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24 08:5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医学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医学实践报告

篇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提高物理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探索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新途径或新模式。参与课题的人员包括26位物理教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全体物理教师以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课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与教师研究现状及要求。

二、“小课题”研究计划

备课过程中运用科研思路去解决的“小课题”切入角度:教学难点突破好方法;精练哪些习题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能力提高;辅导资料中部分问题存在争议的分析解决;关于新课改教材中某点不足的思考;演示实验改进方法;教学设计新思路;怎样出好一份测试卷;一类物理问题的解法或教学策略;一个概念的理解;什么样的课才算优质课……

三、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成立了课题管理委员会,组织科研过程。针对组内教师对教育科研方法认识不足的问题,经课题管理委员会商议,由北师大专家为全体参与科研教师做“科研方法培训”讲座。

高一年级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备课过程中完成了4个“小课题”的研究。高二年级的第一个研究“小课题”是怎样出一份有效的选修3-2模块考试试卷。第二个研究小课题是在同步教学中,针对教材中的“测单摆周期最佳位置”进行质疑研究。随着教学进度不断前推,“相对论”一章很快成了备课内容。其中“时间相对性”类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渡过这一难关,组内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利用模型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并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

初二年级参与课题的过程中,考虑到一方面参与教师要研究小课题,另一方面,组内教师交流中都普遍感觉让学生去提前预习、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经商讨,组内教师决定以网络预习为共同研究小课题,进行实践研究。组内所有参与的教师同时还同步对多个教学“小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典型问题解析、网络资源整理等,并以电子稿资料形式保留了下来。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通过在结题过程中和参与教师的交流,大家明显对科研已经没有的恐惧。从统计数据及现实情况分析,绝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极少数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没有提高,根据教师个人问卷分析来看,原因主要是教师对课题本身信心不足,为此投入较少造成!

研究计划的可行性:问卷中90%的老师认为“该计划可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总的来说该研究计划是可行的,一定程度上能够在减轻教师负担情况下,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如果以后进一步进行研究,在专家指导方面还要下功夫。

教学效率: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提高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就您个人而言,在本次参与研究过程中有哪些收获?”这一问题,老师回答有很多:“多阅读很多书籍”,“注意积累资料”,“深入研究教学资源”“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有所增强;资源共享,分享到其他老师的小课题成果,收益匪浅;看到其他老师的优点和长处,成为自己不断要求进步的动力”“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熟悉了系统化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增进了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教学”……

课题研究过程的组织、管理:首先,帮助联系专家进行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等的指导工作。最好能有物理学科专家、教法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研究进行指导。应该定期组织交流,将成果固化。其次组内教师成果可定期共享,使得组内成员对研究进展有整体性认识,从而互相启发,向共同方向努力。多提醒、督促。

五、结论与建议

课题研究的结论:

从本课题研究过程初定计划、改进计划再实施,至课题的最后结题过程分析来看,在备课组活动过程中同步寻找“小课题”进行研究模式可行。本课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备课组活动过程中同步寻找“小课题”进行研究的模式,对大部分教师能够实现减轻负担情况下,提高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及教学效率。

进一步推进“该课题研究”的建议:

1 注重专家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对于参与课题研究的绝大部分教师而言,对自己的研究过程是否科学、研究方向是否可行都存在疑问,甚至研究结论是否准确都需要专家的指导。为此,如果“行动研究”继续的话,建议课题管理委员会能够帮助联系专家指导上应多下功夫。

2 及时进行科研方法培训

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对科研很多人还都是感觉自己是门外汉,甚至感觉科研遥不可及,为此,应在课题研究之初,就请专家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培训内容应贴近教师教学实际,最好能有范例同步呈现。一方面有利于大小教师的科研神秘顾虑,另一方面,教师最初也有了可模仿的榜样,为迈出科研第一步打下基础。

3 定期固化、共享组内教师研究成果

篇2

关键词:外科;动物实训课

        实训课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必要课程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专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外科动物实训课的目的是让医学院学生模拟人体手术,增强无菌观念,掌握正确的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使学生对外科手术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外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那么,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多的收获呢?笔者试从如下两方面谈一谈。

        一、专业技能

        1.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准备,对手术目标要明确,了解完整的手术过程,在手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在阑尾切除中,切开腹膜前应注意什么?阑尾系膜和动脉的处理应注意什么?要对每个手术步骤有清楚的认识,避免在手术时无从下手,提高学生对手术的整体把握能力,使学生自信有序地完成每一步操作,高质量完成手术。

        2.实训内容确保安全

        在动物实训中尤为重要,无论动物管理还是学生操作都必须防止动物伤人并要保障动物安全。手术中由一人在教师的指导下担任动物的麻醉工作,动物麻醉是动物实训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动物外科实训是多台手术同时进行且课时有限,所以要按照实训要求选择快速有效而安全的麻醉手段,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要准确称量动物体重,选择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精确计算麻醉药量、麻醉药物浓度和推入速度,保证动物安全,避免其死亡。要注意观察,麻醉不能过浅也不能过深。

