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督导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25 08:2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工作督导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30-02
一、洞悉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
1.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制度的形成。在19世纪早期慈善组织的社会在实践中,形成了“师傅―徒弟”实习教育模式,逐渐明确了实习的过程要达到的目标,且对实习过程提出了要求。到19世纪末,慈善组织在大批量地培养自己的社会工作人员中发现,培养的人员未能实现慈善组织自己培养的目标,出现了实习人员和实习机构都无法解决困难的新问题,由此进一步凸显了实习过程中学院介入的重要性。在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赋予了实习教育新的意义,强调实习应该有计划和系统地M行,因此实习督导的任务变成专业教育任务的一大组成部分。在60年代形成关联督导模式,强调实习和理论教育的互动,形成关联督导制度。
2.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的发展与现状。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的配备情况,也根据督导师资力量而有所不同:在学院督导力量方面,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时间短暂,许多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共有MSW教育教师31人,其中专职教师19人,其中57.89%的教师有实践经验;另有兼职教师12人,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但是实践经验略显单薄。许多高校已经建立起来学院与机构联合督导的模式,在行政化的机构中,会安排专人对实习学生进行督导,但他们往往对社会工作没有深入的认识,其督导也都是行政化非专业的;在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中,虽有资深专业的督导老师,但也存在精力和时间不足的问题。
二、透视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
1.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联合督导模式流于形式。尽管多数学校都倡导建立与机构联合督导社会工作硕士的模式,但由于机构性质的限制,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工作知识和技巧,以及机构督导对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的不重视,造成机构督导只是名存实亡。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采取的是过程评估和总结评估相结合、以总结性评估为主的方式。实际上一般只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后于第三学期结束前上交实习专业鉴定表,再由指导老师评定实习等级。这一评估方式的问题在于目前学校并未制定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的鉴定往往依靠主观判断,使得这种评估方式往往太过片面、缺乏客观性。
第二,实习督导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发展不平衡。从学校督导教师来看,很多教师长期以来着眼于理论研究而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在实习督导工作中,表现出有丰富的理论支撑但缺乏实际的实务经验,无法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技术性的督导。从机构督导人员来看,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但由于缺乏专业素养的学习,但其理论知识缺乏,不能帮助学生专业的成长。
第三,高校、机构对实习督导培训及评估不足。一方面,许多高校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存在重学术而轻实务的倾向,加上对本身对社会工作认识的不深入,从而对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更加缺乏重视,对于实习督导的培养和培训更是可见一般;另一方面,学院未对导师的督导任务做出明确可操作化的标准,或将其作为教学考核之一,致使学校督导对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生的督导偏向主观性随意化。从机构角度来看,相关督导培训也同样不足,导致督导水平参差不齐。评估环节的缺位在机构督导层面亦是如此,以至于无法确定学生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督导。第四,督导角色定位不清晰,督导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很多学生与学院督导和机构督导一直是师生关系或学徒关系,督导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很少能与实习生形成平等的、对话式的伙伴关系。加之学生本身缺乏实际经验,这样很容易形成对督导的依赖。督导在社会工作硕士的实习过程中也多是发挥其教育,其行政性、支持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第五,督导对于不同基础学生的实习缺乏针对性。实习督导在指导时,很少按学生基础加以区分指导。就目前社会工作硕士主体构成来看,学生基础水平各不相同,包括对社工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专业技巧的掌握,实习中应对问题的方式等。然而,目前实习督导往往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没有采用个别化的督导计划。这使得督导缺乏针对性,缺少系统深入的督导。
2.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社会工作无论是作为一种专业还是一种职业,在我国都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对于社会工作硕士来说,往往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许多社会工作硕士毕业后甚至没有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方面工作的意愿,因此根本无法对其实习过程进行专业督导。
第二,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是一个涉及督导、机构、实习学生以及服务对象等多个要素的有机整体。由于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机构严重不足,实习机构在实习督导上时间精力等方面投入不足,督导工作缺乏评估标准,导致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的不健全,其实习效果也大大折扣。
第三,高校对实习教育督导的投入力度不足,既缺少专项经费支持,又缺乏对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的评估考核标准,导致导师对社会工作硕士在实习中的督导往往有心无力。
三、完善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督导制度
第一,推动实习督导专职化。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的建立受到政府对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视、政策支持、宣传力度等方面的影响,应该倡导政府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同度和知晓度;增加对社会工作教育的资金支持,为建立和发展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做后盾;明确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规范健全实习督导体系;鼓励NGO等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发展专业化社会工作机构,从而为实习督导的专职化提供可能。
第二,强化学校实习督导力量。首先,选择本专业毕业或者持有社会工作师资格证的教师负责社会工作实习督导;通过教学质量评估或知识考核选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扎实的教师来担任;选择在社会工作C构担任一定职务的教师或者实务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作为实习督导。并且专职实习督导只要求负责学生实习工作,无须完成科研任务,确保实习督导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充足投入。其次,应加大对实习督导经费的投入并建立规范化的评估考核和激励制度,如设立专门的实习基金,用于实习相关活动的经费支出以及实习督导的工作补贴等,但必须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通过督导评估考核制度把实习督导工作任务作为一项指标纳入考核,增强学院督导的主动性。最后,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个别化实习督导计划。实习督导计划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习安排,做出相应的制定。可以将学生按基础进行分组,对于社会工作基础薄弱的学生,首先应着重帮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专业认同,增强其专业学习积极性;对于有基础的学生,重点则是协助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提升,促进理论与实务的整合。
第三,明确实习督导的阶段性任务。实习前主要扮演行政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学校督导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前的焦虑情绪,机构督导要协助学生认识实习机构和服务对象。实习中期督导需要扮演教育者和协调者角色,学校督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协助学生策划服务内容并进行评估,机构督导者要帮助学生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服务关系,对学生实习的方法技巧给予指导。实习后期则扮演支持者和组织者角色,学校督导和机构督导要帮助学生处理分离的情绪,组织包括学生在内的实习小组分享会议。
督导应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束缚,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以优势视角和对话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督导,与学生一同进步和成长,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专业反思,强化其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认同。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史柏年,侯欣.社会工作实习[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习参与者 角色 责任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Participants
LI Qingxia
(Sociology Depart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Politics, Zhengzhou, He'nan 453002)
AbstractSocial work practice is a practical orientation and also the education-oriented, practice involves colleges, institutions, students, teachers, supervisors participate in the main square. Clear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are valid targets to achieve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Key wordssocial work; internship participants; roles; responsibilities
社会工作实习是一种特别安排的学习,有别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是将学生安排到实际的工作机构中,使学生接触未来可能服务的真实情境,并将自己的知识、价值与技巧运用于提供实际服务的工作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院、机构、学生、督导教师的共同参与,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和责任是保证社会工作实习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
1 实习的组织者――学院的责任
“学院”是指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机构,泛指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或课程的大学、学院或学校,学院方面主要承担制定和完善实习教学计划、遴选和确定实习机构、组织实习方面的工作,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满足国际或国内通行的规范和要求,符合本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现实条件,能够实现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院方面至少具备三类工作人员,一是专业负责人,该负责人须在学生感兴趣的实习领域中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或经验。二是实习协调员,具体负责学生实习工作的安排、联络及协调等事宜。三是专业负责人委任的人员,能够参与课程计划的设计与落实,而且其实践领域、兴趣、经验和实际研究知识应与学生的实习密切相关。
2 实习的合作者――机构的责任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机构和学院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即机构和学院建立一种密切的伙伴关系,在这种模式中,机构为学院提供实习教学所需的条件、岗位和机会;学院为机构社会工作者提供训练,进行社会工作研究,支持、帮助提高机构的服务水平,允许学生使用其设备和资源去完成工作任务(如:小组活动所需用品、图书、参考数据等),能对学生为完成准许的工作方案和任务所需费用予以报销,假如条件许可,能为实习同学安排午餐或给予适当补贴,具体安排实习学生的实习日程;其次是与学院方面一起商讨实习的准备工作,为学生创造机会,以利于他们融入工作机构,适应角色上的调整;第三,参与对实习学生实习表现的评估工作,实习督导通常会征求部门负责人对实习学生表现作出评价,以便作为对学生表现的评估参考。
3 实习的主宰者――学生的责任
实习主宰者意为学生在实习教学中,应处于中心者的地位,应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非被动者,能够积极勇敢地承担起对自身、对机构、对服务对象、对督导的责任。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发展专业智能,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这一目标,实习学生应珍惜并充分利用实习机会区熟悉机构中的实习业务,敢于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实际情形尝试采用恰当的介入方法和技巧,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对专业价值和伦理的敏感性,并能够秉持一种批判的精神反思当今社会及其与社会工作的相关性。其次,实习学生需要在实习过程中遵守实习机构的规定和恪守专业伦理,能够适应在不同的实习机构进行工作,充分考虑案主的需求,将专业责任与机构要求的标准有机统一,选出最佳方案为案主提供服务,在实习过程中不断自觉完善和运用各种相关的评估资料推动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地拓宽实习领域和发现学习机会。
