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的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25 08:2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档案管理的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7年,我院档案工作在***的领导下,在县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人民检察院诉讼档案管理办法》及《音像档案管理规定》等规定进行档案管理,没有出现不安全隐患因素,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正规化管理的要求。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专人管理。为了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我院明确了分管领导及专职档案人员,将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完善借阅制度。根据上级关于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我院成立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档案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工作职责》、《档案借阅制度》及《档案室保密制度》,并严格执行,至今没有出现档案丢失及泄密现象。
三、加强汛期管理。根据相关文件通知,我院从今年进入汛期开始,院党组便将院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上级院的要求,对全院档案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深入的安全检查。通过检查,我院的档案室楼顶及门窗没有漏水、进水,档案没有受潮、发霉、腐烂等损坏现象。档案室不存在档案安全事故隐患等不安全因素。
篇2
关键词:手足口病 档案管理 利用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病、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为肠道病毒coxA16及EV71,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和流行。中国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明确将手足口病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管理,
―、医院手足口病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传染病的档案同人事、财务、病历档案一样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足口病属丙类传染疾病,建立健全其档案是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医院科研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医疗机构管理好.利用好这一资料,不仅有助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减少疾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同时还能为医疗系统广泛开展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科技攻关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手足口病档案管理
从平顶山市疾病防控中心档案管理的实践来看,手足口病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各方面:
(一)手足口病档案管理主要的内容
手足口病属丙类传染性疾病,其档案内容从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标准、住院出院指征,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会议记录,上级批示、宣传材料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样和声像记录等不同的材料。手足口病患者的档案应包括患者姓名、家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住环境、联系方式、诊断依据、治疗措施、疫情报告及转归情况。
(二)手足口病档案资料的收集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生,并可暴发和流行,因此其档案收集归档范围也较广,据其有传染性、流行性、暴发性,可造成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可以从医院、社区、学校来收集资料。
1.医院手足口病的档案收集
(1)医院按上级部门的统一布署成立手足口病领导组成员及分管领导的职责和相关科室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治疗工作的标准、指导原则、方法及上级有关部门与本单位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收发文件、内部会议文件、记录、简报、统计报表、重要的电话记录、宣传材料、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电子文件等。
(3)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方案、工作总结、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疫情报告、隔离、消毒、护理、治疗等资料。
(4)对门诊就诊病人、住院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筛查、确诊、隔离、消毒处理、治疗形成的材料,其中住院病人形成的病历由病案室保管,门诊病历则由患者本人保管,以便复查时查阅,但医院应有详细的登记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家长姓名、联系方式、住址、治疗、隔离措施等、对疑似病人、接触者要进行跟踪观察,并有相应记录。
(5)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情况,考核的记录,及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医院各项经费的开支,相关设备的利用,如呼吸机、监护仪等。
2.学校和幼托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档案收集
(1)婴幼儿每日的体温监测记录,对玩具、用具、餐具清洗、消毒登记。
(2)对孩子可触及的进行消毒,专人负责记录。
(3)流行期间教室、宿舍进行通风、清扫的记录。
(4)发现患儿及时就诊的时间,并对其所有用品消毒记录。
(5)患儿增多时采取的措施、报告、上级指示的记录。
3.社区手足口病的档案收集
(1)社区居委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材料、以及相互间交流的材料。
(2)对预防传染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的记录。
(3)社区患儿的就诊、治疗及转归,以及接触者的预防消毒情况。
(4)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报告记录以及接触者家长的心理反应。
(三)手足口病档案的归档
1.手足口病确诊病例需住院治疗的形成的住院病历则由病案室归档保存,保存30年。
2.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调查、疫情报告、手足口病防控领导组、电话会议记录、重要的电话记录及统计报表、简报、各医疗机构、社区、托幼机构的各种宣传材料、预防措施、工作总结、反映防控工作的录像、电子文件、照片等。卫生部关于手足口病的诊断预防指导原则、标准方法、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消毒、隔离措施、接触者、疑似病人的处理记录均由档案室保存,文字材料实行一文一件整理归档,声像、照片使用专用装具归档,电子文件则按国家并实施的《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的相关要求整理归档。
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30日
为促进办学资源的整合,许多地方的中专学校进行了合并。但是,合并后不少学校的档案工作却出现了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尽快解决,档案部门将无法做到为教学、科研服务,影响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合并中专学校档案工作中的难点
1、有制度,缺管理,没有做到依法治档。一般来说,所有的学校包括中专学校都会制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如档案收集、整理、归档、鉴定、保管、编研、利用等)、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每年也例行撰写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但是,在不少中专学校中,这些规章制度往往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往往是为应付上级的检查,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的并不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也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