        手术开始,学生按分工站好手术位置,各司其职。手术基本操作为切开、显露、止血、结扎和缝合。手术的难易复杂程度不一,但所有的手术都是由这些基本操作来完成的。

手术过程中,对于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应严格要求学生动作规范、准确,如打结时避免假结、滑结,洗手、穿衣、消毒、铺巾严格无菌观念,分离、止血时忌动作粗暴,避免动作的随意性。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操作的目的所在,如为什么穿无菌手术衣时要双手交叉递带,带无菌手套时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外面,要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因此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适时进行示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操作起来稳、准、轻、巧、快,力求完美。从手术开始到结束,步步都要有严格的程序和操作技术质量要求,从麻醉、消毒、切开、剥离、处理病灶、检查、缝合,步步都不能有错。

 3.实训报告

        外科手术强调实践和总结,但单靠重复的练习是不够的,也应强调思考和总结,实训课后要求学生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是学生对实训操作效果的总结与回报,通过写实训报告可以促进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撰写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综合素质

篇3

关键词:外科;动物实训课

实训课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必要课程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专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外科动物实训课的目的是让医学院学生模拟人体手术,增强无菌观念,掌握正确的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使学生对外科手术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外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那么,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多的收获呢?笔者试从如下两方面谈一谈。

一、专业技能

1.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准备,对手术目标要明确,了解完整的手术过程,在手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在阑尾切除中,切开腹膜前应注意什么?阑尾系膜和动脉的处理应注意什么?要对每个手术步骤有清楚的认识,避免在手术时无从下手,提高学生对手术的整体把握能力,使学生自信有序地完成每一步操作,高质量完成手术。

2.实训内容确保安全

在动物实训中尤为重要,无论动物管理还是学生操作都必须防止动物伤人并要保障动物安全。手术中由一人在教师的指导下担任动物的麻醉工作,动物麻醉是动物实训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动物外科实训是多台手术同时进行且课时有限,所以要按照实训要求选择快速有效而安全的麻醉手段,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要准确称量动物体重,选择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精确计算麻醉药量、麻醉药物浓度和推入速度,保证动物安全,避免其死亡。要注意观察,麻醉不能过浅也不能过深。

手术开始,学生按分工站好手术位置,各司其职。手术基本操作为切开、显露、止血、结扎和缝合。手术的难易复杂程度不一,但所有的手术都是由这些基本操作来完成的。

手术过程中,对于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应严格要求学生动作规范、准确,如打结时避免假结、滑结,洗手、穿衣、消毒、铺巾严格无菌观念,分离、止血时忌动作粗暴,避免动作的随意性。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操作的目的所在,如为什么穿无菌手术衣时要双手交叉递带,带无菌手套时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外面,要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因此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适时进行示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操作起来稳、准、轻、巧、快,力求完美。从手术开始到结束,步步都要有严格的程序和操作技术质量要求,从麻醉、消毒、切开、剥离、处理病灶、检查、缝合,步步都不能有错。 转贴于

3.实训报告

外科手术强调实践和总结,但单靠重复的练习是不够的,也应强调思考和总结,实训课后要求学生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是学生对实训操作效果的总结与回报,通过写实训报告可以促进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撰写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综合素质

在动物外科实训中,不仅要传授学生手术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协作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术观,懂得尊重生命,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到术后观察,每一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其次,手术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性格,作为外科医生需要有独立、沉稳的工作作风,遇到意外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在手术中有可能会遇到各种难以避免的紧急情况,如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在实训课中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在弄清解剖结构的基础上,灵活应变,面对问题自己处理。突况也是对学生面对意外的一次锻炼,要让学生明白在正式手术中一定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尽量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操作,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外科医生。

再次,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手术是一项集体劳动,每一位参加人员必须各司其职、协调一致,以病人为中心,团结协作。

总之,在外科动物实训教学中,紧紧围绕无菌技术和基本操作技术,努力使学生专业技能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篇4

动物病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是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它一方面以多门基础兽医学学科(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为临床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病等)学习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因而在兽医学课程的设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提高动物病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强化直观教具的使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等,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理论与实验并重