4 实习的指导者――督导教师的职责
督导教师来自于学院,主要在实习中扮演者教育者、支持者、行政者和评估者的四重角色以充分贯彻学院的实习教育意图,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教育者意指督导教师要行使专业权力向实习学生传授并帮助其掌握开展工作的总体知识并树立一个能力强的工作者典范。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知识涉及五个领域,简称5"P",即每项工作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当事人(People)(可以是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遇到了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Problem),来到社会服务机构(Place)来寻求帮助的一个过程(Process),而提供帮助的人则是社会工作者(personnel)。上述的五个领域在知识、态度、和技术方面都有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实习契约是帮助督导教师承担教育者角色的有效工具,它可以促使学生和督导探讨识别明确的技能和知识,把实习要完成的笼统、抽象的总体学习目标转化成为实习中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指标。
作为一个支持者,督导教师更像一个心理调试辅导员,其工作贯穿于实习的整个过程,通过与实习学生建立积极的关系进行介入性辅导以帮助工作者减轻与实习相关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实习学生能够以积极、饱满的态度投入实习。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教育先行的事实,当学生带着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工作策略与美好的想象进入严苛的现实时,难免会出现手足无措、恐慌、逃避等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到实习学生的工作热情。因此,督导教师就实习学生在实习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情绪波动和思想困惑进行辅导,对他们的决定给予支持,并提供情感宣泄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实习学生的士气和实习满意度。
督导教师的行政性角色是指督导教师要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工作安排、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工作内容涉及实习机构和学生两个层面。在机构层面,督导教师需要与实习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接触,了解机构的情况(如服务、组织架构、管理体制、机构文化、服务对象特点以及需求等)以及实习安排,为学生提供关于学生对实习可抱的期望、工作性质、局限、学习机会、要求和困难等信息,共同探索适合学生参加的服务项目和明确的活动。同时,为保证专业的价值理念、工作思路、方法以及相对独立于机构的实习目标、方案和具体内容能够不受到干扰甚至为机构所接受和支持,督导教师机构层面的协调、沟通工作也很重要。在学生层面,督导教师要依照既定的实习教学计划目标和要求,就实习前的工作策划和相关导向活动做出具体安排(如与督导首次会议的安排、拜访机构、认识实习机构人员、探访相关机构和服务等),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辅导学生了解机构、机构政策及其运行程序,为学生指定适宜的工作任务,并监督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评估者是督导教师的又一重要角色。评估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敦促学生实习活动,保证工作对象和机构利益以及反思理论与实践教学契合度的重要手段。为了评估学生的实习表现,督导教师可以根据实习学生的实习目标和具体的评估依据,选择实习初期、中期和最终评估三个时间段,通过有选择地使用口头报告、日志和摘要记录、过程记录、文件记录、视频录像带、音频磁带、直接观察、联合推动、单面镜、模仿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估指导,并最终形成文字或表格形式的评估报告。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需要学院、机构、学生和督导教师多方参与的过程,任何一方角色和责任模糊或缺失对实习效果都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只有四方参与主体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各自在实习中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达致社会工作实习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史铁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探索[J].社会工作,2007(4).
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 现状 问题 途径
[作者简介]任利(1980- ),女,辽宁本溪人,民族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与研究。(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78-01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使大量接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人才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采用科学方法和专业技巧,可以更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基本途径。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的社会工作教师队伍,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一所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提高我国社会工作整体状况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中断了36年之久,但近几年发展迅速,所以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从数量上看,原来受过专业训练的老一代社会工作教师都已经年老退出教育岗位,而年青一代社会工作教师又没有培养出来。另一方面,从质量上看,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或者是从其他专业(社会学、哲学、历史、政治学和其他学科)转行而来,或者是由新近毕业的学生充任,因而在现有的教师中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以副教授以下职称居多,很难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传授到位。
2.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务水平低。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特征,这就要求社会工作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但内地社会工作教师往往固守于自己所负责的几门课程中,十分缺乏社会工作实际经验,大多只懂理论而不懂实务、重视教学甚于具体实践操作,对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很少涉足,没有实际参与到社会工作实务活动中去,因此很难把理论和实务结合起来,很难传授相关的实务知识和技巧,同时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也难以内化。
3.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科研实力不强。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还不成熟,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相对弱势,研究期刊数量相对不足,社会工作教师的科研成果较少且档次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受实务性差及自身学科背景思维定式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学术研究专业化程度不高。有调查对73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7%的高校教师以社会学为主要研究领域;26%的高校教师以社会工作为主要研究领域;除去另外11%的高校教师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为主要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是,还有23%的高校教师从事与社会工作不同的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
4.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习督导作用不足。鉴于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少之又少的情况,实习督导的角色由专业教师充当。但现有的学校督导仅仅把社会工作教师视为简单的实习检查者,并未将督导与教师在社会工作领域内的自身发展相连,从而出现了课堂教育与实习实践之间的脱节,没有发挥实习在帮助学生增进专业技巧,促进积极思考,将所学概念、理论等更好地应用于服务实践中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首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广开渠道,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急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其次,通过吸纳一线社会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以弥补在职教师数量的不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协作。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校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于学科建设的角度仓促上马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存在着地区间和院校间的差异。应该在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组织的指导下,加强全国性的协作,各院校教师之间多进行互动和交流,逐步形成支持网络,体现社会工作教师的团队与互助精神。同时,由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较早,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要继续加强与国外和港澳台社会工作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内地的专业教师到国外和港澳台学习、参与国际学术和科研合作,在提高自身社会工作专业素质的同时,担负起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国际化责任;另一方面请他们的专家和学者来大陆教学和指导。
3.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社会工作专业所关注的社会范围非常广泛,问题也极为复杂,不仅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掌握丰富的有关人类及其社会环境的知识,学会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处于变化中的人和社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新的问题,而社会工作必须不断地面对这些新的情况。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功能,不断拓展其知识体系、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基础,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工作专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4.积极参与和融入到当今的社会工作实践之中。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走出学理分析、游离于实务工作之外的纯学术活动层面,积极参与和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中,要勇于和学生一起走进机构,与学生一起了解、认识和掌握机构的行政架构和服务的目标对象,然后通过机构而走近机构所对应的服务对象,之后在这些服务对象之中,结合具体情况实施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做一个真正的行动者,在其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还应该在行动中进行研究,意味着教师可以逐步成长为教学型、研究型与实务型相结合的学者,走“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共同发展的道路,快速提高专业水平。
5.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成为有效的督导。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督导的主要任务有:第一,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其前提是教师要洞悉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工作方法;第二,向学生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帮助学生确定如何向服务对象提供具体的服务,它同时又是一种教学示范,因为督导教授一种助人的方法,这就要求督导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助人的方法,这样,工作者才能在他与督导员的关系中体会到一种类似于他要学到手并运用到当事人身上的方法。
6.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灵活、恰当的职称评定制度,把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实务经验和实习督导也看做科研能力和成果计入到职称评定中,从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性、实务性工作任务的积极性,以及对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研究兴趣。
总之,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当今的社会工作实践之中,成为有效的督导;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
[参考文献]
[1](美)阿尔弗雷多·卡杜山,丹尼尔·哈克尼斯.社会工作督导(第四版)[M].郭名倞,寇浩宁,汪蓓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史柏年.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谭磊,丁建定.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初探[J].青年探索,2005(3).
