,并制定了可供参考的选举办法,统一印制了各种票样和公告样式,及时对选委会成员、包村干部和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讲清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操作规程,增强工作责任感。如,在选民登记阶段的选民界定问题上,乡换届领导小组提出了在特殊情况下,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决定;在正式选举阶段办理委托问题上,严格控制委托数量,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整个换届选举程序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二)抓好“两个重点”,即重点村和重点人的工作。
1、因村制宜,抓好重点村的村委会换届工作。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始前,乡党委、政府要求乡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做好全乡19个村的排查工作,分类排队,并针对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深入到村、到户,做好选举前的调查摸底工作,尤其是对重点村,了解群众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认识和反应,掌握群众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摸清存在的问题以及群众的思想状态,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北流寺、南士旺、西梁村是我乡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的重点村,不稳定因素较多,竞争较为激烈,甚至还出现了不正当竞争的苗头。针对这些实际情况,乡党委、政府明确要求乡指导组成员和村换届领导小组沉下去,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民情、民意,掌握可能出现的苗头性问题,特别是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吃透情况,提前制定预防措施,要在投票和唱票的关键环节,把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到,统筹安排,减少工作的被动性。乡换届选举领导小组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这些村在投票选举中的每个环节的每个细节,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帮助选委会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选举办法。区委副书记于良、区政府副区长黄建国及乡党委书记侯中立、乡长王建军等领导在北流寺正式选举前,深入该村,现场办公。为确保万无一失,在选举当天,还采取了抽调公安干警现场值勤,全程录像等措施,预防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由于整个选举过程组织严密,安排合理,有效遏制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保证了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引导教育,做好重点人的思想工作。
一是做好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各村通过召开党员会、两委会等会议,首先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再通过他们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参选积极性,保证参选率。二是做好村选委会成员的思想工作。乡换届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全体选委会成员进行教育培训,把选委会成员的思想统一到切实搞好换届选举工作上来,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选举过程中真正体现出来。三是做好竞选人的思想工作,积极找竞选人谈话,给他们讲解有关选举的法律法规,引导他们依法、公平竞争,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三)坚持好“三项原则”
西郊乡在整个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三项原则,按照法律程序,认真组织,真正选出了村民满意的村委会班子。
1、党的领导是关键
在选举中,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乡党委和农村党支部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从政治上领导、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20__年底至20__年初,乡党委对已到届的农村党支部进行了换届,调整后的支部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全部符合“双强”标准。村委会换届之前进行的支部换届工作,为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换届选举工作一开始,乡党委就要求各村党支部把村委会换届工作列入支部的一项中心工作,抓紧抓好,并把能否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对村党支部战斗力和支部书记工作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乡党委书记侯中立多次主持召开各村党支部书记会议,安排、部署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提高村支部书记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在每个关键环节都提要求、讲纪律,明确责任。同时,要求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换届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村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村委会换届选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落实责任,以主动、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把村里情况吃准吃透,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把换届选举工作落到实处。在此次换届选举中,支部书记担任选委会主任的有14人,占总数的74,有效地发挥了支部的堡垒作用。
王邵村在这次换届中,选民参选率达到99.8,支部书记李合顺当选村委会主任得票率达到99.1,实现了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该村选民参选率高、候选人得票率高,创下了西郊乡换届工作开展以来的最高记录,这和党支部一班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嬴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是分不开的。南流寺村党支部书记孙安林和乡指导组成员一起深入到选民中,了解选民的思想动态,做好选民的思想工作,在选举程序、方法、步骤上对工作人员进行细致讲解。他带头住到村委会,坚持带病工作,确保了该村一次性选举成功,走在了全乡村委会换届工作的前列。史车村是西郊乡人口最多的村,选民总数2570人,党支部书记史保福已57岁,他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始终工作在选举第一线,以踏实的工作保证了该村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赵常庄村是西郊乡经济较困难的村,各项工作在全乡都比较落后,群众参选积极性不高。新任党支部书记常丙贵不等不靠,带领支部一班人,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改变了群众对干部的看法。在换届工作中,他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多方征求意见,严格按照程序依法选举,保证了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2、发扬民主是基础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乡党委、政府注重充分尊重群众并正确引导群众行使民利,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把握好关键环节,保证村民民利落到实处。一是由村民会议民主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保证村民的推选权。二是搞好选民登记工作,保证村民的选举权。首先搞好选民名单登记造册,然后在村显要位置上墙张榜公布,做到不错不重不漏。三是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保证村民的直接提名权。四是组织好选举日的投票工作,保证村民的投票权。各村在选举日都设立了中心会场,设立验证发票处、秘密写票处、选票处和投票处,保证选民的自利。五是认真处理村民对选举程序或选举结果提出的异议,保证村民的申诉权。我们对村民提出的异议,在调查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公正、公平、公开、及时做出处理决定。
3、依法办事是保证。
我们始终坚持严格按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办事,做到该遵循的原则一个也不变通,该履行的法定程序一个也不少,该交给党员、群众的民利一点也不保留。在村委换届选举中,我们严格执行法定程序,严把“五关”,即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关、选民登记关、候选人预选关、选票发放秘密填写关、公开投票唱票计票关。做到选举委员会成员、选民名单、候选人、选举日、投票时间、投票地点、选举工作人员、选举结果“八公开”。为了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工作中坚持法律规定的程序一步不少,严格依法操作任何一个工作环节,绝不怕麻烦图省事,从而保证了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的依法有序进行。
(四)做好了“四个到位”,即领导力量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宣传工作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1、宣传工作到位。乡党委、政府把村委会换届工作作为阶段性中心工作来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层层召开会议,采取黑板报、张贴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全乡共制作100余条过街宣传横幅,书写固定标语60余条,张贴标语1000余条。其次,把握每阶段的宣传重点,让选民了解每一阶段方式方法,每一步该怎样做。实施“五步”宣传法,即在动员阶段,通过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引导群众了解、领会和掌握选举法规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向选民讲清民主选举的意义;在推选选委会阶段,向群众宣传候选“选委会”的职责、任务以及“选委会”成员应具备的条件等;在提名候选人阶段,向群众宣传候选文秘站:人应具备的条件,教育群众要出于公心提名候选人,在推荐确定候选人的组织环节上,把好候选人的资格关、条件关,使候选人真正符合“双强”标准;在投票选举阶段,让选民了解投票的程序、办法、如何办理委托投票等,教育选民珍惜自己的民利;在选举结束后,教育选民积极支持、配合村委会工作,提高村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2、领导力量到位。在选举工作中,市派区督导组长李克平,区委副书记于良,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清阳,区人大副主任欧阳瑞芹,区政府副区长黄建国等领导多次深入我乡,检查指导换届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意见,保证了我乡村委会换届工作的依法有序进行。