动物病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应有所侧重,理论课侧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详尽、透彻的讲解;实验课侧重学生对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的观察,通过病理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消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以往的病理实验课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讲解,复习理论知识、讲解标本切片,学生则是被动地对照讲解和实习指导观察验证。教师讲解得非常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思考。致使实验结束后,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学习兴趣,采取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独立观察标本切片和小组讨论总结病变特点,提出诊断,并结合病理改变分析临床症状出现的原因,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师则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引导、总结、归纳为辅,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每堂课都能真正有所收获。从而加强了病理实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高校理论授课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在病理学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空讲理论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采用传统的黑板+挂图形式的教学手段既费时,过于模式化,又很难将真实的病变完全演示出来,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通过多媒体教学以视频、图片和动画等多元组合的形式,将形态直观的大体标本和病变典型的组织切片图片展现给学生。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更容易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大体、镜下结构进行比较,使学生既巩固了动物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知识,又深刻地认识了病变的实质,解决了教学难点,不仅省时高效而且形象直观生动。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联系临床病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机结合,使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表达教学意图,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大节省写板书和绘图时间,改善了教学结构,增加信息量;丰富了病理学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3讲授与自学有机结合,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重点和难点等问题交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学习任务,先让学生课前自学或课堂自学,再由教师简单总结,并过渡到所讲内容。经过学生自学后教师再讲解,能更好地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道”为方向,重点突出,侧重理解,同时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切身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积极运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加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4改革考试方法,抓好考试环节

动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为了督促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又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综合能力,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客观准确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改革考试方法,由传统的学生成绩的组成,平时成绩(出勤、实验报告等)占30%,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70%,改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考勤、在课堂讨论中能积极提出问题和见解的表现等)占10%、实验教学考核占30%、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60%。通过这种考试方法的改革,将学生平时学习“全过程”的方方面面均纳入到考核的内容中,使学生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参与实验教学考核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搞考前突击,只会背课本、背笔记,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从而公正、合理、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篇5

一、改进实验教材,保持与时俱进

医学领域各学科知识的创新发展,带动了药理学知识的快速前进,对于药理学实验内容的改进方面,教师也必须保持与时俱进。首先,在药理学实验教材的选用方面,我院也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探索,逐渐更新实验教材,从知识面较广、内容较深的本科实验教材《药理学实验与指导》,到更贴近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全国高等专科学校规划配套教材《药理学学习指导与实验教程》,本教研室都有所尝试。而目前我们结合本院学生具体情况独立编写的《高职高专药理学实验指导》,已广为本院师生应用。本书参考了目前最新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多数药理学实验教材,囊括了比较经典的十六个药理实验,每个实验均包含实验目的、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问题与讨论七个方面,内容系统全面,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内容预习和实验进行时参考使用。我们也对个别实验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创新改进,结合了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实验观察,综合了在药理实验中学生可以掌握的其他机能学实验知识,相信本实验教材对高职高专院校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改善实验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一)增加实验动物种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药理学实验中的动物实验,一向是提高广大学生学习药理学兴趣的良方。为提高教学效果,我教研室近年来新增加了实验动物的种类,扩充了药理实验内容,从原来种类单一的家兔、家狗、小白鼠等到现在新增的牛蛙、家猫、豚鼠、鱼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药理课的积极性,为其巩固老知识,掌握新知识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条件。

(二)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改善实验教学效果实验动物种类的扩充并不能代表实验动物质量的提高,而优质的实验动物和完善的实验条件,在实验教学中产生的效果,具有深刻意义。

几年前,本教研室药理学实验所用家兔大小不一,种类各异,公母皆齐,貌似实验对象可选范围大,但实际上对于某些药物的作用效果展示并不成功。例如,在“呋塞米的利尿作用与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的比较”实验中,先要对家兔进行麻醉并仰卧固定于兔台,然后采用腹腔切开手术,暴露膀胱,插入膀胱漏斗,再观察给药后膀胱充盈及尿量变化情况。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该保证膀胱暴露明显,充盈状态良好,给药后家兔才能顺利排尿,但以前的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影响实验效果的一些问题:首先,所用家兔体重不合乎标准,这样对于实验结果的正常观察就不能有所保证,有的家兔体重轻,个头小,膀胱无充盈,不便寻找,在手术中难以导入膀胱漏斗,导致实验无法进行;其次,实验用家兔不乏出现母兔,甚至有的已经怀孕,这样进行腹腔切开手术就相对困难,因为此类家兔皮下脂肪肥厚,性器官明显,在妊娠的特殊时期对于疼痛过于敏感,不易进入麻醉状态,经常在手术进行时清醒挣扎,干扰实验的顺利进行,即使麻醉良好,腹腔切开后还可能遇到即将分娩的小兔,综合而言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和进度;再次,以前我院没有独立的实验动物饲养室,只能对于购进的实验动物进行续养,而在续养方面养殖人员的各项操作很不规范,如全部家兔都在一间屋里,卫生条件极差,喂食情况也不理想。此实验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膀胱充盈情况及用药后变化,需要家兔在实验前保持进食进水充足,保证膀胱良好充盈,机体各种生理生化机能正常,排尿才会顺利。但由于养殖的不规范性,多数家兔在暴露腹腔后,呈现的膀胱多为尿量较少,尿液颜色偏重且浓稠,对导尿管的导尿步骤产生巨大阻力,同样也影响了本实验的教学效果。