篇4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教学体系 湖北经济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1.1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决定要重视实践教学
(1)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强调实践性。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也从根本上体现出实践性。
(2)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习得。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工作有一套专业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无论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还是社区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的,也就是说,方法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除了讲解各种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之外,还要指导学生运用这些专业方法进行实际的演练。学习社会工作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也就是在方法的指导下,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整合资源等活动。社会工作专业特性决定了要实践教学环节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1.2 作为一种职业的社会工作对实践教学提出迫切要求
笔者曾对深圳市多家社工机构进行了走访,针对当前社工机构对社工人才能力结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各大社工机构对人才的要求是十分类似的,除了要求社工具有专业知识,以及沟通协调等能力之外,都特别强调社工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要求社工能够灵活地运用在大学里学习的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能服务案主。面对不同的案主,有能力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选择不同的工作手法,并能控制好服务的整个过程。尤其是目前深圳市的社会服务大多采取项目运作模式,那么社工要具备项目申报、项目管理、项目评估的各种能力。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要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需重视实践性教学,培养实践性的人才。
2 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2.1 课程实践教学
2.1.1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实验室教学能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方法、技巧,在实验室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实验室教学可以避免将学生直接置于社会实践中的惶恐与不安,让他们在可控的实验室模拟中锻炼技巧,提升信心;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在实习中对案主和自身的伤害,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助人的能力。我校2012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在第三、四、五学期开设了专门的社会工作实验,此外,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学位课程中也将进行实验室教学。我校社会工作实验室教学课程如表1所示:
2.1.2 校内实训
在我国内陆地区社工工作发展还刚刚起步,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认同水平都不高,具有社工性质的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各种民间福利组织、非盈利机构的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实习需求。因此,内陆地区的高校应大力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课程实践。高校校内资源非常丰富,具体包括校团委、校社会工作者协会、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等。校内实训的方式可采取校园问题社会调查、心理咨询、同辈辅导、大学生成长小组等活动,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湖北经济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承担了全校的新生素质拓展的工作。在该活动中,学生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多种社工专业方法带领每届新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拓展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增加新生班级的凝聚力等,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2.2 专业实习
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机构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形式,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所需达到的一般实务操作技巧和能力,社会工作的领域和性质、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需要、中国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等有一个较为全面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和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专业自我,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根据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紧密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有:
(1)社区工作:有督导地组织学生到城乡基层的居民社区开展实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广泛接触社会现实,认识社区的社会、经济、政治、人口特色以及社区的需求、问题,并运用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机构实习:有督导地组织学生到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组织或社会行政机构开展实习活动,加强学生对社会机构运作机制的了解,了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提高学生运用专业工作方法进行社会工作的能力。
(3)社会调查:有督导地带领学生到城乡基层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中国社会的福利体系、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工作调查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专业实训: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实地演示或讲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3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个阶段既是对四年专业学习一次检验,也是学生走向职场前的一次综合学习过程。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实习与促进就业积极联系起来,逐步建立起实习促就业的毕业实习模式。具体做法是主要依托现有实习基地,包括武汉地区的社区、沿海的社工机构、福利院等,双方签订毕业实习协议,每年推荐实习生到实习基地,共同管理实习生。实习单位在学生毕业实习期内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和必要的岗前培训,学生毕业实习结束时,机构从实习的学生中选择满意的学生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为了实现双赢互利的目标,我们采取定期给这些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免费的专业培训,邀请机构负责人来校举办讲座,学生经常去机构做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日常的沟通与合作。
3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3.1 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
在社会工作已专业化、职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实验室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必备的硬件设施,是专业教学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社会工作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的技术性理论教学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是否拥有社会工作实验室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办学是否专业、规范、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湖北经济学院目前正在计划进行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
3.2 社会工作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我国当前社会工作主要依托政府民政部门管理和推进,与沿海地区相比,湖北高校更需要争取政府和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支持。虽然湖北地区具有社工性质的专业机构较少,民间组织发育缓慢,但仍可以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与民政部门的合作,在具有半官方性质的福利组织开展实习工作。目前湖北经济学院已与万科物业、洪山区金鹤园青少年空间、东亭社区建立了联系。
此外,我校积极与深圳等地的社工机构取得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些机构具有较强的社会工作专业特征,在督导资源上大多机构都有资深的香港社工督导以及经验丰富的一线社工,能够为实习生提供专业、全面指导,学生去深圳的社工机构实习能够显著地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沿海地区的社会工作机构近年来在人力资源上还存在需求,学生在这类机构实习对促进学生就业也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校已经与深圳尚德社工机构建立了实践教学合作关系。
3.3 健全实践教学督导保障机制,加强学校督导的培训
内地高校立足实验室、立足校园的实践首先要强化师资。从目前的情况看,对教师而言专业实践指导并不计算在工作量中,未形成有效的督导保障机制。教师社工实践能力不强也制约了学校督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应一方面建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制度性保障,一方面通过课程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本文为湖北经济学院2011年教学研究项目 “基于通才教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篇5
2009年设立的MSW学位制度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的设立标志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跨入新的台阶,同时对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对我国而言是一个舶来品。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早于职业化,培养了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却没有相应匹配的岗位,导致我国大批专业人才流失,从而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支柱,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素质与就业意愿。因此,研究社会工作教育现状,反思社会工作教育困境,有利于完善社会工作硕士培养模式,促进建构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路径体系,全面推进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结构性访谈法,抽样选取了2014年入学的30名在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作为研究对象。本次个案访谈对象主要分布在江苏省设立社会工作硕士的7所高校,这些院校分别是:南京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本次抽样方法是滚雪球抽样法,由于笔者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故首先选取了3名较为熟识的学弟学妹作为调查对象,并经这3名学生的帮助以及相关老师的推荐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最终获取了30名访谈样本。同时,在选取访谈对象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第一,确保男女比例平衡。男性和女性的思维方式不同,保证被访者的性别比例平衡,这样有利于比较。第二,被访者本科就读院校。被访者的本科就读院校分别来自于普通高校、221非985、985这三类高校,这样能够观察被访者的本科教育是否有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第三,被访者现在所在的学校分布在7所拥有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中,而不是集中在其中的一两个学校。第四,政治面貌的要求,最好能够有党员、共青团员、派和群众。
每次访谈大约持续40分钟,在访谈过程中尽量避免打扰,以保证资料搜集的连贯性和可靠性。为保证资料的可信度,每次转录完毕后会对访谈对象的真实性进行检验,并在每次访谈结束后对录音和笔记进行整理和初步编码分析。
三、研究结果
1、社会工作硕士课程设置不合理,实习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根据访谈了解到,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培养重理论知识介绍,忽视实践操作训练,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学生知识获取与社会现实的需要。社会工作教育缺乏通用的框架,各个院校各行其是,缺乏沟通,导致本硕课程设置重复。本研究受访的30名被调查者中有21名同学认为我国现有的课程设置大多是照搬西方的经验,简单的拿来主义,学习的是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缺乏对我国具体情况的思考和结合。
作为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调查发现,江苏省7所高校的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培养都有专业的实习安排,但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在一些政府机关或者民间非政府组织实习,缺乏专业的实习地点。此外,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和教学都存在着孤立的状态,不管是各大高校还是各种社会工作机构都采取的是一种各自为政的策略,不能达到资源共享,建构良好的资源网络。
2、社会工作硕士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水平不足
社会工作专业老师大多半路出家,从其他专业转过来,对社会工作知识缺乏了解,缺乏专业基础,实务经验更是匮乏,仅仅靠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来传道授业。有些社会工作老师甚至对社会工作专业不认可,无形中打击了学生的从业信心。在专业实习方面,大部分学生缺乏专业的督导老师,导师身兼两职,由于时间与专业能力的限制,对学生实习方面的指导非常少,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问题。
3、社会工作硕士实务能力缺乏,社会工作教育考核单一