为加强对换届工作的具体领导,我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侯中立、乡长王建军为组长、乡其他科级领导为副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秘书组、组织组、宣 传组、后勤保障组、治安稳定组。乡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全部深入各村,指导换届工作,保证每天早晨6时准时到村,对换届工作进行指导把关,确保选举工作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乡换届领导小组明确了2名专职信息员,具体负责换届选举工作信息的编写、报送、经验推广、典型人物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发挥好舆论宣传导向作用。
3、责任落实到位。针对换届选举工作中容易发生群众上访、事件,乡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严格的值班制度,做到全天24小时“时时有人在,事事有人管”,严格落实重大突发性事件及时汇报制度,特别是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相关部门积极提前介入,做到不拖不压,及时处理,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实行副科领导包片、中层干部包村的工作责任制,要求科级领导住乡、包村干部住村,推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定村、定人、定责,对因工作不到位、违反程序而影响换届选举工作正常进行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工作措施到位。一是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前,按照“逐级管理,逐级审计”的原则,对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以来的村级财务进行一次集中审计,并向村民公布,为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做好分阶段、分层次的培训工作。做好培训是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一环,乡党委把做好培训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乡负责培训选委会成员、村换届领导小组成员及包村干部,然后再由各村选委会和村换届领导小组培训具体工作人员。针对换届选举工作法律性强、政策性强、程序要求严且头绪多,每个阶段侧重点不同,农村干部文化素质较低,对法律的理解与认识,对操作用程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等实际情况,制定了“分阶段培训,乡培训与村学习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即在各村平时组织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基础上,由乡党委组织好推选选委会、提名候选人选举、正式选举等重要阶段前的培训。全乡集中培训3次,培训各村工作人员600余人次,促进了全乡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健康发展。三是乡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对每个村进行督查指导,现场办公,集中会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乡党委先后召开了15次联席办公会和工作协调会,对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一起研究讨论,不拖不压,及时处理。
(五)做好五项后续工作
新一届村委会选举产生后,乡党委、政府未雨绸缪,要求各村做好五项后续工作,为换届后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认真做好新一届村委会的配套组织建设。新一届村委会班子选举产生后,乡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新当选的村委会班子立即建立健全村委会配套组织及各项规章制度。乡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印发了推选“一会两组”参考办法,要求各村在限时完成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推选后,及时推选村务监督公开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各村还通过召开新一届村委会成员第一次会议,对村委会成员进行详细分工,确定了配套组织的设置及组成人员,设立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计划生育、兵、青、妇等工作委员会,形成了完整的村级机构体系和工作人员队伍,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乡党委、政府要求各村认真分析本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村委会三年任期目标。王邵村、北士旺、小屯、南流寺、西梁村村委会在建立健全配套组织后,在全乡率先制定了村委会三年任期目标,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开始工作,为其他各村做出了表率。
2、做好新老班子的交接工作。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在乡政府主持下,顺利完成了原村委会与新村委会的人、财、物的交接工作。在换届工作开始之前,为防止各村由于换届放松对印章的管理,乱签协议、乱订合同,造成不稳定因素,乡换届领导小组在2月26日上午召开全乡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当天,就要求各村下午5时前将村委会印章全部交到乡农经站,统一代为保管,待村委会换届结束后,再将印章移交给新一届村委会。换届工作结束后,全乡没有出现一个拒绝移交或无故拖延移交手续的村,也没有发生一起因工作交接产生矛盾而引发的上访事件。
3、做好新班子的培训工作。为做好新当选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其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乡党委、政府采取“参观学习、启发思路”和“集中学习、统一思想”的办法,组织全乡“两委”干部和全体包村干部到濮阳西辛庄、新乡耿庄参观学习。针对新班子上任后可能遇到的问题,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就如何做好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工作,如何加强两委团结,如何做好村财乡监及农村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工作亲自备课,对两委干部进行集中授课。其次,采取以片和村为单位,由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对当选干部从党性、党风、法律、法规、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班子的团结,进一步提高了“两委”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履政能力。各村迅速理清了思路,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北士旺村提出了“村庄整体搬迁、腾地发展”的宏伟规划;郭流寺、王邵村、东梁村等村正积极争取外来企业来本村投资建厂;王邵村、骈家庄、郭流寺、南流寺等村认真抓好乡村道路建设,修路长度共计10公里;史车村、西梁村等村为群众修建实用性沼气池;卢士旺村正在争取资金为群众修建提灌站;骈家庄、北流寺等村计划解决村民的房基地问题。
4、四是做好落选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乡党委、政府把做好落选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上升到促进全乡社会大局稳定的高度抓紧抓好。采取个别谈话、致落选干部的 一封信、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做好落选干部的思想工作,在充分肯定他们过去所做工作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对待换届选举工作,甩掉思想包袱,对换届选举工作中产生的矛盾进行“冷处理”,尽快化解,一如既往地支持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
5、针对西郊乡的实际情况,乡党委、政府重新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在职定补干部工资管理的试行意见》、《关于农村干部退职后工资待遇问题的试行意见》两个文件,通过切实抓好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问题,稳定了基层干部队伍,促进了我乡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村干部对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对本村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导致在选举过程中非常被动。
2、个别村对选举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学得不深不透,还存在凭经验办事的现象。
3、有的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不能旗帜鲜明地领导换届选举工作,对选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歪风邪气态度不坚决,不能理直气壮地同歪风邪气作斗争,情绪低落,拿不出主意,对待工作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使村里的选举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4、有些群众法制观念、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民利,有些群众缺乏正确的立场,不能出于公心选出群众信得过、威望高、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干部。
五、今后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核心的制度,建立完善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委会定期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定期谈心制度,重大问题请示通报制度等制度,从而理顺两委关系,促使两委形成合力,齐心协力做好村内各项工作。
篇2
一、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现状