三、综合机能实验,鼓励互助协作

药理学实验属于机能学实验范畴,而机能学实验的开设往往不止涉及药理学,还包含了生理学与病理学的学科知识。综合型实验的开设虽然过程复杂,操作繁琐,观察指标众多,实验难度较大,但对于学生协作互助能力的培养、学科综合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促进帮助作用。本教研室自实验教学改革以来,新购进了一批Pclab-UE/US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此系统对于实验动物的多种生理生化指标能够达到同时监测的目的,如在我教研室开展的综合型实验——《家狗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肺水肿的综合实验观察》中,就需要每个5~6人的实验小组,从家狗的麻醉步骤开始到手术操作的进行,仪器连接以及给药后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组员们共同动手,协作完成。在此实验中,学生们不但能够观察到生理学实验中动物正常的呼吸、血压、尿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还能了解当给予不同作用的药物后,实验用动物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观察到不同药物的药效,验证机能学相关理论,巩固其知识结构。当实验人员完成生理药理方面的实验步骤后,还可以结合病理学实验,对动物造成肺水肿状态,进一步监测其呼吸、血压、心电等方面指标的变化情况,最终,实验动物一只多用,机能学实验也从三门课程的独立进行变为综合型的实验操作,结果不但节省了实验用动物资源和实验时间,还让学生对不同课程知识领域的交叉面有了深刻的理解,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又鼓励了他们互助协作的团结精神,这样无论对其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是以后工作能力的培养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重视问题讨论,开拓思维方法

篇6

1.1“3”的改革

1.1.1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强化实践环节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即注重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增设交叉性、前缘性学科课程,合理压缩理论课课时比例,特别是全校公共基础课(如《基础化学》、《高等数学》等)。制定符合动物医学专业需要的教学大纲,适当增大专业选修课比例,增加实验实践课时。以2011级动物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理论课2090学时,其中选修课297学时,实验实践课1421学时,达到理论课时的40.5%;实验实践课中,在企业完成的专业实习课为720学时,占总实验实践课课时的50.7%,保障了在总学时数不变甚至下调的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学时数的合理分配。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例如,将《生物化学》和《动物生物化学》统一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统一为《微生物学》,分方向的内容安排在专业课中。特别注重在课程中增加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内容,并侧重与企业合作研究的内容。淡化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界限,以适应现代养殖模式的需求。充分利用研究所这一教学实践平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如《传染病学》实验项目均在研究所通过实际病例开展,增加学生临床诊断的学习机会。此外,还增设了《分子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等较新的课程,强化现代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1.1.2邀请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专业人员进入课堂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断邀请省内外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等来校讲课。如邀请福建农林大学肖天放教授讲授《动物遗传学》;选修课《小动物疾病防治》由深圳瑞鹏宠物医疗机构多名执业医师根据自身特长分别讲授小动物内科学、外科学、药理学、保定、护理等课程内容。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即进入实习前的1个学期,每周安排2个学时让合作企业进入课堂,与学生分享当前畜牧业发展的状况和需求以及先进养殖理念。

1.1.3建立教学科研协同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将科研渗入本科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研究、创新能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资源共享。打通教学科研实验室壁垒,坚持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与实验室教学中心“一体化”,有意识地将一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强学生的创新型实验能力。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动物医学问题,引入科研成果,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基础与前沿、生产实践应用与实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1.4依托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动物医学研究所不分节假日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可利用课余、周末、寒暑假在研究所学习。为了实现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所制定了学生实践的内容与要求,把学生的实践多次穿插在理论教学之间同步进行。例如,《兽医传染病学》等课程重新修订了实验项目,丰富、生动的病例加深了学生对《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外科学》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动物医学研究所已发展成为动物医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平台、毕业论文平台和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平台,解决了校内外实践环节的结合问题。

1.2“1”的改革

1.2.1严格选择实习合作企业选择生产规模大、管理规范、知名度高的畜牧行业企业,通过到企业充分调研,深度洽谈合作事宜,在双方自愿、互惠的前提下,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制定实纲、实习计划、实习方案,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1.2.2采用“双导师制”每个实习企业均有一名专任教师为带队实习教师,带领学生下企业实习,组织实习计划的落实,会同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具体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并每周审阅学生实习周记,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实习开展情况。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为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同时,企业也可聘请教师为专业技术顾问,参与企业的管理。

1.2.3定期召开实结报告会和企业座谈反馈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与学院的联系,强化实践基地对学生实习方案的落实,增加校外实践基地对学院学生实习的认同,讨论和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3+1”应用型兽医人才培养方案,定期邀请各实践基地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并对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剖析,不断改进实纲和实习方案。

1.3教师队伍的改革鼓励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一线学习交流,同时邀请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校企合作为培养“双师型”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途径有:

(1)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动物医学研究所为平台,鼓励教师进入研究所参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根据需要分批选送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活动或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培训,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培训,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