从社工教学考核的现状来看,现有的社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太完善,8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分制不能够全面地考核社会工作硕士的能力。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务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应该被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但实际上学位论文在社会工作硕士考核中占比却过高。有40%被调查者都比较认同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检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所学内容。
从对自己掌握的专业能力的现状来看,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学会了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专业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学会了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分析具体社会工作实务;但也有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具备这个能力。可见,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并没有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比较低,社会工作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4、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认同度低,缺少伦理价值观教育
西方社会工作教育尤其重视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其在选择学生初期就注重选择一些个人特质适合并对社会工作专业有较大兴趣的学生。迈克等人甚至认为,一定意义上,社会工作硕士的个人特质比专业的技巧还要重要。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调剂而转向此专业,专业的不认同大大减弱了社会工作教育的效果。在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的情况下,很容易转向其他行业。
经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校没有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即使有设置,课时也很有限且大多都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常常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评价手段和方式方面,也缺乏科学的评价量化指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是否真正地了解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是否真正吸收并接受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这些都难以科学的评价,所以很多开设了相关课程的学校也常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的效果。
5、社会工作硕士的就业准备不足,就业心态消极
从社会工作硕士的专业认可来看,只有2名受访者愿意把社会工作作为首选,大多数同学认为社会工作硕士的学习对于其就业的影响只是体现在学历上,其本身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同不大,也没有打算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行业。从社会工作硕士的就业准备来看,对社会工作方面的就业信息很少关注,对就业规划缺乏清晰的定位和规划,存在很多的盲目性。从就业心态方面来看,内地社会工作硕士就业心态整体来看不是十分乐观。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为他们的就业以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四、总结与探讨
1、优势视角:重建社会管理格局,加强批判能力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担任着为社会底层人民请命,捍卫案主利益,揭示社会黑暗、不公平之处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必须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将意识觉醒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避免“储存式教学”,把能力建设引入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实践中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主观判断和批判能力。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宏观社会管理能力与批判精神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终极目标是人才的使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主要的工作领域如福利院、基金会、社会公益组织等都隶属于政府管理,严重受制于政府的压制,导致许多的社会工作机构成为了政府的附庸。因此,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完善社工福利薪酬晋升机制,促进社会工作组织和机构的发展,改变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的权力中心。
2、专业水平:建立多样化考核方式,探索新型督导制度
第一,在社会工作硕士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应该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及社会需要设置合适的课程,增加学生主动选择的灵活性,促进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匹配度。创新社会工作考核方式,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务能力的考核,改变目前主要依靠情况的单一考核方式,注意考核方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第二,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师资力量。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督导入住高校教育,做好校内督导与校外督导的密切配合。社会工作实习机构、高校、政府三方应紧密联系,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此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网络,建立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生态支持系统,加强内地社会工作院校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向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学习,促进境外联办模式的形成,促进双方教育资源的相互利用,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
3、路径重建:反思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调整培养模式
随着内地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与服务对象增加,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应适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教育领域进行细分。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是本科阶段完成的任务,在硕士教育阶段,必须注重专才教育,加强学生个人专业技能的培养,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领域配备相应资质的导师,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社会工作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学习领域细分、专业实习对口衔接、就业指导等一揽子计划,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学习模式,提高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针对性。
篇6
关键词: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教育模式;专业化;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012-03
专业社会工作者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其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不断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期望用最合适和最相关的知识来指导他们的救助工作对象,这恰恰也是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研究的重要因素。在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局确认的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八项职业操守中,就包括了“终生学习”一项。在当前职业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从事专业服务的社工们如何提升自我能力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进行继续教育。
一、建立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模式之所以必要,就在于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更新是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是满足社会心理需求的一个必然选择。
1.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家庭婚姻观念、人际关系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如酗酒、吸毒、青少年犯罪、自杀等。如何解决因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在新时期需要面对的问题。这自然而然地要求社会工作者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社会工作知识、技巧和技能。只有通过持续的继续教育学习,社会工作者才可以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不断深化社会工作理念,创新社会工作方法、技巧,既为“通才”,又为“专才”。
2.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客观需要
2008年,我国内地首次开展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推进意味着对社会工作人才素质的要求全面提升,而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继续教育这个平台。由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催生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管理者及社工工作督导,都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提高。
3.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我国社会工作起步晚,专业化与职业化滞后,制约了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名单”中,从1988年到2008年,在20年间仅有三成的高校在申办社会工作专业前有专业基础,七成无专业基础。。这凸显了高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盲目性。不少高校由于师资力量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实习环节薄弱,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其培养出来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缺乏实际的社会工作操作技能。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学习的课程是针对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而开设的,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和完善学校教育的不足。
4.非专业背景从业人员的迫切需求
在政府的各个基层单位,如社区工作站、民政等领域,很多工作人员实际从事着社会工作,成为我国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动下,大量的非专业背景却从事着社会工作的人员踊跃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成功通过职业水平考试,并取得社会工作执业资格,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但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这部分为数不少的人员再次进入高校进行系统学习的机会十分微小,把他们培养成为称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只能由继续教育承担。
二、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006年6月印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之第三章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本专业工作能力。”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推广,2009年9月民政部下发了《民政部关于印发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的通知》,正式制定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对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时间及教育机构的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各社会工作试点城市如北京、深圳、广州、东莞等,也随之根据民政部的要求,结合本市的实际,研究制定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的相关实施细则。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得以在各地全面铺开,一些地方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上海市作为最早设立社会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为适应21世纪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展民政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业培训,将社会工作逐步推向专业化、职业化,于2000年5月成立了“上海市社会工作培训中心”,承担起全市社工继续教育、科研等职能。深圳市在2007年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1+7”文件。《深圳市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试行)》提出,在岗的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5天。深圳拟实行的《深圳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实施细则(试行)》规定,注册执业社工每年接受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5天,无法完成继续教育要求的,将不予续期注册而无法上岗工作。北京也将于2011年初完成北京市5600余名社会工作者72―90学时的继续教育。
虽然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的相关文件也对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刚刚起步,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时间很短,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继续教育政策制定者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有待提升
在出台了相关的继续教育政策措施后,继续教育就变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负责继续教育的相关部门目前的做法是,把全市的社工召集一起或分批,找些香港的督导、资深社工、高校教师等来授课,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天数。这样容易出现重“量”不重“质”的情况,同时继续教育仍以借助外来的经验教育为主,结合实际的本土化教育较少。