2、档案排序不统一,重新理顺问题明显。合并中专学校大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规模相当、类别相近的学校并建而成,原各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基本职能差异很大。相应的,各学校的档案类目设置、类别排列及档案号的编制也各有不同,导致合并后档案排列顺序及管理的重新理顺问题。另外,合并前各学校档案管理体制不统一,有的学校实行档案集中管理,而有的学校实行职能部门管理,人事、科研、教学等部门各管自己的档案;有的学校实行专人管理,而有的学校由兼职档案员管理。这些问题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对合并中专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3、专业档案人员缺乏,队伍不稳定现象突出。在中专学校,档案部门属于教学辅助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属于教学辅助人员,这一机构往往不受重视,再加上档案工作本身枯燥、乏味,不易出成绩,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耐心。因此,这一岗位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所以,很多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缺乏专业背景,而且许多人年龄偏大,学历低,知识比较单一。再加上日常工作的忙碌,造成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缺乏必备的专业技能。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结构老化,甚至档案队伍不稳定的局面。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利用有限。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不少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严重不足。收集的档案材料仍以纸质为主,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步伐缓慢,查询起来非常不便;此外,一些年龄偏大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主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管理的方法掌握程度较低,有的甚至不想了解,更不想接触,要想掌握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想法对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非常不利的。
二、合并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应当把握的几个方面
针对合并中专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并落实档案管理制度,依法治档。档案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合并中专学校搞好档案工作的关键。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的指导下,制定并完善学校的《档案室工作职责》、《档案人员工作职责》、《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规范》、《科研档案管理规范》、《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损坏、丢失档案材料处罚条例》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做到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使中专学校档案工作按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运行。
2、提高档案意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合并中专学校应该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档案意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要从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制定出统一的档案管理方法,便于档案的集中统一保管、利用,以形成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建立一支稳定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注重对他们的培训,依照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业务熟悉程度来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有关档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了解档案界的研究动态、档案工作发展趋势及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等内容。
篇4
1 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目前企业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造成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低下。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是过分的关注企业经济因素、企业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档案管理的关注度不够,造成企业档案管理过于形式化,没有核心内容。伴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企业管理层也认识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极力的推动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的作用。
1.2 企业缺乏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企业对档案收集、整理和保管等方面制度还不够健全,尽管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建立部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制度在执行上力度还有所欠缺,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对于档案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不够及时,更存在部分档案收集不全,或档案丢失的情况,对于一些借出档案阅读手续上还不够健全,存在有借无还的现象,这样很容易造成部分人员凭借借阅档案的机会对于档案中的一些数据和资料进行篡改,从而降低了企业档案真实性和价值。
1.3 企业档案管理评估体系不完善。企业档案管理的评估工作主要是过程性和阶段性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目前很多企业没有结合自身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档案馆管理工作流程制定出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评估体系,这样就很容造成企业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状况的不了解,更难以准确的分析和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制约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和优化。
1.4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伴随着我国企业深化改革,对于企业内部工作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档案管理人员内部不断的有新人进入,这些新的档案管理人员上岗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全面,并盲目的认为档案管理是一个轻松的活。企业部门领导对于新加入档案管理队伍的员工也没有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尽管部分企业单位组织了档案管理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这种情况下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 完善企业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提升企业领导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树立一个本职工作的思想观念,并提升自身档案管理的意识和管理能力。再者就是需要企业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有个全面的认识,并在企业进行改革和重组时,做好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人员的配置,完善企业档案管理机构和企业档案管理职能。保证企业档案管理队伍能够在企业领导的关注下,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