(3)支持专业教师在合作办学的企业中担任技术员、管理部门经理、技术顾问;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的自学自培,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执业兽医师资格培训考试。

2“3+1”新型兽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

2.1推动了教学平台建设

通过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了专业发展,先后获得了“教育部首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福建省“兽医学一级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与兽医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生猪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医学省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疫病防控校企合作省级实践教学基地”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微生物学》和《兽医传染病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动物医学专业教师队伍也先后获得了“预防兽医学省级教学团队”和“预防兽医学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2.2实习生受到企业高度认可

经过4年的实践证明,采用这一新型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近1年的企业实践,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既能从事兽医工作,又具有畜牧经营管理、卫生检验和检疫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具备能下到一线接受任何形式的就业、一生中多次就业和转向就业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合作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态度、基础理论水平、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健康状况等皆评价较高。

2.3毕业生就业比例升高

学院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良性合作关系,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经学生、企业双向选择,可自愿留在原实习企业就业。2011年4月、2012年2月和2013年5月分别举办了畜牧兽医专场招聘会,每次参加招聘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供需比约1∶3.5,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机会增加。4年来共培养了3届292名毕业生,学生就业率逐年升高,达94%以上。毕业后的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不管是走上科研岗位还是走入生产、销售企业,都表现出了独特的创新、创业才能,用人单位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经用人单位反映,龙岩学院培养的学生具有5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安心基层、脚踏实地;二是专业实践能力强;三是创业能力强;四是适应能力强;五是综合素质高。

2.4考研录取率明显提高

“3+1”兽医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强化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仍然非常重视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理论和实践两手并抓。除就业率升高外,考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初步统计,由2011届的1%上升到2013届的20.8%,录取的院校有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且考研录取总分名列前茅,受到录取院校导师的好评。

2.5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动物专业教师队伍学历高,博士占61.1%,但实践技能亟待提高。“3+1”新型兽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强化了教师与生产实践的对接,解决了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历的问题,教师由原先的“教学型”、“研究型”转变为“双师型”,“双师型”教师比例由原11.1%提高到55.6%,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小结

篇7

关键词:医学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c)-0200-01

医学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紧密相联,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较高技能,更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它包括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两部分,这两部分又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其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实验课是医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离不开科学实验。

为了更好地应用实验室,让其发挥更大的利用价值,我校对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不断改革、提高与完善。实验教学改革是促进了医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和素质型转变,从模仿型向创新型转变,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模块化教学

传统实验课教学多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过多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往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高,仅作为理论课的附属和验证,学科之间的界限过于明显,限制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内容多陈旧零散,缺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从根本上改革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大力推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将过去分散于各学科的实验室如,病理实验室、组织胚胎学实验室整合组建为数码互动实验室。建立一个一体化,多层次,模块化,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在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应用上,加强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鼓励教师研制开发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在实验教学手段上,采用实验硬件配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三种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教学。充分利用“读秀”中心网站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网络技术,开辟网上预约、网上预习、网上复习、在线实验等方式消除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

2 完善实验考核方式和教学模式

2.1 完善实验考核方式

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我们基础医学部,基础性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验预习与报告,实验操作,实验考试等;构建以教学督导与信息反馈为主要手段、以实验过程监控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障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2.2 开放教学模式

考试考查是实验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课程考试或考核的目的主要是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可对每位学生的学习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促进教学内容的完善、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促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做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是否准确、规范化为主要依据,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能力。考试成绩由平时测评及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基础和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实验操作或标本考查(如给出相关理论假说,请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形态学则进行标本的考查)、试题测验(考察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等多种方法进行,最后综合得出成绩。对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学生要提交论文;为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实验成绩登记、建档。

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要抓好短期(强化)培训,即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项培训或活动补充教师的某一方面知识,不断提高技能。要抓好日常的培训,即在日常实验教学中的严格要求,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锻炼,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4 抓好实验课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实验课的准备不但包括对学生的上述要求,而且教学教师也必须按照实验课遵守教学组织和要求,上好实验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目标,抓好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的以下若干环节,达到实验课之目的。

4.1 实验课的课前准备

实验课指导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编写出富有启发性的指导提纲。在实验课前,指导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备实验,以便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到心中有数,从而取得指导实验的主动权。此外,课前教师要逐一检查实验时要使用的各种设备,包括仪器、药品、器材、水、电供应和实验动物等,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4.2 实验课的指导性讲解

在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应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指导性讲解,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并提出实验中的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但这种指导不是理论授课的重复与补充,而是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原理,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提高学生作好实验的信心。反之,如果完全由教师注入理论,让学生不用动脑费力,必然会使学生对实验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对实验课的预期目标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

4.3 实验过程的控制与指导

在学生动手前,教师应给学生一个短暂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关键是明确实验目的。然后回顾和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明确个人的分工和责任,以免实验时现翻书本,慌乱,拖延时间,造成实验的贻误。