2.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模式仍以“讲一授”的形式为主。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培训应从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技巧的运用、项目的策划、评估的方式等出发。而交流式、小组式、工作坊式等更能让继续教育发挥成效的继续教育模式还没有很好地对接。
3.继续教育课程设计断层
社会工作继续教育一般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如讲授法律援助与社会工作。仅用一节的课程来讲授法律援助知识,显然会出现课程设计断层问题。没有把法律援助与社会工作的
关系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导致社会工作者面临法律援助困惑时难以开展工作。如果课程设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那么受教育者就能真正通过继续教育获益。
4.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当前,各地大部分的继续教育都是依托高校或是一些职业培训中心或是社会工作者协会进行的,忽略了大部分的社工机构及其他民问组织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优势。
5.继续教育培训的评估或考评有待提高
教育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从事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教育机构和受教育的社工都投入了相应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因此,设置一个完善的评估或者考评继续教育产出的机制,有效地衡量继续教育的意义及收效,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这样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社会工作继续教育认识不足、教育模式单一、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笔者认为,完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各省市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就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目标、定位、社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升服务等制订中长期计划,并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培训经费和培训人员以及服务区域的人员结构的不同有所侧重。如农村与城市的社会工作的侧重点不同,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方向也应不同。
2.结合需求,设置内容
结合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需求,设置继续教育的内容。继续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其重点放在与工作实践的结合上。继续教育的兴起,是由于原本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有必要根据自己在实际工作所缺乏的知识进行自我提升。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科学,所以在制定继续教育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岗位的要求和需要以及服务对象的需求。要注意收集各个领域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对知识补充的实际要求。继续教育的内容不能过于泛滥。提供给社工的培训,关于社工理念的、家庭领域的、法律的、禁毒的、学校的、拓展的,五花八门。授课的人员素质虽高,但每一个课程一般都是一天或是半天的时问,让社工感觉一年下来,好像学了很多东西,但是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却没多少。继续教育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例如,上述提到的“法律援助与社会工作”课程可以设置成为一个系列的学习课程,分为几个学时进行:第一课时为“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援助基础知识”,第二课时为“法律援助知识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第三课时为“法律援助疑问解答”。如此才能让受教育者对知识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
3.注重分类,因材施教
社会工作者由于所学专业和社会经历不同,他们从事社会工作需要培训的知识也有差异。所以,我们在进行继续教育时,应该注重分类,因材施教。对于从社工专业毕业的在职社会工作者,由于他们经过了学校系统的理论学习,有着专业的社会工作基础,其继续教育的重点应该侧重于深化专业理论的学习,提升专业技巧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那些从现有社会人员转化而来的在职社会工作者,由于其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继续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放在社工理念的教育上,包括专业价值与伦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他们现有经验方法的一些观念误区的纠正等。
4.突破传统,创新方式
继续教育的方式,除了“讲一授”方式外,应该更多地加入社会工作特有的教授方式,如小组的讨论,某某工作坊,拓展训练,实际项目策划,督导的分散式指导,参加相关的学术论坛、会议,参观学习,交流学习或者轮换学习等。
5.学前调研,学后评估
由于继续教育内容的设立应该结合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及服务对象的需要,所以在继续教育内容确立前应该进行调研,收集相关的继续教育意见。同时,教育是一个“投入一产出的过程”,为衡量产出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最直接的方式,当然就是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应用。可以通过完成作业、设计、写论文等方式进行实际的考核。例如,在继续教育中开设了“项目设计与策划”,就可以布置受教育者回去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与策划方案。上海目前采取的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集中授课;二是参与实践,并以项目报告、个案小结、工作总结等形式完成;三是撰写论文。论文必须在续期注册前的规定时间内提交,并对质量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必须通过专家的评审或者在公开刊物发表等。
6.整合资源,规范管理
系统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需要整合多方资源来进行。目前,多数地方的继续教育都是由一些培训机构或社会工作者协会来承担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应该更多地利用高校、社工机构、社会培训机构及其他NGO组织来共同实现,并由相关部门进行规范管理。例如,可以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场地进行一些理论课程及一些学术论坛的交流活动。由于不同社工机构有自身的特色项目及资源,可以让相应的社工机构承担一些固定的课程。对于那些在家庭服务领域做得特别好的机构,可以让其承担家庭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当然,需要提交培训的计划、经费预算、场地、可以运用的师资力量等,以便衡量其是否具备承担继续教育的资格。又如,一些NGO组织在经营公益组织方面的经验特别丰富,可以让其承担“NGO组织的管理”方面的课程。这样,受教育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资源也得到有效的整合。
篇7
关键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困境;对策;学校管理;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03-02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深化、专业技能提高和综合素质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不可缺少的学生组织。随着大学生对社团参与兴趣越来越浓厚,对社团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社团能提供自己兴趣与专业技能发展相结合的平台,实现个性、兴趣和技能的融合与统一。因此,探索社会工作社团的发展模式,实现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对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现状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本文中是指高校学生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共同志趣爱好,秉承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方法,有组织地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参与社会服务,以实现共同目标和理想,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形式自主组织起来的开放性群体性学生团体。
至2014年11月,全国有306所院校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04所单位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据调查,58%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成立了社会工作社团。社会工作社团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发起和组成,社团成员一般在20~100人不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占全体成员的60%~100%。开展的活动主要秉承“助人自助”服务宗旨,结合专业教学方向和本土特色进行专业性学术研讨和公益性志愿实践活动。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作为专业性和实践性社团,对社团专业发展具有较高要求,是集兴趣、理论、技能、公益于一体的组织。但其在各高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发展困境。
二、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困境
第一,定位单一。一是社团性质定位单一。目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一般是由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社团联合会监管和自我监管,作为专业技能高要求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不能仅仅只是学生社团联合会单一管理,需要专门的社会工作负责部门进行管理和指导。二是功能定位单一。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一直被作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繁荣校园文化的平台,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补充功能却没有得到专业教育重视,没有纳入专业教育管理当中。
第二,专业服务能力不强。一是社团骨干专业能力不足。从大部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看,社团骨干主要是大二开始担任,大三换届,基本上是一年一届。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从大二开始,也就是,社团骨干还没有正式掌握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就要承担社团专业服务。这对社团专业性来说是一种挑战,对社团骨干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二是社团整体专业服务能力不足。高校社会工作社团成员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居多,社团成员自身不能具备较好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外专业学生对专业服务更是陌生。整体社团成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足直接影响专业社会服务开展。
第三,活动内容专业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活动内容与社团目标相背离。很多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执行服务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服务内容上,如讲座、节日志愿活动等。二是活动没有体现专业特色,未形成专业品牌。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的特色就是依据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开展专业公益服务,并形成社团品牌活动[1],实现可持续化发展,而很多高校社会工作社团没有做到活动品牌化。三是活动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相脱离。社团活动大多在学校内部开展,闭门造车,没有与专业实践基地结合或者是去联系实践单位开展社团活动,没有结合已有专业教育资源,其实这是一种专业割裂。
第四,活动经费不足。目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费、学校拨款和社会赞助。85%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经费来源于会员费,一般是每人每年10~20元,也就是社团每年会费大概是300~2000元之间,有限的会费无法满足日常社团公益服务的开展。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筹资渠道单一,活动经费缺乏保障,长时间发展下去,社团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制约。
第五,规范的专业学习交流平台缺乏。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缺乏表现为:一是社团内部学习交流不足。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识交流、沟通网络,使社团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但社团并没有将这种优势资源进行运用,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而是遵从社团骨干的意见。二是校际间交流少,没有全国性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规范的全国性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这导致了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的封闭性和缓慢性,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经验得不到很好的分享与借鉴,阻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进程。
第六,管理评价制度与专业教育分离。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因为归属关系,社团管理评价制度都是有学生社团联合会制定的相关制度来进行社团管理的,社团管理缺乏针对性。同时,校团委在激励时,侧重社团荣誉和个别特别优秀社团骨干或者成员进行荣誉奖励和增加社会实践分,没有惠及全体社团成员。而社团成员的实践在专业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却与专业教育实践学学分没有联系,这与专业教学实践隔离开来,不利于提高社团成员的积极参与性。
三、解决策略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重要实践环节,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纳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探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下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模式,克服社团发展困境,实现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性质和功能定位。重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地位作用,明晰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不仅是学生社团联合会监管下的一般学生社团,同时也是社会工作专业所在院系管理和指导下的专业社团,也就是在学生社团联合会监管下,社团寻找所在专业院系作为挂靠单位,实现两者共同监管,体现社团重要地位。同时,社团不仅是高校繁荣校园文化场地,更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重要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二,宗旨和根本目标界定。社团的宗旨及其定位决定着社团“为何而生”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必将导致社团思想的盲目与混乱,活动的形式化和虚无化[3]。社团宗旨和根本目标是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教学特色制定的近期和长远目标:专业助人,服务社会。