各地政府为促进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提高农村女性当选村委会成员的比例做了各种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女性当选人数明显增多,且参加竞选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开始走出家门,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参与选举投票的比例明显上升。一些优秀的农村女性在村委会选举中获胜,直接担任了领导职务。然而,现实表明,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支持政策实施的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总体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农村女性进入村两委班子比例偏低。“女性参政核心的指标体现在各类政治、经济组织中管理岗位的比例和各级人大、政协代表中女性的比例。”在最基层的村委会,据不完全统计,村委会主任中的女性比例仅为1%左右,村委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仅为16%左右。以上指标远远低于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行动纲领》规定的最低比例。第二,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结构不合理,出现“权力边缘化”的不平衡现象。目前,在村两委选举中胜利当选的农村女性,在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在分工上依然被打上很深的性别印记,绝大多数是兼任或者分管妇女工作。第三,农村妇女的具体实践活动推进缓慢。随着海选的推广,村委会职数的减少,村委会选举中竞争愈加激烈,农村女性竞选的困难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时,更多的是考虑如何顺利完成换届选举的任务,而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女性政治参与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女性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参选不积极,参选率低。政治参与行为是政治参与意识的外在表现,是衡量政治参与水平的直观标志。从农村女性参与村委会选举情况来看,参与人数少,虽然去投票了,但很多人是为了应付了事,她们对参不参加选举无所谓。其背后原因各样,但最主要原因是,女性只要做好家务就可以了,况且自己左右不了选举结果,与其说去得罪人,还不如当老好人。女性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不如男性,而且,部分女性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不强,当村干部是被推上参政舞台的。部分优秀女性干部甚至缺乏参选两委的勇气,没有参与竞争。
第二,任职边缘化。村民代表会议是接受村民会议授权的议事、决策、监督机构。村民代表的推选工作是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多强调女性进“村两委”人数的当前,女村民代表比例偏低的问题往往得不到重视。从政治参与结构来看,女性主要任妇代会主任,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职务的很少,而且村民委员会女性成员大多数从事计划生育等边缘工作。在村民自治中,女性决策人物和领军人物显得凤毛麟角。
第三,组织化程度低。从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现状来看,更多的体现出农村妇女个人的身影,而缺乏组织性。基层妇女组织薄弱是其重要原因。一些地方村委会妇联组织甚至名存实亡了,处在瘫痪、半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维护妇女的利益,在村委会选举中没能发挥应有作用。妇女组织对女性的保护力度减弱,因而妇女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不能被大多数农村女性认同。
三、农村社会发展中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对策与思考
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农村社会发展中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度,需要党政牵头、妇联主体、部门参与综合开展工作,逐步消除一些不利因素,为女性参与村民自治创造条件,引导女性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为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提高农村女性的政治素质。要切实有效地达到推动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目的,首要的就是着力提高农村女性的政治素质,使她们充分认识自身的社会定位,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要加强对农村女性进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教育,提高她们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引导农村女性掌握和运用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积极参加村委会选举,关注、参与和监督村里公共事务的处理等活动,观察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政治决策的过程,以增长其政治知识和素养,帮助她们提高自身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完善和落实提高女性政治参与比例的保障措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妇女应有适当名额。”该法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妇女成员的比例采取了非量化的和导向性的规定。要确实落实这一规定,进一步加大对女性的保护力度,在选举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保证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权利贯穿到村委会选举的整个过程中,以确保农村女性参与到农村治理的实践中,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进入村委会中。
第三,进一步优化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乡村环境。乡村环境优化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重视妇女进村两委的问题,要从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认识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时,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注重培养、使用农村女党员和女干部。部署换届选举工作时,要进一步加大向女性群众宣传有关政策的力度,动员女性踊跃参选参政。要切实统一思想,密切配合,不断加强农村女性政治参与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新经验。
篇3
一、主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1998年11月颁布,2010年10月修订。2011年,我市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严格按照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换届工作依法有序进行。目前,全市870个行政村,换届率达到99.5%,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61%。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指导包靠。市政府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市里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和市人大分管副主任等市级领导任副组长,组织、民政、纪委、、妇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充实工作力量,安排专人抓好换届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实施意见》和《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明确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选举程序,有力的指导了全市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务公开栏等载体,深入宣传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和良好氛围。举办换届选举骨干培训班2期,使他们熟悉掌握换届选举的组织程序和方法步骤,适应换届选举的工作要求。四是落实包靠责任。建立市级领导包片、换届领导小组成员包镇(街道)、镇(街道)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建立市镇领导干部联系点150多个,对所有村实行专人包靠、专门指导。
(二)深入调查摸底,争取工作主动。坚持把摸清村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基础和前提。深入开展了“村情民意大调研”、“包村联户,促和谐、谋发展”和“三村”治理活动,采取座谈了解、个别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调查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做到干部在一线服务、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落实。通过开展大调研,重点摸清了村级领导班子软弱涣散、驾驭局势能力差的村,遗留问题多、历史包袱重的村,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突出的村,宗族派性严重、派系斗争激烈的村,村风民风差、歪风邪气重的村这“五类村”的底子,并逐一建立台帐,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应对预案,做到早治理、早防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三)积极稳妥推进,务求工作实效。一是搞好换届试点。坚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思路,在辉渠镇开展了村委会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市政府及民政部门积极协调整合组织、妇联等部门的力量,成立了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指导组,加强调度、靠前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总结提炼工作经验,为全市的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二是稳妥推进面上工作。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换届选举工作。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靠镇(街道)、联系重点难点村制度,并从市直机关抽调30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成立4个指导组,指导各镇(街道)严格程序、依法操作,确保成熟一个、选举一个,选举一个、成功一个。三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本着有利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镇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深化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原则,结合我市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扎实开展合村并点,将我市原1231个行政村(居)精简调整为870个,实现了干群思想、资产资源的有机融合。