2.2 规范和健全企业档案管理制度。针对目前企业中存在落后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和完善,建立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推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进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发展。例如在完善企业档案的收集制度确保企业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完善企业档案借阅制度确保企业档案借阅秩序和减少档案丢失;完善企业档案整理和归档制度确保企业档案资料更严谨。
2.3 完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档案管理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下档案管理工作理念的更新,对于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和完善。并且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经济实力的提升,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企业档案管理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完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利用价值,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2.4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想要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作风好的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的培训使得企业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并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抓好档案管理工作,使得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更好挖掘档案信息化平台的潜力,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提供完善的服务。
2.5 加大投入,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水平。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传统企业档案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和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对落后企业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更新、完善,加大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对于原有企业档案管理设备进行改造和建设,实现现代技术指导下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变,并严格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要求,以件为单位,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进行。
篇5
[关键词] 信息化; 图书馆;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2- 0085- 02
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的相关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在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活动中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图书馆各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与提供服务,从而增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的工作流程。
作为一种记录文献,图书馆所自有的档案资料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信息,也是图书馆自身的宝贵财产。图书馆档案资料是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全面记录,也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图书馆档案对于图书馆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的制订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历史价值
档案资料之所以要长期地进行保存,为后人所利用,这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特定的作用。对于图书馆来说,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是现代管理对其的要求,同时也是进行科学评价的依据,档案资料可以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1.2 科学依据
图书馆档案资料是其在进行管理和其他活动中可以参考与借鉴的依据,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图书馆档案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将它作为第一手参考资料来使用,这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1.3 参考依据
拿图书馆的业务档案来说,每一年的业务档案都对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这一年来所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如业务情况、业务成果、经验教训等,这些内容都全面仔细地记载到档案材料中,能够为将来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1.4 更新数据
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属于推进式的,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图书馆档案对图书馆过去的历史记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后人,例如在编写图书馆的新简介时,就可以参考过去图书馆的简介档案,再适当地增加一些新的内容,让新馆员能够较快地了解图书馆,适应新工作,也可以让图书馆的用户更方便地了解图书馆,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2 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政文档案
政文档案通常包括了上下级所的党政文件,图书馆工作会议的记录材料,图书馆内部研讨材料、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图书馆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内查外调的资料和图书馆日常工作日志等内容,由于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所以政文档案常常很难收集齐全。
2.2 业务档案
图书馆的业务档案主要来自图书馆各个部门,它是各部门在开展日常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通常包含了工作执行情况的材料、工作汇报材料、工作研究的论文等,各种反映图书馆工作状况的数据信息如馆藏量、图书馆经费等也包含在其中。
2.3 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一方面包括图书馆内部员工的档案材料,主要有个人的基本情况、图书馆内部各部门的人员岗位配置情况、人员岗位变动情况、工作人员考评情况等内容;另一方面是图书馆用户的档案资料,一般有用户的基本信息、借阅卡的发放信息等。在信息化时代中,这些资料档案通常都保存在网络上,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那么很容易导致用户隐私外泄,造成严重的后果。
2.4 设备档案
图书馆设备档案一般指的是图书馆中各种设施设备的资料、各种设备在引进、使用、维修等工作中的记录,特别是实行招标采购的政策之后,对于招标采购的设备要成立单独的招标设备档案管理项目。
3 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建设薄弱,信息化建设不足