第三,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优化社团干部选拔机制,选拔具有专业能力强和具有领导风范的社团骨干,带领其他成员一起开展特色专业服务。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组织举办的各种专业学习交流培训,如专业交流会、专家学者讲座、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培训班、国内社会工作专业论坛和主题会议等,以提高社会工作社团成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社会服务水平。
第四,活动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社团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课堂学习的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开展社会服务,同时,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实情和培养特色,开展符合专业培养特色和地方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可持续进行,最终形成社团的专业化、特殊化和品牌化社会服务项目,保持和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品质。
第五,活动场地和实践基地遴选。高校可以为社会工作社团提供固定的校内活动场所――社会工作实验室,保障活动场地的固定性和常态化。同时,社团活动可以在学校已经建立的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开展服务,获取新成果和深化巩固已有成果,或者社团先行开创新的专业实践基地,学校根据成果将其挂牌为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基地。
第六,服务资金来源与支持。社团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后,更具有计划性、有序性、规范性和保障性。首先,日常活动开展可以申请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经费;其次,社团可以参与申请专业教育组的比赛和专业项目,解决活动经费困难;再次,社团活动与院系共同开展专业活动,如共同举办社会工作文化节、学术文化周等,争取院系资金;最后,社团活动参与到专业教育实施项目活动中,如学校与其他公益组织合作开展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福彩基金公益创投项目等。
第七,管理评价机制的完善。将社团活动纳入专业实践成绩考评。将社团活动纳入专业实践成绩考评,不仅有利于社团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的执行与完善,更有利于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新增考评指标和途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愿主动参与社团活动,发挥专业技能,无疑是检验专业教学进行专业实践,学习与兴趣吻合的良好平台。
第八,内聚力培养与对外宣传。一是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建立完善的网络交流平台,实现社团活动成果共享,也可以使社团成员之间、成员与老师之间、校内外专业同学之间互动学习与交流。二是建立全国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培训、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全国性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交流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社团经验交流分享、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讲座、专业社会工作技巧培训、高校社会工作社团论坛、专业学术论文竞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设计竞赛等。
第九,专业教师督导。社团聘请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对社团成员和社团活动进行专业督导。社团指导老师发挥专业老师团队力量,对社团成员进行情感支持、技能培训和行政督导。社团专业指导教师需要对社团活动进行长期规划和总体把握,保障社团活动与专业教育的对口,保证活动的专业性,在活动经验总结上,形成社团特色和品牌项目。
四、总结
重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探索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模式,在发挥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重要作用同时,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纳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和强化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竟.大学生品牌活动建设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D].西安:西北大学,2012.
篇8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困惑,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指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与实施“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组成部分,既要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着教育的发展规律。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但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许多问题与困惑:首先,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先于专业社会工作,然而从发展速度看,又远远快于专业社会工作。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还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都存在着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认同感不强的状况;其次,现在的大学教育理念普遍是教师本位和学术本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大学生实务技能的训练;第三,专业教育发展方向不明确。许多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出发点多为选择出路,寻求生存;第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乏本土性,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教育主要照搬港台和欧美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第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习不规范,缺乏足够的专业机构作为实习场所,学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
因此,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与实施“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一、“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构建“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依据是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若干相联系、相区别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根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分为“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系统以输入输出的方式与环境发生作用,并发挥整体的功能。
社会系统被看做是基于要素和关系的动态体系,这一系统的复杂性突出了选择的作用,也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运作都是在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选择。从宏观上看,我们所处的社会系统与其周边环境进而与世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通过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可以使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成为系统运作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使系统的产物成为环境的选择。
二、“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内容
在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现实,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构建“一体两翼”式教育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整合利用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为一翼,以整合利用校外教育和实务资源为另一翼,两翼并重,互相配合,共同为主体服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最终目标。
1.“一体”的含义。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和灌输各种知识。在这种单向授受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而作为一门把“以人为本”作为专业理念和重视实践技能训练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它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必须以满足学生需要和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点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要求,与社会工作专业对人的尊重、相信人的潜能等视角是一致的。
2.“两翼”的内涵。首先是以整合利用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为一翼,需要知道的是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可分为单位内和单位外两部分,这里的单位是指社会工作系(专业)所在的学院或系(部)。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院校师资缺口较大,特别是缺乏有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基于现状,必须先对单位内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依据本院系原有专业的特点和教师的专业背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比如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建立学术沙龙等;在科研方面,可以通过团队研究的方式,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专业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其次,以整合利用校外教育和实务资源为另一翼。作为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如聘请在工、青、妇、民政部门及社会福利机构长期从事准社会工作的工作人员承担相关课程的讲授、实习督导等工作;聘请他们参加课程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实习基地、研究基地。比如我校与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社会福利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半边天基金会等单位、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实现了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良好结合。从2005年开始,每年组织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到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安置机构“阳光家园”和“阳光家庭”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知识直接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提供关怀和帮助。与香港艾滋宁养服务协会签订社工实习计划,选派学生赴香港实习,聘请香港资深社工担任督导。校外资源还包括在同一个省、地区,或一个城市的社会工作系(专业),它们之间可以建立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当然,“一体两翼”并不是任意堆砌的松散联合,而是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的。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要和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生长点和功能指向,这决定着“两翼”的各个要素的内涵及其发展变化,是教育模式的本质规定性。就“两翼”来看,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两翼”并重,互相配合,实现校内与校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为主体服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最终目标。
三、构建和实施“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确定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高素质、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要求我们要充分考虑本系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性质、地域特点。根据这些因素确定主要培养目标和科研目的。
2.有利于实现教学、科研和实务的有效结合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中贯穿着教学、研究、实务内在统一的理念,而这一理念正是实行“一体两翼”教育模式的基础。价值观的建立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深化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理解、认知、实践和内化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在“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中均可得到实施。
3.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本校及本地区的发展。“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要求要依据专业方向和特色,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团队力量,整合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开展专业研究,掌握实务经验,不断提高检验理论与实务之间契合性的能力,这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地位,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是笔者在专业建设中的一点思考,虽然仍有欠缺之处,并存在诸多问题,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但笔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力图排除万难,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贡献心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斌.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 (1).