(四)严肃换届纪律,维护社会稳定。为引导农村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民利,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有序开展,专门印发了《关于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组织开展“换届我承诺”活动的通知》,要求镇(街道)干部、现任村“两委”成员、参与竞选人员和党员群众,围绕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逐一签订承诺书,并进行张贴公示和登记备案,推动了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建立了举报信息传递快捷通道和日报告制度,市镇两级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做到当即受理、及时反馈。市级领导干部带头公开接访,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和来信来访,就地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了换届选举期间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宗族宗派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班子结构。个别村受家族意识和血缘关系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宗族派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民主选举的公平公正。村庄合并后,村干部职数减少,职位竞争激烈,这加大了换届选举的组织难度。
二是村委成员学习培训有待加强。村级干部在上任之初都接受相关培训,但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机会不多,这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三是村务日常管理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市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工作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的民益有些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强化法制宣传。要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让群众知晓民主选举是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从而正确行使民利。教育群众摒弃狭隘的利己心理和宗族派性观念,逐步树立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坚持按照标准和要求,公平公正地行使选举权,选好自己的当家人,推动基层民主选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篇4
传统培训方式面临尴尬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虽然乡村干部的来源和知识水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民选村官培训仍然停留在采用满堂灌、以会代训等单一的方式上。施教者往往不顾接受者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分对象、不讲方法、不问结果地一味灌输书本上现成的政策和理论知识。总以为政策讲得越全越好,理论提得越玄越好,大一二三加小一二三的讲义越多越好,国内外参考资料越厚越好。全然忽视了培训的目的是将民主的方法教给农民,培训的对象是急需解实践之惑的农民民主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在推进基层民主工作的实践中,云南省民政厅从事基层政权工作的同志们迫切感到,必须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参与者的头脑。民选村官虽然是村民投票选出的,但当选者只是乡村民主的受益者,而并非天生的乡村民主的领导者。所以,第一步急需解决的,是要改变他们头脑中潜移默化的传统集权制和计划经济思考惯性思维。而解决认识惯性问题,就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或者说先从学选举入手。民主选举不等于村民自治,但是,从选举到自治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长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较长过程。在乡村政治改革的初级阶段,村民自治的中心是民主选举,村民民主选举的中心是完善民主程序。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对民选村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既然培训的目的是培养民主的参与者与推进者,培训的对象是实践的对象,那幺培训的“重点”、“入手”和“中心”对对象来讲,首要的就应该是学习操作,获得一种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处理和解决农村事务的工作能力。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云南省民政厅借鉴国外先进的成人培训方式,在2001年3月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58名村主任的培训中大胆创新,一改往日传统的培训方式,首次进行了互动式培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并立即引起了省内外乃至国外有关方面的注意。
令人耳目一新的“互动式”
所谓互动式培训,就是通过教员的引导和与学员共同分析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等互动式活动,为学员创造一个知识、经验共享的学习环境,使学员由被动听讲变成全过程的主动参与。互动式培训的主要程序有这样几点:
1.建立小组(旨在创造一个亲和、宽松、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的民主氛围)
为使每一个学员都能主动地并有较多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先将学员分成30至40人不等的大组,即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班;再将各大组分为多个4人或6人的小组(也可分为多个2人或3人小组),并确定各自的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组时,可以将共性较多的人分为一组,也可以将差异突出的人分为一组,这应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不同阶段的需要灵活掌握。共性较多的人在一起便于概括和达成共识,而差异较大的人在一起则便于在观点上相互碰撞,以使讨论更加深入。各个小组成员又都以圆桌形式围拢在一起,自由而有机地分布在教室之中。
2.互相介绍、制定学习守则(旨在使学员了解共同议定的权威意义)
为给培训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和基础,使教员与学员及学员之间有个初步的了解,首先引导各组学员对各自的姓名、籍贯、习惯、爱好、工作简历及对培训班的期望等情况作个简要介绍。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教员有意识地引导学员共同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纪律,诸如“守时、关闭呼机手机、不抽烟”等,并由大组长整理成为全组的守则,大家通过后签上字,贴在教室门口共同遵守,以使培训能够在一个健康而有序的环境中开展。
3.根据培训内容,展开培训(旨在模拟决策实践中使学员学会民主程序)
做好以上准备工作,教员即可引导学员渐渐地进入培训主题。按照教材每一章节的要求和提示,学员先在小组中对培训的有关内容和案例(如村委会选举或村民自治)等进行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一人在大组中将本小组的观点陈述出来,教员负责对各小组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并且不断启发和引导学员补充没有涉及的内容,将学员获得的新认识和提出的新构想进行引申和理论提高,最后一起得出大家共同认可的、全面正确的结论。
整个培训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的“老师”和“学生”,没有固定、单一的教学形式;惟一不变的就是围绕培训主题尽可能地使学员互动起来,全面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自由辩论,案例分析,模拟训练,角色扮演,观看录像,排序,打分,填表、图,以及根据培训需要和条件即兴创造的其它形式。在培训中,教员仅仅起到引导、启发和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教员的引导和启发,使学员在讨论、辩论、模拟等活动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积极建构自己的新认识。在这种互动式学习、讨论、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提高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评估与总结(旨在使学员体会每一个人的选票对政策改变的作用)
在培训内容完成之后,将事先制作好的问卷调查表发放给每一位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每一个环节———从培训地点选择到住宿伙食标准、从教材章节内容设置到培训活动方式、从每一案例分析到现场模拟训练,都进行评估并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培训组织者和教员在对调查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培训的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对调查表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反馈,使此次培训的内容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同时也为以后的培训积累经验。
互动培训初显成效
1.经过一年多的互动式培训,初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培训观念,把培训客体变成了培训主体,人人都是先生,人人又都是学生,增强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用民主的方法,培训民主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通过培训,使每一个人都经受了一次民主的实践和洗礼。
篇5
我乡33个行政村通过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都选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团结战斗的村两委班子,使我乡的基层组织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是乡党委政府并没有对此盲目乐观,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村的长期稳定发展仅靠一支班子队伍是远远不够的,成功地选出村两委班子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而在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实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从而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广大农民群众团结一心奔小康的必然要求。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可充分实现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是群众所需、政策所引、民主所趋。因此,我们乡党委政府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后,决定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实现农村自治的核心内容来抓,切实摆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明确条件,民主选举成立组织