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通常来说包含有档案材料的收集、资料整理、文件归档等阶段,基础档案材料的加工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前提。在当前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中,某些图书馆因为没有建立与本馆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科学合理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导致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无章可循。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基本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档案资料收集不全面、存档期限划定不准确、档案分类不清楚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非常缓慢,很多图书馆的档案资源还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纸质文献,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广泛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以及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
3.2 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利用率不高
信息化的档案资源主要有简洁、方便、高效等优势,因此其在社会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升,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科学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未来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大发展趋势,如果不将这项工作做好,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同时也会极大地阻碍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图书馆的信息化档案资源并没有真正地得到开发利用,虽然少数图书馆已经开始建立起了信息化的档案资源管理机制,但是其管理模式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依旧较低。
3.3 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层次较低
当前,图书馆的档案资源信息化服务依旧还停留在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存档环节上,仅仅为少数用户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和阅览服务等层次上。随着社会基础建设进程加快,各项现代化设备逐渐得到普及和完善,云计算平台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这些条件都为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效果依旧不是很理想,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很多图书馆并不能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也没有将用户网上交流平台建立起来,信息化服务层次过低,很多例如档案材料报道、资源共享、专题提供等服务还没有得到挖掘和开发。
4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4.1 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
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化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运用通常有档案的检索、统计、编目以及管理等,同时也可以用于档案的登记与收集。结合国外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的检索、登记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过去的档案归档流程比较复杂繁琐,档案管理人员任务量大,很多时间都花在了档案整理中,实现档案收集、登记的信息化之后可以让该作业流程更加方便快捷。
4.2 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人员配备
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属于一种人机系统,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该系统中的一部分,其作用与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3个部分:① 数据录入,由于汉字自身的独特性,数据录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具有专职水平; ② 信息处理与使用人员,他们是直接和信息化设备结合的人员,其作用最为重要; ③ 各个设备的维护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信息化系统中电子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4.3 提升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服务层次
要有效地解决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要努力提升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服务的层次,让图书馆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过去的图书馆档案服务通常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的档案材料查阅,而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并能规范档案管理流程,增强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服务的水平,提升服务层次。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健全面向用户的档案服务系统,同时和档案信息的使用者之间建立起高效的沟通平台,提供更稳定、更可靠的信息化服务。
5 结 语
总之,目前我国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开始逐渐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而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长期性工程,它让图书馆档案部门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和价值、降低了图书馆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随着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 沈莹莹. 浅议信息化建设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必要性[J]. 教育界,2011(5).
[2] 韩来英. 浅谈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J]. 中国成人教育,2011(21).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档案 档案管理
科研档案是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工作中形成的真实的原始记载,具有长期保存、研究与参考的价值。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科研档案资源进一步增多,强化对其管理与利用,对维护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秩序和促进科研项目进展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科研档案对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是评价高职院校一个阶段内发展情况、综合实力、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对各院系教师、各科研项目参与人员工作绩效、学术能力等进行审核的重要材料,因而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维护好高职院校科研与管理秩序的重要基础。
1.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现有问题