[2]史柏年.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熊跃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肖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本土性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5]马亚静.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社会工作,2007(3).
篇9
关键词:社会工作;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公共服务供给
中图分类号:C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提升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移,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广州、深圳、上海等地试点先行,探索出一系列本土的发展模式。处于内陆地区的郑州近两年也涌现出了不少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并日渐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本文致力于通过对当前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发展先进经验的梳理、总结和当前郑州市民间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状况,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路径选择。
一、郑州市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郑州市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现状
1、体制内与体制外并存
由于社会工作服务起步较晚,长期以来,由政府承办或主持的社会工作组织在郑州市社工服务的传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郑州市首家成立于2005年7月的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绿城社会工作服务站,通过义工社工化、督导本土化、服务网络化来进一推广社会工作服务和提升服务的专业化,奠定了郑州市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基础。近两年又有多家民办社工组织成立,如玖久、龙腾、益创、彩虹等社工服务中心也在开展着多元的服务项目。
2、政府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近两年政府日益重视社会工作服务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郑州市各区也积极落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并鼓励社工机构的成立。如金水区通过降低注册门槛、资金支持等多种途径积极构建社会工作机构孵化器,2011年全区投入130万用于26个社工岗位的购买,这是郑州市的首次也是河南省的首次,标志着社会工作服务开始被纳入到政府公共财政的预算。
3、组织发展途径多元化
近几年郑州市社工组织的数量大大增加,发展途径也日益多元化,打破了以往行政性的社工机构成立模式,出现了由本土转化和外部引进等的发展途径。一种是由本土的养老、特殊儿童教育等社会福利机构转化而来,通过引入社会工作者和重整组织结构,使得原有的服务更加专业化。另一种是由沿海发展较好的品牌社工机构在郑州开设分机构的方式,如深圳彩虹社工服务中心在郑州的分机构,也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二)郑州市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发展外部支持体系不完善
社工组织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持是国内一个共性的问题,目前的立法层次低、针对性不高,这对社工组织未来的发展远远不够;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是社工组织发展初期的重要保证,只有将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才能保证资金链的牢固。目前金水区在进行相关探索但政府购买岗位的数量和领域还很有限;社工组织的公众认知度不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不清、支持不力,专职社工的社会地位较低。
2、民间社会工作组织管理体制发展不健全
一是,管理机构的缺乏。目前郑州市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协会、机构或组织对其进行统一的领导、规划与统筹,各个区分头行动,重复的服务领域与服务项目使得服务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二是,高注册门槛和“双重管理”将很多有志于从事社工事业的组织排除在外。三是,社会工作人才尚未进行规范化的登记与管理。
3、民间社会工作组织自身发展不完善
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人才支持不足,目前郑州市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多规模较小、数量不多、人员较少,应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突发事件的能力欠缺。一是,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层次不齐的问题。二是,服务“片段化”现象较严重,多以活动形式展开,服务缺乏长效性和延续性。此外,社工组织定位不清晰,服务领域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和品牌化的服务项目。
二、典型城市的经验与实践
(一)完善的外部支持系统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形成了各自的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体系,对包括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工作、政府评估和监管的工作、社会工作者晋升和督导人才培养、社会工作者上岗和继续教育培训、社会工作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得民间社会工作组织进一步制度化,为组织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支持。
(二)政府财政支持方式多元,项目购买与岗位购买并重
东莞市在国内率先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将社会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市镇街财政预算范围。现存政府财政支持有三种方式:一是,目前深圳、广州、上海等以购买岗位的方式购买社工服务。在确定购买服务的岗位及数量并规定每位工作者的固定年薪后,各社工组织通过竞标的方式获得服务岗位,政府按人数给予资金,政府部门则有权对组织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二是,目前广州和深圳出现的以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组成项目来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如深圳龙祥、广州中大、启创社工服务中心等都通过这种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三是,政府通过短期项目购买的方式获得社工服务,这种方式在郑州也有出现,如郑州市慈善总会举办的公益创投大赛,用福彩基金支持慈善项目的开展。
(三)有关组织自由竞争与统筹发展的实践探索
为了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上海、深圳等地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民办社工组织的发展中,提升组织的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东莞市在推动民办社工组织方面却秉承统筹发展的策略,依据全市社会工作服务需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育了7家民办社工组织,强调组织间的统筹协调,防止组织间“无序化”的竞争出现。笔者认为这种统筹发展的方式在我国民办社工组织发展的初期是比较适合的,这种方式可以为发展初期的服务组织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各民办社工组织有序竞争、共同成长。
三、郑州市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一)发展路径的选择
由于目前郑州市的社会工作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和大力支持。因此,笔者认为需要采取和借鉴统一布局的方法,实现资源的整合,快速铺开社工组织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可以借鉴东莞市“立足现实、有序发展”的原则,采用“转型升级”“内源自生”“异地再植”等方式有重点、有计划的培育社会工作组织,使郑州市的社会工作组织能够最大限度的覆盖各类群体,避免社会工作组织之间服务项目的雷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其次,悉心栽培,通过长效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为民间社会工作组织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三,将培育与适度管理相结合,全力确保各社会工作组织健康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和行业混乱状况的出现。鼓励形成行业协会,推进行业自律,强化统筹协调,促进社工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完善推进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管理与服务机制
篇10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三校生 小组介入
一、研究背景
“三校”是指对在校学生进行技术教育,帮助学生尽快就业或向高职、高专学校输送生源的中专、职校和技校。“三校生”则是就读于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他们大部分因中考失利而分流进入这三类学校学习。
三校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发育比较快,而心理发育则相对迟缓,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脱离,这就使三校生容易产生身心功能障碍,例如出现学习、情绪、人格、人际关系等障碍以及青春期性心理问题等。目前在三校生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的处世心理;狭义的交往心理;偏激的认知心理。同时三校生群体也会面临着因就业受歧视而造成群体归属感的缺失问题。
三校生群体自我认同不足,且较少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违规违纪的代名词――因而容易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丧失,产生消极、抑郁的情绪,长此以往便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偏执的人格;这种偏执人格和畸形心理又会进一步导致三校生群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犯罪。于是,他们的行为和心理便陷入了恶性循环,社会形象、社会影响持续向负面发展,结果他们便不断地被社会所边缘化、面临着社会认同的困境,继而成为主流社会下的弱势群体和问题群体。
产生于上世纪初的学校社会工作,是属于社会公工作领域的一种专业服务。根据张乐天等学者的定义: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实务领域,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学校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在香港,上世纪90年代初就建立了以学校社会工作者为主的综合服务队,并根据学校需要调配资源,有效灵活地照顾青少年多方面的需要。截止到2008年10月,香港已经发展了135间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台湾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分为内部驻派、外部支援和整合服务三种模式,并设置督导机制以强化绩效。从港台地区的经验看,学校社会工作在疏导学生心理困惑、解决行为偏差、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中国大陆的学校社会工作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学校社会工作者与教务人员分工不明确、工作专业性不强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学生工作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三校生日渐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本研究通过抽样问卷,调查了上海三校生的发展问题与发展需求,并通过实践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探讨了社会工作的在三校生群体中介入的可行性,亦对面向三校生群体的社会工作运作模式予以创新。