为了使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在产生后能真正发挥作用,从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产生到理财、议事过程都必须充分体现出“民主”两字,为此,我们首先经群众大会表决,制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民主议事会成员的资格条件,即:必须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有参政议政能力和相应的政策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乡党委要求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都必须经民主选举产生,各村的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选举都必须由管区第一书记负总责,亲自严格把握选举的各个环节,真正把民主落到实处。乡党委还规定:各村的两委干部不得成为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要按照村民的居住区域或生产区域,按照各个姓氏宗族的大小,按照文化年龄层次等几个原则分配名额,每户一张选票选举产生。在经民主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后,及时明确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求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定期评议村委会成员,对多数村民代表不信任的村委会成员,可劝其辞职或提请村民会议予以罢免;改变或撤销村委会不适当的决定;讨论决定本村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和宅基地使用等方案;参与讨论村里重大事务,及时反映村民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群众宣传,带头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上级决议以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的重大事项;支持帮助村委会开展工作;联系群众,融洽关系,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现在全乡33个行政村全都选举产生了由10-1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
三、规范运作,确保实现民主管理。
为了避免出现议事会产生后各村出现议事会事实上对抗党支部,甚至凌驾于党支部之上的情况发生,乡党委从三个方面对议事会进行了准确定位,充分体现出了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议事会是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组织这个关系。
1、定程序。议事会必须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决定并有3/4以上的议事会成员参加才能召开,议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成员列席参加。会议议题一般应在会前三天通知议事会成员,议事会成员要主动广泛征求村民对议题的意见和要求。在会上村委会主任要首先通报前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和村级财务政务情况,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议事会要讨论如何确保任务完成,对村级的重大事项,议事会成员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
2、定议题。每次会议的议题要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决定,不能由议事会成员想议什么就议什么。会议议题应主要讨论决定村里的社会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宅基地的统一规划使用、解决影响本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工作措施等。
3、定规则。议事会议事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集中制原则,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要由与会成员半数以上通过方可有效。凡议事会通过的决定、决议要向全村群众公开,由村委会负责实施,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或另作决定。议事会成员要带头宣传贯彻会议通过的决定,帮助支持村委会开展工作。会议要有专人记录,并存档备查。
为了使议事会充分发挥作用,乡里成立了一支由政工书记任组长, 、经管站、土管所、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党建工作队,对各村的民主议事会实行垂直管理。要求每个村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议事会,会后要把议事的情况书面上报乡党建工作队,并对各村的议事会工作情况不定期抽查,形成了一个对议事会长期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议事会的有效运行在维护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2月份,我乡西江店村决定抓住“村村通”这一契机,计划修建村级公路6.2公里,但在高达25万元的公路配套资金筹集和管理的问题上群众意见不一,修路工作难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村党支部组织本村民主议事会成员就修路问题召开了议事会,进行了讨论。到会的15名民主议事会成员首先一致同意修建公路;在配套资金筹集问题上,有的成员说可以全村群众集资,有的成员说可以卖掉村里的老学校和发包村集体果园。最后经过表决,以10人同意的结果通过了第二种方案;在修路款的管理问题上,通过村民代表选举,成立了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修路资金的管理,村两委只负责组织、规划、协调、实施工作。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及时向村两委和议事会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定期向群众公开。议题讨论通过后,西江店村的群众很快统一了思想,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现全村的公路建设已经完成。据统计,今年以来,全乡通过民主议事会顺利解决重大村务问题169个,解决村与群众矛盾问题16个,处理遗留问题29个,扫除经济发展障碍37处。
四、严格监督,切实推行村务公开。
篇6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县民政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按照我局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社会救助方面工作
1、安排春夏荒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今年上半年,由于我县旱情严重,群众缺粮问题较为突出,为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我局拨出春夏荒救济款49万元购买粮食发放到各镇,救济灾民。同时,安排救灾专项资金19万元到各镇,用于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此外,对200多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济款近6万元。还安排35万元购买衣被等物资发放给缺衣少被的灾民。
2、做好农村五保户调查核实工作。今年我局组织人员深入全县11个镇,对农村五保户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在经过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确定我县农村五保户1150户1245人。每月发放五保户供养金20万元,并保证每位五保户死亡丧葬费800元及时拨付。
3、抓好特困灾民因灾倒房恢复重建。今年上半年我局投入近94万元,为83户农村特困灾民因灾倒房进行恢复得建,共计2110m2(其中县建设局为45户提供每户5000元的建房资金)。
4、认真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城镇低保工作都是按往年的做法进行,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全县各镇、各有关单位,进行认真的调查核实,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名单在各单位张榜公布,接受群众评议、监督,最后确定3324户8198人为城镇低保对象,确定5203户16630人为我县农村低保对象。今年上半年发放城镇低保金1455万元,农村低保金1042万元。
5、认真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严格按照《乐东黎族自治县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和《乐东黎族自治县城镇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今年上半年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24万元。
(二)优抚安置方面工作
1、依法落实优抚政策。目前我县享受抚恤补助的各类对象1679人,我局按月足额发放抚恤事业费,上半年已发放1—4月各类人员优抚补助款166万元。
2、开展双拥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县的双拥工作主要是:一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多种形式开展春节拥军慰问活动,共投入慰问资金25万多元,同时为边防、武警、消防部队解决水、电困难问题。
(三)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工作
1、切实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第五届村委会任期届满,今年将进行换届选举为了做好第六届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我局根据我县的实际,制定了《乐东黎族自治县第六届村委委员会选举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候选人条件及步骤、时间安排都作了明确规定,为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提供依据。
2、切实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对全县34个社会团体进行年检,规范了社团的活动;加强对3个民办非企业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保障了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四)社会福利体系工作
1、落实“霞光计划”。在完善县城老人活动中心设施的基础上,完成县中心敬老院的项目上报、选址等工作,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县中心敬老院的建设。
2、实施“健康快车”。今年上半年,在完成全县家庭困难白内障患者初检、复检合格的基础上,确定100多名白内障患者到三亚接受手术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3、发展社会福利彩票事业。今年上半年完成福利彩票销售40万元。
(五)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工作