1.1档案管理基础薄弱。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沿用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与方法,缺乏实施细则与明确的档案管理目标,普遍按照申报、立项、开题、结题的程序建立、整理和归档科研档案。事实上,档案的收集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翔实均未得到统一的审核与评定,同时,科研项目的核心技术内容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与保存。
1.2载体单一,格式混乱。
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配备了齐全的信息化设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纸质档案多于电子档案,且不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规格不一、格式不完善的情况十分普遍,给今后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带来一定阻碍。就电子档案而言,虽然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存储、复制、下载等方式就可加以利用,但格式不完整、不统一等问题将影响档案利用者的检索、下载与利用活动,可见强化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2.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改进策略
为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应采取以下改进策略:
2.1强化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基础建设。
首先,不断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在上级主管单位、院系领导及档案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录入、鉴定、保管、检索、编研、统计等工作流程、方法、目标和注意事项进行明确,并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就以上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环节的方方面面进行严格要求。对国家级、省厅课题项目管理采取问责制,责任落实到人,使项目负责人和各级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各类重点课题进行中期检查和跟踪检查,保障课题高质量完成。
其次,采用课题组立卷归档制,对课题组科研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工作程序进行规范,要求承担课题项目的部门对课题材料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收集和整理。档案内容具体包括科研准备阶段,有科研课题审批文件、任务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书等文件;研究实验阶段,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总结鉴定验收阶段的工作总结、科研成果、论文、专著、技术鉴定材料、成果申报奖励及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材料等。
2.2推进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偏重收藏,对其开发与利用不足,随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不断发展,科研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将进一步提高,随之强化科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对此,高职院校档案管理部门首先要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学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逐步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采取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为科研档案交流、共享、编研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使科研档案需求者及时、快捷、方便地查找和调用相应档案资料。其次,强化科研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对各种载体的科研档案规格、内容、格式等进行统一,对不符合要求的科研档案进行修改和订正,归档前对档案资料内容和格式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科研档案格式规范,内容准确而翔实。
2.3创新科研档案管理思路。
首先,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强化对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知识产权的获取、知识产权的维护、知识产权的转让等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将相关资料归档,为维护知识产权秩序,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树立保密意识,对科研档案的密级划分、适用范围、机密档案的归档与保存等工作环节详细规定,确保科研档案的保密性与完整性,保护高职院校科研成果不受非法侵犯,保证机密档案资源不流失、不损毁。
3.总结
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办学事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认真分析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有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改进策略,是当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高职院校科研档案人员可从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强化科研档案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以及创新科研档案管理思路等方面做起,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莉敏.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的管理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7-8.
[2]田园.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123-124.
[3]黄平,田敏,合春燕,等.档案评价在高职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4):218-219.
篇7
关键词:环保档案;重要;信息资源
Abstract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cords of pa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summary, and can guide the wor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words: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mportant;Information resources
1 前言
企业环保档案是指环保工作者在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 包括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 所形成的文字材料,照片,录像,图表等资料;它记录着对已发生过的环保工作的总结,并能指导今后环保工作的开展,是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
2 企业环保档案的概念认识
严格来说,环保档案分为广义环保档案与狭义环保档案。
广义环保档案是泛指环境保护行业系统领域内形成的一切档案,包括党群、行政、人事、财会、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自然保护、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与基本建设、环境设备与仪器、环境标准与计量等环境保护领域内开展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而狭义环保档案则专指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具体是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自然保护、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与基本建设、环境设备与仪器、环境标准与计量等环境保护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本文中的环保档案属于狭义环保档案,是企业为强化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规范环境保护工作而形成的凭证记录。
3 企业环保档案管理的依据