实验过程中,幕保持实验室的肃静,使学生聚精会神,不致因吵闹而忽略对一瞬即逝的实验现象的观察,或造成药量滴定不准,甚至延误了给药时间,导致实验失败。其次,要保持实验台和环境的整洁,这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养成的职业习惯。比如在做动物实验时要及时清理实验台上的脏物、毛、血迹、粪便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不能弄虚作假。

4.4 实验总结

实验后总结是检查实验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把实验总结看成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总结最好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可以由学生报告实验结果、心得体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教师则结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必要的理论进行分析、总结,也可以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再作归纳小结。在总结时对有创见的学生应给予表扬,使总结具体生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4.5 善后工作

篇8

[关键词] 医学 实验中心 探索性实验 作用 任务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2(c)-100-02

Discussion on the function and task of medical experiment center in the exploring experiment teaching

LI Jie, CHEN Lingli*, YAN Jie, TAN Feng, LI Yang, MO Li

(Hu'nan College of TCM,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exploring experiment is one of approach of cultivating high diathesis and innovative students. In this article, the function and task of medical experiment center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parative, process, result of exploring experiment teaching. It is put forward that medical experiment center is the best location of exploring experiment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ve ability cultivating. Experiment cen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status in the innovative students cultivating of college experiment teaching.

[Key words] Medicine; Experiment center; Exploring experiment; Function; Task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开创精神、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学前期基础实验教学将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打下良好基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中指出:“实验教学中心应力争建设成为具有辐射和引导作用的创新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科研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从这些文件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实验教学中心在学生实验教学改革中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地位和重要性的重视。开设探索性实验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机会。而实验教学中心能够整合高校优质的仪器设备和资源共享系统,通过协调各学科组织开展需跨多学科专业的探索性实验,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实践场所。所以,医学实验中心独立开设针对医学生的探索性实验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1 在探索性实验教学准备中的任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探索性教学作为针对某项或某个方面与某个领域有关的未知或未全知的问题,采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大胆设计,探索研究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实验[1],开展前的准备尤为重要。为保证达到实施探索型实验教学目标,实验中心应要求从三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

1.1 场所开放,硬件完善

首先要求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开放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起着重要作用[2-3]。实验室从周一到周五每天8:00~17:00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较弹性地安排实验时间,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有时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观察。周末和晚上及其余时间通过网上和现场预约即可开放。开放时间每个实验室需专门有实验教师值班,便于指导学生的规范操作并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硬件完善是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动物、药品试剂耗材等,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验要求。实验中心本身应通过多方面的途径申请经费完善各种硬件,应满足大多数实验设计的需要。准备时首先要学生预先起草硬件需求的报告,并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中心的实验技术教师应预先参与实验设计可行性讨论,其中包括在药品的提供、剂量的确定和给药途径的推荐、实验动物选择、实验观察指标上给予专业技术支持,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未知的实验剂量、操作步骤和参数设定,通过实验技术教师指导,可以减少硬件方面的重复和浪费。

1.2 教师评审,自身提高

在学生开始查询文献、自行设计、提出方案之后,中心应安排时间让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实验方案和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讨论和评审,通过启发、对比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存在的问题,甚至再查资料重新设计,来不断完善实验方案。通过此过程,能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自身水平,以适应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开放性,探索性实验是在跨不同学科专业的综合性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导教师需要有扎实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验能力及更广的知识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以保证实验的成功实施[4]。因此,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教师平时在工作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丰富,还要注重实验技能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进行实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科研综合创新能力。同时,为了鼓励实验技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积极性,实验中心在开放时间计算实验技术教师的工作量是很有必要的。

1.3 学生强化,夯实基础

学生扎实掌握基础性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是顺利开展探索性实验的关键和前提。实验中心应在实施之前,用一定的实验课时保证学生掌握和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医学科学研究方法介绍,文献综述撰写,学生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知识,常用仪器和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实验室规则和相关管理制度,生物安全要求和科研心理素质等。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录像和多媒体网络等形式进行相关训练。其中专题讲座可以安排有经验的带教老师,总结历年探索性实验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也可以请现在从事科研的专家,介绍他们在开题前的思路准备等。在讲座中,为活跃气氛,鼓励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师生可以合作讨论。最后,学生按照现行教学大纲要求完成规定数量的综合性实验,考核通过者才能正式进入探索性实验的实施过程。

2 在探索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任务

2.1 加强硬件管理

有必要加强对探索性实验的试剂及药品管理,指导学生配制药品、试剂,特别注意剂量、浓度及体积等。让学生清楚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开支,避免浪费。加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设备、仪器的维护,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学生注意动物的供给和饲养。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室开放时间。