1、贯彻《婚姻登记条例》。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依法登记,登记合格率达100%。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200对,离婚登记6对,结婚登记比去年同期大幅度提高。
2、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在“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下,上半年对8名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了救助,发放救助款800元。
3、加强对民政事业费的管理,积极配合财政、审计部门对各类民政事业费发放的监督检查。
4、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班子成员除了按规定时间接访外,还经常带领业务骨干下访,了解群众的疾苦,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上半年共为50多位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并对200多名困难民政对象发放临时救济款近6万元,群众较为满意。
上半年我们的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2、由于地财紧张,有些资金不落实,如低保金县配套部分没有落实,优抚经费县级负担部分也没有落实,造成工作压力大;3、扶持农村退伍兵发展生产,解决退伍兵存在的实际困难力度不够;4、双拥工作经费不落实,部队驻地附近的治安形势仍然严峻,影响共建成果;5、彩票市场竞争激烈,销售成绩不够理想等。
二、下半年工作要 点
1、切实做好汛期查灾、核灾、报灾工作。
2、继续做好城乡低保工作。
3、做好冬令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
4、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
5、做好全年定期抚恤和定期定量的审批、统计和发放工作。
6、做好农村义务兵优待金和五保户供养金发放的跟踪调查。
7、搞好“八一”、春节慰问活动;做好争创双拥模范县工作,争取我县今年评上省级双拥模范县。
篇7
(一)、抓好两个组织。一是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借鉴“广野模式”的成功经验,着眼进一步构筑农民进入市场、农户对接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谋划建立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龙头企业基地2-3个,逐步构建龙头+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既解决群众的销售问题,又保证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选择部分种养典型村,进一步推广“村委会+协会”的运作模式;二是抓好农村经纪人组织。大力实施“经纪人工程”,根据产业特点,对水产经纪人、冬枣经纪人、苜蓿经纪人、粮棉经纪人等各类专业经纪人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在此基础上,以行业协会或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抓好全市经纪人队伍的规范和提高。年内,将规范壮大冬枣经纪人队伍作为工作重点,引导更多的冬枣经纪人加入到“天南地北闯市场”的大军之列。
(二)、做大四个产业。着眼特色产业富民,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冬枣为主的特色产业规模。深度开发冬枣产业。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培树林地承包大户、大片,扩展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年内新增冬枣标准化管理面积4万亩、绿色基地认证面积8万亩。巩固稳定苜蓿产业。进一步指导完善牧草收割收购服务体系,加快苜蓿精深加工的研发生产,促进牧草产业向纵深发展。发展壮大牛羊产业。依托牧草资源,以发展专业村、专业户为重点,年内肉牛奶牛饲养量分别达到8万头和2500头。改造提升海洋产业。大力发展“大吨位、钢壳船”,巩固和推进渔区捕捞业由近海向远海转移;加快水产品科技开发基地、无公害高效养殖基地和浅海及滩涂开发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工厂化养殖;加快鼎盛公司二期、鑫海公司等项目建设,推进海产品加工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移。力争年内对虾、南美白等海水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育苗水体突破10万方。
(三)、建强龙头企业。将农业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农业整体水平的载体和突破,以项目壮龙头,以龙头带特色,以特色促增收。一是加大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对全市20余家规模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全部建档立案,实行动态管理和季度通报,并适时召开企业经营、项目进展情况调度会,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申报和争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为企业争资金,争政策。年内完成05—06年度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并全力为入闱企业争取2006年度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贷款贴息。三是加快推进新建、在建龙头项目进度。全力推进鑫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示范园项目、天天食品公司脆冬枣加工扩建项目、神农公司脆冬枣加工项目(开发区)、渤海奶牛、肉牛良繁项目等重点龙头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盘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提升龙头对特色产业的带动力。
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继续深化村务公开。在05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完善村务公开“四统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村务公开的指导、检查力度,每季度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的公开阵地、公开档案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公开阵地是否达标,公开内容是否达标。二是加大村务公开的通报力度,对公开阵地建设不达标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
(二)、强化村务民主管理。一是结合村委会换届,建立健全落实好11项民主管理制度。包括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三资管理制度、村委会换届后工作移交制度、审计监督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70)号文要求,分三个阶段:示范带动、全面推进、攻坚补缺,使全市95%以上的村达到议事规范,制度落实的目标要求。
(三)、推进村级素质工程。第六届村委会选举结束后,要组织有关部门加大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上突出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财经纪律、民主管理制度、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培训人员主要是村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村理财小组、监督小组成员以及部分村民代表;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授课与分乡镇培训相结合。
三、妥善化解农村债务
按照沧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妥善化解农村债务的意见》,我市在11月份开始试点,2006年将进入沧州市制定的三年偿还债务的攻坚阶段,要充分利用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时机,重点抓好全市的农村财务清理整顿,化解老债务,严控新债务的发生,总结各乡镇化解债务的经验做法,协调各职能部门,制定出台有利于化解农村债务的规定和办法,确保实现2007年偿债的目标。
四、巩固减负监督成果
一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对于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发展,职能如何转变做专题调研。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制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三是全面监督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村级报刊订阅限额制、涉农收费公示制及涉农负担案件追究制等四项制度的落实。
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版权所有
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工作。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使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并搞一次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专项调研。二是搞好二轮延包工作,对没有完成二轮延包的村,按照“成熟一个,完善一个”的原则,妥善解决遗留问题。三是做好农村工作。认真学习农村政策、法规,随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关于农村政策方面的问题,设立群众来访登记簿,将来访事由、接待人员、处理结果进行登记、存档。
篇8
一、今年以来民政工作运行情况
根据市民政局年初下达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具体表现在: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民政对象的生活权益上半年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426户5379人,占农业人口比例3.07%。月人均补助水平61.8元,发放低保金199.68万元。
全县共有农村五保对象509户54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0.34%。其中:集中供养40人,分散供养505人;上半年发放五保供养金36.124万元。 3、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上半年全县纳入城市医疗救助对象2284人,共筹集救助基金总额达106.66万元,实施医疗救助64人次,救助金额20万元;已纳入农村医疗救助对象6361人,共筹集救助基金总额达104.98万元,实施医疗救助38人次,救助金额15.74万元。(二)落实备灾救灾救济措施。年初我们进一步规范救灾工作机制,完善细化救灾应急方案,落实救灾措施。加强救灾资金的使用管理,今年对6个乡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做好县、乡救灾物质储备和物资采购工作,目前已备帐篷280顶,棉被500床和其他救灾物资,落实县、乡救灾储备金160万元;县政府成立了救灾物资紧急采购小组,由政府办、监察、财政、技术监督、民政等单位人员组成,负责紧急情况下的救灾物资采购工作,并与1家超市签订了救灾物资紧急采购协议。1-6月,我县发生霜冻、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受灾面积2411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11公顷,受灾人口234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50万元。下拨救灾救济款55万元。春节期间,县、乡领导深入军烈属、五保户、农村受灾户、特困户和优抚对象家中,开展救济和慰问活动,分发棉被200床,毛毯50床,大米3吨,食用油1200多桶,发放慰问金54.79万元,慰问救济困难群众1931户4270人。