企业建立环保档案管理的主要依据是《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开展。随着"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提出,各地环保部门逐步开展工业企业"一企一档"工作,要求管辖区内的企业将环保档案工作列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企一档"管理制度的推行,进一步健全了企业环保档案归档信息内容,为企业建立环保档案工作提供了巨大支撑。
4 企业环保档案的归档范围
企业环保档案资料有很多,在管理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标准、文件、指示、批示、领导讲话等。
(2)企业环保工作计划、制度、文件、主要生产经营状况及生产工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三同时工程的污染治理方案及设计说明、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及技术工作总结。
(3)污染源调查材料、环境监测资料、环境质量分析报告。
(4)排污申报资料及排污许可证。
(5)排污口整治及其相关资料。
(6)排污现状及排污总量方面的资料,治理项目的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
(7)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的明细及有关分析资料。
(8)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各类数据,统计报表,环保工作总结,各类环保责任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基层单位上报的有关材料等。
(9)环保宣传、教育、培训等有关材料,民众来信来访记录及处理结果, 污染事故调查及处理情况材料。
(10)各类环保科研成果及相关材料,环保工作合理化建议,环保技术市场管理有关技术资料,有关合同及委托书,环保产品说明书,环保图书及报刊杂志。
(11)环保目标考核有关材料,企业评先评优环保考核材料。
(12)企业环保机构认为需要存档的其它有关资料等。
此外,上述归档内容可结合"一企一档"的编制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化。
5 企业环保档案发挥的作用
建立环保档案的最终目是为企业服务,当企业需要的时候,能拿出来作为凭证或依据。环保档案其实就是记录环保管理的过程,是遵纪守法的过程,只有有了记录,才有档案,才有凭证依据,才有事实证据,才有说服力。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记录了项目污染源产生的部位及产生的机理, 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总量和排放方式, 以及污染物的危害等,环评单位对项目进行详细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这些信息为企业的环保管理工作,污染治理均提供巨大的帮助。还有环境监测报告、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污染物治理设施、排污费交纳等,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记录着企业开展相应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与地方发生环境纠纷等问题,那么,环保档案材料就是解决纠纷的有力凭证。
6 结语
环保档案是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环保档案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管理体系,发挥环保档案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1994年颁发
[2]许祥左.企业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江苏煤炭.1999年第2期
篇8
二、制定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意见多年来,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是我区计划生育管理的“死角”。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胡念芳副区长亲自协调,与高新区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工作责任:
(一)**区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管理高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人口计划指标任务。
(二)设立高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5名,工作人员待遇及其工作经费由**区政府拨款15万元由外海街道办事处包干。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高新区人口计生办人员和业务由外海街道人口计生办管理,高新区人口计生工作列入外海街道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
(三)高新区内各厂企与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本单位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各厂企指定1名计生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落实本单位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狠抓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促“两无”活动出成效开展“街道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和“村(居)无政策外出生”活动(即“双无”活动)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双无”活动目的是解决政策外生育问题。无政策外生育是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最根本的体现,只有按政策生育才能稳定低生育水平。因此,我们狠抓计划生育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三为主”工作,促“双无”活动出成效。
(三)加强“两个规范”业务,促经常性工作落实。为了进一步落实“两个规范”,我局不定期、有重点地检查了5个街道和26个村(居)“两个规范”业务,促使街道和村(居)两级计生政务公开栏和计生宣传“三栏”的内容格式,计生“三会”制度,“一校两室”管理学习制度,计生卡表册和档案管理等业务不断规范、完善,提高了街道和村(居)计生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了全区计生水平工作趋于平衡并不断提高。
【1】 【2】
区卫生局2012年卫生工作总结
上半年医院行风评议工作总结
上半年医疗工作总结
上半年急诊科工作总结
五官科护士护理工作总结
精神病院社工月工作总结
2012年护理团队工作总结
篇9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unning”为你整理了这篇城建档案室2020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在局里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做好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确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工作思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住建部《城市档案管理规定》和江西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和业务管理,较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一、工作情况
本室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认真完成各阶段学习工作任务,拟定了相关工作计划,制定相关学习制度,加强业务知识水平,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各建设单位宣传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工作:
1、发放档案宣传资料50多份;会同质监站季度大检查下工地业务指导20多次。多次会同质监站帮扶我县的工业项目。
2、竣工验收备案35个项目,接收合格工程档案24个,光盘资料24个,照片382张。
3、接收办公室移交各类文件52卷;接收招标办移交资料47卷,共计99卷。接收财务股移交下来的2015年度局里和村规站的会计档案143本。
4、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审核,准确发放档案验收整改通知书,发放整改通知书共33份。
5、严格按照《城建档案整理规范》,对进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入库,科学分类和保管,排架整齐。共整理档案11907卷,确保档案不积压。
6、对提请竣工验收的工程进行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检查工程档案是否齐全、系统、完整,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反映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实际情况、建设工程档案签章手续是否完备,竣工图编制是否符合要求。