2.2 加强“软件”指导

2.2.1 指导学生各种实验操作和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实验中教师是“支持者”,甚至是“学习者”,而不是“领导者”[5]。某些操作有些同学难以掌握的,如大鼠颈股静、动脉插管,大鼠舌下静脉注射等,实验教师可以逐步引导。某些精密昂贵的仪器如荧光倒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等也都需要实验技术教师参与支持指导。

2.2.2 做好心理激励和疏导。实验教师要留心观察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在情感上激发他们进行探索性实验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总结、提高,允许学生失败和犯错误,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和今后学生走入工作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很有裨益的。

3 在探索性实验教学结果中的任务

3.1 组织答辩,鼓励深入

探索性实验结束后中心要求学生认真总结,并递交一份实验报告书,并以多媒体形式作报告答辩。中心组织答辩专家组可由实验教师、实验技术教师及部分学生等组成。报告结束后学生互评、师生对评。实验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失败就报告他们的最初想法、遇到的困难以及失败的原因。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体验学术交流的科研氛围,得到一次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答辩后,学生做进一步修改,打印成探索性实验报告论文集。有较好创新点的进一步深入出论文投向专业杂志发表,或申请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如有新颖,能随机和重复设计方案,亦可列入中心新的实验指导项目。

3.2 改革考核,综合提高

我们把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与实验总结报告书综合起来,作为评判学生实验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既是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一种激励措施,也是改革实验考试的一种尝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重视过程的意义远比重视结果的意义更为深刻,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注重科学的研讨过程,养成科学的探究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这种全面考核,既反映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又反映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

力得到全面提高。

4 问题和展望

笔者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①开展探索性实验,硬件方面如仪器设备,尤其是先进的仪器装置明显不足。②某些中医经典学科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参与不积极。③开展探索性实验时,某些学生基础不扎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导致实验教师工作量增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需要继续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理念的重视;对学生可适当提高探索性实验成绩的学分比重;多途径多方面加大投入对实验中心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学生实验准备的“三基”训练或聘请研究生弥补师资问题等来解决。

近年来,我校医学基础实验中心经过对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并初步建立了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创新体系[6-7]。3年来,学生在中心教师的指导下,发表国家和省级杂志论文12篇,申报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计划5项,连续几届在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若干项。2010年中心又组织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取得了三等奖1项和优胜奖2项的好成绩。实践表明,实验中心能够整合高校优质的仪器设备和资源共享系统,通过协调各学科独立组织开展多学科专业的探索性实验。实验中心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中心的整合、共享、共用、共建的优势,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流大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孟庆繁,逯家辉,王贞佐,等.探索性实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85-88.

[2]邓祖军,周玉珍,王卓娅,等.高等医药院校基础实验室开放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3):134-135.

[3]张郦,曾汉高,鄢友娥,等.开放实验室,保障探索性实验的顺利实施[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22(5):586-588.

[4]李耀华,吴建新,周萍,等.利用机能学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21(8):989-990.

[5]韩云海,吴焕周,丁晓玲.化学探索性实验的教学过程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48-150.

[6]严杰,李杰,肖子曾,等.构筑研究性实验教学创新氛围的探索和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7):765-766.

篇9

在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等实验是经典实验,也是医学生必修实验。由于课时数的限制,以往实验教学模式是技术人员将一些耗时长的实验环节事先完成,学生按照课本指示完成其中一些操作。结果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各个孤立的实验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实际意义,难以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也缺乏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些弊端,我们以医学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线,将传统的实验内容设计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研究项目,包括了从抗原制备动物免疫、免疫血清采集和分离、抗体效价测定和功能分析、免疫酶标记技术测定等一系列实验项目。根据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及目的,本项目设置了两大主体实验,“绵羊红细胞抗血清(溶血素)的制备及效价观察”和“牛血清白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效价观察”。前者是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可溶性抗原,制备的抗血清检测方法均不同。这两大实验从脱纤维绵羊红细胞的制备和牛血清白蛋白抗原浓度、免疫佐剂的配制,免疫程序、途径的设计,抗原剂量、动物注射次数的掌握、免疫时间间隔的确定,家兔心脏采血,抗体的提取,直至运用直接凝集法、电泳检测技术、双向扩散实验等检测相应抗体效价等一系列实验活动,将以往单个独立的实验贯穿起来,组成一个大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融于项目之中,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开。