(三)规范社会行政事务管理
1、区划地名工作。规范完成了辖区内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完成了城区街、路、巷地名标志设置任务。开展全省乡(镇)地名标牌设置的试点工作,各乡镇的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已全面启动,部分乡镇已经完成安装,迎接省8月试点工作会议的召开。3、婚姻登记工作。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认真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上半年办理婚姻登记1148对,其中:结婚970对、离婚178对;补办婚姻登记证件191对。对结婚对象实行免费婚检,婚检率达100%。5、做好福利企业年检。完成了全县5家福利企业的年检工作;5家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人就业162人。7、殡葬改革工作。上半年累计火化遗体650具,火化率为92%,为城市“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减免火化费用1万多元。
(四)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2、做好安置工作。今年共接收退伍军人和转业士官113人,其中应安置工作的城镇退伍义务兵18人。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偿安置14人,支付补偿安置金和待业金24.7万元,安置率达77.7%。
共2页,当前第1页12
3、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政策。2012年上半年共支出医疗补助金5.9万元(含每人180元门诊费),确定了县医院、中医院和全县13所乡镇卫生院为重点优抚对象看病挂钩定点医院。(五)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和社区工作
我县从3月开始试点,目前完成17个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县在9月底全面完成。主要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各项准备。从试点开始,做到“四个在前”:即坚持宣传教育在前、调查摸底在前、清理审计在前、分析总结在前。二是探索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全面实行和规范户代表会议制度,户代表由农户统一意见后确定,届期内除特殊情况外不能变动;实行村委会选举先定“规矩”后选“人”,选举前先把相关规定和制度定下来,候选人的条件要求制定好,提交户代表会议通过,把相关规定和制度变成群众的意愿;实行村两委履职承诺制度,建立履行承诺行为的约束和责任追究;设立村委监督委员会,制定《顺昌县农村村务监督制度》。三是严格依法办事。四是加强分类指导。
篇9
一、利用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思想政治课,其思想性很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方法单一,学生缺少体验的机会,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活动课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会不知不觉喜欢上这门课,其中的道理才能进入学生心里,达到教学目的。
1.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活动课
只要是适合的内容,就争取上活动课。如:学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时,我采取了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过程是这样的:一名学生主持人,另一名担任记分员,我和另外四名同学担任评委。竞赛前15分钟,学生迅速阅读知识点。活动中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十人左右组成。竞赛分成三轮,第一轮,是小组指定必答题。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回答各种主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含义;第二轮,也是指定必答题,是由组内另外一名同学回答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具体表现,即例证;第三轮,每个小组发放一张答题纸,把答案写在纸上,规则是每个题必须由一个同学写,每个成员都要完成一个题目,不得重复,以扩大答题的广度。题目是各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事例,让学生分辨是哪一种违规行为。三轮题回答完之后统计分数,评出名次,给予奖励。在活动中,同学们兴趣很高,积极参加答题,在答题中你追我赶,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既学习了知识又学习合作,达到了老师讲授所不能的效果。
2.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选择活动课
学生有一些课余爱好,课间十分钟往往不能玩尽兴。如有一个班级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很迷恋五子棋,课间时在笔记本上玩,可是时间毕竟有限,自制力差的同学就在上课时偷偷玩。我上课时发现这种情况后便对学生的课余兴趣开展了调查,组织学生上一节调查课: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司其职,调查的结果是,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会在课间玩五子棋。下一节活动课的主题就这样确定下来,那就是开展五子棋大赛,满足学生的爱好。比赛同样分六个小组,进行组内淘汰,然后小组前两名进行循环赛,分别由学生担任裁判。比赛进行的热火朝天,同学们兴致很高,最后决出了前三名。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这个班级再也没有出现过上课玩棋的现象,同学们上政治课的热情比以前更高了。
二、利用活动课,让学生直观接受知识
有些知识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如果适合使用活动课,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如:八年级教材中的“公民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内容就很艰深,这时我选取了社会调查和模拟选举两种活动方法。
(1)在讲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之前,我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成立三个调查小组,第一小组调查村民委员会选举村长的过程,第二小组调查村委会其他成员的选举情况,第三小组学生调查候选人的提名过程。接着在讲解知识点时由三组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初步弄懂了关于选举的知识。
(2)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选举,我选择了模拟选举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选举过程。在选举之前,我按照选举程序成立选举委员会,划分选区,选民登记,接着确定候选人。为了加强活动的严肃性,请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参加了模拟选举活动。在活动中,主持人态度庄重,候选人演讲有激情,选举同学发问有序,计票与唱票的人工作认真,目睹着全体同学投入那庄严的一票,同学们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学生代表。选举在庄严、有序的气氛中圆满完成了。这时我走上讲台,请同学们谈对这次活动的体会,无论是当选的学生代表,还是落选的候选人,或是工作人员与普通同学,都积极畅谈。在活动中,我感受到,同学们已经懂得了什么是选举,懂得了自己投下的是庄严的一票,这远远超过了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学,为学生以后长大参加真正的选举打下了基础。
三、利用活动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政治课的落脚点是学生思想上的成长,而有些知识和道理是教师在课内教学中的讲解无法达到的,如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检验合作能力,深刻理解所学道理,这时不妨使用活动课,可能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演替式边缘社区;身份转换;政治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传统意义之外的第三类社区(边缘社区)正在持续出现并不断扩大。在城市化拓展的期间每年有大约1300万农民转为市民,这一过程伴随着重大的身份转换过程。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研究演替式边缘社区居民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显然在未来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民市民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在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演替式边缘社区这个特殊的存在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居住其中的居民群体作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群体。他们的身份转换和政治参与意识问题将直接决定该类社区的有效治理和民主政治的良好发展。所以本研究注重将该群体的身份转换与权力意识的转变联系起来,力图通过研究发现该群体在实现身份转换的过程中其政治参与意识所发生的改变,进而发现所产生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争取为将长期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该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理论借鉴
本文数据来自于“演替式边缘社区居民的身份转化与政治参与意识调查访谈”的调查结果。根据天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调查的便利,我们选取了天津的四个城郊为调查对象,分别是:中北镇、张家窝镇、杨柳青镇和候台镇。在与各镇的组织部门协调商量后,我们分别在四个城郊选取了四个社区,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各个社区抽取了30名居民进行实地访谈。本次调查共调研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100%。其中,收回有效调研访谈为113份,有效收回率94.17%。男性调研访谈为53份,女性调研访谈为60份,男女比例接近1:1。
根据上述抽样方法,我们主要对样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与统计。对于回收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量化结果,并运用公民文化理论、社会身份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政治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所得出的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和进一步阐述。