7、按照城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要求,重点抓好了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纸质档案的归集工作,并已扫描了24个项目的归档资料,做到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归集的要求。
8、配合办公室把2000年至2015年以来的自产文件和上级来文按要求移交至县档案馆。
篇10
一、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工程档案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规范,工程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科学化、信息化、电子化。
(一)工程档案的计算机化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档案已经在我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逐步走向成熟。档案中数据和流程图的绘制软件开发者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处理,但是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软件的互通应用。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系统实现对档案信息的一体化处理,这将是档案管理近期的发展方向。
(二)培养专业档案管理人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管理对于经济的重大影响,管理学专业也日益兴起,这必将会培养出大量的现代化管理人才。这样就为建设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中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档案交由专业的人才管理,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就会大大推动档案管理的发展和作用。
二、当前工程档案管理现实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一)档案管理方法落后,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目前很多建设项目都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项目档案,就是在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等平常工作中单纯由人工操作和管理,这样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不能很好地适应项目档案数量大和项目档案利用范围扩大的需要。在整理方面,传统方式整理竣工资料就是项目完工后统一整理,组成竣工资料编制小组,一般需要做―套纸质档案,一套项目档案数量上千卷,需要很多纸张,造成每个单位都有庞大的档案室,需要配备多人编制和管理,人工建目录,占用许多资源,造成人力物力的过多利用,甚至是很浪费。
(二)技术滞后,还未能完全达到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当前工程档案的管理虽然已开始运用计算机、光盘等现代化工具,但这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模式仍是计算机技术加上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实质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运用新技术的改进,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数字模拟,并没从根本上真正改变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管理仍是围绕纸质实体档案进行的,对知识的占有、信息的转化、利用与传输都停留在较为落后的基础上,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及社会对其新的需求。
(三)资料滞后,与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这里所指的资料,不仅是工程建设资料,同时还包括诸如邮电、通讯、水电、交通、燃气等基础性工程建设资料。工程竣工后,有些相关资料没有及时送交城建部门归档、整理,形成完整的文件,致使有的工程资料特别是地上网络系统的情况不明,为日后建设埋下隐患。
三、提出工程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多元化的信息化管理。在电子档案管理在全面普及之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存在,多元化并行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随着公众利用档案意识的增强和档案开放力度的加大,社会对档案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到档案馆来翻阅档案原件以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将被改变,档案馆不再是简单的实体保管员,而应成为概念、知识的提供者。为了应对档案信息多元化的挑战,一方面需优化传统的服务方式。我们要主动接近档案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结合城市建设的进程,编研出信息成果进行提供利用,利用城建声像档案的优势,用专主题片、照片接片等方式解决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到现场的问题,从内容、形式上实现完全不同与以往的主动服务。另一方面在延续面对面的服务方式的同时,利用网络环境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在建设系统门户网站设立子网站,努力实现不同服务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
(二)加强工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要创新工程档案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工程档案信息现代化建设。一是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努力破除“工程档案信息无用论”、“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危险论”,从文件目录做起,将现有档案数字化,并及时建立、逐步充实和完善档案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全文全息上网,文件目录上网,使用户对馆藏档案有一个全面了解,以便查询。二是加强计算机网络设施建设。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加强计算机配备,并实现计算机连结上网,实现档案信息快速传输检索和利用。做好计算机软件的选用和设计,从档案管理的实际出发,综合数据管理、整理编目、检索查询、安全保密、系统维护等基本功能,以满足档案管理的要求。三是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档案工作者既要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一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操作技能。一方面,加强现有档案干部职工的自身学习,另一方面,选拔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掌握现代技术的整体水平。
(三)做好工程档案的编研工作。在长期的工程档案工作中,要紧紧抓住用户需求,从编研内容选择到编研成果形式,都需要创新。在实践工作中,一是利用摄影、录像等多种数码处理和载体记录城市发展,并将其编制成专题片、画册等,这种生动、直观、说服力强的编研成果更能适应快节奏的社会,为处于“读图时代”的广大群众所接受。二是围绕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做好编研。这应始终是编研选题的重点。城市在新一轮建设中,开展了专题资料汇编工作,先后汇编了道路改造工程、供热供气管理建设工程、“拆墙透绿”工程等专辑,为规划、建设及管理部门及有关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三是体现出地方特色。工程档案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基础结构、建筑风格等,对现代设计业、建造业有极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四、结束语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我们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向国外借鉴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重视档案机制的建立,将档案管理经验与优势相结合,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满足人们对档案管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