二、研究方法
我们参考《SCL――90临床症状精神量表》、《自尊量表》等心理测量量表制定了面向目标群体的需求调查问卷。问卷中考察了三校生在各生活领域中(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三校生自身等)存在的发展问题和需求。我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上海市南汇区、徐汇区和浦东区的三所“三校”,所抽取的样本分别代表了郊区、市区和新兴经济区的三校生群体。我们共发放自填问卷512份,回收51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共504份,占98.4%。所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分析。
在问卷正式发放之前,我们还对三所目标学校进行了前期调查。我们实地走访了部分班级,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以及个别学生存在的个人问题与人际冲突状况,便于开展后续的实务方案设计与实务介入。
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小组工作的介入目标,设计了小组服务框架和服务流程,形成了小组介入的方案。最后,我们采用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组工作效果评估。
三、结果及分析
自填问卷的反馈结果汇总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三校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际关系不良、自我效能感低下和学业问题;另外,职业规划和家庭问题也占了较大的比重。其中,“人际关系不良”所占比例高达28.97%。
三校生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来自家庭和社会,也来自学校和三校生自身:一些上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家中被溺爱,没能在家庭身份与校园身份之间进行有效的角色转换,过于自我中心的在校表现常导致人际冲突;三校生自我效能感较低,学习和工作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故常对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持悲观态度;主流社会充斥着对三校生的负面舆论,很多社会人士认为三校生行为散漫、目无常规、没前途没出息,这些言论打击着三校生的自尊与自信,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使他们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遭遇阻力,一些失去生活信心的三校生甚至破罐破摔、自甘堕落。
三校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正是形成自我角色定位和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他们可能显得更加自我中心和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但同时也更为注意他人。青少年在这一时期追求独立,更渴望为同辈、为社会所接纳。上述问题若不给予及时引导和解决,都会对三校生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经过协商,我们和上海市徐汇某校达成介入协议,并选取了两个班级进行试点介入: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以下称A班),令一个班级作为同期对照班级(以下称B班)。在小组设计中,我们根据学生们反馈的需求,将提高人际沟通水平和加强心理调节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并参照学生们不同的升学计划――就业或参加高考复习班(简称高复)制定了内容各异的“套餐服务”。“套餐服务”即专业小组活动的具体设计如图1。
如图1所示,在小组活动的前半段,所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相同:第一节进行破冰游戏、建立专业关系;第二、三节活动教育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并认识社交四型人格,目的是引导三校生了解他人和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第四节活动是团体培训,目的是增加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第四节小组活动之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升学需求与小组活动设计的需要,将A班和B班分成了四个专业小组,其中包括三个高复组和一个就业规划组。第五至第七节小组活动便根据学生不同的升学选择分别设计了服务方案:职业规划小组进行人生曲线、SWOT自我认知分析和提升自信三节活动,目的是使三校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增强就业信心;三个高复小组将活动重点放在交流分享学习技巧和制定人生发展规划上。最后一节(第八节)小组活动则让所有学生回顾小组过程并展望将来,这既有助于巩固其已经习得的知识与技巧,也能够激励他们独立地、勇敢地面向未来。
对于小组工作有效性的评估,我们采取了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结果见表2和表3:
由表2可知,A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经介入,前后变化较大:小组活动前A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分为85.60,活动之后的平均分是77.03。分值越小说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越强,这说明我们的小组活动成效显著。
由表3可知,A班活动之后的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平均分是77.03,而没有进行小组活动的B班的平均分是85.70。如上文所述,由于分值越低代表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越强,这说明A班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于B班。
过程评估主要采取以观察员的小组活动观察及小组活动记录的方式进行。小组观察员对小组的活动氛围、流程、专业技巧、成员反应和活动效果邓都做了详细记录。
总之,从小组活动评估结果与学生和老师的活动反馈来看,此次面向三校生的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成功的。
四、总结
1.小组工作实务反思
传统教育手法往往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心理咨询的工作也只涉及个别有心理困扰的同学。本研究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理念与方法,注重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本,基于尊重、平等、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开设了社会工作小组活动。如上文所述,使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介入三校生群体有助于回应其成长需求、激发其自身的潜能、改善其社会适应状况。
然而,想要在三校生群体中广泛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在现实社会情境下仍具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复杂问题前,社会工作服务资源难以搜寻与整合、专业服务人才缺乏、服务效果难以巩固和深化等。此外,学校社会工作者身份的认可与岗位配置、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挖掘与使用,尚未得到校方广泛的重视与支持。这些都有赖于不断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以及持续加强民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知与认可,从而营造出适合社会工作在各个社会领域广泛开展的有利环境。
2.“三校生”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初探
社会工作介入“三校”,目前已有两种服务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机构提供服务,三校购买服务。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校方掌握了主动权,可以自主选择所需服务,甚至可以将其作为学校的特色以吸引生源;机构与校方服务职责明确,便于机构服务绩效考评。缺点在于三校购买校外机构的服务,费用相对较高,在目前三校自主办学的背景下,提高了校方的财务预算;机构工作人员和三校生存在较大的年龄差距,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代沟,构成工作阻力。
第二种是在试点学校推行“一校一社工”的服务模式,该模式正在上海浦东区实行。经调查,第一批试点学校内的社会工作者身份来源复杂(包括社会工作者、心理学专家、德育干部、其他教师等),这限制了服务的专业性。并且,该模式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强调学校社会工作只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没有做好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位。
综合上述两种模式的特点并参照本研究的成果,我们探索出一种“高校和三校结合”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我们认为,上海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众多,可以考虑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和三校生服务需求进行供需配对。我们设想让三校和高校结对,让高校社会工作系的学生在三校内进行专业实践,例如为三校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成长小组,高校专业教师亦可以在三校内开展或督导个案社会工作。在介入试点学校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从三校学生的角度来看,相比老师的说教,他们更容易接受同辈群体的引导,年龄相近的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分享个人经验给予还在中学阶段的三校生更多实用的建议;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角度来看,学校社会工作是其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之一,若开发三校作为本科阶段的实习基地,社会工作系的学生便能够获得锻炼和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平台(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许多社会工作系的同学正对学校社会工作领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从三校校方的角度来看,接纳高校社会工作系的学生作为学校社会工作的主力,不但保证了专业性和可行性(高校社工系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务能力),也节省了一笔可观的人力经费预算;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拓展思路、广揽资源、引导社会工作系的学生尽早投身社会实践,有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促进学科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和三校可以在初期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服务试点模式,待摸索出一套完善可行的工作方案后,再尝试扩大各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辐射面,使得一所高校的服务资源能够同时惠及多所“三校”或其他类型学校,从而构建出以高校为中心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具体做法是:在具备服务需求的三校内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高年级)开展小组社会工作,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老师督导或直接开展个案社会工作。以上是我们在此次调查和研究中探索出来的一条社会工作介入“三校”的可行道路。我们希望继续深化研究并推进实务,使这一创新模式能够在更多三校或其他类型学校内推广。
参考文献:
[1]罗一娴,雷才丽.“三校生”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8.4.
[2]王杨.高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及学生工作系统的重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