本研究主要借鉴的理论有公民文化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政治心理学理论以及社会身份理论。
三、天津城郊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现状
本研究的对象天津四郊是演替式边缘社区中的典型代表,其居民经历了从传统的乡村生活向城市社区生活的转化。这一转化过程的完成同时伴随着由农村村民向社区居民的身份转换,本研究重点关注的就是完成了身份转换后的天津城郊居民现有的政治参与意识的现状,以及其参与意识的实践情况,也就是说,他们是否真正进行政治行为来行使和维护自身权利。所以本研究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测量。本研究通过走访调研、发放问卷等形式搜集了一定量的数据,在运用spss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后,得出了如下的分析结果。
(一)政治参与意识现状
首先,我们对天津城郊居民整体的政治参与意识情况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居民们对“是否愿意参与居委会选举?”等5个问题的回答,按参与意愿强弱由高到低进行赋值,并把各问题的得分加总。统计发现,政治参与意识强的居民占总人数的60%,说明大多数的村民在完成了向社区居民的转变后持有很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不愿意”或“无所谓”,政治参与意识较弱,表示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二)政治参与行为现状
在掌握了天津城郊居民整体的政治参与意识之后,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其政治参与的行为状况,来分析其是否将参与意识转化为参与行动,是否切实在行使自身的权利。而这种政治参与行为还要从传统性和非传统性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分析。
针对居民们对选举、决策、监督、反映问题等有关传统性政治参与行为的18个问题的回答,按照参与的频率由高到低进行赋值,并把各个问题的得分加总。统计结果显示,仅有极少数的4人得分在60分以上,表示行为积极,绝大部分居民得分均在60分以下,表示较少参加政治活动。此结果与有关参与意识的测量结果有很大反差,也就是说,居民们虽然大部分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但是却仅有少数人对传统政治参与行为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对于签名静坐、抗议行动、暴力行动、上访等非传统性政治参与行为,仅有4人有过参与的行为,将这一结果与传统性政治参与行为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传统性政治参与行为仍是该地区居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三)政治参与意识与传统政治参与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在对天津城郊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居民传统性政治参与行为的情况有了了解之后,有必要对二者的相关性做一个检验。如表2所示,从双侧检验后sig.值来看,该地区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与传统政治参与行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且Pearson相关系数为0.567,证明呈正相关关系,即政治参与意识越高越可能进行传统政治参与。但同时这个相关系数的绝对值略小,属于弱相关。也就是说,即使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也不必然会参与传统性政治参与行为。
四、影响政治参与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
通过上面的统计分析已经对天津城郊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有了整体的把握,下面就针对此现状具体分析影响居民们政治参与意识形成的种种因素。主要将从作为主体的天津城郊居民和作为客体的天津城郊社区居委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探究作为主体的居民在经历了从农村村民向社区居民的转换后心理、认知等方面所具体的特征,以及由村委会转变而来的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对其居民所产生的影响。
(一)主体心理层次的改变
在从传统村社向现代社区转变的过程中,广大村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要融入到城市之中。而帕克曾经说过“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①所以,广大村民在尝试融于城市的过程中,也必然要融入城市的文化,所以自然会发生心理层面的转变。
通过对与当地居民谈话的内容和问卷设计中对其行为和意识的测量,我们总结出了他们在心理层面上所发生的几个方面的改变。首先,他们在心理层面变化的特征是由封闭保守转变为更加开放。其次,在心理需求方面由单一转变为多元。最后,对待公共事务的态度上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于城市化过程中涉及到占用土地、后期安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因而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利益诉求,这就进一步使得他们更愿意主动的参与到政治事务等公共事务中,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对自身政治参与价值的评价
个人行动的欲望往往来自于其对自身行动价值的判断,联系本研究,个人只有对其政治参与行动的价值具有较高的评价,才会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去参与政治生活,行使自身权利。同时,个人对其自身行动价值的评价也是自我认知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天津城郊居民进行自身政治参与价值评价的测量有利于对其自我认知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进而探索其认知是否对其政治参与意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搜集居民们对“居民投票能决定选举结果?”等有关投票行为的6个问题的回答,按是否有价值由高到低进行赋值,并把各问题的得分加总。统计得出,对政治参与持肯定评价的占74.3%,表明大部分居民认为自己的政治参与是有价值的,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对自身政治参与价值评价这一因素对于居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对这二者进行了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双侧检验后sig.值来看,该地区居民对自身政治参与价值的评价与其政治参与意识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且Pearson相关系数为0.397,表明呈正相关关系,即居民对自身政治参与价值的评价越高,其政治参与意识也就越高。这一结果也就证明了居民对其自身政治参与价值的评价是影响其政治参与意识主要因素之一。
(三)对社区居委会的了解度与信任度
信任往往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首先对居民们对于社区的了解度做测量。通过居民们对“认识居委会主任或书记么?”等4个问题的回答,按熟悉程度、来往频率由高到低进行赋值,并把各问题的得分加总。统计后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居民对居委会的熟悉程度较高。
在了解了居民们对于居委会的熟悉程度之后,进一步考察其对于居委会的信任度。通过将对居委会的信任度与其他各级部门进行对比,我们得出,居民对居委会的信任度最高,对居委会干部的信任度也较高。
那么,对居委会信任度的高低是否会对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呢?为了解决这一疑问,我们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从双侧检验后sig.值来看,居民对居委会的信任度与其政治参与意识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且Pearson相关系数为0.295,表明呈正相关关系,即对居委会的信任度越高,政治参与意识越强。所以,对居委会的了解程度以及信任度也是影响居民政治参与意识的一个主要因素。
(四)治理模式由“乡土化”向“城市化”的转变
从村民委员会到居民委员会,绝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变化,从治理模式的角度看,可以说是由“乡土化”向“城市化”的转变。针对村民与居民的不同特性,治理模式也有相应差别。在乡村社会,村民之间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相互联系,表现为一个“熟人社会”,特点是经济结构单一、个体差异不大、流动性小、价值和利益趋同。在演替式边缘社区,居民虽然基本上由原有村民转换而来,但经济结构、价值、利益等都随着城市化不断丰富,人口流动性加大,居民间的异质性增强,成为一个“半熟人社会”甚至“陌生人社会”。如果说“乡土化”治理是对或大或小的共同体进行治理的话,那么“城市化”治理就更多地与个人进行对话。在乡村社会,村民的特性决定了村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和诉求是相似的,既然相似,那由各共同体的代表来进行政治参与就足够了。而在城市社区,“城市化”治理针对异质化社会,这就要求居民个人投入到政治参与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权利诉求,居委会的治理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和改善。
五、结论
由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天津城郊居民在完成了由村民向社区居民的身份转换后,其整体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体现在政治行为方面是更倾向于参加传统性政治参与行为。针对这些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意识的现状,对影响其政治参与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做了深入分析。从主观层面上看,首先,居民们在完成身份转换后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变得更加开放、主动,并且心理需求更多样化。其次,居民们对自身政治参与价值的评价也会对其政治参与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居民们对于所在居委会的熟悉程度和信任程度也会影响其政治参与的意识,天津城郊居民政治参与意识较高也是由于其对所在居委会的信任程度较高。此外,从客观层面看,治理模式的变化也对居民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产生了很大影响,变化的特征主要是由“乡土化”向“城市化”的转变,相应的居民的政治参与也由集体性向个体化转变。对影响演替式边缘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因素的分析意义很大,可以使我们有针对地提出提高该类社区居民政治意识的建议,例如,加强心理引导,加强社区居委会与其居民的联系,增加居民们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机会等等。居民们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无疑对于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十分有利。
注释:
①[美]R.E.帕克:《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