2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改变由实验指导老师“抱着走”的传统教学方法,我们在本次实验改革别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开始前,将实验课件挂在教研室的网站供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并设计实验方案。根据不同的抗原、免疫途径和剂量,有意识地将每班分成三个实验小组,从两种免疫抗原———颗粒型抗原和可溶性抗原入手,使学生在进入实验时就必须搞清楚这两种抗原的概念,促使学生不得不翻阅书本和查阅资料。在弄懂了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着手实施实验步骤,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学生在实验时能够全面理解免疫概念、方法、效应机制等问题。本实验免疫的抗血清由于动物机体的差异,免疫的抗血清效价均不同,每一组的抗血清检测结果均未知,这就避免了同学之间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连贯性模块式”教学综合运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采用课堂内外相结合,学生为主体、以组为单位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部分实验,学生对配制试剂、动物免疫、血清制备等过程都亲自操作,掌握了实验项目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开展本项目第2、3次实验上课要连续,不能隔周,因为凝集反应中的绵羊红血球要求新鲜配制,心脏抽取的溶血素要马上测定效价,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试验要在第3次实验课完成,第2次和第3次实验课程安排时间要在同一天,分上下午完成,第4次实验安排免疫酶标、金标记技术测定和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在第5次实验开始前,学生继续利用这段业余时间进行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工作来提高抗体效价。对流免疫电泳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则安排于最后阶段的功能检测实验中。本实验项目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学生自己安排,大大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协同能力,增强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本次改革的另一重点是对学生成绩评定系统的改革。每个学生在完成项目教学后要求撰写一份规范的研究小论文,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包括: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习惯、团队合作能力、数据记录和分析、综合分析和科学思辨能力等内容。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讨论、结果报告这一系列的项目实施锻炼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

4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10

摘要: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要求,介绍了对少数民族学生兽医内科学授课方法重新调整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开设野悬疑讲堂冶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兽医内科学;教学方法

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兽医学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主要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的内部器官疾病。课程目标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尧恰当的诊断方法尧合适的治疗手段研究动物内科疾病的发病规律尧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使学生掌握认识动物内科病尧分析动物内科病尧诊疗动物内科病的方法,成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合格兽医,以达到国家对执业兽医师的要求。

1调整教学大纲

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给各职业技术院校和各高校兽医类专业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兽医内科学在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科目中所占比例较高,约占20%。本课程的知识点多,包含110多个疾病的发病原因尧机理尧临床症状尧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分散在临床和综合运用科目中,考点有400余个,非常繁多。另外,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原来在授课的时候没有讲授关于猪的知识。随着执业兽医制度的实施,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大纲里增加这部分内容,缩减马属动物所占的比例,同时增加宠物和家禽的部分内容,为培养合格的执业兽医师奠定基础。

2加强实践教学本课程开设的实验课

以兽医内科学所授内容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动物常见内科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能力,为今后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通过实验报告重新梳理一遍实验过程,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学校动物教学医院每年接诊大量的病例,其中不乏动物的内科疾病。因此,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动物医院学习。实验课遇到动物医院的病例时,直接将实验课改为这种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加强学生对临床病例的了解。教师在值班遇到特殊的病例时,采取拍照或者录像等形式将这些宝贵的资料保存下来以便课堂授课时使用。学生大三结束后,大部分的兽医专业课程已经学完,学校会安排几个月的时间到新疆各地的牛场尧羊场尧猪场尧鸡场尧畜牧局尧兽医站尧动检所以及饲料厂等单位进行毕业生产实习,而且一些实习点还有教师驻点指导,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机会。

3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综合教学楼各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将购买的尧网络上收集到的尧参加学术会议时收集到的以及自己制作的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和学习。同时,注意与学生们的互动,避免将多媒体授课扭曲成另一种形式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由于多媒体教学节约了板书的时间,使得课堂容量明显加大,授课速度也显著加快。因此,在讲授到一些重点内容时,放慢授课节奏,以便学生们记笔记,保证教学效果。

4开设野悬疑讲堂

冶野悬疑讲堂冶是动物科学学院针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的专题讲座,师生均自由参加。其主要内容为临床病例分析,即通过分析临床上搜集的实际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以及教师自己的研究结果,讲述病例诊疗的全过程。之所以称为野悬疑冶,是讲述过程先以病例整体印象示人,对可疑之处提出多种问题,然后通过细致分析,层层剥茧,最终揭开病例的野神秘面纱冶。除了病例分析外,野悬疑讲堂冶还将兽医史尧兽医哲学尧兽医文化和兽医文学等国内外涉及较少的课题开展相应的讲座。目前,野悬疑讲堂冶已进行了25期,教师抽丝剥茧针对某一个特定疾病讲授地非常清楚,这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动物内科病,听讲的学生们都受益匪浅。

5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

建立QQ群和微信群等互动平台,邀请各授课班级的学生加入,鼓励其在群里讨论一些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对于有分歧的部分,教师亲自指正;对于在动物医院见到的一些典型病例,鼓励学生将病历在群里分享,共同讨论,最后形成一个完美的病历记录保存于群共享。

6结语

因此,应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完善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尧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时俱进,为新疆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7参考文献

[1]张辉,崔焕忠,杨春馥,等援基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叶兽医内科学曳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刘俊伟,张海棠,李国旺,等.关于更新高校兽医内科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农技服务

[3]杨笃宝,王振勇,刘建柱,等.叶兽医内科学曳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